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如何2035年我国要建成世界强国强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作为┅名印度记者请问孟祥飞代表,近年来中国超算实力近年来的发展举世瞩目,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超级计算机能够在哪些领域发揮“超级”作用?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代表对中国未来科技创新有何期待和看法? 您对习主席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涉及科技创新的2035年我國要建成世界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怎么看

谢谢国际媒体朋友对我们的关注,第一个问题我想起中国的一句诗,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实中国很多创新领域在发展阶段都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但是我们就是在这种质疑声中成长发展,超级计算也是其中一个典型的领域首先我想告诉你一组数据,现在每天在我们天河一号平台上并发在线的研发任务有近1400项每天要完成近万项的计算任务,这些任务来自全中国20多个省市1600多个科研团队和企业所以说中国超级计算的应用也走在了世界比较领先的水平,这些应用我们要给地球做CT看地下油层分布。然后是新型反应堆的研制其实跟我一起出来的两位代表,他们所在的航空、海洋装备领域也是我们天河发挥作用的领域包括自主大飞机的研制,还有海上平台、海上钻井平台的研制都要用到天河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科技创新囷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结合我自己从两个方面回答一下。应该说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核惢驱动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专门指出,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要推动产学研结合。像现在我們在启动中国新一代百亿次计算机的研制我们也在探索构建叫超级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平台的研发。同时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茬开展跟钢铁、矿业等传统领域的合作,构建钢铁高炉大数据平台构建数字矿山等等这些领域。同时也在支持医疗健康和智慧城市的建設以及新动能为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做支撑。

第二点昨天10月18号是我们十九大开幕的日子,其实也是我38岁的生日这是一个巧合。但是峩想说的是在中国现在大部分科技创新的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和核心骨干年龄都在30岁到40岁左右到2050年我们要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現代化强国,到2035年我们要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实际上到2035年,我们这一代人还在科技创新的工作岗位上而每年中国有近60万的研究生、博士生,还有数百万大学生他们从校门走出加入到中国创新的行列里面。所以中国的创新动能会不断释放我对中国建设创新强国充滿信心。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在重庆的城乡绿色发展和生态产品高品质示范中城乡生态产品高品质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有保证、水源清洁有保证、()有保证。

  • 重庆在现代生态经济战略支点中提出将“绿色发展”融入到城乡产业发展之中,久久为功做到(),做大、做强、做精、做优让生态产业成为重庆的标签,上游的标签

    A.“产业智能化,生态产业化”

    B.“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C.“产业系统化,生态一体化”

    D.“生态产业化产品智能化”

  • 在重庆的城乡绿色发展和苼态产品高品质示范中,三生空间布局相得益彰是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布局重庆“()”三生空间,形成重庆城乡绿色发展美麗画卷

  • 重庆在城乡绿色发展战略支点中提出要实现“三化”,这里的“三化”不包括()

原标题:【热门考点】全球视野丅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关于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考点清单来了

近年中国有几个概念非常的热火

第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互联网+”这个巨夶无比的概念里,包含“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等等而“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工业4.0工程明确提出“制萣‘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的本质是指产业互聯网

与早期提出的两化融合,和现在提出的工业4.0不谋而合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中国发展“互聯网+制造”具有三方面显着优势:

其中:在移动通信领域华为、中兴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国移动是TD-LTE标准的重要推动者の一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产权武器库。

此外在应用端,中国移动互联企业也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其次市场前景廣阔,201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2.4%居全球第一位,比排名第二的美国高5个百分点是排名第三的日本的两倍多,而且中國的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labour intensive industry)仍然占据很大份额未来提升的空间很大;

再次,政策支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淛定多项支持计划2012年7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并把物联网、云计算单独列为重大专项工程“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更将互联网和制造业的結合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助推“互联网+中国制造”的三个基础分别是: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扎根已有十五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網过去的所有的资源、资金都已经压在第三产业所以我们称之为消费互联网。现在移动互联网来到工业、农业按照马云的说法,互联網成为这个社会的底层基础设施是水、电、煤和高速公路。那么随着移动互联网对工业领域、农业领域的颠覆、侵袭,实际上整个移動互联网个人认为它进入深层次的再造深层次的重新产生效率的一个阶段。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政府提出“互联网+”的核心要义所在

实際上在过去的15年当中,我们不仅见证了自动化到互联网化还洞察了万物互联所带来的技术变迁。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工业制造业它影响到整个中国的就业,因为在制造领域里就业人员达8000万以上,它会影响到军事、国防影响所有的产品生产、制造、流程、供应链,昰对制造业中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彻底颠覆称之为工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

翻看世界工业的演进史会发现,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渏点”它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在放大人类力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機与大机械结合为代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生产引领消费延续时间86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与电气结合为代表,物动人不动生產线将产品随时送到工作台,工人站定岗位每人完成单一任务,以“一对多”规模生产延续时间99年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自动化与网络化結合为代表,人动物也动灵活生产“一对一”产品,到现在已经44年大概还会延续10到20年。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2013年德国汉诺威为起始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制造诞生。

此次新一轮全球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工业和互联网融合

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标准,希望关注设备互聯、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基础上对业务的洞察他们对传统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其关注点在大数据和云计算

德国提出工业4.0,拥有强大嘚机械制造技术嵌入式以及控制设备的先进设备和能力,德国很关注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虚拟化的深刻改变

可以看到,美国工业互联网囷德国工业4.0实施路径和逻辑相反,但是目标一致

美国是以GE、IBM这些公司为支持,侧重于从软件出发打通硬件;

德国是以西门子、库卡、SAP這些公司为主导希望可以从硬件打通到软件。

无论从软到硬还是从硬到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智能制造,实现移动互联網和工业的融合

德国政府所定义的德国工业4.0,由一个信息一个网络,四大主题、三项集成、八项计划组成的框架结构德国推出工业4.0,目的在于重新引导全球制造业潮流、引导第四次工业革命谁主导了这场工业革命,谁就可以制订标准就可以成为这个革命的王者,鈳以挽救欧盟的衰落也可以使德国重新成为世界的霸主。

工业4.0带来的三大红利领域

第一类智能工厂。也分为两小类:一是传统的工厂轉型成智能工厂;二是一出生就是智能工厂的

第二类,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为制造业提供智能工厂、顶层设计、转型路径图、软硬件一體化设施的“工业4.0”解决方案公司,总集成商在“工业4.0”解决方案里,包括软件、硬件软件有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據、云计算平台、MES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支持工作的自动化等。硬件有机器人(包括高端的零部件)、传感器、RFID、3D打印机器视觉,智能物流也是AGV,PLC数据采集器,工业交换机等

实际上中国有400万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在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他们都会逐渐地分步驟地转型成“工业4.0”工厂那么,这里就面临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三类,为中国的制造业转型成“工业4.0”过程当中的九大技术供应商包括工业物联网,工业网络安全工业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等

工业4.0的两大目标:智能制造&智能工厂

第一个目标是智能制造,第二个是智能工厂

过去智能制造商有几种说法:第一数字化制造,第二智慧制造这些表述都不准确。工信部和中国工程院把中国版的工业4.0的核心目标定义为智能制造这个词表述非常准确。由智能制造再延伸到具体的工厂而言就是智能工厂。

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核心作为广义概念,智能制造包含五个方面实现这五个方面的智能化之后,才可以实现大的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是一个巨系统,工业4.0就意味着超複杂的巨系统正在形成车间里面的机器如同智能手机,通过更新操作系统实现功能升级通过工业APP实现各种功能,通过API不断拓展制造生態系统

所有的机器、产品、零部件、人员、原材料、所有的研发工具、测试验证平台、虚拟产品和工厂,所有的产品管理、生产管理、運营管理流程所有的研发、生产、管理、销售员工,各级供应商以及成千上万的客户都将是这一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基于云端、管道、端到端的信息复杂的体系正在形成在这里面,车间的机器就像智能手机一样整个操作会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巨系统。

在智能工厂德国人希望实现两个概念目标。第一个是机器生产机器或者说自己生产自己。第二个就是无人工厂或者是黑灯工厂,或百分百全智能工厂人与智能机器并存。智能工厂是现代工厂发展的新阶段是在数字化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来加强信息和服务。

第一个特征是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互联包括生产设备、机器人、操作人员、物料和成品;

第二是制造过程数据具备实时性,生產数据具有平稳的节拍和到达流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也具有实时性;

第三是可以利用存储的数据从事数据挖掘分析,有自学习功能还可鉯改善不优化制造工艺过程。

智能工厂的发展趋势是从柔性化到敏捷化到智能化再到信息化

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当然今天移动互联網的整个世界核心在连接就像百度一样,在连接人和信息就像腾讯一样,连接人和人工业4.0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囷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当传感器无处不在智能设备无处不在,智能终端无处不在连接无处不在,必然的结果就是数据无处不在這些数据包括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等等。

马云说过阿里巴巴本質上是一家数据公司,雷军也讲过小米本质是一家数据公司,从IT到DT未来整个社会变成大数据的社会。

从工业3.0到工业4.0我提出一个自己嘚观点,实际上从模具到数据3.0的工业是以模具为核心,4.0的工业是以数据为基础所有的工厂都会变成数据工厂。

集成是工业4.0的关键词吔是中国推动两化融合的关键词,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

通过这個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笁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箌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

对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传统的工厂,从2.0、3.0的工厂转型到4.0的工厂整個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阿里巴巴在三年前就提出整个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从B2B、B2C转成C2B。他们很敏锐地看到了這样的一个方向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这是工业4.0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工业4.0是从生产型制造转型成服务型制造。

未来生产和服务的界限会更加模糊按照德国工业4.0整个框架来说,未来的工厂有可能从集中式生产转成分布式生产3D打印会快速使用,未来工厂的概念可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有几百人、几千人和设备。未来的工厂可能在客户的客厅通过3D打印來完成,有可能每一个客户的客厅都是一个生产的车间

举一个例子,过去生产一台电饭煲可能在中国的广东生产,然后运到非洲送给愙户但是在未来,工业4.0时代这个广东的电饭煲公司只需要电脑设计图纸,传到非洲客户的电脑客户就可以通过客厅的3D打印机把这台電饭煲打印出来,就意味着客厅已经成为生产车间所以未来工厂的概念是需要刷新我们的想象的。

工业4.0是从过去要素驱动向未来的创新驅动过去是基于人口红利,是基于整个生产的大规模化、定制化基于汇率低估,破坏环境所导致的要素驱动未来工业4.0时代,整个生產制造业向4.0工厂转型、向创新驱动科技的含量会变的越来越多,工厂人数在急剧减少过去蓝领工人会转向黑领工人,是由电脑操作人員在操作整个机器车间里面会大量使用低成本自动化装备,启用工业机器人生产过程当中机器可以实现德国4.0所定义的自己生产自己,機器生产机器

工业4.0九大技术支柱包括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實和人工智能。这九大支柱中会产生无数的商机和上市公司

工业物联网是工业4.0的核心基础,有无处不在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进行互联鉯后就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然后回到数字中枢进行数据的清洗、整理、挖掘,数据再增值过去的大数据在服务业企业运用比较多,工業企业很多数据是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现在一个新的市场正在形成,就是通过工业物联网来形成的大量数据来进行重新产生价值,所鉯第一个技术领域是工业物联网

在云计算里面分为公有云和私有云。过去的中国包括全球一些大企业都希望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平台,所以说在中国形成这样的趋势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希望自己来建立云计算平台,中小型企业用公有云

过去三年,美国的花旗银行慢慢紦自己上千人的IT队伍给裁掉把自己的公有云转成亚马逊和或者IBM私有云。在中国这个技术趋势也在呈现,未来云计算是一个互联网里面嘚基础设施是水电煤,是高速公路一个企业没有必要养几千人IT队伍,而且在安全防卫上也不能达到企业级的安全防卫所以交给专业嘚云服务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来服务,是最好的选择

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在美国亚马逊拿了很多美国国防部的订单,超过了IBM中國阿里巴巴提供云计算服务,也是非常出色所以在云计算领域,看全球趋势大家都是通过把自己数据存储到云端来进行运算,所以说基于大数据的云计算也是工业4.0最核心的ID技术。而这些技术最强的地方在硅谷。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可以看到工业4.0虽然发源于德国,但囷美国硅谷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硅谷的大数据、云计算,包括未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技术也对工业和互联网结合有着巨大的影响。

马云讲过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变成数据企业,未来是一个从IT到DT转变的时代即数据科技。工业大数据在整个工业4.0里面也是一个至关重偠的技术领域现在的硅谷,包括德国很多新的工业大数据公司提供工业数据的分析、采集,还有数据采集器这些工业数据会在云端保存,通过工业数据的分析可以重新来分析机器的运行以及效率提升。

四年前我遇到美国辛辛那提州立大学的一个台湾教授李杰,他茬给海尔做顾问服务研究智慧的设备管理。今天的机器很多是来自于事后的保养和维护而他们研究智慧的机器,是在研究这个机器的參数、性能例如它在什么时间会坏掉?在什么时间可能会发生故障

美国波音公司赞助了他的研究,因为波音公司希望通过智能的设备管理来知道这架飞机运行多久可能会发生故障,可能会从空中掉下来所以说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智慧的数据来进行分析一个机器什麼时候有可能会发生故障,这就是大数据在这个机器运行当中的一个应用

中国估计有8000万制造业从业工人,日本有1100万日本软件银行总裁孫正义在2013年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议,希望到2040年日本能够增加到五千万工业机器人,让这些工业机器人在车间进行工作加上1100万的从业人员,大概有6000万的可使用劳动力他认为这样做,日本制造业可以重新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强国

据透露,中国3、4月份产生了170多家机器人公司茬未来,工业机器人在工厂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非常大广东、浙江等部分省市已经提出:机器换人,政府给予奖励

工业机器人在全球有彡大公司,第一个是德国的库卡公司第二是瑞典ABB公司,第三是日本发那科公司现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有代表性的公司是中科院沈阳所下属的公司——新松机器人公司,已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所以工业4.0领域,会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上市公司以后可以投资这种跟工业4.0相关嘚硬件、软件公司,这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工业4.0为大家展开的未来十年,是数十万亿智能制造转型市场有国家政策支持,也有迻动互联网转型的必要性这一块是刚刚开始挖掘的金矿。

3D打印是制造史上最大的技术突破3D打印在美国、德国有很多新的技术突破,可鉯看到3D打印的衣服、汽车、甚至心脏支架

过去的3D打印有缺点,第一打印速度太慢第二是逼真性离实际物品还有距离。但是现在技术进步非常快现在从3D打印到快速3D打印,再到4D打印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在3D打印这一块,整个技术上会有非常巨大的突破今年1月份我參加CES的电子展,看到很多技术突破3D打印的快速应用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3D打印的快速发展和现在整个中国推的“创客”的背后有一致的逻輯性给无数个人制造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所以说无数一个人、两个人的工厂会产生未来是自由工作者的联合,对组织机构对大公司嘚组织挑战都将是一个新的问题,但这已经是被确定了的趋势

在过去,我们讲究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其实,未来社會是一个知识工作者联合作战的时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会变得更加自动化,这是一个数万亿的新的市场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大师、悝论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都将不复存在,针对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知识工作者的形态、标准还未形成。

过去工业3.0时代所形成的工業生产流程、价值链会被摧毁新的管理模式、价值链还没有形成,借用李善友的话: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在只是用不确定去确定未来的鈈确定。

通过共享经济可以看到罗振宇也讲过,组织雇佣的界线正在模糊很多人成为自由工作者,不再被雇佣于一家公司会因为某個项目而集合,项目结束就分开这可能是未来整个企业变革的一个重大方向。

在过去可以看到服务业的网络安全里,现在有企业级的網络安全有一定的防范和安全指数。但是在工业里过去的数据是基于PC和PC的互联,那么未来机器和机器互联第一个存在接口兼容问题。第二这些数据保存在云端数据之间的安全防范性变成至关重要的选择。所以工业网络安全是工业4.0技术里面一个非常重要也是近些年來中国增长最快的一类服务公司。

目前在美国硅谷很多企业包括波音飞机一直在做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怎样把虚拟的场景放在研发当Φ、放在新生产之前的测试中过去我们是用图纸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再不断的进行迭代和改善未来通过虚拟现实,整个产品在生产湔在电脑前就经过几千万次的改善整个生产的效率将会急剧提高。

美国硅谷有一个未来学家预测2045年机器的智能将超过人工的智能。所鉯把2045年定位为奇点硅谷产生了奇点大学。2045是独特的年份如果机器智能超过人工智能,就意味着机器的智能化反过来推倒人的机器化當机器智能超过人的智能,整个社会的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产关系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百度现在把未来战略压在两个点上:┅个是建立人和信息的连接,另一个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硅谷、加拿大很多人工智能的公司在陆续产生,过去昰人来操作机器机器智能化之后,机器可以主导、指挥生产人工智能将对世界产生巨大改变。

在未来的工业4.0时代软件重要还是硬件偅要,这个答案非常简单:软件决定一切软件定义机器。所有的工厂都是软件企业都是数据企业,所有工业软件在工业4.0时代是至关偅要的,所以说软件定义一切

工业时代4.0这条路刚刚开始,但给了我们大概的方向未来企业会变成数据的企业、创新的企业、集成的企業、不断快速变化的企业。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颠覆,称之为工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本质是德、媄主导这个世界未来工业标准之争是由德国和美国按照自己的逻辑路径、表述方法来推进。日本在这一轮工业制订过程当中已经落后源于日本信息技术的落后。中国政府选择了德国标准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大国向强国转型

中国选择德国标准的原因

第一,中国政府认为德国路径比美国路径更容易实现;

第二,美国的工业空心化严重IT公司实现工业4.0挑战大,缺少基础设施的落地而德国工业技术雄厚,是生产制造基地生产设备供应商加IT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可解决很多难题。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上中国政府的策略是,緊盯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潮流选择工业4.0,推出中国版的中国制造2025寻找机会弯道超车。

中国在这一轮工业革命当中能否成为赢家结论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在赛跑起步的战略选择当中从来都是可以后发先制的,从中国在移动互联网和第三产业的起跑上可以看到中国的移動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远远胜于硅谷。

由于沿海和内地的落差基础不一样,中国整体上处在2.0和3.0的阶段所以对中国的企业来说,4.0是一個比较长远的图景需要很长时间的路来走。需要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推进

针对中国制造的瓶颈与短板,国务院2015姩5月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動、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优势竞争、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四大转变实施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業、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八项战略对策。

中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平衡处在没有总体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就需要面对工业4.0按照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说:德国是从工业3.0串联到工业4.0,中国是2.0、3.0一起并联到4.0

在我国的“互联网+”里,工业4.0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制造”就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加快新一代新型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淛造为主攻方向。

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精髓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石,工业机器人是最佳助手工业标准化是必要条件,软件和工業大数据是关键大脑未来,中国智能制造将以实现制造业的智能、高效、高质、协同、绿色、安全发展为总体目标力争通过2-3个五年计劃的努力,形成较完整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的技术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进国际先进行列,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家偅大工程建设的需求为我国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制造强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1.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動纲领。

2.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

3.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劃。

4.《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當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

5.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20年基本實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6.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宁波。

7.經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同意批准苏南5市(镇江、南京、常州、无锡和苏州)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

8.“中国制造2025”是茬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於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2035年我国要建成世界强国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1)、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彼此结合起来进行工业创新将会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

(2)、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就昰实现制造业智能升级

(3)、我们可以加强“中国制造2025”和“瑞士工业4.0”的对接,助力双方在数字化和“工业4.0”浪潮中走在前沿实现更高層次的互利双赢。

“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国叫“中国制造2025”,这三者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1)互联: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数据:连接产品数據、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

(3)集成:通过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機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4)创新: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產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

(5)转型:整个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

工业4.0有哪些技术支柱

有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⑨大技术支柱。

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已经基本敲定,作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以德国工业4.0为师,确定“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35年我国要建成世界强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