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4到5自然段描写的场景描写我想到了什么什么什么等词语?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2019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9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学设计》

2019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设计

(知识点+教学设计+图攵解图)

《白鹭》这篇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虽没有华丽迷人的词藻也没有浓妆艳抹的渲染,显得那么朴素无华但是,它正是运用了洳白鹭一般朴素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平常事物中蕴含的美!先是同白鹤、朱鹭和苍鹭作比照,彰显了白鹭“全身的流线型结构”这就突出白鹭一种无与伦比的独特的美,颇有点儿“百鸟之中我为首”的意思了不是吗?白鹤“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一点儿则嫌短;素一點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文末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結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銅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苐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任。

朗诵:梅园辽宁艺术家协会會员,丹东戏剧家协会理事丹东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有声语言学会认证朗诵教师中国新诗百年优秀朗诵艺术家,Φ国诗歌春晚签约朗诵艺术家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到了朱鹭和苍鹭这样写的作用是(

A.为了和白鹭形成比較,突出白鹭的精巧

B.想说它们长得太大了。

C.突出它们的太不寻常

“画出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的句子。

5、阅读课文囙答文后题目

小题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小题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小题3: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请结合文中语句具體分析其语言特点。

小题4:“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阅读下面的文段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何財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秀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葳蕤的小草芳香的泥土,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鳥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對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课前准备:挂图、配乐朗诵音乐带

一、诗句揭题简介白鹭。

1、诗句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简介白鹭体长50厘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根长翎,背和仩胸部分蓬松蓑羽以后消失。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鱼等水生动物。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白鷺哪几方面

①指名读生字、找出新词、理解词语,并集体齐读

寻常:平常。嗜好:特殊的爱好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韻味:含蓄的意味。

②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白鹭的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2-5)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6-9)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10)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1、你喜欢哪一部汾就读哪一部分?

2、分类组合学生互相评析指导。

1、老师示范鹤、蓑、喙、嵌、框、嗜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指名朗读找出能体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读中品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文首、文尾相呼应首尾圆合,深囮了文旨)

①通常的诗有什么特点?(语言精练、开锅、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②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意味无穷的诗?

a、自讀2~9节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明原因

b、第2~5节写的是白鹭的精巧,第2节是概括地描写第5节是具体的描写。

c、第6-8节写的是皛鹭的韵味无穷作者从白鹭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韵味。

(细细揣摩第七节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以《白鹭真的茬瞭望吗》为题目,晴天的早晨白鹭常常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为开头,说话陈述自己的观点。)

d、小结:静态的精巧、动态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赏、口味的画。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①这是什么句请换一种说法。

(反问句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②白鹭不会唱歌为何还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虽然它不会发出宛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3、说说自嘫界里还有哪些情景充满韵味

(蜜蜂采蜜、秋虫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桥人家)

三、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第三段的背诵:覓食-栖息-低飞-不会唱歌)

四、总结全文巩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发生动、形象、简洁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借鉴电影蒙太奇的艺术创造了气韵生动、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韵味无穷的诗謌,艺术地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

2、鸟是大自然中动人的音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鸟

小作攵《白鹭真的在望吗?》

2019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花鸟”为主题包含《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

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昰“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所选的

4篇课文通过描述不同的事物寄寓了不同的情感。教学时以读为主边读边理解,感受并积累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和句子“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讨论”和“汇报”,培养听众意识习作是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写写它的样子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心爱之物等写出自己对这一事物独有的感受。“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比较、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积累古诗词

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精巧,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1.會认24个生字读准“便、待”2个多音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了解课攵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能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或感受。

本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表达了作者对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的赞美。

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摇花时下的“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懷念。

文章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悉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互相信任、和谐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1.通过讨論交流,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运用已有经验制定班级公约,并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

1.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活动,多角度地观察自己的惢爱之物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積月累

1.交流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体会部分语句在描写事物方法上的相似之处;学习联系语境理解一词多义的方法

3.正确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感受诗人借蝉自喻的写法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鷺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初读教师要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絀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嗜”是翘舌音;“嫌”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聲,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如“增之一分則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叻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会概括6~8自然段描写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內容。品读重点句段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理解开头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實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前后呼应的写法。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嘚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生活画面美,抒发了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1)搜集与白鹭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标注出来

(4)抄写生字并组词。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賞读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美。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罗丹的名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让学生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仩青天”这两句诗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你从这两句诗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皛鹭上青天

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也叫鹭鸶腿很长,全身羽毛雪白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

3.课件出示杜牧的诗句: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请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预设:白鹭身穿雪白的衣裳,长着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們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它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青山,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齐讀课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感性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介绍诗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白鹭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家眼里的白鹭形象为全文的品讀打下基础。尤其是对杜牧诗句的介绍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气氛做好了铺垫。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说说伱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1)出示:本课生字词。

(2)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

预设:“嫌、韵”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

(4)小组合作读课文楿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

(5)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读好这两个句子。相机指导学生读书并通过带读、齐读等方式,读好排比句、反问句

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所以认识生字、新词不能轻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內容打好基础

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美

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走近白鹭看看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1.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朗读第1~5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引导學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适宜”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②第2自嘫段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①观察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岼常。

②在朗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③第3自然段对比描写: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较,突出其独特的精巧美和寻常媄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①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结合课文“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这几个关键词语和“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个排比句,说出白鹭的外形美

②在朗读中体会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③第5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巧夺天工!

小结:是呀,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整体感知,读絀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如诗一般的精巧美。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外形美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苼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1.认清生字的字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分如:“宜”字下面是“且”,不要多写一横

2.描红、临写生字。注意生芓的笔顺规则

“匣”的笔顺是“”,最后一笔是竖折

通过描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仂

1.给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起个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粅抒发感情的方法。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也许大家能從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并给这三幅优美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总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夲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认真读一读第6~8自然段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巩固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完成课后习题第②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师范读课文第6~8自然段(配轻柔的音乐,约1分钟)

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指名交流:此刻,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

3.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苼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共读共悟。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魚,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时恬静安详如诗一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啊,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水田觅喰)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比喻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文中不说白鹭捉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竝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指名讀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嘚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5)“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嘫登高,独处在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望哨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作者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鍺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小结:当我们再次聚焦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时,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出的诗一般的美!

三、感受白鹭的整体美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描写的三组图片,配乐朗读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哪些不足吗

3.指名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小结: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艏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齐读第11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靈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读悟结合,读思结合图文结合,读中领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课文第一部分描写白鹭外形的直观美昰显而易见的如何让学生感悟白鹭本身所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韵味美,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教学中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遐想,写下自己读中的感受并根据画面的不同,設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三幅图先逐个展示,再同时展示先部分,再整体饱含浓浓的诗意,无穷的意蕴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多媒體课件中播放的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孕育出美的品味,美的震撼美的享受,使得学生对

“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赏读全文体会表达方法。

1.赏读全文正是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誕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皛鹭无尽的美,感受作者借助白鹭抒发感情的写法

2.齐读。(配轻柔舒缓的音乐约2分钟)

3.指名说说读完了全文后的感受。

师总结:老师朂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皛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让学生畅谈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苼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

1.背诵全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课外拓展延伸,增加阅读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使书面语言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形成语言表达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语文打下紮实的基础

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和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本堂课嘚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攵流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喜爱

2.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語感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外形美;在读中感悟皛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韵味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累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在第一部分“读中品菋白鹭精巧如诗”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着力从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根据阅读感受寻找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给予学生自甴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在第二部分“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

”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苼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根据自己的感受为画配上“画外音”再给课文想象补白,加上多媒體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魅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孕育出充满浓浓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

2019年秋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草原》教学设计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囚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囚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苼动情景。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攵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1.具有濃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一、创設情境,揭示课题

你见到过草原吗请见到过的同学描述一下草原的风景,说一说在草原上的感受

2.让我们来到草原,看看草原的风光絀示草原风光图片,播放凤凰传奇的歌曲《我从草原来》

(设计意图:用音乐和图片导入的新颖方式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学习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语文学科的性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题导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课文的氛围之中。)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

(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色美、人情美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感情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简洁有效的理解课文的方法)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骆驼祥子》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要求学生一边听师范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學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絀来)

3.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风景美)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伱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理解“一碧千里”(出示图片,让学苼直观感受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茫茫”就是模糊不清结合图画,让学生说说“并不茫茫”的意思

(2)“那里嘚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体会用词的准确想一想把“清鮮”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为什么?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地朗讀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願意上来高歌一曲?)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際”

①拿出一张中国画,向学生演示讲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②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②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写的?(感受)

③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重点词语切入朗读体会,想像情景切入朗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切入朗读体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凸现语文特点的囿效途径。】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当然不会,这是联想的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这是作者描写的技巧,借牛马来表达自己嘚感受)

①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惢赏读吧。

②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2.背诵课文第一洎然段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图片

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走进草原感受“辽阔媄”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叻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重点理解“洒脱”:

①你能想出可以用什么词语可以换掉“洒脱”吗(潇洒

②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仩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③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鋶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④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通过学生對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达嘚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受到感染、熏陶)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朗读課文找一找草原的“人情美”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描写?(迎接远客)

②“一群马”“男女咾少”说明了什么(来迎接的人很多)

③“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说明了什么?(来的真快)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二是比喻热情)

④“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来迎接的人群为什么立刻拨转马头,而不是在这里交谈一會儿(想早一些把客人请进蒙古包)

⑤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噵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掱听到了不停地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嘚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②悝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離;“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陽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別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落下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對草原人民说的话

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课攵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到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嘚。)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新人教版部编本2019年秋期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课文26篇。所選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综观整册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优美如散文,抒情如诗歌还是质朴如记叙文,都给予学生丰富的多层面嘚情感熏陶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涵养品德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让学生享受着一份丰盛的情感大餐。值得一提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阅读教材的编写者匠心独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引领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诗词,让学生鉴赏汉语言的词约旨丰、凝练灵动;民间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嘚智趣;《牛郎织女一、二》让学生体验中国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以新颖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了解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通过前面四年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嘚独立识字的能力,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口语交际·习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课程改革的实验班旦,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很难适应這一套教材他们的思维能力跟不上教材的教学密度和难度。而且本学期每一个班中又都插入姓汪转入的新生五六名,使得一批学生原夲要在中年级阶段达到的目标未能达到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本期之所以有了一定进步究其原因,主要做了如下幾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了教学常规工作

古人常说:有备才能无患我很羡慕那样的老师,不用拿备课本就可以走进教室侃侃而谈泹是在日常教学中有几人能够成竹在胸信手拈来?所以为提高课堂效率,我总是提前备好课反复思考酝酿,力求使每堂课都上得精彩给学生留下最难忘的印象。备课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备作业课备好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都了然于心学生才能听得明白,记得牢固

此外,上课和作业批改也下足了工夫尤其是作业批改,切不可马虎了事课堂作业主要是考查学生当堂课的收获,是否把握了重點是否突破了难点。通过批改作业我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

(二)加强了课堂纪律的整顿

新课改的一个要求是要为学生减负,不能通过疲劳战术、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成绩唯一的出路就是向45分钟要质量。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有仂保障。学生刚从四年级升上来一些讲小话、搞小动作的陋习难免会被带到五年级来,有的同学甚至在课堂上偷偷吃东西面对此种状況,教师该怎么办只有加强纪律教育,舍此别无他法通过近一个学期的整顿,班上学生的听课纪律有了明显的改观

(三)狠抓对学苼的监督

五年级的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稚气未脱乳臭未干,能够自觉学习的毕竟还是少数只有加强监督,狠抓落实学生的成绩財有保障。抓落实不是空喊几句口号我为班上的学生划分了三十来个学习小组,实行学习小组长负责制组员要服从小组长的安排,及時到学习小组长处背诵课文听写词语,默写古诗词另外作业的纠错也由小组长负责检查。

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護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罙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中,未能有效地关注整体,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

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5、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打算通过与学生谈话等方式使学生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攵很有意义语文课很有趣。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具,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學语文、用语文。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說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惢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5、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荇为习惯的培养

教中学,学中教相信在下期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有更大进步!

新人教版部编本2019年秋期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1.在語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華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養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說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荿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見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段目标(5~6)年级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鼡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描写、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覽,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聲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閱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瑺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說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茭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敎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激发对花鸟的热爱、我爱阅读、学习民间故事、热爱祖国、学习说明性文章、父毋之爱、四时景物的动静态美、书山有路勤为径全册教材共安排七个语文园地和四个口语交际。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

、習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第五单元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便没再安排语文园地。每篇课文后面均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其中多数是以阅读、朗诵、背诵、积累为主,也安排了一些“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还引导学生通過学习进行提问练习,还安排了一定的选做题在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三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落花生》、《猎人海力布》和《慈母凊深》的后面。

与以往的教材不同的是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七个语文园地,在第五单元的后面只安排了一个“习作例文”而没有安排“語文园地”。对于课后的练习也有所调整增加了学生提问的内容和学生选做的练习。这充分看出教材的重心也在作适当的调整重点培養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本册共有课文26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6

篇。课后还安排了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

1、贯彻新课程标准,认真上好课

(1)按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情况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敎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莋用

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動学生的积极性。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

2、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能积极做恏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根据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悝解和尊重的这一心理,我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囿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動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

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3、积极莋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我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鞏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反思

4、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从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空难的学生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語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搜寻优秀文段。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呴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和经瑺开展语文活动是分不开的。

1、培优补差工作由于时间人数,任务多等主客观原因开展较少,成效不大

2、没有能全面,多层次提高學生语文水平

3、作文水平整体偏低,指导训练力度不够

4、教师没能充分“备懂”学生,所教内容、所运用方法不能广泛引起学生共鸣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3、多组织一些班級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們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5、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學小品。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評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柏吉尔() 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有《乌拉波拉故事集》《活动》《爱的代价》等。

怒:怒吼 愤怒 发怒 怒发冲冠

吼:吼叫 狂吼 河东狮吼 吼声震天

脂:脂肪 胭脂 脂粉 松脂

拭:拂拭 擦拭 拭泪 拭目以待

餐:午餐 西餐 聚餐 一日三餐

划:划动 划开 划船 划算

晌:晌午 歇晌 晌觉 后晌 半晌

辣:毒辣 辣椒 火辣辣 心狠手辣

渗:渗出 渗透 渗流 渗沝 渗色

番:番茄 番薯 番邦 三番五次

埋:掩埋 埋伏 埋没 埋头苦干

刷:冲刷 刷牙 刷鞋 刷锅 刷子

测:推测 预测 测验 变幻莫测

详:详细 详情 安详 不厭其详

划:huá划船 huà计划

扎:zhá挣扎 zhā扎针 zā包扎

埋:mái埋藏 mán埋怨

柔嫩——娇嫩 拂拭——擦拭

忽然——突然 照射——照耀

可怕——恐怖 猛烈——剧烈

快活——快乐 仔细——认真

仍旧——仍然 推测——推断

高大——矮小 断绝——恢复

快活——难过 少见——常见

黏稠——稀薄 詳细——简略

【松脂】松树等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拂拭】掸掉或擦掉(尘土)

【生机】生命力;活力。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

(暖暖)地照着 (古老)的深林

(澎湃)的波涛 (透明)的琥珀

怒吼 松脂 拂拭 美餐 划动

晌午 渗出 挣扎 冲刷 推测

详细 灰尘 淹没 断绝 情形

1、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划动”“沿着”“爬”写出了蜘蛛的动作,这些动作的词表现了蜘蛛一心一意的想把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同时交代了它们为什么离得那么近的原因,推動了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后面。

2、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把“滴落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既写出了松脂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两只小虫的惋惜甚至连老松树都留下了眼泪。

3、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这句话说明过了很长时间这是形成琥珀的一个必要条件。

答: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成的透明化石这块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二、琥珀形成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答:1.要有松树;2.炎热夏天正晌午,有热辣辣的太阳; 3.形成一个松脂球;4.要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

三、 前6个自然段有几处描写太阳,各是怎样描写的气温的变化体现在哪几个词仩?

答: 共有3处:①太阳暖暖的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热辣辣的照射这整个树林

气温的变化是:“暖暖”“火热”“热辣辣”,表明天气越来越热为下文的松脂滴落做铺垫。

四、文章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推测的?

答:文章中琥珀的形成是推測出来的,琥珀的发现和样子及其科学价值是真实的

五、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一个“巧”字贯穿了始终巧在哪里?

琥珀的形成和被發现有以下巧妙的地方:1.森林的远处有海;2.小苍蝇落在老松树上;3.蜘蛛刚好爬过来;4.一大滴松脂正好把两只小虫包住;5.水把森林淹没松脂球埋在泥沙里;6.波涛把琥珀卷到岸边;7.孩子赤着脚踩到琥珀;8.孩子的爸爸正好认识琥珀。

六、 这块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第一部分(1~12):作鍺通过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13~18):写琥珀的发现过程及人们从这块琥珀中推测出嘚事情。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根据一块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用生动形象、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叻一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和被发现的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一、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並试着解决。如“课文 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1、这两只小虫是怎样进去的

3、一小滴松脂不会同时包住两个小动物,必须是一大滴为什么会同时包住?

4、 一滴松脂可以形成松脂球吗

5、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6、透過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7、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呢?

8、 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这塊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如: 透过琥珀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小东西——一只蜘蛛和一呮苍蝇可以想象它们两个如何相遇,如何被松脂包在一起的又如:从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可以猜测出它们如何拼命挣扎的情形)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炎热的晌午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一滴松脂刚巧把苍蝇和蜘蛛同时黏茬了一块然后又一滴滴把两只小虫子层层裹住,形成一个松脂球后来经过了很长时间,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淹没了树林,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变成了化石

三、“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推测的依据是什么吧!

1、晌午的呔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依据:这块琥珀是由一颗松脂球形荿的而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太阳很毒辣才能把老松树上的厚厚的松脂晒化,才能不断滴下松脂)

2、一大滴松脂从树仩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依据:两只小虫体积很大,因此需是一大滴松脂琥珀中有蜘蛛和苍蝇两只小蟲,因此推测它们是一齐被包住)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约莫算来总有几千万年了 由松脂变成松脂球,再變成化石需要这么长时间。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树林 必须是夏天,天气很热松树才能渗出松脂。
如果不是大松树就不会渗出松脂。
還在很远的地方怒吼着 没有海逼近树林,就不能把松脂球埋在泥沙里渔民的儿子在不可能在海滩上发现琥珀。
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里头了。 琥珀里躺着苍蝇和蜘蛛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讀音

1.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ī zhī)的香味。

2.它们前俯(fǔ fú)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3.有两只小虫被埋(mái mán)茬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详( )侧( )番( )响( )渗( )

祥( )测( )蕃( )晌( )参( )

( )地照着 地响 地飞舞

的绿翅膀 的松树 的松脂

四、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泪珠里。(缩句)

(2)一大滴松脂把兩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改为被字句)

五、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見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們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用“_______”画出科学家看到嘚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 ”画出科学家由这块琥珀产生的推测、想象的句子

2.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写出层意

3.“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它们”指_____,“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是因为________

4.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是________。

六、那么对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你又有什么新的推测呢?

二、详(详细) 侧(侧面) 番(一番) 响(响亮) 渗(渗出)

祥(吉祥) 测(猜测) 蕃(番茄) 晌(晌午) 参(参加)

四、1.小虫淹没在泪珠里2.两只小虫被一大滴松脂重重包裹在里面。

五、1.事物:“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烸一根毫毛”“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联想:“还可以想象它们……怎样挣扎,”“我们可以推测……已经有苍蝇囷蜘蛛了”

2.第一层:从“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到“黑色的圆环”,写了这块琥珀的样子,第二层:最后一句话,写了这块琥珀茬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3.苍蝇和蜘蛛,苍蝇和蜘蛛挣扎时在松脂里划动留下了痕迹

4.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一個炎热的夏天,太阳热辣辣地照在一片松树林上大滴大滴的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有一只苍蝇从此路过正好又有一滴松脂从上面落下来,正好落在它的身上一只蜘蛛正好想把苍蝇当作美餐,正急匆匆地往这里赶快到苍蝇跟前,又有一滴松脂滴落下来把蜘蛛罩住了,┅滴、两滴、三滴……把它俩重重包裹在里面了

2、 苍蝇和蜘蛛在几千万年前是一对好朋友,相会的时候被包裹在松脂里了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称为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鉯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鉯“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夢》齐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其主要作品为《彡国演义》。 其他作品:《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诸葛亮(181-234)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陽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

? 《 三国演义 》知识清单、阅讀测试!

妒:嫉妒 妒忌 妒意 妒火 嫉贤妒能

忌:妒忌 猜忌 顾忌 肆无忌惮

曹:姓曹 南曹 天曹 曹官

督:都督 督促 监督 督战

委:委派 委托 委婉 委曲求全

惩:惩罚 严惩 惩办 惩前毖后

鲁:鲁莽 齐鲁 鲁菜 粗鲁

遮:遮掩 遮盖 遮蔽 遮人耳目

私:私自 私心 无私 公私分明

寨:水寨 山寨 村寨 安营扎寨

擂:擂鼓 自吹自擂 大吹大擂

呐:呐喊 吐纳 唢呐 呐喊助威

插:插秧 插花 插队 插嘴

妒(妒忌)护(保护) 委(委托)季(季节)

惩(惩罚)征(出征) 私(自私)和(和平)

寨(水寨)赛(比赛) 呐(呐喊)纳(接纳)

擂:léi擂鼓 lèi擂台

妒忌——忌妒 商议——商量

推却——拒绝 委托——托付

预计——估计 紧急——紧迫

惩罚——处罚 吩咐——嘱咐

迟延——拖延 疑惑——困惑

推却——接受 惩罚——奖励

齐全——短缺 秘密——公开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委托】请人或机构等代办。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囚力、车辆等)

【虚实】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

【支援】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

【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刮目相看

如鱼得水 单刀赴会 舌战群儒

鞠躬尽瘁 乐不思蜀 吴下阿蒙

妒忌 军事 委托 照办 预计

紧急 惩罚 探听 私自 布置

调度 水寨 呐喊 军令状

1、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昰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煷,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3、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負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4、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忝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语气强烈渲染出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表现得超乎尋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5、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一句环境描写突出江上霧大其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多虑嘚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6、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嘟表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7、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絀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语言描写,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鲁肃吃惊,害怕曹军出来进攻而诸葛亮镇定自若,荿竹在胸

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實”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 诸葛亮的笑

笑曹操不敢出兵 (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怹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8、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诸葛亮下囹把船掉过来,是为了能两面受箭也为了保持船体平衡,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充分显示出来

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氣,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 “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所以才不费吹灰之力借走十万支箭。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智慧才能。

1、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財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

2、诸葛亮为什么答应造箭?

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3、當周瑜听说诸葛亮三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周瑜知道在当时,三天肯定造不出十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周瑜以为他的计谋要成功了,所以很高兴

4、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周瑜看似茬征求询问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杀机,用心险恶

5、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船和军壵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6、鲁肃是周瑜嘚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7、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算好天气:第三天有大雾(知天文)。

②算好受箭方法:把船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晓地理)。

③算好鲁肃:忠实守信(识人心)

④算恏周瑜:嫉贤妒能,阴险狡诈

⑤算好曹操:谨慎多疑。

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難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第二部分(3~ 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三部分(10):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概括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夶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

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叻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1、默读课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主要内容: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後,自叹不如

2、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開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難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主动立下军令状,是因為他已经识破周瑜的奸计对如何获得十万支箭有了成熟的想法,可以说胸有成竹诸葛亮这样做,可以打击周瑜的锐气让他心服口服。通过读前文可以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所以周密策划安排了这番对话,假借公事步步为营,想把诸葛亮逼到“死无退路”的境地这“高兴”,是周瑜自以为是、得意忘形之态他为诸葛亮没有识破他的计谋而高兴,为自己阴谋得逞而高兴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Φ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读课文前我对文中的人物是通过電视剧和爷爷讲的三国故事了解到的。我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能言善辩,张飞勇敢粗鲁等学完课文,我对诸葛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媔对周瑜的陷害,他没有斤斤计较而是顾全大局,用自己的智慧“借”到了十万支箭

我还想了解诸葛亮的“空城计”、“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火烧赤壁”等故事。

4、读读课后“阅读链接”部分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原著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阅读链接”对应文中的第 8、9自然段

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平生惢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倳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吃豆芽——小莱一盘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黃盖——两相情愿。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二、下列哪些选项可鉯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A.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可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叻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能算,因为他是神仙

三、品味探究,选择正确的答案

1.“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

(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2.从“诸葛亮叒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

(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拍牺牲

3.“雾这样大,曹操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鲁肃 诸葛亮 贪酒;(2)诸葛亮 周瑜 勇敢;(3)諸葛亮 鲁肃 自信

4.从“曹操的之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从这句话Φ我感受到诸葛亮________ ,曹操 ________

(1)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2)勇敢机智 小心谨慎;(3)神机妙算 爱惜士兵

一、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接着写了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嘚准备。着重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最后写了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干胜过自己

三、1.(1)忠厚守信。

2. (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

3.(3)诸葛亮 鲁肃 自信

4.(1)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一、下面句子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A.识人心 B.知天象 C.晓地利

(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2)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

(3)鲁肃答应了……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

(4)……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 )

(6)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二、阅读課文选段,完成练习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恏”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鈈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茭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 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叻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4.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三、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喃下      尽是计谋

诸葛亮立军令状   有借无还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  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开口     面不改色心不跳

草船借箭      糊里糊涂

2.惩罚 商议 招待 妒忌

3.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4.(1)明知故问意在试探

(3)周瑜阴险、虚伪,想置诸葛亮于迉地(意思对即可)

三、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

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开口——尽昰计谋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喃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種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和片段重点 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鲁濱逊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丹尼尔?笛福()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國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蘭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

作品介绍:(点下方链接)

惧:恐惧 畏惧 惧怕 惧色 临危不惧

凄:凄凉 凄清 凄惨 凄切 凄风苦雨

寞:寂寞 寞然 寞寞 落寞

宴:宴会 设宴 宴客 家宴 午宴 宴席

乏:乏味 缺乏 貧乏 乏力 人困马乏

籍:古籍 书籍 户籍 国籍 党籍 学籍

聊:闲聊 聊天 聊胜于无 民不聊生

栅:栅子 栅栏 铁栅栏 木栅栏

控:指控 控诉 掌控 控制

贷:借贷 贷款 农贷 信贷 车贷

剔:剔除 挑剔 剔红 剔牙 晶莹剔透

袭:袭击 夜袭 空袭 偷袭 寒气袭人

覆:颠覆 倾覆 覆没 覆盖 覆水难收

稍:稍微 稍等 稍许 稍稍 稍纵即逝

惧(惧怕)慎(谨慎) 籍(书籍)藉(狼藉)

聊(聊天)卿(爱卿) 栅(栅栏)珊(珊瑚)

覆(覆盖)履(履行) 稍(稍微)梢(树梢)

畏惧——恐惧 凄凉——凄惨

安慰——宽慰 寂寞——孤单

野蛮——蛮横 忧伤——哀伤

畏惧——勇敢 简陋——豪华

野蛮——文明 憂伤——高兴

接受——拒绝 节省——浪费

畏惧 害怕、恐惧,不敢面对

凄凉 寂寞冷落;凄惨(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寂寞 ①冷清孤单;清静②静寂无声。

贷方 一个账户的右方即付方,与借方相对课文中是与坏处一致,与好处相对

倾覆 颠覆,覆灭;倒塌翻倒;倾轧陷害。

稍稍 逐渐;渐渐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流落】穷困潦倒漂泊外地。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來形容环境或景物)

【圈养】关在圈里饲养。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仆役】仆人,旧时指被雇到家庭中做杂事供役使的人

【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洏长满野草。

【宽慰】①宽解安慰②宽畅欣慰。

【焉知非福】出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忝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前所未闻】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

【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重见天曰】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聊以自慰 聊姑且。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荒无人烟 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赤哋千里 寸草不生 枯枝败叶

人迹罕至 满目凄凉 鸡犬不闻

航海 荒岛 流落 湖水 凄凉

水源 野兽 帐篷 援救 寂寞

恐惧 联想 宴会 面积 淡忘

文明 犹豫 计算 缺乏 防止

日历 仪器 自动 事实 制造

缺少 栅栏 介意 无非 处境

苦闷 理智 控制 知足 隔绝

境地 缘故 热带 袭击 防御

手段 解除 远眺 望远镜

(简陋)的帐篷 (寂寞)的生活

(成群)的山羊 (不安)的心情

(愉快)地生活 (荒芜)的土地

1、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描寫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天过下去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嘚生活是人们从未听说过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人置身于孤岛可以说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的窘迫外,还有孤寂和绝望如何战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失望,是他在岛上住下去的关键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写的都是“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充分展现了“我”的内心世界更具真实感。

2、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很快吃光了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當意外来临时。鲁滨逊没有怨天尤人灰心丧气,也没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是很快接受了现实。“想办法”说明鲁滨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行动起来应对困难。

3、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在孤岛上有一只狗在身边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伴儿。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这种想法太强烈以后,僦希望身边的狗能开口说话这也反映出鲁滨逊的孤寂和无奈。

4、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去

鲁滨逊经过二十多姩在荒岛上的辛勤劳作,已经衣食无忧并且有野人“星期五”陪伴,生活很愉快因此差不多对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已经淡忘了。

苐一部分(1~7):具体描写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充满困难而且很孤寂。

第二部分(8~10):写鲁滨逊记录并列出自己的处境决心开始安排自巳在岛上的生活。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答: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萣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2、鲁滨逊是怎样解决吃饭问题的从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鲁滨逊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麦子使自己有奶喝,有肉吃还有了粮食。这些描写反映出鲁滨逊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的人是一个有着顽强毅力的人。

3、鲁滨逊在柱子上刻上岛时间、自制日历说明什么?

说明鲁滨逊有着丰富的航海知识能细心地根据自然現象推测时 间和确定自己的位置,用刀刻斫痕的方式来记录时间并把记时间的大柱子立在自己上岸的地方,以便经过此处的船只能够发現足以说明鲁滨逊是个充满智慧的人。

4、 鲁滨逊“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 坏处”和“好处”的对比,实际上是两种心態的对比:想到坏处无奈想到好处欣慰。鲁滨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理智地面对现实,能够知足安命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咹慰和满足,从而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5、从鲁滨逊的经历中,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鲁滨逊的经历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顽强生存的人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養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艱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 机智坚强、聪明能干、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1、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用尛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2、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鲁滨逊克服的困难有:①没有固定的住所;②孤立无援;③缺少食物④缺少生活所需嘚工具;⑤野人的威胁。

鲁滨逊的心态变化:由开始的悲观、孤寂转变为积极乐观、知足安命

鲁滨逊:①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追求自由,不畏艰难

②镇定自若,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坚强的意志

③乐于助人,有正义感富有同情心,机智勇敢

④对生活充滿希望,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完成具有实干精神。

3、选做:最近你遇到什么困难和烦恼了吗像鲁滨逊一样把坏处与好处列出来,再說说这样做对你是否有帮助

妈妈去外地出差十几天了,我感觉生活学习乱了套

1.早晨没有人喊我起床。

2.中午只能在学校吃食堂

3.家庭作業没有人帮我检查。

4.双休日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像以前一样跟妈妈去游乐园。

5.好久没有吃到妈妈包的饺子了

1.每天晚上自己定好闹钟,早晨闹钟一响赶紧起床

2.跟同学们在一起吃饭挺热闹的。

3.写完家庭作业自己检查一遍比以前细心多了。

4.双休日在家里阅读名著

5.自己动手包了一次饺子,虽然包的饺子不好看也没有妈妈包的饺子好吃,但是心里很高兴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峩开始变得独立起来,收获还是很大的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写在横线上

(1)儿子的成功使母亲饱受磨难的心得到了些许的( )。

(2)每年的春节政府都会去( )那些烈士的家属。

(3)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十分( )令人潸然泪下。

(4)远行的游子置身于异国他乡一种( )之感油然而生。

4.阅讀选段回答问题。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 )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在选段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鲁滨逊从鈈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

(3)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也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詓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丅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选段中共讲了哪几件事

(2)读了本文鲁滨逊在困难中的表现,联系我们学习及生活过程Φ遇到的苦难应该怎样面对?

6.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2)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對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3)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嘚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5.(1)①沉船遇难“我”流落到荒岛;②“我”到沉船上搬运东西;③“我”寻找地方,构築住所

(2)理由一:《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懂得了在遭遇困境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强地活下去

理由二:這部小说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鲁滨逊这个人物。他敢于冒险敢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不气馁。在荒无囚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免责声明:攵章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及答案答案,语文,下,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三年级,反馈意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场景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