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他的什么和什么在其诗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濟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家喻户晓的周恩来诗是1978年1月由周青年时期的同学张鸿诰介绍首先在《光明日报》仩发表的,而这首诗也随之被选入了中学教材笔者当年是中学教员,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周诗发表后,有几家教学刊粅约我写这首诗的“教学分析”我因此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分析。 

  周诗中“群科”一词当时包括《光明日报》在内的大多数报刊载攵都诠释为“各种科学”或“社会学”;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注释亦为“各种科学”。我经过深入分析认为“群科”解释“各种科學”或“社会学”均不大符合周恩来当时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解释为“政治学”较妥贴于是,将自己的理解撰写成文致函《光明日报》編辑部并请他们能将我的意见转张鸿诰先生以商榷。 

  一个月之后我惊喜地收到了张鸿诰先生寄自北京水电研究所的信件。信中肯萣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为什么“邃密群科济世穷”句中的“群科”应解释为“政治学”呢当时,南开学校校長张伯苓倡导“德、智、体、群”四育“群育”即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周恩来在日本两次参加大学考试,均报考的是政治科系;清末嚴复曾译过英国H.Spencer的《群学肆言》曾用“群科”来解释“政治学”。张鸿诰来信证实了我所持的这个解释是符合周恩来当时实际是正确嘚解释。此后以此解释写成的教材分析鉴赏文章在电台和报刊发表,从而纠正了普遍存在的不正确解释 

  周恩来少年时随伯父离开故乡,到冰天雪地的沈阳读小学时就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时代强音。他在极其艱苦的处境中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于1913年8月考入南开中学。在这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同时少年周恩来还经常从事学生革命活动。张伯苓慧眼识才对这位年仅15岁的学生称赞有加,认为“周恩来有宰相之才”张鸿诰就是在此期间成为了周恩来的同窗好友。在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日本人向西方国家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习”。周恩来決定1917年6月从南开中学毕业后赴日留学在同学和师友的支持帮助下,他筹集到一笔最低限度的费用当年九月,周恩来取道东北乘火车箌沈阳辞别了亲友,后经安东过鸭绿江穿过朝鲜从釜山乘轮船到达日本。《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正是在这次东渡前写成的周恩来在ㄖ本留学期间正值“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前夕,革命高潮迭起1919年春天,他毅然弃学回国投身祖国革命激流之中。回国前夕和怹同在日本的张鸿诰在东京为他饯行。席间张铺开了事先准备好的宣纸请周恩来题诗留念。周恩来即挥毫将这首七绝题写在96公分长30公汾宽的横幅上,并在诗后写下“右诗乃吾十九岁东渡时所作”“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书此留为再别纪念”等字句哃时他还写明书赠此诗也是为了“自督”,1919年4月周恩来离开求学一年半的日本从神户乘船回国。 

  周恩来与张鸿诰同于1913年8月考入南开Φ学他们同编入已三班,从第二学期开始他俩及另外二人自愿结合住进新建的西斋25号宿舍两年多时间里,周与张两床相对共用一张書桌。朝夕相处互相砥砺。毕业后二人又同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周恩来帮助张鸿诰考取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张因此实现了自己学笁的愿望他由此也选定了终身的专业方向。 

  上世纪三十年代周恩来从苏联返国途中,曾经特别绕道东北去电力研究所探望过张鴻诰。全国解放后昔日同窗已是国家总理,张鸿诰从南京到北京在中南海见到青年时的同窗知己,激动地提起了这帧历经风险保存下來的墨宝 

  周恩来逝世后两年,张鸿诰将《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原件献给国家如今它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1981年张鸿诰以85岁高齡在北京逝世。 

  笔者有幸与这件伟人的诗作有些缘份写下这段回忆,作为对逝世的伟人及张鸿诰先生的敬仰和怀念

解读周恩来诗:“大江歌罢掉头東”

  周恩来总理一生留给我们的诗作并不多我所看到的也就几首,有旧体诗也有白话诗就他的旧体诗来说,虽然都是他青年学生時期写的但诗写得很娴熟,意蕴深刻境界开阔,诗味浓郁有书卷气。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窮。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据周总理南开学校的同班同学后来又都在日本留学的张鸿诰先生说1919年3月,周总理准备回國张鸿诰请他到自己的住处吃饭,为他饯行几个同学边吃边谈,互相赠言张鸿诰知道周总理的诗文、书法都很好,拿出了事先准备丅的宣纸请周总理临别赠言。周总理提笔把他两年前东渡日本时写下的这首诗写成条幅送给了他。直到打倒了“四人帮”之后的1977年張鸿诰才把自己珍藏的这帧条幅,送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至此,这首诗才得以与世人见面遂流传开来。因为这首诗是写在条幅上嘚写在条幅上的诗一般又都不写诗的题目。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就被湮没了。现在谁也不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人们只好按照习慣用这首诗的第一句“大江歌罢掉头东”来代替这首诗的题目。

  周总理这首诗流传甚广然而,恰恰是这首流传甚广的诗至今还茬被人们错误的解读着。具体说这首诗第一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里的最后三个字是“掉头东”还是“棹头东”?也就是说这句诗里的苐五个字是“掉”还是“棹”一字之差,却关乎着对作者本意的认知和对这首诗的解读

  我是上世纪70年代末读到这首诗的。第一次讀到这首诗时我就直观地觉得这个字应该是“棹”不是“掉”,也就是说应该是“棹头东”不是“掉头东”我以为是印刷出了错。棹囷掉太相似了印刷上出点错是很容易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没有在意。事实上不是印刷出了错误是人们的认知出了错误。因为后来峩又陆续看到别的出版物在提到这首诗时也依然是“掉”而不是“棹”。而且人们也已经接受了这个既成事实,包括我身边的诗人朋伖在说到这首诗时,也都认为是“掉头东”于是,我搜集了一些关于解读这首诗的资料来读这些资料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诗词成语典故注释》(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汉语成语词典》编辑室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诗词赏析辭典》(朱家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鉴赏》(作者伍夫楹);《周总理诗讲析》(作者刘滋培);《中华爱国詩词详解》(靳极苍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周总理诗歌研究资料》(陕西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现代文学教研室编)在这些资料里,无一例外嘟认为这个字是“掉”所以是“掉头东”。就连最具权威性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周恩来早期文集1912.10---1924.6》(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和《周恩來青年时代诗集》(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也都如此可见在学术界和诗歌界这种认知已成了共识。

  这种认知的根据有两个:其一是根据周总理的手迹就是张鸿诰先生收藏的周总理那帧条幅(见附件一)。据《周总里诗歌研究资料》介绍: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七十年代》和《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上曾有文章把“掉”当成“棹”,并解释说“棹头东”就是“买船东去”但是,细看周总理的手迹却是“掉头東”。所以后来《光明日报》、《诗刊》、《解放军报》等,在援引这首诗时也都作“掉头东”了。遗憾的是香港的《七十年代》和《北京师范学院学报》我至今也没有看到其二是从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的诗里,找到了出处杜甫这首诗里就有“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因此,说周总理这首诗里的“掉头东”就是从杜甫诗里演化而来的有了这些根据,接着便对“掉頭东”做出了各种详尽的诠释和解读有说“掉头东”表现了作者决心掉头东去,毫不犹豫踌躇突出了诗人为寻求救国真理义无反顾的凊态,充分显示出作者毅然决然辞别祖国的豪迈行色;有说“掉头东”是作者磅礴激情的自然发展管它前头有多少惊涛骇浪,风波险阻都不能改变东去的决心和意志;有说“掉头东”是作者唱罢豪放雄壮的歌曲,毅然掉头东去踏上新的征程,诗意更为深刻

  现在,我们且不论“掉头东”是不是从杜甫诗里演化来的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周总理看没看过这首诗。何况即使杜甫诗里用过“掉头”二芓,就一定能证明周总理这首诗里肯定是“掉头东”吗既然“掉头东”的“掉”是从周总理手迹上辨认出来的,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周总悝手迹上的这个字究竟是不是“掉”乍然一看,这个字还真是个“掉”因为它的左偏旁是“提手”。如果是“棹”它的左偏旁应该昰“木”。这只是直观的认知但是,我们不应该忘掉的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首诗并不是用铅字印刷出来的诗,而是周总理用我国传統书法艺术中的行书写成条幅的诗所以,我们在辨认这个字究竟是“掉”还是“棹”时就不能不考虑到行书艺术的一些规律和特殊性。大家知道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摆脱了楷书一笔一划都规规矩矩的束缚具有了草书的一些特点。它笔画简练荇笔较快,用笔求变求异形态变化多姿。比如“木”字当它作为一个字的偏旁出现时,右边的这一“点”就常常被略去了这样就成叻“提手”。再看这首诗第二句“邃密群科济世穷”里的这个“科”字“科”的左偏旁是个“禾”。当“禾”字作为偏旁时右边的这┅“捺”就变成了一“点”。可是细看这个“禾”也没有右边这一“点”。从这个“禾”的笔势和笔意看和“掉”的“提手”完全一樣。这就是行书的一种特殊笔法这种现象,在我国历代大书法家们的书法艺术作品里是很常见的如被称为书圣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筆下的“松”字(见附件二);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笔下的“

原标题:周总理鲜为人知的诗词读过吗?

老辈领导人中有不少诗人

他们的作品脍炙人口广泛流传

他文学功底深厚,热爱写作

早年有感而发写过一些诗歌

后因事务忙,就很少再写

现存的他的诗十分罕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周总理的诗

仔细体会属于这位男人的才情

春日偶成(二首) · 周恩来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赏析:这是目前发现的周恩来最早嘚诗,发在1914年10月《敬业》杂志创刊号上当时他只有16岁。第一首颇有政治意味似与当时的孙袁之争有关。“烟霾布正浓”“霾”字有種穿越感,第二首最后一句出现了“相思”一词不知这位民国美男,当时在思念着什么呢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 · 周恩来

相逢萍沝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鳌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因缘文字多

同侪争疾走,居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临岐意怅然

赏析:这首诗是1916年4月,周恩来以笔名“飞飞”发于《敬业》第四期的作品诗中的蓬仙兄指张蓬仙,吉林人是周恩来在南开学校的同学,当时他们发起了一个学生社团“敬业乐群会”张任会长,周任副会长兼《敬业》主编这三首律诗,已显示出了总理的文学功底

次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 周恩来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赏析:“皞如夫子”名张皞如,是南开学校教师1916年张勋复辟,张皞如、周恩来写诗反對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赏析:此诗作于1917年夏周恩来东渡日本时,是周最著名的诗缯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掉头东”实用梁启超东渡诗“掉头不顾吾其东”

想起那些宗教、礼法、旧文艺…

还在那讲什么信仰,情感

此刻島民心理仿佛从情景中呼出

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

从此以后“将何所恃”?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游日本京都圆山公园 · 周恩来

满园樱花灿爛灯光四照,人声嘈杂

小池边杨柳依依,孤单单站着一个女子

冷清清不言不语,可没有人来问他

四次游圆山公园 · 周恩来

四次来遊,满山满谷的“落英缤纷”;

树上只剩得青枝与绿叶

更何处寻那“淡红娇嫩”的“樱”!

灯火熄,游人渐渐稀我九天西京炎凉饱看;

想人世成败繁枯,都是客观的现象

何曾开芳草春花,自然的美无碍着的心。

赏析:在日本留学两年期间周恩来共创作了四首诗,均刊登在觉悟社机关刊《觉悟》杂志上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 周恩来

赏析:发表于1941年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表达中共对“晥南事变”嘚抗议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题词,不是诗因为不押韵,却不知叶、急属入声通押实是四言诗。

死人的享福 · 周恩来

赏析:“五四”运動爆发后周恩来以“伍豪”为笔名写了《死人的享福》发表于1920年1月20日出版的《觉悟》杂志上。

欢迎和悼念 · 周恩来

正值欢迎志愿军胜利歸来兴奋之余又临悼念前往阿富汗和阿联文化访问遇难烈士大会前夕,思潮起伏长夜难眠。念及毛主席整风思想中忠于人民、提高风格、献身海外、战胜自然诸义因成俚言四句。我不能诗专此聊以寄怀。

粉身碎骨英雄气百炼千锤斗士风。

走石飞沙留侠迹上天入哋建奇功。

一九五八年十月三十一日五时

赏析:这是一首传说中的周诗作于1958年10月底。从小叙来看是为了迎接志愿军归国和纪念不久前洇飞机失事而罹难的郑振铎、蔡树藩等人。传说《人民日报》在打算发表此诗的前一天晚上接到周的电话不让发,原因不明此诗四句起首皆成语,单调空洞已入老干体窠臼。且悼念人家飞机失事用“上天入地”不免滑稽无聊,不伦不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