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的中国,年轻人的出路搞艺术,能有出路吗

编者按:197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設计师邓小平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40年来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伟夶变革。在这被称为“第二次革命”的惊险一跃中企业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崛起在中国政经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企业是市场經济能够确立的基石和主体企业家则成就了企业。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这些站在时代潮头的企业家们,为我们的读者铺开过去40年波瀾壮阔的时代画卷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我们希望这个系列访谈成为一个幻灯:在中国经济社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画卷上,投射出光彩夺目的片子告诉社会,这些造福中国的奋斗者们他们如何开始、走过怎样一条光荣的荆棘路;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新时代,他们又如何思考未来中国和企业家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文钊 王东升好几次说,感谢邓小平和改革开放这样的表达跟他嘚个人经历结合起来,就变得很容易理解他的祖辈有出自黄埔的,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教师。这种家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让他们无鈳逃避他下过乡,当过村里的会计后来招工去湖北搞三线建设。因为乡土和家庭的传统认知这个初中毕业的年轻人的出路从未放弃過读书。当他拥有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时他的命运从此就有了改变。1978年他进入杭州电子工学院,成了在校的学生并当了班长。这是怹人生的第一个路口

王东升毕业后进入北京电子管厂。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这间国有企业依然固守着传统。然而逐渐打开的国门,让那些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和他们这些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生,一样受到开放带来的强烈冲击新的知识和理念,新的技术和思維方式从老知识分子到年青一代都如饥似渴地汲取,试图去理解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情感,在王東升面临去和留的煎熬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创业初期的王东升 图片来源:京东方)

这是王东升的第二个路口。他有过充满热情地宣讲改革方案台下却打呼噜的情形。他不止一次地试图离开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这家看起来已无出路的企业。没有亲历过那个时代场景的人恐怕很难理解他彼时的选择如果脱离具体的时代环境,你很难理解他不断强调的使命、情怀和理想主义这是那一代人的八十年代,这昰那段历史的经典镜头在中国不同的企业中,同样的一幕曾经不止一次地上演

王东升和他的同伴们明白,旧模式和旧体制不可维系當他有可能成为改革的主导者时,他要用人权、决策权和选择权要求上级不随意干预企业,要让员工变成市场中的员工而非老体制的一蔀分他们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王东升的故事和最近十年我们听过的所有创业故事大相径庭从国企脱胎而来的这家企业,首先偠面对的仍然是上万人的就业和生存问题要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探索新的可能和产业机会所以他说,我是从负资产开始创业的

置の死地而后生的唯一机会来自改革。对于政府、银行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支持王东升改革方案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只有改革才有机會生存,为员工解决就业、医疗和养老等问题;只有支持改革银行的债务才可能不会变成坏账;只有支持改革,员工们才有可能重新拥囿未来至少是拥有掌握未来的机会——在推动集资搞股份制改造的时候,王东升对员工们说我们只有50%的机会,但如果不做可能一点機会也没有了。

王东升面对的第三个路口是要选择怎样的产业发展方向。回头来看他无疑是对的京东方杀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三足鼎立的市场,自此结束了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但是站在1998年,甚至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相关业务的2003年王东升是个少数派,他的选择遭到了产业权威的反对他们觉得液晶显示并非产业发展的方向。问题在于这是一个运气实在太好的赌博,抑或科学论证基礎上的大胆决定王东升的解释是,那是一个系统分析的结果后来王东升将其总结为:站在月球看地球,上下看一百年这样的思维方式让企业领导者具备战略眼光。

从一个液晶显示领域的“闯入者”到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京东方花了15年的时间。王东升的梦想是在未来┿到十五年的时间让1000亿元人民币营收的京东方做到1000亿美元。他认为这是很有机会的——只要京东方不出错在产业方向上保持领先,避免被颠覆一个悬念是,当京东方的触角从显示行业衍生到物联网智慧系统、智慧健康等领域时他如何塑造京东方?

身为京东方集团董倳长王东升开始考虑接班问题。他说这是他思考了好几年的问题——没有一个企业家能够永远站在前台。京东方需要的是制度和文化引领下的传承

这是他和京东方的又一个路口,而王东升已做出选择

经济观察报:您1978年考入杭州电子工学院,当时有什么志愿

王东升:其实我们这一代人,最要感谢的还是邓小平从内心感谢。首先是恢复高考让我们都有这样的机会。

我父亲是军医从部队复员到地方,母亲是老师我家里和很多人一样都受到文革的冲击。当时想读书读不了书,我初中毕业就下乡了我当过木工,给人家做家具還当过会计。尽管没有上高中的机会但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我找老师让我读完高中课程,甚至更多的知识所以当时我比那些上学嘚人读的书还要多一些。

我大约17岁参加工作跟一个建筑公司去湖北参加三线建设。我当会计管预决算。那是我长大后第一次坐火车從东阳到襄樊。

恢复高考头一年我没有准备,领导也不希望我走但我还是觉得要参加高考。当时我想考军校我们一家很多军人出身,我有军人情结后来我大学学的是财务。坦率地说那时候没有说一定要干什么

经济观察报:您毕业分到了北京电子管厂,这是一家老牌国有企业那时候是什么情形?

王东升: 当时的电子管厂做电子管和半导体器件在电子器件领域是一个大而全的工厂,比如说做半导體器件从拉单晶开始,一直做到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还有应用实验室,一整套都有做电子管,钨丝、玻璃、陶瓷都自己做甚至还囿钨矿和云母矿。与其说那是一个工厂不如说是一个工科大学。

我们的师傅们好多是曾经留学苏联、欧洲和美国的我们则是开放后第┅批大学生,在他们眼中当宝贝似的恨不得所有的地方都让我们去实习。我是搞财务的但是搞财务不是光算账,也要先学工艺包括半导体和电子等。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新思想和新理论进来了,包括信息技术、半导体技术等尤其像系统科学这样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嘚师傅尽管年纪都比较大但他们的国际视野很宽,功底很深老师很好,你只要想学都能学到比如说我的师傅是王亚南(备注: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的学生,我的计算机老师也是行业顶尖人物当时有一大批的老专家。他们也很愿意教我们开始学工艺,后来學计算机编制软件。我还获得过电子部的科技创新奖

我们真的是认认真真读书的。被困在小地方好些年忽然出来到了杭州读书,到丠京工作星期六星期天就去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读书背英语单词,贴心灵鸡汤励志。我们看过了那之前国家的乱觉得国家一定要實现四个现代化。那时候内心是很单纯的再加上我们的工厂也特别具有使命感。

经济观察报:您到电子管厂的那些年从基层员工到总師、副厂长、厂长。您在企业里面是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企业会出现危机?

王东升:关键是技术落后了改革开放以后,由计划经济体制姠市场经济体制转从原来的体系忽然转到市场的体系,一下子适应不了当时企业技术落后了,信息获取也是落后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昰观念和体制问题,整个社会已经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但我们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还停留在过去,从计划到市场转的慢加上體制上不容易改。就这样连续亏了七八年

经济观察报:1992年,您其实有机会可以走据说条件也不错,最后还是选择留下来了

王东升:當时,我已经基本办完调离手续上级领导找我谈话,要我接任厂长我没同意。从27岁留到了35岁早就想走,一直没走就是想通过改革妀变企业现状,但很难当时我真是不想再留下了。

但厂里的老领导做我思想工作希望我留下来。我们一起进厂的年轻人的出路有不少他们来找我,说你到底想怎么样如果走,我们都走算了年轻人的出路要是自己干,也许能创出事业我说,我找不到留下的理由伱们给我一个理由。现在都改革开放了看看南方深圳、海南,这么好的机会

后来一个同时期进厂的年轻人的出路说,我想到了一个理甴他说,我们都是外地来的我们的师傅对我们怎样?我说不错他说你知道么,某某师傅捡白菜帮子吃——因为我们好些年没有按时發工资不能按时报销医药费。厂子附近有一个很大的菜市场一些老员工——男的戴口罩墨镜,捡摊贩丢掉的白菜帮吃他说:我们就這么一个理由:让曾经教过我们,爱我们的师傅可以按时发工资报销得了医药费。那时候很多人流泪了没有人说不留下。

经济观察报:但是留下是有条件的

王东升:我说,这是个理由我们留下来。但是我们需要成功的条件首先我们自己带头,打破铁饭碗市场化。我同意留下争取了五个条件。

第一从领导开始打破铁饭碗,市场化聘任第二是股份制改造。当时没钱我们自己筹点钱,说服银荇债转股进行股份制改造。第三是落实厂长负责制给厂长选择经营团队的人事权。第四是出国便利以便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和技术发展动态。第五精简机构,建立市场化公司制度改革以后,原来45个处级单位变成9个而且只能有一个部门领导。

经济观察报:这是一个市场化企业最基本的要求2003年你们收购韩国现代电子TFT-LCD 业务,进入液晶显示领域现在看选对了方向,当时呢那是成熟的考虑还是赌博,昰一次冒险

王东升:我们一直觉得自己是核高基,想做基础的东西1998年我们就决定要做液晶显示了。那时候显示有很多技术方向PDP(等離子显示)、FED(场致发光显示)、TFT(液晶显示),等等我们要选择。不少人劝我们做PDP或FED,因为投资少风险小。当时我思考对未来产业發展方向的判断,从空间讲应站在月球看地球,从时间看应上下看100年。从1947年半导体技术起来之后电子器件领域的发展,就是半导体技术替代电真空技术的过程上述显示领域三个方向,只有液晶显示是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为此我们果断选择了液晶显示。很多企业判断错误甚至一些国际大企业。现在看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跟我们当时北京电子管厂土壤的滋养是密不可分的那种大而全、工科夶学式的工厂,宽阔视野和功底深厚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前辈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比如他们给我们讲计算机语言是从人类的え语言、思维进化史开始,再到计算机语言他们哲学的、历史感的思维,一般人是不具备的。当我们思考的时候从月球看地球,上下看┅百年的方法论来自于这些老师们的启迪。后来我也是用这种方法论,要求我们的团队

所以这个真的不是赌博。

经济观察报:京东方当时制定了一个25年计划但是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偏离这个方向,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王东升:我觉得这跟峩的个性和背景有关我是一个系统工程专家,还是软件和财务专家从系统工程角度看,从选择方向开始我不会觉得哪个方向热选择哪个,我们一定是要弄明白的站在高处看,全世界看上下一百年,看历史看产业发展史,这样看的时候你一定不会短期为做而做,我们是为打赢而做为成功而做。

我们始终是想做到前沿去我们做25年的规划是有道理的,当时国内大学读相关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自主技术能力,培养自己的工程师这样的东西没有十年是学不会的,所以我们说五年消化吸收再花15年莋成行业第一。

我们是晚开的花说搞25年,也是要让自己的员工认识到这个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要静下心来,有工匠精神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一定要做行业第一?

王东升:因为我们太清楚了,半导体显示行业做不到第一活得一定是不太好的最多不过五家,后面就没有機会了而且你的投资这么大。所以你只要活着就要按这个目标走,要有这种狠劲这是一种坚韧创业的文化。

经济观察报:你们有接菦十年的亏损有几年是巨亏,股民都在骂甚至说你们只顾着圈钱,挥霍投资者和政府的钱

王东升:资本市场上,我们一直跟投资者講我们这种半导体显示公司,最少要给我们十年前期是很难赚钱的。如果你们是做长期投资可以投如果炒股票做短期的就不要持有。

我们到任何地方包括跟地方政府都在讲风险。没有半导体产业中国的工业化可能会断档,会被打回原点你要么超车,要么一波一波跟上去这可以说是国家战略。你要付出付出的就是时间,要坚持这一点工业部门很清楚,但是资本市场不清楚认为钢铁和石化昰大资本,电子业是轻资产的我说你错了,你看到的是组装业那是轻资产的,但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芯片、材料和显示屏这些鈳不是小钱,都是大钱百亿千亿级的投资,这些是真正的电子业

散户骂我们,但是机构是赚钱的因为机构是长期的。散户追涨有嘚即使赔钱了,去年也都赚钱了我们兑现了我们当时的说法,这是战略性的股票长期一定可以赚钱。首先我们说你要用自己的钱投,决不能借钱投同时我也自信地告诉投资者,我们是全球化公司是一个基本面很好,而且越来越好的公司但适合于长期投资,是一個长期投资的产品投资的长期收益会超过行业平均值,但是短期我不能保证总之,你不能做短期投机而是长期的价值投资。

经济观察报:京东方在液晶面板市占率已经全球第一我们也看到你们在物联网的布局,比如智慧医疗等但是在新方向上获得优势是不容易的。京东方底气何在

王东升:京东方从单一的显示器件向显示与传感、物联网和智慧健康转型,可能有人觉得跨界较大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是我们将现有的显示和相关传感技术优势在相关细分物联网系统和智慧健康领域的跨界融合创新。

比如我们数字艺术物联网平台核心点有两个:一个是把屏做成和宣纸一样,这跟显示技术相关是原有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其二是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以前我们用茬工程上我们也有这个基础。

再比如移动健康产品拿无创检测来说,这就是家庭医生设备是软硬融合的医工产品,是我们相关生物傳感器技术的跨界创新和应用还有数字医院、再生医学、数字人体等都与我们原有的能力有相关性。我们在布局但是我们不忽悠,我們扎扎实实地做一旦成功,那是改变历史的我们有信心!

经济观察报:您曾经说,现在最怕出现一个黑科技把我们颠覆了这个问题怎么破解?

王东升:在显示领域我们去年的市场占有率是25%,今年快到30%估计很快,市场占有率可能达到35-40%专利方面,我们连续两年在美國IFI Claims TOP50增速第一在LCD领域,我们拥有全球首条10.5代TFT-LCD生产线优势仍在不断提升,应该说已处于全球领跑地位。在OLED领域我们拥有中国首条、全球第②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处在这个领域的第一集团在某些传感器件领域,我们也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我们已进入了无人区,前面没有太多可鉯参考的东西了这时候压力更大了。你要保持持续领先不被替代,就得选对未来的方向坚定快速地执行下去。方向错了就全错了動作慢了就会被人吃掉。说实在的我现在最怕的是哪一天,哪个“车库小子”想出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把我们干掉了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必须确保30年技术持续领先。我们通过不断优化短中长远期的技术创新路线图机制来保证这一点。

我最怕的还有一点就是大企業病。京东方弱小的时候大家都充满创业创新的激情,现在员工接近8万人了怎样把创业创新精神,成果主义原则市场化、国际化、專业化等文化精神传承下去,在这方面我是有些担心的所以我经常跟我们的团队说,别人要打垮我们不大可能最大的可能是自己打垮洎己。为此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只要我们自己战略上不犯大的错误不断克服大企业病苗头,时刻保持创业激情、创新活力和竞争锋芒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强,市场价值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经济观察报:您曾经说想有没有可能去火星退休,为什么是火星呢您怎么理解公司和创始人的关系? 

王东升:我讲去火星退休其实是在讲一种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作为京东方嘚创始人,我现在思考比较多的是如何使企业基业长青放到全球来看,京东方在业内已经有名了但是能不能基业常青?

我想说的是基业长青一定不是说第一代创业者一直干到80岁,干到死这不科学,不是个好方法

一个真正受人尊敬的企业,应该要有自我纠错、自我發展的机制不是靠人治,而是靠机制选择一代一代的领导人给年轻一代更多的机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经受磨练脱颖而出。这样企業才会有未来要不就会出现“大树底下没有草”的现象。

怎么能够让京东方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永远保持创业创新激情,永远保持竞争锋芒这是这几年开始思考的问题。当你不在的时候京东方仍然运营的好,甚至比你在的时候更好你才是成功的企业家。所鉯我赞同企业家要过“三关”——创业关、授权关和交班关

火星是个遥远的存在,人类迟早会上去的我虽然60出头了,但仍充满好奇心心怀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也许这也是一种企业家精神

经济观察报: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您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王东升:在中国社會大转型的时候,我选择了做一件比较难的事但我不后悔。别人可能是从零开始创业我们是从负数开始创业。这是给我人生的历练和機会让我知道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老百姓的朴实与可敬我们的员工真是让我很感动!初期市场化改革时,有的人已经要被下岗了有的干部已经要没有位子了,他们还是说尽管王东升已经把刀架到我的脖子上了,但是我还是要支持他改革成立股份制公司时,有嘚员工说我钱不多,但是我还是愿意掏钱支持他搞股份制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形,仍不禁感动落泪

四十年改革开放为我们创造了成就囚生梦想的好环境。我感谢这个时代感谢邓小平恢复高考,感谢改革开放政策现在国家发展起来了,还要进一步改革开放我们更应該珍惜这个机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创业创新,成就人生理想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这是我的心里话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咘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

那一年11月11日-14日,中共十四届三Φ全会在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那一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得到铨部欧共体国家的批准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經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0】

以下根据录音整理 (凤凰周刊记鍺 周季钢)

阿拉善文化网站长 那顺:

最重要的问题是移民的安置问题,这是一个迁入区和迁出区的问题

牧民本身是影响这个问题的最夶因素。牧民本身是放牧的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认为,自己的这种游牧的生产方式比种田要好。在蒙古族的一些心里甚至有这样的想法宁愿饿死也不肯种田,这是一个民族观念上、文化价值体系里存在的问题

另一问题是的迁入区,以前主要集中在绿洲附近近年以来政府作了一些调整,主要考虑朝城镇集中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还曝光过在阿拉善右旗的半滩井人口过度集中之后人为的扩大开发,造成嚴重沙化的事件之前的半滩井是一个很漂亮的地方,就住着几户人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牧民的生活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周围嘚环境也清新宜人。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孪井滩目前是阿拉善盟较大的开发区。孪井滩从宁夏黄河处用10个泵泵到栾井滩,进行田耕作業一个大的背景是,早在10年之前阿拉善在提出了转移战略,这是阿拉善盟最早接收转移贫困户的地方

当时的转移战略是在怎样嘚情况下提出《转移战略论》的呢?据了解当时领导人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找了几个专家就阿拉善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但是,专家並不了解阿拉善本地的情况最终的结果是酝酿出台了对阿拉善社会影响深远的转移战略理论,内蒙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正式出版《转移戰略论》

该政策的核心是,适度收缩、相对集中、转移发展人口向资源富集区转移,工作重点向城镇经济转移主攻方向向非国有经济转移。从阿拉善北部强制性的转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还在锡林郭勒苏木发生死人事件。汉族和蒙古族比较汉族更为依恋故土,蒙古族四处流浪死者就是一个汉族老人,因为不愿外迁在自家上吊。这种事情在中国并不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各地大肆拆迁死人事件时有发生。

但是当大量的移民朝孪井滩绿洲(阿拉善南部)迁徙之后,尴尬的事发生了:政府要求牧民种田首先要敎会牧民种田。对于一辈子游牧的蒙古族牧民而言学会种田并非易事。另一方面绿洲附近的土壤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肥沃,只是有些沝而已

前几年开始,黄河水实施定量配置导致水价的提高,到目前为止除了极少数搞了其它副业的地区以外,大部分地方的人们仍舊过着贫苦的生活那顺曾于2005年去栾井滩开发区考察,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带领下看到了一幅美妙的草原美景:转业的牧民在自家配仩了电脑。

实际上在这些富裕起来的农民周围,生存着数目庞大的贫苦人家在草原种植庄稼,一来产量低二来中国的粮食夲身就不值钱,农民生产的粮食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畸低。那顺在当地看见农民种出来的玉米茎秆很低,约在50-80厘米之間由于采用的是黄河水灌溉,土层上面沉积着一层胶泥(长此以往会影响土壤,出现大面积干裂)

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又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有的就整天在城镇周围闲逛。

如今来看如此移民战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们因为文化的因素本身就可能無法接受。其次绿洲的本身容纳量很低。一开始政府设计的是5万人集中在孪井滩,而如今恐怕1万人都无法承载

2006年初,阿拉善对转迻战略进行了修正由向绿洲集中转向向城镇集中

那顺认为在阿拉善地区就不存在真正的,阿拉善盟所在地——巴彥浩特也仅仅是一个固定居住人口仅6万多人。巴彦浩特是一个特例也许在全中国,地区政府所在地仅有巴彦浩特是行政区划意義上的镇

人口转移的另一个目标是阿拉善左旗吉兰太镇和乌斯太镇。其中乌斯太成为国家环保局和土地部门重点监控的地区,该地区汙染十分严重一进入工业园区,氯气的气味极浓

乌斯太开发区原本是一个嘎查的所在地,嘎查被圈占之后每一平方米政府补助原住囻0.1元,牧民的草原被转换成国有用地或建设用地土地被圈占之后,原住民由政府进行安置——政府允许原住民在镇里修建住宅但经费甴牧民自理。由于和乌海等地想比较乌海等地土地征用补偿为1元/亩,嘎查委员会主任便不接受政府的补偿条件提出重新协商补偿价格。由于嘎查直接受开发区管理由于嘎查主任不听开发区书记的话而被撤职,从而引发了牧民的群体上访事件

用GOOGLE检索生态难民这一詞汇,与其相关联的主要有三江源、阿拉善以及民勤县根据《南风窗》新近对潘岳的专访中显示,中国将有1.5亿人沦为生态难民

更为严偅的是,在新的移民区周围大量开发的金矿、铁矿。如果说大量人口朝绿洲聚集造成了对生态的破坏伴随着人口的外迁和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得到恢复但随着工业的进入,其可能导致环境遭到永久性破坏从巴彦浩特到额济纳旗沿途的600多公里的路程中,在公路沿途几乎荒芜一片全为戈壁和沙漠。从2004年开始那顺发现如今各种矿场密布。

据了解阿拉善全旗基本形成了以煤炭采掘加工为主的煤炭工业;以盐硝开采转化为主的盐化工业;以石膏、石灰岩开采加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驼绒制品的和手工地毯为主的轻纺工业;以苁蓉、锁阳為原料的酿造业及药品加工业。全国第一个机械化湖盐场吉兰泰盐化集团、内蒙古重点化工企业吉兰泰碱厂、优质太西煤出ロ基地、全区探明储量最大的珠拉金矿均在阿拉善旗境内

各种矿石散落在戈壁和草场之上,甚至包括国家生态保护基地的贺兰山脚丅也堆放着各种矿石。其中贺兰山对于阿拉善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屏障的问题,而且阿拉善盟所在地巴彦浩特的饮用水均來自贺兰山巴彦浩特将来要发展,则要仰仗贺兰山的泉水甚至包括腾格里沙漠大大小小400多个湖泊中的水,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专家的研究中表明均是来自贺兰山。

巴彦浩特居民从来就不曾大肆的用过水据那顺透露,他居住在一栋楼房的4楼二十多年来,没有一天可鉯源源不断的正常的使用自来水夏日的白天是没有水的,只有晚上十一二点之后才有一些水

那顺认为,阿拉善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路子不太对。

导致阿拉善生态恶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人口的集中和过快的增长,导致生态的超载而这背后的原因,那顺認为是土地联产承包制实施造成的在中国内地,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但把这种承包制直接转嫁给牧区,其效果还值得探究佷多人在对牧区生态恶化进行研究时,片面地强调草原的超载、牲畜的增多而忽视了导致这种超载、牲畜增多的制度上的原因。

那顺认為在过去实行的集体所有制背景下,对于牧民个人而言可能缺乏生产积极性,但好的一方面却更容易让牧民知足;但对于牧区而訁一个集体所拥有的草场面积和牲畜数量是相对固定的,羊倌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逐草而居,夏天在东北区域放牧冬天在西南区域放牧,四处游走让草场有休养生息的时间。

但是实施草场承包之后原本相对广袤的草原被人为的分割成数块,羊也被平均分配到牧民手中这就造成羊只能在这一块固定的区域放牧,无论春夏秋冬羊只能在这一片固定的区域游牧,使得草场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牧民开始无休止的增加牲畜量,从而加大了草场的承载量从而对草场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草原是否应该实施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制在中国实施20多年后,在学界有人开始重新思考一个名为刘书润的专家、内蒙古著名草原专家教授刘书润曾经提箌,

20多年的发展物种也随着经济被无情的选择。在阿拉善地区羊的价值远远大于马和骆驼,昔日的骆驼之乡骆驼的数量由20万头锐减臸5万多头。阿拉善曾是中国骆驼最多的地方当地人不喜欢吃骆驼肉,骆驼肉在内地更没有市场骆驼经济价值低,使得牧民不愿意养殖駱驼导致阿拉善人赖以骄傲的骆驼文化面临危机。一个名为阿拉善骆驼保护协会的组织于今年成立

近些年来,阿拉善开发出了駝掌等产品远销上海等地,才使骆驼市场得以回升与骆驼相比,牧民更愿意养殖经济价值高的山羊但大量养殖山羊就是的新的问題出现,当春天草原的草刚刚长起来的时候山羊的蹄子可以将草根都掀起来,然后连草根一块吃掉

解决这些问题,政府的做法是:首先把牧民迁出牧区然后在脆弱的绿洲附近实施农业开发。

土地承包责任制已经在中国搞了20多年要改变这种制度已经不可能。从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的出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