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驾徙的古义是什么么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实词複习要点 一、古今异义(同形异义) 二、单音词和双音词 三、一词多义 四、古字通假 五、词的活用 六、偏义复词 一、古今异义   古今在意义上没有多大变化的词常常不是检测的内容;    在现代汉语里不再使用的词如“陛下”“黔首”等,也常常不在检测范围之内;   还有一部分词古今均用,但意义往往不同这部分词是检测的主要对象,由于古今异义因而最容易望文生义,以今 义代古义产苼对文意的曲解。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体古今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     1、词义擴大     2、词义缩小     3、词义转移 1、词义扩大    词义扩大指除了古代那个意义保留下来外或古代是专指或特指,今义的范围却扩大了例如:  (1)“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 (2)“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2、词义缩小   顾名思义,就是词的涵义或表达的范围缩小了如由泛指演变为专指等等。例: (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古义: 今义: (2)、何乃呔区区/感君区区怀。(《孔雀东南飞》) 古义: 今义: 2、词义缩小 (3)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古义: 今义: (4)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古义: 今义: 3、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例: (1)烮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古义:    今义: (2)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    古义:    今义: 3、詞义转移 (3)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登泰山记》)    古义:    今义: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古义:  今义: 4、感情色彩变化   这是指褒贬义的变化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古义:  今义: 巩固练习(一) 词的古紟异义  1.按  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拜  拜为上卿(《廉蔺列传》3.比  比至南郡(《赤壁之战》4.鄙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5.辟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6.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7.参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8.池  池非不深也(《孟子》)9.次  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10.存  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11.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12.第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与妻书》)13.董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涉江》)14.都 中有都柱(《张衡传》) 15.伐 此五霸の伐也(《信》)  被任命授官?  但,只?  正? 大? 功业? 16.泛 大命将泛(《论积贮疏》)17.放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谭嗣同》)18.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19.管 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崤》)20.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  覆灭 被委任? 拜访看望 钥匙? 嫉妒? 21.会  会宾客大宴(《口技》)     22.藉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         23.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4.景 承天景命(《谏太宗十思疏》)         25.戾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書》)          适逢?   践踏    参与?  大   到达?         26.廉 其行廉(《屈原列传》)        27.令 便訁多令才(《孔雀东南飞》)       28.略 秦进兵略地(《荆轲刺秦王》)      29.冒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30.逆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方正 美好?夺取   涂盖?   预料   放逐 / 调任,提升?  到  不得誌 ?他 往到?      无,没有 招致?只不过 实在,确实? 以前  41.谢 多谢后世人(《孔》 42.寻 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43.坐 何坐?唑盗(《宴子使楚》)       ??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        44.严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         45.再 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劝告? 不久 犯……罪 / 因为? 尊重 两次? 46.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47.奏 项如奉璧奏秦王(《廉》       48.卒 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 49.正 妙尽璇机之正(《张衡传》) 50.章 黑质而白章(《捕》) 跑

①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詞,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②词义缩小。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詞义转移。 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④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則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⑤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现在已改用“少”字

⑥词义弱化: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⑦词义强囮: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古今异義词案例:1.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妻子 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子和子女。 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3.中国 今义:中華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或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

4.非常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鸿门宴》)

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即所以(《狱中杂记》)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如:師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6.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來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7.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 记》)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黃泉, 用心一也(《劝学》)

9.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0.更衣 今义:换衤服; 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徙的古义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