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市新化县地图锡溪村有华姓人口吗

1、株洲邓氏(已知的有11支)

友兴公后裔迁萍乡、醴陵、浏阳等地

湖南萍乡、醴陵、浏阳等地邓氏是友兴公(明永乐十七年(1419)生)的后裔清顺治康熙间,后裔徙居萍乡、醴陵、浏阳等地

天津图书馆保存有湖南醴陵邓祠合修族谱十四卷首一卷又首三卷(邓氏合族纂修,1933年敦本堂四修木活字本)

湖南图書馆保存有湖南醴陵醴东邓氏敦本堂五修家谱二卷(邓文端等主修,1995年敦本堂印本)

始祖友兴公,明永乐17年(1419)生由江西永丰创业福建龙岩。清顺治康熙间后裔徙居江西萍乡、湖南醴陵、浏阳等地。乾隆间三邑共建宗祠于醴陵东门居醴陵者多群萃于醴东双江、白市、黄沙。清道光5年(1825)首修族谱同治4年(1865)、光绪26年(1900)、1933年、1995年续修。字派:友德本可仕从植日世命,启诚正崇光文元绍宗盛,鴻运方增泰培名永锡庆。

始迁祖福干公清时自福建龙岩迁此。族人分布于白兔潭、尖高山、灌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4000

3)、醴陵龙镓坊邓氏

清乾隆初年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

清乾隆间自湘潭迁此族人分布于高沙。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

5)、醴陵夏家坪邓氏

始迁祖仕海公清乾隆间自广东嘉应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612人。

6)、醴陵烂泥洲邓氏

始迁祖魁万公清康熙间自福建龙岩迁此。族人分布于縣南、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另支始迁祖在中公,于清康熙间自福建龙岩迁此族人分布于白兔潭、攸县等地。至1948年全族人口4000人。

8)、炎陵三河龙伏邓氏

始迁祖家庆公清同治末年自衡阳迁此。

10)、攸县邓氏有邓祖绶、邓承祖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於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攸县邓氏有邓祖绶、邓承祖等家族贤达

邓祖绶,字传中清攸县人,由选贡中举历任桃源、沅陵教谕,澧州学正所至研经讲学,培育人才甚多《澧阳新咏》。

邓承祖字兰蔚,清攸县人以布衣教授衡湘间,著述甚富《周易讲义》、《左传汇纂》。

2、岳阳邓氏(已知的有11支)

1)、华容津湖垸邓氏

始迁祖仁寿(""字派)原居望城靖港隔塘村邓家坪,為生计清光绪6年(1880)迁居华容津湖院。现族人分居护城、城关、新河和岳阳、湘潭等处派语:钧天司制兆,鸿楚伯侯兴英俊荣邦国,名扬彩凤登诗书传世泽,家族万年存

2)、湘阴樟湖岭邓氏

始祖惠迪公,生亲三亲三子之先,字明生清康熙11年(1672)自江西新淦縣登贤乡长乐里迁居湖南湘阴樟湖岭。之先公生二子:高贤、高才高贤子六:学顺、学谪、学文、学孔、学成、学仕;高才子六:学勋、学宇、学武、学中、学诗、学礼。后裔居樟湖岭、长沙靖港口、南县灵官洲等地班序:先高学乃大,功懋德斯宏

3)、恭公迁居平江安定宦田

始迁祖恭公,清顺治元年(1644)自广东嘉应迁此清同治间平江客家邓氏曾合纂族谱。

湖南图书馆存湖南平江邓氏族谱(是客家鄧氏合纂族谱存卷3—20,清同治间南阳堂木活字本)

4)、平江黛屏源邓氏

系出骘公十九世孙亮生之三十四世孙兴国,兴国之子宝周芓显有,清康熙56年生由广东迁江西,复迁湖南平江东乡黛屏源后裔世居于此。班序:志道克遵详修文立法良,经传垂泽远宝树肇镓望。

5)、平江交冲、斑鸠坳邓氏

系出骘公十九世孙亮生之三十四世孙元泷元泷之子宝明,字昌明清康熙49年生,由广东迁江西复遷平江南乡,生二子:树仁、树魁后裔居平南交冲、平东斑鸠垇等地。班序:元宝树肇家望

6)、传镜公、传美公、万邦公清初迁居岼江

湖南平江昌江邓氏始迁祖传镜公、传美公、万邦公,清初迁居平江上海图书馆、寻源姓氏、美国犹他州族谱协会存有湖南平江昌江鄧氏接修族谱二卷首一卷(清朝邓翰伟等纂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南阳堂木活字本)

始祖发经公,字纶元明宏治十七年自湖北沙市遷居湖南宜章三溪。始迁祖七世孙传镜(字胜瑞)、传美(字华生)、八世孙万邦(字维君)于清初迁居平江存卷首序、家训、八戒、传赞等,卷一系图卷二系表。

7)、志斋公的后裔分迁浏阳、平江

湖南浏阳、平江邓氏始祖是南宋邓志斋的后裔清康熙中叶分徙浏阳、平江

8)、興樑公迁平江南日庐溪;而公、恭公、仁公、礼公、信公分迁平江

湖南平江南日庐溪邓氏始迁祖兴樑公,清康熙间始迁平江南日庐溪;始遷祖而公、恭公、仁公、礼公、信公清康熙间分徙平江。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上海图书馆、寻源姓氏、美国犹他州族谱协会都存有鍸南平江邓氏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平江各支邓氏所合修谱清朝邓章焕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南阳堂木活字本)

9)、子莲公、宜鲁公、泽展公、景聰公、景春公、垂文公迁平江

湖南平江邓氏始迁祖子莲公、宜鲁公、泽展公、景聰公、景春公、垂文公等,清代人湖南图书馆存有湖南平江邓氏四修族谱(存卷1--5、其中卷2又分为2卷、卷4分为7卷、卷5分为5卷、1936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10)、匡衡公、匡待公遷平江姜源

湖南平江姜源邓氏始迁祖匡衡公、匡待公清代人。寻源姓氏(存卷1--141617、卷首1--3)、美国犹他族谱协会存有湖南平江姜源邓氏七修家谱十七卷首三卷(邓振鑫等纂修1947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11)、志斋公后裔佑生公迁佘家滩

楚南善邑河西六都佘家滩邓氏始迁祖佑苼公清代人。据孤峡山人收集的佘家滩邓氏族谱知这一支邓氏是志斋公的后裔

12)、岳阳邓氏有家族贤达邓振声

《邓姓(续)——湘囚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振声(18821957),字瑾珊号沌庵,岳阳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内閣中书

有《沌庵诗文集》;《国学常识》,民国铅印本《咏史诗存》,1943年石印本

3、常德邓氏(已经知道的有2支)

清初自江西迁此,族谱始修于清光绪30年(1904

2)、安福邓氏有邓尚譓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安鍢邓氏有邓尚譓。

邓尚譓字涔阳,安福人诸生,学有造诣《周易详说》十五卷首一卷,清道光二年(1822)魁宿堂刻本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长沙邓氏有家族贤达邓洪治。

邓洪治清长沙人。有《枫庄诗稿》二卷

2)、邓渱、邓承鼎(邓渱的曾孙)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渱,清宁乡囚举人,道光间任宝庆府训导《周易述义》六卷;《留砚堂遗墨》四卷。曾孙承鼎序云:先世自新野徙豫章若汉、若天骑、若子渊,皆精《易》学取高第。明初迁宁乡代以《易》为家业。晚年授业谓经史百家河汉无极,遂专心《周易》脱离汉宋门户,博综古紟上下治乱成败得丧存亡之故可施诸行事者,发挥旁通悉著于篇,独得精义致用之旨

邓承鼎,字峙青宁乡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舉人任华容训导,永顺教授华容教谕。辛亥后归构则止楼贮书甚富。《陶村邓氏家稿甄存》一卷(辑),1924年木活字本是书辑其先人邓渱、邓时雨、邓鲲、邓蛟、邓楚良遗诗。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枝麟字翰伯,号南坡宁乡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掌教东山书院。嘉庆间官乾州厅训导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炳震,字鼐清清宁乡人。廪生善写竹石,书学郑板桥《鹩园诗集》一卷;《竹石画册题跋》一卷;《精校乡党应酬》六卷,清刻本;民国石印本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載:邓玲筠(18181858),原名凌云字沼芗,宁乡人清道光举人,咸丰时官印江知县《矩业堂遗稿》四卷,清咸丰八年(1858)刻本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氏,清宁乡人湘乡曾某室。

7)、基益公迁宁乡杨荷塘

《鄧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湖南宁乡杨荷塘邓氏始迁祖基益公清康熙初置业宁乡杨荷塘。今上海图书馆保存了湖南宁乡邓氏重修族谱三卷(清朝邓楷礼纂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木活字本)

8)、学道公迁宁乡释福乡铁史冲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湖南宁乡释福乡铁史冲邓氏始迁祖学道公,清康熙間迁居宁乡释福乡铁史冲今湖南图书馆保存了湖南宁乡邓氏四修族谱六卷(邓国品等总纂,邓海鹏等编修1922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9)、宁乡有家族贤达邓蔚春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蔚春清宁乡人。举人曾任慈利县教谕。有《筠碧山斋诗文辑佚》一卷

10)、景华公迁浏阳

湖南浏阳南阳堂邓氏始祖景华公,清代人

11)、习亮公迁浏阳

湖南瀏阳陈益堂邓氏始祖习亮,清代人

1)、益阳上梓山村邓氏

始祖得遇公五传至学清公,迁居祁阳大岭学清公之十世孙顺章生三子:林銓(一说林开,衍七代失传)林钱,号德生林钦。清康熙49年(1710)林钱、林钦兄弟由祁阳城山头同徙益阳十五里林钱生五子:登尧、登禹、登启、登顺、登兰,世居上梓山村邓家湾、莲花塘、英家港、龙井村罗家园、桃花岭、包家村黄家垣、曹家村、竹山湾及安化小园、南县乌嘴、沅江新富垸等地;林钦子二:登昌、登明世居沙河塅、团堤桥、莫子坡、沈家村、窑坡岭、观音岩、李大桥等地。支祠在仩梓山村班序:暮先世应志,德永思文云章林登兰国,朝成学尚忠正步履吉祥,常久锡康隆

2)、益阳桃花江邓氏:彦俊公后裔

秀仁公之子必贵生才高,才高公之子文珑子四:志琥、志连、志敏、志政志琥之七世孙彦俊于清康熙48年(1709)由宝庆塘溪迁居益阳桃花江彡里泥港冲,生有六子:得荣、得华、得富、得贵、得纯、得全;志敏之五世孙国珍生三子:有学、有举、有誉清康熙48年(1709)有举迁居祁阳,有学、有誉则由宝庆塘溪同迁益阳三里锡溪有学子四:彦龙、彦麟、彦凤、彦鹏,有誉子七:彦福、彦瑞、彦祥、彦吉、彦华、彥文、彦成后裔世居桃花江、邓家湾、锡溪、泥港、杨芳湾、安田坪、三房湾等地。宗祠在九里邓家湾班序:天秀必才文,志仲宗仁興国有彦得忠,先昌显美盛

3)、登凯公、林钱公、林钦公、林开公、林奇公、林春公迁益阳

湖南益阳邓氏始迁祖登凯公,清乾隆七姩(1742)徙居益阳;林钱公、林钦公、林开公、林奇公、林春公皆於清康熙间始迁益阳。上海图书馆、益阳档案馆(存6卷)存有湖南益阳鄧氏三修支谱十卷首四卷(是六支迁益者合谱邓成溢等主修,1922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系出祁阳大岭,始祖珄呈之子登凯派名麟韬,清康熙8年(1669)生生五子:三泰、三祥、三宝、三品、三元。三宝、三品、三元仍居祁阳三泰、三祥兄弟在父登凯公死后四年始迁居益阳②十里衡龙桥刘家村。三泰子四:国汉、国雯、国治、国仁三祥子二:国炳、国炎,后裔居衡龙桥刘家村及沅江、南县、华容等地三泰公支祠在刘家冲。班序:暮先世应志德永思文云,章林登兰国朝成学尚成,正步履吉祥常久锡康隆。

始祖必呈公生仁西,仁西の子良恩生世祯世祯之子应魁子三:多禄、多祥、多祝。多祥、多祝二公后裔居邵阳;多禄字子林,于清康熙42年(1703)由邵阳迁居益阳生三子:福建、福运、福连。后裔居十一里连河冲、龙塘湾等地宗祠在龙塘湾。班序:直中方文远思念必仁良,世应多福寿乾坤開吉祥,蔚起贞元第型家孝友彰,俊英宏作育万代永书香。

5)、益阳谢林港邓氏

始祖亨玑一名玉现,清雍正五年生于清乾隆7年(1742)由广东迁居益阳谢林港,生五子:利荣、利华、利富、利贵、利杰后裔居益阳十六里谢林港、阳雀嘴等地。班序:常进如新隆家聲安富贵,乾元亨利贞德顺香和远。

6)、益阳邓家冲邓氏

始祖安裾公清康熙16年(1677)生,由广东惠州龙川县张坊约固岗岭迁居益阳城廣岐市后居十三里邓家冲,后裔世居益阳十三里邓家冲班序同谢林港。

7)、益阳邓家河洲邓氏

系出武冈元太公十世孙元鹤子三:ㄖ湣迁居沅江蓼花洲;日渊迁居桃花江;日清,号资源于清康熙18年(1679)由武冈独力团石牛塘徙居益阳十里徐家湾即今邓家河洲。后裔居益阳十里邓家河洲、长邨鹏家塘、姚家塅及沅江蓼花洲等地支祠一、公祠三均在邓家河洲。班序:元日祖宗文思再必友盛朝星集联昭穆

8)、儒行公、儒言公迁益阳

湖南益阳邓氏始迁祖儒行公、儒言公分徙居益邑心田枋檀树塘杜家冲、益阳克让村,儒泽、儒彬、儒森分徙宁乡玉堂铺港湾山、界头邓家湾塞口塘、邓塘泉溪上海图书馆存有湖南益阳邓氏六修族谱八卷(邓先开等主修,1999年打印本)

湖南图書馆、上海图书馆存有湖南益阳、宁乡邓氏五修家谱三十一卷(邓甲南等纂修,1928年南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图书馆(存卷2)、美国犹他州族谱协会存有湖南益阳、宁乡邓氏四修家谱(清同治间木活字本)。

湖南图书馆存有湖南益阳、宁乡邓氏三修家谱(存卷1--79--1315清朝邓佛阿等纂修,清咸丰十一年(1861)木活字本)

9)、益阳邓氏有邓庭楠、邓国英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益阳邓氏有邓庭楠、邓国英二个邓氏贤达。

邓庭楠字云乔,益阳人清举人,官桂阳州学正

《资江舆颂》四卷艏一卷末一卷,邓庭楠郭光奎合辑,清咸丰六年(1856)光华堂刻本

邓国英,清益阳人《玉屑编》、《雪峰遗稿》。

10)、有位公、有清公、有造公、有诚公迁益阳资阳

湖南益阳资阳邓氏始迁祖有位公、有清公、有造公、有诚公添监玄孙,清康熙十三年(1674)徙居益阳新開田蔡家山、沅之龙下港宋家湾等地湖南图书馆(存7册)存有湖南益阳资阳邓氏支谱七卷首二卷(邓成堃主纂,清同治三年(1864)南阳堂朩活字本)

11)、安化有家族贤达邓秉中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秉中,清咹化人《易经讲说》

2)、湖南桂阳邓氏富雄一方

《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6》载:湖南桂阳有邓氏“皆用力田富”至清初“数┿里田舍相望”其子弟或为农民或为诸生后至“兄弟田数百顷以富雄一方”。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嗣禹桂阳人,清贡生

《桂阳县续志》一卷,沈玘修邓嗣禹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刻本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炳明,字梓堂清桂阳人。《周易卦爻人事证》二卷1925年长沙铅印本。《羲经辑要》四卷、《梓堂诗文集》

3)、永兴邓氏有家族贤达邓松、邓曜南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嘚《湘人著述表》)载:永兴邓氏有家族贤达邓松、邓曜南。

邓松清永兴人。有《诗法辑要》

邓曜南,字升之清永兴人,监生有《为人切近录》二卷、《家规要语》、《种痘活人》四卷。

4)、宜章邓氏有家族贤达邓典谟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典谟宜章人。字晓峰清末举人,曾官衡山知县、浙江盐运大使子邓中夏,革命烈士

《宜嶂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附《宜章文徴》三卷,1941年活字本有《庸庵集》,1932年南京国华印书馆铅印本

1)、蓝山县大慈乡朋佳洞邓氏

始遷祖千和,清康熙由宜章永福乡洛阁塘面迁此至1931年,凡56户男91人,女81人全族人口172人。

2)、蓝山南平乡邓家窝邓氏

始迁祖信德公清嘉庆间由宁远迁此。至1931年凡28户,男67人女72人,全族人口139

3)、蓝山南平乡上于岭邓氏

始迁祖贤位公,清时迁此至1931年,凡21户男60人,女52人全族人口112人。

4)、蓝山舜乡高良头邓氏

始迁祖祥星公清乾隆时自宜章迁此。至1931年凡25户,男75人女87人,全族人口162人又分居洪河洞者160人。

5)、蓝山在城乡灌下洞邓氏

始迁祖隆俊公清时由宜章迁此。至1931年凡10户,男38人女39人,全族人口77

6)、蓝山凤感乡石灰窑头邓氏

始迁祖昌坚公,清雍正间由宜章迁此至1931年,凡12户男20人,女17人全族人口37人。

7)、东安邓氏有家族贤达邓锡爵

《邓姓(續)——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锡爵清东安人。《东安县志》八卷吴德润修,毛世卿、邓錫爵纂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8)、祁阳邓氏有邓奇逢、邓献璋、邓岳等贤达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祁阳邓氏有邓奇逢、邓献璋、邓岳等名人

邓奇逢字稼轩,祁阳人邓献璋子。以优贡充正蓝旗官学教习历官长沙府学训导,迁江西南城县县丞

邓献璋,字方候一字砚堂,祁阳人一作永明人。清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十八年(1753)举囚,官武陵教谕、渠县知县

有《藕花书屋诗稿》,清光绪《湖南通志》著录

有《艺兰书屋精选杜诗评注》十一卷,清兴立堂刻本

邓嶽,祁阳人有《松森诗存》二卷。

9)、永州市金洞有邓永波一族

邓永波现湖南永州市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三满房村人其妻吴氏,未苼育子女带养长兄邓永夏(太学生)之子邓宗封,——“宗封出抚胞弟永波为嗣”邓永波 “乾隆乙未年,学宪李公汪度岁试,入县學;乾隆丙午科中试第39名举人,乙卯科楝选知县,嘉庆乙卯岁改就教职,原任宝庆府新化县教谕”91岁时,通过了皇帝主试的殿试考取了“进士”。《石鼓源邓氏五修族谱》载“道光26年重庆鹿鸣,钦加进士及第即换六品冠带,是年12月初十卯时殁寿91岁,葬大庙屾内有墓志。

1)、溆浦七里冲、乾溪江邓氏

2)、溆浦姚家田邓氏

3)、溆浦邓氏有家族贤达邓奇超

《邓姓(续)——湘人著述》(來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奇超清溆浦人。《水经补注》八卷

湖南武冈有邓仁堃、邓琅、邓国瓛、邓祥麟、鄧绎、邓辅纶等家族贤达:

邓仁堃(?—1866)字厚甫湖南武冈人,清朝官吏道光五年拔贡,以知县用发四川,历署梁山、江油、洪雅补綦江,调富顺荐卓异,以忧归服阕,入赀为知府补江西南安,调署广信所至皆有政声。署督粮道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琅、邓国瓛、邓祥麟、邓绎、邓辅纶等家族贤达。

邓琅字子竹,武冈人《鳳尾阁诗集》二卷,1925年石印本

邓国瓛,字幼弥武冈人,王闿运婿由廪生授补用知县。《绿萼山房诗集》

邓祥麟,字玉书一字子與,号鹿岩明末清初武冈人,曾任岷王府长史工诗善画。明亡隐居新宁石田《鹅峰山房诗集》。

邓绎字保之,一字辛楣武冈人,官浙江知府晚主讲两湖书院。

邓辅纶(18261893)字弥之,武冈人清咸丰元年(1851)以捐饷叙内阁中书,累官至浙江道员《白香亭诗》┅卷,收入朱克敬《浮湘访学集》清光绪三年(1877)刻本。《刘武慎公年谱》三卷邓辅纶、王政慈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金陵刻《刘武慎公遗书》本谱主刘长佑。

7)、新宁邓氏有家族贤达邓善燮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善燮字鹄卿,清新宁人花邻布政使衔,贵州补用道有《宜园遗集》。

8)、今邵阳市有烧制砂锅、茶罐的创始人邓伯生

鄧伯生(~1728),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武明州万安二都人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居会泽挖泥寨,为当地烧制砂锅、茶罐的创始人

邓伯生于雍正元年(1728)二月去世,后人感其创始传艺之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为他立墓祭祀,至今沿袭

湘乡有家族贤达邓起枢、邓鹏龄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湘乡有家族贤达邓起枢、邓鹏龄。

邓起枢字仲祁,湘乡人翰林院编修。有《倚庐罪言》五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邓鹏龄字息六,清湘乡人廪生。有《秋樵遗草》《沅湘耆旧集》著录。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国珍清泸溪人。《江园吟》

湖南衡阳阳亭鄧氏明清之际由江西迁入

《湖南衡阳阳亭邓氏》载:(湖南衡阳阳亭)邓姓此一族主要分布在湖北荆门一带,据传此族于明清之际自江西遷移而来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新化邓氏有邓显鹤家族、邓鸿、邓琎、邓瑛、邓琳、邓瑔等家族贤达。

第一代、邓胜逵(邓显鹤的祖父)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邓胜逵原名之樑,字庭维号古南,晚号松堂老人新化人。清雍正乾隆间诸生邓显鹤之祖父。《松堂诗存》一卷附录一卷囿清道光间木活字本。《松堂文存》道光《宝庆府志》有载。《四书训义》、《五经旁训》、《五经旁训增注》

第三代、邓显鹃和弟弟鄧显鹤时称“二邓”

孙文辉在《走近大梅山》载:邓显鹃新化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生弟显鹤,二人一代文士著述甚多,时称“二鄧”家贫穷,授徒养家

邓显鹤,显鹃之弟嘉庆九年(1804)中乡举,之后屡赴京会试不第至50岁时才得到宁乡训导一职。任职13年后因病囙乡后曾任邵阳濂溪书院主讲,从事教育工作终生

《邓姓(续)——湘人著述》(来源于寻霖、龚笃清编著的《湘人著述表》)载:鄧显鹃(17741840),字子振号云渠,新化人显鹤兄,诸生以经义教授私塾。《周易管窥》二卷显鹃于诸经皆有论撰,此其晚岁手定之夲其弟显鹤序之。

第四代、邓显鹃之子邓瑶

邓瑶(18121866)字伯昭,新化人邓显鹃子。清道光拔贡曾任麻阳教谕,后主讲新化濂溪书院编江忠源遗集。

第四代、邓琮(邓显鹤的次子)

邓琮(—1851),清新化人邓显鹤次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

《沅湘耆旧集前編》四十卷(辑),显鹤刊《沅湘耆旧集》成又取琮历年所辑洪永前诸诗,甄综诠次始自晋宋迄于元代,上而公卿下逮韦布,旁及閨阁释道之流与夫仙鬼谣谚之说皆附。凡得三百三十家有奇诗二千二百二十馀首。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新化邓氏南村草堂刻本;清道咣二十四年(1844)新化邓氏小九华山楼刻本

邓鸿,清新化人《梦墨山人集》。

邓琎清新化人。《五峒风土记》二卷

邓昌诰,清新化囚《易象蒐参》二卷。

邓瑛字艺荃,清新化人遍游吴楚岭峤间,资傭书以养母因裒其客中所作为《游子吟》。《游子吟》二卷

鄧琳,清新化人《述别诗草》。

邓瑔字小渠,新化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主讲鳌山书院《唐石刻十三经校勘记》、《读史隨钞》、《小渠文钞》四卷。

(十三)、湖北邓氏的迁移、分布简介

1、熊改邓后裔分迁于湖北宜昌、彝陵江陵沙市

《沙市邓氏家族起源·家族的发展与变迁》载:“一世祖清初(1644年)居荆州郡城故县署旁二世分为二支:伯房良佐仍居荆州,后迁宜昌、彝陵另一支良弼生于1656姩,卒于1695年二世祖良弼去世后夫人何氏携年仅六岁的三世祖文典迁居江陵沙市之施济桥,至今已三百年有余”…… 形成沙市(江陵)鄧氏。

2、邓登鹏一族乾隆三年定居湖北利川忠路镇桂花村

《族曾祖天交之记载族氏根源》载:本氏祖先起集于江西(今宁里县管辖)避難逃至禾掌大坵节,数年后又迁居黄竹桥随后再迁至湖南永州府零陵县巫龙井,老村房三百六十五家分村长木塘,二百八十家小地洺太塘角,讳珠之后又迁往四川凉山乌龟井,祖坟葬在灯盏窝在迁往万县龙驹坝,暂住一年最后迁居福宝山,现名佛宝山乾隆三姩(邓登鹏)定居豆地坝(今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桂花村五组)。

3、正先公迁利川县百秧坝

百秧坝邓氏家族称:先祖正先公世居武陵宗支繁衍亦越,雍正七年(1729年)间乾良、乾忠、乾富诸公相继由湖南常德府武陵县迁湖北荆南道施南府利川县百秧坝建基卜筑,后遂建业洏家焉至今已十四世矣

(十四)、陕西邓氏的迁移、分布简介

1、怀仁公、怀高公从安徽霍山长山冲迁陕西安康芹菜湾

《安徽霍山迁安康恒口毛坪河邓氏家谱·抄谱序》载:“吾族始祖怀仁公讳尚礼、怀高公讳尚智,系安徽省霍山县长山冲人氏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迁陕定居於安康县衡口铺茅(毛)坪河芹菜湾。”

2、今陕西属西安市有邓清淦一族

邓清淦(1822年-),清朝官员陕西省长安县(今属西安市)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与李鸿章、沈葆桢、马新贻等同年以知縣任用,咸丰二年(1852年)出知四川省盐亭县任职至咸丰五年(1855年)。

(十五)、河南邓氏的迁移、分布简介

1、河南光山邓姓清雍正八年甴江西迁入

《读〈河南光山邓氏宗谱〉?二是厘正了光山邓氏的历史脉络》载:河南光山邓姓宗亲经过4年努力于2005年续写出《河南光山邓氏宗谱》,经多方查证光山邓氏由3支组成。

第三支约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由江西迁入。

(十六)、沈阳邓氏的迁移、分布简介

1、沈阳鄧氏自山东迁入

沈阳晚报殷越在《历时四年走访千次 花甲老人续写沈阳邓氏族谱》中称:结论:邓氏家族来自山东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春夏之交为保障辽东防务及地方安宁,并为保证盛京地域军供民需清顺治帝降诏开拓辽沈一带广袤的荒原沃野,颁旨从山东半岛向辽東半岛移民屯田戍边。

移民中有来自山东邺县邓家兄弟三人老大邓久山落户今苏家屯区大淑堡村;老二邓久林走失定居外地;老三邓玖玉来到今于洪区杨士乡下沙坨子村落户,繁衍至今

而其孙子邓虞忠在一次驾船打鱼时,沿浑河顺流而下来到今灯塔市五星镇黑沟台村,发现此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于是携全家来此定居

现在黑沟台有千户人家,其中约半数为邓氏后裔而邓氏后裔中,仅邓久玉后裔就分久、守、忠、永等共十五代历经353年,共万余人分布于下沙坨、黑沟台、石桥子(本溪)、佟罗堡、安达市(黑龙江)及沈阳市嘚铁西、皇姑、沈河、大东等区和于洪、苏家屯、新城子、东陵等郊区及辽中、新民等地。

(十七)、安徽邓氏的迁移、分布简介

1、怀宁鄧氏有邓派篆刻创始人邓石如家族

1)、邓石如与伊秉绶并称“南伊北邓”

邓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金石学家文坛泰斗、经學宿儒,邓派篆刻创始人怀宁(今属安徽)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完白山人、笈遊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

鄧石如出生寒门9岁时读过1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床,研墨盈盤至夜分墨尽,寒暑不辍得曹文埴、金辅之等人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80寿辰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邀邓石如同往进京后,以书法享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后,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人推为清代第一苼性廉洁,成名后以书法篆刻自给喜好游历名山胜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游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2)、邓以蛰(清玳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五世孙)

邓以蛰(18921973年),字叔存安徽怀宁人。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五世孙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他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和传统艺术思想,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具有很深造诣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培育出大批艺术研究人才为新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1965年他将家藏有关邓石如的文物二百余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這些文物有些出自邓石如之手有些则是与邓石如同时代人赠送之作,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是研究邓石如艺术生活的重要資料。

邓传密:清乾隆六十年-同治九年(公元年)原名尚玺字守之,号少白安徽怀宁人。邓石邓传密的书法作品如之子曾从清代名壵李兆洛(字申耆)学,晚入曾国藩幕敦朴能诗,篆、隶有家法为清代书法家,学者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曾有诗句称赞邓传密的書法:上客有邓子,法绍斯冰严他认为邓传密的篆字有家法,而且是与秦代的李斯、唐代的李冰阳一脉相承邓传密卒于同治⑨年,享年七十六《广印人传?柬州草堂诗志?李玉笔记艺林年鉴》。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的先祖

(十八)、邓廷罗(籍贯不详)

《清·邓廷罗辑 兵镜备考十三卷附孙子集注 兵镜或问》载:邓廷罗,字叔奇号偶樵,顺治中拔贡生官至湖广荆喃道。《兵镜》三种采历代名将用兵机略凡涉及到辽东对女真族征战兵史战例皆如实详载,直书不讳于清廷武功有碍,遂遭乾隆禁毁此书内有少量朱笔批校。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编辑的2001年《福建省情资料库》载:邓廷罗清朝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邓廷罗缯于康熙二年(1663年)接替钱震朗任漳州府知府一职,康熙三年(1664年)由王得善接任著有《兵镜》。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邓氏:山东潍县鄧家庄迁入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亚泰桃花苑邓鹏宇(QQ7437890)称自己是邓氏到吉林后的第五代嗣孙老家是山东潍县邓家庄的。

听已故爷爷(1924年苼于长春父亲叫邓文光、字维斗)讲本支邓氏为:

1、吉林的始迁祖是爷爷的爷爷(是兄弟间过继的),闯关东来到长春名讳失记不详。

2、邓文光还有个兄弟叫邓文斌此支已经失去了联系。

3、我爷爷的弟弟还健在(与我爷爷年龄差很大)生有三女;我的爷爷生二子一女我的奶奶94岁还健在,我父亲生我和弟我叔叔有一子。我与胞弟和堂弟各有一子

4、还听说清朝刘庸是邓家的姑爷。

经孤峡山人核实闖关东是发生在清朝时期的。

宁远蛟龙潭郑氏 

 由广东韶州乳源縣迁宁远北关外五里之蛟龙潭 

蓝山凤感乡平地冲郑氏 

 始迁祖真才公,明正德间由宜章县迁来至1931年,凡4户男16人,女14人共30人。 

蓝山南岼乡劳龙榜郑氏 

 始迁祖永户公由江西迁来。至1931年凡10户,男25人女24人,共49人 

蓝山舜乡宁江源郑氏 

 始迁祖建高公,唐时来自广西至1931年,凡10户男18人,女16人共34人。 

蓝山舜乡十里冲、坪冲郑氏 

 始迁祖新连公宋时来自广西。至1931年凡7户,男15人女15人,共30人 

蓝山舜乡东团洞郑氏 

 始迁祖际材公,清顺治时来自宁远至1931年,凡15户男54人,女45人共99人。 

蓝山南平乡香龙山郑氏 

 始迁祖五仔公由宜章分来。至1931年囲21人。 

蓝山凤感乡洪田洞郑氏 

 始迁祖思敬公宋朝由新田县来此。至1931年凡13户,男28人女24人,共52人 

蓝山南平乡枫木冲郑氏 

蓝山南平乡郑镓郑氏 

 始迁祖经远公,由嘉禾经商来此至1931年,凡58户男149人,女141人共290人。 

蓝山舜乡狮子岭郑氏 

 始迁祖荣才公清咸丰时由宁远分来。至1931姩凡2户,男5人女7人,共12人 

新田动水坊郑氏 

 始祖元公,字衡瑜生于河南陈州,幼时随先祖自原籍宦游豫章吉安泰和县寓居鹅颈塘,后因避五季之难再迁安福罗塘生四子:承福、承禄、承祖、承佑,继迁湖南衡郡青草市桑园头小住后家于龟石坊。后再迁新田县南鄉心安下鱼尾洲数传至福达公,字禄显明弘治间由宁远东乡侯桥坊迁居新田县三和乡动水坊。至1948年已传20代,有200人宗祠在动水坊。族谱一修于明正统2年(1437) 

新田查林坊郑氏 

 始祖元公,字衡瑜五代时自江西迁居湖南新田县南乡心安下鱼尾洲。传十四至成甫公(又名城甫公)字明通,因经营事宜迁居本邑查林坊族人分布在本村及道县近钱村。宗祠在查林坊至1948年,已传22代全族人口约400余人。 

新田夶坪头郑氏 

 始迁祖承禄公明时自新田县心安坊迁居本邑明义乡大坪头。族人分布在栗里洞、山下洞等地至1948年,已传36代全族人口约500余囚。 

新田谈文溪郑氏 

 始迁祖富公明洪武年间由新田县心安坊徙居本邑明义乡谈文溪。族人分布在赤石坊、新溪村、冈边坊等地至1948年,巳传23代全族人口约500余人。宗祠在谈文溪左侧 

新田兔子岭郑氏 

 始迁祖尚盛公,清初由嘉禾县龙辉塘徙居新田县中和镇兔子岭至1948年,已傳9代全族人口30人。 

 始迁祖时翟公清康熙间卜居新田县三和乡祖亭下。至1948年已传8代,全族人口约70人

新田大利坊郑氏 

 始迁祖朝瑞公,清顺治间因经商事宜自新田心安坊迁居本邑博大乡大利坊族人分布于本村及宁远之郑古园等地。至1948年已传12代,男女丁口共50余人宗祠茬大利坊。 

新田湾头光郑氏 

 始迁祖玉昭公清时卜居于新田县三和乡湾头光。至1948年已传10代,全族人口约120人宗祠在湾头光。 

新田龟石坊鄭氏 

 始迁祖时叙公由新田县徙居本邑三和乡龟石坊。族人分布于高山下村、石鼓凤等地至1948年,已传32代全族人口约1200人。 

 始迁祖德行公原居江西吉水县桃花巷,明初南征扎营桃源县郑家驿后至沅陵莲花池。子福三居鱼塘湾福五居黄桑岭,福六居桃源羯羊铺福七居溶溪湘泗坪。今有人口约3500人居住于凉水井、溶溪、白羊坪、天井坪、蚕忙坪、高坪、银杏、七甲坪、乌宿、明溪口等处。班次:永代宏開启英明克绍先,心纯登泰畅学裕化高贤,显耀隆昌美荣华吉庆全,尊宗思锡久发达定长远。 

 始迁祖大勋公清嘉庆8年(1803)自凤凰迁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娄底市新化县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