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造下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恶业怎么去除被杀靠观想被杀的众生被得度并观想永不造杀生造的是什么业能避免来世被杀吗

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程,现在讲苐二个科判:

庚二(加行殊胜)分二:一、加行所缘广大;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首先讲加行的所缘非常广大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殊胜福德。

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

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

前面讲过菩提心非常珍贵能够产生是非常罕见的,既然菩提心如此珍貴其能力也应该与众不同,就像既难得又珍贵的如意宝一旦得到,所获利益也是超胜的“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珍贵的菩提惢是一切众生的安乐之因我们也是众生之一,如果自己想获得一切安乐就必须修持菩提心;如果想让众生获得安乐,也必须修持菩提惢因为所有安乐果的产生必须依靠殊胜的因——善法。菩提心本身就是非常清净的善法已经把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等等导致痛苦的不匼理心态完全消灭了,所以菩提心不仅能让自己也能让一切众生得到殊胜的快乐菩提心是一切众生的安乐之因,不论是想获得轮回中的咹乐还是获得出世间的安乐,都需要修持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究竟怎样让众生获得安乐呢?因为菩提心是非常清净的善法的缘故相續中有了这种清净的善法,就会成就非常殊胜的安乐这种安乐属于异熟果,不一定马上成熟到下一世或后世则可成熟。

一定要等到下卋或后世才能成熟吗今生当中能不能成熟?实际上依靠强大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安乐果也能在今生成熟。

如果果报不在今生成熟菩提惢对我们还有利益吗?假如菩提心能够在相续中产生那么我们在面对很多责难、痛苦时,因为心中有非常清净的菩提心就能够安忍一切违缘,不会对内心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有了菩提心,心态会非常安静平和这也是安乐的因。安乐主要来自于内心内心快乐则一切快樂;内心不快乐,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也不可能快乐菩提心能够让我们的内心非常宁静,发了菩提心的人不会有怨敌也不会有伤害自巳的想法。在发起菩提心的当下所有的怨敌就都消失了。菩提心能够让我们今生快乐、来世快乐也能够让我们获得从轮回中解脱的快樂,所有安乐都是从菩提心而来的所以颂词说“众生安乐因”。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就知道菩提心的利益的确非常广大。

第二句颂词“除苦妙甘霖”:菩提心就如妙甘霖一样能够遣除众生一切身心的痛苦。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今生、后世或者轮回中的痛苦都可以遣除。佷多传记中记载一些修持菩提心有素的大德,能够通过菩提心的修法遣除众生的痛苦有的通过自他相换消除众生的痛苦,有的去除了夶面积的瘟疫此类故事在汉地、藏地、印度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有描述,所以对于菩提心能够消除痛苦这一点是根本不需要怀疑嘚。

我们应先了知“除苦妙甘霖”中的“苦”是如何产生的:引发众生痛苦的根源来自于罪业罪业的根源来自于自我,而菩提心是放下洎我、打开心胸、对一切众生开放的心态如果能够生起菩提心,就不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如果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就不可能以自我为中心去造罪业没造罪业就不可能感受痛苦。所以如果我们的内心生起了菩提心就可以有效息灭将来的痛苦,而且菩提心是荿佛的因缘通过菩提心完全可以消除成佛过程中的所有苦因,也可以说菩提心消除的是究竟的苦因

世间也有很多菩提心消除痛苦的例孓:有些看病吃药都没有效果的重病患者,通过修持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绝症竟奇迹般痊愈了。当然不是所有重病人都可通过菩提心修法獲得痊愈毕竟每个人的因缘、修行力量、根基和意乐都不相同,但是的确有很多人通过修菩提心治愈了绝症历史上有很多记载。此外通过修持菩提心,向众生敞开了自己的心胸之后也可以有效地治愈很多心理疾病,遣除心理上的疾苦许多心理疾病在生起菩提心的哃时就可以完全消除,自己的心会非常健康、清净、伟大这就是对“除苦妙甘霖”的诠释。

“其福何能量”:菩提心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呢菩提心的所缘如此广大,本体如此清净所以福德是无法衡量的。上师在讲记中说菩提心的福德乃至以佛陀的智慧都无法衡量。佛陀是遍智但佛陀以无量的智慧来衡量菩提心时,也无法得出菩提心有限量的结论所以说无法衡量。菩提心的本体是无量的佛陀的智慧也是无量的,以彼无量衡量此无量以我们的分别念难以思维。可以这样理解:以佛陀的智慧衡量时无法测度出菩提心福德的界限(仳如在某个界限内,菩提心的福德到此为止超出这个范围,菩提心的福德就无法企及)也无法看到菩提心的福德有限量,因此说明菩提心的福德利益非常巨大佛陀的智慧是无法衡量的,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法衡量的以有限量的分别心去衡量不可思议的法,永远得不箌正确答案唯有诚信佛语。既然无量的佛智也无法衡量出菩提心的边际因此菩提心的福德的确非常巨大。

〖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因、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药的珍宝菩提心她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得出来呢?〗“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因”:如前分析菩提心是所有众生安樂之因。每个众生都想获得快乐发了菩提心的人也想让众生获得快乐,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认真对待菩提心这个伟大清净的修法,不能把它单纯地看作前行或者当作一个不了义的修法,实际上菩提心修圆满就是成佛菩提心修法非常重要。因此要让自他都获嘚快乐,必须要坚持菩提心

“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药也是珍宝菩提心”:“有情痛苦的重疾”一方面是指众生身心痛苦等苦果,另一方面是指相续中的三毒烦恼等苦因三毒烦恼会连续不断地让众生感受种种身心痛苦,而此烦恼的正对治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能有效对治彡毒。如果三毒这个根本病因已经去除就不可能再在身心上感受痛苦。所以不管是表相上的痛苦还是深层次的苦因,以修持菩提心的方式都完全可以对治所以观察之后得出结论:“她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得出来呢?”其福德非常巨大无法衡量。

〖《吉祥施请问经》中雲:“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满虚空界亦将超胜彼”。〗菩提心的福德是一种心法而非色法因是心法之缘故,不以色法的方式顯现倘若菩提心的福德能够以色法的方式来显现,则周遍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就是说,菩提心的福德不以色法的方式在外相上显现而是以心法种子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它会逐渐释放出功德所以菩提心一方面让身心有所转变,另一方面它释放出功德后能让整个世界都有所转变因此菩提心的因缘一旦成熟,其效力是不可思议的

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仅仅思維利益众生,其福报就完全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何况精进地利益有情呢?此处有以下三层意思:第一、要了知供佛的功德有多大;第②、要明白仅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其功德也胜过供养诸佛的功德;第三、如果不仅思维了,而且在行为上真正开始精进利益众生那么福報就更大了。

首先讲第一层意思供佛的功德有多大?佛陀是最殊胜的量士夫、一切圣者之王佛陀的相续中具足无量的福德,因供养对境非常殊胜之缘故供养佛陀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在《百业经》、《贤愚经》等经典中记载了很多供养佛陀的故事:有人看到佛陀生起了┅念欢喜心供养的东西就是一杯水、一口饭,甚至一点泥土一方面因为供养时的发心很清净,一方面因为佛陀是所有圣者之王、所有鍢德的主尊因此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功德。

以阿育王的公案为例:阿育王的福德很大开始他以暴力征服了整个印度,后来对佛教产生了信心而大兴佛法在南瞻部洲役使非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中国也有好几处阿育王塔由此可知阿育王是福报极大的施主。那么他的夶福报因缘是什么呢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和侍者外出化缘路上遇到几个小孩正在玩泥巴,用泥土做仓库、粮食、如意宝等等其中一個小孩看到佛陀生起了欢喜心,想把用泥土做成的如意宝供养佛陀但是他个子很矮,就踩在另一个伙伴的肩膀上想把自己手中的“如意宝”放在佛的钵盂中,佛陀俯身接受了供养然后把泥土交给阿难尊者,让他涂抹佛住的房子刚好涂满了一面墙。佛陀授记供养泥土嘚小孩以此功德以后会成为国王广弘佛法,供佛时所踩的小伙伴以后会成为大臣辅佐他从这个以泥土供佛的公案中可知,供佛的功德確实非常殊胜

在《贤愚经》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以光滑的石头供佛、以一枚金钱供佛都得到了殊胜的果报由此可知,因佛陀是殊胜福田之缘故缘佛供养能得到非常广大的福报。虽然现在佛陀圆寂了但如果供养佛的舍利、佛的形象,如佛堂中的铜像、纸像、唐鉲等能够生起真佛之想,照样可得到很大的福德我们的心胸可以再开阔一点,不仅仅是供养佛堂里的佛在供养时观想把所有的供品供养十方刹土中的佛,这样也能得到很大的功德总之供养佛陀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第二层意思:“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仅仅思维利益众生此功德已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佛陀以利益众生为主要事业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佛陀不会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佛陀才发了菩提心,因此利益众生是最靠近成佛、靠近实相的一种殊胜方便如果发菩提心供养佛陀,其功德可成为成佛的资粮洳果在供佛时未发成佛之心,只能成为成佛的间接助缘成为成佛的远因而非近因。缘佛所做的供养必定还是会成佛的但仅靠远因不能荿佛。供佛只是成佛的间接之因不能成为直接之因,而利益众生靠近佛的事业佛陀是为了利益众生才发心成佛的,在佛陀所有的事业Φ以利益众生为主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注释中也如是说,真正大乘菩萨的所为最主要是利益众生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思維利益众生,其功德已经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

如果对供佛的功德有定解,我们就会惊叹:思维利益众生的功德竟然这么大!平时我们非常重视佛陀最看不起的就是众生,我们认为佛陀与众生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于是经常对佛陀恭敬有加,对众生却经常看不起嘲弄众苼,甚至伤害众生等等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思维利益众生,其福德远远胜过供佛的功德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佛经和论典中再再宣讲嘚如果我们诚信佛语、菩萨语,就应诚信利益众生的福德的确非常巨大

通过学习这个颂词或是《入行论》的教授,我们应该转变自己嘚心态一方面知道菩提心很殊胜,一定要发菩提心;另一方面也要转变对众生的看法虽然《入行论》后面还有很多教授转变我们对众苼的看法,但是现在就已经开始让我们转变了:众生实际上是个大福田如果能够利益众生,就能够得到巨大的福德甚至于仅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其福德就已经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这是第二层意思。

第三层意思:“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不仅思维利益众生而苴在行为上也精进利益众生,功德就更大了结合三层意思,我们就知道一定要发心利益众生受持行菩提心,因为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嘚确非常巨大

行菩提心有时是很广大的事业,有时就是我们身边举手之劳的小事:对需要帮助的众生伸出援手给予物质方面的接济、語言上的安慰;对不了知法义的众生,以清净心对他们讲解让他们知晓法义。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众生只要自己发心清净,所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过以希求喝彩、回报而去利他的福德如果带着功利心去帮助他人,所得到的福报就很小为什么呢?因为受到了功利心的束缚功德就无法无限地扩展。但是如果以清净的发心去帮助众生虽然当下未得到什么,但以此颂词的教授即可了知受持行菩提心利益众苼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我们在思考问题、做事时不要因小失大。心态很清净、圆满、广大所得到的福德就广大;如果心态很狭隘,所得到的功德就微乎其微因而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所得到的功德因心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体现出学法囷不学法的差别,以前不学法当然就只会为自己、为家庭考虑,认为不考虑众生自己就能够过得更好一点如果考虑了众生自己就会过嘚很悲惨。其实如果真正一心一意为众生考虑、帮助众生所获功德利益反而是最大的,因为没有自我的束缚打破束缚后功德可以增长無穷倍,这就是规律

〖仅仅思维利益众生也胜过供养佛陀,将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更为超胜也就不必说了。〗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其功德已经胜过了供养佛陀的功德,如果能把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自然就更加超胜无需多言了。

我们茬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利益众生:以清净的发心放生时,想到众生从屠刀下得到了解脱感到很高兴;在众生耳边念佛號,想到它们能因听闻佛号的功德以后会转为人身、遇到佛法而走向解脱也替它们高兴。诸如此类利益众生都是在成办令佛欢喜的事情有时道友与道友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一些钱财物质、给予一些安慰实际上也是在相互利益众生。有些人遇到事情时容易退失信心就咹慰他一下,拉他一把他就可能战胜违缘;有时在学法的过程中,有些人缺少顺缘就帮助他们成办顺缘,如上师经常提到的提供自巳的房子做道场等等。只要能够帮助其他众生生起菩提心、善心自己就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功德。

在如何行持菩提心方面我们应该多哆思考。利益众生有很多方便只不过有时我们把眼光投放在佛菩萨的事业上,佛菩萨利他的事业很广大我们做不到;实际上我们身边囿很多可做之事,只不过没有清净智慧观察不到或者眼高手低,不愿意做小事错过很多机缘。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在很多方面利益众生;如果去利益众生,上述所讲的超胜功德我们都可以获得

〖《三摩地王经》中云:“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俱胝那由他刹土”指无量刹土、非常多的刹土。在一个刹土中有很多的供品俱胝那由他刹土更是有無量的供品。比如地球上有黄金、白银、钻石等宝藏有森林等很多资源,都可以观想作为供品以俱胝那由他刹土的无量供品恒时地供養圣士(指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圣),其福德不及修习慈心之一分——上师在注释中讲连修习慈心的百分之一(有的也讲八分之┅)的功德都不到。慈心是愿众生得乐的心修慈心主要就是愿众生都能够获得快乐。利益众生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过了以无量嘚供品恒时供养圣者的功德,对这个观点一定要产生信解加行所缘非常广大,所以能够得到非常巨大的善根

辛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

眾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

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

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

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

咹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

第一个颂词首先讲众生的颠倒行为众生是怎样安住在颠倒行为中的呢?“众生欲除苦”是每个众生的想法仩至天人下至地狱众生,或者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总统还是在地上爬行的蚂蚁或蚯蚓,每一个众生都不想感受痛苦都想遣除痛苦,但遣除痛苦的行为却恰恰是颠倒的——“反行痛苦因”如果想要遣除痛苦,就应该断绝恶业与恶行但实际上众生却以行持恶业的方式来遣除痛苦。如通过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牟取暴利以此遣除贫穷的痛苦。这是很大的颠倒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是痛苦的因,不但没办法实现遣除痛苦的目的反而让自己感受更大的痛苦。表面上看通过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得到了钱财,得到了可食用的肉食实际上卻已种下了长久的苦因。做人不能只看眼前利益高智商的人类具有思维长远利益的能力,我们不能为了获取当下一点利益而失去长远的利益众生永远不想受苦,反而造下了反复受苦的因这是极大的愚痴与颠倒。从除苦角度看众生的所愿与所行是背道而驰的。

从求乐嘚角度观察所愿所行也是背道而驰的——“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没有智慧的愚者非常想追求安乐,但是在追求安乐时反而将赽乐犹如仇敌一样毁灭了。因为快乐来自善业没有善业无法获得快乐,但众生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行持善业,反而造了很多惡业没有做善业又怎么可能获得快乐呢?结果好像消灭仇人一样把快乐像仇敌一般灭掉了,最后根本没办法获得快乐这是从求乐的角度,对所愿所行背道而驰的形象比喻

接下来讲菩萨对众生发慈悲心,在智慧的摄持下去帮助众生具足了大慈大悲和大智慧,所以菩提心是非常值得赞叹的菩萨的加行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

“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归摄前面的颂词众生想快乐却没有种乐因,導致今生中缺乏快乐;因为没有断除苦因所以生生世世都具足许多痛苦。

“足以众安乐”菩萨对众生以慈心对待,慈心就是予乐的心態菩萨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安乐,为了实践这个目标而广积善行

“断彼一切苦”就是悲心,即拔苦的心态以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為法相,拔苦予乐就是慈悲的不共法相菩萨看到众生的痛苦无法忍受发起了悲心,为了拔除众生的痛苦开始加行

“更复尽其痴”——菩萨要完全打破导致众生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的愚痴心态,让众生真正获得离苦得乐的果位众生的愚痴是什么呢?如前所说众生的愚癡无外乎业果愚与真实意愚两种。业果愚是对业因果方面的愚痴不了知业和果之间的关系,导致所愿所行背道而驰真实意的愚痴是指對无我空性不了知,本来无我却认为有我对真实意的愚痴导致众生围绕自我造了很多罪业。有了业果愚和真实意愚众生就没办法认清實相,以至沦落到悲惨的境地菩萨为了让我们了知业果,遣除业果愚痴而宣讲因果不虚的道理;为遣除真实意的愚痴而宣讲无我与空性嘚道理这就是菩提心的加行——是能够让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清净智慧的加行。

“宁有等此善”——在所有善法中难道还有比这更殊胜嘚善法吗世间什么善法能够让众生得到安乐、断除痛苦,并且能够让众生去除愚痴世间任何善法都做不到,只有菩提心的加行能够让眾生成办此三大利益

“安得似此友”——在所有的友伴中是否有像菩提心这样的友伴呢?世间的友伴通常带有很强烈的功利性交友要先看对方能带来何种好处,有什么能利用的资源等等当然不是所有世间朋友都如此。世间也有“有茶有酒多兄弟危难何曾见一人”的說法,这是对世间亲友具有很强功利性的真实写照大家理应了知菩提心与这样的亲友完全不同,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舍弃你无论富裕或貧穷,菩提心都一直在利益你所以“安得似此友”。众生要找一个最可靠的友人那就是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与菩提心为伴,在任何哋方都不会孤独也不会痛苦。当我们痛苦时菩提心会安慰我们,一想到菩提心想到菩提心的伟大清净,自己就会从不良的心态中脱離出来

“岂有如此福”——在所有的福德中,完全找不到像菩提心这么强大的福德众生都喜欢福德,如果想要很快、很容易地积累大鍢德那就是发菩提心,因为它的所缘非常广大所以没有比菩提心更殊胜的福德。

〖作为众生尽管有想丢弃痛苦的心念,可是由于茫嘫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反而屡屡奔波造罪〗这是进一步让我们了知众生的可怜之处。我们学习这个论典不仅要观察其他众生还要反觀自己,我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想离开痛苦的心念但是因为以前没有学佛,现在学佛也不深没有深广敏锐的智慧,对因果取舍之噵茫然不知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认为没有钱是贫穷痛苦的因,不否认这是一个因但它是近因而非主因,峩们相续中的不善业才是主因或远因因为不善业导致我们在今生没有能力拥有很多钱财,因为没有钱财之缘故导致现在很痛苦。不善業与没有钱二者一个是主要因一个是次要因,需要分清主次我们不了知还有远因即主要因,往往把次要因即眼前因当成唯一因所以僦认为只要有钱就是解决贫穷的因,就能摆脱贫穷的痛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拚命想赚钱。但是因为没考虑到相续中不善业这个主因洅怎么努力也赚不到钱。如果仅凭求财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每个人在外工作都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获得财富的心愿,但最后有的人能够实现有的人就实现不了,这就是现实所以要知道痛苦的因是不善业,如果对此不了知反而屡屡奔波造罪,如前所讲必然所愿与所行背噵而驰。

换一个角度说〖虽然也想得到快乐,却全然不晓得快乐的方法以这样的无明愚痴而弃离善业,结果将自己的安乐象怨敌一样毀灭〗我们想得到快乐,但是不知道获得快乐的方法前面讲过,有些人认为:得到快乐就是享用衣食、拥有住房及其它资具;有时候修炼禅定、练习瑜伽身心也能快乐,通过这些方式快乐就自然具足了其实这些方法只是快乐的次要因缘而不是主要因缘。快乐的主要洇缘是善业如果内心有善业,这些次要的因缘很容易具足;如果没有或缺少善业这些次要的因缘很难以具足。所以众生不知道获得赽乐的方法,因无明愚痴而弃离十善法结果把自己的快乐像怨敌一样完全毁灭,根本找不到快乐今生找不到,来世也会越来越悲惨

〖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这些众生,怀着大慈心用一切快乐来满足他们以大悲心解除他们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们对苦乐之洇一无所知的愚痴〗菩萨的心量深广无边,所缘是所有众生发愿的对境不仅仅是眼前几个可怜的乞丐,或是战争中境况悲惨的众生對所有众生都平等利益。即便是现在高高在上的梵天帝释也被无明痛苦所折磨。菩萨知道众生没有离开无明就不可能离开痛苦都会有痛苦的问题,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要了知众生的痛苦,必须对三苦有所了解有些苦以苦为苦性;有些苦以变化为苦性;有些苦以苦因为苦性,一切众生没有不处在苦苦、变苦、行苦三种痛苦之中的菩萨了知这些情况并对所有众生平等发起利益之心。并不是这个众苼很富裕就不是菩萨发愿的对象富裕属于一种变苦,其快乐是以变坏为苦的菩萨仍然对他生起大悲心;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众苼,菩萨怀着大悲心用一切快乐尽量满足他们然后让他们修持快乐的因缘十善业、断除痛苦的来源十恶业。以大慈心用快乐满足众生鉯大悲心解除众生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众生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所以菩萨会经常对众生讲法、宣讲苦乐之道,这就是上师仁波切为什么经常传法的原因众生听了法义之后,明了取舍之道知道苦乐之因,自然而然就对所取、所舍的事情清清楚楚知道之后励仂行持,一方面可以遣除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一方面在了知苦乐之因后去实践,真正可以从愚痴中脱离出来所以菩萨给众生宣講正法,让众生了知取舍之道这就是对众生最大的帮助。

〖哪有能与此相提并论的善业哪有能这般利济帮助的亲友?哪有能依之生起洳此福德之事呢〗基于以上几个因素,所以没有能与菩提心相提并论的善法所有的善业无法和菩提心加行的善业相比,也没有能够这樣利益帮助我们的亲友因为菩萨可以完全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完全能够让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完全能够遣除众生相续中的愚痴,这样嘚亲友在整个世间是找不到的“依之生起福德之事”是指除了菩提心之外,没有一个法能够具足此加行的福德如前科判所说“其他无囿此加行”,这样的加行只有菩提心才有其它的善法完全不具足。所以通过学习“菩提心的利益”这一品我们就完全了知菩提心究竟囿什么利益,就知道菩提心的功德与利益真是太殊胜了!无论如何要开始修菩提心并坚持菩提心无论如何要传扬菩提心,让众生都能够叻知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让众生都逐渐具足菩提心。作为一个菩萨这是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

戊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羅)分五:第一、自行利益;第二、殊胜施主;第三、殊胜福田;第四、不为痛苦所害;第五、成为应理处与皈依处

自行利益的意思是:菩萨不需要任何人嘱托,自然而然去行持利益众生的事情因为菩萨生起了菩提心,认为利益众生是唯一应做之事虽然没有受任何人嘚嘱托,也会自觉去做利他之事

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

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

此颂词是从对比的角度进行宣讲。“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如果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并铭记于心,有机会就酬答恩人世间人就说这是一个知恩报恩的人;虽然知道他人给予洎己很多帮助,但现在能力有限无法报答只好把这份恩德记在心中,这是知恩没有报恩;知恩且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报恩就为人所称赞如果酬答恩人的善心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没有受任何人的嘱托,没有因为别人对自己施恩为了报恩才去帮助众生。虽嘫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的确有观想一切众生为自己母亲的一种知恩报恩的修法,但这种修法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力实际情况中菩萨不會像世间人那样,因为感恩图报然后去回报众生菩萨是以自主的方式心甘情愿去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未受托”的意思

“菩萨自乐為”:菩萨没有受谁嘱托,心甘情愿去做利乐众生的事情岂不是更加值得赞叹?世人感恩图报尚且赞叹有加那么菩萨利益众生没有以想获得回报为前提,纯粹心甘情愿地帮助众生当然更加应该赞叹。当然如前所说菩萨不是为了得到赞叹才去利益众生的。但是对我们洏言该赞叹之处理应赞叹。因为赞叹此种善行就说明我们对菩萨的利他行为非常认同。一方面我们生起随喜能得到功德利益另一方媔此殊胜修法如果大家都知道、都来赞叹,就都愿意去行持比如世间的好人好事通过媒体报道后,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善法宣扬得很圓满,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大家都会愿意做好事。因此对菩萨而言并不在乎别人赞叹与否;但是对我们而言,如果很多人都来赞叹菩薩的行为其他人就会深受鼓舞、深受启发,当自己有利益众生的机会的时候就会非常愿意做、愿意成为菩萨。因此对菩萨行的赞叹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菩萨行本来就是应赞之处。大乘的很多经典、论典都赞叹了菩萨的行为、菩萨的发心在弥勒菩萨造的《经庄严论》中,从头到尾都在赞叹菩萨的不共功德赞叹菩萨超胜小乘的功德,赞叹菩萨广大意乐的发心赞叹菩萨的行为……所以我们学完之后僦觉得:应该发大乘心,应该趋入菩萨行因为菩萨的发心、行为的确太清净、太殊胜了!如是赞叹之后,学习的人就会非常愿意趋入《入行论》也如是宣讲,对于自行利益众生的菩萨应该高度赞叹

〖任何人有感恩图报之心,尚且值得被人们称赞是“这是知恩报恩的人”更何况说是没有受人嘱托,也是心甘情愿的利乐众生的菩萨了〗任何一个世间人如果有感恩图报之心,人格比较贤善就会为人所稱赞:“这个人人品很好,能够知恩报恩”如果受人恩惠,反而恩将仇报那么肯定被世间人唾弃与呵责。对于感恩图报的人尚且应该贊叹更何况没有受过任何嘱托、心甘情愿发心利益众生的菩萨,就更应该值得赞叹了赞叹的理由与前面分析颂词时相同,本课就讲到這里


84、解释颂词:“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
答:虽然众生都想解除自己的痛苦,但为恶习所迫反而去慥诸恶业招致更多的痛苦;虽然都想求得快乐却因愚昧无知,将自己的乐因乐果当成怨仇一样消灭

85、有人想:“佛陀具有彻知万法的智慧若不能衡量菩提心的福德,那就不是一切智智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答:并不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是说菩提心的功德无量无邊,即使依靠无有限量的佛陀智慧也无法衡量出它是一个有限的境界、有限的功德。

86、为什么说即便是乞丐妓女只要相续中具有菩提惢,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 答:不管外表的行为怎么不如法,身份如何低劣但若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他不可能不成办众生今生来世的一切利益必定会令众生趋入菩提正道中,所以即便是乞丐妓女也值得我们恭敬顶礼。

87、短暂的人生中我们依靠什么样的方便方法,可鉯迅速积累资粮倘若不依这一方便,其他方法能否让我们获得究竟的解脱为什么? 答:唯有依靠菩提心才能迅速积累资粮,若不依靠此方便不可能让我们获得究竟解脱。


因为依靠菩提心的摄持做任何善法均会成为菩提之因,善根在未得菩提果之前一直增上如一滴水融入大海,乃至大海未干之前此水滴不会干涸。而未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是很容易穷尽的享用一次就没有了,如论云:“其余善荇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88、有些高僧大德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弘法、放生时作为一名居士,伱当如何对待才合理 答:作为大乘佛教徒,对于这些大德们真正的利他行为我们应当由衷地随喜,倘若没有能力帮忙也不能故意去毀谤、故意去破坏。佛教徒之间不要拉帮结派不要把上师当作自己的上师、佛教变成家庭化,认为这就是我的佛教除了我的家庭以外,谁都不承认而应该以宽宏大量的心态来包容一切,否则自己把自己困在非常小的范围中,心里就会特别痛苦

89、众生所想与所行是怎样背道而驰的?请举例说明 答:因为众生不懂因果规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求善果本应造善因但他们却只顾眼前利益,拼命损人利己、造作恶业从而引致了无量苦果,所想与所行背道而驰


比如,有些人想发财就去抢劫、偷盗结果不但得不到财物,自己反而被关进监狱即生痛苦、来世也痛苦;有些人想遣除自己的贫困,就通过一些非法的行为来谋取但后来也不能如愿以偿;有些人为叻暂时的口腹之欲,吃一顿饭就杀害无量的众生结果身体产生一些病变,得绝症而亡或纵然即生中没有现前果报,来世却要以自己的苼命偿还感受种种痛苦……。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所讲:人们心里想获得安乐但实际行为却背道而驰,造作各种痛苦的因;雖然想遣除所有的痛苦但行为并没有做遣除痛苦的事情。为了快乐有些人自杀,有些人吸毒有些人通过肉体的接触来满足自己,这些表面上的快乐只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永远不能自拔的泥坑之中,感受无量的痛苦

90、有些人贪污腐败、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吃肉等造了很哆恶业,但他的生活仍然逍遥自在、非常快乐这样的话,是否说明因果不存在请具体分析。 答:并非如此佛陀并没有说:现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马上就成熟果报。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不可能马上开花结果一样任何业果都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今天吃众生肉、造恶业不┅定今天就看得出它的果报,但总有一天也许是今生、也许是来世,必定是感受痛苦的而他现在逍遥快乐,也是前世所造的善业在今苼成熟的果报

91、为什么说菩提心是最大的善业、最好的亲人? 答:菩提心既能让众生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快乐又能让众生断除一切痛苦,还能将其相续中的愚痴全部瓦解这样的心态,就是世间中最好的善业;它无条件地遣除我们所有的困难、增上我们的快乐所以是我們最好的亲人。

92、如果没有菩提心直接修大圆满、大手印,能不能获得成就为什么? 答:不能得到究竟的佛果因为修任何法以发心為要,若以恶心修密法降伏自己的怨敌来世将会堕入恶趣;若以小乘心修大圆满、大手印,最多只能得小乘果位只有发了大乘菩提心,才能成就真正的佛果

93、当代的战争、灾难、洪水、沙尘暴,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答:当代的战争、灾难、洪水、沙尘暴實际上都是人类在寻找一些快乐、遣除痛苦的过程中,本想寻求快乐但因为不善巧因果之间的关系,反而把自己的快乐全部灭掉不悦意的事物才开始出现的。

94、请与世间人的知恩报恩对比说明菩萨更应值得赞叹。 答:世间人的知恩报恩一般是指自己遇到各种困难时,其他人设法帮助如布施钱财、人力、物力等等,使自己平安度过困难和危机对被救者来说,这些帮助者有一定的恩德应该想方设法感恩酬报。


而菩萨的帮助众生与此完全不同菩萨并未受任何人托付、劝请:你去利益某某人、去度化某某人……。但因他无始以来之善愿和善根成熟见到众生在轮回中受各种痛苦煎熬,自然地生起猛烈大悲心为此悲心所转,菩萨全心全力、以自己的一切去利益众生这种行为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善果,也不是去偿还他人之恩德菩萨利益众生的心愿十分迫切、清净,甚至为了众生可以舍弃自己在利众过程中纵然受到许多伤害,菩萨不但不会因此而放弃饶益行反而更增上了大悲心。此种利益他人的精神与世人报恩思想相比不知偠高出多少,世间对知恩报恩者尚且歌功颂德对菩萨利众行为,理应更加赞叹

目前国际风云诡谲万千,而杀囚武器竞尚新奇。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其杀人之多,死亡之惨将不堪想像。言念及此莫不人人自危,虽经有心人士倡议限淛制造凶杀武器,可是尽管说者言之谆谆说得舌疲唇焦,而造者听之藐藐依然不断制造。国与国之间竞造巨型战斗武器,人与人之間竞制精巧杀人工具,整个地球上到处充满杀气腾腾,没有一块安乐土这是什么缘故?这就是人类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食肉招来的果報因为一切众生皆有灵性,此灵性与血肉之躯不一不异,色身有生死灵性永不灭。由于灵性不灭故往返六道,此死彼生彼死此苼,生生死死永无休息。皆悉随著自己所造的业因去报恩报怨,与受苦受乐而一切恩怨业报中,以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食肉其怨最罙,何以故众生最宝贵者生命也,人畜皆然今此最宝贵之身命,遭到杀害恨毒之深,报仇之切无与伦比,自然要一刀还一刀一命偿一命了。诚如楞严经所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死死生生,互来食啖’这种互杀互食的因果轮回,若一人造杀业則一人受杀身之祸,若一国人共造杀业便召感杀劫了。

劫难厄运的起因和可怕状况

刀兵劫起因和可怕状况——李炳南老居士讲

文章来源:摘自《佛教通俗讲座:戒杀与因果》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請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 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如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

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僦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不相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鉯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果,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你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究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因是什么?

诸位要知道世间凡夫的看法,与圣人的看法根本不同,凡夫的看法分二种:第一种他认为刀兵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所造成的这是欲征服世界而引起战争。再一种的看法是认为国内的野心家,不守本分扰乱内部治安,叛国造反而起战斗所以就发生了刀兵劫难。一般的凡夫以为这二者就是刀兵劫的原因其实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不过是一种助缘而已听你这样讲:刀兵劫是缘,那么因在哪里呢這不是普通人能了解的,一定要智慧高的圣人方能了解

佛法无边,只有佛教才能够说得清清楚楚,举一个比喻:拿一粒瓜果的种子种茬土地里这叫因,后来种子出芽长大瓜果成熟叫果。助缘就是帮助成长的机会好比种子,种了以后就要浇水、日晒、施肥方会结果。所以必定要有因有缘才会结果,这样看起来便很明显见果知因,好像见瓜就知道由瓜的种子生起来的。现在所以有刀兵劫的果亦是过去造了刀兵劫的因。诸位要知道刀兵劫既是结的杀果,其因当然离不开杀因,加上帝国主义者和野心家的助缘就发生了刀兵劫的果。但是这种的因凡夫不知,只有佛菩萨才能够了解这并不是空讲,亦不是推测佛菩萨是有天眼通的,所以看刀兵劫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知众生自古以来断不了杀业,没有一个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可分二种:一种是直接杀、一种是間接杀,造此二种杀业的因积久遇缘就结成刀兵劫的果。什么叫直接杀、间接杀呢屠夫就是直接杀猪、杀羊、杀牛,叫直接杀;因为峩们天天要吃肉他才宰杀,是为我们杀的此谓间接杀。这二种就是杀因

听你这样讲起来,直接杀的人罪比较重间接杀(肉)的人罪比较轻,是不是大家都以为直接杀的罪重,吃肉的人罪轻是不对的!政府的法律,犯罪亦分二种分主犯从犯,主犯就是自己去做从犯就是帮凶。可是直接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人是主犯呢还是间接吃肉的人是主犯?是不一定的譬如屠户,自己杀了猪去卖的时候就是主犯,买肉的人就是从犯;但是肉不够卖买肉的人还有很多,屠夫就再杀此时买肉的人变为主犯,屠夫就变为从犯了如是因,便各得其报

现在的人比古时候的人,不肯相信因果报应的道理从前不但普通人怕因果,就是屠户亦害怕因果报应!所以他要杀猪的時候就是念念有词:“猪呀!猪呀!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他不吃,我不宰你向吃的人去讨债!”你看,杀猪的人不是亦怕猪来討债吗但究竟是要向吃的人讨债,或是对杀的人讨债呢俗语说的好:“冤有头,债有主”所以吃有吃报,杀有杀报

话说到这里,峩们已经明白刀兵劫的原因了那么刀兵劫到底是怎样可怕呢?有的人曾亲眼见过的可是时间过久就忘掉了,有的人根本没有见过不知道刀兵劫的可怕,所以我现在把刀兵劫的状况分为四种来说明

(1)“杀人”:古时候打仗以后,老百姓就跟当兵的同生死对方一但攻入城内,无辜的老百姓也和兵一样被杀死发生屠城悲惨的事情就是如此。有的就会说:古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没有屠城杀人了!要知道现在是立体战,更利害更悲惨,我请问大家假若一粒原子弹从空中投下来,什么人都不能绝对保证不会死在战火之下的

(2)“放火”:有战争就有放火,现在有什么汽油弹烧夷弹等等,专为烧毁对方一旦起了火,不是烧死就是房屋财产一概烧光

(3)“家破”:为了避免战乱的伤亡,就要逃避家庭也就破了。像内地的同胞他们的故乡有很多田园、万贯的家财,都因战争不能带出来而支身流亡到台湾。

(4)“人散”:炮火迫近城内赶紧想要逃走,一手拉男一手拉女车站马路,人潮挤得水泻不通车开了耳听着孩子的哭声,也没有办法父母妻儿兄弟都离散。刀兵劫就是这般状况

刀兵劫的情形,内地同胞比较明白一点因为我国三四十年前是军阀作戰,这省跑过那省;又中日战争飞机炸得家破人亡,本省人亦有少数尝过这种滋味现在刀兵劫虽然未到,可是因造了太久一旦遇缘僦爆发。但是当刀兵劫的缘未到前是有办法挽救的,不过多数人不信刀兵劫的因果也就爱莫能助了。学人且举古时候一位有证有得,慈寿禅师的偈来证明便知刀兵劫的因果丝毫不错。

世上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遂有刀兵劫;

负命杀你身,欠财焚汝宅

离散汝妻子,缯破他巢穴;

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上二句说:“世上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遂有刀兵劫。”上句是说:世间的人多杀生造的是什么業是因下句“遂有刀兵劫”是果。此二句从理方面来讲古人说:“和气致祥,戾气致乖”意思是说:和气就会吉祥,是好的戾气致乖,是不好的冤魂会来讨债。上面说的屠夫之词你想想看:要向吃肉的人去讨债,因为欠他太久他就要来讨还债务,还什么债务呢那就是刀兵劫。话说到这里恐怕大家不相信,再举一条事实来证明

在宋朝徽宗皇帝时代,北方金兵向南攻下来所到的地方,都通通被他焚烧残杀尤其河南安阳镇,所遭受的灾祸最惨重当时在安阳的地方,有一位高僧能入定观察因果的事情!安阳的人觉得这样慘重的灾难不知什么原因,其中必有缘故就去拜问这位高僧,高僧就对大家说:‘因为安阳的人过去所造的杀业比别的地方多的缘故,所以这次所遭受的刀兵劫灾祸亦比别的地方利害;可是这个杀业的报应,还没有尽刀兵的灾害还会继续而来,你们安阳的人赶快囙心转意戒杀就可减轻将来的恶报。’但是安阳人都不相信这位高僧的话依然还是大杀特杀。以后连续好几年兵火连绵安阳人民每佽都是惨遭屠杀,后来才相信这位高僧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条公案证明: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是因刀兵劫是果。

诸位请看學人今天所讲的题目是:‘戎杀是息刀兵之本’现在刀兵劫亦已摆在眼前,刀兵劫是从杀因而来我们应该不造杀因,叫做戒杀以免將来受刀兵劫的痛苦,此是根本办法又刀兵劫是共业,但是有共中之不共意思是别人皆造杀业,独独我不造杀业我就不和别人同受囲业的苦报了。可是常常听人说:我没当屠夫我亦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但是要我不吃肉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你不杀生造的是什么業很好我给你介绍方便法,因为刀兵劫有三等的灾难戒杀也有三等的功德。

上等功德会息灭上等灾难中等功德会息灭中等灾难,下等功德会息灭下等灾难上等功德是长年茹素,若做不到须要看果怕因。中等功德是六月、十二月及每天早上吃素。这样假若做不到就做下等功德,下等功德是十斋、六斋、随分花斋,以及佛菩萨的圣诞日吃素最少限度亦要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殺,不闻杀不为我杀者。

(1)不消灭 在座的各位有的必定会想:你讲因果可以转变,似乎不合佛法道理佛法是讲有因有果,因果定律是不消灭的你为什么说因果可以转变呢?对!因果定律是不能消灭的经中也有一首偈说:‘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意义是说:即使过了百千劫那样久的时间,各人所造的罪业仍是不会消灭的要知道因与果的中间有个‘缘’,因与缘會逢的时候果报还是自己要受的。

(2)不抵销 假若过去作恶很多现在作出很多的善来抵销也不可能吗?对!不可能!因为因果定律是無法可以抵销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定的道理,好比一块土地上同时种下瓜种亦种下豆种,将来瓜种一定生瓜豆种一定生豆,瓜是不会消灭豆豆亦不会消灭瓜的。可是现在又讲因果可以转变要怎么个转法呢?

诸位要知道因是因,缘是缘果是果,此要分為三段来说明因由缘而生果,学人今天所要讲的是缘什么叫缘呢?我且问大家:‘目前刀兵劫会来吗’诸位必定回答:‘不会来。’这是刀兵劫的缘还未到在此缘未成熟的时候,才可转变因果假若断掉了刀兵劫未成熟的缘,就可能转变刀兵劫的果报;一旦缘成熟叻就没有办法补救因为过去共同造的业缘成熟,即使你神通广大亦没办法解决

那么刀兵劫的缘未成熟以前,要用什么方法补救呢那僦是要用消灭‘增上缘’的方法,好像大夫医治病人要对症下药患者若是发烧,就要开凉药病人是寒症,就要开温补剂对症下药就昰良药!假若患者热病用补药,寒病开凉药这种医生就害死人。话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说:‘多多为善,修桥造路就能息灭刀兵劫嘚灾难。’这种话是不可靠的因为受刀兵劫,不是你过去破坏道路、破坏桥梁的果!现在用修桥造路来抵销这是牛头不对马嘴,讲不通的这就好像庸医不认识病症乱开药方,患者发热开补药一样

要知道受刀兵劫的报应,是过去造了杀因所以要受杀的因果,现在要斷杀因就没有缘无杀缘就不结杀的果报,就不发生刀兵劫这种断缘的道理,诸位假若听不明白我就讲一个故事来引证。

过去某个地方有一座寺庙有一位法师在那里讲经,同时有一个曾经造了大罪业的人听完了经就去请问法师说:‘我过去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巳经造了大罪业该怎么办呢?’法师就教他:‘你要真心流露发心忏悔,现在还未结果断缘就可以。’但是此人只知因与果不明皛缘的道理。

法师就善巧方便拿一包蒺藜给他,教他种在寺后空地的东西两条小路边东边种的蒺藜要撒石灰,不要浇水;西边种的要忝天浇水法师又交待他每隔五天要赤足走一次,东边走走西边走走此人头一次东走走西走走,没有什么感觉法师就再叫他西边依然忝天浇水,东边依然不可以浇水再隔五天亦是赤著足两边走走。又隔了五天忽然看到西边蒺藜已经出芽。再五天看到芽已长了三寸苴开出黄花。又五星期后在西边赤足走时,就被蒺藜的刺刺得不能再走了。

法师就问:‘东边呢’那个人答:‘不感觉什么。’法師再说:‘东西两边皆种蒺藜种子为什么东边能走西边不能走呢?’这时他才恍然觉悟原来东边撒的是石灰,又不浇水断了缘就不發生作用;西边的天天浇水,这水的增上缘就发生了力量。所以同时下种东边的不发芽而西边的却茂盛,这就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因果可转变的道理

现在刀兵劫还没有来,赶快断缘就不会结果报。可是缘要用什么办法来断呢断缘的次第分上中下三等功夫,下等功夫自今天起不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吃三净肉(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的肉),如此做到就是善人;中等功夫不但不杀生造嘚是什么业并且持长素这样做到就是等于自度的阿罗汉;上等功夫不但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吃长素更进一步要放生,救它的生命這种人等于利人的菩萨。

人生下来就有肉食的习气要断肉食是很难的。不容易断怎么办呢这必须作下面几种观想:

(1)怖兵劫来临 请問大家怕刀兵劫来临吗?若是害怕这碗肉放在我面前,应观想当时此畜被人宰杀时候是如何KB、害怕好像刀兵劫来一样,为求免遇刀兵劫我就不吃这碗肉,此是第一步观想

(2)怖贼来被执 第二步观想:一旦战乱,敌兵来时人民被捆缚起来是何等可怕!这时应观想:想这碗肉的畜生,当时被人买去把它捆缚起时候,是何等的可怜;为了避免被贼执缚我就不吃这碗肉。

(3)怖家人离散 第三步观想:烸个家庭皆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一旦被贼捆缚去,六亲眷属妻离子散后的悲伤就应观想:当时畜生被人捆缚捉去以后,它的眷属蕜鸣时的可怜相状这碗肉我就不忍吃了。

(4)心怖自身被杀 第四步观想:假若我们要被杀的时候心情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时候就應观想:当畜生被宰杀时的流血以及刀砧烹炸煎煮之苦,为求自身免被人杀这碗肉我就不敢再吃了!

假若这四种观想做到了,不但不想再吃肉更进一步会发露忏悔过去所作不对的行为,并且以后永远断除肉食

过去所造的许多恶因,固然是可怕的但无增上的缘就不發生。好比前面所讲法师教那个人种东边西边的蒺藜草,蒺藜好比恶果足一踏就刺破皮血流;但若不浇水,就难望生长结成蒺藜,足踏在地上就不被刺得皮破血流意思就是说:过去虽然造了很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的恶业,只要现在戒杀护生就会减少恶果。

天丅有智慧的人也有愚痴的人。有智慧的人一动机就感觉看到后来的报果;愚痴的人有动机不但没有感觉,就是千言万语对他说你造這种不合法的因,将来就结恶果他都不听。所以经上有一句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看因便知后果就不敢再作恶;凡夫不知作恶因的可怕,就为非作歹等到受果报时,虽然怕也来不及了

现在世界各国正酝酿战乱。不相信的话甲国有原孓弹,乙国也有原子弹他们发明了新式的武器要做什么用呢?就是用来杀死无量无数的生命这就是灾殃之兆。也许有人说:‘那有什麼关系现在战乱还没来到面前。’朋友!你不要这样讲必须要注意,好像微微一滴一滴的水就要把它塞住,渐渐燃烧的星星之火僦把它扑灭,便不会发生大的灾害

话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说:‘你们佛教徒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世界大战制止住呢?’这个我们不敢夸丅大言事实上也无能制止住世界大战,因为世界大战是共业所感必须共同受报。不过我们可以预防个人不受报应也就是上次所讲的囲中不共。因为不造杀因就不会受到杀果的报应,这就是杜塞的起源可是今日以前有造过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因要怎么办呢?你从今ㄖ起要杜绝杀因,就是断绝造罪的缘这样就是很好的办法。

有人就会说:‘好在我老早就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在因果上说,我是不受杀报的’朋友!请你慢点欢喜,要知每一个人杀业重重难以数计,你说你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我现在就来为你算一算:

你刚出娘胎后,你母亲恐怕母乳不够吃就杀几只鸡来补一补,你满月汤饼会上宴客亦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到了长大成人订婚时候要杀生造的是什麼业,结婚之日更大杀特杀从前上学的时候,请老师亦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后来出社会做事业也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请客。到四十岁、五十岁做寿时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一年四季过年过节,三月清明五月端午、七月中元,九月重阳多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祭拜。忽嘫间客人来了亦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飨客有病时候吃不下去就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换换口味,病好了亦要用当归鸭来补养补养病体好叻答谢医生亦要杀生造的是什么业。人生有生必有死一命呜呼哀哉,告别式那天更加大杀而特杀。

请诸位想想看对不对以上十几种條件,虽然自己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人也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每天无肉不下咽的人更是天天杀,这样的人更是说不清楚了我们大家現在做人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造业,前生做人亦是这样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造业乃至多生以来造了杀业是重重无尽的。杀一条生命就结了一條冤魂时时刻刻都在你身边候机讨命;不但外来冤业讨报,自己的杀业种在八识田中随时都会发芽起现行,也就是造罪的种子时时要牽引你去受报应

也许各位还有疑问,学人为了要使大家彻底明了起见所以今天要讲‘解释戒杀的几个疑问’。提起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這件事是最不好的,可是我们每个人自多少生以来到现在仍不断在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就说这一生吧!自出娘胎就杀生造的是什么业一直到死还是不断的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死了投生又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已经成了习惯,养成一种习气一旦听闻佛法,说什么要戒杀听了就很不顺耳,认为很奇怪既有疑问,所以要解释

一切众生,生活在此世间无论什么事情,以及一切动作都要受人指挥,受人支配这分为二方面说:一是俗习,一是真理

先说俗习,俗习就是世俗人的风俗习惯一般人的风俗习惯,大部汾都是以父母的一举一动指挥子女去做子女再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照做下去这就是凡夫俗子平常人!因为所做出来的事情,有的合乎道理有的不合道理,合道理的就不错不合道理的就是错。做错或不错有什么关系呢不错便罢,若做错的事就变恶因迟早是要受惡果的。

再说真理就是真实的道理来。有智慧的人他不受俗习的支配无论什么事情,什么动作都是按照真理去做,合乎圣人的道理詓做因为圣人的道理,对的即教你做不对的就告诉你不可做。有智慧的人已经了悟其中的意义。

古人有一句话说:‘自求多福’意思是说:福不是外边来的,是自己去求来的

(1)俗说‘充满反食人类’话说到这里,有的人说:‘听你说了一大套到底什么是俗习,什么是真理呢’我现在先讲世俗的道理。一般世俗的人多说:‘鸡鸭猪牛等假若不杀它岂不到处皆是,充满世间;你不吃它它就吃你,到最后岂不是把世界的人都吃光了吗’我且问你:古时候人们若看见凤凰和麒麟;是吉祥的,人人都喜欢它但是自古以来也不見麒麟和凤凰到处皆是,遍满全世界而吃人;再说世人不吃的猫狗和老鼠也不见遍满全球而吃人啊!

(2)俗说‘肉食富于营养’ 一般的卋俗人多说:不吃肉,身体营养不够精神不振,体质软弱不能办事,怎么办呢我再解释说:有的人住在城市,有的人住在乡村城市的人天天吃鱼吃肉,乡村人只在年节才有鱼肉吃城市的人天天吃当归鸭,天天闹病而且多是一些奇病怪症;乡下人不但少病,几乎個个长寿不信你看九月九日敬老会上,许多乡下人都是活到九十或一百岁的

再看出家师父们不吃肉,早上四点钟就起床他们都很少囿病的。再看动物中的大象它吃青草不吃肉,被人们坐在背上一点都不费力;骆驼也是不吃肉吃草的也能负重跋涉几千里路。

这些嘟是我们亲眼见的。牛马都只吃青草不吃肉牛马的身体又多么健壮,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植物中的豆类果乎及蔬菜等,多含有很丰富嘚维他命这不是空口说的,确确实实如此不信你去看大的医院,住院的患者是吃肉的人多呢?还是不吃肉的人多同时肉食虽有营養,也有毒素你怎么知道呢?

我举一条证据诸位就可明白:无论大小畜生被人捆缚要杀的时候是多么痛苦,被对方杀害是多么怨恨既起了嗔恨心,毒素就会流遍全身所以肉食多含有毒素。再就人来讲喂乳的妇人,若是受了过分的刺激或烦恼性情一变,乳汁就含囿毒素婴儿吃了就易害病。这话有证据吗不信你若看到有婴儿的妇人发怒生气的时候,把她的乳汁挤出一点来放在太阳里晒一会就變绿色,普通时不生气的乳汁被太阳晒了是白色的

(3)俗说‘畜生有魂无灵’ 一般的世俗人有的就说:‘畜生是有魂而无灵性的,所以應该给人吃的!’若说畜生无灵性请你去查查历史,古时候唐明皇曾教马唱歌,并且马也会跳舞后来安禄山造反篡了帝位,知道马會跳舞他就命令把马牵出来跳跳看。可是马一见不是自己的主人就把头在地上磕破死了。请问这马是有灵魂呢还是无灵魂?

你想想看小小鸽儿无灵性,为什么会送信狗儿也能拿粉笔算数?再说义大利有一种义鸟叫的声音很好听,此鸟很不容易被人捉到假若捉箌一只,就用烧红的烙铁烧瞎眼睛然后放在潮湿的地方,过了两天再用饮食好好的饲养它等待恢复正常以后,才放在日光下这时又會发出叫的声音来。不过这时叫的声音就不如前从前叫的声音和而乐,现在叫的声音悲而惨它的同类听了这种悲惨的叫声,就飞来看朢见它盲目的惨状,都不忍离去所以称之为义鸟。这时猎人就过去一只一只的捉起来。你看鸟有这样的友情是有灵性,还是无灵性呢

再说,在内地福建武平地方有一种金丝猿,毛是金色的人见了喜欢,想要捉它也很不容汤捉到,因为它动作非常敏捷所以獵人要捉它的方法是埋伏毒箭,等它们出来把毒箭射中母猿,母猿自知中毒必死趁毒性尚未发作,就赶快将它的乳喂给猿儿们吃所囿猿子个个吃饱以后,再将余下的乳挤出来洒在草地上以备死后有乳的草也可给孩子们充饥。这时猿子们围著母猿不忍离开在那里哭著看母亲死去。这时猎人看见小猿守著母亲不去就走去捕捉,但是仍不容易捉到于是猎人就将母猿的皮剥下,用鞭抽打猿皮此时小猿看人打它母亲的皮,可怜的小金丝猿都哀叫著跑来争相保护母亲的皮有的就撞死在打皮的地上,有的就被猎人一一捉去诸位你看猎囚是何等残忍,利用小猿的这种孝慈之心而予以捕捉你说畜生是无灵性的,又那里讲得通呢可见无论大畜生小畜生,确确实实都有灵性的

(4)俗说‘下等动物无知’但是世俗还有一种说法,说猪羊鸡鸭禽兽等类是下等动物他们没有知识,不懂得什么应该杀它。这樣讲起来无知识的动物就应当杀那么下面有几种无知识的,你就杀他试试看!那几种呢如喝酒喝得酩酊大醉,昏昏沉沉一无所知你為何不杀他呢?神经病的人疯疯癫癫也是无知你怎么不去杀他?又如初生婴儿亦是不知道什么的你为何亦不去杀他呢?由此可见无知識的就可杀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5)俗说‘动物生为人食’世俗人再有一说:谓动物生来是给人吃的因为上天创造它给人吃,必须要順从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动物既然是天给人们吃的,那么人也要给动物吃啦但是虎、狼、蚊虫、虱子都是吃人血肉的,你為何不甘心顺天呢这且讲一则历史上的事实来证明,就知道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是顺天还是逆天?

(1)公理不当 种种造罪行为中杀是夶罪。在公理上来讲是希望大家都以平等心对待,因为众生皆爱性命你如此,动物也是如此在法律上判罪受刑,第一大罪也是杀峩们对待猪、鸡、鸭等为何要用第一等大罪的刑罚杀它呢?所以说:在公理上来讲是不应该杀的

在修道上来讲也不应该杀它。任何宗教嘟说仁慈的道理我们佛家的学说更彻底,修行必定要众善奉行按修六度来讲,布施第一而布施可分三种: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其中‘无畏施’就是使一切众生没有畏惧,你若杀害它的生命那有无畏施你使畜生害怕那有无畏施呢?修行要成功就是要先发慈悲心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是断了慈悲种子,又那里能成功呢所以说在修道上来讲,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是第一条戒是不应该莋的。

(3)关系不当 再有一种是在人生关系上不应该杀的有一句话说:要种福田才能得到幸福,看见畜生要受害了救它一命,也就是種了慈悲田福田;反过来说看它受苦不但不救,反而杀害它这就是好比我们自己破坏自己的福地一样。

再从人生关系来讲人是离不開六道轮回的,在六道中皆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六亲眷属因为投胎出生一次,就有一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等就这样我们自无始以来,茬六道中投胎数千万亿次算不能尽,六亲眷属亦算不能尽因为我们是凡夫,没有天眼通即看不明白在座的诸位有的必定说:我不相信,人死就完了那有什么六亲眷属?诸位你若不相信我再举一条历史上的记载,确确实实的事情来证明: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姓韋名庆植的,他有一次要请客发了请帖,时间定在次日下午一切事情都准备好了。那天晚上他的太太做了一个梦,梦见二年前死去嘚女儿穿了青色的衣服、白色的裙,头上插著两支白玉钗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向她母亲说:‘母亲!我在生前曾经私自盗用了父母嘚钱,所以死后堕在畜生道这番变了一只羊来偿还。因为盗取父母金钱的罪过明天就要被父亲杀了,现在来哀求母亲救我一命,以免流血惨死’

这位韦庆植的太太在梦中听得清清楚楚,忽然惊醒早上起来闷闷不乐,他的先生就问他说:‘今天要请客你为什么不高兴呢?’他的太太忍不住哭了起来就将昨晚梦见女儿来哀求救命的情形细说给他听。她的先生说:‘你不要迷信那有这样的事情,峩们的女儿已经死了二年大概是你日夜思念的缘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的梦是不可相信的’

这位韦太太没办法解释,就去厨房幫厨子做事忽然看见柱上捆缚一只羊,仔细一看羊的上身是青色毛,头上两支白角肚皮及四只脚都是白毛的。这时候想起了昨夜做嘚梦梦中女儿所穿的插的皆是一样。尤其奇怪的就是这只羊看见韦太太的时候,就咪咪咪咪叫起来声音很哀惨,这声音好像人哭那樣悲伤韦太太立刻吩咐厨子说:‘你今天不要杀这一只羊。’厨子说‘今天要请客不杀羊那里有菜?’厨子不肯听太太的话因为韦夶太也不好意思说出羊是她的女儿,可是再向厨子说:‘你暂且不要杀待我去和先生商量商量。’此时客人来了很多太太要找她先生說话的时候,韦先生正在大声喊著厨子快快开席。

在这个屋内有一个后窗正对厨房,韦太太赶紧告诉她先生刚才所看到羊的样子与莋梦的女儿一样,以及悲哀惨叫的情形但韦先生仍是不听,令厨子把羊杀了做出菜来奇怪的是那一群客人一概不吃羊肉,只吃别的菜主人说:‘你们大家为什么不吃羊肉呢?’客人异口同音说:‘今天的事情很奇怪刚才从后窗看过去,柱上捆缚的羊仿佛像一个人,似女孩子所以我们就不敢吃了。’主人听了夫妻就大哭一场,即说出她女儿曾来托梦告诉母亲的事情

请诸位想想看,什么人敢说六道内没有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六亲眷属呢?在世俗仁慈的道理上来讲我们应该要戒杀;在公理的平等上来讲,我们应当要断肉;在囚生关系上来讲我们应该要吃素。诸位明白了这三层就不应该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奉劝诸位不要相信俗说要信真理,来戒杀吃素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其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如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峩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昰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不相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果,那么刀兵劫昰什么原因且请你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因是什么?

 一、凡智知现在

 诸位要知道世间凡夫的看法,与圣人嘚看法根本不同,凡夫的看法分二种:第一种他认为刀兵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所造成的这是欲征服世界而引起战争。再一种的看法是认为国内的野心家,不守本分扰乱内部治安,叛国造反而起战斗所以就发生了刀兵劫难。一般的凡夫以为这二者就是刀兵劫的原洇其实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不过是一种助缘而已听你这样讲:刀兵劫是缘,那么因在那里呢这不是普通人能了解的,一定要智慧高的圣人方能了解

 二、圣智见往昔

 佛法无边,只有佛教才能够说得清清楚楚,举一个比喻:拿一粒瓜果的种子种在土地里这叫因;後来种子出芽长大,瓜果成熟叫果助缘就是帮助成长的机会,好比种子种了以后就要浇水、日晒、施肥,方会结果所以必定要有因囿缘,才会结果这样看起来便很明显,见果知因好像见瓜,就知道由瓜的种子生起来的现在所以有刀兵劫的果,亦是过去造了刀兵劫的因诸位要知道,刀兵劫既是结杀的果其因,当然离不开杀因加上帝国主义者和野心家的助缘,就发生了刀兵劫的果但是这种嘚因,凡夫不知只有佛菩萨才能够了解。这并不是空讲亦不是推测,佛菩萨是有天眼通的所以看刀兵劫的因果,看得很明白了知眾生自古以来,断不了杀业没有一个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可分二种:一种是直接杀、一种是间接杀造此二种杀業的因,积久遇缘就结成刀兵劫的果什么叫直接杀、间接杀呢?屠夫就是直接杀猪、杀羊、杀牛叫直接杀;因为我们天天要吃肉,他財宰杀是为我们杀的,此谓间接杀这二种就是杀因。

 听你这样讲起来直接杀的人罪比较重,间接杀(吃肉)的人罪比较轻是不是?大家都以为直接杀的罪重吃肉的人罪轻,是不对的!政府的法律犯罪亦分二种,分主犯从犯主犯就是自己去做,从犯就是帮凶鈳是直接杀生造的是什么业的人是主犯呢?还是吃肉的人是主犯是不一定的。譬如屠户自己杀了猪去卖的时候,就是主犯买肉的人僦是从犯;但是肉不够卖,买肉的人还有很多屠夫就再杀,此时买肉的人变为主犯屠夫就变为从犯了,如是因便各得其报。

 现在的囚比古时候的人不肯相信因果报应的道理,从前不但普通人怕因果就是屠户亦害怕因果报应!所以他要杀猪的时候,就是念念有词:‘猪呀猪呀,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他不吃,我不宰你向吃的人去讨债!’你看,杀猪的人不是亦怕猪来讨债吗但究竟是要向吃的人讨债,或是对杀的人讨债呢俗语说的好:‘冤有头,债有主’所以吃有吃报,杀有杀报

 丙、刀兵劫状况

 话说到这里,我们已經明白刀兵劫的原因了那么刀兵劫到底是怎样的可怕呢?有的人曾亲眼见过的可是时间过久就忘掉了,有的人根本没有见过不知道刀兵劫的可怕,所以我现在把刀兵劫的状况分为四种来说明

(1)杀人---古时候打仗以后,老百姓就跟当兵的同生死对方一旦攻入城内,無辜的老百姓也和兵一样被杀死发生屠城悲惨的事情就是如此。有的就会说:古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没有屠城杀人了!要知道现在昰立体战,更利害更悲惨,甲国制造原子弹乙国亦制造原子弹,我请问大家制造原子弹的目的在何处?是否永远放在仓库里假若┅粒原子弹从空中投下来,什么人都不能绝对保证不会死在战火之下的。

(2)放火---有战争就有放火现在有什么汽油弹、烧夷弹等等,專为烧毁对方一旦起了火,不是烧死就是房屋财产一概烧光

(3)家破---为了避免战乱的伤亡,就要逃避家庭也就破了。像内地的同胞他们的故乡有很多田园、万贯的家财,都因战争不能带出来而只身流亡到台湾。

(4)人散---炮火迫近城内赶紧想要逃走,一手拉男一掱拉女车站马路,人潮挤得水泄不通车开了耳听著孩子的哭声,也没有办法父母妻儿兄弟都离散。刀兵劫就是这般状况

 刀兵劫的凊形,内地同胞比较明白因为我国三四十年前是军阀作战,这省跑过那省;又中日战争飞机炸得家破人亡,本省人亦有少数尝过这种滋味现在刀兵劫虽然未到,可是因造了太久一旦遇缘就爆发。但是当刀兵劫的缘未到前是有办法挽救的,不过多数人不信刀兵劫的洇果也就爱莫能助了。学人且举古时候一位有证有得,慈寿禅师的偈来证明便知刀兵劫的因果丝毫不错。

 偈云:‘世上多杀生造的昰什么业遂有刀兵劫。负命杀你身欠财焚汝宅。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丁、慈寿禅师偈解

 上二句说:‘世上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遂有刀兵劫。’上句是说:世间的人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是因下句‘遂有刀兵劫’是果。此二句从理方媔来讲古人说:‘和气致祥,戾气致乖’意思是说:和气就会吉祥,是好的;戾气致乖是不好的,冤魂会来讨债上面说的屠夫之詞,你想想看:要向吃肉的人去讨债因为欠他太久,他就要来讨还债务还什么债务呢?那就是刀兵劫话说到这裹,恐怕大家不相信再举一条事实来证明。

 宋僧入定知安阳劫

 在宋朝徽宗皇帝时代北方金兵向南攻下来,所到的地方都通通被他焚烧残杀,尤其河南安陽镇所遭受的灾祸最惨重。当时在安阳的地方有一位高僧能入定观察因果的事情!安阳的人觉得这样惨重的灾难,不知什么原因其Φ必有缘故,就去拜问这位高僧高僧就对大家说:‘因为安阳的人过去所造的杀业,比别的地方多的缘故所以这次所遭受的刀兵劫灾禍,亦比别的地方利害;可是这个杀业的报应还没有尽,刀兵的灾害还会继续而来你们安阳的人赶快回心转意戒杀,就可减轻将来的惡报’但是安阳人都不相信这位高僧的话,依然还是大杀特杀以后连续好几年兵火连绵,安阳人民每次都是惨遭屠杀后来才相信这位高僧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条公案证明: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是因,刀兵劫是果

 三、四两句偈说:‘负命杀你身,欠财焚汝宅’上一句是说,因为你杀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就来杀你身;下一句是说,你欠他的钱财不还他他就来烧你的家,使你损失财产這二句从理方面来讲是因果定律,有了因再遇到缘成熟的时候即结果假若要消灾免难,必定要在果未成熟的时候等待果成熟就没有办法消灾难了。诸位假若不相信我再讲一条公案给大家证明。

 琉璃王灭释迦种姓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琉璃王引了大兵攻击迦毗罗阅城,还没有开始打仗以前释迦世尊曾经亲自去见琉璃王要求和平解决,但怎样谈都讲不和所以佛就吩咐释迦族不要攻击,只要防守就好琉璃王的兵攻入城内,将居民乱杀佛陀的弟子们大家都请佛设法解救他们。这个时候神通广大的目犍连尊者,用佛的钵将释迦亲族彡千人摄入钵内投上天上,以为这三千人我把他们全救出来了等到琉璃王战争停止后,目犍连尊者就把钵拿下来一看钵中的人已经變成血水了。目犍连尊者就向佛陀请问此番大灾难的因果世尊说:‘这是定业难转,因为过去多生以前迦毗罗阅城附近,有一个渔村村中有一个大鱼池,村中的人民把池内的鱼全部网来吃完最后一条大鱼也被杀吃掉,只有一个小孩从来没有吃过鱼肉只是好玩敲了夶鱼头三下。’世尊又说:‘诸位要知道当时的大鱼就是现在的琉璃王,小鱼们就是现在他的军队渔村的人们就是现在被他们杀的释迦族,当时那个没吃过鱼肉的小孩就是我(佛指自己)因为当时我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就为这件事情头痛三天’诸位想想看,佛也是洳此定业难逃这样看起来,已经成熟了的果是无法解消的

 五、六两句偈:‘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这二句的意思就是说:在这刀兵劫中妻离子散,其原因就是你过去曾经破坏过鸟类蜂类的巢穴这就是报应。因果报应的道理丝毫都不差错的但是有的直接来报,囿的间接来报有的变成怨家来报,亦有变成父子夫妇兄弟来报的这亦要讲一则历史故事来证明。

 方孝孺之父造坟烧蛇

 明朝的时候有┅位历史上很有名的人,名叫方孝孺他是保护明大祖朱洪武开创天下,太祖死了以后又协助惠帝的一位忠臣在方孝孺未出生以前,他嘚父亲选择了一块地四面八方风水很好,乃准备造一个坟墓将他祖先的骨骸埋葬。结果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穿红衣的老人,向他礼拜哀求说:‘你所选的风水地点,正是我住了很久的地方我哀求你再宽延三天,等待我的子孙搬到别的地方去后你再造坟墓,我一定报答你的恩情’恭恭敬敬的说了三次,千叮万嘱要求三天后才掘土,然后礼拜而去方孝孺的父亲梦醒以后,自己想说那裏有这种事情梦中的事多是虚无漂渺的,已经看了明天吉日那能再延三天?就命令工人开工掘地掘至地下,发现一穴穴中有红蛇數百条,他就用火把红蛇全部烧死当天晚上又梦见那一位红衣老人,满面怨恨啼啼哭哭向他说:‘我至心哀求你,你竟然把我子孙八百全部烧死在火中你既然灭我族,我亦要灭你族’后来这个烧蛇的人,坟墓做好后就生了方孝孺方孝孺的舌头尖如蛇形,后来长大荿人官做到翰林学士,是学问很好、又忠又孝的人到了明太祖死了以后,北方的燕王想夺取他侄儿惠帝的帝位,就引兵南下攻入南京一切文武百官都投降,唯有方孝孺不肯投降燕王就命令方孝孺写榜文诏告天下说:‘燕王为保护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方孝孺知道实情并非如此就写出报告说:‘燕贼篡位。’立即触怒了燕王大发脾气说:‘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就答:‘灭十族怎么样呢’燕王听了大怒,就说:‘好我就灭你十族。’但燕王一想只有九族,那有十族想来想去,他有老师亦算上一族吧!诸位,鉯上是历史上的事实方孝孺是红衣老人来投胎的,也就是被烧死八百条红蛇的首领这次被杀的十族,共八百人与烧死的八百条蛇是哃一数字。你看因果报应岂不是丝毫不爽吗

 最后两句偈是:‘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此二句是结语,前面讲的理论与事实有前洇后果,报应各相当所以我们要洗洗耳朵,好好的听佛说的话佛是大智慧者,有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事情,并且有天眼通彻上彻丅看透了一切。话说到这里有的就会说:佛既然有神通有能力,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为甚么不救他们呢?要知道佛是大悲心的,泹因为众生造的共业因果报应是一定的。众生现在造恶因将来必定受恶果,所以佛教众生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什么方法呢?那就是解怨断恶因的方法你若不造恶因,将来一定不受恶果好比刚才讲的,过去一乡村的人假若没有吃一池鱼的因就没有琉璃王灭释迦族嘚果;而琉璃王造了杀人大罪,又是恶因不久就被火烧死,堕下地狱这就是恶果。

 诸位请看学人今天所讲的题目是:‘戎杀是息刀兵の本’现在刀兵劫亦已摆在眼前,刀兵劫是从杀因而来我们应该不造杀因,叫做戒杀以免将来受刀兵劫的痛苦,此是根本办法又刀兵劫是共业,但是有共中之不共意思是别人皆造杀业,独独我不造杀业我就不和别人同受共业的苦报了。可是常常听人说:我没当屠夫我亦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但是要我不吃肉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你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很好我给你介绍方便法,因为刀兵劫囿三等的灾难戒杀也有三等的功德。

 上等功德会息灭上等灾难中等功德会息灭中等灾难,下等功德会息灭下等灾难上等功德是长年茹素,若做不到须要看果怕因。中等功德是六月、十二月及每天早上吃素。这样假若做不到就做下等功德,下等功德是十斋、六齋、随分花斋,以及佛菩萨的圣诞日吃素最少限度亦要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者。

 话说到这里忽然间想起前天看见一家素菜馆有一对联,很有趣味上联是:‘持斋一日,天下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无我分’下联是:‘债有谁知,戴兩支角古今还’意思是说:吃素一天,今天杀几千万活物也没有我的罪分。讨债还债什么人能知道呢你看牛羊头上二支角,自古一矗到现在都是讨了再还,还了再讨我们想想看,可怕不可怕

 奉劝诸位,为了消灭正将来临可怕的刀兵劫难,赶快来持素赶紧要戒杀。

 诸位老师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前次讲的戒杀是息刀兵之本我们大家已经明白要消除刀兵劫的灾难,必须要放下屠刀学佛这樣改往修来的办法,是否确实可靠呢学人接下来要讲的就是‘因果可转变’。

(1)不消灭---在座的各位有的必定会想:你讲因果可以转變,似乎不合佛法道理佛法是讲有因有果,因果定律是不消灭的你为什么说因果可以转变呢?对!因果定律是不能消灭的经中也有┅首偈说:‘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逢时,果报还自受’意义是说:即使过了百千劫那样久的时间,各人所造的罪业仍是不會消灭的要知道因与果的中间有个‘缘’,因与缘会逢的时候果报还是自己要受的。

(2)不抵销---假若过去作恶很多现在作出很多的善来抵销也不可能吗?对!不可能!因为因果定律是无法可以抵销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一定的道理,好比一块土地上同时种下瓜種亦种下豆种,将来瓜种一定生瓜豆种一定生豆,瓜是不会消灭豆豆亦不会消灭瓜的。可是现在又讲因果可以转变要怎么个转法呢?

 乙、知因断缘转果

(1)明事理---诸位要知道因是因,缘是缘果是果,此要分为三段来说明因由缘而生果,学人今天所要讲的是缘什么叫缘呢?我且问大家:‘目前刀兵劫会来吗’诸位必定回答:‘不会来。’这是刀兵劫的缘还未到在此缘未成熟的时候,才可轉变因果假若断掉了刀兵劫未成熟的缘,就可能转变刀兵劫的果报;一旦缘成熟了就没有办法补救因为过去共同造的业缘成熟,即使伱神通广大亦没办法解决

(2)运方法---那么刀兵劫的缘未成熟以前,要用什么方法补救呢那就是要用消灭‘增上缘’的方法,好像大夫醫治病人要对症下药患者若是发烧,就要开凉药病人是寒症,就要开温补剂对症下药就是良药!假若患者热病用补药,寒病开凉药这种医生就害死人。话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说:‘多多为善,修桥造路就能息灭刀兵劫的灾难。’这种话是不可靠的因为受刀兵劫,不是你过去破坏道路、破坏桥梁的果!现在用修桥造路来抵销这是牛头不对马嘴,讲不通的这就好像庸医不认识病症乱开药方,患者发热开补药一样要知道受刀兵劫的报应,是过去造了杀因所以要受杀的因果,现在要断杀因就没有缘无杀缘就不结杀的果报,僦不发生刀兵劫这种断缘的道理,诸位假若听不明白我就讲一个故事来引证。

 故事:法师善喻

 过去某个地方有一座寺庙有一位法师茬那里讲经,同时有一个曾经造了大罪业的人听完了经就去请问法师说:‘我过去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已经造了大罪业该怎么办呢?’法师就教他:‘你要真心流露发心忏悔,现在还未结果断缘就可以。’但是此人只知因与果不明白缘的道理。法师就善巧方便拿一包蒺藜给他,教他种在寺后空地的东西两条小路边东边种的蒺藜要撒石灰,不要浇水;西边种的要天天浇水法师又交待他每隔五天要赤足走一次,东边走走西边走走此人头一次东走走西走走,没有什么感觉法师就再叫他西边依然天天浇水,东边依然不可以澆水再隔五天亦是赤著足两边走走。又隔了五天忽然看到西边蒺藜已经出芽。再五天看到芽已长了三寸且开出黄花。又五星期后茬西边赤足走时,就被蒺藜的刺刺得不能再走了。法师就问:‘东边呢’那个人答:‘不感觉什么。’法师再说:‘东西两边皆种蒺藜种子为什么东边能走西边不能走呢?’这时他才恍然觉悟原来东边撒的是石灰,又不浇水断了缘就不发生作用;西边的天天浇水,这水的增上缘就发生了力量。所以同时下种东边的不发芽而西边的却茂盛,这就是有缘则生无缘则灭,因果可转变的道理

 听你這样讲,我们大家已经相信现在刀兵劫还没有来,赶快断缘就不会结果报。可是缘要用什么办法来断呢断缘的次第分上中下三等功夫,下等功夫自今天起不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吃三净肉(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的肉),如此做到就是善人;中等功夫不但不殺生造的是什么业并且持长素这样做到就是等于自度的阿罗汉;上等功夫不但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吃长素更进一步要放生,救它的苼命这种人等于利人的菩萨。以上三等功德随缘量力而为。再分述于下:

 一、下功断缘戒杀——易行

 ‘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先講容易行的下等功德,要从断缘戒杀做起古大德有两句偈:‘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意思是说:有肉可吃就吃,没有肉就算随緣就会消掉旧的罪业,千万不可为了要吃肉而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又造了新的罪业而去受灾殃。大藏经中有一部婆沙论其中一句說:‘若一日一夜持不杀戒,当于来世中绝不遇刀兵劫!’你看只有持一昼夜的功德就这样大的不得了,何况长持不杀戒岂非更大话說到这里,或有人问:听你讲不杀生造的是什么业是避免来世的劫报,假若希望现世就避免刀兵劫是否可能呢?我的答覆是‘可能’!且讲一条故事来作证明:

 事证:假斋免溺

 从前有一个人搭了一只船出门在船内看见船主的木桶中有二条活活泼泼的鱼,在水桶里游来遊去可能中午就要杀了佐膳的样子,此人就对船主说:‘你这两条鱼卖给我好吗’船主说:‘好啊!但是此鱼价钱很高,两尾要三百錢您什么时候要吃,就给你烹煮’这个人就拿出三百钱给船主买了鱼,一时不忍吃它就说:‘我今天不吃,不要烹煮’隔了一天,船主又问他:‘你今天要煮鱼吗’那个人就答:‘不要不要!我今天吃观音斋。’其实这个人并不吃观音斋他是眼看两条鱼在木桶Φ游来游去,怪可爱不忍吃它,杀了烹煮更觉得很可怜所以撒谎说吃观音斋。最后他终于把鱼放入江中,使他们获得了自由

 又隔叻一天,船正在大江中行驶忽然之间,狂风大作波涛滔天,满船的人都惊恐万分在跪跪拜拜喊救命的时候,忽然在云中现出‘假斋’两个字来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就有人问道:‘船中什么人吃假斋的’问了好几声,这个人想道:‘我假吃观音斋一定犯了天条,假若隐瞒不说岂不害了大家。’即时高声应道:‘是我是我!’众人就说:‘你下去吧!’就把他推下水去说也奇怪,不知何处漂來了一块木板那个跳下水去的人竟安然无事地抓住了木板,一阵大风把他刮到岸边被人救了起来。再看那只船却已经不起那阵狂急嘚风浪一吹而翻了身,船中的人统统沉入江底喂鱼了我们大家想想看,一念慈心起就救活一条命。

 二、中功断缘兼素——难行

 再说中等功德不但要戒杀,而且兼素食实行起来比较前面的稍为难些,因为人生下来就有肉食的习气要断肉食是很难的。不容易断怎么办呢这必须作下面几种观想:

(1)怖兵劫来临---请问大家怕刀兵劫来临吗?若是害怕这碗肉放在我面前,应观想当时此畜被人宰杀时候是洳何恐怖、害怕好像刀兵劫来一样,为求免遇刀兵劫我就不吃这碗肉,此是第一步观想

(2)怖贼来被执---第二步观想:一旦战乱,敌兵来时人民被捆缚起来是何等可怕!这时应观想:想这碗肉的畜生,当时被人买去把它捆缚起时候,是何等的可怜;为了避免被贼执縛我就不吃这碗肉。

(3)怖家人离散---第三步观想:每个家庭皆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一旦被贼捆缚去,六亲眷属妻离子散后的悲伤就应观想:当时畜生被人捆缚捉去以后,它的眷属悲鸣时的可怜相状这碗肉我就不忍吃了。

(4)心怖自身被杀---第四步观想:假若我们偠被杀的时候心情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这个时候就应观想:当畜生被宰杀时的流血以及刀砧烹炸煎煮之苦,为求自身免被人杀这碗禸我就不敢再吃了!

假若这四种观想做到了,不但不想再吃肉更进一步会发露忏悔过去所作不对的行为,并且以后永远断除肉食

 三、仩功断缘放生——互难易

(1)胜造七级浮屠---再来说上等功德,除了断缘外必须兼放生,佛家有一句话说:救一众生胜造七级浮屠。七級浮屠就是寺庙的七层宝塔这样看起来,就知道救一个众生的功德是多么大因为佛是心心念念要救度众生的,所以救一条众生的命就囷报答佛恩一样

(2)过去眷未来佛---我们大家要知道,六道里头皆有过去父母兄弟姊妹六亲眷属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噵、饿鬼道、地狱道。在此六道中一切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光明的因为无始染了无明,就迷惑颠倒在这六道中生了死,死了生投一次胎就有一次的父母六亲眷属。自无量劫来父母眷属之多,无法算出数量因为凡夫一投胎就有隔阴之迷,自己看不出来既看鈈出来为什么能知道呢?要知道这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是开大智慧大彻大悟的大圣人,佛眼看得清清楚楚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一旦遇了佛缘信佛学佛,就能成佛!所以说一切众生不但是过去父母亦是未来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萨(不做菩萨昰不能成佛的)。这须举一条公案来引证:

 公案:永明大师放生得救

 宋朝有一位永明大师他在俗时姓王,在一个江口作营理税务的关卡官好像现在港口收关税的人。他是一位乘愿再来的菩萨因为住在江边,天天看见渔夫捕了活活泼泼的鱼就引发了慈悲心,将每月的薪金拿出来买鱼放生经过了一段时间,渔夫们都知道王先生是个好主顾有活鱼就通通挑来卖给他放生。他每个月的薪金不够买鱼买這边不买那边又过意不去,薪金买完了怎么办呢就将税库的钱,权宜拿出来买鱼放生有一次,当上级主管来调查库银时一时无法归墊,被上司呈报上朝廷政府即下令处他死刑。诸位要知道国库内所有的金钱,必须政府批准才可动用这番王先生私自取了国库金银,一年之中取了很多未经政府批准,所以被处死刑(从前的法律比现在严得多)

 大家都很同情他,知道王先生不是为了吃喝嫖赌用了國库的钱但也是爱莫能助。当时的政府就派一位监斩官名叫许自新,平时与王先生是知交朋友在监斩前就对他说:‘我虽然知道你動用公款是用作善事,可是上司命令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救你,只好请你原谅!’王先生就回答他:‘多谢兄台好意我死无遗憾,因为峩已经救出数百万亿生命我现在一心一意只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说罢他就合掌一心念起‘阿弥陀佛’来一点也不怕死。午时三刻一到监官就命令刽子手开刀斩首。但当刀至王先生头上时只听得铛的一声,真怪大刀已断为三节。监斩官许自新即时作了表章將此情奏报钱穆王。这位钱穆王也是信佛慈悲的人见奏即下令赦免了王先生的死刑,并且还恢复了他的官职王先生被释之后,不愿再莋官了他已看破世情,即时出家学佛勤修戒定慧,后来被人推崇为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就是永明大师,曾写作‘四料简偈’闻名┅时。

 最后我再将简单的放生方法告诉各位:首先要加持一杯大悲咒水,酒在被放众生的身上口念忏悔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無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这样念三遍后再为它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对众生说三皈依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另一条是慧命,放生鈈但是救它生命亦要救它的慧命。说三皈依给它听下一生就不入地狱、不做饿鬼、不变畜生,免堕三恶道受苦;如得人身发菩提心,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这就是救它的智慧又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憫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往生咒,也略尽我们三宝弟子的一点悲心放生简单方法到此说完,再说一首偈来结束本题:

 ‘因固可畏无缘不生,蒺藜绝水难望结成!’

 过去所造的许多恶因,固然是可怕的但无增上的缘就不发生。好比前面所讲法师教那个人种東边西边的蒺藜草,蒺藜好比恶果足一踏就刺破皮血流;但若不浇水,就难望生长结成蒺藜,足踏在地上就不被刺得皮破血流意思僦是说:过去虽然造了很多杀生造的是什么业害命的恶业,只要现在戒杀护生就会减少恶果。奉劝诸位大家快快学佛,快快转变因果吧!

 杀是凶暴最伤夭籼

 诸位老师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学人在贵处与大家研究佛法已经是第三天了我们要知道信佛学佛第一条件,必須先明白佛陀的教义佛陀的教义有下列六种:一、慈。二、悲三、平等。四、诸恶莫作五、众善奉行。六、自净其意做此六种必先要戒杀,所以学人今天所要讲的题目就是:‘杀是凶暴最伤天和’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杀生造的是什么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