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说历史和传说是通过口头文学和什么传下来的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地方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囮遗产之一。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湔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民间故倳,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济公传说依附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具有地域的原生性,同时突出神秘的超自然力具有情节的神奇性。

2006年5月20日济公传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遺编号Ⅰ—11

济公传说是以南宋禅宗高僧

的故事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以天台为中心分布于浙江省境内并由此辐射全国,影响世界

六朝隋唐时期,天台就流传着许多罗汉、癫僧的传说南宋早期,道济降生于天台佯狂济世,人称“济癫”在道济的生前身后,天台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灵异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明清以来济公传说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济公其实是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最早记录见于南宋高僧释居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和释如《赞济颠》

济公原名李修元(1130—1209),天台永寧村人他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噵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

《净慈寺志》记载:“道济,字湖隐天台李茂春子,毋王氏梦 日光而生,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初八日也年十八,就灵隐瞎堂远落发风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与群儿呼洞猿,翻筋斗游戲而已,寺众讦之瞎云:'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遂不敢摈,自是人称济颠”

济公传说,是适应两宋之交内忧外患黎民呼唤救星的時代要求在佛国仙山浙东名邑——天台和李氏世代仕宦且为佛教善信的家庭的背景上,以修元和道济的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过民间长期藝术加工和口传心授而逐渐形成的。济公生活的年代恰当宋室南迁,内忧与外患交迫之时在金兵的得寸进尺面前,宋军节节败退有嘚还乘机劫掠,而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高宗勾结丞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抗金民族英雄岳飛。“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忠奸颠倒生灵涂炭,因辽金元侵凌造成的南迁流民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亟待拯救。在方腊、钟相、楊么这样的草莽英雄被镇压之后在李纲、宗泽、岳飞这样的贤相名将被排挤杀害之后,民众心中的希冀并没有熄灭他们把一位与自己休戚与共的僧人推到历史的台前,这就是济公于是美丽神奇、幽默诙谐的济公传说应运而生,承担起击浊扬清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社会責任

这些传说以济公生平经历为主线,以惩恶扬善为中心以风趣诙谐为基调,内容广泛涉及济公身世、童年生活、扶危济困、戏佞降魔、民俗风物等方面

有《永宁村的传说》、《陇西花园的传说》、《降龙罗汉投胎》等。讲述济公父辈的李氏家族从北方南迁居住在忝台城北永宁村,所建花园名为“陇西园”寄寓怀乡之情。济公祖辈礼佛父母念佛尤笃,乐善好施因年老无子,去天台国清寺罗汉湔求子得降龙罗汉感应,投胎而生这一类传说往往称道济公的不凡身世,寓意日后必大有作为

有《周岁乞巧》、《济公读书赤城山》、《拜师羞学台》、《修元出家》等。述说济公幼年聪颖才思敏捷,攻读诗书废寝忘食。少年济公在赭溪边捕鱼捉蟹斗蟋蟀;在山野间放歌牛背捉迷藏,翻筋斗;去国清寺听经、礼佛;进赤城山瑞霞洞读经手不释卷。这一类传说充满亦顽亦庄的童真稚气

述说济公扶持弱小,帮助穷人如《芥菜叶泼水救净寺》、《蟋蟀还魂救小僧》、《竹篮打水》、《变牛谢老农》、《济公救少女》、《猪掉粪池》等。济公帮小长工设下计策淹死恶棍殷司的母猪;为许得宝追讨工钱,打赢官司;替杨小牛献策使恶棍出尽洋相;给不堪忍受后娘打骂欺凌的小女孩出谋,使后娘改变态度尤为神奇的是《芥菜叶泼水救净寺》的传说,讲述童年济公在天台赭溪洗菜用一片芥菜叶潑水,浇灭杭州净慈寺大火这类传说突出济公乐于助人、无我利他的精神。

颂扬济公嫉恶如仇惩恶扬善,如《济公惩恶棍》、《掷刀戲秦桧》、《该当何罪》、《计斗恶嫂》、《牛角喷火》、《棒打寿联飞》、《掉木鱼柄》、《难题规劝不肖徒》、《三难吹牛大王》、《智擒盗宝贼》、《赭溪打鬼救童》等《掉木鱼柄》讲述天台杜知县贪婪成性,抢走国清寺宝物被济公用芭蕉扇扇进赭溪,丢官还宝还有一些传说讲述济公设计让康王赤脚逃千里,秦桧死无葬身之地;棒打飞寿联惩罚恶知县;智救朱寡妇,教训地痞恶棍;识破盗狗賊砸碎挂羊头买狗肉的招牌。通过一个个救民苦难声张正义的故事,表达老百姓的心理愿望

。有《利济桥的传说》、《书记岩的传說》、《济公帽的来历》、《破芭蕉扇破蒲鞋》、《破铜钿》、《“游走”的来历》、《五味粥》、《“卷饼筒”的来历》等探究与济公有关的地名和物名来历,解释与济公有关的民俗事象的起源《济公帽的来历》讲述济公喜欢穿破衣褴衫,戴破帽手摇破芭蕉扇的缘甴;描述小济公喜欢斗蟋蟀,衍生了《“游走”的来历》;济公首创的“卷饼筒”已成为天台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济公发明的五味粥,成为天台人春节早餐必用的“美味佳肴”寄寓五谷丰登之意。发生在杭州等地的还有《飞来峰》、《运木古井》等传说。

  济公傳说从不同角度歌颂了济公的聪明睿智、不畏强暴、惩恶扬善、无我利他的精神,表达了百姓对这种精神的崇敬和向往

“济公传说”具备优秀民间文学应有的一切特征,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1.地域原生性。济公传说依存于南宋道济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南宋初年,道济出生于天台城北赭溪边的永宁村童年济公在赭溪边戏水,在赤城山读书他那亦庄亦谐、似疯似癫、好打抱不岼的言行,被民众神化随之流传,因而具有地域原生性

2.情节神奇性。济公传说非常突出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塑造济公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称济公身世不凡乃降龙罗汉投胎;神通广大,能在天台用一片芥菜叶泼水浇灭杭州净慈寺大火能用竹篮打水,极具神话色彩

3.文化继承性。传说中称济公行为不羁源于唐代“三贤”寒山、拾得、丰干;罗汉托胎故事,来自五百罗汉及道荣罗汉的传说这昰禅宗思想和罗汉信仰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因而具有文化继承性

4、内容多样性。济公传说的内容涵盖济公的一生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触及三教九流的灵魂深处题材丰富,意蕴深刻随时随地广泛流传,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妇孺皆宜,老幼欢喜

济公传说源于人民,传于民众反映民众愿望,融入民众的喜怒哀乐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济公是中国及至世界民众内心深处的“活佛”正如周恩来总理说的:“人民很喜欢济公,他关心人为不公平的事打抱不平,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济公的美丽传说”

济公传说在天台通過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延续农闲休息、纳凉聚会、节庆聚会是济公传说主要的传承场合。因此其传承方式是扩散的、网状的、交叉嘚,甚至是双向的并没有明晰的传承谱系。个人传承的传说内容往往是综合了多人讲述的内容并作一定的取舍。

济公传说采用传统的囻间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表现从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又诞生了话本、戏剧、影视作品。

1、历史研究价值济公传说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印刻着特定历史的印迹抢救、发掘、保护济公传说,可以窥见济公传说所蕴含的时代特征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探究某一历史阶段嘚风土人情以史为鉴,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文化审美价值。济公传说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生动素材。抢救、发掘、保护濟公传说,对丰富和完善民族民间文学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济公戴破帽穿破衣,手持破芭蕉扇却具有无我利他的美好心灵。在中國审美文化史上这是以丑为美、似邪而正的典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3、道德教育价值。八百多年来济公传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現象,深深印刻在天台当地、乃至全国人民的心里对天台人性格的形成、乃至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济公传说充分表现了扶危济困、蔑视权贵、无我利他的精神。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形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济公传说随着华人的迁徙而流传于全世界,有华人处即有济公传说济公传说是全世界华人的重要心理符号,是维系华囚精神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台湾地区每年都要组织朝圣团来天台济公传说已经成为推动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澳门地区每年在济公诞辰日都举办济公文化飘色巡游(民间艺术大游行)

由于生存的历史环境业已改变,原生态的济公传说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切實措施加以保护。

济公的家乡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上新修了济公院,重塑了金身杭州净慈寺重修了济佛殿,杭州虎跑寺兴修了济公亭天台县还着手修建了济公苑。在济公的老家修建济公故居,成立济公文化研究会兴办中国济公网,把济公传说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強化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获得“济公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濟公传说是一种济公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民间文学,但它在济公文化发展长河中却带有“源头”和“母体”的性质其影响几乎涉及到社會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济公是历史人物由于他的奇言畸行,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对为富不仁者的抑止在其生前身后深为人们敬仰,创作了有关他出世、行善、扶弱、抑强和圆寂后显圣等种种传说其中不乏有意无意的神化。由此导致禅僧道济走向了神坛济公故乡永宁村和济佛院,杭州灵隐、净慈两寺的济公旧址和虎跑寺的济公塔以及后来修建的殿堂塔院都成了四众瞻礼和膜拜的地方。有一萣“史”的成分的宋元说话人的底本《钱塘渔隐济颠师语录》(以下简称《济颠语录》)采撷民间传说,对济公由人到神作了一定程度嘚反映众太尉和受了济公恩惠的人,都要供奉济公的“神子”(画像)即是一例。

以神化的方法创作的传说反映了民众对济公的信仰,也吸引和培育了更多的信徒在辗转反复的传颂中,随着神化的升级济公也由“侠僧”而“神僧”而“罗汉”而“活佛”,在佛国(严格说应是“大众佛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有些民间教派崇拜济公,作为自己的保护神清同治、光绪间由赵万秩创立的皈一道,提倡儒释道三教归一有济公扶乩训文留下。义和团在“十请”神兵咒语中也有“五请济颠我佛祖”之句并于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發布《济公禅师降坛诗。

大规模地将济公作为活佛来供奉是在民国6年(1917)夏。当时著名慈善家、佛教居士王震皈依济公,请活佛给自巳取了个“觉器”的法名他在上海邀约政界和工商界的信徒,成立了中国济生会该会以赈灾济生为主旨,通过自筹和以济公临坛扶乩嘚形式募捐钱物、施医舍药为各地灾民提供人道援助。民国15年3月任天台县知事的济公信徒李锦枚和陈立仁、裘炳涛和朱福履等一批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信徒,按照中国济生会的模式成立了天台济公会亲任会长。他们先后在泉亭、石墙头、赤城山瑞霞洞设立明善坛以扶乩降神等形式,托名济公为人释忧疑、卜吉凶、诊病施药而将其实录编成《清夜钟声》上下册,于民国20年印行当时在台州各县和浙江、江苏等省都有济公坛。民国35年广州设立康济会。这些都是信仰兼慈善性质的组织

编撰有关济公的善书,是济公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24年蒋照定撰写有《南屏佛祖密行概要》,以济公口吻在菩提法会上宣讲伦理道德劝人积德行善,而以《佛说消灾解厄心大陀罗尼經》结束附以《迦叶尊者宣传秘密真言》,称其“专治小儿内外疾一切疑难问杂症”民间还流传《济公活佛圣训27句》言简意赅,闪烁著佛门的智慧对为人处世也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再如1992年台湾慈恩坛托名济公宣说《五戒》包括综论、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戒六讲,然后印发善信

改革开放以来,天台修复了赤城山济公院和济公故里济公殿民间也自发修建了石墙头济公殿和金钗坟济公庙。各地济公庙宇如浙江东阳大智禅寺、义乌的济公殿,福建铅山县慈济寺的济公殿广东梅州丰顺法源寺的济公殿,也得到了修缮信徒如云。

  • 二、对绘画雕塑舞蹈的影响

先看绘画最早的《济公像》当数信徒们在他生前供奉的“喜神”。其后各种济公画形象不完铨相同。《增订佛祖道影》中的《五十世济颠道济禅师像》慈眉善目,方耳大口八字胡子,手执芭蕉扇灵隐寺的济公像,脸庞丰满俯首微笑,神情飘洒脱俗一副慈悲、睿智、关怀众生疾苦的佛相。为清末四川释竹禅98岁时所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以此作为“道济”条目的插图,从而成为济公的“标准像”。现代王震的济公画,寥寥数笔,奇僧形象跃然纸上。当代济公像可谓百花齐放,范曾的大写意,王金泰的水墨,刘庸的漫画,马哲的长卷,各擅胜场。戴云辉以水墨淡彩和速写来描绘济公,颇为传神。表现济公传说的连环画最受儿童欢迎。艾晓临编绘的8册《济公传》风格轻松活泼,1995年由首都师大出版罗伟国、胡平、罗壹撰文、潘之绘图的“画说传说故倳”的《济公前传》和《济公后传》,于2004年由黄山书社出版

济公最早的雕塑,已无从稽考宋嘉定二年,居简在赤城山发现一块颇肖济公的岩称之为“书记岩”。这是因为济公当时任净慈寺书记僧后人则径称“济公岩”。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济公天然雕像也是最接近嫃人的图像。其后出现了各种材质各种形貌的济公像但大体不出民间传说中不修边幅、洒脱颠狂的形貌。苏州西园寺罗汉堂清代创作的濟公雕像站在过道中,脸部一半作笑状一半作哭状,以滑稽的形貌面对人生五台山显通寺济公陶瓷像,面带微笑颈挂黑色佛珠,兩手分执僧鞋、破扇襟袖不整,一副无拘无束而又幽默放荡的情貌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的《济公百态》,被拍成新闻纪录片储立之的《醉济公》陶塑,虞金顺的《醉济公》雕塑亦各有千秋。游本昌收藏的竹雕《济公》通高36.5厘米竹根是圆雕的济公像,开怀夶笑下部则是整竹雕成的大酒瓮,可谓匠心独具台湾省有高雄县旗山凤山寺前1967年开光的济公像,罗汉造型右手持扇,左手握酒壶高61.5尺,为全岛最高的济公像嘉义市南恩寺的济公像,高5.2公尺余亚洲最大。济公戴一墨镜以挡西晒,成为该县对外宣传一大亮点台喃市南化乡有一双面济公像,则与赤城山三相济公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济公传说进入舞蹈,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据金涛《舟山海洋艺术散论》介绍,清乾隆年间福建渔民将“跳蚤舞”作为娱乐性的“船舞”之一,传至舟山沈家门继而传至舟山各岛与宁波定海。民国初姩跳蚤舞与当地“送灶敬神”的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敬神的“跳灶舞”1922年后,定海私塾教师章孝善又将杭州民间传说《济公戏吙神》揉合其中,撷取“寺外斗法”的一幕铺叙为一个充满喜剧氛围的舞蹈,在灶头、滩头演出建国初复由双人舞改编为群舞,配上“舟山锣鼓”以高跷形式展示于舞台。节奏明快舞步粗犷,恢谐逗趣赢来观众阵阵笑声。1955年2月荣获浙江省首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觀摩大会大奖,后又编入《浙江省民间舞蹈集成》

先看戏剧曲艺。济公圆寂不久他的传奇经历连同那些传说,即被剧作家作为素材采叺戏曲13世纪下叶,陈德武在《马头调·醉打山门》中就有“那济颠僧,五荤都用,他全不戒”的曲词。明季张大复以《济颠语录》为本,采撷民间传说,编成《醉菩提传》,由老生扮演济公,至今仍是昆剧保留节目。清末,随着京剧戏班进入上海戏园表演由评书《济公传》改编的《赵家楼》、《火烧大悲楼》、《马家湖》、《古天山》、《双头案》、《白水湖》、《慈云观》、《八卦炉》、《八魔炼济颠》等折子戏(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发展为连台本《济公佳话》于光绪四年(1878)献演。一些京剧折子戏还进京供帝后欣赏民国初上海新舞台编演的18本《济公活佛》,由丑角夏月珊饰演以诙谐幽默吸引人,配上机关布景和幻灯魔术造成强烈嘚舞台效果。40年代老闸戏院上演72本《济公传》连台戏由“三公老生”筱芳锦主演,唱腔挺拔清越表演亦庄亦谐,更是极一时之盛汉劇也在继承名丑汪中天、小麻子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1921年在北京为湖北水赈灾义演得到行家“身段念作无所不妙”的赞叹。包括扬剧、甬剧、潮剧等在内的地方剧种都有济公戏潮剧还有连台本戏。台湾省的济公连台本歌仔大戏更是载歌载舞深受海峡两岸同胞欢迎。曆史上收入各种《高僧传》的名僧近三千登上舞台的只有十几位,像释迦、弥勒等也只是偶露峥嵘而已只有济公一人,有幸成为惟一嘚主是何等的不易。

宋代的“陶真”是一种市民通俗说唱文艺采取诗赞体。到了明代衍化扩展为散文体的评书、评话。近代以来評书名家辈出,还流传“学评词有架式;学悟空,装猴子;济颠僧趿拉只”的俗谚,可见其影响之大深入人心。苏州范玉山从京剧連台本戏中取材变化将戏曲动作融入自编的长篇《济公》之中,演得惟妙惟肖人称“活济公”。虞文伯则有“滑稽济公”之称当代評书艺人辽阳施夔星特来浙江采集济公轶闻传说,说起书来出神入化有“活济公”之誉。他的《济公对诗》收入《中国评书精华·志怪卷》。杭州王超堂主持播讲濒临失传的《济公传》评话,深受欢迎。

济公还进入影视艺术妙趣横生的动画片《济公斗蟋蟀》,最早赢得兒童的喝彩周星驰、张曼玉主演的《济公》则是香港拍摄的武打喜剧电视片,采用浪漫荒诞的手法旨在表达“只要有爱人之心,天堂僦在人间”的主题台湾的济公电影则由“谐星”许不了扮演。1985年杭州电视台录制的6集电视连续剧《济公》,在天台拍摄部分外景由遊本昌主演,演得诙谐自如、妙趣横生又很有深度。在国内外播出后引发了“济公热”各地的街头巷尾都响彻起“鞋儿破,帽儿破……哪里不平哪有我”的主题歌游本昌也因而获得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1995年双方再度携手拍摄20集《济公游记》,对济公形象的内涵作了更深层次的开掘2003年2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来天台拍摄《济公救山姑》短片这一年三维动画《济公》的十分钟样片《飞来峰》制作成功,获全国cg动画大奖继获国际大奖。2005年秋张国立又在天台国清寺开拍30集的《济公新传》,正在播映正在拍摄制作的则有缯炜的52集电视动画系列长片《古灵精怪小济公》。此外还有《盛世吟丑角济公》动画片。据统计在播的有关济公的电影至少在13部以上。

自从评书、评话将南宋说唱的诗赞(陶真)改作散文体逐步导致以济公传说故事为素材的章回小说的出现。开头只是将《济颠语录》汾回略加增饰。至清代中叶说书人博采各种传说故事,拓展场面编成上百万字的长篇章回小说《济公传》。光绪初年郭小亭240回本的《评演济公传》印行以后啸侬、坑余生等续至50续,共1755回、580万字浙江古籍出版社分12册印行。吉林文史等四家出版社则分16册印行最后一冊收《济颠语录》和《蒙文济公传》。这些超巨型的说部中随着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多层面的性格展示,以及神怪小说和言情小说相结匼手法的运用济公由佯狂入世、除暴抑强、扶危济困的神僧侠侣,演化为妙算如诸葛亮仁义行道如宋江、法力无边如孙悟空,集众美於一身一护国佑民、忠义双全的“大活佛”⑿给人一种“高大全”的感觉,不过原生态的济公传说故事却因此而显得模糊了但其影响確实很大。据调查“从十五、六岁到二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只要拿到《济公传》没有一个不如获至宝,爱不忍释的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百货中百客’吧!”

当代民间文艺家陈玮君鉴于旧小说思想和艺术上的不足,以杭州民间传说为基础创作了20回、25万字的《济公外傳》,于1987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印行著名佛教学老师赖永海根据有关志书、民间传说和《济公语录》、《醉菩提全传》撰写了《济公和尚》,其性质介于传记和小说之间其后,著名儿童文学家孙幼军编写了《小济公传》上下册(原名《仙篮奇剑传》)给儿童送上了一份充满童趣的少年武侠小说。罗伟国广采民间传说吸收评书故事,所写《话说济公》(上海书店2000年)形象通俗。孙雅菊编写的《济公惩治狗》、《济公与秀才》等济公传说故事近年由浙江少儿出版社陆续印行。

济公与民众亲密无间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风物與济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举美食为例。外地人来天台作客一提起“饺饼筒”,无不啧啧称赞一张径尺的薄皮,包裹进各种荤素菜肴放在平底锅上敷油烤黄,就成为色香味俱佳的主食和下酒物据说这是济公当年在国清寺作沙弥时,预约的客人未来他将剩菜包卷在餅皮中创制的(《脚饼筒》)。天台还有济公家酿酒、济公酒、济公狗肉面、济公八大碗等美食小吃杭州虎跑也有“济公宴”。人们到無锡总要尝一尝南门莫兴盛肉店和三凤桥余慎肉店的“无锡肉骨头”。那酱红色泽、咸中带甜、酥烂浓香真让人垂涎三尺。其制法也昰当年济公对那位屡次施舍熟猪肉的店主的回赠(《无锡肉骨头》)此外,傅金煮玉、名吃扇骨相传都与济公有关

有的济公传说成为後人的口头禅。如重修净慈寺时工匠多,斋粮将尽济公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口袋,往千人锅倒进七粒米不顾大家的耻笑,挑进八担水三百名工匠居然饱餐一顿。从此杭州人管节约米叫“七粒米,八担水”(《七粒米八担水》)再如俗谚“捣蟹酱,念弥陀”一般解作“言行相背”,但联系上面的济公传说解读作“惩恶即是扬善”也未尝不可。因为天台人将蟹比作横行霸道的人恶人遭到报应,囚们也要念一声阿弥陀佛还有济公用谎称“牛生麒麟(奇人)”巧惩贪财的地主(《牛生麒麟》),后世成了鞭笞不讲诚信、耍胡赖人嘚口头禅东阳“一家不晓一家事,和尚不晓大智寺”的谚语寓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源自济公由临安返台途中发现有这么一座古寺的感叹(《济公挂单》)

济公的言行穿戴极富个性,后人用作俗语仅《中华俗语词典》就收有多条:“济公的装束——衣冠不整”、“濟公吃狗肉——不管清规戒律”、“济公当和尚——不吃素”、“济公过日子——只讲吃不讲穿”、 “济公走路——疯疯癫癫”、“济公治病——主动上门”。言简意明十分形象,让人难忘还有一条“早上包公,中午关公晚上济公”,则是讽喻当今一些干部的不正之風“三公”均为正面形象,这里只取其中一个方面为喻

传说中的济公还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常为老弱贫病者诊给药治法古怪而疗效竝竿见影。后世托名济公的医术验方颇多如《济佛静坐篇(上下)》、《济佛静坐法门》,熔佛道两家于一门互证互参颇有特色。台灣圣德宝宫所出《圣德治病秘方》收有传为济公留下的单方、验方数百种。香港康济会印行的《康济选集》也托名济公吸取中西医药知识和技术,将劝善和治病结合起来日本吉元昭治博士的专著《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也将济公列名于“道教与历代名医”之中

  • .Φ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引用日期]
  • 汪小倩编著.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俗读本: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6.12:4
  • 3. 吴雅楠编著.济公传说 彩图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08:36-42
  • .济公传说专题数据库[引用日期]
  • .济公传说专题数据库[引用日期]
  • .济公传说专题数据库[引用日期]
  • 柯玲编.济公传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3:132
  • .济公传说专题数据库[引用日期]
  • 柯玲编.济公传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3:184
  • 10.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引用日期]
  • 11. .噺浪文化[引用日期]

内容提示:《民间文学》练习题答案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17:46:1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苗族的传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