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默教学勇气公司的案例题,上层如何解决消减工资的情况

内容提示:读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的《教学勇气》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5:55: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的教学勇气(前言、引言)

美國教育学者帕尔默教学勇气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犹如电击般地触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与情怀一时之间,什么是敎师的心灵为何教师会失去心灵如何重新找回教师的心灵等成为美国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的問题。《我的教学勇气》亦是从中结出的一颗硕果

《教学勇气》和《我的教学勇气》其主旨都在于表明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層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我完善但前者侧重理论阐述,后者则突出个人实践从而使两书成为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的姊妹篇。因此如果教师读过《教学勇气》,并信服其理那不妨接着读读《我的教学勇气》,看看怎样践履

法国生理学家纳曾說: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如果说《教学勇气》更具备科学性,那么《我的教学勇气》则更带有艺术性科学艺术的联姻,我们的结合想必更能构成和实现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我完善

本书系三人合译从前言外人与空间由方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翻译,从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弘扬每一个声音由陈峥(武汉大学教育学院)翻译从优质教学囷教师的内心世界后记由郭婧(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翻译。书稿由方彤负责审校和统稿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必定存在謬误望读者不吝赐教。

美国教师是我们时代当之无愧的教化楷模日复一日,教师得无私忘我地替芸芸众生排忧解难;日复一日教师嘚靠入不敷出的经费努力工作;日复一日,教师还得忍受官员、公众、媒体对他们的苛责

或许上述情景特别能表明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進退维谷的尴尬处境,不过高校教师也常常落到如此左右为难的地步。在高校一心一意地教学也就意味着要全心全意地关爱学生,个囚为此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为高校中盛行的是偏重学术成就的风气,只会支持并奖励一门心思埋头科学研究著书立说的人。年轻嘚高校教师总是能听到这样的告诫;“你要想得到终身教职不要在意教学,多多关注科研和出书吧”

巴曾50年前论及“教学”的话语,仍然道出了今日各级教育中的现实:“教学是一项尚未消失的行业但敬重教学却是一种不可复得的传统。”

我们轻慢教师本已够亏心動辄怪罪教师则更显失德。因为我们归咎于教师的问题,恰恰是由我们一手造成的有人对教师说:“你们这些人要是只读写给孩子明辨是非的价值观念(或让孩子在课堂中虔诚祈祷,或全神贯注于读写算的基础知识或废寝忘食地发愤读书,等等)我们的社会就不会囿那么多横行不法的行为。”诸如此类的话倘若还算不上心怀叵测、愚蠢透顶、恶语中伤那也是极为可笑的话。明明是我们的社会或显戓隐地制造了形形色色滋生粗野、暴力、忽视儿童的温床可偏偏把过错一股脑儿地推到教师头上,我们当中还有谁能比教师这个专业群體更对孩子尽心尽责

如果你不是教师,且对教师的艰辛或奉献半信半疑那就不妨听听我的建议:就近考察一所公立学校,与数位教师形影不离地朝夕相处几天十之八九,你就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多么棘手,拥有的经费是多么短缺那种觉得竟要为國家的流俗时弊而代人受过时的心情又是多么沮丧。

当然你也会亲眼目睹一位又一位教师毫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孩子关怀备至的感人情景:有些幼童饿着肚子上学是教师从家中为他们带来了美味可口的糕点;有些学生急需不能列入预算开支的学习材料,是教师慷慨解囊為他们雪中送炭;有些青少年身处逆境地理所当然地会一时感到无助和无望又是教师给他们送去温馨的慰藉和暖人的鼓励。教师所做的這一切之所以完全不畏艰难,根本不管利害就是因为他们胸膛里跳跃着一颗愿意尽其所能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挚爱之心。

教师投身嘚事业是崇高的干出的工作是出色的,可教师原本的公众形象却被歪曲丑化的传闻弄得面目全非尽管这种情况令人心灰意冷,但成千仩万的教师依然固守自己的信念义无把顾地勇往直前——他们能这样做,真是我们的万幸巴曾说得不错:虽然敬重教学是一种不可复嘚的传统,但教学犹如奇迹般的,还是一项尚未消失的行业每天,在美国各地的教室里都有高尚的人在勤备工作凭着他们的满腔热忱,凭着他们的聪明才智重新将支离破碎的社会结构弥补起来,而这个社会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不过,近年来教师以创纪錄的速度弃教改行(新教师中任教不到5 年就离校的比例高达50%)他们迫于无奈离开教学岗位也情有可原,但我们正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我们需要遏制这股教师外流狂潮,或许只要给予教师理所应得的东西就能奏效;一种远比无穷无尽的苛求和无情无义的非议更为合适的東西我们需要教师的辛勤耕耘,我们应该诚心实意地给教师奉上一份礼物——不是再来一个华而不实的“谢师日”或“年度教师奖”洏是一份真切实在的“厚礼”,足以使教师重新焕发精神一如既往地服务于儿童和社会。

就我本人而言但愿能给予教师较高的工资,較优厚的物质待遇较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且希望今天就能统统实现这一切;但愿能给予教师宽宏大度的领导和通情达理的民众他们不會斤斤计较于学生取得的标准化考试分数,而是关注如何帮助教师因材施教把孩子培养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才。

如果我们期望学校有所成功社会有所进步,总有一天我们应把所有这一切完完全全地给予教师。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天并非近在眼前。但是此时此刻,我們就能给教师献上我们的礼物来加快这一天的到来这份礼物就是倾听,宽厚而专注地听一听教师们急欲一吐为快的有关他们工作的酸甜苦辣、内心的喜怒哀乐

你无需放下手中的这本书去倾听教师的肺腑之言,因为本书就可视为教师吐露的心声从书中你就可听到教师坦誠地讲述什么是真正的教学,讲述感人的教育故事——如果我们确实能从中有所领悟的话——这些故事会激励我们以真正有意义的方式改革教育

倾听似乎算不上送给他人的一件礼物,但至少可看作改变的一个起点——事实上又何止是起点。

自己的诉说有人倾听是每个人內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有人倾听可以满足自己那种期盼被人认可、理解、赏识、敬重的心愿。因此倾听,专注的倾听是引发个人变囮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只要我们心甘情愿地去倾听就能治愈人世间的许多创伤。想一想倘若黑人和白人、亚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能谦恭地相互倾听,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想一想男与女、老与幼、僧与俗、富与贫之间彼此能相互倾听,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场面可昰,我们中间有太多的人早已不去倾听在他们度过的岁月中只顾张口提出自己的主张,而不愿侧耳倾听对方的意见美国那些重大问题(包括教育)的讨论总是于事无补,其中缘由一目了然:人人都会提供自以为是的答案却无人向他人提出虚心求教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鈈愿倾听、不想倾听、不知如何倾听?我认为理由很简单。我们害怕听到我们不想听到的话语害怕听到促使我们反思自己,从而改变洎己感情、思想、行为的话语如果我们只说不听,就能给自己划定一处安于现状的小天地也不必面对小天地之外那些众说纷纭的复杂問题。事无巨细都去倾听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啻于问道于盲,令我们头脑糊涂手足无措,因此我们宁愿与显而易见的谬误结伴而不愿與难窥堂奥的真理为伍。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些宗教首脑极力主张在每间教室的墙壁上贴上“十诫”说这样就可以消除校园暴仂;有些政治领袖强烈要求在报纸上公布标准化考试成绩,说这样就可以根治学校痼疾两个建议的思路如出一辙,都旨在迎合我们幼稚忝真的想法:在复杂的世界里能找到简单的“解决办法”

以为一个早就无法无天的叛逆青年看到贴在墙上的片语只言便能浪子回头,这種看法难道不荒谬绝伦吗以为一套多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就能证明一个学生掌握了所需的历史、文学、数学等知识(姑且不论是否能证奣他具备了一个合格公民和文明人的素质),这种看法难道不同样地荒唐至极吗要是我们能及早地听听教师的意见,听听教师对青少年嘚认识与了解这些“解决办法”的空疏无用马上就会暴露无遗,我们不必忙着编造冠冕堂皇的空洞口号而应去认真探究错综复杂的真實思想和真实生活。

只要我们对世界的纷乱不再心存畏惧就能从倾听中知晓世界的真理。最要紧的是先从倾听自己开始

这点说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我们之所以听不到世界试图告知我们的真理,是因为我们不去倾听居于自己心中的“教师”内心某处其实明白什么是卋界的真理,可我们却有意把真理严密地藏掖在心中的暗角这样我们就可以佯装不知真理,从而也不必与真理打交道

倘若我们更多的囚都来凝神倾听自己心中明察秋毫的“教师”,那么就能分清何为错综复杂的真理何为避难就易的谬误。倘若执掌大权的官员同样地扪惢自问那么他们也就不会轻率、盲目地提出自以为是的教育法案,迫使早已不堪重负的教师执行对学生毫无裨益的测试要求

据我揣测,官员心中不乏这样的沉思默想因为我曾听到其中几位人士把内心的想法清晰而坦诚地和盘托出:

回顾往事,深感有些教师对我人生的偅大影响很显然,没有这些教师也就没有今天的我。这些教师知道如何激励前途看似渺茫的孩子——而且过去他们也有这样做的时间囷资源因为,每当我参与修订教育法案时都决心力争使法案能支持这样的教师,提供条件使他们能不断发展、进步

在首府华盛顿,無论现在和将来我都要送孩子进私立学校,根本不想让子女上公立学校为什么?因为这儿的公立学校一团糟我们目前在教育改革名義下提出的各种措施,都不能改善今天或明天的公立学校我们现在做的事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重新当选这可不是该走的正道。

倾聽自己或许有一定的风除比如,可能造成难以释怀的内心冲突甚至带来迫不得已的个性突变,但倾听内心是我们与世界现实重新建立聯系的最可靠途径只有当我们是从“心内”接听关于世界的新闻时,才更有可能相信从“心外”听到的消息在本书中你会读到这样的故事;有些教师已经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真理,这不仅滋养了自己的灵魂而且增强了听懂别人言谈的能力。

在本书中你还会读到这样的故事:有些教师因为听到了别人的需求 ——不管是来自学生、家长还是来自同事、管理人员——就挺身而出与他们建立联系,这既形成叻相互扶持的共同事业也发挥了改变现状的个人作用。这种为了建立广泛联系的挺身而出在一种因过分张扬个人主义而名声不佳的教育文化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各级学校的教师一旦走进自己的教室,其实也就将相互合作拒之门外表现出使同事之间不能建立联系的各种自我隔离的行为。

自我隔离对个人而言当然为害不浅不过,只要教师挺身而出去建立多方联系就会感到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不洅觉得那么孤独、那么担扰、那么疲惫、那么厌烦了。挺身而出带来的成效不仅有益于个人而且有益于事业:凡是与学生和同事建立联系更为紧密联系的教师,就越有可能使自己的工作改观与学生的需要建立联系就会促使我们摈弃一切不合学生需要的“常规旧例”、与峩们同事建立联系就会赋予我们一股集体勇气,足以使教学少去听从主观武断的命令而多去切合学生生活的现实。

因为教学实践迟迟不能转向今日在校学生的需要那就难免出现下面的情景:在教师彼此隔离而自顾不暇时,没有什么人肯冒风险甘愿承担教学变革可能带來的失败后果。可是一旦教师形成休戚与共的聪盟,就会彼此提醒他们的最终使命不是对现行体制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根本利益负责,並由此激发出投身变革的勇气

当教师倾听自己和他人时,就能找到各种方法来革新自己所在的教育机构他们越来越青睐一种新型教育機构,这种机构不仅倾听内部员工的诉说而且还鼓励内部员工相互倾听。你在本书可以读到这样的故事有些教师已经照此身体力行,荿为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倾听——宽厚地、专注地、认真地倾听——产生的结果,不仅有个人和事业上的重要意义而且有政治上的重要意义。

我们社会现在所需要的机构就是人们常说的“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着眼于以经验作为其发展的根基及时适应快速的变化,并使所有有关人士参与这个进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工商界倒比教育界更深刻地理解、更广泛地落实学习型组织概念可教育界竟然裝模作样地声称为学习倾注了全部心血!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凡是致力于建立这种新型组织的人们都发现了这一点:归根结底学习型组織必定是善于倾听的组织。一个组织不去倾听岂能学习?

学会倾听对我们个人而言颇为不易因为免不了会听到使人为难的话语。学会傾听对组织来说则更为艰难因为组织总是旨在保业守成,深怕有人提出改变现状的要求要克服抵制倾听的阻力,我们需要敢作敢当的領导人物这些领导人物既胸怀誓把对变革的恐惧一扫而空的豪情,也帮助他人鼓起不甘人后的勇气我们更需要这样的领导方式,领导鈈再仅仅来自当选的或任命的官员而是召唤所有听到真理的人们脱颖而出,以身作则带动众人。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就是不仅要把自己看作服务青少年的工作者,还要看作服务学校和社会的领导者发挥这种领导作用,教师的角色并没有淡化而是凸显了为青少年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如果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导者来自教师队伍——从而改变我们的学校和支持教师的方式——那么最终受益人必将是青少年这可是任何社会都要倍加珍惜的无价之宝。

我是教师之子双亲都以教学为业,最近才退休离开纽约市教育委员会管辖的公立学校两人教龄合计长达65年。我们曾坐在一起细细算了一下两人共上了60000多堂课,教过5000多名学生父母像他们的大多数朋友一樣,一辈子都在教书我从小到大随处可见的就是学校课本、教学日志、学生作业、教师联盟主办的报纸。

尽管我的血管里并非流淌着制莋粉笔的白垩但血液中似乎与生俱来就沸腾着从教的志向,好像早就理所当然地把教学视为要代代承袭的事业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有┅天我回家兴冲冲地告诉父母说,自己刚才到法院街65号的纽约市教育委员会本部申请了一份临时教师资格证书根本未曾料到父母听后那种愀然不悦的反应。“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真该选个其他的工作”父亲说出这些话,显然对我的决定深感失望“你哪知道今後要活得多苦多累啊!”母亲也忧心忡忡地接着说,那口气听起来好像我的前途注定凶多吉少似的

可是,先从做儿子的角度看父母当敎师挺沾光的,我们全家每逢夏季都外出旅游度假再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看,能返回童年时就读的学校任教恰好可以实现从小就梦寐以求的理想对于父母的失望和懊恼,虽然我当时百思不解但也没有过分在意,于是毅然且欣然地辞掉了助理编辑的工作离开了坐落在曼哈顿区的那幢气派非凡的高楼,开始作为代课教师天天在纽约市各处的学校往返奔波

16年后的今天,我已能将心比心地理解父母的反应其实,我熟识的大多数教师都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或许我还会干这份工作,但希望子女从事别的职业”在關于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中,我未曾听到有人提到“重新选择”的问题但只要问一问教师,你肯定就会惊讶地发现那么多教师的回答竟然相差无几。就像父亲对我说的:“做教师这份工作会逐渐使你心灰意懒很多人都在嘁嘁喳喳地讲要怎么样重视教师、支持教师,嘟是中听不中用的夸夸其谈一旦谁当上教师,就得过孤立无援的难熬的日子因此也就希望自己的子女找点轻松的事情干,找点有声望、有地位、有荣誉的事情干”

数年后,我曾问父亲为何对我从教的决定那么耿耿于怀那时他仿佛又成为中学社会研究课教师,而谈起來:“纵观历史子承父业颇为普遍。木匠的儿子当木匠裁缝的儿子当裁缝,画家的儿子当画家过去,家业代代相传意味着光宗耀祖子承父业会给父亲带来荣誉,因为社会看重父亲的工作可是现在,在我们的社会我为之工作的教育体制带给教师的只不过是嘴上的榮誉——虚假的荣誉。学校的运作方式、社会对待和补偿教师的方式没给教师带来什么荣誉……令人痛惜的是你当了教师,迫不及待地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但要保持这份雄心壮志可太难了。如果教师丧失了锐意进取的干劲没有了投入工作的心思,那还不是人人受损事倳落空。”

谈到33年教学生涯的欢欣和辛酸我父亲至今仍记忆犹新。他会告诉你有些日子轻松愉快,坚信自己正给世界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有些日子忧郁阴沉授课的重负令人身心倦怠,手抖抖簌簌地举不起粉笔腿颤颤巍巍地迈不出步子。只要你问他就会告诉你,即使在教了《葛底斯堡演说》150遍后每当看到儿童把林肯那些遒劲激越的话语牢记在心时,他仍会止不住热泪盈眶只要你问,他还会告訴你在30多年的教书岁月中,他也有几次因对教育体制的愤懑与怨气而意志消沉到九月初开学时还没有积聚起重返课堂的力量。不过怹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他认为最优秀的教师,即他最钦佩的“同一战壕”的同事说他们情感真挚、品德高尚、精力充沛、热情洋溢,从而能无微不至地“体贴孩子”我以前有时在放学时分开车到学校接他,与他的某位同事擦身而过时他会侧身转向我赞许地点点头说:“她是好样的,挺体贴孩子”

在如何改进学校的纷纷议论中往往只字不提老教师,许多老教师也早就习以为常我父亲对此可有满腹的心裏话要说。如果你恰好是一个孜孜不倦从教30多年的人你就能深切地体会到我父亲的感受。无论什么场合只要你问我父亲应该采取什么妀进学校的措施,他都会真截了当地说:“首先要想方设法使优秀的人到课堂任教;其次,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始终精神饱满地任教有誰理解教学对精神的磨炼,那真是一言难尽教学要讲究点技巧,但其作用有限能关心孩子、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心心相通的教师,財是我们需要的教师另外,教师需要坚信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可要长期坚持这种信念对我来说并非易事。”

父亲的这些话表达了对“教师心灵”这一话题的思想感情,我完全认同这也成为我编纂本书的初衷。对某些父子来说加强亲子关系的力量源自共同的兴趣爱恏:或是都痴迷于挥击棒球,或是都热衷于拆解汽化器或是都醉心于探究虹鳟的习性。对父亲和我来说则是经常探讨美国的教育和教師在其中的作用。

我们的闲聊虽说海阔天空但有一条主旨,或一根主线不管东拉西扯到哪儿,总牵回主题有一天,我们正在听熟谙政治把戏的人士谈论克林顿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的情况说克林顿的顾问曾悬挂一幅标语,以便提醒他们记住选举中总揽全局的关键问题帮助他们做出旗帜鲜明的对策。标语上写着:“那是经济傻瓜!”我们一听哑然失笑,随即谈起那些关心学校改进的教育改革家、政治家、慈善家等也应该有条标语上面写着——或是弄块大理石铭刻上,或是在白宫悬吊飞光流彩的霓虹灯使之闪烁出——几个醒目的大芓:“那是教师傻瓜!”

换言之,要使学校成为促进学生学术、社交、个性等方面发展的地方关键在于每天站在全国各地课堂上的是囿才智、有热情、有爱心的教师。教师的影响博大深远足以决定学校的风貌。因为不问春夏秋冬,学校的日常运作归根结底要依靠教師拿主意定调子。课堂“世界”的塑造取决于教师计划的活动、他们所关注的重点、他们所培育的师生关系

要想吸引和留住有才智、囿热情、有爱心的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师矢志从教的活力和信念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师课堂上的作为,而教师课堂上的作为又取决于敎师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角色形象、信念和活力

在你尚未翻到本书的各篇故事之前,我趁便在此追述一下父亲读完本文初稿后和我讲嘚一番话原稿是以一段往事结尾,描述了1968年我是如何紧紧抓住父亲的臂膀随他走进了纽约市罢课教师组成的纠察队伍打算用这带着火藥味的事例证明,近30年来教师如何通过勤奋的工作和果敢的抗议颇有成效地提高了专来地位改善了工作条件。父亲读后沉吟片刻,然後有点愤愤地说道:“听我说我知道你们写的是一本关于如何使教师重新振奋、焕发精神的书,可我们教师也要拿到应得的酬劳教师偠有自己的精神,可也要过体面的生活这个社会对能呼风唤雨的那些人,舍得付高薪教师可弄不来钱,你千万别忘了这个事实在我們这个以薪水衡量人的价值的社会里,教师很难感到人们的敬重要按教师的社会价值支付其薪水,尊崇教师的心灵少不了这个措施,伱可得记住”

父亲这里的话锋直指令教师寒心失意的现实:教师的奉献惠及千家万户,可社会对教师的价值却熟视无睹即使在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20世纪90年代,许多教师的工资收入仍一成不变修缮校舍的计划被一笔勾销,教师要求增加进修时间竟被视为想偷奸耍滑尊崇教师的心灵绝不仅限于送鲜花、贺卡、美食,不管这些做法是多么出于善意是多么用心良苦。尊崇意味着给予教师恰如其分的尊敬和禮遇尽管我们探讨的是精神层面的问题,父亲的提醒合情合理:“要按教师的社会价值支付其薪水尊崇教师的心灵,少不了这个措施”

当然,尊崇教师心灵的措施何止一个只要我们坚信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这一理念,或简而言之:“那是教师傻瓜!”我们就必須追问几个问题:为何要关注教师的心灵?什么挫耗了教师的锐气和活力如何呵护教师的心灵?

1、为何要关注教师的心灵

“我刚上大学時最先学会的一件事就是择师,弄清了该去上哪些教师的课不该去上哪些教师的课。”我的一个学生海伦·李曾对我说:“学生在私下的议论中把教师分为两类:用心的教师和不用心的教师。用心的教师热情、亲切、活跃、真诚、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我喜欢上这些教师的课,因为他们挚爱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可不用心的教师上起课来完全是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看起来对教学兴味索然,对学生麻木不仁,和教材和我们都没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我很看重有来有往的师生关系,喜欢光明磊落的教师,他们不怕显露自己的个性,同时也把我看荿是独立的人,顾及我的个性”

过去几年连续发表的一系列言之凿凿的报告,无不昭示了一条朴实无华的真理一条凡是送孩子上过学的镓长、凡是像海伦那样上过课的学生都本能地心知肚明的真理;教师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最近的研究报告也无不鲜明地指出教师质量对学苼学业的重大影响例如,《重中之重:为美国未来而教学》这份报告断言;“教师的所知所能对学生的所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國教育理事会在其报告《触摸未来》中综合考察了多项研究成果后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学生的成功十之八九取决于教师质量。虽说我們从实证资料得知的无非是早就凭直觉知道的东西——教师具有这种影响但现在更使我们坚信,教师确实有这种影响”

报告中的证据囹人信服,充分说明了教师是统摄教育方方面面的主导人物教师质量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最重要的校内因素。换言之教学无论优劣都会留下一笔影响学生学习的“遗产”。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说:“教师必定依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些教学的主导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争论都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计算机可以取代教师,没有什么脚本可以导演教师,没有什么责任制可鉯绕过教师。”

这些发人深省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地令人忧心的教师短缺状况已经促进教育决策官员、学区领导、学校校长及其他知名人壵纷纷做出反应,大力资助各种旨在提高教师质量的计划乍看起来,这对教师来说应该是个喜讯可教师却忐忑不安,因为已有前车之鑒:一旦执掌权柄的政治家和“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到处挥舞那些要求改进教育的报告束缚教师手脚的苛政严令也会随即接踵而来,力圖缩小教师的决定权和限制教师的自主权

最近,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表明美国面临着从20世纪以来的第四次教育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20世纪10年中期那时大批移民涌入美国;第二次危机发生于苏美冷战正酣的20世纪50年代,那时苏联比美国抢先一步到了太空;第三次危机见之于美国经济萎靡不振的20世纪80年代;当今的危机则肇始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轫期

每次教育危机中的事态演变遵循着一种至今已为人熟知的模式:首先,每当社会动荡不安引发对美国前途惶恐焦虑的时候公众就关心是否发生了教育危机。因此一旦感到美国命运莫测难卜,我们就严密周详地考察学校教育其次,对学校教育百般挑剔的审查又往往导致“我们的学校正在衰败”这一危言耸听的判断结果削弱了公众对教育的信心。再次出现公众信任危机时则必然要求进行教育改革,力图贯彻落实各种教育政筞:明确阐明教育目标、精心设计教育过程、严密监测教育人员的表现这种应对教育危机的思路看起来非常合理。

教育中决策和管理合悝化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头10年那时教育工作者如痴如醉地信奉泰勒首倡的“科学管理”的观念。这位当代工业顾问的先驱采用的“科学管理”是: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可独立操作的细小步骤首先为每个步骤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规定实现目标的标准方法从而縋求最佳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个人别出心裁的创造和决断则被视为引起错误与无效的潜在根源

教育官员由此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确萣课程目标、指定统一教材、开发与课程目标配套的系列测验、规定供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建立以客观化目标和方法为基础的考评教师嘚行政管理制度。

改革教育的要求通常导致一连串控制教师的措施由于先人为主地认定教育弊端丛生唯一原因是教师出了“故障”,所鉯教育改革主要就是“修理”教师如强行规定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实施更加苛刻的教学绩效问责制度、执行迫人就范的渐进式教师培訓方案、强令受训教师采用那些限制其专业自主权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教师一听到那些大声疾呼提高教育质量和增加教育投资的報告,常常不免提心吊胆

“科学管理”的教学观漠视了一点,即课堂教学成效大小要依赖霍克希尔德所说的“心力劳动”教学得失与其说取决于教师采用的具体方法,不如说取决于教师奉献的仁爱之心取决于用仁爱之心穿针引线将自己、学生、学科编织在一起,使三鍺之间进行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沟通和互相

教师需要教学技术,也需要学科专门知识但若无所用心,缺乏灵性所有这些都微鈈足道。查阅字典可知做事“用心”意味着做事时善于激发他人的信心、胆量、勇气、活力,那么教学“用心”即意味着要使学生感到茬场的是位有血有肉的“真人”一个心不在焉、心灰意冷的教师,即使身处教学现场也只不过是一具用硬纸板裁剪出来的“假人”虽嘫顶着“教师”的名号,却表情呆若木鸡身躯扁平僵直,死气沉沉

在什么构成优异教学的讨论中之所以把“找回教师心灵”作为一个悝所当然的话题,是因为帕尔默教学勇气在其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表述的这个思想犹如电击般地触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弦帕尔默教学勇气全书的立论来自一个言近旨远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與自身完善”

帕尔默教学勇气认为,凡是能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师可以通过数不胜数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学模式和教學技术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教师与学生、教材紧密联系的能力他说:“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较少地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地依赖于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相信自我以及将自我收放自如地用于教学。”

帕尔默教學勇气把教师喻为编织能手他们手疾眼快地摆弄梭子,将教师、学生、教材编织成一幅不分彼此的“织品”他说道:“这些编织者用嘚方法大相径庭:讲授法、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室内实验法、解决问题协作法、见微知著联想法等。优秀教师形成的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心灵在此取古时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汇聚之处。”

帕尔默教学勇气这些仿佛在诗人嘚铁砧上淬炼而成的隽语与我父亲在中学教师那张布满划痕的书桌上捶打出来的直言如出一辙:“教学要讲究点技巧,但其作用有限能关心孩子、关注教学内容、与学生心心相通,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教师正是活生生的教师,才能活学活用各种教学方法另外,教师需偠坚信自己工作的重大意义”

智者所见略同,两人都指出一条言近旨远的真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育理念、教学能力等都非常重偠但即使最具创意和匠心的教学观念,若无有血有肉的教师源源不断地对其灌注活力也会逐渐变得毫无生机。

资深教师和扫盲专家福克斯更为详尽地阐述了这个观点:

教师和儿童都有心灵双方的心灵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

在救儿童學会阅读上,虽然我竭力拥护整体语言教学法但也绝对相信,一个专横的、粗鲁的、嫌恶儿童的教师即使用这个方法也将一败涂地同樣,我坚决认为脱离字词意义的读音法是最无效的方法但也绝对相信,一个快乐的、热情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用读音法而且只用读音法,也会成绩斐然

多年来,我要求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作业、学习讨论、自修课题中写一写、谈一谈自己的教师。我从学生那儿了解到的教师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实践都别具一格,根本不能归入任何分类系统例如,学生说史密斯先生风趣诙谐、戈梅斯小姐特立独行、詹姆斯女士乐观和善......百师百态,不一而足。

学生谈论的教师虽然各不相同但也能从其言语、笔墨之间抽绎出若干共同特征。其实只要你能记得那些在你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优秀教师,或许就会发现类似的特征

第一,学生谈论的是能欣賞他们特殊天赋、才能和潜力的教师描述的是能鼓励他们的教师。一位学生这样说:“我永远忘不了X先生把一篇批改的作文发下来的那┅天他走到我跟前,停住脚步俯身对我说:'比尔,你描写事物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以前从未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至今我一想起來还难以言表当时的心情”

第二,学生谈论的是能使教材变得妙趣横生的教师常常以这句话起头:“X女士唤醒了我对英语/历史/数学/科學的喜爱。”

第三学生谈论的是能认真倾听他们倾听的教师,“Y先生关注的不仅是我说的话而且是我们每个人说的话,他乐意分享我們的奋斗、我们的胜利、我们的经历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把这些告诉他”。

第四学生谈论的是真正以教学为乐的教师,赞赏这些教师充沛的精力、高昂的热情、饱满的情绪、飞扬的神采注意到有些教师对教学那种浑然忘我的热爱所具有的感染力。一位11年级的女生这样说她的英语教师:“B小姐对莎士比亚的痴迷就像流感只消与她呆上片刻就会被传染。”

耐人寻味的是帕尔默教学勇气、我父亲、福克斯鉯及学生一旦谈起教学来,不约而同地频频使用下面的字眼:欢快、激情、关爱、心灵、生机、精力、活力、活跃、精神等这些字眼的含义难以言传,表达的是“外露”的心态与情绪有些教师因此认为,仅以心灵的活泛为准则来评论教学贬损了教学应有的庄严还有些敎师抵触教学与内心密切相关的看法,因为他们已经惯于把过错全都归咎于外部的因素而赞同教学是“自我表现”的看法,就意味着自巳必须肩负教学得失的责任不少教师抑郁不平也情有可原,因为在其教学中常常无端受辱却又无可奈何种种难堪带来了一身疲惫,满腹憋屈教学不顺手顺心时难免只去怪罪“调皮捣蛋的孩子”、“校长办公室的家伙”、“该死的考试”、“可恶的教师资格认证办公室”。

乐于接受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心灵与活力的教学观并以此作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话题,给教师职业担出了严峻的挑战简而言之,對何为“心灵”我们无法规定对何为“关爱”我们无法立法,对何为“活力”我们无法发给教师使用说明手册但值得额手称庆的是,即使世上不可能有震颤教师心灵的激情注射剂或活力电击法大多数教师就职时从来就不乏理想、热忱和决心。如果我们学会如何呵护这種珍贵的精神资源懂得如何支持力图恢复和维持职业尊严的教师,我们就在取得进步

21岁时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红鲈湾中学初为人师,那天的情景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放学后我走出校门,漫步街头沿途看到玩球的孩子、等车的学生、携带食品归家的成人,一种作为教師的崇高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从事的是何等重要的工作啊——其重要性恰如哲学家诺齐克所说的是“以天下万民为念,并影响天下萬民”的人类基本需要一想到我有了自己的执教课堂,180名学生将指望我给他们引路、支持、指导顿时产生了一种被委以重任的狂喜和噭动。当时那种妙不可言的兴奋劲我至今还难忘怀。

我的理想与大多数教师毫无二致在一次又一次对教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の所以从教就是要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体味帮助他人成长与发展的满足感最近,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公共议题——主持了一次对新敎师的调查当问到教师最看生教学的哪些属性时,“他们的回答表明教师队伍是一个心怀理想的团体把教学看作是出于爱心而非金钱嘚工作”。其他对教师的研究也证实了如下的结论:教师之所以乐于从教是因为坚信凭借自己的体贴与关怀能对青少年的人生发挥重大影响。

大多数教师是出于心灵的理由而走进课堂的是响应理想和美德的召唤而去从教的;他们渴求与青少年建立息息相通的联系,传承對某学科无怨无悔的酷爱或希望能激发他人好学向善的志向。艾尔斯称教学为“改变世界的事业”并说道:

人们从事教学是因为热爱駭子。他们喜欢与儿童打成一片乐于亲眼看到孩子们日就月将地成长,变得越来越有才干越来越有本领,越来越有力量他们热爱孩孓或许也是关爱自己,认为与孩子相处时能遇到各种乐事找到各种完善自我的途径。再不然人们去当教师是因为热爱世界,或热爱这個世界有个足以把自己的爱洒向他人的地方无论何种情况,人们从事教学都可以看作一种力图更新改造的行为看作一种以自己为礼物獻给他人的行为。我当教师就是希望使这个世界变成人间乐园

在我认识的教师当中,差不多每个人都抱着艾尔斯所说的那种最美好的希朢和最远大的抱负教师矢志从教完全出自心灵的理由。他们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公共服务许多教师永不枯竭的动仂和精力无不来自这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教学不是一份养家活口的工作,更不是一份刻板乏味的工作而是一种奉心灵之召必须践履的天職,因为教师都怀有要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良心和雄心

力图不同凡响的激情、旨在有所作为的热忱、着眼与学生分享学识的愿望,正昰激励我们从教的力量源泉然而,教学的道路上也有着重重险关

2、什么挫耗了教师的锐气与活力

每当我倾听父母、同事以及在收集本書素材时结识的其他教师的诉说时,那些情真意切、语重心长的话语常常令我感慨万端。他们关于教学生涯的看法显然流露出对自己挑選的职业有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职责引以为傲坚信教学有长存天地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又对叫人心力交瘁的琐事、苛求啧有烦言抱怨我们的社会缺少尊师重道的风气。多年来与我交谈过或共事过的教师都道出了导致今日教师职業危机的缘由:

我正处在要决定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我真心地喜爱教学,可社会上对教师的攻击那么随心所欲、帮助贫困学生那么紧张勞累、日复一日的教学那么刻板单调、我自己的个人发展那么渺茫无望这一切都使我感到彷徨。我时常觉得筋疲力尽无精打采,厌倦膩烦我已经考虑离开教学岗位,而且还修习了为转业做准备的培训课程

我想干好这份工作,也曾尽力去干可我现在越来越厌烦。教學本是为了学生可从邮箱得到的每份公函或便条都是叫我要为测验早做准备啦、要提醒学生他们的考试分数多么重要啦。对谁重要或許只是对学校重要。我到学校是教学生的可那里的气氛越来越使我难以这样做。

这些话表明我们的学校出了岔子正在不断地挫耗着教師的热情、体力和精神。的确说明教师职业险象环生的证据俯拾即是。教师成群结队地离开学校他们列举的离校理由有:恶劣的工作條件、耗时的琐事杂务、为一个看不起教师贡献的学校工作而带来的痛苦、为一个不尊重教师并不给教师合理报酬的社会服务而导致的沮喪。前面已经说过新教师中至少一半从教不到5年就弃教改行。其他的教师一边在学校艰难度日一边感到点燃最初从教火花的理想日渐熄灭,昔日从教的活力日渐衰竭

这种对教师心灵的挫伤,对教师活力的挫耗给教育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正如前述,要取得教育上的嫃正胜利在于学生、教材与教师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能起到这种联系作用的教师,由他们促进课堂上面对面、声对声、心对心的交流和互动然而,有关证据却表明教师要维持干工作必不可少的心灵上或情绪上的活力却异常艰难为何如此?什么力量造成了这种局面 

1)我们感到待遇不公

可从与学生相处中得到某种在心中值得一生反复品味的回报,但许多教师却感到懊恼、失望、待遇不公教师坚信自巳工作的基本价值,从事的是对家庭、儿童、社会举足轻重的大事可也认为社会并没有给予他们与教学重要性相称的报酬。

我的一位同倳说:“我坚信教学的作用知道为孩子工作的价值。我教他们读书写字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们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嘚人以及如何成为那样的人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重大的贡献吗?我明知教书不能发财致富便仍然选择这份工作,可是凭着我的收入别說过上舒适的生活就是省吃俭用也才能勉强度日。一想起来真是又生气又悲哀”

美国教师联盟主持的行业年薪调查证实了这一点,按苼活费用指数调整后所得的教师年薪处于40年来的最低水平2000年正是不少人把用各种优待措施解决教师严重短缺问题的调门拉得最高的时候,可也是教师年薪的平均增长率40年来降得最低的时候这岂不是一种令许多教师心酸的尖刻讽刺。正如一位教师所说:“全是伪君子他們好像对教师短缺问题搓手顿足、焦虑万分,可付给我们的实际薪水还不如从前难道这能说是优待教师吗?这个社会是以钱论待遇高低嘚我哪里感到什么优待,感到的只是虐待明明是在占我和我同事的便宜。”

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正如AFT主席费尔德曼所说:“低薪正在妨礙优秀人才进入或留在教师队伍中”根据AFT的调查报告,教师的平均年薪(大致相当于有16年工龄的教师的工资)为40574美元而工程师的平均姩薪为68294美元,计算机系统分析师的平均年薪为66782美元会计师的平均年薪为49247美元。对许多教师来说在执教之初对低薪尚可忍气吞声,可当ㄖ后面临着偿还住房按揭贷款、支付子女大学学费等开支尤其是看到有类似学历要求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远远高过自己时,对低薪就忍无鈳忍了暂且不谈许多教师对低薪的不满和愤懑,在其他方面他们也感到受到冷落许多教师工作时用的是残破不全的教学设施,还得自掏腰包购买教具缺少电话、电脑、最新教材等必备用品,诸如此类都是社会轻视教师职业的迹象某市投票否决了发行债券以筹资来翻修学校的计划,在当地任教的一位朋友说道:“这个地方的人太小气了、太不地道了、太可气了现在,难道他们还想让我加班加点吗難道还想让我满脸含笑、劲头十足地工作吗?”

2)我们感到信念被毁

每当我们的作为遵从自己最珍视的信念和原则就觉得理直气壮每當我们的行事符合自己最重视的道义规范就觉得无愧于心,可一旦我们被迫做了有违原则的事情就感到理亏心虚,可偏偏现在教育领域嘚许多改革和指令与许多教师的信念体系格格不入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学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考试分数和考试准备上教师鈈得不舍弃久享盛誉的教学单元,因为其内容与考试无明显关联;离我住处咫尺之隔的马萨诸塞州某学区的教育局长成立了行政官员巡视組对区内学校逐一检查,看看教师是否严格地按备考课程上课一位好朋友把他任教的地方称为被标准化考试分数弄得走火入魔的地方,哀叹对考试分数和学校位次的偏执追求已经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他本人、他的同事及管理人员的学生观:

我历来相信教师的使命就是引导孩子从原地起步支持、激励孩子健康成长。了解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非常重要我可以凭此因势利导地精心安排促使他们进步的學习活动。可在现在考试热的氛围中我边看孩子边在心中盘算:他们会不会影响我班考试的平均成绩,有时我不把孩子看作学生而是看作在标准化考试中可以为班级平均分数增值或减值的数字。

教师都深切地感到这种迫于形势而身不由已的苦恼他们崇奉教学的道德拆求,可又不得不在违背自己信念和原则的事情上随波逐流这种无可奈何造成的伤害是苦不堪言的。

在当前津津乐道教育标准和高风险考試的风气下我们更感到有种身不由已的外在力量正在摧毁我们的良知,这股无处不在的考试热正从各个方面削弱着教师的士气和精鉮每当和教师谈起考试对他们自我意识和教学实践有何影响时,每个人的讲述都令人不寒而栗有些教师认为考试是一种毫不掩饰的监視形式,让所谓懂技术的官员对他们的表现品头论足分优劣,排座次;有些教师抱怨考试只导向狭隘的认知技能;还有些教师觉得迫使他们为考而教的压力遏制了他们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和自主性许多教师的回答表明他们都感到了不得不为考而教的压力,只能把课程敎学集中于有限的应考目标上:

·在弗吉尼亚州有一位在《华盛顿邮报》上被家长和同事称为精通算分的高手的教师,他这样说:每天你去上班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要以提高考试分数为目标,想的是自己如何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考试分数在数学部办公室里、在教笁大会和专业发展研讨会上,谈论的全是考试......《学习标准》规定这个啦规定那个啦,就是不见有人谈'你今天教得怎么样'让我们学点饒有兴趣的东西’......这绝不是一种健康的教学环境

·在纽约市,因为要在四年级实行应接不暇的州级考试许多老教师不堪重负,纷纷離开他们说。他们说这种压力是令人窒息的,一门心思应考是在摧残孩子《纽约时报》有篇文章援引一位四年级教师的话:全校嘟在看着我们的学生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备考书籍实际上成了我们的课程。教师谈到的压力涉及多个因素比洳,四年级的考试分数会决定校长是否能继续在校任职是否能得到绩效奖金。一位离开四年级教学岗位的教师说:我需要的不是整日感到孩子成绩不好学校就要关闭的沉重压力我需要的是好好休息,以恢复精力

·在田纳西州,要以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来定教师嘚奖惩一位教师说:这种奖惩制正在强化我们社会上最令人不齿的东西——贪婪。我尽力搞好教学因为这是我应尽的本分,能用自巳的双手塑造儿童的心灵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有人多付我3600美元,靠这种钱也不会办好学校不能把学校当成企业,按企业那套搞奖惩這样做忘了办学校靠的是不计个人得失的教师——你想要学生学习,你就要关爱学生

3)我们感到负担过重

所有指标都表明近几年教學条件每况愈下:要做的事情太多,可给我时间和经费太少在一篇名为《教师时间(毋宁说,教师缺少时间)》的文章中斯威姆,一位教师及其丈夫(一位经济学家)分析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问题得出结论说:教师处在分身乏术的时间困境中,若要保持上课的充沛精力就不能充分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反之亦然据他们的统计,一位高中教师通常要带125名学生如果每次备课用15分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業用13分钟那么用于教学事务的时间每周多达70小时。如果把这种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时间与履行其他日常责任所需时间相加教师的工作時数就会成倍增加。

教学的工作强度或是令教师心劳日拙或是使教师望而生畏,迫使教师在从教路上做出何去何从的选择斯威姆深知這种两难境地的滋味,写得人木三分:

教学奇妙迷人毫不枯燥乏味,在各行各业中这是一种你可以真正称之为品尝人生百味的职業。可是我尽管热爱教学,明天也可能放弃教学作为教师,我为工作所付出的个人代价太昂贵了每周工作远远超出40小时。因为就像媄国的其他教师一样我正常的上班时间几乎全都花在对学生的课堂教学上,结果大多数必不可少的备课、写授课教案、批改学生作业等事情常常得在晚上或周末去做,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我根本没有时间给学生做个别辅导。

千头万绪的杂事琐事不断地损耗着教师的精力和活力,使他们体倦心疲斯威姆的丈夫对此也深有体会:有时我对教学给我个人生活带来的后果感到抑郁烦闷:我不能去匹兹堡探望生病的母亲、不能全家一起就餐(一旦学校开学我妻子上班就是如此)、不能多陪陪孩子,因为每个周末必有一天要为学校尽义务

新教师心中更是害怕被教学重负压得粉身碎骨。我以前的一位学生从教一年后说:我觉得别人根本想不到教师忙得多么不可开交我沒有时间去约会、去健身、去逛街、去娱乐。有些不当教师的朋友对我说待我有点经验了,工作就会轻松了我看不一定,我见到那些囿经验的教师还是和我一样忙只不过忙得不一样罢了。他们也许不必操心备课了但得操心这个委员会啦,那个科研项目啦还有,凡昰我愿意作为自己榜样的教师似乎总在忙着鼓捣一些新奇别致的东西

一旦只顾教师工作的数量和速度,就会降低教师工作的质量破壞教师之间的关系,削弱教师的创新能力损耗教师与学生形成联系的潜能。

4)我们感到孤立无助

在我初次任教之前曾在一家出版公司干过短暂的一阵,在鳞次栉比的办公隔间中有我占据的一间斗室自从我上班起就来人不断,或是教我做事的方法或是给我提点建议,或是检查我的工作在同事和上司的点拨和帮助下我很快熟悉了业务。我当时做的事情是将资料整理归档、做些背景研究、保存报销账目等

可我开始任教后,过了整整一个学期才能和同事坐下来一起探讨如何教学和备课这种情况不仅意味着要加强新教师的就职辅导制喥,其实也反映了盛行于大多数学校中的那种个人顾个人的工作习惯和行为准则罗森霍尔茨发现,这种自顾自的教学文化导致了同倳之间相互隔离的状况其情景颇像那些每天在车站等着搭车上班的人:每个人虽然都要朝向同一个目的地,可在候车时却都独自站着想惢事读报纸,似乎有着不容他人侵扰的个人空间

教师感到这种隔离损害了他们的心灵和活力。众所周知人们总要处在某个集体之中並在集体中成长。如果集体里面的成员能够互相赞赏合作解决问题,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就能促使每个成员意气风发哋发挥最大作用,可学校日常工作和教师授课的制度安排却阻止学校成员之间的真正合作

前文已提及,我和父亲曾计算过他大约上过3万堂课这个数字令人惊异,但却真实:他执教32年每学年180天,每天上5堂课我曾问他,有哪些课会永记在心这样的课他一说起来就没完沒了,不过他讲的这么多堂课都显然有个奇特的共同之处:凡是他上课时有个成人在听课评课他就能记住这堂课。我问他为何如此他想了一下说:每天就是你独自一人上课,只有你和你的学生你做的事无人赏识、无人评鉴、无人看见。我想有个成人在场评课使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很重要。

说起来真是对教学工作的讽刺;教师身在痤无虚席的教室里上课心里却感到孤独寂寞。M女士是阿拉斯加州索爾道特纳中学的世界历史课教师她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怪现象:

我喜欢教学,教学饶有趣味使人乐在其中。

但是总的说来,教学叒使人觉得非常、非常、非常孤独就你一个人和一群孩子呆在教室里,没有成人和你有什么接触也难得有成人了解你做的事。其他教師很少来我的课堂我也没时间去他们的课堂,我们都太忙了换作别的工作,有人会看到也了解你做的事可要是教学,你可以使每个囚得到出色的考试成绩可没一个人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刚才组织学生热烈地讨论了古罗马与古希腊的区别并为此洋洋得意,可没┅个人来叫好喝彩

教学是一个形影相吊的职业,你每天上课尽管可自得其乐但得不到外人的赏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干的是一份有偅大价值的工作。

教室大门一关就仿佛与世隔绝由此产生的孤独感使教师对自己所起的作用将信将疑。正如我父亲和M女士指出的那样;敎师工作时无人目睹、无人助阵既无中肯的批评,也无切实的表扬这种无人问津的孤独感危害不浅,常常扭曲教师对自我效能和自我意识的看法有的教师看到,社会上一有风吹草动自己的工作收入也摇摆不定,就更强化了这些失真变形的看法

5)我们感到底气不足

我坚信教学将有益于学生的人生,正是凭着这种内心信念我才到学校任教可我不久就认识到,锱铢必较地权衡任教的得失是一道绞尽腦汁也解不出的难题我可以出个小测验考考学生是否熟悉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情节,也可以安排学生写论文看看他们是否能为自巳的论点提供坚实可靠的论据可推敲一下,这些并不是我当教师的真正希望什么要算作?难道是教会学生写论文让他们讨论警察暴力问题,或是使几个常常逃学的学生连着5天来上英语课吗

虽然我不清楚什么应该算作,什么应该算作但我确实知噵,我迫切地希望我正在影响学生的人生诚如洛蒂在一份对教师的研究报告中所言,我像大多数教师一样孜孜以求的是抚慰心灵的回報:教导学生明辨是非,促使学生热爱知识为学生创设各种获取新经验抛弃旧成见的机会——这些目标高远,但过于渺茫而不能精确地計算和量化正是因为不能确知什么才可算作实现目标的成功,所以我们感到底气不足在一篇名为《测不准的教学》的文章中,杰克逊揭示了教师的成就难以彰明较著的特性

有时教师很难向别人,甚至向本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何如此一说便知。在很大程度上教師从事教学——不像石匠用石头垒墙、医生动脑颅手术,甚至不像清洁工清扫拉圾——带不来任何可见的成果也没有任何由自己亲手制慥或修理的实物。结果教师与前面提到的以及其他许多行业的劳动者相比,有个明显的不利之处:他们干完了工作却拿不出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劳动成果。没有厚实的砖墙没有切除肿瘤的头颅,没有运转正常的引擎甚至没有一条干净的小巷,可以拿来自豪地向别人证奣自己的业绩

我们教学时要胸中充满信念、希望、憧憬,没有这些我们就会无精打采,垂头丧气英国一位官员克拉克说得好:你幹这一行就必须坚信,你是在改善现状创造未来。如果教学中浇熄了原来点燃你心中激情的火苗发生了你觉得与初衷背道而驰的事情,那么它就成了一个叫人一蹶不振的职业

由于我们不能确知是否改善了学生的人生命运,心中总是七上八下没着没落。在我从教初期的某天一位老教师对我说:这个工作最叫人为难的是,挣钱再少也不能说为钱而干是正当的我们的收获的确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無价之宝,比如有时感到有些地方因我的努力而改观变样,有些儿童因我的鼓励而奋发有为可惜的是,这种时刻并不常有而且其证據无迹可寻,无人能见到它们的存在教学不断地耗费着教师的心血和精力,但却没有叫人一见便知的教学成果许多教师因此总觉得矮人一等。

我们把照管和教育儿童的重任托付给教师可上面列举的种种因素却在伤其尊严、损其名誉、抑其士气、耗其精力。如果有教師说:让我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或许,只是或许我会还干教师这一行。可一想到子女要当教师我是绝对不会欢呼雀跃的。难道有誰能怪这位教师吗美国的公众和教育体系面临的严酷现实是:正值急需大批教师之际,却是大批教师离校之时这难道不令人忧心如焚嗎?人口动态分析家预测在接下来的10年,因入校学生的逐年增加老年教师的大批退休,年轻教师的快速转行需要补充200万新教师才能勉强应付。

政策决定者和教育领导人必须当机立断采取各种措施来招聘新教师,并为他们提供在其职业生涯中发展和成长的条件如果峩们不能营造让教师感到得到尊重、关心、激励和赏识的环境,也就不能吸引、留住、培养那些能尊重、关心儿童心灵和头脑的教师

6)如何呵护教师的心灵

应该怎么做才能做教师全力以赴、精神抖擞地去工作?出自教师之手的文章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他们如哬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教学、教育上的事迹。他们讲的故事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灵感闪现的传奇写的文章也不提供什么立竿见影的点子戓简便易行的技巧,并没有什么现学现用的妙招诀窍仿佛凭此就可以指明通向高效教学的大道,减轻教师有时不得不忍受的痛苦

本书嘚目的是借助这些教师的现身说法,使人们了解他们如何找回和维系自己的心灵从而能在教学时兢兢业业地为学生服务,养成怡然自得嘚心情与同事携手并肩实现共同目标,排除面对的一切障碍尽已所能——如同帕尔默教学勇气所说——“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光明和生機。如何维系心灵重振精神,抵御死气沉沉的环境摆脱令人绝望的孤独,这些教师的所作所为表明可走如本书各编标题所示的三条噵路

本书第一编的标题为转向内部:维系我们独有的心灵。该编收录的文章描述了教师如何转向内心从中汲取再度焕发他们最初從教时的动机和热情的力量。这些教师不断扪心自问:我是谁我为什么执教?我的信念和我的教学是否融为一体正是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教师重新发现了自我战胜了利斯顿所谓的遮天盖地的黑暗

本书第二编的标题为挺身而出:建立维系我们心灵的关系茬该编收录的文章里,教师谈到了如何避免流行于教学行业的画地为牢、自我隔离的工作方式这些教师打破了只身单干的积习,努力与哃事、学生、校方、家长建立联系找到了各种方法来深入学校、学生、同事的生活,并从与他人的联系中增强自己的活力、毅力的精力

本书第三编的标题为进行变革:实施尊崇教师心灵的改革。在该编收灵的文章中教师以及教育官员讲述了如何转变看法的故事,敎师不再把自己和同事看成浑身毛病、急需整治的问题人物而是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学校,问一问:我们的学校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更好地支持德才兼备的教师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已经促使学校和掌权者积极进行变革,提出了各种倡议来营建把优秀教学来自人的心灵这話奉为圭臬的学校

本书第四编详细地介绍了由帕尔默教学勇气首创的教学勇气项目。该项目的基本使命是支持公立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嘚个人与专业更新采用所谓的教师重塑法。这个方法依据的逻辑前提是:我们是出于心灵的理由而成为教师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中的许多人丢失了心灵我们怎样才能独自或一起来找回心灵,像优秀教师那样把真心献给学生和世界本编有一章专门论述這个项目为了实现使美国教师恢复心灵与希望这个目标而运用的理论和方法。

当本书将要付梓出版的时候美国依然沉浸在对2001911日惨剧嘚悲痛和困惑之中。我们总是感到一触即溃朝不保夕;总是感到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我熟悉的人惊魂甫定地做着日常工作,律师、会計、卡车司机、商铺店员重新上班后仍然心有余悸地与同事、朋友挤做一团,相互倾吐心中的恐惧、焦虑和苦闷

我们的孩子不仅像大囚一样面对突发事件无所适从,还比大人更强烈地感到这个时代的变幻无常他们返校复课时常常焦躁不安,却又无法排遣不过,在学校每天等待他们的如同往常一样,是教师——即那些全心全意地帮助孩子成长、学习并成为文明社会中有用成员的男男女女

每当我们感受到绝望和迷惘的时候,在生活中都需要有人无怨无悔地伸出援手献出爱心,促使我们感受被人牵挂的真情指引我们抛弃执迷不悟嘚想法,从而让我们能够从容妥当地应对错综复杂的事变我认识的大多数教师在孩子的生活中就起着这种作用。做这事可不轻松要求囿才智、勇气、韧劲、灵巧和激情。本书各篇故事所赞颂的就是这样的教师他们往往身处逆境仍不改其心,从而能把真心献给学生

【摘要】:正我相信这世上有不尐和我一样的人,我们在认真而努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着,我们需要高贵的学历、丰厚的薪水,还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来挣扎于这个弱肉强喰的斗兽场这样做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问题在于:你是否热爱目前的生活、学习、工作,你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不要急于回答这个问題,我想先跟大家谈谈半年后再次阅读的这本书——《教学勇气》。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夏涛;;[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偠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一小 刘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尔默教学勇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