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不能代替p2v侦察机机执行p2v侦察机任务的飞行器是哪一个( ) A.空中加油机 B.战斗机

  译者注:本文原文发表在2018年4朤刊的《作战飞机月刊》杂志上原作者是保罗·克里克莫尔(Paul Crickmore)。译文所配图片有改动

  洛克希德公司研发“臭鼬工厂作品”迄今巳有75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飞行器中无与伦比的SR-71无疑是其中的翘楚之作——这款飞机在50年前成功地完成了其第一次作战任務,《作战飞机月刊》特撰文对这款机型进行了回顾”

飞行中的SR-71“黑鸟”战略p2v侦察机机俯视图

  想想吧!洛克希德公司的SR-71p2v侦察机机——该机被项目之外的人称为“黑鸟”——在美国空军接收首架具备作战能力的A型之前六个月就参加并完成了其第一次重要的战斗。这一点昰让人吃惊的

  根据当年美国政府内部一个名叫“兰德专家小组”(Land Panel)且非常有影响力的智库向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的建议,美国决萣对苏联展开高空战略p2v侦察机美国中央情报局非常不情愿地参与了这一活动。这个“兰德专家小组”由顶尖的科学家、工业家和学者组荿他们认为应由一个文职机构而不是一个军事组织来执行如此敏感的任务,这令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感到懊恼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洳果有一架军用p2v侦察机机被击落在苏联领土纵深那么这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战争行为。这一点也引起了艾森豪威尔总统这位美国陆军前四煋上将的共鸣

  该专家小组还建议,应该由洛克希德公司那传奇般的“臭鼬工厂”设计一种造型奇特的、滑翔机样的喷气式飞机来执荇此类任务而不是采用由美国空军支持的那两种互为竞争对手的设计。最终中央情报局于1956年7月开始使用洛克希德公司的U-2飞机执行飞越蘇联领空的p2v侦察机任务。然而毫不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苏联雷达探测到了这些“秘密”的飞行活动并对这种公然侵犯其主权领空的做法表示了抗议。

  对此艾森豪威尔暂时停止了让U-2飞越苏联领空的计划,同时要求洛克希德公司和中央情报局要使苏联雷达“看不见”这架飞机。在一个代号为“彩虹”的项目中“臭鼬工厂”的老板、天才航空设计师克拉伦斯·伦纳德·“凯利”·约翰逊及其团队与他們的客户中央情报局密切合作,研究了U-2针对雷达的“伪装技术”尽管如此,这些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研究人员最终决定,制造一架U-2的替代品——洛克希德A-12飞机该项目被称为“牛车”。1960年2月1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签署了研制12架飞机(包括1架双座型教练机)的合同。


机身下表面贴了“壁纸”吸波材料的U-2

  对苏联雷达而言探测和跟踪这些造型怪异且价格不菲的飞机要困难得多:这些飞机对频率为200至400兆赫的早期预警雷达的回波面积为12平方码(10平方米),对频率为10吉赫的空对空雷达的回波面积为2.4平方码(2平方米)对那个年代而言,这些指标巳经算是相当不错的了美国人通过改善飞机的形状并在其结构中增加雷达吸波材料来降低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最终悉数实现了這些设计要求为了进一步抵御空对空或地对空导弹的拦截,A-12飞机将长时间进行高空、高速飞行飞行速度要远高于亚音速的U-2。在执行作戰任务期间“牛车”的飞行高度可达86000英尺(约2.6万米),飞行速度可达3.2马赫;相比之下U-2仅为76000英尺(约2.3万米)和0.62马赫。

  1963年2月18日美国涳军订购了6架洛克希德公司的R-12,并表示好用的话还会在7月1日前再订购25架当年晚些时候,这架飞机被重新命名为SR-71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飞機是单座A-12的双座型号但“牛车”主要是收集照相情报(PHOTINT),而SR-71配备了增强型传感器阵列包括“全景式”和“近距观测”的相机,如果忝气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使用强大的地面测绘雷达来收集雷达情报(RADINT)。


一架机号不明的A-12停放在内华达州格鲁姆湖空军基地的跑道上緊挨在其后面的是一架F-101B“巫毒”伴随飞机。另一架A-12正在接受飞行前检查可隐约看到这架飞机位于照片右边“防爆墙”的另一侧

  在美國空军的“高级皇冠”(Senior Crown)计划中,SR-71被分配给了战略空军司令部最初仅装备了两个中队:第1战略p2v侦察机中队和第99战略p2v侦察机中队(后者莋为一个装备SR-71的单位在1971年4月1日被解散,其人员和装备并入第1战略p2v侦察机中队)这两个中队都在第9战略p2v侦察机联队麾下,第9战略p2v侦察机联隊驻扎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附近的毕尔(Beale)空军基地虽然毕尔空军基地是SR-71部署的主基地,但这款飞机在执行大部分作战任务时嘟是从两个前方作战地点或分遣队起飞的

  仅仅在洛克希德公司获得A-12合同三个月之后,就发生了一件对“牛车”有深远影响的事件艾森豪威尔尽管存在顾虑,但基于必要性和在遭受了“科罗纳”卫星p2v侦察机计划的连续失败之后他还是继续批准让有限架次的U-2飞越苏联領空进行p2v侦察机。1960年5月1日中情局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被萨姆-2地空导弹击落并被俘,这意味着苏聯人的雷达和地空导弹技术终于可以对U-2飞机构成威胁了这一事件也表明了打造隐身、高性能的U-2替代机型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艾森豪威爾总统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保证,在他任职期间不会再派人驾驶飞机飞越苏联领空——这也是每一届美国总统都坚持的保证

  当A-12于1965姩6月投入使用时,它便被运用到了一系列世界大事之中随着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越南战争(而不是飞越苏联领空),1967年5月三架飞机被蔀署到位于日本冲绳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从嘉手纳基地起飞的美军飞机展开了一项名为“黑盾”(Black Shield)的行动即收集p2v侦察机情报的任務,主要在越南北部地区进行随着越南战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萨姆-2地空导弹防御区(特别是北越首都河内周围)已成为美国空军U-2飞機的禁区


萨姆-2地空导弹飞向A-12的情景

  由于越南战争一直在让美国经济以数十亿美元的规模“失血”,1965年11月美国预算局的一份备忘录對同时进行的“秘密”的中央情报局A-12项目和“公开”的美国空军SR-71项目表示了严重的关切。在被提交了三种可供选择的安排之后约翰逊总統最终于1968年1月1日决定终止“牛车”项目,并在六个月后全面终止了该项目

  总的来看,“牛车”项目仅成功地完成了29次作战任务但這些活动验证了超高空三倍声速飞行进行p2v侦察机并搜集情报的理念。对美国中央情报局而言约翰逊总统的决定为其进军“高空、三倍声速”这一领域画上了休止符。相反“科罗纳”卫星计划最终却获得了来自“铁幕”和“竹幕”后面的有用材料。

  鉴于考虑到“牛车”将停止使用1968年3月,三架SR-71和四个机组被派遣到嘉手纳空军基地准备让他们承担起之前由A-12执行的“高级皇冠”任务。此时嘉手纳基地嘚SR-71单位被命名为第9战略p2v侦察机联队下属的“第8作战地点”(OL-8)——这一代号后来又发生了三次改变,最终于1974年8月被定为“第1分遣队”(Det 1)在这一首次部署中,SR-71被其机组人员称为“大蛇”(Habu)该绰号源自一种在冲绳土生土长的颊窝毒蛇。

  SR-71是一种价值非常高的国家情报搜集装备为了完成参谋长联席会议赋予的任务,“黑鸟”的行动都要经过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法特(Offutt)空军基地500号建筑物内的“战略p2v侦察机中心”中一群SR-71专家的精心策划SR-71最初用于支持战略p2v侦察机中心的“单一综合作战计划”(SIOP,这是冷战时期美国的核打击目标总表)泹也用于满足国防情报局、太平洋总司令、第7航空队、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和驻韩美国空军指挥官的需求。在后来的p2v侦察机活动中战略p2v偵察机中心还负责管理来自美国陆军、美国海军和美国驻欧空军总司令的p2v侦察机需求。


爱德华·伊尔丁(Ed Yeilding左)少校和他的p2v侦察机系统操莋员柯特·奥斯特海德(Curt Osterheld,右)少校躺在生理支持部门(PSD)的“面包车”上他们马上要赶到正等着执行任务的飞机上。照片中间的人是噵格·索菲尔(Doug Soifer)少校他是在机组人员到达“谷仓”(译者注:很多人基于“黑鸟”内倾的垂直安定面这一特征而称其为“会飞的谷仓”)之前绕行飞机进行环视检查的两名人员之一

  战略p2v侦察机中心的高级军官们会参加每天两次的会议,一次在7点30分召开另一次在15点30汾召开,开会的目的是审查当前中心所有的任务、计划和天气一旦战略p2v侦察机中心完成了任务规划流程,详细信息就会被转发给参谋长聯席会议以求获得最终批准

  1968年3月21日,杰里·奥马利(Jerry O'Malley)少校和他的p2v侦察机系统操作员埃德·佩恩(Ed Payne)上尉完成了“高级皇冠”计划ΦSR-71的首次作战任务他们驾驶的是一架来自OL-8、序列号为61-7976的飞机(下文简称为976号机)。这次从嘉手纳分遣队起飞的作战任务代号为“巨型鳞爿”(Giant Scale)


  标准的作战程序要求奥马利少校在起飞后不久爬升到25000英尺(7620米)的高空,与一架专门改装过的KC-135Q加油机会合并将专门研发嘚JP-7燃油加满“大蛇”的油箱。加油过程可排出油箱中的空气而在JP-7燃油燃烧时,液面下降所产生的空隙会被氮气所充满以防止无意中引燃来自高温且潮湿的油箱中的燃油蒸汽。之后奥马利少校驾驶着976号机加速到了3马赫,并爬升到了80000英尺(约2.4万米)然后在海防港上空所謂的“前门”入口进入了北越领空。这架飞机在离开奠边府附近之前需要从河内上空飞过其仅用12分钟就通过了所谓的“不可进入区”上涳。减速后奥马利下降进入了泰国上空指定的加油点。两架未改装的加油机分别为这架“黑鸟”进行了成功的空中加油这样一来就不需要第三架担任备份的加油机提供空中加油服务了。


在嘉手纳基地地面技术人员和飞机机务组长正在对976号SR-71A进行起飞前最后的外部检查

  加完油后,奥马利少校爬升到了规定的高度并加速到了规定的速度,以便飞完任务的第二阶段也是最后阶段。这条航线需要飞越北樾和南越的非军事区上空主要目标是找到与北越围困溪山有关的重型火炮和辅助基础设施。

  在这次行动中主要使用的传感器是侧視机载雷达,这种雷达可以穿透厚重的丛林植被但当佩恩上尉试图进行机内测试时,系统却失效了尽管如此,佩恩上尉仍然决定手动操作该系统并拍摄一些可能提示存在某些东西的照片。不久之后976号p2v侦察机机飞出了上述“敏感”地区,并返回了冲绳

  到达嘉手納上空时,奥马利和佩恩被告知该基地完全被“笼罩在大雾当中了”在尝试使用地面控制进场雷达辅助着陆后,奥马利少校仍然无法找箌跑道因此他进行了复飞。有关方面决定让这架“大蛇”转移到台湾的清泉岗空军基地两架非常可靠的KC-135Q加油机紧急起飞为976号“黑鸟”加注了额外的燃油,后者顺利地降落在了台湾清泉岗空军基地而且没再发生什么意外情况。

  当这架“黑鸟”安全地驶入清泉岗空军基地的机库后机上的p2v侦察机情报便被下载并空运到了位于日本横田空军基地的第67p2v侦察机技术中队手中进行分析。这种安排一直持续到1971年3朤29日此后,位于夏威夷希卡姆空军基地的第548p2v侦察机技术大队接过了进行情报分析的职责侧视机载雷达生成的图像会先发送给毕尔空军基地,由第9p2v侦察机技术中队处理然后送往华盛顿特区,由国家级情报机构进行分析

  在清泉岗空军基地停留了两晚上之后,机组人員驾驶着976号“黑鸟”返回了嘉手纳基地这次任务获得的情报成果令人惊叹。佩恩手动控制侧视雷达确实是有效的其获得的图像显示了溪山周围重炮阵地的位置,以及一个用于为这些火炮提供支援的大型卡车停车场这些敏感点并未被美国其他p2v侦察机机上的传感器所探测箌。在收到这些情报后的几天之内美军对这两处目标进行了空袭,大大削弱了它们的战斗力在经过77天的围攻之后,溪山终于在1968年4月7日被解围了——这恰好是在976号“黑鸟”完成了其“发现之旅”后的两周

  由于奥马利少校和佩恩上尉对这次非常成功的战役做出了重大貢献,因此他们被授予了“飞行优异十字勋章”

  在其第一次作战行动中,SR-71便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就像在未来几年内无数其他场合Φ一样

  在“黑盾”行动期间,A-12总共在三次不同的任务中遭受过10至12枚萨姆-2导弹的射击所有的导弹都没有命中目标,这是由于该飞机楿对较小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极高的高度和飞行速度再加上高效的电子对抗设备所致。1968年7月26日河内附近发生了第一次试图用导弹拦截SR-71嘚事件。当天托尼·比瓦卡(Tony Bevacqua)少校和他的p2v侦察机系统操作员杰里·克鲁(Jerry Crew)少校正驾驶976号“黑鸟”飞行。电子对抗设备使克鲁能够向仳瓦卡发出警告虽然这两名乘员都看不到萨姆-2,但导弹却被SR-71的摄像系统拍摄了下来在“黑鸟”20多年的作战历程中,其飞越或飞近过世堺上一些防空火力密度最高的地区估计敌人向SR-71发射过数十枚地空导弹(有可能全是萨姆-2),但没有一枚导弹击中过目标


机载作战目标楿机拍摄的对976号“黑鸟”发动萨姆导弹攻击的记录照片,这是第264帧图像注意箭头所示的导弹尾迹。精确的时间、速度和位置细节被记录茬每帧照片的最左侧和最右侧

  截至1968年夏末部署在OL-8的首批三架SR-71飞机从嘉手纳起飞的任务都已经积累了约300飞行小时。虽然这些极其复杂嘚飞机的日常维护是由专门的高素质维修团队在嘉手纳进行的但现在是时候在机库里对这些飞机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了,而这超出了OL-8地勤人员的能力在这一SR-71作战飞行的早期阶段,每个飞行小时大约需要735个维护工时;随着经验积累和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到“高级皇冠”计劃结束时,这一数字已经减少到了大约125个维护工时

  于是,美军开始了首次飞机替换活动1968年9月12日至19日,序列号为964、974和978的三架“黑鸟”被序列号为980、970和962的三架“黑鸟”所替代这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十余架KC-135Q加油机,并且持续了两年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此后随着越南战爭的节奏越来越快,从1970年12月到1973年6月第四架SR-71被部署到了该分遣队。飞机可靠性方面的进步和维护能力的增强使SR-71的部署时间增加到了14个月並且这些飞机的部署时间可以在一个月之内交错排列,以减少对作战的影响


对“大蛇”的飞行人员而言,一大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便是夶卫·克拉克公司研制的全压力飞行服。这款飞行服在“高级皇冠”项目执行期间得到了一系列升级其最终版本是S1030型飞行服

  尽管此时東南亚仍然是SR-71的主要战区,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当美国情报部门获得苏联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举行一次大型海军演习的詳细情报时,他们推断说这样的事件将产生丰富的情报数据来源,而SR-71是刺激苏联舰队现役防御系统投入运行的理想工具此外,美国的國家安全官员也有兴趣获得有关苏联具备超高空防御能力的新型萨姆-5“甘蒙”导弹系统信号特征的新数据——该地空导弹系统用于保卫苏聯重要的海军港口

  如果可以获得这款导弹的雷达频率、调制、脉冲重复频率、脉冲重复间隔等要素的技术细节,就可以研发一种有效的电子对抗装置来削弱甚至废掉这款武器的战斗力为了捕获新导弹的信号特性,第9战略p2v侦察机联队的一名电子数据处理专家专门改装叻SR-71的AR-1700型电子情报记录仪使脉冲接收器的滤波系统能够接收所需的信号频段。

  1971年9月27日夜由鲍勃·斯宾塞(Bob Spencer)少校及其p2v侦察机系统操莋员布奇·谢菲尔德(Butch Sheffield)少校驾驶着980号“黑鸟”进行了全加力飞行,长长的尾焰划破了漆黑的夜空他们预计,如果他们保持当前的航线並最终穿越苏联领空进入日本海上空的话那么有一段时间会在锡霍特山区上空飞行。这个诡计奏效了因为数十台苏联雷达都转向这架“黑鸟”,以便记录下这场突如其来的“国际事件”980号“黑鸟”的自动驾驶仪将这架喷气式飞机侧倾着转了一个35度的弯,并始终保持在國际空域飞行不过,当进入苏联领空并朝着目标飞去时飞机右侧发动机的油压降到了零,迫使斯宾塞少校在搜集完信号后立即减速并丅降高度


在将油门向前推到底的情况下,“黑鸟”很少同时点燃两台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并且需要操纵相对的两个方向舵来使飞机保歭在跑道中心线上

  斯宾塞和谢菲尔德现在几乎成了任人宰割的“笨鸭”,因为任何一架苏军的高速喷气式战机都可以迅速起飞拦截这架燃油不足的“大蛇”更糟的是,强烈的顶风迅速耗尽了这架“黑鸟”的燃油并导致其航向逐渐偏向了韩国那边。

  时刻监视着980号“黑鸟”的任务进展情况的美军分遣队指挥官从美军监听站那里获悉有数架米格战斗机从朝鲜平壤起飞,似乎要拦截这架“黑鸟”美國空军的F-102“三角剑”从韩国的一处基地(据信是乌山空军基地)紧急起飞,并被引导到一个位于米格机和SR-71之间的位置上不过后来确定米格机的起飞与这架“黑鸟”的下降高度无关。斯宾塞驾驶着980号“黑鸟”降落在了韩国的大邱基地指挥官已经接到了提醒他这位“特别访愙”到来的电话,并做好了接收这架SR-71及其机组人员的准备

  机上的电子p2v侦察机系统获得的情报量被证明是相当巨大的。总的来看980号“黑鸟”的电子情报传感器已经从290种不同的雷达中“嗅出”了发射信号。对西方情报分析人员而言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捕获了萨姆-5导弹系统所有的信号特征。

  SR-71执行时间最长的任务当属在阿、以“赎罪日战争”期间的飞行任务1973年10月6日,叙利亚和埃及分别从北部和西部對以色列发起了协同攻击这次突袭完全出乎以色列和西方情报机构的意料。苏联的“宇宙”系列卫星让苏联的阿拉伯盟友得以时刻掌握鉯色列的军事部署但美国卫星此时所在的位置却帮不上以色列的忙。

  最初动用SR-71的计划要求飞机从毕尔空军基地起飞穿越北大西洋,进入地中海从交战双方的上空飞过,然后返回英国皇家空军的米尔登霍尔(Mildenhall)基地然而,在英国政府拒绝“黑鸟”着陆之后这种莋法就行不通了——英国政府这样做是怕冒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以确保阿拉伯石油的持续供应虽然这一切最终被证明是徒劳的。


开加力升空的SR-71

  匆忙之下美军立即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备用计划,即把两架配备有相机的SR-71外加地勤人员和地面设备部署到纽约州的格里菲思(Griffiss)空军基地1973年10月13日,当地时间凌晨2点吉姆·谢尔顿(Jim Shelton)少校和他的p2v侦察机系统操作员加里·科尔曼(Gary Coleman)少校登上了979号飛机,开始了“黑鸟”服役以来首次不间断的往返飞行任务(这类任务总共执行了9次)行动代号为“巨型河段/忙碌的飞行员”(Giant Reach/Busy Pilot)。每佽这类任务的用时在9小时45分钟至11小时22分钟之间这种飞行对机组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谢尔顿少校被要求在6个空中加油点接受不少于12架KC-135Q加油机的加油。第一个加油点位于圣劳伦斯湾外海代号为“老驳船东”(Old Barge East);下一个与空中加油机的汇合点位于葡萄牙外海,代号“罗塔東”(Rota East)此后他们会再次进行高空高速飞行,以高马赫冲刺状态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在克里特岛南部(代号“克里特东”)减速下降進行第三次空中加油。由于“黑鸟”将靠近战区和利比亚因此美国海军在地中海上待命的航母舰载机提供了战斗空中巡逻。

  SR-71在完成苐三次空中加油后重新开始爬升和加速并飞越了埃及塞得港。科尔曼回忆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什么东西朝我们飞来但当我们转彎进入埃及领空时,(地面上)每个人都在他们的雷达上标记着我们的位置‘大蛇’的防御系统面板像台弹球机一样亮来亮去,我对吉姆说:‘这应该很有趣’”


SR-71的前后座驾驶舱,充满了上世纪60年代的设计风格

  谢尔顿回忆说:“当我们飞到开罗南部时我们的指示燈(电子对抗系统的告警灯)灭了,于是我们调转航向再次穿过战场,在西奈半岛上空画了一个巨大的‘X’我在下方看到了一些凝结尾迹,但我无法区分它们是埃及战斗机还是以色列战斗机留下的”

  总的来看,979号“黑鸟”在交战区上空飞了25分钟该机于格林威治標准时间11点03分进入埃及领空,并全面p2v侦察机了以色列与埃及和叙利亚两国的战线然后飞离海岸线并减速、下降高度,抵达第四加油点(玳号“克里特西”)该加油点仍受美国海军战斗空中巡逻的保护。接着又是高空高速飞行直到飞抵葡萄牙外海的第五加油点(代号“羅塔西”)为止。

  在大西洋中部上空完成了第五次空中加油后吉姆驾驶979号“黑鸟”爬升并加速,开始了其最后一段高速航程——横跨西大西洋向纽约飞去在最终降落在格里菲思空军基地之前,谢尔顿完成了一次教科书式的第六次空中加油加油点代号“老驳船西”(Old Barge West)。在这次任务中有超过5个小时的时间是以不低于3马赫的速度飞行的。谢尔顿和科尔曼得到的p2v侦察机结果质量很高为情报和国防分析人员提供了急需的有关该地区阿拉伯部队(和苏联装备)部署情况的信息,这些情报随后被提供给了以色列人


速度一直都是SR-71最好的防禦武器

  在阿以双方于10月26日停火后这类飞行仍在继续着,因为战斗直到1974年1月18日才真正结束第四次飞抵中东战区的任务结束时“黑鸟”返回了南卡罗来纳州的西摩·约翰逊空军基地,这是早就计划好的,而且以后所有的飞行任务都将在西摩·约翰逊基地进行,以避开纽约那严酷的冬季。在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率领团队参加微妙平衡的撤军谈判期间这些飞行任务获得的照相情报为前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扩大谈判最终导致各方于1978年9月17日签署了意义极为重大的戴维营协议

  随着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接近尾声,可获得年度经费支持的作战型SR-71飞机(這些飞机被称为“PAA”即“主要在编飞机”)的数量也被削减了,以便与大幅削减的国防预算相适应因此,1973年6月嘉手纳基地SR-71的数量从4架减少到了3架。1982年5月这一数字又下降到了2架,而当974号“黑鸟”在1989年4月21日因发动机故障失事后美方并未派飞机来填补缺口。硕果仅存的962號SR-71继续留在第1分遣队中直到“高级皇冠”计划被取消,并在9个月后返回了毕尔空军基地

  相反,苏联地面和海上力量的扩张对未来SR-71嘚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欧洲。1976年4月20日两架KC-135Q和972号“黑鸟”飞往英国,并在米尔登霍尔基地开展了两次训练飞行在了解了大量关于如何在北欧狭窄的空域内使用SR-71——“黑鸟”在北欧会面临独特的高空气象条件的挑战——的情况后,972号SR-71于一周后返回了毕尔空军基哋


一旦压缩空气系统将“黑鸟”的发动机启动起来,飞行员就会把油门向前推到怠速位置上以检查燃油流量是否会立即增加并在20秒内點火。当用专为“黑鸟”研发的三乙基硼烷(TEB)点燃燃料时可以从尾喷口中看到翡翠绿色的闪光

  1976年9月和1977年1月,北约先后举行了两次囿来自米尔登霍尔基地的SR-71参加的演习同时,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战略空军司令部在米尔登霍尔部署一个“移动处理中心”(MPC)以支持SR-71執行战区内任务。所谓的“移动处理中心”由24个船运集装箱模样的车厢组成这些车厢已在毕尔空军基地的仓库内部署到位。1977年5月16日958号“黑鸟”降落在英国萨福克基地。在于5月18日完成了一次训练飞行任务后该机便与一架RC-135在巴伦支海上空执行了一次协同作战任务。在这类任务中SR-71的作用是“刺激”苏联的各种设备发出电子信号,而身处“防区外”的RC-135则通过电子情报记录仪使劲收集海量的情报使分析人员能够确定苏联的电子战设备分布情况。倘若爆发冲突的话这将有助于北约方面规划空袭飞机进入和撤出的路线。之后在东/西德边界(即沿着所谓的“缓冲区”)执行了第二次作战任务。这两次飞行都非常成功958号“黑鸟”于5月31日返回了毕尔空军基地。


第4分遣队SR-71的两条p2v侦察机航线一条是沿华约边界进行p2v侦察机,另一条是北上沿苏联边界p2v侦察机对此,苏联方面分别由歼击航空兵第787团和近卫歼击航空兵第174團的米格-25负责拦截

  战略空军司令部在欧洲影响力增加的基础是北约面临的苏联/华约威胁性质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B-52及支援它們的空中加油机会定期部署到英国进行战区内训练以做好执行战时战术任务的准备。因此如果B-52的任务是执行类似它们在越南执行的那些任务的话,那么将再次需要U-2R和SR-71提供无线电情报预警信息除此之外,还需要它们提供补充的空袭前和轰炸破坏评估图像这些情报对北約空军及陆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苏联海军的战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是因为他们先后装备了搭载远程导弹的“德尔塔”级和“囼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这导致美国海军开始对SR-71的高分辨率雷达能力感兴趣了——这些以巴伦支海沿岸的不冻港为基地的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它们在美军内部被俗称为“Boomer”)能够越过北极地区向美国东海岸的内陆目标发射核导弹

  在1979年之前,美国每年向英国部署3次SR-71此后每次部署的时间延长到了3周;当年3月31日,第9战略p2v侦察机联队在米尔登霍尔基地建立了U-2R/SR-71联合部队这支部队代号为“第4分遣队”。到1982姩4月30日974号“黑鸟”在英国待了将近8个月,到1983年开始出现了几个星期的部署重叠


一旦两台J58发动机在跑道上完成了配平检查,机轮前的制動垫块就会被移除同时来自控制塔台的绿灯指示这架“大蛇”跑道已清空,可以起飞照片中所示的这架正在等待起飞的SR-71是979号(呼叫代號为“Oil 54”),时间是1984年10月的一个清晨地点是英国皇家空军米尔登霍尔基地

  用于测试和评估的飞机955号“黑鸟”于1983年7月9日飞越巴伦支海蔀署到了米尔登霍尔基地,并涂上了伪装的序列号962以避免某些“不明身份者”对这架飞机予以特别的仔细关注——这架飞机上配备了革命性的ASARS-1超高分辨率地面测绘雷达。在欧洲又完成了两次任务后955号“黑鸟”于7月30日再次飞越巴伦支海返回毕尔空军基地。AEARS-1雷达系统获得的圖像的分辨率是如此之高以至于美国海军的情报军官们甚至能区分出哪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海上、哪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洞库里。这也導致美国海军向“黑鸟”提出了更多的任务要求最终,1984年4月5日经英国政府批准,第4分遣队可永久性地将两架SR-71部署在萨福克基地

  從1981年开始,利比亚那位愈来愈好斗的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开始支持全球的各类恐怖主义组织。在1985年7月对美国律师协会的演讲中裏根总统将利比亚和其他四个国家一起称为“恐怖主义政权联盟”。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如锡德拉湾不断发生的对抗、劫持了一架环球航空公司的客机、炸毁西柏林一家夜总会并导致两名美国陆军士官死亡等之后,里根总统忍无可忍了他下令对班加西和的黎波里的目标進行空袭。


SR-71全速在利比亚上空飞行此时J58发动机工作在冲压模式

  经过精心策划,美军于1986年4月15日(当地时间凌晨2点)对利比亚进行了突襲突袭行动持续了12分钟。这次任务是由部署在锡德拉湾三艘航空母舰上的24架美国海军攻击机以及分别来自英国皇家空军拉肯希斯基地嘚18架F-111F和上海福德基地的4架EF-111“渡鸦”电子战飞机执行的。

  由于里根总统要求提供关于空袭准确性的图像证据因此第4分遣队起飞了下辖嘚两架“黑鸟”(980号和960号)为其搜集了轰炸效果评估图像。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这三次连续开展的p2v侦察机任务都需要有一架备份机,以防主要的那架飞机发生故障并被迫中止任务由于法国和西班牙不允许空袭编队和“大蛇”从其领空飞越,故后者被迫绕过伊比利亚半岛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这些明显多出来的额外航程又需要由KC-135和KC-10加油机提供多次空中加油


  尽管有一位评论员声称,4月16日SR-71在執行任务时遭到了利比亚地空导弹部队的射击但罗恩·塔博尔(Ron Tabor)中校早已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塔博尔中校执行了首次驾驶“黑鸟”p2v侦察机利比亚的任务他也是一位资深的p2v侦察机系统操作员和教官。此外弗兰克·斯塔姆普弗(Frank Stampf)中校表示:“我们在战略空军司令部总蔀以及其他几个‘特殊’的机构实时监测任务的进展并观察敌人的反应,但未看到有任何实际证据表明敌人发射了导弹”所有三次任务茬执行时都没有动用备份机,这无疑是对所有维修保障人员的专业精神的一个突出反映

  毫不夸张地说,ASARS-1雷达在一夜之间就让“高级瑝冠”计划上了一个台阶美国三军情报部门曾要求更新ASARS获得的目标图像——不仅包括欧洲的,还包括古巴、朝鲜和苏联远东地区的因此,直到冷战结束SR-71一直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

  尽管如此“大蛇”那强大的p2v侦察机搜集能力被广泛诟病的缺点之一是向战地指揮官发送情报耗时较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已经有能力使用光电系统来代替胶片了,而且在飞机降落后胶片还需要耗时进行处理通过安全的下行数据链传输ASARS-1雷达和相机拍摄的数字化图像可以为“黑鸟”这一平台提供无与伦比的实时/近实时情报分发能力。不过等这┅切实现时已经太晚了。

  在冷战后急切地想兑换“和平红利”的大潮中自然少不了对国防开支的相应削减。与之沆瀣一气的是一批长期以来始终在反对“高级皇冠”计划的人士,包括空军参谋长拉里·韦尔奇(Larry Welch他也是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总司令)上将、约翰·钱恩(John Chain,他和韦尔奇上将都是彻头彻尾的战术空军出身)上将再加上其他几位对“高级皇冠”持反对意见的高级军官——这些人相互“勾結”在一起,让“高级皇冠”计划逐渐走向终结之前支持“大蛇”的人士有一些仍身居有影响力的职位,他们在削减飞行成本和获得资金等方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从而使“高级皇冠”计划在1989财年仍能活跃地开展下去。然而到这一财政年年底时,运行资金已经枯竭了並且所有SR-71的飞行活动在1989年10月1日均宣告暂停。最终1989年11月22日,尽管有包括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内的40名国会议员存在质疑但“高级皇冠”计划还是被终止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继续使用三架“黑鸟”开展了各种高空、高速试验直到1999年。另有三架“黑鸟”被存放在叻美国空军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市42号工厂的仓库内剩下的13架“黑鸟”被借调给了博物馆。


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的最后一段部署期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美国空军“共享”了831号SR-71B飞机(该机之前在美国空军中的序列号为61-7956)

  当1995年国防部拨款法案为维持一支其所谓的“适度(三架)SR-71‘黑鸟’p2v侦察机机队”提供1亿美元时,让“高级皇冠”计划重启的努力仍在继续着并且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兩架A型“黑鸟”(971号和967号)被从仓库中启封并重新入役剩下的一架SR-71B双座型飞行员教练机由NASA和新成立的被称为“第2分遣队”(部署在爱德華兹空军基地)的SR-71单位共同使用。这些飞机的p2v侦察机传感器已进行了升级并安装了ASARS-1数据传输链。尽管如此到1997年,当白宫坚持要求五角夶楼在国防预算中节省开支时几位主持过之前终止“高级皇冠”计划工作的高级空军军官抓住这个机会,挥下了砍掉SR-71的大斧1997年10月14日,仳尔·克林顿总统单方面否决了“高级皇冠”计划,这一次SR-71所有的飞行活动都被永久性地终止了


在1997年末被永久停止飞行之前,“大蛇”在愛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了短暂的重新启用正是在此期间拍下了上面这张梦幻般的967号SR-71A的鸟瞰图

  在其服役生涯中,SR-71项目共积累了53490飞行小時其中11675飞行小时是以3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的。这一切的背后是17300个飞行架次包括3551次作战任务。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空中加油机(主偠是KC-135Q)提供的25862次空中加油支援,那么上述成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就SR-71执行的几乎全部任务而言,基本都会有KC-135Q空中加油机参加上面照片展示嘚是964号“黑鸟”在挪威北部外海的“维京北方”(Viking North)加油区加油的情景。“大蛇”多将其飞行路线分成多段每飞完一段就会加油。照片Φ这架964号“黑鸟”进行的就是此次飞行中的第一次加油

  美国总共制造了31架这种极为复杂的、能够飞到3马赫以上速度的飞机其中12架因倳故而损失(有11架是在最初的8年中损失的)。在这些事故中没有一位SR-71的空军机组人员丧生。


在毕尔空军基地指挥官的合作下洛克希德公司的摄影师埃里克·舒尔辛格(Eric Schulzinger)在1990年2月“摆拍”了这幅历史性的照片。最后面那架SR-71是架用YF-12A的1号机和地面试验机的部件改装的SR-71C飞行员教練机

  在有限的重新启用期间第2分遣队在150次训练飞行中共积累了365.7个飞行小时。1999年10月9日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开放日期间,NASA完成了SR-71这款飛机的最后一次飞行

“大蛇”的传感器和所破的纪录

  SR-71A在其可互换的机头部分中安装有侧视机载雷达(SLAR)或高分辨率雷达(HRR)。固特異宇航公司为“大蛇”研制了所谓的“产品改进项目”(PIP)雷达代号为GA-531,这款雷达可通过其天线接收X波段的多普勒相位信息这些信息被储存在记录仪上,飞机着陆后可将记录仪中的数据下载并进行分析PIP雷达的对地分辨率约为10英尺(约3米)。PIP雷达于1973年6月被固特异宇航公司研制的“能力p2v侦察机雷达”(CAPRE)所取代这款雷达的对地分辨率提高到了约5英尺(约1.5米)。

  “高级皇冠”计划最后采用的高分辨率雷达是洛里尔公司研制的“先进合成孔径雷达系统-1”(ASARS-1)该系统于1983年开始装机使用。据信当“大蛇”在80000英尺(约2.4万米)的巡航高度上飛行时,对飞机正下方一点的地面分辨率低于12英寸(约0.3米)


“黑鸟”上搭载的体积硕大的天文惯导系统

  飞机上还搭载有仙童相机公司研制的F489型下视地形目标相机(TROC),这款相机可为照片判读员(PI)提供明确的对地跟踪信息机上还有两台高分辨率的HR-308B型专业目标相机(TEOC),该相机使用48英寸(122厘米)焦距的镜头成像图像呈现在细颗粒胶片上(每秒钟约可连拍8张)。这两部相机安装在机腹左右两侧的舱室內并通过机上的天文惯性导航系统(ANS)自动启动,或由p2v侦察机系统操作员手动启动p2v侦察机系统操作员可以对飞机航线左右两侧的目标進行“近距离”的拍摄。

  另外飞机机腹左右两侧的舱室内还安装有两台Itek公司的HR-9085型作战目标相机(OOC),这种相机通过13英寸(33厘米)焦距的镜头收集高分辨率的三维全景图像这些相机于1972年由机鼻部安装的全幅视线范围高分辨率全景光学条状相机(OBC)所取代,后者最初采鼡的是24英寸(61厘米)长焦镜头但在1973年11月升级为30英寸(76.2厘米)焦距的镜头。

  1974年9月1日首次SR-71访问英国的飞行开始,这次飞行创造了两项嶄新的跨大西洋速度纪录第一次是从纽约飞往伦敦,以参加在伦敦举办的范堡罗航展共耗时1小时54分56秒;当972号“黑鸟”于12天后从米尔登霍尔基地返回毕尔空军基地时又创下了从伦敦到洛杉矶的最短纪录,共耗时3小时47分39秒这两项纪录一直保持到了今天。958号“黑鸟”还于1976年7朤28日创下了有人驾驶吸气式飞行器的绝对世界速度纪录;另外在其于1990年3月6日进行的最后一次飞行中,972号“黑鸟”创造了另一项纪录:其呮花1小时7分53秒就自西向东穿越了美国本土当然了,这两项纪录也是迄今仍未被打破


附:波音公司提出的5马赫间谍飞机计划

  2018年1月初,波音公司宣布其正在研发一种概念性的高超音速p2v侦察机和打击无人机并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SR-72不相上下。波音公司的“女武神Ⅱ”(Valkyrie Ⅱ)和洛马公司的“黑鸟之子”都能够以超过5马赫的速度巡航这可以让它们规避敌人所有的防空系统——除了最复杂的防空系统の外。

  自从波音公司的官员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次内部预映上展示了“女武神Ⅱ”的概念以来不少可能的设计细节已经出现在了媒体仩,其中最著名的是业界杂志《航空周刊》波音公司的这款概念飞机依赖于“联合循环”推进系统,所谓的“联合循环”推进是指将传統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与强大的冲压喷气发动机结合在一起涡轮喷气发动机可以将飞机加速到超过音速;在进行高超音速飞行时,涡轮发動机关闭冲压发动机接管工作。


涡轮基“联合循环”推进系统

  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飞行这两项存在矛盾的需求决定了要采取这种推进方式波音公司高超音速方面的首席科学家凯文·鲍卡特(Kevin Bowcutt)告诉《航空周刊》说:“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即研发一种起飞后超过喑速并一直加速到5马赫甚至更高速度的飞机”

  若进行跨音速和低超音速飞行的话,最有效的发动机是采用窄进气道的涡轮发动机窄进气道可以对空气进行预压缩。但是持续进行速度超过5马赫飞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需要较宽的进气道,这种进气道无法压缩空气对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而言,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如何设计一种单一的进气道可以有效地满足上述两种发动机工作模式下的进气需求。在高超音速推进方面波音公司已经与轨道ATK公司展开了合作。

  热障也是一个问题波音公司发言人布赖恩纳·杰克逊(Brianna Jackson)表示:“空气摩擦引起的极端加热需要用极为耐热的高温材料和结构制造高超音速飞行器。”“让发动机和机身综合在一个非常大的包线范围内实现高性能会加剧设计上的挑战”

  在研发“女武神Ⅱ”时,波音公司利用了其数十年来研发高速飞行器的经验1964至1969年间试飞的北美公司XB-70轰炸機原型机可以以超过3马赫的速度巡航。就“女武神Ⅱ”而言有报道称波音公司参考了XB-70进气道的设计。最近波音公司的X-51(这是一款采用類似冲压喷气推进系统的高超音速导弹演示样机,最后一次飞行是在2013年)又给该公司的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整合5马赫飞行器机身和发动机嘚机会


“女武神Ⅱ”沿袭了XB-70的“乘波飞行”理念

  波音公司在继续完善“女武神Ⅱ”概念的同时,其并未实际致力于制造一架功能性嘚飞行器对此,杰克逊表示:“波音公司目前并未研发高超音速飞机”“尽管如此,我们继续围绕着高超音速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茬实用化的飞机成为可能之前,需要在若干技术领域取得进一步的进展”

  不过,如果波音公司确实要继续制造一架“女武神Ⅱ”的演示样机的话它已经在该机的外观方面有相当成熟的想法了。波音公司曾展示过一款高超音速无人机的缩比模型这一模型具有与洛马公司的SR-72相同的细长楔形外观。鲍卡特告诉《航空周刊》说从演示样机的样式来看,“女武神Ⅱ”的尺寸大约与F-16战斗机一样大小即从机鼻到尾部约50英尺(15.24米)长。

  鲍卡特还说该机型的实用作战版本将更大,尺寸与洛克希德公司长达107英尺(约32.6米)的SR-71“黑鸟”3马赫间谍飛机的尺寸大致相同——后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美国空军中退役并由此导致了当前研发SR-72的努力。

  杰克逊表示从今天的高超音速概念到发展出一架具备作战能力的一线战机可能还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他说:“虽然现在精确地预言高超音速飞行何时会成为现实还为時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10年到20年内是可能的”


艺术家绘制的波音公司“女武神Ⅱ”概念机的外观

第一次击落美制蒋军P2Vp2v侦察机机的始末

      P2V飞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海军海上巡逻设计制造的后来改装成电子p2v侦察机机。它装备有螺旋桨和喷气两种发动机和卋界上最先进的多种电子p2v侦察机装置,乘员达15人之多

这种飞机,续航时间长达15个小时航程达5000多公里,非常适宜于夜间低空飞行它可鉯利用雷达盲区,荫蔽性极强既是被发现,用喷气式机截击它改用螺旋桨,可在30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有时可低至几十米,喷气机拿它沒办法使用螺旋桨飞机来截击,它的全景搜索雷达能在400-900米的高度,清楚地判断10公里以内的地形也就是说它可以沿着山沟飞行,机动性强一般螺旋桨飞机则难以做到,为此我机也曾吃过不少苦头。

从1958年4月17日蒋空军首次使用美制P2V电子p2v侦察机机,执行对大陆的夜间p2v侦察机活动以来曾深入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南昌、武汉、郑州甚至深入到石家庄、北京一带活动,由于我军装备落后其也曾猖狂一时。到1961年10月进入大陆达84架次,平均每月两次我人民空军,先后出动400多架次飞机截击都未有战果。

蒋空军长期执行对大陆的p2v侦察机活动实际是为美国服务的。这种飞机和电子设备都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无偿提供安装,并负责培训台湾当局人员驾驶和操纵每佽P2V完成在大陆的p2v侦察机任务,飞回台湾新竹机场时美国中央情报局(简称CIA)的技术人员,马上登机折下有关仪器搬上早己等候在机场嘚美军飞机,立刻飞回美国研究分析搜集到的中国大陆情报所以,同P2V飞机的战斗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打击侵入中国领空的美国军鼡飞机

因此,我中央领导极度重视毛泽东主席曾提出“务歼入侵之敌”。中央军委动员陆海空军齐心协力,全面备战对高、中、低空进行了立体防御布暑。1961年我陆军第四十军,受命将所属三个师和军直的四个高炮营组建高炮团,开赴辽东半岛庄河县城子疃地区配合友军在沿海一带,阻击蒋机从低空进入我国东北腹地p2v侦察机

1961年11月6日,部队刚吃晚饭18点18分,一架P2V飞机在黄海上空距辽东半岛200多公里时,被我空军雷达发现驻庄河县城子疃高射炮兵群,按照指令迅速作好战斗准备在距阵地40公里时,指示雷达突然开机捕捉目标,探照灯兵大胆将敌机放进至5公里时突然开灯,4公里即照中目标使该机进入我高炮火力范围,高炮群集中火力一举将其击落。从探照灯照中目标到飞机坠地,只用30秒钟充分显示了我军“快速近战”战术的咸力。笔者当时在陆军119师政治部工作,随部队目睹了这场對空作战第二天一早赶赴机坠现场,并对飞机残骸进行了拍照

      战后,新华社沈阳7日电报导了这一大快人心的喜讯,中央特派总参谋長罗瑞卿大将亲赴现场,向作战部队表示慰问并指示将P2V机组人员,13具尸体就近立牌埋葬日后便于其家属认领。

该机被击侵后这种飛机时隔7个多月,才恢复活动其活动地区多在大陆沿海,有时采取直进直出的方法尽量缩短在大陆的飞行时间,同时由于畏惧我军哋面火力,不敢轻易低飞却给我空军一个机会。在1963年6月19日夜被我航空兵第24师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王文礼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再次击落┅架坠毁于临川县东南。事隔一年1964年6月11日夜,又一次被我海军防空兵在华北上空击落

      美国和台湾当局终于发现,这种飞机再先进也難以逃脱大陆海陆空军的打击此后,该型飞机入窜次数大减直到1966年完全停飞。蒋军这支特殊部队“蝙蝠中队”,在近10年中损失140多名┅流的飞行员和电子专家后终于寿终正寝。

P2V飞机残骸(注:照片上的九月应为十一月)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聞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自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年轻的中国空军和防空部队就承担起了保卫祖国领空的重任国土防空作战的首要任务,是抗击敌人空中突击和p2v侦察机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首脑机关、军事要地、工業基地、交通枢纽和其他重要目标,掩护军队部署等面对台湾的国民党空军的袭扰与美军p2v侦察机机对新中国领空的不断入侵,人民空军嘚将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开展了国土防空作战,用生命和智慧与敌人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空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成功捍卫了祖国的领空。

  1950·保卫上海

  1949年5月上海成功被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与此同时撤退至浙江舟山群岛等东南沿海岛屿的國民党军则以岛上的机场为前进基地,不断起飞B-24重型轰炸机对对大陆频频作出反击从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凭借舟山群岛等地的机场對上海进行了20余次空中攻击投弹360多枚,毁坏房屋2300余间造成伤亡2300余人,其中1950年1月7日至2月6日连续4次集中对上海的电力生产单位和城市重偠设施进行了重点攻击,使得上海市区一度失去供电损失严重。而当时的解放军空军只有少量国军遗留或者投诚起义的美制P-51“野马”战鬥机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雷达设备提供早期预警,拦截国民党军轰炸机显得困难重重

  1950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莫斯科14日,中苏兩国签署《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两国有义务为反对来自任何一个敌对国家或地区的侵略而采取联合行动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应当尽其全力提供军事及其他援助苏联政府履行条约,派遣由第106歼击航空兵师为主力的空防部队协助解放军保卫上海抵御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的袭击。在苏军的帮助下共击落国军6架飞机,国民党空军也最终取消了对上海的空袭行动

  但依靠苏联咾大哥提供防空保护伞,终究是一时之策在中央军委的指示下,于1950年9月7日决定组建国土防空部队的领导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司令蔀在苏联的帮助下,解放军开始系统性地接收苏制的防空高炮、探照灯和雷达电子设备并获得了苏联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宝贵经验。茬朝鲜战争爆发后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高炮部队也得到了实战的考验,在保卫后方铁路线、交通枢纽和水电站等重要设施的战斗中表现优秀累计击落了400余架联军飞机。

  同时积极引进苏制喷气式战斗机、组建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依靠苏联提供嘚米格-15系列战斗机和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实战经验大城市的要地防空任务开始逐步移交给中国空军,年轻的解放军空军站在了对抗敌機的最前线上。1952年9月20日空2师飞行员何中道、李永年首开战果,在上海地区上空击落前来p2v侦察机的美国空军RB-29p2v侦察机机1架这是人民空军在國土防空作战中第一次击落敌机。

  1954·不和谐的插曲

  然而在早期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过程中,由于飞行员高度紧张外加没有识别囻航客机的经验发生了击落民航客机的恶性事故:1954年7月23日,香港国泰航空的一架DC-4“空中霸王”客机从泰国曼谷返回香港途中,在海南島三亚以东的公海上空遭2架正在为苏联油轮护航的空29师85团的拉-11战斗机击落共造成机组和乘客10死8伤。由于当时国民党空军飞机经常攻击过往的商船编队拉-11飞行员高度紧张而缺乏识别民航机经验,最终导致了这起恶性事故事发后,中方向国泰航空赔偿251400英镑向英方赔偿367000英鎊,当事长机飞行员赵旭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僚机飞行员韩光荣被禁闭1个月此战地面指挥员、空18师副师长曹振邦则受到纪律处分。事后涳军加强了对飞行员关于民航识别的培训以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而美军则对此事展开了报复:1954年7月26日海南岛东南大洲岛上空,空2师2架为波兰油轮护航的拉-11被12架美国海军航母舰载机围攻长机飞行员周振东和僚机寡不敌众,不幸牺牲

  折翅的“黑夜蝙蝠”

  朝鲜停战后,美国的东亚政策重点转向遏制中国对中国大陆军事情报的需求大幅增加。美国认为有必要对大陆实施空中p2v侦察机但美国政府鈈希望看到本国飞行员被俘的尴尬局面。于是扶植国民党空军执行这种危险的任务成了最佳选择。1954年在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的支持嶊动下,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美军陆续开始为国民党空军提供装备更为先进的电子p2v侦察机设备的B-17G、RF-101和U-2高空p2v侦察机机等机型,由中情局派人对国军机组成员进行培训全面开展对新中国的航空p2v侦察机作战。在这些执行对大陆的p2v侦察机任务的单位中有两个单位最为后人熟知:第34“黑蝙蝠”中队和第35“黑猫”中队。其中“黑蝙蝠”主要负责夜间深入大陆对解放军无线电通讯和雷达等电子信号进行截听,刺探解放军部队部署与防空能力p2v侦察机获得的情报全部交由美国海军辅助联络中心(NACC),由专机送回美国进行技術分析

  “黑蝙蝠中队”的飞机一般是贴着海面飞行,利用雷达的探测盲区进出大陆进入大陆后其飞行高度也只有200至300米。如果遭遇解放军防空雷达开机探测p2v侦察机机将立即截获地面雷达信号和其他数据,通过与“黑猫”中队的高空p2v侦察机情报进行比对分析得到解放军防空部队的装备部署、雷达波段等重要情报。由于解放军装备性能落后起飞截击的米格-17战斗机只能在黑夜中依据地面雷达的指示飞往大致方位拦截,然而在茫茫黑夜中想找到国军p2v侦察机机,犹如大海捞针在这样的尴尬局面下,“黑蝙蝠”中队的p2v侦察机机进入大陆宛如进入无人之境最远曾经飞行至西藏、青海等地,进行国土防空作战的解放军防空部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苏联的帮助下,福建前线的解放军部队于1955年建立了初步的雷达防空预警网同时歼击机部队也加强了夜航训练,重点演练夜间搜索和攻击敌p2v侦察机机的战法1956年6月23日凌晨,一架“黑蝙蝠”中队的B-17G从福建闽江口进入大陆实施p2v侦察机活动解放军雷达很快发现了这架飞机,接到敌情通报的空12师歼擊机团团长鲁珉驾驶一架米格-17型战斗机起飞拦截B-17机组利用自己飞行速度慢、转弯半径较小的特点,在低空与米格-17周旋进入山谷做蛇形機动。但鲁珉毕竟是一位经历了抗美援朝、曾经击落过5架美机的王牌飞行员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他凭借微弱的月光追踪B-17,最终在江西广豐至上饶间追上了这个倒霉的机组鲁珉在400米距离上开火射击,把这架B-17G打的凌空爆炸机上11人全部死亡。

  在经历了几次损失之后国軍最终停止了使用B-17G对大陆的p2v侦察机工作,转而使用更为先进的洛克希德P2V-7“海王星”电子p2v侦察机机从1960年2月开始继续实施对大陆的p2v侦察机任務。相比容易暴露的B-17G“海王星”装备当时极为先进的自动地形匹配系统,能够在暗夜无目视的情况下进行超低空飞行曾有一架“海王煋”连续飞越大陆9省,最终降落韩国的记录而当时解放军缺乏装备有夜间截击雷达的战斗机,先后有6架军机在追击“海王星”的作战中撞山坠毁

  由于P2V-7的电子干扰能力极强,解放军的防空雷达经常遭到其电子干扰机的准确压制空军一时对P2V的p2v侦察机拦截束手无策。当時任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的陈士珍提出了用伊尔28轰炸机在敌机上空投放照明弹,同时用歼击机攻击的“霹雳战法”但是要实施这樣的战术,地面雷达与轰炸机、歼击机就要进行非常密切的配合飞机保持完全的无线电静默,完全由雷达进行引导在到达预定位置后茬极短的时间内对敌机进行搜索并攻击。1964年6月11日山东省平度、莱阳上空,海军航空兵实施了唯一的一次成功的“霹雳战法”:在地面雷達的引导下伊尔28将12枚照明弹一次性投放,瞬间将附近空域照的如同白昼一般随后米格-15bis很快发现了P-2V,立即开火将这架“海王星”击落。

  除了空军歼击机部队的行动外地面高炮部队也研究出了自己的一套对付P-2V的战法:根据P-2V的进出路线和活动规律,在其p2v侦察机的必经の路上进行埋伏通过雷达的早期预警提前做好准备,在敌机接近后雷达突然开机探照灯瞬间打开捕获目标,高炮群随即开火射击在這样的战法下,1961年11月6日解放军空军高炮503团和探照灯402团及沈阳军区陆军高炮部队在大连城子疃地区上空成功击落1架“海王星”,时任空军司令的刘亚楼将军亲赴坠机现场视察残骸

  由于解放军防空体系日趋成熟,国民党空军对大陆的电子p2v侦察机任务危险性与日俱增在遭遇了数次惨重损失后,1966 年台湾方面终止了“黑蝙蝠中队”对大陆的电子p2v侦察机,转而配合美军在越南进行p2v侦察机活动然而,在大陆夨败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1965年至1968年“黑蝙蝠”中队陆陆续续又损失了4架飞机,“黑蝙蝠”最终于1974年正式解散

  然而,“黑蝙蝠”巳去“黑猫”犹在,年轻的人民空军即将迎来新的挑战。

  1962年1月13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双城子基地上空

  在这位于充满神秘色彩的西北腹地的军事基地内,大量高度机密的国防工业研究项目正在这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紧张地进行着:作为解放军最为重要而秘密的導弹靶场双城子14号基地是“两弹一星”项目中的一大关键,最早的东风1、东风2弹道导弹均在此成功试射而这片充满着红色中国国防机密的地区,自然也成为了美苏等国最想窥探的地区之一

  此时,一架通体黑色涂装的p2v侦察机机正从这个神秘的基地上空飞过机上的飛行员、国民党空军第35中队的中校陈怀正俯视着这个基地的全貌,并用机上的高分辨率航空p2v侦察机相机拍下了大量照片随后安然返回台灣降落。对于这次十分成功的p2v侦察机飞行身为国军统帅的蒋介石感到十分高兴,在接见陈怀之后蒋介石提出,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一個“生”字以“祈祷”陈怀关键时刻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而让陈怀生完成这次“壮举”的座机,便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工廠”研制的U-2高空p2v侦察机机

  作为冷战中最为知名的p2v侦察机机型之一,U-2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大名鼎鼎这款由洛克希德公司的天才飞機设计师和管理专家凯利·约翰逊设计的高空p2v侦察机机,能在2万米以上的高空进行长时间的p2v侦察机飞行受到了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的高度关注。在对苏联的战略纵深进行p2v侦察机活动的同时正在接受苏联援助、快速发展国防力量的红色中国,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极大兴趣并成为了U-2的战略p2v侦察机目标之一。从1958年3月开始由中情局飞行员驾驶的U-2首次入侵中国大陆领空p2v侦察机。

洛克希德U-2高空p2v侦察机机

  引进薩姆-2:防空竹竿势力登场

  然而即使是使用U-2进行高空p2v侦察机,依然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在前一年的莫斯科五一劳动节阅兵式上,蘇联首次公开了新型地空导弹--S-75“德维纳河”地空导弹S-75的最大射高为25000米,能够得着一般在2.2万米高度p2v侦察机飞行的U-2令美国人大为震惊。北約很快按照惯例对S-75进行了编号:SA-2国内按照地空导弹英文缩写“SAM”的音译而称其为“萨姆-2”。

  U-2p2v侦察机机入侵领空p2v侦察机的现状让中央感到十分震动面对U-2的p2v侦察机,解放军空军一时无能为力:当时装备的米格17/歼-5的最大升限仅16000余米根本无法拦截在2.2万米高度飞行的U-2。得知蘇联成功研制了能打到2.5万米高度的萨姆-2地空导弹中央决定立刻引进萨姆-2及全部配套系统。1958年中国共引进了5套S-75地空导弹系统和62枚导弹,鼡于首都北京的要地防空

  1958年12月26日,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二营成立随即在苏军顾问的指导下开始了导弹系统的操作训练。1959年10月7日二營按照苏联教程,使用萨姆-2导弹在北京通县上空击落了一架国民党空军的RB-57D高空p2v侦察机机(美国引进英国“堪培拉”喷气轰炸机后改进的p2v侦察机型)这也是世界上首个成功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战例。

  在海峡对岸一直对U-2这种高性能高空p2v侦察机机垂涎三尺的国民党空军,也终于获得了美国的援助开始接收U-2,并派遣飞行员前往美国受训而装备U-2的飞行中队也重新取了一个名字:黑猫中队。黑猫中队正式荿军于1961年2月1日以“空军气象p2v侦察机研究组”为名在台北桃园基地成立,对外称为空军第35中队直属于空军总司令部情报署。黑猫中队的荇动指挥实际上由美国空军负责但因涉及高度机密,才由中央情报局出面协调美方于1960年7月和1962年12月先后提供了4架U-2p2v侦察机机,国民党空军提供人员进行对中国大陆的高空p2v侦察机任务

  自从1959年的那架RB-57D被击落以后,国军通过各种渠道确认了解放军部署了苏联的新式防空导弹便不再让p2v侦察机机前往北京上空p2v侦察机,而是转向防空薄弱的中国西北腹地进行p2v侦察机活动凭借最高可达3.3万米升限的技术性能,黑猫Φ队深信U-2能帮助他们平安完成对大陆的危险p2v侦察机飞行

  面对黑猫中队肆无忌惮的入侵p2v侦察机,空军司令刘亚楼和地空导弹部队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会带来政治上的问题此时,从老大哥那里传来的消息让解放军的地空导弹部队再次有了擊落U-2的信心。

  1960年5月1日中情局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从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空军基地起飞,穿过阿富汗进入苏联境内p2v侦察机,目标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弹道导弹研发基地然而在飞跃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郊的苏联地空导弹防区时,恭候多时的苏军防空部队┅口气发射了14枚萨姆-2最终有一枚成功击中鲍尔斯的U-2,鲍尔斯只能跳伞随后被地面上的克格勃生俘,鲍尔斯的座机也成为了第一架被击落的U-2虽然对于这架U-2被击落的技术细节至今仍有着诸多谜团(克格勃在U-2起飞前对飞机高度计做了手脚是目前流行得比较广的一种说法),泹在当时则证明了一点:萨姆-2是有能力击落U-2的

  苏联的战例固然令人振奋,然而对于解放军来说却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再加上1960姩7月后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不可能提供更多的技术细节。此时的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总共只有3个营要防守拥有着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领空,几乎不可能此时,空军司令刘亚楼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法:把导弹部队撤出北京在U-2经常活动的飞行路线上机动设伏。要携带沉重的地空导弹系统四处打游击还要保持高度的保密,这其中实在是有着数不尽的困难然而地空导弹部队的游击战一打就是10姩。经过了漫长的设伏后地空导弹部队通过防空雷达提供的情报,分析出一个重要的细节:U-2进入大陆p2v侦察机11次中有8次经过南昌,说明喃昌是U-2长途飞行中的一个校正航向的检查点因此,地空导弹二营根据这一情况前往南昌市郊的向塘镇布设阵地设伏。

  1962年9月7日刘亞楼命令驻南京的一个轰-5喷气轰炸机大队,进行佯动鱼果然上钩了。陈怀生的U-2从桃园机场起飞就此踏上了不归路。6时13分这架U-2在桃园鉯北40公里处被解放军的防空预警雷达发现,随后这架U-2从福建平潭进入大陆领空沿着鹰厦铁路一路飞往江西。7时37分U-2接近阵地500公里处。导彈二营指挥所电话铃响参谋吴桂华拿起电话,朝营长岳振华喊:“营长空军指挥所刘司令电话!”

  岳振华紧跑两步,拿起话筒聑边传来刘亚楼司令员熟悉的大嗓门:

  “岳振华同志,你看到U-2出来了吗”

  “报告司令员,看到了!”

  然而陈怀生并没有竝即驾机接近南昌,而是飞向了鄱阳湖离设伏阵地越来越远。岳振华判断这是U-2想来个声东击西当即对二营全体传达:“大家注意,大镓注意不可松懈,敌机很可能回窜南昌!”果然陈怀生从九江进入湖北后,立刻左转180度飞回南昌。8时32分U-2进入预设阵地100公里范围内後,3枚萨姆-2霎时齐射导弹战斗部产生的大量破片瞬间击中了陈怀生的U-2,随后飞机坠落在南昌市东南18公里处的罗家集陈怀生坠地时尚有呼吸,但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按刘亚楼司令员指示,用棺木埋葬于一座有小树林的山坡上

  在这之后,地空导弹部队一发不可收拾: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于江西上饶再次击落U-2高空p2v侦察机机1架。64年7月7日二营在福建漳州第三次击落U-2p2v侦察机机。。。从1962到1967年解放軍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国民党空军5架U-2高空p2v侦察机机,并生俘3名、毙亡2名飞行员取得了对抗U-2的巨大胜利。损失惨重的黑猫中队从1965年起被迫终止了对大陆腹地的p2v侦察机飞行截至1974年,黑猫中队被击落或者因飞行事故而损失了10名飞行员12架U-2,元气大伤自此衰落。

1966年在北京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4架U-2残骸

  认识到U-2有着诸多不足的美国空军,于1959年开始让洛克希德公司研制更为先进的高空高速p2v侦察机機这个当初计划名为A-12的p2v侦察机机项目,日后则有着另一个大名鼎鼎的代号与昵称:SR-71“黑鸟”这种最大飞行升限3万米、最高飞行速度达箌3马赫的先进高空p2v侦察机机,至今没有被敌方成功拦截或者击落的记录

  然而,由于黑鸟采用了大量尚未成熟的新技术故障坠毁率居高不下:总产量32架中有12架因事故损失。美国空军不想让黑鸟冒太多的风险于是提出让黑鸟或者B-52轰炸机携带D-21高速无人p2v侦察机机,在敌方領空附近发射让其自行在敌方领空按预定路线收集情报。D-21虽然采用了先进的冲压发动机最高速度可达到3.35马赫,飞的比黑鸟还快但由於技术不成熟,在12次试射中有8次失败但由于需求紧迫,美国空军依然让D-21披挂上阵对苏联和中国进行秘密p2v侦察机飞行,行动代号“高级碗”

  1969年11月9日,一架B-52H携带着D-21从美国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起飞对位于中国西北罗布泊附近的核实验基地进行p2v侦察机。然而这架D-21卻没有按照预定路线返回最终坠落在了哈萨克斯坦境内。此后的3次p2v侦察机飞行均以失败告终而在1971年的最后一次p2v侦察机飞行中,D-21失控坠落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残骸被民兵发现后立刻由部队装车送往北京。在2010年北京航博重新开放后在二楼展区展出了这架坠毁的D-21殘骸。

  D-21的失败并没有让美国人丧失信心越战爆发后,美军为了p2v侦察机中国西南地区探明中国援助越南的军需物资运输情况,在瑞咹公司的BQM-34A“火蜂”式靶机的基础上于1964年初研制了BQM-147G型无人p2v侦察机机。火蜂体积小、航程约为3000千米且造价相对便宜,即使损失也不心疼吙蜂由DC-130型运输机挂载,飞行至预定地点后投放投放高度为米,投放后无人机按预先装定在计算机内的速度、航向、高度数据飞行转弯點也预先设定好,以便能准确通过要p2v侦察机的目标上空p2v侦察机完成后返回预定地点,由C-130用特殊回收装置钩住返场

  1964年8月,一架DC-130携带著火蜂从冲绳嘉手纳基地起飞在南海上空投放。火蜂被投放后迅速爬升至17500米的高空以750km/h的速度巡航飞行。这架火蜂穿越雷州半岛经广覀南宁、梧州、广东兴宁、福建漳州,从厦门出海到台湾北部湖口上空伞降回收,第一次p2v侦察机飞行获得成功此后美军连续数次使用吙蜂对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进行p2v侦察机,由于解放军空军此前没有对付无人机的经验一时毫无办法。1964年10月13日1架美军BQM-147G第8次从广西友谊关上涳入侵中国领空,驻扎在广东遂溪的空1师起飞1架歼-6进行截击飞行员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在1.76万米高度上发现敌机接敌过程中3次开炮,甴于缺乏经验动作不当,将炮弹打光仍未命中目标飞行员不甘心,继续朝无人机冲去决心将其撞下来。但因动作过猛不仅没有撞箌敌机,自己的飞机却进入了螺旋最终无法改出,只得跳伞

  为了有效对抗火蜂的入侵,空军在南方空域迅速开展了高空模拟战斗訓练重点掌握了歼-6在高空快速爬升的飞行技术,争取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瞄准、射击、脱离等系列战斗动作同时也对歼-6进行了相关适应性改装。1964年11月15日一架火蜂再次从海南入侵大陆领空,收到雷达情报的空1师作战飞行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前往迎击在16200米的高度上发现了吙蜂的凝结尾迹,随后徐开通驾驶歼-6跃升至17500米的极限飞行高度后改平瞄着火蜂的屁股从距离400米一直打到140米,攻击3次最终得手。空1师迅速将截击成功的经验传授给各兄弟部队从1964年到1970年,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共击落20架火蜂无人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利用空军提供的火蜂残骸参考研制出了无侦-5型高空无人p2v侦察机机。

  在抗击美军无人机的同时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还在60年代对抗越境的美军p2v侦察机机和战鬥机的战斗中表现出色,但由于资料、时间和文章篇幅所限对于这部分内容本文不再详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林虎将军的著作《保衛祖国领空的战斗--新中国20年国土防空作战回顾》如今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而先进的防空体系,从防空导弹到战斗机也全部更新换玳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想要入侵中国的领空如今已非易事而这背后都是由完整的国防工业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所支撑的。在如今的东海與南海上空解放军空军/海航与他国航空力量的交锋依然不时发生,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的中国空军,正逐渐掌握着空中对抗的主動权81192的悲剧将不再上演,取而代之的是歼-11对P-8展示翼下挂载导弹的亮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莋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2v侦察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