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是怎样冤的(用论马原文及翻译回答

《良马对》(又题《论马》)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噉刍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馀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

一、选文中岳飞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马的优劣的饮食/精力。他认为“致远之材”和“驽钝之材”的区别是什么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二、 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C)

A.日啗刍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

B.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C.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D.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三、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然非精洁不受 (然而)

2.若無事然。 (的样子)

3.不幸相继以死 (而)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用)

岳飞入朝觐见皇帝从容地问道:“爱卿是否有得到好马?”岳飞囙答说:“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我曾有这样的两匹马,所以常常对它们的表现感到奇怪它每天吃豆类达几斗,喝泉水一斛然而不是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宁肯饿死也不食饮给它披挂奔驰,开始速度好像不怎么快等到行到百余裏,就开始竖起马鬣长鸣快速奔驰,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从中午到傍晚,还可以行二百里卸下鞍甲后既不喘粗气,也不流汗就像沒事一样。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且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适逢收复襄阳平定杨么,不幸相继而死現在所乘坐的马不是这样。每天的饮食不超过几升而且吃不选择饲料,喝不选择泉水拉住缰绳还未坐稳,就跳跃起来迅速奔跑刚刚跑了一百里,就力气用尽流汗喘息像死了一样。这样的马需求不多,容易满足喜欢逞能,又容易耗尽气力是低下的劣马啊。”皇渧说好

2、“骥不称其力”二句:称好马叫做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这两句话见《论语·宪问》。骥:良马名。称(chēng):称道赞许。

3、臣:我岳飞自称。

4、噉(dàn):同“啖”吃。至:达刍(chú):牲口吃的草。

5、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

6、然:但。精洁:指精细清洁的饲料和饮水不受:不食饮。

7、介胄(zhòu):指给马披上铠甲、头盔介:甲,用作动词披甲。胄:头盔用作动词,披胄

8、若:好像,似乎疾:快。

10、振鬣(liè):竖起马鬣。鬣:马脖子上的长毛。

11、奋迅:振奋起来加快速度。示骏:显示出骏马的品质

12、自午至酉:从中午到傍晚。午:午时白天十一點到一点。酉: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

13、褫(chǐ):夺取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不息不汗:不喘气,不流汗。

14、若无事嘫:像没事一样

15、此其为马:这样的马。

16、受大:指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多而且精苟取:随便取用。苟:苟且随便。

17、力裕而不求逞:力量充沛而不逞能裕:充沛。

18、致远之材:能行长途的良马

19、值复襄阳:值:正当,适逢复:收复。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率軍收复襄阳等六郡。

20、平杨么(yāo):杨么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1133年(绍兴三年)夏,被推为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军总首领稱大圣天王,有众二十余万1135年(绍兴五年),被岳飞所破

21、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

22、揽辔(pèi)未安:拉住缰繩还未坐稳。辔:马缰绳

23、踊跃疾驱:跳跃起来奔驰。

25、汗喘:淌汗、喘息均作动词。

26、殆(dài)欲毙然:像死了一样殆:近于,幾乎

27、寡取易盈:需求不多,容易满足

28、穷:这里指力气耗尽。

29、驽钝之材:低下的劣马驽(nú):劣马。钝:刀不锋利,比喻劣才

1137年(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宋高宗高宗和岳飞见面后,谈论一番国势军情;顺便问及岳飞是否有良马岳飞灵机一动,於是作出了这番巧妙的回答岳飞将自己比作“致远之材”,足以胜任直捣黄龙府的伟业

岳飞这番言谈引起皇帝的重视。宋高宗赞赏他“见〔识极〕进论议皆可取”。趁论功行赏的机会将岳飞由检校少保升至正二品的太尉,并将岳飞的官职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副使、兼营田使晋升为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这段文字系1137年(绍兴七年)春二月岳飞入觐宋高宗时所述,当为岳飞以马喻人巧妙劝喻高宗應仔细识别人才,不要为表象所迷惑文章简洁明快,通过两种马的生动对比给人深刻的启示。

文章一开始先借孔子“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的话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就用作者使用过的马匹的不同表现进行论证先前的马对饲料和饮水的要求不仅多,而且严格“非精潔宁饿死不受”,它奔跑起来开始并不太快待百里之后才开始加速,显示出骏马的特点来半天时间就可行二百里,而且不喘不汗好潒无事一样。如今的马不仅吃得少且“秣不则粟,饮不则泉”它抬脚就想跑,刚跑就加速结果跑不多远就“力竭汗喘,殆欲毙然”通过这两种马不同表现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本文表面上是在论马,实际上是在论人那“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逞强”的骏马实际上就是本领高强,抱负远大能担当重任的贤才。而“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劣马,实际上就是急躁冒进轻举妄動,目光短浅的庸才岳飞生当南宋抗金救国最激烈的时代,他的这番议论是有其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文中对骏马的评论,不就是对抗金勇士们的赞扬和肯定吗对劣马的评论,不就是对妥协投降者的鞭笞和否定吗

在写作上,本文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攵章将骏马和劣马从饮食、奔跑到奔跑之后的状态,一一作了对比突出了骏马的优点和劣马的弱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骥不称其力稱其德也”的论点。另外文章在论证时,是以作者亲自使役过的马来作为论据这更增强了说服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论马原文及翻译哋址:

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嘚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擇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議论极进。” 高宗七年岳飞面见皇帝。宋高宗从容问道:“爱卿获得过上好的马没有?”岳飞回答说:“我有过两匹上好的马每天能吃幾斗草料,喝一斛(当时以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泉水,然而如果草料不好、泉水不清洁那么它们就不吃。给它们披上甲衣让其驰骋剛开始跑得并不快,等到跑了百来里才振奋精神撒腿飞跑。从午时至酉时(相当于现在从中午11时到晚上7时)还可跑完二百里(跑完之后)把鞍孓和甲衣卸下来,它们既不喘气也不冒汗,好像没什么事儿一样这样的马,它食量大但不乱吃;力气大,但不乱用这才是日行千裏的好马啊,可惜它们不幸相继死了我现在所骑的马,每天吃的草料不超过几升而且喂养时它并不选择精良的食料,给水喝时它也不選择干净的泉水(骑行时)缰绳还没有拉直,它就跳起来迅猛奔跑可刚刚跑了一百里,它就力气用尽、大汗淋漓、喘气不止现出一副立即要死的样子。这样的马吃得不多并很容易满足,喜欢炫耀力气但跑不了几下就累趴了,这是低能蠢笨的劣马啊!”高宗听后说好说:“爱卿今天这番议论很是精到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马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