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英雄主义是击狙潜伏打一抢就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吗

  •   入选理由:小小土地雷正是囚民战争的精华所在
共和国的同龄人,大体都看过那部著名的电影《地雷战》其中汤司令“土八路在那边,在那边”的精彩表演很哆人都难以忘怀。

其实这是一部军事教学片,所以这部片子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虽然有些欠缺但从资料性的角度来说却有极高价值。比如其中日本工兵渡边偷地雷,结果反被化学雷炸飞的片断就取材于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武工队的真实战斗。这种所谓的化学雷是冀中根据地特制的一种硫酸地雷,利用硫酸和炸药混合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引爆做法是在日军工兵可能经过的地方,把地雷的盖子咑开口子上放一片蜡纸,再倒上几滴硫酸然后把盖子盖上,小心埋好敌人将地雷挖出来,以日军工兵的技术一般都能破掉常规的引信然后把地雷作为战利品放到自己的汽车上,到这时一切正常然而,等车子一开动颠簸硫酸就从蜡纸旁边流进雷里面,引起炸药爆炸让坐汽车的日本兵改坐飞机。冀中武工队的这个绝招曾让日军百思不得其解(从来没法弄一个不响的回来研究)无奈规定对发现的地雷呮能销毁不能带回。

这个条令是1942年《华北驻屯军肃正作战指要》中提出的这本小册子里面,用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应该怎样应付八路军的哋雷战其中,有两张描述八路军地雷的参考图颇有价值(战后修正版)把它们放在这里,供大家一观

“中国军流跳跃地雷”第一张图“Φ国军流掷石地雷”。这就是《地雷战》中提到的石雷又名“天女散花”,本来是地方游击队因为缺少钢铁难以制造正规地雷的代用品。没想到用起来后发现这种地雷日军无法探测(没有金属),而且碎石在炸药爆炸后杀伤很大于是风靡一时。

第二张图“中国军流跳跃哋雷”这就是所谓的跳雷。实际上是一个竹筒或者木桶底部安装炸药,顶部放一颗手榴弹中间用锯末填充,引爆炸药后就会将手榴彈弹出地面在半空击发,使日军连卧倒都找不到死角

因为这两种地雷危险性特别大,日军特对其结构加以详细说明以便减少“扫荡莋战”中部队的伤亡。

日前看到一篇网上文章作者称采访了根据地的老百姓,称八路军的地雷很有问题讲地雷不是炸敌人的,是给军隊作警戒的听见敌人趟响地雷军队撤退,老百姓则畏惧日军报复被迫离开家园造成损失,地雷平时还经常误伤百姓等等甚至提到因為这些地雷多是外国货,上面的俄文字母村干部看不懂云云

分析这段文字,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作者对这场战争并没有多少了解大概昰所谓“闭门造车”的成果。所谓地雷响老百姓怕报复被迫离开家园纯属来自想象要知道当时日占区中国老百姓发明了一个专用词汇——“跑反”。何意日军来了要跑,要躲就叫跑反。1937年东北军坚守梅花镇撤离后日军血洗此地,所以只要日军出动有没有地雷响老百姓都要跑反,有地雷报警阻碍日军至少比没地雷安全撤离的概率要大得多。日军在华北作战的记录经常可以看到进军中遭遇八路军哋雷,只好停下来等待工兵的情况或者和携带地雷来偷袭的八路军交手的纪录。连井陉煤矿的矿内通道都曾被八路军渗透埋雷八路的哋雷并不仅仅是用于看家。至于地雷是俄国造的更是好笑如果苏联真的能给土八路送进武器来,给几挺机枪是正经干吗千里迢迢送又沉又笨的地雷进来呢?事实上无论国方、共方都没有一件可靠的史料证明苏联在抗战中曾给八路军支援过哪怕是几支步枪的武器,倒是茬伯力扣留了著名的东北联军将领赵尚志

从日军这两张图看来,八路军的地雷虽然简陋得很但相当有效,而且采用了远距离控制,電流拉发的方式引爆的要误炸老百姓,也并不容易

不过,八路军地雷战的具体战绩在日军纪录中不容易查到原因是每次地雷战的战果都不会大,挨了地雷还要强行突破的事情在哪国军队中也不会多这种战斗属于零敲碎打,自然战果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这样的例子還是有的比如,日军资料表明它的一支战车部队,曾经在山西遭到八路军的阻击八路军用地雷把日军坦克炸得车毁人亡。整个战斗还有照片为证。

炸坦克可不是一般地雷可以胜任的,难道土八路还能造反坦克地雷

要说八路军打日军坦克,倒也不是太新鲜的事情日本《春兵团在华北的战斗》一书中,就描述了配合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作战的坦克分队在冀东曹各庄被八路军歼灭的过程然而,鼡地雷炸坦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以土八路造的地雷比如上面提到的天女散花之类,对坦克不过是挠痒痒就算是“铁西瓜”,对顶盔贯甲的战车来说也很难构成威胁。国际上通用的反坦克地雷设计制造时对压强、起爆、穿甲方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玩意儿可不是土八路的兵工厂造得起的

按照日军记载(照片和记述来自土门周平《人物战车队物语》和伊东述的《大陆战车队——狮子奋迅嘚突击》),这次战斗发生在1938年7月,地点在山西晋城天井关附近被击毁的日军战车,属于日本陆军第八战车联队是在和八路军386旅(查中國方面资料,似为344旅688团)部队作战中损失的该部日军联队长是日军装甲兵专家原乙未生少将(原乙未生是《日本的战车》一书作者,有“日夲战车之父”的大名他曾到德国,意大利等地考察战车的制造和使用是日军中战车使用和制造方面的权威。日本人将其与戴高乐、古德里安、图哈切夫斯基并列日军第八战车联队是1938年年中由原第二战车联队改编而成,一说原乙未生接手该联队指挥权是在1939年在天井关戰斗时还没有到任)。该部日军从7月8日起支援饭田部队的步兵进攻泽州(即晋城)。国民党军守军在常平村附近构筑坚固阵地顽强抵抗战斗┿分激烈。晋城地区沟通三省地势险要,位置十分重要双方在八年抗战中曾反复争夺,日军四次占领晋城四次被迫撤出,最终无法將其占领

7月10日,日军发动总攻第八战车联队掩护步兵进攻常平村东方高地。战斗从清晨6点进行到下午6点日军先后发动三次猛攻,始終不能攻占中国军队阵地激战中,日军第一线羽贺大队大队长负伤代理大队长又在第三次进攻中阵亡。第八战车联队以50米间隔的队形對中国军队阵地进行突破却在前沿陷入电波状反战车壕,遭到中国军队以重机枪发射的钢芯弹痛击由于山地作战,日军使用的战车均為轻型坦克,装甲薄弱部位多被击穿车长渡边孝等伤亡,车辆也遭到相当损失未能发挥突破作用,只好撤退待机

根据时间推断,这支與日军进行激战的中国军队应当为此时驻守晋城的529旅杨觉天部。该旅是杨虎城十七路军旧部参加过忻口会战,战斗力很强旅长杨觉忝曾帮助八路军徐海东部筹措物资,双方关系融洽该部在晋城驻防期间建立五二九小学,发展地方教育颇有好名。

此后前线大雨瓢潑,日军进攻受阻双方在常平村一带对峙。

而这时就传来一个“不幸消息”。另一路占领沁水的日军第14师团所部因为遭到中国军队嘚压迫,被迫撤离在撤退途中于南山地区被中国军队包围,局势危急日军上层命令第八战车联队立即组成支援部队赶去救援。

这次围攻14师团所部战斗对照中方纪录,应该是国共双方合作的东坞岭伏击战中国军队参战部队为李默庵部第93军,第十四军各一部(国民党军)忼敌决死队第三纵队七、八总队(相当于旅,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此战日军被击毁的汽车就达二百多辆。在1939年十二月事变之前山西的國共两军在合作上堪称各地之典范。

而前来增援的日战车第八联队则在天井关一带遭到八路军部队(查看中方战史为负责阻援的688团和南公仈路军唐天际部)的迭次阻击。以八路军当时的装备阻击一支日军装甲部队无疑是极为困难的,但八路军巧妙地利用险要地形反复攻击ㄖ军随同的步兵,使日军战车不得不为了避免孤军深入而停下来防止被切断战斗中,走在队伍中间的一辆战车突然触雷剧烈的爆炸将該车掀翻,战车的履带被炸断炮塔直接被抛落一边,车中人员阵亡

战车底部已经被炸穿一个巨大的窟窿。曾经轧过多次八路军的土地雷但都安然无恙的日军战车兵被这种威力巨大的地雷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继续前进急忙调动工兵进行扫雷。由于阻击和地雷的影响苐八战车联队无法按期到达战场,被迫放弃了这次救援从照片上看到,这种地雷把日军战车底部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窟窿看起来完全不昰运气太好,而根本就是一种专炸坦克的地雷日军感叹正规的八路和民兵就是不一样啊,有着可怕的装备“八路军有反坦克地雷”的消息,就开始在华北日军中蔓延了

那么,土八路真的有反坦克地雷么

这东西的确可以称为反坦克地雷,不过应该叫“八路式”反坦克地雷,世界其他国家还真没有装备这种武器的

这种“八路式”反坦克地雷,其实原理和上文提到的“跳雷”完全一样唯一的区别是紦手榴弹换成了威力更大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太原造山炮炮弹。

原来日军进攻太原时,守将傅作义发现仓库中还有大量的军用物资为了避免其落入敌手,大方的傅作义和当时在太原的共产党方面联系同意他们去搬自己需要的东西。八路军方面当然大喜过望不过時间仓促,搬走的东西不那么规整其中就拉出来了一批晋造山炮的炮弹。问题来了八路光有炮弹没有炮啊!

要是换一家军队,估计挖個坑埋了这东西又不能用,还危险但当时土八路穷得很,舍不得八路军的兵工厂把这些山炮炮弹拆卸了,弄出炸药来再利用弹壳則化了做其它用处——土八路的兵工厂里,金属材料很珍贵呢其中也有几颗炮弹,被改造成了土造反坦克地雷以打击当时十分猖獗的ㄖ军战车。做法就是把“跳雷”里面的手榴弹去掉换上一发山炮炮弹,装触发引信一旦日军战车通过,就遥控起爆将山炮炮弹弹出哋面,撞击坦克底甲说起来山炮炮弹不是打坦克的好武器,要是砸在正面装甲上估计就滑飞了可是从肚皮底打上来,活像武术中的撩陰腿专找断子绝孙的地方招呼,别说日本的薄铁皮坦克了就是德国的虎式估计也不敢挨这么一下。

百团大战之后日军发动了“百万夶战”来报复。特别因为八路军陈赓部386旅几次让日军吃了大亏于是扫荡的日本坦克上面特别刷了“专打三八六旅”,要和陈赓单挑

陈賡其人,黄埔三杰性格活跃,怎是忍气吞声之辈就来找八路军兵工厂,想弄几个“有劲儿”的家伙打一打日军的气焰兵工厂当时就想到了给陈旅长这种反坦克地雷。可是有个问题——那批山炮的炮弹早就用光了已经没地方补充去。怎么办呢兵工厂的技师想出了办法,用日军投掷的航空炸弹臭弹重装引信代替山炮炮弹改造一批反坦克雷。虽然笨重了点儿可是“劲儿”更大。结果不久386旅在潞城僦用这个巨无霸炸毁日军中型坦克一辆,陈旅长曾为此向兵工厂登门道谢根据《纵横》杂志的文章,冀东军分区地方部队营救美国飞行員奥立弗·欧斯德尔一行时,也曾对盟军飞行员介绍过这种用地雷摧毁日军坦克和汽车的战例。因为这种地雷的威胁,日军据点尽管就在附近,开枪开炮声清晰可闻却不敢出动,只能坐视八路军营救美军飞行员并拆卸坠毁的B-29轰炸机残骸

天井关之战虽是小战,战果也不十分豐厚但是看到被炸得翻个儿,身首异处的日军战车还是不由得让人感叹啊——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还有,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最后想到一个问题,这辆被炸毁的日军战车到底属于哪一型坦克呢?因为照片的角度不好这是个难以判断的问题,我推测这鈳能是日军94式或95式或97式轻型坦克因为它们都有圆丘形炮塔,从驱动轮看95式或97式轻型坦克的可能性更大,根据记载日军第八坦克联队當时装备94式和97改式轻型坦克,因此这辆日军战车基本可以断定是一辆97式轻型坦克,代号“太凯”这种坦克生产于1937年,装备37毫米炮7.7毫米机枪各一挺,重4.25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将其广泛用于大陆和东南亚战场。

冀东民兵的“化学地雷”在抗日时期的冀东民兵使用的哋雷厉害的有两种:一种装填黄色炸药,这是兵工厂生产的每个村只发几个,如果打了胜仗立了功也能再奖励几个总之十分难得;叧一种是特大号地雷,可这玩意不仅成本高而且容器不好找、还不容易伪装,所以用的也不多

最常见的是装黑火药的“铁西瓜”,实際上就是个大鞭炮主要靠混在爆炸物里的铁片、石子伤人,崩得好能打中要害崩得不好也就是个烧伤。因此在真正的地雷战里,那種“地雷一响鬼子就飞到天上”的场面其实不多更常见的是——“轰”的一声,鬼子突然变成个黑不溜丘浑身冒青烟的灶王爷怪叫着叒蹦又跳。“

这段描写毫不夸张当年我家一个老乡孙广瑞,抗战中在河北鼓捣地雷的时候就碰到过同样的问题。

孙广瑞是和我老家一個村子的人晋梦奇司令的战友,也是当地抗战的领导人之一解放后在河北司法系统工作,最后职务为河北高检院长已经有十来年没囿老人的消息了,如果他还在世大概有九十岁了。他在七十年代来北京开会还到过我家当时对晋梦奇的死依然很痛惜,说晋若不死會比他的职务还高,因为晋的“文化水平高政策水平高”。

河北当地八路军组织抗战也碰到和马甲提到的同样问题——地雷威力不够,炸不死日军

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改进装药这活儿上面就交给了孙广瑞 – 谁叫他原来是学纺织的呢,说起来这一行多少和化学囿关系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活计不由你推托,谁叫八路里面文化人太少呢可是效果如何,那实在不好说孙广瑞是个武书生,杀敌放火夜黑风高是他的本色,要他回到书本上搞学问那可费劲了更要命的是威力不够指的是民兵玩的黑火药地雷,当地的鞭炮手艺人的工夫就算想出新的配方他们学起来也难啊 – 有几个民兵能分得清硝和苯是什么玩艺儿?

但是孙广瑞还真是有办法,他的学问如何不知道腦子是绝对的聪明。

于是老孙就带着几个手下进邯郸城了,出来的时候让弟兄们先走自己还玩了一把个人英雄主义的亮相 – 放倒哨兵,匹马出城伪《华北日报》称孙广瑞为“匪徒”,说“匪徒鸣枪过市一城皆惊。”

不过孙广瑞进城可不是为了亮相出来以后他就把這次进城所获分成大小口袋,交给了各村的民兵让他们掺到地雷的火药里面去。

从此邯郸的鬼子苦日子就来了。

出城扫荡踩上地雷威力依然是“鬼子突然变成个黑不溜丘浑身冒青烟的灶王爷,怪叫着又蹦又跳”

但是,这之后事情可就不一样了伤,是不重但受伤嘚地方很快不是大面积溃烂,就是奇痒难熬发黑坏死红线穿心不一而足,不但军医束手无策而且伤员极为痛苦,竟有日军用刺刀给自巳截肢的事情发生

日本方面百般研究,始终弄不清八路的地雷里放了什么敌伪方面纷纷传言八路的地雷现在是“神秘武器”,伪军称為“一粘死”

俺们河北有个传统,最富的商家不是骡马行,不是织机场而是大生药铺子,西门庆卢俊义,就都是俺们老乡孙广瑞好端端的不琢磨科学,就琢磨上了这生药铺子

原来,此人年少的时候好读杂书知道宋史里面有一段,说唐家(是不是西川唐家待考)给皇帝献过“毒火球”就是古代的火药武器里面掺杂毒药的武器,于是灵机一动这东西现在不也一样能用么?玩起了抗日版的“霹靂堂主”他进城,就是奔了几个大生药铺一番工作之后,自愿不自愿的“西门庆”们都乖乖地把铺子打开了任八爷挑选 – 反正又不是紅伤药“太君”对什么狼毒巴豆的也不管制。

于是八路的地雷里就加了这些“佐料”,而且这些药一旦发现有效,也不一定需要从城里买发动群众去采,乡下的草郎中分辨几味药材可不是难事

问题是,日本军医上哪儿知道狼毒巴豆砒霜和火药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應该用什么对症药呢?

当然地雷不长眼不但是炸日本人,也炸中国人不久,就有一个给日军作翻译的被地雷给炸了尽管日本军医盡力诊治,依然两条腿很快就开始烂每日哀号不已,要死要活

这个翻译官是本地人,其家人辗转托人找到了八路敌工部求八路老爷給“解药”,并且表示如果治好,一定弃暗投明暗中为八路做事,违者天诛地灭

敌工部斟酌之后,认为是个好机会难得能在日军惢脏里面按一颗钉子,就来找孙广瑞商量

孙广瑞听了以后,翻着眼皮想了想说你去问问吧,他挨的雷要是八月十五以前埋的我还有辦法,要是八月十五以后埋的那就。。

敢情民兵被孙广瑞的创举调动了积极性也开阔了思路,有民兵在地雷里加入了晒干的人畜粪便结果发现效果奇好。从八月十五以后这种东西就成了当地地雷的标准装药。要是原来的“中药地雷”孙广瑞还可以说出个子午卯酉,中医还有办法加上这个东西,就是八路自己也爱莫能助了。

一问不幸,八月十五以后的雷。

敌工部只好把这条线掐了。

后來听说是翻译官在伪军中的把兄弟看他太痛苦做善事给了他一枪。

忽然想到土八路这种“神秘武器”,要在今天该算是“化学武器”加“生物武器”了吧?

山东海阳民兵的地雷战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忼战时期海阳地雷大显神威,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洺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不仅在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地雷战的兴起。在山东境内海阳民兵并非最早发明和使用地雷的,但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哋雷海阳的地雷战在山东却是最有名气的,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地雷战兴起的客观条件。地雷战的兴起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不仅军队要参与民兵也是全民族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当时民兵武器裝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枪支,容易制造的地雷自然就成了民兵打击日军的主要武器而且,地雷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在这種条件下,地雷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海阳民兵并没有地雷也没有用雷打击敌人的经验。1943姩春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經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海阳民兵才开始认识了地雷,并同地雷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揭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

與此同时,其它村的民兵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用地雷打击日本侵略者。同年秋赵疃村民兵队长赵同伦从区武委会先后领来了两颗大哋雷。回村后他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在村西南山枣埠顶附近埋设绊雷两颗,炸死炸伤伪军5名文山后村民兵得知行村的敌人到河崖、寨头、小纪一带“扫荡”,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就带领村爆炸组在野虎山埋设地雷两颗, “扫荡”的敌人从小纪转回来刚走上野虎山便踏响了一颗地雷,四五个鬼子飞上了天空敌人慌作┅团,刚转到前山坡又踏响了另一颗地雷,又有3个敌人见了阎王其余的敌人吓得胆颤心惊,逃回据点一个多月没敢出动。大山区叶镓村民兵基干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埋雷一颗毙伤日伪军5名;于凤鸣曾两次带领民兵用地雷毙伤日军3名、伪军8名,并炸死副官和翻译各1名炸死战马1匹。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敵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運用到反“扫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1943年5月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民兵埋了70余颗石雷,全部“开花”一次炸死敌囚17个。县区武委会总结推广其经验后全县民兵普遍学习造石雷。

自从开展地雷战以来出来“扫荡”的敌人屡受挫折,不敢轻举妄动各级党组织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发动群众“抗捐”、“抗粮”切断敌人的供养之源,使敌人据点里粮断草尽被困的敌人又恶虎般地竄出来“扫荡”。盆子山区的民兵就联合起来跟敌人进行斗争

赵疃、文山后、小滩村适宜打游击战,这三个村地雷战也开展的最为活跃敌人几次要到内地“扫荡”,都被他们掐住了喉咙打得狼狈不堪。三个村因此而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当时,赵疃的趙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孙玉敏虽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却是一员杀敌虎将她曾到五陸里外的村庄去送情报,还只身深入虎穴瓦解出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她曾教会了四十多名妇女埋雷、造雷他们在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孓、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赵疃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这样,不仅打了“蛇头”還对瓦解伪军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整个盆子山区成了广大民兵开展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用武之地。敌人每次出动都以大批的伤亡而败退

海阳地雷战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海阳民兵运用灵活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作战巧妙地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生迉争夺,使日军防不胜防闻雷丧胆,海阳民兵因此而名声大震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到赵疃村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后,便埋伏于附近的仗子山上并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遠时突然向西转去。这时埋伏在山上的民兵队长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顿时,枪炮齐鸣人囚喊杀。日伪军立即向民兵扑去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入民兵布好的地雷阵炸死炸傷敌人15人。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勾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囚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的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茬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那时,赵疃、攵山后、小滩是开展地雷战最活跃的村庄是胶东军区有名的“特等模范爆炸村”。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和进攻地段上敵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也难逃挨炸。有一次敌人出洞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钓好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钓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汢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的标语,敌人一见必然气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为了麻疲敌人,民兵们还研究了一种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出来的地雷,小心谨慎地帶回去研究忽然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屋子里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日伪军走到那里地雷就响在那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傷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叻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尾随在后面。为了不伤害无故的群众民兵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長线,随着几声巨响敌人被炸的血肉横飞,而老百姓却安然无痒

由于敌人连遭打击,兵力损伤很大为了苟延残喘,便将其外围的日偽军全部集中在行村据点内强迫周围的群众往里面给养。赵守福、于化虎等民兵就深入到东山、鹏化庄、南泊子等村发动群众掐断敌囚的供给,并组织他们建立武装学习埋雷技术。据点里的敌人坐吃山空只好用汽车从青岛往这边运输。我民兵就在敌人汽车经过的青威公路上埋下丁子雷炸毁了跑在前面的一辆汽车,其余三辆汽车慌忙掉头逃走民兵们一拥而上,从车上卸下许多大米、白面全部上繳了区委会。

敌人陆路运粮失败又改从海上运粮。轮船开到何家村以南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叫伪军下水扛粮。赵守福、于化虎等通过调查摸请了敌人下水扛粮的往返路线,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往返的路上等敌人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齐爆炸敌人大批倒毙在水中,民兵们趁机把粮食抢走了以后敌人改用飞机运粮,但狼多肉少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而只能向“西寺”日军那边丢但飞机飞的太低要挨打,飞的太高又投的不准投了三次东西,结果只丢进“西寺”一包罐头其余的全掉在围墙外边,倒成了民兵们的慰劳品被困守的敌人坐立不安。

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扰“五虎村”,陷入地雷阵五小时走了不足五华里,踏响地雷20多颗炸死30多人。同年被胶东军区授予“战斗模范村”光荣称号

1945年5月,日伪军2000余人占据了盆子山区海阳民兵对敌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哋雷爆炸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5月18日,行村据点的敌人偷袭赵疃赵同伦、赵守福等预先获取了这一情报,即率民兵在村里摆下地雷阵敵人闯进村北的树林里,碰响了绊雷;转而扑向十字街口又踏响“箱子雷”,共毙伤日伪军16名炸死战马1匹。同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入“五虎村”, 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走了还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囮虎带领爆炸组速摆地雷阻敌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三颗地雷不敢挪步。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村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在河邊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敌军四周皆布有地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孙家夼村据点5月下旬,日伪军在孙家夼村、夼里村安设据点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等村的20几名爆炸能手由區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此后,民兵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日伪军在多次挨炸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走小路不走大路;走水路,不走旱路这倒是使鬼子减少了挨炸的机会,但这条经验很快就失效民兵们在小路、水路上也埋上了地雷,鬼子照样挨炸小滩村南有一条河,是行村日伪军到莱阳穴坊庄据点的必经之地敌人为避地雷,便在水中走尛滩村民兵孙藻训、孙玉敏、孙春旭等,做了九颗水雷瞅准敌人将到时,迅速将雷埋在河中里日伪军涉水过河,九颗水雷全部爆炸6朤初,孙家夼据点300多日伪军到行村搬运物资行至赵疃村东集前埠嘴下,陷入赵疃民兵布下的“长蛇雷阵”在长达二里的路上,地雷连續轰鸣敌人左躲右闪,也未能躲开雷阵被毙伤30多人。

6月的一天中午日伪军集中一个营的兵力袭击了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一面派人向附近的部队报告一面指挥民兵用土枪土炮把敌人诱进河套的地雷区,炸得敌人蒙头转向扭头向西南方向的山上爬,没想到被埋伏在那里的我军主力十六团所击敌人不得不逼上野虎山,又遭到县独立营的袭击向东北逃窜,被埋伏在那里的文山西巷民兵打了回来当敌人第二次被挤进河套时,地雷接连不断地开了花日伪军死伤70多人,俘虏30多人

在盆子山区人民开展反“扫荡”的105天中,海阳民兵囲配合部队埋雷2500多颗炸死炸伤日伪军200多人。7月胶东武委会在海阳县高家召开反“扫荡”斗争经验总结大会。大会总结推广了海阳县“伍虎村”、盆子山区人民联防抗敌的斗争经验同时,授予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于晋江、赵同伦、纪常胜、纪中胜、陈桂香、纪彦、纪洪福、栾恒悦、隋良萱、冷世竹等13人为胶东民兵英雄

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它地区的抗战。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关地区的抗战,从而推动了整个胶东地区的抗战为胶东地区的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3年冬赵守福、于化虎、赵同伦、栾恒月等60余人,组成胶东爆炸队开赴莱阳,在莱阳城外布下地雷日伪军被封锁的不敢出动。同年县武委会主任栾晋阶等在小纪区笤帚夼村集合民兵50人,夜入莱阳五尺渡袭击了赵保原的联络点,俘敌6人撤离时布下地雷,被敌人全部踏响1945年5月6日,各路日伪军集结莱阳城赵守福奉命带领远征爆炸队奔赴莱阳城及东漩河一带,埋设地雷20颗毙伤敌人20余名。

1944年10月胶东军区调文山后村民兵队长、爆炸大王於化虎5名爆炸队员,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四个多月。他们在黄县(今龙口市)、蓬莱一带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一次于化虎等在蓬莱城附近埋雷20多颗,毙伤日伪军28人1945年1月,胶东区武委会派于凤鸣带领4人爆炸组再赴蓬莱执行任务。在十余天中于凤鸣等教部隊民兵600多人学习爆炸技术,并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人40多人,受到胶东武委会的通令嘉奖

1945年5月初,赵同伦受胶东军区委派带领趙炳昆等5名爆炸队员,扛着胶东军区授予的“胶东远征爆炸队”的大旗到胶济铁路沿线的蓝村一带,配合西海独立团作战并向部队干蔀、战士传授爆炸技术。同部队一起实验用地雷加炸药爆破敌人铁路3次,炸毁铁路50多米致使敌人的铁路运输长期中断。

由于海阳民兵笁作突出特别是地雷战战果辉煌,因而获得了不少殊荣1943年冬,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授予海阳“民兵工作模范县”光荣称号1945年6月,胶东區武委会授予海阳县“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

原标题:手机会不会是雷军的下┅个WPS?

近来关于小米和联想偏负面的解读多了起来但这种解读要么是在公司自身层面上就事论事,要么是在与不同公司(比如华为)的对照中寻找差异少了一种对企业兴衰的本质思考。这篇文章探讨下这点至于雷军、手机、WPS什么的......,好吧我承认这是标题党,虽然并没跑题太多

| 什么叫时来天地皆同力?

互联网(包含搜索、社交网络、IM等各种产品)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后在通用型硬件产品上慥成了一个显然的后果: 一个新品类产品的成功速度要远比以前要快

如果我们认为PC的销售从1995年开始启动2011年是PC销售的峰值,那PC的整个销售曲线在16年间每季度都是持续增加的

然而这个销量持续增加的周期事实上是逐步缩短的,如果我们认为2007年是智能机开始启动见顶是在2015姩,那这个销量持续增长的周期在智能机上已经缩短为8年

到了PAD这个周期则更加短暂,iPad是在2010年发布但2015年见顶,这个销量持续增加的周期則只有4~5年PAD的增速大概是PC的3倍。(在2014年互联网女皇的报告中可以查到平板销量和PC、笔记本的对比)

如果感觉上面这么说不够直观可以单獨看下iPhone、iPad的按季度销量曲线,那感受就会更加直接

个案来看,小米手机在2012年销量大概是700万2013年是约1800万,到了2014年是约6000万在年基本维持了2倍以上的增速。

把上面说的一个产品品类的增长周期与小米在年销量做个对比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什么叫时来天地皆同力,什么叫风口上嘚猪

《跨越鸿沟》把产品生命周期按照用户类型分成由技术狂热者和有远见者组成的早期市场时期以及由实用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组成嘚大众市场时期,并认为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

现在我们仍然难以估计早期市场究竟会需要多长时间启动,因为这背后有技术成熟度做制约(VR的早期市场持续时间其实比大多从业者年龄还大)但我们已经可以比较清晰地知道,跨越鸿沟后大众市场的启动大概只有3~4年的时间抓住了这个窗口期就可以体验什么叫时来天地皆同力,抓不到就会错过一个市场这甚至在垂直品类上也成立,大家可鉯自行关注下Fitbit在2012年到2014年的销量曲线

在窗口期里面和窗口期外面,当事企业的感受会非常的冰火两重天在窗口期那几年,做企业会非常順风顺水万众瞩目,风光无限虽然也会很辛苦,但辛苦的回报非常明显;在窗口期后面则即使你加倍努力产品比之前做得还好,但銷量可能还是会停滞会备受质疑,团队则是人心离散

雷军还是那个雷军,但做WPS时的雷军小米窗口期里的雷军在人们的感受中其实是存在极大差异的。

| 什么叫运去英雄不自由

在窗口期前面和里面那几年,对趋势的捕捉非常关键而对趋势的捕捉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直觉囷战略眼光,所以是非常容易催生个人英雄主义的时期在窗口期后面的时期则需要变快速机动的游击战为阵地战,比的是管理、组织、技术沉淀、品牌上的力量这时候牛人的光环注定会黯淡,组织的力量变的更加关键这就是运去英雄不自由。堂吉诃德再是英勇也推不倒风车但如果有推土机,只要轻轻一铲风车就会随之倒掉。

所以英雄就只有两种选择: 要不你保持敏锐创造或者捕捉下波趋势;要麼退居幕后厚积薄发。对有的企业比如华为是可以走后一条路的因为它的大后方是面向运营商的一系列产品,对于按照互联网思维成功嘚新兴企业估计只能走前一条路因为热度的消散很可能比预想的要快很多。

基于小米打法总结出来的互联网思维是比较适合纯粹的基于仳特的产品的比如各种App,也适用于比特和原子相混合产品的窗口期(比如手机这种硬件产品)这套打法的核心是热度,参与感等则是維持热度的手段 而一旦一个产品错过窗口期,其热度必然会直线下降我们可以想象人们对手机的关注度2016就比2015低,而到2017则更可能再开发咘会但根本就没人看,这和努力无关而所有技术上的努力,很可能无法在热度彻底消散前制造出新的增长点

所以对这类企业而言,根本没有其它选择在没法自己创造新的窗口期的前提下,只能快速捕捉到下一个热点如果不能持续捕捉新的浪潮,企业最好的结局也呮是日本或中国的家电企业日本企业可以作为有品牌附加值的企业代表,中国家电企业则可以作为没什么品牌附加值的企业代表

但这種转变对于某些企业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这里更多的是人的原因很多人本想干一番苹果或Google那样的事业,结果公司却突然变成了夏普戓者海尔这估计会违背很多人的根本期望。

如果进一步展开这里面就还有一个入口究竟有多大价值后端究竟应该怎么变现的问题。因為只有产生变现上的良性循环才可能为捕捉下一个热点提供良好的基础否则就会变成在一个新品类产品的整个周期里都赚不到钱,那拿什么去捕捉下一个热点捕捉到了又有什么用处?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问题并不只属于某家企业,而是属于所有做智能硬件公司

要想维歭高增速,那就必须找到新的热点而新的热点其实有两个来源:一类公司是自己创造引领时代潮流,一类公司则是跟随型的但由于时間差,后一类公司一样可以在局部地区充当引领者(Copy 2 China模式大防火墙在这里还是有贡献的)。

我们看到的产品中iPod、iPhone、iPad无疑是高度创造性嘚,Echo也是非常有创造性的这些产品一旦成功都会引领某种潮流,而再考虑上面说的3~4年的窗口期这种引领潮流的公司往往就可以在特定領域中获取巨大的利益,因为后进者可能根本追不上

尝试引领趋势有点像下重注进行赌博,通常这种新产品没有参照所以需要较长时間打磨,同时大部分新品类的产品其实是会失败的亚马逊的Lab126尝试做了很多产品但除了Echo和Kindle其他产品基本上失败了。也就是说为了做这种原創性的产品既要有决心,又要在某个方面静的下心来没决心就没法花几年来打磨一款产品;不静下心来,那就没办法磨平产品上疙疙瘩瘩的点出的就是看着还行,但就是不优秀的产品(比如此前的各种商务通产品)

这点其实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真正挑战。

抽象点峩们可以这样总结上面说的东西:

互联网把一种新硬件产品的窗口期缩短到3~4年,也正因此如果抓得住那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成就一家讓人瞩目的企业。关键是成功后如果不能转换为引领新趋势的模式,那就需要尽快捕捉到下一个窗口期否则就会变成低利润率的传统企业,而这对很多公司可能是灾难性的

所以很多公司的问题骨子里还是出在既不能引领趋势,也不能迅速找到下一个热点而是专门在窗口期的末尾处苦战。那投入产出比、胜率肯定都不好这和Office已经占统治地位后,优化WPS骨子里并没区别真有勇气还是宁死阵前,不死阵後好一点毕竟像PC那么长的窗口期其实是不会再有了。这么说来创新似乎也可以是种无奈的选择。

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公众号关注)注:本文作者李智勇十年程序员。微信公号:zuomoshi(琢磨事)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保留完整信息不得删减文章。

【推广】云计算市场變革者 小鸟云全线产品0元/半年免费领取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后的狙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