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青松”,这首诗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 厚厚的白雪压在青松之上 青松非但不折腰还直直地挺立在那儿。 要想知道青松的高洁吗? 那就要等到冰雪消融的时候了
    全部
 中心思想 :
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
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叒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咏松》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意思:诉尽了青松高洁耐寒的品格,也道尽它傲然决绝的风骨. “青松挺且直”,风雪中的青松有一种凛然的浩气,它沉淀了岁月飞扬嘚热情,象征着陈毅磊落的胸襟,那种雄气蓬勃的张力,与世抗衡的凌厉,令人刻骨惊心,肃然起敬 .
本诗写于新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有託物言志的意思.
全部

今天是陈毅元帅逝世45周年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陈毅的一生戎马倥偬、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

同时陈毅也是十大元帅中有名的儒帅,军旅生涯之余曾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以下这几首堪称是其光辉一生的写照。

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

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1935年春亲密战友阮啸仙和贺昌同志在向赣粤边突围时不幸牺牲,陈毅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這首情辞悲切的悼诗表达内心的无限惋惜之情。

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茬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1936年陈毅率领游击队转战于赣南五岭山脉一带,备极艰苦是年8月26日,是陈毅35歲生日他写下这首诗寄托自己的情怀。

《梅岭三章》1936年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煙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梅岭三章》是陈毅的代表作创作于他一生最为艰难的时刻,当时陈毅生病受伤被困20余天,几至弹尽粮绝陈毅元帅是将这三首诗當做绝命诗来创作的。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创作于1960年的冬天是日大雪纷飞,陈毅长夜未眠此詩表面上是托物言志,但联想到当时的国家现状陈毅元帅当有所寄托。

《题西山红叶》1966年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革命亦如此斗争見英雄。

红叶遍西山红于二月花。

四围有青绿抗暴共一家。

红叶遍山隅中右色朦胧。

左岸顶西风欢呼彻底红。

伸手摘红叶我取紅透底。

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

书中夹红叶红叶颜色好。

请君隔年看真红不枯槁。

红叶落尘埃莫谓红绝矣。

明春花再发万红與千紫。

题诗红叶上为颂革命红。

革命红满天吓死可怜虫。

1966年的秋天陈毅元帅游北京西山,见满山红叶即景抒情,写下此篇在這首诗里,陈毅元帅热情歌颂了坚贞的革命精神也表明了坚决的斗争态度。

文革期间陈毅等被四人帮污蔑为“二月逆流”,一直处于被打压、排挤的状态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因病逝世毛泽东亲临现场祭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