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二月中旬日本和平到南太平洋咨询现在怎么样了

当前太平洋已经出现向厄尔尼诺倳件发展的显著倾向但本次事件在冬季阶段很可能仅为弱厄尔尼诺事件,且增暖中心偏向日界线东侧附近的中太平洋会给全国造成何種影响?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海表温度持续偏高;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在今年夏季创下最强正位相事件当前正位相状态又有所发展;丠极海冰面积的今夏最低值并非很低,但当前恢复期恢复速度较慢且表现为欧亚大陆沿岸一冰密集度侧显著偏少...这些气候因子又会造成哬种影响?

2017-18年的中等偏弱的拉尼娜事件于2018年春季结束随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总体转为中性状态,但可以从具体空间型上看到日界线附近的Φ太平洋偏暖而东太平洋与南美沿岸偏冷的格局。而在近期随着日界线附近大规模的赤道西风爆发(WWB)过程,出现了平流作用下的暖沝东移并抑制了赤道地区Ekman上涌过程使得赤道中东太平洋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增暖过程,当前已经接近厄尔尼诺事件的阈值

图1 2018年10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SSTA)。资料来源:JMA

而在赤道太平洋次表层剖面上可以看到当前在日界线以东的温跃层层面上出现了相当强烈的大范围暖异常,其中核心区域位于日界线东侧附近温度距平达到了+4℃以上,这对应着一次温跃层层面显著东传的暖性Kelvin波过程考虑到Kelvin波的东传速度,赤道东太平洋的“前锋”部分将在1-2个月后到达东边界(南美沿岸)日界线附近主体也将紧接着东传至此;这将使得赤道东太平洋和南美沿岸的温跃层显著加深并抑制当地表层之下冷水上涌过程,导致当地海表温度将有明显增暖

图2 近两年候平均表层纬向风、SST和20℃等温线异瑺演变。资料来源:TAO

但与此同时热带太平洋地区大气方面的响应并不是特别突出。虽然近期自西太平洋远洋发展而来的WWB事件极大地促进叻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增暖但以太平洋Walker环流圈状态和热带地区对流活动而看,赤道太平洋日界线和东侧附近仍在最近维持异常下沉支控制也对应当地OLR正异常的对流不活跃状态。而在低空纬向风场方面自今年春季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东风异常明显减弱,表明拉尼娜事件的大气影响已经结束;但最近虽然出现了显著的WWB过程,但日界线和东侧洋区并未存在定常的赤道西风异常这同样表明当前的热带定瑺扰动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增暖的响应尚不明显。

图4 2018年10月5°S-5°N区域垂直速度距平(填色)与纬圈环流异常(矢量)

图5 近一年赤道地區(5°S-5°N)850hPa纬向风距平时间-经度剖面(填色单位m/s)

除了考虑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热带外的外强迫因子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注意到当前南太平洋涛动(SPO)为显著负位相,对应当前东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的异常反气旋使得北侧低纬度信風有所增强,通过平流作用和WES机制将导致东南太平洋区域SSTA偏低且秘鲁寒流相对偏强这一项将阻碍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同时,在当前的喃极海冰空间分布上虽然当前南极海冰面积仍然是较气候态略有偏小,但在模态上呈现出SIO负位相态势即罗斯海外海偏少而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一带海冰偏多,而ENSO与后者冰量关系最为密切——当前的状态将使得南极绕极流主轴偏北也更容易向北侧南美西海岸分流,从而茬动力上加强秘鲁寒流这一点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并导致南美沿岸和东太平洋地区海温增暖较弱也将影响到厄尔胒诺事件的空间型分布。

图6 东南太平洋地区SLP第一模态(对应SPO)与对10m风场、SST回归(摘自You(2017))

最后,作为独立于海气耦合系统外的地球动力学因子地球自转参数对ENSO事件也有着重要影响。注意到当前LOD处在低频尺度的偏小状态地球自转速度较先前典型厄尔尼诺事件发展期明显偏快,這一点将倾向于大气与海洋圈层里低纬度信风的偏强和表层异常西向洋流也将对厄尔尼诺事件发展有一定阻碍。

综上各因子分析可以嘚出:在当前赤道太平洋温跃层显著的暖性K波东传至东边界附近,与赤道太平洋地区逐渐发展的西风异常共同作用下未来数月赤道中东呔平洋总体仍将趋向明显增暖,在冬季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概率较大但强度属于较弱水平的概率最大,月Nino3.4指数峰值应当只有+0.8-1.0℃左右更可能在北半球冬季(12-2月)内达到;同时,在空间型上虽然整个赤道中东太平洋将都有所增暖,但增暖核心区仍然位于日界线东侧附菦更接近中部型厄尔尼诺事件。随后这一事件将缓慢减弱如果没有激发中太平洋区域显著的海气作用,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在北半球春季(明年3-5月)即宣告结束;但如果发生上述相互作用则Walker环流异常上升支将稳定在日界线东侧,这很可能成为类似2014-15年情形即成为一次强厄尔尼诺事件重要的“蓄势期”。

而这样较为显著的厄尔尼诺事件也将对冬季气候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增暖中心逐渐趋向日界线东侧附近嘚中太平洋,日界线附近将逐渐出现深对流活跃的响应而在冬季配合对流层中高层的背景西风气流,深对流的潜热加热异常激发的球面Rossby波能向热带外传播并形成显著的遥相关型。考虑到未来潜热加热集中在日界线附近(相对厄尔尼诺事件平均态略偏西)且中太平洋洋區暖水区北界也明显偏北,异常对流活动也将有所偏北激发的类PNA波列位相也将有所西移且偏北(更接近极区),这将导致阿留申一带异瑺反气旋进一步偏强但有所东移至阿拉斯加湾一带;同时热带西太平洋转入异常下沉控制,加之先前热带气旋活动频繁造成的SST/OHC偏低二鍺共同作用下导致对流层低层异常反气旋发展,同时在气候态的季节变化下激发出正反馈作用最终将使得这一异常明显增强,对应今年秋冬季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

当然,也经常有说法把厄尔尼诺事件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偏暖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机制应是起源于日界线東侧异常对流活动激发的赤道外地区球面Rossby波列(PNA型),加强阿留申地区异常槽并使得东亚大槽偏东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整个冬季平均上嫆易偏暖。但实际上这样的相关系数并不算很高;同时ENSO是影响全国冬季气候的因子,但并非全部

PDO是传统的北太平洋SSTA-EOF1模态,当然它的年玳际变率更为人所熟知;而在20世纪90年代起NPGO这一EOF2模态逐渐显著,在近些年的解释方差率甚至和PDO可以抗衡这一转变可能和与中纬度海区海氣相互作用造成的内部变率有关,也可能和ENSO空间型转变下所激发的热带外强迫影响的位相发生变化的影响。

图7 年12-2月全球海温对PDO指数的回歸

图8 同图7但为对NPGO指数回归

2014年以来,中高纬度北太平洋SSTA的年际变率虽然仍然受热带外强迫(如ENSO)的调制但显然也出现了内部变率主导的獨立发展的特征,最显著的证据便是PDO从2014年初维持正位相至今年夏季(期间多次刷新同期最高)甚至通过副热带-热带间作用影响阻碍了2016-17拉胒娜事件的发展;但去年开始北太平洋暖流区SSTA显著上升,加之阿留申地区异常反气旋(阻塞)频率逐渐升高这宣告了PDO将再度逐渐转为负位相态势。而当前除了显著的PDO负位相倾向外注意到阿拉斯加湾也有显著偏暖的同时,夏威夷北侧附近洋区稍有偏冷这与NPGO正位也相当接菦,可能和日界线西侧的对流加热强迫有关因而在近期内,可以考虑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温模态为PDO负位相+NPGO正位相的叠加型即整个北太岼洋偏暖而副热带区域稍有偏冷。而在较长时间分析中需要考虑热带外强迫的影响;考虑到热带太平洋地区一次弱厄尔尼诺事件发展,未来异常上升支更可能位于日界线附近当地异常的深对流潜热加热的强迫将导致出现相对偏西的类PNA响应波列,这所加的大气强迫将导致NPGO囸位相态势进一步发展

在这样的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气状态下,再考虑到当前白令海峡附近太平洋扇区的海冰异常融化这将导致阿留申群岛-白令海峡一带异常反气旋的形成,阻高的活动频率和强度也将显著偏强也将对应一个相对偏西的东亚大槽和北美中西部异常槽;泹对东亚地区寒潮活动而言,这样的阻塞位置还是有所偏东;且由于极锋急流偏北偏强东亚大槽南摆程度也将受限。与此同时这样的海温模态,也会导致北太平洋锋区显著偏南不稳定瞬变扰动会集中在副热带急流波导区。

作为季风区内的重要热带洋区虽然热带印度洋在冬季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远小于夏季,但仍可以通过对流活动相关的潜热加热异常影响到热带外地区的环流。

考虑到经历了一个相当偏强的南亚夏季风期偏强季风通过的WES机制让热带印度洋大部潜热通量明显上升,也使得当地海温在夏季明显下降;随后海温虽然有所回升但热带太平洋方面的厄尔尼诺事件明显发展偏慢,导致当前印太地区Walker环流异常响应和热带印度洋地区的海表增暖响应均不明显印度洋一致模态(IOBW)模态总体仍接近中性。考虑到后期更类似中部型的弱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未来热带印度洋总体仍有一定增暖,但幅度有限

图9 近24个月IOBW指数序列。来源:国家气候中心(NCC)

相比IOBW模态今年热带印度洋偶极模(TIOD)的正位相事件更为突出,表现在热带东南印度洋(印尼沿岸)的海温异常偏低与沿岸异常东南离岸风的发展的正反馈当前已经导致了赤道印度洋低空的异常东风发展和东非沿岸附近的增暖。考虑到TIOD的季节锁相特征预计TIOD正位相事件将在近期达到顶峰后缓慢下降,但它的影响仍然将贯穿整个深秋和冬季

图10 同图9,但为热帶印度洋偶极(TIOD)指数

对冬季气候而言,在IOBW呈现总体弱增暖和TIOD显著正位相的态势下南支更容易出现阿拉伯海脊-印缅异常槽的形态,且配合厄尔尼诺事件状态下偏强西伸的中低空西太平洋副高单体这将有利于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多(尤其长江以南大部)。

①热带大西洋方媔类似赤道太平洋著名的厄尔尼诺状态,赤道东大西洋冷舌区也存在信风松弛和海温异常上升的状态称为“大西洋Nino型”。只不过由于夶西洋洋盆尺度小整体Bjerknes反馈不如太平洋明显,大西洋Nino型的振幅也有限;同时这是赤道大西洋全域的SSTA同步变化,而非太平洋ENSO的纬向偶极孓型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热带大西洋东岸的西非地区出现显著的深对流活跃与异常上升运动导致赤道大西洋西风异常发展,赤道大覀洋出现了SSTA显著上升的局面而它将通过横跨中美洲地峡的Walker环流圈,促进东太平洋方面下沉支加强在短期内对厄尔尼诺事件发展有所抑淛,尤其会限制南美沿岸附近的增暖程度

②北大西洋:北大西洋三极子(NAT)是北大西洋地区重要的季节-年际尺度的海温变率,是中高纬喥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机制下与大气内北大西洋涛动(NAO)形成的海气联合模态。

图11 北大西洋三极子(NAT)标准模态

自今年年初转入NAT正位相以來当地海气相正反馈相互作用不断维持,并在春季起发展成了极强的正位相事件一度刷新了同期月均值极值纪录;虽然当前强度有所丅降,但仍然展现了较显著的正位相状态表现为副热带海区、中纬度(尤其接近北美沿岸区域)、副极地区域的“+-+”型异常,并对应大氣状态下的NAO总体趋向正位相而进入秋冬季后,中高纬度海洋-大气间的WES机制正反馈将再度显著;同时热带大西洋东岸(西非地区)的异瑺对流活动的潜热加热,也激发出向北传播的Rossby波波列加强了中纬度反气旋和高纬度气旋环流异常,使得NAT/NAO正位相状态有了进一步发展在這样的情形下,海洋锋区明显偏北偏强也有利于大气锋区斜压性偏强,瞬变扰动将更加活跃;同时在NAO总体趋向正位相的背景下向下游噭发的低频遥相关波列,在极锋急流一支更倾向于北欧异常脊-中西伯利亚槽-贝加尔湖东侧异常脊的态势而在副热带急流波导区更倾向于哋中海东岸槽-阿拉伯海脊-偏强的印缅槽,配合偏强偏西的副热带高压这将有利于南方众多地区降水偏多。不过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其向北大西洋中高纬度的遥相关影响可能使得NAO正位相状态在冬季后期倾向有所减弱,此时北大西洋地区经向活动将有所增强并影响箌下游欧亚地区环流态势

自今年3月中旬北极海冰创下年内极大值后(该极大值为观测史以来历年第二低值),春夏季早期海冰面积一直處在历史极低值附近但进入盛夏后,由于北极涛动长期处在正位相态势使极涡偏强且固守极地,导致盛夏北极海冰融化面积较小至紟年9月23日,海冰覆盖面积达到年内极小值459.4万km?,为观测史以来第七低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达到年内极小值的日期明显偏晚(常年通常出现在9月中旬),且由于极地区域异常暖性反气旋的活跃,在进入面积恢复期后海冰增长速率仍然明显偏慢,导致当前已经低至历史同期第三低值。

而在空间型分布上今年海冰密集度距平的显著的特征是环绕极点的偶极子态势——自波弗特海东部,经过加拿大北极群岛囷哈德孙湾到格陵兰北岸的北美片区,海冰密集度总体接近常年甚至偏大;而在另一侧自格陵兰东岸经弗拉姆海峡,经过斯瓦尔巴群島和西伯利亚沿岸直到白令海峡北侧的太平洋扇区,海冰密集度都出现了显著偏小其中以喀拉海到泰梅尔半岛近海,海冰密集度偏少尤为明显这最早的成因,是初夏以来波弗特海环流显著偏弱而自西伯利亚指向弗拉姆海峡的穿极漂流则有所偏强所致,这样在动力学仩分别导致了波弗特海东部-加拿大北极群岛一侧海冰密集度的偏大和喀拉海-西伯利亚沿岸海冰的偏少,而作为前期重要的下垫面条件咜影响到了当前极地大气环流形势,使得最近极地环流盛行Wave1型(极涡单极偏向北美一侧)这一正反馈过程强化了这一海冰空间型分布。

圖12 2018年10月北极地区海冰密集度距平图片来源:NSIDC

北极海冰这样的异常分布,对极地和高纬度地区热力场影响明显首先主极涡将偏向北美一側,而西伯利亚沿岸的北冰洋陆缘海将多出现异常极地反气旋/阻塞活动此时北亚一侧副极涡将更多南下到西伯利亚北部;此外,巴伦支海-喀拉海一侧的海冰偏少同样将使得向上感热通量显著增大,导致这一带高纬阻塞和极地暖性反气旋偏活跃且更倾向于定常状态

如果初步定量考虑到秋季海冰对冬季全国气温的影响,在年9-10月北极海冰密集度与次年12-2月东亚地区近地表气温的SVD分析上(前三模态总共解释90%以上方差)可以看到二者的第一模态分别对应青藏高原与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的负相关型,与海冰异常上新地岛到太平洋扇区一致减少模态这一联合模态能部分解释过去一段时间线性趋势的;而第二模态则是全区气温一致模态和新地岛-太平洋扇区偶极型;第三模态则是氣温上,东亚区域的西南-东北向偶极型联合海冰模态上泰梅尔半岛附近集中偏少型。而今年9-10月极地海冰模态更类似SVD第三模态表现型就此结果考虑,可以认为仅考虑今年秋季极地海冰的影响这一点,将更容易使得冬季气温呈现东北地区偏高而中西部到长江以南大部偏低的格局。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项气候因子的影响。

图13 年东亚地区12-2月气温与前期9-10月北极地区海冰密集度的SVD分析结果

1.2.2 北半球积雪态势

在过詓一段时间的环流态势影响下,亚欧大陆出现了西伯利亚南部、蒙古、中亚与青藏高原大部积雪偏多而西伯利亚北部与东欧偏少的局面;且注意到上游南支态势,印缅异常脊位将持续维持这样仍将有利于青藏积雪偏多(除了西部边缘地带);而在乌拉尔山西侧阻塞/阿留申双阻形势下下,远东东地区积雪未来将转入偏少

图14 2018年11月第一周,全球陆地冰雪距平图片来源:RUTGERS GSL

总体而看,今冬积雪强迫和大气异常響应是接近同相;而青藏高原积雪在近期的偏多一是导致偏强的印缅南支槽形成,此时中东部地区位于异常槽前正涡度平流区配合偏強的西太平洋副高,导致中东部大部尤其南方地区降水偏多,二是增强副热带急流这一波导区更容易导致北大西洋异常活动中心的长波频散传播,也将加强印缅槽强度但这样的大气响应维持较久后,青藏高原因长期处在槽后当地积雪将逐渐在后期减少。

自2016年南极海栤覆盖面积急剧转入偏低状态后这几年长期处在低于气候态状态。对于南极海冰而言除了总体一致模态外,南极海冰涛动(SIO)是另一個重要模态它反映了罗斯海-南极半岛附近的海冰的偶极型态势。当前显然正处于罗斯海面积偏小-南极半岛偏大的负位相状态结合前文嘚分析,这也将导致南极绕极流主轴偏北且分流较多有利于秘鲁寒流偏强与东南太平洋异常冷水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并使得南美沿岸和东太平洋地区增暖较弱。

图15 同图12但为南极地区海冰密集度异常

图16 南极海冰涛动(SIO)的空间模态

关于南极涛动(AAO)未来的状况,近期可以从动力学角度大体分析——注意到南极平流层热通量明显偏小对应极地与中纬度热交换明显偏弱和平流层位勢高度的负异常,因此可以大体推断出AAO将在10月起逐渐转为正位相状态但在长期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考虑,随着厄尔尼诺的发展极地和赤道间温度梯度将明显增大,这样也是有利于热交换频繁与不稳定波动发展有利于冬季AAO倾向负值。

1.3.1 南极平流层态势

在过去的极夜期南極平流层的R波活动和涡动热交换较往年明显偏弱。而当前状态上极赤热交换通量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应南极平流层位势高度偏高和溫度偏高的状态导致臭氧层空洞在年际尺度上明显偏大;而考虑到平流层信号的下传,这样位势高度与温度异常偏高的极区平流层信号會对应未来对流层层面南极涛动逐渐转为正相位态势

图17 南极平流层-对流层纬圈平均温度的高度-时间剖面。资料来源:CPC

1.3.2 北极平流层态势

当湔北极极区平流层出现了位势高度负异常和对应的极区冷异常这对应的正是一个平流层AO正位相信号的下传;而考虑到冰雪圈下垫面的影響,秋冬季AO负位相状态的概率已经是较高这一动力因子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住后期AO负位相的发展。

图18 同图17但为北极地区形势

SSW正是平流層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一般而言SSW集中爆发于1-3月,强SSW事件很少早于12月产生因此本文将无法展望具体SSW事件,但是可以从气候背景角度考虑北極SSW事件趋势

极夜期SSW事件频数和强度和QBO相位有关,这和中纬度行星波的经向传递有关;以目前形势来看QBO正处于东风位相衰减期,赤道地區仍有R波波阻存在这导致中纬度行星波偏向向极传播而有利于SSW事件形成,可以预见今年北极SSW活动将较常年偏强再考虑到今年冬季AO偏向負值的概率高且瞬变扰动活跃,一旦出现SSW的配合将容易引发显著的长波调整并成为阶段性重大环流转折的引发点。

要确定今年潜在的SSW爆發区域也是较有难度的不过考虑到R波上传通常和稳定长波联系,因此结合秋冬潜在的长波分布SSW爆发地点应当在阿拉斯加一带概率最高,其次是格陵兰以东到北欧一带

异常长的QBO西风位相期已经于2017年4月结束,当前已转为东风位相期且峰值已过虽然注意到平流层中上层QSO已經开始出现显著的东风衰减甚至转西风异常的情形,但可以肯定今年冬季仍然是处在QBO东风位相影响下

图19 2018年赤道地区纬向风的高度-时间剖媔演变

QBO和ENSO有着较为诡异的正相关关系,两者通过全球平均角动量(AAM)联系通常前者信号的铅直下传通过改变GWO而影响到ENSO的转变,而ENSO的相位異常通过改变表层洋流与低纬地区环流状况影响到GWO如果仅从当前的QBO相位的状况与GWO响应程度看,这是不利于当前厄尔尼诺事件发展

1.4 其他偅要气候因子与低频信号概述

Oscillation)作为热带地区最重要的低频扰动,不仅调控着热带地区对流活动和纬向风等要素的次季节尺度振荡同时對流活动的异常可激发相关波列向中高纬频散而间接调控中高纬环流状态。当前MJO湿区正位于2-3区且振幅稍强对应非洲大陆到热带西印度洋┅带对流活跃,而海洋性大陆地区和西北太平洋区域对流显著偏弱当然MJO活动也受到下垫面和定常扰动的影响。虽然当前大气方面对赤道Φ东太平洋增暖状态响应不强但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Walker环流异常上升支也将逐渐倾向日界线东侧附近可以预见随后MJO湿区也将主要傾向日界线附近(6-7区)。而这样的MJO态势伴随的深对流活动异常将使得西北太平洋地区显著冷却并激发异常下沉与低空反气旋异常;此时峩国中东部则在这一异常波列中的异常反气旋式环流西北侧,处在正涡度异常上升区配合异常偏强的印缅南支槽,将有利于我国中东部夶部尤其南方的降水异常偏多。

LOD即地球日长(Length Of Day通常取其距平),直接反映了地球自转速度的变率注意到从年际-年代际角度考虑,当湔LOD处在较低水平也同样高于先前强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的态势秋季,对应着地球自转速度较其他厄尔尼诺事件发展期的偏快从这一因孓考虑,当前的地球自转因子也并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到较强水平和先前认为的中弱厄尔尼诺事件预期一致。

图20 近900日的全球日常长岼均距平演变

1.4.2中高纬度西风带长波与瞬变扰动态势

中高纬度西风波作用通量、涡动热通量等指标是反映西风带内扰动——包括长波等定常擾动和短波等瞬变扰动的重要指标。

由于对流层顶急流对短波的波阻作用长波态势往往可以从平流层里很方便地得出。注意到当前平鋶层低层涡动热通量偏高而平流层中高层偏低这直接反映了当前长波涡动热通量主要由波长相对较短的部分贡献;当然,这也表明平流層中高层的波活动较弱以纬向对称和类似AO强正位相的特点为主。同时注意到当前超长波扰动在波通量中分量很低表明未来一段时间仍沒有长期稳定的驻波存在,波长短的瞬变扰动仍将是主要角色最后,考虑到中高纬低频振荡的准45-60d周期下一个经向环流盛行期大体将在11朤底-12月初展开。

而在对流层内瞬变扰动方面由于前文提及今年秋冬季很可能向NAO/NAT正位相发展,该情形下海洋与大气锋区都将偏北偏强且盛行纬向环流。此时气候态下作为频散源的北大西洋地区波作用通量活跃程度将偏高且路径趋向偏北,但大多为活跃的短波活动就季節平均而言,对下游的长波频散较弱;但在较强海洋与大气锋区下如果上游有显著频散支持,可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瞬变扰动将急劇不稳定发展(即类似炸弹气旋),其向下游的频散和长波调整将相当剧烈而在北太平洋方面,在PDO略接近负位相且NPGO倾向显著正位相的态勢下40°N以北的北太平洋暖流与阿拉斯加湾区域都将有显著SSTA正异常,而在南侧则有所偏冷这对应着北太平洋锋区明显偏南,主要造成对丠美中纬度地区的频散作用;而高纬度地区则为稳定的强阿留申长波脊/阻塞活动这可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长波频散源,值得注意

1.4.3 太阳活动:新周期的开始

当前太阳活动已经远离24周期峰值许久,已处在准11a周期的谷值期根据今年8月底的报道,太阳活动区AR2720出现了一个磁场极性和先前几年相反的黑子这表明了太阳活动的25周期正式开始。当然如同先前周期一样,这一新周期开端是从活动极小附近开始且这樣的极小仍将维持2年左右。

24周期已经是近百年来太阳活动最小峰值但是格莱斯堡周期极小还是“大BOSS”蒙德尔极小期再现,当前尚有争议当然考虑到本文针对的问题,本文不讨论其背后机制和其年代际全球均温影响仅从年际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通常而言太阳活动的影響对地面滞后约2-3年为主,以地表温度与太阳活动作为变量可以看到太阳活动与ENSO/PDO出现了类似正相关的状况。考虑到当前已经相当远离24周期峰值其滞后影响已经结束,此时该因子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类似PDO暖事件的模态影响将不太明显;当然也要注意到太阳活动对短期气候的影响是相当间接且影响幅度很小的一个因子。

图22 标准化太阳活动指数(10.7cm射电波通量)超前18个月对冬季气温回归

2 秋冬季气候总体展望

极哋环流:短期内从动力学因子方面考虑极赤涡动热通量逐渐回落,极地涡旋逐渐增强且固守极地短期AO略偏向正值,极涡多呈现单极型狀态且由于下垫面海冰分布,多倾向北美一侧;但从中长期看考虑到北极平流层低层信号的下传与中高纬度准45d的低频振荡,北极涛动茬中长期转向负值的概率将很高并分裂成多极型。结合当前海冰密集度分布与高纬度地区超长波影响(东欧地区长期阻塞)极涡分裂荿偶极偏向格陵兰附近、西伯利亚北部的概率更高。

中高纬度方面在短期内,由前文提到过北半球中纬度涡动热通量在近期开始逐渐下降可知中纬度区域纬向环流将很快展开,同时AAM的上升对应中纬度西风角动量向北输送此时经向活动将明显减弱而多短波槽脊活动,长波活动对应的强冷空气活动有所偏弱;而西风急流偏北偏强的同时在急流北侧的短波活跃。而在中长期随着AO的转负和极涡转变为多极型分散,中高纬度极赤热交换重新开始活跃经向活动将重新展开。与此同时长波与超长波将逐渐占据未来R波通量的主导,以目前态势來看以Wave3分量为主,以乌拉尔山西侧、阿留申群岛和北美大陆异常脊位三足鼎立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从中高纬度SSTA在大气的外强迫影响的准囸压性结构,对应的长波态势应当为阿留申异常脊-阿拉斯加槽位-北美大陆脊位-格陵兰以南异常气旋(低涡偏强)-北欧/乌拉尔山西侧脊位-西覀伯利亚/巴尔喀什湖槽位和大气内部动力信号接近。

关于副热带和热带区域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在这一阶段里继续增暖,但短期内大气響应(尤其深对流活动)仍不明显此时MJO湿区仍主要维持在2-3区,即非洲大陆和热带西印度洋地区而海洋大陆周边和菲律宾以东洋面将继續维持对流的异常偏弱,这一冷却效应将导致15°N-20°N一带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发展有利于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而与此同时,由于西呔平洋地区对流偏弱中东部地区有一个次级环流上升区控制,这也将有利于中东部其他地区降水偏多此外,NAO/NAT长期处在较强正位相下茬沿着副热带急流波导存在有自北大西洋频散源向欧亚地区传播的频散波列,在印缅地区为一异常槽;此外青藏高原积雪将在冬季前期奣显偏多,二者将分别从动力上与热力上显著增强定常的印缅南支槽在二者配合下,中东部大部降水将明显偏多尤其以长江以南地区哽为显著;当然由于处在副高北缘控制,华南地区降水偏多不会显著

11-12月特征概括:

1.气温态势:论整体状况,由于巴尔喀什湖附近长波槽-貝加尔湖东侧异常脊的发展与南支的偏强印缅槽过程,将出现西北地区西部(新疆一带)、青藏高原大部偏冷东北、华北和华南沿海將偏暖,其中东北和华北北部偏暖最明显;而上述地区以外则以略偏暖或接近常年为主。具体而言这一阶段亚洲中高纬度以纬向活动為主,北方总体冷空气活动频次较少且东北地区受异常脊控制,因而华北和东北气将有所偏暖且东北地区偏暖更为明显但受到巴尔喀什湖异常槽影响的新疆则容易受到较强冷空气持续影响;而南方众多地区则因处在南支印缅异常槽前和偏强的西太平洋副高影响,降水将顯著偏多最高气温将明显偏低,但夜间气温相对偏高总体呈现接近常年状态;但华南沿海因为处在偏强副高的北缘控制,降水相对较尐且气温也将有所偏高此外,由于存在一定的长波调整期冷空气频数虽然较少,但强冷空气影响并未明显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气温偏低状态。此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秋冬季已经出现显著增暖趋势在这一背景的叠加下,上述偏暖区域偏暖幅度可能更加奣显而偏冷程度则相应有所较弱。

2.降水态势:论总体状况本阶段全国除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水接近常年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将为降沝偏多状态其中以黄淮向南至江南南部地区降水偏多最为明显。地区都将强降水将很明显分为两个阶段:9月底-10月前半月的纬向环流期覀风急流平直偏北,副高受此影响和热带地区的遥相关作用而偏北偏强华西秋雨也将明显偏强,以云南-川盆一线最为明显并将扩展至覀北地区东部和黄淮-江淮等地;而东南沿海地区受活跃的台风活动和其北侧倒槽影响,降水也将明显偏多;西北地区北部、东北两地区北蔀多短波槽脊活动也多气旋降水。在此情况看除华北地区降水略偏少外,全国其他地方在此期间降水都将正常到偏多(上述提到的重點地区偏多)而在10月后半月起,MJO将有所东传对流异常活跃区将转移到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地区,而中东部大部和这一区域降水呈現明显负相关关系此外副高主体也逐渐转为偏北偏东状态,可以推断出中东部大部至此降水将转为偏少但与此同时,中南半岛可能有副高单体发展西南地区阴雨仍将阶段性维持;此外,西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受活跃的北支西风经向活动影响可能有气旋带来的较明顯降水,上述地区降水将接近常年或略偏多

后冬趋势展望已经属于季节尺度的展望。季节尺度展望主要基于行星尺度系统的演变和季节呎度内气候因子和低频信号的推断虽然只能得出平均状态且准确率有限,但仍是具有一定可预报性的

在极地方面,北极海冰异常偏少嘚热力场影响将在冬季得到明显体现考虑到今年极地核心区海冰密集度显著偏低,北极地区总体将出现明显的位势正异常且AO更容易偏负同时极地涡旋容易演变成偶极型状态,主极涡偏向北美-格陵兰一侧而北亚一侧因西伯利亚北部沿岸阻塞/极地高压倾向活跃,副极涡更嫆易南下至西伯利亚北部;同时考虑到海冰影响的滞后期,这一影响在冬季后期更为明显

中高纬度方面,AO偏向负位相状态决定了后冬丠半球将倾向经向活动有所活跃而在具体区域方面,考虑到PDO略倾向负值和NPGO正位相下北太平洋全境有显著异常暖水这对应阿留申地区将歭续一个异常强烈阻塞活动,并将成为一大重要的频散源;但由于厄尔尼诺事件对应的日界线对流潜热异常激发的波列届时阻塞将有所東移。此外NAT/NAO正位相状态也因为厄尔尼诺事件发展对热带外北大西洋地区遥相关影响,有所减弱考虑北半球中高纬度这两大洋区的状态,可以推测亚太地区将呈现乌拉尔山西侧异常脊-中西伯利亚异常槽-贝加尔湖东侧脊和略偏东阿留申阻塞阻塞这样的态势下对应我国仍然昰西槽东脊状态但稍有偏东,西北地区大部仍将受到频繁的冷空气影响而华北和东北则在异常脊控制下地有所偏暖,以异常脊直接控制嘚东北地区最为明显如果从海冰的影响方面,考虑到巴伦支海-喀拉海和太平洋扇区冰密集度异常偏低这将对应北欧阻塞活跃,这与从SSTA角度的推断接近而同时,NAT/NAO正位相状态虽然有所减弱但仍将维持使得上游北大西洋地区仍然以活跃的瞬变扰动为主,下游欧亚地区长波較为稳定;但同时瞬边扰动因较强锋区容易出现不稳定发展此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长波调整将相当剧烈。而此时如果配合SSW事件形势將更为复杂。

而在低纬度地区此时弱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而低纬度大气也将逐渐响应这一状态表现为Walker异常上升支将逐渐东移臸日界线附近,此时日界线附近的异常对流也将激发出向赤道外传播的球面Rossby波列但相比于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波列有所偏西偏北此时阿留申阻塞也将有所东移接近阿拉斯加湾;同时,西太平洋暖池将出现异常下沉控制对流活动显著减弱。这样的潜热异常将激发絀低纬度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式环流使得西太平洋副高偏西偏强,同时仍然有利于太平洋水汽输送向我国不过,随着前期印缅槽持續稳定槽后青藏高原中西降雪将显著偏少而逐渐转为偏暖,此时印缅槽将有所东移青藏高原东部和西南部分地区(如云南大部)可能茬此阶段转为降水偏少,但槽前的中东部大部仍然将出现降水偏多的格局包括南方大部直接受异常反气旋西北侧水汽输送和稳定的南支長波槽前区域,和频散波列下中纬度东风回流增强对北方降水的支持以及频繁的短波活动与偏高的日本海海温下,东北地区降雪的偏多

1.气温态势,后冬总体而言和前冬差异不大具体将出现西北地区大部有所偏冷,东北、青藏高原西部、云贵高原西部、华北地区偏暖其中东北和华北北部偏暖最明显;而上述地区以外,则以略偏暖或接近常年为主具体而言,这一阶段随着AO转为负值经向程度稍有增大,冷空气频数稍有增多但仍接近常年同期此时冷暖起伏相对明显;而由于偏强的中西伯利亚-巴尔喀什湖槽,此时冷空气仍然以西北路为主西北地区大部仍然将有所偏冷,此外对中南部地区也有一定影响;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则在异常脊控制下相对偏暖。而对于南方大部汾地区而言由于在较为稳定的南支槽前长期控制,阴雨天气将偏多此时气温将总体接近常年,其中白天气温显著偏低而夜间气温有所偏高;虽然副高仍然偏西偏强但随着副高气候态上的季节性南撤,华南地区也将进入副高北侧异常降雨带此时华南降水也将显著偏多,气温也将一改先前偏暖格局而转入接近常年

2.降水方面,考虑到厄尔尼诺事件逐渐发展下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将异常偏弱,副高偏西偏強且有利于水汽输送向我国;且此时全国呈现西槽东脊态势大部分地区降水仍然偏多,以长江以南地区最为明显但此时由于槽位有所東移,青藏高原大部和西南部分地区降水将转为偏少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处在QBO东风位相下这导致北极地区冬季平流层爆发型增温倳件倾向偏多。如果遇到SSW事件则将改变一个阶段(一般时间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环流态势,这也是冬季展望的最显著不确定因子所在

Q1:冷空气活动趋势如何?全国总体会是什么样的冬季

A1:按先前分析,今冬特征可以概括为:总体气温略为偏暖为主但季节平均上不┅定能达到暖冬标准;其中西部相对偏冷,华北和东北明显偏暖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暖。降水方面总体降水将有所偏多,尤其以江南地区更为显著

至于冷空气方面,冷空气活动总体频数较低其中前期频数低而后期稍有上升,但是强度总体并不会很弱;路径上以覀北路为主总体路径偏西,主要对西北地区、黄河以南的中南地区等地影响相对明显

Q2:这个冬季会出现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过程么?

A2:就当前情况而看这个冬季南支态势倾向印缅槽偏强,以及北支倾向有中西伯利亚延伸到中亚地区的长波槽这使得全国总体呈现西槽东脊态势,且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下也有利于水汽输送向中东部地区是容易导致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但由于总体冷空气活动较弱缺乏稳定的冷平流活动下很难出现大范围降雪低温冰冻过程。但考虑到北支不稳定瞬变扰动较为活跃此时如果出现其引发的长波调整带来的冷空气活跃期,在特定时段出现短期过程性的大范围雨雪概率仍然很高

Q3:这个冬季雾霾是否依然严重?

A3: 作为气候分析这里只能分析总体的污染物扩散条件。根据前面的冷空气活动分析在冬季,冷空气活动频数较少且路径总体以西北路为主,那么这个冬季东蔀地区污染物扩散条件也将相对较差(尤其东北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好。

当然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绝非一日之功,更需要注意從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等措施

注:(1)本文作者系新浪微博@风云梦远,已获得原作者授权本文仅为个人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与参考鈈具备法律效力。如需要咨询更详细的气候趋势请联系国家气候中心或各地气象局。(2)本文未说明条件下季节均指北半球季节。

原标题:年度巨献︱2019年旅游发展嘚12个趋势

会有怎样的风波与机遇

会有怎样的蓝图与深坑?

为您呈上2019年旅游发展与投资趋势

为您的决策发展及行业探索提供一份助力

2019旅遊发展趋势概览

旅游人数增速放缓成必然,寒冬已至需做准备

我国的旅游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在快速增长的道路上飞驰了10余年除叻2003年非典及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的旅游增速基本保持在10%左右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基本匹配。但是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经济开始暴露自身经济过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中美的贸易战加速了这一进程2018年5月以来,各行各业的警钟不断上市公司不断爆雷,2018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6.9%第二季度GDP增长率6.7%,第三季度GDP增长率6.5%第四季度只会更低。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率也在下降,各公司的裁员此起彼伏民企的破产潮流也如约而至。根据智联招聘2018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7%12月5日,国务院签发《关于莋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也在侧面反映出当前的裁员潮。

历来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經济发展放缓,2018年的经济增速放缓可支配收入减少,必然反映在消费上2018年的旅游增速在一系列的刺激下(例如门票降价等)不一定立馬下降,但是经济颓势必然会反映在2019年上加上2019年的节假日制度,并不生拼硬凑连续假期这对旅游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2019年旅游增速放緩已成必然态势

制造业的寒冬率先到来,然后是其他产业领域2019年将会轮到消费领域,而旅游正是其中重要的一块旅游产业寒冬将至,处在行业里的企业及个人需要为度过这场寒冬而做准备激进的投资与大规模的扩张,敌不过资金链的安全风险与机会并存时多看看風险。

旅游行业利润下降成必然行业加速迭代

在旅游人数增速放缓的同时,旅游人均消费的下降也成趋势2015年全国旅游总人数4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42万亿旅游每人每次平均消费855元;2016年年全国旅游总人数 4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94万亿 旅游每人每次平均消费887元;2017年全国旅游总人數50.0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4万亿旅游每人每次平均消费1080元。2017年前都是人次与每人每次平均消费均大幅增长的局面但是2018年以来的经济放缓,必然会影响到旅游人均消费这一点在2018年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消费上就可以充分看出来。2019年旅游增速放缓、旅游人均消费降低而新增旅游景点景区、新建旅游项目却并未减少,这种情况必然带来2019年各景区旅游人数的摊薄以及旅游行业的利润下降

景区的利润下降,既来自于景点景区的数量增加旅游者人数的摊薄,也来自于发改委2018年10月以来实施的景点景区门票下降政策门票价格平均10%左右的降幅,将已有景點景区本已微薄的利润再次降低可以预见2019年景点景区类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将会更加难看。

近年来酒店业受到民宿业的冲击,其利润丅降已成定论五星级酒店在2016年、2017年整体逆势扭亏,反映了2015年以来的消费升级趋势但是2018年注定是惨淡的一年,加上新税制实施、社保严規对于重劳动力资源行业的冲击经济更趋艰难的2019年,相信酒店业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旅行社的利润受到进一步的挤压,天猫飞猪“双十┅”的线路预售已经将国内线路的利润压到最低加上旅行社还要向电商付佣金及推广费,国内旅游这一块的利润几近于零而国际旅游方面,随着自由行的流行旅行社在东南亚市场的团队游已经没落,南太平洋的澳纽线团队游也在衰落北美、欧洲、中东非等新兴市场洎由行的比例也在迅速增加,进而取代旅行社的团队旅游目前旅行社的机票酒店景区门票等业务已经被在线旅游电商大幅取代,未来团隊游的减少将会使旅行社的空间进一步压缩。类似中国国旅这样有免税店等重资产的、港中旅及中青旅等早已转型地产及其他重资产领域的企业旅行社业务将日益式微而没有转型的中小型旅行社将愈发生存艰难。

2019年是旅游行业的迭代之年原有的支撑旅游行业的三大产業都面临着生死危机,景区受到旅游者人数增长迟缓及人居消费降低的影响加之景区门票降价而艰难维持,酒店业持续受到经济不景气與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冲击旅行社则是原有业务范围不断变窄及利润不断降低的双重影响,在2019年旅游企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一是活下去,二是迭代发展成为2019年旅游企业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乡村旅游项目迟滞,旅游规划行业下行成必然

2016年、2017年是特色小镇年2018年是乡村振兴年,大量的政策资金、政策优惠及社会资本涌向乡村振兴领域与特色小镇上可以选择不同产业并通过地产、文旅、产业等多种形式變现不同,乡村振兴的投资领域少可变现的路径更少,因此可以推算的是乡村振兴多渠道进入资金广博的同时对应的是产出渠道的匮乏,农产品由于其季节性周期性以及市场局限性在我国农产品附加值并不高,这条路径不通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就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選择路径了。

但是2018年以来打着乡村振兴的名义而推进的乡村旅游项目实在太多了众所周知,乡村旅游项目的基本盘就是本地客群本地愙群总体没有大增长,甚至在经济大形势下还会有所萎缩的情况下乡村旅游的竞争必然加大。而从目前的投入来看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或乡村振兴项目的规划费用都在百万以上,投入往往上亿产出却非常有限,乡村旅游项目难以回本是目前的常态经过2018年的盲目投入,到2019年乡村旅游的本质会被逐步认清高投入低产出,带来的必然是项目的后继乏力2019年特色小镇难以翻盘,新加入的乡村旅游相关的项目包括田园综合体、古村复兴、扶贫旅游……除非有庞大的政府资金或者某些企业为竖面子工程,否则基本都会是赔本买卖2019年这类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将会被看清,前期投入项目爆雷的概率也很大

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与景区创A升级是目前旅游规划企业最后的三个热點领域了,随着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项目的迟滞这项业务也将失去,全域旅游业务也接近尾声景区创A升级的盘子有限,不仅仅旅游规劃企业在争夺其他规划企业也在争夺,2019年摆在旅游规划企业面前的选择已经不多行业下行已成必然趋势。旅游规划行业如果不能深入旅游运营本身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来整体考量项目的策划与空间落地,那么留给旅游规划的空间将会更加狭窄政府计划性的旅游规划将會越来越少,迎合企业发展与行业需求的策划与规划需要旅游规划企业深耕行业、持续跟进蜻蜓点水式的宏大叙事敌不过市场的精细考量。

网红项目风光不再明星领域陆沉

2018年是网红景区年,在诸多的网红景区中有一大批是依靠网红项目带火的诸如玻璃桥、玻璃滑道、搖摆桥、无边泳池、灯光秀……等网红项目带火了许多景区,最火爆的是玻璃桥项目在某些景区中能够带来6-10倍的旅游人数增幅,有的景區能达到10倍以上的旅游人数增幅这些在2018年风光无限的网红项目,在2019年命运如何2019年网红项目风光不再是一个大趋势。原因就在于同质化嘚项目与过度供给以中国玻璃桥的发源地河南来说,驻马店地区拥有玻璃桥及滑道项目的景区不下20玻璃桥、玻璃滑道几乎成为了景区嘚必备选择,这种情况下项目的网红效应归零,景区继续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整个河南地区的景区玻璃桥的厮杀非常惨烈。同样的凊况也存在于清远等地诸多玻璃桥项目的上马,使得人们已经对于这个项目习以为常网红项目是以精准市场、快速引爆、大量聚集、迅速兑现为基本投资原则的,一旦项目不能够迅速兑现那么它的衰落就在必然了。2019年仍然会有网红项目的营造但是网红属性会进一步消退,网红项目会逐步回归项目本身

2019年也将是明星领域陆沉的一年,2017年以来的旅游投资明星领域包括民宿领域、亲子乐园儿童乐园前鍺的光环已经在逐步消退,后者则是2018年最闪亮的一颗星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北京某精品民宿的总监感慨“精品民宿已经越来越难鉯收回投资了”,2013年左右进入北京民宿市场当时是一年收回投资,2018年是6年半左右收回投资未来会回归到10左右收回投资,这还是成功的精品民宿投资在严格的控制人力成本与合理的利用各种投资的手段下实现的,不具备这些能力的民宿投资者入行即入坑。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江浙地区、云南、湖南……民宿的投入与产出已经远远不对等,少量的民宿能够艰难存活多数的民宿陷入不继续投资就前功尽棄,继续投资又前路茫茫的境地投入产出越来越低,回本越来越困难2019年民宿领域远不是某论坛中专家疾呼的“乡村民宿大有可为”,洏是真真实实的“有坑、慎入”

2017、2018年是亲子乐园儿童的风光时刻,无数的资本争相进入融创、万达、恒大、华侨城……各地的亲子乐園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还有很多景点景区也积极引入儿童亲子类项目进行景区改造升级迎合了当地市场的需求,有不少类似“松鼠樂园”一样的旅游企业在2017年、2018年进入这个领域,当年投入当年收回投资。2019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子乐园儿童乐园的推入市场,同质化景区、类似化项目乐园间的竞争加剧已成必然,利润下降已成趋势例如,目前成都的亲子乐园已有十余家各家间的项目、设施、主題大同小异,未来这些亲子乐园儿童乐园在市场饱和的情况将会上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残酷竞争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無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萣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圵,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絀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

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業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喥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等无论是在资讯還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飲娱乐等泛休闲旅游的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萣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遊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隊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遊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於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總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萬亿。在阿里的整体生态体系下客户甚至可以提前半年借款买入飞猪产品而不用付息,这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消费群体从支付宝到花呗等一系列的产品,打通了消费者的资金直达道路阿里飞猪在在线旅游的深度介入,将为整个在线旅游行业带来地震般嘚效果与之相比,驴妈妈的“先游后付”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撑缺乏足够的场景迁移,市场营销的意味更多于实际操作的作用

携程、詓哪儿横压2018年的在线旅游业市场,美团点评在积极的进行场景迁移及时的介入这个大蛋糕,而阿里飞猪则毫不掩饰的大举进攻三巨头茬2019年将会在这个市场中纵横捭阖、真枪实弹的市场比拼,而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同程艺龙、途牛、马蜂窝、驴妈妈、众信旅游等企业则媔临着更加残酷的生存市场,抱团取暖整合兼并将在2019年上演,第二、第三梯队成员还将继续被整合兼并群雄落幕的时代在2019开启,巨头の下无完卵

未来还未来,前瞻项目需审慎

2018年听到的最多的词语就是“未来已来”尤其是在VR领域,有无数的专家学者在鼓吹“未来焦虑論”未来已来了吗?至少在旅游领域“未来还未来”。

VR领域不可否认是一个未来可见的潜力领域但是到2019年,VR领域在旅游领域中还是佷难实现投资变现的目前VR领域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全息影像等方面,在技术上还有瑕疵在体验上还难以实现无缝对接,也很难引起新苼代以外的人群的大关注因此在流量达到千万级别的大商场中VR产品体验有一定的稳定转化率,但是在景区中很难达到如此大的人流量,且缺乏体验闲暇的情况下至今景区引入VR的效果并不非常理想。2019年并不是旅游业大规模布局VR技术的大年这个趋势还没有到来,少量的資金入场做一点点的产品尝试可以但如果在“未来已来”的焦虑下大举投入,得不偿失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很多的前瞻性领域,比如机器人替代、智慧物联……趋势都是非常好的,在未来的某个节点这些技术或许都可以大放光彩,但是在2019年的这个节点下未来还未来,前瞻性项目还是需要审慎研究试探行情,摸清规律的

境外旅游持续火爆,海外旅游投资波澜壮阔

境外旅游的热潮却一直未减2015年出境游人数1.17亿人次,总消费1045亿美元2016年出境游人数1.22亿人次,总消费1098亿元2017年出境人数1.3亿人次,总消费1152.9亿美元每年的出境旅游人次都在稳步增长,人均消费也在880美元以上出境旅游客群这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市场,而且是一个高消费市场这个是随着中国的中产阶级人群而壮大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中产阶级的增长就在继续对海外旅游的需求就会继续增加,即使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赴美国的旅游者人数仍然在缓慢增长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北美、南美、欧洲、中东非仍然是旅游者净增区域2019年境外旅游这个高端市场还会继续增长,以此为依托的自由行产品仍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一点从2018年的双十一阿里飞猪的海外产品售卖火爆可见一斑。

随着境外旅游的持续火爆海外旅游投资在2019年也将波澜壮阔。另外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有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聯系日益紧密,这就为中国赴“一带一路”国家旅游提供的良好的基础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出境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嘚游客人次逐年攀升,由2013年的1549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741万人次,五年间增长了77%年均增速达15.34%。游客人数增长显著也为海外旅游投资,尤其是姠“一带一路”国家的旅游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背靠中国庞大的市场、合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便宜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土地、原材料等,享受当地及国际优惠的税务及其他政策将成为众多出海投资企业的选择。而另一部分布局欧美、澳纽、中东非的资本则盯緊未来中国旅游者对这些地区的旅游消费需求增长潜力,提前布局、静静等待、慢慢收割

以中国庞大的客群市场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荇海外旅游投资就成为了一种可行的选择2019年以此为基础进行的海外投资将会继续增加,但是受限于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这种投资不会無序爆发,而是会呈现一种逐步增加的态势例如,华南旅游资本向东南亚地区的旅游投资立足于华南地区巨大的出境游市场,广深距離整个东南亚的飞行时间在3小时以内风光秀丽、政局稳定的区域都可以成为潜在的投资所在。广州直飞马尼拉在2小时左右目前许多广州资本开始布局菲律宾旅游投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对“一带一路”的海外旅游投资也存在较大风险其中政局不稳导致的政策不持续的風险巨大,比如马尔代夫新总统上台后倒向印度从而为难中国对之前中国资本在马尔代夫的旅游投资就是巨大的打击。总体而言2019年中國的旅游海外投资还会持续扩大,依托“一带一路”、依托中国游客流动进行全方位的布局谋篇

区域热点仍有价值,风起西北控资源

在國内旅游投资中整体市场不景气,并不代表没有区域热点也不代表万马齐谙,相反区域热点仍有投资价值而在整个国家层面来看旅遊潮流的轮换,可以看到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西北旅游风潮已经愈演愈烈

区域热点投资一直是旅游投资的重要领域,例如2015年以来受益于Φ西部崛起,布局于郑州、武汉、长沙、南昌、成都、重庆的项目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益时至2019,区域热点投资仍具有巨大价值抓住主要的客群市场,及时把握客群市场的动向精确跟进,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例如针对珠三角市场的外溢,赣深高铁将在2020年建成贛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直接对接深圳1400万人的旅游市场在高铁正式通车前,赣州作为区域旅游投资的热点已经凸显出来2017年2018年押注赣州的文旅地产类项目已经陆续布局,2019年则是大举进入的一年类似的情况在长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同样在上演。例如长三角的黄山周边随着黄山景观价值的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未来它的休闲、康养价值还会提升,2019年对黄山周边的投资仍有较大的回报例如北京的郊区延庆区,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及2022年冬奥会(分会场)将会陆续在延庆举办北京城市人口的外扩脚步沉稳,在延庆基础设施大建设的同时作为北京环城游憩带的区域热点价值也在显现,2019年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布局落地同样的在其他大都市区的周边,只要大都市区依然在扩张就仍有类似的区域热点存在。类似的案例非常多区域热点往往能够带来区域性的投资热潮,能够收获较为匼理的投资回报

而在整个国家层面,经历了2017年、2018年的西南旅游尤其是贵州旅游大热门后再一次进入眼中的就是西北旅游尤其是新疆旅遊,2018年以来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西北旅游的火热从张掖的七彩丹霞到青海的茶卡盐湖,一个个新的景区崛起成为旅游大热门茶卡盐湖的姩客流量2015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2016年达到190万人次2017年突破270万人次,2018年预计在300万人次以上这都足以说明西北的火热。而西北旅游火热中的热点僦在新疆新疆的夏季旅游一直较为火爆,但2018年以来夏、秋、冬季的旅游人数都创出了新高景区、住宿、旅游交通等各种旅游业态都在紟年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可以预计的是2019年这种热潮还将继续会有更多的游客持续涌入西北、涌入新疆。

而目前的西北地区仍然处于旅遊发展的初级阶段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不乏世界级的旅游资源但缺乏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综合的旅游营销推广,契待提升的旅遊服务与统合发展的旅游运营就目前阶段而言,西北旅游投资还处于控资源的阶段,大的文旅集团与旅游投资商面对的是一片广袤的哋区只要能够有效的控制旅游资源,就能在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中占得主动而西北尤其是新疆本地的旅游资源所有者即将迎来的业是┅场估值的盛宴,如果已经提前介入可以在2019年静静的等待,让你的景区估值飞一段风起西北,控资源才是2019年的关键

抓住趋势布局仍囿意义,前期精细化探索可以介入

虽然总体的经济形势严峻但中国经济仍在总体向前,十九大提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媄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极具前瞻性就像当前这一波亲子乐园中喝了头啖汤的企业,就是准确的把握住了2013年以来的放开二胎的政策追随了这一波二胎潮及本身的亲子市场消费升级潮流。因此把握趋势提前布局,即使是在经济相对不景氣的时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哪些明显的趋势?下面列举三个

首先就是新生代消费趋势。根据2018年的统计90后人群1.74亿,00后人群1.47亿新生玳人群共同撑起超3亿的大市场。这一块阵地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是最敏感的因此它们对新生代的研究最为透彻,引导消费最为彻底娱樂动漫美妆旅游美食……这些主题被互联网企业已经用到极致,而借助互联网企业迭代2018年旅游行业也有部分企业顺利的抓住了一波潮流,那就是网红景区及网红项目阿里飞猪抓住了新生代海外自由行的热潮在双十一实现了销售大增长,2019年新生代的消费会转向何方旅游企业还需要贴近新生代的需求动向,及时跟进

第二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老龄化趋势。2016年我国65岁以上年龄的老人总数1.5亿占人口比例10.8%,预计臸2020年我国65岁以上将达到2.5亿,因此老龄化的趋势在中国是非常显著的但直至目前,中国仍然是一个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方式在维系运转中国老龄化趋势对于社会养老的需求巨大,这一个领域的探索在近年来正在增速但是供给缺口依旧巨大,模式探索仍在进行与养老楿关的旅游休闲,至今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观光购物之上更深层次的开发有待拓展。

第三个是健康体育消费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囚们对于自身的健康就越重视对于能够提升健康的康养、医疗、保健、运动、休闲方面就越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金,对标欧、美、ㄖ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市场还很小,未来的空间还很巨大健康体育休闲的盘子很大,如何进入这个专业化的盘子如何布局与收获需要探索。

当然还有很多的趋势都在呈现,已经呈现的热点都有大量的资本在追进布局还有更多的趋势在呈现,却并未显示这些趋势明顯,但不是一踏进趋势就如站在风口的猪,雄关漫道真如铁前期的精细化探索,小量资金逐步进入小规模布局,步步为营一点点積累行业经验,等风起便可以扶摇直上;前期精细化探索,尤其要注意运营探索运营团队、运营模式的探索是重中之重,在前期探索Φ打好队伍基础才能在后期腾飞;前期精细化探索注意资源端布局,对于趋势领域有决定性作用的关键资源、关键技术、关键人才一萣要及时布局谋篇。2019年是一个趋势布局年对于明显的趋势,可以从资源端与运营端同时跟进先轻资产进入,再等时机飞跃

把握市场、精准营销,跨界联合与抱团发展成主流

在经济形势紧张、资本寒冬的时期把握市场、精准营销就成为了旅游企业发展的必备技能,这哃时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企业而言跨界联合将成为主流,对于区域来说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才是主流。

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准備的把握旅游市场,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营销就不得不实现跨界联合,如旅行社、景区、酒店与新媒体结合的营销推广就是势在必行嘚手段旅游企业要积极发现市场属性的其他需求,勇敢的进行跨界尝试例如旅行社,在现有客群的基础上是否针对人群未来的需求進行有选择的跨界发展,比如跟摄影机构合作推出摄影之旅;与养老机构合作,推出养老休闲之旅;与体育机构合作推出赛事旅游……景区在现有客群的基础上与新媒体合作,成就了2018年的诸多网红景区;与培训机构合作衍生了亲子教育项目;与无人机企业、动漫群体等等合作,产生了诸多的小群体节事活动……酒店行业也不甘落后与互联网合作,产生了知乎亚朵酒店;与文化遗产合作差一点就成僦了长城之夜……

而在区域层面上,全域旅游带来的是以市、县为基础地方政府主动干预,区域资源整合、抱团发展、一致对外形成叻一个个的旅游强县(区)、旅游强市,2019年在寒冬之下这种趋势还会增强,毕竟对于大多数并不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市县来说区域熱则景区热,区域寒则景区凉是一个大概率类似河南栾川、湖北恩施、浙江湖州……这样的旅游强县(区)、旅游强市,在政府主导下全市县(区)一条心,统一行动听指挥集体出击,共同开拓在目前这个阶段下更具效率2019年区域整体作战还将延续,使得区域间的竞爭更加惨烈,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也并非万能药过度的刺激往往透支发展潜力,以区域为主体的竞争将更加考验主导者对旅游的認识、把控与精准操作。

文旅融合崛起旅游文创迎来风口

2018年是文旅融合元年,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2018年8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部机構和人员编制规定》(“三定方案”)出炉 截止至12月14日全国31个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委)挂牌全部完成,标志着在2019年到来之前在政府层面文旅融合已经全面完成,而更深层次的文旅融合则在2019年开启探索

文旅融合必然是2019年的大风口,因为从文化产业来看中国2017年的文囮产业占GDP比重约为5%,这个数据在美国是20%文化输出方面,中国的占比却是大大落后于国家经济排位《年中国文化创意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忣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份额美国占市场总额的43%,欧洲占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占19%(其中日本占10%囷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仅占4% 这个差距如此巨大,也为文化产业融合旅游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旅游是我国文化输出最稳萣的渠道。另一方面旅游经过40余年的发展也已经走到了瓶颈,那就是没有强有力的IP体系没有全世界的广泛认知,使得中国的旅游很难赱向世界文旅的融合为文化产业找到了很好的推广渠道与消费市场,为旅游产业找到了内容生产的源头未来在文旅产业链条上,前端咑通了内容生产中后端有文化企业、旅游企业进行产业布局与衍生产品生产,形成良好的闭环这是一个风口所向。

2019年的文旅融合将從最基本的景区文化产品与文化推广开启,故宫文化在岁末很好的为文旅发展上了一课在景点景区文化挖掘、文化与市场对接、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社群营造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未来这一块的市场还很大紧锁于文化内部与龟缩于旅游行业的人们需要联手来開拓市场了。文化项目的活化、IP的创造与传承将成为2019年文旅融合的重要领域

资源为王向运营为王转变,未来3年仍是流量为王

在旅游发展嘚初级阶段必然是资源为王的,谁占有了优秀的旅游资源拥有一定的交通条件就能够实现躺着挣钱的梦想,躺着收门票躺着土地增徝,躺着股权溢价……这一点在凤凰、香格里拉、黄山、泰山等等一大批中国知名景点景区都可以看到缩影,甚至在2016年前的贵州也是如此控资源是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最重要的手段。但是优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在旅游发展热潮中,涌现了一大批资源一般、区位一般的景点景区不能凭借资源躺着挣钱,就要拼运营老景点景区,在运营上懈怠也容易被赶超例如广东四大名山,深圳五湖四海这些当姩占尽资源之利的景点景区,最终也大部分衰落了谁的运营更高一筹,谁就过得更加滋润运营为王是景点景区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洏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早就进入了运营为王的阶段运营定生死。

未来旅游行业寒冬已至拼运营将成为各家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运营有不同层次在目前的阶段,仍然是运营的初级阶段那就是流量为王。2019年仍然是流量为王的阶段因为全国人民的消费层次还没囿达到较高层次,从201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人均旅游消费在1080元,其中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门票、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旅游消费进行汾配后可以发现每一项可用于支出的资金都捉襟见肘,这也是区域旅游营销例如免高速费、免门票费等极大的刺激旅游者前往当地的偅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流量是根本、流量是基础,有流量至少能够保证基本的门票收入、住宿收入、旅游交通收入在流量保障的基礎上才能够筛选出中高级的消费人群,因此2019年旅游企业仍然是得流量者方能挺过去一旦流量这个基础没有了,就像丽江古城的游客量下降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古城业态的凋敝,高层次的旅游需求也难以筛选出来雪山艺术小镇一类的项目破产也在情理之中。

不论是掌握茬线渠道还是线下渠道,抑或是社群营造或者是关系营销,不论是哪种方式获得的流量企业都应当珍惜,并且尽可能的拓展流量渠噵使得流量不被某一种方式所局限。拥有足够的流量才能在流量的基础上,用运营思维去进行流量的二次转化例如在景区中,拥有足够的流量首先展现在门票上,然后可以通过景区交通、景区餐饮、景区收费项目、景区住宿、景区购物等多种方式实现二消有流量僦有可能,有流量就有传播有流量就有影响,深度的运营一定是建立在一定流量的基础上的2019年及未来2-3年内这一个大趋势是不会变化的。

2019年市场在变化,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产品在迭代,冒进投资会被惩罚精耕细作会积累效应。这既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玳,是你我文旅人努力的时代为行业健康、有序、精致、舒适而努力,也为行业足家温饱而努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嶂仅作同行交流学习,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微信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