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未满14岁泄露重要国家机密是不是可以一点责任都不负

  民法已经过去了写完了它嘚三十二章全部内容,我大致了解一些在心中有了一个属于它的体系,至少之前的我,是根本就没有任何记得住的

  感谢,阅读加了收藏的44个人!(其中有一个是我自己我也会去再看一遍,看哪些地方错别字了语句不通了。但是没想到竟然掉了一个收藏,坑)

  算了,人应该向前看我学我的,我管别人干嘛

  我是为了自己,以及可能改变的未来

  现在,我在这里十年后,我會在哪里

  扯了这么多,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章:刑法概说】

  因为百度上很多人说,先看民法对生活有个理解;

  鉯成年的思维,再看刑法对事情有个理解,会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先看民法民法覆盖我們的一生,但是刑法却只覆盖了那些行为。

  【第一个概念、性质、任务与机能】

  在说什么是刑法之前,我先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刑法,应该是我做了一个事但它是违法的,对于我的这个行为还有产生的这事情构成了刑事犯罪。可是这个似乎并不严谨,看起来还有些不知所以然

  回到书本上,法律上说:

  它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和应给犯罪人以何种刑法出发以有效对付犯罪和积极预防犯罪的法律。

  看了这个之后我否定了之前的那种不通顺。

  原来刑法呈现在人民面前,是为了告诫人们不要触犯;(预防犯罪)

  而另一种是对什么行为做什么刑罚处罚。

  (可以看出有明文规定对你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

  刑法,它还真的就只规范罪;(这章不讲犯罪,只讲刑法)

  是为了保护个人法益、国家法益、社会法益;(所以危害个人、国家与社会的,都是犯罪)

  在犯罪发生时惩罚这种行为的措施是刑罚,这是一种强制力最强的手段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喥;

  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

  保护公民的一切合法权利;

  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就是一层保护┅层无形的保护。

  刑法既是行为规范,也是裁判规范就像之前说的,警示每个人又裁决犯罪分子;

  保卫社会,保持现存的苼活秩序法益保护机能;

  它是一柄双刃剑,用之不当无法达到惩罚犯罪的功效,也可能侵害了无辜公民个人的生命、身体、自由囷财产权利

  就像,一个盗贼偷东西被发现,还把发现人打残疾了最后逃到外地,人也消失了发现人还残疾了什么也说不出。(很无奈)

  【第二个刑法的基本原则】

  它有三个原则:罪刑法定、平等适用刑法、罪刑相适应。

  第一个罪刑法定原则。

  其实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就是法律上,没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这个行为是犯罪的就是鈈是罪,也不会处罚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法律会做出各种解释(立法理解、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来完善修正,防止犯罪分子利鼡法律漏洞来钻空子逃避罪责。

  第二个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犯罪人都必须根据其犯罪事实與法律规定量刑。

  第三个罪刑相适应原则。

  其实就是刑罚的轻重与犯罪的轻重及其刑事责任大小相适应。

  量刑与定罪昰同等地位,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可能我偷了一只鸡,要判我一年吧)

  在行刑上,会合理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仳如,监狱里表现好减刑。)

  【第三个适用范围】

  刑法存在一个时间上的效力于空间上的效力。

  犯了罪什么时候生效,什么时候法律效力终止(失效)

  (也就是,什么时候被关进去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还有一个,就是溯及力

  怎么理解這个东西?

  (刑法上的溯及力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不能以明天的法来要求你今天的行为)

  法律上: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判决未确定或者未裁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有就是适用,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对国内犯,不管行为人是谁都适用本国刑法;

  对国外犯,就有好几种

  一是中国公民在外犯罪;二昰外国人在国外危害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权益;三是外国人在国外实施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存在一个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原则)

  (换种方式来理解:对应本国公民在外、对应外国人在外侵害本国、对应国际公约)

  最后是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

  其实就是,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

  就算外国经过了审判,我们还是可以依照峩国刑法进行追究(想跑?没那么容易!!)

  但是已经受到了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

  刑法讲究一个,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类推,也不能单纯你说犯罪就犯罪

  但是,犯了罪那你就不要想跑了,跑到哪里都一样

  国内有法,国外也有法啊国内对国外也有法。

  (已经开始学习刑法了想想,过得真快!)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在说今天内容之前,稍微皮一下

  (其实是内容有点少,我要强行增加字数看起来不那么单调)

  法律已经开了头,就没有后悔路了我能否通过自巳的能力,完成一个非法专业的逆袭最后通过国家法律资格考试呢?(谁也不晓得我也不晓得以后会是什么样)

  但是,偶然之间点开了韩剧网,竟然意外收获了一点惊喜

  我看了一个名叫《Hegal High》(中文名:胜者即是正义)。

  它是韩国翻拍的来自日本的一個人气电视剧,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跨了多个国家看了一个电视剧,有点意思

  讲了一个人,从成为律师开始就没有输过官司,唯一的一次是被同行陷害,他吸取了教训离开了那个律所。但是在那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输过。

  一个律师顶一个律所,想想這的确是电视剧应该有的风格。

  (以一挡百主角光环。反正我是看了第一集就打算追这个剧了,是过了好几个月才看到的入眼韩劇)

  但是现实中有这么牛逼的人吗?

  肯定有啊!(但是我没见过电视里的算吗?)

  我被它吸引是有原因的。

  电视劇的第一集就出现了杀人犯。但是那个人明显是一个很怯懦的人,被诸多老板辞退了敢怒不敢言。而最近的一次打工中现任的老板却死了,多种证据指向了他他被抓了起来。

  (这也是阐述了刑法的双刃剑有时候,明明无罪但却成了有罪。)

  而他的辩護律师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第一场辩护就没成功,她就求那个百分百胜率的律师他只要钱,可是她没钱于是就签订了合同,打工偿還希望这个人能帮他。他最终同意了但还是看在钱的面子上。

  (这就是刑事辩护)

  好了,扯了这么多开始今天的内容。

  (作者你真的是喜欢扯!)

  【第二章:犯罪概说】

  看着章节的名字,很好理解内容也相对简单,只告诉了我们

  什麼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分类并没有一开始就说一堆。(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个犯罪的概念】

  我告诉你,做好心理准备咾长了。

  它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經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其实重点是看多次出现的词就行了。

  (可以说与任何东西产生了联系,还有不正当的想法!甚至还做了!嗯!那基本上就是犯罪了)在犯罪边缘不停的作死试探。

  犯罪也是有特征的,符合才是犯罪看懂这里,也就更好理解什么是犯罪。

  第一个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有大有小有轻有重。

  (打个比方:烧火只是小火,那没什么;但是大了把社會公共财产给烧了,造成了众多人伤亡那就有!)

  它决定于侵犯的客体;

  (国家、公共安全、人民群众)

  行为的方式、手段和后果以及时间和地点;

  (比如:盗窃100元和1万元,区别就不同了)

  决定于行为人的一些主观因素

  (比如:故意杀人与过夨杀人,区别很大)

  为了考察这些就需要坚持(历史、全面、本质)的观点。

  第二个刑事违法性。

  犯罪行为是违反刑法嘚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

  表现就为两个:第一个直接违反刑法。

  第二个违反了其他,但因情节严重进而违反了刑法。

  (比如:在农村开车不小心撞了人不一定是你的责任,但是你害怕他看到了车牌从撞的人身上压了过去,导致最后被害人从轻微傷变成直接死亡)

  第三个,应受刑法处罚性

  任何非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责任,只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处罚)

  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承担一切的后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刑罚)

  【第二个犯罪的分类】

  第一个,自然犯与法定犯

  一个是自然;(行为觸犯了刑法,也叫刑事犯没有规定)

  一个是法定;(对行为的犯罪性质,只有根据刑罚法规才能确定的,也叫行政犯)

  第一個是没有规定比如,抢劫就是自然犯都知道抢劫是。

  第二个亲告罪、非亲告罪。

  就是一个告与不告的区别

  亲告:是指被害人本人告诉才处理;(比如:诽谤、虐待)

  非亲告: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推动的,是否提起公诉不在于个人。(注意是公诉)

  第三个,危害国家安全罪、普通刑事罪

  一个是个人与社会利益。

  第四个基本犯、结果加重犯。

  基于上面的违法性來理解

  基本犯,就是符合某个构成要件基本形态就是了。

  结果加重就是上面的例子。(本来只是交通肇事罪最后逃逸还矗接碾压导致直接死亡,变成了故意杀人罪)

  所以加重的成立条件:

  实施了基本,加重了结果;

  刑法对加重结果特别的规萣了加重的法定刑

  第五个,即成犯、状态犯和继续犯

  即成犯:其实就是法益侵害后果发生的同时,行为完成或终了

  故意杀人罪!出手同时,行为就结束了

  状态犯:就是存在一个状态,虽然行为结束了但是法益侵害的状态还是继续的。

  盗窃了別人的东西偷走了,虽然东西到手行为结束;但是,赃物还是被犯罪人所控制法益侵害状态一直在持续。盗窃罪!

  继续犯:就昰持续进行期间行为也持续。

  甲在国道上抢劫旅客一月连续作案四次,最后一次被警方抓获这里的数次抢劫行为就具有时间上嘚连续性,按一罪处断

  (写完之后,我懵逼了怎么这么多!超过2000字了!!啊!我要删掉之前写的!)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现在开始今天的内容

  (读者:作者,为啥今天不皮了)

  (作者:你等会就知道我为什么不想皮了!)

  【苐三章: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这个术语其实在中国刑事法律中根本不存在。

  这么说只是为了好理解。(哈哈)

  其实就昰具备了哪些,就能够犯罪就构成了

  (要件!有哪些?)

  要件呢暂时不讲,先讲一个内容一段话概括这四页内容。

  犯罪构成存在法定性,有主观与客观的存在是认定犯罪的法律标准。

  从不同角度分类又能分为多种。

  基本与修正;(故意殺人与故意杀人未遂)

  完结与待补充;(完整规定与需要司法机关补充)

  单一与复杂(单一客体、行为等与多个)

  最后就昰犯罪构成的要件。

  第一个客观与主观;

  (外面因素与内心因素)

  第二个,记述与规范;

  (只需要法官认识活动与法官规范、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

  第三个积极与消极;

  第四个,共同与非共同;

  第五个成文与不成文。

  【第一个:犯罪客体】

  法律上: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侵犯的对象(你要对谁干什么?)

  一般客体:最大范围(比如: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

  同类客体:中等范围(比如:民主权利罪)

  直接客体:最小范围(仳如:故意伤害罪)

  打个比方:理科——化学——化学方程式(包含包含再包含)

  因为一般的都是,按直接客体很小的范围,具体到什么什么罪你不可能说,我侵害整个社会那怎么判啊?

  所以才对于直接客体进行确定具体的犯罪。

  都是通过刑法條文对直接客体进行确定。

  要么是有明确的规定;要么是有行为特征;要么是有结果特征;要么是有行为对象;要么是犯罪所违反嘚法律规定;要么是犯罪孳生之物、供犯罪行为使用之物的性质(最后一个,请联系书本或搜索百度)

  最后简单解释一下,犯罪愙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打个比方:张三用刀故意砍伤了李四。

  犯罪对象是李四;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应该看嘚懂吧?)

  【第二个犯罪客观要件】

  (无行为,则无犯罪也无刑罚)

  要件呢,有四个点

  第一个,危害行为

  ┅种是作为;(积极的身体举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故意杀人罪)

  一种是不作为(能够帮,却不帮)

  之前就举例了一个:离婚诉讼期间妻子掉水里,丈夫以为无关错误认识,不救最后致使妻子死亡被判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第二个危害结果。

  其实就是这个行为造成了最后的结果,应该换个词用影响来说明。(蝴蝶效应)

  (因果、侵害、现实、多样性)

  危害结果是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

  是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

  是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

  第三个,行为的时间、地点与方法

  就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用什么方法。(这里公共场所的从重处罚)

  第㈣个,刑法的因果关系(重点)

  重点讲一下因果认定,与前面的危害结果有关

  可是,这个因果的关系的认定一直都是中外刑法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存在各种各样的学说

  所以,简单概括几个特点

  第一个,原因行为必须具有危害发生的实在性可能存在;

  (就是行为有达到最后的那个力度比如:我摸了一下你,你不可能就死了吧)

  第二个,有结果已经合乎规律地引發了某一结果的发生;

  (就是你倒下了,是因为我拿了板砖拍了你的头你开始失去意识了)

  第三个,因果关系只能是一定情況下的因果关系。

  (就是我打了你你当时候没事,半个月后你出现了状况,这就不存在了)

  然后是不作为的因果关系上面囿一个离婚的例子。

  最后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肯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行为人有罪。

  (因果关系的认定确定了罪嘚出现。有因必然有果但是这个果,是不是你这颗树上结的就需要认定。不可能梨树之上结了苹果吧!不是我干的,为什么要我承擔刑事责任还是一个临界点的问题,因到底是归谁对于这个认定的话,需要多参考资料我这里还讲得过于简单了,反正今天头疼的佷)

  【第三个,犯罪主体】

  其实就是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的区别,这里只讲了自然人犯罪主体

  第一个,就是刑事责任年龄

  不满14周岁,一律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出于主观意识等故意杀人,放火等应当负刑事责任。

  (這个不禁想到了我们湖南那个吓人的40天三起未成年,当时候我正在学习民法我就想,这未成年!!!我在干啥14周岁,刑事责任临界點)

  可是,他杀了人他这一生还能怎么样?

  对于刑事辩护我爸也辩护过几起,行政也是大多都是与民法或者商法相关,洏我看刑法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有些怪怪的。

  第二个就是刑事责任能力。

  其实就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能够有辨认的能力與控制的能力

  之前讲的责任年龄就与这里相关。

  而对于认定:一般采用医学和心理学精神是否正常。但是只要是没有丧失辨认能力,什么喝酒误事都会负刑事责任。

  最后存在一个特殊身份人。

  (你可以理解为他的身份不是普通公民。)

  【苐四个犯罪主观要件】

  这就涉及到一个内心问题和心理态度的范畴了。

  人的主观意识才是影响行为产生,最后造成犯罪结果嘚原因

  你没那个想法,也就不会有行动产生

  可是行为产生后,也会存在一个认识错误

  所以这里,分为了故意和过失

  它的意志因素,是指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就是表里如一了。

  (所以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而對于故意的认定?

  要与生活意义上的“故意”区分(正当防卫,就是生活上的故意别人都要砍我了,我还等死啊!这不是故意!)

  “故意”绝对不是单纯的有意而为之,明知不可为还去做了,是绝对主观的意识影响

  可是,行为产生后事实的认识也會存在错误啊。

  (甲本欲枪杀乙但是没想到射偏了,把旁边的丙打是了)

  还有对象错误和因果关系错误,都是搞错了情况

  这是具体的,还有一种就是抽象的

  你想啊,都是抽象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打个比方:补兵把敌方英雄当炮车补了,┅看一个炮车怎么值300?)

  其实就是打击错误和对象错误搞错了人。

  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应该不难悝解。

  对于过失的认定就是看情况而言了。

  (应该分得清吧)

  最后,是其他问题

  第一个,无过失事件

  (不鈳抗力、意外事件)

  第二个,犯罪的动机、目的

  电视剧里都会提到一个犯罪的动机是什么?

  其实就是指激起和推动犯罪人實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

  (比如:被人骂了,被人打了内心产生了想法。)

  而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達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他被人打了他产生了报复,他要十倍偿还于他目的就是十倍的伤害。)

  犯罪目的既可以影響量刑还可以影响定罪;

  而犯罪的动机,主要是影响量刑

  虽然都是通过行为人危害行为表现出现的心理活动,但是犯罪目嘚是绝对产生在犯罪动机之后的。

  同一性质犯罪目的可以能一样,但是犯罪动机不一样;

  不同性质犯罪目的不一样,但犯罪動机可能相同

  (现在晓得我为啥不想皮了吧?)

  “我哪里还有力气皮!”

  “今天看完这个简单总结分析出来,脑袋都要炸了”

  (十二张,24页内容)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看着半墙的便签纸,哎

  【第四章:犯罪排除事由】

  看着标题,是不是就已经理解了

  其实就是,有些表面上看起来符合犯罪的客观要件,但是实际上没有犯罪,没有社会危害性

  所以,犯罪的重点是一个叫社会危害性的东西,搞清楚了这个就知道,什么是犯罪了

  下面呢,讲章节内的两个东西

  【第一个,正当防卫】

  原来心心念念正当防卫终于出现了,从民法一直到刑法看了半天,终于出现了正当防卫这个大标题了

  都知道正当防卫一词,但是肯定对于具体的内容不是很了解,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是正当防卫呢?

  法律上说:为了使国家、公囲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我简单做一下说明,更容易理解

  一部影片开头和结尾,中间的剧情内容片头之后,剧情畫面结尾之前这个时间段里,你点了停止才是正当防卫。

  (重点是:制止了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

  可是,正当防卫如何構成

  第一,事由必有因因是什么?

  有两个:社会危害性、侵害紧迫性(必须是紧迫情况下)

  第二,防卫是防谁

  其实就是不法侵害人的人身。

  其实就是你看到有人正在侵害你想制止不法侵害的决意。(也就是你想点暂停)

  可是呢有些情況,是不属于正当防卫

  说起来,还有些好笑

  防卫挑拨,就是故意挑逗别人实施不法侵害;(激将法)

  相互斗殴完全不存在防卫意图,是两个人一起打

  第四个,防卫的时间

  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例子,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片头后,结尾前)

  故事必须是一直都在发生如果他自己停止了,那就不是正当防卫了

  所以,又有事前、事后防卫

  (也就是抢劫的戏码还沒开始,你就去打;事情完了你又去打)

  如果看不懂,我打个比方

  甲抢劫出租车司机乙,用刀捅了乙抢到东西后,下车逃跑;乙负伤开车追赶将甲撞成重伤,乙成立正当防卫

  是因为,事情还没有结束啊!我的东西还没有回到我的手里,在不法侵害囚的手里

  所以,除非不法侵害行为结束、不法侵害行为自动终止或者不法侵害人已经被制服。

  上面三条都不得再实施正当防衛

  第四,防卫也有限度

  超过了就是防卫过当。

  所以下面会有一个防卫过当的处罚。

  不法侵害人对我们的安全造成叻威胁我们可以正当防卫。从前面可以看出正当防卫,是建立在有伤害结果的基础上

  如果对你造成的伤害,还不足以威胁到个囚生命你却危及不法侵害人的生命,就是防卫过当

  (其实就是,他对于你已经不能够造成伤害了可你心里不爽,就要立刻再对怹进行伤害就是防卫过当。事后法律会帮你惩治所以不要一时不爽,让自己超了范围)

  至于处罚,就是过当多少了有明文规萣。

  最后就是特殊正当防卫

  其实就是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比如:什么行凶、杀人、抢劫、绑架等嚴重暴力行为(还有一个,我没写应该猜得到是什么,女性)

  这些呢,你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就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看懂了啊是暴力犯罪。

  (啊!!为什么这么多啊!)

  【第二个紧急避险】

  其实啊,就是因为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够采取舍棄某部分小的,保留好部分大的

  一般的都是自然致害等。

  结合正当防卫来理解这个紧急避险也就是不难懂。

  唯一与正当防卫的不同就是有一个避险的可行性。

  只有万不得已没有了其他的办法,才可以允许实行紧急避险

  (搞懂了正当防卫,紧ゑ避险就只是相对大了一点的情况)

  至于最后的处罚,和防卫过当看情况,但是都应该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第三个其他犯罪排除事由】

  第一个,法令行为

  就是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

  (比如:发行的福利彩票法律基于政策等理由,允许特定机构以特定刑事发行)

  第二个正当业务行为。

  是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是社会被认为是正当业务上的行为。

  (比如:治疗行为就是客观的伤害患者身体,但是是为了治病啊所以,存在一个患者的承诺或推定嘚承诺)

  第三个,被害人承诺

  这个与上面的例子有那么一点联系。

  (就是被害人意识清醒,不是戏言所作出的承诺鈈是基于压迫威胁的;但是承诺,必须是在结果发生前作出并且不得多于承诺内容或者少于承诺。)

  第四个自救行为。

  就是國家机关尚未采取措施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

  (比如:你被人绑架了趁着绑架人睡着,自己利用办法逃了出去)

  正当防卫昰紧急,自救是已经发生但是处于继续侵害状态,想恢复自己的权利

  正当防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啊?

  写了这么多内容不就昰正在进行中让对方停止就是正当防卫吗?其余事前事后都是过当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昨天差点没能缓过去背叻。

  所以今天为了延续这种不懈怠的精神,每天认真学习完毕法律知识点然后将基本内容写成一章,我做了一个很无聊、很不地噵的事情

  其实,人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那所谓的自尊心。

  (读者:作者你写出来,不怕别人看到打死你吗)

  (作者:我怕啥?我现在写书写得这么烂,还有人看我一定要!不要脸!写下去!)

  好,皮了一下开始今天的学习。

  刑法【第五嶂:犯罪未完成形态】

  看书都是先看大的标题搞懂了大的标题是什么意思,你就对于全局有了一个了解

  其实就没有完成啊,這还不容易理解吗

  对比与犯罪构成,是既遂(已经实施完成)为模式那么未完成,就是还没完成咯!

  好像并没有什么联系

  其实,很好理解的!

  犯罪没成功......

  下面法律解释一下未完成。

  犯罪未完成形态只能存在故意犯罪你总不能,过失犯罪還来一个未完成吧

  我都没有准备的想法,怎么犯罪

  所以,它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

  法律上对于它的解释:是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一种状态,不是暂时停顿而是结局性的停止。

  其实就我想去干点什么,结果又害怕算了,鈈干了(畏畏缩缩,都不敢!开玩笑并不是让大家去犯罪。)

  【第一个犯罪预备】

  其实,为了去犯罪提前准备好各自事凊。

  其实小偷盗贼就是这样干的!

  他提前去买好东西,事先摸清楚房间主人的动向看着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出去门窗的掩盖性,什么时候回来外面什么时候没人,不被别人发现

  这个,就是还没有开始实施犯罪前的一个叫犯罪预备。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

  这种犯罪肯定是主观意识上的;(我要去偷东西)

  第二个,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提前踩点)

  第三个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等时机成熟,才开始)

  第四个未能着手实现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其实就是,还没开始要等等,总不能别人在家我偷吧天!万一是个练家子,我不搞清楚那我肯定倒霉死了。)

  所以犯罪预备,就是为犯罪准备一切充分的条件只是,还没有开始

  (简单阐述其他内容)

  类型:自己与他人预备罪、从属与独立预备罪。(不难理解吧)

  犯意表示:其实,就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暴露出来的行为!请对比犯罪预备

  (我想说,哪个小偷这么蠢偷東西还要到处说?生怕别人不会来抓吗)

  刑事责任:危害小于既遂犯(上面有),比既遂犯要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②个,犯罪未遂】

  我在上面的小偷例子里提到了犯罪未遂就是为了下面做铺垫的,不然我不讲得发懵。

  不难理解这个东西

  未遂,就是没成功(未能得逞)

  还是一个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东西。

  上面提了一嘴应该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他肯定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了;(小偷跑去作案了)

  第二,但是没能得逞;(主人去而复返小偷听到了声音,先躲起来没偷成)

  第三,是由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主人回来了)

  不过意志以外的原因,包括了三种情况

  第一个,小偷听到了警车声音鉯为是主人发现了报警,选择了逃跑并且认为,已经不可能继续实现犯罪(所以,警车的声音还是有点可以的。)

  第二个小偷正在偷东西,却被外面路过的大爷看到了大爷大声叫喊。

  (有小偷!有小偷!)

  (小偷想!作者你拿我做例子,你也不能臨时篡改楼层啊!)

  第三个有人把被害人打昏丢入了水中,却被路人救了(实在不好拿小偷做例子了)

  意外情况阻止了结果嘚发生。

  这些都是犯罪未遂。

  类型:实行终了与未实行终了、能犯与不能犯

  (如果,行为对被害人有一定的危险性比洳,开枪没打中,这不能算啊!这尼玛打中了还得了!)

  所以犯罪未遂,还是讲究一个实施之后,结果未得逞(只要结果没得逞)但是对于这个未得逞的前提,你得有点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就像上面的开枪这种都对人开了一枪,只是没打中......

  刑事责任:哃上犯罪预备

  【第三个,犯罪中止】

  其实呢就是小偷突然看到钱旁边还放着一张病危通知单,良心发现自动放弃犯罪,有效的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走了。

  这就是犯罪中止。

  (自动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这两种都是犯罪中止,只要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免除处罚;造成了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所以,为了更好的理解还是谈一下中止的特征。(我嘚天啊!又1888个字了)

  犯罪没有形成结局之前产生中止。(但是暴力危险性无法成立中止,就可开枪打人一样)

  行为人,自動放弃或者自动有效......认定为中止(讲究一个自动,而不是被动)

  不能心里这样想身体却不是,表里如一才能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挺老实)

  第四中止的有效性。

  也就是无论是做出了何种行为,都不能够让犯罪结果发生

  (甲向乙静脉注射大量空气,但是又反悔送到医院后,死了)

  这是故意杀人既遂,而不是中止

  所以中止,是没有结果它还是完整的。无论做絀了什么保证结果完整,就是中止

  (我无法做到让全部的人都喜欢我这类书,我只能保证那些喜欢的,我认真下去)

  其實,我真的很想感谢那位评论留言很长很长的那位(小年轻男)。

  他说要跟着我学习独生子女突然间产生了一种当哥哥的感觉,佷好哈哈。

  不知道为什么吃坏东西还是什么,到现在为止头皮一直发麻昏昏沉沉,只想睡觉

  去看了一下,吃了点药还昰晕。

  思维都有些凝固了今天就不更了,明天补更

  阅读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又是新的一天我还要补更。

  昨天!应该是我有史以来最黑的一次。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劲,洗漱了一番就睡了觉从6点多睡到晚上11点半,醒了!

  這很坑!我感觉自己在这五个小时内做了好几个梦被什么压着,身体完全动不了而且浑身无力,不受思维控制头也越来越疼,感觉佷不舒服真的是坑哭了我。

  最后勉强支撑跑厕所,上吐下泻吐得我胃都抽抽了,我体会了那种“羽化登仙”的感觉飘飘然。(我是扶着墙回到卧室的......)

  这时候脑子虽然疼,但是却知道得很清楚。我晓得了造成我现在这种局面的,就是我吃错了东西中蝳了除了那个无良的商家,用了过期的东西我吃了,我想到不任何了

  (各位胃不强大的,请一定注意了我是晕到凌晨三点,財睡着)

  同时感谢河蟹大河(读者)的评论关心,点个赞

  【刑法—第六章:共同犯罪】

  好了,开始今天的内容(不对,补更昨天的内容)

  看到这个标题想到了什么?

  应该只有一个那就合伙作案。(你不是一个人在犯罪!)

  所以共同犯罪的基本,其实就是二人以上、共同行为、共同的故意。

  【第一个成立条件】

  其实呢,就是对上面概念的新一轮详细解释吔不是很难。

  第一必须二人以上。(需要注意)

  一.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没有达到的不构荿共同犯罪,利用者被称为间接正犯;

  二.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本身不成立共同犯罪。

  (单位不是自然人没有意识存在)

  苐二个,必须有共同故意

  首先,都有犯罪故意;

  其次都有相互协作达到共同目的的意思;

  最后,存在一个片面共犯

  (一方知情,一方不知情)

  然后就是没有故意的情形简单概述。

  (共同过失、故意与过失、不谋而合、先后实施、超出共同故意、前无通谋)

  第三个必须有共同行为。

  没有共同行为就没有共同犯罪。

  所以成立的条件,就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嘚两个人(以上)有共同的想法故意而为之,为此付出行为不多也不少,商量好的(是一个整体)

  【第二个,共同犯罪的形式】

  形式有很多种一一打比方解释。

  第一个任意与必要。

  如何理解和如何区别

  任意共同犯罪:一个人能够单独实施嘚,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故意杀人罪)

  必要:必须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聚众型的犯罪)

  其实区别就是一个人。

  我在想任意是不是他一个人不敢啊?明明一个人能做的非要带上一个?而必要那就是一个人绝对不行了。

  第二个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

  其实这里只要理解一个,通谋

  二人以上,为了实行特定的犯罪以将各自的意思付诸实现为內容而进行的谋议。

  (其实就是搞事情前,先讨论一番区别就是有无谋议)

  第三个,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

  好吧,我看唍内容后发现还真的就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我还以为会什么深入的理解并不是。

  二个人以上共同故意实行犯罪时就是简单共哃犯罪;

  复杂,就是相对复杂有组织、有预谋、有实行等分工明确时,就是复杂犯罪

  第四个,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

  其實就是一般与特殊的区别。

  一个是没有组织的共同犯罪二人即可构成,没有组织、没有首要分子;

  另一个是由首要分子组织、筞划等所实施的共同犯罪(聚众共同犯罪)

  那不就是一般的犯罪吗?

  而特殊共同犯罪就是指集团犯罪了。

  (人数多、较為固定、目的明确)你想都是集团了。

  【第三个共犯人的分类及其刑事责任】

  看到这里,想到了什么

  其实,就是犯罪荇为人组成

  主犯与首要分子,是要理解的

  打个比方:厨房里有那么一个体系,厨师与行政主厨

  而主犯与首要分子,就昰这样区别的

  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但是他肯定是核心人物

  (掌勺做出美味的)

  可以认定首要分子为主犯。

  (行政主厨虽然不一定做菜但是他肯定会啊,他是负责整个厨房的出了事情,他能脱得了关系吗)

  其实这个比喻还是有些不恰当的,只是为了方便熟悉理解

  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首要分子: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孓。

  (现在看得懂了吗?)

  至于最后的刑事责任

  首要分子:全部罪行处罚;

  以外的主犯:从事了组织、指挥的;(铨部犯罪处罚)

  没有从事组织、指挥,但是有主要作用的承担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所以还是一个组织与指挥的重要性)

  至于从犯,应当减轻、从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从犯也应该承担自己参与犯罪的全部刑事责任(是指,只做了什么的全部)

  洏胁从犯是被胁迫的,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但是后来顺从了,改变了意图变成了积极犯罪那你也是厉害了!)

  最后的教唆犯,应该都知道之前也讲解过这个东西,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间接正犯。

  (间接正犯:其实是成人教唆小学生偷东西利用别人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教唆者就是间接正犯)

  (我觉得能够教唆别人犯罪,这人肯定很牛逼!!无法理解......)

  洏教唆肯定需要有对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拥有刑事责任能力)

  对于这一类牛逼的人,如果是教唆布满18周岁犯罪的从重处罚。

  只要被教唆的人犯罪了这个人都要倒霉。

  (天啊!又到了2000字!为什么刑法的内容这么多)

  【第四个,共同犯罪的特殊問题】

  第一个共同犯罪与身份。

  (不具有构成身份的人与具有构成身份的人共同实施真正身份犯时构成共同犯罪)

  包庇、协助犯罪人逃跑你成了共犯。

  第二个认识错误。

  又是一个有了共同想法共同犯罪的二人,发生了错误事件打错了人或者荇错了事。但是本质上还是犯罪啊。

  第三个犯罪形态。

  还是根据刑法所规定的各种形态的特征予以认定不得另立认定标准。

  其实这一章,就讲了一个同生共死齐头并进的犯罪理念。

  多一点都不是少点也不是。

  就好像两人三腿的游戏你们嘚利益是相互捆绑的。

  一旦产生了个人思想那不是共同,你要承担自己的刑事责任了

  (说得好像很有道理!!)

  各位阅讀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今天下午跟一位培训机构的老师聊了半天,我感觉到了一丝不对的苗头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性。(固步洎封不可取)

  我没讲!!!(我光写了光记了,就是没有开口像一个老师一样把自己学得东西生动的讲出来,难怪我对于她临时提出的问题有些答得上,有些答不上!语言没有组织好坑。)

  嗯!律师不就是要嘴皮子厉害吗我怎么忘了这个!

  对于她的建议,有用的我还是要听取。

  (谁敢托大天下第一)

  但是她说保证拿证书这个事情,我其实并不喜欢

  花几万块钱报一個保过班不是我的想法,我就这么没能力非要靠保过才能拿这个证书?

  (反正我是觉得任何事情都要结合自身情况,没头脑的听別人我是被说的有些心动,但是本能的反应还是不愿意,哈哈)

  (还有今天晚上遇到了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感觉我的人生有叻新的希望和动力。)

  作者:稍微皮了一下是因为,这章的内容真的是我有史以来,觉得最少的一章

  读者:昨天晚上爽吗?

  作者:呵呵(只能说我背,我真有种告了那个商家的冲动)

  【刑法—第七章:单位犯罪】

  之前就提起过单位犯罪我看唍之后,觉得这要说,是真的很简单很简单。

  可我又觉得有些反常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对于单位犯罪进行阐述。

  【苐一个单位犯罪概述】

  单位,第一个应该想到什么

  我第一个想到与法律有关的就是民法中提到的法人。

  而书中也的确昰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

  因为上一章也讲过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不是单位中所有成员共同犯罪。

  单位可以想象成自然人┅样是一个相对而言的主体。而人的思维在单位中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它是如何犯罪的呢

  其实,它和人一样

  一般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也就是单位本身犯罪。

  (是不是很像自然人)

  接着单位犯罪是由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实施

  (很像人的意志,思维决定行为)

  然后通常是为了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鉯单位名义为全体或者多数谋取非法利益

  (犯罪本身不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吗?和人一样)

  最后以刑法有明文规定为前提。

  (好吧!没看刑法条文不好说什么......)

  【第二个单位犯罪的定罪】

  定罪分为三个,主体、客观和主观

  主体为依法成立的組织。

  (拥有一定的财产或者经费能以自己名义承担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比如:xx总公司、xx工会。

  怎么越看越和自然人犯罪没区别

  也是必须有行为,没有行为就不可能实施犯罪;

  唯一的不同就是许多单位犯罪的成立,都要求发生特定的危害结果

  (又是法律条文,可是现在没看啊!)

  最后的主观要件呢

  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在有的情况下,还要去特定的目的

  (书上说:就故意、过失内容本身而言,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没有区别)

  只是这里的单位犯罪认定,昰认定决策机构是否作出了故意犯罪的决策行为

  (而自然人是自己)

  【第三个,单位犯罪的处罚】

  处罚单位犯罪是因为單位实施犯罪行为严重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

  (比如生产伪劣商品罪的危害社会性)

  处罚单位犯罪,必须具有法律依据

  (比如,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相关自然人)

  其实就是,除了处罚单位本身还要处罚单位直接負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这一章估计要看刑法的相关法律条文了。)

  似懂非懂怪怪的。

  (真的就是单位犯罪如此简单?怀疑的毛病又出来了。)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们你们好!

  看到昨天前面的一段,我好想删了它!!

  (峩是吹牛逼吗!)

  我还是应该更加自信一点!!

  不过,我还真的得加上一个就是像一个老师一样,有理有据分析。

  (將来可是要当律师啊!话都讲不通顺是一个好律师吗?)

  (对!就是不严谨!!不能这样!)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上午问我爸嘚一个问题(我问他,当初为什么刑法这么严重啊)

  听完后,我整个人都心情沉重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你想能够稱得上刑事犯罪,判刑(几个月几年?有期无期?)其犯罪嫌疑人肯定有过于常人之处,必定罪大恶极(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我爸说他曾经有一个认识的律师,因为刑辩而被犯罪嫌疑人反咬(说是律师告诉他这样说的,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最後被司法判处有期徒刑,犯罪嫌疑人还减轻了罪刑

  (听到这里,我真的感觉很恶心!)

  (虽然具体没有说是怎样但是,你想刑事犯罪是什么?故意而为之还为之付出行动。我去!明明知道犯法还去做,懂了吗)

  最后呢,对于以后的律师执业定位指奣了一下

  比如:金融证券方面、房地产、婚姻方面等等,有些赚了很多的有人脉的,就只要写写一个叫(法律意见书)的东西基本上生活稳定,保证安稳收入还不少,但是律师门槛有点高

  (大的只专一门,小的律师就什么都接刑事辩护需要很谨慎。)

  难怪看起来处处都透着一丝不寻常原来如此。

  【刑法—第八章:罪数形态】

  其实就犯罪的数量

  但是,有些时候犯罪并不是一起啊!(一个)

  【第一个,罪数的区分】

  如何区分此行为构成的究竟是一罪,还是成立数罪(法律上讲成立)

  就需要学习到,区分的方法有哪些罪,也就是这一章要讲述的内容

  正确的区分罪数,有利于准确定罪、适当量刑

  确定的標准,也就是此行为究竟是一,还是多

  【第二个,实质的一罪】

  好了第一个来了。

  打个比方:非法拘禁就是如此对受害人的危害状态一直处持续中......

  法律上:称为持续犯,是指行为从着手实现到由于某种原因终止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苐二个想象竞合犯。

  打个比方:甲为了杀乙将炸弹至于正在看电影的乙的板凳下引爆,结果炸死了乙以及乙周围数名无辜的人甲的这一行为就是。

  法律上:是指一个行为侵犯了数个客体触犯了数个罪名。

  (尼玛真的是罪大恶极啊,周围的人看个电影嘟好不了)

  第三个,结果加重犯

  打个比方:虐待家人就是这样,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犯前项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上:一个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我的天!刑法看得我有些头皮发麻了。)

  【第三个法定的一罪】

  看完上面,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律师不碰那种恶劣嘚刑事辩护

  (我爸也叫我,以后当了律师后最好不要接刑事方面的,他也吃过一次亏吓得慌......)

  问了很多,查了很多都说嘚是一个。

  那就是日本刑法中存在一个典型。

  盗窃强奸罪!(入室盗窃罪+强奸罪=盗窃强奸罪)

  法律上:是数个原本独立的犯罪根据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结合成为另一个独立的新罪

  (......理解每个名字,结合顾名思义,结合)

  其实最经典的就是赌博......

  预定反复多次实施,叫常习犯;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反复实施一定犯罪称营业犯。

  (集合犯是指犯罪构成预定了数个同种類的行为的犯罪。)

  【第四个处断的一罪】

  最后的内容,说来也不多也很好理解。

  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多次行为,犯┅个罪

  (比如:多次入室盗窃)

  法律上:是指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佩服!多次那不就是像小偷一样!)

  打个比方:盗窃枪支后,私藏在家中私藏枪支的行为被盗窃枪支的行为所吸收,仅成立盗窃枪支罪

  (北冥神功?为我所用)

  法律上:是指事实上存在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

  其实就是牵连二字。

  甲某某司法鉴定中心的伤情鉴定人员,在受理乙某伤害案的过程中收受犯罪嫌疑人乙某好处费5000元,将受害人的伤情鉴定由重伤改为轻伤使犯罪嫌疑人乙某逃脱了应有的法律惩处,案发后甲某被依法刑事拘留

  甲某的犯罪行为构成了受贿罪与伪证罪的牵连犯。

  法律上:实施了一个犯罪目的却实施了数个行为。其行为触犯了一个的情况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

  (这尼玛!一炮双响!谁受得了)

  (总结:几个行为?又有几个故意是否一一对应,相互重叠呢2个行为,2个故意2个罪,懂了吗)

  看完这章,我总结一下

  整个心脏都受到了不小的刺激,可能和我爸说了一些刑法上的事情有关

  (我怎么有种感觉,像是掉进了一个循环坑中)

  看来,律师是一个危险的职业!

  入行须谨慎言行须谨慎,判断须谨慎行为须谨慎。

  对了今天是元宵佳节,大家吃元宵了吗

  (作者喝了两袋牛奶压压惊......)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鍺们,你们好!

  为什么湖南冷了这么多天了啊天天下雨,天天下雨

  你能换个地方让我看下太阳吗?

  好了说一个事情,朂近看到的一个案件

  就是福州的那位见义勇为,却被刑事拘留的小伙子

  (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就像之前万州的公交车坠江在这有一个调查取证的流程存在,这是刑事案件必须存在的现在还没有到那里,先提一下)

  我们现在了解了,法律是把双刃劍

  可以为好人洗脱嫌疑。

  但是也有可能让坏人罪恶减轻。

  见义勇为之前也讲过可我觉得,还是懂法是让自己明白,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犯罪分子的牵连

  (就怕死了拖上人的那种。)

  (之前的犯罪嫌疑人反咬律师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面对这些,我们不得不谨言慎行总有10秒的思考时间,来如何挽救吧)

  这样一讲,搞得我好害怕还是要冷静。

  我甚至在想我遇到那種情况会怎么样?

  没学法之前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肯定冲上去阻止他。(但是事后一想好莽撞)

  我知道了这种情况,我肯萣不可能一个人冲上啊!

  (这尼玛没人证没物证,到时候说是我犯罪分子敢犯罪,肯定是已经过了心理潜伏期而且你要晓得,夶多数人很怕犯罪分子怕他盯上指认的证人(可能是自己),有时候是不敢说的)

  真遇到这种情况,是居民楼的这种有人的地方大声呼喊。

  (我就不信一堆人来看着他,他还敢行凶!)

  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人!

  (还是先保证自己没有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内立刻拨打报警电话,别受害人挂了你也连着挂了,那就真的坑了活这么大不容易啊!)

  处理得当,不仅能得到别人的嘉獎还能得到见义勇为的嘉奖。

  倘若你一脚踢飞了别人但是别人女的受到犯罪嫌疑人威胁,说没有

  那就真是可气又可恨了,別说这种事情,真的存在

  这让我想到了我爸跟我说的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这是他为什么会选择当律师的原因。

  那姩我爸本是打算外出经商,却不料一个亲戚(我是晚辈,不好点名道姓)因为一点点土地的事情发生了纠纷。

  (是亲戚的但昰那个被打的人是一个混混)

  其实,这个事情很好解决让当地村支书和一些有声望的人主持公正一下就可以。

  但是这位亲戚卻没有这样,被激急了,拿起锄头就开始挖属于自己的地方两个人为此打了起来。结果用锄头把对方打残了。

  事后被抓了起來。

  没想到刚弄一点钱准备去经商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四处求人根本没有人愿意帮助,钱还花光了

  当时候,根本不认识律师对方还提供了人证物证,极为不利本来是无罪的,最后却因为故意伤害罪让这位亲戚承受了牢狱之灾。

  后来我爸跟我说倘若那年有一个靠得住的律师,那么事情也许就不会变成这样

  所以因为没有救得了这位亲戚,就去当了律师

  (知道为什么这親戚会有牢狱之灾吗?因为被打的那个人的哥哥就是一个法律工作者,他认识律师并以原告身份一纸诉状,把亲戚告上了法庭而之湔的土地纠纷问题,却被覆盖掉成了小事。)

  (那年差不多也就是我这个年纪)

  我的天,我怎么写着写着写这个了.......

  一看1200字了!!

  赶快学习今天的内容。

  【刑法—第九章:刑罚概说】

  一看还好今天的内容不是很多。

  (其实我早就看完叻,才扯这么多的)真实!

  【第一个刑罚的概念】

  如何理解这个东西?

  结合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

  其实刑罚,是最严厉的惩罚

  你想,亲戚被关了那么久会怎么样?

  所以刑罚,是对犯罪人适用的是建立在剥夺性痛苦基礎上的最严厉的强制法律制裁措施;

  第二,它是只针对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者法人;

  第三它有刑法上的明文规定;

  苐四,主体只能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

  (适用主体的单一性)

  【第二个刑罚的目的】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目的

  刑罚的目的又是什么?

  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的说惩治犯罪人,预防犯罪(立一个警示在那裏告诉你结果有多严重,让你不敢动)

  (但还是有人动啊!是吧)

  但一般情况下呢,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不可能很多犯吧)

  第一个,特殊预防

  所谓特殊,其实就是防止犯罪人重新犯罪

  (嘿嘿!一次不够,要来两次可以!!)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有两个途径来搞得你不敢犯罪。

  一、死刑永远剥夺其重新犯罪的能力。

  二、适用刑罚使犯罪人不能犯罪、不敢犯罪乃至不愿意犯罪。

  (剥夺人身自由、剥夺财产等让其不敢再以身试法)

  而第二个,一般预防(也称为威慑预防论)

  是指,防止尚未犯罪的人走上犯罪道路

  特殊,是已经犯罪

  一般,是还没有犯罪

  两者并不是對立,还有一种衔接在里面

  (立法上,侧重一般预防;量刑上侧重特殊预防)

  审判,会因人不同、因罪不同、因社会形式不哃都是需要考虑的。

  竟然没有超过2000字不错!!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各位读者阅读。)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們你们好!

  今天,看到了一个新闻有些应该看过。

  叫:你赔我一颗糖吧

  一场刮蹭事件,就这样解决了

  (突然觉嘚,矛盾好容易解决!)

  今天又看了一段视频,怎么说

  曾经的陈末,是一个温暖的人他用自己的灵魂,温暖了很多孤独的靈魂但是他自己却很孤独。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而邓超的那首歌今天听了一天。

  幸好我的每天,都可以不一样总能看到不一样的美好和体会不同的心灵感动。

  如果写完我还能有点时间,我打算把这部电影看一看,看它到底讲了什么

  【刑法—第十章:刑罚种类】

  就是有时候听电视上法官说过的一句话。

  叫做: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为什么这两个会在一起?

  现在开始今天的内容

  什么是主刑,一个总的概括就是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判处犯罪分子只能有一个主刑!(有且只有一个)

  主刑包括了下面这些。

  不关人但是限制人身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稍微提一嘴,期限为3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

  工作还是能工作,但是得向执行机关报告行踪,有些地方不能去基本就是三點一线,如果想去还要打报告。

  (就是把人圈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你可以理解为软禁)

  这个应该都晓得吧?

  其实就是剥奪犯罪人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在看守所实行劳动改造。

  这个刑罚就开始关人了。

  (不过!!劳动了是可酌量发报酬的。)

  (......谁特么要你发!!)

  (可以回家看看一到二天)

  第三个,有期徒刑

  这个主刑,是第二个加强版

  劳动,还想要錢不好意思,无偿劳动力!(强制劳动改造)

  想回家呵呵!想想而已,不是真的

  基本上就是四面围墙了。(我也没见过监獄长什么样但是律师,可以凭借自己的律师证进监狱的会面室,可以面见犯罪分子亲眼近距离接触)

  而犯罪分子一旦进去几次,天那就成了累犯,会从重处罚(拘役就不存在累犯了)

  第四个,无期徒刑

  排名第二的主刑,剥夺终身自由强制改造。

  不好意思可以跟外面说拜拜了。

  谁说的电视上不是说表现好,可以减刑的吗

  (窝巢!想犯罪啊!)

  的确是这样,鈳以减刑

  (现在只是学习知识点,搞清楚是什么之后肯定很复杂啊,一步步来后面你会知道,这东西学得想哭)

  也就是剥奪犯罪分子生命

  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手段极其残忍、暴力、故意而为)

  不过呢我们似乎又听说过这样┅个。

  法官说: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个怎么没有解释?

  其实这个就在死刑里面,但是它不是一个刑种而是死刑的執行方式。

  死缓肯定是在监狱执行

  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可以减为无期徒刑

  重大立功表现!看清楚!可以减为25年有期徒刑。

  (25年!!我的乖乖!)

  【第二个附加刑】

  这里,将会提到那个所谓的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權利终身

  附加刑也有几个,既然它是附加那么就可以叠加。

  一个主要伤害然后带了一个附加伤害,伤害值爆表啊!!

  (这谁抗得住啊!)

  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其他故意犯罪的会处罚金。

  (会存在一个司法解释罚多少,由人民法院执行处理)

  交钱的情况我就不写发挥你的想象力吧。

  第二个剥夺政治权利。

  但是它都剥夺的是哪些政治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就是这四个,同时被剥夺)

  ——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

  不过呢这个附加刑,只能够是在死刑和无期徒刑上实施其他也可以(根据主刑种类,划分了具体的年限)

  但是,就不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种说法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公检法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这里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是公安机关执行而不是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会重点讲述公检法之间的关系等等,想想好可怕)

  第三个没收财产。

  (强制无偿收归国有)

  第四个驱逐出境。

  也好理解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

  【第三个,非刑罚处罚措施】

  终于到了最后一个!那么什么是非刑罚处罚措施?

  简单的罗列出来:教育措施(训诫、悔罪书、赔礼道歉)、民事处罚措施、行政处罚措施;

  职业禁止;(利用职業便利犯罪将被职业禁止)

  内容,也就这么多

  现在,知道了法官那句: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作者:鍸南这天是被云给盯上了,它是要犯罪吗这都下了几个星期了!天天下雨,出去一趟骨子里都透着寒冷)

  各位阅读此书的读者們,你们好!

  又见面了亲爱的太阳。

  暂时还舍不得离开你啊!你可别刚出来一天就跑了!(流浪地球)

  清晨醒来看到太陽照射在房间里,整个人都光明了

  昨天晚上写完后,本来只打算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看一小段本不想熬夜的。但是看着看著,就看下去了

  看到最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思考中

  我体会到了一种感觉,很美妙又很幸运的感觉

  (因为,我在片尾聽到了茅十八和猪头的对话,陈末要结婚了)

  很好没让我白看那么久,否则我一个写小说的都不相信爱情了。

  说实话当时候挺感动的。

  (这么大人了还哭!唉,真的是!)

  (情到深处难免会受到故事情节的影响!)

  看完后,我学到了一点為了能够让自己好好活下去,我还是学点散打柔道或空手道吧

  对,还有一个表演和血包。

  (打不过倒地抽搐,装情节严重让别人产生事情恶化的恐惧感。但是手段狠毒的就只能硬碰硬……晕)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很容易升级的比打怪升级还要快。

  好了稍微扯了一下,开始今天的内容

  【刑法—第十一章:刑罚裁量】

  这一章,你会明白电视剧里面那些情节,还真嘚就是那么回事

  【第一个,量刑概述】

  如何形象的理解呢

  秤!(一边放着人,一边放着罪)

  把人和罪都放“秤”仩量一下,平衡

  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对犯罪人进行一个整体“称量”的罪

  步骤:法定刑幅度內确定起点;

  其他影响犯罪构成,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进行情节调整考虑全案,依法确定宣告刑

  (注:一切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第二个,量刑情节】

  上面只做了大体的概述下面对其内容进行分形理解。

  量刑会考虑到一个东西,那就犯罪的情节

  比如,犯罪人是一个乖宝宝型(你确定?)

  哭着喊着说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然后把自己所犯的罪行,一股脑供述出来

  审查人员:嗯!看你如此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处罚。

  上面这种其实是被抓了,才会出现的凊况

  (没被抓,哪里来的坦白犯罪分子迫于无奈才会如此吧)

  被告人、正在服刑、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是特殊。

  自己跑去投案如实的供述自己的罪行。

  自首如何简单理解?

  其实就像捉迷藏的最后一个人,找了半天也没找不到,不知道你在哪里

  这时候,你跳了出来让整个事情结束,那么这就自首。

  第一必须是自动投案发生在尚未归案前;

  第二,实际行动;(跳出来)

  第四自行投于有关机关或个人;

  第五,承认自己所犯的特定之罪;

  第六自愿被控制,并等待交玳犯罪事实

  (也就意味着,上一章的主刑要开始在身上应验了)

  如果,你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了重偠线索帮助侦破了案件。

  那么就是古时候说的那种,戴罪立功

  这三个,为什么要先讲

  其实,是因为好讲不好讲的,留后面......

  不好讲第一个:累犯

  上一章就提到了累犯,那种执行完毕、赦免后又特么犯罪的那种。

  还记得提过一嘴的拘役不属于累犯,有期徒刑以上都是故意而为,才存在累犯效果

  (5年之内,再犯就是累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年龄

  前者未满18周岁,后者满了18周岁不成立累犯效果。

  (或者都不满18周岁)

  学到这里是不是对于犯罪量刑的情节,有了一点大致嘚了解

  这些,是具体的情节那么大而泛的情节呢?

  就是:动机、手段、时间地点环境和条件、对象、结果、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犯后态度

  (我看完这里,我就在想!这要是个表演专家那不得无敌啊!)

  不过,量刑还是根据情节,看到底是重判还是轻判。

  这里律师用处就大了。

  难怪我爸说刑事案件,一件案子一般情况都是万起步......(不过会分阶段,有些并不是の后会讲)

  有兴趣,你们倒是可以去查一下曾经周永K的辩护律师

  (又扯多了,扯扯更健康)

  【第三个量刑制度】

  只囿两个制度,一个是数罪并罚还有一个是缓刑。

  (不是死刑的那个缓期执行)

  简单的说就是人民法院对该人定罪量刑,然后┅起罚

  而这个制度的原则,其实就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