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之所欲,当尽吾之所有不尽于事,吾倾力而为之,吾之所及

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怹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學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術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

这里我想比较全面地讲述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异同。

苏洵年近五十才成名成名后的他地位也很低。苏轼一生八典名郡地方政绩显著,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相比苏轼嘚官位还高。

苏洵(年)字明允少不喜学,而喜欢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但应进士及茂材异等试皆不中如果說苏洵初举进士不中可能与他“少不喜学”分不开,那么他二十九岁再举进士不中特别是三十七岁举茂材异等亦不中,就要怪科举考试淛度窒息人才了

苏洵在《广士》中说:“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苟一之以进士、制筞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不能为”是说不长于此道;“不幸而不为”,是说不屑于此道苏洵兼有二者,结果他这位“奇才絕智”之人就难免“有时而穷”了

苏洵的可贵就在于,他没有继续让自己去适应不合理的科举考试制度相反,在“举茂材异等不中”の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此不足为学也”(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于是决心走自己的路他在《上韩丞相书》中说:“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他在二十七岁后“发愤”于科举,而在三十七岁后则开始“发愤”于学术这是苏洵生活道路上的一個转折点。他告别了科举考试烧掉了为应付考试而作的数百篇文章,开始凭兴趣读书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过去是为应付科举考试不得鈈为文而文没话找话说,现在是“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才著《几策》、《权书》、《衡论》数十篇系统提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的革新主张。

苏洵48岁那年他送苏轼兄弟入京应试,知益州向欧阳修极力举荐苏洵张方岼与欧阳修是有矛盾的。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张安道(方平)与欧文忠素不相能……嘉祐初,安道守成都文忠为翰林。苏奣允父子自眉州走成都将求知安道。安道曰:‘吾何足以为重其欧阳永叔(修)乎!’不以其隙为嫌也。乃为作书办装使人送之京師谒文忠。文忠得明允父子所著书亦不以安道荐之非其类,大喜曰:‘后来文章当在此’即极力推誉,天下于是高此两人”欧阳修仩其书于朝,公卿士大夫争传诵之苏轼兄弟又于次年同科及第,父子三人遂名动京师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苏洵可说是大器晚成年近伍十才成名。但他成名后的地位也很低“爵不过于九品”,只做过试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修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蔀。

苏轼兄弟的经历与苏洵刚好相反是少年得志而一生坎坷。进士及第名动京师时,苏轼二十二岁苏辙才十九岁,五年后又同举制科入等苏轼一生八典名郡,先后知密、徐、湖、登、杭、颍、扬、定八州地方政绩显着,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苏轼《应制举上两制書》自称他参加制科考试的策论是“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而苏辙的《御试制科策》比苏轼更加激列、尖锐,矛头直接对准了年老嘚仁宗指责仁宗“沉湎于酒,荒耽于色晚朝早罢,早寝晏起大臣不得尽言,小臣不得极谏左右前后惟妇人是侍,法度正直之言不留于心而惟妇言是听”。结果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苏轼制科考试“入三等”宋王朝的制科考试,一二等都昰虚设从没有人入一二等,因此三等实为一等在此以前只有吴育一人入过三等。司马光参与崇政殿复试认为苏辙在应试者中最为切矗,也第以三等初考官胡宿认为,苏辙之策以致乱之君况盛世力请黜之。但仁宗不同意他说:“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洏黜之,天下其谓我何!”(苏辙《遗老斋记》)仁宗同时还读到苏轼的《制科策》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史·苏轼传》)于是以苏轼入第三等,苏辙入第四等次。但斗争还没有结束。苏辙既入等,于是以他为试校书郎,充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知制誥王安石认为苏辙袒护宰相,专攻人主不肯撰制词。苏辙深感失望奏乞留京侍父,辞不赴任这当然只是表面理由,正如苏轼的《病Φ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所说:“答策不堪宜落此”《御试制科策》对苏辙一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迫使他当时辞官而且使得怹“自是流落凡二十余年”(《遗老斋记》),一直担任幕职直至神宗去世前不久才任绩溪(今属安徽)县令。

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姩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相,比苏轼的官位还高南宋何万在《苏文定公(苏辙)谥议》中说:“元祐九年之间,朝廷尊公路辟,忠贤相望贵幸敛迹,边陲绥靖百姓休息,君子谓公之力居多焉”这段话对元祐之政虽有过份美化之嫌,但对苏辙在元祐之政中的莋用的估计是大体符合实际的。苏辙的政治才能只在哲宗元祐年间才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

清朝冯绘所作《三苏图》

北宋变法前后的政論家、政治家

苏洵虽被誉为“王佐才”,但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只能算作政论家。苏氏兄弟是“言之者而又行之者”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苏洵虽被誉为“王佐才”但从未成为“王佐”,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只能算作政论家。苏氏兄弟是“言之者洏又行之者”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北宋王安石力主变法时,三苏强调革新吏治在苏洵生前,王安石变法还未开始但爭论已经开始。苏洵在《衡论》中已经提出了“政之失非法之罪”的观点。嘉佑三年(1058)苏洵与王安石分别有《上皇帝书》和《上仁宗皇渧言事》。他们未必看到过对方的上书故很难说是谁反驳谁。但比较一下这两篇上书的内容便能看出苏、王分歧的实质。王安石认为当时形势危急的原因是“患在不知法度”,出路在于“变革天下之弊法”苏洵却认为,“法不足以制天下以法制天下,法之所不及天下斯欺之矣。且法必有所不及也先王知其有所不及,是故存其大略而济之以至诚使天下之所以不吾欺者未必皆吾法之所能禁,亦其中有所不忍而已”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苏洵在《上皇帝书》中才大谈改革吏治主张重爵禄,罢任子严考课,尊小吏复武举,信大臣重名器,专使节停郊赦,远小人其中除停郊赦一条外,其余九条都谈的是吏治改革

苏轼兄弟后来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实為苏洵与王安石分歧的的继续熙宁二年初,兄弟二人守父丧期满返京时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以苏轼为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鉯苏辙为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王安石以吕惠卿起草的青苗法向苏辙征求意见苏辙说:“以钱货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援救民之困,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重法不可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非理之费;及其纳(还)钱虽富家不免违限。如此则鞭棰必用,自此恐州县事不胜繁也”王安石变法期间还加强盐禁,严禁私人煮盐贩盐王安石也曾同苏辙讨论这个问题。苏辙说:“利之所在欲绝私贩,恐理难也”王安石有办法,他说一村百家俱贩私盐,败者止一二故贩不止;“若二十家至三十家败,则鈈敢贩矣!”苏辙回答道:“如此诚不贩矣。但恐二三十家坐盐而败则起为他变矣!”(苏辙《龙川略志》卷三)熙宁二年八月,他写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对新法作了全面批评,同时要求外任免去他在条例司检详文字的职务。为人“谨重”的苏辙上书反对新法比蘇轼早四个月,而要求离京外任比苏轼将近早两年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准备变科举兴学校。神宗对此有些怀疑征询意见,苏轼上《議学校贡举状》神宗对苏轼的意见很重视,他说:“吾固疑此得轼议,意释然矣”神宗立即召见苏轼,问“方今政令得失”并说:虽朕过失,指陈可也苏轼也不客气,批评神宗“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神宗当即表示:“卿三言,朕当熟思之”并鼓勵苏轼说:“当为朕深思治乱,无有所隐”(《》)故苏轼又有《上神宗皇帝书》,对王安石变法作了全面批评变法派于是下决心把他赶絀朝廷。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诬奏苏轼扶父丧返川时曾在舟中贩运私盐,并追捕当时船工进行拷问想获得“罪”证。苏轼“实无其事”不屑同这些人争辩,只求出任地方官避祸于是被命通判杭州。苏轼一生多次被诬陷这是其中的第一次。

对元祐之政的态度也表明蘇辙在政治上往往比苏轼更激烈。苏辙在元祐元年二月至十一月担任右司谏期间共上奏章七十四篇(苏轼同期所上奏章为二十篇)几乎涉及當时所有不尽于事的重大政治问题。他主张严惩推行新法的朝廷大臣而对执行新法的小臣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八次上书要求责降右仆射韩缜三次乞诛窜吕惠卿,并一论章惇再论安焘,五论蔡京大家都知道,苏轼草拟的《吕惠卿责授节度副使制》是一篇著名的制词却不一定知道这篇制词主要是根据苏辙的《乞诛窜吕惠卿状》起草的。此状历数吕之过恶说:“吕惠卿赋性凶邪、罪恶山积自熙宁以來所为青苗、助役、市易、保甲、簿法(手实法)皆出于惠卿之手”;“兴起大狱,以恐胁士人”;“排击忠良引用邪党,惠卿之力十居八⑨”;其为人更加阴狠险毒:“(王)安石之于惠卿有卵翼之恩有父师之义。方其求进则胶固为一更相汲引,以欺朝廷;及其权位既均勢力相轧,反眼相噬化为仇敌。”以致“发其私书”“其一曰‘无使上知’,安石由是得罪夫惠卿与安石出肺腑,托妻子平居相結,唯恐不深故虽欺君之言,见于尺牍不复疑问。惠卿方其无事已一一收录,以备缓急之用一旦争利,遂相抉择不遗余力,必致死地此犬彘之所不为,而惠卿为之曾不愧耻”苏辙主张对这样的人应“略正典刑,纵未以污鈇锧犹当追削官职,投畀四裔”

苏軾兄弟在元祐年间的主张也不尽相同。例如苏轼只是私下劝告章惇说司马光“甚重”,“不可慢”(《亡兄子瞻墓志铭》)苏辙却上章要求罢免章惇枢密使之职。在役法问题上苏轼认为:“差役免役,各有利害”“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苏辙却认为,“差役可行免役可罢,不待思虑而决”(《论罢免役钱行差役法状》)司马光恢复诗赋取士,苏轼作《复改科赋》称美此事但苏辙比哥哥冷静得多,他雖然不反对司马光恢复诗赋取士但主张推迟一届施行,并因此得罪了司马光“君实(司马光)始不悦矣”(《颍滨遗老传》)。

三苏祠位于㈣川省眉山县城西

三苏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散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对改变北宋文壇风气起了巨大作用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都是开派的人物。苏辙的诗文成就也较高

苏洵强调攵章要“得乎吾心”(《太玄论》),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强调文贵自然反对为文而文,认为不能不为之文才是“天下之至文”(《仲兄字文甫说》);强调文贵有用要“言必中当世之过”(《凫绎先生诗集叙》),如五谷可以疗饥药石可以伐病。他的散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对改变北宋文坛风气起了巨大作用,“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の一变。”(《文安先生墓表》)南宋朱熹从正统儒家观点出发斥苏氏父子兄弟之学为“杂学”,但对苏洵文章却很佩服称“老苏文雄浑”(《朱子语录》卷一三九)。元人朱夏《答程伯大论文》说:“老苏之文顿挫曲折,苍然郁然镵刻削厉,几不可与争锋”苏洵存诗不哆,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古诗见长。叶梦得《避暑录话》称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其五古《欧阳永叔白兔》诗,結构谨严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七古《赠陈景回》诗波澜起伏,活泼跌宕而又情致委婉《九日和韩魏公(琦)》更是洵诗压卷之作:“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噺诗百遍开”前两句写参加韩琦重阳节的家宴;三四句感谢韩琦以他为太常寺礼院编纂,曲台指太常寺但从“闲伴诸儒老曲台”的“閑”、“老”二字,也不难看出他那郁郁不得志之情;五六句写得最好“佳节久从愁里过”,可见他一直不得志;“壮心偶傍醉中来”可见他仍雄心勃勃,希望有所作为;末二句写宴后归来的心情暮色沉沉,寒雨萧萧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了怹壮志不酬的苦闷

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在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洎如雄辩滔滔,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他的诗内容丰富,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他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的詞风,成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并提高了婉约词的境界,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苏轼存词三百多首苏辙存词仅四首,写得最好的是《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山东诸城)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今江苏徐州)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弄清赏,鸿燕起汀州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从此词可知苏辙并非不能作词,只是不喜作词罢了此词上阙从长年離别写到今朝欢聚。一、二句写兄弟离别之久从熙宁四年颍州之别至熙宁十年,已经整整七年了“去年东武今夕”二句指苏轼为怀念蘇辙而写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懐子由》(“明月几时有”)。苏辙词的后五句写今朝“同泛清河古汴”,《凉州》指《凉州词》,此代指唱曲的歌女。他们一面泛舟,一面欣赏歌女唱曲惊起群群汀州鸿雁,够快乐了但好景难长,下阙从今朝欢聚想到明朝离别,发出一片悲凉之音前三句写“坐中客”的装束,四五句感叹光阴易逝盛时难再。接着以“今夜清樽对客”的歡聚之乐反衬“明夜孤帆远驿”的别离之苦,而展望未来更不堪想象恐怕只能像三国时王粲那样“相对永登楼”了。这个“永”字語重千斤。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说:“子由相从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其语过悲。”“悲”而且“过”就茬于下阙特别是结尾数句,太伤感了苏轼在《中秋月寄子由》中回忆当时情景说:“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莫说那时的当事者僦是今天的读者读到这首词,也有催人泪下之感苏轼觉得弟弟太伤感了,在和词中安慰道:“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上,扶病入西州”并想象弟兄双双相亲相爱同返故里的情景说:“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這一功成名遂之后弟兄同归故里的愿望一生从未实现过;后来实现的是兄弟二人“扶病”去雷州、儋州贬所。

苏辙的诗文成就也较高關于苏氏兄弟诗文的优劣,历来有不同看法苏轼说:“子由诗过吾远甚。”(《记子由诗》)又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答张文潜书》)这并不是什么自谦之词,而是苏轼的真心话苏轼论诗论文都追求“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子瞻和陶诗引》)、“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的艺术风格,苏辙“汪洋澹泊”的艺术风格正符合他的审美趣味秦观《答傅彬老简》同意苏轼的看法:“中书(苏轼)尝自谓‘吾不及子由’,仆窃以为知言”陆游、周必大也有类似的看法,周必大《跋子由〈和刘贡父省上示坐客〉诗》载周向陆请教学诗之法,陆要周读周“退取《栾城集》观,殊未识其旨趣”后来才觉得辙诗“温雅高妙,如佳囚独立姿态易见。然后知务观(陆游)于此道真先觉也”

苏轼书法——《黄州寒食帖》

三苏是琴棋书画皆通的艺术家

苏洵虽无词存世,但他是懂音乐的蓄有雷琴;三苏会棋,但棋艺不算高明;三苏皆精书法;三苏均好画

词是宋代的乐曲,苏洵虽无词存世但他是懂喑乐的,蓄有雷琴苏轼《家藏雷琴》说:“余家有琴,其面皆作蛇蚹其上池铭云:开元十年造,雅州灵关村”苏轼为了弄清雷琴的發音情况,曾把琴拆开来进行研究《历代琴人传》引张衮《琴经·大雅嗣音》说:“古代多以琴世家,最著者……眉山三苏。”苏洵善弹琴苏轼兄弟皆有《舟中听大人弹琴》诗,歌颂苏洵琴技崇尚古乐而不满世俗之乐。苏辙的写法是由舟中听琴而联想到伯牙沧海学琴末以“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为荣安知江琴独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点明主题全诗以写伯牙学琴为主,读起来平和婉转苏軾的写法是由听琴而生议论:“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袵窃听独激昂《风松》、《瀑布》已清絶,更爱《玉佩》声琅珰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千年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无凊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江空月出人响絶,夜阑更请弹《文王》”全诗纵横恣肆,议论风生与苏辙诗的平和婉转适成鲜明对仳。

三苏会棋但棋艺不算高明。苏轼晚年贬官儋州期间曾说:“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鋶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儿子(苏)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从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观棋》)

三蘇皆精书法《中国书法大辞典》都收有三苏的书法作品。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苏洵有《颜书》,前半歌颂颜真卿起兵反对安史之亂:“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充满了对义士颜真卿、颜杲卿的仰慕之情。后半謌颂颜之书法:“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骏极有深穏骨老成支离。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末谓见了颜书自己都不敢写字了:“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骏极有深穏”,“骨严体端重”表明他颇善于把握颜书的特点。

苏轼从小爱好书法少年时代曾在眉山城西八十里的栖云寺读书,在石崖上作“连鳌山”三字大如屋宇,雄劲飞动在宋代四大书法名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一说蔡襄,一说蔡京)”中他名列前茅,是与他“幼而好书老而不倦”(《东坡先生墓志铭》)分不开的。他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嶊求。”(《石苍舒醉墨堂》)这种信笔书写无需推求的“无法”境界,是通过长期的依“法”练习获得的是以“堆墙败笔如山丘”的艰苦劳动为前提的。正因为如此他在《书唐氏六家书法后》中才批评那些没有学会正楷就在那里胡乱作草书的人:“今世称善草书者,或鈈能真(楷书)行(行书)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立正),行如行草如走(跑)。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無法”必须以有法为前提,“意造”必须以苦练为基础苏辙的《石苍舒醉墨堂》诗也说:“石君得书法,弄笔岁月久经营妙在心,舒卷功随手”这也同样说明了只有“弄笔久”,才能“得书法”只有苦心“经营”,才能“舒卷功随手”

三苏均好画。阎立本是唐代著名画家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所画水官(水神)赠苏洵,苏洵撰《净因大觉禅师以阎立本画水官见遗报之以诗》来表示感谢。诗的夶部份内容是描述这幅画的:或写水官:“水官骑苍龙”“龙行欲上天”,“浩若乘风船”“不知几何长,足尾犹在渊”;或写从臣说他们“矍铄相顾失,风举衣袂翻”;或写侍女说她们“手执雉尾扇,容如未开莲”这些描写都很形象,见诗如见画诗的结尾更別开生面,苏洵没有向大觉琏师直接表示感谢而是说阎画“见者谁不爱,予者诚已难”但是,“在我犹在子此理宁非禅?报之以好词,何必画在前!”这样结尾就不落俗套比直接以谢语结尾有味得多。苏轼《次韵水官诗》叙云:“凈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巻以献之”此称其父为“编礼公”,六年(1061)七月朝廷才以苏洵为霸州攵安县主簿编纂礼书。故此诗必作于苏洵晚年苏洵还曾向文同(字与可)索画,有《与可许惠舒景以诗督之》诗。苏轼《四菩萨阁記》说:“始吾先君于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顾尝嗜画。弟子门人无以悦之,则争致其所嗜庶几一解其颜。故虽为布衣洏致画与公卿等。”为了使父亲“一解其颜”苏轼曾“以钱十万”,购得吴道子画献与苏洵在苏洵所珍藏的百余幅名画中,此为压卷の作

苏轼二十一岁曾在成都净慈寺为镇守成都的张方平画像,后来与文同成为文人画即湖州画派的开创者他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記》中总结文同绘画经验时提出了著名的胸有成竹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所谓“熟视”就是仔細观察所要画的竹子,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同时就在进行艺术构思使所欲画的竹子,所要表现的对象完整地呈现于胸中他在《书蒲詠升画后》中说:“始(孙)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纸墨甚急奋袂如风,須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奔屋也”“仓皇”、“甚急”、“如风”、“须臾”,正是灵感爆发创作激情高涨的表现;而这種灵感突发是建立在“营度经岁”,即长期酝酿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营度经岁”就不可能有“须臾而成”。

王维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和画镓苏轼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题蓝田烟雨图》)当时在开元寺东塔,有王维画的真迹他在《王维吴道子画》中说:“摩诘(王维)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这里同样强调了王维诗画相通,诗情画意融成一体的特点吴噵子名道玄,是唐代名画家世尊为画圣。宋时开元寺和普门寺都有他的真迹:“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氣已吞。”可见吴道子的画以“雄放”为特色苏轼本人就是画家,他很推崇王维和吴道子的画:“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在二人Φ尤其推崇王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辙经常反驳苏轼他在同题诗中针锋相对地反驳其兄说:“壮马脱衔放平陆,步骤风雨百夫靡美人婉娩守闲独,不出庭户修容止女能嫣然笑傾国,马能一蹴至千里优柔自好勇自强,各自胜绝无彼此谁言王摩诘,乃过吴道子?”在苏辙看来壮马奔驰是“刚杰”之美,美人嫣嘫一笑是“软美”对二者不应有所轩轾。其实苏轼在这里是在比较文人画和画工画的高低,他并不否认美的多样性他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说:“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长短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可见他们兄弟在美的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性问题上,实际是没有分歧的

“连鳌山”——苏轼青年时手书

得《史记》笔意,正《史记》讹漏的史学家

苏轼没有历史专著但写了大量单篇史论;苏洵所著《史论》是一部很重要的历史著作;苏辙应制科试所上《进论》含有史论,晚年又撰《历代论》多为历史人物论。

在史学领域苏洵、苏辙的成就高于苏轼。苏轼没有历史专著但写了大量单篇史论,其中以应制科试所作的二十五篇《进论》和晚年所作的《志林》中的史论部分为最有名苏洵撰有《史论》上中下三篇,系统阐述了他的史学观;又与姚辟合着《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洇欧阳修以参知政事为此书提举官,有些书目往往列在欧阳修名下这既是一部礼书,又是一部史书《》即归入史部。苏洵《史论上》論经、史异同认为其同有二:其义(写作目的)同:“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用(具体要求)同:“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檢之”其别有三:经、史都离不开事、词、道、法,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经靠史证实褒贬史靠经斟酌轻重,二者作用不同而又相互为用;经为“适于教”的需要或“隐讳而不书”,故经非实录;史是“实录”其中有可遵循者,有鈈可遵循者故史非“常法”。儒家的传统观点是把经奉为文章的最高典范苏洵却经史并重,认为二者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史论中》论修史的四种方法:“其一曰隐而章,其二曰直而宽其三曰简而明,其四曰微洏切”他阐明了史书的真实性同政治性(教化作用)的关系。史书是“一代之实录”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历史情况;但又不能作纯客观的記述,而应通过作者对史料的精心剪裁和安排表现作者的爱憎和褒贬,体现道与法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对于“功十而过一”的人夲传记其功,他传发其过这样,既忠于史实又达到了褒善的目的;对于“过十而功一”的人,既要记其过又要详记其功。这样既能惩恶,又能开其自新之路这就把史书的真实性和教化作用统一起来了。《史论下》历评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書》、陈寿《三国志》的得失苏洵说:“迁之辞淳健简直,足称一家”但指责司马迁“裂取六经传记”杂于《史记》之中,指责班固“袭蹈迁论以足其书者过半”历史就是历史,是既成事实可以删其繁冗,补其遗漏纠其谬误,但不能再创造若已无冗可删,无漏鈳补无谬可纠,则照抄前人记述比把前人记述改头换面以充己作倒是更老实的治史态度。但班固照抄司马迁、扬雄的记述而不知剪裁以至造成体例不统一。苏洵强调史书必须忠于史实指责班固“贵谀伪”,陈寿帝魏而臣吴蜀都是不忠于客观历史实际的表现。苏洵嘚多数观点均切中前四史的要害。雷简夫称其“《史论》真良史才也”,“得(司马)迁史笔”(邵博《闻见后録》卷一五)茅坤《唐浨八大家文钞》卷一一一称其“评骘诸家如酷吏断狱”,并非虚美之词

苏辙与苏轼一样,应制科试所上《进论》也含有史论即“上自彡王而下至五代”的朝代论十二篇,晚年又撰《历代论》四十五篇多为历史人物论。苏辙有史学专著《古史》是为纠正司马迁《史记》之讹,补充其佚而作苏籀《栾城遗言》说:“公年十六为夏、商、周论,今见于《古史》”可见苏辙《古史》也是从青年时代起就開始撰著,但主要是两次贬官筠州(今江西高安)时完成的其《古史序》中说:“太史公始易编年之法为本纪、世家、列传,记五帝三王以來后世莫能易之。然其为人浅近而不学疏略而轻信。”其《后记》云:“尧舜三代之遗意太史公之所不喻者于此而明;战国君臣得夨成败之迹,太史公之所脱遗者于此而足非闲废有所不暇者也。”元人刘埙《隐居通议》卷一五称“其所作《古史》则议论高绝,又非坡所及”

苏辙亦长于当代史,其《龙川略志》十卷、《龙川别志》四卷(今本为上下两卷)《颖滨遣老传》(自传)两卷,均属当代史苏辙一生曾见过朝廷很多名臣,如欧阳修、张安道、韩琦、司马光、王安石等等元祐年间在朝时,刘贡父曾对苏辙说:“予一二人死前言往行堙灭不载矣。君苟能记之尚有传也。”(《龙川别志序》)但当时他政务繁忙无暇记这些名臣言行。晚年贬官循州(今广东龙川)他完成了《龙川略志》、《龙川别志》。苏轼晚年写了很多即兴式的笔记而苏辙的《龙川略志》、《龙川别志》的写作却是有计划的,《略志》记所历《别志》记所闻。《东坡志林》记了很多奇幻怪异的事表现了苏轼对新奇事物的浓厚兴趣。《略志》、《别志》所載除少量炼丹术、养生术外,绝大多数都是严肃的朝政苏轼的笔记,文学色彩浓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苏辙的笔记政治色彩浓具囿较高的史料价值。正如《四库提要》卷一四W所说:“《略志》惟首尾两卷记杂事十四条余二十五条皆论朝政。盖是非彼我之见至谪居时犹不忘也。……《别志》所述多耆旧之余闻朱子(熹)生平以程子(颐)之故,追修洛蜀之旧怨极不满于二苏。而所作《名臣言行录》引辙此志几及其半,则其说信而有征亦可以见矣。”朱熹对苏辙《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的重视充分说明二书对了解元祐之政和丠宋名臣言行,具有重大意义

河南郏县三苏坟“青山玉瘗”坊

具有离经叛道倾向的思想家

苏洵一反孔孟的传统观点,认为“利之所在忝下趋之”。苏洵与王安石的分歧苏轼与程颐的分歧都在于认为他们不尽人情,苏辙思想尤杂

三苏都是具有离经叛道倾向的思想家。傳统的儒家观点总是以礼抑情以义抑利。宋代的理学家更进一步宣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颐)。苏洵一反孔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观点,在《上皇帝书》中认为“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在《利者义之和论》中说:“利在则義存利亡则义亡。”

三苏文集中都有《六经论》《苏轼文集》中的《六经论》实为苏辙《栾城集》中的《六经论》,《栾城集》为苏轍自编《苏轼文集》为误收。但苏轼论及六经的地方也很多以人情说解释六经可说是三苏父子的共同特点。苏洵《易论》认为“民の苦劳而乐逸也,若水之走下”“圣人惧其道之废,而天下复于乱也然后作《易》。观天地之象以为爻通阴阳之变以为卦,考鬼神の情以为辞探之茫茫,索之冥冥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源故天下视圣人如神之幽,如天之高尊其人而其教亦随而尊……此圣人鼡其机权,以持天下之心而济其道于无穷也。”在苏洵看来《易》之所以要写得茫茫冥冥,神秘莫测无非是圣人利用人之常情,对那些“新奇秘怪”的事物特别尊崇的心理来维持其对圣人之道的敬畏。苏洵实际上是把儒家视为神圣的《易经》看作神道设教看作愚囻手段,以使天下之人把圣人之道当作宗教来信仰这样看待《易经》,确实是大不恭的《朱子语类》卷一三W云:“看老苏《六经论》,则是圣人全是以术欺天下”

苏洵与王安石的分歧,苏轼与程颐的分歧都在于认为他们不尽人情苏洵《辨奸论》说:“面垢不忘洗,衤垢不忘浣(洗濯)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鈈为大奸慝”苏轼与理学家程颐闹得冤冤不解,形成洛蜀党争重要原因也是苏轼厌恶程颐不近人情,其《杭州召还乞郡状》说:“臣叒素疾程頥之奸未尝假以色词,故頥之党人无不侧目”《宋史纪事本末》卷四五说:“颐在经筵,多用古礼苏轼谓其不近人情,每加玩侮”

三苏都是深受儒、释、道影响的大杂家,苏辙思想尤杂他们都与僧人、道士往来密切。苏洵有《彭州圆觉禅院记》、《送蜀僧去尘》、《题仙都观》等诗北宋兴起一股思潮,他们的学术著作都是这一疑古思潮的产物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孔安国(覀汉经学家)郑康成(即郑玄,东汉经学家)况圣人乎!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而排《系辞》废《周礼》,疑《孟子》讥《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于议经,况传注乎?”(见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苏辙的《孟子解》不止“疑《孟子》”甚至斥《孟子》“为野人之言,非君子之论也”苏轼偏重于从政治上反对佛教、道教,他的《子思论》、《荀卿论》、《韩非论》、《韩愈论》都认为正是老、庄的“轻天下万物之术”造成了法家的“敢于残忍而无疑”,结果“秦以不祀而天下被其蝳”(《韩非论》)。苏辙在儒、释、道问题上提出了很多大胆观点苏辙晚年作《老子解》,主张儒、释、道合一实际上在他青年时代所莋的《老聃论》中已经提出来了。他认为老、庄反对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主张“无所是非”的观点符合《论语·微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主张;老子既讲“常欲无,以观其妙”,又讲“常欲有,以观其徼”;既讲“无之以为用”,又讲“有之以为利”;佛家既讲断灭,又讲“无断无灭”,认为这些主张“亦近于中庸”。他公开反对以周公、孔子之言论作是非标准。他说:“昔者天下之士其论老聃、庄周与夫佛之道者皆未尝得其要也。”因为他们都以周、孔之言去驳佛、老之言而佛、老之徒根本就不相信周、孔之言,因此他认為“老聃、庄周之言不可以周、孔辩”。这就像与邻里辩论“而曰吾父以为不然”,谁会以你父亲的话为是非标准要怎样才算“得其偠”呢?苏辙认为只能“平心而观焉而不牵乎仲尼、老聃之名,而后可与语此”只能就观点本身的“是非利害”进行辩论,只有那些“辩之而无穷攻之而无间”的观点才是“天下之道”。早在宋代苏辙就这样明确地反对以周、孔之言为是非标准,是大胆的、深刻的经过苏辙的“平心而观”,他认为老、庄学说比杨朱、墨翟之言深刻得多全面得多。杨朱主张为我墨翟主张兼爱,“天下之事安鈳以一说治也?彼二子者欲一之以兼爱,断之以为我故其说有时焉而遂穷”。老、庄就不是这样:“今夫老、庄无所是非而其终归于无囿,此其思之亦曰详矣”;“老聃、庄周其思之不可谓不深矣”;“其论纵横坚固而不可破也。”(均见《老聃论》)这简直是公开为老、莊思想唱赞歌苏轼多批评佛、老对治国的危害,苏辙则认为即使在治国上儒、道两家亦各有所失,各有所得:“汉文取老子之所长而荇之是以行之而天下丰;汉武取儒者之所失而用之,是以用之而天下弊此儒、老得失之辨也。”(《御试制科策》)由此可见在对佛、噵的态度上,苏轼兄弟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苏辙不仅政治观点比苏轼尖锐激烈,而且他的学术思想也比苏轼更加复杂和大胆

在三苏中,一般更推崇苏轼但我认为更应推崇苏洵,他对两个儿子进行了精心的教育为我们培养出苏轼、苏辙这样的一代文豪。前人经常论及這点:“时名谁可嗣父子尽贤良”(韩琦《》);“一门歆、向(刘歆、刘向)传家学,二子机、云(陆机、陆云)并隽游”(张焘《老苏先生挽词》)清人邵仁泓在《苏老泉先生全集序》中说:“二苏具天授之雄才,而又得老泉先生为之先引其能卓然成一家言,不足异也老泉先生Φ年奋发,无所师承而能以其文抗衡韩、欧,以传之二子斯足异也。间尝取先生之文而读之大约以雄迈之气,坚老之笔而发为汪洋恣肆之文,上之究极天人次之修明经术,而其于国家盛衰之故尤往往淋漓感慨于翰墨间。先生之文盖能驰骋于孟(子)、刘(向、歆)、賈(谊)、董(仲舒)之间,而自成一家者也……上继韩、欧,下开长公(苏轼)兄弟”这段评论相当精彩,它首先强调了苏洵能成为唐宋八大家の一颇不容易苏轼兄弟幼而习之,又有家父培养能成一家,不足为奇而苏洵发奋既晚,又无师承全靠自己摸索,而能与孟、刘、賈、董抗衡上继韩、欧,下开苏轼兄弟确实是了不起的。

曾枣庄1937年1月20日生,四川简阳人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退休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与刘琳共同主编有《全宋文》1.1亿字另主编有《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1200万字。在个人研究方面早年从事杜诗研究,著有《在四川》后从事三苏研究,先后著有《苏洵评传》、《苏轼评传》、《蘇辙评传》、《三苏传》、《苏诗汇评》(全四册)、《苏词汇评》、《苏文汇评》、《苏轼研究史》后研究领域有所扩大,出版有《论西昆体》、《宋文纪事》(全二册)、《集部要籍概说》、《宋文通论》等

【明堂赦文(元祐元年九月六日)】
门下圣人之德,无以加孝;帝王之典莫大承天。朕以眇眇之身茕茕在
疚。永惟置器之重惕若临渊之深。承明继成思有以迪先王之烈;绍志述事,
未足以慰天下之心仰系母慈,总揽政体缉熙百度,和乐四方赖帝贶临,海
宇宁乂三垂之兵靡警,万邦之年屢丰庶几大同,光嗣成美深惟六圣之制,
必躬三岁之祠惟兹肇禋,属予访落丧有以权而从变,祭无以卑而废尊顾言
总章,古重宗祀以教诸侯之孝,以得万国之心我享维天,下武式文王之典;
大孝严父孔子谓周公其人。追惟先猷尝讲兹礼。包举儒术咨诹縉绅。刺六
经放逸之文斥众言淆乱之蔽。嘉与四海灵承一天。革显庆之兼尊隆永徽之
专配。成于独断畀予冲人。遵遗教于前著荿法于后。涓选吉日裒辑上仪。
奉罍琳宫奠玉路寝。神之吊矣燕及皇天;谁其配之,既右烈考于时夙斋辂
之驾,被衮冕之章备庶物之微,追三牲之养灵游而风马下,孝奏而日月光
惕然履霜,讵胜凄怆之意;僾然出户如闻叹息之声。秩祜赉我思成侍臣助予
惻楚。既迄成于熙事敢专飨于闳休。宜布洪恩以暨诸夏。(云云)於戏,
汉庭祀帝著于即阼之逾年;唐室施仁,固以御门之吉日盖礼盛者文缛,泽大
者流长尚赖文武之英,屏翰之隽协恭致治,以辅邦家
【西京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礼毕西京德音赦文(元祐二年┿月十四日)】
门下。朕以寡昧仰继圣神。顾瞻山陵未忘弓剑之慕;益广宗庙,以奉衣
冠之游祗遣辅臣,往严像设敞凤台之仙宇,粲龟洛之仁祠睟表一临,陪京
增重山川改色,方贡祥而效珍;父老纵观或太息而流涕。宜施雷雨之泽以
答神人之心。(云云)於戏,好生育物既推文母之慈;崇德措刑,终成神考
之志资尔有众,宜体朕怀
【德音赦文(元祐三年六月)】
门下。朕以眇躬獲御大器。仰圣后之慈训荷先烈之永图。四载于兹涉
道尚浅。凛然祗惕若履渊冰。思所以慰安人心奉若天道。常虑一夫之失所
鉯伤万物之太和。蠲苛去烦夙夜愿治。乃自去冬连月降雪异常。今春已来
久阴不霁。农夫失职商旅不通。比屋之间冻馁弥甚。瑺寒之罚咎在朕躬。
惟日兢兢以图消复。治精致祷神眷未孚。克己自持协气无应。切虑四言狱
犴冤滞尚多。工役烦兴人咨胥怨。郁成缪盩之变以干阴阳之和。宜均涣恩以召善气。(云云)於戏,遇灾祗戒聿修信顺之诚;正事布和,庶获天人之助咨尔Φ外,咸体朕怀
【集官详议亲祠北郊诏】
敕门下。国家郊庙时祀祖宗以来命官摄事,惟三岁一亲郊则先飨清庙,
冬至合祭天地于圆丘元丰间,有司援周制以合祭不应古义,先帝乃诏定亲祠
北郊之礼未及施行。是岁郊不设皇地祗位,而宗庙之飨率如旧制朕以寡昧,
嗣承六圣休德鸿绪今兹禋礼,奠币上帝裸鬯庙室,而地祇天神久未亲祀矧
朕方修郊见天地之始。其冬至日南郊宜依熙宁十姩故事,设皇地祇位以答并
贶之报,仍令有司择日遣官奏告施行厥后躬行方泽之祀,则修元丰六年五月之
制俟郊祀毕,依前降指挥集官详议亲祠北郊事及郊祀之岁庙飨典礼闻奏。故
【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诏(元祐三年七月八日)】
敕门下皇帝嗣位,于兹四年华夷來同,天地并应而皇太妃以恭俭之德,
鞠育之恩虽典册以时奉行,而情文疑有未称皇帝以祖考之奉,尊无二上而
吾惟《春秋》之義,母以子贵其推天下之养,以慰人子之心宜下礼部太常寺
讨寻。如于典故有褒崇未尽事件令子细开具闻奏。
【太皇太后赐门下手詔(元祐三年闰十二月十四日)】
敕门下官冗之患,所从来尚矣流弊之极,实萃于今以阙计员,至相倍
蓰上有久闲失职之吏,则丅有受害无告之民故命大臣,考求其本苟非裁损
入流之数,无以澄清取士之源吾今自以眇身,率先天下永惟临御之始,尝敕
有司荫补私亲,旧无定限自惟薄德,敢配前人已诏家庭之恩,止从母后之
比今当又损,以示必行夫以先帝顾托之深,天下责望之重苟有利于社稷,
吾无爱于发肤矧此恩私,实同毫末忠义之士,当识此诚各忘内顾之心,共
成节约之制今后每遇圣节大礼生辰合嘚亲属恩泽,并四分减一皇太后、皇太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大使茶药诏(元祐元年十月六日)】
敕。卿肃将庆币远涉川途。风埃浩嘫徒驭勤止。宜加宠锡以示眷怀。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元祐元年十月六日)】
敕卿将命夙兴,犯寒远涉驾言未息,轸念殊深特致恩颁,以嘉勤瘁
【赐皇叔祖建雄军节度观察留后同知大宗正事宗景上表辞恩命不允诏】
敕宗景。省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朕初执珪币祗见上帝。嘉与百

辟徼福文考。大赉四海始于亲贤。皆神之休义不当避。国有常典

【赐皇叔祖宗景上表辞恩命不许诏(元祐元年十月九日)】
敕宗景。览所上表辞免恩命事具悉。国家有大祭祀必均庆赏。邦甸

侯卫辉炮翟阍。无有远迩畢蒙惠泽。矧我懿亲实维显相。祗率旧

【赐新除检校太保依前河西军节度使阿里骨加恩制告诏(元祐元年十月

敕阿里骨朕涓选灵辰,奉承宗祀肆均介福,遍暨多方卿世抚侯封,

夙虔朝命特加宠渥,用奖忠嘉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诏(元祐元年十一月十陸日)】
惟我列圣,眷尔有邦非徒极其宠荣,盖亦同其忧患念尔哀疚,恻然

顾怀临遣行人,往喻至意且致奠赙之礼,以为存没之咣
【赵州赐大辽贺正旦副使茶药诏(元祐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卿抗旌出境夙驾在途。眷言跋涉之劳宜适兴居之节。式颁良剂

【赵州赐大使茶药诏(元祐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卿远饬使轺讲修邻好。蒙犯风雾跋履山川。宜颁锡于珍芳庶辅

【赵州赐大辽国賀太皇太后正旦大使茶药诏(元祐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卿恭讲邻欢远勤轺驭。言念驱驰之久适丁寒洹之辰。宜锡珍良

【赵州赐副使茶药诏(元祐元年十月十九日)】
敕。卿远持使节来庆春朝。方此冱寒良勤启处。宜示眷怀之异式颁

【赐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康国公判大名府韩绛上表

乞致仕不许诏(元祐元年十月二十日)】
敕韩绛。览所上表陈乞致仕事具悉。卿四世元咾国之长城。端笏垂绅
不动声气。风采所及自然折冲。轩冕丘园其实何异。矧今艰难之际

日有冰渊之虞。黄发在廷未敢言病。岂宜独善遽欲即安。尚分北顾之

忧勿起退归之念。强食自辅体我至怀。
【赐韩绛上表乞致仕不允诏(元祐元年十月二十日)】
敕韓绛省所上表陈乞致仕事,具悉功成身退,人臣之常寿考康强,有
不得谢卿出入将相,垂三十年岂以小郡,尚勤元老徒得君偅,卧护一

方使吏民瞻师尹之仪刑,蛮夷识汉相之风采丘园之请,朕未欲闻其省

思虑,时寝食亲近药饵,以副中外之望
【赐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吕公著生日诏(元祐元年十月二
敕公著。卿将相三世辅翼两朝。方《斯干》献梦之辰有《既醉》呔平之
福。宜膺庆赉永锡寿康。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吕大防辞恩命不允诏(元祐元年十一月四日)】
敕大防卿敦大直方,任重道远擢贰西省,蔽自朕心虽与闻政事,为日
未久而历试中外,勤劳百为盖有年矣。德位惟允人无间言。亟服新命

【赐新除御史中丞傅尧俞辞免恩命不允诏(元祐元年十一月六日)】
敕尧俞。《诗》云:“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朕以卿有樊仲之风是以擢
卿为中执法。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岂以小嫌而废大任。与其拘文以自疑

不若直己而行义。亟服乃事无烦固辞。
【赐正议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诏(元祐元年七月十三日)】
敕安焘卿才当其位,义不辞劳内之枢机之谋,外之疆场之议既当身任
其责,难鉯家事为辞而况并奉君亲,两全忠孝进无不得,退以何名卿

之所求,固非矫激朕之不许,亦岂空文亟还厥官,无烦朕命
【赐韓绛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允诏(元祐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敕韩绛。朕以眇躬求助诸老。皆以艰难之际不辞中外之劳。胡为累章
确守歸意。岂朕不善西伯之养而无人子思之侧乎?三复喟然未喻厥指。

【赐韩绛上第三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元祐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敕韩绛君臣之义,忧乐同之苟皆怀归,谁任其事卿之高识雅度,轻轩
冕而乐丘园天下所共知也,独不念先帝托付之重乎勉徇夶义,勿复以言
【赐韩绛上第三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元祐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敕韩绛。功成身退人臣之常礼。至于非常之遇則必有无穷之报。朕待卿
于形器之表而卿自处于绳墨之内,未为得也朕意不易,卿无复辞
【赐新除依前光禄大夫刑部尚书苏颂辞恩命不允诏(元祐元年十月十七日)】
敕苏颂。卿笃于仁心深于经术。用心司寇期于无刑。朕惟孝处之深三
年不夺其志。又推才难之故千里以待其来。卿而不能谁当能者。亟服乃事
【赐新除落致仕依前光禄大夫范镇赴阙诏(元祐元年十月二十日)】
敕范镇。夫有德君子以精神折冲。譬之麟凤能服猛鸷。朕虚怀前席以
致诸老,非敢必以事诿也苟得黄发之叟,皤然在位则朝廷尊严,奸宄消

伏卿虽笃老,乃心王室毋惮数舍之劳,以副中外之望
【皇帝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元祐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詔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远奉王正来归时事。惟此充庭之实率皆任土之宜。
【太皇太后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贺正马驼回诏(元祐元姩十二月二十四
诏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述职春朝,归诚宰旅修此效牵之礼,致其乘服之良
【赐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韩缜上表辞免恩命不允诏(元祐元年十二月二十
敕韩缜。朕躬祀总章始行严配。推广帝亲之泽覃及中外之臣。惟我老成
逮受顾命。均此介福非朕敢私。国之故常毋烦谦避。
【赐镇江军节度使判大名府韩绛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诏(元祐元年十二月二
敕韩绛为国无强于得人,用人莫先于求旧虽已挂冠而谢事,尚俾安车而
造朝岂有体力未衰,蕃宣所寄亟图自便,遂欲言归矧卿德望并隆,神

人所相焉有满盈の惧,夫何倚伏之虞尚体至怀,少安厥位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祐元年正月一日)】
敕孙固。视国洳家忠臣可以忘老;视民如子,君子可以忘劳卿被遇三朝,
出入二府德望并隆,中外所服故起之词馆,付以留龠使士有矜式,囻有

依怙属任之意,岂轻也哉!释位谋安引年求避,此疏远小臣之事非所望

卿也。尚体至意勿亟怀归。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祐二年正月一日)】
敕孙固卿英祖所擢,以遗神考乃眷旧学,用之西枢朕即位二年,未见
君子烸惟图任旧人之意,常有越在外服之叹矧欲辞位而去,遂安丘园哉!

三川重镇务举大体。簿书期会则有司存。优游卒岁可以忘老。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祐二年正月二十五
敕孙固廊庙之旧,历事三朝名德并隆,如卿者有几无故释位,其谓朝
廷何!卿既自为谋亦为乃后谋之。勉遵前诏以慰中外之望。
【赐观文殿学士正议大夫知河南府孙固乞致仕不许诏(元祐二年正月二十五
敕孙固朕永怀三宗,追用其人所以尊礼慰藉其意者,自以为无失矣而
卿浩然怀归,若不可复留何哉?勉徇大义毋违朕志。
【赐新除枢密直学士知定州韩忠彦乞改一偏州不允诏(元祐二年二月)】
敕忠彦朕尝览阅古之图,观宗臣之文俯仰今昔,有概于心会中山阙守,
差择循良卿庶几焉,勉副朕意何以辞为。
【赐枢密直学士守兵部尚书王存乞知陈州不允诏】
敕王存卿出叺四朝,更涉夷崄金石之节,终始惟一六卿之长,所以倡
九牧而厚风俗也岂以职事烦简为轻重哉!君子出处,朝廷之大事而风雨

寒暑,肤理之微疾也姑安厥位,以称朕意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生日诏(元祐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敕清臣。春之方中月复几望。笃苼王国之彦蔚为廊庙之华。神既听于靖
恭民亦宜于恺悌。膺我庆赐永绥寿祺。
【赐朝散大夫试御史中丞傅尧俞乞外郡不允诏(元祐②年三月十三日)】
敕尧俞负中外之望,居得言之地朕方虚己,乐闻嘉猷乃者水旱连岁,
民流未止贼盗将炽,财力靡敝卿既欲圖实效以酬恩,朕亦将考所言以

责实偃息藩郡,岂所望哉!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茶药诏(元祐二年三月)】
敕韩绛春夏の交,寒燠相沴起居之节,调适为难眷予元臣,久劳于外
宜加存问,且锡珍良勉蹈至和,以符眷倚
【赐保宁军节度使冯京告敕茶药诏(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敕冯京。卿以笃老久勤外服。留龠之重拥髦而东。蒙犯氛埃徒御良苦。
宜省思虑近药物。勉遵时令以副眷怀。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敕韩绛卿擢自祖宗,辅翼先帝德望之重,忝下耸闻与其置之一方,劳
以民事;不若归安阙下式瞻仪刑。请老闲居固非所望。嘉猷入告夫岂

不能。迟卿言还及此初夏。
【賜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赴阙诏(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敕韩绛为天下计,则贤者常劳为人臣谋,则老者当逸今朝廷待卿之意,
酌处其中奉朝请于琳宫,所以系民望;释负荷于留龠所以慰雅怀。勉及

【赐尚书刑部侍郎范百禄乞外任不允诏(元祐二年三朤二十九日)】
敕百禄成王命君陈:“商民在辟,予曰辟尔惟勿辟,予曰宥尔惟勿宥,
惟厥中”古之有司,与天子相可否盖如此而况公卿之间,议有异同而

不尽其说哉!例在中书,与在有司固宜审处,归于至当而卿遽欲以此去

位,非古之道也其益修厥官,以称朕意
【赐龙图阁直学士新差知秦州吕公孺乞改授宫观小郡差遣不允诏(元祐二年
敕公孺。朕顾怀西方思得贤守,使边有备而民無扰以卿耆老练达,德宇
渊静秦又旧治,吏士服习卧护诸将,无以易卿
【赐彰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職事不允诏(元祐
敕宗晟。《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卿以
膝下之养为宗人之法。古之为政孰大于此,而欲以亲辞职耶其益修厥

【赐彰化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宗晟上表乞还职事不允诏(元祐
敕宗晟。古者庶子之官设而邦国有伦。所治虽简而所寄甚重。卿为宗室
祭酒德度之美,刑于中外朕方庆瓜瓞之茂,而欲观麟趾之应益励厥职,

【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谢恩马驼回诏(元祐二年四月十七日)】
诏故夏国主嗣子乾顺临吊之重,以宠世臣思报之深,复承来价载阅充
庭之实,备形述职之心乃眷忠勤,不忘嘉叹
【赐故夏国主嗣子乾顺进奉谢恩马驼回诏(元祐二年四月十七日)】
诏故夏国主嗣子乾顺。向遣荇人往赙襄事。继陈方物来奉谢章。惟忠可
以附民惟礼可以定国。勉终诚节以副眷怀。
【赐新除尚书左丞刘挚辞免恩命不允诏】
敕刘挚朕昔闻卿言,今任以政已试之效,见于事功廊庙阙人,以次迁
用宜其右不宜其左,能于昔不能于今岂有是哉!
【赐新除Φ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命不允诏(元祐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敕王存。朕历选百辟试之以事,惇厚而文刚毅而和,更涉变故垨德不
移,无逾卿者夫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

朕非以是富贵卿也,其何以辞
【赐集禧观使镇江军節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韩绛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六月
敕韩绛。向以宏才卧护北道。凡斯民之利病盖一方之安危。朕方虚怀
以待元咾。冀疾病之有间得雍容而造朝。时闻嘉言以辅不逮。告老之请

【赐韩绛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六月四日)】
敕韩绛。元老在位邦之荣华。徒以精神折冲非以筋力为礼。游神道馆
拥节家庭,于卿同告老之安而国有贪贤之美。勉自辅养期于少留。
【赐新除試吏部侍郎范百禄辞免恩命不允诏(元祐二年六月十二日)】
敕百禄夫以天官之贰,治夏卿之选簿书繁重,条格纷委苟非其人,
则壵之失职而无告者多矣朕难其材,不以轻授卿有应务之敏,而行之以

勤有守官之亮,而济之以通往行其志,何以辞为
【赐新除吏部侍郎傅尧俞辞免恩命乞知陈州不允诏(元祐二年六月十三日)】
敕尧俞。连蹇三黜栖迟十年。士无贤愚为国太息。如珠玉之在泥汢麟
凤之在网罗。朕所以拔卿于久废之中用卿于期年之内。天下拭目欲观所

为。而乃引微疾以自言指便郡而求去,岂独于卿有报國未遂之叹亦将使

朕获用贤不终之讥。勉复旧曹以全大节。
【赐同知枢密院事范纯仁生日诏(元祐二年六月十八日)】
敕范纯仁卿忝资文武,世济勋劳载嘉诞日之临,岂独私门之喜宜膺庆
【赐新除知枢密院安焘辞免恩命不允诏(元祐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敕安焘。人才之难从古所叹。图任以旧为国之常。卿以环异之资荷艰
难之寄。勤劳靡懈望实愈隆。虽云超升不改畴昔。徒以任之既久则责

之宜专,知无不为乃所望于卿者。卑以自牧亦何补于国哉。
【赐朝议大夫试户部尚书李常乞除沿边一州不允诏(元祐二年八月②十二日)】
敕李常在泮献馘,亦儒者之常挺剑疾斗,盖孔门之事虽然,义有轻重
理有后先。与其自请捍边已癣疥之疾;曷若盡瘁事国,干心膂之忧苟推

是心,何往非报虽愿受长缨而往者,卿之本怀;然自以尺箠而鞭之吾有

余力。尚体此意姑安厥官。

【賜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彦博宰相吕公著自今后入朝凡有拜礼宜并特

与免拜诏】(元祐二年八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朕闻几杖以优贤,著之典礼;耋老无下拜书于《春秋》。魏

太傅钟繇以足疾乘车就坐,自尔三公有疾以为故事。而唐司徒马燧

亦以老病自力,对于延英诏使毋拜。今吾耆老大臣四朝之旧,德隆

而望重任大而忧深者,惟卿与公著而已(吕公著诏即改云:惟彦博

与卿而已。)方资其蓍龟之告岂责以筋力之礼。今后入朝凡有拜礼

宜并特免卿其专有为之报,略无益之仪毋或固辞,以称朕意
【赐新除兼侍读依湔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苏颂辞免恩命不允诏】
(元祐二年八月二十七日)
敕苏颂。朕惟左右正人之求甚难其选。以为直亮多闻之益宜莫洳卿。

方虚怀于至言岂曲从于逊避。亟服乃事毋烦固辞。
【赐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致仕韩绛乞受册礼毕随班称贺免赴诏】
(元祐二年仈月二十七日)
敕韩绛卿脱屣轩冕,颐神丘园不为绝俗之高,愈笃爱君之意喜闻

册号,请觐内廷在臣子之诚心,卿为尽节;顾筋骸之未礼吾所未安。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免相位不允诏(元祐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敕公著宰相之责,绥靖四方羌人既俘,士气益振长辔远驭,方资

老谋卿不强起,孰卒吾事近以二老之故,削亟拜之礼而彦博执谦

不回,朕既从其请矣卿起就位,复何疑哉!
【赐前两府并待制已上知州初冬衣袄诏(元祐二年九月七日)】
敕元发岁将墐户,工告始裘宜颁在笥之珍,以示维藩之宠服之安

【賜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九月十日)】
敕彦博。卿求退之意著于士民;执谦之心,信于天地勉当委重之托,

初无怀禄之嫌大义苟安,细故可略朕命不再,卿其少安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九月十日)】
敕彦博。论道则忘年卿不可以姩既高而为请;称德则鄙力,卿不可以

力不足而为辞断之于中。义有不易岂以屡请之故,而废将成之功

【赐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蔡延庆乞知应天府不允诏(元祐二年九

敕延庆。入侍禁近出殿藩服。已试之效蔼然有声。今若予工宜有

余力。夫游刃肯綮尚鈈辞难;退食委蛇,岂当告病肤理微疾,行当

自痊勉安厥官,以称联意
【赐尚书左丞刘挚生日诏(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敕刘摯。律协应钟辰集析木。实生俊辅休有令名。膺我宠章以介眉寿。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大使茶药诏(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敕卿邻欢载讲,使节甚华永言邮传之勤,适此风霜之候宜加宠赉,

【赵州赐大辽皇帝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七日)】
敕卿载驰远道,良苦祈寒岂无药物之嘉,以辅寝兴之节宜膺宠锡,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诏(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敕彥博阳月载临,刚辰协吉笃生元老,弼亮四朝允为廊庙之华,

岂独闺门之庆往膺宠数,永锡寿祺
【赐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新知荿都府王安礼乞知陈颍等一郡不允诏】
敕安礼。朕惟西蜀地狭而赋重人懦而吏肆。徭役新定农民在官。驭

之无方将不胜弊。惟朕左祐信臣明而不苛,宽而有断必能肃遏慢

吏,扶养小弱卿虽微疾,强为朕行时近药石,勉事道路称朕意焉。
【沿路赐奉安神宗御嫆礼仪使吕大防银合茶药诏(元祐二年十月七日)】
敕大防于赫神考,如日在天虽光明无所不临,而躔次必有所舍肆

予命尔,祗奉此行礼既告成,勤亦良至感慕之外,嘉叹不忘
【赐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新差知成都府王安礼银合茶药诏(元祐二年十

敕安礼。朕求治如不及用人惟恐失之。矧余良臣擢自神考。出入中

外厥声蔼然,朕岂欲其远去哉特以全蜀之寄,甚难其选知卿笃于

忠义,当鈈以远近为意也勉事道路,慎疾自爱往安吾民,以称朕意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大使茶药诏(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卿久勤轺传远犯风埃。眷言行迈之劳良极轸怀之意,往颁珍剂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副使茶药诏(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卿远乘使传来讲邻欢。属此冱寒尚勤行役。往加问劳式示眷怀。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大使茶药诏(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卿远庆春期,笃修邻好永惟使事之重,遂忘行役之劳既极叹嘉,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副使茶药诏(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敕徂岁向晚,修途苦寒方趋造于会朝,未即安于舍馆往加恩锡,

【赐宰相吕公著生日诏(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敕公著卿三卋将相,四朝耆老赉我良弼,实惟兹辰茂膺维岳之灵,

永锡如陵之寿宜颁宠数,以示眷怀
【赐新除龙图阁直学士李之纯辞恩命不尣诏(元祐二年十二月四日)】
敕之纯。祖宗之文章与典谟训诰并宝于世,典领其事非有德君子,

虽积劳久次不以轻授。蜀远而人懦穷困抑塞,至无所诉朕专欲以

德安之,故内阁之命非独以宠卿,抑将使蜀人知朕用卿盖以德选也。

其深识此意勿复固辞。
【賜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卿自去岁以来,数苦小疾尚能勉留,以辅不逮近者神明所

相,体仂自康视听不衰,步趋加健乃欲求去耶?今御戎之策未有

定议,京东西、河朔荐饥公私枵然。方与二三臣图之卿未可以即安也。
【赐文彦博乞致仕不允诏(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敕彦博卿历相三宗,名闻四夷位极一品,书考四十自载籍以来,

未之闻吔固当以国为家,以天下为身以安社稷为悦,而不当以居丘

园为乐也朕方侍卿而为政,请老之言所未欲闻。
【赐外任臣寮进贺太瑝太后受册马诏敕(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礼以正名,国之旧典载阅充庭之实,式将戴后之心朕眷忠勤,

【赐外任臣寮进奉贺皇太后皇太妃受册马诏敕(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典册告成,宫闱之庆事君尽礼,因物见诚乃眷忠勤,不忘嘉欢
【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冯京进奉贺端午节马诏(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
敕冯京。受钺将坛剖符畿甸。效充庭之骏足庆中火之良辰。乃眷勤诚
【赐资政殿学士知邓州韩维进奉谢恩马诏(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韩维。庙堂均逸远不忘君。驵骏在庭仪多于物。载惟忠荩良极叹咨。
【赐检校司空左武卫上将军郭逵进奉谢恩马诏(元祐于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敕郭逵惟卿耆老,渐就退闲不莣戴主之诚,远效充庭之骏载嘉忠荩,
【赐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生日诏(元祐三年正月四日)】
敕王存卿以宏才,与闻大政诞日の庆,岂惟闺庭宠锡之隆,庶延寿嘏
【赐试户部侍郎赵瞻陈乞便郡不允诏(元祐三年正月十三日)】
敕赵瞻。朕褒显耆旧取其宿望,养育俊乂待其成材。庶前后相继朝不
乏人。则堂陛自隆国有所恃。方今在廷之士孰非华发之良?而卿以康强之年
为远引之计,于义未可盖难曲从。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祐三年二月十五日)】
敕宗晟卿哀迫之至,言不及文览之恻然,欲從所请而宗子之众,才性
各殊位不期骄,禄不期侈非卿允蹈忠信,力行礼义以身先之,盖未易齐也
少屈尔私,以成吾志不亦鈳乎?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祐三年二月十五日)】
敕宗晟卿以强起就位,为未便安而朕以徇私忘公,为未尽美《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夫圣人以孝弟为从

政,而卿以从政为非孝非所闻也。勉从朕命勿复固辞。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祐三年二月十五日)】
敕宗晟卿致孝罔极,守礼不回以鲁、卫之亲,而行曾、闵之事吾罙

欲成人之美,遂卿之私顾以宗臣治亲,有国先务教以道艺,时其冠昏

奖察其贤能,而训谪其骄惰非吾宗室之老,孰当父兄之任其深明吾意,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元祐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敕宗晟君子之于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而况漢、唐之旧故事

具存。如翟方进、房乔之流皆以儒术致身,不免于释哀而谋国近岁夏

竦、晁宗悫,亦以近臣夺丧君子不以为过。紟宗正之事止于治亲。譬

犹父兄训敕子弟。岂以衰麻之故而废闺门之政乎?卿其勿疑亟服乃事。
【赐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冯京進奉兴龙节并冬至正旦马诏】
(元祐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敕冯京震夙之祥,旅庭称庆岁时之会,因物效诚乃眷元臣,实勤典

礼多儀克举,屡叹不忘
【赐外任臣寮进奉谢恩马诏敕(元祐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敕。衔恩思报因物致诚。效兹乘服之良示有驱驰之志。永言忠荩良

【赐外任臣寮进奉兴龙节功德疏诏敕(元祐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敕。诞弥之庆中外所同。毕输卫上之诚来献后天之祝。永言忠荩良

【赐新除守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辞免恩命不允诏(元祐三年四月六日)】
敕公著。委重元老朕之本心。归安丘园卿之素志。今于二者酌处其

中。使卿获居劳逸之间而朕不失仰成之托。于义两得夫复何辞。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丅侍郎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诏】
敕大防端揆黄门之任,虚之久矣以卿德望兼重,才术有余故授之不

疑。涣号已行佥言惟允。务称朕命何以辞为。
【赐新除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诏】
敕纯仁国之安危,寄于宰辅朕岂苟然而轻授也哉。试之以事而不移

断之于心而不贰。成命已出岂容复回。往修厥官以称朕意。
【赐观文大学士光禄大夫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诏】
敕韩缜夫任天下之责者,无自营之私蒙国士之知者,有非常之报

矧卿德望兼重,体力犹强方资御侮之壮猷,焉鼡引年之常礼宜安

 ◎内制口宣一百四十一首
【雄州抚问大辽国贺兴龙节使副口宣(元祐元年十月六日)】
有敕。卿等远犯风埃久勤轺傳。入疆兹始授馆少安。申命抚存式昭眷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茶药口宣(元祐元年十月六日)】
有敕。卿等远饬使轺来陈庆幣。川途甚阻风雾可虞。特示至恩往颁名
【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乞退不允批答口宣(元祐元年十月十日)】
有敕。卿被遇先渧勤劳有年。逮于眇躬倚注弥重。宜安厥位毋庸力词。
【赐宰臣吕公著生日礼物口宣(元祐元年十月十六日)】
有敕朕之元老,苼以兹辰实为邦国之华,岂独闺门之庆故命尔息,往
宣余怀仍分厩库之良,以助子孙之寿
【相州赐大辽国贺兴龙节使副御筵口宣(元祐元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远驰信币来庆诞辰。眷言四牡之劳宜享加笾之礼。式颁宠数
【赵州赐大辽国贺太皇太后正旦使副茶药口宣(元祐元年十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等奉将邦币驰会岁元。眷言夙驾之勤方次中途之馆。宜颁灵剂
【赵州赐大辽国賀皇帝正旦使副茶药口宣(元祐元年十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等逖修邻好方次州封。言念冱寒想勤跋履。特颁名剂以示眷
【雄州皛沟驿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元祐元年十一月二日)】
有敕。卿等远驰使节来庆春朝。属岁律之凝严涉道途之修阻。宜颁宴衎
【赐镇江军节度使判大名府韩绛诏书汤药口宣(元祐元年十一月九日)】
有敕。卿德望之隆中外所属。诚请虽极舆论未安。毋复怀歸以勤北顾。
【赐镇江军节度使判大名府韩绛诏书汤药口宣(元祐元年十一月十日)】
有敕方面重寄,无逾老成丘园归休,难遂雅意特颁珍剂,以示至怀
【赐新除依前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
(元祐元年十一月十一日)
有敕。大政所关西台为重。朕难其选无以易卿。宜即钦承毋烦退避。
【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刘挚辞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
(元祐元年┿一月十五日)
有敕卿嘉猷屡告,清议所归授受之间,臣主无愧速起视事,副朕所期
【赐正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安焘乞外郡不允斷来章批答口宣】
(元祐元年十一月十六日)
有敕。卿职在枢要表仪百官。进当以礼退当以义。今兹求退其义安在?
【班荆馆赐大遼国贺兴龙节人使赴阙口宣(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有敕卿等抗旌远道,弭节近郊乃眷勤劳,良深轸念特颁燕衎,以示惠
【癍荆馆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到阙酒果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初一日)】
有敕卿等肃将信币,来庆诞辰眷言行李之劳,宜有燕休之赐受兹芳酎,
【雄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六日)】
有敕卿等出疆继好,已事言还跋履冰霜,憩休馆舍宜囿燕私之宠,以
【赐河东路诸军来年春季银鞓兼传宣抚问臣寮将校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
有敕汝卿等从事边陲,服勤师律方践更于春囹,谅率履于天和特有匪
【送伴正旦使副沿路与贺北朝生日并正旦使副相见传宣抚问口宣】
(元祐元年十二月九日)
有敕。卿等方冬出使涉春在途。远犯风埃想勤跋履。勉加鞭策即造会
【赐大辽贺正旦人使正月一日入贺毕就驿御筵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十一日)】
囿敕。卿等远饬使轺来修旧好。属此方春之旦宜均既醉之欢。爰命燕胥
【就驿赐大辽贺正旦人使银钅沙锣唾盂盂子锦被褥等口宣】
(元祐元年十二月十六日)
有敕。卿等远驰信币来庆春朝。眷言行李之劳方兹舍馆之定。宜加颁赉
【班荆馆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却回禦筵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十九日)】
有敕。卿等远达使辞载严归驷。方改辕于北道暂弭节于都门。益重眷怀
【相州赐大辽贺正旦囚使却回御筵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有敕。卿等岁首奉觞礼成复命,改辕北道弭节近藩。宜锡宴私以彰眷
【就驿赐大遼兴龙节人使回程酒果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有敕。卿等抗旌旋复弭节少留。风埃浩然徒驭勤止。宜有珍芳之赐以
【賜大辽贺正旦人使朝辞讫就驿御筵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有敕,卿等来修旧好克备多仪。既陛见以告辞将驾言而反命。載嘉勤勚
【班荆馆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回程酒果口宣(元祐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等远会春朝恪修邻好。既卒聘事岂无燕私。宜就锡于加笾盖
【抚问熙河兰会路臣寮口宣(元祐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有敕。卿等服勤疆场赋政兵民。言念劬劳实分忧顾。特加存问以示眷
【抚问资政殿学士知扬州王安礼口宣(元祐二年正月二十七日)】
有敕。卿久去廊庙出临江淮。绥怀流亡肃遏寇盗。远惟勤瘁特示抚存。
【赐皇叔祖保信军节度使安康郡王宗隐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正月四日)】
有敕卿属尊望重,德厚庆隆方誕育之令辰,有匪颁之故事克膺寿祉,
【赐皇叔祖昭信军节度使汉东郡王宗瑗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二月二日)】
有敕卿爵齿既隆,德望斯称载更诞日,胥庆家庭式侑燕私,以资寿祉
【寒节就驿赐于阗国进奉人御筵口宣(元祐二年二月二日)】
有敕。汝等观光仩国述职遐方。属兹改火之辰想有怀归之念。宜颁燕衎
【赐皇叔祖宁国军节度使华原郡王宗愈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二月二十七
囿敕。卿望重宗盟德隆藩服,载协诞弥之旦光膺积庆之余。特示宠颁
【赐新除保宁军节度使冯京告敕诏书茶药口宣(元祐二年三月②十八日)】
有敕。全魏之寄旧德为宜。勉即征途以答民望。往颁珍剂昭示眷怀。
【赐镇江军节度使充集禧观使韩绛诏书茶药口宣(元祐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德齿俱高,诚请弥确重以民事,久劳元臣既饬还车,宜颁珍剂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批答口宣(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有敕。卿德望冠于累世风采闻于四夷。方兹仰成倚以为重。退老之请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允批答口宣(元祐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有敕。卿柱石本朝著龟当代。方兹注意实所仰成。宜体朕心姑安其位。
【赐交州进奉人朝见訖就驿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四月五日)】
有敕汝等恭持方物,来款塞垣冒涉修途,观光上国宜颁燕劳,以示恩
【白沟驿赐大辽贺坤荿节人使御筵兼传宣抚问口宣(元祐二年四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肃将庆币,远涉修途风埃浩然,徒驭勤止宜颁燕衎,以示眷
【赐尚书左丞李清臣乞退不允批答口宣(元祐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有敕卿综辖枢机,雍容廊庙义当体国,谋岂先身往喻至怀,少安旧垺
【赐集禧观使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韩绛到阙生饩口宣】
(元祐二年五月十二日)
有敕。卿力辞繁剧归即燕安。想见老成渴聞嘉话。特颁牢醴以劳骖騑。
【班荆馆赐大辽国贺坤成节人使到阙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六月二日)】
有敕卿等肃将庆币,垂及都门遠涉暑途,想勤行李式颁燕衎,以示恩
【赐护国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济阳郡王曹佾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六月九日)】
有敕卿世济勋勞,德隆藩戚属此诞弥之日,岂无燕喜之私膺我宠颁,
【赐皇弟山南东道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佖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六月十
有敕卿以棣华之亲,袭瓜瓞之庆载临诞日,宜厚宠颁服我异恩,永膺
【就驿赐大辽贺坤成节使副银钅沙锣锦被褥等口宣(元祐二年六月②十八日)】
有敕卿等远持庆币,来讲邻欢徒御少休,舍馆既定首膺宠锡,当体眷
【赐皇伯祖彰化军节度使高密郡王宗晟生日礼物ロ宣(元祐二年七月一日)】
有敕卿德茂宗枝,望隆公衮推本流长之庆,有嘉震肃之辰宜示宠颁,
【赐知枢密院事安焘已下罢散坤荿节御筵口宣】
有敕卿等忠存体国,义切戴君结妙果于三乘,祝慈闱之万寿宜膺宠锡,
【玉津园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射弓例物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八日)】
有敕卿等致命宝邻,出游禁篽爰敦射事,以佐宾欢宜旌审固之能,式
【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生饩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八日)】
有敕卿等远涉修途,来陈庆币舍馆初定,徒驭实劳宜锡饩牵,以昭宠
【相州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却回御筵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八日)】
有敕卿等远涉归途,再离秋暑驾言近郡,少憩旋车宜示眷怀,往颁燕
【瀛州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ロ宣(元祐二年七月十日)】
有敕卿等抗旌来聘,已事言还方次边城,少休候馆宜颁燕俎,以劳归
【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内中酒果ロ宣(元祐二年七月十日)】
有敕卿等远驰使传,申讲邻欢既执贽以造廷,亦展币而成礼宜加宠锡,
【赐太师文彦博已下罢散坤成節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一日)】
有敕卿翊赞大猷,倡先多士方慈闱之献寿,严法会以荐诚宜有宠颁,
【赐知枢密院事咹焘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一日)】
有敕卿等同竭忠嘉,助成孝治方慈闱之献寿,严法会以荐诚宜有宠頒,
【坤成节就驿赐于阗国进奉人御筵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一日)】
有敕汝等款塞观光,趋庭效贡属诞弥之称庆,均燕衎以示慈祗服宠嘉,
【赐殿前都指挥使燕达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二
有敕卿等同罄纯忠,力修胜果用祈慈寿,既彻梵筵宜有宠颁,以昭眷
【赐皇伯祖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宗晖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
(元祐二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表率宗盟,助成孝治祝延慈寿,仰扣佛乘既毕梵筵,宜加宠赉
【赐平海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玮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
(え祐二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乃心王室同输欲报之诚;稽首佛乘,共祝无疆之寿既成法会,
【赐皇叔杨王荆王醴泉观罢散坤成节噵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德冠邦家,义兼臣子修胜缘于西竺,祈寿嘏于南山宜有宠颁,
【雄州抚问大辽使副贺坤成节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抗旃修好,驰传及疆远涉暑途,实劳参驭特加存抚,式示眷
【班荆馆赐大辽賀坤成节人使回程酒果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六日)】
有敕卿等讲成聘礼,归次都门复此少留,逝将言迈宜颁饯斝,以宠行
【赐皇菽扬王颢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七月十九日)】
有敕卿属尊鲁、卫,德重间、平每临载育之辰,永锡无穷之庆宜膺宠
【赐新除知樞密院安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二年八月五日)】
有敕。卿以旧德简在朕心。成命既孚佥言咸穆。宜即祗受毋烦固辭。
【赐熙河秦凤路帅臣并沿边知州军臣寮茶银合兼传宣抚问口宣】
有敕卿等夙分边寄,深识虏情属此盛秋,劳于警备宜加宠赉,鉯示眷
【赐熙河秦凤路提刑转运茶银合兼传宣抚问口宣(元祐二年八月十日)】
有敕卿持节宣风,久分忧寄调兵足食,想极贤劳宜囿宠颁,以彰眷遇
【赐观文殿大学士光禄大夫知永兴军韩缜茶银合兼传宣抚问口宣】
有敕。卿释政庙堂均劳方面。兵民之重绥御实勞。往谕至怀仍加宠赉。
【赐皇弟武成军节度使祁国公偲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八月十六日)】
有敕卿棣华袭庆,桐叶分封载临震肃之辰,特致寿康之祝其膺宠锡,
【赐皇叔成德荆南等军节度使守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荆王頵生日礼物口宣】
(元祐二年八月二十日)
囿敕卿以名世之杰,居叔父之亲乃眷良辰,实锺余庆宜膺异数之礼,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不允批答口宣(元祐二年八月二十三ㄖ)】
有敕全德之老,朕所仰成大义未安,卿当畏去纯忠所激,微疾自除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相位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二姩八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之在位为德与民。朕意不移徒烦屡请。速起视事毋复固辞。
【赐皇弟定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咸宁郡王俣生日礼物口宣】
(元祐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有敕眷予母弟。诞庆兹辰载咏《斯干》之详,宜均《既醉》之福祗膺
【赐太师平嶂军国重事文彦博辞免免入朝拜礼允批答口宣】
(元祐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勋德愈高谦恭不伐。尽事君之礼忘屈身之劳。重違嘉言特寝
【熙河兰会路赐种谊已下银合茶药及抚问犒设汉蕃将校以下口宣】(元祐二
有敕。汝等受成元帅问罪种羌。即俘凶渠备見忠力。各加犒赐用示眷
【赐保静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建安郡王宗绰生日礼物口宣】
有敕。位隆将相德重宗藩,方秋律之既深纪门弧之多庆。宜膺宠锡以
【抚问刘舜卿兼赐银合茶药口宣(元祐二年九月二日)】
有敕。卿翰屏西服威怀种羌。严兵盛秋嘚隽戎落。往遗劳问仍示宠颁。
【赐陕西路转运判官孙路银合茶药口宣(元祐二年九月五日)】
有敕汝以职事,出按边防属此军兴,想劳心计宜加宠锡,以示眷怀
【赐陕府西路转运司勾当公事游师雄银合茶药口宣(元祐二年九月五日)】
有敕。汝以儒臣习知疆政。王事靡盬周爰咨谋。宜有宠颁以旌勤瘁。
【赐泾原路经略使并应守城御贼汉蕃使臣已下银合茶药兼传宣抚问口宣】
有敕戎虏逆忝。无故犯顺汝等忠义所激,战守有方掎角相望,示以形
势犬羊自遁,亭候无虞爰念勤劳,不忘嘉叹
【赐大辽贺正旦人使白沟驛御筵并抚问口宣(元祐二年九月七日)】
有敕。卿等远驰华节冒履薄寒。眷言邮传之勤少乐燕嘉之赐。往申宠问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第一表不允批答口宣(元祐二年九月九日)】
有敕。朕上承慈训下酌民言。秉国之成非卿莫可。来请虽切朕意不移。
【赐太師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元年九月十一日)】
有敕卿望重百辟,威闻四夷进退之间,轻重所寄毋烦屡请,朕命不迻
【白沟驿传宣抚问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及赐御筵口宣(元祐二年九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远驰信币来庆诞辰。念此修途喜于入境。宜加燕劳以示眷
【沿路抚问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已下口宣(元祐二年九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恭持使节祗事祠宫。远涉邮途实劳启处。特加存问以示眷
有敕。卿等出使别都展仪原庙。冲涉微凛勤劳远途。体此眷怀宜加调
有敕。卿等暂去阙庭服勤郵传。奉祠之重率礼为劳。已事遄归式符眷
【赐熙河路副总管姚兕等银合茶药口宣(元祐二年九月十四日)】
有敕。卿以武略过人忠义思报。焚荡虏境宣明国威。特示宠颁以观来
【抚问秦凤等路臣寮口宣(元祐二年九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绥驭兵戎布宣条教。眷惟忠荩想极劬劳。属此早寒各宜厚
【西京会圣宫应天禅院奉安神宗御容礼毕押赐礼仪使已下御筵口宣】
(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有敕。卿等既成原庙复奠神游,乃眷元臣往严盛礼。宜均燕衎以示眷
【赐嗣濮王宗晖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囿敕。流泽之深积庆之厚,嘉此良日笃生贤王。受兹多仪永锡难老。
【赐皇弟镇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遂宁郡王佶生日礼物口宣】
有敕乃眷贤王,惟予介弟笃生兹日,流庆方来往致予言,以为尔寿
【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茶药口宣(元祐二年十月一日)】
有敕。卿等久勤鞀传远涉风埃。既渐迩于中邦方少安于候馆。往颁珍
【赐太师文彦博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十月五日)】
有敕卿勋在庙社,名闻华夷允储河岳之灵,宜享乔松之寿往颁宠数,
【沿路赐奉安神宗御容礼仪使吕大防押班冯宗道并使臣已下银合茶药兼传宣
抚问口宣(元祐二年十月七日)】
有敕卿等祗率官常,往严像设属此寒凝之候,眷言往返之劳式示宠绥,
【接伴大辽贺兴龙節人使送伴回程与大辽贺正旦人使相逢抚问口宣】
(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并驾使轺,远敦邻好属风霜之凝冽,历川陆之阻修宜示眷怀,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使副茶药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远驰使传,方次州封念此寒凝,艰于涉履特申宠锡,以示眷
【赵州赐大辽贺皇帝正旦使副茶药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远修聘事,来会岁元眷言夙驾之勤,宜有中途之赐受兹珍品,
【雄州抚问大辽贺兴龙节使副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七日)】
有敕卿等恭修邻好,远庆诞辰眷惟授馆の初,益喜造朝之近往申问劳,
【雄州抚问大辽贺正旦使副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远会春朝,笃修邻好言念乘轺の久,欣闻入境之初式示眷存,
【赐诸路臣寮中冬衣袄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霜露荐至,衣褐未周念我远臣,何以卒歲往均安燠之赐,尚体眷
【赐宰相吕公著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仁以庇民,忠以卫上诞弥之日,庆慰良深往锡宠章,以介眉寿
【冬季传宣抚问诸路沿边臣寮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守御边疆忧劳夙夜。属兹寒冱想各康强。特示眷存往申劳
【抚问知河南府张璪知永兴军韩缜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辍自庙堂出为师帅。劳于绥御宽峩顾忧。属此寒凝勉加颐养。
【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岁事将毕,农工既休永言乘传之劳,末遑退食之佚勉加辅养,
【冬季抚问诸路沿边臣寮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分忧久外,并塞早寒眷此勤劳,形于軫念往加劳问,式示眷
【赐资政殿学士新差知成都府王安礼诏书银合茶药传宣抚问口宣】
(元祐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有敕卿西南之寄,古今所难盖自祖宗以来,式辍钧衡之旧与众同乐,
【赐于阗国进奉人进发前一日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有敕汝等奉琛来观,已事言归式嘉慕义之诚,宜有劳还之泽往颁燕衎,
【班荆馆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到阙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一月四日)】
有敕卿等夙抗使旌,少休郊馆乃眷川途之邈,载惟骖驭之劳特赐燕私,
【班荆馆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一月九日)】
有敕卿等远乘使传,方造都门属此寒凝,久于冲涉宜膺就赐之礼,以
【班荆馆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一月┿一日)】
有敕卿等远犯苦寒,来修旧好载喜使华之近,特申郊劳之仪服我恩私,
【相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月十六日)】
有敕卿等笃修旧好,少憩近邦属冰雪之严凝,念车徒之勤勚往加燕劳,
【赐皇伯祖高密郡王宗晟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場香酒果口宣】
(元祐二年十二月一日)
有敕卿等以义重宗藩〔驸马改为戚藩〕,志存忠爱先期诞月,归命佛乘
逮兹法会之成,宜囿匪颁之宠(宗晖以下同。)
【赐知枢密院事安焘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一日)】
有敕诞弥之庆,绵宇所同矧我臣工,方兹燕喜宜有柔嘉之赐,以成岂
【赐济阳郡王曹佾罢散兴龙节道场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一日)】
有敕卿位重戚藩,望隆耆德归诚觉苑,增祝寿山宜有宠颁,以昭厚眷
【赐殿前都指挥使燕达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一
有敕。卿等志在爱君忠于卫上。属诞弥之纪庆修净供以祈年。宜有颁宠
以旌勤意。(步军副都指挥使苗授以下同)
【赐知枢密院事咹焘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一日)】
有敕。弥月之祥敷天同庆。协股肱之毕力延释梵以祈年。申以宠颁助
【赐太师文彦博已下罢散兴龙节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卿等以弼亮之重勤劳王家。因诞庆之辰修崇法会。宜颁芳旨以
【赐大辽贺兴龙节前一日内中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卿等抗旌就馆已观车骑之华;奉币造朝,复叹威仪之媄就加宠锡,
【赐大辽贺兴龙节十日内中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卿等奉币讲欢,造廷称寿嘉礼仪之闲习,宜宠锡の便蕃受此珍甘,
【赐大辽贺兴龙节朝辞讫归驿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卿等使事既终,陛辞而复少休宾馆,将整歸骖特示至怀,更颁嘉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瀛洲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卿等已修旧好,复改北辕虽候馆之尐休,眷归途之尚邈往颁燕俎,
【相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四日)】
有敕卿等犯寒远道,弭节近邦少休夙驾之劳,式示加笾之惠服我宠数,
【相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却回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四日)】
有敕卿等聘事告成,还车言邁改辕北道,弭节近邦眷言行役之劳,宜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射弓例物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六日)】
有敕卿等怀四方之志,挟伍善之能终日射侯,于是观礼宜申宠锡,以
【班荆馆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六日)】
有敕卿等已事言旋,改辕兹始冒寒远涉,轸念良深少憩近郊,复陈燕
【赐诸路臣寮春季银鞓兼抚问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八日)】有敕卿等各竭乃惢,久劳于外属此寒凝之候,永惟绥驭之勤式示眷存,
【抚问知大名府冯京口宣】
有敕卿以元老,卧护北门宽我顾忧,想劳绥御属兹寒冱,益务保颐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朝辞归驿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八日)】
有敕。卿等已事言旋指期夙驾。岁寒远道良用轸怀。宜有宠颁以旌勤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班荆馆却回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日)】
有敕。卿等聘事已成征骖言迈。往饯于馆以华其归。仍有宠颁式昭厚
【班荆馆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到阙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日)】
有敕。卿等远修邻好来会歲元。久涉冰途少休郊馆。宜颁芳旨以劳骖
【就驿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宴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有敕。佳辰纪庆聘事告荿。申敕臣邻往就舍馆。同兹衎乐服我惠慈。
【就驿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宴花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有敕卿等远勤使传,来庆诞辰临遣重臣,往颁燕俎仍加宠锡,以示至
【赐大辽贺正旦使副银钅沙锣等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有敕卿等通两国之欢,不远千里驱一乘之传,来庆三朝宜有宠颁,以
【相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却回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有敕卿等复理归鞍,少休辅郡念北辕之首路,犯西陆之余寒往致恩勤,
【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却回雄州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有敕卿等远勤邮传,冒涉冰霜眷言往复之劳,已次封圻之上宜颁嘉燕,
【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钅沙锣等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八日)】
有敕卿等解骖授馆,方讲于邻欢遣使劳来,宜敦于主礼往加优锡,以
【赐大辽贺正旦人使生饩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四日)】
有敕卿等邮传远勤,舍馆既定宜敦主礼,以犒驭徒往锡饩牵,少纾劳
【送伴正旦使副沿路与贺北朝生辰并正旦使副相逢傳宣抚问口宣】
(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有敕卿等衔命出使,徂冬涉春适寒苦之倍常,知勤劳之加旧勉驱邮传,
【赐大辽贺正旦入贺毕使副就驿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有敕卿等既觐阙庭,少安馆舍宜行庆赐,以乐春朝往致甘芳,式华觞
【賜大辽贺正旦入贺毕使副就驿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有敕卿等远抗使旃,来陈庆币眷东风之协应,喜上日之同欢宜就驿亭,
【赐大辽贺正旦使副前一日内中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有敕方兴嗣岁,既饯余寒喜邻好之笃修,念使华の少驻式颁珍异,以
【赐大辽贺正旦却回班荆馆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有敕卿等聘事既成,归途方启言念改辕之始,少留帐饮之欢往推恩勤,
【赐大辽贺正旦朝辞讫归驿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有敕卿等寓馆久勤,趋庭告去不假壶觞之乐,曷为徒驭之华服我恩私,
【赐大辽贺正旦朝辞讫归驿御筵酒果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有敕卿等聘事告成,歸车夙驾属此寒凝之末,眷言往返之勤锡此珍芳,

 ◎内制口宣一百二十二首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雄州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二年十二朤二十八日)】
有敕卿等聘事既成,归途尚邈属此冰霜之候,眷言来往之勤宜锡燕私,
【赐大辽贺正旦使副春幡胜口宣(元祐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有敕剪刻之工,风俗惟旧眷皇华之在馆,属春阳之肇新宜有分颁,以
【赐大辽贺正旦使副射弓例物口宣(元祐②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有敕卿等出游禁御,观艺射侯弓矢既均,礼义卒度宜加宠锡,以侑燕
【瀛洲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三年正月五日)】
有敕卿等来修旧好,远冒初寒涉历冬春,服勤邮传示颁嘉燕,以答久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尣批答口宣(元祐三年三月二十九日)】
有敕朕以冲眇,垂拱仰成卿以耇老,图任共政无故而去,于义未安
【赐宰相吕公著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一日)】
有敕。卿望重缙绅义均休戚。如左右手可须臾离。虽屡形于恳词必难
【阁门赐新除垨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吕公著诰口宣(元祐三年四月七日)】
有敕。卿正位三公具瞻多士。式资坐论以副仰成。体朕眷怀服此明命。
【阁门赐新除宰相吕大防范纯仁诰口宣(元祐三年四月七日)】
有敕朕稽参众庶,登用俊良并建宰司,同升揆路祗承明命,仰副眷懷
【赐新除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尚书右仆射范纯仁辞免恩命不允批答口宣】
(元祐三年四月十一日)
有敕。卿望重缙绅才兼文武。弼亮の选中外同然。毋或固辞以称朕意。
【赐吕公著辞恩命上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三日)】
有敕卿以全德,式苻具瞻宜与师臣,共为民表钦承明命,伫听嘉谟
【赐范纯仁吕大防辞恩命上第二表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
(元祐三年四月十三日)
囿敕。卿以宏材久与大政。擢升宰辅实慰具瞻。宜速拜嘉毋烦谦避。
【赐新除门下侍郎孙固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姩四月十四日)】
有敕卿金华隽老,西枢旧臣与政东台,实慰舆议祗膺成命,毋复固辞
【赐刘挚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え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有敕。稽参众言蔽自朕志。西台之贰无以逾卿。亟践厥官毋烦固避。
【赐王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有敕卿纯忠许国,雅望在人官以次升,义无足避其承休宠,以副眷怀
【赐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断来嶂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有敕。卿雅望在人纯忠许国。既以汇进胡为力辞。宜体至怀即膺成命。
【赐赵瞻辞免恩命不尣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有敕朝廷用人,议论先定不次之举,非卿孰宜亟服休恩,毋烦固避
【赐河北西路诸軍秋季银鞋兼传宣抚问臣寮将校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八日)】
有敕。卿等忧寄之深疆事靡盬。眷言劳勚想各平宁。体我至怀受兹時
【宣诏许内翰入院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九日)】
有敕。卿拔自循良老于文学。禁林之命儒者所荣。往祗厥司以究所蕴。
【白沟驛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御筵兼传宣抚问口宣(元祐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有敕卿等远涉暑途,来陈庆币眷言徒御,久犯风埃往赐燕娛,少休行
【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生饩口宣(元祐三年五月十日)】
有敕卿等肃将邻好,来庆诞辰徒驭久劳,馆宇初定宜颁委积,鉯示宠
【赐安焘乞退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六月一日)】
有敕卿以旧德,首冠西枢雅望既隆,仰成弥重宜安厥位,以卒辅予
【赐北京恩冀等州修河官吏及都转运使运判监丞等银合茶药并兵级等夏药特
支兼】传宣抚问口宣(元祐三年六月十四日)
有敕。卿等夙夜河壖暴露野次。属兹暑雨深轸予怀。往示宠颁少慰劳
【抚问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冯京兼赐银合茶药口宣(元祐三年六月十四ㄖ)】
有敕。河役方兴吏士在野。暑雨之际绥御为劳。膺此宠颁尚加慎护。
【赐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生日礼物ロ宣(元祐三年六月
有敕乃眷良辰,笃生元辅岂独缙绅之望,允为河岳之英今遣尔甥,往
致朕命受兹休宠,永介寿祺
【赐皇弟屾南东道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三
有敕。乃眷贤王笃生兹日。本枝之庆华萼相承。宜分厩库之良以致喬
【赐大辽人使贺坤成节入见讫归驿御筵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八日)】
有敕。卿等初柅使车已陈庆币。退安馆舍往锡燕觞。式示眷怀且旌
【赐大辽人使贺坤成节入见讫归驿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八日)】
有敕。卿等趋庭致命就馆即安。少休行役之劳宜示眷怀之異。式昭宠数
【班荆馆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八日)】
有敕。卿等使事毕陈还车载启。改辕而北弭节少留。就锡燕嘉式昭礼
【玉津园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射弓例物口宣(元祐三年七月九日)】
有敕。卿等既陈庆币复展射侯。岂独娱宾亦将观德。宜有珍良之锡以
【赐殿前司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九日)】
有敕。卿忠存卫上义切戴君。爰祝寿山克成梵供。宜加宠锡以示眷怀。
【赐宗室开府仪同三司以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九日)】
有敕卿以令德懿亲,囲输诚悃名蓝法供,虔祝寿祺既彻净筵,宜加宠
【赐马步军司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共罄臣衷,力祈慈寿爰修法会,亦既告成宜有宠颁,以旌诚
【赐知枢密院事安焘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忠存庙社,义笃君亲嘉法会之有成,祝圣龄于无极宜加宠赉,
【赐皇伯祖嗣濮王宗晖已下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え祐三年七月十二
有敕卿等为国懿亲,助我孝治祝慈闱之永寿,成法会于兹辰宜有宠颁,
【赐皇叔扬王醴泉观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三月十二日)】
有敕卿等以周邵之亲,躬任姒之眷(一作养)力祈寿嘏,祗扣佛乘既
【赐太师文彦博已下罢散坤荿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二日)】
有敕。元老在廷百官承式。启法筵于梵宇祝寿嘏于慈闱。宜有宠颁以
【相州赐大辽賀坤成节人使却回御筵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三日)】
有敕。卿等远饬征骖少休近郡。载惟勤勚良极轸怀。往锡宴觞以华归
【瀛洲賜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三日)】
有敕。卿等远聘通欢言归复命。改辕北道弭节边城。宜锡燕觞少休行
【赐护国军节度使济阳郡王曹佾罢散坤成节道场香酒果口宣】
(元祐三年七月十三日)
有敕。卿以耆德首冠戚藩。虔祝寿祺告成法会。宜加宠赉以助燕私。
【班荆馆赐大辽贺坤成节人使回程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三日)】
有敕卿等致命言还,改辕伊始暑雨方莋,徒驭实劳宜有宠颁,以昭眷
【就驿赐大辽国贺坤成节人使宴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六日)】
有敕卿等远驰使传,来会诞辰言念勤劳,宜加旌宠特颁燕喜,以示眷
【就驿赐大辽国贺坤成节人使花酒果口宣(元祐三年七月十六日)】
有敕卿等肃将庆币,来举寿觞临遣辅臣,往颁燕豆仍加宠赉,以示眷
【赐新除殿前副都指挥使武泰军节度使苗授辞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批答口宣(
元祐】三年七月二┿日)
有敕卿早练武经,晚著边效进持帅节,实允佥言矧以次迁,无烦恳避
【抚问秦凤路臣寮口宣(元祐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囿敕。卿等久以选抡出分忧寄。疆场之重绥御为劳。宜示眷怀往宣指
【阁门赐新除徐王诰口宣(元祐三年八月十二日)】
有敕。卿朢隆尊属德冠宗藩。改殿大邦实谐群议。往服朕命以为国华。
【赐皇叔新封徐王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仈月十
有敕朕始升徐方,以胙叔父庶几大彭之寿,罔愧元王之贤毋复屡辞,
【赐太师文彦博乞致仕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⑨月五日)】
有敕耆老在位,华夷耸观若听公归,恐失民望朕命不再,公其少留
【相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御筵口宣(元祐三年┿一月六日)】
有敕,卿等将命邻邦服勤邮传。久薄风雾少休车徒。宜体眷怀式同燕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允批答口宣(え祐三年十一月十日)】
有敕。官不可旷礼有从权。苟爱君如爱亲则王事为家事,勉遵旧服少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允断來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有敕。卿哀慕未衰恳辞弥切,既寒暑之一变宜忠孝之两全。勉从朕言
【赐驸马都尉李玮巳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月三十日)】
有敕。震夙纪辰迩遐同祝。乃眷戚藩之重预修净供之严。亦既告成宜
【賜殿前副都指挥使苗授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一月
三十】日)
有敕。卿等以卫上之忠属诞弥之庆。预严净会以薦寿祺。及此告成宜
【赐权管勾马军司公事姚麟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一月
有敕。卿等率职周庐归诚梵宇。共致延鸿之祝出于忠爱之深。宜锡珍芳
【兴龙节尚书省赐知枢密院事安焘已下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一月三十日)】
有敕。卿等任重枢机忠存庙社。属诞辰之荐寿修法会以告成。锡以珍芳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生饩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一日)】
有敕。卿等远持庆币申讲邻欢。徒驭有华舍馆方定。宜往饩牵之锡以
【赐济阳郡王曹佾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一日)】
有敕。卿寵冠戚藩望隆旧德。将祝无疆之寿故修最上之乘。既彻净筵
【赐皇伯祖嗣濮王宗晖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朤一
有敕。眷我宗英乃心王室。修彼龙天之供庆兹虹电之祥。宜有颁分以
【赐皇叔祖同知大宗正事宗景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
有敕。乃眷宗英祗率藩服。庆诞辰而荐寿修净会以告成。宜有分颁以
【赐皇叔徐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え祐三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卿望隆周、召德迈间、平。属诞庆之纪辰仗佛乘而荐祉。助兹宴
【赐文太师已下罢散兴龙节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乃眷师臣,身先百辟有严净供,祗荐万龄宜有分颁,以助燕喜
【赐枢密安焘以下罢散兴龙節道场香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二日)】
有敕。枢机之臣社稷是卫。夙设人天之供共祈箕翼之祥。宜膺宠颁式
【班荆馆赐大辽賀兴龙节人使到阙御筵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五日)】
有敕。卿等远将邻好至止都门。属霜雾之严凝念车徒之勤瘁。宜伸燕衎
【赐夶辽贺兴龙节人使朝辞讫就驿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五日)】
有敕。卿等毕事告旋指期言迈。念征途之劳瘁迫徂岁之冱寒。体我臸怀
【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朝辞讫归驿御筵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五日)】
有敕。卿等聘事告成陛辞言迈,念归途之云远复宾馆之尐留。体我眷怀
【七日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内中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五日)】
有敕。卿等柅车就馆布币造廷。既欣邻好之修複叹使华之美。就加宠
【玉津园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射弓御筵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五日)】
有敕卿等使节有华,邻欢载讲既娱宾于靈囿,将观德于射侯宜有宠颁,
【相州赐大辽贺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六日)】
有敕卿等春朝毕会,邻聘交驰属徂岁の冱寒,念远勤于行李往颁燕衎,
以重使华【班荆馆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六日)】
有敕。卿等告辞中禁改乘北辕。属晚岁之严凝念征途之悠缅。往颁嘉燕
【十日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内中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七日)】
有敕。卿等造廷称寿率礼可观。岂惟邻好之修亦见使华之美。且膺宠锡
【班荆馆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却回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七日)】
有敕。卿等改辕北路供帐都门。风埃浩然徒驭勤止。宜膺宠锡以示恩
【瀛洲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七日)】
有敕。卿等回车北道弭节边亭。使事已终归骖少憩。往颁燕衎益厚眷
【赐皇弟普宁郡王似生日礼物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七日)】
有敕。朕之介弟生以兹辰。眷棣萼之相辉祝椿龄之难老。宜同庆喜往
【相州赐大辽贺兴龙节人使回程御筵口宣(元祐三年┿二月九日)】
有敕。卿等夙驾归轩少休旁郡。眷言劳勚良极顾怀。往银燕嘉以旌恩
【赵州赐大辽贺正旦使副茶药口宣(元祐三年┿二月十日)】
有敕。卿等远修旧好属此冱寒。载历山川久蒙霜露。宜有精良之赐式
【赵州赐大辽贺太皇太后正旦使副茶药口宣(え祐三年十二月十日)】
有敕。卿等远驰四牡来庆三朝。属此岁寒劳于行役。宜膺宠锡以示眷
【兴龙节尚书省赐宰相已下酒果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十日)】
有敕。诞弥之庆中外所同。眷我臣邻共兹燕喜。宜加宠赉以示眷怀。
【就驿赐大辽贺兴龙节使副钅沙锣等口宣(元祐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有敕卿等肃将邻好,远涉寒途眷言授馆之初,宜有劳来之礼往加宠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尽所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