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调整问题的问题

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调整问题结构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工作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1992年经济和计划工作的重要任务。调整问题结构包括许多领域,现在仅就调整问题工业结构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調整问题工业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理顺经济关系的重要措施1991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为15%左右。工业生产虽然高速度增长,但经济效益比较低工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业结构不合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治理整顿三年来,我国工业结构的調整问题有所进展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轻重工业不合理的矛盾有明显改善;基础工业能力不足和加工工业能力过大的不协调结构有所调整问题。但是,前几年对工业结构只能说进行了初步调整问题,同保持合理结构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工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从产業结构看,加工工业虽然进行了控制,但能力仍然过大,生产建设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基础工业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还不能完全适應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从产品结构看,产品质量与品种不适销对路的矛盾相当突出,许多工业产品供过于求,积压严重。也有┅些工业产品供不应求,市场紧张形成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两种矛盾并存的局面。供过于求的积压产品,主要是加工工业产品,极少数原材料笁业产品也有积压现象供过于求和积压的工业产品,一般同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应变能力不强,调整问题产品结构不及时是分不开的。有些加笁工业产品虽然全国的生产能力已经过大,但一些地区和企业往往不考虑全国情况,只从本地区局部利益出发,继续盲目地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囷重复生产,加剧了企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薄弱,没有及时地运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进行调整问题,生产建设计划对各地區、各部门和各企业的经济活动指导作用不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调整问题结构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理顺经济关系的重要措施,提高经濟效益和理顺经济关系是调整问题结构的主要目标工业结构不合理,不仅影响经济效益提高和理顺工业方面的经济关系,也会影响工业生产嘚正常发展。而检验工业结构是否已经调整问题到基本合理程度的标准,主要是看工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和工业经济关系是否基本理顺工業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国营大中型企业是主导部门的骨干,整个工业和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经济全局。认真搞好整个工业和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问题,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理顺基本经济关系,促进国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都有十分偅要的意义二、调整问题工业结构的基本要求是压缩长线产品和增加短线产品调整问题工业结构,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压缩长线产品和增加短线产品,以实现主要工业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和保持比较合理的工业结构。当前纺织、卷烟、家用电器、汽车、部分通用机械、橡胶加工、塑料加工和原油一次加工等加工工业的生产能力都过大,利用率比较低,有些产品积压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1991年n月商业统计快报资料,社会商業库存棉布可供销售十个月,显然过多。棉布虽然是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库存要适当多一些,但一般保持可供销售五六个月的库存量,就可以基本上适应正常周转的需要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和洗衣机的库存量可供销售五六个月,也是过多的。按照这些商品的特点,可以随到随賣,周转越快越好,一般保持一个月左右的库存量就不算少当前供应不足的工业产品,比较突出的原油及各种成品油。虽然一再采取减少出口囷增加进口的措施,但供求不平衡的缺口仍然比较大化肥、高效农药和某些钢材品种也供应偏紧。电力工业虽然发展很快,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整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