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意大利有身份份,再去巴新,意大利身份会不会没有

“黑死病的呐喊瘟疫医生听见叻,意大利人不怕、不要怕!”2月25日是基督教世界的“忏悔星期二”也是2020威尼斯嘉年华高潮狂欢的最后一天。由于过去一个星期来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在意大利突发猛爆,威尼斯嘉年华也被迫提前终止但一群应邀而来本地表演团体25日傍晚仍自行出现在威尼斯圣巴尔纳伯小广场,一行人打扮成中世纪的乞丐、神父、死神以及“瘟疫医生”以半预言半幽默的方式穿梭街头,黑色地重演了“瘟疫大游行”

所谓的“瘟疫医生”,指的是欧洲中世纪黑死病大流行时因应疫情需求而游走于各国城邦之间的“吟游医生”。由于古时候的医疗科學无法因应各种传染病的大流行,地方的基础医疗系统也很难消化大量的病患与死者因此城邦之间才会出现受聘而来、专职于瘟疫治療的“瘟疫医生”。

根据纪载早期的瘟疫医生据说在公元541年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时,就已经出现当时全球估计有2,500万人因鼠疫而死,極大量的都市人口死亡率与地方医疗的崩坏这才演化出了“瘟疫医生”的职缺——一般来说,“瘟疫医生”除了诊疗、照护流行病患者还必须担当遗嘱法官与验尸官的角色,一方面统计死者的死时与身份一方面还得纪录死者的遗产与地位分配。

在1630年代、夺走100万人命的意大利大瘟疫之前各地的瘟疫医生并没有制式装备,直到来自法兰西的“瘟疫名医”德洛姆整合发明了第一套防护装备后,瘟疫医生嘚“鸟喙面具”才逐渐统一使用

德洛姆所传下来的防护装备,包括:保护身体的手套、大宽帽与黑色连身皮衣;一根用于检查患者生死指挥病房免于接触的长手杖;一副遮住面部、貌似鸟嘴的锥形面具,锥状部位是置放各种不同战疫草药的防护设备——不过犹如人型乌鴉一般的装扮放在瘟疫横行的恐慌时代,确实是令人不太自在

意大利画家笔下的《 》

截至27日清晨为止,疫情爆发的意大利6天内就累積470例确诊,其中12人死亡;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南韩的第三重灾区不过在过去72小时里,一度不接受、恐慌接着彼此推卸责任忙着內斗的意大利各级政府,基本上已从“疫情震撼”中逐渐回神

意总理孔蒂25日中午亲自致电《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RAI,义国的公广集团)希望新闻媒体能减少“疫情报道”的时间占比,“讲正确可靠的实证资讯不要散播不必要的恐慌。”同时意大利政府也希望各级媒体自肃,特别是不要用耸动标题、激动语气、甚至是过激手势来报道疫情新闻但目前尚不知相关呼吁是否有强制力,亦不清楚意大利媒体的配合程度

不过在一片恐慌与不安之中,遭遇严重冲击的意大利社会却也出现了特别的疫情景象。像是嘉年华被腰斩、狂欢客连夜逃窜、热门景点纷纷关闭、观光业一片萧条的威尼斯但是城市里的书店生意,却逆势成长成了平日的2倍以上

“疫情恐慌虽然让威尼斯陷入停摆,但却让整座城市的生活步调也慢了下来。”威尼斯书店《马可波罗》的店长们如此表示:“难得能喘口气不享受一下阅讀的宁静,岂不可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意大利有身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