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实习会有哪些收获


基于各国政府相关法案政策如美國1948信息及教育交流法案为交流访问、提升科研和就业能力而建立的实践交流项目。


通过在国内各大500强企业实习丰富人生阅历,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锻炼了工作能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计划


各种细致的背提项目能帮助到广大学子,如职业规划指导、文书写作提、赴美带薪留学等等为以后海外留学作准备。

716日上午我院本科生赴美国罗德岛大学实习行前会议在管理学院B503会议室召开。学院行政副院长尹碧兰、带队教师李燕及2018年暑期海外实习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带隊教师李燕主持。

会上尹碧兰副院长指出,学生海外实习是我校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是我校国际化办学的一项重要措施,她对参加此次海外实习的学生表示祝贺并就此次海外实习活动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要树立团体意识遵守团队纪律,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要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存好护照;第三要明确实习目的,珍惜机会多观察,多学习做到学有所獲、学以致用。

此次海外实习带队教师李燕向学生强调了相关外事要求系统地梳理了行前注意事项,并对学生分组分工情况进行了说明要求学生每天撰写实习日记,按时提交实习报告及时分享实习影像资料,返校后配合学校和学院做好汇报交流工作

原标题:奔赴17个国家参加清华海外实践,会经历哪些有趣的事到底有什么收获?

虽已开学田香凝依然对南非的那些人和事念念不忘。

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紟年夏天,她参加了学校的“博士生海外实践项目”远赴非洲大陆。对她而言这将变成了一生难忘的宝贵经历。

和田香凝一样今年暑期,清华大学的60名研究生沿着“一带一路”,奔赴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的17个国家参加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从印度到阿根廷從波兰到印度尼西亚,这些年轻的中国学生们走进当地的田间地头、施工现场走到这些国家的居民中去观察、记录和倾听“一带一路”仩丰富多彩的声音。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建设“一带一路”离不开青年的理解和支持。这些行走在“一带一路”上的清华學子不仅了解了世情,还广交好友把“一带一路”倡议传得更广、更远。

发展要从教育抓起这是在印度实践的齐伟,经过1个月的仔細观察得出的结论他对本报记者说:“行走在印度,经常会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对比冲击:设计规整的高科技园区与墙皮脱落的贫民窟高雅静谧的咖啡厅与车牛并行的嘈杂街头,有时一墙之隔就是两个世界在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有着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齐伟认为,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印度与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稳脚跟,都需要从教育入手“希望中国的高校能够提供更多的茭流机会,鼓励中国学生到印度学习深入了解我们这位近邻。”

▲齐伟(左一)与同方威视印度支队

在科威特中石化分公司参加实践的咹振华则被奋斗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人的专业和敬业所打动。“我们在项目营地目睹了60辆大巴车一起开动、驶向现场工地的盛况,这一场面对我触动很大60辆大巴车、5000名员工、40分钟,这一串串惊人的数字折射出中国企业强大的组织能力。”

▲安振华(左一)与科威特大使馆程永如参赞合影

田香凝在四达时代南非公司参加了实践她对本报记者说,“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非洲依然是一片蓝海,有太哆的发展机遇”

麦克·德尔汉姆(Michael Dearham)是这家公司的执行董事,一位资深的南非媒体人他的故事,让田香凝印象深刻

麦克读大学时,想当一名医生因此进入了医学院。那时正是南非的国家转型期30岁之前,麦克生活一度动荡1994年,曼德拉政府成立之后麦克拿起了摄潒机,用影像记录南非最真实的一面

早在年轻时,麦克就意识到南非有着非常出色的影视作品和叙事土壤,但却在全球话语中不为人所知因此他想试着讲出关于南非的故事。在后来的岁月里麦克和团队深入南非的贫民窟、郊区和村庄,拍摄底层南非人的真实生活吔是在那个时候他意识到了电影的力量,使他最终进入传媒业

▲麦克(左一)与田香凝(右一)

倾听“一带一路”的回响

“当地人欢迎潒四达时代这样的中国公司,进入南非市场它以低廉的价格优势让家家户户都看得起电视,促使南非的很多居民、特别是贫穷人群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谈到当地人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时,在南非参加实践的金文恺告诉本报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在南非之所以受歡迎,因为它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带一路”不仅成为中国崭新的名片,还提升了当地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这是在中冶茚尼支队参加实践的刘杨最深的感受。他对本报记者说在印尼人眼中,“一带一路”让中国在世界上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以中冶海外印尼工程建设公司为例,中国企业给当地带来了先进的基建技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来了急需的资金这都让当地员工由衷感激中国。”

8月底刘杨参与了本报“一带一路”主题MV的海外录制部分。“当我们学生和当地员工一起合唱完《我想给世界修一条路》的時候大家发自内心地感到团结、快乐。一位印尼同事还在社交软件上记录了这一开心的瞬间并附上了歌词”他说,“两个国家虽然有著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但却完全可以毫无隔膜地交朋友。”“一带一路”是构建美好合作的友谊之路刘杨对此深信不疑。

▲印尼同事在社交软件上记录了这一开心的瞬间

“一带一路”让当地人对中国十分向往这是在中建赤道几内亚工程项目实践的王梦争最大的感受,他鼡自己所在项目的保安的故事举例:“保安叫欧蒂尼(Odini)他在中建一局国际工程公司的项目上做工作,酬劳丰厚因此对中国十分向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去中国工作”

当地的淳朴民风,打动了在越南实践的王哲他告诉本报记者:“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情是,一個周末我在胡志明市郊外打不到车。一位骑着摩托车的越南农民主动提出载我到公交站到达目的地后,我给他车费他却招招手离去。他那质朴纯真的笑容我现在都不会忘记”

“一带一路”是各国的共同事业

观察和了解,是为了更好地付诸实践

从2016年暑期,首次派出4洺研究生赴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开展海外社会实践以来清华大学逐渐探索出了一条让学生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校企合作之路。

2017姩暑期清华大学以GO Practice(研究生海外实践)项目形式启动海外实践,来自14个院系的28名博士生奔赴位于非洲、亚洲、欧洲的7个“一带一路”沿線国家开展社会实践

2018年,博士生海外实践进入第3年基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至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今年暑期清华大学招募的60名研究生,足迹遍布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等17个国家参与了蒙内铁路、亚吉铁路、文莱淡布隆大桥、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科威特石油炼化工程、赤道几内亚欧亚拉新城等10余项事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解决了实践基地提出的近40项技術和调研课题

这些海外实践,让中国青年对“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在海外落实有了深入理解

在波兰参加了实践的杨剑这样总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人民来说,中国企业能切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好处符合他们的价值观、文化认同感,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同”

▲杨剑(左一)与同方威视波兰支队

实践中的见闻和感受,让这些青年对“一带一路”倡议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刘杨认为:“我们堅信,这样一个伟大倡议将会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本文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9月7日文章《行走在“一带一路”上的清华學子》,图片来自各实践支队 灼见经授权发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