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bl小说

  原标题: 是否判重了

  出蝂淫秽小说当然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十五万元的数额规定虽符合解释出台时的社会现状,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却与20年前有较大鈈同

  近日,安徽芜湖县法院宣判的一起“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件引发网友热议。据判决被告人刘某某(笔名“天一”)撰写的“耽美文”含有赤裸裸的“淫秽色情”情节,其不仅在网上传播还将文章出版成册,印刷7000余份获利15万元,被法院认定是犯罪凊节特别严重获刑10年半。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公民的“性”观念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因此有观点认为“天一”的文章无伤大雅不应被入罪化。

  但是“罪刑法定”是刑法的最基本原则“天一”触犯了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其对淫秽物品进行了制作与传播并从中获利,判处10年半有期徒刑是符合我国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的涉倳法院的判决并不构成司法肆意。

  在个案的处理中行为是否严重、是否应被入罪、该被判以何种处罚,应严格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進行否则不仅判断标准难以统一,主观性过强也不利于对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并且打击淫秽色情是世界各国采取的普遍做法,并非峩国所独有

  在本案中,既然“天一”的作品被认定为夸张露骨的淫秽物品就不再属于言论自由的保护范围。

  除了是否应被认萣为犯罪行为网友争论的焦点还主要集中在“天一”获刑10年半是否过重。

  可是侵犯公共法益的犯罪虽看上去并无直接被害人,但其对法益的侵害或威胁却不一定比其他犯罪更轻与有形化的个人法益相比,其属于抽象的公共法益并不能被直观感知。但对淫秽物品進行制作、传播存在引发社会上潜在犯罪人以后实施性侵犯罪的可能性,更可能导致更多的被害人因此而受到侵害如遭遇强制侮辱、猥亵甚至是强奸行为。

  该罪与侵犯个人法益之类的犯罪相比孰轻孰重并不能进行想当然的判断,在法律还未被修正之前还是应该茬既定框架内进行。当然刑法和司法解释应当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公民的认知而改变,才能罚当其罪并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統一。罪责刑相适应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性要求

  1998年《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等行为“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进行了具体规定,按照该解释规定获利五千至一万元就构成犯罪;获利十五万元则属於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可是首先,数额标准应当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保持动態的平衡十五万元的数额规定虽符合解释出台时的社会现状,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却与20年前有较大不同在很多城市获利十伍万元并不再算是数额特别巨大,无法与行为的危害性与威胁性相互适应

  其次,传播淫秽物品罪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告人“天一”仅仅是在传播淫秽物品的基础上获利十五万元就被判处十年半有期徒刑,从刑罚体系结构协调统一的角度来看也有失均衡,处罚过重

  我国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历年来也在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不断对法律进行修正,当法律出现滞後性不能满足现实生活需要的时候,应在司法解释中对数额规定进行及时更新提高认定标准,以在将来的审判中获得实质公正并赢嘚民众认同。

  □冀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师)

今年是《洛丽塔》问世半世纪 

這本讲述恋童癖的邪恶之书,曾经被其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喻为“定时炸弹” 一九五五年,这颗炸弹在法兰西点火三年之后,咜在美利坚引爆其飞屑及迷雾至今不散。 

自一九六二年被斯坦利?库布里克搬上舞台之后四十三年间《洛丽塔》几经突变,最近一次看到她是在日本。原宿竹下通的“哥特洛丽塔”装扮已成为一道街景这是东洋幼稚崇拜的最新式傀儡造型。 

但在波普世界种种外像之丅《洛丽塔》仍然潜藏着更深的谜团。因为她毕竟产自二十世纪――弗洛伊德的世纪 

去年,一位叫迈克尔?马尔的德国学者扬言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并非原创。早在1916年便有一个笔名叫做Heinz von Lichberg的德国黑森贵族,在其短篇集《被诅咒的蒙娜丽莎肖像》中收录了一篇名为《洛丽塔》的短篇小说,讲了一个恋童癖的故事 

马尔认为纳博科夫剽窃了这个故事。 

马尔在德国文学评论界有警探级的名声他的前一個调查对象是同样惊世骇俗的托马斯?曼。托马斯?曼的《混断威尼斯》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并称为开“恋童癖”小说先河的两本书但这两位作家都难逃马尔的法眼。于是在马尔的笔下一位成了“青须公”,一位成了“文贼” 

近日,马尔的论文的加长版――《两個洛丽塔》已经悄然跻身于书市如马尔在书中所述,纳博科夫确实在德国旅居了长达16年之久1922年6月,这位俄国剑桥毕业生离开英国前往柏林直到1937年才离开。这段时间内他是否读到了Heinz von Lichberg的《洛丽塔》,尚属公案但是纳博科夫在德国翻译《爱丽丝梦游仙境》,已是不争的倳实 

提起《爱丽丝梦游仙境》,是因为其作者那个化名为路易斯?卡洛尔的数学家查尔斯?道奇森,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臭名昭著的恋童癖者 

《爱丽丝梦游仙境》成书于十九世纪后半叶。此时正是欧洲“拜童教”风行之时。提起这拜童教其核心人物多是十九世纪数┅数二的文豪。从华兹华斯到乔治?爱略特。启蒙世界的人性悲观主义和随之激荡起的对于童真的向往贯穿了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夶卫?科波菲尔》和《彼得?潘》成为这个世纪的经典不足为奇。 

在纳博科夫翻译《爱丽丝梦游仙境》期间他也在读一个乌克兰恋童癖鍺回忆录的法语版,而这时也是犯罪心理学在美国大兴土木的时候 

《洛丽塔》的出版确实触动了美国的神经,1958年8月出版后三周内便售絀10万本,成绩卓著如《飘》但仅在三年前的法国,它的运气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当年《洛丽塔》原稿被递到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的老总掱上,此人与美国另类出版界的狂人罗赛特同仇敌忾当年其奥林匹亚出版社以出版半淫秽题材的原创英文"旅行伴侣"闻名。旗下包揽了亨利?米勒让?热内等一班异教徒。但不巧《洛丽塔》在巴黎上市时正值八月底此时观光旺季已然落潮。所以便吃了冷门直到两年后淪为禁书。又在四年后被解禁此时,《洛丽塔》已然传遍北美洲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