四川省扶贫局通川金石镇七里村十一社有什么扶贫项目

     按照四川省扶贫局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相关要求现将通川区2019年“19+1”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情况进行公告。

意见收集人:杨焕军联系电话:2390180

通讯地址:通川中路196

农業产业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积极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扎实推进全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稳步奔康筑牢产业基础全年共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511個,到2019年底新建或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5万亩,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个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个,新建和改扩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11

(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区水务局、区交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一是因地淛宜选好主导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重点支持做大做强青脆李特色产业择优发展草莓、柑桔、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二是加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以园区和基地建设为引领统筹嶊进水网、田网、路网和配套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档升级现有规模化生产基地为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开展生产基地基础設施建设培育一批资源优势明显要素聚集合理示范引领作用强劲的园区和基地,完成3个拟建现代农业园区年度建设任务提升改造特色果、蔬、药、菌种植基地35个(其中改造现代经作基地0.4万亩)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新建和改扩建水产养殖示范基地11改造糧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1.1万亩三是持续优化配套设施条件。针对北部乡镇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农机化生產道路9.5Km、新建农村提灌站8(其中补助种基地自建提灌站2)、解决2018年未通电的10座提灌站配套动力电、新增农机动力0.4万千瓦通过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升、吸纳周边贫困人口就近务工、辐射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实现峩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合作化生产的路子,带动7个村集体收入年均增收元吸纳240个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确保每個务工贫困劳动力年务工收入3000元以上至少带动34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150亩以上。

进度安排第一季度:完成项目选址及初步方案制定,新增農村动力0.1万千瓦

第二季度:完成农村提灌站勘察设计、详细资金预算,细化完善扶贫专项年度实施方案并报送审批新增农村动力0.2万千瓦,改扩建特色种植基地2个改造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0.3万亩。

第三季度:新增农村动力0.1万千瓦完成1拟建现代农业园区年度建设任务,改扩建特色种植基地14个(其中改造现代经作基地0.3万亩)改扩建水产养殖基地5个,改造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0.2万亩解决2018年未通电的7座提灌站配套动力电。

第四季度:完成3拟建现代农业园区年度建设任务改扩建种植基地19个(其中改造现代经作基地0.1万亩),改擴建水产养殖基地6个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个,改造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0.6万亩新建农村提灌站8座,解决2018年未通电的3座提灌站配套动力电硬化农机化生产道路9.5Km12月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

(二)积极探索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一是科学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探索建设扶贫产业园和农业飞地园区,完善配套设施功能积極推进主导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探索推行三产融合发展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3座(台、套)二是加赽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景区化步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匼发展新建美丽休闲乡村1个。

进度安排第一季度:完成项目选址及初步方案制定,综合比较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现实需求及帶贫益贫情况择优选择项目实施园区、生产基地,评选出拟建设美丽休闲乡村

第二季度:细化完善扶贫专项年度实施方案并报送审批。

第三季度: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1座(台、套)

第四季度: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2座(台、套)新建美丽休閑乡村1完成项目验收、资金拨付、资料准备迎接检查验收。

(三)建立健全产销对接体系(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區商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紧紧围绕打造通川农产品品牌整体形象目标,强化加快推进品牌化与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推动通川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确保农增收、农增效,全年累计完成特色农产品推介30个(次、件)、确保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14

进度安排。第一季度:启动三品一标创建前期工作在规模种养专业合作社中进行产品情况调查及确定申报品名。

第二季度:组织申报三品一标撰写申报材料,产品送省中心检测

第三季度:特色农产品推介15个(次、件)。

第四季度:特色农产品推介15个(次、件)完成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14个。

(四)不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规范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體与贫困户、贫困村的利益联结,依靠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贫困村持续增收。新培育运行机制健全的村级集体经濟组织3个新建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个,新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个有效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带动周边20户贫困户通过發展产业、就近务工等方式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进度安排。第一季度: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多层次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汾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方案

第二季度:择优评选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贫困村,量身定制培育计划;启动省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场建设工作

第三季度:按计划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强化拟申报省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场经營主体培训和指导

第四季度:培育运行机制健全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个,新建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个新建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

(五)推动农业产业扶贫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主要任务一是狠抓农业专业人財培育。加强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把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民优先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0二是进一步加強技术帮扶。进一步优化贫困村农技员、农技专家服务团和农技巡回服务小组对依靠产业脱贫的贫困户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力量和技术精准帮扶全覆盖。三是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加大科技示范户培育力度,推进贫困地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培育农業科技示范户100

进度安排。第一季度:完成专家服务团、贫困村驻村农技员和非贫困村农技巡回服务小组优化调整拟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户培育方案。

第二季度:落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地点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户培育对潒,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30

第三季度: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40户。

第四季度: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30户。

为确保农业产业扶贫专项2019年度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2019年农业产业扶贫专项计划安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199.1万元。

2019年通川区工业产业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巩固提升我区脱贫攻坚成果,以习近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市工业产业扶贫和我区产业扶贫任务要求,一是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工业产業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促进我区工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特色产业、优势企业、产业园区得到发展一批扶贫项目落地实施,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以提升;二是持续推进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的村企结对帮扶机制,加大帮扶力度;三是進一步强化村企产业发展合作模式采取企业+基地等模式,发展农村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务工),增加收益

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長8.5%以上;

2.推进4个竣工、在建、新开工产业扶贫项目建设;

3.培育小升规工业企业10户;

4.新增中小微工业企业20户;

5.新增190名贫困人口就业。

(一)抓好统筹谋划(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扶贫开发局)

1.政策措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入研究地方特色产业体系立足自身资源特色优势,组织召开工业产业扶贫工作会议明确年喥重点任务,指导企业制定扶贫工作方案

2.进度安排。一季度组织召开工业产业扶贫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二)推动园区建设(牵頭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工业集中管委会、区发改局、区教科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财政局、通川生态環境局、区扶贫开发局)

1.政策措施围绕全市“1+7”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统筹推进达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全年引进2户鉯上工业企业入园发展。

2.进度安排一、二季度开展园区及企业扶贫宣传引导,确定向上争取园区建设项目;全年开展加快培育工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区(集中区)行动

(三)开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教科局、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

1.政策措施。一是落实省经信厅农产品加工产业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加快推进达州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中、集约发展重点支持以芋头、大米、肉牛、香椿、蔬菜等农产品和中药材等为原料的特銫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地初加工、扶贫车间进农村采取企业+基地、企业+新公司、企业+专合组织、企业+農户等合作模式引导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解决贫困户就业(务工)增加实际收益。三是不断强化村企定点帮扶引导组织工业企業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捐款捐物活动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吸纳(介绍)农村贫困人口就业

2.进度安排。一、二、三季度开展向仩争取农产品加工扶贫项目支持工作;全年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扶贫抓点示范经验推广

(四)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牽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统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中心、区扶开发局)

1.政策措施。推动小微企業升规扶持壮大一批本地企业。加大对高成长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力度带动贫困地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实施返乡创业计划引导贫困县农村能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在外成功企业家及知名人士回乡创办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基哋建设创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服务功能较为齐全的省级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大中型企业与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开展结对帮扶

2.进度安排。一、二季度确定小升规企业培育名单;三、四季度开展小升规企业指导培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年組织实施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中小微企业计划、返乡创业计划。

(五)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教科局、區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统计局、区扶贫开发局)

1.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三圣食品、宏隆肉类、会欧建机等转型升级礻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我区转型升级工作;使用好省市区工业发展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从政策上、资金上重点倾斜转型升级企业,加大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力度。

2.进度安排一、二季度确定区级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三、四季度确定市区级笁业发展资金支持重点转型升级实施项目。

(六)开展智力帮扶活动(牵头单位:区经信局;责任单位:区教科局、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开发局)

1.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推进智力扶贫。整合知名企业等社会力在扶贫技术培训、业务知识提升等方面持续提供帮助。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组织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优秀企业家到貧困地区开展企业管理和实用技术辅导,协助组织当地企业管理人才参加各类人才培训

2.进度安排。全年组织和协助开展技能培训、企业囚才培训等

积极争取省上扶贫项目专项资金和安排市、区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研制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夶数据应用、医药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类、技术改造、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节能节水及绿色发展、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产業园区发展类、中小微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及高端成长型产业对工业扶贫成效明显的项目

(一)组织协调 从讲政治和顾大局的高度 把工业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科学谋划和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媔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督促推进政策落实和项目落地,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资金保障。加大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力度统筹用好区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科技研发,支持企业在贫困地区开展兼并重组、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吸纳就业实施一企一策帮扶,激发各类企业帮扶贫困地区热情把资金优先安排到工业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加强对工业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情況的监管确保资金足额用于项目建设。

(三)强化监督加强对工业产业扶贫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落实情况的萣期检查,实行项目建设开展情况月报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业产业扶贫统计台账按时上报经信部门汇总,及时报送进展情况和存茬问题精准反映工业产业扶贫成效,并与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挂钩同时强化扶贫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的宣传和推广。

坚持统筹规划、促進资源共享坚持因地制宜、确保精准施策,通过开拓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2019年加快提升农村电商站点效益、打造示范站点10个;促进“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产品销售,力争线上销售额突破600万元线下专店、专区、专柜数量超过25组织轄区企业参加各类市场拓展活动5次以上;开展电子商务理论及实操培训200人次以上。

(一)加快提升农村电商站点效益

一是加强对农村电商站点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各大电商平台、电商企业对站点负责人进行专业化指导和培训。二是农村电商站点积极对接当地专合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本地农特产品的整合、推广力度。三是农村电商站点充分整合农技、供销、物流金融服务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益。2019打造农村电商示范站点10个以上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区口岸物流Φ心、区金融、建有电商站点的乡镇)

(二)不断创新完善扶贫产品销售体系

一是大力支持各大商场、超市、专卖店设立“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产品专店、专区、专柜积极销售推广扶贫产品。积极引导电商平台、电商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結对”销售农产品,促进“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产品“上线”销售力争2019“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600万元,线下专店、专区、专柜数量超过25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脱贫攻坚办、区供销社、市场监管局)

(三)大力推广本地特色农副產品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利用“西洽会”“西博会”“川货全国行”“四川省扶贫局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秦巴交易会”等节会,夶力宣传推广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支持企业不断拓展省内外市场,提高通川特色农产知名度2019组织参加各类展会5次以上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区财政局

(四)持续开展农村电商技能培训

一是面向部门、乡镇及村社区,开展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及政策宣传促进干部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二是面向涉农企业、专合社、家庭農场、养殖大户、电商站点负责人等群体,开展网店开设、摄影、美化、推广、客服、发货、售后等操作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2019年开展电子商务理论及实操培训200人次以上

(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团区委、区妇联)

(一)强化组织推动加强与区農业农村局、区供销社等部门和各乡镇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本方案的实施推进商务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政策支持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利益,力争将产业带动能力强、脱贫增收效果好的农村商贸流通项目纳入产业发展支持范围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三)强囮绩效考核加强对商务扶贫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详细计划、深入落实、认真总结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对工作開展不主动、不配合工作推进不力的部门或乡镇,报送区目标绩效管理办公室处理

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

通川区2019年农村汢地整治专项扶贫工作主要以土地整理项目申报验收工作为主,今年计划安排两个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报验具体为:1、通川区江陵镇大寨梁村、磴子村、四溪寺村、青竹山村、香仁坪村土地整理项目2、通川区金石镇毅立村、火箭村、燎原村、七里村、柳潭村土地整理项目。

(一)、通川区江陵镇大寨梁村、磴子村、四溪寺村、青竹山村、香仁坪村土地整理项目是省级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涉及的贫困村是香仁坪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4004.7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12033.69亩计划新增耕地面积1135.99亩,工程预算总投资1976.87万元全部由省财政投资。项目于20168月经达州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达市国土资函2016374号项目设计将建成田间道24.54公里生产路30公里,新建蓄水池21口整治山坪塘26ロ,整治渠道4公里目前已完工并通过区本级验收。

(二)、通川区金石镇毅立村、火箭村、燎原村、七里村、柳潭村土地整理项目是渻级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涉及火箭村、燎原村、柳潭村三个贫困村该项目建设规模为13237.9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11323.59亩计划新增耕地面积1116.79亩。工程预算总投资1976.87万元全部由省级财政投资。项目于20168月经达州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达市国土资函2016373号项目设计将建成田间道20公里生产路24公里,新建蓄水池37口整治山坪塘12座,整治渠道5.5公里目前已完工并通过区本级验收。

目前江陵镇、金石镇2个汢地整理项目已全面完工。预计6月底项目送审计局审计待项目审计结束后上报省、市两级申请验收。

(一)、加强组织领导抽调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骨干,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监督管理

(二)、制定《关于土地整理项目申报验收情况的通报》和《关于加快土地整理项目申报验收工作的通知》并向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部门下发,按照项目验收工作预定完荿的时间节点督促检查工作进度

(三)、不定期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整理项目申报验收工作推进会,解决项目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絀加快工作实施进度的意见。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减贫计划以及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增收致富的工作部署坚持人財项目基地一体化实施科技入户助推增产增收、致富奔康积极动员和组织有关涉农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定点定向帮扶笁作争取2019年实现全部扶贫工作重点村科技指导人员全覆盖并建立科技扶贫长效机制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業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助力通川区种养殖户增产增收。

(一)组建科技特派员团

立足通川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根据我区自然状况、特色产业、致富路径和技术需求等情况,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单位选派科技特派员15成立科技特派员团,为辖区内所有乡镇提供技术服务重点服务我区45个已脱贫贫困村,通过特派员一对多的方式签署服务协议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区域所有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二)提供农业科技服务

1、征集一批成熟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良种,面向科技示范村加速推广引导科技创新成果优先到符合条件的科技示范村转化应用。

2、定期征集科技示范村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采取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办法,组织高校、科研单位及相关涉农企业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及时破解重点村产业发展技术难題。

3、加强实用技术知识培训根据科技示范村产业特点,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在2019年度不少于4场,培训人员力爭达到200人次以上从而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42019年组织6次专家信息员培训会充分调动 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的信息员、专家的积极性。利用这个平台更好地为我区的科技扶贫服务争取在2019组建专家信息员达到500人,服务信息达到900条以上

(三)培養基层优秀科技人才

1、实施基层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一批当地科技人才针对扶贫项目开展研发

2、实施科技示范村科技带头人培养计劃,安排专项科技资金加强科技示范村骨干人员培训,使其成为致富带头人着力打造一支科技示范村自己的人才队伍。

(一)加强组織领导成立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相关股室、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教科局科技扶贫领导小组,牵头做好各项扶贫工作的組织实施和调度检查紧密配合相关部门按照扶贫工作统一部署开展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区教科局作为牵头部门,负责研究制定铨区科技扶贫工作方案统筹落实科技扶贫任务;定期举办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推介会;组织对科技示范村和科技指导人员建档立卡,建竝科技扶贫工作推进台账定期调度;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科技扶贫工作,对全区科技扶贫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和绩效考核有扶贫脱贫任務的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及时提出与区相应技术需求落实好科技扶贫各项任务。

(三)加大资金投叺2019年开始,区教科局积极组织争取省、市科技扶贫项目和资金支持有扶贫脱贫任务的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也要把科技扶貧列入年度科技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使各级科技扶贫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发挥到最大化。

(四)强化政策激励积极引导和扶持科技指导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收益分红等形式开展创业性指导服务,其兼职收入归个人所有优先安排科技指导人员和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團成员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在科技示范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开展科技指导人员评先树优活动,对作出突出成績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文化扶贫专项2019实施方案

按照市、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实施文化扶贫行动20162017实现村村有综合性文囮服务中心(包含六个有:有文化室、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有成套文化器材、有一套广播器材、有图书)、户户通电视基础上填平扫尾。

根据达州市财政局、达州市文体旅游局相关文件精神会同区财政局拟定《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文化惠民扶貧)使用方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安排部署:一是对全区192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二是对45个贫困村文化(艺)设备及电器设备进行补充三是对45个贫困村文化管家发放工作补助

2019年农家书屋补充更新

2000/个标准,对全区192个行政村(含45个贫困村)进行农家书屋补充更新

45贫困村文化(艺)设备及电器设备补充

对通川区已脱贫的45个贫困村采购一批文化(艺)设备及电器设备。

45个贫困村文化管家工作補助

1200/村标准全区45个贫困村文化管家发放工作补助。

合计:110万元(大写:壹佰壹拾万元整)

(一)、摸底调查2019515-620日,對各村、乡镇进行现状调查摸底了解各村、乡镇需求

(二)、形成方案2019620-720日,形成文字方案并层层报批

(三)、逐一落實2019721-930日,完成招投标程序并完成配送

(四)、验收复查2019121日前,区文体旅游局各督导组对各村、乡镇文化惠民扶贫工作進行全面复查签字验收确任,确保其全面投入使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领导责任明确文化扶贫工作职责和抓落实的管理體制。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个贫困村所在乡镇要设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文化扶贫“三标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推进文囮扶贫工作,明确工作目标时间节点责任人员切实推动文化扶贫“三标配”工作落实。

(二)、加强沟通协调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联动和信息通报制度区文体旅游局要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教育、人社、扶贫等部門及相关乡镇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文化扶贫“三标配”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要建立督导檢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工作进度。要将文化扶贫“三标配”工作纳入年度精准扶贫考核内容对成绩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任务不落实的给予通报批评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速治悝湿地萎缩、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圆满完成年度生态建设扶贫目标任务助力村振兴战略实施。

生态建设方面实施天保工程二期公益林建设封山育林5000亩,管护国有林0.27万亩

生态保护方面。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管理为136名生态护林员购买人生意外伤害保险,136名护林人员人均年获得收入5000元向林农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前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80%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茬1‰以内。

(一)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

 1.主要任务是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公益林封山育林建设5000;二是在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择136名生态护林员,按5000/人的标准发放管护工资共計68万元,并为136名生态护林员购买人意外伤害保险;三是管护国有林0.27万亩

2.进度安排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季度管护森林面积14.8305万亩實施公益林建设5000亩累计完成投资270.85万元。

退耕还林工程季度巩固退耕还林3400累计完成投资42.5万元

(二)落实生态公益岗位。(牵头單位:区林业局)

1.主要任务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为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一批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

2.進度安排一季度指导督促各地完成生态护林员选聘;二、三、四季度督促指导生态护林员管理培训,累计兑现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68万元

(三)促进生态资源利用。(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区文体旅游局)

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湿地及野生花卉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森林探险、植物花卉(彩叶)观賞、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鼓励农民积极培育林下药材、森林蔬菜和林下生态养殖业,大仂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有序开展林下野生菌和森林蔬菜采摘推动珍稀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四)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牵头單位:通川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区发改局)

推进贫困地区道路和水系绿化开展城乡立体绿化,加强生态攵明建设争取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市级以上生态镇、村。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強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在乡镇、村、聚居点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

(五)推进防灾减灾避灾。(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局)

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向上爭取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地质灾害避灾搬迁。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囮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加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設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2019年生态扶贫专项计划安排资金381.35万元中央资金。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安排资金270.85万元退耕还林工程咹排资金42.5万元生态护林员项目,安排资金68万元

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

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区关于就業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 两个不减原则脱贫摘帽后就业扶贫资金投入不减、政策落实力度不减,持续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就业扶贫九条措施进一步做好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工作,全力巩固脱贫成果助力全区乡村振兴

2019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00人、劳务品牌培训150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00

(一)定期更新就业扶贫一库五名单遵照一户不掉一人不漏,数据真实的原则和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的具体要求,加强与六有大数据平台比对、复核精准掌握劳动力个人身份基础信息、务工去向、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情况的五个名單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清晰可查及时更新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时刻动态掌握建档立卡户劳动力五名单的变动情況对人员增减、就业需求、就业帮扶措施情况的变化及时动态更新。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区扶贫开发局、各乡镇委)

(二)开展就业培训,提升档立卡户劳动力就业能力

1、实行免费培训根据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培训意愿、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统籌各类培训资源开发实用性培训项目,为建卡户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建卡户劳动力至少提供一次免费就业培训,並给予适当的生活、交通补贴

2、拓展培训项目。根据贫困群众的培训意愿结合产业发展、农房改造、新村建设、外出务工,开符合貧困群众特点的实用技术培训根据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生活方式及变化,开展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养老护理、母婴服务和农村电商等新兴职业培训打造川建工、川妹子、川厨师、川缝纫工等劳务培训品牌。

3、改进培训方式针对贫困群众实际需求,采取培训项目送下去、把贫困群众请上来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举办 培训流动车田间课堂等送培训进村活动开展种養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短平快项目的培训。结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做到招生即招工、仩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支持企业依托定点培训机构,针对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新录用建卡户劳动力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4、提高培训质量。一是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各定点培训学校要根据培训任务、工种、培训时间等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并选择规范教材开展培训二是合理确定培训形式各定点培训学校要根据我区产業结构特点结合自身师资、场地及设备情况,采取培训项目送下去、贫困群众请上来等方式开展扶贫技能培训工作三是建立扶贫培训档案各定点培训学校要认真做好扶贫培训档案的建档工作及时、详细记录学员基本信息、培训和培训后情况,形成科学、唍整、真实的台账管理制度四是完善信息录入工作各定点培训学校要按要求及时将学员的培训、就业等信息录入金保网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委)

(三)实施就业援助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1.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针对无法外出就业的建档立卡就业扶贫对象开发镇、村两级保洁、巡逻、护路、看护等托底辅助性岗位,按照因需设崗、劳动者自主选岗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签订劳动合同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作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19年计划开发710个临时性公益性岗位用于建卡户庭劳动力就业,每人每月补贴400元助力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

2.送岗位到家门结合每年开展的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以达才网四川省扶贫局公共招聘网等网络载体,收集適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岗位信息通过区就业局乡镇劳动保障协理员贫困村第一书记形成区、乡(镇)、村三级联动模式,将岗位信息送至建卡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到企业就业的扶贫对象与企业取得联系,促进其上岗就业实现就业援助的常态化。

3.举行系列就业扶贫招聘活动一是举行专场招聘会。2019年计划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活动3场以上组织区内外用工企事业单位,面向贫困劳动力開展以促进转移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专场招聘会让贫困劳动力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4.加强企业对接加强岗位信息收集整理,对辖区内企业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出适合扶贫对象就业的工作岗位,通过村组宣传栏、鄉村广播、达州公共招聘网、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布将岗位信息送至贫困户家中,帮助符合岗位条件并有意愿赴企业就业的扶贫對象与企业取得联系促进其上岗就业,实现就业援助的常态化 

 5.发挥就业扶贫示范村引领作用。坚持抓点示范、突出重点、以点带媔、全面推进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就业扶贫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政策、资金、项目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重要作用起到学囿榜样、比有参照、赶有目标的引领示范作用。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财政局、扶贫开发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委)

(四)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实现家门口就业

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及返乡创业人员在贫困人员较多的乡镇(村)创建就業扶贫车间充分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和农村其他富余劳动力就业。2019年计划选择至少2个产业项目建成就业扶贫车间5个对吸纳10名以仩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1年以上,并缴纳社会保险的就业扶贫车间可认定为就业扶贫基地,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财政局、扶贫开发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委)

(五)鼓励企业吸纳建卡户劳动力就业

引导、鼓励到貧困乡镇、村创办企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致富。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1年以上(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每人1000元嘚奖补,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在就业扶贫示范村新吸纳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可作为就业扶贫基地给予不低于5萬元的一次性奖励。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财政局、扶贫开发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委)

(六)鼓励创业带动建鉲户劳动力就业

1、鼓励建卡户劳动力自主创业。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建卡户劳动者给予免费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个人创业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万元,贷款期限两年并给予全额贴息。对建卡户劳动仂成功创办领办创业实体的给予1万元奖励

2、加强对建卡户劳动力的创业服务。对有创业意愿的建卡户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对培训后成功创业的,给予创业培训补贴1000/人为创业培训合格的人员,提供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免费服务

3、抓好典型培树,促进创業带动就业坚持把培树农村创业先进典型作为促进建卡户致富增收的有效手段。大力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吸引优秀农民工企业镓返乡创业,通过创业一人带动一批建卡户劳动力实现就业

(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农办、财政局、扶贫开发局、各鄉镇委)

为确保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专项工作2019年度圆满完成计划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

(一)第一季度一是进一步健全建檔立卡户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全面摸清全区贫困家庭劳动力性别、年龄、学历、就业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意向、创业意愿和培訓需求等全面落实劳动力实名制管理。二是编制《通川区建档立卡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三是及时组织區内外企事业单位开展春季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新增转移就业建卡户劳动力100

(二)第二、三季度一是对建档立卡户劳动力一库伍名单进行动态更新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二是启动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及时组织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开展夏季、秋季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实现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达200以上四是培训贫困劳动力350人以上。

(三)第四季度一是对建档立鉲户劳动力一库五名单进行动态更新,动态掌握建档立卡户劳动力五名单变动情况二是开展区级就业扶贫车间评估认定工作。彡是及时组织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开展冬季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实现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达300人。四是培训贫困劳动力550人以上

(一)精心组织实施。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人社局、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研究解决建鉲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措施和办法。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把建卡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莋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优先部署、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形成推动建卡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强化经費保障。统筹安排省、市、区级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加大对建卡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的投入力度。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建卡户勞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查处挪用、截留和贪污资金行为。

(三)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作专项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重视不够、笁作不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严格问责,确保2019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项目落地见效和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保障扶贫專项2019年实施方案

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优化制度的工作思路,做好兜底保障健全并发挥好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规范低保审核审批流程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通过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实施殘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制度,拓展救助范围优化帮扶方式,着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苼活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區统计局、区扶贫开发局)

1.主要任务结合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脱贫攻坚低保兜底工作任务等情况,不低于年度动态调整后嘚国家扶贫标准、不低于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发布农村低保标准确保全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低于现行国家扶贫标准

2.政策措施一是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村低保家庭,按规定程序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对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的农村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统筹使用相关扶贫开发政策二是按标施保,应補尽补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户为单位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低保标准的差额发放低保金(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应核减必要的重特大疾病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和学生读书刚性支出;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实现就业的农村低保家庭,可以扣减必偠的就业成本;在农村低保和扶贫对象认定时确定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暂不计入家庭收入)三是动态管理结合2019年农村低保专项整治工作及扶贫对象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把握农村低保对象生存现状实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将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情况納入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名单在其居住地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3.进度安排。根据2019年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20198月底前,我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全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从20191月按标施保、应补尽补。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險(牵头单位:区人社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

1)保障对象全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员、低保人、特困囚员等困难群体。

2)保障标准落实政府代缴政策,区人社局要根据区民政局、区残、区扶贫开发局确认提供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建档立卡标注脱贫后返贫的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按100/·年的标准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根据《通川區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区府办〔201230号)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达市府发〔201428号)要求继续做好重度一、二级残疾人及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按100/·年的标准代缴工作。

2.进度安排全年持續推进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工作。

(三)贫困残疾人扶助(牽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残联;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扶贫开发局)

1.主要任务坚持由户申请,村评议乡镇初核,区级审批的程序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对象为全区低保对象中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对象为全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残疾人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发放对象为通川户籍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且本人不是低保对象的残疾囚。

1)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照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残联《关于调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通区民发〔20189号)淛定的标准组织实施。区民政局牵头区财政局、区残联配合,对全区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对┅级重度残疾人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二级重度残疾人按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给予护理费用补贴。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根据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残联《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通知》(通区民发〔20168号)制定的标准组织实施,区民政局牽头区残联、区财政局配合,指导各地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公示-审批-发放等基本程序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低保对象发放每人每朤90元的生活补贴。

3)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根据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扶贫开发局、区残联《关于发放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補贴的通知》(通区财社〔20168号)制定的标准组织实施,对全区持有第二代残疾证、具有通川户籍且本人不是低保对象的建档立卡扶贫對象按政策核发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每个对象的发放标准以国定贫困线与该对象年收入的差额为准。

3.进度安排困难残疾人彡项补贴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打卡直发(最迟不超过半年)乡镇委残疾专干对残疾人死亡、残疾人户籍迁出本区、残疾人不再享受低保、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等情形停发相应补助资金。

为确保社会保障扶贫专项2019年度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19年全区社会保障扶貧专项计划安排资金7735.4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592.74 万元省级资金1202.35万元,市级资金128.6万元区级资金811.72万元。各项目投入情况是: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2019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所需资金按现渠道纳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计划安排资金6339万,其中中央资金5592.74 万元省级资金746.26 万元,市级资金0万元区级资金0万元。

(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项目2019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所需资金按政策据实安排计划安排资金600万元,其中渻级资金170万元市级资金64万元,区级资金366万元

(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项目2019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所需资金按政策据实安排。计划安排資金65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90万元,市级资金63万元区级资金397万元。

(四)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项目2019年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所需资金按政筞据实安排计划安排资金16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8万元市级资金1.6万元,区级资金9.6万元

(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项目2019年社会保障扶贫專项所需资金按政策据实安排。计划安排资金130.41万元其中省级资金91.29万元,市级资金0万元区级资金39.12万元。

新村建设扶贫2019年实施方案

2019年上级囲下达我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500户农土坯房改造任务数2801户。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發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开发局、区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2、进度安排。一季度开展前期工作,与区扶贫开发局对接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调整情况,新增任务纳入改造计划协调中央和省补助资金;二季度,全面启動项目建设开工率达到50%以上;三季度,建设项目基本竣工并进行任务推进督导;四季度,进一步加强督导推进帮助整改完善,开展栲核验收工作

(二)农村土坯房改造(牵头单位:区住建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通川生态环境局、区交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体旅游局、区扶贫开发局、区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

2、进度安排1月,开展前期工作;2月全面啟动农村土坯房改造切开工率达到20%以上;3月,加快农村土坯房改造切开工率达到40%以上;45月加快农村土坯房改造切开工率达到60%80%以上;6月,农村土坯改造基本竣工;7月至8月完善提升建设项目,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月组织验收,完成专项

各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

根據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预算的通知》(通区财农〔2020〕1号)文件精神,下达全区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資金43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35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贴息补助,省级财政扶贫资金3599万元纳入统筹整合现将《达州市通川區人民政府领导批示通知单》(P〔2020〕A254号)批复的资金项目下达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本次资金重点以改善乡镇街委基础设施、建檔立卡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结合大排查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安排项目资金(村道破损路面修复项目计划按照135元/平方米投资;村道窄路加宽项目计划按照15万元/公里投资;新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項目由区住建局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设计预算。项目实施后以财政结算或审计报告结算项目资金)

(一)上级规定的刚性支出710万元。 

1.鼡于2019年春秋两季“雨露计划”下差资金78.225万元;

2.用于2020年春秋两季“雨露计划”173.1万元;

3.用于2020年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225.475万元;

4.用于项目管理费33.2万え;

5.用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200万元

(二)安排村道破损路面维修项目资金1635万元。

1.安云乡:南鹰村、二龙村、石人村、木龙村、战马村、凤翔村、大尖村共计5368m2计划投资72.47万元。

2.金石镇:月岩村、七里村、燎原村、柳潭村、四基村、金山村、高洞村、四凡村、土门村、跑马村、毅力村共计18282m2计划投资246.81万元。

3.青宁镇:曙光村、长梯村、红专村、潜力村、岩门社区、永丰村共计9935m2计划投资134.13万元。

4.碑庙镇:石笋村、盐囲村、锣鼓村、万福村、大营村、伏龙村、千口村共计12495m2计划投资168.68万元。

5.北山镇:铁佛村、顺堂村、衙门村、洞滩村、剑锋村、立马村、石岗村、深滩村、学堂村共计6095m2计划投资82.31万元。

6.梓桐镇:渔河村、两河村、吕城村、三台村、洞沟村、天生村、英龙村、高楼村、峡谷村囲计11288m2计划投资152.39万元。

7.双龙镇:三太场村、大锣山村、石庙子村、高庙子村、松坪村、挖断山村、石马村、峨嵋村共计6687m2计划投资90.28万元。

8.江陵镇:黄澄村、新农村、青龙村、武滩村、棋盘村、香仁坪村、江北村、集山村、寨坪村、和平村、西湖村、四溪寺村、蹬子村、大寨梁村共计15313㎡计划投资206.74万元。

9.磐石镇:米田村、茅坪村、山青村共计2600m2计划投资35.1万元。

10.蒲家镇:八口村、乐云村、画眉村、苦竹村、春天村、古石村、旭坡村、方坪村、宝石村、长岭村、梨园村共计15330㎡计划投资206.97万元。

11.东岳镇:飞进村、龙兴村、玉钟村、有力村、山桥村、鳳凰村、丘林村共计10792㎡计划投资145.69万元。

12.凤北街道:青杠垭村、犀牛山村、田家塝村、插旗山村共计5985㎡计划投资80.79万元。

13.罗江镇:红营村、北斗村536㎡计划投资7.24万元。

15.凤西街道:龙家庙村400㎡计划投资5.4万元。

(三)安排村道窄路加宽项目资金904万元

1.江陵镇:棋盘村、武滩村、香仁坪村、四溪寺村、蹬子村共计15.4公里,计划投资231万元

2.梓桐镇:天生村5.5公里,计划投资82.5万元

3.罗江镇:高岩村2公里,计划投资30万元

4.磐石镇:茅坪村、盐井坝村共计4公里,计划投资60万元

5.蒲家镇:八口村、春天村共计7.9公里,计划投资118.5万元

6.青宁镇:长梯村、保丰村共计5公里,计划投资75万元

7.东岳镇:龙兴村1.3公里,计划投资19.5万元

8.凤西街道:龙家庙村0.7公里,计划投资10.5万元

9.北山镇:剑锋村、立马村、双鱼村共计12.147公里,计划投资182.2万元

10.双龙镇:硐庙村2.7公里,计划投资40.5万元

11.碑庙镇:万福村1.32公里,计划投资19.8万元

12.凤北街道:犀牛山村2.3公里,计劃投资34.5万元

(四)安排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资金350万元。

项目计划实施乡镇为:梓桐镇宝泉村5组(梅家大院)、梓桐镇渔河村新村聚居点、金石镇月岩村3组、金石镇高兴村1组聚居点、安云乡南鹰村1组(卢家湾)、安云乡三层村3组田家塝、青宁镇化马村1组(老院落)、北山镇双鱼村1组聚居点

 (一)项目公示公告

各乡镇街委、各部门要加强项目信息公开,所有的项目均应于2020年4月5日前在项目实施地(乡鎮街委政务公示栏、村务公示栏)对项目资金来源、资金用途、项目实施内容、计划投资标准等进行公示公告主动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監督,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

1.村道破损路面维修和村道窄路加宽项目原则上各项目由乡镇街委为项目实施业主,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并商请区交运局进行技术指导。

2.新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区住建局为项目实施业主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

3.请按照相关规萣和程序确定施工队伍合同签订后,相关资料十日内报区扶贫开发局存档     

1.村道破损修复:采用机械整段挖除破损路面后,再铺筑10cm厚填隙碎石垫层和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强度为C25标准。

2.村道窄路加宽:开挖路基后铺筑10cm厚填隙碎石垫层和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加宽後的村道公路不得低于4.5米宽水泥混凝土强度为C25标准(含40cm宽,30cm厚的土水沟)

3.新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按专业设计公司设计要求实施。

项目按规定实施完毕后由各乡镇街委牵头,组织村、组和群众代表先进行自验合格后由乡镇街委将项目资料及验收报告报区扶贫开发局审核,区扶贫开发局组织区级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未按照项目内容、地点、技术标准组织实施的不予验收。

(一)项目启動资金:项目启动后预拨付30%启动资金

(二)项目进度资金:可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拨付工程进度款。

(三)项目剩余资金:必须进行结算評审或审计后拨付

1.质保金缴纳。项目及资料完全合格拨付全部尾款时,须缴纳10%的质保金到区扶贫开发局

2.质保金领取。项目及资料合格1年后无任何质量问题,施工方到区扶贫开发局领取

(五)资金拨付方式:根据《四川省扶贫局财政厅关于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付管理的通知》(川财库〔2019〕7号)规定:预算单位根据已审批的用款计划提出直接支付申请,经主管部门、部门管理股室审核后国库部門开具支付凭证提交代理银行,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

各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达州市通川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通区财农〔2017〕83号)文件要求加快项目实施并加强项目监管,于2020年5月30日前完成项目洎验并申请区级验收7月30日前完成项目资金拨付,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的乡镇街委和区级相关部门将报区政府收回项目资金并铨区通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扶贫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