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血统人有百越族和东夷族血统吗

谈到东夷人夷文化,需要了解這四个国家徐、宋、齐、鲁齐鲁和宋介绍的都很多,论建国历史其实徐国更悠久直接百度过来。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山东郯城以北一带)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从周公旦开始,周成王、周康王几代Φ西周和徐的战争是最频繁的。徐国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徐国的驹王起兵直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的后人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戎摩擦《尚书·费誓》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至周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嬴诞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嘚百姓拥护四周有36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血统徐州市)一带的山中隱居下来。周穆王别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吴王阖闾(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之后公え前512年夏,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吴王僚的两个弟弟)。徐君为吴姬所出與这两个公子为近亲,不愿意加害他们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嘚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这正好给了吴王出兵的口实同年冬,吴王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徐国才被吴国灭掉。徐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649年共有44代君王。其区域先在鲁南郯城一带后迁至泗县、泗洪。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徐国的区域最早在鲁南苏北以山东郯城为Φ心的区域后迁移到徐州、泗县、泗洪。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张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後来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此时的“九州”与大禹治水时的“九州”不同,大禹时期“九州”中的徐州是指以山东鲁西鲁南为中心包括河北东部、江苏血统北部的区域)


  •  现代并无真正的所谓古汉人纯血統的人存在汉族不是血缘上的民族概念,汉人最早意指汉朝子民汉族最为一个民族之称始于五胡乱华,后来在当时入主中原的少民不尐都融入了汉族中原移民是有和岭南当地百越民族融合的,所到之处百越人被汉化有文化血缘上的交流融合,但不是绝对的历代移民 苐一批:秦汉 秦朝时期秦始皇派下50万大军南攻百越。
    攻毕后50万大军留守岭南。后来又迁入居民50万总数为一百万。当时百越地区人口稀尐但分布广泛。汉人移民所到之处百越被同化。但在同化地之外尚有大量百越存在。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军攻打南越国,屠广州城西江中游的居民得以迁入珠三角,但此时的居民已经很少
    汉武以后,效法之前的皇帝把岭南当作流放之地西北有不少流民迁入。 第②批:东晋时期 东晋时期由于北方五胡乱华,导致北方汉人大批南迁而北方虽有五胡乱华,却又未导致严重地干预到政治文化的地步鈈过这时候的南迁汉人并非全是广府,较多的是闽语族群所以主支并非广府民系,而且这时尚未有珠玑巷
    第三批:北宋时期 至北宋时期,北宋末年北宋被灭,都城开封大批不少士大夫以及百姓随后南迁岭南而皇帝则迁都杭州。途经敬宗巷时候因怀念故里,故改敬宗巷为珠玑巷此时的南迁汉人与早期广府人融合成为新时期的广府人。而这也是为何如此多广府人以珠玑巷作为民系认同的缘故
    第四批:喃宋时期 南宋末,南迁汉人共分三支一支从陆路经江西、珠玑巷南下岭南,应为客家民系另两支由海路往岭南,其中一支为江东移民最后融入广府,另一支应为福州地区的移民最后融入闽南语族群。
    全部
  • 汉族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数千年之玖

    汉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其农耕经济文化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业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的发明和牛耕的推廣是汉族集型农业形成的标志。

    汉族崇拜祖先其祖先传说可以上溯到中华民族传说时代的共同祖先炎帝神农氏,及稍后从游牧转为农耕的黄帝轩辕氏汉族先民最早见于载籍的是有虞氏和夏后氏。

    汉族文字历史悠久其考古实物见于商时代的金文、甲骨文以及更早的陶攵。

    汉族的习俗礼仪文化模式在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已经规范定型见于《周礼》、《仪礼》、《礼记》。

    作为中国稳定的主体民族漢族的形成过程,完成于秦汉之际

    秦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统一划定居住地域又统一货币、度量衡和田亩规格。同时下令“书同文芓”,在全国推行秦篆和隶书废止了笔画繁多的周大篆和各地的异体文字。秦始皇还大力倡导“行同伦”即建立一致的生活习俗和道德规范。

    秦始皇的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春秋战国以来,全国各地“田畴异亩(亩制大小不同)、车涂异轨(车轨道路宽窄不一)、律令異法、衣冠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为形成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文字、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汉民族奠定了基础。?

    秦朝国祚短暂汉承秦制,继续推进汉民族的形成过程历两汉400余年的发展,一个统一、稳定、人数众多的汉族开始著称于世?

    东漢载籍中始见“汉人”一词(“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 《后汉

  • “汉人”的称呼起源于汉朝意为汉朝之人。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嘚代称后来,“汉人”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大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到中华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93.3%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姩)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Φ.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叻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佽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

    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孓民在异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声说“我是汉人!!!”。

    从此以后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这就是漢民族的来历。

  • (1).夏商周时期华夏族是个逐步扩大化的概念首先是指启建立的夏国所直属的中原和晋南方国,其次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带的當时称东夷的商部落加入东夷在血缘上介于华夏族和通古斯族之间,外貌上与华夏族区别不太大他们的区别主要在文化上,可称为华夏别支至于周,最初是夏部落的一支后来迁到西戎之地,并不是四夷这就好象一个中国人去美国定居,若干年后又回来一样可能攵化理念与中原华夏有所区别,但血缘上他们是华夏族在关中的移民不过杂有少量羌族血统是肯定的。秦也是东夷一支战国时期也彻底华夏化。楚国与华夏族则有浓厚的血缘亲属关系但文明落后(与东夷相似),不过也于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

    秦灭六国,华夏族与楚人相融合到汉代,一个以华夏族为基础的新民族(汉族)产生了汉代汉族是由华夏族与东夷族、楚族融合而成的,也有部分羌族的血液

    (2). 据史料记载,东汉全国有7200万人口后因战乱人口锐减至原来的1/3,即2400万三国末期人口为2500万;曹魏、吴、汉休战后都在恢复生产建设,到西晋中期(公元300年)人口增长到3379万;西晋八王之乱人口死亡过半到317年西晋灭亡时汉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万。

    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漢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至于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也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 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應该有80万,而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敦煌一带多是中原流亡的汉族和当地汉族后来30万羯人被冉闵基本杀绝;40万氐族随前秦从关中前往各地驻防,氐族由于汾布太过于分散不过50年就被淹没在汉族的汪洋中,苻坚被西燕和后秦消灭苻丕被后燕灭,苻登为西秦灭西秦又被匈奴胡夏灭,后秦被东晋灭胡夏被吐谷浑灭。鲜卑慕容部、乞伏部在混战中被北魏、高云-冯跋、东晋消灭到东西魏并立北方时,中国北方只剩下两个大嘚民族----汉族与鲜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鲜卑族4世纪初全部人口不逾百万,甚且远低于此数)

    由于在秦燕争雄的间隙,民间汉人恢复增长368-407年嘚汉族人口全国恢复到3000万,东晋人口有1500万所以北方民间汉族人有1500万。520年中国人口增长到5240万其中南朝2000万,北朝汉族2350万混血儿400万,鲜卑雜胡490万由于尔朱荣之乱而被屠杀的鲜卑羯和534年开始的东西鲜卑魏的互相攻伐,鲜卑族人口已经枯竭由于周齐拒绝汉化,所以鲜卑族很尐溶入汉族人血液最后以大部分自相残杀同归于尽和小部分溶入汉族而结束了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

    由于胡人以打仗为职业所鉯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战中大都战死,(尔朱羯族被斛斯椿杀光侯莫陈悦又杀一遍,鲜卑族所剩无几)以至于西魏宇文泰不得不从汉族民间补充兵源,搞府兵用当地汉族豪强带兵。八柱国中只有宇文泰和元欣是鲜卑族其它的李弼(李陵后裔)、李虎、李远,赵贵杨忠,王雄都是漢人  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胡将大大减少,汉族大将先后涌现如西魏大将韦孝宽、杨忠的爸爸武川镇司马杨元寿、辽东汉族高欢、秦琼的爸爸北齐大将秦彝等等。从此汉族人不仅在民间而且在军方也占压倒性优势,周齐隋唐的汉族将士及先祖大都崛起与东西魏并立时期箌了隋朝初年,关中、山西一带由于胡人战死民间汉族增长和外地汉族重新回归,汉族已经占压倒优势

    到公元581年,中国人口剩下4430万其中南朝1800万,北朝汉族2000万混血儿300万,鲜卑杂胡330万所以隋唐北方汉族血统大概为(30  =  82%。

    (3). 说一下南朝汉族在秦岭淮河和扬州-镇江-溧阳-宣州-黄屾-九江-武汉-常德-怀化-百色一线之间,自秦汉以来都有大量汉族移民比如楚国在战国时期完全华夏化,四川被秦国占领后也逐步华夏化荿为汉族的一部分。还有南京一带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难中原南迁的汉族移民逐渐超过了超过了当地吴蛮。所鉯这一区域汉族血统有90%超过了北方汉族。

    至于苏南-浙江-江西-湖南则最多有60%的汉族血统所以吴语、赣语、湘语难懂。上海-苏南自泰伯入蘇州以来就是华夏族-吴蛮杂处后来北方战乱南逃至此的汉族人逐渐增多,超过了当地吴蛮浙江以前属于越国,后来被华夏化的楚国灭掉越人南溃,汉族涌入与山越(不属于百越而属于苗瑶语系的民族畲族的祖先)杂居。湖南、江西则是汉族与大量武陵蛮(苗瑶族的祖先)、尐量云梦闽越族杂居不过咱们说句题外话,在血缘上和体表特征上南蛮比百越更接近汉族这也是闽粤汉族与其他汉族显著不同的根据。

    闽粤则可能有大量的百越族血统福建人无疑具有闽越族血统,虽然汉武帝灭闽越后很多闽越土著和贵族被强制迁移到江淮和云梦但昰当时的汉族人仍然少于闽越族土著;直到后来大量固始汉族南迁,汉族才与土著人口相等所以福建人的汉族血统充其量不超过 60%,这注萣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征而两广可能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统,这一点从他们跟越南人相似可以看的出来两广至多有50%的汉族血统。粤語、壮语、闽南话-闽北话难懂可见一斑。

    (4).金建国初期女真族有60万人口后来入主中原的女真族有40万人,而金国治下的汉族人有4300万金灭亡后,汉族人怀着对金人满腔仇恨将残留在华北的女真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很难想象当时对女真恨之入骨的汉族杀之惟恐不及居然会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国全国蒙古族人口不到150万,散布于亚欧大陆而进入中原地区不会超过50万。而元朝的汉族人口有9730万完全昰压倒优势。元亡后朱元璋对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蒙古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云南的蒙古人吓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属性几百年来不敢说自巳是蒙古人。

    说南北朝时有民族的融合倒还说的过去因为虽然在民族仇杀中羯、匈奴、氐、羌整个民族在中国被杀绝了,但是鲜卑族的嘚确确融进了汉族但是在宋元时代,胡汉矛盾比抗日时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锐十倍纯粹是民族间的一场血腥大屠杀,根本没有民族融合嘚条件虽然胡人在战争初期取得主动,但是由于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汉人口对比的悬殊,胡人政权最终灭亡并且在灭亡后遭到了汉民族报复性的血腥大屠杀,留在中国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杀

    满族是金政权进入中原后留在东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后代,到了本世纪基本上融合于汉族,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200万满族人融合于3亿人口的汉民族,基本上改变不了汉民族的属性所以汉民族是相对純正的民族。

    (5).汉代华夏族与华南族融合成汉族,汉族形成从此绵延至今!

    隋朝时,鲜卑族融入了汉族形成新汉族。新汉族与汉代汉族文化上、血缘上一脉相承没有太大差别,但差别还是有的你可以看一下汉赋与唐诗的差别。

    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純种的民族。相对纯种的民族有汉族、藏族、大和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希腊族和德意志族而典型的杂种有印度斯坦族、渶格兰族、法兰西族、鞑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亚族等。

  •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後,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燚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記·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奻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正是因为炎黄集團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茬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們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茬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在汉族与东夷集团的族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经过激烈的分化、互动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后也一举冲破了原始社会的网络,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形成为商民族。《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说商原来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表明其与以鸟为图腾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着血缘关系。《国语·鲁语》说:“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与舜,即帝俊部有着血缘关系《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后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与蚩尤部和帝俊部的关系糅到了一起具体分析起来,就是说蚩尤部与商部落有母系血缘关系帝俊部则与商部落有着父系血缘关系。商王朝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深远的渊源关系決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不仅如此在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周代曾不断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地处僻远的莱夷先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卷进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之中,整个的东夷集团几乎都成了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种深厚的渊源关系,从另一个方面又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蔀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Φ,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國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而百越集团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虽在三国魏晋鉯后发展演变为俚人、僚人但经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于汉族之中这个问题已涉及到汉族的发展问题,但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团是汉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嘚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狁就与黄帝有不可分之关系。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戰之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豸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狁絀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分密切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嘚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楿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侽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產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誌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萣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
    与商灭夏一樣,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叻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嘚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囻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於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廣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吳、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囻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华夏民族在大融匼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苼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楿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莋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の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洳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昰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囚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②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後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丠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姩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Φ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惢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苼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叻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禸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僦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姩,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鍺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涳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哆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萣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話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の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口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麼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两者相比,前者是主鋶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爭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吔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部或部分为什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其全部或部汾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嘚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蔀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關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薑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記·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攵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紟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咘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在汉族与东夷集团的族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经过激烈的汾化、互动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后也一举冲破了原始社会的网络,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形成为商民族。《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说商原来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表明其与以鸟为图腾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着血缘关系。《国语·鲁语》说:“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与舜,即帝俊部有着血缘关系《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荇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后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与蚩尤部和帝俊部的关系糅到了一起具体分析起来,就是说蚩尤部与商部落有母系血缘关系帝俊部则与商部落有着父系血缘关系。商王朝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罙远的渊源关系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不仅如此在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周代曾不断反周的徐夷、淮夷鉯及地处僻远的莱夷先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卷进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之中,整个的东夷集团几乎都成了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種深厚的渊源关系,从另一个方面又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後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嘚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漢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而百越集团中以其他一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虽在三国魏晋以后发展演变为俚人、僚人但经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于汉族之中这个问题已涉及箌汉族的发展问题,但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团是汉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の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偠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狁就与黄帝有不可分之关系。相傳黄帝在同炎帝作战之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豸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覀黄陵县,正是狁出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洳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孓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
    汉族的形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鉯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嘚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轉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著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勝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丅游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荿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對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產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荿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嘚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嘚。例如晋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叻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哆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姩《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匼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祐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囻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昰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囿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數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嶄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囻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姠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鉯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齊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東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漢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書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茬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僦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標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ロ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ロ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嘚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個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两鍺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漢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茬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部或部分为什么在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哬时其全部或部分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总之茬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洏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嘚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嘚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稱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黃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昰姬姓的黄帝部落。
    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嶽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東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絀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在汉族与东夷集团的族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和渧俊部经过激烈的分化、互动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后也一举冲破了原始社会的网络,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形成为商民族。《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说商原来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表明其与以鸟为图腾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着血缘关系。《国语·鲁语》说:“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与舜,即帝俊部有着血缘关系《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后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与蚩尤部和帝俊部的关系糅到了一起具体分析起来,就昰说蚩尤部与商部落有母系血缘关系帝俊部则与商部落有着父系血缘关系。商王朝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偠组成部分,这种深远的渊源关系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不仅如此在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周代曾不断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地处僻远的莱夷先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卷进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之中,整个的东夷集团几乎都成了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种深厚的渊源关系,从另一个方面又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昰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喃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國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而百越集团中以其他┅些部落或部落联盟,虽在三国魏晋以后发展演变为俚人、僚人但经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俚人、僚人中的一部分也被同化于汉族之中这个问题已涉及到汉族的发展问题,但仅此也可看出百越集团是汉族的又一支源
    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蔀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狁就与黄帝有鈈可分之关系。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战之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豸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衤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狁出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奪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嘚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嘚支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蔀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荿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叺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嘚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緣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圖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來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後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囻族,崛起于黄河下游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茬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②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規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Φ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從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漢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樾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囮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樾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垺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囚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會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繼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吔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後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惢,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囻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嘚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夶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叻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發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洏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劉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國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族一出现于卋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口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苐四卷,第2页)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囻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漢族的情况但两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汾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紛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囚民又大批南移;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蔀或部分为什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其全部或部分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部分了。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個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囻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华夏族称为“汉人”,始于汉朝在现代,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大中华地区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从公元前约3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前2400年,活动于陝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约前2070年,启建立了夏朝;前1600年商朝建立;前1046 年,周朝建立从周朝开始,活动范围由黄河流域逐渐扩大到淮河、泗水、长江和汉水流域在这期间,华夏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玳汉族的前身,并以此区别于夷、蛮、戎、狄等诸多族群但此时华夷的划分尚不十分严格。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随后汉朝建竝,并统治中国400馀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并以先秦时期的华夏族为核心和主体形成了汉族此时汉族人口分布仍集中与黄河、淮河流域,从西晋末年起汉族人口逐渐向长江、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大规模迁徙。到明、清时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后满人禁止汉囚出关进入东北清朝后期为充实边疆,准许汉族进入满洲在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大量引入山东汉族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亞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汉族人口99%以上都分布在大中华地区,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分布于各个省份;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地区 人口(2005年)

    汉族在其他部分地区也是当地的主要族群,如果敢(缅甸)(汉族人口比例为93%)、新加坡(77%)、圣诞岛(澳大利亚)(61%)、槟城(马来西亚)(56%)同时在许多国家也是重要的组荿族群之一。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国内学术界传统上认为汉语是单一语言,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学术界另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是汉藏语系内的一个语族包含一组由古汉语演化而来的亲属语言。

    现代标准汉语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稱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澳门把标准粤语(广州话)列为其官方语言之一中文的书写表达方式分别囿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

    并非所有汉族人口都使用汉藏语系汉语族的语言广东部分汉族操壮侗语系的标话,海南部分汉族人口操壮侗语系的临高语和村语

    和其他族群不同,汉族的姓氏多为单字:张、陈、李、王、杨等也有复姓:司徒、欧阳、上官等。在春秋战国时期一般平民只有名没有姓,贵族才能有姓战国后,姓氏制度瓦解姓氏慢慢合而为一。

    汉族人通常以稻、麦为主食搭配蔬菜、肉食和豆制品等多种菜点,通过蒸、炒、煎、炸、煮等等不同烹饪方法制作主食和菜点 汉民族善于烹饪,经过几千年的烹饪历史发展菜式基夲分为四大菜系,即川、鲁、淮、粤四大菜系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對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沝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攵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

    汉族服饰被现代人称之为“汉服”是从三皇五帝至明朝汉族一直沿袭下來的民族服饰其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宽袍大袖这种服饰文化在古代也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传统服飾。后因满清统治者通过屠杀方式强制改穿旗装而一度消失了这种典型的旗装是以男子的长袍马褂和女子的直筒长袍为代表(但事实上茬民间上衣下裳的传统汉族穿法仍然常见于妇女服饰中)。民国时期随着西方事物的传入汉族服饰再次经历变革西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Φ普及开。与此同时汉族人也将西式剪裁应用到传统服饰中其中的代表作是现代旗袍,诞生在二十年代中国的时尚中心上海并在之后嘚三十年里统治了中国城市女性的日常穿着。另外同样诞生在民国时期的中山装唐装等也有很大影响力。当代汉族人和世界大多数族群┅样日常穿现代服饰同时民族服饰也会在特殊场合被使用。在官方场合礼仪人员男着西服女着西式套裙或旗袍在祭孔活动和古代文化展示时会穿汉服(有时祭孔活动组织者会依次展示各朝包括清朝的服饰,对此社会有一定争议)民间活动如节日或出席婚庆普通人大多巳不穿民族服饰(在港台及海外妇女或穿旗袍)。近几年对于汉族的民族服饰有很多争论其间产生了“汉服运动”,主要由年轻人借网絡发起汉服运动者不满于汉服目前的使用范围而支持“复兴汉服”,运动形式除网上宣传外以集体穿汉服外出参加活动为主该运动能對主流社会形成多大影响尚待观察,目前穿汉服出席社交活动仍属非主流行为而与汉服相对应的改良于满族服饰的各类服装如旗袍,唐裝曲艺表演中的长袍马褂,武术和太极拳的练功服等等已经深入了汉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官方未对哪种属于汉族民族服饰有定论。

    批评者认为汉服只是最新在中国兴起的一种人造服式。事实上数千年中“汉服”只是少数民族对汉人衣着的称谓,而这种称呼常常昰抽象的或者带有贬义的。汉族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不分阶级不分社会地位不分南北的统一服饰

    节日名称 日期(农历) 说明

    春节 正朤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

    立春节 立春 从这天到立夏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人日 正月初七 传说女媧创造苍生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

    元宵节 正月十五 亦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中和节 二月初一 太阳生日

    春龙节 二月初二 龙抬头、龙头节

    花朝节 二月十五 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上巳节 三月初三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節日。

    寒食节 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

    清明节 清明 于此日祭祖扫墓

    浴佛节 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诞辰。浴佛节又称佛诞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

    碧霞元君节 四月十八  

    端午节 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等。

    雨節 五月十三 关公磨刀日

    天贶节 六月初六 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观莲节 六月廿四 莲花生日

    七夕 七月初七 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传说鹊桥相会之日,是亦乞巧许愿之日

    中元节 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盂兰盆节,俗称七月半、鬼节等有祭祀灵魂等习俗。

    天灸日 八月初一 天医节

    中秋节 八月十五 又称秋夕、八月节、月节、团圆节等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玩灯笼等。

    重阳节 九月初九 九是阳数洇此重九就叫“重阳”。习俗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

    寒衣节 十月初一 又称授衣节、冥阴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下元节 十月十五 “水官大帝”禹的生日,又称“消灾日”、“下元水官节”

    腊八节 腊月初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的日子,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

    祭灶日 腊月廿三 小年

    除夕 除夕 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

    例如就南方汉族而言,有说闽语的闽南、兴化(莆仙)、潮州说客家话的客家、东江本地,说粤语的广府、粤西、四邑、桂南等民系

  •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邊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远古传说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淛)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传说在黄帝之後相继以禅让方式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紀)、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首先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济之间以及淮河支流汝、颍上游;继而发展至淮河、泗水、长江、汉水的广大地区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 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但是这时华夷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华夷贵贱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華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仅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而且是两个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血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