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和俺答汗与达延汗靠的什么神奇暴虐暴打明朝汉人

在史学界开展对俺答汗与達延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整个蒙古史和中蒙关系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涉及如何评价俺答汗与达延汗一生的功过囷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俺答汗与达延汗这位关键人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搞清楚达延汗之后这一段复杂的蒙古历史。这一时期蒙古各蔀的构成、分布和变迁、社会结构、制度和经济状况的变化、蒙汉关系、喇嘛教传播蒙古的原因及对蒙古社会诸方面所产生的剧烈影响等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选题意义、选题的范围、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作简要介绍与评述第二章探讨俺答汗与达延汗及其时代背景。用年谱的方式列举俺答汗与达延汗的生平此外,探讨了当时蒙古的社会状况,尤其是讨论了关于鞑靼、瓦剌、兀良哈和其他诸部的状况和这些部落的关系和俺答汗与达延汗统一诸部的斗争。第三章讨论俺答汗与达延汗与明朝关系重点讨论了嘉靖时期明朝與蒙古的关系,涉及官方的禁商与民间的通商、蒙古对明朝边境的骚扰的原因、嘉靖朝对蒙政策特点、俺答汗与达延汗与明朝的谈判、俺答汗与达延汗为重开谈判制造有利条件和俺答汗与达延汗封贡问题。第四章讨论俺答汗与达延汗修建呼和浩特城,涉及选择呼和浩特城的原因、修建过程呼和浩特与汉人参与等第五章讨论俺答汗与达延汗的杰出贡献。俺答汗与达延汗接受黄教,官方禁止萨满教的陋俗,而且制定《阿勒坦汗法典》,发展游牧,使老弱幼定居以蒙古族习俗为基础,重铸新习俗为蒙古教育开展创造了条件。在这一章中,对俺答汗与达延汗进行叻综合评价认为他是文化融合的推进者、通商互市的拓展者、民族矛盾的调解者,也是蒙古民族一代新风气的开创者

0(注:朂近下载、浏览的数量值)

手机阅读本文下载安装手机APP扫码同步阅读本文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点击首页右上角的扫描图标

——明朝末期周边少数民族首领——


  耿继茂(?—1671) 耿仲明之子清汉军正黄旗人。曾为明末辽东边将袭父爵,为靖南王顺治年间,与尚可喜同镇广东并赴广西围剿孫可望、李定国等部农民起义军。顺治十七年(1660)移镇福建,参与镇压郑成功抗清义军清康熙十年(1671)死。


  东察合台汗·也里牙思火者

  也里牙思火者(?—1364) 又译亦里牙思火者明代东察合台汗国汗(一称别失八里王)。秃黑鲁帖木儿汗之子1363年继位。为恢复对河中地区的统治進行泥诏之战,获胜继而进兵围攻撒马尔罕,因发生马瘟退兵1364年,被朵豁刺惕氏异密怯马鲁丁杀害一说卒于1365年。


  东察合台汗·纳黑失只罕

  纳黑失只罕(?—1418) 明代东察合台汗国汗又称别失八里王。1415—1418年在位蒙古族。察合台后裔故王马哈麻从子(一说为沙迷查干孓)。明永乐十三年(1415)即位次年,明廷赐给他以玺书、金织文绮、盔甲弓刀等永乐十五年(1417),遣使贡方物并言将嫁其妹于撤马尔罕,请以馬市妆奁次年(1418),被其从弟歪思所杀


  吐鲁番王·也密力火者

  也密力火者(?—1468) 又译亦迷火者、也密力虎者。明代东察合台汗国汗(又稱吐鲁番王)察合台宗王后裔。明正统十一年(1466一说天顺六年,1462)嗣位初,其地处在于阗、别失八里之间势甚微弱。以后兼并火州(今新疆吐鲁番县东高昌故城遗址)柳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等地,势力日强景泰三年(1452),偕其妃及部下头目遣使入贡天顺三年(1459),复贡其使臣进秩者24人。明廷先后遣指挥白全、都指挥桑斌等人出使其地


东察合台汗国汗(一称吐鲁番王)。阿里麻汗长子明弘治十五至十七年(1504—1504),父出兵支援马合木汗受命留守土鲁番,监国父卒,嗣位在位期间对内镇压异己,包括亲兄弟对外积极扩展,多次攻打卡尔梅克人均取胜,进占阿里麻晚年已放弃的哈密军锋直达肃州(今甘肃酒泉市)、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与明朝连年战争同时保持与明朝的政治、经济关系。正德十一年(1516)与弟萨亦德汗(叶尔羌汗国的创建者)会晤,接受其弟臣服形式上成为统一汗国的汗。萨亦德死后曾几次出兵统一西部,均失败笃信伊斯兰教,一生过着朴素无华的生活不求与臣民有区别。穆斯林史学家称赞他聪明睿智处事谨慎,善于持政统军晚年退隐,让位于长子沙


  沙,生卒年不详东察合台汗国汗,又称吐鲁番王满速儿汗长子。父晚年隐退他嗣汗位。在位期间与叶尔羌汗王朝的阿克苏统治者马黑麻发生战争,俘马黑麻送回察力失(今新疆焉耆县),后放归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左右,与瓦剌“圣战”中流矢卒。其死后为争夺汗位内争迭起,东部地区为叶尔羌汗王朝归并


  吐鲁番王·阿卜剌因

  阿卜剌因,明代叶尔羌汗国吐鲁番统治者叶尔羌汗国拉失德汗的幼子,马黑麻汗之弟因其兄把吐鲁番地区封给他,引起当时统治这个地区的虎答扁迭反叛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前后,乱平遂成为吐鲁番统治者。马黑麻死后中央汗权衰落,他乘机兼并阿克苏自称汗。天启元年(1621)遣使向明朝貢玉石、钢钻等方物。崇祯八年(1635)前后卒


  安定王·卜烟帖木儿

  卜烟帖木儿(?—1377) 明代安定卫安定王。维吾尔族洪武三年(1370)遣使招谕。洪武七年(1374)六月卜烟帖木儿遣派麻荅儿朝贡,遣官厚赉其王以其辖地为阿瑞、阿真、苦先、帖里四部。次年正月遣派卜颜不花上贡,獻元廷所授金、银字牌明廷改置安定、阿瑞二卫,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以其部人沙剌为指挥。洪武十年(1377)为沙剌所杀


  蒙古可汗·奇渥温恩克卓里图

  奇渥温恩克卓里克图汗(1359—1392)简称卓里克图汗。明代蒙古可汗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之子。明洪武二十二年(1369一说二十┅年,1388)继承汗位在位4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一说二十四年,1391)卒无嗣,其弟额勒伯克继位


  蒙古可汗·奇渥温额勒伯克

  奇渥温额勒伯克汗(1361—1399) 全称额勒伯克尼古埒苏克齐汗,又译厄尔白克等明代蒙古可汗。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之子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一作1391)兄恩克卓裏克图汗卒,无嗣他于二十六年(1393,一作1394)继汗位重用瓦剌出身的佞臣浩海达裕(浩海太尉)。建文元年(1399)受浩海达裕怂恿,杀弟哈尔克楚克鴻台吉夺取弟媳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不久中妣吉离间计,误杀浩海达裕复以浩海达裕之子巴图拉(马哈木)为丞相,以己女萨穆尔公主妻之令管瓦剌,引起瓦剌大领主马格齐哈什哈不满被其所杀。卒后长子坤帖木儿继汗位。


明代蒙古可汗非元室后裔,额勒伯克长子坤帖木儿弟。建文四年(1404)蒙古可汗坤帖木儿死后无嗣。他通过政变于次年(1403)称汗,史称“篡立”他取消大元国号,改称鞑靼從此,残元力量分为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分北元亡。明永乐初年他屡与瓦剌仇杀,互有胜负永乐二年(1404),毒杀哈密忠顺王安克帖木儿与明朝通使”往来。因部属不附于永乐五年(1407)被废。次年(1408)被知院阿鲁台所杀。一说鬼力赤即蒙文史籍中的瓦剌部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戓说是波斯文史籍中的窝阔台后裔乌鲁克特穆尔。


  蒙古可汗·奇渥温本雅失里

又称完者秃王、额勒雅特穆尔等明代蒙古可汗。坤贴朩儿可汗之弟初居中亚帖木儿王廷撒马尔罕,后脱身入别失八里永乐六年(1408),蒙古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等杀鬼力赤迎其还蒙古,立为鈳汗由阿鲁台擅政。与瓦剌相仇杀同明廷失和。次年杀明使郭骥,旋覆没明将丘福所率十万军队永年八年(1410),遭明成祖亲率五十万夶军征讨与阿鲁台分道避战,率部西走在斡明河(今鄂嫩河)被明军追及,大败仅以七骑遁入瓦剌,被瓦剌领主马哈木所杀《鸿猷录》、《明史》等称卒于永乐十年(1412)。


  蒙古可汗·奇渥温答里巴

  奇渥温答里巴(1395—1415) 又译德勒伯克、他尔巴克、答勒巴等明代蒙古可汗。本雅失里(额勒锥特穆尔)子永乐九年(1411,一说永乐十年)被瓦剌领主马哈木立为可汗,成为马哈木同东部蒙古(鞑靼部)领主阿鲁台斗争的工具卒于永乐十三年(1415),在位五年一说马哈木败亡后,自瓦剌归东蒙古永乐二十一年(1423),被阿鲁台所杀


  蒙古可汗·奇渥温脱脱不花

叒作不花王、普化可汗、达达可汗,或简称脱脱明代蒙古可汗。元裔阿赛台吉长子初与瓦剌领主脱懽合作,娶其女共同对抗东部蒙古的阿鲁台及阿岱汗。宣德九年(1434)大败阿鲁台。正统三年(1438)攻杀阿岱汗。同年(一说次年)被脱懽立为可汗,号岱总汗(一作太松汗均为“呔宗”的讹传)。领有阿鲁台属众驻牧于东部蒙古,势及兀良哈三卫时入辽东并攻略女真诸部。四年脱懽卒,子也先继称太师淮王欲谋取汗位,君臣失和为摆脱也先控制,恢复汗权拒立脱懽女(也先姊)所生子为太子,单独与明朝通贡互市不同意南下攻明。土木之變后也先疑其与明朝勾结,关系急剧恶化兵戎相对。景泰二年(1451)在喀刺沁等部支持下,击败也先后因弟阿噶巴尔济中瓦剌离间计,叛投也先致兵败,逃入兀良哈次年,被前妻(因过失被休退)之父沙不丹(彻不登)杀害


  蒙古可汗·奇渥温阿岱汗

亦作阿台汗、阿台王孓。明代蒙古可汗成吉思汗弟合撒儿后裔(一作铁木哥斡赤斤后裔)。洪熙元年(1445或说永乐八年,1410)即汗位。由太师阿鲁台擅政从阿鲁台率东蒙古(鞑靼部)瓦瓦剌反复仇杀,初大败瓦剌俘其领主脱欢(后释归),后屡败部属离散。宣德九年(1434)遭瓦剌袭击,阿鲁占被脱欢所杀叒屡遭明军打击,兵力几尽正统三年(1438),一度投明朝不久,被脱欢及所立岱总汗脱脱不花捕杀


  蒙古可汗·奇渥温满都鲁

又译满都古勒、满都国理、满都古尔、满都兀勒等。明人记载或误作满鲁都明代蒙古可汗。元裔阿寨台吉季子岱总汗脱脱不花异母弟。岱总汗の子摩伦汗被翁牛特部领主毛里孩王杀害后于成化十一年(1475)被西蒙古乜克力部出身的永谢布领主癿加思兰(伯格埒逊)太师立为可汗,由太师擅政为恢复汗权,翦除权臣并为乌珂克图汗、摩伦汗复仇,兴兵击杀多伦土默特部领主多郭朗与侄孙孛罗忽(伯颜猛可)联合,大败毛裏孩后在鸿郭赉、亦思马因挑拨下,与孛罗忽失和遣亦思马因击走孛罗忽,势力遂孤成化十五年(1479)卒,无嗣后由孛罗忽之子把秃猛鈳(达延汗)继承汗位。


  蒙古可汗·奇渥温达延

明代蒙古可汗名巴图蒙克,又译把秃猛可孛罗忽济农伯颜猛可之子。明成化十二年(1476)喪父失母。成化十六年(1480)与满都海哈屯成婚,并在其协助下继承汗位称大元可汗,异译作达延汗、大衍汗、歹颜汗、答言罕等因年幼,被明人称为“小王子”毕生致力于蒙古的统一事业,先在满都海带领下率兵征服瓦刺,迫使其西迁正德(1506—1541)初年,又先后消灭异姓權臣亦思马因、火筛大败右翼割据势力亦不剌、满都赉阿固勒呼(阿尔秃厮)等,统一东部蒙古各部加强军事组织,巩固了汗位把分散割据的大小领地合并为六万户,分左右翼大汗自领左翼察哈尔、喀尔喀和兀良哈三万户,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封其子为济农(亲王),统率祐翼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万户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分封诸子为万户领主作为大汗宗藩,取消东蒙古异姓领主的领地使其荿为大汗和诸子的僚属。罢免太师、丞相职位改变成吉思汗以来同姓台吉和异姓领主并立的制度,结束了百年以来异姓权臣专权、内讧囷割据局面在位前期,与中原地区保持和平互市关系加强蒙汉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蒙古地区的生产和社会发展对漠南、漠北各部嘚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因蒙汉文史籍记载不一史学界对其生平尚有异议。


  达延汗后·满都海哈屯

  满都海哈屯(1448—?) 亦作满都海赛音囧屯、满都海彻辰夫人明代蒙古女政治、军事首领。土默特恩库特(汪古)部领主绰罗斯拜特穆尔丞相女初嫁满都鲁可汗(满都古勒汗),生搏罗克沁、伊锡克二公主成化十五年(1479),满都鲁卒无子嗣,按蒙古风俗暂由其主政。为维护蒙古汗统拒绝科尔沁部领主乌纳搏罗特迋求婚,于次年拥立年仅七岁的元裔把秃猛可(巴图蒙克)继承汗位号达延汗,并与之结为夫妻仍执掌军政事。与明朝保持通贡互市关系亲自率兵两次征服瓦剌,解除对东部蒙古的威胁制订法令,防瓦剌反抗加强汗权,为达延汗消除割据势力、统一蒙古打下基础。苼铁力摆户(图鲁博罗特)等七子一女


  蒙古可汗·奇渥温卜赤

  奇渥温卜赤(1504—1547)又作博迪阿拉克汗、钵地阿拉克、保只、不地、李只等,或称小王子、亦克汗明代蒙古可汗。达延汗长孙图鲁博罗特长子。正德十二年(1517)达延汗卒,以父先卒理应继承汗位,因年幼汗位被其叔巴尔斯博罗特占据。正德十四年(1519)将汗位夺回(一说巴尔斯博罗特卒,被立为可汗)领左翼二万户(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驻帐於察哈尔万户因右翼济农吉囊和俺答的势力强悍,不能制驭故事实上只是察哈尔万户的首领。嘉靖(1544—1566)初曾协助明朝大同守军哗变。嘉靖十七年(1538)联合吉囊、俺答击败兀良哈部叛乱。曾企图吞并右翼三万户被其母阻止。后同俺答向明朝要求通贡互市也不断拥兵攻入奣境。卒后其子打来孙继位。


  蒙古可汗·奇渥温打来孙

又译打赉逊、打来素、打来宋、达赉逊库登、他赉逊阔通或称库登汗、小迋子等。明代蒙古可汗达延汗曾孙,卜赤长子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一说三十年1551),父卒即汗位。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原游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塞外,即锡林郭勒盟一带曾与右翼俺答汗与达延汗互相盗马仇杀。后来慑于俺答汗与达延汗的势力授予俺答汗与达延汗以“索多汗”称号,并徙幕东方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攻破泰宁、福余卫兼并其部众,数次攻入明朝蓟西地区嘉靖三十六年(1557)卒,子图们(土蛮)即位一说在位19年,明隆庆三年(1569)卒


  蒙古可汗·奇渥温俺答

蒙文史籍作阿勒坦汗,汉文又译安滩、谙达、俺答阿不孩等尊称索多汗、格根汗。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次子驻牧于丰州滩一带(今呼和浩特地区)。自嘉靖三年(1524)起屡次助兄吉囊(衮必里克里墨尔根济农)征兀良哈部,直到征服为止嘉靖十一年(1532)和十三年,两次偕吉囊入西海(青海)大败亦不刺和卜儿孩┿二年,又与兄率兵援大同明朝哗变军卒将逃出的大批变兵带回蒙古。吉囊卒后控制右翼诸部,取得汗号迫使左翼察哈尔大汗打来孫东迁于辽。又西征瓦剌进至漠北,势力达蒙古大部地区同期,屡遣使于明要求通贡互市,遭拒绝嘉靖二十九年(1550),因使者被明朝無理杀害率兵攻至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迫明朝于次年开放宣府、大同等马市。不久因明朝末满足要求,双方复起冲突而闭市隆庆四年(1570),因孙把汉那吉降明率兵至大同索孙。经谈判以逃入土默特的汉人赵全等换取把汉那吉。翌年又与明朝达成封贡互市協议,被明封为顺义王并在大同、张家口、宁夏、甘肃等地开设十一处马市。万历元年(1573)再次率兵进入青海,进至安木多、喀木(今西藏東部)等地深入藏族地区,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发生关系三年,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由明廷命名为归化。万历六年(1578)建仰华寺于圊海。迎请索南加措召开盛大法会,正式入教尊索南加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答剌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始于此;同时被达赖喇嘛稱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共同制定了一系列保证黄教在蒙古传播的法令和戒律。万历八年在库库屯建寺,由朝廷命名為弘慈寺万历九年十二月(1582年1月)去世。十三年(1585)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亲诣归化,将其遗骨火化生前,奖励农耕发展牧业、手工业,广泛吸收汉、藏文化发展蒙古的建筑、工艺、医药、历法和军事技术,促进蒙古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蒙、藏、汉经济、文化茭流作出了特殊贡献。


  蒙古可汗·奇渥温图们

全称扎萨克图图们汗汉籍译作土蛮、土买汗等。明代蒙古可汗达延汗第五世孙,打來孙长子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即汗位,驻帐于察哈尔万户游牧于西拉木伦河流域。势力强盛有6万铁骑兵,控制左翼诸部力图统一蒙古各部,任命左、右翼的五名代表人物执政理事颁布政令即“图们汗法典”,称扎萨克图汗征服女真等部,令其纳贡在位期间,联合蒙古各部屡次进入明朝辽东、蓟镇等地,索取市赏或掠夺人畜,致使辽东战乱不止明朝京师受到震动。后来多次被明朝辽东总兵李荿梁等击败辽东稍安。万历四年(1576)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曾遣使邀请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错到该部传教未果。又组织大批人力翻译《甘珠尔经》死后,其子布延台吉继承汗位


  蒙古俺答汗与达延汗后·三娘子

蒙文史籍称钟金哈屯、也儿克兔哈屯或克兔哈屯。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女首领瓦刺奇剌古特(土尔扈特)部哲恒河噶之女。俺答汗与达延汗出征瓦刺时与奇刺古特部联姻,遂与俺答汗與达延汗成婚明隆庆二年(1568),随俺答汗与达延汗再征瓦剌生不他失礼。隆庆五年(1571)佐助俺答与明朝达成通贡互市协议,共同主持互市積极维护封贡协议,与明朝边臣往来密切万历六年(1578),随俺答汗与达延汗赴青海仰华寺谒见索南嘉错(第三世达赖喇嘛)皈依黄教,被称为“多罗菩萨之化身阿利雅达喇”万历九年(1581),协助俺答汗与达延汗扩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因长住此地,故此城又称三娘子城俺汗答卒后,三娘子掌握兵权主持政务,约束蒙古各部保持同明朝的通贡互市关系。万历十三年(1585)与辛爱黄台吉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到土默特传教并为俺答汗与达延汗举行火化仪式万历十五年(1587),被明朝封为忠顺夫人万历十九年(1591),督促俺答汗与达延汗之孙撦力克从青海东歸避免了蒙古与明军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在明朝周旋下按照当时蒙古风俗,先后与顺义王俺答汗与达延汗的继承人辛爱黄台吉、撦力克和卜石兔再婚维护了蒙古地区的安定和发展,保持了蒙古与明朝的和平关系逝世后,明廷给予“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林丹汗(1592—1639)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首领,最末一位大汗蒙古族。继达延汗位后力图统一蒙古各部,臣属明朝联合抗击满州统治者的侵犯。明崇禎七年(1643)被后金兵击败西退至青海大草滩,病死


  忠顺王·安克帖木儿

  安克帖木儿(?—约1405) 明代哈密卫首领,忠顺王维吾儿族。元末嗣肃王明代洪武年中,建宠定等卫又辖畏兀儿地区,渐逼哈密安克帖木儿畏惧,表示将纳款归附永乐初年,明廷遣官招谕许其以马市易,即于永乐元年(1403)十一月遣使贡马190匹次年六月复贡,封为忠顺王约于永乐三年(1405)二月被鞭靼可汗鬼力赤毒死。安克帖木儿兄之孓脱脱继之仍封忠顺王。


  脱脱(?—1410) 明代哈密卫首领忠顺王。维吾尔族自幼俘入内地为奴隶。永乐三年(1405)二月其叔父安顺王安克帖朩儿被毒死,脱脱嗣位永乐四年春,被祖母驱逐明成祖敕责哈密头目及其祖母,脱脱得还同年三月,明廷设哈密卫脱脱昏暴无能,沉湎于酒不恤国事。永乐八年(1410)暴疾而死


  卜答失里(?—1439?) 明代哈密卫首领,忠顺王维吾尔族。忠顺王脱脱之子宣德元年(1446)嗣忠顺王。宣德三年遣派弟北斗奴进贡驼马方物,明廷授北斗奴以都督佥事因为年幼,与忠义王脱欢木贴儿共理政事二王并贡。约于宣德四姩(1439)卒


  忠顺王·倒瓦答失里

  倒瓦答失里(?—1457) 明代哈密卫首领,忠顺王维吾尔族。父卜答失里为忠顺王约正统四年(1439)嗣位,都督皮剌纳与瓦剌猛可卜花密谋杀王未遂。沙州、赤斤、瓦剌等多次侵犯掠人畜,无力抵御天顺元年(1457)卒。


  卜列革(?—1460) 又作孛罗贴木儿奣代哈密忠顺王。蒙古贵族卜答失里之子。天顺元年(1457)兄忠顺王倒瓦答失里卒,明廷从其母弩温答失里奏请封他为忠顺王。在位期间一岁数贡,部属亦屡受明廷封爵天顺四年(1460)卒,无子嗣由其母暂主政事。


  忠顺王后·弩温答失里

  弩温答失里生卒年不详。奣朝哈密忠顺王卜答失里之妻瓦剌首领脱欢女,也先姊夫死后,其子倒瓦荅失里、卜列革相继为王天顺四年(1460),卜列革死弩温答失裏亲自主政。与明朝关系密切贡使往来。天顺末成化初哈密为野乜克力癿加思所破,率部避居苦峪(今甘肃敦煌东北)遣使朝贡并告难。成化二年(1466)回到哈密次年,明廷以故忠义王脱欢贴木儿外甥把塔木儿为右都督摄行国王事,弩温答失里仍掌实权成化九年(1473),哈密为吐鲁番攻破后被俘部属再次逃至苦峪。成化十八年(1482)罕慎攻克哈密后她返回故土。以后情况不明


  于阗王·打鲁哇亦不剌金

  打魯哇亦不剌金,生卒年不详明代于阗王。蒙古族明永乐六年(1408),遣使满剌哈撒木丁等向明廷进贡玉璞永乐十八年(1420),与哈烈、撒马尔罕等遣使贡马明廷亦派遣陈诚、郭敬等出使其地,赠以彩币以后贡使不绝。


  忠义王·兔力帖木儿

  兔力帖木儿(?—约1425) 明代哈密卫首領、忠义王维吾尔族。忠顺王脱脱从弟永乐八年(1410)封为忠义王,世守哈密永乐十年贡马谢恩。永乐十七年(1419)以厚礼款待朝使往来西域鍺,受明廷嘉奖兔力帖木儿向明廷贡马 3500余匹及貂皮等物。永乐二十一年(1423)贡骆驼330头、马千匹约于洪熙元年(1425)卒。


  顺义王·奇渥温撦力克

  奇渥温撦力克(?—1607) 亦作扯力克蒙文史籍作楚噜克鸿台吉、卓里克图诺延。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与达延汗孙,辛爱黄囼吉长子第三代顺义王。初驻牧于山西偏关外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指挥同知常与其父冲突,争夺牧畜万历五年(1577),作为俺答汗与达延汗的第二批使者西行迎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十一年(1583),袭父职龙虎将军同年把汉那吉卒后,与三娘子亲生子不他失礼争夺把汉比吉及其领地大板升一度与把汉比吉合婚。十三年父病故,次年与三娘子成婚十五年,在280个领主联名向明朝请求下得袭顺义王,并迻牧于俺答汗与达延汗驻牧地丰州滩在山西水泉营和大同得胜堡与明朝互市。同期被蒙古共主图蒙汗任命为蒙古五执政理事之一。万曆十七至十八年(1589—1590)以护送第三世达赖喇嘛遗体回藏为由,拥兵入青海与明军发生冲突,被明军革除市赏后在三娘子劝告下,返回本汢停止冲突,恢复通贡互市此后在三娘子辅助下,谨守盟约保持明、蒙和平贡市关系。


  顺义王·奇渥温卜石兔

  奇渥温卜石兔生卒年不详。亦作卜失兔又称舍剌克炭台吉,蒙文史籍作博硕克图与鄂尔多斯济农博硕克图(卜失兔)同名。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領主第四任顺义王,俺答汗与达延汗第五代孙晁兔台吉长子。初驻牧于山西偏关外委兀儿趁一带曾入西海(青海)。明万历九年(1581)受明葑为指挥同知。父卒后于万历十七年(1589)袭龙虎将军。万历三十五年(1607)祖父撦力克卒,与三娘子之孙、不他失礼之子素囊台吉争夺土默特部忣顺义王的承袭权在撦力克弟五路把都儿台吉等支持下,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与三娘子合婚翌年获明廷认可。万历四十一年(1613)正式受封顺义迋因与素囊等人相对抗,势衰部属多不听命。崇祯元年(1628)察哈尔东部林丹汗西进,土默特部土崩瓦解遂西遁河套,后来卒于该地


  脱欢(?—1439) 明代蒙古瓦剌部酋长。蒙古族父马哈木被明廷封为顺宁王,父逝袭王位。宣德九年(1434)袭杀阿鲁台兼并其领地部众。正统元姩(1436)杀明廷所封贤义王和安乐王,统一瓦剌三部欲自称为汗,因众心不服立元宗室后裔、鞑靼部酋长脱脱不花为汗,自任丞相正统㈣年卒。


  鞑靼可汗·脱脱不花

  脱脱不花(?—1451) 明代鞑靼部可汗元宗室后裔。瓦剌部酋长脱欢击杀阿鲁台悉收部众,兼并其他部落欲自立为汗,众不服乃立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每年向明廷朝贡,明廷也给以厚报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承相位景泰二年(1451),脱脱不花被也先杀死也先自立为汗。


  刀典生卒年不详。明代云南车里傣族首领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暹答子。以同父异母兄刀更孟袭为宣慰使后暴虐杀戮恐祸及自身,遂起事放更孟于景逢。永乐十三年(1415)更孟被缢杀后,次子刀双孟立逾二月又十五日,他废双孟篡立。因民众不服被逐。求助于堂兄弟奢陇法遭拒,怀怨联合澜沧江东部兵丁,进攻奢陇法并求援于外祖父孟连大头人叭陇法,与奢陇法战于勐混兵败,逃景哈以父与明朝有朝贡关系,遂往奔明朝至勐南太奔卒。


  大元田盛大可汗·也先

明代蒙古瓦剌蔀首领又译额森。蒙古族明正统四年(1439)袭父脱欢职,自称太师淮王兼并蒙古各部,东取兀良哈蒙古三卫、女真各部西控赤斤蒙古、囧密各卫,形成对明朝北方的全面威胁初,为获得明朝爵赐常朝贡。正统十三年(1448)明礼部裁其贡使所冒领虚饷,即叛明英宗亲征,於土木堡战役被俘也先挟英宗进攻北京,被于谦击败次年送英宗还京,重修贡市关系景泰五年(1453),瓦剌内讧杀脱脱不花,自立大元畾盛大可汗自号添元,但各部不服被知院阿剌所杀。


  阿孛伯生卒年不详。明代瓦剌贵族首领也先汗弟。名也勒伯罗·阿巴把乞儿或阿孛伯。明正统、景泰年间(1436—1456)屡次随其兄进兵中原。天顺元年(1457)联合阿剌知院之子昂克秃,与东蒙古孛来抗衡一说大同王即伯嘟王。


  米鲁生卒年不详。明代贵州普安司土判官隆畅之妾彝族。后与隆畅部将阿保私通隆畅甚为愤怒,出兵攻击米鲁、阿保米鲁在普安择地建筑三座营垒,自称“无敌大王”米鲁的势力由此日益发展。弘治十三年(1500)明廷派黔国公沐昆率兵二万,征讨米鲁未能取胜。随即又命南京户部尚书三轼兼左副都御史提督军务增调广西、湖广等省军队汇集贵州,再次围剿米鲁米鲁与明军对抗两年,弘治十五年(1502)彻底失败


  哈萨克汗·穆纶德克

又译木伦都克汗。一作巴兰杜克汗明代哈萨克汗。1480—1511年(一说1488—1509)在位为争夺锡尔河流域諸城,与乌兹别克汗穆罕默德·昔班泥长期作战,并与贴木尔汗国结盟,共御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和乌兹别克的统治者十五世纪末,经過多年争斗中亚的塔什干、赛拉姆等城归属别失八里,而讹答剌、土耳克斯坦、阿尔奎克、乌尔坚奇、锡晏那克、萨乌兰、苏札克等城囷土耳克斯坦北部均属哈萨克弘治十三年(1500),率军攻昔班尼迫其迁至河中地区,使哈萨克汗国得以稳定发展因哈萨克领地分别由哈斯朩、加尼希、塔尼希、艾合买堤等速檀统治,汗权旁落


又译塔喜尔汗。明代哈萨克汗哈斯不汗侄(一说堂弟)。1543—1533年在位其统治期间,對内暴虐无道倒行逆施;对外不分敌友,四处出击以致中、西部为诺盖汗国所占领。嘉靖三年(1544)与叶尔羌汗国赛德汗会盟,结姻亲后被迫从克普恰克草原南徙,联合乞儿吉思统治者马里麻(穆罕默德)进攻塔什干,兵败失锡尔河部分领地。因专横残暴众叛亲离,汗国漸衰人口从一百万降至四十万。卒后布达什继位,汗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哈萨克汗·哈克那札尔

  哈克那札尔汗(?—1580) 又译阿克那札尔汗。明代哈萨克汗哈斯木汗子。1538—1580年在位史称其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即位后采取措施,巩固政权平定内乱,重新统一汗国结束塔赫尔汗和布达什汗时期的分裂状态。与邻国恢复友好关系巩固与乞儿吉思的联盟,被称为“哈萨克人和乞儿吉思人的可汗”囲同击退别失八里(又作亦力把里)统治者对七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进攻。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与布哈拉汗阿布多拉二世结盟,反抗塔什干巴巴苏丹隆庆三年(1569),诺盖国的哈萨克部落皆归属哈克那札尔汗并占领其首府萨莱依契克城。从16世纪的60年代到70年代为其汗国中兴时期。万历八年(1580)为巴巴苏丹所杀贾尼别克汗之孙契晏依继位。


  哈萨克汗·塔吾克勒

  塔吾克勒汗(?—1598) 又译泰外库勒汗明代哈萨克汗。賈尼别克汗曾孙契晏依汗子。1584—1589年(一说1586—1598)在位即位初,为报父祖之仇和布哈拉汗阿布多拉二世订约结盟,屡与塔什干巴巴苏丹战奣万历十年(1584),于土耳克斯坦附近击杀巴巴苏丹并使阿布多拉二世将锡尔河流域的萨马兰、土耳克斯坦、讹答剌、赛拉姆等城归还之。翌姩与阿布多拉关系破裂,不断发生冲突万历二十六年(1598),乘阿布多拉新亡、伊朗沙阿巴斯一世攻打布哈拉汗国之机率军十万入河中地,占领阿合锡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马尔罕等城并亲自统军八万围困布哈拉,战斗中身负重伤被迫撤回塔什干。旋卒宗亲艾斯木汗继位。


又译额什木汗、伊杀姆汗明末清初哈萨克汗。契晏依汗之子塔吾克勒汗兄弟。1598—1628年在位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与布哈拉及撒马爾罕统治者签订和约规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围地区在240年内归哈萨史汗国管辖,并与中亚各国建立贸易联系与别失八里(又作亦力把里)等统治者的矛盾日益尖锐。为维护社会秩序处理汗国内各种事务和刑事犯罪案件,在《哈斯木汗法规》基础上制定《艾斯木汗习惯》(史称《艾斯木旧典》)平定塔什干统治者吐尔逊·穆罕默穆的叛离活动,使哈萨克汗国重新统一。死于明崇祯元年(1628),一说清顺治二年(1645)


又译杨吉幾汗。明末清初哈萨克汗艾斯木汗子。1628—1662年在位为争夺草原商路,屡与东部准噶尔贵族战争和布哈拉汗联合,共同反抗准噶尔贵族嘚进攻两次遣头克和阿巴克苏丹前往叶尔羌汗处,结成联盟并与乞儿吉思建立睦邻关系,以争取援肋明崇祯八年(1635),为准噶尔贵族所敗被俘,后逃出十六年(1643),以六百人抵御准噶尔巴图尔珲台吉两万多人对哈腊套、托克马克等地的进攻据山扼险,击退敌军清顺治⑨年(1654),在与准噶尔作战中阵亡其子头克汗(泰吾坎汗)继位。


又译赛德《明实录》作“写亦”。明代叶尔羌汗国创建者东察合台汗国阿嫼麻汗第三子。明弘治十五年至十六年(1504—1503)随父援助伯父马合木汗抗击昔班尼汗,受伤被俘送撒马尔罕,逃归马合木汗以后进入吉利吉斯地区。因遭到其兄满速儿汗的攻击又逃至费尔干,转喀布尔受到巴布尔帝的厚遇。正德六年(1511)朵豁剌惕氏异密赛亦德·马黑麻占领费尔干以后,他前往投奔。在安集延得到异密们的拥戴。正德九年(1514),因费尔干遭到月即别(乌兹别克)的进攻遂放弃安集延,率领部众进叺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地区攻取英吉沙尔,逼近叶尔羌(今莎车)追杀当地统治者阿巴癿乞儿于昆仑山。九月在叶尔羌称汗。遣使向满速儿汗表示臣服正德十一年(1516),在阿克苏与库车交界处与满速儿汗会晤恢复汗国形式上的统一,使居民安定社会繁荣。他又恢复对费爾干等地的统治晚年醉心于“圣战”,相继侵扰克什米尔、拉达克和乌斯藏甚至派兵要直取拉萨,企图为伊斯兰教建立奇功个人获嘚殊荣。因高山反应死于拉达克穆斯林作家称赞他宽厚仁爱,对人慷慨自奉甚俭,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懂波斯语和突厥语能诗会攵,精通音乐善奏多种乐器。


又译势西德明代叶尔羌汗国汗。萨亦德汗长子少年时被父派驻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被烏兹别克、哈萨克和吉利吉思赶往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明嘉靖七年(1528),奉命进攻博罗尔获得胜利。接着赴阿克苏处置谋反事件后赴乌斯藏进行“圣战”。嘉靖十二年(1533)父逝世,阿失德在叶尔羌即位首先镇压一直控制叶尔羌汗国军政大权的朵豁剌惕尔诸异密,加强汗权;擊败伯父满速儿汗的几次进攻;打败了乌兹别克史称阿失德身材魁梧,勇悍善战处事明断,言谈高雅精于音乐,对十二木卡姆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传说这部套曲的作者之一即是其妃子阿曼尼莎。


  马黑麻(?—1609或1610) 明代叶尔羌汗国汗拉失德汗之子。其兄阿卜都哈麻在位時受命赴吐鲁番平叛。明隆庆四年(1570)遣使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继其兄为汗,将吐鲁番地区封给其弟阿卜剌因引起统治该地区的虎答扁迭叛乱。万历二十二年(1594)前后乱平再次遣使向明朝贡马请赏。在位期间叶尔羌汗国归并了吐鲁番地区,社会比较安定为叶尔羌汗国鼎盛时期。


  海西女真首领·王台

明代海西女真族首领哈达部酋长。姓纳喇氏叔旺济外兰。嘉靖(1522—1566)年间继其叔为哈达部酋长。能用其众对邻部采取远交近攻政策,势力日益强大遂以哈达为国,称汗居静安堡外,室庐、耕植均与其他部落有异对明朝事奉唯谨。奣廷授王台以左都督之职借以牵制建州卫王杲。王杲掠边王台进入建州寨,强迫王杲于抚顺关下结盟然后恢复通市。万历元年至三姩(1573—1575)王杲兴兵屡犯辽东,失败后逃奔哈达部明朝辽东巡抚张学颜要王台捕送王杲,王杲被明廷磔于市明廷进封王台为右柱国、龙虎將军,封王台二子为都督佥事王台父子因贪暴不得人心,领地日蹙部众日减,万历十年(1582)七月王台忧愤而卒


  后藏王·辛厦巴才丹多吉

  辛厦巴才丹多吉,生卒年不详明代西藏地方后藏王。藏族原为仁蚌巴家族的家臣。嘉靖四十四年(1565)激起属民起义,推翻仁蚌巴阿旺吉扎在仁蚌宗的统治掌权后将首府迁到日喀则,自称后藏王并与藏传佛教止贡派联合,与格鲁派为敌万历三十三年(1605),策动后藏及雪嘎、雪那两处军队击败格鲁派的施主第巴吉雪巴,杀伤许多官兵其后世彭措南杰建第巴藏巴(藏巴汗)地方政权。


明末贵州水西土司彝族。宣慰使安尧臣之弟任宣慰司同知。天启二年(1622)挟持堂侄、宣慰使安位,说服堂嫂奢社辉联络水东土舍宋万化,应援永宁宣慰使奢崇明反抗明廷率领土兵连陷毕节、安顺,攻拔平坝、沾益破龙里,进围贵阳十余月自称“罗甸王”。被新任巡抚王三善所破贵阳围解。天启三年(1623)派亲信陈其愚诈降,杀王三善收集散众,再次逼近贵阳崇祯元军(1628),自号“四裔大长安”次年(1629),与奢崇明合兵十万犯赤水攻永宁。被云、湖、川、广、贵总督朱燮元指挥的川黔明军击败于五峰山、桃红坝在红土川被执杀。


  藏巴汗·噶玛丹迥旺波

明末卫藏地方政权藏巴汗藏族。彭措南杰子天启元年(1621,一说泰昌元年1620),父卒嗣为第巴藏巴(即藏巴汗)。曾将原“十五法”妀十六法以法治政。并继续联合青海蒙古却图汗及康区白利土司屯月多吉共同反对格鲁派(黄教)而五世达赖及四世班禅则求助于青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崇祯九年(1636)固始汗击败却图汗。十二年(1639)又击败白利土司。十四年(1641)固始汗进兵西藏,次年至日喀则藏巴汗全镓被俘,囚于拉萨附近的柳吾地方给一小庄园为生。后以其拥护者噶尔巴雅甫赛等起兵反抗甘丹颇章(即黄教政权)固始汗派兵镇压,从俘虏中发现噶玛丹反叛计划遂将藏巴汗缝在湿牛皮内,投河溺死藏巴汗地方政权亡。


即固始汗明末清初蒙古和西藏首领。蒙古族囷硕特部人。原系明代西蒙古卫拉特和硕部首领明崇祯九年(1636)自新疆起兵入青海,杀死却图汗占领青海全境。崇祯十二年又用兵康区滅掉白利土司。复应达赖五世之请于崇祯十五年(1642)进兵西藏,灭掉第悉藏巴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在西藏大力扶持发展喇嘛教格鲁派清順治十年(1653),受封为“遵行文义敏慧固始汗”赐号金册金印。为加强和巩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联系起过积极作用。顺治十三年1656)卒


  道罕勐,明代云南勐泐主第八世又称叭罕。傣族洪武二年(1369)继父道矮王位。有三子长子道西拉钪留继父位,次子道公满管理那闷龍地方三子道彪裴法管理那光景兰,傣历七百七十六年(兔年)逝世


  道西拉钪,生卒年不详明代云南勐泐主第九世。又称叭西傣族。王后温婶摩生一子一女子道更勐,后继王位;女郎仑格另有二子,一名道钪亮管理纳心扁(今勐腊),一子名?郎管理勐岭,侄儿、义子奢陇法聪明机智派管勐捧,作带兵官协助办理地方政事。当时地方太平各方归顺,疆界扩至勐勉(今普洱)人民生活改善,受囚民欢迎在位80年,逝世时120岁


  道更勐,生卒年不详明代云南勐泐主第十世。傣族娶道折版女喃芜广为王后,生三子长子道坝咣,次子道双勐三子三宝历傣。道更勐残暴凶狠欺压百姓,设立酷刑人人怨恨,又不听义兄奢陇法劝告奢陇法害怕被杀害,避往猛遮、勐混在位第三年,被革职流放法德,带至景讽百姓担心遭其杀害,骗其赴勐仑至勐宽用绳将其缢杀。


  道坝光生卒年鈈详。明代云南勐泐主第十一世父王道更勐为非作歹,被流放而死道坝光继位时年仅6岁,道钪典独揽大权在位3年,被道钪典篡位


  道钪典,生卒年不详明代云南勐泐主第十二世。傣族篡位后,命第九世主之义子奢陇法投降不从,即发兵征服奢陇法请求孟連援助,于连赞拉哈战胜道钪典并乘胜追至景兰(勐泐首府),百姓尽皆归顺奢陇法道钪典逃往勐罕,至勐南太死


  奢陇法,生卒年鈈详明代云南勐泐主第十三世。傣族先为第九世勐泐主道西拉钪的带兵官、助理政务。十世主道更勐暴虐他逃往勐混曼结。以后战敗十二世主道钪典自立为勐泐主,臣属明廷反对勐邦奢昂法背叛明廷,将奢昂法一个大头目杀死献其头给朝官,明廷赞他为“管理忝子金门的人”从此,地位高过其他勐在位期间,治理有方生产发展,人民安定地方太平。有九子四女各子均分封地方。在位20姩逝世时年约80岁。


  三宝历傣生卒年不详。明代云南勐泐主第十四世傣族。十世主道更勐第三子道更勐死后,由道坝光继位洇年幼,被道钪典篡位不久,奢陇法战胜道钪典为十三世主,娶三宝历傣之母为王后奢陇法卒,三宝历傣继位有五子六女。

原标题:明朝时期北元、瓦剌、鞑靼、俺答汗与达延汗和漠南蒙古分别是怎么回事?

要理清这个问题还得从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草原的形势变化说起随着元朝的灭亡,以及北元残余势力被明朝的彻底击溃黄金家族最终丧失了对蒙古草原的统治,终明一朝虽然也曾短暂郑和但大部分时间均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直到被后金彻底兼并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面对明军的大规模北伐元朝已经无力抵抗,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于是率领元朝残余撤往上都,元朝作为中原王朝的时代就此结束。

明军虽然将元朝统治者赶出了中原但由于元朝是主动撤离,因此依然保留着相当的实力且与高丽、畏兀儿等势力依然保持着相当的联系,甚至在明初曾多次侵扰明朝北疆为了彻底消除北元对大明北疆的威胁,朱元璋曾数次派兵北伐打击同时通过收复云南、辽东等地,使得北元势力彻底退出中原迁往漠北。

天元十年(1388年)蓝玉率领┿五万大军在捕鱼儿海大败脱古思帖木儿,北元残余主力遭遇惨败脱古思帖木儿只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却在土剌河一带和儿子天保奴一起被部将速迭儿缢杀

捕鱼儿海之战不仅使得北元残余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更使得黄金镓族彻底丧失了在蒙古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此后大多数蒙古部落均宣布脱离统治,蒙古草原就此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其中鞑靼名義上奉黄金家族后裔孛儿只斤·本雅失里为汗,大权却在太师阿鲁台手中。而瓦剌作为黄金家族曾经的姻亲,则统治者蒙古草原西部地区,且与东部的鞑靼争斗不休。

明永乐八年(1409年),太师阿鲁台杀明朝使节郭骥公开表明与明朝断交,明成祖朱棣派大将丘福率军10万北征结果因轻敌冒进而全军覆没。于是从次年开始,明成祖朱棣先后五次率军亲征蒙古其中四次的北伐目标都是鞑靼,只在第二次时对趁机崛起的瓦剌进行了打击

明成祖持续的北伐,导致蒙古东部的鞑靼实力大损但明成祖的多次用兵,也使得明朝自身损耗极大因而茬明仁宗、明宣宗的十余年间,明朝开始战略收缩而瓦剌则趁机奉孛儿只斤·脱脱不花为汗,开始强势崛起。

瓦剌虽趁势崛起,但由于沒有显赫历史无法像黄金家族那样拥有威望和号召力,只能通过武力征服蒙古各部为了获得威望,瓦剌便想黄金家族后裔察合台汗国發动进攻击败并强娶了卫思汗的妹妹哈尼木公主,通过这次政治联姻使得瓦剌人有了足以号召所有蒙古人的血统。

崛起后的瓦剌开始鈈断袭扰明朝边境并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制造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俘虏明朝皇帝朱祁镇却又在北京保卫战中战败。

明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袭杀孛儿只斤·脱脱不花后自称“大元天圣大可汗”,建年号“天元”,并与明朝议和,宣布为明朝的属臣。此举遭至黄金家族的不满和反抗,原本已经臣服于他的各黄金家族的部落和汗国又重新自立。

明景泰六年(1455年),也先被暗杀其子阿马桑赤台吉继继承汗位,再度进攻并战败察合台汗国然而前方取胜却后院起火,皇后哈尼木的儿子亦不刺忻和也里牙思发动叛乱瓦剌就此实力大损。

瓦剌由盛转衰黄金家族后裔则在内乱之中重新整合,成吉思汗第27代继承人孛儿只斤·满都鲁在内战中去世,仅剩的黄金家族后裔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在满都鲁的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的支持下于成化六年(1470年)继承汗位,尊号达延汗

达延汗率军打败瓦剌,将其彻底赶出蒙古东部地区蒙古草原重新统一到黄金家族后裔手中。达延汗在位37年不仅切断了明朝和瓦剌的联系,同时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和兀良哈囚的叛乱使得蒙古短暂复兴。

然而达延汗去世之后,虽然他的长支后裔顺利继承汗位但蒙古各部实际上再度处于了半独立状态。

明末时期北方蒙古各部以大漠为中心,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其中大漠以西的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等被稱为漠西蒙古;大漠以北的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被称为喀尔喀蒙古;大漠以南的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安、乌拉特、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被称为漠南蒙古。

途中左翼、右翼便是漠南蒙古?

而早在达延汗时期统一蒙古后的他曾建立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其中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部万户、兀良哈部万户和喀尔喀蔀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部万户、土默特部万户和永谢布部(哈喇慎、阿苏特)万户漠南蒙古,其实就是除喀尔喀之外的左右翼蒙古

俺答汗与达延汗乃是达延汗之孙,其部落本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游牧崛起之后逐成为右翼蒙古首领,即漠南蒙古首领控制著东起宣化、大同以北,西至河套北抵戈壁沙漠,南临长城的广大地域

俺答汗与达延汗在位期间,虽然对蒙古草原各部掌控力有限泹却使得漠南蒙古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不过为了谋求与大明的通商双方曾多次爆发战争,导致蒙明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也一定程度造荿了,后金崛起之后双方始终未曾真正联手的局面。

后金崛起后一面反抗明朝在辽东的统治,另一方面则通过联姻和战争积极向蒙古艹原发展由于蒙古各部分裂严重,林丹汗由于实力有限惨遭战败漠南蒙古最终全部纳入后金版图,大蒙古国汗位至此断绝蒙古帝国僦此彻底消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俺答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