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镜头1810518105有几种镜头

索尼镜头18105的镜头根据我的认知是這样来区分的:

1、A卡口单反 和E&FE卡口微单之分A卡口好区分 在型号中的前端是SAL的前缀例如:SAL16-35Z2

且镜头本身也有标识:A-Mount 标识说明是A卡口单反镜头 E-Mount說明是微单镜头

微单的半幅是这样划分的E前缀的说明是半幅镜头:

微单全幅镜头是FE开头的镜头

关于索尼镜头18105G镜头也有中高端和大师级镜头區分:

黑色G标识是表示这是索尼镜头18105中高端的镜头

红色G标识是表示这是索尼镜头18105大师级镜头也就是索尼镜头18105自家的顶级镜头了。

至于蔡司鏡头是这样的您可能发现蔡司所做的镜头不管是尼康口 佳能卡口都不子自动AF唯独索尼镜头18105可以 原因是索尼镜头18105的蔡司镜头是 由蔡司提供鏡头技术 索尼镜头18105提供自动对焦功能这样的一个合作生产方式这是索尼镜头18105和 蔡司的协议生产镜头至于索尼镜头18105和奥林巴斯 ,索尼镜头18105收購奥林巴斯实际上是看中了奥林巴斯在医疗方面的技术在医疗当面进行深度合作相机方面合作相对比较少。

我仅仅代表我的个人见解有鈈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影友指出也请各位有情趣的朋友关注我的头条大家一起进步,觉得我写的还不错的朋友也欢迎转发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不說了没钱买原厂fe头,索尼镜头18105A7接C幅副厂镜头S16打算再入个S30。什么水平

S16用全幅拍裁掉黑边大概变成S20,S30大概能裁成S40



    自从2015年开始入坑索尼镜头18105微单以來我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攒镜之路。从最初索尼镜头18105微单寥寥无几的镜头到现在逐渐成熟的镜头体。索尼镜头18105微单犹如黑马,话题与爭议不断诚然面对那些已经接受过市场洗礼的经典镜头而言,索尼镜头18105微单的镜头还太年轻

     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索尼镜头18105镜头一個接一个,几乎把FE卡口的镜头用遍了镜头评测也写了不少。有一点浅薄的使用体会分享给大家。

     在讨论镜头之前我想还是先谈一下需求。毕竟每个人的出发点不一样,所需要的镜头也不相同在镜头的选购上,一定是以需求为主本文所有的观点,都是基于我个人嘚需求而得出所以也许适合你,也许不适合

     那么我的需求是什么呢?我是一位人像师在人像中,我拍摄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和妹纸。当然偶尔也会拍点风光、静物、体育所以器材的选购上,都是倾向人像摄影类

在LIGHTROOM中,对2017年以来自己使用的器材信息进行了一个筛選。

相对那些老镜头特别是胶片时代就流传下来的经典镜头而言,索尼镜头18105微单镜头有着后发优势在他们身上,有着典型的数码时代鏡头特征:高分辨率、低色散、抗眩光、畸变略大、暗角略明显、色彩平淡前面三个算是现在镜头设计素质的重点,后面三个因为在数碼时代很容易后期校正所以在镜头的设计中优先级并不是那么高。特别是色彩方面一般都比较平淡。如果你喜欢浓郁的色彩那么强烮推荐将相机创意风格设置成生动。

       这是一只对我来说使用率排名第一的刚需镜头。我想作为一个人像摄影师24-70 F2.8这个标准变焦,几乎是無法绕开的镜头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摄影师不喜欢标变论虚化,24-70 F2.8不如70-200 2.8这样的远摄镜头;论视觉冲击力他也不如16-35 2.8这样的超广角镜头。所以大之中很多人舍弃了2470,补齐当然,这么搭配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于人像摄影师而言1635太广,广角透视所带来的变形并不是那么好把控。70200则未必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所以标准变焦24-70,几乎是万金油的存在人像、棚拍、风景、静物、微距、婚礼、会议、運动,都能排上一些

至于镜头素质,FE24-70mm f2.8 gm是索尼镜头18105产品线中最高端的GM大师级镜头系列。其特点就是超高的分辨率和柔美虚化

对焦速度吔应该是FE卡口中最顶级的水准,在使用FE24-70mm f2.8 gm镜头特别是搭配SONY A9时,几乎没有遇到对焦的瓶颈按下快门的瞬间,就完成合焦即便是搭配A7R2这样對焦速度较慢的镜头,面对运动题材也一样有一战之力

当然万金油镜头,也不是无所不能FE24-70mm f2.8 gm依然有短板。那就是虚化能力不足毕竟最強的虚化焦段70 2.8,在拍一些肖像特写倒还好但是想要空气切割一般的质感,基本是妄想了

FE70-200mm f2.8 gm OSS除了在那些可以量化的镜头指标上拿到高分之外,玄学方便同样出色没错,我要说的就是柔和的焦外无论你置身于多么杂乱的环境,都可以轻松将背景化开拍到一张非常棒的照爿。

同样作为远摄变焦镜头,FE70-200mm f2.8 gm OSS构图的同样十分便利如果你的摄影棚足够大的话,你可以轻松的坐在椅子上完成一组淘宝服装拍摄。畢竟动一动手指,你就能轻松拍到全身照、半身照、肖像特写若是在户外广阔的空间内,FE70-200mm f2.8 gm OSS更是可以一展所长超快的对焦速度,基本┅按就有一有就追。此外纯白色镜筒(镜身、包含遮光罩都是白色的)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加分项。有的人认为索尼镜头18105山寨佳能其實并不是这样的。白色镜筒美能达才是正统。被索尼镜头18105收购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纯正的白至于佳能,白中带黄一比便知。

也許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上市2万的价格,如今依然坚挺在1.7万若不是刚需和土豪,还真的挺难下手的而我属于前者,不得不买叧外720gm太重了,高强度作业真心吃不消

大三元之中,最后发布也是唯一一只我还未使用过的镜头。不太有机会用得上所以一直没去填這个坑。将来若有机会再做补充吧。

使用率排名第三的刚需镜头在FE70-200mm f2.8 gm OSS没上市之前,85gm一只都是我的排名第二的主力镜头1.4大光圈,定焦哃样能非常好的弥补2470GM虚化不足的短板。即便是现在和FE70-200mm f2.8 gm OSS配合85GM的1.4大光圈也可以弥补720gm夜景人像不给力,镜头太重的短板

作为第一批上市的GM镜頭,85GM的定价最为合理也是在这时候,索尼镜头18105提出GM作为最高端定位超高分辨率和柔美焦外。同期出现在消费者视野的还有XA镜片,索胒镜头18105最高工艺的超精细研磨非球面镜除了能极大的提升镜头素质之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彻底消灭了洋葱圈光斑再加上11圆形光圈叶爿设计,令85GM的焦外光斑变得纯圆、平整、干净

相对于变焦构图的便利性,定焦镜头则以画质取胜超级细腻的画质、丰富的立体感、以忣柔顺的焦外,让这只85GM镜头成为我最爱的镜头如果不是受限于拍摄题材,85GM的使用率必然跃入第一

1.4的大光圈,拍全身人像也有很好的虚囮表现

最最重要的,在GM坑爹的价格体系中85GM简直是一股清流。一万出头的价格你绝对值得拥有。至于缺点一定要说的话,大概就是對焦速度了和前面说的2470gm,70200gm的对焦速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过这是85定焦嘛,本来就不擅长拍摄运动题材可以理解。

专为柔美的焦外虛化效果而生的镜头用来拍摄静物、产品照,简直爽到飞起完美的焦外虚化,几乎看不到任何焦外二线性作为背景的所有线条,都會渐晕一般化开就好像一颗,在高温下逐渐化开一样平顺,柔和

这是为痴迷完美焦外的玩家而诞生的镜头,也是索尼镜头18105微单目前唯一的一只具备STF影像平滑技术的镜头

当然,这只镜头的缺点也十分明显虽然拥有2.8的景深,但实际上只有5.6的通光量所以拍摄过程中,咣线成为这只镜头最难驾驭的一个因素

这也是一只我没用过的GM镜头。对我来说在人像摄影中,200焦段已经是上限了再往上,太长不方便。

    蔡司小蓝标加持旅游风光头

前面说过对于人像摄影来说,16的超广角有一些太难驾驭了夸张的边角拉伸透视,用的好就是非常絀彩的超广角人像。用的不好就…… 你们懂的所以关于1635,我用的很少但也并非完全没用过。偶尔也会用FE16-35MM F4.0 ZA oss来创作一些超广角人像作品。

也许是得益于索尼镜头18105微单短法兰距的优势索尼镜头18105的广角镜头都很小。1635GM如是1635za如是,还有一只1224G这三只广角边角镜头体积重量都控淛的非常好,并且素质也都非常高1635za的各项跑分,成绩也都很好看例如分辨率高、色散控制好等等。至于焦外4.0的广角镜头,貌似也没什么焦外可言

可惜FE1635ZA的星芒不太好看。一般广角镜头的星芒都是规则的六角、八角、十角什么的。但是FE1635ZA的星芒非常的乱,像无数条射線一般散开来

    这款镜头是蔡司给索尼镜头18105公司量身打造的全画幅微单相机推荐搭配镜头,该镜头实现了24-70mm的变焦范围和F4的恒定大光圈具囿灵活广泛的拍摄用途。采用五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ED低色散玻璃镜片的光学设计有效修正各种畸变,提升整个焦段范围内的对比反差OSS帶有镜头防抖功能,适合旅游人像拍摄。镜头成像素质

短暂拥有过的标准变焦之所以短暂,是因为FE2470ZA的素质在三只小三元镜头中略显平庸了一些再加上2470这个焦段,4.0光圈真的很尴尬能够拍摄的题材很有限,实用性不强

    索尼镜头18105FE系统旗下首支长焦镜头70-200mm F4是在2014年日本CP+上发布,隶属于G镜头系列与FE其他镜头相比,70-200mm F4镜身通体为白色镜身上拥有一个自定义功能按钮、AF/MF切换、防抖开关、对焦距离范围选择以及模式轉换开关。同时FE70-200mm F4镜头的光学结构为15组

非常实用的远摄变焦镜头2014年为了拍摄喜力跨年狂欢派对而购入,其后有成为了我拍摄客片的主力镜頭之一直到近期购入720GM之后才出手。在画质方面FE70-200mm f4.0 G oss能够挑剔的并不多。

FE720G应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支“白炮”。当时入坑不久特别羡慕掱里拿着白色大炮的摄影师。所以即便是4.0光圈的小小白炮也让一样我心满意足了很久。

但其实720G的出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挺尷尬的。因为在当时并没有对焦速度足够快的全画幅机器,能够发挥出720G的运动性能那时候如果需要拍摄运动题材,我主要是搭配A6000来拍攝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4.0的光圈,ISO经常飙到三四千的半幅画质得多惨当然,现在有了对焦速度更快高感更好的全画幅相机,SONY A9和A7R3呮是,如今我也已经有了fe720 2.8GM

都说索尼镜头18105镜头贵,其实也有一些例外的例如穷人三宝:FE28MM F2.0、FE50MM F1.8、FE85MM F1.8。这三只镜头价格都很便宜但是都有近代數码镜头一个优秀的共同点:超高的分辨率。再加上2.0/1.8的光圈令这三只镜头十分轻便。一个小小的单肩包就可以轻松装入这三只镜头。

    廣角定焦镜头是索尼镜头18105于今年3月份最新上市的FE卡口全画幅镜头这支镜头在全画幅上属于广角,而当放在APS-C画幅使用时等效焦距则为42mm,哽接近于标准定焦的视角具有明亮的F2大光圈,光学结构为8组9片设计配备了3枚非球和2枚ED镜片,最近对焦距离为0.29米光圈叶

广角大光圈定焦。现在很多摄影爱好者是从手机摄影上转过来的。因为手机爱上了摄影因为爱上摄影,而购入专业相机那么FE28MM F2.0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叺门,因为他非常接近手机的焦段所以,很多人拿起这个镜头,就觉得特别情切

如果要对镜头的的性价比进行一个排名的话,我想FE28MM F2.0┅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外,FE28还有广角和鱼眼附加镜可用轻松演变成21广角和16鱼眼,玩法丰富多样至于缺点,我想应该是大部分廉价镜頭所共有的缺点用料廉价、焦外二线性明显、畸变大等等。

没用过因为这只镜头发布的时候,我已经拥有FE55mm F1.8ZA了所以,只能错过了

我嘚第一支ZA镜头,当时与SONY A7同时购入不知道多少影友有蔡司情节,我是多少有一点在入门索尼镜头18105之前,尽管口水蔡司镜头但也始终过鈈了手动对焦这个坎。所以索尼镜头18105家自动对焦的蔡司成为了最具有诱惑力的选择。事实上FE55MM F1.8ZA 也的确没让人失望有人说Fe55ZA坑,我想那是因為他们并不了解FE55ZA

在FE55ZA上,我第一次领略到什么叫超级细腻的画质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蔡司高反差的成像特点。因为这只镜头我摄影的风格产生了巨大变化。在那之前我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是朦朦胧胧的糖水片在这之后,我的照片只有一种风格叫做“通透”。

冰凉的金属镜身小巧轻盈的身段,让FE55ZA成为了我但是挂机镜头的首选直到现在,我还一直认为FE55ZA是目前索尼镜头18105所有镜头中体积重量和镜头素質控制最好的一个平衡点。后来的镜头虽然素质更高,但是体积也是成倍增加特别是GM镜头的橡胶对焦圈,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和ZA系列栤凉凉金属手感比起来,GM的**是负分

那么FE55ZA的缺点呢?明显的紫边、旋焦、还有最近对焦距离

素质快要赶上蔡司batis85 1.8,但是价格只有一半的良惢头

相信很多影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要不要上顶级牛头,还是用一个顶级牛头的价格换一些相对廉价的镜头。比如从价格上来說85GM=FE28+FE50+FE85。那么性能呢FE85 1.8应该差不多拥有85GM八成的水准。差的那两成无非在小2/3档的1.8光圈、抗色散的水准、以及旋焦。但是这些对摄影来说,其实影响的都不是那么大就好像你打王者荣耀,花了168买了孙悟空的地狱火皮肤只不过增加了10点的物理攻击,和让你看起来更酷炫而已

所以,这笔账相信大家都会算吧。当然咱们穷人过日子才算账,土豪请随意

    OSS镜头具备10倍光学变焦,可提供全画幅下24mm到240mm的视角属於日常挂机的大变焦比旅游头。滤镜使用72mm口径镜身长度为119mm,直径81mm重量为780g,适合一镜走天下的影友使用采用12组17片的光学设计结构,配備了5枚非球和1枚ED

一镜走天涯索尼镜头18105微单上,为数不多的大变焦镜头很多初烧驴友,即需要广角拍摄海南百川的大场面也需要长焦拍摄千里之外的日照金山,同时还不愿意背负太沉重的器材那么这只天涯镜,一定是个很好的选择

很多人说,这只镜头素质不好拜託,这么大的变焦倍率这价格,这定位还要啥自行车。天涯镜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让你能拍到。FE24240做到了而且做的还不错。

新晋标准变焦旅游头的新选择。如果说FE24240的画质满足不了你的话那么牺牲一些焦段,FE24105应该可以

如果不是受限于4.0光圈的话,fe24105即便给个GM标我也鈈觉得奇怪。镜头素质完全已经达到的了GM的标准。当然价格也是。

12月的一家四口的沙巴旅行我只携带FE 24-105mm F4 G OSS,为器材减负给摄影加分。輕量化的器材能让我保持更高的摄影热情。特别是像我这样拖家带口的仅仅只是照顾孩子就够辛苦的了。器材能轻一点是一点。

相信很多人会拿FE24105和FE2470GM对比的确是个很难的问题,但是当我把两只镜头摆放在一起的时我就不纠结了。

索尼镜头18105微单最广的超广角与同类鏡头相比,这只镜头的重量大概只有一半但是素质却一点也不差。不过12对我来说真的太广了所以又是一个过客。

顶配版50定焦相对于FE55ZA誇张的紫边,FE50的表现堪称完美特别是逆光时候的表现,基本属于360度都很难出现眩光和紫边的范畴

在索尼镜头18105微单目前所有的镜头中,FE 50mm F1.4 ZA對紫边的抑制堪称无可挑剔

1.4的大光圈、0.45mm的最近对焦距离、典型的蔡司高反差通透色彩,都让这只镜头剧毒无比

1:1的放大倍率的微距镜頭。我用这只镜头拍的最多的应该要算索尼镜头18105的产品照片了。各种风骚的相机、镜头、耳机、手机等等在所有的百威焦段微距中,FE90微的分辨率应该是最高的那位所以画质,你完全不用担心

以上便是我这些年来,用过的所有索尼镜头18105微单镜头其实还有一些镜头,仳如FE35 1.4ZA又或者是半画幅镜头FE16-70 F4等等。但是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太累了。虎头蛇尾就此打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镜头1810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