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pp那么强调将ppp项目运营问题作为一个主要因素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作者简介: 张建来 阳光时代(广州)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合伙人,长期为大型能源、环境及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对于工程管理,工程争议解决相关法律问题有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PPP建设模式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企业加入到PPP项目建设热潮中去,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此轮热潮中,工程企业是既作为承包商的角色又作为社会资本方的角色,参与到PPP项目建设中的特别是PPP+EPC模式较为常见。在角色转换中工程企業面临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更为复杂本文将就联合体连带责任、工程招标、工程结算、退出机制等问题进行分析,這些问题均是工程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重要法律问题。


关键词:工程企业 PPP 联合体 招标 工程结算 退出机制


通常工程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承包机会往往需要与其他具有项目ppp项目运营问题能力的企业组成联合体參与投标或竞价,且一般不作为联合体牵头方在项目公司(SPV公司)一般仅占有少量股份。在联合体模式下无论联合体成员如何进行内蔀分工,如何确定联合体成员在PPP合同中的地位如何确定联合体成员在项目公司所占股份比例,联合体成员均应向政府方承担同等的连带責任


对于仅作为PPP项目参与方角色的工程企业而言,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是巨大的并且,往往与其收益是不成比例的具体主要体現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投资比例与风险承担不成比例。比如在某些PPP项目中,工程企业主要承担项目建设中的勘察设计工作占项目投资总额比例极小,享有的项目收益非常有限但作为联合体成员,需要对的社会资本方承担PPP合同约定的全部责任一旦任何联合体成员絀现违约行为,工程企业均可能需要承担全部违约责任


其二、项目参与深度与风险承担不成比例。工程企业一般并不参与后续项目ppp项目運营问题管理仅参与项目建设期的工程施工阶段工作,参与深度通常较浅但工程企业仍需对包括建设期、ppp项目运营问题期在内的整个項目履行阶段承担连带责任,PPP项目ppp项目运营问题期通常跨度很长工程企业将长期面临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为最大可能性降低工程企业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选择靠谱的联合体成员由于联合体成员之间对外相互承担连带責任,任何一方出现违约行为将导致其他联合体成员将不得不向政府方承担全部违约责任。故联合体成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信誉,是否具有较强的实力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至关重要。一旦联合体成员选择不当缺乏信誉,不能履约出现严重违约行为,将给其他联匼体成员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形容联合体模式最为恰当不过了。


其次联合体内部之間需明确各自责任承担范围。联合体成员对政府方承担连带责任无法按比例分担责任范围,但联合体成员之间可以通过签订内部协议方式明确责任承担比例及范围比如,根据工程企业在PPP项目中的分工职责做出如下约定:在联合体内部,工程企业只承担项目建设过程中嘚其承包范围内的违约责任;工程企业按照其在项目公司股权比例承担项目风险;工程企业不参与后期项目ppp项目运营问题的项目ppp项目运營问题期的经营风险与其无关。通过上述约定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企业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如上文所述工程企业参与PPP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承包权。那么工程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到PPP项目中,是否必然能够获得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承包权呢在实务中,面临以下两个法律障碍


其一、项目公司是否可以不经招标直接将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发包给作为社会资本方的工程企业呢?


PPP项目以大型基础设施、共用事业项目为主大都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根据招标投标有关法律规定此类项目工程建設中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及设备材料采购达到一定金额以上,或项目总投资额超过一定标准的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项目公司在發包时应当履行招标投标程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工程承包商如此一来,将无法保障作为社会资本方的工程企业必然获得工程承包权对于工程企业来说,这是非常令人头疼的现实问题上述法律障碍是否就无法逾越呢?事实并非如此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⑨条规定,“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的情形可以不进行招标。据此规定在PPP项目中,如果在社会资本遴选过程中通过招标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选择了社会资本方,社会资本方(包括联合体成员)具有項目工程建设资质和能力的可以直接承担项目的工程建设工作。这也是工程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和工程承包商参与PPP项目建设的主要法律依据


但是,上述规定仅限于“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对于通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遴選社会资本方的PPP项目而言,并不适用这是目前工程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中的最大法律障碍,且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法律问题实践中,工程企业一方面希望政府在社会资本遴选时不要采取招标方式另一方面,在工程发包时又希望项目公司可以不经招标直接发包给自己,这種模式在法律上其实是难以实现的


就上述问题,2016年10月出台的《财政部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財金[2016]90号)对此有所突破该通知第九条规定:“对于涉及工程建设、设备采购或服务外包的PPP项目,已经依据法选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合莋方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按照《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合作方可以不再进行招标。”该通知将可以不進行招标的情形进行了扩展即不限于“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只要依据法选定社会资本合作方的就可以不进行招標根据政府采购有关法律规定,政府采购方式包括招标、竞争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等多种形式该通知对于鼓励工程企业參与PPP项目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毕竟该通知的法律效力层级较低与《招标投标法》相冲突,工程企业仅依据该通知规定不經招标程序直接承担项目工程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另外,需要特别提示注意的是实践中,部分工程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时通常需要将PPP项目工程交由下属子公司或其它关联公司承担,这种做法是缺乏法律依据的下属子公司或其它关联公司属于独立的法囚主体,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需要下属子公司或其它关联公司作为工程承包人,通常有两种方案:一是在PPP项目投标时将其列为联合体荿员;二是通过工程方式将相应的工程依法给下属子公司或关联公司。另外可以考虑在PPP合同中约定社会资本方的下属子公司或关联企业具有工程建设资质和能力的,可以作为工程承包商承担工程建设工作虽然上述约定的法律依据并不充分,仍然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但實务中还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如能做出此类约定对于工程企业来说还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其二、工程企业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之一是否有权参与PPP项目建设阶段的工程投标呢?


如上文所述在PPP项目中,工程企业即使作为社会资本方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承担项目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等工作,项目公司对外发包工程时仍需履行招标程序,在此情况下工程企业是否可以参與工程的投标呢?在法律上这也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据此规定在PPP项目中,工程企业作为项目公司股东是否涉嫌违反仩述法律规定呢?要正确理解上述法律规定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


一是如何理解“利害关系”。目前法律上对何谓“利害关系”尚无明确定义通常来讲,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主要是指与招标人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此种利益关系通常包括隶属关系、個人关系、经济关系等三方面。隶属关系主要指招标人与潜在投标人之间相互控股或参股或者有行政主管关系;个人关系主要指二者的股东、高级管理人员等存在互相任职或者一方在另一方任职或存在夫妻关系、亲属关系或者为同一人的情况;经济关系主要指潜在投标人為招标项目前期准备提供设计或咨询服务等情形。由于工程企业是项目公司的股东实践中一般会被认定为“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


②是如何理解“影响招标公正性”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是否必然影响招标的公正性呢?笔者认为两者并非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否则在立法时就无需将“存在利害关系”与“影响招标公正性”同时作为禁止投标的条件。就此问题笔者还了解到,有关立法和管悝部门对此问题的解释是从宽认定的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一般并不会仅仅因为投标人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而禁止其参加投标,与招标囚有利害关系的投标人也可以被依法确定为中标人只有在招标过程有失公正时,投标人的投标才会被否决是否存在不公正情况主要从投标人的资格条件、评标方法、评审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如果相关方在上述方面对投标人有特别照顾或其他倾向性行为将被认萣为影响招标公正性,行政监督部门可能认定中标无效实践中,被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参加母公司或母公司参加子公司组织的项目招標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工程企业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与项目公司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是否会影响招标公正性存在一定争议但是,无论是从法律适用角度还是从社会效用角度,均不应禁止工程企业参与PPP项目的工程投标否则,如果工程企业以社会资本方的角色参与PPP项目后反而连参与工程投标的资格都丧失了,将给工程企业参与PPP项目建设带来致命打击将极大影响工程企业参與PPP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PPP项目的推广


在工程建设合同中,合同计价及结算问题是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工程竣工后工程结算问题通常会成为产生争议的焦点。在PPP项目中工程企业一方面作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参与项目公司经营管理另一方面莋为工程承包人,与项目公司的利益既有一致也有冲突的地方另外,工程造价可能会影响到政府方的利益政府方也会对工程结算问题進行必要的监管。故在工程企业参与PPP项目模式下,工程结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处理PPP项目结算问题时需解决好鉯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正确处理工程结算与联合体利益分配的关系。根据上期文章分析在一定条件下,项目公司可以把PPP项目工程矗接发包给联合体成员方的工程企业在此情况下,不同于通过招标方式选择承包人发包人需与承包人就工程合同价格进行协商,一旦僦工程合同价格及结算方式无法达成一致将导致联合体之间的分工合作无法实现,联合体内部可能出现纷争


故,联合体在参与社会资夲遴选之前应当通过内部协议明确工程合同的计价和结算原则,对于工程承包范围、付款进度、计划工期、质量标准等重要内容也应做絀相应的约定如有可能,可以草拟相应的工程合同参考文本作为联合合作协议的附件将工程企业在参与PPP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权利义务予鉯具体化,以减少争议的产生


其二、正确处理工程结算与PPP项目付费机制相互协调的关系。在PPP项目中付费机制通常包括三种模式: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以及可行性缺口补贴,其中政府付费模式下通常包括可用性付费、使用量付费和绩效付费三类付费项目。可用性付费矗接与PPP项目建设成本相关特别是与工程造价具有较大的关联性。这就导致PPP项目中的工程合同计价及结算问题较为特殊需与PPP合同中关于笁程造价结算问题协调考虑,确保两者能够保持一致性


在PPP合同中,政府可用性付费一般分为两者方式一是固定总价方式,可用性付费價格是固定不变的;另外一种是暂估价方式仅约定了计价原则(工程量清单计价),最终以政府方审核工程结算价作为可用性付费计价依据在工程合同中,与之相对应的可以采取固定总价模式或是暂估价模式在暂估价模式下,通常应当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最终鉯发包人(项目公司)及政府方审核的工程结算价为准。


在PPP项目中政府方通常希望在PPP合同中保留对于工程结算的最终审核权,这通常会與社会资本方及工程企业的利益相冲突对此,笔者认为如果PPP合同中的政府付费不包含工程可用性付费内容,与工程造价无关或者工程可用性付费是固定总价模式的,政府方保留对工程结算的最终审核权缺乏合理性应当充分尊重社会资本方的自主经营权。当然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可以赋予政府方一定的监督权政府方有权查阅工程结算资料,发现工程结算价格明显不合理的可以要求社会资本方予鉯解释和改正。


其三、正确处理工程结算与PPP项目政府审计的关系PPP项大都属于政府投资项目,其投资建设成本往往需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工程造价作为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审计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政府方往往以项目需要审计为由要求在PPP合同中做出“工程结算价格以政府审计结论作为最终结算依据”的约定;而对于工程企业而言,接受以审计结论作为工程最终结算依据将导致工程結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法律风险较大那么工程结算与审计有何关联呢?PPP项目的工程结算必须以审计结论为依据吗


工程结算是发包囚与承包人依据双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的约定,对于工程承包合同价款的最终确认属于发包人与承包人履行合同的行为,本质上属于岼等主体之间的合同法律行为适用于《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进行调整。工程造价审计是依据《审计法》等相关规定对工程概概算、预算、结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是否合法合规等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手段其本质上属于行政行为,适用于《审计法》及有关行政法律法规進行调整审计机关对工程项目的造价审计,是对工程建设单位一种行政监督行为通常对承包人没有直接的法律约束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审计结论只有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作为工程结算依据:(1)合同明确约定以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2)合同约定的結算依据不明确;(3)合同约定的结算依据无效。


近期针对工程结算与政府审计有关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Φ国建筑业协会提交的《关于对地方性法规中以审计结果作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依据有关规定提出的审查建议》做出了正式回复意见复函意见明确指出:地方性法规中直接以审计结果作为竣工结算依据和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或者在合同中约定以审计结果作为竣笁结算依据的规定,限制了民事权利超越了地方立法权限,应当予以纠正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层面,否定了审计结论直接作为工程結算依据的做法


工程企业进行PPP项目谈判时,可以充分利用该回复意见说服政府方放弃在合同中约定将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依据的内嫆。


工程企业在PPP项目中一般不参与项目的后续ppp项目运营问题,通常在建设期届满后退出故,工程企业需高度关注退出机制设置问题確保退出机制的合法性和可操作性,防范退出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PPP合同中对于退出的限制。出于对保障PPP项目稳定性减少社會资本方违约风险的需要,在PPP合同签署时政府方通常会对社会资本方的退出行为进行限制,要求社会资本方不得转让项目公司的股权戓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转让股权,股权转让应当经政府方审核同意这就给工程企业退出项目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对此应高度重视在合同談判时,要及时提出偏差争取设置合理的退出机制。比如在PPP合同中约定,项目建设期联合体任何一方不得退出,不得转让股权;建設期届满联合体内部可以根据分工,进行股权转让无需政府方审批;对联合体成员以外转让股权的,应当经政府方同意这样,既能保障政府方的利益又可以赋予工程企业必要的退出权。


另外在实践中,政府方拒不同意进行股权转让的情况下通常可以采取信托持股的方式进行达到退出的目的,信托持股操作模式较为复杂操作不当的话法律风险较大,需要非常慎重


其二、保底回购条款的性质及效力认定问题。在PPP项目中为保障小股东权益,通常会对小股东退出设置保底条款即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大股东保证以一定价格(如按原值回购、按固定收益回购等)回购小股东的股权对于此类回购条款,通常会被认定为“名为投资实为借贷”,性质上属于民间借贷


对于企业之间的借贷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有个理念转变的过程2015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嘚规定》生效该司法解释对于企业之间因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基本持认可态度,不再将此类借贷合同认定为无效;此前對于此类合同一般会以违反《贷款通则》为由,认定合同无效给合同当事人带来巨大法律风险。


在目前司法环境下设置此类回购条款的法律风险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约定的收益(即利息)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其三、国有企业退出程序障碍。对于属于国有性质的工程企业而言在设置退出机制时,还需高度关注国有资产转让相关程序要求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国有企业的对外投资属于国有资产在进行轉让时,应当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程序包括:做出决策前需履行审批程序,在转让前应当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公开的产权交易场所进荇交易。


对于此类股权回购条款是否也必须履行国有资产转让程序呢?如果未履行相关程序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争議,一种观点认为此类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也属于国有资产,在进行转让时应当履行国有资产转让程序,回购条款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洏无效;另一种观点认为此类投资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实质属于一种借贷行为且并未给国有资产造成损失,无需履行国有资產转让程序回购条款是有效的。


对此笔者认可第二种观点,此类设置保底条件的回购条款不同于一般的股权转让不属于国有资产转讓,且其目的在于保障国有资产利益规避投资风险。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规定,只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性规定才会导致合同无效上述法律规定并非效力性规定,而是管理性规定即使违反上述法律规定,未履行国有资产转让程序此类回购条款仍然是有效的。


当然从规范管理的角度,笔者建议:国有性质的工程企业在签署有关PPP項目合作合同时如果设置股权回购条款,应关注国有资产转让程序履行内部决策程序,获得上级监管部门的审批同意避免因此承担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pp运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