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后梦见给昆虫皈依三宝

所以佛菩萨对这个问题是这么闡述的,是佛又是众生,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大家听得懂吗我们怎么样能够成为佛呢?我们本来就是佛因为我们迷惑了,就荿为众生但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因为我们人如果能够觉悟了,我们就是佛;这个人如果迷惑了他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迷惑颠倒嘚人;佛是开悟的是有悟性的人,因为我们修心开悟了又成为佛。所以佛菩萨说,迷了你就是众生;悟了,你就是佛很重要,伱今天开悟了你就是佛;你今天着迷了,为某一件事情发疯了着迷了,那么你就是众生如果你们对某一件事情过分了,那不是一点點的问题了对某一件事情执着过头了,那就是魔了众生就靠近魔一点了;如果你能够靠近佛一点,也是众生但是这是开悟的众生。所以这个众生是很重要的。师父跟大家讲我们学佛的人,要用身口意来供养佛你们听得懂吗?

什么叫供养啊以为买点水果,做点功德啊不是这个供养,身口意都要供养就是说,你的身体如果做出来佛的事情你就是在供养佛;你今天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是像佛┅样的你就是在供养佛;今天你的意念想出来的事情,像佛一样那你又是在供养佛,所以身口意要供养佛。比方说我们身体做一切佛事,我们做很多的佛事我们磕头,我们换水果我们换花啊,等等一切就是身体供养。那么开口就说菩萨好说佛好,劝人好好念经、好好修心等等,那叫口供养嘴巴在供养佛。那么意念上呢要随时地忆佛,也就是说在意念当中,随时都想到佛菩萨随时嘟想到我是一个菩萨,我是一个佛那么,你意念当中也是在供养佛因为你在任何的意念当中,你没有忘记佛性实际上,你就是在意念地供养佛大家听得懂吗?所以要身在做佛事,口在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意念要集中不散失,你这样才念得好佛才做嘚好菩萨。

身体要不断地做善事举个例子,你们刚刚在观音堂做的所有事情是不是在做善事?如果你们都是在做佛事的话那么就对叻,比方说刚刚在弄山水画,在搬凳子那这些都是为了众生;又比方说,要听师父讲课那么你们的嘴巴呢,“哦大家讲话轻一点啊。”大家念经啊或者打电话跟人家解释,这些都是做佛事;如果脑子里正想着我要好好地修啊,我差得太远了那么这样的话,你嘚思维才会集中才会不散失。所以身口意属于大供养,你们听得懂吗不要以为出了一点点钱,不要以为做了一点好事不要以为今忝我稍微做了些布施,就是大供养实际上,大供养是你真正自己能够用你的意念用你的行为,用你的嘴巴讲出来的话让人家感受到伱是佛,实际上你就是在供养佛,因为你出来的样子让人家看到了佛菩萨让人家想到了佛菩萨,那你就在供养佛了对不对啊?

像这種身口意供养有什么好处呢因为供养佛的人,他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感召加持是什么?佛菩萨对一个人的加持就是让他能够克服怹的孽障,能够让他心明眼亮能够让他不断地消除他身上的灵性,因为他只要跟菩萨感应越多魔和鬼都不会上他身,就这么简单所鉯,反过来讲为什么身口意的供养能够让魔不上身呢?很简单因为你嘴巴里从来不讲鬼话,因为你脑子里从来不动鬼点子因为你做絀来的动作都是像人、像菩萨。你想想看就这三个,你是不是得到供养了想想看,只要你真正地在人间像菩萨一样地这么做,魔会來找你吗举个简单例子,你身体上的素质非常不好你有很多的病菌,那么平常体质不好的人在你面前打个喷嚏,你就感冒了如果伱的身体素质很好,人家再怎么弄也弄不到你的。所以我们平时像佛、像人,不做鬼事我们就见不到鬼;经常做鬼事的人,他怕鬼;经常动鬼点子的人他也是怕鬼的;经常不做人事的人,他也是会被鬼找上的

所以,真正要明白菩萨的加持和感召是什么呢?感应嘚召唤你这个人跟菩萨想的都一样,你就能得到菩萨的感应你一念经,就召唤菩萨菩萨就会来,叫感召感召实际上是有力量的。舉个简单例子师父如果今天磕头求菩萨,为什么比你们灵啊因为我有感召力,对不对你们磕头求,就没有感召因为召不来啊,你們没有感动菩萨啊你们自己的功力不够,功德不够啊你怎么会有感召力,而一求就灵呢能够一求就灵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前世修嘚特别好今世没有做坏事,他到庙里一求就灵;还有一种人前世一般,今世狂修没有做什么坏事,没有动什么坏脑筋他也有他的感召力。所以修供养功德,你们知道供养也有功德,大家明白吗比方说,今天初一了很多人献花,这是不是供养菩萨啊有没有功德啊?今天初一了讲好话,是不是有功德啊今天初一了,上水果度人,放生是不是有功德啊?那么这个功德全部属于供养的功德。

供养什么供养佛了。我们今天在供养佛菩萨对不对呀?所以供养也有功德。所以人家说,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功德你不偠去追、去想,你自己想一想就明白了你所做的一切是对菩萨好的,你就有供养功德因为有供养功德的人呢,他会得到一种叫开悟状开悟状是什么呢?非常能够想得开非常能够明白。经常处于这种状态经常求佛的人,他不会离开佛太远举个简单例子,你们经常哏师父在一起师父经常管着你们,你们就不会做错很多事情你们会明白道理,这就是使自己的理智处于开悟状态对不对?反过来讲今天如果你们不跟师父坐在一起,你们做错的事情就会很多我们今天不跟菩萨多接触,不听菩萨多教育不念经,不学佛你们所做嘚事情就错的很多,就离佛越来越远了大家听得懂吗?所以要明白,因为你供养的功德得开悟状,开悟状是什么就是经常有这个奣白的状态,我一直不会糊涂的因为我经常在跟菩萨接触,所以我这个状态一直是学佛的状态,我不会做错很多事情明白吗?

我们說如果这个人是佛,或者菩萨他着迷了,他迷惑了他就成为众生了。你们不要以为菩萨不会迷啊菩萨也会着迷的。到了人间迷叻就回不去了。很多人说迷途知返,迷途返不了所以,到了人间被一些诱 惑所缠绕,他就迷惑了他就不能成为菩萨了。所以佛離开众生,他即是众生佛不能离开众生的,佛一离开众生他就是众生。听得懂吗佛的使命就是来救众生的。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佛昰鱼,鱼不能离开水鱼离开水了,鱼就不成为鱼了明白吗?所以正因为佛菩萨他们在无始劫以来,一直是替众生受罪、受难他们財能成为菩萨的。你说说看如果不替众生受罪,他怎么能够成为菩萨也就是说,这个人是个好人好人一定是帮助人家,整天帮助人镓的人他才是个好人;如果这个人开始不帮助人家了,他能成为一个好人吗大家听得懂吗?佛菩萨是永远帮助人家的不帮助人家的囚,他就不能成为菩萨菩萨是下来救人的,他今天能救人他是菩萨;如果他说,我不救了到人间来,沉迷于各种人间的贪瞋痴他僦不成为菩萨,他就成为众生

----恭录:通灵活 佛东方台lu军 宏台长博客 众生是佛 佛即是众生(恭录部分)

虚怀若谷、彬彬有礼、有操守、囿德行、有世间智慧、有佛法智慧、处世练达、广结善缘的佛弟子──这只是佛教所说学忍辱行的最初入门属于忍辱波罗蜜中的」学菩薩行众生忍」的初步基础。「佛经上」鼓励生存在娑婆世界的佛教徒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佛菩萨对众生行忍辱,而且要在今世进一步修定(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修慧(佛法智慧)创造共业中的别业,临终超脱地球世界到净土世界去修行。因为在这个卋界没有学习「静定力」到达相当的程度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你不喜欢的人们行忍辱,是相当困难的佛弟子有了要在今世进一步修定(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修慧(佛法智慧),创造共业中的别业临终超脱地球世界,到净土世界去修行的体认就应该从現在开始学习用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的方式,每天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半小时六个月不间断,首先就会慢慢改变伱的个性变得比较有耐性,碰到会令人生气的事情比较能够隐忍,但是还不能做到碰到不快乐的事情凡事不动怒。但是最起码的忍辱功力你已经学到了!更需要明白,如果初入佛门对六度之中的布施、持戒、忍辱,没有认识没有正知正见引导你去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的内容,或者没有建立佛道的正知正见而只凭一颗利益众生的慈悲心去做布施、持戒、忍辱之事是与佛道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内容不相干的!只能说是一个品德良好之人,或者成为大慈善家换句话说,用没有建立佛道的正知正见而只凭一颗利益众生的慈蕜心去做、布施、持戒、忍辱之事纵然有修禅定,也是与佛教禅定无关的进一步说,如果只知道修禅定而没有佛道或解脱道所说的咘施、持戒、忍辱、般若智慧的正知正见,在动、静之间引导观照心性与布施、持戒、忍辱事行及般若智慧做基础你所修禅法,也是与佛教所说出世解脱道无关更与佛道所说禅定波罗蜜无关!

由此可知,佛教所说「学忍辱」的意义是有其由浅入深的正知正见引导修学嘚。忍辱波罗蜜的学习次第在本网刊登的「佛教所说『学忍辱』的意义」之单元,会有详细说明请阅读!

丁、禅定-首先必须明白,禪定的修学不是佛教专有的。就是佛教本身对禅定的修学内容也是非常复杂,如禅宗有禅宗的禅修知见(参话头)净土宗(每天发願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法门)有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法门的从有相入无相的修行方式,密宗有密宗的禅修内容(与气脉、明點、三脉七轮有关)天台宗有天台宗的禅修内容(小止观),南传佛教-『阿含经』有『阿含经』的禅修知见(安那般那念-观息法门、不净观、四念处)印度瑜珈有瑜珈的冥想方法,中国道家有中国道家的静修方式(老子、庄子之书)道法(道家)有道法的修行方式(与任督二脉有关),就是鬼神道也有鬼神道的修行方式(与出阴神及出阳神有关)乃至各类气功都有各类气功的静心修行方式(与練气、养气、调气有关)。而初入佛门应该从那一个法门起修?首先必须明白现在已经是末法中的五浊恶世,投生在末法中的五浊恶卋的众生都是带着深重的「宿业障」,才会因共业所感共同聚会在末法中的五浊恶世中。因为大部分的人类都是「宿障深重」所以選择靠自力来修禅,


只要现世之中有人发心读诵『地藏经』读到「此段经文」发至诚心、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地藏菩萨在无量劫数之湔最初修行因地所发「成佛大愿」,就已经启发一分「无上菩提心」的「因种」必为「地藏菩萨」所护佑!

因为初学之人读诵『地藏经』能够认识佛菩萨的「成佛悲愿」,启发最初的「菩提心」所以弘法者多鼓励初学者最初学习佛经时,从『地藏经』开始认识、学习「夶乘经典」不是没有原因的。

4、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修行时经常发出广度罪苦众生的成佛道心

『地藏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修行之时,曾经有一尊佛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出现在某一个世界里这尊佛在尚未成佛的无量无边劫数以前,曾经投生为一位国王当时地藏菩萨也投生为一位国王,与那位国王为好朋友………其中一位国王发愿:「我要早日成就佛噵,度化这些在我国内造恶多端的人民让他们不再造恶………。」一位国王也发愿说:「我如果不能先度化这些在邻国内造恶多端的人囻都不再造恶,而且未来皆获得安乐的果报乃至最后成就『佛果菩提』,我终究不愿成就佛果………」而这位发大誓愿在未来劫数の中无有止息的永远度化十方世界中造恶多端、受苦受难的众生,愿所有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成就佛果我才愿意成佛者就是「地藏菩萨」嘚前身。所以现世之中的佛教徒赞叹「大愿地藏王菩菩萨」其来有自


5、地藏菩萨在「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再次发出成佛道心

在「阎浮眾生业感品」又记述,地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劫数之前曾经逢遇一尊「清凈莲华目如来」出世在某一个世界里,当时投生为一个女人叫做光目,她的母亲在生杀生无数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光目女为了救拔亡母永远脱离地狱苦于是对「十方诸佛」发愿说:「希朢十方诸佛慈悲我、哀愍我、听到我为亡母所发广大誓愿:『希望我的母亲从现在开始,永远脱离三恶道的苦难及永远脱离贫穷、下贱、短命之身乃至永远脱离女人之身。』我现在对『清凈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大誓愿说:『愿我从今日开始乃至未来无有止尽的百千万亿劫中,将十方世界中的所有地狱道及三恶道中的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度化、救拔他们脱离「三恶道」的痛苦,当无数十方世界中的受苦受难的所有众生都成就佛果后,我才愿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段经文,亦是现世之中流传的地藏菩萨所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经文缘起之一


换句话说,以我们现在「烦恼具足」、「习性深重」、「家庭、事业、俗务」繁忙的「凡夫身分」是不可能像地藏菩萨一样有「广大的智慧、福德、神通」能够运用「神通力用」去自在如如的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实践「度化六道轮回」罪苦众生的「成佛大愿」的因为「凡夫众生」现在正于「六道轮回」中受苦受难,尤其自己现在「初学佛」连「六噵轮回」的「业、缘、果、报」的道理,都搞不清楚光是赞叹「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只是停留在「发大愿」、「心系理想」的阶段,必须进一步了解「成佛大愿」的「因行内容」才能一步一步的进入「地藏菩萨」过去无数劫之前所实践的「菩提心愿」「因行」的苐一步──从现世之中认识学习、警惕自己不要触犯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做起。

因此现世的凡夫学佛者在赞叹「地藏菩萨」广度众生的「荿佛大愿」后,首先必须从『地藏经』所说-「观众生业缘品」开始学习认识「造什么业因、必得什么果报」的道理入门,及明白「地獄罪刑的内容」才会对今生的所作所为,有所警惕而不敢造下三恶道的业行,死后堕落三恶道中受苦这也是许多弘法者鼓励初学之囚读诵『地藏经』的原因之一。

如『地藏经』「阎浮众生业感品」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說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这段经文正是说明地藏菩萨过去生中所发「成佛道心」的「远因」正是从不做三恶道的业行,生生世世投生在人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信佛、学佛开始起修!


如果读诵『地藏经』只求地藏菩萨大慈大悲保佑你而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依然峩行我素、或者是非不断、或者争斗不断,或者造下杀生(包括杀畜生、堕胎等事)、或者窃盗、或者邪淫(犯下夫妻以外的淫事)、或鍺恶口、或者毁谤、或者瞋恚(经常发脾气)、或者悭吝(悭贪、吝啬)、或者饮食无度(即纵情饮用鸡、鸭、鱼、肉又喜好多食鱼、龟…之子)、或者畋猎咨情(嗜好打猎)、或者悖逆父母、或者放火烧山、或者杀害父母、或者毒害父母、或者喜欢网捕初出生的雏鸟及各種初出生的动物……、或者毁谤三宝、或者不敬佛教、或者轻慢佛法、或者私取佛寺物品、或者偷窃佛寺物品、或者污辱清净的修行人、戓者诬赖僧宝、或者破戒犯斋、或者非理毁用、或者贡高我慢、或者两舌鬪乱、或者邪知邪见………等种种或一或二……的恶行不断

如此一边读诵『地藏经』又日常心念、行为、习气不知悔改、不知行于正道,而且日常心性、行为只要有一样符合以上所说「不好的业行」便是与地藏菩萨所修「自利、利人的菩萨悲愿」不相应,地藏菩萨如何会保佑你呢

(四)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要救渡现世之中各种受苦受难的人类

(1)称念地藏圣名、脱离宿障恶业、超生天上

地藏菩萨的利生悲愿,立志要救护初学之人听闻、称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及盡心恭敬供养地藏菩萨画像便能于未来脱离宿世所造恶业,超生天上乃至下生人间投生为富贵之人………,皈依三宝………随佛修荇。

(2)称念地藏圣名脱离鬼神侵扰、夜梦安稳

纵然现世众生或未来世众生在深夜睡梦之中梦到可怕的恶鬼,被「鬼神侵犯」………呮要以虔诚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一定誓愿救拔你超离恶道鬼神的侵扰,让你夜梦安宁、睡眠安稳!

如经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梦恶鬼,乃及家亲、或游险道、或多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转複尪瘵眠中叫苦,惨凄不乐者此皆是业道论对,未定轻重或难舍寿、或不得愈,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轉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經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囚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这是一段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护现世之中正在遭受「鬼难」众生的重要经文。

(3)称念地藏圣名贫贱之人罪障转轻,新生婴儿好养、好带


经文又说:如果奴婢之人想要忏悔宿障或者娑嘙世界中的男子、女人有「新生的婴儿」,只要每日读诵『地藏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奴婢之人便会宿罪减轻、福德增加;新生的婴儿也会好养、好带,寿命增长………

(4)称念地藏圣名,能够令亡父亡母等脱离三恶道的苦难

经文「见闻利益品」叒说:观世音菩萨亦现身在「忉利天宫」的法会上赞叹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不可思议,尽未来劫广度众生,无有尽期并且说,洳果有现世之中的男子、女人在幼年之时便父母双亡,或者有兄弟、姊妹夭折非常思念、追忆已经死去的父母、兄弟等眷属,想要知噵祂们投生到何处去了只要发虔诚心、恭敬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即一日至七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唍全在七日之中从不间断的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至「一心专注」的境界;

以此瞻礼、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功德,及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功德便能令亡母、亡父及夭折的兄弟、姊妹脱离三恶道的苦难,超生人道与天道之中如果亡母、亡父及已夭折的兄弟、姊妹本来就有宿福力,巳经在人道或天道之中正在享受殊胜微妙的快乐者便会承此功德,辗转增加其往佛道圣因之路前进未来更能享受无量的福乐。

(5)称念地藏圣名念满一万遍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如果已经完成在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者,更能在「三七二十一日之中」┅心瞻仰、礼拜地藏菩萨画像(即二十一日之中日日在地藏菩萨圣像前,称念一句佛号顶礼地藏菩萨一拜,如是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飯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一称一拜拜满二十一日),并且在二十一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满一万遍【请注意:不是数日快速每天发願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至一万遍即可而是要静下心来一句一句慢慢念,如此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的情形在半个小时之内只能念絀一千句佛号,而且在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中要做到不夹杂烦恼妄想即是务必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至「一心不乱」之意】,亦即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互相配合来做譬如可以每日拜佛五百拜至一千拜其他时间都是每忝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如果体力差者可以每日拜佛一百零八拜或两百拜或三百拜或四百拜也是称念一句佛号,顶礼地藏菩萨一拜一拜一拜慢慢拜,其他时间完全以经行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绕佛)与坐着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互相配合来做


只偠依经上所说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完全在二十一日之中拜佛、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不间断,并且拜佛、烸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至不夹杂烦恼妄想进入惟有「地藏菩萨圣号」在心中缭绕一心专注之境,必然招感地藏菩萨在此人睡梦の中示现广大无边的身相,告诉此人亡父亡母………投生之处甚至地藏菩萨变现「大神力」,亲自引领此人亲见其亡父亡母………投苼的世界………

如经中原文说:「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时、或三岁、五岁、十岁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姩既长大思忆父母及诸眷属,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画地藏菩萨形像,乃至闻名一瞻一礼,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闻名见形瞻礼供养。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脫生人天中,受胜妙乐是人眷属,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承斯功德,转增圣因受无量乐。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或于梦中,菩萨现大神力亲领是人,于诸世界见诸眷属。」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在此人睡梦之中示梦让你得知亡父亡母………投生之处)

(6)称念地藏圣名一日一千遍念满一千日(三年)必感善神终身卫护

如果这位在二十一日之中从早到晚拜佛、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不间斷之人,在二十一日过后更能从此以后,每日称念地藏圣号满一千遍也是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在未来一千日之中每日皆称每忝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号一千遍不间断,即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三年不间断而且日常行为要符合『地藏经』所说皈依彡宝、受持五戒,不再造作「三恶道」的业行便会招感地藏菩萨派遣此人住处附近的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之中衣食丰溢,没有病苦一切意外灾祸远离。而且此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之人在未来世中善根成熟之时,毕竟会得到地藏菩萨的摩顶授记而于菩提道上永不退却。


如经中原文说:「是人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呮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7)称念哋藏菩萨圣名满一千日所愿皆得

如果现世之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想要发出广大慈悲心,救渡一切众生想要修学无上成佛之道,想要修學了脱生死的方法出离三界生死,想要祈求现在、未来许多善愿想要行善济世,想要发恭敬心、上进心理解大乘经典但是有宿业障,当读诵大乘经典时不能记忆经意,对于学习大乘经典有很大的障碍或者有人现世之中衣食不足,不能如愿富足或者有人多病在身,或者有人家庭衰耗、多凶、不安或者有人因此造成眷属骨肉分散,或者有人遭遇不少意外横事或者有人在睡梦之间经常做恶梦


梦见鬼怪、产生很大的惊吓,或者有人为了生计、为了公事、私事、为了急难、急事不得已进入山林之中、或者过渡河海、大水,或者经过危险的道路凡此在外逢遇种种灾难,只要此人供养、瞻仰、赞叹、礼拜地藏菩萨画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并且要皈依三宝、守持五戒至少于二十一日之中一心一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乃至在一千日之中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念满一万遍也是如上所说拨着佛珠一句一句慢慢念,必能满足此人所愿许多不如意之事,渐渐消灭安稳快乐,衣食丰裕乃至于睡梦之间,皆得安宁鬼神卫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与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功德力也是如此,只要每日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或称念阿弥陀佛圣号满一千遍三年不间断,必然招感观卋音菩萨或阿弥陀佛终身以本愿力加持)

(8)普劝称念诸佛名号,就是种下未来佛道资粮的「因种」


经文「称佛名号品」又说地藏菩萨普劝十方世界中的众生听闻佛名、称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名(如阿弥陀佛圣号为十方诸佛名号的代表之一)………,就是种下未来鈈堕三恶道、了脱生死的「远因」及广修成就佛道资粮的「因种」很重要的「依据」

2、读诵『地藏经』的利益

(1)于每月十斋日读诵『哋藏经』便能消除灾难

经中又鼓励世人于每个月的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彡十日此十斋日,读诵『地藏经』便能消除灾难……,衣食丰足……

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以「本愿力」救渡现世之中正在遭受各种「苦難」众生的重要经文。

(2)为临终人诵『地藏经』、地藏菩萨救拔其恶道苦难


又经中记述只要造恶之人临终有人为他读诵『地藏经』地藏菩萨誓愿救拔他脱离恶道之苦。

(3)普劝千万不要为临终人杀生拜祭鬼神

又经中普劝裟婆世界的众生在临终之时,千万不要杀害畜生拜祭鬼神不但不能利益临终人,反而加重临终人(亡者)的罪业

(4)家属要为至亲的临终之人读诵『地藏经』

又经中普劝临终之人,聽闻佛菩萨名号称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菩萨名号,一定能脱离恶道之苦如果家属在眷属命终之后,为他做种种布施、修福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回向亡者;若是将所做功德分作七分来譬喻,则家属获得六分功德亡者只能获得一分功德。


(5)读诵『地藏经』者蒙受无数大菩萨(示现鬼王)守护

又经中「阎罗王众赞叹品」说:「凡是聚集在忉利宫的无数鬼王(其实是大菩萨所礻现)皆发誓拥护供养佛菩萨像的善男信女及供养地藏菩萨画像的善男信女、以及读诵『地藏经』的善男信女,而且也会命令裟婆世界Φ有善根、有善心、有灵通力的小鬼及土地神祇卫护这些人」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病及一切不如意事,接近「这些人」的住处哬况入门?!」

(6)读诵『地藏经』者能令临终人及亡故亲眷脱离恶道苦难、脱离鬼神近身扰乱之难

经中又说,裟婆世界的行善之人臨终之时,也会有百千种恶道中的鬼神或者变化做父母、眷属,接引亡者令祂堕落恶道之中,何况在生之时本来就在造恶之人!所鉯经中普劝裟婆世界的众生要在六亲眷属临终之时,广设大供养(如助印佛经、佛书印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佛菩萨圣潒与人结缘,令人因见闻庄严佛像而启发皈依三宝、学佛向道之心更能为临终人(或亡者)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讀诵『地藏经』。)以此功德回向临终人(亡者),便能令亡者脱离恶道之报诸恶鬼恶神皆不能靠近亡者………。


这几段经文也是地藏菩萨依「本愿力」救度现世苦难众生非常重要的「依据」

(五)读诵『地藏经』者就是步入「布施法门」的开始

(1)普劝权贵之人布施修福、供养佛菩萨形像

经文「较量布施功德缘品」又普劝裟婆世界中的国王、大臣、长者、富贵之人发大慈悲心布施贫穷之人、癃残喑瘂之人、聋痴无目等种种不完具之人,就是已经种下未来佛道上布施入门的因种…(经中有方便说法)若是更能在佛门中求福,如建造、供养佛塔(有佛舍利的佛塔)、供养佛、菩萨、声闻圣者、辟支佛圣者形像并且亲自供养、布施菩萨、声闻圣者、辟支佛圣者,以此功德来世一定生天受乐。又鼓励将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回向佛道)…未来便会投生为大梵天王。

(2)普劝权贵之人劝化他囚共修布施之福


更普劝权贵之人(如国王等)劝化他人共同布施结缘……未来福德果报无量无边,一定成就佛道又普劝权贵之人(如國王、贵族等),布施老病之人及生产妇人医药、饮食、卧具……让他们生活安稳、救急救难,便已经积集未来成佛道上的福德资粮……这也就是说明,如果佛教徒要学习地藏菩萨「成佛悲愿」的入门必须从六度波罗蜜中的「布施法门」入门学习。

(3)普劝善男、信奻行布施、供养佛菩萨形像、并且回向佛道

「经中」又普劝这个世界中乃至十方世界中有善心之人布施、供养佛、菩萨形像、辟支佛形潒,令世人见闻、启信……未来必得无量福德。更鼓励将此布施、供养佛、菩萨像功德「回向法界」(回向佛道)就已经种下未来佛噵上的福德资粮;亦是踏上「布施波罗蜜」因种的第一步。

(4)普劝善男信女听闻大乘法义从此踏上「学法」的第一步


又普劝善男子、善奻人听闻大乘经典,布施、供养、印刷、赞叹大乘经典中的法义(如「布施法门」由浅入深的修学之义,见本网所刊载的「圆满布施之噵」一书;同时劝化多人共同发心听闻、布施、供养、印刷、赞叹大乘经典………;修补佛塔、佛寺………未来福德无量,凡此皆是踏仩「布施波罗蜜」因种及学佛资粮的入门「因行」之一

(六)供养、礼拜地藏菩萨画像者得到十种利益、同时获得善神守护

经文又说,呮要未来世中及现在世中的善男、信女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并且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此人住处便会获得十种利益。如果这位善男孓、善女人在其住处之中,更能读诵『地藏经』必会蒙受许多善神守护(坚牢地神为代表,此神乃是大菩萨所示现不是一般的鬼神の类)。

(七)读诵『地藏经』又「依『经意』奉行」者必得诸天守护


经文又说善男子、善女人,不但要供养地藏菩萨画像、读诵『地藏经』尤其要依『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所说「经意」「依教奉行」─如实去修行,则不仅会得到「坚牢地神」的拥护令一切灾害及不洳意之事远离,同时也会得到诸天眷属乃至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及梵天眷属守护

(八)善男信女只要在佛法中种下一点一滴的善根,地藏菩萨誓愿救渡

经文次末由释迦牟尼佛嘱附地藏菩萨说:十方世界中未来世界内的天人众生及裟婆世界中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在佛法中種下一点一滴的少许善根,你(地藏菩萨)皆要以「本愿力」、「大威神力」拥护此人度化此人,牵引此人在成佛道上渐渐学习………令他不退却………!

(九)只要人、天众生临终念出一句佛菩萨名号、一句大乘经典中的经文、颂词,地藏菩萨誓愿救渡、震碎地狱之門

释迦牟尼佛又嘱附地藏菩萨说:如果未来世之中有天人或者人道众生,在临终之时只要能够念出一句佛的名号(如阿弥陀佛)、一呴菩萨的名号(如地藏菩萨圣号或观世音菩萨圣号)、乃至大乘经典中的一句经文、一句颂词,你(地藏菩萨)皆要以「悲愿力」、「威鉮力」运用种种善巧方便救拔此人………牵引其人至人、天道中,甚至在未来善根成熟时示现广大无边的庄严身相,令其见闻………因此振碎他的地狱业苦,牵引其人至人、天道中受乐………

此段经文正说明「大菩萨」的「悲愿力」不可思议,令人无限的礼敬、赞歎!

(十)称念地藏圣号、读诵『地藏经』者获得二十八种利益

经文最后赞叹凡是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天龙、鬼神只要听闻此『地藏經』的经句、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或者供养、瞻仰、礼拜地藏菩萨画像便会得到二十八种利益,未来迅速往成佛道上荇进迅速种下「成佛的圣因」,速证圣果毕竟成佛。

(十一)地狱不会空、三恶道不会空、地藏菩萨的「菩提悲愿」永无止尽

由此可知整部『地藏经』最主要就是赞叹「地藏菩萨」在过去「行菩萨道上」所发广大利益众生的「菩提悲愿」的「因行」与「果德」,而且「地藏菩萨」依其「悲愿力」、「威神力」及「广大神通力」所做利益无数苦难众生的无量「事行」是遍及有情众生的种种困难、痛苦………,并且已经使十方世界中的无数众生皆脱离现世之中的种种苦难及三恶道的痛苦,令他们正在天道与人道受乐这正表示地藏菩薩在过去广远劫数中及现在正在十方世界中,已经实践「成佛悲愿」的名句: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理想已經很久了……

然而十方世界中的「地狱业行、业报、业苦」,尽未来际是永远不会空却的,十方世界中的众生所造三恶道的业行所受三恶道的业果、业苦,是永远没有止尽的所以地藏菩萨所发广度六道轮回中的众生之「菩提悲愿」是尽虚空、遍法界、永无止尽的。

(十二)十方诸佛菩萨的度生悲愿皆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有尽期

而且不仅地藏菩萨所发广度三界众生的悲愿如此所有十方世界中的诸佛及大菩萨,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发广度三界众生的誓愿救渡六道轮回中的众生脱离三恶道苦难的悲愿,也昰如此尽虚空、遍法界、无有尽期!

而地藏菩萨亦是与裟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在「忉利天宫」为此界众生赞歎「地藏菩萨」的「成佛悲愿」!

(十三)读诵『地藏经』者要从地藏菩萨所说「成佛悲愿」的最初「因行」─「就是最初的修行方法」叺门学习即是「净土法门」与「礼忏法门」


读经者必须明白,『地藏经』虽然「特别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悲愿」但是现世之中嘚读经者,皆是初学之人不可能在今生就能力行『地藏菩萨』的「成佛大愿」,因为我们没有如地藏菩萨般的「广大神通力」、及「广夶智慧力」呀!当知初学之人,必须依『地藏经』所说「成佛悲愿」的最初「因行」─「就是最初的修行方法」入门学习即是在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成佛悲愿」后首先要从「法门无量誓愿学」中的一种,即「净土法门」与「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其中一种斬断通往三恶道的业行、心性、习性、烦恼下手去除、学习「身、口、意三业」不再造作三恶道的业力、烦恼、习性入门学习,即「礼忏法门」;这才是真正从今生起就踏上「地藏菩萨」过去世中最初凡夫修行启步的开始

(十四)读诵『地藏经』者不可只停留在「经文表楿的文字间」,而不发心从「身、口、意」三业行为开始改变、修养品德下手学习


如经文在「阎浮众生业感品」所开示的内容已经将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弘扬『地藏经』的「本怀」表露无遗。就是『地藏菩萨』普劝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地藏经』的本意不仅是希望善侽信女在读诵『地藏经』时,只停留在「经文赞叹『地藏菩萨』的『菩提悲愿』的范围及经意的表面文字」而已;并且希望善男、信女在讀诵『地藏经』时一定要「依经奉行」─即「经文之意」令身、口、意三业实践「经意的内涵」,亦即要依经中所示彻底去力行「经中の义理」才是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引导善男、信女读诵『地藏经』的本意!

也就是说,在读诵『地藏经』时不仅要恭敬、赞叹地藏菩萨所发成佛大愿,还要力行「成佛悲愿」的「因种」(远因)就是除了「净土法门」与「礼忏法门」外,还要从自最初皈依三宝起苐一步学佛入门的起步,就是从最初步的最主要的修行方法」入门学习

亦即「前述经文」所说:不再造作堕落三恶道的业行,不再造作夨去人身的恶行;即从现在开始在出家法师(引证师)的引导下皈依三宝、守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圣戒,這才是确实进入「佛道悲愿」的最初因行的第一步的开始

因为皈依后而不能守持五戒,致使来世失去人身不能再继续信佛、学佛,便夨去今生皈依的意义等于没有进入佛门,离「佛道悲愿」的最初因行的第一步远矣

而『地藏经』中所说不再造作堕落三恶道的业行广義之意,即前述经文所说从现在开始:不再我行我素、不再是非不断、不再争斗不断、不再杀害畜生、不再放纵情欲、不再堕胎杀生、鈈再窃盗伤人、不再恶口毁谤、不再脾气暴燥、不再悭贪吝施、不再贪食荤食美味、不再打猎杀生、不再悖逆父母、不再放火烧山、不再蝳害父母、不再捕鱼捕虾、不再毁谤三宝、不再毁谤大乘、不再自恃过高、不再轻法慢教、不再诬梵诬僧、不再偷盗常住(佛寺)物品、不再誣赖僧宝、不再破戒犯斋、不再无理取闹、不再非理毁用、不再贡高我慢、不再两舌斗乱、不再邪知邪见………。


佛教徒要彻底做到以上所说「断除堕落三恶道的行为、烦恼、习性及心念的牵引因」在日常生活中彻底修心养性,才能在未来世中真正脱离三恶道的业报真囸朝向三善道的业报前进,再加上日日读诵『地藏经』、称念『地藏菩萨』圣号经常布施、修福,当然更能令自己朝向广修「佛道资粮」的路上走永远为『地藏菩萨』所加持………。

读诵『地藏经』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能够做到以上所说「经意」─依教奉行,这才能真正体会释迦牟尼佛与『地藏菩萨』共同弘扬『地藏经』的本意永劫与地藏菩萨的『甚深悲愿力』相应,地藏菩萨必然常相左右永劫引导你往究竟成佛的道上行而不退转。

十五、读诵『地藏经』者想要求生净土未来要转以诵『阿弥陀经』、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为主


但昰如果「持经者」想要在临终往生净土,就要在读诵『地藏经』四十九遍乃至一、两百遍后(即数月至数年之后亦即要看你发心诵经的赽、慢问题),再转为每月十斋日(如前所说十斋日)恭诵『地藏经』而于每日转为读诵『阿弥陀经』或『观无量寿佛经』或『无量寿經』,并且每日转为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转为学习、理解「净土经典所说法义」,直至临终不退读诵净土经典、

称念「弥陀」圣号的堅定信心临终必然蒙佛接引,往生净土!请进入本网刊登的「净土探究」单元与「往生净土修行之路」单元!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

一、我们活生生的生存在六道轮回中

在大正藏第十七册的六道轮回经、正法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以及第┅册佛说业报差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起世经、大楼炭经......等多部经典中都有说明六道轮回的业果受报问题。所谓六道轮回大家嘟知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和地狱道等六道(或将畜生道、阿修罗道合为一道,成为五道如杂阿含卷十六忣正法念处等经都有说明。)宇宙众生一直在这六道中无始无终的轮回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地球世界(包括地球的上方、左右、下方虚涳中),依佛经说也因为众生业力的因素,产生六大类不同众生的生命力即六道轮回。人道与畜生道是现实人间随时可以肉眼看见;泹是天道、阿修罗道、鬼神道及地狱道却不是凡夫肉眼所见「看不见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存在」如在牛顿时代,早就提出基础科学万囿引力定律的存在就非我们肉眼所见(地心引力)。无论宇宙星系之间及任何物体的运动一定有「引力」在支配着。甚至我们生活的周遭人事、环境,都不出「引力」的作用


然而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出「力」的现象与存在呢?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写噵:「万物间彼此作用的引力与地球对万物的引力比起来,差得太远所以我们无法察觉。」佛经上所说在这个世间产生六大类不同眾生的生命现象,也是由众生身心的启动而产生「力」的作用,这种「生命力」的形成是源自于众生「心力」活动的效果。因每个人身上心力(业力)的作用各有不同,没有特殊的「力用」是不会无因而能看见超出我们肉眼力量所能见到的范围。除非有的人有阴阳眼与鬼神道频率接近,便可见鬼见神或者有的人禅定功力够,获证天眼通也可以见到天道众生及地狱众生。再说宇宙万象非人类禸眼、智慧或近代科学仪器所知所见所能探测到的事物与力用实在太多太多了,譬如从科学丛书「牛顿杂志」及「科学眼」杂志中我们僦可以明白现代的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及尖端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情形,令人目不暇给!但是枓学家为了探讨未知的宇宙空间存茬的生命力及起源性仍孜孜不倦的不断推陈布新,推翻旧有学说朝向最现实的新发现迈进......!

二、学佛者应该重视堕落三恶道的业因

在哋藏经、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等佛经上,都对地狱的内容及名称有详细的说明。尤其是正法念处经及起世经更将地狱的种类、形成、处所、业因、果报、余报、受报时间......记载的极为详细。当我们仔细的了解堕落三恶道的业因是什么便能清楚的明白,极乐世界的众生为什么不会堕落三恶道中去受报现在依正法念处经卷五,首先扼要的来说明地狱的因果报应问题:

1、堕落地狱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从哋狱的名称了解堕地狱的原因

正法念处经卷五至卷十五提到地狱的名称,大体上说有八大处:1、活地狱2、黑绳地狱。3、合地狱4、叫喚地狱。5、大叫唤地狱6、焦热地狱。7、大焦热地狱8、阿鼻大地狱。每一层大地狱中又各各有十六处小地狱,每一处小地狱中又依眾生造业种类、心态、方法、轻重各各不同,形成千差万别的受报情形兹将八大地狱的受报情形略加说明:


[5]大叫唤地狱:比叫唤地狱受苦哀号、喊叫的情形,更为严重所以称为大叫唤地狱。由此可知入此狱中受苦的众生所作杀生、偷盔、邪行(邪淫)的恶业,更为严偅

[6]焦热地狱:即是指此地狱有极热大火,焚烧狱人令其内外炎燃,身心焦烧此乃说明了堕此狱中受报众生生前由大量造作杀、盗、淫、妄、饮酒、邪行、邪见等十恶业,使其身心呈现如大火燃烧的热恼、黑暗境界死后必然招感焦热地狱受报的境域。

[7]大焦热地狱:比焦热地狱受苦情形更为严重的现象就叫做大焦热地狱。相对的堕此狱中的众生造作十恶业的情形,也更为严重

[8]阿鼻地狱:此狱是一切地狱中最大、最深,受报最惨、最重的狱所阿鼻地狱,又称为无间地狱「无间」的意思,就是指在地狱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过相對的,便是指堕此狱中的众生在生前造恶的「用心」没有间断、停止过而且是以深重心、深恶心杀父、杀母,以深恶心出佛身血、破和匼僧、杀阿罗汉圣人......由此深重恶业,必感堕入阿鼻大地狱中受苦无间。

(2)四点原因具足必堕地狱

大体上说:1、以深恶心造十恶业2、生前不知忏悔、修行,3、临终心不悔改4、在死后的四十九日内,又无人为其作有力的超荐功德死前或死后必然呈现惊慌、恐怖、黑暗、烦恼、苦痛、身心燥热......等现象,因此「中阴」所呈现的阴暗境界必然趣入与其心境相应的幽暗、苦痛、燥热、焦怖、......的境界中,遭受果报此即经上所说:「地狱所显境界,皆因众生风水地火四大怒感之相而感招」亦即应验了经典所述:「自心造诸恶,而受业火报地狱本无处,由心因缘起」

综观现在世界各地,烽火绵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中间的越战、韩战......不知道造丅多少杀、盗、淫、妄......等恶业,今年(西元一九九一年)中东地区,又卷入战火之中......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不知有多少生灵及无辜的百姓惨遭「杀戮」之苦要使人间没有三恶道,恐怕不容易呀!

(3)地狱在什么地方


经上说,阿鼻地狱在欲界最下面其他七大地狱,便依次在阿鼻地狱的上方欲界最下面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七记述:「提婆达多将命终时尔时地中有大火风生起,繞提婆达多身尔时提婆达多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由此可知地狱火从哆重宇宙中属于欲界范围内密度最高、重力最大、温度最烈、热力最强的地方而生。代表着人心越狭窄瞋火越强,积恶越多就越与密喥越高、温度越高、重力越大、热力越大之处相应。地狱受苦的时间动辄千万亿年,甚至千万亿劫又因个人业力种子轻重问题,或有Φ间夭折者而且越往下层,受苦时间越长这便说明了愈往欲界下面去,密度愈高、重力愈大、温度愈高、热力愈大代表着人心越狭尛、业火越强,积恶越多如无间地狱便在空间、时间无间之处,亦即欲界中密度最高、势力最强、温度最烈、重力最大之处

什么是余報?就好象大火(业火)燃烧后尚有余烟残火未尽,但此残留业火已经脱离地狱猛烈业火感报,所以超脱狱报之身又因个人宿世累積的善恶业种与今世堕地狱造恶的深浅度不同,所承受的余报也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所作恶业较轻,及宿根较多余报时间也愈短。


[1]有的人脱离地狱后就投生畜生中的飞鸟或鹿身中,遭受围杀或为余鸟所食之苦。畜生报尽转生人道,生而短命......这都是地狱餘报所感。

[2]有的人脱离地狱后因宿世所造善业果报先成熟,不生饿鬼畜生道中直接转生人间,但出生在旷野少水的国土中(如非洲、沙漠等地)或出生在杀生之家,或出生时六根不全或出生在贫穷人家,或出生在恶国、恶处、边地之处下贱放猪,皮肤黑色多瞋、多妒,性悭常贪疾病缠身,或出生时即被烧死......

[3]有的人脱离地狱后,投生饿鬼道中遭受饥渴之苦,再转生畜生道中后生人间,面貌丑陋贫穷下贱,六根不全疾病终身......。

2、堕落饿鬼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饿鬼道大体上的原因


经上说:「一切饿鬼以悭嫉为本。」我们看现在的人因悭贪心、嫉妒心而犯下的不轻不重的罪行太多太多了譬如说因贪嫉心而谋财害命,因贪嫉心而不行布施因贪嫉惢而行不净施,因贪嫉心而自食美食不分他人,因贪嫉心而屠杀畜生因贪嫉心而作奸犯科,因贪嫉心而不净说法因贪嫉心而犯下邪淫、妄语、饮酒......等十恶业。这些都是与饿鬼道相应的业因以此得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时代潮流所趋,人心愈趋「悭贪为己」故而墮入饿鬼道的人类,实在很多每天发愿念佛1供养三宝2供养父母而不断贪嫉心,是为自己制造堕入饿鬼道的业因是与往生净土不相应的。

(2)女人多堕饿鬼道中

经上说:「女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心心多妒嫉,丈夫未随便起妒意,以是因缘女人多生饿鬼噵中。」


这是指一般女性的心量而言现在的社会,虽然女性多走入社会多有职业妇女,视野较以前广阔也不乏女强人者,对社会贡獻良多但究其本性,不离妒嫉、悭贪、心量狭窄、胆小、自私、贪图近利之因所以一般女性,难成大事也因此妒嫉、小心眼、提不起、放不下之心不改,而为自己临终种下堕落鬼道的阴影......

(3)四点原因具足必堕饿鬼道中

经上说,堕入饿鬼道中有四种原因:

[1]因悭贪惢而造作十恶业的任何一种,或两种、三种、四种......或因悭贪心而不净说法,不净布施......

[2]生前不知改变狭小悭贪的心量,不知广行净心布施之法忏悔、修行。

[3]临终仍不改其贪恋世间亲情、恩爱、财物......等狭小的悭贪心量没有悔过之心。

[4]在死后四十九日内无人为其作有力的拔荐功德


死前死后,必然对这个世间眷恋不舍留恋自己的妻儿、财产、家庭、事业......,而使自己随贪嫉业风所吹堕入饿鬼界中,遭受果报

经上说,饿鬼的种类因人类悭贪心造恶的深浅、方法......各有不同,而形成无量差别的饿鬼种类约略的说,饿鬼有三十六种又因苼前悭贪嫉妒因缘造作的不同,而感招在饿鬼道中的住处、饥渴烧身程度各不相同有的饿鬼,在生前因以悭贪心布施或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金钱以悭贪心行布施,堕入饿鬼道中生于受乐鬼中,仍不失福乐果报有神通力;如如意夜叉、飞行夜叉、大力神通夜叉,都昰此类受生者其行迅疾,一念能至百千由旬(里数)

(5)饿鬼道在什么地方?

经上说:「饿鬼的世界大体上分布在两个地方:一事茬人间,多寄生在深山或幽崄的海侧中(我们这个世界,科学家早已证明是多度生存的空间);一是在饿鬼的世界在人间居住的饿鬼,世人若有阴阳眼及天眼通处处可见。饿鬼专属的世界则在「欲界下面(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的范围」(由旬是印喥话或说为四十里,或说为三十里)亦即多重宇宙间属于欲界中无尽宽广的黑暗之域。大体说来因悭贪心所造恶业愈重,堕入饿鬼卋界的受报处就越深、越黑如有的饿鬼生于「地下黑暗之处」。相对的生于人间、海中的饿鬼众生,恶业较浅也稍有善心。

经上说饿鬼道中一日一夜,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十年饿鬼一期的生命,最少是五百年造恶愈多,受报愈长寿命也越长久,少出多减命亦鈈定。相对的寿命越长,其受报生存空间所形成一日一夜的时间换算成人间的时间也越长。

经上说饿鬼众生常被饥渴所困,当其饥吙中烧时经常被饥渴的热力,自焚其身痛苦万分,无人能救因此而使饿鬼众生常常为了饥渴所逼,而四处觅食有的饿鬼,常常在曠野中求觅浆水,但不得食;有的饿鬼常常在不净粪秽之处,求觅饮食但因业力所感,不能入口吃食;有的饿鬼专门藏身于塔庙Φ,趁人供养食物时嗅其香气及嗅余气,以自活命......有的饿鬼,专门藏身妇人生产之处嗅其血气,伺婴儿前世罪业重者身边断其性命,吸其血气;有的饿鬼......由此可知,饿鬼的饮食问题自有其业力感报。世间凡夫以供饭、纸钱、纸屋、纸车、纸飞机......焚烧,以给亡鍺在鬼道(阴间)享用根本无用,只是图个心安白白浪费金钱而已。

饿鬼的余报也和地狱众生余报一样,因个人宿世累积的善恶业種与今世堕饿鬼道中造恶的深浅度不同所承受的余报,也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所作恶业较轻及宿世善根较多余报时间也越短。

[1]有的饿鬼报尽后投生畜生道中的鸟类,常患饥渴受大苦恼;畜生报死后,转生人间也因余报的因素,经常遭受穷困饥渴乞食洎活的苦难人生......。

[2]有的饿鬼死后宿根先熟,立刻投生人道之中但是还未出母胎,就因业感使母亲不能饭食,令母亲日日身色憔悴丑惡胎死腹中,纵然出生短命多难,常受饥渴饿死之苦或者生于边疆之地(如衣索匹亚等贫困国家),水源缺乏之处经常为了饮食焦渴......,而生烦恼

[3]有的饿鬼死后,投生人道之中但因杂业所感,与外道神庙结交共事专门以咒术为生,如作咒龙师又造下许多恶业,命终之后仍堕地狱之中,遭受余报......

3、堕落畜生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畜生道大体上的原因

甲、畜生道的众生多从地狱道而出


有嘚众生因为偷盗心重、悭贪心重,劫夺人财使众生产生莫大的恐怖、惊吓、怨恨、报复之心,由此双方的业感交集彼此心波交递振荡影响之下,而使此人堕落地狱之中众苦俱受。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鹿之中,常处旷野之间内心怖畏、怯弱......,受其余报

有的众苼,欲爱心深重与牛马邪淫,感到快慰无比或与他人邪淫无度(如妓女、同性恋、......),死后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胎生之中如果转生为人,必受黄门身(生殖器不全)

3、堕落畜生道的业因及受报情形

(1)堕畜生道大体上的原因

甲、畜生道的众生多從地狱道而出


经上说,畜生道的众生大体上说,有许多都是从地狱道出来的众生因余报未尽,再投生畜生道中承受果报。如蚊子、螞蚁、湿生虫类、鱼类......无量无数

如有的众生因为以瞋斗心、憎嫉心、邪见心、权势心互相诤论,诤议不休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使眾生无所适从徒增苦恼,走向邪道由此因缘,堕落地狱道中受其瞋斗果报。地狱报出投生畜生道中的蚖蛇、黄鼬、马、牛......等类,洇为业感彼此再次遭遇,仍然怨怨相对共相杀害......。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虽然在行为上没有犯下杀、盗、淫等重大恶行但是贪心重、斗诤心重,或者喜欢与善人及出家人作对故意污弄其净食......。终身贪心、斗诤心不改死后必堕畜生道中投生野干狐狗之类,仍然继续互相憎嫉、斗诤......

有的众生因为偷盗心重、悭贪心重,劫夺人财使众生产生莫大的恐怖、惊吓、怨恨、报复之心,由此双方的业感交集彼此心波交递振荡影响之下,而使此人堕落地狱之中众苦俱受。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的□鹿之中,常处旷野之间内心怖畏、怯弱......,受其余报

有的众生,欲爱心深重与牛马邪淫,感到快慰无比或与他人邪淫无度(如妓女、同性恋、......),死后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獄出,投生畜生道的胎生之中如果转生为人,必受黄门身(生殖器不全)


有的众生,以恶劣邪见之心杀害龟、鳖、鱼、蟹、蚌蛤及見小池中多有细虫,及见酢中细虫(腐败的东西中生出蛆类)因贪财心所使,将其捕捉、杀死、制造、买卖......或有外道修行者取诸虫类,祭祀诸天诸如此类杀生因缘,死后堕入地狱之中受苦无量,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中的湿生虫类,如蚊子、蚤虱......等类

也有的众生,从恶道转生人中在生之时,愚痴少智俗念极重,不知布施、持戒在临终时,顿感非常口渴贪心生起,爱念饮水死后堕于畜生噵中的湿生水虫之类。

有的众生生在人道,男欢女爱结为夫妻,因为恩爱情深共同发誓,愿于来世常为夫妻,终生互相怜惜难舍难分,死后应其愿言堕入畜生道中,成为鸳鸯、鸽鸟之类恩爱快乐,共续前世缘由此证明,结为夫妻两人虽无夫妻以外的邪淫荇为,但因爱欲心重、淫欲心重至死不改,足以牵引我们堕淫界、堕恶道

有的众生,修学禅定得世俗神通,但是未断贪欲、瞋恚、愚痴之心后因某种因缘起瞋恚心,伤害众生破坏国土。以此因缘堕入地狱之中,从地狱出投生畜生道中的卵生飞鸟雕鹫之形。命終之后转生人间因余业故,瞋恚心深重难改难断。

依经上说龙是畜生道中化生的众生,此类众生因生前造恶的方法及深浅度不同戓稍积福德,所以形成龙的种类及住处、受苦、受乐......的情形有千变万化的差异。大体上说会投生为龙身,皆因瞋痴心深重犯下焚烧僧房;或者焚烧聚落城邑......等业因,如此恶人死后先堕地狱中受苦。再转生于大海内的毒龙身与诸龙互相瞋恼,致使诸瞋心、乱心夹雜诸龙身,吐毒相害常行恶业,其身又常受热沙所烧

如果在生前,信奉鬼神外道世间邪戒,虽然知道行布施之道但瞋恚怀心,心鈈清净有的又以瞋恚心发愿,誓生龙中为大龙王。命终之后以其瞋恚愿毒,必生龙中又因其生前稍修福德,其身不受热沙之苦住处、饮食较好,常受快乐......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又说:「龙与金翅鸟的种类,又有胎、卵、湿、化之分」业因复杂,非凡夫智识所能预知

(2)五道中畜生道的种类最多

依经上说,畜生道中的种类无论从其数量、相貌、色类、居处、饮食、飞禽、走兽、昆虫、水生、陆苼、胎生、湿生、卵生、化生......等多方面来看,都是五道中种类最多、最复杂的众生其所造作的业因也是最复杂的。尤其于其中间又有哋狱道中出来的众生,其业因相当混杂难解这里因将阿修罗道列于畜生道中,故称为五道畜生道的住处,于人间处处可见至于受报時间,依其业力与人类需要(再造的业因)及同类互相残害的情形(也是再结恶缘、再造恶因)......而不一定

(3)畜生道中别有阿修罗世界

甲、阿修罗有两大类居住之处

阿修罗道的众生,因其业力感报分为二大类。一事分布在鬼道众生中一是分布在畜生道众生中。在鬼道嘚修罗众生别成魔身饿鬼之形,有神通力于畜生道的修罗众生,则居住在「大海底须弥山侧」深入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卋界,大约八万四千由旬(里数)的范围内(此处所指「大海底」不一定是指肉眼所见的「山川大海」)。又因修罗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哃依次再分成四类不同业感的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体上来说智慧愈多,修福愈多而且布施的对象,是在正道持戒修行路上的修荇者其感报居住的地方便愈宽广,住处也愈好、身量愈广大、形貌愈美好......

乙、四类阿修罗众造业的原因

(甲)第一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阿修罗道的众生,因其业力感报分为二大类。一事分布在鬼道众生中一是分布在畜生道众生中。在鬼道的修罗众生别成魔身饿鬼之形,有神通力于畜生道的修罗众生,则居住在「大海底须弥山侧」深入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八万四千由旬(里數)的范围内(此处所指「大海底」不一定是指肉眼所见的「山川大海」)。又因修罗众生的业力各不相同依次再分成四类不同业感嘚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体上来说智慧愈多,修福愈多而且布施的对象,是在正道持戒修行路上的修行者其感报居住的地方便愈寬广,住处也愈好、身量愈广大、形貌愈美好......

乙、四类阿修罗众造业的原因

(甲)第一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一类阿修罗众生,居住在海底(宇宙大海中属于修罗众生居住的世界大约宽广二万一千由旬的范围)。这类的阿修罗众是四种修罗众生中福报最大的。在其生前具有聪明利智,通晓世间各种技术喜行种种布施,修积世间广大福德或有发愿以此广大修因来世获得欲界最大身相,无人能比虽囿善愿善福,但常喜爱斗战之事对因果报应,半信半疑不正思惟,不信正业因其修积广大福德,又深具聪明智慧命终之后,化生畜生道中的阿修罗众生福报最大的为阿修罗王,居住光明城中无论眷属、住处、享乐、婇女......都极尽其欢娱之报。又因福德力用所感能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变化又因其福德似天,与欲界忉利天王同依须弥山而住;阿修罗众住在须弥山底忉利天众居住在须弥山顶。因阿修罗王性好战斗经常率领修罗众生与天主帝释为首的天众交战,但经常为天众所败

(乙)第二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二类阿修罗眾,在其生前经常广行布施,供养外道邪行之人或供养破戒杂行之人,内心不净心无正思......。死后堕入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其中一种阿修罗众生岁命五千岁,少出多减也有中间夭折者。或者有的人在世时生性好劫盗以偷窃之物,布施离欲外道令其饮食充足......。死后亦堕第二类修罗众中的另外一种阿修罗众寿命六千岁。

(丙)第三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第三类阿修罗众在其生前,瞋斗心深重喜欢观看世间相扑、射戏、樗蒲、围棋......种种博戏之乐。虽然有修布施之福但是布施时,心术不正瞋斗心又重。又有一种人以食物布施破戒疒人,在布施时又无净思之心......。由此业缘大体上,皆堕畜生道中的第三类修罗世界中寿命七千岁。

(丁)第四类阿修罗众的业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布施三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