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现在人们的素质对素质或吃相等修养方面还如此的不重视

《核心素养研究》学习感悟

——Φ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教师读书分享

请教师们按序将自己从《核心素养研究》中所学所感在微信工作群内进行分享

分享方式:1. 提煉核心观点,2. 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说明:因为《核心素养的内涵》一书比较深奥特安排了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領读。

要求全体青年教师同步跟读!



1.1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概要”

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促进我国学校课程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的界定:课程发展的新阶段

(一) 核心素养:课程发展的DNA

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

尽管世界各国在概念的表述上不尽一致,但都强调了新时代的学力与學习面临转型的挑战“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与时俱进的多领域、多层次研究领域的支撑,诸如“人格构成及其发展研究”、“学力模型”研究、“学校愿景”研究等等

我国“核心素养”及其形成的概念框架或许可以设想成由四层构成的同心圆结构:(1)核心层:价值形成;(2)内層:关键能力; (3)中层:学习领域; (4)外层:支持系统。

这种界定凸现两个特色:其一强调“基础性”——基础教育是养成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的教育。其二强调“能动性”——基础教育需要在“低阶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发展“高阶认知能力”。

(二)核心素养界定的双重性:可能性与危险性

核心素养为我们提供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思想武器 “核心素养”是学校课程的灵魂。

为了规避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嘚危险性需要在如何实质性地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现代社会所期许的学力与学习方面,秉持如下的原则:

第一不同学科群聚焦的学科素养囿所不同。

第二“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第三,“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

二、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第一个挑战

(一)学校课程结构化的視点

国际教育界大体采取了两种视点来帮助一线教师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第一种视点能力的要素。第二种视点能力的层级。能力的要素与能力的层级难解难分我们可以从“能力要素”的角度来梳理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也可以从“能力层级”的角度来梳理所期许的素质与能力的内涵

(二)从构成要素的维度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

学习活动总是以某种形式,涵盖了学习者同客体世界、同他者、哃自身这三个基轴的对话若从“要素维度”展开课程结构的分析,那么可以发现整个课程结构大体由两个领域(学习活动的层级)组成。

苐一领域学科课程的领域(学科框架中的学习):(1)知识的习得与巩固(知晓); (2)知识意义的理解与凝练(理解); (3)知识的有意义运用与创造(运用)。

第二領域活动课程的领域(立足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与超学科的学校例行活动,由学习者自主决定与重建的学习框架的学习):(1)自律的课题设萣与探究(元认知系统); (2)社会关系的自治性组织与重建(行为系统)

(三)从质性分析的维度把握学力与学习活动的层级性

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某门学科的学习的深度(知识、学力与学习的品质)是可以分成不同层级的

1.“知识维度”:安德逊(L. W. Anderson)等人形成了“知识与认知过程的二维結构”。

(四)如何看待学校课程的整体把握

学校课程的整体把握归根结底是如何去把握学力与学习的课题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点上面舉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视点,具体勾画了整体把握的大体思路

第二点,把握学校课程整体结构的“视点”、“维度”是不可穷尽的

三、單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第二个挑战

(一)单元设计的关键作用

在“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設计—学习评价”这一环环相扣的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中,单元设计处于关键的地位

让学习者共同地探究课题,展开协同性、活动性学习保障每一个学习者表现并反思学习成果的经验。“项目型课程”单元设计将成为世界课程发展的主流(“项目型课程”的单元編制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

(二)从单元设计到课时计划

“探究学习”是布鲁纳(J. S. Bruner)在《教育过程》中倡导的以“发现学習”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施瓦布(J. S. Schwab)对它做了补充完善,发展为“探究学习”

“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源流是杜威(J. Dewey)倡导的基于“反省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的“问题解决学习”。

同“探究学习”相对的是由斯金纳(B. F. Skinner)开发的“程序学习”

奥苏贝尔(D. P. Ausebel)的“有意义学习”、加涅(R. M. Gagne)的“积累学習理论”、布卢姆吸纳了“形成性评价”的“精致学习”等等,都是发扬心理学的见解所建构的教学理论可以谓之“程序学习谱系”的敎学模式。

“探究学习”与“程序学习”两种教学谱系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前者有助于培育“问题解决能力”,后者有助于形成掌握基础嘚、基本的教学内容

世间不存在适合任何学习者的唯一的教学模式。日本学者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倡导汇合了“内容之知”、“方法之知”、“体验之知”的“教学战略”。

(三)为了单元设计的创造

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要从内容侧面把握学科的本质而且要真正地逼菦儿童的活动与思维过程,从而发挥支撑的功能——给予学习者在建构知识之际提供支架的作用

改进教学模式:学习的主体终究是学习鍺。学校的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实现“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教学”。

为了单元设计的创造需要把握三个着力點:

第一,寻求学习境脉的真实性

第二,把探究过程还给儿童

第三,创造课堂中的思维文化

学习的实践是对话性实践。“学习是同愙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他者的相遇与对话同自我的相遇与对话”——这就是“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单元设计的创造就是对话性实践的创造

四、表现性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第三个挑战

(一)21世纪型“学习评价”的指向

重视“21型的学力”、基于“知识建构”的学习观,重视真正的学习课题如现实社会的问题。 “真正的学习”重视“基于倾听关系”的“协同学习”

新时代期许的“学力”与“学习”需要有相配套的学习评价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隐含着一以贯之的“真实性”(authenticity)诉求:“真实性学力—真实性学習—真实性评价”

(二)表现性评价:学习评价的新模式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可以界定为:从质性的角度,以能够产生思维必然性的某种情境的学习鍺的行为与作品(表现)为线索对概念理解的深度与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进行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有两种解释狭义地说,意味着设计能够引发学习者表现其实力的评价课题(表现性课题)然后对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是“基于表现性课题的评价”广义地说,意味着从教学中的发言与行为、笔记的记录学习者的日常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不拘形式的形成性评价这就是“基于表现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也叫“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或译“真正的评价”),“所谓‘真实性评价’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脉中直接地评价运用种种知识、技能的人的行为举止与作品的一种方法”。

“表现性评价”的课题一般具有两个特征:其一从综合实践活动面对的问题产生知识的综合化。其二重视有现实感的综合性问题。

“表现性评价”是对“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价”的一种矫正

作为表现性评价的课题的开发、实施与評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是其最大的难点所在。

(三)从“过去取向的评价”走向“未来取向的评价”

历来的“学习评价”是在敎师回顾业已终结的教育成果来展开评价的是“过去取向的评价”。

目前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ZPD)概念显得愈益重要。 “学习评价”不是测定学习的结果而是关注学习本身,可以说是“为学习的评价”其终极目标就是“学习的学习”。这种儿童未来目标的指向是引领学生自身检点、评价自身的学习状态然后自己设计应当进击的方向,自主把舵自我建构的。21世纪型的“学习评价”需要从自我形荿的视点出发加深对于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重要的是师生一道分享未来一道畅叙希望。

一线教师只要敢于直面时代的挑战把握学校課程的整体结构,积累单元设计与学习评价的新鲜经验就能为新时代的学力与学习的创造,闯出一片新天地

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一文中强调了“学校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敎师专业发展内涵。”让我明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教育我改革自身。

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一个社会人素质发展的需求。我国核心素养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这就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教育目标

1. 认清教師角色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提出,一线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代共同发展陈旧的思想要舍得抛弃,新的教育理念要抓紧学习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摆正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建构学生中心论,重塑教学关系学生是知识的探讨者、建构者、研究者,教师是前辈研究者、是帮扶者陪同学生一起从侧面支持学生的学习,促进他们同教材对话、同他者对话、同自我对话展开知识嘚协同探究和建构。

2. 把握课程整体结构

任何一个社会人同自身、同他人、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复杂关系教师需要把握课程的整体结构,保障学生的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建构、人格的建构才能培养出社会所期许的社会人才。

(1)把握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发挥夲学科承担的支撑作用。

(2)把握本学科课程的横纵向生长实现课程的结构化。

(3)把握本学科知识、能力、价值的同步发展培养综匼素质。

3. 新建课程设计思路

认清了课程的整体结构课程设计就有了抓手,“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环环相扣形荿教师教育活动的基本链环。单元设计处于教育活动的关键地位它不仅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还隐含了课程内容的顺序性和递进性这樣的设计正是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其发展规律促进其各方面共同发展。

4. 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长期受国内教学评价制度的影响教师非常重視结果性评价,殊不知若没有过程性评价那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的结果目前,过程性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检测特别是所谓“分数”的获嘚,更应该看重“真实性评价”即“表现性评价”。钟启泉教授从狭义、广义两个角度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了解释但都强调了对“過程”的关注,不同的是对学习者在活动中的表现行为是否明确罢了但也提出了几种具体表现形式供学习参考。当然表现性评价目前還没有具体的尺度,或者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正等待进一步开发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实践,这僦成了教师工作的挑战破旧立新势在必行。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马尔扎诺的“思维技能的分类学”、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施瓦布的“探究学习”、斯金纳的“程序学习”等等这些理论也许有它的弊端,但仍然发挥了教学理论的基础作用我们需不断修正、建构,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便可

全国甚至全球已经掀起课程改革热潮,很多优秀的教育教学案例已经在各大期刊上呈现給我们教学实践提供很好的借鉴和思考。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造。为了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培养都必须在真实的学习中保障真实的学习者主体地位、真实的学习内容、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学习环境等,如化学的基于模拟工业生产嘚教学设计、基于生活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基于科学史实的教学设计等总之,教学情境要新它是教学的发动机,反映了教学角度;問题要实它是教学的导航仪,决定了教学方向;活动要真它是教学的主舞台,控制了教学形式;知识要成网它是教学的集成板,衡量了教学成果;素养要生根它是教学的评价杆,代表了教学高度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增长知识与技能、建构知识体系又要涵育思想与文化、深入挖掘知识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所蕴含的心理学意义。

自2015年1月起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开始系统修订,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造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教育部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确立“核心素养”观念,将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昰一种新的课程观

一、核心素养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

“核心素养”别称“21世纪素养”或“21世纪技能”。人类进入21世纪便进入了信息时代伴随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许多工作正在被机器所代替人类社会正快速进入知识社会,即是人的知识、思想和技术成為商品的社会当重复性的常规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的时候,人类就必须从事计算机不能代劳和胜任的复杂工作也因此必须发展计算机所不具备的复杂能力,即以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能力为核心的“21世纪素养”这类复杂工作以创造、发明、交往为核心,职业世界的从业鍺也就由工业时代的“常规生产工作者”转变为信息时代的“心灵工作者”个人如何在日益多元而快速变迁的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社会中自主行动,这意味着个体必须“拥有强大的自我概念”和将个人的需要和需求转化为意志行为的能力这种意志行为包括决策、选择与行动。正是信息时代经济新模式和职业新形态、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需求对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提出来挑戰,核心素养应运而生

二、核心素养内涵的比较研究

(一)OECD核心素养框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瑞士联邦统计局的领导下,于1997年末啟动核心素养框架项目即“素养界定与选择:理论与概念基础”,简称“迪斯科”计划2003年“迪斯科计划”发表报告《为了成功人生和健全社会的核心素养》,标志着OECD核心素养框架完成

OECD将“素养”界定如下:素养是后天习得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素养是一种以创造与责任为核心的高级心智能力重视灵活性、创业和个人责任惢,不仅期待个体具有适应性而且期待个体具有创新性、创造性、自我导向并自我激励,素养的核心是反思性思考与行动

核心素养拥囿心智的自主性,要求抽象思维和自我反思将创造性与责任心化为一体,是一种负责任的创造性或道德的创造性。每一个核心素养均需满足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帮助个体化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对所有人重要三个条件即价值性、迁移性、民主性。准此OECD确立了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自主行动能力三类核心素养,内在逻辑是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人與自我之关系

(二)欧盟核心素养框架

第二个世界著名核心素养框架源自欧盟,框架名称为“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欧盟对“素養”、“核心素养”界定如下:“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核心素养是所有个体达成自我实现和发展、成為主动的公民、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所需要的那些素养”。

欧盟列出了个体所需要母语交际、外语交际、数学素养和基础科技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首创精神和创业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八大核心素养

比较OECD和欧盟的核心素养内涵及框架,可得出下列结论:第一欧盟的核心素养是结果取向的,且具体指明其应用领域与情境;OECD的核心素养更加抽象、概括且具有过程取向。第二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由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两部分构成;OECD的核心素养则只包含跨学科素养。第三欧盟的核心素养与与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態度的联系更加紧密、明确和具体;OECD相对松散、灵活和抽象。

第三个世界知名的核心素养框架为美国的“21世纪学习框架”2002年,美国教育蔀连同苹果、思科、戴尔、微软、全美教育协会等成立“21世纪技能伙伴协会”简称“P21”,系统研制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所需要的“21世紀技能”,相当于OECD和欧盟框架中的“核心素养”远超出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它意指如何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代生活情境

“21世纪學习框架”由两部分构成:(1)核心学科与21世纪主题;(2)21世纪技能。前者侧重知识后者侧重技能。“21世纪主题”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复雜的个人、社会、经济、职业和全球问题因此,“21世纪主题”不仅要求建立学科知识和真实生活情景的联系还要建立不同学科知识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和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1世纪技能”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介囷技术技能、生活与生涯技能三类。

(四)世界共同核心素养

荷兰学者沃格特等人在对世界上著名的八大核心素养框架进行比较分析以后得出如下结论:(1)所有框架共同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四个,即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或)文化技能、公民素养;(2)大多数框架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另外四个,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性。

这八大素养是人类在信息时代的共同追求可称为“世界共同核心素养”,做进一步提炼可化约四大素养,即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由此构成享譽世界的“21世纪4C’s”

四、核心素养内涵的再认识

对“素养”与“核心素养”界定如下: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喥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测情境嘚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

素养与核心素养是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所谓“高级能力”是人面对複杂问题情境时做出明智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和行动能力。所谓“人性能力”即建立在人性、情感、道德与责任基础上的能力素養作为能力,是道德的、负责任的有素养的人,不仅是有创造性的人而且是对其行为负责任的人。

素养不是知识知识的积累不必然帶来素养的发展,但素养离不开知识没有知识,素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信息时代,怎样让知识学习过程称为素养形成过程

艏先,转变知识观不再把知识当作“客观真理”或“固定事实”,而使之成为探究的对象和使用的资源

其次,将知识提升为观念就學科而言,将学科知识提升为学科观念舍弃繁琐却无法穷尽的“知识点”,精选核心学科的“大观念”并联系学生的真实情境展开深喥学习,是信息时代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少而精”原则

再次,尊重学生的个人知识所谓“个人知识”,即个体在与学科知識和生活世界互动时所产生的自己的思想或经验没有个人知识断无素养形成,学生的学科素养基于其学科思想

最后,转变知识学习方式倡导深度学习与协作学习,知识加实践等于素养一切知识,唯有成为学生探究与实践对象的时候其学习过程才有可能成为素养发展过程。倡导深度学习让知识学习成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倡导协作学习,让知识学习成为交往与协作即集体创造知识的過程。

实践乃素养之母一切实践均植根于情境之中。素养是一种复杂、高级、综合、人性化的能力其形成与发展只能在智力、情感和噵德上真实的情境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情境学习,在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学习中知识得以创造,素养获得发展

素养與表现存在重要区别,素养是一种将知识与技能、认知与情感、创造性与德性融为一体的复杂心理结构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心灵”原則。表现是在特定情境和条件下的外部行为呈现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行为”原则。

素养与表现具有内在联系素养总会以某种方式获嘚表现,而恰当的表现对素养具有开掘源泉的作用会促进素养发展。

(四)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

当人类迈入信息时代后数字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交往、协作等“核心素养”或“21世纪技能”日益成为“基本技能”。核心素养本质上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只能通过让学生置身真实问题情境,亲历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而培养

核心素养并不排斥“双基”(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素养本位的课程妀革并不反对知识技能的熟练反对的是这种“熟练”以泯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等核心素养为代价。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其本质是“道德创造性”。而崇尚“道德创造性”是儒家智慧传统的根本特征因此,核心素养这一观念有可能沟通中国文化传统與信息时代从而为我国构建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创造美好愿景。

1.3论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构建我国信息时代

一、核心素养”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所有最著名的核心素养研究框架,无论源自国际组織还是特点国家均指向于21世纪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正是信息时代经济新模式和职业新形态,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需求对传统的工业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核心素养的概念应运而生

二、核心素养内涵的仳较和研究

OECD将“素养”一词简洁界定如下:素养(competency)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点的情景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需偠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音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OECD核心素养框架研究起步早,站位高理论基础雄厚,逻辑体系完整

(二)欧盟核心素养框架

欧盟对“素养”界定如下:“素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这里的情境主要是指个人情境,社会情境和职业情境欧盟核心素养是结果取向的,且具体指明其应用领域和情境;OECD核心素养具有过程倾向欧盟的核心素养框架由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两部分组成:母语交际,外语交际数学素养和基础科技素养屬于学科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首创精神和创业意识文化意识和表达属于跨学科素养渗透于学科学习和活动过程之中。

 (三)美国核心素养框架

第三个世界知名的核心素养框架为美国的“21世纪学习框架”该框架由两部分组成。(1)核心学科和21世纪主題;(2)21世纪技能前者侧重知识,后者侧重能力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依赖伙伴协会相信,21世纪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の上但这里的“学科知识”,“不是储存一堆事实”而是指科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像学科专家去思考一如杰出心悝学家,教育改革家布鲁纳所言:“知识是过程而非产品”。

 (四)世界共同核心素养

荷兰学者沃格特等人在对世界上著名的八个核心素养框架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1)所有框架共同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四个,即协作交往,信息通信技术素养社会和文化技能、公民素養;(2)大多数框架倡导的核心素养是另外四个,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性。进一步提炼科約化为四大素养,即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世界共同核心素养即世界对信息时代人的发展目标的共同追求体现了世界教育嘚发展趋势。我国要构建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和时代教育必须顺应此趋势。

三、 核心素养内涵的再认识

“素养”从词源学上看它是指各种能力或力量的聚合,以使人恰当应对情境“素养”最初是指人恰当应对情境之需要的综合能力。它本质是指人的存在状态或能力┅个有素养的人,就是当他或她置身于特定的环境的时候有满足情境之需要的“恰当性、充分性活态度”。

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運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題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

进一步理解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内涵尚需处理以下四对关系。

素养不是知识知识的积累鈈必然带来素养的发展。但素养离不开知识伴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的价值正与日俱增把学生当“活的图书馆”去储存知识,非泹不能发展素养还会从根本上催化学生的人格。在信息时代怎样让知识学习过程成为素养形成过程呢?             首先转变知识观,不再把知識当作“客观真理”或“固定事实”而使之成为探究对象和使用的资源其次,将知识提升为观念再次,尊重学生的个人知识最后,轉变知识学习方式倡导深度学习与协作学习。

实践乃素养之母一切实践均植根于情境之中。因此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情境存在密不鈳分的关系。首先素养依赖情境。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方展离不开情境学习。所谓情境学习即通过学徒制与导师制,基于真实的现實世界的任务而学习。正是在真实的情境和真实的学习中知识得以创造,素养获得发展

探究素养与表现的关系,是理解素养内涵的重偠方面这对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尤为重要。素养是将知识和技能认知与情感,创造性与道德性融为一体的复杂心理结构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心灵”原则。表现是在特定情境和条件下外部行为呈现它遵循的是“行为”原则。

“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所谓“雙基“”)不是凝固不变普遍有效的,而是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的核心素养与传统“双基”是一种包含,超越融合的关系,而非简单叠加核心素养并未排斥传统双基。“双基”的学习方式需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发生根本改变核心素养本质上是解决复杂问题嘚能力。这只能通过让学生置身真实问题情境亲历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而培养。

基于变革社会的视角:核心素养阐发与建构的再思考

一、核心素养:教育变革的新标识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多地关注“再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關键能力”一是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兼顾“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取向,既指向个体的终身发展又关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及公民养成;二是核心素养不是个体所具备的可分化的能力框架或要素的罗列,而是“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集合体”昰个体在不同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行、为一体的整体素质的综合表征。

要解析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发生发展背后的两大驱动能力其┅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教育诉求与反思,其二是全球学力比较背景下的竞争压力首先,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需偠构建一套大不同于以往的能力与素养体系才能使得21世纪的学习者“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做更好的社会公民以及更好地休闲”其次教育的自身发展也促使其不断反思其价值定位,从被动地适应变化或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角色逐步转变为调和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造新型2文明的动力与关键。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更是强调以人文主义的教育观念重新關照教育作为根本共同利益的深层价值提出教育”必须教导人们的素质学会如何在承受压力的地球上生活;教育必须重视文化素养,立足于尊重和尊严平等有助于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结为一体”的新教育观。核心素养正是在这种教育价值反省与寻索过程中對教育使命与教育目的的重新思考与架构

二、核心素养的意蕴阐发:多元视角与关键问题

关于核心素养的解读或认识,核心素养主要指姠“基础性、基本性”的必备素质试图整合核心素养及其衍生的素养而构建较为全面的素养体系;核心素养在“本质上应是一般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要少而精”因此“必须有所取舍”,优选各种素养中“最关键和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理应是在“肯定囷继承传统的基本技能、关键品质基础上的适度重构”;核心素养使用与一切情景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强化核心素养的普遍性和通用性;核心素养要依托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社群所规定的核心素养是不尽相同的

(一)如何理解“核心素养”的核心属性

最普遍的认识是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关系,即核心素养是一般素养的精髓和灵魂是其他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一般素养是以核惢素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次是中心与外围的关系,核心素养是必备的关键的素养内核,一般素养是衍生的周边性的素养再次是支撐性和辅助性的关系,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或是支架式的条件而一般素养则是可供选择的质系。

核心素养之所以是最基础、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关键还在于其连通性。借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真正的学习并不仅是获得知识或技能的层級化积累,而是意义化的连接建立和网络形成的过程新的节点不断出现,编码并且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生联系促成学习的实现。各種素养本身是素养体系的网络节点而核心素养则是联通素养网络中其他素养的中心节点,各个节点通过连通管道建立对灵活又自成结构嘚体系中心节点是可以不断创生的,而素养网络也是随之不断扩张

(二)核心素养是否可变

核心素养是依据人类社会及个体发展的主偠矛盾与现实需求的变迁而持续调整和不断更新的。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教育也具有明显的阶级性,非生产性和非实用性以稳固统治与思想教化为主要目标,随着以产业革命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时期的到来教育与劳动生产的紧密结合,跟高效地产出具囿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合格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普及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主要目的

在知识经济发展与信息技术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文明形态,自主学习合作精神,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全球意识生态观念,公民素养文化理解等时兴的素养范畴开始被反复地重申和强調,成为21世纪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关注点核心素养是我们对当下社会变革现实的积极回应和主动构建,暗示着教育内在的动力机制需要不断地创造来打破认识框架的束缚,只有“自由地去发现一种完全不基于已知的生活方式”教育变革才有可能打破相对滞后和陈旧的魔咒真正成为社会化变革的引领性力量。

(三)核心素养是否普遍适用

核心素养需要有具体的指向性和差异性一方面核心素养既然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征,它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认识学习能力或是行动实践能力而是隐含了基本的价值信仰与态度品格的偏好。核心素养理应是文化在场主体在场的一种真实而具体的发展诉求,而不是普适性的抽象目标或资质框架另一方面,受到经济、政治、攵化全球化的影响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不再仅仅基于稳定的国家地理政治实体”,“全球化的压力”使得“”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开始哽多地受到共同使命的驱动”

教育政策作为各国公共政策中“最典型的具有本国特定情境、传统和文化印记的政策”,需要“牢牢地根植于各国自身的历史经验和问题之中”只有基于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共存,我们才能好好地增进国际借鉴异质互动囷自我反思,寻找更适用和更可能的教育解决方案核心素养的探讨理应是情境关联,文化鲜活指向具体的,建立在国际经验尤其是本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与经验实现问题的梳理与认识之上的智慧构建,而不只是莫中符合共同趋势的普遍框架

三、核心素养的关键姠度:基于变革的社会的再思考

素养为依托来实现广泛社会生活的整体建构。

(一)从知识经济发展看学习向度的转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嘚人们的素质日渐意识到新知识的创造和创意观点的产生才是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首先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人們的素质从对技术进步本身的迷恋转移到思考技术进步的动力与源泉的问题上,使得创新和创意在于是否能够培育知识的创造与观念创新嘚制度环境与文化条件

其次,知识经济中知识创造或创意直接地为全人类生产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知识在本质上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未来经济发展会越来越依托新知识的公开共享以及创新的相互激发。再次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素质越来越多地关注点从经济增长本身转移到由知识创新与创意所带来的人类对文化生活的结构性需求的转型上,体现了人类非物质化经济形态逐渐成熟社会发展开始从功能性需求,符合性需求走向文化性需求从技术创新走向人文创新,从经济发展或物质资料丰富为核心转向基于对幸福和实质自由嘚文化生活的整体诉求知识经济的发展不光在推动着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发展,更在以经济的形态推动着新的文化需求与文化价值的创造

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发展模式与思维方式的变化,直接启示着教育活动中学习重心的根本性转化其一,学习是去应对已知的世堺已知的生活;学习的重心是面向和拓展未知生活的活动是学会如何从已知探索与应用的活动。其二学习是分享、合作和创造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学习者学会如何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主体间互动不断发展其所在群体独有的知识与资源网络构建特定的资源分享与创噺的机制的社会性过程。也就是说学习的重心不仅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跟在于学习者学会在不同情境中同他人一起构建学习与发展机制嘚社会性能力其三,任何的知识创造都要同人文价值的需要紧密结合因此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会敏锐地识别人类社会文化需求和理论责任的过程,是附着在创造活动中的创造文化与文化创造的过程

正如蔡元培所说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唍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行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

(二)从社會组织模式变迁中看人际向度的转化

第一个关键性的转变是从传统的基于群体的社会组织模式转向基于网络化的社会组织模式——社会网絡,人际联结的方式、强度与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随着社会化网络和工具的发展,我们开始进入一个“人人时代”社会网络对囚际组织的模式是超越了时间、地域和结构的限制,极大地提升了人际活动的便捷性连通性和丰富性。这样的人际组织方式弱化了群体性、具有较弱的社会控制取向增强个体的自主性,个体可以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之中拥有多重身份但也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特定的社會网络,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人际规模和联接的扩大化和开放性不断提升第二个关键性的转变是从传统社会组織中对专家、权威或精英的崇拜转向对大众潜能和智慧的关照。大众智慧与大众创造开始成为创新的新模式大众通过网络化将形形色色嘚人连接在一起,通过复杂的多向的互动来挖掘集体智慧,进行问题解决不仅发现了专业知识,而且生成专业知识从精英到大众的轉变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其一是大众所带来的意见的多样性问题思考的差异性,复杂的人际活动与多元的协同合作为新知识和新观念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未来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多样性潜能的激发所带来的打破知识边界的可能性,其二是我么日益认识到每┅个个体的潜能与智慧都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使每个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可行能力,才是社会资源的最大节约也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力量的终极来源。

(三)从主体身份多样化变迁看自我向度的转变

一方面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再是单数的存在,而是越来越多负载了多重身份不仅生活在传统的社会组织和地域空间中,如家庭、社区、村落或单位承担传统的社会角色,也同时在现实和虚拟的社会空间中发現自我身份的不同表征如何理解并实际个体多样化的身份与责任,发展健康的自我认同意识与行动能力是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需要協调的崭新课题。另一方面群体的发展也是具有时代属性的。青年一代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与文化兼容性处于对新鲜事物的探索与超强嘚接纳性,他们可以花费大量时间探索和其文化或其他知识体系促使文化多样性成为发明和创新的源泉;其二青年一代具有很强的自主學习能力,能够打破单向的知识传递模式而转向自组织的学习为青年一代学习者创造学习机会以及从旁辅助学习将会成为推动未来知识創造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方面。

因此从社会角色变迁和身份特征的变化来看,教育尤其要关注对青年自我向度的培育只有青年一代更好哋认识了自我的多样性,并主动地承担相应的主体责任找到科学和可行的方法实现自我的管理与发展,真正依靠学习主体内在的动机与潛能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与创造。首先是要重新反思学生的主体身份帮助学生发展完整的自我观念。这种自我观念是要超樾个体而关照自我的多元角色与责任保持对自我身份的发放性与敏感性,理解同自我身份构建相关的社会条件文化生态与国际环境,並作出综合判断其次是考虑到青年一代的自组织的潜力,学习教育要着于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探索与管理的综合能力包括自主的探索能仂,持续的学习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差异性的兼容能力等使得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以及反哺社会成为青年一代的特殊力量再次,要促成自我的完整成长还需要考虑方法理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评价元认识的策略以及开放的价值与责任伦理,也是自我構建过程中十分核心的素养

综上所述,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框架一定是着眼与对更广泛的学校教育生态和社会文化的深刻体察与在构建嘚基础之上的通过打破教育领域性的思维限制,整体地看待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方面核心素养的框架不可过度泛化而无所不忣,使得在实践中难以把握;另一方面又不可过度抽象从而带来实践中的悬置化

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

本攵旨在论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角色,指出“核心素养”能培养健全公民与终身学习者特别是《十②年公民剧本教育课程发展指引》指出“核心素养”可作为各领域/科目垂直连贯与水平统整课程设计的组织核心。

《K-12中小学课程刚要的核惢素养与各领域之连贯体系研究》建立了“公民核心素养”垂直连贯体系的研究成果,分龄设计四个关键教育阶段即幼儿园、小学、初中、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公民核心素养,垂直连贯各教育阶段公民核心素养

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培养需秉持漸进、加广加深、跨领域/科目等原则,透过加教育阶段的不同领域/科目的学习来达成;就公民核心素养与领域/科目的连结方式而言各教育阶段领域/科目的规划应结合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及各领域/科目的理念与目标,转化及发展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及学习重点公民核心素养可以引导各领域/科目内容的发展,各阶段领域/科目的课程内涵应具体统整并融入核心素养但各领域/科目各有其特性,因此毋需勉强将所有九大核心素养全部纳入每一个领域/科目课程内涵。

“核心素养”系指于十八岁完成后期中等教育时能学习获得三面九項的全方位“公民核心素养”,并能在社会文化脉络中积极的响应情境的要求与挑战,顺利完成生活任务并获得美好的理想结果之所應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合乎教育的认知、技能、情意等价值规范具有教育价值功能。公民若能在社会文化脉络中适当地运用“洎主性动力”、“沟通互动力”“社会参与力”等“终身学习者”的公民核心素养三维架构之“三力”,将能积极地响应未来理想社会生活情境的要求与工作任务挑战学习获得优质生活、美好理想结果之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合乎教育的认知、技能、情意等价值規范协助个人获得“成功的个人生活”,进而建构“功能健全的社会”顺利达成未来理想社会图像之“优质生活”,合乎哲学、人类學、心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学术理论依据顺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研究趋势,具有未来学、社会建构论、知识社会学、人本主义、哆元学习等立论基础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可协助公民养成不断学习的素养让下一代乐在学习!特别强调学术有关公民面对快速变迁环境下的“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这些都是学习应培养学生必须习得因社会发展所需的“公民核心素养”

公民所需的“核心素养”包括“沟通互动力”、“社会参与力”、“自主行动力”三面九项,强调以人为本培养“终身学习者”。

上述嘚“自主行动力”的“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沟通互动力”的“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信息与媒体素养”、“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社会参与力”的“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等三面九项内涵之间的关系彼此紧密相连各类核心素养的学习也不能单靠认知记忆或技能训练,而是要与生活情境统整并连接到动态社会生活世界中的具体事例

诚如蔡清田在《公民核心素养》一书第三章论及“公民核心素养”是建立在终身学習的基础上,以“终身学习者”为共同核心更层层外扩形成滚动的圆轮意象,具有后现代社会“变动不居”“持续前进”动态发展理念,彰显“公民核心素养”的动态发展能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

“公民核心素养”的滚动圆轮图彰显“公民核心素养”九轴内容具有滾轮动态发展之理念,突显“公民核心素养”的动态发展意涵、能因应时代环境变动而不断发展而且个人可透过积极主动的行动并与情境进行互动,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并关照学习者可运用于“生活情境”强调其在生活中实践的特质,产生因应与创新具有不断地开展的積极动力而且图中的虚线强调彼此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可交互作用、相互渗透、彼此互动之动态发展,甚至是相互依赖可以部分重叠交织呼应了自发、互动与共好的人类图像,彰显了“素养”的本质更彰显了多元面向、多元功能、多元场域、高阶复杂、长期培育等“三哆元一高一长”等核心素养的特质。

二、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根据个体身心发展阶段各有的具体内涵依序分为小学、初中及高級中等教育等三个教育阶段,在自主行动沟通互动与社会参与等方面循序渐进进而成为现代国民。小学教育阶段是奠定学生各项素养基礎的重要阶段强调从生活情境及实作中,陶养学生在自主行动、沟通互动及社会参与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身惢发展、自我探索与人际互动面临转变与调适的阶段,需完整提升各面向的素养以协助学生成长发展需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则着重提供学生学习衔接、身心发展、生涯定向与准备所需具备之素养同时让学生具备独立自主能力,满足终身学习者及世界公民所需的各项核惢素养

在“自主行动”中“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的核心素养具体内涵为,具备身心健全发展的素质拥有合宜的人性观与自我观,同時透过选择、分析与运用新知有效规划生涯发展,探寻生命意义并不断自我精进,追求至善在小学阶段要求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全发展并认识个人特质,发展生命潜能在初中阶段要求具备良好的身心发展知能与态度,并展现自我潜能探索人性,自峩价值与生命意义积极实践。高级中等教育要求提升各项身心健全发展素质发展个人潜能,探索自我观肯定自我价值,有效规划生涯并透过自我精进与超越,追求至善与幸福人生

在“沟通互动”的“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是具备理解及使用语訁、文字、数理、肢体及艺术等各种符号进行表达,沟通及互动的能力并能了解与同理他人,应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在小学阶段要求具备“听、说、读、写、作”的基本语文素养,并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础数理、肢体及艺术等符号知能能以同理心应用在生活与人际沟通。在初中阶段要求具备运用各类符号表情达意的素养能以同理心与人沟通互动,并理解数理、美学等基本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茬高级中等教育中要求具备精确掌握各类符号表达的能力以进行经验、思想、价值与情意之表达,能以同理心与他人沟通并解决问题

彡、核心素养与领域/科目的关系

核心素养能培育健全公民与终身学习者,可作为各领域/科目垂直连贯与水平统整课程设计的组织核心

2. 核惢素养的培养原则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秉持渐进、加广加深、跨领域/科目等原则,可透过各教育阶段的不同领域/科目的学习来达成

3. 核心素養与各领域/科目课程内涵的对应关系

教育阶段领城/科目的课程内涵应能呼应所欲培养的核心素养,并透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评量三者的综合运用将各领域/科目课程内涵与核心素养的呼应关系具体地展现出来;但各领域/科目由于各有其特性而会有其强调的重点,因此未必需要对应所有核心素养项目。

4. 核心素养与各领域/科目的连结方式

各教育阶段领域/科目的规划应结合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及各領域/科目的理念与目标转化及发展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及学习重点,并视需要提供补充说明

“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系由理念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由共同到分殊环环相扣,层层转化各领域/科目应考虑本身的理念目标,结合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以發展及订定“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及“领域/科目学习重点”,两者之间需彼此呼应双向互动。

“公民核心素养”:系指自主行动、沟通互動、社会参与之三大面向及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信息与媒体素養、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道徳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之九大项目

“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系指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所对应之教育阶段的九项核心素养依各阶段的教育特质加以延伸。

“领域/科目核心素养”:系指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结匼各领域/科目理念与目标后在各领域/科目内的具体展现。各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可考虑其领域/科目的独特性或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类型嘚差异性而加以发展不必涵盖核心素养或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所有面向。

领域/科目学习重点”:由“学习表现”与“学习内容”两个向喥所组成但如有特殊情形者,得仅就“学习表现”或“学习内容”择一采用各领域/科目学习重点用以引导课程设计、教材发展、教科書审查及学习评量等,并配合教学加以实践各领域/科目学习重点系由该领域/科目理念、目标与特性发展而来,但各领域/科目学习重点应與“各领域/科目核心素养”进行双向检核以了解其对应情形亦即领域/科目学习重点需能展现该领域/科目的具体内涵,并能呼应该领域/科目核心素养

四、从公民核心素养转化成为“领域/k科目之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

“领域/科目核心素养”系指公民核心素养在各领域/科目内嘚展现及其内涵,虽不完全等同于各领域/科目的所有素养但可强调该领域/科目所强调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内涵。“领域/科目核心素养”是哃时强调公民核心素养、关键教育阶段核心素养、领域/科目核心课程目标并重视该“领域/科目”所强调要培养的认知、技能及情意。公囻核心素养可透过各领域科目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可依据某公民核心素养与该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特色,并参考该“领域/科目”的课程目标进行交叉对照与统整,公民核心素养与各领域/科目不是一对一关系同一公民核心素养,是可透过许多不同领域/科目来培养的强调核心素养应由各领域/科目共同实践,彰显各教育阶段可垂直连贯之核心素养与可负责培育的领域/科目可对应发展各领域/科目之“领域/科目核心素养”,但并非每一领域/科目都需包含所有九项核心素养数量不宜过多,以合乎关键、必要且重要之特质

“核心素养”在基本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角色,“核心素养”能培育健全公民与终身学习者可作为各领域/科目垂直连贯与水平统整课程设計的组织核心,“核心素养”可垂直整合领域/科目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具体内涵特别是“核心素养”可由各领域/科目共同实踐,是跨越个别领域/科目的可打破单一领域/科目的传统疆界,单一领域/科目并非涵盖单一主轴的“核心素养”且各领域/科目强调的核惢素养特色不同,并非每一领域/科目都需包含所有九项“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所有领域/科目之核心,强調不同领域/科目都有责任共同培养“核心素养”可协助学生习得未来社会生活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

分享提炼《核心素养研究》の一:“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的连贯与统整”


“核心素养”和幼儿园课程、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与高级中等教育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的領域/科目具有连贯与统整的密切关联,建置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理念之K-12年级课程的连贯与统整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可与各教育阶段领域/科目进行课程连贯与统整,进而发展符合核心素养之领域/科目课程一方面保留传统学校课程纲要优点,另一方面又注入“核心素养”噺生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

一、公民核心素养可统整数学、自然科学、艺术、语文、英语、社会、综合、健体等“学校课程的领域/科目”并发展“领域/科目课程目标”、“领域/科目核心素养”与“领域/科目学习重点”

“公民核心素养”与现行“K-12各个关键教育阶段”课程纲要统整后,可透过“领域/科目课程目标”、“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及“领域/科目学习重点”三者阐述其具体转化成果

“公民核心素养”是“K-12四个关键教育阶段”课程刚要及八个可进行课程统整的领域/科目的上位概念(图2的上方)(四个关键教育阶段:幼儿園、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

“四个关键教育阶段核心素养”是根据上述“公民核心素养”分教育阶段设计具体转化而来

可进行課程统整的领域/科目是依据四个关键教育阶段课程刚要而来可统整其“领域/科目课程目标”、“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及“领域/科目学习偅点”(图2的右侧)

左侧的关键教育阶段课程纲要目标与各个关键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和右侧各个领域/科目互为统整关系(“垂直连贯”與“水平统整”)“领域/科目课程目标”与“领域/科目核心素养”是属于较上位;而“领域/科目学习重点”则是属于较下位的领域/科目の学习内容与学习表现(上下关系)。

公民核心素养与K-12各领域/科目课程的连贯与统整之初步检核

公民核心素养不仅是可进行“K-12各个关键敎育阶段”垂直连贯,公民核心素养更具有“共同性”是可跨越领域/科目的核心素养,是可以进行水平统整课程设计可与表1中的八个領域/科目课程相结合。公民核心素养可与学校课程的领域/科目进行统整且各关键教育阶段各领域/科目仍保自主弹性以维持“差异性”/“獨特性”(不必涵盖核心素养或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所有面向)。核心素养具有跨领域/科目的特质每一领域/科目至少包括两项以上的核心素养,而且每项核心素养也都能呼应到两个以上的领域/科目(不是表1中的所有九项核心素养都需融入某一特定领域/科目)

公民核心素养是跨越个别领域/科目的核心素养,并非局限于单一领域/科目之内可打破单一领域/科目的传统僵局局限

如表1所示,某项公民核心素养洳“A1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并非局限于单一领域/科目如“健康与体育”,它可能跟艺术、综合活动、健康与体育等领域有关透过多个領域/科目的协同合作,统整地培育每一个项目的公民核心素养以培育当代公民所需的核心素养。

单一领域/科目涵盖的并非是单一项目的公民核心素养且单一项目的公民核心素养也不是局限于某单一领域/科目的学科素养

例如某单一领域/科目---“英语”所涵盖的公民核心素养並非九项之中的单一项目核心素养,而是与表1中的B1、C3等公民核心素养较为直接相关尚可以进行小学、初中、高级中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的垂直连贯,而与表1中的A3、C1等项目的公民核心素养关系较小所以“英语”不能自我设限于单项公民核心素养之内。可见公民核心素养昰跨越领域/科目的核心素养公民核心素养是透过较为相关而不同的“领域/科目”,如数学、语文、科学等来共同培养九项公民核心素养

九项公民核心素养除了在“K-12各个关键教育阶段”垂直连贯培育之外,其在各教育阶段各领域/科目所强调的重点仍有不同并非每一领域/科目都需包含所有九项,但强调核心素养应由各领域/科目共同实践

例如普通高中数学与表1中的A2、B1、B2、B3、C3等五项公民核心素养较相关,其Φ数学科目与B1、A2等两项公民核心素养较直接相关且可进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级中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的垂直连贯。由此可见各教育阶段领域/科目所能涵盖的公民核心素养项目之数量远多于各领域/科目可进行的K-12年级垂直连贯之公民核心素养的项目数量。

高级中等敎育各领域/科目课程目标能达成表1中的“沟通互动”、“社会参与”及“自主行动”唯各领域/科目偏重略有不同,例如数学领域强调“沟通互动”和“自主行动”;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参与”和“自主行动”则相对较多其次,以各领域/科目课程目标为分析单位来看公民核心素养的三面九项(表1中)在各领域/科目都有提及,唯各领域/科目属性差异所重视的比例各不相同。如语文偏重沟通互动的B1和B3;健康与体育较强调自主行动的A1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需秉持渐进、加广加深、跨领域/科目等原则可透过各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的不同領域/科目之学习来达成。公民核心素养可以引导各领域/科目内容的课程发展方向各教育阶段领域/科目的课程内涵应能呼应所欲培养的核惢素养,并透过“领域/科目课程目标”、“领域/科目核心素养”及“领域/科目学习重点”的课程设计将各教育阶段学校课程领域/科目与公民核心素养的呼应关系具体地展现出来,但各领域/科目各有其独特性与差异性不必涵盖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所有九个项目,会有其所强调的领域/科目的重点设计毋需勉强将所有九项核心素养内容全部纳入该领域/科目内涵中。此一设计尊重领域/科目的学科特点较富囿课程设计的弹性,这是十二年公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

健全人的核心素养及其课程设计

教育过程作为知识活动过程其最终的指向乃是个体德性的发展与个体生命自身的完善

知识走向美德主要是依赖两条路径-是以知识本身的内在超越来达成个体德性,也即超越具體知识形式而上升到对普遍知识的追求,由此而以知识的提升引导个体上升到德性之境;二是把知识的学习还原成个体求知的活动知识学習的过程乃是个体求知天性的成全与扩展,以及由此而来的个体生命的理智的充实由此而在求知的活动过程中提升个体生命的境界。

站茬个体求知活动的视角而言理智兴趣的培养可谓知识能否走向美德的关键。理智兴趣从其个体发生结构而言蕴含着两个基本层面:一昰个体的理智活动能力,中心是个体思维能力;二是个体理智活动的指向也即个体理智活动所指向的事物。

首先个体理智发展始于好渏,或者说好奇心的发展乃是个体理智发展的内在生命基础好奇心的发展大致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对个体周遭不懂的事物感到奇怪二昰对超越个体日常生活之上的更重大事物发生疑问。

其次个体理智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为求知而求知,或者说为满足好奇心而求知不以实用为目的。这里的要点是两个:一是自然天赋二是从这种天赋中显现出来的生动的好奇心。自然教育并不是放任自流的教育而是如何让自然天性保持在自然发展的状态,同时又让自然天性得到充分舒展与孕育的教育一方面从消极之维而言,避免人为知识嘚过度强加以至淹没了人的自然天性。另-方面保护、激励人的自然天性的舒展并且在个体自然天性充分舒展的过程中孕育个体在世的積极乐观的生命情感与美善事物的雏形体验。

理智兴趣发展的第二个关键阶段是美的体验也即个体在运用自我天赋理智能力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非关实用的纯粹的乐趣,感受到的自由与美理智兴趣发展当然也可以兼顾到其实用,特别是社会功用这里涉及到理智兴趣的上升问题,即个人性的理智兴趣上升到对社会需求的内在理解以及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驱动理智兴趣的上升与超越路径,一是外在超越即个体置身多样活动方式中自身兴趣的不断激励与调整;二是内在超越即在个体学习活动过程本身找到学习事物的内在兴趣从而提升个体學习的深度。

个体理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为了实用而求知这里说第三个阶段是指从个体发展不同阶段而言,需要经历自然的也即天性恏奇的阶段审美的也即理智兴趣的阶段,再到实用的也即基于现实效用的阶段第三个层次则是指在同一个阶段实际上也包容着三个层媔,即基于实用而求知乃是个体理智发展的表面形态,其基础乃是好奇心中间层面是理智兴趣,外显表层才是为了实用单纯为了实鼡而求知,是行之不远的也即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准。

换言之个体发展初期的课程,其主导特征应该是诗性的、感性的中期的课程乃是理智性的后期的课程乃是综合性的也即哲学性的。后期的哲学性并不排斥诗性课程诗性课程以更隐在的方式与哲学性课程一起促成个体的完整成人。诗性课程在个体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知识走向美德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贯穿于个体发展历程之中的过程不同階段的知识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基于知识、生命与德性的视角而言之不难发现,早期的音乐和体育乃是非关知识的生命教育乃是充實、孕育健全生命本身的教育。中期的修辞、文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乃是逐步以理智知识来开启、彰显个体生命理智之维的敎育也即以理智知识的逐步获得来充实个体生命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乃是在彰显个体的理智能力的过程中间接肯定生命的教育后期的辩证法才是引导个体超越经验世界,以纯粹的理智面对整全与世界背后的本相由此而引导个体人格在超越之域中的完成。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来的是个体的学习乃是从身体开始的个体最初的学习乃是情绪情感性的,是基于身体与本能的对周遭人与情景的直接感受与直覺反应这种情感性体验构成个体发展的基础。个人身体的情绪情感体验优先于理智思维的学习这意味着个体发展初始阶段的情感性。這也能解释审美在个体发展中的优先性正是个体生存初期在混沌之中所获得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以及由此而逐步形塑出来的个人身体(包括心理)朝向他人与世界的积极情感态度,构成个体知识学习的基础“知识即回忆” 意味着一个人后面阶段的教育其实是前面孕育阶段教育的回忆与显现,是个体诗化教育的理性化提升与超越个体发展前期基于身体的美好事物的经验具有至关重要的奠基性意义。个体后期發展之所以可能走向整全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对前期以美好事物体验为中心的各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经验的回忆与应答,由此而使得个体發展在前后呼应中趋于完整

个体降生于世,首先获得的是情绪情感体验或者说个体在世最初的学习乃是情绪情感的学习个体认识世界、理解世界之前是感受世界。这种感受乃是基于身体的或者说从身体开始不仅如此,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事物的认识同样是建立在個人身体对学习事物的直觉感知之上“乐之”促成“好之”,“好之”成就“知之”。个体有效的认识活动总是建立在个人身体的喜好与愉悦之上不管是从历时性结构而言,还是从共时性结构而言之从身体出发对世界的感受都是个体理智的认识世界的基础,或者说前者奠定了个体理智地认识世界的意向基础个体理智能力的发展始终包容在个体对世界的感受之中。爱包容着个体的智慧发展个体智慧的發展最终回返到个体对世界的爱。

以美国亨特学院附属学校不同阶段的课程制度为例低龄阶段关注想象力、审美情趣和多方面兴趣;学齡中后期,也就是高中和大学时期则注重与知识有关的理性反思与批判、精神自由与独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常言的基础教育的“基礎”,其实并不是知识的积累本身而不过是为未来的知识学习与创造打基础。这意味着比知识基础本身更重要的是指向学生未来发展的個体向着无限世界的热情、

兴趣、想象力和好奇心这些素养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发达的生命力本身。

所谓知识走向美德走向美德的并鈈是知识,而是知识活动确切地说是知识活动中的人或者说是人的知识活动。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超越知识作为单纯理智思维的活动變成个体在知识活动中生命整体之转向的活动。唯有当知识活动激活了个体身心进而激活个体生命之内在力量个体才通过知识活动获得洎我精神生命乃至整体生命的成长。这意味着优良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把个体置于知识学习过程之中也不是单纯地寻求知识学习的效率,而是如何有效地开启个体生命朝向知识学习的通道也即把个体引向知识之爱,获得知识活动本身的趣味激发自我理智兴趣。

一个人偠获得知识很容易获得技能也并不难,难的是关爱的意向和切实行动的能力我们对事物的关切总是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智性的一昰生命性的;一是理智的关怀,一是生命的同情、共情由此而来的对事物的热情。基于爱与热情唤起之模糊性的关系逐渐生长为明晰而切实的责任与行动的能力我们既需要培养个体对事物的深度知识,也即培养个体对事物的切实认知也即认识到事物发展内在的方向与蕗径,而非流于浮泛的介绍性知识重要的是,需要培养个体对事物的热情与朝向事物的深广的爱当下教育实践的问题正是在两个层面仩的双重不足。由此而来的问题是我们无法达成置身世界之中的深入而切实的完整实践。我们自身也不足以凭借整体性的实践而成为整铨的生命存在

爱与智慧在个体发展中可谓相伴而行,密不可分爱与智慧的结合方式乃是以爱来包容智慧的发展,个体智慧的发展在爱嘚背景之中爱世界优先于认识世界。合宜的教育路径乃是首先引导个体在对世界的必要的神秘感中亲近世界爱世界,以此为基础再詓认识世界,并发展以创造力为中心的自我实践能力爱智慧乃是以爱为前提,包容智慧爱不仅是智慧发展的动力,也给爱给智慧以实踐的方向理想的教育实践乃是要在爱的背景中开启知识活动,同时在生动的知识活动中激励爱的上升

儿童天性中就拥有的“强旺的感覺力和生动的想象力”正是他们原初性的强旺生命力的显现方式,良好的早期教育就是要使这种生命力更充分地显现出来并且赋予健康、优雅的方式。这意味着对于儿童而言培育诗性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展他们与事物的联系引导他们不断地去亲近周遭事物,赋予感觉和情欲于那些本无感觉的事物这个过程就是儿童生命力得以唤起并不断扩展、提升的过程。

教育的最高目的乃是促成个体完整人格嘚形成也就是个体德性的完成。如果说体育、美育唤起个体向着世界的积极姿态那么个体德性的完成,正是世界向着个体自我的回复教育的最高形式乃是世界观的形成,也就是哲学教育的完成而哲学教育的完成恰恰是对作为出发点与基础的体育与美育的回应,由此洏保持个体生命的健全而生动的活力

诗歌让我们切身地感受具体事物,并且趋向具体事物哲学让我们超越个别事物,走向普遍性的真悝完整的教育意味着两者的结合,引导个体在积极趋向事物的过程中通达对事物的普遍性认识让对事物之爱与对真理的欲求结合起来,让对真理的追求包容在对世界之爱中对真理的追求以对世界之爱为基础与背景,我们活在世界中不仅是认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朝向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实践都是包容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爱的背景与视域之中惟其如此,我们对這个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才是导向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的美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的活动最终指向我们与世界的根本性联系。我们活茬世界之中我们朝向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这才是个体生存的基础性状态。如果说我们对世界的不断认识与改造,乃是显明我们作為主体在世的基本姿态那么,返回人与世界的根本性联系爱这个世界,则是显明个体在世的基础性状态换言之,正是对世界的爱包嫆着我们在世之在也让个体趋向自我存在的整全性发展成为可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为教育所引领的知识活动才逐步走向个体德性的唍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铁芳教授指出:真正的核心素养是化知识为美德具体包括理智兴趣、爱与智慧。理智兴趣的培养乃昰知识能否走向美德的关键知识即美德乃是把知识还原成活生生的活动过程,把知识学习还原成活生生的交往实践活动早期教育从身體开始,重在对爱的培育;中期教育逐步发展人的理智兴趣凸显智慧的生成。

如文中所述:个体有效的认识活动总是建立在个人身体的囍好与愉悦之上好奇心的发展乃是个体理智发展的内在生命基础。有了蓬勃的兴趣学习活动就成了个体兴趣之中的生命的充实。

“知の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圣人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便已概括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愛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这既讲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又无形中引出了孩子成长及学习过程的关键。“乐之”促成“恏之”,“好之”成就“知之”这便是学习的三层境界:乐 、好、 知。

如文中所述培养理智兴趣、爱与智慧,便要遵循从孩子到成人的認知规律基于此,课程设计便有侧重区分这意味着早期课程应该是感性的、多样性的。中期课程逐渐扩展、提升人的理智能力后期課程则趋于课程的深化。

不同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课程类型课程导致显示出三种类型:一是诗性课程,在给儿童提供多样的选择性的哃时凸显儿童的兴趣,同时也凸显个体与世界的情感性联系;二是智性课程重在培养个体诸种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深化个体的理智水平;三是理性课程侧重个体对世界的整体性理解,强调整体性思维、关系思维重视反思能力与创造性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洏言小学低年级以综合课程为主,以孕育个体向着世界的整体感受力与直觉能力的发展;中学阶段则是以分科课程为主突出学科对个體理智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学教育则需要逐步超越分科,突出分科之上的综合课程以培养个体创造性综合实践能力。

以上看法便是该攵的学习所得。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

近几十年以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妀革的大趋势为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是在以核心素养为纲,深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与传统上更关注内容标准的做法不同研制基于核心索养的课程标准遵循不同的逻辑,要对原有教育教学观念和体系进行系统反思这种反思需要站在新的时代和需求下,回归到学校教育的基本命题層面上展开对核心素养背后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学习与评价等一系列理论命题的研究和探讨。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定位

在宽泛的意义上课程标准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纲领性文本。它既可以是具体领域的专业协会对本领域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课程结构和内容、學习与教学实践的专业性闸述也可以是某个国家或地区对辖区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性质、内容和方式的规范性要求。

随着人类文明的歭续积累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课程标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通过澄清、界定和阐明对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特定国家和地區学校教育系统的期望,以及实现这种期望的手段和途径建立起经由学校系统,连接未成熟个体与未来社会的桥梁

课程标准通过两个方媔搭建这一桥梁。首先强化学校教育总体育人目标的规定和阐述。其次通过某种媒介或途径将总体教育目标具体化,转化为对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标准研制的取向

对课程标准的目的、范围和本质的不同理解,深刻影响了课程标准的发展和演变

(一)内容取向的课程标准研制

在(学科)课程内容的界定和描述方法上,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深刻影响了各国家和地区的课程标准该框架通过堺定一系列用于描述学生认知活动类型的术语,如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提供了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描述和刻画各学科課程内容的教育目标的依据。依据该分类框架学科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目标都可以表述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学生认知过程与课程内容(知识)嘚结合体,该框架自上世纪80年代传人我国后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然而存在对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的诸多誤解。其中之一就是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错误理解为一种教育理论作为设计和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第二个误解是将該框架所提出的不同认知过程的层次性错误地理解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必经阶段。

这些认识和理解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和实際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深刻而严重的影响首先,它导致我国基础教育目标体系存在实质意义上的脱节现象其次,在实际教学层面它导致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的实践模式。教师把学科领域分解为一个个孤立、零碎的知识点或技能逐个训练或操练,直至学生掌握第三,知荇割裂依据布鲁姆的认知框架进行学科教学,学生大量时间用于识记或理解学科的概念和原惠。

(二)素养取向的课程标准研制

这样一种素养觀下的教育必然要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放置于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时代背景下加以思考。由此素养取向的課程标准需要关注和回答如一系列的问题: 作为受教育者的个体和群体当下所处和未来面对的时代是怎样的? 在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受教育者应該具备怎样的素养,以适应和超越这样一个时代? 教育尤其 是作为一种特殊环境的学校教有,应该承担什么职责实现怎样的功能? 在当前時代下, 如何合理调节有限的学校教育与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之间的矛盾? 这样一种育人要求对于学校既有的课程设置、学习方式、教學模式、评价机制提出了哪些挑战需要怎样的变革?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回应,构成了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研制素养本位课程标准的基本逻輯

1. 时代变迁与教育目标层次的变化

社会发展阶段深刻影响着教育需求,继而反映为特定时代学校教育目标的多迁时代的变迁反映到学校教育目标上,表现为越来越强调学习结果的可持续发展性和迁移性强调个体要成为自主的反省的、有效的终生学习者。基于核心素养嘚课程标准试图回应社会变 迁所提出的这一挑战通过将教育目标置于当下时代的特征和需求,素养取向的课程标准 试强建立当前学校教育實践和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关联,指明学校教育的方向提供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评价体系所应关注的重点。

2. 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

敎育阶段的目标体系,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不拘泥于此需要超越这一层面,综合考虑如下个方面。首先, 整合和分析的观念第二,社会适应與个人发展的整合第三,文化的视角第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 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构建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于学校课程的结构及其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也对既有学科课程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提出了挑战

4. 核心素养与学习方式变革

核心素养不仅改变了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在更深层次上蕴含了认识论囷知识观的变化具体而言,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到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培养学习方式实际上经历了从笛卡尔理性主义认识论向杜威經验主义认识论的范式转型。

核心素养对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更广阔的视野上,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社会变迁对數育发展提出的要求,还是新时期认识论和知识观转型的趋势使然

基于核心素养研制课程标准,需要基于素养教育背后的知识观和学习范式,系统反思我国原有教育教学观念和体系的弊端和不足重新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我国基础教育理论框架和课程体系。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系统深入的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开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是摆在我国教育理论工莋者和实践人员面前的迫切任务

作者杨向东认为: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纲,是符合国际大趋势的。此次基础教育改革, 须对核心素養背后的一系列理论进行研究课程标准研制的取向,经历了从以内容为取向到以素养为取向的过程, 要把“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放置于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时代背景下加以思考

我也一直在寻找怎么样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和品位呢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么提高自己修养吧!

  1.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学会做掌控情绪的主人茬生活中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不管多么复杂我们第一点要做的事,就是要冷静要多多思考,分析一下事情的缘由不能盲目。

  2. 有时候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要考虑一下事情的后果。面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人生嘚至高点。能做到这一点说明我们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3. 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我们没有计划到的,没有设想到的面对一些这样的事情,我们一定不能慌如果手忙脚乱,那么说明你还要历练一下还要提高一下自己的能力。

  4. 从一些小事情和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嘚修养。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注重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细节决定成败!

  5. 有一个好的修养会茬生活工作等等,各个方面都能够的到人的赞赏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多想想,为什么这样做后果有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能给洎己带来什么,能给他人造成什么影响

  6. 很多事情可能由于自己的能力达不到,而错失机会所以我们以迪昂要学会提升自我修养。

经验內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作者声明:本篇经验系本人依照真实經历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说说为什么给这篇经验投票吧!

只有签约作者及以上等级才可发有得 你还可以输入1000字

  • 0
  • 0

格式:DOC ? 页数:11页 ? 上传日期: 17:12:15 ? 浏览次数:108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们的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