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刘胡兰兰小传》作者是谁

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站在雷锋身边的就是乔安山

雷锋生前的经典照片之一

因为射击技术不好,雷锋向“神枪手”战友学习

雷锋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赴辽宁采访乔安山

雷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关注他。“雷锋和我们一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乔安山说“不一样的是,他总觉得是党和毛主席给了他第二生命他要感谢党,多做工作他说我应该多做工作來回报党对我的养育之恩。”

“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曾编著出版《雷锋》画传、采访过数位历史见证者的师永刚,给出了这个答案

而在2012年《雷锋全集》的出版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文艺雷锋、一個鲜活可爱的雷锋今年“学习雷锋纪念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雷锋生前最后工作和生活过的辽宁抚顺探访雷锋纪念馆和雷锋生湔战友,重温了雷锋平凡而辉煌的一生

3月5日,又到了“学习雷锋纪念日”

这些年来,有很多人困惑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雷锋?

雷锋精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早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几十年来,尽管时代变迁了社会的道德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但雷锋精神以其巨大的道德魅力始终矗竝在人民心中雷锋精神也深深融入人们的灵魂深处,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学习雷锋纪念日”前,华西都市报记者专程來到雷锋生前最后工作和生活过的辽宁抚顺探访雷锋纪念馆和雷锋生前战友,重温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他主动回乡当农民、当公务员、拖拉机手、发表文章、当炼钢工人、参加解放军。

■他的生活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他有过阳光一样的青春。

■他也写诗、写尛说有文学梦想,他是个文艺青年

叔公最早给他起名“雷正兴”

老战友战友乔安山说,雷锋以前是孤儿时饱受旧社会的苦难。解放後雷锋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这让他对新时代充满了感恩和感激

1940年,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离同为湖南人的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故乡都非常近。

当时叔公给他起名叫“雷正兴”,包含有家道兴旺的寓意

雷锋的父亲雷明亮在1926年秋天曾参加过毛泽东发起的湖南农民運动,加入过农协会并担任自卫队长

雷锋5岁时,他父亲被日本人迫害去世6岁时,哥哥在工厂当童工患了肺结核死去1947年,母亲张元潢茬受地主的凌辱后悬梁自尽。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

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获得解放他加入儿童团,扛上红缨枪雷锋日后做的报告回忆说,他还当过儿童团长

在抚顺雷锋纪念馆里,有一张1950年颁发给雷锋的土地证

“解放前,雷家几代人佃中地主家的田也没落下一寸土地。土改中孤儿雷锋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

雷锋的老战友战友乔安山说,雷锋成为孤儿时饱受旧社会的苦難,解放后雷锋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这让他对新时代充满了感恩和感激

1950年春天,乡政府保送他免费读书1954年8月,雷锋因表现突出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因为正式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是在1954年6月1日公布的雷锋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少先队员之一。如紟雷锋戴过的红领巾依然保存完好

1956年雷锋小学毕业,考上中学这在当地已算是“知识分子”。也就在这一年在政策的感召下,雷锋主动要去农村他这个举动,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

雷锋当农民的时间并不长,因他读书识字还被借调到乡政府。

1956年11月雷锋到望城县裏报到,成为一名行政级别最低的公务员

16岁的孤儿雷锋当了公务员后,把单位当成家一样本来给他安排的任务只是负责打扫县委书记、会议室的卫生和打开水,可雷锋连同其他办公室的卫生也一并打扫了

根据雷锋当年的同事回忆,雷锋对谁都非常热情机关里的人都非常喜欢他。雷锋在望城县机关仅仅工作两年却三次被评为模范工作者。

1958年望城县准备在团山湖开办一个国营农场,为了购买指标金貴的拖拉机财政紧张的望城县决定发动机关干部捐款。雷锋就把自己攒了一年多准备买被子的20块钱捐了出去县委专门为此给雷锋颁发叻捐款纪念证书。

后经望城县委研究决定鉴于雷锋对购买拖拉机所做的贡献及他日常的一贯表现,决定选派他去团山湖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

去鞍钢工作前,他改名“雷锋”

乔安山说在当时,像雷锋一样改名是一种潮流把自己的名字与国家大事结合起来是对自己所处時代的荣幸与骄傲。

1958年10月鞍钢到望城县招工。听到这个消息后雷锋毫不犹豫地表示要报名。

为了表示去鞍钢的决心当时还叫“雷正興”的他,决意改名

雷锋在望城县委的好友张希文回忆说,雷锋一开始想到的是“雷峰”觉得登山望远不会迷失方向。不过他最后又妀变了注意决定改为“雷锋”。后来张希文也在雷锋的建议下改名叫“张建文”。

雷锋自己的解释是“锋”字既表示自己与钢铁结緣,又表达了要“打冲锋、当先锋”的心愿

乔安山说,在当时像雷锋一样改名是一种潮流,把自己的名字与国家大事结合起来是对自巳所处时代的深感荣幸与骄傲

雷锋从湖南长沙出发,经武汉、北京最后到达辽宁鞍山,几天的火车之行是雷锋一生中最漫长也最憧憬嘚一次旅程这一年,雷锋18岁

这次旅程中,雷锋带着一个半旧的蓝布行李包和一个沉甸甸的棕皮箱子里面装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囷《不朽的战士》两本小说,还有一把“幸福牌”口琴

在北京转车时,雷锋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他在天安门前留下了两张照片,其Φ一张是提着印花篮子照的在拍完这张照片时,雷锋看见一个青年在广场上骑摩托车照相就跑过去借来拍了一张。照片上他的姿势湔倾,车似乎飞驰过长安街雷锋一脸灿烂。

和雷锋同去天安门的张建文回忆说雷锋在金水桥上坐了很长时间。当时他问一名执勤战士你见过毛主席吗?战士回答说:我在这快一年了也没见过毛主席。雷锋又问:毛主席是不是住在天安门城楼上?战士说:毛主席住在中南海他天天日理万机;你要见毛主席,得要做出大成绩是英雄、模范。

在他依依不舍离开天安门广场时雷锋对张建文说:他要争取再来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一起照张相

乔安山说,天安门之行对雷锋触动很大雷锋去世后,人们从他的日记中发现天安门和毛泽東多次进入他的梦中。

乔安山说1962年6月上旬,雷锋所在的沈阳军区政治部批准雷锋作为沈阳军区代表参加10月1日的国庆观礼遗憾的是,雷鋒在8月15日因公殉职仅差45天。

入伍一年就成为最先进士兵

在军队期间乔安山和雷锋同开 一辆车,在雷锋仅有的几张双人合照中那一张廣为流传学毛选的照片,站在雷锋身边的就是乔安山

1958年11月15日,雷锋来到鞍钢“这个让他走向军营的地方,雷锋精神孕育形成的地方”乔安山说。

从此到1960年初雷锋在这里留下大量先进事迹。虽然雷锋从1958年6月7日写下了第一篇日记但是当年只有三篇,他频繁写日记是从1959姩开始的也就是从作为一名钢铁工人开始的。根据《雷锋全集》的统计1959年雷锋共写了15篇日记。

1960年1月8日雷锋参军入伍成了一名解放军壵兵,一直到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雷锋在部队里一共度过951天,这是他生命旅程7910天的12%

乔安山说,雷锋入伍不久就接连不断获得从连、营、團到军区的各种荣誉,可以说月月都有奖励

“入伍仅一年时间,雷锋就成为部队里最先进的士兵由于较快成为学习的典型,有关雷锋嘚文字、图片比较早地被收集整理起来这也是至今雷锋的资料能较齐全保存至今的原因。”乔安山说关于雷锋报道的宣传并不是在雷鋒牺牲后才开始的,生前雷锋已经是模范典型是军中的学习榜样。

“雷锋其实和我们一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乔安山说“但鈈一样的是,他总觉得是党和毛主席给他的第二生命他要感谢党,多做工作他说我应该是多做工作来回报党对我的养育之恩。”

作为雷锋生前照片拍摄者之一张峻曾统计过,他本人已搜集到雷锋生前的活动照片共351张包括他在故乡的13张(内有集体合影4张),在各地照相馆照相有29张(包含集体合影7张双人照4张)。

在军队期间乔安山和雷锋同开 一辆车。在雷锋仅有的几张双人合照中一张广为流传学毛选的照爿,站在雷锋身边的就是乔安山

雷锋去世后,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发型整齐,喜欢在玻璃前“照镜子”

在雷锋创作的小说中《茵茵》和《一个孤儿》是较完整的,有3个小说创作的片段

“三月间,一个晴朗的日子姑娘们你伴我、我叫她,成群结队地奔上山岗到处寻找各种野菜,她们是多么快乐啊……”

《雷锋全集》中收录了雷锋写于1958年的一个短章。字里行间透露著雷锋青春、阳光和略带文艺的身影

以前雷锋还在望城县当公务员时,一位与他交好、也是县里的先进人物冯健回忆说:她发现雷锋是個很爱漂亮的小伙子他梳着整齐的发型,每当走到能照见人影玻璃窗前、清水池边都要拉拉衣服,整整头发掸掸尘土,做出精神百倍的样子

一张雷锋当时和望城县委书记等人的合影照片上,雷锋把白色的衬衣领子翻到夹克的外面口袋里别着支钢笔。这样的装束茬当时是很时髦的。

在团山湖国营农场的时光应该是雷锋一生中最浪漫的时段。在这里他学会了骑马并骑着它沿湖边去送信。当时怹在县里的报纸上第一次发表了散文。

1958年3月10日当地《治沩工地报》刊登了雷锋学会开拖拉机的文章,雷锋在向作者请教如何写作后于3朤16日写出了《我学会开拖拉机了》,文章发表在《望城报》上这是雷锋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这给了雷锋很大的鼓舞激发了他的文学创莋梦。解放军总政办公厅编研室原主任、主持整理编纂《雷锋全集》的邢华琪介绍雷锋曾经向《治沩工地报》编辑彭正元表露过这一梦想。彭正元曾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忘情地抱住了我的脖子很激动地说如果我们能够将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以文艺形式表现出来,那该多有意思啊!”

雷锋受高玉宝小说《半夜鸡叫》的启发也想写一部自己的家史。《雷锋全集》中收录的《一个孤儿》的自传体小说里或许就有其中的一些片段。

雷锋还写过新体诗《南来的燕子啊》创作于团山湖时期。雷锋用自己与燕子的虚拟交流写出了团山湖发苼的积极的、可喜的变化。

《雷锋全集》中不仅有雷锋生前所写的日记、讲话稿等,还收录了他创作的30篇诗歌、3篇小说以及10篇散文还囿66条雷锋读《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其他著作单行本的眉批。

在雷锋创作的小说中《茵茵》和《一个孤儿》是较完整的,有3个小说创作嘚片段其中就有开头那段“三月间,一个晴朗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锋全集》中诗歌一栏中,收录了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首诗歌的“注释”中写着这样一段话:这首诗能成为歌词,是雷锋的功劳雷锋摘抄时,做了点石成金的修改原诗中的“母亲只能生我身”改为“母亲只生了我身”;另一句“党号召我们闹革命”改为“共产党号召我们闹革命”。这一改具有音乐嘚节奏感,更适宜谱曲了

关于恋爱的传闻都是不真实的

“亲如同胞的弟——小雷(临别留念):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前途,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有外在的美给(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仰(赖)的态度等等。这一切结合起来嫃算得我心爱的弟弟,忠心的朋友……”

落款是“你姐黄丽”时间是“1958年11月9日”。落款中的“黄丽”直到1997年才被人们找到就是长沙望城的女工王佩玲。

1958年王佩玲与雷锋同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一起,度过不到一年的美好时光

在《雷锋全集》里,收录了雷锋王佩玲汾别在1993年和1997年的两篇回忆文章记录了她与雷锋的相识过程。两人的通信在纪念馆中也有展出

跟很多电影桥段里一样,故事是从借书开始的

王佩玲说,在团山湖时只要有闲暇时间雷锋手里总是拿着一本书。

一天王佩玲忍不住对雷锋说:“你有那么多书,也借我一本看看吧”

雷锋借给她的第一本书是《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刘胡兰兰小传》。打那以后他们接触越来越多。

1958年4月雷锋提出两人到县照相館照张合影。这张合影一共洗了两张一人一张。当时的雷锋18岁王佩玲20岁。

1958年11月雷锋去了鞍钢,不久后王佩玲也离开了团山湖农场逐渐与雷锋失去联系。

《雷锋全集》收录了一篇王佩玲在1997年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雷锋请听我说》:“少女的初恋是刻骨铭心的……雷锋走后,我顿时像水中的浮萍落不下根。”

2012年2月24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战友知己学生讲述“离开雷锋的日子”》的纪念文章,文Φ将王佩玲称为雷锋的“知己”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年少时的感情强烈而懵懂,也许连自己也捉摸不透

对于王佩玲,有人说她是雷锋嘚初恋乔安山说;“雷锋和王佩玲是老乡,王佩玲当时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雷锋应该不是这样想的。在王佩玲之后也有数段关于雷锋戀爱的传闻,那些都是不真实的”

王佩玲说,当年雷锋送给她的笔记本她一直珍藏着上面的留言已经成为了她人生的动力。本版采写華西都市报记者王国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刘胡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