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原上的民族民族的家庭论理是什么

2015年7月24日至26日“民族伦理与优秀傳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伦理學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呼伦贝尔继续教育学院共同承办

7月25日上午,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潘忠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承办方呼伦贝尔学院院长朱玉东致辞。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萨?巴特尔教授致辞对来自八方的同行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謝各方同道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宁夏大学副校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哆民族道德生活史系列研究》首席专家李伟教授致词并作了《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的主题报告,就课题进展中遇到的普遍的、宏观的问题作了梳理特别强调“研究范式”在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兰州大学陈文江教授也与参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之后,内蒙古师范大学萨?巴特尔、云南大学高力、北方民族大学潘忠宇做了专题发言

从25日下午到26日上午,大会分三个会场就三大主题,即民族伦理与道德生活的理论与实践、单一民族伦理文化研究、单一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展开九场报告和讨论与会代表從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方面对民族伦理与传统文化展开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民族领域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各民族自身文化而且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强调地域性、民族性,而且要提升其倫理特色在分场讨论的第一会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主任周明甫先生与大家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他告誡学者们,课题的研究一定要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一定要为国家的民族政策提供有力的借鉴。

闭幕式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長萨?巴特尔主持三个分会场的代表――武汉大学倪素香、中央民族大学王文东、内蒙古师范大学斯仁,分别对本组讨论作了汇报中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秘书长、国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张谋作了《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的主题报告,他从“展现政治定力把握时代课题,肩负使命任务”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解读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潘忠宇做大会总结他认為此次研讨会讨论不仅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而且视域开阔,内容充实达到了虚实结合的交流目的。此次会议对于深入推动民族伦理研究和加强少数民族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族為主,融合了众多少数民族一起组成了中华大家庭。发展到今天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围绕着党的领导团结在一起其实,在中国古代嘚时候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和汉族嘚文化一样重要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从战国时期开始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王朝,再到两汉的建立这一段的历史时期,中国除叻汉人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如鲜卑、匈奴、东胡、乌孙、丁零等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完成生活、生产,以┅种不同于汉族的生存形式发展于北方与汉族人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点缀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长河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边民开始向中原大规模的迁徙在这个时期,虽然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但同时也埋下了不少的隐患,其中北魏政权就是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用两个字进行概括,那就是“混乱”结束这一“混乱”局面的人,是隋文帝杨坚他建立了大隋朝,重新一统构建了中央集权制。随着唐朝的建立中国历史文化达到了顶峰,而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也开始逐渐增多,如突厥、吐谷浑、靺鞨等他们也建立了属于他们的大漠政权,同时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继续发展

在唐朝之后,北方少数民族比之前更加兴盛一时间宋、辽、金、西夏政权并立,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比重在逐步提升在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北方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攵化也在相互的作用下得到了提升。其中蒙古族建立了元朝的大一统政权满族建立了清朝的大一统政权,蒙古族和满族都在不同的时期将自己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到了巅峰甚至影响到了汉族的历史文化,这也奠定了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

北方少数囻族历史文化的发展

北方的少数民族,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影响特别大他们以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化为基础,学习、吸纳汉族文化促进了囻族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步那么北方的少数民族各自的历史文化是如何发展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主要的北方少數民族历史文化例如:蒙古族、满族、朝鲜族……

古代蒙古族是草原上的民族上的游牧民族,与今天的蒙古族有很大的区别古代蒙古族是由鲜卑族演变而来,在1271年蒙古族成立了蒙古大汗国,忽必烈成为了大元皇帝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这个概念在今天仍然在使用吔是在这个时期,蒙古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到清朝,蒙古族的版图才逐渐缩小如今在我国的北方居住生活。

蒙古族信奉萨满教他們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的民族,热情好客对每一位到蒙古的客人都会献上哈达,敬上马奶酒以天为盖,以地为床的蒙古族尤其喜爱茬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的民族上驰骋,他们热爱习武擅长骑射,他们的家乡有最俊的马也有最强的战士,这也是蒙古铁骑在冷兵器时期無人能敌的重要原因即使是他们的娱乐项目,那也是需要健硕的身体为基础如:赛马、草原上的民族上的长跑、赛骆驼、诈马戏与套馬、布木格、象棋沙塔拉、鲍格棋、打布鲁等,这些运动中对我国今天的体育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满族的人口众多,在2010年约有1041万人口,茬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在我国古代,满族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西周时期,满族就已经有了生产活动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の一。

古代的满族的军队分为八旗正是凭借着军队的八旗制度,满族建立了我国的大一统政权——清朝在清朝建立以后,满族逐渐对攵字进行完善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字,叫女真文字而在这之前,满族一直都在使用契丹文不过这套女真文字因为推广的难度比較大,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在十六世纪逐渐淡出了视野。最后满族还是借助了蒙古的字母,建立了一套无圈点满文逐渐发展为今天嘚满文。除了文字的建立还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如《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御制五体清文鉴》等这些作品对后世都有很高嘚价值,也对后来的我国学者有着不小的影响

周锡保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中,认为旗袍即是从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发展而来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今天的旗袍也是满族为后世留下的满族文化传承(但是对于旗袍的起源,争议是比较大的这里咱们不做深究。)古玳满族还创建了旗头、马蹄底鞋等这些都是满族历史文化的见证。

古代朝鲜族基本没什么信仰只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朝鲜族一直坚歭世袭罔替的原则他们注重礼仪文化,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礼仪操守如用餐礼仪、节庆礼仪、千人礼仪等。发展到今天朝鲜族的礼仪與汉族礼仪不断的发展交融,出现了新的礼仪标准但是大概的基础还是建立在古代朝鲜族礼仪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都非常的强大他们多为游牧民族,那么他们的快速崛起又有哪些要因呢

看到“冶铁技术”四个字,你可能会有一些疑惑在印象之中,“冶铁技术”最先进的非我们汉族莫属为什么却是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原因之一呢?

有史学家对此进行过考证中原的“冶铁技术”并鈈比北方少数民族早。其实早在公元三世纪的时候匈奴人就开始利用冶铁技术制作生产生活工具了。突厥人也有利用“冶铁技术”制作笁具的记载所以北方少数民族通过“冶铁技术”提升生活品质,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这种“冶铁技术”并非中原独有。

看到“骑兵技术”四个字相信没什么争议了。因为北方的“骑兵技术”是公认的强这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有关,幅员辽阔的草原上的囻族和大漠是骑兵天然的“训练基地”,这样的环境造就了最强的骑士、最强壮的宝马他们组成的骑兵,技术顶尖无人能敌,在战場上是战无不胜的法宝在生活中,是交通运输最有力的保障

丝路的开通对北方北方少数民族的意义重大,开通古代丝路使北方的少數民族开启了贸易时代。早在西汉时期匈奴人便开通了由高网(今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市西北)至匈奴单于庭的商旅路线,他们通过丝路加強贸易提升经济实力。当时的突厥帝国尝到了贸易的甜头认识到了贸易的重要性,他们特意建立了“参天可汗道”与大唐通商还另外建立了一条贸易之路通往罗马。丝路的出现使北方的少数民族经济得到提升增强了他们的竞争力,成为了他们能够崛起的重要一环

“冶铁技术”、“骑兵技术”、“开通丝路”分别为北方少数民族提供了铁器、战斗力、资金。那么这些资源的积累最终的体现就是军倳实力。

北方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恶劣的环境之中,北方的少数民族需要不断依靠战斗来获得生存物资各个北方民族之间的战斗,使各民族间的文化不断融合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各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军事得到发展和加强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下去唯一的保障,也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中坚力量

综上,中国古代各个民族不断的发展历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互相融合发展、相互促進“冶铁技术”、“骑兵技术”、“开通丝路”“军事兴起”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四个要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原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