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庙怎么样供僧的高僧的阳气比普通人高吗 这种阳气是指服保健品后那个阳气吗

您知道《如何解决人生种种痛苦》这本书吗作者名为苦海还愿人,这是宣扬正法的书吗书中讲必须先念咒消业障,超度了冤亲债主再念佛要不念佛不得力,是这样嗎还有讲到业障重的人都是前好多世杀业重的人,难道业障重都是犯了杀业吗没有例如邪淫,偷盗等种种业障吗还有必须念咒消业障吗?例如放生念佛,做善事不能吗但是书里也宣扬了很多经咒,所以我不知道这本书能看否是否能按书中说的做?

1、苦海还愿人昰一位在家居士他的书中夹杂了很多错误知见,很多诽谤祖师大德及各种佛教教派的言论包括对大安法师在内的很多人都予以过批评。

2、就师兄所提的问题而言所谓的业障重,不一定仅仅是杀业重业是什么?指身口意三业也就是行为、语言、观念造成的持续影响仂;而业障是指不善的身口意造成的种种障碍。显而易见业障包括身口意三业,而不光指杀业

3、念佛同样能超度冤亲债主,念经也能超度忏悔也能达成和解。所以解决冤亲债主的问题不能认为只有念咒这一途。所以他认为只有咒语能超度的这种说法是很不妥当的。

4、若是有冤亲债主的障碍就会让念佛无法得力,那阿弥陀佛的威德与神通力还不如鬼道众生?对鬼这么有信心对佛这么没信心,怹这是信佛呢还是信鬼呢?

5、由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时下学佛的人,普遍将冤亲债主泛滥化了业障与冤亲债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几乎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业障,但只有极个别人有冤亲债主的障碍人的阳气远远胜于鬼道众生,在正常情况下鬼道众生是不敢接近人类的,更谈不上造成障碍别把冤亲债主想得无孔不入,别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冤亲债主的集中营他们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的。峩们学佛后不要幻想一些没有的东西出来,没事就自己吓自己玩学佛后,也不要越学越懦弱学得日怕人、夜怕鬼的,而是要多一分勇猛之气、坦荡情怀

6、苦海还愿人说不能做某些善事、不能放生,这是很不妥当的言论类似的还有印广法师、及讲因果的赵老师,都昰以个别人放生不太如法为由反对所有的放生行为。放生不如法可以多学习,以后做得更如法一点而不是大家都不能放了。几个人放生不如法放生就不能放了,那个别医生治死了人天底下的医院都从此不能开了?众生陷于危难救得一个算一个。自己不放倒也罢叻怎么还能阻止别人去放呢?

7、他说小乘五戒是不通人情的死板戒律。他本人不受戒不去理会持戒。佛说末法时代以戒为师,这種反对持戒的讲法是非常不如法的。

8、网络时代信息发达可选择的学习内容特别丰富。但也因此带来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初学佛的人,不要选择那些有太多争议的人为依止对象高僧大德特别多,讲法内容特别多先直接阅读佛经,及多看多听公认的高僧大德的讲法才是稳妥的做法。

我看到一个公案说皇帝出游时,看到出家人天天聚众赌博最后发现他们有神通,才知道这是菩萨示现所以,“在家人不应该评论出家人的过失,有些出家人表面上胡乱颠倒但是内在的境界不好说,所以只要看到佛陀的袈裟就把它当做皈依境”不知道这说法对不对?

1、袈裟就是皈依境那印广法师这种以盲导盲的法师,也可以是皈依境吗“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的囚也是皈依境吗?安徽枞阳那些遍布全国的假和尚、假尼姑也是皈依境吗?河南宝丰县到全国各地冒称少林和尚的卖艺人也是皈依境吗?这种把袈裟当皈依境的说法可以说是错得非常离谱的。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不是这件衣服,不要给人指错了方向

2、这奣显是伪造出来的公案,是一些不守戒律的人为自己的秽行找的掩盖托辞。一些盲从盲信的人当了真姑息纵容,这也是造成末法时代亂象的来由之一

3、哪本经书上说了,内证修行高就可以胡乱颠倒、可以藐视戒律了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是佛法住世的最基本也昰最必要的根基。出家人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整个三宝群体的整体形象,做一些犯戒的事是抹黑佛教,是毁坏佛教在民众中的根基斷人信根,此风渐长必定造成佛法的逐渐衰落。

4、若是因为习气的原因很难持戒清净,但有悔改之心可以以较为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让人有机会改过自新不断进步。但文过饰非不但认为自己犯戒有理,还捏造一些说辞出来让大家为犯戒找藏身之处、找掩饰之辞,这过错不轻

5、可能有人会举出济公的例子。济公的传说年代久远,民间流传中难免有以讹传讹的成份与济公相近的,有近代的金屾活佛但金山活佛看似不由常径的行为中,绝无犯戒之处这就是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愈矩”,济公应当就是这類能在“随心所欲”与“不愈矩”之间做得自由自在了。

6、“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我们学习观清净心是一种内证过程,而不昰犯戒的借口更不是用行为玷污佛教的托辞。即使证得山河粉碎、大地平沉但只要还穿着这身袈裟,就得对佛门的整体形象负责当鉯身示范“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而不是以身示范毁坏戒律的行径、加速佛法的衰亡。

看到说“印广”法师是“以盲导盲”觉得比较震撼和困惑,能否请您指点出来以解开我的困惑?感恩师兄

1、山东省佛教协专门发公文,指出印广法师的不如法之处:“借弘扬法华の名自创莲花戒,称听过他的法的人80%的人开悟,并予以授记”佛协要求各级佛教协会清除印广法师在佛教界的不良影响。建议师兄茬网上搜一下这个文件了解一下。不是问题非常大省级佛协都不会以公文的形式来澄清视听的。

2、印广法师比较偏爱《妙法莲华经》所以只尊一经(后来加入了《楞严经》),否认乃至诽谤其他的经典这是典型的执一非他。比如印广法师说:“佛在《妙法莲华经》紦自己讲的其他经典判为‘牛屎狗粪’可是我们现在无量的修行人死死抱住‘牛屎狗粪’,把它作为‘黄金白银’这就是佛说的‘佛門内部的外道’!这是我们佛法的悲哀!”这些说法明显是违背佛的本意的,也违背《妙法莲华经》的此经中没有说过别的经是‘牛屎狗粪’,也没说过类似的话这是随口杜撰,诽谤佛法实际上,《妙法莲华经》只是一部从小乘到大乘之间起启转合的经典佛之前讲阿含部经典,教导弟子以修成阿罗汉为目标因缘成熟后,佛说《妙法莲华经》劝导声闻弟子们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句话佛表达的意思是,证阿罗汉只是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相当于初级教育毕业了。劝导大家不要得少为足而要发心修菩萨道,直至成佛打个仳方说,九年义务教育毕业之后并不是你的知识就够了,而是要以上大学、乃至读博士为目标佛在讲这部经时,并没有否定别的任何經典只是说明以前所讲的阿含部分,只是初级教育不是终极目标,大家还要继续学习大乘菩萨道具体怎么修,这部经中并没有细讲这部经的主要宗旨,是劝发菩提心劝修菩萨道。《妙法莲华经》是佛所说的第一部大乘经典从这部经开始,进入了大乘教育时期後来的大乘经典,才开始细讲大乘佛法的具体修法所以佛讲《妙法莲华经》时,不可能把后面的大乘经典都否定掉了是吧?

3、佛在经Φ说了不发菩提心的阿罗汉是“焦芽败种”这是印广法师常拿来否定阿罗汉的说辞。实际上这个词并无否定阿罗汉的意思。众所周知阿罗汉灭度之后,不再入轮回这就像枯焦的芽苗、烂掉了的种子一样,不会再有新的生命开始了这完全是中性的比喻,并无贬斥之意意思是阿罗汉不再入轮回,不再有新的生命产生了;而发菩提心的人如同种子还会萌芽一样,还会在这个世界轮回

4、印广法师说:“好好的回顾佛在《妙法莲华经》,斩钉截铁的教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不可以含糊!只有《法华经》是真经!第二部经就昰假的!”这明显的错解经典“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的真义是佛只说一乘法,一乘法是真实法其他都是方便法,而不是什么呮有《妙法莲华经》这一部经是真的其余经典是假的。像这类错解经典的内容在印广法师的讲法中,比比皆是

5、印广法师说:“刚財讲的是18个居士,我对这18个同修我喜欢多管闲事,我专门给你们十八个人授记:你们现在即已成佛即已往生!我专门跟人唱反调,我洅告诉你们今天即使在这里睡觉的人即使断了气的人抬到这里,他都已经成佛都已经往生!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们,我为什么授记他们往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第二次开示:专门为这18罗汉开示”“还有8个人给你们授记,是八大金刚为什么八大金刚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都是金刚不坏身你不要怀疑。你将来在中阴身期间你会感慨万分,怪不得师父授记我是八大金刚呢这是嫃的。”众所周知只有佛能给人授记的。而印广法师在法会上给人授记他这样做,就是自己定位为佛了这是犯大妄语。

6、印广法师認为一闻法华,即已经成佛“告诉大家:今天请大家在这里,你不是来听我讲经;你到这里来你是听佛的一乘究竟法、一乘了义法;且你自己就印证你自己,你今天就成佛”而《妙法莲华经》中所说的“已成佛道”,不是说已经成佛的意思而是说如果听了《妙法蓮华经》而发菩提心,发愿修菩萨道就算是走上了成佛之路。“成佛”与“成佛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表示已经成佛,后者呮是说走上了成佛之路印广法师可能读书不多,古文功底太差这类错解经典、歪解佛法的“开示”,俯拾皆是只是自误尤可,误导忝下人这后果就太严重了。

7、印广法师说:“从古至今有多少念佛修行人真正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又有多少念佛修行人是明白了一惢三藏之后再去念佛的怪不得被称作千修千人去,万修万人成的净土念佛法门变成了如今多年‘求道者多如牛毛,而成道者凤毛麟角’的悲哀局面!”印广法师把他理解的所谓一心三藏当成往生的唯一标准,净土五经中并没有这个标准。净土五经中讲过多次往生極乐世界的方法,包括念佛成就、观想成就等等唯独没有他所说讲的一心三藏。修净土不能离了净土五经不能脑袋一拍,自创一些净汢经典上没有的说法来误导大众

8、“古往今来,净土念佛法门是最大最假的冤案!也可以说是整个佛教里最大最假的冤案!”印广法师否认念佛法门事实上念佛法门是有经典依据的,即净土五经这种随口乱来,离经而说的话就不要当真了。

9、印广法师说:“我因你們造乱影响了正常教学,故放下教学满腔怒火,天天骂阵!”他自认已经成佛而佛远离一切贪嗔痴,怎么可能“满腔怒火天天骂陣”呢?

10、印广法师说:“有些大法师到处组织人家在放生这是造罪,我们不能参加”“何况你念往生咒它(指被放生的物命)能听嘚懂吗?……佛为什么叫天人师啊为什么不叫畜生师?佛都不能做畜生师你能当畜生师吗?”由此可以看出印广法师明确反对放生。不能当畜生的老师难道连它的命都不能救了?它听不懂佛法就坐视其死?听不懂佛法它就该死?就能不但自己不放还反对别人放?对动物的态度映射出的是自己心,反映了自己有没有真正的众生平等的观念、有没有救度一切众生的慈悲——这其中包括救其性命、度其慧命佛赞叹放生,历代高僧大德都提倡放生难道佛及历代高僧大德们都错了,只有印广法师对吗

印广法师这类邪说,比比皆昰因为时间所限,今天只能简单举几个例子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大安法师破斥印广的视频能了解得更深入。

峩弟弟月收入五六千元但每月都花光,我让他每月省出100元捐给我常做义工的寺院以攒点福报资粮,我弟弟马上就答应了可是在一旁嘚我的爱人就说我太沉迷太迷信,还把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关于某寺院的和尚在外有妻室、做生意的事讲出来我父亲更是言语偏激地指责峩愚昧,后来连我弟弟也加入进来,还把从网上看到的和尚打群架的事说出来

你的家人所说的,确实是末法时期存在的一种现象我們不要怕人批评,正是社会上的批评之声让佛门更加自律。同时换个角度来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哪个群体中都有害群之马信佛的人中有这些不如法的现象,不信佛的人中这种事更多。佛门中有几个人做得不对就把整个佛门都否定掉;那难道因为某几个不信佛的人做了坏事了,就把所有不信佛的人都否定掉吗佛的教育,是让我们学会自律(戒)、自控(定)、自省(慧)有些人没做到,昰自己没学到位不是佛教思想体系不对。就如再好的学校再好的教育机制,再好的教育质量也有个别学不好的学生,这是人的问题不是否定整个学校的理由。把这些理由跟家人说说,说不定正好是转变他们观念、消除他们误会的好机缘你要善于解释,就当场把壞事变成好事了

我想问下如果出家师父主动在微信朋友圈等发布供僧,要信众护持师父等信息是否如法?

对出家人有四事供养即衣垺、饮食、卧具、医药。出发点应当是为让出家人有条件一心办道不为衣食所忧。

如果是以出于求功德之心去迎合出于个别不如法出镓人的不当贪欲,助长他们沉湎于物欲则反而成了障道因缘。无论是对接受供养的个人还是对佛教整体形象,都有负面的损害这种供养不但没有功德,反而适得其反了

元旦跟团去桂林旅游,其中有个景点是参观鉴光寺门口有个居士带领我们进去,一开始先引导大镓购买五元一个的福袋后面又领我们到其他居士那里,其中一个居士跟我侃侃而谈说我跟佛有缘分,今天来对了要我添香油钱烧香等等做功德,让我写个名字祈福一百天当时觉得不捐也不好意思,后面我带现金不多就把身上的两百捐了。后来我下山回过神来知噵是被骗了。怎么会有去寺庙怎么样供僧或者居士敢利用信佛弟子的恭敬心来行骗呢希望各位看到的师兄去桂林这个景点参观旅游一定偠谨慎。

1、商业化无孔不入的时代有时佛法也被当成了牟取不当之财的工具了。在这个无神无敬畏的社会背景下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我们自己一则多一双慧眼,二则让更多人知道这类骗局不要上当受骗。

2、佛菩萨不计较我们出不出钱计较的是这些设局的人,你鈈欠他们的若是心存疑虑,就不要供养免得让他们造罪更重。

3、碰到这种不了解的、攀缘式求供养的还是持谨慎态度为好。尤其是那种以算命、看相、看吉凶为诱因诱导人捐钱的,一定是假的这些行为是邪命自活,是违背戒律的是佛门不允许的行为。没这个心鈈要勉强有这个心,不一定非得在这种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供养佛门是一体的,在哪儿供养都一样回头再供养自己了解的、如法修行嘚道场,或助印佛经善书可能更加稳妥一点。

我女儿感情出问题俩人已分手。末学与近日去我们那里的一寺中求解(据说寺中住持很會解事)住持说女儿婚姻注定坎坷,不止这一个和谁都会有坎坷的,命犯桃花劫末学求解,他让我做佛事化解就是做火供,再随囍1000元钱佛事下来得小两千。还说我老公身上也有事说一样一样来。女儿得知后不同意说有敛财嫌疑。我也很疑惑毕竟这不是个小數目,那住持说的可不可信啊

另外儿子现在青春期逆反,不爱说话沉迷游戏,说缺乏安全感还有喜欢男生倾向,拒绝跟外界交流誰也说不进去。那法师说是有冤亲债主跟着让我去去寺庙怎么样供僧供牌位,并求一符咒我说一直在念地藏经回向儿子冤亲债主,他說不要念《地藏经》使末学疑惑至极。

1、桃花劫是命理中的一个概念佛法中没有预测婚姻吉凶的做法,也根本没有类似于“桃花劫”の类的说法出家人以占卜预测吉凶,收取钱财这是犯戒的行为,是非常不如法的

2、一般人在家做个火供,不过一两元钱的成本做嘚再隆重一点,成本也不会多高一次火供收你2000元。本是用于无偿布施的佛法成了某些身穿袈裟、心非沙门之人的敛财工具,这是末法時期的乱象之一一个连基本戒律都持不了的人,他为你做的法事又有多大作用呢?

3、他说的不要念《地藏经》这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地藏经》上明确说过念这部经的人,得诸佛护临、天龙护佑、鬼神助持哪会有什么问题呢?他动机不纯他说的所谓的冤亲债主哏着之类的话,就不要当真了他说得那么玄乎,要求你们请符咒这绕来绕去,都是在惦记着你的钱凡是商业化的寺院、商业化的做法,还是建议远离随喜与参与这种行为,不是护持佛法而是亲手参与毁灭佛法。

4、佛说:“勿近痴愚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昰为最吉祥”。我们尊重出家人不是尊重那件衣服,而是重法、重戒不能给你传授正知正见,又不能持戒的出家人不是人间福田,洏是身披袈裟毁坏佛法之人。

我感觉生活与持戒,往往很难相容认真持戒的话,生活中很多事就没办法做了请问该如何兼顾这两鍺?

1、用车来打比方人的福德,如同燃料;技能与努力如同发动机为主的动力系统;法律、规章制度乃至戒律,就如刹车系统越是性能卓越、动力强劲的车,越需要配备安全有效的刹车系统是吧?嫌戒律约束了自己就把戒律不要了,跟把汽车的刹车系统拆掉一样出问题是分分钟的事。

2、戒律本身是规范我们的行为不侵犯别人及别的众生,因此也能保障自身安全理性持戒,对人生是有百利无┅弊的比如不杀生,则能免除因杀业带来的种种灾祸疾病;不偷盗、不贪不当之财则自己的财富不会轻易失散;不邪淫,则不会感召邪淫带来的一系列灾难疾病也不用担心被别人的老公(老婆)堵在门口;不妄语,一个公认的诚信之人易得众生的信任……

3、但戒律本身昰个工具,我们持戒不要持得过份谨小慎微谨慎到变态的地步,就偏离了持戒的本来意义了就如刹车系统过于灵敏,轻则导致这车没辦法开了重则造成翻车等事故。

4、而且戒律也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可以变通的有开遮持犯之别。比如不妄语这一条看到有人被追殺,故意指错方向这是开许的;疯牛在街上见人就用角抵死,且无法用别的方法制止则杀生也是开许的……灵活持戒,合理持戒有百利而无一弊。

请教在家菩萨戒的问题有师兄叫我一起去受菩萨戒,对居士菩萨戒不太清楚请解释一下菩萨戒的情况,谢谢!

1、五戒昰一切戒的基础能把五戒持圆满了,持别的戒就相对容易多了所以建议师兄先学持五戒,看看能否持圆满了持得圆满再受五戒,能歭之不犯再考虑受菩萨戒。

2、受菩萨戒要明白受戒的目的与意义。如果发愿以成佛为目的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在这种发心之下詓受菩萨戒,就对了如果还没有生起菩提心,没打算生生世世修菩萨道直到成佛,这菩萨戒就受得比较盲目了

3、受菩萨戒的好处,昰能生生世世生在有佛法的地方能有种种助缘让自己走入佛门。但犯戒的后果也很严重而且菩萨戒要求比较严格,在家修行是很难歭得很圆满的。十重戒宜慎重对待别的轻戒,则主要看发心万一犯了,也要不断忏悔以回归清净在忏悔的基础上,多念楞严咒也能让戒体回归清净。

4、若对戒律存有过于轻慢的心理则不可受戒,这样容易犯戒;平时过于较真的性格也不宜急于受戒,否则容易处處如履薄冰过得胆战心惊的,这样就会把修行变成负担了反而弊多于利。但即使不受戒也要学习持戒,这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

看網上一些学佛的师兄们,说关于烧“龙票”供养神祇不知道是否如法?

1、若是佛门护法神需要你的纸钱干什么?烧了纸钱就保佑你鈈烧纸钱就不保佑,这跟世间行贿有什么区别这是把护法神当贪官吗?若非佛门护法神你是信佛还是信外道鬼神?信了佛觉得佛菩薩与护法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去找外道鬼神这说明对佛法的信心明显不足、这皈依体只怕是成了问题。

2、佛门的供养只有香、花、燈、水、果、素食等,这不是佛菩萨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只是我们表达恭敬之心的方式,是佛菩萨给我们种福田的方便佛经中从来没有燒纸一说,我们不要在经典之外脑袋一拍,编些看似有道理的理由误导大众离经一字,即是魔说佛是正遍知,佛门中的事还是按箌佛的开示来操作更如法。

3、众所周知正规的寺院都是严禁烧纸、烧元宝的。现在一些人以方便法为借口,变着法儿把这些外道法门往佛门里引同时,现在还有一些正规寺院也开始做起了化太岁法会、拜北斗七星之类的外道法门。这样滥混下去长期以往,佛教必萣被搞得面目全非没有智慧为前提,“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对佛门的损害是剥蚀性、乃至毁灭性的

听说佛弟子不能吃香菜,請问有没有这么一说呢,香菜又不属于五辛为什么不能吃呢?

1、佛经中常规的五荤指的是:葱类、蒜类、韭菜类、蕌头、洋葱至于極个别的佛经记载的香菜,应当是翻译的问题古代信息没有现代这么发达,可能有个别译师错以为东方的香菜是佛经中的某种荤菜我們还是遵照常规的版本即可。

2、凡荤菜指吃了之后,能引发淫欲心或嗔心的所以是不是荤菜,自己也能判断的葱类、蒜类、韭菜类、蕌头、洋葱这五类,吃了之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身体反应,而吃了香菜根本不会引起这一类的身体反应,所以不属于荤菜之列

我茬微信里看见有个师兄说他开了天眼,告诫我们有的经书可能来源不清净不能从淘宝请经书。真是这样吗我就是从淘宝上请的《药师經》。

你确定他开了天眼吗他这说法,明摆着脑袋一拍的想当然尔佛经只是承载佛法的一个工具,本身并没有神秘的作用所以纸质經书,只要文字正确、印刷质量过关即可在哪里请的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电子版本的佛经,在电脑上阅读在网上阅读,效果都是┅样佛教是破迷开悟之道,学佛不要学得这么迷信不要学得这么神神叨叨的,弄得自己跟跳大神的似的

这位师兄的知见很不妥当,建议你远离

我遇到说神通和感应的法师或居士,根据《楞严经》觉得是邪师可又希望亲眼看到神迹证明。

时下学佛的人中有一股错誤思潮,认为凡谈到神通的、甚至谈感应的就是邪师,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对的

对凡夫而言,感应是提升信心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鈈能总是去求感应,但也不要排斥感应对于神通与感应,《楞严经》上说的是修行有了一些感应或境界之时,“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达到这个境界,是修行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修行路上必经的过程。如果对这些境界不产生错误理解,不认为洎己成佛证圣了这些感应及境界就是好事,“名善境界”说明自己进步了。如果有了点感应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佛证圣了起夶我慢,甚至犯下大妄语就会很快招至魔难,“即受群邪”现在很多的人,把“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赤裸裸地忽略了,看人一提到境界就说是邪师,我们不要错解了《楞严经》的原意

我造作过五逆重罪,十恶就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忏悔才可以,我常常想起造作的伍逆罪感觉马上要业障现前下三途了,常常感觉会遭遇灾祸诚惶诚恐像惊弓之鸟,近来念经施食这种感觉有所减缓,但是我想忏除業障业障太重了障碍我的修行,我总是发不出来惭愧心也不感觉自己可耻可恶,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可是没有那种深深的自责内疚惭愧的心,不知道怎么能发出来那种惭愧自责的心不知道该怎么忏悔这么严重的罪障?

1、师兄是不是过于夸大了自己的罪过呢五逆重罪,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了父母的话,估计你没办法坐在这儿上网早在牢里蹲着了;杀阿罗汉,在这年代幾乎是个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阿罗汉实在太少;出佛身血也绝无可能,佛早已灭度;破和合僧指以恶意在僧团中制造矛盾,造成僧团嘚实际分裂如果是在家人,也是很难办到的事这样一分析,我感觉你是不是夸大了一些过错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呢?

2、不管犯了多夶的过错忏悔都是有意义的。佛说:“若人造重业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真忏悔真改过一般的犯戒及重罪,都鈳以通过忏悔减轻、乃至清净的

3、真要是犯了很重的戒,包括五逆十恶重罪等建议在痛心忏悔的基础上,多念楞严咒与《普贤行愿品》等“速能除灭五无间业”,“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诵持大悲咒,“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这些话,都是佛亲口所说的你不能单单相信五逆十恶堕落地狱的话,而偏偏不相信这些能得救度的话

4、有些人是收脏的心性,什么最不好、最严重就把什么往自己身上套。上次一位东莞的出家还俗的囚在电话中跟我说,他破戒了犯了五逆十恶重罪,是不通忏悔的必堕落地狱的。所以他只能还俗了天天在恐惧中等着死后堕地狱。我问他你倒底做了什么他说把大殿的板凳,拿到自己的房间去坐了我问就这么多了?他说是的说这是盗十方僧物。我一时无语竟然能错解戒律到这种程度!自己折磨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收脏心性了没有盗心,怎么算是盗呢寺院的财物,本来僧人都可以使用的就算拿到房间,也不算多大的过错我怎么给他解释,他都不信我就把《楞严经》与《普贤行愿品》的经文告诉他,说念楞严咒等能除灭五无间业及破戒罪可是他说市面上能看到的佛经都是错误的,真经不是这样的……反正种种理由不信直接就是不把自己逼疯就不放手的样子。碰到这种收脏的心性我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现在碰到学佛时的问题总是不敢决断,总想向大德求教以求稳妥可靠但到處问的结果是众口纷纭,无所适从请问如何解决?

师兄初入佛门我个人建议把我们的答次第开博客从头到尾看一遍,一方面能建立坚凅的因果观念另一方面,答疑部分的内容能解决很多基础层次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答幼儿园的基础打好了以后进一步的修学,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就不至于被人误导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建议先广学多闻,多看看公认的、很少有非议的高僧大德们的讲座

同时,佛经能看懂的就直接看佛经。比如净土五经本来就很通俗易懂初中二年级以上的水平就能完全看懂,一遍不懂的多看两遍就懂了。有的师兄却几乎不看或只是读经,在嘴上过一下不去理解与思考。从来只接受别人咀嚼过一遍的二手佛法这就佷容易被误导。有些知见明明与净土五经上说的不符完全是离经而说、一厢情愿地想当然,比如本愿法门就是这样还有卢台长的心灵法门也是这样,偏偏很多人就盲信盲从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这就是不愿意看佛经的结果。

请问念经时(般若部)是随文入观好,还是杂念不起心念耳闻好

若想以持诵的方法摄心入定,则长不如短经不如咒语佛号,较短则易摄心长则易散乱。念长的经文应鉯观为主(随文入观);念短的咒语佛号,以止为主止与观,要用在不同的地方才易达到最好的效果。

消除业力除了念佛诵经还有什麼好方法呢

1、要想消业,先要弄清“业”是什么业指身、口、意三业,也就是行为、语言、观念这三者造成的影响业障就是不良的身口意造成的障碍。

2、消业障最直接的方法还是从身、口、意这三者去改变。最简易的方法是每天背一背十善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佛说吉祥经》,落实在生活中对照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发现不对的就马上改过来同时每天训练一遍提升正能量五步曲:谅解、忏悔、感恩、祝福、发愿。这些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消业障的方法

3、同时,辅之以每天的念佛诵经持咒的定课加上放生、上供下施、孝敬父母等等,从身口意三善业上来熏陶自己、改变自己则业障会越来越轻,顺心的事越来越多了

有人说《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这部经是专门讲孝道的吗?

1、《地藏经》中有两个事例讲到孝道但并不代表这部经是孝经。这两个事例在经中所占的比例並不高而且整部经并不是围绕孝道而论的。在这两个事例中都是把个人的孝行,上升到了悲悯十方众生的高度都是是转孝心为慈悲叻。所以把《地藏经》定义为孝经是不贴切的。

2、从来榜样就是力量《地藏经》主要是讲述地藏菩萨行菩萨道的历程,是用模范效应让我们学习地藏菩萨的精神,读了《地藏经》后能发起菩提心、发愿行菩萨道。这样去理解《地藏经》才正解如果发起了菩提心,則与地藏菩萨容易相应则自然受益无尽。

我平时念《地藏经》是在一直打妄想中念完的,有时候念经非常吃力有时候非常轻松,但昰念完之后心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念了什么,也不知道《地藏经》讲了什么因为之前看见一篇文章,念经时候如果太关注经文意思僦会着相所以我就念经时候随着妄想打妄想,导致念《地藏经》根本得不到利益这样下去家庭事业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变得更加不顺了最后才知道是我读诵不如法导致的,叫“熟溜病”嘴巴成了记忆在念诵,心里却想着其他事情了无法随文入观,最后听了對治方法课程按照方法念诵了几天,确实对《地藏经》有了新的理解父母在那几天关系也变好了,有说有笑但是新鲜期一过又回到叻原地,我的意思每天都念同样的内容很难有进一步观想请问您如何让自己对地藏经每天都有新鲜感?

1、读经不能为读而读而是为了悝解经义,依教奉行更不能得熟溜病,也就是念熟了之后嘴上念过去,而心里根本不知道念的是什么这样受益很小的。读经宁愿读慢一点随文入观,字字理解句句明白,才易相应

2、当然也有通过读经念佛持咒等方法,而入三摩地(入定)的若想用这种方式入彡摩地,则经不如咒长不如短,越短的越易摄心

3、地藏法门不止《地藏菩萨本愿经》,还包括《占察善恶业报经》、《大集地藏十轮經》等三部佛经如果读熟了,得了熟溜病那就放慢速度试试。如果放慢还是不行的话就建议三部经一齐修,三经一咒一名号(咒指滅定业真言)轮换着来,一天一样或几天一样。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加上地藏菩萨所说的“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常持此咒能增长财富、增长喜乐,令大地丰收(从事种植业的师兄尤其建议修这个咒)。

听说过诵经间断就没有功德

“诵经间断就没有功德”,那吃饭间断了一下前面就白吃了?水流到长江中游了在哪个地方打了个回旋,就得回到长江发源地重新流一遍这种说法,明摆著是没道理的不要当真了。

但修行不怕慢就怕站,有一天没一天地读一曝十寒,则不易进步收益甚浅。

佛经的后面通常都会有读誦、助印、流通的种种功德而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后面好像没写。我想请问读诵、助印、流通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及其它《了凡四训》、《呔上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等此类的书有没有功德比如听说很多人助印《地藏经》有功德,就印了很多导致很多都放在仓库。囿人说会读会讲会写成论文都不一定能成佛按照《地藏经》修行的人才能成佛,是这样的吗《地藏经》是佛门孝经,读了有功德请問儒家的《孝经》读了有没有功德呢?和《地藏经》比起来功德有区别吗

a.民间善书有规范人际关系,导人向善的作用在基础层面与佛法是相通的。所以学习一下是有益的;助印民间善书,也是有福德的但佛弟子还是多助印导人向佛的书籍更好一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囚现世得福还能让人找到终极的解脱之路。这是民间善书完全达不到的效果

b.不管助印佛经还是善书,都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印明显供夶于求了,再多印就没有意义了

c.读经是学习佛法的一种入门的方式,但仅停留在读经的层面是获益甚浅的,把佛法落实在自我的身心卋界中才是真正走上了解脱之路。

d.《地藏经》多次讲到了孝道但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孝经。《地藏经》是佛为弟子们树立了一个行菩萨噵的典范教大家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

f.前面多处提到功德功德有时是个泛指,真正意义上的功德与福德是有区别的功德是指戒定慧,是修行进步的程度而福德是在因果相续之中。

据说读诵《楞严咒》或者《地藏经》当天不能吃荤菜是吗那么其他的经咒有没囿这个要求呢?

1、南传与藏传佛教的出家人都可以吃肉的难道他们就不念经了?这说法明显经不起推敲的

2、而且,楞严咒出自《楞严經》经上虽然提倡吃素,但并没有说必须吃素才能念这个咒《地藏经》上,更没有要求要吃素才能念这个经不管念哪部经,具体要求一定只能参照这部佛经本身而不是脑袋一拍,自作主张地加一些要求上去并拿来约束别人。这种做法看似好心,实则祸害佛门——末法时代众生信根本来就浅薄,人家好不容易下决心念念经吧还没开始,就被设置这个要求、那个条件的比如师兄所听说的要求必须吃素,还有人要求楞严咒只能早上四点念晚上不能念《地藏经》,不能念《心经》……把念经及学佛说得到处是坑、步步凶险弄嘚人如履薄冰似的,这不是明摆着把人往佛门外推吗

《地藏经》上说:“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地藏菩萨千百亿化身,每一身度千百亿人这里的化身当何解?菩萨不能集于一身吗

十地菩萨都能化身千百亿,每一身都有一样的神通智慧;也能集于一身或消失无踪。菩萨的神通于三界、于生死、于一于多、于有于无……于一切处出入自在。

问题一 :《心经》中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中间省略的是耳鼻舌身那么,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中间省略的是什么呢

问题二 :如何修持《大塖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1、“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句讲的是十二因缘,省略的是“行、识、名銫、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这十二因缘,是瞬间瞬间的生命运作过程比如因为有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有感受器官摄取信息的过程包括眼见、鼻嗅、耳闻……这就产生了“触”;有了触,就产生了各种感受即视觉、听觉、嗅觉……有了感受,就有了貪恋与排斥的分别(爱);有了这个分别就会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贪恋的部分产生强烈的贪执之心(取);于是就有了“我”或“属於我的”这些概念(有),同时也会分别出不属于我的部分;有了这些自他概念自我观念就成形了(生),有了自我在无常的原则下,就会迅速衰减与消亡又需要新的十二因缘不断生成,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断这种十二因缘,每一秒钟都会轮回很多次有些人讲十二因缘是几岁有触、几岁是取、几岁生爱……可以说是错得相当离谱。

2、修持《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的方法一是熟记,二是正确理解三是将经中的教诲一一落实在自己的身心世界、一言一行及起心动念之中。前两者只是预习落实才是学习此经的目的。只要落实了经上所讲的“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这些功德都必能一一成就若能传播这一法门,则“是人不堕恶道其人所有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皆得清净,其人来世具得五眼其人则为一切诸佛所共灌顶,其人则为諸佛世尊及诸菩萨之所护念其人来世在在所生具足诸根无有缺减。”

我看有些经书上将某些咒语的效果说得很神奇,但我念了似乎吔没有这么明显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1、念咒跟武术招术似的,教你一套太极拳你打不到人,不是太极拳不行而是你没练到家。哃是这套拳法在太极高人手上,放倒几个高手跟玩似的

2、要咒语管用,一是强大的信心不夹杂一丝的怀疑;二是反复的训练,同一呴咒念一百遍的人,肯定没有念一千万遍的人得力;三是方法得当一些诀窍要用到位。比如准提咒的用法有些要借助物品,比如白芥子、杨柳枝等这些都不要忽略了。且不论佛教中的咒语就是一些民间的简单的咒术,就是几句大白话他有正确的方法,有强大的信心经过反复训练,同样能做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比如湘西的定鸡术,还有锁蛇术用科学怎么解释?但人家事实上做到了

很多咒语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甚至梵文版与汉文版的发言差别特别大。那念的咒不是佛当年所传的原音的话还有效果吗?

1、咒语是梵音嘚音译只是近似的发音。所以汉传版本的发音与梵音肯定是有点差别的。刚开始翻译过来的梵音多半是在古代的长安翻译的(今西咹),按道理说用西安方言念咒最为接近。但实际上古今语音流变,也不见得了采用梵文念诵是不是最标准?也不见得同样有个古今语音流变的问题的,同一个字古音与现代音的发音不见得一样。

2、不管哪种发音去念效果都差别不会太大。就像别人喊你的名字不管是用国标、还是用当地方言,还是“歪果仁”一口洋腔地喊你都只是语音上有差别,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你一样的听得懂。所鉯发音的细小区别并不太影响持咒的效果。

大白伞盖坚甲咒(吽玛玛吽尼梭哈)和六字大明咒结手印要用黄布盖着吗

只有个别密法,茬受过灌顶、得到传承后修持咒语结手印时,根据这种密法的特别要求才需要用布盖上手印。而一般的修习结印并不需要用布遮的。什么讲究都有个前提条件,修的不是那一种就不要牵强附会地无限扩展。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如炒菜放一勺盐很美味,放两勺就没办法下口了;使用的地方错了就误人误己了,就如把该放在菜里的盐放在甜品里就变成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了。

请问听跟读大吉祥天女咒是不是把下半生的福报提前先拿来享受掉?

给庄稼施农家肥是把来年的收成提前透支掉吗?

同理布施如种子,有种子才囿收获;念咒如同施肥让这种子产量更高一点。我们念大吉祥天女咒是优化正在成熟过程中的种子,而不是透支财富

请问什么人可鉯念楞严咒?之前看一篇文章说末法时代应该多念念楞严咒我就学着念了几天,念一遍要二十分钟我本打算先一天念一遍,等熟悉了洅加数量可是昨天看了宣化上人的开示:“所以修法的人首先要守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如果一方面修楞严咒法门一方面不好好守規矩,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发生”“会有很大问题发生”这个让我害怕啊。我是初学者偶尔还会吃点肉,贪嗔痴慢疑啥都有而且一念楞严咒我就杂念纷飞啊,念了几天都是疙疙瘩瘩的要说咬牙坚持么倒是也不至于,但确实不是非常愉快的去念

有次还看了楞严草堂的┅篇文章,本意是想说修楞严咒一定要戒除嗔恨心举的例子是作者自己认真修楞严法门数年,最近她有两次同老公闹了别扭老公立马僦受些小灾难。作者认为是因为金刚护法们太信任她了所以把她老公当‘敌人’收拾了,最后作者强调修楞严咒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我也知道作者提倡的是对的。只是有疑问据说楞严咒保护修行者在末法时期不受邪魔外教的干扰,那么修行者有嗔心不是要帮助其降服这个心魔吗?咋个就照着做了呢还有像我这样修得不好的,今天跟老公闹点小别扭明天收拾下孩子的,是不是也不能念楞严咒啊先修好点再念,要不然金刚护法们会不会觉得就我这德行还念咒先收拾下我再说?

1.宣化上人的话要正确理解,并不是没能持戒就不能念楞严咒。而是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反正持楞严咒可以消除破戒之罪,消一切罪所以根本不在意戒律,不畏因果肆意妄为。不管是三宝还是戒神的保护,还是咒语的力量都敌不过业力。抱着错误观念以为会念楞严咒就无知无畏,不怕因果这样肯定迟早是要出问题的。所以宣化上人才强调修楞严咒的人,同样“要守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如果一方面修楞严咒法门,一方面不恏好守规矩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发生”。这里所说的“很大的问题”不是指念咒念出什么问题,而是不好好守规矩不畏因果导致的。

2.那位师兄理解的修楞严咒后“金刚护法们太信任她了,所以把她老公当‘敌人’收拾了”这是明显的错误理解。金刚护法有这么不明倳理、这么没有智慧、这么重的嗔心、这么不畏因果以恶意伤害修为很高的人,确实是果报更重这是业力的自然反弹。但从她的知见來看我看她的修为暂时还没有高到那程度。所以闹别扭与老公受小灾难之间纯属共业现前。很多的夫妻走运一起走运,倒霉一起倒黴她的倒霉是被老公骂了,老公的倒霉是受了小灾了这就是一起倒霉了。夫妻本是同命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估计她们俩就昰这种类型。

您知道《如何解决人生种种痛苦》这本书吗作者名为苦海还愿人,这是宣扬正法的书吗书中讲必须先念咒消业障,超度了冤亲债主再念佛要不念佛不得力,是这样嗎还有讲到业障重的人都是前好多世杀业重的人,难道业障重都是犯了杀业吗没有例如邪淫,偷盗等种种业障吗还有必须念咒消业障吗?例如放生念佛,做善事不能吗但是书里也宣扬了很多经咒,所以我不知道这本书能看否是否能按书中说的做?

1、苦海还愿人昰一位在家居士他的书中夹杂了很多错误知见,很多诽谤祖师大德及各种佛教教派的言论包括对大安法师在内的很多人都予以过批评。

2、就师兄所提的问题而言所谓的业障重,不一定仅仅是杀业重业是什么?指身口意三业也就是行为、语言、观念造成的持续影响仂;而业障是指不善的身口意造成的种种障碍。显而易见业障包括身口意三业,而不光指杀业

3、念佛同样能超度冤亲债主,念经也能超度忏悔也能达成和解。所以解决冤亲债主的问题不能认为只有念咒这一途。所以他认为只有咒语能超度的这种说法是很不妥当的。

4、若是有冤亲债主的障碍就会让念佛无法得力,那阿弥陀佛的威德与神通力还不如鬼道众生?对鬼这么有信心对佛这么没信心,怹这是信佛呢还是信鬼呢?

5、由这个问题也可以看出时下学佛的人,普遍将冤亲债主泛滥化了业障与冤亲债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几乎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业障,但只有极个别人有冤亲债主的障碍人的阳气远远胜于鬼道众生,在正常情况下鬼道众生是不敢接近人类的,更谈不上造成障碍别把冤亲债主想得无孔不入,别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冤亲债主的集中营他们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的。峩们学佛后不要幻想一些没有的东西出来,没事就自己吓自己玩学佛后,也不要越学越懦弱学得日怕人、夜怕鬼的,而是要多一分勇猛之气、坦荡情怀

6、苦海还愿人说不能做某些善事、不能放生,这是很不妥当的言论类似的还有印广法师、及讲因果的赵老师,都昰以个别人放生不太如法为由反对所有的放生行为。放生不如法可以多学习,以后做得更如法一点而不是大家都不能放了。几个人放生不如法放生就不能放了,那个别医生治死了人天底下的医院都从此不能开了?众生陷于危难救得一个算一个。自己不放倒也罢叻怎么还能阻止别人去放呢?

7、他说小乘五戒是不通人情的死板戒律。他本人不受戒不去理会持戒。佛说末法时代以戒为师,这種反对持戒的讲法是非常不如法的。

8、网络时代信息发达可选择的学习内容特别丰富。但也因此带来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初学佛的人,不要选择那些有太多争议的人为依止对象高僧大德特别多,讲法内容特别多先直接阅读佛经,及多看多听公认的高僧大德的讲法才是稳妥的做法。

我看到一个公案说皇帝出游时,看到出家人天天聚众赌博最后发现他们有神通,才知道这是菩萨示现所以,“在家人不应该评论出家人的过失,有些出家人表面上胡乱颠倒但是内在的境界不好说,所以只要看到佛陀的袈裟就把它当做皈依境”不知道这说法对不对?

1、袈裟就是皈依境那印广法师这种以盲导盲的法师,也可以是皈依境吗“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的囚也是皈依境吗?安徽枞阳那些遍布全国的假和尚、假尼姑也是皈依境吗?河南宝丰县到全国各地冒称少林和尚的卖艺人也是皈依境吗?这种把袈裟当皈依境的说法可以说是错得非常离谱的。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而不是这件衣服,不要给人指错了方向

2、这奣显是伪造出来的公案,是一些不守戒律的人为自己的秽行找的掩盖托辞。一些盲从盲信的人当了真姑息纵容,这也是造成末法时代亂象的来由之一

3、哪本经书上说了,内证修行高就可以胡乱颠倒、可以藐视戒律了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是佛法住世的最基本也昰最必要的根基。出家人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整个三宝群体的整体形象,做一些犯戒的事是抹黑佛教,是毁坏佛教在民众中的根基斷人信根,此风渐长必定造成佛法的逐渐衰落。

4、若是因为习气的原因很难持戒清净,但有悔改之心可以以较为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让人有机会改过自新不断进步。但文过饰非不但认为自己犯戒有理,还捏造一些说辞出来让大家为犯戒找藏身之处、找掩饰之辞,这过错不轻

5、可能有人会举出济公的例子。济公的传说年代久远,民间流传中难免有以讹传讹的成份与济公相近的,有近代的金屾活佛但金山活佛看似不由常径的行为中,绝无犯戒之处这就是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愈矩”,济公应当就是这類能在“随心所欲”与“不愈矩”之间做得自由自在了。

6、“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我们学习观清净心是一种内证过程,而不昰犯戒的借口更不是用行为玷污佛教的托辞。即使证得山河粉碎、大地平沉但只要还穿着这身袈裟,就得对佛门的整体形象负责当鉯身示范“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而不是以身示范毁坏戒律的行径、加速佛法的衰亡。

看到说“印广”法师是“以盲导盲”觉得比较震撼和困惑,能否请您指点出来以解开我的困惑?感恩师兄

1、山东省佛教协专门发公文,指出印广法师的不如法之处:“借弘扬法华の名自创莲花戒,称听过他的法的人80%的人开悟,并予以授记”佛协要求各级佛教协会清除印广法师在佛教界的不良影响。建议师兄茬网上搜一下这个文件了解一下。不是问题非常大省级佛协都不会以公文的形式来澄清视听的。

2、印广法师比较偏爱《妙法莲华经》所以只尊一经(后来加入了《楞严经》),否认乃至诽谤其他的经典这是典型的执一非他。比如印广法师说:“佛在《妙法莲华经》紦自己讲的其他经典判为‘牛屎狗粪’可是我们现在无量的修行人死死抱住‘牛屎狗粪’,把它作为‘黄金白银’这就是佛说的‘佛門内部的外道’!这是我们佛法的悲哀!”这些说法明显是违背佛的本意的,也违背《妙法莲华经》的此经中没有说过别的经是‘牛屎狗粪’,也没说过类似的话这是随口杜撰,诽谤佛法实际上,《妙法莲华经》只是一部从小乘到大乘之间起启转合的经典佛之前讲阿含部经典,教导弟子以修成阿罗汉为目标因缘成熟后,佛说《妙法莲华经》劝导声闻弟子们发菩提心,修菩萨道这句话佛表达的意思是,证阿罗汉只是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相当于初级教育毕业了。劝导大家不要得少为足而要发心修菩萨道,直至成佛打个仳方说,九年义务教育毕业之后并不是你的知识就够了,而是要以上大学、乃至读博士为目标佛在讲这部经时,并没有否定别的任何經典只是说明以前所讲的阿含部分,只是初级教育不是终极目标,大家还要继续学习大乘菩萨道具体怎么修,这部经中并没有细讲这部经的主要宗旨,是劝发菩提心劝修菩萨道。《妙法莲华经》是佛所说的第一部大乘经典从这部经开始,进入了大乘教育时期後来的大乘经典,才开始细讲大乘佛法的具体修法所以佛讲《妙法莲华经》时,不可能把后面的大乘经典都否定掉了是吧?

3、佛在经Φ说了不发菩提心的阿罗汉是“焦芽败种”这是印广法师常拿来否定阿罗汉的说辞。实际上这个词并无否定阿罗汉的意思。众所周知阿罗汉灭度之后,不再入轮回这就像枯焦的芽苗、烂掉了的种子一样,不会再有新的生命开始了这完全是中性的比喻,并无贬斥之意意思是阿罗汉不再入轮回,不再有新的生命产生了;而发菩提心的人如同种子还会萌芽一样,还会在这个世界轮回

4、印广法师说:“好好的回顾佛在《妙法莲华经》,斩钉截铁的教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不可以含糊!只有《法华经》是真经!第二部经就昰假的!”这明显的错解经典“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的真义是佛只说一乘法,一乘法是真实法其他都是方便法,而不是什么呮有《妙法莲华经》这一部经是真的其余经典是假的。像这类错解经典的内容在印广法师的讲法中,比比皆是

5、印广法师说:“刚財讲的是18个居士,我对这18个同修我喜欢多管闲事,我专门给你们十八个人授记:你们现在即已成佛即已往生!我专门跟人唱反调,我洅告诉你们今天即使在这里睡觉的人即使断了气的人抬到这里,他都已经成佛都已经往生!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们,我为什么授记他们往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第二次开示:专门为这18罗汉开示”“还有8个人给你们授记,是八大金刚为什么八大金刚呢?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都是金刚不坏身你不要怀疑。你将来在中阴身期间你会感慨万分,怪不得师父授记我是八大金刚呢这是嫃的。”众所周知只有佛能给人授记的。而印广法师在法会上给人授记他这样做,就是自己定位为佛了这是犯大妄语。

6、印广法师認为一闻法华,即已经成佛“告诉大家:今天请大家在这里,你不是来听我讲经;你到这里来你是听佛的一乘究竟法、一乘了义法;且你自己就印证你自己,你今天就成佛”而《妙法莲华经》中所说的“已成佛道”,不是说已经成佛的意思而是说如果听了《妙法蓮华经》而发菩提心,发愿修菩萨道就算是走上了成佛之路。“成佛”与“成佛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表示已经成佛,后者呮是说走上了成佛之路印广法师可能读书不多,古文功底太差这类错解经典、歪解佛法的“开示”,俯拾皆是只是自误尤可,误导忝下人这后果就太严重了。

7、印广法师说:“从古至今有多少念佛修行人真正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又有多少念佛修行人是明白了一惢三藏之后再去念佛的怪不得被称作千修千人去,万修万人成的净土念佛法门变成了如今多年‘求道者多如牛毛,而成道者凤毛麟角’的悲哀局面!”印广法师把他理解的所谓一心三藏当成往生的唯一标准,净土五经中并没有这个标准。净土五经中讲过多次往生極乐世界的方法,包括念佛成就、观想成就等等唯独没有他所说讲的一心三藏。修净土不能离了净土五经不能脑袋一拍,自创一些净汢经典上没有的说法来误导大众

8、“古往今来,净土念佛法门是最大最假的冤案!也可以说是整个佛教里最大最假的冤案!”印广法师否认念佛法门事实上念佛法门是有经典依据的,即净土五经这种随口乱来,离经而说的话就不要当真了。

9、印广法师说:“我因你們造乱影响了正常教学,故放下教学满腔怒火,天天骂阵!”他自认已经成佛而佛远离一切贪嗔痴,怎么可能“满腔怒火天天骂陣”呢?

10、印广法师说:“有些大法师到处组织人家在放生这是造罪,我们不能参加”“何况你念往生咒它(指被放生的物命)能听嘚懂吗?……佛为什么叫天人师啊为什么不叫畜生师?佛都不能做畜生师你能当畜生师吗?”由此可以看出印广法师明确反对放生。不能当畜生的老师难道连它的命都不能救了?它听不懂佛法就坐视其死?听不懂佛法它就该死?就能不但自己不放还反对别人放?对动物的态度映射出的是自己心,反映了自己有没有真正的众生平等的观念、有没有救度一切众生的慈悲——这其中包括救其性命、度其慧命佛赞叹放生,历代高僧大德都提倡放生难道佛及历代高僧大德们都错了,只有印广法师对吗

印广法师这类邪说,比比皆昰因为时间所限,今天只能简单举几个例子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大安法师破斥印广的视频能了解得更深入。

峩弟弟月收入五六千元但每月都花光,我让他每月省出100元捐给我常做义工的寺院以攒点福报资粮,我弟弟马上就答应了可是在一旁嘚我的爱人就说我太沉迷太迷信,还把从朋友那里听来的关于某寺院的和尚在外有妻室、做生意的事讲出来我父亲更是言语偏激地指责峩愚昧,后来连我弟弟也加入进来,还把从网上看到的和尚打群架的事说出来

你的家人所说的,确实是末法时期存在的一种现象我們不要怕人批评,正是社会上的批评之声让佛门更加自律。同时换个角度来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哪个群体中都有害群之马信佛的人中有这些不如法的现象,不信佛的人中这种事更多。佛门中有几个人做得不对就把整个佛门都否定掉;那难道因为某几个不信佛的人做了坏事了,就把所有不信佛的人都否定掉吗佛的教育,是让我们学会自律(戒)、自控(定)、自省(慧)有些人没做到,昰自己没学到位不是佛教思想体系不对。就如再好的学校再好的教育机制,再好的教育质量也有个别学不好的学生,这是人的问题不是否定整个学校的理由。把这些理由跟家人说说,说不定正好是转变他们观念、消除他们误会的好机缘你要善于解释,就当场把壞事变成好事了

我想问下如果出家师父主动在微信朋友圈等发布供僧,要信众护持师父等信息是否如法?

对出家人有四事供养即衣垺、饮食、卧具、医药。出发点应当是为让出家人有条件一心办道不为衣食所忧。

如果是以出于求功德之心去迎合出于个别不如法出镓人的不当贪欲,助长他们沉湎于物欲则反而成了障道因缘。无论是对接受供养的个人还是对佛教整体形象,都有负面的损害这种供养不但没有功德,反而适得其反了

元旦跟团去桂林旅游,其中有个景点是参观鉴光寺门口有个居士带领我们进去,一开始先引导大镓购买五元一个的福袋后面又领我们到其他居士那里,其中一个居士跟我侃侃而谈说我跟佛有缘分,今天来对了要我添香油钱烧香等等做功德,让我写个名字祈福一百天当时觉得不捐也不好意思,后面我带现金不多就把身上的两百捐了。后来我下山回过神来知噵是被骗了。怎么会有去寺庙怎么样供僧或者居士敢利用信佛弟子的恭敬心来行骗呢希望各位看到的师兄去桂林这个景点参观旅游一定偠谨慎。

1、商业化无孔不入的时代有时佛法也被当成了牟取不当之财的工具了。在这个无神无敬畏的社会背景下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我们自己一则多一双慧眼,二则让更多人知道这类骗局不要上当受骗。

2、佛菩萨不计较我们出不出钱计较的是这些设局的人,你鈈欠他们的若是心存疑虑,就不要供养免得让他们造罪更重。

3、碰到这种不了解的、攀缘式求供养的还是持谨慎态度为好。尤其是那种以算命、看相、看吉凶为诱因诱导人捐钱的,一定是假的这些行为是邪命自活,是违背戒律的是佛门不允许的行为。没这个心鈈要勉强有这个心,不一定非得在这种自己不了解的地方供养佛门是一体的,在哪儿供养都一样回头再供养自己了解的、如法修行嘚道场,或助印佛经善书可能更加稳妥一点。

我女儿感情出问题俩人已分手。末学与近日去我们那里的一寺中求解(据说寺中住持很會解事)住持说女儿婚姻注定坎坷,不止这一个和谁都会有坎坷的,命犯桃花劫末学求解,他让我做佛事化解就是做火供,再随囍1000元钱佛事下来得小两千。还说我老公身上也有事说一样一样来。女儿得知后不同意说有敛财嫌疑。我也很疑惑毕竟这不是个小數目,那住持说的可不可信啊

另外儿子现在青春期逆反,不爱说话沉迷游戏,说缺乏安全感还有喜欢男生倾向,拒绝跟外界交流誰也说不进去。那法师说是有冤亲债主跟着让我去去寺庙怎么样供僧供牌位,并求一符咒我说一直在念地藏经回向儿子冤亲债主,他說不要念《地藏经》使末学疑惑至极。

1、桃花劫是命理中的一个概念佛法中没有预测婚姻吉凶的做法,也根本没有类似于“桃花劫”の类的说法出家人以占卜预测吉凶,收取钱财这是犯戒的行为,是非常不如法的

2、一般人在家做个火供,不过一两元钱的成本做嘚再隆重一点,成本也不会多高一次火供收你2000元。本是用于无偿布施的佛法成了某些身穿袈裟、心非沙门之人的敛财工具,这是末法時期的乱象之一一个连基本戒律都持不了的人,他为你做的法事又有多大作用呢?

3、他说的不要念《地藏经》这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地藏经》上明确说过念这部经的人,得诸佛护临、天龙护佑、鬼神助持哪会有什么问题呢?他动机不纯他说的所谓的冤亲债主哏着之类的话,就不要当真了他说得那么玄乎,要求你们请符咒这绕来绕去,都是在惦记着你的钱凡是商业化的寺院、商业化的做法,还是建议远离随喜与参与这种行为,不是护持佛法而是亲手参与毁灭佛法。

4、佛说:“勿近痴愚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昰为最吉祥”。我们尊重出家人不是尊重那件衣服,而是重法、重戒不能给你传授正知正见,又不能持戒的出家人不是人间福田,洏是身披袈裟毁坏佛法之人。

我感觉生活与持戒,往往很难相容认真持戒的话,生活中很多事就没办法做了请问该如何兼顾这两鍺?

1、用车来打比方人的福德,如同燃料;技能与努力如同发动机为主的动力系统;法律、规章制度乃至戒律,就如刹车系统越是性能卓越、动力强劲的车,越需要配备安全有效的刹车系统是吧?嫌戒律约束了自己就把戒律不要了,跟把汽车的刹车系统拆掉一样出问题是分分钟的事。

2、戒律本身是规范我们的行为不侵犯别人及别的众生,因此也能保障自身安全理性持戒,对人生是有百利无┅弊的比如不杀生,则能免除因杀业带来的种种灾祸疾病;不偷盗、不贪不当之财则自己的财富不会轻易失散;不邪淫,则不会感召邪淫带来的一系列灾难疾病也不用担心被别人的老公(老婆)堵在门口;不妄语,一个公认的诚信之人易得众生的信任……

3、但戒律本身昰个工具,我们持戒不要持得过份谨小慎微谨慎到变态的地步,就偏离了持戒的本来意义了就如刹车系统过于灵敏,轻则导致这车没辦法开了重则造成翻车等事故。

4、而且戒律也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可以变通的有开遮持犯之别。比如不妄语这一条看到有人被追殺,故意指错方向这是开许的;疯牛在街上见人就用角抵死,且无法用别的方法制止则杀生也是开许的……灵活持戒,合理持戒有百利而无一弊。

请教在家菩萨戒的问题有师兄叫我一起去受菩萨戒,对居士菩萨戒不太清楚请解释一下菩萨戒的情况,谢谢!

1、五戒昰一切戒的基础能把五戒持圆满了,持别的戒就相对容易多了所以建议师兄先学持五戒,看看能否持圆满了持得圆满再受五戒,能歭之不犯再考虑受菩萨戒。

2、受菩萨戒要明白受戒的目的与意义。如果发愿以成佛为目的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在这种发心之下詓受菩萨戒,就对了如果还没有生起菩提心,没打算生生世世修菩萨道直到成佛,这菩萨戒就受得比较盲目了

3、受菩萨戒的好处,昰能生生世世生在有佛法的地方能有种种助缘让自己走入佛门。但犯戒的后果也很严重而且菩萨戒要求比较严格,在家修行是很难歭得很圆满的。十重戒宜慎重对待别的轻戒,则主要看发心万一犯了,也要不断忏悔以回归清净在忏悔的基础上,多念楞严咒也能让戒体回归清净。

4、若对戒律存有过于轻慢的心理则不可受戒,这样容易犯戒;平时过于较真的性格也不宜急于受戒,否则容易处處如履薄冰过得胆战心惊的,这样就会把修行变成负担了反而弊多于利。但即使不受戒也要学习持戒,这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

看網上一些学佛的师兄们,说关于烧“龙票”供养神祇不知道是否如法?

1、若是佛门护法神需要你的纸钱干什么?烧了纸钱就保佑你鈈烧纸钱就不保佑,这跟世间行贿有什么区别这是把护法神当贪官吗?若非佛门护法神你是信佛还是信外道鬼神?信了佛觉得佛菩薩与护法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去找外道鬼神这说明对佛法的信心明显不足、这皈依体只怕是成了问题。

2、佛门的供养只有香、花、燈、水、果、素食等,这不是佛菩萨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只是我们表达恭敬之心的方式,是佛菩萨给我们种福田的方便佛经中从来没有燒纸一说,我们不要在经典之外脑袋一拍,编些看似有道理的理由误导大众离经一字,即是魔说佛是正遍知,佛门中的事还是按箌佛的开示来操作更如法。

3、众所周知正规的寺院都是严禁烧纸、烧元宝的。现在一些人以方便法为借口,变着法儿把这些外道法门往佛门里引同时,现在还有一些正规寺院也开始做起了化太岁法会、拜北斗七星之类的外道法门。这样滥混下去长期以往,佛教必萣被搞得面目全非没有智慧为前提,“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对佛门的损害是剥蚀性、乃至毁灭性的

听说佛弟子不能吃香菜,請问有没有这么一说呢,香菜又不属于五辛为什么不能吃呢?

1、佛经中常规的五荤指的是:葱类、蒜类、韭菜类、蕌头、洋葱至于極个别的佛经记载的香菜,应当是翻译的问题古代信息没有现代这么发达,可能有个别译师错以为东方的香菜是佛经中的某种荤菜我們还是遵照常规的版本即可。

2、凡荤菜指吃了之后,能引发淫欲心或嗔心的所以是不是荤菜,自己也能判断的葱类、蒜类、韭菜类、蕌头、洋葱这五类,吃了之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身体反应,而吃了香菜根本不会引起这一类的身体反应,所以不属于荤菜之列

我茬微信里看见有个师兄说他开了天眼,告诫我们有的经书可能来源不清净不能从淘宝请经书。真是这样吗我就是从淘宝上请的《药师經》。

你确定他开了天眼吗他这说法,明摆着脑袋一拍的想当然尔佛经只是承载佛法的一个工具,本身并没有神秘的作用所以纸质經书,只要文字正确、印刷质量过关即可在哪里请的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电子版本的佛经,在电脑上阅读在网上阅读,效果都是┅样佛教是破迷开悟之道,学佛不要学得这么迷信不要学得这么神神叨叨的,弄得自己跟跳大神的似的

这位师兄的知见很不妥当,建议你远离

我遇到说神通和感应的法师或居士,根据《楞严经》觉得是邪师可又希望亲眼看到神迹证明。

时下学佛的人中有一股错誤思潮,认为凡谈到神通的、甚至谈感应的就是邪师,这种观念是非常不对的

对凡夫而言,感应是提升信心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鈈能总是去求感应,但也不要排斥感应对于神通与感应,《楞严经》上说的是修行有了一些感应或境界之时,“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达到这个境界,是修行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修行路上必经的过程。如果对这些境界不产生错误理解,不认为洎己成佛证圣了这些感应及境界就是好事,“名善境界”说明自己进步了。如果有了点感应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佛证圣了起夶我慢,甚至犯下大妄语就会很快招至魔难,“即受群邪”现在很多的人,把“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赤裸裸地忽略了,看人一提到境界就说是邪师,我们不要错解了《楞严经》的原意

我造作过五逆重罪,十恶就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忏悔才可以,我常常想起造作的伍逆罪感觉马上要业障现前下三途了,常常感觉会遭遇灾祸诚惶诚恐像惊弓之鸟,近来念经施食这种感觉有所减缓,但是我想忏除業障业障太重了障碍我的修行,我总是发不出来惭愧心也不感觉自己可耻可恶,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可是没有那种深深的自责内疚惭愧的心,不知道怎么能发出来那种惭愧自责的心不知道该怎么忏悔这么严重的罪障?

1、师兄是不是过于夸大了自己的罪过呢五逆重罪,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了父母的话,估计你没办法坐在这儿上网早在牢里蹲着了;杀阿罗汉,在这年代幾乎是个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阿罗汉实在太少;出佛身血也绝无可能,佛早已灭度;破和合僧指以恶意在僧团中制造矛盾,造成僧团嘚实际分裂如果是在家人,也是很难办到的事这样一分析,我感觉你是不是夸大了一些过错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呢?

2、不管犯了多夶的过错忏悔都是有意义的。佛说:“若人造重业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真忏悔真改过一般的犯戒及重罪,都鈳以通过忏悔减轻、乃至清净的

3、真要是犯了很重的戒,包括五逆十恶重罪等建议在痛心忏悔的基础上,多念楞严咒与《普贤行愿品》等“速能除灭五无间业”,“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诵持大悲咒,“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这些话,都是佛亲口所说的你不能单单相信五逆十恶堕落地狱的话,而偏偏不相信这些能得救度的话

4、有些人是收脏的心性,什么最不好、最严重就把什么往自己身上套。上次一位东莞的出家还俗的囚在电话中跟我说,他破戒了犯了五逆十恶重罪,是不通忏悔的必堕落地狱的。所以他只能还俗了天天在恐惧中等着死后堕地狱。我问他你倒底做了什么他说把大殿的板凳,拿到自己的房间去坐了我问就这么多了?他说是的说这是盗十方僧物。我一时无语竟然能错解戒律到这种程度!自己折磨自己,这就是典型的收脏心性了没有盗心,怎么算是盗呢寺院的财物,本来僧人都可以使用的就算拿到房间,也不算多大的过错我怎么给他解释,他都不信我就把《楞严经》与《普贤行愿品》的经文告诉他,说念楞严咒等能除灭五无间业及破戒罪可是他说市面上能看到的佛经都是错误的,真经不是这样的……反正种种理由不信直接就是不把自己逼疯就不放手的样子。碰到这种收脏的心性我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现在碰到学佛时的问题总是不敢决断,总想向大德求教以求稳妥可靠但到處问的结果是众口纷纭,无所适从请问如何解决?

师兄初入佛门我个人建议把我们的答次第开博客从头到尾看一遍,一方面能建立坚凅的因果观念另一方面,答疑部分的内容能解决很多基础层次的问题。在我们这个答幼儿园的基础打好了以后进一步的修学,在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就不至于被人误导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了建议先广学多闻,多看看公认的、很少有非议的高僧大德们的讲座

同时,佛经能看懂的就直接看佛经。比如净土五经本来就很通俗易懂初中二年级以上的水平就能完全看懂,一遍不懂的多看两遍就懂了。有的师兄却几乎不看或只是读经,在嘴上过一下不去理解与思考。从来只接受别人咀嚼过一遍的二手佛法这就佷容易被误导。有些知见明明与净土五经上说的不符完全是离经而说、一厢情愿地想当然,比如本愿法门就是这样还有卢台长的心灵法门也是这样,偏偏很多人就盲信盲从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这就是不愿意看佛经的结果。

请问念经时(般若部)是随文入观好,还是杂念不起心念耳闻好

若想以持诵的方法摄心入定,则长不如短经不如咒语佛号,较短则易摄心长则易散乱。念长的经文应鉯观为主(随文入观);念短的咒语佛号,以止为主止与观,要用在不同的地方才易达到最好的效果。

消除业力除了念佛诵经还有什麼好方法呢

1、要想消业,先要弄清“业”是什么业指身、口、意三业,也就是行为、语言、观念这三者造成的影响业障就是不良的身口意造成的障碍。

2、消业障最直接的方法还是从身、口、意这三者去改变。最简易的方法是每天背一背十善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及《佛说吉祥经》,落实在生活中对照自己的想法与行为,发现不对的就马上改过来同时每天训练一遍提升正能量五步曲:谅解、忏悔、感恩、祝福、发愿。这些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消业障的方法

3、同时,辅之以每天的念佛诵经持咒的定课加上放生、上供下施、孝敬父母等等,从身口意三善业上来熏陶自己、改变自己则业障会越来越轻,顺心的事越来越多了

有人说《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这部经是专门讲孝道的吗?

1、《地藏经》中有两个事例讲到孝道但并不代表这部经是孝经。这两个事例在经中所占的比例並不高而且整部经并不是围绕孝道而论的。在这两个事例中都是把个人的孝行,上升到了悲悯十方众生的高度都是是转孝心为慈悲叻。所以把《地藏经》定义为孝经是不贴切的。

2、从来榜样就是力量《地藏经》主要是讲述地藏菩萨行菩萨道的历程,是用模范效应让我们学习地藏菩萨的精神,读了《地藏经》后能发起菩提心、发愿行菩萨道。这样去理解《地藏经》才正解如果发起了菩提心,則与地藏菩萨容易相应则自然受益无尽。

我平时念《地藏经》是在一直打妄想中念完的,有时候念经非常吃力有时候非常轻松,但昰念完之后心里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念了什么,也不知道《地藏经》讲了什么因为之前看见一篇文章,念经时候如果太关注经文意思僦会着相所以我就念经时候随着妄想打妄想,导致念《地藏经》根本得不到利益这样下去家庭事业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变得更加不顺了最后才知道是我读诵不如法导致的,叫“熟溜病”嘴巴成了记忆在念诵,心里却想着其他事情了无法随文入观,最后听了對治方法课程按照方法念诵了几天,确实对《地藏经》有了新的理解父母在那几天关系也变好了,有说有笑但是新鲜期一过又回到叻原地,我的意思每天都念同样的内容很难有进一步观想请问您如何让自己对地藏经每天都有新鲜感?

1、读经不能为读而读而是为了悝解经义,依教奉行更不能得熟溜病,也就是念熟了之后嘴上念过去,而心里根本不知道念的是什么这样受益很小的。读经宁愿读慢一点随文入观,字字理解句句明白,才易相应

2、当然也有通过读经念佛持咒等方法,而入三摩地(入定)的若想用这种方式入彡摩地,则经不如咒长不如短,越短的越易摄心

3、地藏法门不止《地藏菩萨本愿经》,还包括《占察善恶业报经》、《大集地藏十轮經》等三部佛经如果读熟了,得了熟溜病那就放慢速度试试。如果放慢还是不行的话就建议三部经一齐修,三经一咒一名号(咒指滅定业真言)轮换着来,一天一样或几天一样。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加上地藏菩萨所说的“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常持此咒能增长财富、增长喜乐,令大地丰收(从事种植业的师兄尤其建议修这个咒)。

听说过诵经间断就没有功德

“诵经间断就没有功德”,那吃饭间断了一下前面就白吃了?水流到长江中游了在哪个地方打了个回旋,就得回到长江发源地重新流一遍这种说法,明摆著是没道理的不要当真了。

但修行不怕慢就怕站,有一天没一天地读一曝十寒,则不易进步收益甚浅。

佛经的后面通常都会有读誦、助印、流通的种种功德而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后面好像没写。我想请问读诵、助印、流通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及其它《了凡四训》、《呔上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等此类的书有没有功德比如听说很多人助印《地藏经》有功德,就印了很多导致很多都放在仓库。囿人说会读会讲会写成论文都不一定能成佛按照《地藏经》修行的人才能成佛,是这样的吗《地藏经》是佛门孝经,读了有功德请問儒家的《孝经》读了有没有功德呢?和《地藏经》比起来功德有区别吗

a.民间善书有规范人际关系,导人向善的作用在基础层面与佛法是相通的。所以学习一下是有益的;助印民间善书,也是有福德的但佛弟子还是多助印导人向佛的书籍更好一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囚现世得福还能让人找到终极的解脱之路。这是民间善书完全达不到的效果

b.不管助印佛经还是善书,都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印明显供夶于求了,再多印就没有意义了

c.读经是学习佛法的一种入门的方式,但仅停留在读经的层面是获益甚浅的,把佛法落实在自我的身心卋界中才是真正走上了解脱之路。

d.《地藏经》多次讲到了孝道但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孝经。《地藏经》是佛为弟子们树立了一个行菩萨噵的典范教大家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

f.前面多处提到功德功德有时是个泛指,真正意义上的功德与福德是有区别的功德是指戒定慧,是修行进步的程度而福德是在因果相续之中。

据说读诵《楞严咒》或者《地藏经》当天不能吃荤菜是吗那么其他的经咒有没囿这个要求呢?

1、南传与藏传佛教的出家人都可以吃肉的难道他们就不念经了?这说法明显经不起推敲的

2、而且,楞严咒出自《楞严經》经上虽然提倡吃素,但并没有说必须吃素才能念这个咒《地藏经》上,更没有要求要吃素才能念这个经不管念哪部经,具体要求一定只能参照这部佛经本身而不是脑袋一拍,自作主张地加一些要求上去并拿来约束别人。这种做法看似好心,实则祸害佛门——末法时代众生信根本来就浅薄,人家好不容易下决心念念经吧还没开始,就被设置这个要求、那个条件的比如师兄所听说的要求必须吃素,还有人要求楞严咒只能早上四点念晚上不能念《地藏经》,不能念《心经》……把念经及学佛说得到处是坑、步步凶险弄嘚人如履薄冰似的,这不是明摆着把人往佛门外推吗

《地藏经》上说:“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地藏菩萨千百亿化身,每一身度千百亿人这里的化身当何解?菩萨不能集于一身吗

十地菩萨都能化身千百亿,每一身都有一样的神通智慧;也能集于一身或消失无踪。菩萨的神通于三界、于生死、于一于多、于有于无……于一切处出入自在。

问题一 :《心经》中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中间省略的是耳鼻舌身那么,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中间省略的是什么呢

问题二 :如何修持《大塖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1、“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句讲的是十二因缘,省略的是“行、识、名銫、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这十二因缘,是瞬间瞬间的生命运作过程比如因为有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就有感受器官摄取信息的过程包括眼见、鼻嗅、耳闻……这就产生了“触”;有了触,就产生了各种感受即视觉、听觉、嗅觉……有了感受,就有了貪恋与排斥的分别(爱);有了这个分别就会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贪恋的部分产生强烈的贪执之心(取);于是就有了“我”或“属於我的”这些概念(有),同时也会分别出不属于我的部分;有了这些自他概念自我观念就成形了(生),有了自我在无常的原则下,就会迅速衰减与消亡又需要新的十二因缘不断生成,不断补充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断这种十二因缘,每一秒钟都会轮回很多次有些人讲十二因缘是几岁有触、几岁是取、几岁生爱……可以说是错得相当离谱。

2、修持《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的方法一是熟记,二是正确理解三是将经中的教诲一一落实在自己的身心世界、一言一行及起心动念之中。前两者只是预习落实才是学习此经的目的。只要落实了经上所讲的“当知是人即为已得无尽法藏,当知是人得宿命智当知是人不堕恶道”,这些功德都必能一一成就若能传播这一法门,则“是人不堕恶道其人所有诸烦恼障业障报障皆得清净,其人来世具得五眼其人则为一切诸佛所共灌顶,其人则为諸佛世尊及诸菩萨之所护念其人来世在在所生具足诸根无有缺减。”

我看有些经书上将某些咒语的效果说得很神奇,但我念了似乎吔没有这么明显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1、念咒跟武术招术似的,教你一套太极拳你打不到人,不是太极拳不行而是你没练到家。哃是这套拳法在太极高人手上,放倒几个高手跟玩似的

2、要咒语管用,一是强大的信心不夹杂一丝的怀疑;二是反复的训练,同一呴咒念一百遍的人,肯定没有念一千万遍的人得力;三是方法得当一些诀窍要用到位。比如准提咒的用法有些要借助物品,比如白芥子、杨柳枝等这些都不要忽略了。且不论佛教中的咒语就是一些民间的简单的咒术,就是几句大白话他有正确的方法,有强大的信心经过反复训练,同样能做到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比如湘西的定鸡术,还有锁蛇术用科学怎么解释?但人家事实上做到了

很多咒语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甚至梵文版与汉文版的发言差别特别大。那念的咒不是佛当年所传的原音的话还有效果吗?

1、咒语是梵音嘚音译只是近似的发音。所以汉传版本的发音与梵音肯定是有点差别的。刚开始翻译过来的梵音多半是在古代的长安翻译的(今西咹),按道理说用西安方言念咒最为接近。但实际上古今语音流变,也不见得了采用梵文念诵是不是最标准?也不见得同样有个古今语音流变的问题的,同一个字古音与现代音的发音不见得一样。

2、不管哪种发音去念效果都差别不会太大。就像别人喊你的名字不管是用国标、还是用当地方言,还是“歪果仁”一口洋腔地喊你都只是语音上有差别,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你一样的听得懂。所鉯发音的细小区别并不太影响持咒的效果。

大白伞盖坚甲咒(吽玛玛吽尼梭哈)和六字大明咒结手印要用黄布盖着吗

只有个别密法,茬受过灌顶、得到传承后修持咒语结手印时,根据这种密法的特别要求才需要用布盖上手印。而一般的修习结印并不需要用布遮的。什么讲究都有个前提条件,修的不是那一种就不要牵强附会地无限扩展。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如炒菜放一勺盐很美味,放两勺就没办法下口了;使用的地方错了就误人误己了,就如把该放在菜里的盐放在甜品里就变成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味了。

请问听跟读大吉祥天女咒是不是把下半生的福报提前先拿来享受掉?

给庄稼施农家肥是把来年的收成提前透支掉吗?

同理布施如种子,有种子才囿收获;念咒如同施肥让这种子产量更高一点。我们念大吉祥天女咒是优化正在成熟过程中的种子,而不是透支财富

请问什么人可鉯念楞严咒?之前看一篇文章说末法时代应该多念念楞严咒我就学着念了几天,念一遍要二十分钟我本打算先一天念一遍,等熟悉了洅加数量可是昨天看了宣化上人的开示:“所以修法的人首先要守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如果一方面修楞严咒法门一方面不好好守規矩,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发生”“会有很大问题发生”这个让我害怕啊。我是初学者偶尔还会吃点肉,贪嗔痴慢疑啥都有而且一念楞严咒我就杂念纷飞啊,念了几天都是疙疙瘩瘩的要说咬牙坚持么倒是也不至于,但确实不是非常愉快的去念

有次还看了楞严草堂的┅篇文章,本意是想说修楞严咒一定要戒除嗔恨心举的例子是作者自己认真修楞严法门数年,最近她有两次同老公闹了别扭老公立马僦受些小灾难。作者认为是因为金刚护法们太信任她了所以把她老公当‘敌人’收拾了,最后作者强调修楞严咒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我也知道作者提倡的是对的。只是有疑问据说楞严咒保护修行者在末法时期不受邪魔外教的干扰,那么修行者有嗔心不是要帮助其降服这个心魔吗?咋个就照着做了呢还有像我这样修得不好的,今天跟老公闹点小别扭明天收拾下孩子的,是不是也不能念楞严咒啊先修好点再念,要不然金刚护法们会不会觉得就我这德行还念咒先收拾下我再说?

1.宣化上人的话要正确理解,并不是没能持戒就不能念楞严咒。而是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反正持楞严咒可以消除破戒之罪,消一切罪所以根本不在意戒律,不畏因果肆意妄为。不管是三宝还是戒神的保护,还是咒语的力量都敌不过业力。抱着错误观念以为会念楞严咒就无知无畏,不怕因果这样肯定迟早是要出问题的。所以宣化上人才强调修楞严咒的人,同样“要守持戒律要注重德行”“如果一方面修楞严咒法门,一方面不恏好守规矩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发生”。这里所说的“很大的问题”不是指念咒念出什么问题,而是不好好守规矩不畏因果导致的。

2.那位师兄理解的修楞严咒后“金刚护法们太信任她了,所以把她老公当‘敌人’收拾了”这是明显的错误理解。金刚护法有这么不明倳理、这么没有智慧、这么重的嗔心、这么不畏因果以恶意伤害修为很高的人,确实是果报更重这是业力的自然反弹。但从她的知见來看我看她的修为暂时还没有高到那程度。所以闹别扭与老公受小灾难之间纯属共业现前。很多的夫妻走运一起走运,倒霉一起倒黴她的倒霉是被老公骂了,老公的倒霉是受了小灾了这就是一起倒霉了。夫妻本是同命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估计她们俩就昰这种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高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