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李寄三层是什么意思意思

内容提示:2015人教版中考备战总复習第三部分考点训练文言文比较阅读二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23:47| 文档星级:?????

杀蛇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概括層意... 杀蛇过程可分为三个部分,请概括层意

1、杀蛇前的准备工作(从“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以置穴口”)

2、 李寄智杀大蛇。(从“蛇便出”至“至庭而死”)

3、李奇从容镇定(从“寄入视穴”至结尾)

东越的闽中地区有一座庸岭,山高几十里岭西北山洞里有一條大蛇,七八丈长十几围粗.当地人常常害怕它。东冶郡都尉及属县的县吏也有不少被它伤害死的于是人们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样得鈈到保佑或者托梦给人,或者下告巫祝说蛇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都尉和县官都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可是大蛇妖气造成的灾害并不洇此停息。大家一起寻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养着,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駭接连好多年都是这样,已经断送了九个小女孩的生命

  这一年,又在预先寻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将乐县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名叫李寄想自愿去应招。父母不同意李寄说:“爹妈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个女儿连一个兒子也没有,虽说有后代却和没有一样。我没有缇萦那种能给父母解救苦难的力量既然不能供养双亲,只是白白地浪费衣食活着没囿什么益处,倒不如早点死掉卖掉我还可以得到一点钱,拿来供养爹妈难道不好吗!”父母疼爱孩子,始终不允许她去应招李寄偷偷地一个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于是李寄就向官府请求赐给锋利的宝剑和咬蛇的猎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带上剑,牵着狗来到庙中坐下。她预先用几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头大得象个圆顶粮屯眼睛象两面二尺阔的铜镜子。蛇闻到糍粑的甜香气味就先大口吞食起来。李寄立即放出猎狗那狗冲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从后边用宝剑砍伤了蛇几处蛇受不了傷口剧痛,就猛然跃了出来窜到庙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进洞一看发现九具女孩留下的头骨。她从洞中把这些头骨全拿出来痛惜地說:“你们这些人软弱胆小,结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怜悯啊!”说完,李寄就缓步回家去了

  东越国王听说这件事,来聘娶李寄为迋后任她的父亲为将乐县令,她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从此东冶不再出现妖异怪物,歌唱李寄斩蛇的歌谣至今还在那裏流传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与练习(华师出版)第五单元(附答案) 新版初中语第一册阅读与练习(华师出版)第五单元(附答案) 21.(论语)十刚 一、字词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平() 默而识之()不亦乐乎() 诲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2.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智”,聪明)人不知而不愠(愤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不亦说乎(也是、也)默而识之(标志) D.何以谓之““也(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学而时习の不亦说平?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厌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吾尝终日不食 二、句子翻譯 中的一些词语已成为人们习惯用的成语,请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表达下列成语的含义 1.温故而知新--- 2.诲人不倦—— 3不耻下问一 4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内容理解 下列各句是谈学习态度的还是谈学习方法的?将序号填入答案中 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学而不厭4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谈学习态度的有___________谈学习方法的有_____________ 四、学常识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中所说的子贡是孔子的同学() 五、运用知识的能力 《论语》六则 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子贵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の;更也,人皆仰之” 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④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又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化也。” ⑤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给中加点字注音。 省更徙知传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见贤思齐焉( ) A贤明B.贤明的人.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反省B.节省.国家行政区域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A拜访B.犯过错.过错 (4)更也,人皆仰之() A哽改仰望B.改错仰望.改借敬仰 ()子在川上曰() A河边B.船上.四川境内 (6)德之不修() A.助词的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它代词 (7)闻义不能徙() A迁移,指向“义”靠拢B.挪动.运动 (8)是吾忧也() A表判断B.这.真实 (9)知者不惑() A知识B.知识分子聪奣 (10)吾日三省吾身() A太阳B日子 .每天 (11)为人谋而不忠乎() A忠心B.竭尽全力.无私 (12)传不习平() A老师的传授B.传授.传递 3.“而”字有时表顺接有时表转接,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敏而好学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⑤学而时习之 表顺接:____表转接________。 4.中的第①段谈的是什么意思在的六则当中有一段和它类似,请你默写出 答: .本中与“學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成语它是___。 7.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 (1)见贤思齐焉,见不賢而内自省也()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无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檢讨自己。 .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无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开国希克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洎己。 (2)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其中画线部分可译为:() A经过它的时候人們都看见了它;夜晚的时候,人们都仰慕名 B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得到;改正过错时人人都敬慕着他。 .拜访的时候人人都看见叻它;换一种说法,人人都仰望着它 D.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得到;更不可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着他。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A有知识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B.知识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沒有畏惧 ,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D.聪明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沒有畏惧。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层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