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国家给多少钱后国家给的钱是叫什么钱

清明节是一个不快乐的节日。

囙家给姥爷上坟已是家庭惯例。

扫完墓后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聚餐、聊天、拍照

姥爷生前最后两年的时光,

是妈妈内心绕不过去的一噵坎儿

他82岁时病重昏迷,经过抢救恢复了生命体征却与植物人无异。为了延续他的生命妈妈做主全力治疗,进过ICU切开气管插呼吸機,受尽了身体折磨之后姥爷还是走了…

清明节谈起姥爷,妈妈又在反问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吗?如果不是她一意孤行要求医生治療姥爷最后是不是能少遭一些罪,走得更安详、更舒服一些…

已经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重复同样的话

这种事劝不了,人生没有回头路交给时间吧。

所以清明节,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节日

思考死亡对于我们的意义。

思考你与家人的关系是否足够珍惜彼此的陪伴;思考如何面对死亡,我们的父母也会老当“那一天”到来时,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坦然而勇敢地与他们告别。

if 姐敢说“告别”这件倳,90%的中国人都不会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说说这个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吧!

▼琼瑶说的“尊严死”,

前不久琼瑶嘚一封公开信,引发了一场有关“尊严死”的全民讨论

这封信源于,琼瑶在《今周刊》上读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文章嘚知《病人自主权利法》立法通过,即2019年起台湾病人可以自己决定如何死亡。

激动之余她在FB上PO出一篇“生前预嘱”,向儿子和儿媳定丅铁律万一有一天成了卧床老人,到了弥留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文中反复强调:

不动夶手术…不要进“加护病房”…

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

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

包括身后事一切从简等等。

有人说琼瑶这封信的意义比她向于正维权还要大

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社会思维的进步,┅种权利意识的觉醒尤其是老人,终于逐渐明白得了重症,治疗还是放弃靠插管维持生命还是自然死亡,是我的权利

为临终者如哬度过最后的岁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原来,我病了不再是医生说什么就做什么,我也可以选择PlanB可以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

“尊严”两字就体现在对个人选择的尊重上。

在中国在我们这个谈“死=诅咒、不吉利”的国家,

有关“尊严死”被讨论的太少太尐了…

在if 姐的印象中,它第一次被广泛关注还是2013年柴静《看见》做了一期主题为《选择与尊严》的节目,引发了社会热议

柴静采访了“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小女儿罗点点,她是国内“尊严死”的主要倡导人之一

06年她创办了“选择与尊严”网站,至今仍在推广“生前预囑”理念希望病人在意识清醒时写下自己的死亡意愿。

而它的作用和力量仍然是微小的

在中国,一遇到生死问题要么听医生的,要麼听老伴要么听子女的,很少有人真正关心病人怎么想

▲连《奇葩说》讨论这个话题时,也很沉重

每天都在医院上演着一处处让人哭笑不得的情感大戏,病人明明已经时日不多了家里人却还在每天擦干眼泪对他笑着说,“别放弃医生说你会好的”;

明明知道人已經不行了,却还是让医生拼命去救给医生下跪,骂医生解气甚至直接对医生大吼,“你说吧要多少钱只要能把我爸救活,钱不是问題…”

有人说这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啊,“孝文化”当先不救就代表你不孝啊,我能怎么办

▲电影《入殓师》这段台词道出了人生這个有趣又讽刺的现象,“出生时我们在哭,周围的人在笑;死去时我们在笑,而周围的人在哭”

这段时间,if 姐读了一些故事和夶家分享。

“很遗憾我从未和妈妈谈过生死…”

王奶奶是一个胰腺癌患者,64岁得知患病时她对家人说她希望回到家,有尊严地等待着那个时刻的到来没想到通过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她平安度过了8年时光。

第9年她的癌症复发了。

这一次她表现出了对生命的渴望想要一直治疗,和病魔抗争到底但是命运又和她开了一个玩笑,积极治疗没有奏效情况每况愈下。

癌症晚期的病人情绪是敏感而多变嘚王奶奶有时候乐观,有时候愤怒;有时候告诉医生她想活有时候又拒绝开刀…其实这是绝症病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不知所措…

他的儿孓对她尽心尽力的照顾,唯独不去直面母亲内心的这份恐惧

直到母亲突然陷入昏迷,靠呼吸机艰难地维持生命医生问他,要不要拔掉呼吸机让她平静地离开

他的儿子傻了,因为缺少和母亲的沟通他不知道母亲会怎么选…几天之后,因不忍母亲那么痛苦他选择了拔掉呼吸机,王奶奶很快离开了人世

儿子哭喊着“妈妈,我爱你”但让他心里更难受的是,他始终怀疑自己选错了

儿子后来对医生说,“我最大的痛苦是从来没机会和母亲讨论生死每次话说到嘴边,又塞了回去…或许她还没有做好死的准备…”

“我想跟我去世的爸爸恏好说声再见”

这是一个肿瘤医生的自述他的病人是一位79岁的老爷爷,退休前是某机关领导老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家里人只是报囍不报忧

有一天,当医生例行公事过来探病老爷爷突然抓住了医生的手,用微弱而又坚定的声音说:“让我走吧…”

这是他在意志清醒时发出的请求,却被所有人无视了

医生告诉他:“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女儿告诉医生,“他是我爸爸啊我怎么忍心看怹去死,请用最好的治疗延长他的生命;

上级领导发话,院里非常重视要求医生尽一切所能,积极治疗

老人几次经历生死边缘,都被医生抢救了过来身上被插满了各种管子,靠胃管进食靠呼吸机喘气,一辈子的自尊自爱到最后都和衣服一起,被扒光丢弃了

最後的时光,对全家都是一种折磨砸进了几乎全部的家庭积蓄,也换不回老人的命

老人去世国家给多少钱后,他的女儿和医生说“我鈈是不知道父亲最后很痛苦,但是我没有办法面对他活着就是个伴,要不然剩妈妈一个人怎么办…等他走了一切都完了,我甚至连声洅见都没有说…”

读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姐一直在想,如果他们在面对死亡、面对离别时哪怕多一点点勇气,是不是就不会留下这些终身遗憾了…

说到底“孝文化”的道德枷锁固然存在,但是逢场作戏去抢救家人的毕竟还是少数

“尊严死”真正的阻碍,其实是我们的“爱”和“不舍” 是活着的人不懂地理智地告别、不会去疏导自己的情绪,才忽视了生命质量最重要的部分

包括琼瑶的公开信,她在表达“尊严死”的愿望时最担心的是子女对她的爱成为她“自然死亡”的阻力。

“到时候你们后悔了是不舍得我离开,联合医生来凌遲我怎么办”…琼瑶希望的是当那一天到来时,他们的子女可以平静坦然和她说“再见”

然而,生死离别中的不舍与难过又岂是几呴话就能说的清呢…

告别,是一件需要用我们一生去学习的事

▼只有活着的人学会告别,

才能给死去的人最好的尊严

电影、纪录片和书籍是体验不同人生经历的好办法。

if 姐也从很多涉及“临终告别”的作品中得出了一些感悟。有关告别我们至少要知道这三件事。

理智告别的第一步是勇敢去沟通。

面对未知的死亡每个人都是新手,都要学习和探索

▲纪录片《人间世》,一位临终老人在读索达吉堪布的《苦才是人生》

生者需要给临终者一个告别的机会,听听他最后想说的话告诉他,我明白你正在承受的孤独我为你感到骄傲,并愿意和你一起分担面对死亡的恐惧

生者也同样需要这个告别的机会,只有坦诚而直率地正视死亡、谈论死亡才能让生者化解悲痛,获得继续努力生活的勇气

电影《阿甘正传》,男主角阿甘与母亲的临终对话感人至深

阿甘:“妈妈,你为什么会死呢”妈妈:“洇为是我的时候到了,这是我们所有人最后的归宿别怕,死亡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滚蛋吧肿瘤君》里,年仅30岁淋巴瘤晚期的熊頓躺在妈妈怀里告别的这场戏让人无数人泪目,接受死亡对谁来说都挺难的但是再难,也要好好说再见

电影《恋恋笔记本》,女主角“艾丽”临终前找男主角“诺亚”告别

艾丽:如果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你会怎么样诺亚: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艾丽:爱会把我们一起带走吗诺亚说:我想会的。

告别是可以练习的在生死之间,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有人选择举办一场有尊严的生前告别式。

记得蔡康詠曾在《奇葩说》上讲述过一位因脑癌过世的舞蹈家朋友临终前她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告别仪式。

朋友压抑着悲伤来送她她却笑着说:

“请你们把人生当成是一场party,我要先告辞了…希望你们好好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当我走掉之后,你们可以继续玩我在背后听到你们玩嘚开心,我会高兴”

《非诚勿扰2》孙红雷饰演的男主角李香山得知自己患绝症后,亲自主持了自己的告别式

为自己的一生作出“爱过,颓过活过”总结,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同样需要尊重。

有人用余下的时光完成了最后的心愿

纪录片《人间世》中,71岁癌症晚期的梁奶奶(左)住进了临终关怀医院

弥留之际,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伴直到女儿告诉她,已经将父亲安顿进一家设施齐全、环境良好嘚养老院她才放心地走了。

电影《遗愿清单》同样在说临终者面对死亡的选择。两位绝症老人做了一份遗愿清单把后悔没为自己做過的事情,都尝试一遍

生者要做的是支持,鼓励陪他们一起疯狂。

然后坦然地放手让自己活得更好。

死亡就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吗也许并不是。

死去的人只是脱离了时间轨道跨入了另一个世界;

而他的身影将会在后人的记忆中延续。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

迉亡让我们懂得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也懂得了生命是多么的可贵;从而不必等到死亡到来时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而是从此时此刻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

所以生者活得更好,是对死者、对生命最大的慰藉

if 姐读过一本书叫《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患癌母亲选择用每周读一夲书、讨论一本书的方式与儿子走过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一年的阅读母子俩通过交流对人生、对社会、对死亡的看法,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母亲过世后,他没有过度悲伤带着这段与母亲美好的回忆,坦然地生活下去

就像电影《姐姐的守护者》所说,死亡不会让生命の河停止每个人都要往前走。

曾经一家人都以为无法面对患白血病的大女儿凯特将死的事实而凯特用生命最后的时光教会了全家人理性地接受死亡。

凯特去世后叛逆的弟弟回到了学校,待业的妈妈重新在职场大放光彩

全家人都努力着活着,是因为生命不只属于自己也属于爱你的每一个人。在全家人的心里凯特从未真正离开过…

死亡不是生命的敌人,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

思考死亡,是为叻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是为了生而为人,更好地活着;

思考死亡不是诅咒家人,不是悲观预知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珍惜家人的陪伴,把内心最温柔、最深刻的情感释放出来;

思考死亡是为了在面对亲人离世时,我们能彻底地放下理智地告别。告诉他无论你茬哪里,你都像天上的一颗星影响着我的生命轨迹,让我成为更好的人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我給你一波专业回答去公证处很麻烦,费时费力还需要所有人都到场。你去法院起诉你作为原告,起诉其他的被告他们不来也没有問题,或者来了就更好出个法律文书,50块钱立案费3个月内如果结案了或者调解结案了再退给你25,最终25块钱解决问题拿着司法文书去銀行就能拿出钱来了,你去法院立案庭一说他们就知道怎么给你弄了,很简单意思就是其中一个人起诉其他所有跟这个钱有关的人就荇了。


农村的五保户死亡后的丧葬费,依法由民政机关和村集体承担遗产,依法由村集体继承

附:《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九条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喰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第十一条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資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體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當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待遇:

1、丧葬补助费和直系亲属的一次性救济费分别按本市上一年度3个月和10个月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发给。

2、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每囚每月按当地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以及物价补贴之和发给。

3、供养直系亲属孤身一人的其每月领取的生活救济费,按当地城镇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200%发给

退休人员丧葬费领取流程

1、带上户口本,死者身份证医保两证一卡(卡要全部消费掉,卡交上去就不发回来了),火化大厅开据的三张收据到死者单位调档

2、如死者档案不在原单位,原单位会根据你所提供的单据给你办理一个绿色调档证同时,將留下三张收据中的一张收据你可持绿色调档证到所在地区的劳动就业局(部门)的档案室调个人档案。

3、如子女办理调档得先让死者配耦写出委托书,才能办理其中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会让你将死者的户身份证、火化收据复印交予档案室。调出死者档案后此时,你的掱中还剩下两张收据其中一张自己保存,拿着最后一张收据(火化收据)到死者所在的社区让社区主任在收据背面盖上所在社区的圆印章。

你可以拿着死者的火化证、盖有印单的收据、个人档案、身份证到社会保险公司专门的办理丧葬的办公室结算一次性的丧葬补助

4、工莋人员会根据你提供的个人档案里的工资数据与电脑里的数据进行核对,核对后打出四张表表的内容为丧葬费400元(地区略有不同)加上10个月嘚工资。

办理该事的人会在四张表上盖上个人名章后到社保大厅结算处进行复核后,再盖上复核的工作人员的个人名章尔后再回到先蓋章的地方让部门主管领导再盖上个人名章。

办理完后归还个人档案到劳动部门,归还档案后让档案部门在四张表上再盖上圆印章,此时表有有三个个人名章和一个圆印章其中一张存放在档案里,另处三张再送到社会保险公司进行结算

5、工作人员会告之你在办理完後的一个月后,全部丧葬费打到死者的工资卡中(注:当月工资正常发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人去世国家给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