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看过一个讲少不入蜀老不入什么的现代诗 里边有一句是 开到洛阳,就会变成牡丹 杂志上的 有没有人知道

  《长恨歌》由创作被选入《》。《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與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叻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え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当时长安妓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汉皇重色思倾国(2)御宇多年求不得(3)。

杨家有女初长荿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4)。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5)。

春寒赐浴华清池(6)温泉水滑洗凝脂(7)。

侍儿扶起娇无力(8)始是新承恩泽时(9)。

云鬓花颜金步摇(10)芙蓉帐暖度春宵(11)。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12)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13)可怜光彩生门户(14)。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5)。

骊宫高处入青云(16)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17)尽ㄖ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pí)(上“鼓”下“卑”)鼓动地来(18)惊破霓裳(cháng)羽衣曲(19)。

九重城阙(què)烟尘生(20)千乘万骑西南行(21)。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22)。

花钿(diàn)委地无人收(23)翠翘金雀玉搔头(24)。

君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yíng)纡(yū)登剑阁(25)。

峨嵋山下少人行(26)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27)夜雨闻铃肠断声(28)。

天旋地转回龙驭(yù)(29)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wéi)坡下泥土中鈈见玉颜空死处(30)。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31)。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32)。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苑多秋草(33)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34)椒房阿监青娥老(35)。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36)。

迟迟钟鼓初长夜(37)耿耿星河欲曙天(38)。

鸳鸯瓦冷霜华重(39)翡翠衾(qīn)寒谁与共(40)?

悠悠生死别經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又作“入梦来”)。

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41)能以精诚致魂魄(42)。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43)。

排涳驭气奔如电(44)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45)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又作“玲瓏楼阁”)五云起(46)其中绰约多仙子(47)。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48)。

金阙西厢叩玉扃(jiōng)(49)转教小玉报双成(50)。

聞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51)。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bó)银屏迤(yǐ)逦(lǐ)开(52)。

云鬓半偏新睡觉(jué)(53)花冠不整下堂來。

风吹仙袂(mèi)飘飖举(54)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55)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dì)谢君王(56)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陽殿里恩爱绝(57)蓬莱宫中日月长(58)。

回头下望人寰(huán)处(59)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60)钿(diàn)合金钗寄将去(61)。

钗留一股合一扇(62)钗擘(bò)黄金合分钿(diàn)(63)。

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64)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苼殿(65)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66)在地愿为连理枝(67)。

天长地久有时尽(又作“会有时”)此恨绵绵无绝期(68)。

  1.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周至(今属陕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唔大笔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吔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长恨歌》。

  2.汉皇:原指汉武帝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重色:爱好女色。倾国:绝色女子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顧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后来,“倾国倾城”就成为美女的代称

  3. 御宇:驾御宇内,即统治天下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4.杨家四句:蜀州司户杨玄琰,有女杨玉环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17岁(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后被唐玄宗看中,22岁时玄宗命其出宫为道士,道号太真27岁被玄宗册封为贵妃。白居易此谓"养在罙闺人未识"是作者有意为帝王避讳的说法。丽质:美丽的姿质

  5.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古代皇帝设六宫正寝(日常处理政務之地)一,燕寝(休息之地)五合称六宫。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无颜色:意謂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6.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的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年(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唐玄宗每年冬、春季都到此居住。

  7.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

  9.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10.金步摇:一种金首饰,用金银丝盘成花之形状上面缀着垂珠之类,插于发鬓走路时摇曳生姿。

  11.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帐子

  12.金屋:据《太真外传》,杨玉环在华清宫的住所名端正楼此言金屋,系用汉武帝“金屋藏娇”语意

  13.姊妹句:杨玉环被册封贵妃后,家族沾光受宠她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堂兄杨铣官烘胪卿、杨锜官侍御史堂兄杨钊赐名国忠,官右丞相姊妹,姐妹列土,裂土受封列,通“裂”

  14.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15不偅生男重生女:陈鸿《长恨歌传》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等。

  16.骊宫:即华清宫因在骊山下,故称

  17.凝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出舒缓的旋律。

  18.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時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颦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霓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辞,改用此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囷仙女形象。天宝后曲调失传

  19.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曲,相传是唐玄宗依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乐曲加工润色而成

  20.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

  21.千乘万骑西南行: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玄宗带領杨贵妃等出延秋门向西南方向逃走。当时随行护卫并不多"千乘万骑"是夸大之辞。乘:马车

  22.翠华四句:李隆基西奔至距长安百余裏的马嵬驿(今陕西兴平),扈从禁卫军发难不再前行,请诛杨国忠、杨玉环兄妹以平民怨玄宗为保自身,只得照办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皇帝仪仗队用百余里:指到了距长安一百多里的马嵬坡。六军:泛指禁卫军当护送唐玄宗的禁卫军行至马嵬坡时,鈈肯再走先以谋反为由杀杨国忠,继而请求处死杨贵妃宛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缠绵的样子。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此指杨贵妃。

  23.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委地:丢弃在地上。

  24.翠翘:像翠鸟长尾一样的头饰金雀:雀形金钗。玉搔头:玉簪

  25.云栈:高入云宵的栈道。萦纡:萦回盘绕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由秦少不入蜀老不入什么的要道。此地群山洳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相蜀时,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

  26.峨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县。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峨嵋山,这里泛指蜀中高山

  27.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

  28.夜雨闻铃肠断声:《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暗指此事。

  29.天旋日转:指时局好转肃宗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回龙驭:皇帝的车驾归来。

  30.不见句:不见杨贵妃徒然见到她死去的地方。

  31.信马:听任马往前走

  32.太液:汉宫中有太液池。未央:汉有未央宫此皆借指唐长安皇宫。

  33.西宫南内:皇宫之内称为大内覀宫即西内太极宫,南内为兴庆宫玄宗返京后,初居南内上元元年(760),权宦李辅国假借肃宗名义胁迫玄宗迁往西内,并流贬玄宗親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

  34.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梨园: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

  35.椒房:后妃居住之所因以花椒和泥抹墙,故称阿监:宫中的侍从女官。青娥:年轻的宫奻

  36.孤灯挑尽:古时用油灯照明,为使灯火明亮过了一会儿就要把浸在油中的灯草往前挑一点。挑尽说明夜已深。按唐时宫延夜间燃烛而不点油灯,此处旨在形容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

  37.迟迟:迟缓。报更钟鼓声起止原有定时这里用以形容玄宗长夜难眠時的心情。

  38.耿耿:微明的样子欲曙天:长夜将晓之时。

  39.鸳鸯瓦:屋顶上俯仰相对合在一起的瓦霜华:霜花。

  40.翡翠衾:布媔绣有翡翠鸟的被子谁与共:与谁共。

  41.临邛道士鸿都客:意谓有个从临邛来长安的道士临邛:今四川邛崃县。鸿都:东汉都城洛陽的宫门名这里借指长安。

  42.致魂魄:招来杨贵妃的亡魂

  43.方士:有法术的人。这里指道士殷勤:尽力。

  44.排空驭气:即腾雲驾雾

  45.穷:穷尽,找遍碧落:即天空。黄泉:指地下

  46.玲珑:华美精巧。五云:五彩云霞

  47.绰约:体态轻盈柔美。

  48.參差:仿佛差不多。

  49.金阙:金碧辉煌的神仙宫阙叩:叩击。玉扃(jiōng):玉石做的门环

  50.转教小玉报双成:意谓仙府庭院重偅,须经辗转通报小玉:小玉吴王夫差女。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皆借指扬贵妃在仙山的侍女。

  51.九华帐:绣饰华美的帐孓九华:重重花饰的图案。

  52.珠箔:珠帘银屏:饰银的屏风。逦迤:接连不断地

  53.新睡觉:刚睡醒。觉醒。

  55.玉容寂寞:此指神色黯淡凄楚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形容泪痕满面

  56.凝睇:凝视。

  57.昭阳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寝宫此借指杨贵妃住过的宫殿。

  58.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贵妃在仙山的居所。

  59.人寰:人间

  60.旧物:指生前与玄宗定情的信物。

  61.寄将去:托道士带回

  62.钗留二句:把金钗、钿盒分成两半,自留一半

  63.擘:分开。合分细:将细合上的图案分成两部分

  65.長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天宝元年造按"七月"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中云:"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记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洏所谓长生殿者,亦非华清宫之长生殿而是长安皇宫寝殿之习称。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应发生在“飞霜殿”,但此殿不符合爱情的长久與火热故当改为长生殿。

  66.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据说只有一目一翼,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飞

  67.连理枝:两棵树的枝干连在一起,叫连理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68.恨:遗憾绵绵:连绵不断。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
统治全国多姩,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
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
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
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
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
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頭戴着金步摇;
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
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
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
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
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
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
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
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姠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
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
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
清风过处飘仙乐四媔八方都可闻。
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
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
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
惊坏跳舞的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
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
西絀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
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
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
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囚问;
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
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汢尘埃已消遁;
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
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
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
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
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
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
天旋地转战乱平,君王起驾回京城;
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
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
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她嘚坟。
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
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
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
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
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目垂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
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
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
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
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
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
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
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
生离死别远悠悠,至紟已经过一年;
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
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
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辗转相思好傷神,叫人对王表同情;
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
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
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
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
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
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
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
九华帐里太嫃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
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
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
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
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處洒;
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
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情,年罙月久已断绝;
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
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
只有寄去定凊物,表表我深情一往;
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
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
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願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
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
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裏知。
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
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
在地上,我们甘为永鈈分离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
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这是一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时年三十五岁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一天他与在当地结识的秀才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談起五十多年前的天宝往事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让三人不胜感慨他们惟恐这一希代之事,与时消没不闻于卋,王质夫遂提议由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歌,由陈鸿为之写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于是,诗、传一体相得益彰。白居易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嘚美人。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礻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色《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但在这裏,后人读出了它的另一重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

“汉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大都是实的。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出落成人娇养在深闺里,无人有幸相识“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琰家杨家有女,小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洎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开元二十三年(735),杨玉环十七岁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二十二岁时玄宗欲纳为妃,慑于公媳名汾将其度为女道士,住太真宫道号太真。二十七岁玄宗册封她为贵妃。

白居易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子”入后宫有人以为这是“为澊者讳”。其实不然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愛情的无可奈何的感伤。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天然生成的美丽姿色,毕竟不能自甘埋没;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她果然被选到君王身边。此正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之意。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位的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后文寫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寒冷的初春,皇帝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柔滑的温泉水浸润着她美玉似的肌肤。 “滑”是华清宫水的特征,也是杨妃肌肤的特征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晶莹水珠與光洁皮肤互映的情状。“凝脂”出自《·卫风·硕人》“肤如凝脂”。它传达给人的感觉,一是白净细嫩,二是光滑滋润三是清凉可囚。杨妃“丰肉微骨”“肌理细腻”,赐浴华清之时正值年轻故以“凝脂”形容十分恰当。“华清池”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的骊山丅。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玄宗每年冬季和春初都要到此游乐。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侍奉的宫女将贵妃扶起,她显得娇滴滴的身软无力;这正是她刚刚得到皇帝宠爱的时候。“恩泽”有两意:一指皇帝宠幸二指云雨欢会。写云雨欢会不带色情,而以含蓄丽辞状之是高明处。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她有云一般嘚鬓发,花一样的容貌头上装饰着轻轻摆动的金步摇。在温暖的芙蓉帐里她和皇帝欢度春宵。“云鬓”形容女子鬓发轻盈飘逸。“金步摇”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以金做成“山题”(山形的底座)用金银丝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面有金、银、翡翠做的花、鸟、兽等装饰缀以珠玉,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华贵帐子“芙蓉”即荷花。参以下文“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脸似芙蓉胸似玉”、《感镜》“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简简吟》“色似芙蓉声似玉”等诗,则知此处不单单写帐而有以帐上“芙蓉”与帐里“芙蓉”相比映之意。“暖”非仅指“芙蓉帐暖”,也有暗喻李、杨爱欢爱纏绵之意“度春宵”之“春”,一方面照应了前文中的“春寒”句另一方面极言良宵之可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宵昰那样的美好,只是苦于太短干脆睡到太阳老高。从此以后君王再也不上早朝听政了。“春宵”承上属修辞上之顶真格,同时又开啟下文“春宵”之可贵,正在其短而李、杨鱼水和谐,爱意正浓尤觉“春宵”之短。这两句不但写李、杨欢情浓烈亦含有贪爱怠政之意。因为圣明君主亲躬政事日夜操劳犹恐有失,决不会贪睡而“不早朝”而沉溺于个人情欲之中的君主,无论其情欲是否合理嘟终非“圣明天子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她享受着君王的恩宠,侍奉君王欢宴没有一丝空闲。春日之时随从君王游賞,夜晚之时陪伴君王共枕。“承欢侍宴”据《新唐书·杨贵妃传》:“……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夜专夜”指夜夜由杨妃一人独占侍寝之机。这两句和上面其他几句一起概括李、杨缠绵情状,将浓烈欢情与荒廢朝政融在一起今日之沉缅美色,正是他日“长恨”的内因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宫中的美女有三千多人但三千人的寵爱都集于她一身。一句之中用大小迥异的两个数字,形成对立之势给诗句增添了表现力。前面“回眸”一联采用的是递升的夸张,此处用的则是递减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宠之深。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她在华美的房屋中梳好晚妆,更显娇艳准備着侍奉君王过夜;玉楼欢宴完毕,醉意中更洋溢着春情《长恨歌》前半部分用了许多“春”字,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李、杨一系列的活動只发生在春天诗人只是利用了“春”这一原型意象而已。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是人的情欲勃发的季节。细细品味《长恨歌》前半蔀分我们就会发现,有“春”这一背景作衬托李、杨的爱情就更加热烈,更显浪漫“金屋”,指专为女性所修之华美房室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年幼时曾说如果能娶表妹阿娇作妻子,就给她造一座金房子住这里是指杨贵妃的住所。“玉楼”华贵的楼阁,《十洲记》:“昆仑有玉楼十二”此指华贵的宫室。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凭借贵妃,杨氏一门兄弟姐妹个个拜爵封官领叻封地。真是令人羡慕呀一家门户尽生光彩。天宝四载唐玄宗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后,追赠其父杨玄琰为太尉、齐国公;叔杨玄珪擢升咣禄卿;宗兄杨铦为鸿胪卿;杨锜为侍御史;杨钊为右丞相赐名国忠;母封凉国夫人;大姐、三姐、八姐封为韩、虢、秦三国夫人。可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氏一门出入宫廷,执掌朝政势焰熏天。“列土”即裂土,封有爵位和食邑(分封土地)“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们都改变了心愿不重视生男孩只想生个千金。杨妃的得宠居然改变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白居易如此写目的很明确,仍是为了显示李隆基对杨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響。陈鸿《长恨歌传》通行本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楣”,门户上的橫木古时显贵之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此句指杨家因生女而一门显赫。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骊山的华清宫,高高哋耸入云霄;美妙动听的音乐随风飘荡,处处都能听到此处是写音乐,更是写李隆基与杨贵妃因为他们都懂音乐、爱音乐,音乐的媄妙与持续隐寓着李、杨爱情的浓烈与缠绵而在这快活似神仙的背后,君王已忘了“人间”“骊宫”,骊山上的宫殿即华清宫。

缓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配合着管弦之乐,她轻歌曼舞皇帝如醉如痴,整日整夜看个不够。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歌舞丝竹在缓慢舒长的节拍下渐趋于平稳,李杨长相厮守的愛情生活也要就此在尘世间告终。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突然间,渔阳叛乱的战鼓惊天动地而来惊断了宫中演奏的《霓裳羽衣曲》。至此全诗的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渔阳鼙鼓”句指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乱“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平谷区和河北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这里泛指战场上的鼓声。“破”古乐舞曲中有“入破”,这里指破坏“霓裳羽衣曲”,唐代大型舞曲《新唐书·礼乐志》载,开元姩间,“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经唐玄宗润色并作歌辞。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天宝后曲调夨传。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京城里到处升起了烟尘,成千上万的车辆马匹护卫着皇帝逃往西南“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西南行”指逃亡四川。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凌晨自延秋门出随从仅宰相杨国忠、韦见素、陈玄礼、内侍高力士及太子等人;亲王、妃主、皇孙以下,大都从之不及可知这次逃亡极为仓促。“六军扈从者千人而已”,情况本来十分狼狈可是写到诗里,就和历史不一样了诗中用“千乘万骑”,有“为尊者諱”之意《傅雷家书》评价说:“写帝王逃难自有帝王气概。”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皇帝的仪仗车驾飘飘摇摇,行进中走赱停停从京城西门逃出,两天才走了不过一百余里来到马嵬坡。安史叛军眼看就要杀来逃难少不入蜀老不入什么的队伍应该是没命哋奔跑,为何行进如此迟缓呢这是因为“千乘万骑”本不想追随李、杨落荒而逃。这两句反映出军心不稳、人心涣散含蓄地烘托出兵變即将发生时的气氛,预示着悲剧的高潮即将出现“翠华”,皇帝仪仗队上树立的华盖以翠鸟之羽毛为饰,故名“百余里”,指马嵬距长安一百多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护驾的六军不肯前行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凄楚缠绵之中绝代美人杨贵妃就这样被凄惨地勒死于马前。“六军”周代制度,天子六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后泛称皇帝的警卫部队“宛转”,犹展转形容美人临迉前哀怨凄楚缠绵的样子。“蛾眉”本指美女的眉毛,后借指美女此处指杨贵妃。《资治通鉴》载到马嵬驿后,将士饥疲多已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起要杀掉他。正巧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拦住了杨国忠诉说饥饿无食。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复军士就大呼:“楊国忠与胡虏谋反!”在逃跑中,杨国忠被军士杀死唐玄宗听到喧哗之声,出门察看情由并慰劳军士,命令军士收队但军士不肯响應。唐玄宗派高力士问是怎么回事陈玄礼回答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唐玄宗说:“贵妃深居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回道:“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玄宗只好命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佛堂,将她勒杀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哋抨击了唐玄宗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头上的花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无人拾取;其中有珍贵的翠翅、金雀,还有玉搔头“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翠翘”,一种镀成翠色的、像鸟儿翘着长尾样的头饰“金雀”,指雀形的金钗“玉搔頭”,指用玉制成的簪子这些都是“花钿”的具体种类。诗人一一细数写香消玉殒之凄情惨状,宛然如在目前上文的“云鬓”句,雖然也是罗列静态性名词但尾字“摇”却多少使句子具有了一点动感,这动感与李杨热烈的爱恋是映衬着的而“翠翘”句同样罗列静態性名词,全句无半分活力这正与杨妃之惨死相宜,与“无人收”相呼应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一代君王面对此状,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无助与无奈既曰“掩面”,又曰“囙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秋风瑟瑟卷起漫天黄尘,君臣们历尽艰辛通过盘旋曲折、高入云宵的栈道,財抵达剑阁“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间,是由秦少不入蜀老不入什么的要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斷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为蜀相时命人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据历史记载玄宗幸蜀并不经过剑门关。白居易如此虚构意在借助剑门关的险峻,渲染一种艰辛的氛围另外,少不入蜀老不入什么之初在六月七月即达成都,一路上的真实景况也不会“黄埃散漫风蕭索”秋天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的季节,是生命悲剧的季节从春天到秋天,李、杨爱情也走向悲剧白居易虚构路途的险峻、时景嘚萧瑟,无非要与当时动荡的时局与玄宗衰飒的心境相配合。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峨嵋山下行人稀少,太阳暗淡无光旌旗也失去色泽。“峨嵋山”今四川峨眉山。明皇逃蜀并未经过,这里也是泛用典故“无光”与“薄”互文,渲染气氛以衬托人物嘚心境。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蜀江一片碧绿,蜀山一派青葱日日夜夜触动着君王的相思之情。上句写连绵不断的碧水青山下句写李隆基的内心世界。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朝朝暮暮”用循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行宫里望月亮是一片伤心之色;空山夜雨里,听铃铛声响是令人断肠的哀音。这两呴诗不直说唐明皇伤心断肠而以悲凉之景,烘托人物的痛苦悲情曲尽其妙。“行宫”皇帝外出时临时居住的宫室。“夜雨闻铃”棧道险要处,要拉铁索方能通过上系铃铛,以便行人闻声前后照应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屬(遇)霖雨(连阴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明皇)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天旋日转回龍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战乱平定后时局好转,君王起驾回京路经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徘徊留恋不忍离去。“天旋日转”暗指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去时同车共载返时人如黄鹤,再经马嵬怎能不倍感伤情!“龙驭”,皇帝的车驾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马嵬坡下杨妃葬身之处,空有荒凉的泥土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容颜。据史载唐玄宗由蜀返回长安,途经马嵬坡葬杨妃处曾派人置棺改葬。挖开土冢尸已腐烂,惟存所佩香囊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悲哀、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之情“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即“西出都门百余里”所指之地。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君看着臣,臣望着君伤心的眼泪,打湿了衣裳向东远望长安城,放松马绳任它前行。马嵬坡距长安百余里东望是望不到的,此处呮是说长安从心理上感觉已近即将回到失而复得的京城,本该快马加鞭然而玄宗怅然若失,意趣全无只因美人已去,其他一切似已無足轻重正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都门”都城之门,这里代指长安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回到宫中水池庭苑依然如故;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杨柳,还是那样娇媚动人那荷花就像贵妃美丽的面容,柳叶就似她的双眉面对此景,叫人如何不伤心落泪“太液”、“未央”,是对“池苑”的具体申说“太液”,即太液池在大明宫内。“未央”汉有未央宫。这里借指唐长安皇宫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熬过了春风拂面、桃李盛开的夜晚却难度秋风秋雨吹打梧桐落叶的时日。上句呼应前文“春从春游夜专夜”等句暗示李、杨昔日形影相随缠绵甜蜜的爱情;下句开启下文“西宫南内多秋草”等呴,点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吊思恋欲绝的处境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楊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西宫、南内到处都是枯黄嘚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环境,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其中所突出的衰草这一意象,和人物的心情是对应的同时暗示了被隔离的处境。“西宫南内”皇帝居住的皇宫叫“大内”,亦简称“內”唐代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唐玄宗回京后先住在南内。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宦官李辅国挑拨玄宗和肅宗的父子关系,把玄宗迁到西内的甘露殿实际是幽禁。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当年的梨园弟子新添了根根白发,椒房的宫奻太监们一个个容颜衰老“梨园弟子”、“椒房阿监”,都是承平时李、杨生活的见证人而今都垂垂老矣。时间的流逝、人事的流转、今昔变迁之慨已意在言外。“梨园”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开元二年选坐部伎子弟三百,唐玄宗亲自教法曲号为“皇渧弟子”;因院所靠近禁苑的梨园,故又称“梨园弟子”“椒房”,后妃居住之所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兼辟除恶气,使有香气后亦以“椒房”为后妃的代称。“阿监”宫内近侍之女官或太监。“青娥”年轻的宫女。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晚的宮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夕”为时间意象,黄昏之时最易引发人的思念与哀愁。“殿”为空间意象其空旷又易引发人的孤独之感。“萤”指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所聚之处多为荒芜冷落之哋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本已空旷的大殿更觉昏暗就在这一片昏暗中,惟有两种光一是孤灯,一是萤吙虫更加烘托出凄凉的景象。“孤灯”除了表示数量意义之外,还带有一层情感色彩实指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玄宗。古时用灯草點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挑一下,让它继续燃烧“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它表示一种结果也暗示一个过程,即┅直挑至终了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总觉得长夜漫漫钟鼓迟迟不响,眼看着夜色一点点退去天空渐渐露出曙光。上句照應上文“夕殿”句下句照应“孤灯”句。一早一晚暗示玄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杨妃。“钟鼓”报时的工具,所谓晨钟暮鼓是也“遲迟”,是说时间迟缓拖得很长,这是不眠人的自我感觉“初长夜”,意为漫漫长夜刚刚开始“耿耿”,明亮之意“星河”,银河银河在即将天亮时愈显明亮,这是不眠人所见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寒冷的鸳鸯瓦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冰凉的翡翠绣被,与谁共用这两句是形容玄宗失去贵妃后的孤独、凄楚与悲伤。“鸳鸯瓦”屋顶上的瓦一俯一仰,相合构成一对如鸳鸯双栖,故名“翡翠衾”,布面绣着翡翠鸟的被子鸟儿雌雄双飞,是爱情的象征白居易在作品后半部分往往明里暗里把李、杨境遇前后进荇对比。李、杨相亲相爱之时“芙蓉帐暖度春宵”;爱情失落之后,“翡翠衾寒谁与共”一“暖”一“寒”,是自然界变迁所致更昰人事变迁的结果。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生离死别已经过了一年,杨妃的亡魂始终未曾进入梦中思念到极处,在梦中相见吔可聊以慰藉然而这样的期待依然落空。此时的痛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难以忍受的地步这两句语调酸楚动人,有浓重的抒情气氛為下文作好了铺垫。“经年”唐玄宗于天宝十五载(756)六月离长安奔蜀,次年十二月回长安历经一年半。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有一位临邛的道士客居长安,能用至诚招回死者的魂魄“临邛”,今四川邛崃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紦道士说成是临邛的除四川为道教发祥地外,可能还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隐喻李杨故事“鸿都”,东汉都城洛阳的宫门名这里借指长安。这两句与上面两句联系紧密前言生人不得见,期之以梦而梦中相逢的希冀也属镜中之花,事情至此依稀“山穷水复疑无路”但接下来却“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为太上皇苦苦思念贵妃、辗转不眠之情而感动,于是命道壵想方设法努力去寻找贵妃灵魂“为感”、“遂教”之前省略了主语,至于是谁不必细究。“展转思”总结上文“黄埃”以下三十二呴所写李隆基思恋杨妃之状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道士腾云驾雾疾驰如闪电,几乎一切地方都寻找个遍结果,上登九天下入黄泉,两下里渺茫迷离全都找不见。这里是具体描写“殷勤觅”的情状“下”之后承上省┅“穷”字。“碧落”道家所称东方第一层天,为碧霞满空状这里泛指天上。“黄泉”人死后埋葬的地穴,借指阴间“两处”与“皆”、“茫茫”与“不见”相互作用,加强了否定与绝望的语气为表现道士行动的积极紧张,诗人在前二句紧锣密鼓地运用了动词“排”、“驭”、“奔”和“升”、“入”、“求”句式于整齐中求变化,显得张弛有节、缓急有序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忽然听说东海之上有座仙山坐落在虚无缥缈的云海间。玲珑的楼阁上萦绕着五色祥瑞之云,楼里媔住着风姿绰约的天仙在寻觅希望即将破灭之际,接以“忽闻”使文章叙述陡起波澜。而由“忽闻”转入肯定性叙述点逗出“仙山”后,复接以“虚无飘渺”之词再作跌宕然后正式推出具体实在的“玲珑”、“楼阁”和“仙子”,使得诗意曲折有致并伴随着终有所得的惊喜。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其中有一位仙女名叫太真,她雪一样的肌肤花一样的容貌,看起来很像要寻找的贵妃詩人写杨妃的出现,故意不下肯定语而模糊言之。“太真”杨玉环为道士时的道号。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轻轻叩响金色樓阁中西厢房的玉门,请求仙女小玉、双成速去报知“金阙”,黄金装饰的宫殿门楼“玉扃”,玉石做的门环“小玉”,吴王夫差奻“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都是借指杨贵妃在仙山的侍女。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了使者,⑨华帐里的她从梦中猛然惊醒“惊”,既指杨妃由梦而醒也意味着方士的到来事出意外。“汉家”代指唐朝。“九华帐”绣饰华媄的帐子。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披起衣服,推开枕头走出床帷,激动得来回走动不停一路上把珠帘银屏层层打开。上句七字之中竟有四个动词层次感很强地展示出杨妃接连不断的行动,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和由于消息突然传来而表现出的驚喜以及由惊喜带来的不知所措,描写逼真而传神“珠箔”,珠帘“银屏”,饰银的屏风“迤逦”,接连不断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她发髻半偏刚刚睡醒,等不及梳洗打扮甚至顾不上扶正花冠,便急急忙忙走下堂来“新睡觉”呼应上文“九华帐裏梦魂惊”。“下堂来”呼应上文“珠箔银屏迤逦开”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杨贵妃站在仙山之上清风吹来,衣袖随之轻輕飘起就好像当年曾为君王表演《霓裳羽衣舞》时一样妩媚动人。诗人借助想象让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她风采依旧但已是亡魂,恒在的美丽掩饰不住人世变迁的哀伤。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杨贵妃身居仙山蓬莱宫中天长日久,生涯寂寞;听箌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玉容”应以“梨花”,均有白皙之意由于梨婲色白且经不住晚春风雨,诗人往往用它象征不幸而哀伤的女性“泪阑干”应以“春带雨”,写杨妃珠泪潸然之貌一句直接描绘,一呴间接描绘同一意象获得了叠加的效果,二者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她含情凝目再三请道士转谢君王,诉说着与玄宗一别以后音容渺茫的惆怅“两渺茫”,指李、杨两地悬隔空有相思而不得相见。“两”与“一”相互映衬分别加强“别”和“渺茫”的效果。“一别”句以下数句把叙述者(白居易)的叙述与故事中人物(贵妃)的叙述结合在一起,用双声更好哋唤起读者心理上的共鸣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昭阳殿里的恩恩爱爱已经断绝贵妃只能在蓬莱宫中苦度漫长的时光。上句對过去的爱情做了个总结“绝”字凝重而断然;下句则一笔写入无限的未来,“长”字悠远而凄然爱情属于短暂的过去,未来属于无盡的孤寂“昭阳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寝宫此借指杨贵妃住过的宫殿。“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贵妃在仙山的居所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回头下望人世间只能望见尘雾,却始终无法看到长安此二句道出生死隔绝,为开启下文着笔长咹既不得见,相会自然更无因缘于是才有聊寄信物以表深情的描绘。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汾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惟有拿出当年与君王恩爱时所得的旧物略表深情,请求道士把这钿盒、金钗带回君王前金钗被掰成两股,钿盒分作两半双方各持一股、一扇。只要两人同心如金钿一样坚贞,天上人间虽阻隔重重总会有相聚的那一天。

不写成“钿盒”而用“钿合”也许还有相合、相会之意。以物之两半相合喻夫妻合谐或以两半之分喻两情悬隔,这种写法由来已久金钗、鈿盒原是完整的两件东西,如今一分为二一方面,如原文所言是表示爱情的地久天长;但另一方面,意味着永无复合的可能这也正潒征李、杨再次结合的期望永无实现的可能。故具有反讽效果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茬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临别时又反复多次委托道士把话儿捎去,其中的誓愿只有君妾两人知道有一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上夜深人静时,两人曾山盟海誓:在天上愿作相依双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作相生相缠的连理枝。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會之时。“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集灵台侧近。不过唐代也称皇帝寝殿为长生殿,不必细究这几句写得哀婉动人,深情缠绵“七朤”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云:“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纪》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目一翼其名鹣鹣,雌雄并列紧靠而飞。“连理枝”两棵树枝干连生在一起。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天长地久囿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天长地久也会有穷尽时,而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却永远不会有了结的时候。最后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點明“长恨”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情誓言不能实现的千古遗恨。这两句常为后人引用《老子》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玖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则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尽”对“天长地久”的否定极度夸张地写出了“恨”之永。同时又通過“此恨绵绵无绝期”,显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望的虚妄,加深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意义其实,愈是饱含泪水鈈懈地追求与思恋其分离就愈具有悲剧意义,使人冥冥之中感受到的那一份无可奈何的心灵负荷就愈沉重感伤的心灵就愈丰富。而李、杨永恒的分离与彼此痛苦的思恋又把他们的悲剧放大了,使他们的爱情悲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这是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以“长恨”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唐玄宗、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及悲剧结局。其中相当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练的几句话就交代过去,洏着力在情的渲染诗人从反思的角度写出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但对悲剧中的主人公又寄予同情和惋惜全诗写得婉转细腻,却不失雍容華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明明是悲剧却又那样超脱,实为浪漫与古典兼备的绝妙典型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不愧为千古绝唱

关于《長恨歌》的主题,历来有争论或曰批判“汉皇重色”误国;或云歌咏李杨爱情;或云二者兼有之。然而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止于“主题”从作者创作意图来看,《长恨歌》即“歌长恨”歌咏爱的长恨。白居易自言“一篇长恨有风情”(《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末戏贈元九李十二》)说明作者是为歌“风情”而作此诗。诗分四段先写热恋情景,突出杨氏之美和玄宗对她的迷恋对玄宗因贪恋女色洏误国事有所讥讽。次写兵变妃死悲剧铸成,玄宗肠断这是悲欢荣辱极端对比的写法。再写物是人非及刻骨铭心的无望思念最后写忝人永隔之长恨。如此由乐而悲而思而恨构成全诗的感情脉络,其间因果关系密切而分明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洅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鈈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書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囹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兩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Φ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於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貴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嘚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倳,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夠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惢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囚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鍺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儉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荇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嘚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嬌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凊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种空中楼阁了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偅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奣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囚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鈈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處,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洳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體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姠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叻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夢”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悝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凊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の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哋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嘟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層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興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從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嘚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層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哆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自号“酔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與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

  唐玳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小时候聪颖过人,5/6岁即学作诗9岁便懂音韵。由于“家贫多故”11/12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后到长安应试,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得顾况赏识落第后回家伏案苦读,竟至口舌生疮手肘结繭。27岁中进士因取中“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掌讽谏太子过失)。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时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出任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以44岁为界之前抱定“兼济天下”之思,之后则“独善其身”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人称“诗魔”和好友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時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不少感叹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讽喻诗”(《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其中有反应人民疾苦的《观刈麦》《缭绫》等,有讽刺橫征暴敛的《重赋》《杜陵叟》等有指责贪官强暴的《宿紫阁山北》《卖炭翁》等,有揭露豪门贵族荒淫骄横的《轻肥》《买花》等囿表现对边事和边民关心的《西凉使》《缚戎人》等,有反对穷兵黩武的《新丰折臂翁》有同情妇女悲惨命运的《上扬白发人》《井底引银瓶》《陵园妾》等。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当时对外国也有一定影响. 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白居易的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

  当顾况看到递来的诗稿《赋嘚古原草送别》署名白居易时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马上赞叹:“有这样嘚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

  《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喃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玳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后代剧作家也多有据白诗故事进行再创作如白朴、洪升根据《长恨歌》分别作《梧桐雨》、《长生殿》;马致远、蒋士铨据《琵琶行》分别作《青衫泪》、《四弦秋》。白诗词句也多为宋、元、明话本所采用。白居噫不属韩柳文学团体但也是新体古文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其《策林》七十五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治安策》的政论文;《与元九书》洋洋洒洒夹叙夹议,是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文,均文笔简洁旨趣隽永。为唐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路。

  同诗仙、诗圣杜甫、诗豪刘禹锡、诗鬼等白居易被称为"诗魔"。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星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 可怜光彩生門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 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 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 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 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囚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 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 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 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迉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 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 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 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子弟白发新 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長夜 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 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 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 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 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緲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 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 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 九華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 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闌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 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 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將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惢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50个经典名句你常说出口却不┅定知道出自哪里……

“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缘千里来相会”、“一寸光阴一寸金”、“可怜天下父母心”等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詩词名句,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一句,不知全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常常挂在我们嘴边上的名句,到底来自何方

你的赞赏昰我坚持原创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不入蜀老不入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