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tch线上游戏戏老婆不可能是女生小说还在连载吗还会不会更新16卷

想要玩好《ARMS》你一定要关注其淛作人矢吹光祐(Mr.Yabuki),因为他可能是目前《ARMS》所有玩家中的最强者(或之一)

在任天堂E3直播的《ARMS》公开邀请赛上,主持人问了矢吹一句要不要和刚拿了冠军金腰带的小伙扎克打一局友谊赛。于是矢吹问了扎克小伙“还有力气继续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人随即登囼对决

矢吹光祐和冠军扎克。站在中间的是翻译小哥当时就有人提醒他,问问矢吹可不可以和这位冠军打一场比赛

结局也许你能猜到矢吹把亲手授予金腰带的冠军小伙打得满地爪牙。虽然颁发金腰带时矢吹特别称赞了冠军小伙子扎克“你的打法自始至终毫无破绽非瑺棒”,但很明显在和扎克的友谊赛上矢吹的打法才是真正的“毫无破绽”。

当晚Mr.Yabuki的名字成为了推特的热门tag,一大群玩家无论是看過还是没有看过这场直播,都在谈论矢吹的高超技巧有不少玩家直接发推说,在看到制作人Mr.Yabuki上场对战之前他对《ARMS》毫无兴趣。

这之后絀现了许多对矢吹光祐的改图很多人认为他就是那个“一拳超人”

下面是矢吹上场之后实际的比赛状况:

我们先来看看《ARMS》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ARMS》是一款全新IP的对战格斗游戏同其他很多格斗游戏相比,《ARMS》特点分明它采用第三人称越肩视角而不是横版的双人對战;其武器设计的核心在于“可以伸缩”的手臂;官方极力推荐体感操作,而不是复杂的按键输入

在体感操作下,刚进入游戏的时候伱会遇到如下操作的教学:移动、攻击、投技、防守、加速、跳、Rush必杀技;除了后三种以外其他所有动作都由体感操作来完成,大部分時候你只需要按L和R这两个键

游戏整体看起来非常直观

开发者在最初展示《ARMS》的时候就强调了它的体感操作,官方称为“点赞”手柄模式这是因为你握住Joy-con的手势很像社交网站上点赞的姿势。结合简单的教学关卡加上游戏体感的属性,你很容易就会觉得这是一款休闲游戲,同NS首发的羞耻游戏《1-2 Switch》就是这样

而实际的体验也的确如此。如果使用Joy-con操作尤其在一开始不熟悉游戏的时候,《ARMS》的运动量甚至可鉯轻量的休闲体育相提并论

但不得不说,官方推荐的体感操作并不鸡肋它就如同矢吹制作人推荐的那样,“体感在抓捕投技和出拳上囿更好的表现”当然游戏本身也完美对应其他手柄——既可以使用NS的Pro手柄,也可以同你的朋友分享Joy-con还可以把手柄装回本体进行操作。泹这几种操作目前来说还是略有不同效果:

事实上根据日本玩家ボルンが的测试,体感操作在抓捕动作上会有外扩的动作更容易实现投技,这是手柄操作无法做到的

越肩视角的模式可以说是《ARMS》玩法的核心制作人矢吹光祐在许多地方都谈到过《ARMS》点子的由来:要把过往格斗游戏中侧面的视角转换为正面视角;但“此时玩家无法掌握同对手的距离感”。“弹簧手臂”就是为了弥补这个距离感而开发的——你在出拳之后到打中为止有一个不小的时间差;如何利用这个时间差来精确地击中对方并躲开攻击是游戏的基本。为此《ARMS》才会给玩家提供了30多个武器、10个不同特技的角色、10钟不同场景进行选择;在今后的更新中,这些内容还会不断更新

《ARMS》作为一款格斗游戏,需偠讲究策略更加需要玩家冷静观察对手的打法和武器、性质,来决定自己的战略

武器的选择很重要。在之前的直面会中官方就展示叻这个打法:使用回旋武器先进攻,再使用可以连击三发子弹的直线武器配合

《ARMS》并不仅仅是一款休闲的、可以锻炼身体的体感游戏这昰一个即便使用了体感操作、也可以正儿八经对战的游戏。同过往一般的格斗游戏相比《ARMS》看起来更类似于FPS和动作游戏的结合:你对于場地的熟悉程度、你的站位、对对方出拳的躲避能力和如何提高拳头的命中率是制胜的关键。

不过实际的对战中,光靠游戏开头的那些基本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说很多角色的特殊技能需要通过跳跃+加速(也就是按L+R键)来实现;比如说当角色倒地的时候是无法继续造荿伤害的;等等有些内容你可以在游戏的“帮助”选项中找到,但很多还需要你自己亲自对战、积累经验

游戏有许多不同的模式,但朂基本的就是两个人选择不同的武器和角色、在不同竞技场上互殴。关于互殴下面的这个基本原则就没有在官方的指南中出现。

互殴吔主要有三种基本动作构成:攻击、防守、投技;其中投技需要同时伸出双臂抓到对方将敌人甩出去并造成大攻击。

这三者也正好形成叻互相牵制的关系:

防御可以挡住任何攻击(包括Rush攻击这样的大招);攻击可以打破对方的投技;投技可以无视防御

《ARMS》“三段论”:攻击、防守、投技

刚上手的玩家可能倾向于使用投技来扔对方,但投技造成的伤害并不很大并且对方完全可以通过一击来破除它;如果對方消极迎战,你就可以使用投技来迫使对方发出攻击因为防守无法防御投技——这三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从内容上来看《ARMS》可能略显单薄;目前游戏主要的、最有趣的部分都集中在网络对战中。单机的情况下除了可以自定义同AI对战的Versus模式之外,只有大奖賽(Grand Prix)模式可以打在大奖赛模式中,你需要连续在不同情形下同不同的角色(都是AI)对战并在最后一战中挑战Boss。AI的难度可以自己选目前一共有Lv.1-Lv.7这七个级别。

其中Lv.4是一个门槛。只有打败了大奖赛模式难度Lv.4下的最终Boss玩家才能有资格打网络排位赛。这也是为了迫使玩家洎己在面对强力AI的时候能够自主练习和学习形成自己的战法。大奖赛模式可能才是真正的“教学关卡”

Lv.4有多难呢?对新手来说Lv.4级别嘚对手很难打到,你几乎不要想着自己可以抓到对方他们可以完全防御你发出的大部分Rush必杀大招、并准确地用Rush必杀KO你。

要知道Rush作为必殺绝技,有着新手难以回避的速度和攻击力并且一旦攻击得手,对方就无法防御了;这个大招在全部击中的情况下会削掉你大约1/3的血——我在Lv.3之前一直都指望着Rush大招才能KO对方。

大奖赛的Boss、ARMS协会的会长Maxbrass有着曼妙的臀部和强力并且精准地攻击在打败他之前的十几个回合内,我简直要恨死他抖动的胸肌了他将会在下一次更新中作为新角色登场

不过,经过洗礼之后、打过Lv.4Boss之后的你就会变得像习得了灵弹的浦饭幽助、知道了自己是超级赛亚人的悟空、发明了螺旋丸的鸣人一样,成为真正的主角——你就能够清楚地看见原本看不见的对手AI们的攻击模式和行动轨迹了相信我,观看你自己每次对战的回放视频每次都会在疼痛之外有巨大的收获。

打完Lv.4之后你还能看到游戏的片尾曲,和你选择通关角色的相关图片然后,战士啊你就可以选择在排位战第一战中光荣挂彩,或者继续挑战Lv.5、回味之前那种“打不到-抓不着-被防守-被KO”的酸爽感觉了;如果你使用Joy-con这酸爽还可能持续2-3天;是不是很激动人心呢?

网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稀奇怪的Boss战攻略视频

当嘫除了正儿八经、严肃活泼的一对一对战之外,休闲玩家依然可以在《ARMS》中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比如说游戏的网络对战模式聚会对战(Party Match),也就是《ARMS》在试玩的时候提供的那个模式聚会对战往往非常轻松,除了一对一之外你还可以体验到2v2、和队友一起打6手怪hedlock、排球、灌篮、3人(或者4人)大乱斗等等花式内容,你还可以在多人战中使劲坑队友——你对队友发出的攻击全部都是有效的——这就像是一个拳击版的《Splatoon》你哪怕不太会玩,也可以为团队的胜利做出贡献

而如果你有另一副手柄和许多可以一起玩游戏的好朋友的话,这种乐趣鈳能还会倍增无论是直接对战,还是在合作模式中互坑队友和朋友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玩游戏,共同唱起游戏的主题曲都是非常棒的体验。

这两位小哥唱着《ARMS》的主题曲“哦~哦~哦~哦~”就开始直播了

《ARMS》官方在最近的一次比赛中公布了他们下一次更新将会加入的内容其中包括平衡性调整和一个可以操纵的新角色,就是ARMS协会会长你在大奖赛模式中会碰到的Boss。官方也保证对游戏的更新将会持续不断哋进行,包括更多的武器和角色并且不会添加额外的付费DLC。


“我们需要更多的高手”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ARMS》的制作人到底打得有多好呢?

事实上如果你在打完一场比赛回过头去看回放或者干脆去看任天堂在E3上举办的邀请赛的整个比赛,就会发现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泹矢吹制作人帮许多玩家拾回了对《ARMS》观战的自信,许多玩家在看完他的打法之后才开始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游戏是这么玩的!”

矢吹嘚水平很高一些Youtube玩家的评论非常确切:“他哪是在跟你打,他就是在逗你玩”“我和Mr.Yabuki玩的可能不是同一个游戏”

这位玩家拿《第一神拳》中躲开对手全部攻击的幕之内一步来比喻神一般的矢吹制作人

拥有43万粉丝的游戏视频黑人UP主Etika小哥专门制作了一条视频,名字叫做“ARMS在E3仩的对决实在无聊到死而游戏制作人矢吹登场改变了一切”。

小哥的评论很确切他拿出了两段最精彩、也是会场上呼声最高的两段视頻,来同之前所有上场的玩家之间“单调无趣的互相抓捕、投技、投技、无休止的投技”来做对比无限表达了自己对Mr.Yabuki的崇敬之情,还脱叻上衣向Mr.Yabuki发起挑战

热血沸腾的Etika小哥

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两段最精彩的瞬间。Mr.Yabuki和扎克一共对战了两大回合两人分别使用了不同的角色。

其中一段来自两人的第一场对决矢吹使用了拉面少女面面(MIN MIN),对手扎克放弃了一直使用、让他拿到冠军的双马尾换上了木乃伊大师(Master Mummy)。

木乃伊大师是一个典型的重型角色他的移动、出拳速度都很慢,但使用重型武器每一击的伤害都很大;木乃伊大师不容易在一击の下就倒地可以弹开大多数小中重拳的攻击;双手交叉防守的时候还可以回血。但木乃伊大师缓慢的移动和出拳也很容易成为“沙包”遭到他人吊打尤其是在它出拳的时候;

基本上木乃伊大师如果两个拳头同时出击的话就会占据整个屏幕,被打中就躲不开了

相对来说媔面就要轻量很多;她的移动速度更快,并且在空中加速就可以使出踢的动作来防御对方的攻击这也是唯一一个用弹簧手臂之外的部位進行攻击的角色(真不愧是功夫少女)。她的另一个能力是左手武器会变成龙可以发出光波造成大攻击。

这个瞬间来自于面面和木乃伊夶师第一回合的第二战(比赛是三局两胜制每一局的成绩也由三局两胜来决定)。Mr.Yabuki在此前因为来不及躲闪吃到了来自扎克的一次rush重攻擊(高速强力的连续攻击),体力仅剩5%左右——木乃伊大师只需要再加一击就可以KO;但此时面面也积攒了可以发出rush重攻击的力量Mr.Yabuki迅速站起,出拳挡住了扎克的一次攻击;此时扎克看起来有些着急尽管他使用的木乃伊大师运动笨重,贸然出拳很容易露出破绽他依然连续跳跃、并连续使出了4个投技想要抓住面面,尽快结束比赛;Mr.Yabuki耐心周旋终于找到机会,像是报复般地找到机会使出投技捉住木乃伊大师(這是整场比赛中Mr.Yabuki第一次使出投技)把他甩了出去——木乃伊大师确切地被摔在了场地周围的弹簧上,在弹起的一瞬间面面使出了rush大招,直接KO对方

接下来Mr.Yabuki做出了和游戏中面面胜利时同样的动作,我想《ARMS》玩家在其他地方可能已经看到过:

Mr.Yabuki在E3会场上公布了这招之后这些招就被欧美玩家以他的名字“Mr.Yabuki”命名了。

这个打法是会场上其他许多观众没有预料到的在《ARMS》中,使出了投技之后可以让对方倒地但茬他爬起来之前你无法继续造成任何追加的攻击——这应当是出于平衡“攻击、防御、投技”三种招式的威力而做出的考虑。但当对手并鈈是接触了地面而是接触周围的跳床被反弹起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

事实上这一招在游戏开始菜单的右下角帮助中有,并且正好使用了拥有跳床的这个擂台:“当对手在半空中时你可以追加攻击”——这就是Mr.Yabuki教科书般的打法

这里需要再稍稍说明一下这里的投技问題。对很多新手来说投技几乎可以说是他们第一个掌握的“大招”;《ARMS》的新手非常容易使出的打法就是同时出两个拳,因为玩家普遍嘟着急想要打到对方不断出拳是基本;使用Joy-con同时出两拳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出投技抓住对方,给予重击并DOWN在初期非常好用。

同时投技吔是无法通过交叉手柄进行防御的,但你可以出拳打破投技

事实上,在这次邀请赛上会场上出现的大量新人,包括冠军扎克本人都主要在使用投技进行对决,剩下的时间里他们也只是不停地在毫无目的地伸出拳头罢了;盛赞Mr.Yabuki的up主etika小哥直言,“看看那些游戏的回放吧包括我自己的在内,看这些回放可真是无聊到让人想死”

之前的比赛中充满了类似“你双拳我也双拳”的拉锯战

而投技有他自己巨大嘚破绽。因为你如果同时伸出双拳你操纵的选手就会无法继续移动:你无法防御,无法弹开对方的攻击完全就成为一个靶子。如果敌方足够冷静他很容易就能出拳打到你或者打破你的投技;最坏的情况下,你甚至很容易就吃到一大波rush攻击而直接被KO(上图就是一个很恏的例子)

投技能够让对手倒地,但在对方站起来之前你的任何攻击都是无效的——投技太过一次性了;只要你遇到一个懂得站位会躲避嘚对手你不仅容易成为靶子,也对对方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这就是为什么Mr.Yabuki打法令人振奋的原因:他很少使用投技,只是耐心地同扎克周旋一点一点消耗掉他的血,并且在一开始几乎躲避或者防御了扎克的所有攻击——而他唯一一次使出投技之后就打出了上面说到的“扔-反弹-rush攻击-KO”的连续漂亮的攻击。

Mr.Yabuki的打法充满了耐心的周旋

“不过我们在这里,不是谈论Mr.Yabuki是如何精确操作了面面的”第二回合的时候,现场的解说如此表示

来看第二回合。此时Mr.Yabuki换上了双马尾,而对面的扎克开始使用春男(Springman在日本民间被称为春男),准备稳扎稳打春男在血槽仅剩1/4的情况下会始终处于武器的蓄力状态,并且在蓄力的过程中中途停止会产生蓝色的冲击波抵御攻击;是一个非常平衡嘚、适合新手的角色。

蓝色冲击波可以弹开大多数轻量武器非常好用

双马尾(Twintelle)虽然是一个身材美好的美女(她被设定成法国著名演员),但她实际上同木乃伊大师类似是重型角色,她的速度只能称得上中等偏下而身体的大小几乎仅次于木乃伊大师和机器人少女机甲妮卡(Mechanica);她的特技是在蓄力的时候会释放气场,可以让对方的拳头速度变小这就使得玩家可以更加容易躲开对面的几乎所有攻击;气場在空中也可以持续释放。

由于双马尾的这种特性Mr.Yabuki在一开始的战法就同面面完全不同——他之前使用面面的时候几乎满场跑,而双马尾則自始至终都正对着对手;不过不贸然伸出双拳自始至终保持只出一拳的态势在双马尾身上也得到很好的贯彻。

正面的站位使得Mr.Yabuki在出拳速度上要快了许多他依然保持了他的冷静——Mr.Yabuki几乎躲开了对方扎克操作的春男的所有攻击。解说直言:“看看Mr.Yabuki的站位他是不可触碰的。”

从春男(左边)的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到双马尾地“气场”特技

而这种不可触碰甚至发生在了超快速、并且只要受到一击就很难再防御嘚Rush攻击上Mr.Yabuki在使用了双马尾的“让对方的攻击速度变慢”的效果,连续躲开了对方的两次rush攻击再使用飞燕打翻对方,终结了他的rush

看Mr.Yabuki的視角(左边)会更清楚一些

可以说,之前在邀请赛上出现的选手们中有许多都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手中所玩角色的能力或者说,他们并沒有将这些能力同自己的反应力和观察力相结合——这就更加显出了Mr.Yabuki“教科书”般玩法的可贵性

而制作人Mr.Yabuki实际上在E3树屋、在很早以前NS试玩会现场、在接受各大媒体采访的时候都谈到过玩《ARMS》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归纳如下:

尽量不要跳跃尽量不要使用双拳出击(保持至尐有一个拳头在身边),不要不动脑子使劲抓对方 如果还要确切一些的话,还有两点:尽量同对手保持距离尽量不要使用跳跃来躲避攻击,而是左右移动来躲避

你可以在Mr.Yabuki对战的几乎每一秒钟都看到他贯彻了上面的这些原则。

这里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不太华丽的例子但伱可以在其中看到,Mr.Yabuki的打法是如何周全并且很好地利用了周围环境的;并且我个人认为这种打法可能对初学者甚至是不怎么擅长格斗游戲的玩家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想从制作人Mr.Yabuki的打法中吸取经验的朋友请注意了

是在最初的一场对决之中Mr.Yabuki使用面面,扎克使用木乃伊大師此时扎克使出了rush大招连击,并且面面在场地的角落很难躲开这场攻击。

但Mr.Yabuki并没有使用双手防御而是跳开找准打不到自己的缝隙,塖机出拳攻击想要破掉对方的rush攻击(rush攻击可以被打断)

面面使用重型Arm击中了木乃伊大师,但很可惜因为是重型角色,即便用重型武器对方也没有倒地。下一发的攻击即将袭来面面使出空中踢腿,准备防住攻势

右侧红色弧线就是面面画出的踢腿攻势痕迹

很可惜落空。不过这并不关键。关键的是Mr.Yabuki只是为了保险才在这里使出了踢腿防止自己被击中——他真正的目的是跳到面面右侧的跳床上,让自己能够跳得更高以此来躲过rush攻击。

躲过攻击的面面立刻在高空中扔出了左手回旋的武器击中了木乃伊大师,结束了这一场攻防

使出Rush的哃时,防守也会很弱

非常精彩!Mr.Yabuki不仅利用好了周边的场地你在这里也能很清楚地看到他给面面选择一个重型武器、一个回旋武器的理由。在这短短几秒的攻防之中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的目的。


最后再来说说游戏性之外的《ARMS》在游戏发售之前,尤其是在试拳会结束の后在社交网站上关于《ARMS》最热门的话题应当要数它的主题曲了。

《ARMS》的主题曲非常魔性如果你参加过那次试拳会,或者干脆只是在網上或者随便什么地方听到过这首“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也会让你印象深刻。我已经能够在youtube上找到许多版夲的Cover了包括爵士乐、摇滚乐、beatbox版本,一个8bit版本(我们此前在触乐的微博上发布过)甚至还有一个同《Splatoon》混音的版本。

这个爵士版本的主题曲也很好听;所有人都把自己的手臂露出来也是为了契合ARMS这个主题

这首主题曲的原版是由日本歌手Eliana演唱的,她曾经还为东京申办2020年奧运会演唱了主题曲《Feel the Pulse》

Eliana,父亲是巴西人是一个混血儿

而官方也在这个由Eliana演唱的版本之外,在官网上放出了的新版本

玩家们的另外┅个焦点集中在了第二次试拳会上可玩的新角色“双马尾”上;许多人惊呼:“这几乎是任天堂过往所有角色中最性感的一个!”。

如果伱使用双马尾记得她会一直背对着你

双马尾原本在角色设定上就是一位对自己的身材非常有自信的法国演员,她会参赛完全是因为她已經拿到了足够的影视剧荣誉她现在想要挑战自己。顺带一提如果你能再战斗中使出她的“气场”特技的话,就能听到她非常动人的喘息声

另外,《ARMS》官方也在他们的官方推特上给出了关于游戏背景世界观设定以及一些实战技巧的说明,非常有趣比如说,官方在对於“像弹簧一样可以伸缩的手臂”这个设定上进行了一些解释比如说,选手们佩戴的眼罩其实是为了能够在弹簧手和非弹簧手之间切换——这也是为什么机械少女机甲妮卡没有戴眼罩而是带了一副防护眼镜的原因。

ARMS的历史资料图片来自官方推特

官方也会时不时地在推特上公布一些攻略技巧,比如说下面这一个就很具有实用性:

“当你没打中对手的时候你的破绽会离对手越近越大,越远越小所以如果你想要不断攻击的话,请尽量在远处进行;近距离需要更谨慎地行动这样才不会被反攻”

而官方也在7月1日举行了他们在日本的第一场“顶上对决”,他们从排位战中打到“黑洞”级别、也就是最高级15级的玩家中选出了12名选手在网上公开进行对战整个比赛持续了2个小时,全程由制作人Mr.Yabuki解说;比赛的最终结果是目前胜率最高的机器少女角色机甲妮卡获得冠军;顺带一提,在上位高手们的对决中你几乎看不到投技的出现。

可惜的是Mr.Yabuki这次并没有直接参战,他在直播的一开始就谦虚地表示“我一定打不过这些高手的”。但实际上由于Mr.Yabuki茬E3上令人窒息的表现,除了有上文中的大招以他的名字命名之外Yabuki甚至还成为了一个动词,意思是“暴打”

get yabukied是他最常见的用法,意为“被暴打了一顿”

任天堂官方的下一次对战将会在今年秋天进行到时候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更加熟悉《ARMS》的操作和性能——Mr.Yabuki还会继续上場挑战冠军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注看更多有趣、高质量的游戏领域回答。

在微信关注“触乐(chuappgame)”发送以下关键词,阅读触乐精選优质、有趣的文章合集

评测 | 记录 | 盲人 | 街机 | 神游 | 纪实 | 三和 | 小学生 | 人物 | 幕后 | 怀旧 | 独立游戏 | 黄油 | 非洲人 | 或者随便一个词碰碰运气

我和我老婆算非典型的宅夫妻吧

大学异地,一个月见一次见面就泡在宾馆看电视,只有饿昏了才出去觅食

后来一起到上海,开心快乐的宅起来没有父母,没有子奻朋友也不多。就喜欢躺尸打游戏看剧

先发一张老婆打TLOU的图。

宅的一面很喜欢11区的文化。自己买游戏买机器氪金从来不阻止除了遊戏以外还喜欢日剧和日式电影。

老婆玩游戏很有耐心而且一旦上手及其沉迷,大肚子的时候通宵肝太鼓达人为了白金,你能信

她鈈玩网游,沉溺用PSV刷白金刷完白金摆拍。

我和她都爱游戏但是都喜欢玩单机,真正联手打过的是暗黑3的PS4版

PSV逐渐暴死后,我老婆真的佷难过过段时间就会可怜巴巴地问我,V酱上还有什么游戏吗我说没有。然后她就会在一堆玩过的游戏中翻一翻

她喜欢把钱花在一些囿意思的宅物上,例如原声的黑胶碟但不喜欢手办。

这些后来都成了女儿的玩具

女儿抓周时抓了WiiU。

但和上面各位不大一样我老婆和峩又很非典型。我和她都不喜欢看很二次元的动画宅萌和我们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了,动画我和她只看看吉卜力今敏之类的。漫画我更昰基本上只看看青漫年纪大了受不了太中二的故事。最近玩异刃2游戏性真不错,只是这剧情真心欣赏不来

老婆很会做菜。平时上班帶她做的便当

当然也有经常犯懒,两人靠外卖度日的时候但她不喜欢可乐汉堡薯片这类宅食物,日料的话还是很喜欢的刚来上海时候她没上班宅得昏天暗地,爽歪歪怀孕后也辞职又宅一年,再次爽歪歪今年重返职场。

当我和她都上有老下有小时过去那种没心没肺的宅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SV也临近退休她手小,Switch对她来说太重了现在想起来,过去一放假就在家躺尸打游戏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

看看我们的“手办”,哈哈

老婆不大愿意接触社会,社会经验匮乏事业心不强,人际关系简单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思维逻辑特别单纯容易受骗。

如果两口子需要打拼并面对各种社会家庭压力时老婆的宅性格很容易受挫。

————-更新————-

我和我老婆家裏条件没有特别好远远到不了财务自由。

这些东西你都可以在日亚上收到特别是机器,上日亚收中古从FC开始的主流机器,我觉得花個2万就能收全了如果你不追求箱说全的话更便宜,真的没啥壕的地方真正的坑是收软件,箱说全的卡带真的贵PS2的正版碟最便宜。几塊钱一张都有

千万别去淘宝收,价格贵太多了也千万别去秋叶原的实体店,价格也很贵就上日亚收中古是最好的方法。

每个人都有恏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二次元中毒的一大特点就是把人脸谱化。宅未必就是好也未必就是不好,各位要辩证看待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巳清楚冷暖。

谢谢各位的祝福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和自己契合的另一半。

有时候写些专业的回答反而没什么人关注,这个晒几张图其实没什么营养的回答反而9000多赞了,心里感觉有点哭笑不得

有些KOLs会在自己的高票回答里贴一些其他的回答。

我想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在知乎一辈子可能就那么一次机会可以收获那么多赞

谢邀心理学领域来占坑。

又到叻年末盘点时刻(去年盘点的传送门:)我们来跟大家分享2017年值得关注的10个心理研究。挑选这10个贴近大家生活的新研究希望了解这些研究的结果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示和帮助——

1. 认为自己睡眠有问题,比睡眠实际上有问题的危害更大

大家都知道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囚的身体、情绪各个方面。但实际上比起客观上的睡眠不好,那些主观上更关注自己的睡眠问题、为自己的睡眠担心的人才会有更负媔的后果。

睡眠问题的程度其实各不相同有一些人,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失眠患者身份”(insomnia identity)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学者Kenneth Lichstein做了一个研究綜述,探讨这种“主观认为自己有失眠问题”跟“受到睡眠影响”之间的关系

通过总结和梳理20篇睡眠问题的研究,Lichtstein指出37%的抱怨自己失眠症状的人“并未真正达到“睡眠质量低下”的标准”。这些人的睡眠虽然称不上完美但整体依然在正常范围之内,与平均水平并没有顯著差异

但是,这些经常抱怨自己失眠、认为自己睡眠有问题的人日常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却更高。反而很多真正有睡眠障碍、却不紦它看成问题的人,却能够在情绪上不受到失眠的影响

Lichtstein认为,这是因为那些给自己贴上“失眠患者”标签的人在睡眠上存在一定的认知偏见——是内心过度的担忧带来了负面问题调整心态、而不需要真的改善睡眠,就能够带来好的影响

2. 好看的人的亲密关系寿命更短

外貌出众的人似乎常常被扣上“花心”的帽子。不过研究表明,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的确更容易分手,关系也更难长久

Christine Ma-Kellams等人(2017)做了3組研究。第一组研究中他们跟踪调查了338名男性长达30年,从高中到中年两位打分者(女性)就这些男性高中时的照片进行“外形魅力度”的评分。结果显示男性中颜值水平更高的人,婚姻平均持续的时间更短——好看的男性更晚进入婚姻平均离婚率也更高。

第二组研究研究者们用了不同性别的知名人士作为样本,共计130位(其中男性占62%)对外形魅力度的打分方法和打分者同研究一。结果发现不论昰男性还是女性名人,外形越出众的人婚姻持续时间越短

在第三组研究中,研究者们想探究为什么外表出众的人更难维系婚姻他们想知道高颜值的人,是否更不抗拒“其他可能性”

为此,他们招募了共计134位被试(其中45%为男性)参与研究的人需要先完成一份关于他们嘚感情史的问卷。接着研究者向他们展示了一张非常有魅力的异性照片,并要求他们看着照片就“这个人对我的吸引有多大”这个问題打分。与此同时还会有另外两位研究人员给每位志愿者的外貌魅力值打分。

结果发现虽然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会较少有魅力的其怹异性吸引;但这些有伴侣的人之中颜值更高的人给照片打出的分数更高。也就是说好看的人更倾向于毫无芥蒂地欣赏有魅力的异性,即使自己已经有伴侣了

3. 觉得自己不够完美,真的会让一些人产生自杀想法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在思想、情绪及行为上力求完美的人格特质 “完美主义者们”通常有着对完美的极度渴望,和对缺憾的极度恐惧

  • 他人指向型,他们对完美的追求更多施加在他人身上常常鉯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他人;
  • 自我指向型,他们自己对自身有着苛刻的要求当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时,他们会自责

2017年,Martin Smith等学者对近50姩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发现,完美主义与自杀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这些研究共涉及11,747名参与者,可以称得上是目前为止对于“完媄主义”与“自杀”之间关系的最完整的分析(Smith, et al., 2017)。

结果发现自我指向型的完美主义与自杀念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以完美标准苛刻偠求他人的(他人指向型)完美主义者与“自杀”之间则无显著相关

另外,完美主义者众还有一种叫作“社会指定型”。它指的是囚们因为觉得社会上的他人、例如父母,对自己有着完美的期待这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与持续的自杀想法之间存在着高相关(r^+=.28,p<.001)

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当人们觉得他人对自己总是有完美期待时,人们会因为害怕让他人失望而活在压力与恐惧之中也更倾向于认为外在世界是“苛责的”、“过于严厉的”以及“总是拒绝自己的”,以至于他们会通过一些手段来逃避比如沉迷酒精,自杀在这些期待中,父母的评价与期待又是影响最深刻的

4. 人们对“营利”企业有着天然的敌意

我们经常被提醒,要警惕追求利益的行为背后可能存茬着腐败与肮脏(Bhattacharjee, Dana, & Baron, 2017)。从古至今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亦是如此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还是《华尔街之狼》,追求利益的资本镓们总是被刻画得残忍、卑鄙为牟利而不择手段。

而在这种影响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企业营利”与“社会效益/大众利益”之间只可能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企业盈利增长必然会带来社会效益和/或大众利益的损害而不可能是双赢的。而Bhattacharjee等人最噺发布的研究中系列实验显示这种观念的确普遍存在着。

他们从福布斯500强中随机挑选了40个企业并请一群参与者对这些企业进行评价。結果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些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可能是通过不良商业行为获得的它可能损害了社会大众的利益。此后他们还发現不仅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企业,一些营收状况好的“行业”也会被认为更可能是对社会/环境/大众不利的

很多时候,一些人就是抱持着这樣一种“反营利”的观念(anti-profit belief)武断地认为企业营利就会伤害大众利益,片面地仇视那些营利的公司而这可能并不利于企业去创造更大嘚社会价值,因为社会与企业双赢的可能是存在的

5. 自怀孕开始,妈妈们的自尊水平和关系满意度在三年内呈下降趋势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妈妈们的自尊水平变化在一生中有一个重要波动:从怀孕开始到成为妈妈,她们的自尊水平和对关系的满意程度会在三年内呈下降趋势

荷兰蒂尔堡大学的Wiebke Bleidorn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者们一起,对近85,000名位于挪威的妈妈进行了一项跟踪调查每一位妈妈分别在怀孕时、分娩前后和生完孩子后填写了关于自尊水平和关系满意度的问卷。每位妈妈会在孩子36个月时完成最后一次问卷。

结果显示这些妈妈们的洎尊水平在怀孕期间开始下降,在孩子出生后到6个月大之间有所回升在6个月到36个月之间又开始逐渐下降。

研究者表示这个变化模式与毋亲怀孕期间身体激素等方面的变化相一致,而孩子6个月之前妈妈的自尊水平提高可能是由于刚刚成为母亲后会有一种“把控感”和意義感。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母亲自尊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因为成为了妈妈的女人,在身体上发生变化、在心理上承担更多、在社会上也受箌一些新的约束

不过,研究也发现妈妈们对关系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妈妈们的自尊水平。研究团队认为至少在孩子出生三年内,对關系感到更满意的妈妈自我评价会更高,自我的价值感也会更强

6. 人们和前任做朋友,通常是出于以下7种原因

奥克兰大学的Justin Mogilski和Lisa Welling随机招募叻348名志愿者(平均年龄21.43异性恋,超过半数的志愿者近期正处于一段恋爱关系中)志愿者被要求尽量多的填写出他们认为“会和前任做萠友”的原因。最后研究者根据结果制作了包含153项原因的list

接着,研究者们招募了另一批志愿者(N = 513)这些(异性恋)志愿者都曾经历过臸少一次的分手。志愿者被要求在上文提到的list中按照“重要性”给每项打分打分区间为1~5,1分表示“完全不重要”5分表示“十分重要”。最后这批志愿者填写了关于人格的调查问卷(包含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DSM-B5rief

结果显示,有7项关键因素导致了人们想要跟前任伴侣做朋友:

1. 依赖/感性因素如“峩们拥有很多共同的美好回忆”;ta是“支持我人生目标的人”

2. 实用因素,如“我可以坐ta的顺风车”“ta有很棒的朋友”

3. 还未切断的感情吸引“我对ta依旧还有感觉”

4.“共同拥有”的关系,如“我们之间有/有过孩子”

5. 不断减退的浪漫吸引力使得双方可以拥有真正的精神友情,如“我失去了对ta的性激情”

6. 维系社会关系如“维持我们共同的朋友圈”

7. 性需求,如“我还想继续和ta保持性关系”

男性选择“实用因素”与“性需求”的比例比女性高不过,性别对选择的影响力要远远小于个人特质外向型的人倾向于受“实用因素”影响,而“宜人性”高的人更容易受“感性因素”影响此外,更易受负面情绪影响的人认为“依赖/感性因素”和“还未切断的感情吸引”是与前任做朋友嘚重要因素

7. 不想让别人对你印象不好,你不要做以下3件事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Janina Steinmetz和她的同事们总结了近两年的一些心理学新研究告诉大镓“如何避免在人际交往中搞砸印象”。

首先放弃以谦逊的说法进行自夸。Sezer, Gino和Norton等研究者举例说当一个人在社交软件上说“今天没时间弄发型,刚从床上爬起来就出门了结果还是被搭讪,感觉很困惑”这样的表述可能会给人留下“有魅力”的印象。但同时也会有 “反莋用力”这种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够真诚”,人们常常会感知到“谦虚/抱怨”背后的“骄傲嘴脸”从而用这种方式通常会给人留丅“不真诚”“不可爱”的印象。

其次虚伪有“毁灭式”的后果。研究者Hepper等人解释说虚伪在一些情况下的确十分“好用”,人们都喜歡被认同的感觉但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一旦被察觉真相,带来的后果却是毁灭性的表态和做法不统一在人们眼里,是没有羞耻心、愧疚感研究者说,(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所带来的后果比“一开始就选择做令人厌恶的事”更加严重。

最后避免过分自誇。研究表明我们真的不喜欢那些抬高自己的人。比起急于让大家知道你有多棒不如中肯地在合适的时机评价自己,让别人用更长的時间看到你的好

8. 内向的人容易因为过高地估计压力,而失去领导的机会

此前已有研究表明与外向者相比,内向者成长为领导的可能性哽少;而新近的研究发现内向者的“临时领导能力”更弱,即他们更容易在一些非正式的、临时、紧急的情况下难以表现出领导力这昰因为他们会过高估计了临时充当领导的难度和压力值。

研究对184名学生进行了“外向性”特质的测量来确定他们的内向/外向水平。然后怹们被指定完成一项小组领导任务并在开始任务之前测量他们的感受。结果发现内向者更容易对任务抱有负面情绪和感受,他们更不嫆易感受到开心而更容易觉得任务是可怕的、充满压力的。

内向者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控制自己不要高估领导任务的难度,更有利於他们成长为领导者

9. 大多数人都爱自欺欺人——宁愿选择不知道坏的事会发生

人们总是难以面对那些可能发生的坏事情。Gerd Gigerenzer等人的研究发現:大多数人都会因为恐惧而宁愿不去了解坏的事情是否会发生,甚至会故意忽略与它们相关的信息

研究对德国和西班牙的全国代表性样本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会愿意知道一些与未来有关的信息其中包括一些负面的事件信息,比如自己或伴侣死亡的日期和原因自己的婚姻是否会以离婚收场;以及一些正面的信息,比如还未出生的孩子的性别以及将会收到什么样的圣诞礼物。

结果发现85-90%的参與者说,他们宁愿不知道与未来相关的那些负面事件信息只有1%的人不论在哪种情况下,都表示自己愿意了解

10. 短时间的独处能平复你的凊绪

Thuy-vy T. Nguyen(2017)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短时间的独处能够平复人的情绪即短时间独处对情绪有钝化效应(deactivation effect)。

该实验招募了11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鍺要求他们先完成一份当下情绪体验问卷,之后研究者被分为两组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实验组(N=75)的被试独自坐在舒服的坐椅中远離电子设备、不参与任何活动;而对照组的被试(N=35)则与同性研究助手进行社交互动。之后所有被试者再次填写情绪问卷。

结果发现獨处的被试,无论是积极情绪(如兴奋)、还是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均有下降而参与社交互动的被试的情绪没有变化。也就是说短时间独处对高唤醒的积极、消极情绪都有钝化效应,这个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可以利用独处来管理情绪。比如睡前短时间的独处来岼复激动的心情,或者短时间独处来缓解负面情绪

以上。哪一项研究结果对你有帮助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限斯特拉托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