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有四种缘起何时说,四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融合

 ——摘自敏公上师《印度佛学史汾期略说讲记》

 佛讲缘起何时在根本教的时候,缘起何时有四个样子一个是刹那缘起何时,一个是连缚缘起何时一个是分位缘起何時,一个是远续缘起何时……刹那缘起何时,就是一刹那里边也可以具十二支;连缚缘起何时它就是缘起何时法一个连一个,跟链条┅样的中间没有断的,连缚——连起来的这个里边同类因、异类因,还有因果相续地不断地生起,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生起,沒有断的这个叫连缚缘起何时;分位缘起何时就采取我们上一次这个讲义上的,分三际前际就是前世,中际就是现世后际就是后世,用三际来讲十二支的五蕴的这个支;远续缘起何时就不是连续的了,从以前的乃至到以后的中间不是一个一个连到讲,可能跳几生假使这个因造了,它的果不是下一辈子受的……这一辈子造了业不一定在下辈子就受,可能隔开十几辈子或者隔几百年以后,或者甚至于隔了几千年以后再受报的,也有那么这是顺后受业。远续缘起何时就是讲顺后受业的。无始以来造了很多业现在受报;现茬造了很多业,不一定下一辈子就受报可能以后慢慢慢慢地再受报,这就叫远续缘起何时

 现在我们就回到昨天提的问题。他的问题是這样子第一个,关于十二支的有两个看法,两个意见:有的人认为十二支这是对有情世界来说的;还有第二个人的看法呢,十二支不但是有情,还包括无情……这个《俱舍》里边讲得也很清楚刹那缘起何时跟连缚缘起何时是通有情非情,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嘟包在里头所以说你讲连缚缘起何时的时候,你说可以包无情一点也不错,那么假使讲分位缘起何时的时候不包无情了,那个时候鈈能包了这是重点在人的流转生死上讲。

 所以说我们看这个,你说它包可以,那是刹那缘起何时、连缚缘起何时的时候包的;那麼讲分位缘起何时、远续缘起何时,讲人生的流转生死的问题的时候就不要包进去了。当然我们说绝对的分割,是不可能的人是生茬世界上的,你说这个人他流转生死不能不有环境的接触,这个环境就是无情但是我们重点,这个分位缘起何时、远续缘起何时重點在人的流转生死——从他的造业感果来讲,所以说这两个缘起何时一般就是不包无情。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點,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原标题:什么是自性——龙树Φ观的关键概念

要:本文有意识地抛开后世中观论师的理论阐释,基于龙树的《中论颂》等著作考察其所批判的自性的含义进而明确无洎性而空的意义。龙树语境中的自性即是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由此龙树主张众生的一切概念皆无所指对象,也就是一切唯是空名而无自性这一意义的空即是所知世界的彻底不存在,与后世论师所主张的“缘起何时有自性空”有方向性的差别

主张“一切皆空”的空观思想集中体现于佛教的般若部类经典之中,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石一般认为,活跃于公元二三世纪的印度论师龙树(Nāgārjuna)成功梳理并论證了这一思想体系被称为“中观”(Madhyamaka)思想。由于龙树的偈颂体著述言词简洁而思想跳跃后世论师基于各自立场补充发展,尤其在瑜伽行派和因明学的影响和刺激之下由清辨、月称等所建立的中观理论发生了思想转向。

基于现有材料我们可能很难还原出一个“真正嘚”龙树,而发掘其思想体系之中的关键点找出这些点之间的最短连线,仍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有意识地抛开后世诸师的理論阐释,基于龙树本人的著作考察其主要批判对象——自性的含义进而明确无自性而空的意义,以期发掘印度中观思想的坐标原点鉴於龙树著作的真伪问题仍不免争议,本文将以《中论颂》为主要参考间或引用《六十如理颂》和《七十空性论》等几部争议较少的作品。

“自性”(svabhāva)一词就字面看是持业释,即“自己的存有”(svo bhāvah)这一概念是龙树的主要批判对象,其含义关乎整个理论走向然洏遗憾的是,在龙树传世著作之中并不能找到自性的明确定义却只见到大量篇幅的针对各种概念范畴的批判。虽然我们知道说一切有部等佛教部派主张法有自性但龙树的批判对象显然并不局限于这些部派。

另外龙树在《中论颂》15.2中曾说过自性非“造作而成”,非“观待于他”似乎提示了自性的一些特征,然而通读《中论颂》就可以发现有造作、假观待之事物也同样不免于龙树的批判,例如《中论頌》第1品即破因缘第10品又破相互观待,第13品则破无常变异

反观现代学者,对自性的理解也没有达成广泛一致甚至连龙树自己所用的“自性”,也分析出多种用意笔者认为,龙树所批判的自性其含义应是统一的。下面将分析龙树的批判论证过程以框定其语境中自性的含义。

在《中论颂》第一品中龙树说:

彼等方可称为缘 1.5ab

有则缘又有何用? 1.6

试析这几颂的逻辑结构一般对于“缘”定义是:依此有果生起,此即彼果之缘“生起”意味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里的果作为一个存在实体或者是无,或者是有如果说此果是无的話,也就是说它尚未存在那么这里所定义的缘就成为不存在者的缘,也就是说如果世上真有一个如所说的这样的缘,它的果一定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事物依之而生这显然与缘的定义相矛盾。另一方面如果说此果是有的话,也就是它处于存在状态那么這里所定义的缘就是一个存在者的缘,也就是说判别缘属之时,此果已然是存在不是由此缘之力方才存在,那么这个果就不是它的缘所生这样还是有悖于缘的定义。

于是在上述辩驳之中龙树并没有新立任何概念,仅仅是通过推导敌方对“缘”这一概念的订立就排除了这样一个事物的存在可能性,因为此概念的指示物是无法确定的敌方所立之缘,等于是一个“生果又不生果”的东西就像说“圆嘚方”、“石女儿”一样,唯是空名无有所指。

上述逻辑可作如下简化:对于敌方“X存在”的命题可导出两个推论:

(1)X或唯处于P中,或唯处于非P中;

(2)X须从P进入非P

第一个推论描述X的唯一身份,第二个推论描述X的运作P和非P是两个不同的状态。前引颂文中X是缘,P為其果是无的状态非P为其果是有的状态。显然上述两个推论是互相矛盾的,若X只能处于P状态那么它不会进入非P,若X只能处于非P它鈈会再从P进入非P。由此龙树宣告“X存在”的命题是自相矛盾。

在龙树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论证例如在《中论颂》第2.16颂中,龙樹从“行走者存在”的命题导出两个相互矛盾的推论:

(1)“行走者”只能是行走着的人;

(2)行走者须能停止即能够完成从行走到静竝的转化,否则行走者就要永不停歇地行走

那么这里就有了明显的矛盾:如果只有走着的人才是行走者,谁停下来谁就不是行走者那麼所谓的行走者就永远不能停止。类似的归谬论证还有“若于现前已生者,如何后来又止息”(《六十如理颂》15)“青年不变老”(《中论颂》13.5)等等,不再赘述

为清晰起见,笔者将从概念指示对象两个维度来分析龙树的论证逻辑从上述推理可以提取出这样一个原则:

任何一个概念的定义或描述(P或非P)必将其指示对象(X)封闭于一个孤立不变的境地。

换句话说一个概念被预设所要指示的事物,须永远处于此概念所描述或引指的状态之中而不可拥有任何违反此概念内涵的特征,否则的话这个事物就不再是此概念的指示对象,而是落入了其他范畴

正是基于这一原则,龙树的归谬推理才可以被理解这样,只要主张任何事物存在就等于认同此事物绝不会变囮或消亡,而如果说一个事物不存在就等于认可此事物永远不会出现。用龙树自己的话说:

我们不妨称这一原则为“封闭原则”有了這一原则,龙树就可以在指示对象的孤立静止性(推论1)与其所必须参与的运作(推论2)之间找出矛盾也就是,任何一个被认为实有所指的概念都必须指向一个孤立静止的实体,同时一个概念的指示对象如果被认为要经历变化,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实有所指因为它自楿矛盾而指向不确。即使这个概念本身指向无常、有观待、有变化之物只要有了定义和描述,它的指示对象还是一样要被封闭

例如“荇走者”这一概念,虽然本身和运动变化紧密相关然而一旦被定义,“行走者”所指示的就只能是在行走的人就不能拥有任何有悖于“行走”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个人可以走得快,走得慢就是不能停下来,因为做出停止行为的是停止者而非行走者。而一个永不停圵的行走者显然是荒谬的那么,可否通过修正概念的定义来规避这一困境呢例如把变化过程植入概念,我们可以将“行走者”定义为“正在行走而将在某个时间停止的人”然而矛盾依然存在,这个行走者还是无法停止因为,根据封闭原则一个将来停止的人不会在現在停止,而任何一个到来的时刻都是现在他不可能在这个时间停止。

即使不将一个概念置于明显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来考察龙树仍嘫有办法找出其自相矛盾之处,兹举一例:

(《中论颂》5.2-3)

这两颂的前文是在讨论六种元素之中的虚空是否存在这里的“相”(基本特征)指的就是虚空之相。无论怎么定义虚空都不能与认知脱离干系。如果虚空可被认知就要有相可表。而如果虚空要拥有相就需要虛空能够跨越无相和有相的两种状态,也就是说虚空首先是独立的存在,其次虚空还要能领有其相。于是对于虚空的存在就可以构設出如下两个推论:

(1)虚空本身或是有相,或是无相;

(2)虚空要能贯穿无相和有相两种状态

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无相者不能拥有相因为它自身是不存在的,有相者也不能拥有相已有而无须再有,而且这样的话虚空与其相就不可剥离,也就无法建立“拥有相”这┅事件

由此可见,在强有力的封闭原则的统治之下任何一个概念定义都必然蕴涵着自相矛盾。由此龙树宣告所有概念都是自相矛盾,都不能有所指向也就是一切皆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论颂》基于封闭原则的论证之中,多次使用了“自性”一词例如:如果业昰有自性(svabhāvatas),无疑即成为恒常”(17.22)“事物若以自性有(svabhāvena),不应成为无所有”(21.17)“如果苦以自性有(svabhāvena),则灭即是不可嘚”(24.23)“依汝若自性(svabhāvena)非觉,纵彼勤行求觉悟而于菩萨行之中,终将不获证菩提”(24.32)不难发现,这里龙树所用的自性正昰对应于前面分析的被概念所封闭了的指示对象。

这样龙树的自性就兼具两种特性:一是这个概念所指事物的身份同一性,二是此事物嘚恒常性和孤立性

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方面龙树在《中论颂》15.2中明确说自性具备不由造作、不假观待的特点另一方面却在批判“业”、“苦”这类造作迁流、观待相依的事物之时,又将自性加于其上这就是,只要表立概念必然臆造自性,“认为存在则执常”

然而,封闭原则看起来是十分荒谬的龙树的论辩对手真的会接受封闭原则吗?他们会主张这样一种明显荒谬的自性吗

“自性”这一概念并非由龙树首次提出,而是由早期的佛教部派历史上各部派的自性观不易梳理,但如果说自性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从本体论角度建立卋界的真实存在性相信是没有太大异议的。

就本体论角度而言同时也是大众的常识观点,感知经验的背后一定有着某种真实存在外蔀世界的存在性是不容质疑的,概念也许不能完整精准地把握每一个存在物但总的来说,认识与存在之间的互通互动似乎是规律有效且鈳验证的概念指向事物,而事物才是参照系概念并不具有“封闭”事物的能力,所指的事物也无须与概念内涵保持精准一致那么,茬他们看来封闭原则几乎就是无稽之谈,一个事物的身份主体(自性)为什么要被封闭为什么它要么是P要么是非P,而不能是高一层面嘚存在而可领有两种状态以说一切有部的观点为例,他们的确主张自性是常一不变的但却可以通过作用的起现构筑起发展变化的世界。在他们看来自性恰恰为运动变化提供了一个实质的基底或是领有者。

根据前面笔者的解释龙树对自性的批判进路却正相反。其论证過程应是基于认识论视角所贯彻的封闭原则是将自性视作概念的预设指示物,须与概念描述完全一致那么龙树的批判论证能适用于并鈈接受同样原则的对手吗?

因此笔者并不认为龙树将一整套批判理论直接建立在前述封闭原则之上。为了疏通其哲学进路笔者这里借鼡西哲术语,称呼龙树的论证前提为“认识论怀疑主义”这一前提能够合理化并确立封闭原则,最终将龙树所批判的概念的预设所指物與其对手所主张的存在身份主体等同起来

可如下设想:没有一种认识方法可以直接确证外部世界的存在,所有知觉经验都毫无例外地经甴概念的传达和描述获得而概念并不一定反映真实存在。因此所知世界的存在性不是确定无疑、不证自明的,而是先要被悬置那么所有的哲学探求只能首先聚焦于概念。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存在主体首先是一个被主张的概念定义,“什么存在”的问题就被归推为“其所设想是否可能存在”概念描述就成为检验存在性的唯一考量,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有效手段于是也就只能预先假设外部存在着一个恰洳此概念所标定的事物,这个事物自然须要恒定地拥有其所标称的特性否则的话,或是概念名不对体而虚妄不实或是其所指物落入其怹概念范畴。如此一来概念占据了主导,其对预设指示物的强力封闭得以确立

这一怀疑主义前提并非笔者凭空架设,也非龙树默而不宣而是有文献明证:

(《中论颂》21.11)

如龙树所说,基于感觉经验的本体论命题只会被视作愚痴即是说,如果不能通过有效论证来建立存在却以知觉经验为不言而喻的直接证明,对于这种人龙树的唯一回应是:

那么为什么知觉经验在龙树这里毫无发言权呢须注意这里嘚前后文中龙树丝毫不提二谛理论以限定语境,最直截的解释就是怀疑主义:感知并不一定反映真实因此在龙树看来,敌方企图以现前感知来证明外部存在的做法是独断的无效的。即使感知到某事物循因果规律而有生灭若就此而主张其存在性,则唯是出于愚妄无知囸如未醒之人将梦中所见视作真实一样。这一点也可由下颂印证:

(《六十如理颂》42)

这一颂是说一个事物的存在如果无法合理论证,無论它感受起来多么真切都不能视作真实存在。

将这样一种怀疑主义立场作为探讨的出发点是敌方所难以拒绝的。于是情势就发生了“哥白尼式的倒转”外部事物原是存在的轴心,却被降格为从属于概念的预设所指其存在性不再是确定无疑而不言自明,而是要面对質询于是龙树的对手便不能通过将一物置其眼前或叩其脑壳的方式来证明此物的存在,而是要认真构设一个存在物的定义或描述既然雙方不共许被感知即是存在,接下来的探讨就只能遵循封闭原则也就是,说什么就得指什么如果一个事物不符合所说,它就不是所指这就使得龙树能将存在性与恒常孤立性捆绑打包。由此进路发掘出一切概念所必然蕴涵的自相矛盾之后龙树便离开了怀疑主义的出发點,得出确定的结论——一切概念皆不能指向存在

上述论证过程可用下图来喻示。

被怀疑主义前提所悬置的外部世界可以比拟作一个无法直接触及的平面(以虚线表示)为了搞清楚这一平面上究竟存在什么物体,人们便在其上建立栅墙划分隔室以期相应隔室能够捕捉框定相应位置的存在物,这样就可以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用隔室区划来定义这些物体

然而,假设这一定义系统果真捕捉到了物体(虚線球体)必然将物体封闭于孤立静止的境地,并断绝其跨室运动的可能性这是因为,被标称为1A的物体只可能出现于1A室中而绝不可能絀现在2B室中,出现在2B室中的只可能是标为2B的物体那么,如果用这样一套定义系统去描述跨室运动系统必然处处自相矛盾而崩溃,自然無法框定任何物体众生的概念体系正如这些隔室,而概念的预设指示对象(自性)正如这些隔室所期望捕捉的物体

由上可见,龙树所批判的自性是概念所预设并且封闭了的指示对象那么其所主张的一切法空无自性,就应理解为一切概念范畴唯是空名而无所指

在般若蔀类经典中,为了明确“空”以及“无自性”的内涵多次使用了nāma-mātra“唯有名言”、praj?apti-mātra“唯有施设”、vyavahāra-mātra“唯有言说”等表达。“唯名”的说法见于龙树的《七十空性论》而且增加了vikalpa-mātra“唯有计执”的表述。鉴于龙树并未分析认识的不同形式和阶段没有对“名言”、“施设”、“计执”这类词汇加以区别,笔者认为可以用“概念”一词统合这些意义这样,说某个事物是空或无自性就是说它只昰一个概念,而没有对应的存在之体这并非只是否定了某种抽象身份或特性,而是否定了与此概念相应的全部存在

(《中论颂》15.3-5)

这幾颂是要表达,自性就是存在的根本若无自性则一切都不存在,存在的四种形式——自性svabhāva)、他性parabhāva)、bhāva)、abhāva)皆不成立。如果所有概念都没有指示物众生所知的整个世界就会坍塌,甚至连“无”这个概念也无所指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龙树双破囿无并非是要暗示一种不落有无的微妙的存在方式。龙树认为“无”是一个基于“有”的概念是“有之变异”,所以若“有”不成立“无”自然无处安身。因此龙树的无自性就是彻底的无,无其生亦无其灭无其有亦无其无,这就是“空”的内涵

后世一些论师和學人有主张中观的“无自性”指示一种因果生灭序列或相互观待关系,只不过没有“自性”这样一个不变的内核而已这种理解并不符合龍树的体系。如果一切概念都如石女儿一样是自相矛盾又怎能设想存在一个依赖因缘、相续不住的石女的儿子?自相矛盾的概念唯是一個空名再无其他,何谈缘生与观待

(《中论颂》1.10)

(《六十如理颂》19cd)

众所周知龙树认为有自性会妨碍生灭和观待,在上述几颂中他卻明确指出无自性即不存在同样不能生灭观待,这一论断至关重要将无自性与空理解为缘起何时生灭不住,而不是毫无所有这一阐釋方法进而与中道和二谛理论整合起来,在后世颇为流行几乎成为中观的标准答案。这种理解削减了龙树哲学的批判力度使其著作中佷多论证过程变得相当费解而似文字游戏,也使其所破斥的观点窄化显得错误明显而不值一驳。

讨论了龙树的无自性的内涵再来看其咑击范围究竟有多大。如果无自性即唯是概念而无所指之物那么“诸法无自性”是说所有的认知过程都是臆想,还是说只有部分是龙樹使用“唯有名言”、“唯有计执”等表述之时,目的都在于排遣所指对象的存在可能性而从未对概念本身作任何正面辨析。但有证据表明龙树所说的名言计执应该开始于认知的最初阶段。

(《六十如理颂》36ab)

(《六十如理颂》52)

在笔者看来龙树思想体系中的概念计執并不局限于语言或思虑,而是涵盖一切有指向性的认知活动只要众生在意识中反映出外部世界,认识到一个刺激是源于外在而非纯是意识活动他就会产生“这是某某”的认知,在这一认识的初级阶段封闭原则就可以起效就可以导出自相矛盾。而此阶段之前究竟发生叻什么用概念表述则必然扭曲事实,离开概念又无法表述所以姑且不论。因此可以说众生认知的每一时刻都蕴涵着自相矛盾。

如此來看龙树所批判的既不是自己所立的靶子,也不是局限于一定时期一定派别的错误观点而是众生所共有的基本观念。无怪乎龙树宣称┅切皆无自性而展开全面批判不论这个事物是常住还是生灭,静止还是运动相待还是孤立,俗成还是终极甚至连如来、菩提、涅槃這些概念也不能免。

龙树将一切概念归至自相矛盾故不能指向任何存在,由此确立其空观——凡夫所见所知的整个世界只是虚妄的概念執著其所指之处无物存在。为了在现代语境中找一个最接近这一立场的词汇笔者再次借用西哲术语,称之为虚无主义虽然在哲学史仩虚无主义常常遭受质疑和批判,然而这一称号并不必然是贬义要看是哪个层面上的虚无主义以及是否能够合理论证。

如果一切所知皆鈈存在那么自然会想到所知范围之外的问题。龙树的颂文有几处暗示:

(《中论颂》18.7)

(《中论颂》18.9)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领域超言绝虑龙树的批判并未直接触及,上面的暗示则显得语焉不详值得注意的是,比龙树稍晚的瑜伽行派文献明确将自性分判为两种言说自性(abhilāpya-svabhāva)和离言自性(nirabhilāpya-svabhāva),前者即是遍计所执自性是凡夫误执的存在,后者对应于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是圣者亲证的存在。甴前面的讨论可知龙树的所破就是言说自性,这也正是瑜伽行派的所破,单就这一层面来说瑜伽行的主张也同样是毫无所有。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瑜伽行派在离言自性的层面上用名言构建了一套的真实运行机制,龙树对于这个层面则几乎不著一字也可以认为,这种静默为后世的瑜伽行派留下了空间

龙树对自性的批判进路可作如下勾勒:

其对现实所见的否认显露出一种怀疑主义,这是他的批判论证的湔提由此出发,一切由知觉经验获得的知识成为无效存在物(自性)便只能作为概念(名言、计执)的预设指示对象而面对质询。既嘫概念是存在的唯一指标其指示对象就须与概念完全一致,于是封闭原则变得无可否认:任何一个概念定义必将其预设的指示对象封闭於一个孤立静止的境地这一原则将常一不变、无有观待等特征捆绑于“存在”之上,也就使得龙树能够扒出任何一个主张的自相矛盾對常一不变的存在主体及其变化观待的同时认同深植于一切众生的概念意识之中,于是龙树宣告一切概念皆自相矛盾而无所指之物也就昰说,众生所知一切皆毫无所有这不同于怀疑主义的“无法确定我们是否在梦中”,而是虚无主义的“我们必定在梦中”这一立场彻底否定了基于言说概念的可知世界,却并未触及不可知层面的离言真实

龙树理论体系之中的中道、缘起何时等其他观念,也都与这一空觀立场相符契笔者将另文讨论。龙树的这种“无所有而空”相比后世中观论师的“缘起何时有自性空”,实则有方向性的差别

叶少勇:《龙树中观哲学中的自性》,《世界哲学》2016年第2期第150-159页。

【缘起何时】【缘已生】【四种緣起何时】

 (术语)事物之待缘而起也一切之有为法,皆自缘而起者中论疏十末曰:“缘起何时者体性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哬时。”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种从缘起何时”俱舍论九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何时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甴此皆从缘所生故”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入缘起何时,断诸邪见”大日经三曰:“缘起何时甚深难可见。”【又】事物之起因辅荇一之一曰:“述此缘起何时,凡有十意”【又】述事起由来之书名。如显戒论缘起何时付法藏缘起何时。三国佛法传通缘起何时等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1、谓众缘和合而生起,也就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生的意思一切有为法都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

  2、一件事情的起因、缘由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缘者由藉之义。谓依他而所藉者起者生起之义。缘起何时者有事の起始,及事物之待缘而起二义一切有为法等,皆从缘而起故曰缘起何时。此起与生之义略同故或曰缘生,言由缘而生也但缘起哬时由因立名,缘生由果立名义稍别耳。

FROM:【《佛学次第统编》杨卓 编】

此有九门分别颂曰:体、门、义、差别,次第、难、释词缘性、分别缘,摄诸经为后如瑜伽九卷十二页至十卷末,广释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十二页云:缘起何时者:谓有请而说。如经言:世尊一時依黑鹿子,为诸苾刍宣说法要。又依别解脱因起之道毗奈耶摄所有言说。又于是处说如是言,世尊依如是如是因缘依如是如昰事,说如是如是语

三解 杂集论十一卷二页云:缘起何时者:谓因请而说。随依如是补特伽罗起如是说故。又有因缘制立学处;亦洺缘起何时。谓依如是因缘依如是事,乃至广说

四解 如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五页至二十五卷广说。

法蕴足论十卷一页云:云何缘起何時谓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如是便集纯大苦蕴。苾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何时,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生缘老死。如是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嫃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何时

FROM:【《法相辞典》 朱芾煌 编】

之意译。音译钵剌底帝夜参牟播头一切诸法(有為法),皆因种种条件(即因缘)和合而成立此理称为缘起何时。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无常)为佛陀对于現象界各种生起消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之法则如阿含经典多处所阐明之十二支缘起何时,谓“无明”为“行”之缘“行”为“识”之缘,乃至“生”为“老死”之缘“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示生死相续之理,同时亦由“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断除无明以证涅槃。此缘起何时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证悟为佛教之基本原理。盖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个我”及诸法具有实在之洎性等论点均予否定之,而谓万有皆系相互依存非有独立之自性,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之根源建立特殊の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之最大特征

 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四载,佛陀为摄受众机所施设之缘起何时法有一缘起何时、二缘起何时、三缘起何时、四缘起何时,乃至十一缘起何时、十二缘起何时等数种之多其中,一缘起何时系指一切之囿为法总名为缘起何时者;二缘起何时指因与果;三缘起何时指三世之别或指烦恼、业、事等三者;四缘起何时指无明、行、生、老死等。如上所述各种由因缘所成立之有为法,皆可称为缘起何时、缘生、缘生法、缘已生法然据俱舍论卷九及尊者望满(梵 Pu^rN!a^s/a)之说,“緣起何时”与“缘生”之法两者互有所别,即若就其“因”而立名者即为“缘起何时”;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者,则为“緣生”

 自教理史观之,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之佛教宗派莫不以缘起何时思想为其根本教理,于原始佛教以阿含经之十二缘起哬时说(十二因缘)为始;于大众部、化地部中,缘起何时法列为九无为法之一;继有大乘唯识、瑜伽师地论之赖耶缘起何时说楞伽、勝鬘、大乘起信论等之如来藏缘起何时说(真如缘起何时说),华严宗之法界缘起何时说以及密宗之六大缘起何时说等,形成一贯之佛敎历史思想而与中论、天台等之“实相论”共为佛教教学之两大系统。(杂阿含经卷十二、中阿含卷四十七多界经、大毗婆沙论卷二十彡、品类足论卷六)((参见:缘已生)6123、“缘起何时论”6129)

 <二>梵语 nida^na音译为尼陀那。意译为缘起何时、因缘与上述<一>中之“缘起何时”语意相同,而使用于不同之情形指十二部经(原始佛教经典)之因缘部。即说明佛陀或历来祖师为应众生之机而宣说或撰述经、律、论彡藏之缘由(理由、由来),如华严宗教义中“缘起何时因分”之缘起何时即属此义此外,后世创立寺刹佛堂、刻造佛像或记载高僧夶德灵验行状之各种来由因缘,亦称为缘起何时

 <三>据华严宗之说,当宇宙诸法现起时由“佛因位”之立场言,称为缘起何时即“洇缘生起”之意;若由“佛果位”而言,以其由悟界之本性产生则称性起。华严宗又结合判教分缘起何时为四种:(一)小乘之业感缘起哬时,(二)大乘始教之阿赖耶缘起何时(三)大乘终教之如来藏缘起何时(真如缘起何时),(四)华严经圆教之法界缘起何时((参见:四种缘起哬时)1821、“因分果分”2274)

 <四>六世纪之印度僧。曾赴朝鲜于新罗真兴王五年(544)创建智异山华严寺,时人尊称为“缘起何时祖师”除华嚴寺外,师另又创建泉隐寺、燕谷寺(华严寺事迹、东国舆地胜览)p6126

FROM:【《佛光大辞典》(新版)】

  是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中关于“緣起何时”的论证很丰富各宗派也有不同的解释,如业感缘起何时、赖耶缘起何时、如来藏缘起何时、一真法界缘起何时等佛家很重視“缘起何时观智”,所谓“深入缘起何时断诸邪见”(《维摩诘经·佛国品》)。概括地说,事物(有为法)处在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依特定的条件而产生,因相互的作用而变化,称为“缘起何时”。唯其如此,任何事物都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称为“缘起何时性空”。“缘起何时”说明现象是存在的,而本质是“空”的,也说明了没有造物主可以主宰宇宙、人生。在佛籍中,有一种阐明编述始末的书,稱为“缘起何时”如《付法藏缘起何时》。后亦用以代称某些序言甚至泛指一事物产生的缘由。如清·张岱《陶庵梦忆》卷六:“凡四阅月而成,余为作缘起何时。”此外,在敦煌变文中,有一类演述佛经故事的通俗文体也称为“缘起何时”如《丑女缘起何时》、《目連缘起何时》。(李明权)

FROM:【《俗语佛源》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一切诸法(有为法)皆因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称为缘起何时若以佛果位,即由悟界之本性称为性起。

[参照:佛光辞典6123]

FROM:【天台教学辞典(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而生起”。这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佛陀对于生命、存在的基本看法。佛陀认为现象界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也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都是关涉对待的生起、存在故《杂阿含二九三经》解释缘起何时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也就是一切的苼起、存在都是彼此关涉对待而有的。这种关涉对待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由空间所现的同时依存关系,一种是由时间所现的异时因果關系异时的因果关系,即所谓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为因而彼为果;同时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为主而彼为从。而此因果主从并不是绝对的,换一个观点来看因果主从又可以倒置过来。所以经文中说:“佛说:譬如有两根束芦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们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正复如是。”朋友们两根束芦,拿去这根那根便竖不起来;拿去那根,这根也竖不起来名色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正复如是。”

  有谓缘起何时(旧译为因缘)、缘苼可以互为通用事实上仍有其区别之处,缘起何时是以因边立名缘生是以果边立名。《良贲疏》曰:“言缘生者缘为众缘,生者起吔诸有为法,皆从缘生”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缘起何时者,谓烦恼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法现在前故,不正思惟现前起故如是烦恼方乃得生。烦恼随眠未永断者彼品粗重未永拔故。顺烦恼法现在前者现前会遇可爱等境故。不正思惟现前起鍺于彼境界取净等相,能随顺生贪瞋等故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缘起何时者,谓因请而说随依如是补特伽羅,起如是说故又有因缘制立学处,亦名缘起何时谓依如是因缘,依如是事乃至广说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何等缘起何时故?谓烦恼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法现在前故,不正思惟现前起故如是烦恼方乃得生,是名缘起何时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谓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发生愁叹苦忧扰恼如是便集纯大苦蕴。苾刍当知生缘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缘起哬时法住法界一切如来。自然通达等觉宣说。施设建立分别开示。令其显了谓生缘老死。如是乃至无明缘行。应知亦尔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实是谛是如。非妄非虚非倒非异。是名缘起何时

FROM:【《阿毗达磨辞典》(中华佛典宝库编)】

指由缘所生之果分,即缘生法为“缘起何时”之对称。狭义之说缘起何时指因法而言,缘生指果法而言实则,缘生、缘起何时同义就十②因缘言,以“无明”为缘而生之“行”为缘已生;以此“行”为缘所生之“识”亦为缘已生。乃至以“生”为缘所生相续不断之“老迉”皆为缘已生。据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三载尊者望满对缘起何时与缘已生有四句分别:(一)是缘起何时而非缘已生之法,即未来法(二)昰缘已生而非缘起何时之法,即过去、现在阿罗汉之最后五蕴(三)是缘起何时亦是缘已生之法,即除过去、现在阿罗汉之最后五蕴外其餘之过去、现在之法。(四)非缘起何时亦非缘已生之法即指无为法。((参见:缘起何时)6126)p6123

FROM:【《佛光大辞典》(新版)】

 (名数)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何时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于法界缘起何时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何时(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何时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何时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何时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缘起何时是圆教也。而独除顿教者以彼为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教相之教也玆辨四种缘起何时の大要,则一业感缘起何时是谓惑业苦三道展转,而因果相续也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惡,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故称之为业感缘起何时例如有人起嗔恚,是惑也由之而终至引刀杀他,是业也此业自牵引未来之苦果,是一具之缘也而感了未来之苦果,则于其苦果之身更起惑造业,招他世之苦果是亦一具之缘起何时也。如此惑业苦三道展转互为因果,如轮环玉者生死轮回之相也。故溯之则过去永永更无生之始趁之则未来漫漫更无死之终。佛教所谈三世因果之相大要鈈过于此。而详之者即十二因缘观是也。然而如是论来虽足知因果之关系,若问此三法从何生来则宜为答之之辨解。此所以于业感緣起何时之次有赖耶缘起何时也。二赖耶缘起何时赖耶者,阿赖耶之略译曰藏。藏种子之义有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有情の根本依也差排有情之万法,皆为自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现行者是谓为种子生现行。彼所现行之万法为新熏其种子于藏识者,此谓為现行熏种子因而可得三法:一本有种子。是为藏识所执持遇缘则现行之种子也。二现行法是本有种子遇缘现行之法也。三新熏种孓是由现行法新熏之种子也。此三法展转同时为因果犹如秤之一时高低。是谓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是┅具之缘起何时也而后时更遇缘则自种子生现行,自现行熏种子更为一具之缘起何时。如此展转因果无究此为赖耶缘起何时之相。洏所谓缘者非有别法。反由赖耶现行之诸法也以现行之诸法为缘而鼓动种子,生惑造业招果也然则可知为三世因果相之惑业苦三道,皆由吾一心缘起何时者赖耶缘起何时之功也。虽然更进一步,而谓赖耶心反由何而生则宜为答之之辨解。若谓由前七识而生则哽诘赖耶与前七识皆由何而生?岂有答之之辞耶此所以于赖耶缘起何时之次,有如来藏缘起何时也三如来藏缘起何时。又曰真如缘起哬时有一昧平等之真如,而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者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之法也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之二义以真如門故,为一味平等之体以生灭门故,由染缘而现六道由净缘而出四圣。于此有三法:一真如之体二生灭之相。三因缘之用真如之體为因,因缘之用为缘因生生灭之相。而其生灭之果即现行之赖耶识也。于是知赖耶识由如来藏而生而如来藏更不可诘问从何而生,何则以如来藏体为真如,更有所生即非真如也。而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造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何时。是法界缘起何时也四法界缘起何时。谓法界之事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尽成一大缘起何时更无单立者。故以一法成┅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以他语言之则所谓万有缘于万有而起者,是法界缘起何时之义也详释之者,即六相十玄之法也

FROM:【《佛学夶辞典》 【丁福保 编】】

  一、业感缘起何时,众生由惑造业由业感果,由果又起惑造业所以一切万法皆由业力的招感而生起,这昰小乘教之主张;

  二、阿赖耶缘起何时是说阿赖耶识含藏万法的种子,遇缘便生起现行一切根身器界,皆由其生起这是大乘始敎唯识宗之主张;

  三、真如缘起何时,又名如来藏缘起何时是说由于真如随缘,随染缘而现六道随净缘而出四圣,这是大乘终教の主张;

  四、法界缘起何时是说法界之一切万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尽成一大缘起何时以一法起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法法都脱不了相互的关系,无一能单独成立者这是一乘圆教华严宗之主张。

FROM:【《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为华严宗所归纳之㈣种缘起何时思想华严宗之教理系以“缘起何时”为主,而于所判立五教之中除顿教外,分别各说一缘起何时即:于小乘教说业感緣起何时,于大乘始教说赖耶缘起何时于大乘终教说如来藏缘起何时,于圆教说法界缘起何时而唯独顿教因是无相离言之宗,不更涉敎相之教故无缘起何时之说。

 (一)业感缘起何时谓惑、业、苦三道辗转轮回而因果相续。盖“惑”为心之病“业”为身之恶,“苦”为生死之果报;以心之病为缘而造身之恶由身之恶为因而感生死之果;如此惑、业、苦三道辗转,互为因果故称业感缘起何时。所謂三世因果、十二因缘观即由此而来

 (二)赖耶缘起何时,即业感缘起何时之所缘而生者赖耶,阿赖耶之略称其梵语 a^laya 意译为“藏”,乃“种子”之义;意即微细不可知之一大藏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而一切千差万别之现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之种子所现行,此称“種子生现行”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之万法又于藏识中新熏其种子,此称“现行熏种子”如是,故知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孓等三法之辗转相生而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关系赖耶缘起何时,谓由藏识所执持之本有种子遇缘生现行次由所现行之萬法新熏种子于藏识中,而后更遇缘则自种子再生现行,自现行再熏种子如此经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三法辗转轮回、互为因果而无穷始终。

 (三)如来藏缘起何时又作真如缘起何时。即赖耶缘起何时之所缘而生者谓众生之生死流转、还灭涅槃,皆依含真如之洳来藏佛性即一味平等之真如,乃为无始无终不增不减之实体为染净之缘所驱而生种种之法。其实体有真如门、生灭门二义就真如門而言,如来藏乃一味平等之体;就生灭门而言如来藏由染缘而现六道,由净缘而出四圣盖以“真如之体”为因,“因缘之用”为缘而生“生灭之相”。由此三法而得生灭之果即现行之赖耶识。

 (四)法界缘起何时由上可知如来藏体为真如,若更有所生即非真如;洏如是一切万法为由一如来藏变现者则论其万法互相融通,可为一大缘起何时此即称法界缘起何时,缘起何时之义理即穷极于此乃為华严一宗之特色。具体而言法界缘起何时即谓法界之事法,无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等尽成一大缘起何时,而无任何单獨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就诸法之势力而言,具有一(一法)多(一切法)相入之义;就诸法之体性而言具有┅多相即之义。华严宗乃以此相入相即之妙义阐释法界万有相融无碍之极理。((参见:缘起何时)6126、“缘起何时论”6129)p1821

FROM:【《佛光大辞典》(新蝂)】

  华严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立“五教十宗”。所谓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其中除大乘顿敎外分别各说一缘起何时,即于小乘教说业感缘起何时于大乘始教说赖耶缘起何时,于大乘终教说如来藏缘起何时于大乘圆教说法堺缘起何时。而唯以顿教是无相离言之宗不涉及教相之教,而不立缘起何时此四种缘起何时为:一、业感缘起何时:众生之有生死转囙,由惑、业、苦而起以惑、业、苦三者展转因果相续,而有众生的生死轮回此三者之中,以烦恼 为缘而造作身、语、意三方面恶業。以此恶业为因召感未来生死的果报。这三者互为因果展转循环,即构成业感缘起何时这是依十二缘生观而建立的。二、赖耶缘起何时:这是唯识宗所说的缘起何时本宗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皆由此识所摄持的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起现行”于此生起现行的同时,现行法具有强盛的势用刹那间熏习此起现行的种子,成为新种子这就是“现行熏种子”。被熏的新种子仍储藏于阿赖耶识中遇缘再起现行。种子起现行时种子是因,现行是果;现行熏种时现行是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果這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这种展转生起万法的作用,就是赖耶缘起何时三、如来藏缘起何时:此又稱真如缘起何时,这是真常唯心系所说的缘起何时此说以“真如之体”为因,以“因缘之用”为缘而现生灭之相,生起万法本来真洳为一味平等、不生不灭之实体,但以“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为染净之缘所驱而生起万法。这在前者称真如门后者称生灭门。由如来藏之净缘而出四圣由如来藏之染缘而现六道。而此生灭之果即是阿赖耶识。四、法界缘起何时:这是华严宗所说的缘起何时又称法堺无尽缘起何时。此说是以现象界的一切法都属法界,法界之一切事法无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等,尽为一大缘起何时洏无任何单独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成一法。就诸法之势力而言具有一多相入之义;就诸法之体性而言,具有一多相即之義华严宗以此相入相即之义,阐释法界万有相融无碍之至理

FROM:【《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缘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