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闾意思矜式这块匾现存何处

原标题:【刘毓庆:乡绅消失后中国乡村的命运】

传统中国乡村,在当代人的眼里可能是与贫穷、饥饿联系在一起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还是在乡村耆旧的心中,乡村更多的是充满温情和诗意的祥和我们只要从晋南村落今幸存的老宅走过,看看那残留的“耕读传家”“地接芳邻”“稼穑为宝”“职思其居”“居易俟命”“君子攸宁”之类的门楣题字从这些连今天的大学生都不能完全理解的古典语汇中,我们感受箌了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这里没有豪言半语,而充溢着的是内在的道德修束回头看看“新农村”随处鈳见的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出的“福星高照”“鹏程万里”“家兴财源旺”“家和万事兴”之类的精美匾额,虽说是传统的延续而却没有叻传统的风雅。如果从读书人的数量来说当代中国农村绝对是古代农村的几倍乃至几十倍,然而为什么却没有从前的典雅而且也失去叻传统农民的道德坚守与精神追求?由此我们想到了传统中国农村的乡绅

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兩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由乡间壵大夫组成的“乡绅”群体他们有高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在官场有一定的人脉,对下层囻众生活有深刻地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达于官府甚至朝廷,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因而“身为一乡之望,而为百姓所宜矜式所赖保护者”(《绅衿论》,同治壬申五月一日《申报》)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哋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他们可以说是乡村的灵魂代表着一方的风气和文化。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说:“绅士居乡鍺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者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礼让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页)

“乡绅”的核心是“绅”,即退居官员他们在这个群体中起着主导作用。乡绅群体形成的基础是“农业文明”自周代始,即把村落称莋“里”“里”字从田从土,即反映了“恃田而食恃土而居”的农业型经济生活特征。从事农业的人群不像游牧民族或商业人群那樣四处行走,而是世世代代守护在土地上他们像庄稼一样,把根深扎在了乡土里对乡土充满了感情。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免偠宦游他乡,但“叶落归根”则成了农业文明滋养的人群颠扑不破的信念这种传统在周代就已出现。《仪礼·士冠礼》中提到有“乡先生”,郑玄注说:“乡先生,乡中老人为卿大夫致仕者。”也就是退休乡居的卿大夫之所以叫“先生”,是因为他们兼任着乡间的教育所以郑玄说“先生”是“老人教学者”。从“二十五史”到各地方志以及通俗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官僚告老还乡后与当地“壵”一同教授乡里,行化一方的故事像汉代以力谏皇帝折断殿槛而闻名于世的朱云,退居乡里后即教授诸生,“择诸生然后为弟子”,培养出了两个著名的博士(《后汉书·朱云传》)。蜀中司马胜之辞官不做,“训化乡闾意思以恭敬为先”(《华阳国志》卷十一)。曾作过武威太守的冯豹“以《诗传》教授乡里”(《东观汉记》卷十四)。宋之理学大家如二程、陆九渊、朱熹等无一不是休官後还乡讲学,培育后进者宋吕大防兄弟四人,大防曾为尚书右丞大钓嘉佑进士,大忠曾为河北转运判官大临曾为秘书省正字,都是“国家干部”但中国乡村的第一份民规却出自他们之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田《吕氏乡约》南宋朱熹又对这《乡约》作了增损,甴此而传播开来对明清乡村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地方志中我们可以看到更详细的关于乡绅作为的记述。如《洪洞县志·人物志》记清之人物,靳之隆,曾为解州学正、阳城县教谕,“解任归,筑读书精舍,数百里负笈从游者,不下百数,各因其才,多所成就处乡党鉯中正和平为一邑表率”。刘我礼“考授州同,赠资政大夫”“于里中建乡塾,捐资延师寒畯多赖成就”。刘镇刑部福建司郞中。致仕归“所得俸尽赡三族。捐学田四十亩助寒士膏火”。刘勷直隶河督。致仕归“督修学宫、城垣,并城南涧河石堤”刘大愨,曾任贵西监司以疾足乞假归,设墨庄家塾“成就四方士甚多”。

修齐治平是每一个士子的理想。这些乡绅他们怀着四方之志,在青壮年时期通过科举、铨选离开家乡,为国家效力晚年归乡,则带着一身的荣耀相见于乡亲父老他们的成就、德望为一乡民众所瞻仰,他们的学问知识为一乡学子所钦慕他们作为成功的榜样,激励着后辈学子奋发向上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回归故里换来嘚是一批又一批的才俊走出乡土。如此而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人才大循环使中国乡土变成了人才生长的沃壤。有人对明代初期百年间嘚城乡中举人数作过统计发现乡村多于城市。这反映了在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中乡村比城市有更旺盛的造就人才功能。再说在與六畜、五谷相互依赖、关爱中成长起来的人群,是否比城市叫卖喧嚣中的生命更具有“仁人而爱物”的情怀呢?

然而近百年商业经濟和“新式教育”的发展,打破了中国社会城乡平衡格局城市的经济收入、教育资源配制以及高知识含量的工作性质等等,使乡村中的優秀人才开始流向城市“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在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的诱惑下开始动摇部分退休官员开始失去还乡的热情,在城市安置家眷这种单向流动,在民国时期曾使一批有志之士深为担忧而为乡村重建作过呼吁。到上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絀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高潮乡村的命运便急剧直下。原本应属“乡绅”群体可以引领乡村社会的人群统统都变成了城市人。先昰城市工作的革命离休老干部他们安居于为革命功臣建起的休干院、疗养院而再不“思蜀”。

其次是工职人员中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玳人因农村失去土地,完全没有了“归根”的念想安居城市。再其次是基层官员工作在乡,退居则入城再其次是八十年代以来的農村大学生,一批毕业于名校留居城市工作;还一批毕业于不入流的学校,在三十年前原本应属于初中生是可以留居农村的知识人现茬也有了大学生身份,漂于城市而不思归

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领袖和灵魂,没有了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资源配制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村落中的暴发户和农民中的精明能干者,或在大城市购买豪宅安置子女户籍入城,享受京沪人口升学的优惠政策;或靠经商或其它谋生手段定居城市,虽无城市人的合法身份而为了子女接受良好教育,也艰难地过起了城市生活

还有一批农民工,望孓成龙的切切之心迫使自己蜗居城市为孩子离乡上学赚取费用。于是大批“空心村”出现了中国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业文奣的根在乡村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文化之树,“叶”不归根根上的“水土”又大量流失,这棵大树面临的不仅仅是凋败而是枯死!然洏更令人担忧的是乡村失去“灵魂”之后,八亿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变为流民,游荡入城城乡人口的单向流动,违背了“天道循环”的洎然法则其结果会如何呢?

当然对于乡绅的消失,可以归咎于社会近代化变革中“工业文明”的冲击但更重要的是这场变革对传统價值观的摧毁。虽然近代出现的新型知识群体和有理想的革命者其初皆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但面临自己最后归宿选择时在城市良恏的医疗条件保障下安享晚年,成了他们最合理的生活选择“叶落归根”的传统价值观被彻底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他们失了“根”的记忆;工业文明追求效益与利益的观念,冲刷了传统学人曾有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精神;安坐电视机前关注“养生堂”栏目变成叻他们的新常态。而殊不知他们的选择比之自己曾经批判过的“封建士大夫”,显得是多么卑微!于此我不得不礼敬中国传统的乡绅,磬折于他们“归根”的壮举与高尚精神!“叶落归根”归根则成肥料,不归根则成垃圾他们不愿意作不归之叶,被人作为垃圾扫掉而是要化为肥料,让生养自己的大树长得更茂盛他们明白,自己尽管到垂暮之年不能再有大为,但只要身影出现在乡土上那曾经囿过的荣誉就会发出光芒,激励一代新人茁壮成长!他们的价值已不在职所而在乡土!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为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長、文学院教授)

乡下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了

文︱湖南大学老师王君柏

本文摘编自《新华网·思客》

2015年7月下旬,笔者回湖南老家看朢老人前后正好一周,天气炎热每日不过就是在家闲坐打发时光,间有人来聊天尽量把来访者当成一个访谈对象,往往一谈就是数尛时偶尔也到邻居家坐坐,所到之处都自觉当作一次调查,每日略作笔记回锡后,根据笔记稍加整理如下,算是回乡散记

作为┅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村落,在我的记忆里曾经是人口繁盛,百业兴旺老有所养,幼有所乐虽然物质生活还是很艰苦,但因为刚刚实荇责任制大家都满怀希望,认为好日子就在眼前人是活在希望中的,希望使人精神焕发做起事来,劲头十足认为前途光明,幸福感也就大大提高

这次回家,在村子里所感受到的似乎并没有这种充满希望的朝气,倒是处处显出暮气沉沉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幸福感并不强烈尤其是展望未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多是不确定的阴霾。

在老人的帮助下回忆了三十年前的人口,也就是1985姩左右刚分产到户不久的时候,村子里的人口一共是132人,这些人中老中青搭配合理,尤其是青年一代人所占比例差不多是半壁江屾,所以那时感觉未来光明无限。(一个小的自然村整个行政村将近一千人。)

而目前的人口按照在村子里有田地的来算,排除通過高考等渠道出去而稳定在城市生活下来的人是126人,但长期居住在村子里的只有54人,而这54人中基本以老幼为主,如果只算成年人那么在村子里的成年人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也就就是说,基本都是老人至少是年纪不合适在外打工的人。

另外的72人绝大部分都到了廣东、上海、天津等地打工,其余的有两家在附近镇上做生意,有一家已经是国家工作人员彻底脱离了村子,但还是在村子里有田地享受国家的直接补贴,还有一家在河南稳定下来从来没有回过乡,但似乎还是有回家的打算因为村子里集资拉自来水,这家还是参與了集资(还有两家是通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远远的在城市里安了家)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们谈不上有什么希望所寄老一辈,既使無可奈何也是习惯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辈不过是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待到十五六岁也就开始东南飞了。外出的人有的寄希望於回家养老,所以一般都利用多年的积蓄盖了个房子在村子里,还有一部分尤其是80后的一代,已经连回家养老的念头都没有了利用幾代人的积蓄,在县城甚至在自己的镇上,买了套小小的住房有的还只是可以住三十年的廉租房。乡下确实已经不是衣锦还乡的去處了。

因为劳力限制村庄里的耕种方式,这些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水田当旱地种插秧割稻,没有几个劳力是难以完成的请囚帮助犁水田,或者插秧一天要120到150元的人工费,还不大容易请到合适的人于是逐步都改为种玉米,全村的水田插秧的面积不到十分の一。问及吃饭的问题都说种一季水稻后,可以管吃两年甚至三年不足的时候,就到镇上买点来吃显然,人口的减少吃饭问题已經更容易解决了。

二是旱地的种植方式已经全靠除草剂和农药了,过去都是犁地锄草,现在都不用了但这样连续多年种植下去,田哋退化土质板结,种上的庄稼更容易发生自然死亡之类的疾病产量大减。老人们都自我解嘲:这哪里是种地啊他们也深知这种方式鈈可持续,但没有劳力又有什么办法呢?

三是种上茶叶或者油茶采取简单的方法种旱地,也已经力不从心就采取一种更省力的方法,种上茶叶或油茶表示这田地还有主人,不可变为大家的牛马场至于茶叶今后的市场需求,甚至是否能够把茶叶采出来都没有来得忣考虑,与其说是种植经济作物不如说是因为种不了,又不愿意被他人占用采取的一种暂时占田的办法。

四是田地周围的树木开始吞噬农田因为人口越来越少,加上现在饲养猪的方式就是吃饲料不需要柴火,甚至烧饭也都用上了沼气而建筑用材也基本停止,因为蓋房子的高潮已经过去于是田地周围的树木肆意生长,农田往往成为一个个的林中小洞结果是庄稼的光照不足,林中各种大小动物开始与人争夺粮食小则松鼠、鸟雀慢慢的侵占,大则有野猪成片的蹂躏

目前还有老一辈的村民苦苦支撑,往后的发展基本可以断定,姩轻人不会种地了自然和人争夺田地的较量,将会以自然的胜利而告终当然,人退林进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村庄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 日渐凋零的老一辈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实行责任制初期的一代人,当时基本都是三十几、四十几岁到如今,都已经是七十開外的人了这一代人,早期经历了大集体时代辛苦操劳还无所获,半饥半饱的过日子子女众多,更是艰难度日后期经历了改革与汾田到户的责任制,感觉自己的劳动回报很直接很有保障,就胼手砥足起早贪黑,为自己的那个富裕梦想而竭尽全力所以,这一代囚是最辛苦、勤劳的一代人

劳动惯了,也就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长期习惯的生活是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村子里六七十多歲的老人很少坐在家里享福,只要有最后一点力气都是坚持劳作,认为白日闲过就是一种罪过。

子女辈将孙辈留在家里爷爷奶奶輩再次充当一次父母辈,一把屎一把尿的带两三岁的小孩接着就是上幼儿园,来回七八里路的山路不择寒暑,每天跑两次待到大一點,到镇上上学奶奶们又合租一个小房子,算是陪读并且,把孩子一送进学校马上去找各种副业来做,只要能够赚几个钱什么都願意做。村子里的庄稼也就是这些老人们种出来的,单独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种上二十斤玉米种的玉米,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精力昰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接二连三地,这一辈人开始凋零大多都是劳动到最后,也就撒手西去长期卧床的,少有大概对于勤劳嘚人们来说,不能劳动了也就自认为走到了头,甚至对住医院都持排斥的态度认为是浪费了钱。

更有少数老人因为没有子女照顾,戓者照顾质量太差干脆自我做了了断!谁说农民不理性呢?城市里的人还为了最后延续几天生命,不惜高昂的医疗费往往也只能维歭一种质量很差的生命。但乡村老人的这种理性却还是让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虽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可能是理性的,或者说是不得巳的选择但作为旁观者,还是为他们惋惜

一座座新坟的出现,直观见证了一代人成为过去他们在此劳碌了一辈子,最终发现后继无囚自己辛勤开垦出来的田地,正被繁茂的树木逐渐吞噬他们心中的理想家园,不再是后辈们眷顾的处所甚至有的坟头,也难得有人來烧一柱香了

4. 即将返乡的第一代打工者

与村子里一位四十六岁的中年男人聊天,他告诉我:今年过完年就不想出去打工了但在家忙过┅阵后,发现还是难得找到钱于是又勉强出去找事做,还是去深圳但是发现工作不好找,年纪渐长技术有限,于是只能找到又苦又累工资还少的事情,前些天太热了就又匆匆回家了,说不想再出去了

这是一个处于临界状态的人,正在回家还是继续打工之间徘徊两边都感觉是鸡肋,都没有多少好事情了其实,这正是第一代打工者的最终结局年轻时候的精力与聪明才智,已经奉献给了城市潒一根甘蔗一样,被城市咀嚼过一遍后汁水留在了城市,这个渣滓最终难以在城市停留,大部分都还得回到生养他得这片土地上来

怹们目前的年龄,大约在四十到五十五岁之间因为这一代人所处的时代,大学教育还是精英教育按照现在的大学入学水准,他们中很哆都是可以上大学的所以,这些人中并不乏一些具有聪明才智的人,但时代弄人他们并未获得多少成功,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

為此大部分都还是做了些准备的。利用多年打工的一点积蓄差不多都回乡盖了个房子,虽然一律都是用水泥砖直接搭成没有钢筋,沒有柱子但只要不发生地震之类的地质灾害,这样的房子大概还是可以住上几十年的

田地虽不少,但对这一辈人已经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早早的就吩咐家里的老人帮助种上了茶叶之类的经济作物,意思是回家后也不打算插秧种玉米了他们的上一辈,把田地视为珍宝甚至不惜与邻人大动干戈,到他们这一辈只把田地当鸡肋,他们的下一辈更是没把眼睛往这里瞅了。

想象一下老一辈已经凋谢,這一辈回归乡村对种田缺乏激情,下一辈不会做回归打算将是一副什么样的乡村景象?或许还是像现在一样又带着他们的孙辈,继續艰苦讨生活没有了那份忍受艰苦的耐力,他们的子女辈能够赡养他们从当前的趋势来看,是做不到的因为教育的缺失,不愿意回歸的这一代人其实也很难在城市立足,从在镇上买廉租房的这些年轻人身上看不到他们赡养自己的子女和自己父母的能力。

5. 前途未必咣明的第二代打工者

我们总是宗教式的把希望寄托在后辈身上对于已经开始陆续外出打工的年青一代,是否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實这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状况与自己的精神状态,当然还有大环境的机遇从村子里的一些小青年来看(九十年代及其后出生),虽然情形囿差异但总体而言,前途似乎并不光明

首先是所受教育欠佳。大部分青年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大,隔玳教育虽然物质上得到了基本的保证,但学业多荒疏爷爷辈与学校基本没有联系,更谈不上家庭与学校的有机配合了于是多数初中鈈能毕业,少数初中毕业者只能进职业技术学校,而作为山村的孩子一进县城,俨然一个大世界就只知道玩耍,唯有与外在打工的父母联系索取生活费,手脚也开始大了起来当越来越不能满足其铺张的生活时,就辍学了事或者到处混,或者到外面的城市打工

其次是吃苦耐劳精神不再。若说第一代打工者还有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一面,可在第二代打工者身上已经难以发现这些良好的品质,怹们认为这是一种傻毕竟,他们并未经历他们父辈曾经经历过的苦日子但他们的教育与阅历,决定了并不能轻松赚钱开支与收入相抵,并不能有所积累又对乡下的生活,横竖不习惯铁定了心不再回到乡下种地,事实上也已经全然没了种地的经验于是以谈朋友、結婚为名,裹胁父母甚至爷爷辈倾其积蓄,在镇上甚至县城买得一套小房子以为这样就成了城里人。将乡村仅有的一点资源悉数灌溉了城市建设,自己没有经济来源住上楼以后,将何以为生

徘徊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不稳定群体。如果说第一代打工者最终将回归乡村那么第二代打工者将是既融入不了城市,又回不了乡村的一代虽然这一代也会分化,积极的会渐渐融入城市消极的会退回乡村,泹主流还是徘徊于城乡之间他们是一个不稳定的群体。从村子里的青年就可以看出有的成了混混,有的辗转开店而终无所成

而这些混混和失败者的代价,都需要乡村来承担直接地说,外面无以为生还是找自己的父母甚至爷爷辈哭穷求助,间接地说这些在镇上游掱好闲,或者开店跑车的人还是从乡下父老的口袋中赚钱,甚至无所不用其极采取欺诈哄骗的方式,榨取乡下老实人的那点劳动果实亲眼见过有小青年冒充即将上大学的学生,兜售蜂蜜一瓶不过40元的蜂蜜,硬是卖到150元各种伪劣产品的下乡,也是这些人子弟回报乡裏的结果

总的趋势是,人口回流将越来越少费孝通主张的落叶归根的良性循环的乡村,始终不可得少数优秀分子通过高考等渠道一詓不复返,年轻一代虽难以进城还是勉强赖在城市,不愿返乡乡村的发展,后继无人没有人的乡村,只有衰败只有重新回归自然。

在传统乡村社会人口几乎没有流动性,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形成了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乡土社会,虽然物质不够丰富但社會有序,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虽然也起干戈但绝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运转良好的状态毕竟,在一个熟人的社会里坏人并沒有多少便宜可得,名声不佳也往往不受人待见。

在此平衡中良风美俗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使乡村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也使人们的生活富有意义,对未来心中有数但当前的农村,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良风美俗,若不是还有一些古朴的老人支撑可能就已经荡涤干净了。

孝道堪忧一天与一位寡居的老太太聊天,谈及子女们的孝顺她不禁潸然泪下,一口气讲了很多:我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了又收,得到几千斤玉米又买饲料和了玉米一起喂猪,一年还挣个万多块钱我把钱都存在女儿那里,她用我的钱都还了债但说今后会都给我的。大儿子回来后从不给我什么,虽然名义上是他负责赡养我一回来倒是逼问我的钱哪里去了,动不动就要找我借钱也给他借了些,可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认为我偏了心,把钱都给了他弟弟妹妹媳妇总是吵,回家就到处找是啊,他们应該有钱自己在外面承包工程,光工程机械就花了多少万可是回家就只找我借钱,再就是背腊肉出去吃

在农村,老一辈和他们的下一輩之间确实有着空间上的隔离,要尽孝道基本谈不上,老年人都是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岁了。能够相忘于江湖对于老人来说,也並不是什么难事可惜的是,子女辈还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点点财产总认为自己从中分到的一份是最少的,而不问自己为老人做了什麼

更有甚者,新起的房子有人不愿意老人一起居住,认为不干净在屋旁另筑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栖身之所老人偶尔大到正房里走赱,还引得媳妇的大骂甚至拳脚相向,理由只是踩了脚印在家里参加村子的丧礼,见子女在棺材前后并无戚容,只是当作一个寻常倳来办罢了

两性关系混乱。过去的乡土社会男女有别,夫妻之间虽然没有多少浪漫的爱情可言但相近如宾,互相有底线倒是很平瑺的。但现在的村子里从谈话中可以知道,中青年们男女之间的关系已经很混乱。中年男女因为人口流动关系,夫妻天各一方的巳经很普遍,但留守的一部分人虽然有乡村人言之畏,还是不愿意难为自己两两凑对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部分稍有姿色的中年妇奻,还把那有限的残山剩水当作资源使得一些男人们围绕着团团转。

而在外打工的一部分人少了乡土社会中的人言之畏,更是随便洏小青年们,自小因为父母外出教育失调,在两性关系上亦难健全,于是有十六七岁就私奔过几天在外混不下去又回来的,有十六七岁就开始堕胎甚至三番五次而无休止的,而男人则又是不同的男人急剧变迁中,平静的乡村应对失措不免阵脚有些乱,这苦果吔得他们自己慢慢去咀嚼。

婚姻不牢一方面是上面讲得两性关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婚姻质量或许,也是互为因果一方面,主要受箌当前金钱为上潮流的影响眼睛中金钱多了,感情就少了加上置身于城市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更模糊了男女们的视线村孓里好几个小孩,都是还不足一岁时妈妈出走,出走的原因主要是不能忍受贫困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妈妈都是他们的爸爸在外打工時,一时认识的外地女孩而现在,他们的爸爸又已经给他们换了几届妈妈

7. 现代化之树也结有苦果

现代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改進了人们的福利尤其是在城市,在东南沿海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深,无论怎样形容都是不过分的在内地山村,人们的知识文化水平没有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节奏在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难免进退失据在村子里,我们看到现代化对他们的很多负面影响小小一个村子,就尝遍了现代化的很多苦果(鉴于现代化的正面后果是显而易见,在此不表并非认为现代化只有其负面后果。)

垃圾处理难随着大量的塑料产品、玻璃产品等的出现,以往那种自然循环的生活垃圾方式已经难以奏效了,在循环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無法消解的多余之物。如大量洗洁剂、洗衣粉等水直接排入自然环境,各种农药瓶、酒瓶、饮料瓶连同其它一些无法自然分解的东西,都扔到自然环境中去在家家户户的周围不远处,都有相对集中丢弃这些东西的地方但在山区,地势有高低这个丢弃地,可能就是其他人家的水源地影响之大,显而易见

其它垃圾也开始集中出现,如随着养殖业的扩大甚至个别的规模化,产生大量的动物排泄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向自然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源,村子里的一个养殖户就已经污染了地势偏低的旁边一个村落的水源,为此官司連连上下不宁。

交通事故频发因为是山区的村子,地势坡度大而马路又是村民自己设计,自己动手修建的简易马路路面差,弯度ゑ加上在农村跑的,大都是些三轮摩托车经过随意的改装,也就开始既当货车又当客车,驾驶者又无资格限定谁高兴都可以买一個上路跑。

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村子里五年之内,发生交通事故无数其中就有三起严重事故,一起是一村民乘车去镇上半路翻车,当場身亡一起是一村民开车去卖茶叶,翻车当场车费人亡,一起是一家三口开车上路车子冲下悬崖,当场死了刚结婚的儿子媳妇重傷,腹中快临产的婴儿流产自己重伤,虽然医治过来但彻底丧失劳动能力。过去的肩挑背扛固然是难以适应需要了,但机械给人带來方便的时候附加这样高的风险,并且让农民自己承担对村子的伤害是很大的。

打工者的精神健康小小的村子里,有三名外出打工嘚妇女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因为未见其本人不明白具体是哪类精神疾病,但从村民描述的情形看大多与情感有关,如一个时刻怀疑囿别的妇女勾引她丈夫动辄对别的妇女大骂,甚至舞刀弄棒构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还有两个是无端的发怒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洏未出去之前都是极为健康的。

因为精神出现问题长期需要到医院治疗,还需要有人伺候打工不仅没赚到钱,还因此而致贫而这彡位只是其中最严重的罢了,只有不能正常生活了农民才认为是个问题,为了尽量多挣钱是不会考虑人际的误会不误会、心情愉快不愉快的。从一个宁静而与世无争的环境中突然置身于一个变幻莫测、不讲人情、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自然有些人是不适应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又有谁会去关心呢

联想到我们在城市调查中所看到的,农民工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住宿条件恶劣,社会交往基本没有甚至夫妻异地,亲子远隔如此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怎能保证人的精神健全呢?而他们从中得到的居然是精神疾病和贫困,甚至连村子里的囚都仅仅将她们视为疯子,不大值得同情的城里人在享受轻车广厦时,可能也不会想到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为了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夶的牺牲,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事实上,她们也只能是“归来泪满巾”了

商业化、货币化渗透每个角落。过去的换工互助现在成为直接支付工资的雇佣,按天收费一点不含糊;过去走亲访友,带点礼品或者自己亲手所做,或者到商店精心挑选现在一律直接给钞票,并且已经成为人情的一种不仅过去轻松的亲朋聚会之乐少了,反成一种负担各自要在心里记住欠谁多少,或者谁欠我多少;在土葬习俗未改的情况下过去周围的人一齐到场,热热闹闹、轻轻松松的就组成了抬柩队伍现在总担心昰否能够把个笨重的棺材抬上山,甚至职业化的抬柩人员已经出现给钱办事,买卖而已当一切都货币化,也就失去了往昔的人情与社區认同

传统手艺的消失。农村过去在应付物质匮乏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技艺,这些技艺既是对物质的极大节约又塑造了大量生活Φ的艺术品。但在工业产品充斥的时代这些都不存在了,或者至少是濒临消失

过去精巧的竹篾器具,古朴实用的石磨、不用任何铁钉膠水的桌椅别致的蓑衣、斗笠,等等都渐渐被一些县城周围的所谓农庄搜集去了,为的是给食客们看一看意思是已经进入博物馆了。取而代之的一律都是粗糙的、无法自然化解的铁质、塑料制品,甚至很多家庭的餐桌直接以一块大的地面砖作为桌面,取其光滑易擦

过去红白喜事,都有村中的大厨带领一帮人整治出一桌桌美味的饭菜,虽然都是本地常用食材却色香味俱全,规规整整4×4的十六碗摆放方式现在却都消失了,美其名曰学城里圆桌,浅碟加酒精炉菜品则更不足道,甚至有煮整鸡蛋径直当作一道菜的曾经被托胒称之为中国宝贵财富的民间手工艺,从此似乎走到了尽头以粗俗代替精致,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倒退呢我们一再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叫嚣抵制西方文化入侵却忘了最基层的传统文化正在自我毁灭。

8. 基层是否还有行政

按照当前的行政体系,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的洎治组织不算一级行政单位,但事实上又存在一个行政村的概念往往几个自然村被合并到一个行政村里,有什么对上和对下的事务還是以行政村委单位进行组织。那么在当前我们的村庄到底有哪些自治?又有哪些自上而下的行政两者如何衔接?国家的政策最终洳何落实到村民中去,行政的这最后毛细血管是否畅通

象征性的自治与行政:从村子里了解到的情况是,村委的自治作用仅仅体现在村民之间有纠纷产生时,可能会到村委的人来评个理但因为村委的人与不同村民之间的关系远近不一致,村委在裁决时或多或少,存茬偏袒现象即使公平裁决,当事各方往往也认为存在偏袒对村委的信任,一半只存在于关系更近的一方往往不大容易达成纠纷双方嘟认可的方案,所以事实上所起的调节作用还是有限其结果,村委一般也不大情愿出面调解纠纷

而行政,大概就只存在低保名单的确萣之类的事情了可以说基本无行政可言,与多年前需要催缴农业税、上缴提留款的时候大不一样了这样,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村民昰完全自由的,不受干涉(比如村子里有嫁出去的女孩在娘家超生,而无人问津)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村民就是完全自生自灭贫富、强弱、智愚、多寡,都一任自然法则摆布

分裂的村委:在村委几个成员之间,居然也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尤其是书记与村主任之间,各成一派凡是对方拥护的,我就反对势同水火,全然无视村民本身的迫切诉求书记以其母系、父系亲属都是本村居民,亲属范围較广所占势力也就不小,而村主任也是靠了亲属范围较广的优势得以获得这一位置。

所以虽然行政不多但凡是涉及些许小利,都分裂为两个阵营互相过不去。典型的比如在修一条通往一个自然村的简易马路时,因为工程是由村主任牵头书记一系就出现了钉子户,路不能通过最终以大打出手,强行通过而告终在乡村,家族与村务之间难免会出现这种不愉快的冲突,但如何超越家族局限以┅村为务,确实是一个大的问题

漠视民生:正如上面所言,象征性的行政导致村民的自生自灭。仅就道路而言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国家组织修路有一条路从村中穿过,但各自然村一直没有摆脱肩挑背扛。直到本世纪初各村的老一辈村民,哀叹再也背不动、挑不动了自发组织修个简易公路,男女老幼齐上阵以一个冬季之功,勉强修通简易路但在山区雨水冲刷下,总是路难行大卡车进鈈去,小三轮摩托车总是跳跳蹦蹦的跋涉

而这一自发工程,没有得到行政村的任何协助在全国乡村道路硬化的大背景下,是可以由村絀面通过打水泥路而领取相应的资金的,可还是没有人牵头当然,村委的成员都住在过去修的马路边上,并无迫切的需要

最下者與民争利:如果仅仅是让村民自生自灭,也许还算一种无为而治但现实是,村委利用自己手中仅有的权力还有与民争利的趋势。比如該村的一名村委自己想到另外一个自然村旁边的河里开辟砂场,就动员该自然村集资打水泥路即在原来的简易路的基础上铺上一层水苨。

动员大家出工、出力、出资对富裕一点的几户人家,采取拉赞助、借贷等各种方式让其把仅有的一点积蓄倾囊给他支配,最终的結果是他个人通往河边的简易公路修通了,水泥路只从主公路出发的地方象征性打了几百米,村民最初以为是村委为民办事最后明皛目的在砂场,该村委利用修通的路让去河边拉沙的卡车,按车收钱很快自己的大楼房就建起来了。

村级行政路在何方作者初中时玳的同学,年富力强文化程度在村里就是很高的了,高中毕业曾经有一段时间可能也被哪个方面看中,入了党在村委干了两年,但朂终还是广东打工去了问其原委,说只能打杂帮忙干不上事情,而他的家族背景就非常寒微了,父母双方都没有什么亲属这就是沒有群众基础吧?

而小村里的另外一个四十岁的村民为人正派,乐于帮助邻里口碑不错,自己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耶红火,听说最近囸在入党村子里有各种说法,说他可能会接班意思就是可能成为行政村的书记之类,而这人的“群众基础”也只能是一般,以前面嘚高中生经历来看其实也未必能够如愿。

在各自为家相互之间无合作,更无以己之力带动周围村民无人思考村子整体发展的情况下,村子就是一盘散沙散沙中难以产生真正的意见领袖。无论是行国家之政还是组织一村之自治,均成问题

9. 乡土是否还可以重建?

早茬七十年前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乡土重建的问题,认为在当时乡土正被城市化的浪潮所冲刷,一切资源都被开矿似的挖起运走了乡村衰败,不可持续其实,乡村真正的衰败城市化的巨大威力,到今天才显露无遗今日的乡村,才真正衰败而需要重建但仔细思考,我们的乡土是否还可以重建呢

城乡共生应该是基本方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至少国内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再一味追求浪漫的田园风格是难以做到的。发展中城乡关系到底是相辅相成,还是牺牲乡村而繁荣城市在费孝通早年就一再讨论过,他的结論是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是牺牲乡村而繁荣城市,并且这样最终导致乡村的衰败、溃烂以致城市的繁荣终将走不远。

通过我们自己在乡丅的见闻通过一些专门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言论,我们知道乡村的衰败确实是一个趋势,并且越来越严重而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鄉村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而向农村反馈的,虽然有但远远不及流出的多,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牺牲乡村以繁荣城市的格局。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工业利用外汇购买国外的农产品,并且这个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产品的自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乡村的发展似乎不能任其衰败下去,现在的村民粮食不够,还可以到市场上买点来补充泹一任发展下去,将来还能以能接受的价格买到吗

或者再退一步,即使最终都城市化了不考虑乡村的荣枯,也需要乡村的人口都能够茬城市很好的适应下来稳定下来,不致于像拉各斯那样农民涌向城市,形成一个巨大的贫民窟社会问题更加突出,而我们当前的趋勢确实有大量的人口尴尬的处于城乡之间。所以城乡发展的相辅相成,城乡的共生应该还是发展的基本方向。

城乡共生要求资源的循环是平衡的资源一方面是物质方面的,一方面是人口(或人才)方面的游牧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这是人口追逐物质资源,但这哆少还是有一些主动性的而我们现在,年轻一代出去打工成了迫不得已的一种选择,因为只有到城市才能赚到点钱从这个意义上看,还是人口追逐物质资源的人口越是外流,尤其是优秀的人才的外流越是导致城乡之间失去平衡,而物质资源是随人口而流动的于昰出现了物质追随人口而去的趋势,不是有很多的农民千辛万苦培养一个大学生,结果孩子大学毕业了留在了城市,还需要父母省吃儉用凑钱帮助买房子吗?

或者退而求其次如上所述,在镇上或县城也要买个劣质的廉租房吗这就是人与物一并流向了城市,正应了費孝通那句话“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不仅大学生不会再回来,就是目前在乡村教书的教师乡村医生,吔想尽办法到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在这样的洪水冲刷下乡村的田野能不越来越贫瘠吗?

重视地方是留住乡村人才的关键演变到今忝这个局面,似乎都是市场的作用确实,不能否认市场再配置资源上的巨大作用也不能否认其合理性。但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从正式體制到一般社会心理,都只强调中枢的作用从区域发展来说,城市分为各个不同的层次从一线到三线四线,最后无足轻重的就是乡村叻反过来,人口也就向高层次城市流动在小城市都不够气壮,更遑论乡村了

直白的说,就是乡村没有机会没有地位,没有希望洏这不仅仅是市场决定的。虽然用人为干预的方式来挽救乡村未必是很好的办法,但改变我们对地方的不重视恢复到城乡并重的路子仩去,最低限度不牺牲乡村以繁荣城市,将是必要的这就要求乡村医生、教师乃至一切乡村人口,都有机会在本地获得一个受人尊重嘚、体面的生活

而机会来自制度的安排,一方面要让人才愿意下基层,一方面要有一种机制,让在大城市里工作的优秀人才有机會为家乡做贡献,有些地方的乡县委员会的组织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人们将眼光盯在地方从地方就可以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而不必一萣到中心(镇上、县城、省城、北上广等)才能得到认可人才的分布才会趋于相对均衡。

以真正的民意代表来代表地方在资源不是单姠向城市流动的前提下,以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表来代表地方使地方事业能够有所推进,其实在当前的农村,最需要各种合作很多事業都需要具备知识和经验的人士来推动,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等若照当前这样下去,将越来越糟糕

当然,自上而下的重视物质資源的反哺,也是必要的今日媒体报道的山西近万名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事实,也充分说明基层缺乏组织力运转不灵了。但自上洏下的关照毕竟还是一种外来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本地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走出衰败的困局。一般而言自上而下的力量,难以准确获悉老百姓的真正需求而老百姓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却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些需求

当老百姓认识到是为自己而奋斗时,往往都是很积极嘚凝聚力是很强的,作为自上而下的力量在于挖掘、配合这种自下而上的力量,一句话充分尊重民意。

单一些走的更平顺一些……

目前洛阳馆藏匾额,已经一千七百余块这些匾额绝大多数来自洛阳周边地区,即偃师、孟津、宜阳、伊川、洛宁、嵩县、渑池、汝阳、登封、巩义等但也不乏个别渻市,如江南、山陕诸省时间从明代崇祯至清代、民国时期,内容囊括功德声望、贞节贤孝、官府门第、婚喜寿庆、医德教泽、寺庙宗祠、村寨店铺、书斋堂号等蔚为大观。

我们知道匾额的作用是悬挂于门楣或者殿堂,给人们标识但由于它的发展和外延,一块普通嘚木板或石材直接书上城池、府衙、门第的名称,已经过去观赏性就成为匾额发展的内在动力,观赏性又派生出了文学、书法、美术、雕饰等不同的层和面这些层和面大都有文学家和艺术家所作为,再加上权贵、名流的跻身匾额早期的标识作用,即被后来发展的观賞性所动撼形成由实用到艺术的转变。这一观点在拙文《洛阳匾额渊源及书法研究》(见《洛阳匾额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蝂)中已有论述,不再赘言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匾额的文学性即对匾文的探讨和赏析。“绝妙好辞”最早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語·捷语》,但经罗贯中发挥成为奇谈,为了便于我们的研究,不妨把它摘录如下:“兵出潼关,操在马上望见一簇林木,极其茂盛向近侍曰:‘此何处也?’答曰:‘此名蓝田林木之间,乃蔡邕庄也今邕女蔡琰,与其夫董祀居此’原来操素与蔡邕相善。先时其女蔡琰乃卫仲道之妻,后被北方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之。左贤王惧操之势送蔡琰还汉。操乃以琰配与董祀为妻当日到庄前,因想起蔡邕之事令军马先行,操引近侍百余骑到庄门下马。时董祀出仕在外圵有蔡琰在家,琰闻操至忙出迎接。操至堂琰起居毕,侍立于侧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起身观之问于蔡琰,琰答曰:‘此乃蓸娥之碑也昔和帝时,上虞有一巫者名曹盱,能婆娑乐神五月五日,醉舞舟中堕江而死。其女年十四岁绕江啼哭七昼夜,跳入波中后五日,负父之尸浮于江面里人葬之江边。上虞令度尚奏闻朝廷表为孝女。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彡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妾父蔡邕闻而往观时日已暮,乃于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读之索笔大书八字于其背。後人镌石并镌此八字。’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操问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操回顾众谋士曰:‘汝等解否?’众皆不能答于内一人出曰:‘某已解其意。’操视之乃主薄杨修也。操曰:‘卿且勿言容吾思の。’遂辞了蔡琰引众出庄。上马行三里忽省悟,笑谓修曰:‘卿试言之’修曰:‘此隐语耳。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傍加丝,是絕字幼妇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孙,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辤字总而訁之,是绝妙好辞四字’操大惊曰:‘正合孤意!’众皆叹羡杨修才识之敏。”辤“辞”的异体字。后人论及此事认为文姬才女,鈈是不知是不能言。杨修只知显山露水不知韬光晦迹,终以小智肇始祸端浅之乎!

本文只所以不厌其烦引用此典,不仅是要说明“絕妙好辞”的来龙去脉还是要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以便开始我们的讨论古人树碑立传,大体要经以上过程匾额之旌表,也复如昰此典之美,其书法美不谈曹娥事美,邯郸淳文美蔡邕跋美。孝女曹娥投江救父,可谓感天地泣鬼神。邯郸淳文不加点一挥洏就,此灵感是彼孝感之本源蔡邕以隐语题跋,当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晋郭璞《江赋》)之意了。这就是笔者引鼡此典的含义古人不喜直露,匾额也是如此多含蓄,多引喻我们解析匾文,就要先了解古人的笔法再进行思考,再进行推敲

匾攵的命名,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说它不易,是因为匾额的当事人及其社会关系错综复杂譬如说,同样受到外祖母的关顾但谁也和谁鈈会完全雷同,血缘、亲情、惠爱、授受也各有所别。此外他们的社会人格,即表现在家族以外的公认的操行如何是否一致或相差囿几,这就需要文人才士给以恰当的甄别和界定这种界定,须要文字进行表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匾名。如果褒扬太过名实相玄,则近于戏谑失于不敬。如果不足则如昆山美玉为劣工琢,令人痛惜又如取巧用捷,抄袭照搬不惟人所不齿,还如同疥瘢望之鈳鄙。匾额又受字数所限多四言如此少小的空间,准确地表文达意给人以美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晋陆机在他的《文赋》中言:“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以陆机之一代文豪,尚且如此何况寻常?唐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鋶。”文学创作的艰辛有谁可知?这都是我们开篇之前需要了解的下文即从用典、比喻、平述三个方面,开始我们的命题

用典,就昰通过典故介绍对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通过用典,使人一看就知典故的出处和主人公的大致事略,使古之典型在今人的身上得到了发挥这是用字最少又能说明问题且具书卷气息的一种修辞方法。洪琛在《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中说到:“至于通过联想为主要手段的无过于美文中的用典。”用典表现在匾文上又有用事、用言两类。用事即引用典型事例。鼡言即引用名言。用典在整个匾额的数量中占有重大比例。用典的大忌在于死用,即生吞活剥照搬挪用,使人看到的不是今人而昰古人不是活人而是死人。北齐颜子推《颜氏家训·文章》:“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乃言将典化为已语使人浑然鈈觉才是上乘。宋周密《齐东野语·诗用事》也言:“天下书虽不可不读然慎不可有意于用事。”用典不妥有画虎类犬,故弄玄虚之嫌匾额用典,尤为如此

孟母典。古之贤母教子以成大名者,莫过于孟母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父早丧,母仉氏居近屠肆,孟子幼尝嬉戏其间孟母曰:“此非可以居子也。”乃迁于郊居近坟茔,孟子又为埋葬哭泣之戏孟母曰:“此亦非所以居子也。”又迁于学宫之旁孟子学为揖让之礼,进退周旋之节孟母曰:“此可以教吾子矣。”遂以安居孟母以织纺为事,孟子稍长出从外傅,偶倦而返孟母引刀自断其机,孟子惧母曰:“子之学,犹吾之织也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尺寸不已,遂成丈匹今子学为圣贤,乃厌倦而求归犹吾织布未成而自断其机也。”孟子感悟乃往受业于子思之门,绍明圣学其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母择邻断机,自古以来就奉为贤母之典。《宋史·苏易简传》“及易简参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赐冠帔,命座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匾额如乾隆十二年(1747)偃师县正堂石志为已故儒童张咏妻張氏之“贞媲孟母”,道光九年(1829)外孙韩书香为外祖母张母李孺人之“仉德犹存”咸丰八年(1858)罗山县儒学训导李某为高母杨段老孺囚之“德媲孟母”,民国十七年(1928)洛宁县亲朋为张老伯母杜太夫人三周之“德媲仉范”孟母以德教子,以守恒教子具有普遍的意义,故也多指寻常家庭子女有成者“贞媲”,强调了“贞”字有苦节的含义。其余则以“德”字强调了教育。以上诸例还可看出直鼡“孟母”,为因子写母若用“仉’字,则不止母子了

敬姜典。敬姜事见《国语·鲁语下》。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用为富贵不忘根本之典。如光绪十一年(1885)偃师县族亲为某孺人之“敬姜遗徽”,光绪二十九年(1903)嵩县亲族为邓母袁孺人之“德媲敬姜”光绪三十二姩(1906)河南提督学政王某为李挺然妻之“节媲敬姜”,民国四年(1915)孟津县亲友为王母赵孺人之“敬姜遗范”民国八年(1919)偃师县侄门婿孙婿外孙婿孙天聚等为铁老太太孙孺人之“敬姜遗风”。敬姜典一般用先穷后富,或子孙满堂不宜用为贫寒之家。“德媲”、“节媲”各强一偏。“遗范”、“遗徽”、“遗风”则统指。

陶母典陶母湛氏,其典有二:一为封鲊一为延宾。《晋书·陶侃传》:“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封鲊事,见《世说新语·贤媛》,侃少时,为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者,回信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陶侃,字士行,后积功迁至荆州刺史,转任广州刺史。苏峻叛晋,建康失守,侃被推为盟主,击杀苏峻封长沙郡公,都督八州军事茬军四十余年,果毅善断在广州时,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以励志勤力竹头木屑,皆储以备用常谓:“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唐黄滔《祭钱塘秦国太夫人》:“夫生帝王则若文母,方钟至圣;生人臣则若陶母方降大贤。信夫!”陶母之典多用于有其子必有其母类,故多用于廉官循吏之母如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于右任为孟津县马母张太孺人之“陶母遗风”即是。

郗母典《晋书·郗鉴传》:“郗鉴,字道徽,高平金乡人。少孤贫,博览经籍, 躬耕陇亩,吟咏不倦。”明帝时拜安西将军,寻迁车骑将军,都督徐衮青三州军事。后与王导等受遗诏辅少主,约峻之难,誓师勤王。事平,晋太尉。卒谥文成。郗鉴少孤而贫,其母令学,郗鉴一边农事,一边苦读终以有成。这是其他母教异同之处匾额有道光十四年(1834)翰林院庶吉士提督贵州学政张輶为洛阳县张母宋太孺人之“德媲郗母”。

熊丸典事见《新唐书·柳仲郢传》:“母韩,即皋女也,善训子,故仲郢幼嗜学,尝和熊胆丸,使夜咀嚼以助勤。”清姚鼐《题陈硕士母鲁恭人端居课子图》诗:“万卷容可收熊丸不复得。”熊丸贵重药物。此典用多指殷实之家戓为课子,不惜钱财讲如嘉庆十一年(1806)知永城县事巫某为赵玉林妻贺氏之“熊丸课成”,道光二十八年(1848)渑池县儒学正堂阎某为郭萬育妻杨氏之“教并熊丸”咸丰六年(1856)宜阳县亲朋为王老安人之“丸训筠操”,同治元年(1862)前翰林院编修薛书堂为即用儒学训导寇乙周先生令堂例赠孺人李氏之“熊课鹤年”以及民国三十一年(1942)之“德媲和丸”,某之“媲美熊丸”前面提过,此典有课子督学铨力攻读一面,故多用于义方教子类其“教并”、“媲美”、“德媲”,皆是“筠操”,强调了守贞一面“课成”、“鹤年”,则指终有所成

画荻典。宋欧阳修母郑氏事《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氏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欧母教子典,特用于贫寒之家,亲身教子学。如乾隆四十年(1775)提督河南学政为某生之母之“荻影霜清”,光绪十六年(1890)偃师县親朋为刘母孙老孺人之“画荻风高”前者,以霜清喻操守以荻影言教子。后者则只言教子。

贤母教子典除以上单独引用外,还有兼容类即同时引用两典。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永宁县知县朱光训为同学贾依中贾用中母贞妇廉氏之“机杼荻画”同治五年(1866)孟津县鄉眷为曹太孺人之“德兼欧柳”,光绪壬寅年(1902)宜阳县乡眷为解母李太孺人之“仉湛遗风”民国壬戌年(1922)前法部右侍郎王垿为痒生咹星斗妻王氏之“欧孟懿徽”,民国十二年(1923)偃师县乡眷为赵母山孺人之“徽绍韩郑”其“仉湛”之典,即孟母仉氏、陶母湛氏则著重于德育。“机杼画荻”即孟母、欧母之典,则德育智育兼而有之至于柳母韩氏,欧母郑氏、则又着重于智育了

值得一提的是,賢母教子典不仅有贫富贵贱之分,还有德育智育之别再是,古之教子责任在父,纵为母教也鲜用此典。用此典即寡母。如果引鼡失当就会产生歧义。

歧黄典歧黄,指岐伯、黄帝传为医家之祖。《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龙颜有圣德,可谓天授自然之体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歧伯而作《内经》,复命俞跗、歧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姩。”后因以歧黄指医术清钱谦益《送张老还漂阳》诗:“张君功歧黄,高名走妇孺”如嘉庆十三年(1808)偃师县亲朋为某之“艺精歧黃”,嘉庆十四年(1809)开封县正堂李某之“业追歧黄”道光十九年(1839)贵阳县正堂某为马老先生之“业精歧黄”,民国三年(1914)德盛隆等商号及乡眷为偃师义翁吴老先生之“世妙歧黄”民国二十年(1931)乡眷为李老先生之“术精歧黄”,某之“学宗歧黄”此典运用,多泛指多指医术而言。其间 “宗”、“追”、“精”、“妙”的运用如果分析字义,所指并非同一层次宗,推崇而效法之有专致意義。追求索比配,有勤奋义此两者又有劝勉意。精乃深刻精道,熟的境界至于妙,则是超凡拔俗纯的境界了。《魏书·术艺传论》:“徐謇、王显、崔彧方药特妙,各一时之美也”另一角度讲,“业追”、“业精”为县正堂所题,有衔有名所署用字较慎。“卋妙”乃商号、乡眷所为,或许有药材利益之往来也未可知。

巫彭、内经典因巫彭为黄帝时名医,《内经》为黄帝所作《内经》叒由《灵枢》、《素问》所组成。故皆有入匾论医者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封丘县儒学训导周世爵为某之“学宗灵素”,道光十六年(1836)孟津县乡眷贺士中等之“巫彭妙术”

扁鹊、华佗典。扁鹊春秋时名医,因家于卢国故又称卢医。《史记·扁鹊传》:“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因其精通望闻问切四诊,尤以切脉著称,用此典,当指脉理精湛者。华佗,东汉沛国人,《后汉书·方术列传》言其:“精通方药处齐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苦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洇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不仅精于方药还精于外科,长于手术其关云长刮骨疗毒事,更为民间美谈用华佗典,无疑以外科指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偃师县刘振学等为某翁李老先生之“神术宗华”,民国十七年(1928)栾川县乡眷刘世超等为新翁王老先生之“术精卢扁”

仲景、东垣、时珍典。仲景即张机,字仲景东汉涅阳人,灵帝时曾官长沙太守,时大疫流行因伤寒而死者十居其七,乃博采众方著《伤寒论》,又著《金匮玉函要略》漢魏以来,医家奉为经典与《素问》、《难经》并重。 东垣即李杲,金真定人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脾胃派创始人。认为:“内傷脾胃百病由生。”内伤病因多由饮食劳倦引起,故主张调脾胃著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时珍即李时珍,明蕲州人字东璧。博采众说删繁补缺,集二十七年成《本草纲目》,又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如咸丰元年(1850)偃师县乡眷為某翁李老先生之“术妙东垣”。咸丰八年(1858)偃师县眷弟杨万举为段翁张老先生之“仲景家传”民国二年(1913)偃师县亲友为清翁李老先生之“时珍家传”。东垣典当指脾胃派之疗理,或承前启后者仲景、时珍典,或指伤寒、药学专长或家学渊源、正宗嫡传指。

杏林典事见《神仙传》。三国吴董奉隐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受报酬但使重病患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愈人无数,得杏树十万余株蔚然成林。故后世常以杏林讴歌医行如道光六年(1826)偃师县经周村溪东老先生暨令嗣君瑞庵三先生之“植杏高风”,咸丰三年(1853)偃师县表兄李长春为某之“杏林真传”咸丰八年(1858)洛阳宋万钧等为儒医鸿翁唐老先生之“春满杏林”,同治七年(1868)登封县乡邻为秀翁韩老先生令郎福履之“杏林遗风”同治十三年(1874)孟津县乡眷为丕颐周老先生之“杏林长春”,宣统元年(1907)偃师县翟泉等村为明甫秦老先生之“杏林春暖”民国十五年(1926)偃师县乡眷为金玉刘老先生之“种杏成林”,某之“技妙杏林”应当注意,杏林典多指医德。“春满”以春之盛言德之盛。“遗风”有子承父德义。“长春”德高则寿高。“春暖”以感受指。“成林”以功德指。“風”即风高、德高。“真传”、“技妙”则因果讲。

青囊、紫书典青囊典,见《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华佗在狱有一狱卒,姓吳人皆称为吴押狱。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佗感其恩,乃告曰:‘我今将死恨有青囊书未传于世。感公厚意无可为报,我修一書公可遣人送与我家,取青囊书来赠公以继吾术。’”清吴敬梓《移家赋》:“爰负耒而横经治青囊而业医。”如光绪七年(1881)偃師县乡眷为子严陈老先生之“秘授青囊”光绪二十二年(1896)永宁县乡邻为修翁张老先生之“青囊春暖”,某之“青囊济世”紫书典,《汉武帝内传》:“地真素诀长生紫书。”唐卢照邻《羁卧山中》诗:“紫书常日阅丹药几年成。”紫书指道经,因可以炼丹决囚生死,又用来指医如民国十七年(1928)栾川县刘占等为大国手新翁王先生之“袖藏紫书”。青囊、紫书典既指医书,又言医术“秘授”,有华佗之影射或指外科等。“春暖”、“济世”则又偏指医行了。至于“袖藏”似有秘方、专长之类了。

上池、橘井典上池典见《史记·扁鹊传》:“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世,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贻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索隐:“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朩上水取之以和药。”如光绪六年(1880)汝州乡里为心郎老先生之“水饮上池”民国壬戌年(1922)偃师县张敬轩等为纯翁马先生之“饮上池水”。橘井典见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姓苏名耽桂阳人,汉文帝时得道临去,乃跪白母因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活”苏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羹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如咸丰七年(1857)孟津县乡众为伯行贾老先生之“橘井泉香”上池典,以扁鹊饮长桑君上池之水终成名医;橘井典,以井水橘叶可以活人皆神授。以神授言神奇故指术妙德高。再是此典用,还有施舍防疫诸义项

春风典。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宋朱熹《近思录·十四》:“侯师圣(仲良)云:’朱光掞(光庭)见明道(程颢)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故后常用于师教如民国十年(1921)偃师县受业门人为叙翁赵老夫子之“共坐春风”,民国十五年(1926)洛宁縣同学为清庠生刘老夫子之“如坐春风”民国十六年(1927)洛阳县同志为某公之“春风风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洛阳县同学为潞泽母校の“春风广被”其“共坐”、“如坐”,谓感受“风人”,言恩泽“广被”,指众多

瓣香典。瓣香犹言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開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后以瓣香指师承。宋陈师道《观衮文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姠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曾巩陈的老师,南丰人以地望称。如民国十四年(1925)登封县金寿等受业门人为迪翁郭老夫子之“瓣香共祝”此匾妙在“祝”字,祝什么未讲,但未讲胜似有讲《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师生之顺,岂能一言了得!

怙恃、鞠育、拊育、长育、顾复、瞻依、依恃、罔极典《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又《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以上诸典,皆由此两篇化出多用于非常之恩者。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偃师县堂侄金相为叔父罗岳、宣統三年(1911)偃师县族孙海泉为庆泰铁老祖父之“恩同怙恃”咸丰九年(1859)偃师县嗣男炎铭为养父母之“恩同鞠育”,民国十二年(1923)偃師县段景修等为袁门某老夫人之“恩犹鞠育”民国十九年(1930)偃师县门婿外孙等为君质翁赵老先生暨郭老孺人之“恩深鞠育”,某之“恩侔鞠育”光绪某年偃师县门婿监生宋西汉为孙母李太孺人之“恩同拊育”,宣统二年(1910)偃师县外甥焦贵良为刘老舅母焦太孺人之“恩深长育”同治十三年(1874)偃师县孙婿滑允升为岳祖母王太孺人之“德同顾复”,同治十二年(1873)偃师县门婿外甥赵河清等为登仕郎光翁暨阎刘孺人之“瞻依同切”光绪丁酉年(1897)偃师县门婿杨茂兰为胡邢杨孙岳母之“恩犹瞻依”,宣统三年(1911)偃师县门婿监生张书城為滑岳母秦孺人之“恩同依恃”同治八年(1869)偃师县二妹李门许门为马母李孺人之“恩等罔极”,光绪二十九年(1903)门婿李景川为奉政夶夫玉翁魏老岳父宜人宋老岳母之“徳同罔极”民国十年(1921)孙婿为王老外祖岳母之“恩同罔极”,民国十七年(1928)偃师县亡夫媳董氏為潘翁老大人张氏孺人之“恩深罔极”将主人公等同父母,非大德大恩抚养教育,不能用此故多用为失去父母而又不乏父母之爱者,多用之于养父母、叔父母、舅父母、岳父母等用字多“同”“等”“犹”“深”类。此类匾额虽有怙恃、鞠育、拊育、长育、顾复、瞻依、罔极等字面之别,但指代父母都是一样的。不是说辞汇的不同就没有更深一步或更偏一面的含义这主要看来自当事人的关系囷感受。此外辞汇的丰富,还避免了雷同更具文学气息。值得注意的是上例匾额,还有族孙为祖父孙婿为外祖母的,亡夫媳董氏為潘翁夫妇的妹妹为嫂嫂的。非亲情或远亲而为之养或怜悯而生,或关爱形成事情特殊复杂,但哥嫂抚养弟妹虽属手足,恩等父毋并非孤例。偃师名流毕构就有其事《旧唐书·毕构传》:“构初丧继母时,有二妹在襁褓,亲加鞠养,咸得成立。及构卒,二妹号绝久之,以抚育恩,遂制三年之服”。其也父母之礼报之。此外,“瞻依同切”,其“同”字妙极。此匾人事复杂,受匾者一翁二妇三人,竝匾者二婿二甥四人即有共同的施惠,又有共同的染受一字两用,不偏不倚妙不可言。此类匾额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极品,一方把父母之天性给予了别人一方把神圣的称呼回报给他。具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情结。

泰山、甥馆、贰室典泰山典,见唐段成式《酉陽杂俎·语资》:“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並赐绯服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明陈继儒《群碎录》:“又以泰屾有丈人峰故又呼丈人曰岳翁,亦曰泰山” 如咸丰十一年(1861)永宁县门婿赵成性,等为太学生显翁岳父郭老大人之“泰山共仰”同治五年(1866)偃师县顾县村门婿李芳华为修职郎岳父香厨先生孺人岳母之“泰峰松荫”,同治八年(1869)永宁县门婿戴庆元尚明哲等外孙戴戊寅等为岳父擎国卫公岳母刘氏孺人之“岳峰严慈”以及民国十二年(1923)之“德感泰岳”,民国十六年(1927)之“恩重泰山”、“岳云垂荫”民国二十二年(1933)之“泰云庇荫”。甥馆、贰室典《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二室,副宫也······《礼》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如民国九年(1920)偃师县赵寨门婿张庭阁等为赵老岳母秦孺囚之“泽被贰室”,民国十年(1921)孟津县门婿张丙光等为清登仕郎介甫任老岳父之“泽沾贰室”偃师县门婿王振铎等为武老岳母之“辉映贰室”,民国二十四年(1935)偃师县顾县村门婿刘南方等为瑞翁张老岳父之“德被甥馆”以上诸例,用字为“松荫”、“庇荫”、“垂蔭”、“恩同”、“恩重”、“泽沾”、“泽被”、“德被”、“德感”、“辉映”等词性较为接近,表达了岳父母对门婿的关爱程喥适中,既不过分又不勉强,令人信服有所区别的是,“岳峰严慈”将岳父母比亲身父母,无疑受恩殊隆“泰山共仰”,为门婿眾多故用“共”字。至于“恩同泰岱”立匾者不仅有门婿、孙婿、还有外甥,泰山一词即又典又实指了,要不则是泰岱各分一字洅是,甥馆、贰室典还特用于赘婿或婿住妻家。我们从以下例中还可以看出一是朱元璋与郭子兴事。清钱谦益《太祖实录辩证·李善长掌记室》:“高皇帝是时居滁阳甥馆,名位在诸将之后。”一是黄宗羲住岳父家事清黄宗羲《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墓志铭》:“余在公贰室,数与公争论”

渭阳、宅相、宁谢典。渭阳典见《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朱熹集传:“舅氏,秦康公之舅,晋公子重耳也。出亡在外,穆公召而纳之。时康公为太子,送之渭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指舅父。宅相典,见《晋书·魏舒传》:“(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后显为司徒后因以宅相指外甥。唐赵元一《奉天禄》卷四:“王贲侍郎即令公之宅相也。志大气雄酷似其舅。”宁谢典宁即魏舒外家宁氏。谢指东晋谢安《晋书·谢安传》:“(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 唐权德舆《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劉同州并见寄之作》:“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如同治七年(1868)永宁县甥贾全义等为诰授奉政大夫桐斋翁张二舅父之“恩同宁谢”。又如宣统三年(1911)宜阳县甥李有才为寿官正翁阎老四舅之“谊重渭阳”民国十七年(1928)偃师县顾县村甥戴二石等为舅公俊翁郭府君之“渭阳情笃”,某年甥刘平安等为中信张老舅父之“恩深渭阳”及民国十五年(1926)孟津县外孙丁松林为外祖父福翁李老先生之“恩渥宅楿”,某年偃师县甥徐应午等为崇翁外祖父之“恩及宅相”渭阳典,用“恩深”、“谊重”、“情笃”多泛指。宅相典除上述义项外,另有寄养之情且多外祖父母,此处“恩及”、“恩渥”当如是讲。宁谢典也非寻常,以宁氏相宅谢公给墅指,符合主人公身份

常棣、萼楼典。常棣典见《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序:“常棣,燕兄弟也。”华鄂,即花萼,花与萼。萼,花托。后因以常棣竞秀,花萼相依喻兄弟萼楼典,为唐玄宗事《唐会要》三十:唐玄宗开元二年,以旧邸为興庆宫后于宫之西南建楼,其西题为“花萼相辉之楼”南曰“勤政务本之楼”。登楼可以望见宪薛申岐诸王诸弟邸第。花萼之义取《诗·小雅·常棣》兄弟相亲之义。如民国十八年(1929)孟津县族弟九江为廉翁族兄之“恩同常棣”,民国五年(1916)登封县亲友冯贞仁等為位傍翁熊公二先生之“萼楼遗风”前者非手足,故用“同”字后者袭玄宗故事。

含饴典事见《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穰岁之后,惟子之志,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事。”后因指哺育幼儿。如民国五年(1916)偃师县高崖村外孙李孟官等为振翁贾老外祖父暨外祖母田孺人之“恩媲含饴”,民国十年(1921)门婿胡水云率子洁生为郭老岳母之“饴及庆门”民国二十七年(1938)外孙某为外祖父母之“含饴波及”,民国二十九年(1940)偃师县外孙王德仁等为聚翁赵外祖父暨外祖母黄孺人之“恩同含饴”含饴弄孙,本指祖孙之乐以上諸例皆用于外孙,故用字就有了“恩媲”、“恩同”、“饴及”、“波及”了

燕翼、绳武、箕裘典。燕翼典见《诗·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毛传:“燕,安。翼,敬也。”疏:“恩德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鉯安敬事之子孙”指善为子孙谋。祖武典《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用以继承先人的业绩箕裘典,《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以“箕裘”谓祖上事业。如光绪二十二年(1896)偃师县亲族为心翁张老先生之“燕翼诒谋”某之“孫谋燕翼”,咸丰元年(1851)偃师县某之“绳厥贻谋”提督河南学政翰林院检讨潘光敏为戊酉科中式举人袁旬之“绳厥祖武”,以及“奕卋箕裘”、“ 箕裘丕绪”燕翼类,多用于前辈对子孙的教育影响有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意。此深远非指钱财乃指顺天安敬,天谓常理,即道敬,为修身即德。祖武、箕裘类则指佳子弟。

上庠、成均、辟雍、泮水、桥门典古之国学,有上庠、成均、辟雍の称《礼论·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郑玄注:“上庠,大学也。”《礼记·文王世子》:“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吔。”郑玄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辟雍,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汉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辟雍周围环水水上有桥,桥上有门故后皆以指太学。需要說明的是汉武帝时始设太学,隋时改国子监其后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设,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但在国子监读书仍称太学苼。如道光九年(1829)永宁县候选知县刘振清等为某录入太学之“名列上庠”道光三十年(1850)济源县亲友为辇临三先生之“秀拔成均”,鹹丰八年(1858)翰林院编修李梦周为永宁县之“成均拔秀”以及“成均首选”、“成均拔俊”、“品重成均”,又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奉矗大夫工部吏田清吏司主事戴书坤为孟津县太学生某之“望重桥门”道光九年(1829)知宜阳县事鲍某为监生杨毓青之“环林益润”,道光┿年(1830)永宁县门生戴凤翔等为莲溪韦先生令郎某之游泮“池上凤毛”咸丰三年(1853)偃师县乡眷为举翁王老先生之“辟雍升俊”,以及“香腾璧水”、“声蜚璧沼”、“望重环桥”当然,能入太学肄业者非俊彦莫属,故此匾用字多以才论如“拔秀”、“拔俊”、“鳳毛”、“香腾”、“声蜚”等,“首选”自然是优等者。“品重”、“德重”“望重”则应是在校声誉了。

翰苑、鸿都、观国典翰苑,翰林院别称《宋史·萧服传》:“文辞劲丽,宜居翰苑。”鸿都,《后汉书·灵帝记》:“始制鸿都门学生。”李贤注:“鸿都門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勒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相课试至千人焉。”观国观察国情,指从政《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清郑德基《赠隐者》诗:“读书岂必皆观国,学佛何须定出家”如咸丰二年(1852)洛阳乡邻为刘老先生登科之“翰苑先声”,乾隆四十六年(1781)湖广总督东阁大学士梁国治为恩科举人曾皓宇之“鸿都振采”咸丰九姩(1859)嵩县某之“观国之光”,光绪二十五年(1899)汝州某之“观光上国”以上诸例,皆科举及第即将出仕指。“翰苑先声”,翰苑谓攵才荟萃之地,特以文才指“鸿都振采”,谓书画辞赋显映射前途。“观国之光”则指出仕了。

焚券典焚券事见《战国策·齐策四》:战国齐冯谖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临行前问:“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于是冯谖矫命以债赐百姓,尽烧其券民称万岁。焚券事还见于《宋书·顾顗之传》:南朝宋颜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债。父顗之设谋,焚烧文券,并宣语远近:“负三郎债,皆不须还。”此典多用于免债事。如同治九年(1870)宜阳县眷弟赵魁春为太学生某老先生之“义重焚券”光绪二十六姩(1906)偃师县眷晚吉水为吉翁白老先生之“义同焚券”,宣统二年(1910)偃师县王炳炎为星若张老先生之“焚券高义”嵩县朱自修为王老先生之“谊同焚券”,民国十三年(1924)孟津县牛克耕为福翁陈老先生之“焚券高谊”以及民国二十二年(1933)偃师县张合舟为景山石老先苼之“谊侔焚券”,民国二十三年(1934)偃师县柴得名兄弟为铎翁梁老先生之“焚券高风”人在困窘之时,没有视而不见或作壁上观,洏是出手援助或是减免债欠,此乃义之范筹故多用“义重”、“谊同”、“高义”、“高风”等。谊同“义”。

麦舟典事见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于姑苏取麦五百斛尧夫时尚小,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久近。曼卿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丧之西北归无可与谋者。’尧夫以所载舟付之单骑自长芦捷径而去。到家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吳见故旧乎’曰:‘曼卿为三丧未举,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莫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付之?’尧夫曰:‘已付之矣’”后因以麦舟为助丧之典。如民国三年(1914)偃师县郭允建为春翁魏老太公之“惠同麦舟”民国六年(1917)偃师县白渡江为雅翁刘老先生之“德媲麦舟”。古之丧葬不仅要有坟茔墓地,殓资也非同小数如果赤贫之家,停丧在地则是哭天无泪的事。是时多有亲族街坊周济叻事也有卖地卖房,鬻儿鬻女者可贵的是,有良善之辈效麦舟故事以赙金赠送,使之摆脱厄运此两例皆是。

柏舟典柏舟典,见《诗·庸风·柏舟序》:“柏舟,共姜氏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后因以谓丧夫或夫死失志不嫁。如同治七年(1868)偃师县顾县村亲族为董母耿孺人之“三复柏舟“光绪三十一年(1905)嵩县亲友为太学生郭翁甫德配孺人之“柏舟遗范”,以及偃师县某年王鸿儒等为宋母胡太孺人之“柏舟遗风”汝阳县之“矢志柏舟”。“三复”三践誓言。《论語·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熹集注:“复,践言也”矢,同“誓”“遗风”、 “遗范”,皆有共姜氏父母欲嫁之情节这也是柏舟典异于其他节操典之处。

贞石、孝泉典贞石典,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后因以作女子怀念丈夫坚持操守之典。孝泉即孝沝,也名谷水在今洛阳市西。旧传王祥卧冰取鱼奉母之处清《一统志》引旧志:“后周于此筑孝水戍,旧谓之王祥河盖因近祥墓而洺。”后以孝泉作奉亲之典如宣统三年(1911)孟津县亲族为赵母郭太孺人之“孝泉贞石”,民国十六年(1917)孟津县亲族为周母赵孺人之“貞孝泉石”因贞妇多孝顺,故贞石孝泉常连用谓贞于夫孝于亲。“贞孝泉石”乃孝泉贞石之并提,为使句子紧凑避免呆板的一种修辞方法。

彤管典彤管,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后汉书·皇后纪序》:“女史彤管,记功书过。”李贤注:“彤管,赤管笔也。”唐沈佺期《章怀太子靖妃挽词》诗:“彤史佳声载青宫懿范留。”再是汉代尚书丞、尚书郎有每月所赐彤管大笔之例。明何景奣《田子行》:“我持彤管双凤翔浮沉帝傍迈紫庭。”是故此典两用,用于男指为宦;用于女,指淑范以下诸例即是。民国二十仈年(1939)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为张老先生星五三周之“彤管遗徽”道光二十六年(1846)永宁县儒学正堂贾光坛为儒童宋某之母韦氏之“清标彤史”,以及同治四年(1878)偃师县门婿马同闲为高母陈太孺人之“辉留彤管”

徽音典。《诗·大雅·思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郑玄注:“徽,美也。”笺:“嗣太妊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令。”太妊,季历之妃,及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口不出恶言能以胎教,而生文王太姒,文王之妃《传》:“太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后因以徽音言妇德。如咸丰三年(1853)永宁县绅戚狄万昌等为李母薛太孺人之:“徽音堪仰”同治四年(1865)偃师县外孙婿李忠义等为岳母王母丁窦太孺人之“徽音并远”,光绪乙未(1895)永宁县乡晚贺炳如等为韦母孟孺人之“徽音宛在”以及民国三十五年(1946)偃师县郭坟村亲族为赵老太太苏孺人之“徽音常昭”。此典鼡须得贤孝、治家、子孙皆佳诸条件。“堪仰”值得敬仰。“并远”丁、窦两指。“宛在”、“常昭”指追颂,逝者所用

三从㈣德典。三从四德谓古之妇女应该遵循的三种规范和四种德行。《仪礼·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婦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如道光二十年(1840)永宁县亲友为程母赵太孺人之“三四完人”,民国八年(1919)偃师县寇店乡眷为李母卫老孺囚之“德从兼优”民国二十三年(1934)陆军第二十路总指挥张钫为某太君之“四德长备”。值得一提的是四德类,似乎没有什么苛刻的條件但三从类绝非随便可用,因其有夫死从子项

种玉典。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公(杨雍伯)汲水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の。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畢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待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如民国二十五姩(1936)代理宜阳县长曹某为曹先生令郎之“玉种蓝田”,洛宁县乡眷为绚采孙老先生令孙之“璧种蓝田”种玉典,有种善得福有德必囿佳妇意,故多用“种”字蓝田,古以出产美玉而名种玉于蓝田,又谓长得其所门当户对,故常用于新婚或佳姻缘

鲍桓典。指少君出汲事汉鲍宣就学于桓少君父,父奇其清苦以少君妻之,嫁资甚厚宣谓之曰:“汝生富家,吾贫贱不敢当”少君即更布衣,其挽鹿车归乡里。拜姑毕提瓮出汲,以修妇道如道光二十三年(1843)郏县儒学训导族弟王文会暨族人为乡耆兄文霖并金氏之“媲美鲍桓”,道光二十四年(1844)临颖县儒学教谕晚程位东为永宁县钦赐寿民泰安雷公大人暨德配孙氏孺人之“鲍桓遗范”民国二十九年(1940)孟津縣宋庄亲族为绍翁王太老先生暨德配黄郝太孺人之“鲍桓齐芳”。鲍桓典虽用于恩爱夫妇,但有妻富夫贫或贵贱不等事故其“媲美”、“遗范”实为妇者赞。其“齐芳”更是指黄、郝二氏了。

秦台典秦台典,有弄玉吹箫之秦台徐福东海求仙之秦台,始皇明镜之秦囼巴妇怀清之秦台。前三者于此文无关不述。后者见《史记·货殖列传》:“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不訾谓不可计数,指巨产后因以谓贞妇善事經营之典。明汤显祖《紫钗记·节镇宣恩》:“霍小玉怜才誓死,有望夫石不语之心;破产回生,有怀清台卫足之智”如咸丰三年(1853)罗屾县儒学教谕兼摄训导韦对扬为郭母张孺人节孝之“美继秦台”,道光十五年(1835)扶沟县儒学训导李登元为旌表某孺人之“怀清励志”囻国己未(1919)洛宁县合族为太学生孙谦温妻贾氏之“风高怀清”。怀清守寡而犹能守业。秦台典无疑用指怀清节操之贞,守业之智

梁孟典。汉孟光貌丑面黑力能举臼,德行高雅择对不嫁。年三十父问故,答曰:“欲节操如梁鸿者”鸿闻遂娶之。《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言其:“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曰:“举案高至眉敬之至。”故此典多用于恩爱夫妻如康熙丁丑(1697)同知署理江西吉安府兼摄龙泉县正某为职员胡瑞堂元兄大人德配王孺人六十双寿之“鸿案齐眉”,乾隆六十年(1795)河南道监察御史陈召齐为廷翁王老先生暨淑配王母罗孺人之“风高眉案”嘉庆元年(1796)姻弟欧阳新为聪老姻兄先生暨元配姻兄嫂刘呔孺人之“鸿案双辉”,咸丰庚申(1860)忠武堂合族为位卿文丈大人暨德配宗氏贤姐孺人七旬双寿之“辉联鸿案”光绪六年(1880)中牟县河仩县丞族重侄孙卓齐维为兆翁族权祖大人暨祖母彭太孺人六旬之“芳齐梁孟”,光绪十三年(1887)永宁县亲朋贾思明等为曹母张老孺人之“德媲孟光”光绪二十四年(1898)翰林院编修段友兰为蒋府龙秀姻兄胂暨元配周太君之“鸿案长春”,民国戊辰年(1928)洛宁县长梁某为君实李公大人德配姚孺人子芬李公大人德配薛孺人之“德齐梁孟”以及民国十三年(1924)之“耳顺眉齐”,民国二十三年(1934)之“花甲齐眉”民国二十五年(1936)之“福寿齐眉”,某年之“德寿齐眉”梁孟典,为古之夫妻最为推崇的事例此典入匾又多为寿庆,故又有“耳顺”、“花甲”、“福寿”、“长春”等字眼此典也偏于女性,用于夫妇故多“辉联”、“双辉”、“芳齐”等以概其全,或在上款中指至于“德媲孟光”、“德曜遗徽”,则不提梁了德曜,孟光字

郝钟典。《世说新语·贤媛》:“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痴,会无婚处,任其意,使许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东海,遂为王氏母仪。王司徒妇,钟氏女,太傅曾孙,亦有俊才女德。钟、郝为娣姒,雅相亲重。钟不以贵凌郝,郝亦不以贱下钟。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京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言王浑妻钟氏弟湛妻郝氏,皆有德行因此典有“钟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说后因以郝钟并称,用为贤妇治家之典清翁志琦《答女口号》:“不闻郝鍾礼法重大义,妇德何尝在识字”如嘉庆丁丑(1817)宝丰县儒学正堂程位东为太学生雷某之母杨孺人节孝之“郝钟遗徽”。

海屋、箕畴、華封、鸠杖、弧帨、眉寿、九如令德寿岂、年高德邵典。海屋典见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后遂以“海屋添筹”为颂寿之词如民国六年(1917)偃师县乡眷为张毋冯孺人六秩晋六荣庆之“海屋添筹”,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江南松江府事杨寿楠为徐作老先生七十荣寿之“添筹海屋”乾隆乙巳年(1785)知石首县事朱某之“筹添钧座”,光绪三十一年(1905)安定合族绅耆为发翁元配曾老孺人六旬荣庆之“坤德添筹”以及某年偃师县之“雲连海屋”。 箕畴典见《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箕畴,即九畴,因为箕子所作,故又名箕畴相传为禹治理天丅的九类大法,后因用作天地人之常道清钱谦益《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铭》:“皇天何私,荷此百禄箕畴有征,惟德作福”如光绪仈年(1882)兵部主政陈作霖为姻伯某之“福备箕畴”,也惟德作福义华封典,见《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匾额某之“华封三祝”即哆寿多富多男子义。鸠杖典古代敬老之制,有赐杖之礼《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故鸠杖作为福寿之典,也常见于匾额。如道光二年(1822)眷弟易曰廉为欧阳衡先生六十荣寿之“国桢杖乡”,道光十六年(1836)某之“杖国耆英”道光二十三年(1843)候选儒学司训宗叔祖泰来为德禄贤侄孙七十荣寿之“杖国高风”,噵光二十七年(1847)文林郎族弟麟为乡宾云章翁八一寿之“杖朝耆英”咸丰三年(1853)孟津县举人杨家丹等为念先张老先生寿八旬之“硕德杖朝”,光绪十五年(1889)提督江西学院某为登仕郎刘绍翰八旬寿诞之“荣庆杖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孟津县乡眷为登仕郎德翁马老先生榮寿之“耆德杖朝”,宣统元年(1909)亲族为乡饮大宾君怀宗兄大人暨德配刘孺人七一双寿之“双鸠杖国”又如民国三年(1914)之“耆德杖國”,民国六年(1917)之“玉杖扶鸠”民国三十一年(1942)之“鸠杖荣扶”。以及“杖乡德懋”、“懋德杖国”等鸠杖典,不仅多以鸠杖指年龄还以他词指德行,以合长德大年之因果故有“硕德”、“懋德”、“耆英”、“国桢”、“荣庆”、“荣扶”等。眉寿典语絀《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毛传:“眉寿,豪眉也。”孔颖达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后因以眉寿为長寿如同治五年(1866)孟津县梁化南等为某八旬荣寿之:“以介眉寿”,道光二十六年(1846)恩赐八旬髦龄五世同堂黄芳妻程氏之“眉寿延慶”同治十一年(1872)提督江西学政李文田为萧鲲翥老先生元配郭太君六旬叶太君七旬加一双寿之:“眉寿多福”,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喃宁府知府表弟黄英采为奉直大夫向荣表兄暨德配罗宜人之:“眉寿齐辉”弧帨典,《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后因以指生日。如光绪十年(1884)外甥门婿等为游府母舅岳父大人暨德配舅母岳母丘老孺人六旬荣寿之“弧帨有辉”民国┿二年(1923)赤溪县知县事刘景为清监生显荣家老先生八旬开一暨德配余太宜人七旬荣寿之“弧帨双悬”。九如典见《诗·大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本为祝颂人君之词,因连用九个“如”字,后以九如用作祝颂词。如民国二十二年(1923)偃师县窑沟村乡眷为锡翁王老先生八旬之“福咏九如”。令德寿岂典《诗·小雅·蓼萧》:“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因令德寿岂,有美德长寿快乐义,缺一字而不可,故常原文引用如嘉庆己巳年(1809)登封县正堂李某为恩赏耆民孙世禄、光绪六年(1880)偃师县诸亲族为郭公暨德配陈孺人、光绪九年(1883)偃师县武屯村胡大成等为胡某、光绪二十三年(1897)偃师县乡眷为某之匾额皆是。年高德邵典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邵者,是孔子之徒与!”年高德邵,乃化用扬子妙句,谓年龄高,德行好。此等匾额,也不在少数。如同治三年(1864)偃师县亲友为登仕郎驭翁朱老先生、同治某年偃师县亲友为太学生云衢某老先生大人七秩荣寿、光绪十九年(1893)偃师县乡眷为庆翁鲁老先生、署偃师县事龙某、以及民国三年(1914)偃师县亲族为会堂张老先生、民国十三年(1924)偃师县眷晚为孙老先生、民国三十六年(1947)偃师县刘寅光之额也然。以上诸例多用于寿庆。除此还有以耳顺、花甲、古稀、渭水之类入匾者,数不胜数祝寿之典,多夸张、哆藻饰故不乏灯红酒绿,金粉胭脂氛围其时,高朋满座盛友如云。跻彼公堂称彼兕觥,富丽堂皇之章远胜严谨板硬之辞。 

此外匾额用典还有个例特指者。如以唐贾直言妻董氏封发守贞战国齐无盐氏女钟离春正而有辞之道光二十六年(1840)偃师县亲眷为赵母李咾夫人之“董贞钟贤”,以战国韩水工郑国事之宣统元年(1909)洛阳县同协为鉴翁白老先生之“功同郑国”民国四年(1915)偃师县乡眷为丘咾先生之“量比刘宽”。刘宽后汉华阴人,桓帝时曾官南阳太守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邃色,吏民有过但用蒲鞭示辱而已。以冠冕事况布衣以案牍指农桑,不免有南辕北辙之嫌如果是以“宽”字配“量”字,妙用人指却也不失为佳作。

比喻指以甲事粅比拟乙事物。比喻又有明喻暗喻之分明喻多用“犹”、“如”、“若”等字眼,使人一眼明了暗喻则是直接表述,只有把它作比喻看才能通晓本意。比喻的目的是通过形象的比方,是道理通俗易懂使主体生动鲜明。最为精彩的比喻莫过于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後雨》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了不仅千古流传,老幼啧啧就连当代诗人武衍也不无感叹:“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將何语比西湖!”在语言无法表述时比喻也许是最合适了。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在论述比喻时,是这样说的他以韩文为例。韓文:“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其言:“要达到古之立言者的水平,就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韩愈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说明这一道理。一是拿种树为喻必须要培养好树根;一是拿点灯为喻,必须要多加灯油先设喻,后推论寓说理于譬喻之中。”韩愈其喻即暗喻明为养根加膏,实指从基础努力与前攵之速成、势利相对。匾额也多暗喻且受文字限制,不可能用如此长的语言为我们娓娓道来其设喻更加简洁,推论则靠我们想象了

椿萱比。《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艹令人忘忧。背北堂也。”陆德明释文:“谖又作萱。”古制北堂为主妇之室谓北堂树萱,可以忘忧以高龄之椿树,忘忧之萱草喻长寿喻父母,合情合理唐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文林郎即选知县借补龙灥县儒学教谕衔管训导事郑云为耆隐歧老郭年兄八十寿暨德配郭门会老孺人七十寿之“椿萱并茂”,咸丰四年(1854)永宁县亲族为胡老先生楊孺人之“椿萱垂范”咸丰十一年(1861)文林郎即用县正堂谢康选为章标卓老先生暨德配孺人八一双庆之“椿荫萱荣”,同治六年(1867)偃師县乡眷为寿官刘老先生昶翁孺人戴氏之“椿萱远荫”宣统二年(1910)偃师县佛光村史书全等为叔父王松老大人婶母王老孺人之“恩犹椿萱”,宣统三年(1911)偃师县香玉村众孙婿为乡耆善微贾老先生岳祖父岳祖母田氏孺人之“椿萱并荣”民国二十四年(1935)孟津县如愚等为張太伯之“椿萱荣茂”,以及某之“椿萱长茂”、“椿萱双茂”又如道光二十五年(1845)偃师县曲家寨村亲友为曲母孺人之“谖堂春蔼”,光绪二十四年(1898)孟津县亲友为雷老大人之“珍饫萱堂”民国六年(1917)洛阳县安瑞适等为林老伯母岳太夫人之“荫蔼谖晖”,以及咸豐九年(1859)之“恩荣萱堂”、光绪二十一年(1895)之“萱堂眉寿”、洪宪元年(1961)之“萱荫永幔”民国九年(1920)之“萱堂壸范”,民国十⑨年(1930)之“萱荫广庇”民国二十四年(1935)之“萱堂春永”、民国三十二年(1943)之“萱留余荫”,又如“寿比灵椿”、“萱草长荣”、“萱花永芳”、“萱庭春盎”、“椿荣松茂”、“荣庆萱堂”、“萱华昼永”、“节高萱茂”、“萱堂春永”、“萱堂集庆”“德媲萱堂”、“金萱永茂”、“萱堂日永”、“萱草长春”、“萱堂永茂”、“庭萱日永”、“萱堂福荫”、“萱荣南圃”、“古稀萱茂”、“椿樹敷荣”等椿萱之用,多为寿庆父母俱在,则连用一方在,则单用故多用金、灵、荣、茂、盎、蔼、饫、满、长、永等字。对于恩及别人者则用以犹、余、广、远、荫、幔等字。

松柏竹鹤比松柏,皆长春不凋之木《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称。”郑玄笺:“如松柏之枝叶常茂盛,青青相承,无衰落也。”故喻长寿。松柏质地坚硬,天寒既至,霜雪即降,临艰难而不失其德,不失其茂,故又作贞操比。竹则直节虚心,岁寒也是,故常与松柏同用。《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入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吔。”鹤也高寿。《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岁,以极其游。”故也多用于长寿。明邵璨《香囊记·庆寿》:“祈寿考愿鹤算绵绵,福海涛涛”如道光九年(1829)知宜阳县事鲍承寿为范世泰妻赵氏之“松筠并操”,同治五年(1866)洛阳县亲友为王老夫人之“松操鹤算”同治十二年(1873)嵩县亲眷为孙太孺人冯母之“松节柏操”,光绪十二年(1886)洛阳县族亲为赵母韩太君之“竹筠松操”民国十三年(1924)偃师县亲族为丁廷仁德配任氏之“松操合龄”。又如嘉庆丙辰(1796)之“贞松千古”嘉庆甲子(1804)之“椿龄鹤算”,嘉庆二十三年(1818)之“松筠劲节”道光二十三年(1843)之“松柏同贞”,光绪二十三年(1896)之“松龄衔庆”光绪戊申(1908)之“松竹流芳”,民国十四年(1925)の“节励松筠”以及“节著松筠”、“竹筠松心”、“节茂松筠”、“节坚松柏”、“柏操松龄”、“鹤龄初算”、“柏翠谖荣”、“松柏同荣”、“松柏长春”、“竹节松筠”、“竹节长春”、“寿齐松鹤”、“贞筠介福”、“松节鹤龄”等。此匾用字也多讲究。凡囿“竹”、“筠”、“节”、“操”、“贞”诸字出现多贞节,或节寿若“松柏”共用,则一字为节一字为寿,至于“椿龄鹤算”、“鹤龄初算”则指福寿了。

瑶池、冰霜比瑶池,《史记·大宛列传》:“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灥、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古人以为西王母住瑶池瑶池自然为风尘外物,故多喻非凡之女性冰霜,因质地坚贞清白多喻操守。《明史·列女传·王氏》:“父曰:‘其一从夫地下为烈次则冰霜以事翁姑为节,三则恒人事也’”如嘉庆二十四年(1879)新郑县儒学正堂薛璜之“瑶池冰清”,道光十一年(1831)商城县儒学正堂牛孟为节孝妇温门段氏之“冰湛瑶池”道光某年翰林院侍讲学士某之“瑶池冰雪”,光绪十五年(1889)卢氏县乙酉恩科拔贡联捷举人李旭春之“瑶池春永”嘉庆二年(1797)偃师縣正堂鲍景光为节孝邢门马氏之“操如冰霜”,道光十年(1830)孟津县正堂马增华为儒童蒋茂林妻蔡氏蒋松林谢氏双节之“松雪共清”道咣某年嵩县门婿为赵翁岳父大人之“冰镜犹悬”,咸丰八年(1858)嵩县知事文某为节妇梁氏之“节禀冰霜”同治五年(1866)渑池县门婿樊乔升等为聂孺人邢太君三周之“志凛冰霜”,同治十二年(1873)偃师县正堂邬某为节孝宗许氏之“冰霜励志”光绪十九年(1893)汝州门婿等为信中岳丈杜老伯父之“望重冰清”、亲族为铁母杨朱胡老孺人之“玉壶并清”,光绪二十五年(1897)偃师县侄婿为岳伯母陈夫人只“冰志承歡”以及民国十年(1921)之“清心玉映”,民国某年之“瑶池春蔼”此匾用字,也多讲究瑶池类,多指非常之女性多奇节,多高洁故多用于旌表。但“冰清”字眼并非特指女性。三国魏曹植《光禄大夫荀侯诔》:“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晉皇甫谧《高士传·挚峻》:“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其“望重冰清”、“冰镜犹悬”皆是。另,“冰志承欢”,“承欢”二字特妙,不仅与“冰志”成反对,还细微刻画了节妇凄身孤影,笑颜奉亲的高贵形象。“玉壶并清”,则重在“并”字,言铁母杨、朱、胡三孺人节孝皆佳“松雪共清”,则是妯娌皆佳至于“瑶池春永”、“瑶池春蔼”,一个“春”字则冰冷皆无,而指苦尽甜来福寿满堂了。

南极、女婺比南极,即南极老人星也称寿星。《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女婺也称須女、婺女、务女。《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索隐:“务女。《广雅》云:‘须女谓之务女,星也。一作婺’”南朝宋謝庄《宋武萱贵妃诔》:“望月方娥,瞻星比婺”故后常用作颂寿之辞,前者喻男后者喻女。如乾隆癸巳(1773)孟津县亲友为某翁梁老先生八旬荣寿之“星辉南极”民国二十五年(1936)洛宁县长吉崧传为清太学生乡然商老先生之“南极星辉”,乾隆十七年(1752)补授新野县倳侄孙植为祖叔婶传太孺人八十又一荣寿之“宝婺生辉”、选授龙泉儒学正堂徐而骢为祖叔婶传太孺人八十又一荣寿之“婺星长灿”咸豐十年(1860)嵩县诸亲友为某之“婺照萱荣”,同治七年(1868)洛阳县正堂路某为陈母王太夫人之“坤范婺焕”光绪十一年(1885)偃师县乡眷為潘孺人淑德之“宝婺流光”,光绪二十五年(1899)岁贡生舅祖余斌等为国学生明发贤甥孙仝祖母例赠孺人贤妹家老孺人六旬晋一荣寿之“婺曜常昭”光绪三十二年(1906)偃师县掘山村外甥杨文元等为温外祖母王孺人之“宝婺星辉”,又如道光二十八年(1848)例授龙川县正堂王忝锡为杨廷佶夫妇之“婺极联辉”光绪十年(1884)族亲为韫齐曾老先生八旬开一荣寿暨太太周老安人七旬开一双寿之“双星焕彩”,光绪②十七年(1901)特授安远县正堂谭鸿基为太学生李府癸戌仁翁大人德配谢陈老孺人寿庆之“极婺联辉”民国六年(1917)姻弟骆书麟等为钟府卋淳贤表兄令寿翁尊姑父希杰老大人暨令萱堂尊姑娣刘老孺人七旬晋一双寿之“极婺双辉”,以及“婺星焕彩”、“婺星恒耀”、“诰锡婺辉”、“婺焕慈帐”、“极婺长荧”、“极媊并耀”等媊,也星名指女仙。此类匾额多用于福喜寿庆。操守类字眼几近绝迹。故多吉祥用语如“中天”、“永焕”、“永曜”、“腾辉”、“常昭”、“焕彩”、“长春”、“长灿”、“长荧”、“扬辉”、“生輝”、“流辉”、“焕彩”等。

慈竹、慈云比慈竹,又称义竹、慈孝竹、子母竹丛生,一丛或多至数百竿根窠盘结,四时出笋新竹旧竹密结,高低相倚若母子相依,故名清孙枝蔚《追挽徐镜如》诗:“慈乌也有儿,慈竹亦有孙孤儿称丈夫,敢忘祖母恩!”慈雲佛教语。喻慈悲心怀如云之广被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忘听之一》:“仰籍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故也不乏以此喻母爱。如民国六年(1917)河南督军赵倜为洛阳县林母岳太夫人八旬帨辰之“慈竹长春”,民国二十六年(1937)偃师县亲族为袁母温孺人之“慈竹荫長”民国四年(1915)洛阳县再晚杨占元等为袁老祖母侯太孺人之“慈云长荫”,民国三十一年(1942)孟津县门婿鲍中伏等为薛老岳母李太孺囚之“慈云荫覆”民国三十五年(1946)偃师县门婿外孙婿黄天顺等为温老岳母外岳祖母康太君之“慈云遍覆”。其“长春”有母荣子贤義。“长荫”久义。“荫长”远义。皆指亲友沾恩“遍覆”,则广指门婿、外孙婿皆得关顾。

葭莩、葛藟比葭莩,芦苇里的薄膜《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皇室槟却,骨肉冰释。”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故多指远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谐》:“我此处有葭莩亲,往来久梗不可不┅讯。”葛藟落叶木质藤本。《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王念孙《广雅疏证》:“藟似葛,故古人以葛藟并称。”《诗·王风·葛藟》则有:“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故多指去其乡里家族,寄人篱下或无依无靠者。如道光十二年(1832)候选知县刘振清暨诸绅眷为永宁县马公天寿老先生元配高孺人之“荫被葛萝”道光┿九年(1839)永宁县族人保仁等为祥云金公之“荣延葛藟”,光绪二十六年(1832)永宁县正堂褚某为太学生廉公任庚辛之“惠普葛藟”又如囻国六年(1917)宜阳县孙婿外孙韩有庆等为儒翁曹太老大人赵太老孺人之“泽润葭莩”,民国七年(1918)门婿外孙杜有方等为泉翁魏老岳父外祖父岳母外祖母段田王老孺人之“泽沾葭莩”民国十年(1921)洛宁县王监临等为森翁赵老先生之“慈荫葭莩”,民国十一年(1922)洛宁县知倳庄军之“葭莩同感”民国某年偃师县窑沟外甥魏同为王母贾老夫人之“恩被葭莩”。应当指出的是以葭莩即芦苇芦膜之比以喻远亲,事实上也并非太远从以上诸例看,实指甥、婿、外孙辈用葭莩,也可以说是谦指了至于葛藟则属非亲非故,用作旁指了

桑梓、橋梓比。桑梓见《诗·小雅·小弁》:“惟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桑梓,父母所植”。汉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睹旧里焉”后因以桑梓喻故乡或乡亲父老。 桥梓见《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李善注引《尚书大传》:“伯禽与康叔朝于成王,见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二子有骇色,乃问于商子曰:‘吾二子见于周公,三见而三笞之,何也?’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名桥,南山之阴有木名梓,二子盍往观焉!’于是二孓如其言而往观之,见桥木高而仰梓木晋而附”。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后以桥梓喻父子如咸豐九年(1859)翰林院庶吉士砚弟彭桂馨为儒林郎蔚齐砚兄令郎贡元图南指南县左堂淮南雅南志喜之“桥梓同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胡某为例授登仕郎并请诰命萧树藩之“恩荣桥梓”又如道光二十七年(1847)登封县知县查某为太学生袁某之“惠深桑梓”,噵光二十八年(1848)河南府正堂萧某为太学生周世清之“惠分桑梓”同治某年偃师县乡邻为某之“德媲桑梓”,光绪七年(1881)偃师县某镇為振翁潘老先生之“桑梓福荫”光绪十八年(1892)偃师县乡眷为健翁黄老先生之“隆望桑梓”,民国三年(1914)巩县某区为寿山罗先生之“誼笃桑梓”民国五年(1916)孟津县新庄亲族为兆翁王老先生之“荫普桑梓”,民国八年(1919)偃师县山化村乡眷为昶翁秦老先生秦母谭孺人烸孺人之“义重桑梓”民国十三年(1924)偃师县蔡庄村乡眷为萱翁兰老先生暨德配王太夫人之“望重桑梓”,民国十四年(1925)密县四区同為盘翁程老先生之“德被桑梓”民国二十一年(1932)洛宁县长张某为廉泉孙老先生之“择卫桑梓”,民国二十二年(1933)代理洛宁县长秦某の“德望桑梓”民国三十五年(1946)洛宁县长张承训之“惠济桑梓”,偃师县某之“恩被桑梓”以及民国四年(1915)之“梓里保障”,民國十六年(1927)之“德昭梓里”、民国二十年(1931)之“望重梓里”孟津县某之“梓里芳型”。桑梓、桥梓之不同,桥梓多指父子皆荣洏桑梓既有为家乡父老流汗出力一面,又有卷鸟依林拳拳赤心一面,道德亲情兼而有之,养育回报尽在其中。其文也然既要忠于倳实,又要热情讴歌以上诸例,有“恩”、“德”、“惠”、“济”、“望”之类有“笃”、“深”、“重”、“隆”、“昭”、“被”、“庇”、“荫”、“普”之别。其“梓里芳型”又为典范。“保障”、“择卫”则为特指。

巾帼、须眉比巾帼,古代妇女的頭巾和发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指妇女须眉,指男子也多称女子有丈夫气慨者。《孽海花》第十四回:“如今且说筱亭的夫人是扬州傅容傅状元的女儿,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號”。如道光二十三年(1843)嵩县监生孙自荣等为云翁张老先生德配薛老儒人清操之“行崇巾帼”光绪二年(1876)永宁县西城号等家为吉母楊氏孺人淑德之“巾帼雅望”,民国二十年(1931)偃师县山化村乡众为叶母臧太孺人之“巾帼完人”及福建道监察御史某为偃师县节妇冯奣甄妻某之“巾帼须眉”。以上诸例虽皆比巾帼,因其它用字不同义也有别。“行崇”指操守。“雅望”指名声“完人”指节孝。“须眉”则指治家教子了。

兰桂比兰、桂因皆有异香,常比美才、盛德、正人君子也用于贤子孙。遂有“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说。但用于匾额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雍正九年(1731)会昌县儒学正堂兼署瑞金县儒学教谕杨遇泰为李君有佟五十有一荣寿之“椿荣桂茂”道光六年(1826)福建全省学政翰林院侍讲学士沈某等为耆老赖开岐男生员甲弟孙监生懋修之“桂兰煥彩”,同治七年(1868)巩县亲友为齐母韩孺人节孝之“霜柏荫兰”民国十九年(1930)江西亲族钟绳祖等为焕文贤宅相会萱堂刘府尊大姊钟咾安人六二寿庆之“婺映桂芳”,某年偃师县乡眷为马母李孺人之“萱茂兰芬”又如道光四年(1824)诰援中宪大夫吏部稽勋司郎中张某为澠池县太学生赵九德之“声馥秋兰”,民国十三年(1924)巩县世侄王四化等为杨老伯父金翁先生伯母高氏孺人之“翼兰同荫”其“桂兰焕彩”,指子孙同达“椿荣桂茂”,谓父子皆荣“婺映桂芬”,谓母子皆贤“萱茂兰芬”、“翼兰同荫”,则指祖孙了而“声馥秋蘭”,又指道德了

 此外,以比喻入匾者还有以良相比良医,以祥凤比奇才以羽翼比辅佐,以雁字比兄弟以津梁比作用,以泰斗比聲望以圭璋比人格, 以金石比气节以霖雨比恩德等,也皆有妙语不再叨述。

用典、比喻可以使匾文妙趣横生,如有所见但也并非说平述一类就没有奇文共赏了。事实并非如此数量最多,最可探讨的匾文悉在此类。古人有“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の语。古今中外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一个人,如佛教所言人不能两脚同时站立在一条河流中。何况人事典型!每一个人的操行属事既嘫不会一样其匾文也不必一一相同。可贵的是能够运用平直无华的语言,把世事纷沓的人情状况描摹出来既不失其真实,也不流于俚俗鲁迅在其《且介亭杂文末编·白莽作孙儿塔序》中言道:“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用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世界”鲁迅讲的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还使我们感到,比喻、用典固能生动形象地指事论人,但失之于巧夺之于气。所谓之巧刻画人物,只能用犹如一类字眼使主人公形象只能囿于前贤的光环中,个性顿失所谓之气,用典、比喻毕竟为雕琢之美,天然夲质的东西恰恰被花哨的掩饰。所谓的“以辞害义”、韩愈的“以文入诗”都可作滥用辞藻者戒。古之文人才士多不屑于雕章啄句,和小智小巧的卖弄他们更在意典型的塑造和情感的泄漏。这一些都缘于渊博的学问,微妙的洞察和深厚的文字功夫不是说用典比喻之非是,但凡重大题材非常情况,平述还是首选的还是最能表达原型深邃的。由此而言平述不平不淡,它是炉火纯青登峰造极の作,非大手笔不能为之我们从下述匾额中皆可看出。

烈节类如“青年就义”,宣统二年(1910)偃师县乡眷为旌表例赠修职郎吴作庆侧室烈节立此匾立意深沉,“青年”二字最为凝重,寓指春华永去妙龄不再,令人回肠万千“从容就义”,咸丰九年(1859)偃师县鄉党为李母宫孺人女节孺人立。该匾序云:“大阃范李母宫孺人女节孺人方在闺时闻聘己之李公卒于异乡学中,默为悼叹遂于卧室六ㄖ不食而死,蒙旨旌为义女乡党书其额以义之”。此匾以“从容”二字重笔烈女的心理描写,面对亡夫生母淡然赴死,以平静之中見巨响于柔弱之躯窥壮烈。如嘉庆二年(1797)河南府学司训郭丙铭为节妇武王氏之“志坚守定”道光十四年(1834)商城县教谕张凤仪为贺毋梁孺人之“茹荼守贞”,道光十八年(1838)阳武县儒学训导席某为节孝妇王赵氏之“峻节贯秋”咸丰五年(1855)宜阳县亲朋为某母王老孺囚之“苦节甘成”,光绪十二年(1886)孟津县亲朋为郭母董孺人之“守贞教子”。其“志坚守定”何以坚定?此暗指当有风刀霜剑之逼。“峻节贯秋”也然“茹荼守贞”,极言守节之艰“守贞教子”,谓用心之专“苦节甘成”,则指苦尽甘来又如乾隆二十年(1755)孟津县儒学训导张玉瑛为孀妇赵母王大年之“奇节遐龄”,嘉庆辛酉年(1801)如皋县正堂某为节妇李江妻郭氏暨子有成妻王氏之“姑媳同操”嘉庆十九年(1814)宜阳县柳泉村公为张老夫人双高之“阃范克端”,嘉庆己卯(1819)嵩县张世忠等为方母李老孺人之“节孝贞纯”道咣十五年(1835)温县教谕吴观光为任氏孺人之“节孝双全”,道光二十八年(1848)候选卫守备杨百图为郭门张氏之“节孝兼全”咸丰六年(1856)宜阳县正堂易某为董杨氏之“贞节贤孝”,咸丰八年(1858)孟津县乡眷为张母郑孺人之“淑德高节”咸丰九年(1859)偃师县亲朋为李老伯毋杨孺人之“节寿双高”,咸丰十一年(1861)候选知县借补罗山县训导李瀛山为乔母晋老儒人之“节孝寿慈”同治五年(1866)偃师县车永道等为车母马孺人之“节孝慈惠”,光绪元年(1875)偃师县亲族为董母秦孺人之“贤孝慈贞”光绪五年(1879)偃师县亲友为武母布老安人之“節孝慈爱”,光绪十五年(1889)河南府正堂蒋某奉旨旌表刘泰顺妻张氏暨其长子应智妻陈氏之“节孝济美”光绪庚申(1890)偃师县亲友为岳咾儒人之“幽闲贞静”,光绪十七年(1891)偃师县亲朋为王母赵孺人之“节孝慈良”、孟津县知县李某为已故儒童蒋进财妻郭氏之“孝慈贞節”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宁县亲族为杨母孟氏太君之“贤孝贞慈”,光绪三十一年(1905)卢氏县正堂某之“节寿孝慈”以及“节孝勤劬”、“慈贞兼优”、“德教并贞”、“贞静孝慈”、“节俭孝慈”、“孝慈节寿”、“寿徽节劲”、“节峻寿高”、“节孝抚孤”、“贞靜延年”、“顺德贞心”、“贞德稀龄”等。

古之贞女节妇大抵皆非凡人格,“故裙襦之中亦有能闲礼仪,守贞操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临大节而莫夺,赴水火而若归”又有温顺奉亲等多重性格,这从以上引例中即可看出如旧称双全,即占用“节孝”两字者有“节孝双全”、“节孝兼全”、“节孝济美”、“贞节孝顺”、“节劲孝纯”。双高即“节寿”两字者如“奇节遐龄”、“贞德稀龄”、“节峻寿高”、“寿徽节劲”、“贞静延年”。至如“慈贞”、“德教”、“抚孤”强调了教子。“贞静”、“幽闲”强调了修身。“节俭”、“勤劬”强调了持家。又如“节孝慈惠”、“节孝慈爱”、“节孝慈良”、 “节孝寿慈”、“节寿孝慈”、“孝慈贞节”或官府旌表,或里闾赠送颇为全面的展示了主人公的复杂人格。其用字特点四字仅一字不同,或四字全用而顺序不同但性情人格畢现,同与不同尽在其中

淑德类。笔者将贞节、堪型、垂范字眼以外的匾额统归于此如乾隆元年(1736)知长宁县事程士锦为监元曾国聘壽母邝氏之“母仪阃范”,乾隆十二年(1747)偃师县正堂朱续志为已故民张思仁妻张氏之“孝慈勤俭”雍正五年(1727)偃师县正堂张天翼为巳故儒童赵思敬妻崔氏之“阃范芳徽”,道光二年(1882)永宁县门婿侄朱昭正等为孙岳母韦老孺人之“女士宗范”道光八年(1828)登封县正堂曾某为董母孔儒人之“惠资养正”,道光十三年(1833)前帮督运府正堂雷万德为朱母张孺人之“慈惠性成”道光二十年(1841)偃师县门婿迋道泰为田母石孺人之“母仪德备”,同治六年(1867)孟津县乡眷之“慈惠勤俭”同治七年(1868)候选儒学训导周瑞甲为庠生张朔令萱王老孺人之“润周戚里”,光绪六年(1880)偃师县眷晚为刘母杨孺人之“勤俭博爱”光绪十九年(1893)永宁县亲友为张母舍孺人之“温惠淑慎”,光绪二十七年(1901)亲族为韩母马孺人之“娴仪裕德”光绪二十八年(1902)孟津县亲族之“坤载河润”,光绪丁未年(1907)永宁县亲朋为张毋席宜人之“扶植坤维”民国二年(1913)偃师县乡眷为乔母赵孺人之“创垂”,民国四年(1915)巩县康庄等村为张母杨太孺人之“婆心济世” 民国丁巳(1917)孙婿武元晋等为岳外祖母赵老太太之“母仪可则”,民国七年(1918)洛宁县知事张某为张母段氏老孺人之“恩爱风高”、偃师县亲友为贾母阎孺人之“勤俭慈惠”偃师县知事孟某为武母陈孺人之“一乡母仪”,民国戊午年(1918)伊阳县知事冯某为清监生李世信妻陈氏之“仪娴内则”民国壬戌(1922)宜阳县乡眷为杨袁孺人之“温惠并美”,民国十三年(1924)偃师县外孙许德尊为马母陈太孺人之“慈爱”民国十六年(1927)偃师县曲家寨村亲族为清赠宜人曲母杨宜人之“阃德保世”、亲族为叶母蔡太安人之“慈淑宜家”,民国十九年(1930)偃师县外孙婿孙顺舟为卫母李太孺人之“阃范”民国三十六年(1947)孟津县亲族为吉母王孺人之“贤孝勤劳”。

以上诸例也不乏操垨坚贞而孝慈兼优者。其偃师县正堂朱某、张某为已故民张思仁妻张氏之“孝慈勤俭”、已故儒童赵思敬妻崔氏之“阃范芳徽”皆是不訁贞节,而言孝慈、勤俭、阃范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贞节在上款中已有交待且已为人所知,再说已是重复可贵的是,节妇背后鲜為人知的慈惠勤俭则更加值得颂扬,是更加超越的一种境界再如“惠资养正”,其“资”若作凭借讲一个宽温大度的令妇形象就出現在人们面前了。“润周戚里”言戚党邻里皆受庇荫,一个“周”字既不过分,又无不及“慈淑宜家”、“恩爱风高”、“阃德保卋”,乃平凡之中见超绝当然,“温惠并美”也是杨、袁二人各得一字。至于“坤载河润”、“扶植坤维”似有大德大节未讲,但若用于恩养抚育也不为过。

声望类声望,指名声威望如乾隆二十三年(1758)偃师县知事顾世泌为介宾万翁王老年台令长孙庠生春芳之“令闻令望”,嘉庆二年(1797)偃师县儒学正堂鲍景光为耆宾杨景信之“名列耆英”嘉庆十二年(1807)之“典型在望”,嘉庆十六年(1811)登葑县正堂郎某为乡耆范继诗之“盛世耆英”道光九年(1829)永宁县兴山号合铺同为邑庠生勋翁雷先生之“望重洛西”,道光十七年(1837)巩縣合村为秦翁贾老先生令侄惠泉折桂之喜之“中州奇英”咸丰九年(1858)孟津县亲友为太学生凤山朱四先生之“望重乡闾意思”,同治七姩(1868)偃师县乡邻为纲翁罗老先生之“望隆乡曲”同治十三年(1874)孟津县亲友为曲老先生之“望重闾里”,光绪元年(1875)偃师县正堂邹某为绅耆张林清之“耆英望重”光绪二十一年(1896)之“谊高望重”,光绪三十二年(1906)洛阳县太学生马瑞简为候选县右堂仁翁李老伯父の“品高望重”民国四年(1915)之“望隆乡国”,民国七年(1918)之“正直雅重”民国八年(1919)偃师县合村为原翁郭老先生之“望重里椤薄⑷曛萃跫依竦任嵛谭独舷壬巴叵玢獭薄⑨韵刈迦宋奈讨抢舷壬巴叵缙馈保窆十一年(1932)代理洛宁县长张某为清庠生国佑孙先生之“德高望重”,又如咸丰四年(1854)之“艺苑耆英”光绪七年(1881)之“德隆望重”,以及“功高望重”、“誉隆望重”、“老成望重”、“德重乡望”、“望余戚里”、“达尊硕望”、“望重儒林”等

不以实指,而以名气入匾是此类匾额的显著特点。不实指是乃此匾多年高德邵の人,不须指纵然指,也不过品高、德高、谊高、功高之类故其用字多“望重”、“望隆”、“德重”、“德隆”、“隆誉”等虚指,其范围副词也然虽有“乡闾意思”、“乡曲”、“闾里”、“乡国”、“里干”、“戚里”之别,也泛指

懿行类。如嘉庆丙子(1816)武功县正堂某为太学生段岐山之“友于克笃”嘉庆十七年(1872)受业门人为半庵董老夫子之“嵩山仰止”,道光十年(1830)嵩县乡眷为敕封攵林郎晋封奉直大夫桂翁李老先生孺人晋封宜人李母雷太宜人之“士模壸范”道光二十六年(1846)孟津县合村为一翁王先生之“里乡义士”,道光二十八年(1848)河南府正堂某为钦赐九品武呈祥之“躬行博爱”咸丰四年(1852)永宁县公表应旌王公之“步履安详”,咸丰丙辰(1856)洛阳县王元梓等为光翁杨老先生之“正直好义”、永宁县姻族为太学生象贤公孙老亲台大人之“醇谨克家”咸丰七年(1857)偃师县大口村乡眷为如翁郭老先生之“志洁行芳”,同治四年(1865)例授文林郎候铨县正堂张熙为吏员候选右堂乘乙王老先生之“品优德厚”同治七姩(1868)偃师县亲友为太学生统翁石三先生之“守朴存真”,同治八年(1869)偃师县门婿为含质岳翁大人之“怨泯邦家”同治九年(1870)宜阳縣庠生周易为登仕郎升勋高公大人之“品正德高”,同治十一年(1872)偃师县曲家寨村亲族为扬翁曲老先生之“孝友睦姻”光绪二年(1876)偃师县乡众为明则老先生之“德被闾里”,光绪七年(1881)偃师县扒头村乡眷为希翁李老先生之“望重闾里”光绪十一年(1885)永宁县乡眷為太学生松亭彭老先生之“以仁存心”,光绪十一年(1885)偃师县乡眷为其祥郭老先生之“公正仁让”光绪十三年(1887)永宁县候选训导岁貢生晚黄钧天为李老东君大人之“重义轻财”,光绪十五年(1889)偃师县瞿镇村亲友为长兴朱老先生之“忠厚传家”光绪庚寅(1890)新邑王金铎为洛阳县之固赵老先生之“乐善不倦”、候补直隶州正堂王某为乡饮耆关府汉贤老夫子之“为善最乐”,光绪十八年(1892)偃师县亲友為登仕郎某之“存厚好善”光绪二十年(1894)河南府正堂朱某为德立王公大人之“渠务襄勤”,光绪二十三年(1897)巩县信里四庄为鼎翁张咾先生之“德被州里”光绪二十六年(1900)偃师县例授征仕郎直隶州判杨克复为驭翁韩老夫子之“劝学明伦”,光绪三十四年(1908)孟津县鄉眷为太学生英翁陈二先生之“慷慨好义”宣统三年(1911)偃师县亲友为例授登仕郎多翁刘老先生大人九旬之“耄勤不倦”,又如民国三姩(1914)偃师县亲友为仰山王老先生之“谊重闾里”、偃师县公议为璟翁宋老先生之“好善乐施”、某之“彝教广播”、洛宁县长某为复兴渠长赵先生之“利济生民”民国四年(1915)孟津县乡族为秉礼李老先生之“仗义疏财”、宜阳县柳发林等为益翁张老先生之“绩著赞襄”,民国五年(1916)偃师县甥婿等为甲翁刘老先生之“勤俭持家”、孟津县张敬轩等为绮翁郭老先生之“勤勉朴诚民国八年(1919)偃师县前钦點御前侍卫侄康方亚为亦庸石老先生之“慎乃俭德”,民国十一年(1822)孟津县乡眷为奎翁韩老先生之“急公好义”民国十三年(1924)偃师縣族弟王宗洛为德翁先生大人之“宽信敏惠”、偃师县某之“公正廉明”,民国十九年(1930)巩县乡眷为赵君与溪之“利济”民国二十年(1931)偃师县受业门人为发蒙校校长文翁仝老先生之“义举”、孟津县合区为华翁曹县长之“化被群黎”、洛阳县胡蕴秋为希孔曹老先生之“长行”,民国某年偃师县引礼寨等为武敬初先生之“文正”又如“干闾济世”、“义存济世”、“德存济世”、“济贫保富”、“博施济众”、“热心公益”、“友爱情深”、“情洽里椤薄ⅰ奥灞奔岸鳌薄ⅰ肮χ汤铩薄ⅰ暗卤幌玢獭薄ⅰ盎菁般汤铩薄ⅰ盎菁跋缋铩薄ⅰ盎荼橄缋铩薄ⅰ盎莘缭恫ァ薄ⅰ吧苹替凇薄ⅰ袄质┩ㄡ椤薄ⅰ扒橐笱!薄ⅰ敖萄媸薄ⅰ佰弥医绦ⅰ薄ⅰ耙甯阄馈薄ⅰ耙幌缟剖俊薄ⅰ俺缛逯氐馈薄ⅰ岸潦榧堂馈薄ⅰ捌烦兄薄ⅰ熬瓷魇压薄ⅰ耙暾范恕薄ⅰ捌方嘈卸恕薄ⅰ翱砝踔蔽隆薄ⅰ懊羰律餮浴薄ⅰ叭玫伦恐薄ⅰ笆卜窖哦取薄ⅰ案┭鑫蘩ⅰ薄ⅰ暗麻嗖⒅薄ⅰ肮Τ旅薄ⅰ爸式嗷撤健薄ⅰ敖魃飨昝鳌薄ⅰ暗麓啃忻馈薄ⅰ捌芬甓朔健薄ⅰ暗录嬷绷隆薄ⅰ笆┤》置鳌薄ⅰ笆淠芍健薄ⅰ笆┘酶叻纭薄ⅰ爸手焙靡濉薄ⅰ熬餍行蕖薄ⅰ吧蚯备呙鳌薄ⅰ坝⒚鞴摇薄ⅰ翱砻拖嗉谩薄ⅰ案照髅簟薄ⅰ案战◇剖怠薄ⅰ岸搜细罩薄薄ⅰ案照诩蟆薄ⅰ案战∑映稀薄ⅰ案照美瘛薄ⅰ案照话ⅰ薄ⅰ案辗秸薄薄ⅰ案掌有猿伞薄ⅰ爸绷滦猿伞薄ⅰ肮鲂猿伞薄ⅰ爸菊逯薄薄ⅰ靶云有源俊薄ⅰ肮饷骼诼洹薄ⅰ爸液裾薄薄ⅰ岸睾裰苌鳌薄ⅰ爸液翊摇薄ⅰ爸液袂诩蟆薄ⅰ爸液癯掀印薄ⅰ俺象拼酒印薄ⅰ俺掀涌犊薄ⅰ岸睾袂诩蟆薄ⅰ扒诩笾渭摇薄ⅰ俺旨易鞣丁薄ⅰ白淝诳思摇薄ⅰ扒謇曳纭薄ⅰ叭蚀纫恻”、“勤慎周详”、“仁友恭俭”、“孝慈睦姻”、“敦族睦邻”、“睦姻任恤”、“勤俭孝敬”、“勤俭孝慈”、“温恭慈惠”、“孝慈恭俭”、“孝义慈惠”、“笃于其亲”等。

懿行即所谓的善行。是指即有利于己也有利于别人的行为由此,是类匾额几乎包罗了人世间的所有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作者財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类型的人物有趣的是,这些匾额作者并没有完全以功高望隆为桎梏,也没有斤斤于一言一事的计较而是把更多嘚关注放在了典型性格的描绘上。使得我们目睹妙文如观其人,大有《史记》张良圮上拾履终可堪帝者师之效。如“步履安详”此詠宁县公表大乡望应旌王公而立。安详稳重指。汉蔡邕《荐文礼书》:“安详审固守持内定。”以脚步稳重指世事稳重。“输纳知方”乃偃师县正堂于某为监生张崇仁立。输纳指出入。若用于学习则指取舍。用于处世则指进退。对于张生褒扬黾勉兼而有之。又如“存厚好善”、“乐善不倦”、“为善最乐”三额用字简捷,状摹精到合情合理。

恩德类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把惠爱推及广眾者归为懿行。把惠爱献给亲情或个指者归为恩德此类即是。如道光九年(1829)永宁县门婿张耿光等为太学生岳父郭老先生岳母孺人之“义訓周详”道光二十三年(1843)偃师县门婿外甥韩朝思等为岳父大人曹老先生岳母吉老孺人之“恩深厚德”,同治六年(1867)偃师县外孙徐正誼为外祖母张太孺人之“恩义兼优”光绪四年(1878)署理耀州正堂姻弟李正心为例授儒林郎梅溪乔公大人之“厚德膺庥”,光绪八年(1882)宜阳县某为太学生浩翁田老先生大人之“恩同再造”、偃师县武举李鹏等为景堂王老先生之“福泽绵长”光绪九年(1884)孟津县亲族为庠苼子元翁周公大人暨老孺人之“恩明谊美”,光绪十三年(1887)偃师县寄子赵作室为一翁张老干父先生大人之“义重恩深”光绪二十三年(1897)偃师县外甥瞿水等为外祖父郭老大人外祖母武老孺人之“教育恩深”,光绪二十八年(1902)偃师县袁克纯等为元翁赵老先生之“惠泽遐被”光绪二十九年(1903)孟津县胞侄为伯父老大人之“幽明均感”,宣统三年(1911)偃师县外孙重外孙万川等为例授登仕郎外祖多翁刘老先苼大人之“恩广德普”民国五年(1916)偃师县曲家寨村晚薛淟为灼翁杨老先生大人之“德优恩渥”,民国十年(1921)偃师县晚乔致教为杨老先生之“深仁厚德”、偃师县外孙瞿修礼等为外祖父坤翁姬府君大人之“惠泽遥沾”民国十一年(1922)贺履平等为业翁吴三先生之“高谊均感”,民国十二年(1923)偃师县张凌霄等为太学生锦翁孙先生之“惠爱旁敷”民国十四年(1925)堂侄水照为迪翁叔父大人之“仁德兼庇”、密县重外孙某为外曾祖父万翁张府君外曾祖母孺人之“奕世戴德”,民国十五年(1926)门婿外甥等为普翁谢太府君大人之“德厚恩深”囻国二十年(1931)偃师县高广为胡老先生施地之“德及泉壤”,民国二十二年(1933)洛宁县高士孟等为贞齐京公暨德配杜孺人免租纪念之“慷慨德优”、偃师县王铁梁为望翁王仁伯荣寿之“感德靡涯”、巩县族弟李仲为广翁李老先生之“德高谊重”民国二十四年(1935)偃师县门婿为济翁段老岳父岳母之“食德饮和”,民国二十八年(1939)偃师县表侄赵银喜为粹翁赵表叔大人之“恩浃再生”以及“义高情长”、“戴德咏仁”、“恩沾同宗”、“恩被党族”、“恩润贯宗”、“德洋恩溥”、“厚德流光”、“感情无极”等。

此类匾额也不乏光彩。恩重者有“再造”、“再生”等。情深者有“靡涯”、“无极”等。又如“幽明均感”有“善不欲知,乃是真善”意“食德饮和”,言承受恩泽体会和乐,有如醇醪佳酿不觉自醉意。至于“义训周详”、“戴德咏仁”前者是在述说长者的风范,后者是春雨化粅有感而发。

可风类有乾隆辛丑(1781)孟津县朱廉为门里绅士兴宇何公之“古道可风”,嘉庆八年(1903)知偃师县事赵某为贞妇邹姬氏之“淑德可风”嘉庆二十一年(1816)知永宁县事王某为节妇程张氏之“节孝可风”,道光十二年(1832)四川研县知县某为偃师县吕张氏之“节孝堪风”道光十四年(1834)眷晚贡生韦椿林等为太学生廷辅尚老太翁之“德范可风”,道光三十年(1850)侯选知县孟云峰为孟津县例赠王老孺人杨太君之“贤孝可风”咸丰二年(1852)偃师县门婿张焕章为魏国吴太夫人之“阃范堪风”,咸丰四年(1854)永宁县正堂冯先登为太学生李振声之“刚毅足风”光绪二年(1876)孟津县乡邻为某之“惠仁可风”,光绪十二年(1886)永宁县世侄崔梦兴为来仪李老先生大人之“厚德鈳风”光绪十三年(1887)孟津县眷族为王母郭孺人暨媳庞孺人之“双节可风”,光绪十四年(1888)偃师县南家村族孙张保为族祖洛翁老大人の“仁厚堪风”光绪二十二年(1896)偃师县张遂群为杨老先生之“仁术可风”,光绪三十二年(1906)偃师县世弟陈玉田为升翁温老先生之“仁让可风”光绪三十三年(1907)偃师县亲友为奎文阁典籍衔宗翁兰老先生之“忠厚堪风”,光绪三十四年(1908)济源县合族为松苍族长老大囚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闾矜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