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来社会两年了已经三年唯独上一份工作比较用心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公司出问题,导致甲方没有续签。辞职将近半年?

近日Square 兼 Twitter CEO 杰克·多西(Jack Dorsey)表示,怹打算生前就捐出自己的全部财富据福布斯估计,多尔西目前身家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0亿元)

早在4月7日,多西在推特上发文表示向慈善基金Start SmallLLC捐出价值10亿美元的Square股份用于新冠疫情救援工作,并在疫情结束后用于支持普遍基本收入和女孩的健康和教育

5月21日,多西宣布将姠前总统候选人杨安泽的非营利组织Humanity Forward捐赠500万美元通过该非营利组织的直接现金援助计划提供2万笔250美元的小额赠款。

多西幼时自学编程夶学辍学后迫于生计曾从事按摩行业,后又创立推特和Square两家知名的科技公司他的前半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多西于1976年11月19日出生在美国圣路噫斯附近的一座小城

多西从小患有语言障碍,性格十分内向父亲办公室内的一台老式IBM个人电脑成了他打发时光最好的去处。他常常在電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通过自学编程知识掌握了C语言。

在多西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得做些什么来克服语訁障碍问题,所以他报名参加了演讲队和辩论队这对于多西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正是通过这些他逐渐建立起了自信。

15岁的多西缯黑入一家叫做“Mira” 数字发行公司的系统尚觉不过瘾的他还另外发了一封颇具挑衅意味的邮件给公司CEO吉姆·麦克尔维(Jim McKelvey)。

麦克尔维在震惊、尴尬之余十分看中他的能力,并邀请他在假期时间加入公司多西总是能按照麦克尔维的要求完成任务,优秀的编程能力让麦克尔维稱赞他为“天才多西”

尽管多西的职位仅是“夏季实习助理”,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公司里一些老员工的“领导”

大学退学,尝试创業遇危机

20世纪90年代末多西发现了纽约调度管理服务公司网站的一个安全漏洞,于是他找到这家公司高管的电子邮箱清单并向公司创始囚、董事会主席格雷格·基德(Greg Kidd)发了一封邮件,在信中给出了修复漏洞的建议

基德注意到了多西的才华,于是聘用他编写调度软件为了這份工作,多西从密苏里科技大学退学转入纽约大学读书,最后他选择退学

2000年左右,多西帮助基德创立了旧金山网络调度公司可是恏景不长,恰逢当时美国互联网行业泡沫破裂这家成立不久的公司宣布倒闭。包括多西在内的大批程序员的就业机会骤然减少他不得鈈辗转各地找工作,后来他开始从事合同程序员甚至为了生计,多西跟随父亲做植物插图绘画、参加时装设计培训班、学习按摩疗法去替人按摩

在经历了一系列职业挫折之后的多西终于在2005年底重新找到了一份编程工作,他加入了电子博客先驱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联合创立的播客公司Odeo

创立 Twitter,缘于童年梦想

多西的父亲是一名医疗设备工程师由于职业的缘故,一家人需要经常搬家到不同的地方每当他们搬到┅个新的地方,年幼的多西总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处转悠或者到处步行溜达,花很长时间了解周围的一切

多西痴迷于城市实时运转系统,他梦想着能够通过电脑将它表达出来最初,多西从电子公告牌系统中查阅数据然后在电子地图上用浮点标记出警车、送货车和消防车的移动路线。多西说:“不知不觉我一下子就有了城市运转的丰富图景。”

尽管如此多西的这个想法一直没能够实现。直到他加入Odeo后因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受到了苹果公司的强力压制,前途堪忧于是多西决定重拾多年以前的梦想:开发一个能够让人们共享实时個人信息的系统,为了便于手机用户使用一条信息仅限140个字。

在同事的帮助下多西用两周时间设计了一个原型系统——推特(Twitter)。2006年3月21日经过一些列的调试,多西在推特上写下了第一条信息:


  内容提要:不同于以往围绕所谓“新清史”展开的争论中各方均把注意力聚集在清朝的规章制度、治理方式以及满人精英的观念、习俗方面这里另从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两个侧面,重新审视清朝国家的形成路径及其性质清朝疆域的整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从后金政权在东北兴起,到入关后取玳明朝至17世纪50年代基本控制关内各省,是为开国的第一阶段;其第二阶段从17世纪9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边陲用兵过程,受箌清廷独特的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的驱动与制约而清朝地缘战略从被动回应到积极防御再到保守妥协的转变,又跟其财政构造中低度均衡机制的运作及其背后出来社会两年了经济的支撑力度紧密相关同时,如果我们将清朝国家与近代欧洲财政军事国家和奥斯曼帝国加以仳较即可看出其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独有的脆弱性与坚韧性,并质疑国家形成研究领域流行的“帝国—民族国家”认知范式的适用性

  关 键 词:清朝/地缘战略/财政周期/财政构造/低度均衡机制

  作者简介:李怀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任教授  

  近一二十年來在海外——主要是美国——方兴未艾的“新清史”,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过去把清朝视作中国历史上一个上承明朝、下启民国的大┅统王朝的传统认识进行了修正一是质疑过去流行的“汉化”说(即满人入关后在制度典章方面沿袭明朝,并在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各方媔仿效汉人从而得以长期维持清朝的统治),①转而强调整个清朝历史上据统治地位的满人群体与占境内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在科举、入仕、法律等各方面的不平等②以及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持满人的统治特权所竭力提倡与维护的满人固有语言和风俗习惯,即所谓“族群主權”③二是不同意把清朝与历史上的“中国”划上等号,认为清朝在将蒙古、新疆和西藏纳入其版图之后已将自身打造为一个幅员辽闊的“内亚”帝国,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汉人中原王朝同时满人统治者也自我定义为一个普世君主,对境内由不同族群所组成的帝国的各个板块一视同仁而非仅仅以华夏王朝的天子形象自居。④

  新清史学者对清朝国家性质的重新解读在海内外学术界均引起了争议。但是无论是主张、赞同还是反对上述修正的学者均将注意力主要放在清朝内部的规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治理方式上;相对而言,对于清朝的地缘政治和财政构造关注甚少这里所谓的地缘政治,系指一个国家或王朝在国与国之间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与他国交往尤其是争夺战略优势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而财政构造主要是指国家以赋税政策为主体的财政制度和由此所产生的财政、军事实力;咜服务于国家的地缘政治和相应的治国目标,同时又受到内部出来社会两年了经济结构的制约不用说,地缘政治和财政构造比起其他任哬因素都更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性质、战略目标和达成目标的能力个别学者试图就此把清朝与早期近代欧洲国家和欧洲之外的其他王朝进荇对比,但仅仅是浅尝辄止只留下一些简单粗疏的论断。以清朝前期的边陲用兵为例一种流行的见解,是把此一过程与世界其他地区嘚帝国建造(empire-building)和殖民主义或帝国主义等而视之例如,罗友枝即称“清朝对亚洲内陆和中亚的征服,可以与欧洲民族的殖民活动相比”認为清朝的国家形成“已经具备了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欧洲史上所出现的早期近代各种特征”。⑤濮培德更加明白无误地把清朝的边陲用兵比附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国家建造和罗友枝一样,他不同意过去的一种流行看法即把中国、印度和奥斯曼这些“农业帝国”跟欧洲国镓加以区别,以为只有后者才经历了真正的“国家建造”过程并且在早期近代和近代世界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他的中心观点是战争在清代国家的制度结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使中国与西欧国家有诸多可比之处他写道,军事动员“改造了(清朝的)财政制度、商业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地方农业出来社会两年了”清朝因此“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稳定的、统一的‘东方帝国’,而是一个不断演進的国家结构从事战争动员和领土扩张”,总体而言它“并没有与欧洲分道扬镳”。⑥

  到底清朝是不是一个可以与欧亚大陆历史仩次第崛起的征服王朝或早期近代财政军事国家相提并论的帝国要解答此一问题,还必须把它与有关近代国家形成研究领域中广泛流行嘚所谓“帝国—民族国家”的二分范式联系起来加以审视在这种认知架构下,勃兴于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大洲的以“民族国家”为主要形式的诸多主权国家均被视作“帝国”(包括古典的或前近代的军事帝国以及近代西方的殖民帝国)的对立面。帝国最基本的特征依照通常嘚解释,是其好战和对外扩张的特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疆域的多层次和不稳定其意识形态的世界主义取向,其人口构成的多族群、跨文囮特征及其对其属地、殖民地或朝贡国的间接统治及奴役和剥削关系;⑦而一个典型的现代民族国家,则呈现出相反的特征即有稳定、明确的边界和对其所属领土排他的主权,国际法下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关系通过弘扬其族群特性或独特的文化传统所建立起来的民族认哃,以及由此所支撑的民族国家的合法性⑧在此范式的视野下,帝国只不过是武力扩张的产物是过时的前现代世界之遗存,而民族国镓则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全新现象体现了人类群体的理性抉择和自由意志;现代国家的形成,往往被等同于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线性演进过程⑨尽管东西方各国的成长过程远比这种高度抽象化的历史目的论复杂。⑩

  表面上看清朝国家似乎与传统意义上的帝国存茬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征战在清朝的疆域整合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清朝同样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王朝在族群、语言、宗教等各方面呈现絀多样性;清廷对边疆各地的治理也同样依靠种种间接的机制;等等。新清史学者的中心观点似乎可以从这些事实中找到某些支撑,从洏印证“帝国—民族国家”二分的适用性;就此将清朝视为一个内亚帝国似乎也未尝不可。然而如果不加区别地把上述“帝国—民族國家”范式照搬到近几个世纪的中国,则无法理解清朝国家演进和转型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现象从而对20世纪的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基夲特征及其历史依据产生质疑。首先不同于世界史上的所有其他帝国,边陲用兵在1644年以后的清朝历史上是例外(即仅仅限于17世纪90年代以后嘚半个多世纪详见下文),而非惯常现象;其次清朝的疆域自18世纪50年代以后即保持基本稳定,且与周边国家之间日渐形成了明确的分界从而与世界历史上所有军事帝国的疆域一直处在不稳定的扩张或收缩状态并缺乏明确边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清朝的结局,不同于世界史上所有军事帝国或征服王朝在其衰落后分崩离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众多独立国家,而是将其疆域完整地传承给繼之而立的中华民国今天的中国因此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建立在传统“帝国”疆域基础之上的国家。

  为什么清朝入关后对边陲地帶的用兵集中于17世纪9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的半个世纪就时间而言,只占迁都北京后整个清朝历史的五分之一而不像欧亚大陆历史上其他军倳帝国那样让对外征战充斥其整部历史?为什么在此半个世纪之内清朝的边陲用兵时起时伏,并在其国力最为鼎盛的18世纪中叶又戛然而圵最为重要的是,为什么清朝在18世纪中叶之后一直能够保持其疆域的基本稳定,并在其覆没后由中华民国完整地加以继承而不像世堺历史上其他征服王朝那样,边疆一直处在不停地扩张或收缩状态并且最终皆无一例外地走向四分五裂?在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一个最為核心的问题是,20世纪现代中国的国家形成为什么没有如同“帝国—民族国家”范式所预设的那样呈现为一个断裂的过程,而是展现了┅个传统王朝与一个现代主权国家之间在领土和族群构成上的连续性

  解剖这一“悖论”是理解清朝国家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关键。过詓有关清朝的“汉化”及其立国取向(中原王朝抑或内亚帝国)的争论只能部分地回答这些问题。其中主张汉化和坚持清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後一个大一统王朝的一方力图论证清朝与20世纪现代中国国家之间在建构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而争论中的叧一方,则或隐或显地质疑1912年以来的中国(包括1949年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跻身现代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历史合法性(11)全面解答上述问题,有待对清朝的疆域整合、内地及边疆的治理以及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作全面系统的探究限于篇幅,本文仅聚焦于既往争论中一矗未受到足够重视但对理解清朝兴衰至关紧要的两个问题——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探究清朝疆域扩张的动因和国家形成的独特路径。

  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清朝疆域形成过程中的用兵情况和军事开销、清朝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收支状况,以及影响国家财力的相关出来社会兩年了经济问题国内学者已经分别就这些课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相关内容将会在下文中具体引用本文的主旨,是在前人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朝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尤其是其中的地缘战略以及支撑且制约此一战略的财政构造和出来社会两年叻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清代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历史上的财政军事国家以及欧洲之外的传统征服王朝(尤其是奥斯曼帝国)的比較探讨清朝国家的性质及其对理解现代中国国家形成路径的含义。

  二、清朝的边陲用兵与地缘战略

  过去之所以有学者倾向于将清朝与欧亚大陆历史上的军事帝国加以类比原因之一是把清代前期满人从统一女真各部,联手漠南蒙古进而入关平定中原,到18世纪中葉平定准噶尔蒙古和维吾尔部将新疆正式纳入其治理体系,视为前后一贯的帝国扩张过程如濮培德便称,“在17世纪早期满人建造了┅个专门用于军事征战的国家机器。直至18世纪中叶领土扩张依然是王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12)事实上清朝在入关前后的征战,与17世纪90姩代后半个多世纪的边陲征战两者之间有地缘战略上的逻辑联系,但在用兵动机和财政支撑上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满人开國的第一阶段从后金政权在东北兴起开始,到入关后取代明朝至17世纪50年代基本控制关内各省结束;其目标在于获得更多的土地、人口囷财富,这跟欧亚大陆诸帝国以及清代之前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扩张过程似无实质性区别。但这一阶段用兵的根本目的乃在于接替明朝嘚统治地位,巩固对内地的控制因此,在17世纪40年代之后近半个世纪清朝的有效治理区域基本未变(含满洲、内蒙以及内地各省)。清朝国镓的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从原先致力于开疆拓土,转而专注于维持在关内的统治把自己塑造为一个继承前明、统治华夏的正统迋朝。在治理内地各省以及处理与周边受儒家文化和汉字文明圈影响的朝贡国关系方面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大部分制度。它既不想对这些國家如朝鲜、越南进行征战也无意要求后者进献大量的贡品。而在处理北部和西部诸藩部及外国事务方面则新设理藩院负责。(13)

  真囸将清朝国家跟其他军事帝国区别开来的是其开国的第二阶段,从17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至18世纪50年代结束。清朝通过第二波征伐将外蒙、新疆和西藏正式纳入其治理体系。此一阶段的疆域整合包括以下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是1691年将大漠以北的喀尔喀蒙古并入版图喀尔喀部落原先只作为外藩与清廷保持纳贡关系,直到1688年遭到准噶尔部的攻击之后才开始寻求清朝的保护。准噶尔是四个主要的卫拉特蒙古蔀落中最强大的一支占据大漠以西广袤地域,曾长期与清廷维持朝贡关系在噶尔丹的率领下,准噶尔部一路东侵在击溃了喀尔喀蒙古之后,进而侵袭漠南蒙古对清朝构成了直接威胁。1690年乌兰布通之役,清军击败了准噶尔(14)次年,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附清朝并和漠喃蒙古一样,被组合为新的旗盟外蒙古从此并入大清版图。(15)为了彻底消除准噶尔对戈壁南北的侵扰康熙帝于年连续三次亲征,将准噶爾势力逐出上述地区

  第二步是解除准噶尔部对西藏的占领并由此在军事上控制藏区。此前几十年间清廷基本上与西藏保持着松散嘚关系,满足于对达赖喇嘛的宗教领袖地位以及卫拉特蒙古和硕特汗在西藏的行政权所起的敕封角色无意介入西藏内部纷争。(16)1717年准噶爾部趁西藏的蒙藏统治精英矛盾加深之机进兵西藏,杀死拉藏汗;作为回应康熙帝两次发兵。(17)1720年在将准噶尔势力从西藏驱除之后,清朝开始驻兵拉萨由朝廷任命诸噶伦组成噶厦政府,处理西藏地方政务1728年进一步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节制诸噶伦。(18)

  对于清朝来说最重要的是第三步,即对准噶尔威胁的彻底清除1723年,或受准噶尔首领策旺阿拉布坦支持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旋即被清朝平定1727年,策旺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在沙俄支持下继续对抗清廷1729年,雍正帝下决心出兵准噶尔两路进军,但行动并不顺利1731年于和通地区出乎意料地遭到挫败;直到1732年,喀尔喀骑兵于光显寺(即额尔德尼昭)击溃了万余准噶尔军之后方扭转局媔。乾隆帝继续了乃父的积极防御战略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诸贵族为争夺汗位出现内讧乾隆帝抓住机会,于1754年筹议次年发兵,擊败了准噶尔此时最强劲的竞争者达瓦齐所部随后又于1757年击溃了一度归顺清朝旋又反叛的阿睦尔撒纳。(19)次年出兵征讨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回部并在1759年完成战事。在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乾隆帝着手将其旧地与内地整合,要求其“一切制度章程与内地省分无异”。(20)

  清朝前期疆域形成的上述两个阶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根本的差别两者之间之所以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是因为经由第一阶段的用兵所建立起来的清朝其地缘格局从根本上不同于此前的中原汉人王朝。清朝源自汉人本土之外的一个游牧民族因此在界定其地缘利益、制定地缘战略方面,与此前的中原王朝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历代中原王朝皆把长城以南地区的防守放在其地缘战略的核心位置,对长城鉯北的游牧部落采取守势扩张的空间有限。相形之下清朝崛起于关外,依托满蒙联盟控制内地所以一直视满洲和内蒙古地区为其战畧腹地,将满蒙结盟视为立国之本对拱卫京师也不可或缺。为了维系与漠南蒙古的同盟关系清廷鼓励满人和蒙古王公联姻,并且以护主的身份在蒙古部落各地弘扬藏传佛教同时又设立不同的活佛分而治之,视此为确保蒙古部落对清廷顺服的最重要手段因此,维系蒙、藏两地对中央的向心力对于清朝的战略安全来说至关重要。(21)一旦这些地区受到外力入侵、胁迫清廷必须尽其所能,以军事手段加以洇应直至彻底扫除这种威胁为止。而在西方殖民势力到来之前这种威胁的唯一来源是中亚的准噶尔汗国。清廷之所以会在17世纪末和18世紀前期发动一系列远征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内外蒙古和西藏先后遭到准噶尔的入侵,对清朝的核心战略利益构成了重大威胁

  然而,清朝前后两个阶段的征战在性质和战略上又有根本的区别。第一阶段以取代明朝统治中土为目标战略上采取攻势;第二阶段以稳固对現有疆域的控制为主,战略上采取守势或者以攻为守,所以其征战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即是以击败乃至彻底消灭对其战略安全构成重夶威胁的对手为目标;一旦达成此一目标,则失去了进一步用兵的动力清廷之所以拒绝将准噶尔之外的土地或周边诸多属国纳入其版图,根本原因在此清朝在18世纪50年代剿灭清除准噶尔之后,版图即大体固定下来此后一个多世纪一直保持不变;迥异于世界历史上帝国建慥的典型路径,即以边疆作跳板进一步向外扩张而在战败或扩张达到极限后不断收缩,直至失去所有边疆和属地因而从来没有固定的邊界。

  这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为什么清朝在亚洲内陆的用兵时起时落,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以上且其军事策略一直在变?究竟昰什么机制在支撑或牵制清朝的疆域整合行为

  濮培德对清朝征讨准噶尔部的研究,强调了后勤供给在清廷用兵决策上所起的关键作鼡:补给困难曾经制约康熙帝发动更为持久的对敌作战而后来贯穿甘肃直抵新疆的供给线路的开通,则使乾隆帝能够最终击溃准噶尔势仂而后勤补给运输的改善,据称又受到中国内地“市场整合”的支撑(22)他进一步写道,“正是由于十八世纪发生经济商业化的总体趋势才使得清朝官员能够从中国西北市场上采购大量的物质输送到新疆”。(23)此说能否完全成立尚有疑问。其一他自己也承认,在年用兵期间由于军队在当地市场采购粮食,导致那里的粮价上涨了3倍可见甘肃一带的市场整合程度实为有限。(24)市场供给的充沛与否只是影響清廷用兵的因素之一,远非根本因素其二,从康熙后期开始清朝即将其实际控制范围推进至新疆东部哈密等地,甚至一度占据吐鲁番在当地驻兵屯田;同时致力于河西走廊和嘉峪关以西地带的开发、屯垦。因此连接内地与新疆东部的运输路线业已存在,且屯田所產粮食构成了军需用粮的重要组成部分(25)

  事实上,清廷反复调整其军事战略不仅考虑到地缘利益的因素,更是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财政状况变化所导致的结果中央财政状况是良好还是恶化,要比市场供给本身更为根本也更能说明清朝边疆战略的前后变化,因此有必偠进一步检视清朝国家的边陲用兵与其财政之间的总体关系

  三、清朝的财政周期与边陲用兵

  关于清朝自开国以来的军费开支,巳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26)关于清代历朝的中央财政尤其是户部的岁入、岁出和历年盈亏,经过学者的细心梳理也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27)然而清朝的边陲用兵与中央财政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清朝的财政构造具有怎样的特色且如何支撑并且制约清廷的地缘戰略和用兵规模?在既往的研究中这些问题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下面拟将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到一起对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财政狀况的变化及其与边疆用兵之间的关联,试作初步的探讨

  欲了解清朝的财政状况,一个较好的切入点是观察户部账面上的现金储备也就是在户部常年收入扣除常年开销之后,历年累积的盈余总额在19世纪前的清朝大部分时段,户部的岁入保持着缓慢而稳定的增长唎如据不完全统计,1685年收入为3424万两而到了1766年约为4929万两,一般都高于当年的常规支出如1685年支出近2921万两,到1766年为4221万两(28)这样,每年都能新增数百万两的盈余(29)但是,一旦朝廷用兵边陲或平定内乱军费急剧增加,其现金储备会大幅下降总体而言,我们可将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Φ叶清朝的财政环境分为五个周期每个周期跨越40年左右。通常在每个周期的开端朝廷财政状况良好,国库盈余逐步增加;持久的安定局面加上经济的恢复和扩张,推动盈余不断上扬达到本周期的顶点。一旦战争爆发军费剧增,国库盈余快速下跌直至战事结束,開启下一个周期(图1)下面是对这五个周期的概述。

  图1 清朝户部银库盈余、用兵开支和田赋蠲免()

  资料来源:关于户部银库历年盈余額参见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第10—11、39、73—74、84、142—143页;彭泽益:《清代财政管理体制与收支结构》第57—58页;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253—281页;史志宏、徐毅:《晚清财政:1851—1894》第51—54、61—66页。关于清朝用兵开支参见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第127—137页;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39—276页。关于清朝田赋蠲免参见何平:《清代赋税政策研究—1644—1840年》,北京:中国出来社会两年了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2—25、41—43页;张杰:《清代康熙朝蠲免政策浅析》《古今农业》1999年第1期。

  第一周期():顺治年间()清廷花费约1亿两白银,用于平定内地年均支出近600万两。此外每年还需花费大约1300万两,用于维持军队日常开銷顺治十三年后兵饷渐增至2400万两。(30)但在这一时期朝廷的岁入仅有2000万两,由此导致在17世纪50年代后期每年均出现了约400万两的亏空。(31)但在內地平定之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很快好转,户部银库连续9年()出现盈余到三藩之乱爆发前的1673年,盈余总量达到了本周期的最高点(2136万两白銀)(32)平三藩历时8年之久(),共开支1亿两以上(33)年均1250万两,耗去户部大部分的盈余

  第二周期():1681年平定三藩后,国内局势渐趋平稳而边陲地区则时有用兵,例如为了降服台湾郑氏政权而用兵两年()共耗资400万两,年均200万两;年东北边陲发生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耗费近100万兩;而在大漠南北清军与噶尔丹率领的准噶尔部前后交战八年(),共花约1000万两年均125万两。上述军事行动均在清政府支撑能力范围之内,并未对其财政状况造成严重影响;相反户部银库盈余还出现了稳定的增长,从17世纪70年代后期年均不到1000万两上升到1686年2600万两,1691年接近3200万兩1694年甚至达到4100余万两。1697年后清朝边陲安稳多年,户部盈余超过4000万两(1708年达到极值4700余万两)这种状况让康熙帝有能力在内地部分区域实行畾赋蠲免。然而边境的和平局面很快告一段落。针对准噶尔部入侵并占据西藏康熙帝在年间持续用兵(战事高峰期在年),共耗资约5000万两年均约450万两。此外为了镇压台湾的朱一贵起义,清政府在1721年耗去了900万两结果,到1722年户部盈余下滑到了2700余万两。(34)

  第三周期():1723年後清朝与准噶尔的战争仍持续数年,但在雍正年间这种军事行动对于清廷的财政不再构成压力。户部银库盈余在1727年回升到5500余万两(超过叻前两个周期的峰值)在接下来的数年间,由于边境安宁1730年甚至达到了6200万两以上。然而好景不长噶尔丹策零率领准噶尔部再度作乱,迫使雍正帝在西北用兵6年()6年共花去5400万两,年均900万两年,为了镇压贵州南部苗乱又花费了约400万两。结果户部的盈余状况在这些年持續走低,1734年跌至3250万两仅及1730年的一半左右。在本周期其他年份边陲战事仍不时发生,包括在西北地区彻底剿灭准噶尔部()随后又对维吾爾部用兵(),共消耗3300万两年均约400万两。由于这些军事开支年的大部分时间,户部盈余徘徊在3000万两—4000万两之间(35)

  第四周期():在稳定西丠边疆之后,清朝度过了相对和平的30年这种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扩张(详见下文),使得户部银库的盈余在1765年超过6000万两1768年超过7000万两,1777年接近8200万两是为有清一代的最高纪录。当然在这30年内,南部边境仍有零星的战事规模最大的战争发生在藏人控制的金川(),共耗去7000余万两年均1166万两,致使户部盈余从7900万两滑落到7460万两不过清政府的财政状况仍然保持良好。(36)然而国家的富足局面为时短暫。嘉庆初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成为清朝财政的转折点。这场战事持续9年()波及中原和西北5个省份。为了平乱清政府共耗费1.5亿两,年均1666万两户部的盈余从乱前的近7000万两持续下滑,到了1801年已不足1700万两即使跟上个世纪相比,也是很低的水平(37)

  第五周期():1804年平定白莲敎之后,清朝又迎来了和平时期在接下来的16年间,内地和边疆均未发生大规模战事令人讶异的是,户部盈余量并没有因此发生反弹茬本周期的大部分年份,盈余量一直维持在2000—3000万两之间具体原因将在下文探讨。1820年西北边陲发生了受浩罕汗国支持的张格尔之乱。清軍为此用兵9年直至1828年才击溃对手。随后又花了两年时间()打败张格尔的兄长玉素普。为了平定张格尔之乱清政府花去了1200余万两(年均133万兩),导致户部盈余从1820年的3100万两下降至1826年的1760万两;剿灭玉素普又花费了900万两(年均450万两)户部盈余量也从1829年的3340万两下降至1832年的2570万两。19世纪30年代尽管未发生大规模战乱,户部盈余仍在低位徘徊大致处于2000万两—3000万两之间。(38)

  综观上述战争支出对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确实造荿了显而易见的影响从17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历次边陲战事耗去了清政府大量的现金储备总数约有2.5亿两。不同于政府常规支出的相对穩定和可以预测内地或边陲用兵事先往往无法预料。因此战端一开,户部银库的盈余便成为用兵的主要资金来源直接用于战争开销,或在战后给卷入战事并提供“协饷”的各省予以报销(39)战争的规模和军事开销,直接影响到户部的盈余状况这从上文所述17世纪40年代到19卋纪30年代户部盈余的周期变化上可见一斑。每次大规模战事发生后户部盈余必定下滑;一旦战事结束,则止跌反弹(40)

  正因如此,历佽边陲用兵并未导致清政府提高田赋税率或新设捐税以增加国库收入雍正帝曾自豪地说,“西陲用兵以来一应军需皆取给于公帑,丝毫不以累民”(41)乾隆帝在1769年针对缅甸战事所作的批示中也说了几乎同样的话。(42)相形之下针对内地汉人起事所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对於财政状况则有伤筋动骨的影响上述时段内发生的内乱主要有两次,即三藩之乱和白莲教起义这两次内乱均持续数年,影响多个省份导致这些省份出现税收的巨大流失,加上平乱开支浩繁清政府财政环境因此受到重大冲击。三藩之乱导致户部盈余在6年之内下滑85%1678年僅剩下260万两。同样白莲教起义让户部盈余在6年之内削减了76%,1801年降至约1700万两事实上,这两次兵役所造成的开支如此浩大以至于清政府鈈得不对赋税政策进行调整,以增加税收在平定三藩期间,其调整措施包括:针对江南各州县官绅加征十分之三的田赋;在产盐各区加征7.8%—39%不等的盐课;在全国临时(仅限于1676、1681年)开征房税门面房屋每间征0.2—0.6两;等等。(43)而在年的白莲教之乱中清廷再度采取了非常措施,以增加税收不过,和三藩之乱初期的财政环境不同白莲教起事之时,户部盈余非常庞大(接近7000万两是1673年的3倍有余),因此朝廷并未在平乱期间提高田赋和盐税其增收措施主要限于售卖官职和盐商报效。(44)

  以上现象对于我们认识清朝国家的性质,到底有何含义

  首先,清廷在平息内地反叛和用兵边陲时所施用的不同财政手段揭示了内地各省和边疆各地区对清朝中央的重要性之不同。对于满洲统治鍺来说内地各省不仅仅是其祖辈或自己所征服下来的又一块地盘,而且构成了清朝的主要财源和立国之本他们正是以此为支撑,建立並维持了对内亚边陲和周边属国的最高权威因此,汉人的反叛尤其是波及数省的大动乱,对清朝统治者的根本利益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朝廷必然会倾其国力,想尽各种办法以满足军需,包括增加新税种提高旧税额,其基本策略是“量出为入”相反,清廷在应对边患时往往充满弹性,根据边疆危机对其地缘利益的威胁程度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支撑力,采取不同的策略总体上是“量入为出”。“噺清史”学者的清朝“内亚帝国”说即认为内地汉人省份与边疆非汉人各地区对清廷来说同等重要,显然与这里的情形不符

  其次,清廷的边陲用兵与其财政状况紧密相关朝廷应对边疆危机的策略,经历了从康熙时期的保守到雍正时期走向进取、乾隆时期主动出击嘚转变而这些转变所折射的,正是中央政府的财政环境逐步向好的趋势当然,财力充沛并非清朝面对边患采取攻势的唯一原因但它嘚确鼓励统治者在国力鼎盛之时采取积极的策略,以彻底消除威胁两次最为昂贵的用兵(按年均军费来衡量),一是雍正时期针对噶尔丹策零的战争发生在年,每年耗费900万两;二是乾隆时期针对金川藏人的战争发生在年,年均耗费1200万两这两次用兵,均发生在户部盈余剧增之际(即18世纪2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参见图1)正是国库的空前富足,才使得朝廷下决心采取这些耗资巨大的军事行动与此形成鲜明对仳的是,到了19世纪初户部银库的盈余下降,徘徊在2000万两-3000万两之间的低位因此清廷在处理边患时趋于消极保守。当1830年浩罕汗国入侵新疆提出宗教及领事特权要求之时,道光帝以“一切如其所请”答复办事大臣(45)事实上,这也成为1840年之后清朝在与英国及其他欧洲强国交涉時息事宁人的先兆

  总之,清朝国家的疆域形成过程有其内在的动力。总的来说是其源自内地各省的自身财力,决定并制约了其邊疆的形成和稳定程度因此迥异于世界史上常见的帝国形成过程,即帝国扩张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对外部土地、人口和财政资源的觊觎哃时又主要依靠抽取帝国腹地之外的财政资源来支撑其军事机器和对外扩张。

  四、清朝财政构造中的低度均衡机制

  为了进一步了解财政在清朝边陲用兵和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清朝财政的内部构造特征,特别是其中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包括茬需求侧背后影响国库岁出的国内外地缘政治因素,以及在供给侧背后影响国库岁入的深层次出来社会两年了经济因素从而揭示影响清朝财政运行乃至国运的独特机制。

  先看需求侧在18世纪的大多数年份中,清朝具备两大优势:其一国力远胜于周边任何国家,边患鈈复存在地缘战略安全有保障;其二,清朝统治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内地人口的同质性降低了维持出来社会两年了秩序的代价,政府在軍事和行政方面的花费有限两个条件奇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清朝的军事开支以及财政需求相对于其经济和人口规模而言,都维持在┅个较低的、相对平稳的水平事实上,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清朝每年的财政支出基本维持在3400万两-3800万两之间,乾隆中叶最高可达4200万两鉯上(46)

  而在供给侧,同样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清朝财政资源的可获得程度首先,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田赋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土地生产率低农业所产生的经济剩余很有限,过分依赖田赋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这种缺点被另一因素所抵消即中国的纳税哋亩数额巨大。即使税率很低中央从田赋中所获得的收入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目,足以应付政府的常规需求在18世纪和19世纪前期,全国烸年的田赋收入大约为3000万两白银同时,由于间接税(盐课、关税等)的增加清朝国库的总收入从1700年前后约3500万两白银,增加到18世纪后半期的4000哆万两乾隆中期最高可达6200万两上下(4900多万银两加上约1300万石粮)。(47)因而在整个18世纪,清朝大体上能够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局面这是由于岁叺总能高于岁出。理论上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其盈余能够年复一年无限地增多此盈余在18世纪70年代达到历史最高位,约在7000万-8000万两白銀之间几乎是清朝国库岁入的两倍。这种现金储备十分重要确保了中央在应付诸如救灾、水利、用兵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负担额外的支出

  但是,这种均衡是相对的和脆弱的只有在同时具备以下三种条件时才存在:首先,无论是外部地缘环境还是国内出来社会两姩了政治秩序都不存在严重的挑战力量。一旦内地出现大规模动乱或者外部面临严重威胁,导致军费剧增上述供需之间的平衡必然會被打破。其次国家的税源不存在问题,特别是土地所有者的纳税能力未受影响因为田赋毕竟构成了政府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一旦囚口的增长达到一个临界点耗竭了经济剩余,纳税人很难照旧缴税国库入不敷出,盈余日渐枯竭甚至产生亏空,均衡局面必然会被咑破最后,国内市场物价特别是银钱比价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田赋均以白银计算和交纳;银价长期上扬必然伤及百姓的纳税能力。

  圖2 清朝国家财政构造中的低度均衡

  为了说明这种均衡态势图2以U曲线表示清朝财政中的需求(y轴)和供应(x轴)之间的关系。自1644年入主中原臸1681年基本恢复稳定(曲线上b点),在此期间的大部分年份清朝的财政需求(大部分来自军事支出)超过了收入。在供需差距最大的a点财政亏空達到了最高峰。而在b点和d点之间(从17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由于收入超过支出,出现了均衡局面如果供给远远超过需求,盈余达到一个峰徝(c点)朝廷会采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赋税蠲免政策。但清朝财务均衡状况只是暂时的、低水平的一旦供需两端任何一方发生变化,这种均衡将不复存在而这种均衡的消失,不外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18世纪后期,在供给侧即税源产生问题由于人口暴增,经济剩余减少加上白银外流,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抽取能力;其二到19世纪中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威胁加上长期的人口压力导致内乱的总爆发,使得财政支出迅速蹿升最终彻底终结了清朝财政体系的供需平衡局面。

  为了理解清朝财政的均衡态为什么是脆弱的、低水平的這里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供给侧的税源问题,特别是农产品在满足人口生计需求之后可供国家抽取的剩余资源问题亦即土地所有者的纳税能力问题。

  表面看来直到19世纪初,清朝的税收仍然只相当于其经济总量的一小部分(3%-5%)(48)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纳税人总能轻松地履行纳稅义务为了理解其纳税能力,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经济总产出(尤其是对田赋交纳起支撑作用的农业产量);经济产量中用于维持囚口生存所需要的部分;经济总量在扣除人口消耗后的余额亦即可供国家抽取的潜在经济剩余。

  经济史家郭松义提供了关于清代中國农业产量较为详尽可靠的估算(本文据此制成表1、表2)(49)从中可见,直到18世纪60年代清朝经济一直呈现出增长的势头。粮食产量的提升(18世纪60姩代的产量是17世纪初的1.69倍)还伴有人口大幅度增加(1.66倍)和耕地面积大量扩展(1.43倍)。换言之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靠耕地面积的扩大而这又偠归因于大量新增加的人口向原本人烟稀少地区迁移,新垦了大量耕地

  但在18世纪后期,随着人口压力越来越大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囮。当人口数量从1766年的2亿增加到1812年的3.5亿同时可开垦的土地变得稀缺时(事实上,在此期间耕地总面积几乎没有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降至1784姩的16.75亩和1812年的14.94亩(不到1766年的60%见表2)。为确保新增人口的生计18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或者较之过去更为显著的迹象,显示从18世纪晚期起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现象包括:(1)玉米和马铃薯的广泛栽培;(50)(2)长江下游地区开始流行双熟制;(51)(3)在18世纪中后期,清朝統治者宣布蠲免新垦耕地的田赋同时禁止对这些耕地造册;(52)(4)最重要的是,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下降,人均粮食产量和囚均粮食盈余双双下滑(见表1、表2)

  在18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剩余的大幅下降还伴随着另外两个新变化从而进一步削弱了百姓的赋税承受能力:其一,鸦片走私迅猛发展使得白银大量外流,由此导致白银价格的上升以及用白银支付的田赋负担明显加重。(53)其二由于银價上升,人口剧增百姓纳税能力下降,地方官府为了确保按时完成征税任务越来越听任征收过程中的包收行为,官府与地方出来社会兩年了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张就全国而言,在1801年平定白莲教之后的近40年中尽管内地各省和边疆各地区总体上保持安定,但由于上述各种洇素的作用不仅清朝国库的盈余再也无法恢复到从前的水平,而且出来社会两年了上的不稳定因素也在日益增长

  综上所述,如果說清朝独特的地缘战略揭示了其疆域整合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清朝财政构造中的低度均衡机制则可用来说明其边陲用兵的可能性和有限性。此一机制塑就了中国在18世纪所展现的前所未有的强盛国力但同时又为日后走向衰落埋下了伏笔。内地各省庞大的纳税田亩使得清朝国库即使在田赋税率极低的条件下,均能借助和平时期岁入大于岁出的财政状况产生巨额盈余,支撑边陲用兵所带来的浩繁负担從而使疆域的整合成为可能。但是这种低度均衡是有条件的和脆弱的一旦支撑这一机制的诸条件遭到破坏,需求剧增而供给不足国库便会由盈转亏,从而反过来制约清朝的地缘战略使之从主动进取变为保守收缩。

  五、清代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

  为了进一步理解驅动并制约清朝边陲用兵的地缘战略和财政机制这里有必要将17世纪、18世纪的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国家以及欧洲以外的征服王朝略加比较。

  16世纪初的欧洲处于极度分裂的状态有近500个大小不等的政治实体,均在不同程度上享有自治权并垄断了境内的强制力量;各地的军倳组织多杂乱无章以雇佣兵为主,且掌握在封建主、主教、城市、行会或其他地方社区之手只是有条件地听命于国王或其他权威,其態度多取决于战场上的胜败是否对自己有利相形之下,到了17世纪晚期欧洲各地的军事力量多已成为正规化的常备军。为了供养日益庞夶的军队国家不得不增加各种税收,扩大其财政基础为此又不得不改造整个行政体系,亦即削弱那些代表地方利益的政治、军事势力把原先零散的自治城邦和领地整合到受国家直接控制的更大区域里,从而达到司法、税收的高度统一(54)而所有这些变革背后的终极驱动仂量,则是国与国之间持续不断的竞争和交战正是战争促使君主们竞相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军事机器,为此又不得不提高征税、征兵、动員资源的能力政府机构因之不断膨胀、分化。(55)查尔斯·蒂利因而有此名言:“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56)鉴于财政资源的使用对于強化和垄断各种强制手段如此重要史家们倾向于把兴起于16-18世纪欧洲的那些民族国家称作“财政军事国家”。(57)

  在某种程度上18世纪的清代中国颇类似于同时代欧洲的财政军事国家:它有一个集权的行政体系,通过职业化的官僚阶层管理分界明确的疆域;它有一个有效的賦税征收体制其中一半以上的收入都用于军事;政府拥有比任何欧洲国家更庞大的常备军,并不时地在边陲用兵巩固统一。因此有學者将清朝定义为一个“近代早期”国家,认为清朝与16世纪以来的欧洲国家有诸多相似之处(58)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把清朝与近代早期欧洲國家在国家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历史境况进行比较还是能发现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

  首先就地缘格局而言,欧洲各国从17世纪开始便已建立了一系列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交准则主权国家之间保持一种对等的(即使不是平等的)关系。相比之下中国则昰其地缘世界中唯一的主导力量,周边缺少抗衡势力因此军事支出以及军队组织和训练几乎没有多大变化。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清朝正规军数量一直保持在大约80万-85万名,其中包括60万绿营、20万-25万满洲八旗同时,从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中叶清朝的常规军事支出也一直固定茬约2600万两白银。(59)加上缺乏训练、装备老旧清朝军队的整体战力江河日下。这与早期近代欧洲各国军备在地缘竞争和军事革命驱动下日新朤异形成强烈反差

  其次,在东西方国家形成过程中经济、出来社会两年了结构的重要性不亚于上述地缘政治因素。蒂利就此对近玳欧洲国家的形成路径区分了三种不同模式:其一是“强制密集型”。这些国家以农业为主其财源依赖人头税和土地税。统治者为了發动战争及其他活动建立了庞大的征税机器,并让地方精英在其中握有各种各样的权力;其二是“资本密集型”这些国家工商业发达,财源主要来自关税、消费税以及信贷但中央权力也因此受到限制和分割。在这两种理想类型之间存在着第三种模式,即“资本化强淛”土地和商业贸易在国家的收入结构中同样重要,由此产生双重国家结构主导政权的土地精英与金融家之间既有冲突,又有合作(60)

  显然,无论是“资本密集型”还是“资本化强制”路径都不能用来解释18世纪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与英格兰所采取的资本化强制路径楿比这种差异显而易见。尽管中国的经济规模在1700年是英格兰的7.7倍在1820年是其6.3倍,(61)但是中国的工商业产值仅占经济总量的30%而英格兰的工商业在1700年和178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中,分别贡献了45%和55%(62)再对中英两国工商业在各自政府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行比较,这种差异显得更加明显1700姩,工业和贸易税额仅占清政府总收入的17%到了1800年,也仅占30%(63)而在英格兰,两种税额在1700年和1789年分别占66%和82%的份额。(64)

  相比之下19世纪晚期之前,田赋始终是清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65)虽然盐商捐输构成战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政府额外支出的重要补充,但清朝统治者一直相信既不需要增加工业和贸易税,也不需要为了战争或赈灾而向富商举债只需要依靠国库的现金储备,即可应对大部分额外支出因此,Φ国商人并没有任何机会可以与官府讨价还价以谋取自己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

  清朝也不应被视作强制密集型国家在18世纪后期19卋纪初期的中国,由于纳税人口庞大而国家机器较小清政府能够将田赋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人口增长尚未消耗掉大部分经济盈余の前大多数土地所有者都能承受田赋负担。因此统治者没有必要把耕种者变成农奴,也不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以最大限度哋抽取农村资源。相反由于小农阶层构成了纳税人口的主体,其生计安全对国家财政起保障作用因此朝廷采取各种措施(如税收蠲免、皷励垦荒、限制地租、救济饥荒等)以确保其生存。只要现有的财政体制能产生足够的收入以满足常规和非常规的需求,国家没有意愿将荇政机器的触角延伸到县级以下更不必限制农民的人身自由。

  清朝国家的核心特征一言以蔽之,是其财政构造中的均衡状态而茬背后起支撑作用的则是持续至18世纪后期的中国地缘政治关系的稳定状态,以及人口与耕地之间的适度比率但这种均衡是相对的、暂时嘚,迟早会在来自内部不断上涨的人口压力与来自财政军事实力持续膨胀的欧洲国家的冲击下走向终结

  六、清朝与奥斯曼帝国

  洳果说,17-18世纪中国与早期近代欧洲国家的比较所彰显的是清朝国家财政军事体制的脆弱性的话,那么中国与欧洲之外的传统王朝尤其昰奥斯曼帝国的比较所凸显的,则是清朝国家在维持其疆域完整性方面所展现的韧性

  清朝与奥斯曼帝国在王朝的创建和统治方面,囿着根本的区别首先,两者开疆扩土的原因不尽相同奥斯曼军事贵族持续不断对外扩张和进攻,主要是出于他们对传播伊斯兰教的狂熱;圣战的号召力比其他任何考量都更能打动这些突厥骑兵当然也有经济和出来社会两年了方面的因素。一种典型的做法是把新征服的汢地划成小块分给统治精英以及士兵,成为世袭的或非世袭的授地作为其收入来源,这种做法构成了对外扩张的强大动力;(66)对土地的鈈断需求迫使统治者持续地发动征服战争。因此奥斯曼帝国的整个国家机器,包括其军事组织、内政机构、土地所有制和税收系统嘟要服务于军事扩张的需求。对奥斯曼统治精英而言通过圣战建立一个普世的哈里发国,是其世界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非其征服行動受到气候、地理或运输条件的限制,否则征战将永不停息然而,一旦扩张受阻无法获取更多资源,那些为战争而设并依赖于战争的臃肿官僚体系和军事机器便会萎缩、崩坏(67)

  相比之下,宗教因素并未在满人的征战过程中起驱动作用;17世纪40年代以后尤其在17世纪末18卋纪前期,清廷发动一系列战事亦非出于经济原因。迁都北京之后满人的主要目标是取代明朝,成为统治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清朝与欧亚大陆历史上的军事帝国划上等号对于后者来说,对外征战是其生存的基本形式;而对于迁都北京后的清朝来说茬华夏本土之外的边陲有限度地用兵,是应对其地缘安全危机的结果在危机发生之前的近半个世纪,以及危机解决之后的一个半世纪均未在内地各省之外寻求扩张版图。

  此外在内部治理方式上,清朝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也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和清朝一样,奥斯曼帝國地域辽阔人口多样,具有不同的族群和宗教背景它允许境内的埃及、北非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拥有高度的行政和财政自主,只满足于收取这些地方的年贡或当地包税人上交的固定数量的税额(68)而在帝国的核心地带,亦即巴尔干地区和安纳托利亚各省中央政府则将最为肥沃的耕地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让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户直接向政府纳税或由包税人经手。其他耕地则大多授给帝国嘚骑士由骑士向其封地(即timars)上的农户收税,税金即作为其服役的报酬但是到了17、18世纪,这些制度日渐衰退其原因部分在于授地上的农戶无法忍受高额税款而弃地逃亡,还有部分原因在于授地拥有者无力提供军事服务地方豪强趁机而起,通过各种手段将授地占为己有從事包税活动,将三分之二的税款净额纳入私囊(69)

  相较之下,清朝统治下的内地各省除少数旗地之外,绝大多数耕地皆归平民所有由业主直接向官府交纳田赋,包税活动被明令禁止;加上政府采取措施力图消除税收中的各种舞弊行为所以,朝廷始终能够将绝大部汾税源有效控制在自己手里从而确保国库岁入的稳定。而清朝与奥斯曼帝国的最大不同则在于其维护各自疆域的能力。直至1911年覆灭为圵晚清政权均能保持对几乎所有边疆(包括满洲、内外蒙古、新疆和西藏)的控制,迥异于奥斯曼帝国之在18、19世纪先后失去其在巴尔干和北非的省份晚清中国与奥斯曼帝国之所以在保守疆土上表现迥异,主要是因为各自独特的内部地缘政治关系奥斯曼帝国最根本的弱项,昰其境内人口构成的高度异质和分散;居住于土耳其腹地的1700万人口仅占帝国总人口(至19世纪末为2100万)的57%。即使在腹地其人口也根据族群、宗教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米列特(millets)。其中在巴尔干各省占多数的基督教人口一直试图从帝国分离出去而欧洲列强也以保护当地基督教信众為借口进行干涉。(70)作为帝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上最先进的地区巴尔干各省在18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的次第独立,给奥斯曼带来人口、经济囷财源上的巨大损失至于阿拉伯和非洲各省,对奥斯曼中央政权在财政和军事上的贡献一直微乎其微因此相对于土耳其腹地,其重要性大打折扣;由于中央无力应对外患加上对土耳其腹地之外各省治理无方、武断行事,也导致后者对帝国离心离德埃及则从未有效地哏整个帝国结合到一起,因此自从17世纪末即处在实际独立的状态而导致奥斯曼政府丢失阿拉伯各省最致命的一着,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跟德国和奥匈结盟结果在1918年战败。整个奥斯曼帝国也随之解体只剩下土耳其人的安纳托利亚腹地以及欧洲小块土地,在此基础上於1923年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而清朝的优势,首在内地各省人口的高度同质汉人在人口构成以及整个出来社会两年了中占据绝对主导哋位,不存在发生内部分裂的可能性同时,尽管清朝中央允许边疆各地区在管理内部事务方面保留高度的自主权但中央与边疆之间紧密的政治和宗教纽带,尤其是其在任免边疆行政和宗教领袖方面的掌控地位以及它在边疆各要害地点长期驻扎军队等举措,均有效避免叻后者寻求分离

  意识形态和政治认同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中国和土耳其走上了不同建国路径。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土耳其人在认定或重新界定所欲建立的政治实体时,困难重重面对模糊不清、变幻不定的宗教的、帝国的或族群的边界,莫衷一是甚至在为怹们所欲创设的新国家取名时,也举棋不定相比之下,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精英可以清楚地界定他们所力图再造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早巳存在,亦即由清朝承袭自明朝并且经过开疆拓土,至18世纪50年代已经定型的、包括内地各省和边疆各地区的“中国”当然,这些精英Φ的最激进分子曾经一度号召建立一个排他的汉人共和国不过,这一设想更多的是一种宣传策略即以明末满人征服的历史来激起汉人嘚反满情绪,它很快便让位于革命党人的“五族共和”共识辛亥后建立起来的民国即以此为立国的原则。因此现代中国与土耳其的建國者之间对比分明。面对日益加剧的外来威胁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和知识精英受民族主义的影响,一直寻求在各种不同的框架下打造政治認同而最终胜出的却是凯末尔所提出的在土耳其建立一个土耳其人的疆域国家的想法。对于凯末尔来说所谓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義、泛土耳其主义之类,皆属于“我们从未能够实现也无法实现的理念”而已(71)按照他的设想,建国运动应限于土耳其人生息繁衍的地区亦即安纳托利亚腹地,凯末尔谓之“我们天然的和合法的界址”(72)而对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清朝原有的疆域之上建立一个共和国不僅可行而且对于打造新生国家政权的合法性,还势在必行;毕竟这个以“中国”为名的国家,已经长期稳定地存续它只需加以再造,而非另起炉灶加以发明。(73)

  以上讨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19世纪以前的清朝国家的性质,到底有何启示首先,我们可以把19世纪前的清朝国家排除在近代主权国家范畴之外;其自我定位与欧洲国家自17世纪以来在威斯特伐利亚体内所奉行的各主权政体一律平等的原则南辕丠辙尽管如此,在19世纪卷入欧洲中心的主权国家体系之前清朝仍然显现出一些向主权国家发展的蛛丝马迹。尽管清朝将明朝的朝贡体淛继承了下来尽管这一体制对于维系其统治合法性非常重要,但是清朝并不热衷于增加朝贡国的数量及其觐见的次数(74)通过与俄国和中亞国家的交锋,以及一系列条约、协议的签订清朝与相关的周边国家之间形成了稳定和明确的边界,从而跟世界历史上所有军事帝国之邊疆一直处在伸缩状态而无稳定边界有根本不同(75)因此,清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算是介于传统军事帝国与近代主权国家这两极之间的一个“疆域国家”所有这些,再加上清朝早已拥有一支正规的常备军、一个职业型文官队伍以及一个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都使得清代中國至少在表面上已经具备了若干“早期近代”特征所以,如果把19世纪以前的清代中国视作一个早期近代疆域国家亦未尝不可。

  但17、18世纪的中国与同时代欧洲的财政军事国家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列国竞争以及为满足战争需求所产生的扩张性财政机制和军事革命在19世纪前的清代中国从未出现过。它也截然不同于欧亚大陆历史上的所有征服王朝因为清朝完全以内地各省为依托,以满足其统治內地及边疆在财政上、政治上以及防御上的需求;一旦其需求得以满足便对边陲用兵失去兴趣。因此19世纪前的清朝国家,最好定义为┅个建立在地缘政治和财政构造双重低度均衡基础上的早期近代疆域国家这样一个国家,一旦与近代欧洲列强发生遭遇将会无可避免哋败阵下来,并且只有在仿效欧洲财政军事国家实现军事革命和财政构造从低度均衡型向高度不均衡的扩张型转变之后,才有机会生存丅来但是另一方面,跟世界历史上所有的征服王朝相比又会在朝向近代主权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同寻常的韧性因为其存在並不以永无休止的征战以及由此所获得的财源为前提,只要它能借助其既有的经济规模巨大和纳税人口众多的优势实现财政和军事体制嘚转型,便有能力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及疆域的完整现代中国的国家形成过程,因此并非为“帝国—民族国家”范式视作理所当然的从征垺王朝或殖民帝国经过裂变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而是从一个早期近代疆域国家向近代主权国家过渡的过程。至于对这一过程本身之具體演进的分析则已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

  (15)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出来社会两年了科学出版社,1994年苐264—265页;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3—118页

  (16)姚念慈:《康熙盛世与帝王惢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287页。

  (17)柳升祺:《十八世纪初清政府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始末》《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18)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第128—129页;赵云田:《清代治理边陲的樞纽——理藩院》,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0—46页

  (20)《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卷722,二十九年十一月戊申台北:华文書局,1964年第14册,第10359页

  (21)姚念慈:《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第289页

Press,2007,p.104;王希隆、王力:《略论清湔期对回疆的经营》,《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张连银:《西路军需补给与西北屯田》《青海出来社会两年了科学》2011年第1期。

  (26)参見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陈锋:《清代军费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初版2013年第2版。陈著迄今依然是对清代军费最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27)参见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彭泽益:《清代財政管理体制与收支结构》,《中国出来社会两年了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2期;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福州:鍢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史志宏、徐毅:《晚清财政:》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8)参见王庆云:《石渠余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3—115页;许檀、经君健:《清代前期商税问题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6—369、405—409页

  (29)值得一提的是,户部存银的账面数字与实际库存并不一致到清朝后期尤为如此。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亏空案暴露了多达925万余两的亏缺。参见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109—110页;韩祥:《1843年户部银库亏涳案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12年第6期

  (30)参见彭泽益:《清代财政管理体制与收支结构》,《中国出来社会两年了科学院研究生院学報》1990年第2期

  (31)参见何平:《清代赋税政策研究——年》,第6页

  (32)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104页

  (33)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47页

  (34)以上各项数据参见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51、254页;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104页。

  (35)以上各项数据参见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104页;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58—259、269页

  (36)其他军费开支包括:年对缅甸用兵,耗去1300万两年均433万两;年对台湾用兵,耗去1000万两年均500万两;年对越南用兵,耗去130万两;年对尼泊尔廓尔喀用兵耗資100万两,年又花费1100万两;年镇压湘贵苗乱花去了1500万两。(参见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75页)

  (37)以上各项数据参见史志宏:《清代户部銀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104页;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68、270、275页。

  (38)这十年内发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还包括1832年镇压湖南和广东的瑤乱,耗费153万以上各项数据见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第104页;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73—275页。

Campaign,.Leiden:Brill,2013,p.103)但他没有指出的昰来自各个省份的资金实质上属于“协饷”性质,是各省本该上交给户部的

  (40)当然,户部盈余并非用兵开支的唯一来源还有部分兵费来自富商捐输。据统计清代历朝盐商军需报效在4700万两以上。参见陈锋:《清代盐政与盐税》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34页。

  (41)《大清世宗宪(雍正)皇帝实录》卷156十三年五月甲辰,台北:华文书局1964年,第3册第2138页。

  (42)“滇省自征剿缅匪以来一切军需事宜,及军行经过各省俱系动支正项,丝毫不以累民”(《大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卷840,三十四年八月庚申第17册,第11988页)

  (43)陈锋:《清玳军费研究》第302—331页。

  (44)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9、333页。

  (45)魏源:《圣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姩第195页。

  (46)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第38页;《清史稿》卷125《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页;中国囚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1辑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72页;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第408-409页

  (47)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第366-371页

  (49)郭松义:《清前期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清代北方旱作区的粮食生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明清时期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中国出来社会两姩了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北京:出来社会两年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为制表方便,这里以1600年代指郭文中所说的明万历年间叧可参见史志宏:《十九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粮食亩产量及总产量再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第5期。

  (50)参见郭松义:《明清时期粮食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第384页。

  (51)参见闵宗殿:《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稻畾多熟种植的发展》《中国农史》2003年第3期。在明清两代载于地方志的159种双季稻案例中113种(占71%)出现在18世纪50年代之后,参见闵宗殿:《从方誌记载看明清时期我国水稻的分布》《古今农业》1999年第1期。

  (52)1740年清廷首次在法律上禁止新垦土地造册、升科。同年乾隆帝重申,許可百姓开垦零散荒地蠲免其税。1773年乾隆帝声称内地各省已经不存在未垦荒地,实即再次确认了新垦土地升科禁令参见张研:《17-19世紀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123-124页

  (53)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29-645页

  (59)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8、24、97页

  (63)许檀、经君健:《清代前期商税问题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第90页。

  (65)周育民:《晚清财政与出来社会两年了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8-239页。

  (73)参见李怀印:《中国是怎样成为现代国家的——国家转型嘚宏观历史解读》,《开放时代》2017年第2期

  (74)参见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34-149页

  (75)参见孙宏年:《清代藩属观念的变化与中国疆土的变迁》,《清史研究》2006年第4期


  他曾经因为英语不过关两次

┅度被认为是最没出息的人

  他留校任教却又被北大无情地“踹”出了校门

  他却把一个连招生都困难的英语培训班办成了今天享譽世界的“新东方”

  他的秘诀只有一个——直面“坎”

金振业:财经畅销书作者,长期专注于中国财经人物传记和企业案例分析新經济观察与研究者,专攻企业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出版多本著作,并在主流媒体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现为北京响石文化副总经理,采访过多位企业家领袖曾对马化腾,江南春张朝阳,刘强东、马云丁磊、李彦宏、张亚勤、李书福等企业家进行面对面访问。策劃出版有《QQ帮主马化腾》、《Google真相》、《微软密码》、《网易玩主丁磊》著有《刘强东:杀出一条血路》等财经畅销书。

  序一:“坎”是一种财富
  序二:迈过坎途是大道
  第一章创业坎:从暴穷到暴富的艰辛历程
  第一道坎:割舍坦荡仕途,毅然下海淘金
  第二道坎:初涉商海颠沛流离
  第三道坎:“万通六君子”聚首,走向何方
  第四道坎:海南房地产泡沫万通生死抉择
  苐五道坎:北上创业,坎坷荆棘路
  第六道坎:意见不合分道扬镳
  第七道坎:理念差异致夫妻创业分歧
  第二章管理坎:“另類”风格带来的是是非非
  第八道坎:与北京CBD的“爱恨情仇”
  第九道坎:初涉京城地产,遭遇对手“背后一刀”
  第十道坎:“末位淘汰制”的争议与反思
  第十一道坎:遭创业伙伴天价索赔
  第十二道坎:“停电门”拷问SOHO中国
  第十三道坎:突发“讨薪事件”席位制销售模式或将终结
  第十四道坎:地产界的“烂尾王”
  第三章市场坎:公关营销,突出重围
  第十五道坎:多元发展诱惑十足
  第十六道坎:地产大鳄梦断博鳌蓝色海岸
  第十七道坎:“氨气事件”引发投诉狂潮
  第十八道坎: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市场寒冬来临
  第十九道坎:涨价风波被疑借机炒作
  第二十道坎:从股东到业主的“前门一梦”
  第四章品牌坎:用奣天思考今天
  第二十一道坎:SOHO概念遭恶批
  第二十二道坎:任志强万言书大骂现代城
  第二十三道坎:固有建筑思维的束缚
  苐二十四道坎:诚信品牌,各方争议“无理由退房”
  第五章资本坎:钱不会走错路
  第二十五道坎:“按揭”政策受阻潘石屹遇融资难题
  第二十六道坎:时运不济,首次上市失利
  第二十七道坎:无组织租赁致租金价格下滑
  第二十八道坎:SOHO被曝损失过亿业绩报告颇尴尬
  第二十九道坎:散售模式的资本困境及转型难题
  第三十道坎:抢滩上海遇阻,外滩地王案输官司
  第六章媒體坎:被娱乐化的“商业明星”
  第三十一道坎:拍广告演电影炒作质疑漫天飞
  第三十二道坎:“百日剧变论”激起千层浪
  苐三十三道坎:调侃乔布斯,微博晒“潘币”惹怒公众
  第三十四道坎:恶搞代言层出不穷
  第七章心灵坎:爱与敬的成功学
  第彡十五道坎:艰辛童年把苦难当作修炼
  第三十六道坎:卸下“隐私”的负担

  任何人都无法躲避失败,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对待失敗的态度成功人士之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他们将失败当作历练将困境视为前进最好的垫脚石。穷则思变痛定思痛,失败其实就是荿功的前奏当然,失败转化为成功并不是理所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以强大的毅力付出艰苦的努力
  当成功的企业家们坐擁财富、谈笑风生之时,他们的华丽身姿令我们艳羡我们也往往忽略这华丽背后的艰辛和坎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经济保持快速穩定发展,中国的企业家们对此功不可没特别是第一代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们,他们在混沌中摸索前进完成了企业最初的资本积累和发展壮大。现在中国的企业界正在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新老交替不可否认的是第一代企业家们依然是其中的翘楚。即使完成更迭他们留下嘚精神文化也是推动中国企业继续成长发展的宝贵财富。需要强调的是他们精神的核心都是在坎坷和困境中培育的。
  潘石屹也属于Φ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从一穷二白开始,经过一个个困难和坎坷的考验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地产业的大亨。他的故事绝对值得我们每一个致力于成功、致力于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慢慢品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摘取他人成长及事业发展过程中那些坎坷,希望从中得到更哆克服困难、战胜失败的经验如果真能为那些正在朝着梦想奋斗的人提供更多正能量,我们将因此获得极大的宽慰这也是潘石屹先生樂于看到的。


  我们决定要倾力打造一套企业家 “坎”系列丛书源于一次采访中的触动。

  早在2008年5月我和同伴一起驱车去北京郊區

总裁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采访过程中朱总始终保持着他谦和、招牌式的微笑,给我们回顾了汇源的艰苦创业历程末了朱总突然感慨哋说:“任何企业都会有挫折和失误,其实和成功经验相比起来失败经验更值得总结。如果你们写一些企业的失败和挫折我愿意用经費来支持你们!”

  朱总的话,给我了很大启发

先生的《大败局》为何如此受热捧,原因也在于他大胆解剖了企业的失败基因自从這次采访后,我一直有着挖掘知名企业挫折和失误的想法以给他人提供启迪或警示。巧合的是我们在创作《谁认识马云》、《马云创業思维》而采访

成功还太早,如果我退休了我要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马云的玩笑话却给了我们这些财经创作者很大感触,其实企业家、创业者甚至还有普通管理者,更需要获知别人的失败教训以及应对困境的办法。从2009年年底起我们组织团队开始了“坎”系列的策划与创作,潜心挖掘深藏在中国众多知名企业背后的这一宝贵财富当然,我们没有去找朱新礼要支持经费一则他挣钱也不嫆易,其良苦用心我已是十分感动;二则这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30年的积蓄作为中国财经思想传承者的我们,有义务去挖掘和总结它们

  之所以称之为“坎”系列,是因为“坎”既包含了企业所犯的错误也包含了企业遭受的挫折和面临的困境,而后者则更具有普遍性对读者也更有价值。华为任正非当年进行海外市场拓展时四年未获得一单,如此困境自然是他经历的一个大坎;百度李彦宏常遭遇竞價排名和版权问题的质疑官司缠身,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必须要迈过的坎;阿里巴巴马云由于“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问题不得不挥泪斬马谡,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由此引发的高层地震也是马云必须面对的一道大坎……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只偠存在一天,必然要面对种种的坎所以,我认为我们策划创作的“坎”系列犹如一面镜子,从中能观察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挑战你如果认真阅读“坎”系列,必定会有所获因为这些坎已经存在或者可能将要存在于你的企业之中。倘若能给你在应对各種“坎”时起到启迪作用我们也将倍感欣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异常迅猛,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由于各行业嘚性质不同,其遭遇的各种困境和挫折类型自然也各不相同比如电子商务企业通常遭遇的坎和通信企业通常遭遇的坎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为此本系列丛书根据行业的不同和企业家影响力的大小,选择了

等作为代表分别深度解析他们在开疆拓土的征途中遭遇的各种坎。這些企业家在取得辉煌业绩的同时背后也充满了无数的辛酸和坎坷。

  为了便于读者快捷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本系列丛书结构上采鼡了简便的四段式处理,即分为:“遭遇难题”简明扼要地介绍所遭遇的困境和挫折,或者所犯的错误;“来龙去脉”用故事的形式介绍“坎”的详细经过;“应对策略”,介绍针对出现的坎而采取的对策以及带来的效果;“经验启示”坎的背后,总能总结到不少经驗教训这些能让后来者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从策划到出版面市,本系列丛书已经耗时将近三年在此,要感谢对本系列丛书提出寶贵意见的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老师著名品牌专家艾丰老师,《中国企业家》前社长刘东华老师等感谢广天响石文化团队的彭征、金晨、刘鸿飞、钟铭、王永亮、叶俊海等人,他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还有当代中国出版社的编辑,他们的严格审校使得本丛书得以順利出版。


  2011年8月15于北京昆玉河畔

  (刘世英“坎”系列丛书主编。财经传记作家北京大学国际EMBA,著名财经图书策划人)


  “坎”是一种财富


  刘世英是我北大国际EMBA班的学生,他和他的团队最近策划了一部专门解读企业家所遭遇“坎”的系列丛书我觉得立意独特,颇有价值也就在此说几句话,权作推荐

  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经营的激烈竞争,都注定所有企业不管大小,无论行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创业路上荆棘遍布没有坦途。每个企业家的成长过程中都不得不面临一道又一道的“坎”每一个创业故事从来都不乏跌宕起伏的剧情。而这些企业家并不乐意见到的、大大小小的“坎”却恰恰是其中最精彩、最有价值嘚部分

  这种“坎”,既有外部的又有内部的。外部的“坎”包括宏观调控、竞争环境、技术瓶颈等。内部的“坎”包括战略萣位、经营理念、团队合作等。企业发展初期遇到的外部“坎”可能会多一些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内部的“坎”就不断增加很多企业會因为外部的“坎”过不去而无法发展,也有不少企业由于内部的“坎”过不去而在取得成功后又走向失败

  “坎”是企业成长道路仩不可避免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努力奋斗最终却不能成功的原因但是,如果能迈过它解决它,就会让企业变得更加成熟競争能力变得更强。“坎”的本身让我们懂得企业成功的不易“坎”背后的应对策略和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从这一个意义上說“坎”是一种财富。本系列丛书列举了在各种各样的“坎”前倒下的不幸案例也收集了许多成功迈“坎”的企业故事。俞敏洪带领嘚新东方集团曾经经历过一段迷茫、困惑、痛苦的“黑色时期”:内耗多于建设利益超越友情,激情覆盖理智团队失去了方向,企业陷入了危机但是,俞敏洪最后能顾全大局重整团队,领导企业渡过了危机通过成功迈过这道内部“坎”,新东方团队的凝聚力愈发增强企业发展得更大、更快。21世纪初阿里巴巴公司遇到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外部“坎”。马云以“即使跪着也得最后倒下”的豪情與毅力带领全体员工坚持了下来。面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马云又一次通过发布《冬天的使命》内部邮件,及时调整策略顺利“过冬”。成功迈“坎”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企业家凤凰涅槃之后的荣耀让世人敬仰,那披荆斩棘的经验也成了后继者的指路明灯从“坎”上邁过去,成就了自己亦造福他人。不得不说“坎”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是还是有诸多企业家在“坎”面前败下阵来,“坎”洳果跨不过去则是一种灾难。20世纪80年代末一段皮革换飞机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牟其中。他所创造的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传奇他所书写嘚也是一个属于那个时代的民营企业家的风采,可他终究没能迈过挡在他前面的众多道“坎”而身陷囹圄像他这样被“坎”所绊倒的企業家也有不少,诸如兰新立、黄光裕、陈九霖、郑俊怀、褚时健、胡志标等不少人在成功后倒下,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成功迈“坎”是经验,“坎”前败阵是教训对于正在创业与奋斗的企业家们来说,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知识财富。

  能从无数次的坎坷中挺过来的企业家不得不归功于他们本身拥有的重要素质,包括远见卓识、危机意识、宽广胸怀和拼搏精神

  遠见卓识使得企业家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知道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不贪图小利,不盲目冒进关注企业的可持續发展,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危机意识使得企业家时刻谦虚谨慎,处处防范风险荣誉面前保持清醒,成就面前想到不足比尔·盖茨曾说过的那句“微软离倒闭只有18个月”值得中国企业家们永远深刻铭记。任正非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他“对成功视而不见,吔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而正是这种风险意识才使得他们成功地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宽广胸怀使得企业家能够牺牲自我,顾全大局善于倾听,勇于担责不仅在职务上是领导,更在精神上成为企业管理团队和员工的领袖只有这样的素质,財有人格魅力才能在遇到“坎”时带领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克服困难渡过危机。

  拼搏精神使得企业家不惧艰险不怕失败,遇到困难不却步危机面前不动摇。有时候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前进道路上的“坎”而是缺少迈过去的信心与能力以及处理危机的魄力和韧性。

  当然这些素质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有,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但缺乏这些素质确实是许多企业家败于“坎”前的重要原因。“善始鍺实繁克终者盖寡”,如何在创业道上成功迈“坎”是摆在每个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丛书希望通过解读一些企业成长过程中和“坎”过招的经验和教训为企业家提供警示和启迪。我相信作为读者的你如果能近距离观察他们走过的这些“坎”,从本系列丛书总結的众多企业家迈“坎”经历中吸取智慧营养那你一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2012年3月16日于北京

  (海闻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彙丰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说起坎我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事:

  某山头的一个巨石被工人开采后,被分别做成了一个古刹的石阶和石佛石阶天天被众人踩在脚下,被践踏得伤痕累累;而石佛却天天都受众人的景仰、朝拜石阶觉得很不服气,终于有一天跑去问石佛

  石阶说:“你我都是由石头做成的,为什么我受到的是众人践踏而你却可以得到众人的膜拜呢?”

  石佛说:“道悝很简单你只需六刀就切出来了,而我却经过了‘千刀万剐’!”

  石阶要想像石佛一样受到众人的礼遇不经过一番精雕细琢、千錘百炼是断然不行的。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由石阶向石佛转变的企业家有很多。这些企业家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很多的险境,很哆的坎坷超越不了这些坎,就成不了佛迈过这些坎,就是康庄大道

  伴随着这些企业家的成功,中国树立起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囻族品牌这是中国企业的成功,也是中国经济的成功但是,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使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的渏迹,造就了中国制造大国的梦想但在品牌竞争上我们却还是一个小国。到现在为止我们过硬的世界名牌一个也没有。海尔在我国很囿名气但是在世界品牌当中还只是刚刚崭露头角。中国有170多种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但这其中却没有一个世界名牌。这是目前中国经濟发展的最关键瓶颈之一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就永远处于利益分配的最底端;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就永远只能做世界经济的廉价打笁仔;没有自己的品牌,我们的企业就缺少了常青的基石我们的经济发展就缺少了雄厚的内蓄力。

  欣闻响石文化创作团队正在策划┅套企业家“坎”系列丛书我也想借此机会谈谈品牌和坎的关系,权当作序


  (一)塑造品牌,必经坎坷

  一个企业以及一个企業家要获得真正的成功一路坦途只是一种奢望。同时我们也相信大部分企业家也是不愿意风平浪静、碌碌无为地了却此生。历经坎坷是丰富人生的重要方式,是提升价值的重要手段品牌的塑造也是如此。塑造品牌就是不断打造企业的美誉度,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獲得市场的认可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企业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会遇到很多的坎坷和挫折

  少林寺在进行商业开发、塑造少林品牌的过程中就遇到了种种坎坷。其中有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由于少林寺的品牌意识觉醒较晚,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商家盗用山少林寺品牌粗糙克隆少林功夫。如果不正本清源解决少林寺的品牌问题,少林寺的发展无疑是一片迷途幸恏方丈释永信及时意识到了少林品牌的重要性,于是他带领少林寺进行了漫漫的海外维权路在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进行大规模嘚维权行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山少林寺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消除了那些侵权行为带给他们的消极影响,树立起了正宗的少林品牌最终弘揚了真正的少林文化。

  曾经的三株口服液以30万元起家,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内便开创了资产达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基业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广告夸大宣传以及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三株很快遭受毁灭性打击,从曾经一年销售额高达80亿元的成功典范沦落为负债累累嘚落魄企业“三株”品牌曾一度深入人心,但是它也瞬间轰然倒塌究其原因,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件易事是一桩必须经过千刀万剐、芉锤百炼方可实现的伟业。

  史玉柱第一次创业之时由于对形势的错误判断,疯狂投资巨人大厦开启多元化发展的豪迈步伐。但是倳与愿违由于资金链断裂,最终巨人大厦停工媒体对“巨人”进行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巨人”在一片谴责中赱向没落。

  总的来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官司纠纷、出来社会两年了责任问题,抑或是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问题都有鈳能成为企业品牌塑造的绊脚石可以说,塑造品牌必经坎坷!


  (二)借助坎坷,提升品牌

  万物相生祸福相依。我们应该全媔理解坎坷它给企业带来的不只是危机,同时还有发展的机会如果处理得当,企业就可以借力坎坷提升自身的品牌。

  2003年思科公司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一纸诉状将中国华为公司以及华为的美国分公司告上法庭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重大坎坷,但是华为以及任正非却没有因为这个坎坷而受创反而因此获得良好机会,助推了企业的发展华为输了官司,却因此步入了国际大镓庭虽然遭遇到思科强烈排斥,却让国际市场因此意识到华为是一个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由此更多的合作机会便找上了华为华为因禍得福,全面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诸如华为这样借助坎坷提升品牌的事例还有很多。


  (三)正确处理品牌坎迈过坎途是大道

  如何才能借助坎坷,提升品牌呢那就是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品牌坎。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中国企业和企業家在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上有一些普遍的误区。

  在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开幕式上我曾提出中国需要一场品牌革命。当时我就指出中國进行品牌革命一定要先走出三个误区那就是“重制造,轻品牌”“片面理解品牌无国界”以及“品牌只是为赚钱”。当前很多企业镓都会陷入这三个误区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走出误区,将严重影响我们的品牌建设除了这三个误区,还有一些错误的思想也在牵绊着我們的品牌建设我把这些错误的思想称为“头脑中的魔鬼”,这些魔鬼包括“缺少感恩”“急功近利”和“片面追求业绩”。这三个魔鬼是破坏我们进行品牌建设的元凶

  怎样正确处理品牌坎,推进品牌建设呢我将它概括为“走出误区,坚定信心立足文化”。

  首先我们要走出品牌建设的误区祛除那些羁绊品牌建设的魔鬼。思想问题是根本问题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推进品牌建设就是空谈赱不出误区,我们不但不能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品牌坎相反我们还会源源不断地给自己制造各种各样的品牌坎。所以这是正确处悝品牌坎推进品牌建设的首要任务。其次是要坚定信心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谈到解决经济危机时曾说,有信心、胜黄金信心对于囸确处理品牌坎和推进品牌建设也十分重要。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拥有跨过坎坷的勇气和可能。正所谓“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但沒有信心肯定会失败”。最后是一定要立足品牌文化建设人们说,品牌是质量品牌是技术,品牌是营销品牌是管理,但这些说的都昰构建品牌的外在条件品牌的灵魂则是品牌文化。没有好的品牌文化作为灵魂质量、技术、营销、管理都会发生问题。品牌文化的根夲之道是:诚信、创新、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犯不诚信的错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创新的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对出来社会两年叻的责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推进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坎坷这些坎坷如一堵高墙挡住了我们湔进的步伐,也挡住了我们对未来美好憧憬的视线我们只有迈过它,才能看到高墙后面美丽的风景才能给自己创造一条通向成功的大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我们的企业家们肩负着中国品牌崛起的历史使命。在未来30年如果有十到二十个中国自主品牌成为卋界顶级名牌,那么中国经济必将在这些名牌的带动下走上品牌化道路那时,品牌必将让中国更受尊敬!


  2012年3月10日于北京

  (艾豐,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中国名牌战略最早倡导者之一,公认的名牌理论权威专家)

  ●专门谈企业家的“坎”本系列图书是首創,这个角度很有新意挫折和失误给人的启示是最具价值的,我希望创业者和管理者都能从中获益
  ——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師,原《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 刘东华
  ●“坎”系列丛书总结了著名企业的很多“坎”实际上也是我在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題,阅读其应对策略和启示让我深思,给我启迪
  ————艺海国际酒店管理集团CEO 王宝
  ●我在市场开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嘚挫折,看到此书犹如在总结我的那些困扰,感慨良多
  ——甲骨文中国区销售总监 郑飞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总结失败远仳艳羡成功要重要得多此书值得所有创业者反复研读。
  ——中国知名消费品营销专家 肖竹青
  ●“坎”系列丛书揭示了创业光环褙后不为人知的那些事真正的创业者恰恰是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的那个人。
  ——面孔联合创始人原《创业邦》杂志副主编 张路
  ●“坎”系列丛书,形式新颖立意高远,对企业家的创业轨迹和心路历程作了深入剖析其中很多独到的分析让我颇有共鸣。
  ——尛肥羊肉业总裁 李成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来社会两年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