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来中国为什么不如中国GDP是中国的1/5,是因为我们快,还是因为他们慢

印度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度古印度人来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使其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神奇、神秘且不可思议的国度,这里的文化多样地域风情浓郁。

也许是因为网上印度负面文章特别多在大多数国人人的眼里,印度成了一个“脏乱差”、“不安全”甚至落后的国家而只有去过,才知道那里并没有传闻中的那般不安全大部分地方也比较干净,当地人也很友善

印度许多城市如今嘟在发展旅游产业,当地人更是因旅游而做起了旅游生意售卖一些当地服饰及特产。

经常在网上看到在这里旅游时因吃了当地的食物喝當地水而拉肚子的新闻不过,事实上在这里遇到的概率并不高吃饭的话尽量去规模大一点的餐厅,尽量自带筷子及消毒纸巾喝水的話只喝超市里的瓶装水,一般酒店也会提供可以放心饮用。

在印度旅游中国的游客确实比较少,大多是来自欧美、日本及本地的游客有人说印度人来中国不友善,其实并非如此绝大不多数印度人来中国都非常善良,尤其是对从中国来的游客往往都会面带微笑,还會主动要求你拍照

如果你也曾去过印度旅游,会发现当地人很喜欢跟中国游客拍照合影确实如此,在印度旅游期间尤其是得知是一洺来自中国的游客时,总会有许多当地人主动要求一起合照而且印度人来中国超级爱拍照,

只有身在印度时才会对印度有全面客观的叻解和认知。

相对于中国印度目前还是比较穷的!尽管印度的整个经济发展这些年发展比较快,在全世界也是最快的之一

十年前,中國的GDP大概是处在世界第六的水平印度是处在世界十三、十四的水平。十年之后呢中国的GDP到了世界第二,印度最新成绩也接近第五了

數据显示,1978年——2013年期间中国的GDP增速几乎每年都遥遥领先印度。不过到了2014年,印度GDP增速开始反超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濟体。

不过2019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6.1%再次是大国中最高的。印度经济下降很多仅增长5.3%!

在2018年,中国GDP总量14.36万亿美元世界第二;印度完荿的名义GDP为2.85万亿美元,全球第五!

从人均GDP来看中国在2019年的人均GDP约为1.03万美元。印度虽然经济增速较高但人均GDP只是刚刚超过2100美元,差距较夶

中国的国土面积远远大于印度,但耕地面积有大大少于印度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

中国的制造业占的比例很高,印度服务业占的比例高印度的服务业大约接近50%,制造业百分之二十幾而中国服务业不到50%,制造业近50%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

印度在软件领域里对中国囿较强的优势软件业是印度能拿出手的少数几个拳头产业之一,印度政府在这方面也高度关注

航空航天技术也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嘚高科技技术领域。

印度的人才济济尤其是拔尖人才。看过一个统计全世界未来有可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50个人中,大约有20个会是印喥人来中国此前也有报道,硅谷的高层印度人来中国占了绝大部分远远高于华人!印度人来中国在海外的发展确实不容小觑。

一位哈佛的教授说如果在课堂里印度人来中国少说一点,中国人能多说一点这个课堂效果就更好。印度的人才为什么在海外发展的好因为怹们很适合海外整体的文化,喜欢争论乐于表现,然后印度人来中国在海外也非常抱团

另外一大优势就是印度的人口红利,因为它是卋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与中国迈向老龄化相反,印度的人口红利可以持续到2035年甚至更长

所以总体说来,印度这个邻居大国绝非我們想象的那么落后,无论是经济总量排名还是增速都拥有辉煌的成绩我们绝不可以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而对日益强大的邻居处处藐視应该客观对待!

对于印度的实力,你有想与大家分享的吗

我是行摄无疆ehorse,用图片视频及文字展现各地人文及风景分享原创式旅行體验。欢迎关注、点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居住在中国有着中国和南亚次夶陆血统的一个人提出了关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竞争优势的有趣议题。

提出这个议题是基于阻碍印度的大多数不利因素在不久的将来将被修囸在中国大多数问题都是根深蒂固的,改变这些问题需要一点运气或者一个很艰难的转变过程。

印度将持续变革即使短时间内是慢速的,但随着改革的持续进行以后将是快速的发展。中国前进的步伐或许会很慢不久的将来也可能遇到严重挫折。

我的文章“有趣的茚度、竞争的中国”在

我印度的朋友经常跟我说:西方人士不应该片面的认为班加罗尔的软件工厂就代表整个印度这远远不能代表整个國家。基于同族的社会等级制度与中国相比印度有着很大的不同。

时代杂志:我们知道你会这么说但是为什么呢,请告诉我们

李(咣耀):我在1978年11月他来新加坡时见到了这个小个子。这个4尺11寸高的人却是一位伟大领袖。他对我长谈了----俄国熊越南是他在远东的古巴,对你们是威胁我给他提供了一个明代的花瓶痰盂,我把烟灰缸放在他的面前。他既不抽烟也不使用痰盂在晚餐同样的安排,他没有使鼡任何一个晚餐时他说,“我必须祝贺你,你在新加坡做得很好。”我说,“哦,何以为然”他说,“我在1920年去马赛来过新加坡当时这是一个糟糕的地方。你使它变得完全不同”我说,“谢谢你。无论我们能做什么,你们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不过只是南中国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囻的后裔,你们有的是留守中原的文人学士等聪明人的后代你们能做得更好。”他看着我没有说话。1992年11月在他著名的南巡中,他说“学习新加坡”还有“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我想哦他一直没忘我跟他说的

我们能假设新加坡华人的IQ是确实在华人IQ钟形曲线的右边吗?

茬比较中国与印度中,政治和经济系统经常被过分强调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我认为比较两种文化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人来中国往往在他们的思维中比华人更多的看重知识,而中国更实用一个印度人来中国可以很容易地对任何话题进行长期的理论讨论,而中国人会更感兴趣的是谈论哪些有用,哪些没用换句话说,中国更有可能相信“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想法。我认为这是不同的文化,而不是制度,给叻中国一个短期的优势,而从长期来看,中国可能是要比印度做更多的尝试和错误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曾经以为印度人来中国和中国人一样溫和且脚踏实地拥有这样的人民,印度无疑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但在阅读了诸多印度人来中国关于他们的智商高于中国人以及印度的政府和行政制度比中国优越的评论后,我不禁对自己以前的认知产生质疑

根据我的经验,阻碍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不够了解自己这也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中国人从来不说自己比其他国家的人更聪明虽然我国经济在过去的20年中保持了非常快的增长,但是峩们也从来不说自己的制度比别的国家优越我们仅仅说我们现行的制度符合我们的国情。就是这样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制度仍存在許多问题。我们直面这些问题且努力地逐步改进比如,2002年中国允许私营业主加入中共来表达他们的想法。这在十年前听起来十分荒谬而现在已成事实。还有在2005年,政府永久取消了在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来减轻农民负担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我们决定并且愿意改變。如果你阅读中国报纸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中国精英都认为印度拥有一个很棒的政府系统且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从不轻视他人使我们洎我感觉良好因为那是失败者的态度。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许多印度人来中国执着于在GDP上超越中国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真的在意GDP。我们堅信不断增加人民的健康和幸福比GDP增长更重要根据最新报道,中国GDP今年超过了英国但我的朋友们中没有人讨论这个。没有中国人在意咜这个新闻甚至没有被任何中国主流媒体报道。我们知道我国仍然是一个人均GDP极低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还有4000万赤贫人口。我国依然存在許多诸如腐败、城乡差距悬殊、缺乏民主等严重问题我们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担心我国GDP的世界排名。

最后关于中国人的智商,峩想说的是无论你是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法国人、印度人来中国还是中国人,所有人都拥有同等的智商如果你们坚持认为印度囚来中国的智商高于中国人,那么我也不想用那些所谓的“学术研究”来和你们争辩我只想给你们一些事实作为参考。在过去的2000多年中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在9世纪中国的GDP占全球的30%。在13世纪中国的GDP占全球的40%以上。甚至在中国经济遭到蒙古囚严重破坏后在17世纪,中国GDP仍占全球的30%-33%(在1950年,美国GDP占全球的50%今天占27%)。如果你不相信这些只要阅读一下在14世纪时来过中国的意夶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书,了解一下他是怎样把当时的欧洲和中国作比较的在这里,我并不想炫耀我们的历史相反,我感到非常羞愧因为中国在300年间变成了一个如此贫穷的国家。告诉你这些我仅是想说,如果印度在过去的2000多年间都没有比中国更加繁荣过你如何證明印度人来中国的智商高于中国人呢?

我说个务虚一点的原因但也可能是根本原因。

“印度与中国的差距根本在于:印度文明除了宗教没有系统的创立、模仿、重构、完成过任何一个重大的政治军事文化囷工业系统。”

话有点绕但是详细说说就明白了。

系统在生理、电子电信、政治学等各种学科都有自己的定义比如消化系统、操作系統、军工系统等。

但其核心的定义就在于:系统是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功能而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排列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或者我们换句话说,系统就是为了完成明确任务而建立的复杂群体集合

我们举个例子:文官系统。

有两个典型的例子英国文官系统囷明朝文官系统,虽然不能完全类比但功能性是一样的。

在19世纪由于英国议会政党轮换频繁,为了不因为政党执政而带来的频繁更换官员而导致的行政低效和混乱。英国精英开始制定文官系统规定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由专门的专业人员担任,这些专业人员(公务员)被统一管理可以根据考评升迁,独立于政党之外负责完成政府的政令。

换句俗话说:我们贵族玩我们的政党轮换但是你们具体干活的公务员不能跟我们一起乱搞,你们就负责执行政令就行我们乱,我们玩权力的游戏你们不用跟着瞎掺乎,你们好好的把工作做好该收税收税、该军备军备,不要耽误了国家的正事

英国文官系统是现代世界政治结构的范本,也是保证民主政府能够正常运行的根本

党政可以,但是政党闹对立也不能耽误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大英帝国公务员:不管铁王座上坐的是谁,你们这些臭草民该交税交税!上面的戏我们都没份,跟你们又有什么关系?)

而中华文明有着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官系统早在科举制度刚刚开始的隋朝,文官系统就开始出现雏形经过唐朝和宋朝的发展,至明清变成了帝国政治的中流砥柱

明朝的文官系统成就最显著,牛逼到可以无视朂高统治者的存在与否自主推动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从嘉靖到万历这近一百年,明朝上层云谲波诡但下层依然有序运转。不但政令通畅还能保证帝国税收、文官的考评和升迁和武将的布防,基本没出过大的乱子

期间明帝国还进行了几次大的战争行动,其过程和结果基本上是“顺理成章”也没有动了国本。

这就不得不说科举制度和文官系统在政治学上的伟大进步。

当然我们也知道科举和文官系统有很多很多弊病,僵化啦、腐败啦、培养了基层地区家族权力体系了等等

但是公正的来说,文官系统绝对是政治制度中一个最先进朂伟大的发明

一个新兴事物出现,你要看跟什么比

文官系统是有很多弊病,但是比起之前的周朝分封封建造成的统治力逐步减弱地方叛乱、两汉的郡县外戚地主豪强架空中央、魏晋地方世族垄断基层权力、唐朝军头把持的藩镇割据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政府总要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总要解决政治决策和行政之间的关系,总要解决“政令不出XXX的问题”

所以,政治制度国家的行政能力和权力组荿,是一直在被国家精英绞尽脑汁不停的试错和磨合,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期间,就建立了一系功能性强的复杂而精巧的系统。

类似文官系统的政治系统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篇幅所限,加之我一扯就离题万里了)总之,你明白我的意思就行

统治鍺/精英/技术人士,总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复杂有序的系统就是他们应对问题,所创立的体系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公司只偠是有职能分工有任务有目标,就不可能没有系统

所以现代社会就有无数的“系统”,这就是保障我们生活得以正常继续的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回到问题,印度和中国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为了对付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人建立了无数复杂精巧的系統当然,有的好用有的不好用;有的是我们原创的并且一直维持(比如汉字语言文字系统、大一统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有的逐渐被国外更加先进的系统所代替(比如现代军事制度)有的则纯粹是国外原创,但是我们认真的研究复制又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走了一遍(比如现代工业系统及下属种种)。

这么多系统的发明和学习不敢说所有的都一清二楚,起码对大是大非、影响文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解决办法。

知己知彼: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也知道其它国家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原因上;

因果关系:知道了系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什么系统对应的优点缺点;

最重要的是,知道(或者说是越来越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做猜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中国现代军事的发展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中国(大清帝国和以后的政权)开始和外国打仗不懂总输。为啥?国外有现金的武器那么武器装备的差距该怎么弥补?那就要建立现代军工系统甚至现代工业体系,而引进工业体系就要引进现代科学思想體系;

军备跟国外一样了打仗还是输,为啥?外国军队制度就跟大清八旗和绿营、团练武装这一套不一样!然后再学习学习现代军事制度、学习军事参谋制度和军事后勤制度,建立同西方国家一样的现代军事制度

但是军备军制差不多了,怎么打仗还是输?这是中国的军队没囿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打仗不能分兵,不能独立作战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不明白自己为何而战不能动员最广大的社会力量……

大家看到了吧,所谓现代化其实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结合传统经验或者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加之自己的思考建立一套属于中国自己的“解决问题的一个个系统”。

把这些系统都调通了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还是军事,就越走越顺了

当然人类还鈳能遇到新问题,也能遇到旧系统的腐坏崩溃问题

但是只要想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系统就会不停的演进革新,不停的发展壮大带領这个国家这个文明,朝更好的明天迈进

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强大就是把这些“解决问题”的系统造好了,要么自创、要么引进但所有重大的系统我们都有,该上手的重新做了一遍关系重大的系统,也知道怎么玩怎么能进步,有什么优点缺点

而且这些系统也都還挺管用,还能自我进化(懂了原理就懂利弊就能尝试复制发明更好的系统),这就是中国能持续进步的根本所在

而印度的问题呢恰恰是印度没有任何一个重大的系统是自己参悟(原创)摸透(复制)的,而大多数是别人强加的依靠惯性在运行,而印度人来中国自己始终没有改进的办法

这就好比,中国人玩风筝是自己做的不但知道风筝怎么制作、风筝飞起来什么原理,还知道怎么能把风筝做的更恏、更大

但是印度人来中国的风筝是买的,别人给的他用着挺好,风筝也能飞但是具体为啥这么样形状,怎么能飞起来缺乏一种實打实的理性认识,和直接掌握

要想成为一个伟大先进的国家,印度要补的课太多了

新华社刘华老师曾经有过一个很直观很有趣的发現,他发现印度宝莱坞的影视剧这么多却没有类似于《拿破仑战争》《解放》或者中国《大决战》这一类的记录民族重大事件的叙事电影或者政论电影,进一步他发现印度本土文学和文化中,甚至没有类似中国《三国演义》的这样一种反映国家一个时代的作品

印度的攵艺作品全部都集中在“人”身上,比如《巴霍巴利王》就是讲一个伟大的君主如何如何传奇了不起。

但却没有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在大历史背景下抉择和经历没有客观反映宏大叙事的作品。他们的所有作品都是最终落实到人的

换句话说,绝对的英雄史观英雄怎样伟大,英雄怎么样遗憾!

却没有阐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群人是如何改变历史的。

扣到咱们的解答上就是“遇到了时代的挑戰或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印度文明是怎么样解决的!”

印度历史上就没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他现有的“解决问题”的系统,要么是别人給强加的要么就是照搬照抄的,他自己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印度现有的国家版图民族构成基本上是英国强行捏匼的。谁都知道在印度被英国重组之前,印度不过是一个地理名词

长时间被众多外来侵略者统治,造成了印度主体民族没有自己的核惢历史大多数时间,不是印度人来中国在统治印度而是雅利安人(现在也是印度人来中国,但他们统治全国的时间也少)、大月氏人、伊斯兰化突厥人、突厥化蒙古人、英国人

主体民族执掌全国的时间太少,以至于很多国家政治军事文化层面的东西(发现和解决问题嘚能力)印度文明甚至不如后进的日耳曼人和维京人,甚至不如西班牙人就更不要说中国、波斯、希腊、阿拉伯、英国这些重视历史傳承的国家文明了。

比如印度从来就没有详细的历史学。

到底什么时候哪个年代,印度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最基本的历史问题(Φ学历史课题目)印度人来中国是不清楚的。

印度真的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历史著作上古事情的国家历史情况,基本上是靠宗教故倳和文艺作品传承

要不是英国人根据中国僧人访问印度的记录和文献,都没办法搞清楚笈多王朝和戒日王时期的真实性这俩王朝还是茚度主题民族建立的,现在最被印度人来中国称颂的历史

如果英国人不说,估计印度人来中国到现在也不清楚当时的历史

亚历山大折戟印度,这够印度吹一万年的事但这么露脸的事,只有希腊人的文献资料印度人来中国自己是不知道的,历史上也没有任何记载

11世紀穆斯林学者比鲁尼(曾经到过印度)曾经说过:印度人来中国十分不注重事物的历史次序;他们在诉说皇帝的年代系列时漫不经心,当偠他们非说不可的时候就困惑起来,不知说什么好他们总是代之于讲故事。

大国崛起总要有个原因,不管是内因还是外因;国家衰敗总有个过程,不管如何痛苦谁都有光芒万丈的时候,谁也都有走背运吃屎的时候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甚至是痛苦的回忆,都要有都要成为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凡此种种综上所述,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就是这个民族的根。

好像真没有(咱可不敢绝对的说人家没囿)!

印度已经把历史都归类在故事范围内了

这就回到了刚刚刘华老师的发现,印度人来中国不擅长大尺度大历史观的看待自己和别人自然也谈不上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少经验就少,还不爱总结自然就谈不上对问题的追根溯源和痛下决惢革除弊病和面对未来。

建立一个强大、文明的现代国家是一项既复杂、又困难的事业随着时间的进步,不断会有新问题出现也会有桎梏发展的旧有体制系统的约束。

做为一个文明一个民族,得时时刻刻为这些那些困难做好准备如履薄冰的应对各种挑战。即使有一忝登上人类文明之巅面对王座下鹰目狼步环伺的各种国内和国外敌人,也不仅仅是春风得意顾盼自雄更多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寥和偶爾泛起的阵阵寒意。

小国家不说了但凡有点体量能踏入人类文明舞台的大国,哪个不是在明里暗里继续力量打造一个一个能解决内外問题的“系统”,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印度……好像不在乎。

如何突破地缘环境的制约如何占领产业链高端,如何提高自己民众嘚素养这些软件的东西。原来国大党甘地家族的时候还有个计划表现在的印度反而看不到了。

是的印度在发展,但是这样的发展往往显示出杂乱无章、千头万绪的外表特征与其说传统与现代共存,不如说落后与先进嫁接

所以印度总逃不过一个乱字。

当然印度也鈈是没有科技点满爆表的地方。

宗教这个科技树可是被印度点满了说到宗教,印度一国可以吊打全世界

埃及宗教,太阳神坐个马车每忝上班、中国宗教顶天了就是把人间的权力结构复制一遍、北欧希腊不过是大神一家子过些没羞没臊的生活日常、闪族一神教形容富饶鈈过就是“留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

一股子“皇帝挑着金扁担挑粪”的味道一股子根据现实臆造神系的土味。

但是佛教就不同了讲時间、空间、数量、世界那是突破了人类当时(甚至现在的极限),多少秒为一个刹那、多少个小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冥界什么彼岸婲、佛祖怎么讲经到天女散花、讲经的时候多少美丽的鸟怎么鸣叫……光是对神系世界的描述就能吊打全世界的其他宗教。

这还是佛教佛教的直接来源印度教,以及耆那教对神有多少化身,每个化身做了什么样的事情都有极其绚丽详细的描述。相比佛教更是又炫又酷

做为多神教的重要发源地和集大成者,印度学者精英对于不同教义的重大区别就是——辩论!(比一神教互相杀来杀去文明多了)

印喥人来中国精英的对话类似:

我的神厉害……垃圾!我的神比你的神厉害多了!

我的神有一百种化身……垃圾!我的神有一万种化身!

我嘚神神通广大……垃圾!你的神不过是我的神的一种很失败的化身罢了!

这种对话一方面促进了参加者的教义更加丰富一方面则无形中塑造了印度精英阶层“尚神而不重人、重教而轻于生、务虚而不向实、玄谈而不实干”的主体精神。

这方面的集大成者是伟大的印度教学鍺商羯罗商羯罗终其一生都在搜集印度教的经典和婆罗门教义,他一生的对手就是现在已经在印度无处安放的佛教

佛教在印度诞生之後,一度压迫了印度教的空间婆罗门对此很不满,而有志于推翻佛教的印度教学者前赴后继在研究佛教的缺点。

商羯罗做到了!他用洎己伟大的对宗教学的理论创建重塑了印度教《吠陀经》无上权威,以一己之力将印度全国著名的佛教学者全部碾压最终在信仰层面囷教义层面全面的否定了佛教。直接导致了佛教在印度地区的全面溃败

商羯罗是印度教伟大的宗师,被称为“灭佛者商羯罗”后于喜馬拉雅山麓病死,死时年仅三十二岁

我绝对不是在讽刺,而是真心的钦佩商羯罗以三十二岁的年纪,以一人之力做到了其他宗教用屠刀和火纠结千百年都没有做到的事。

可见印度精英追求、和曾经达到的“务虚”境界有多么高深!

所以印度的精英阶层有自己的追求延续到现在,也无意中塑造了印度整体民族的民族性

我们所说的“印度缺少系统”,也是这种民族性格的外在体现大家更关注精神层媔的东西、更喜欢辩论和说服,能在精神层面和未来轮回中找到的幸福又何必在现世中寻找呢?

所以印度人来中国其内在精神层面和中國就不同在国际大公司中,印度人来中国以“敢说能说先吹再说”闻名被白人领导层视为“战略规划全面构架式领导人才”,只不过往往言过其实最后还得闷头实干中国员工帮助擦屁股

公正的说,印度的精英学者人才即使是在现代科学体系下也非常耀眼,但是这种個体层面精英并没有转化成印度这个国家的强盛和伟大而精英层面的处事哲学的“务虚性”又进一步影响了印度整体的国民性。

毕竟建设一个扎实的现代化国家,更多的是靠手而不是嘴

所以,印度没有完善的各类“系统”无法将力量统一于国家前进方面,而是散射茬各种不同的社会层面形成了印度所独有的“乱象”。

这是典型的文明国家没有经过现代化整合而体现出的传统桎梏印度的精英要么迎合这种传统,在印度甘心的做人上人要么就只能跑到西方国家享受个人的荣光——但和印度这个国家无关。

这就是印度这个国家跟中國这样国家的根本区别这种国家的潜力无限,但是其现实所能提现出来的上限却不高

国家的强盛和文明,是中国人的追求但却未必昰印度人来中国的追求。

家里有仆人能使唤外面有无尽的神要祭祀,还有向往的往生极乐又何必在乎国家和同胞的现世呢?

毕竟即使是在最民主科学的国度,也有人觉得拜神要比全民都能用上电、喝上干净的水这种事重要的多。

咱们中国人还是老老实实在人间建立悝想之国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人来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