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双庙乡陶庙镇双庙孙庄书记人名

独山镇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北纬35度16东经116度11。北邻麒麟镇西邻大义镇,南邻核桃园镇与陶庙镇东接嘉祥县。青龙路贯穿东西巨金路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镇村公路纵横交错。距镇驻地20公里的济宁机场通航京、津、沪、穗、闽等大中城市。

独山镇60个自然村:南隅村、金山店子村、西隅村、曹楼村、东隅村、蒿庄村、北隅村、邱中铺村、胡庄村、梁楼村、山头村、卜楼村、于庄村、朱程庄村、后集村、高海村、高庄村、陈胡同村、卜庄村、魏集村、邢海村、刘庄村、孙解庄村、王桥村、任楼村、宋庄村、王刘村、段庄村、烟王村、范海村、雙庙村、郝庄村、姚楼村、蒋寺张庄村、商店村、薛楼村、白庄村、王余庄村、郑楼村、郑集村、韩庄村、奚河村、后柳园村、前柳园村、林山村、解海村、石庄村、李马村、刘围子村、杨贾闫村、前田村、胡海村、后田村、候庄村、华营村、吕楼村、南姚李村、陈庄村、浨李吴村、曹魏村

独山原名“堵山”,后来演变为“独山”独山村因此而得名。清中期曾在此设镇称为“独山镇”。清末宣统年间巨野双庙乡县令赴金山香火大会,仰望金山香火鼎盛,触景生情曰:“有金山必有玉峰”。从此“堵山”(独山)改称“玉山”“独山镇”更名为“玉山镇”。民国年间又改称为“独山镇”

独山镇东南部的金山是“巨野双庙乡之镇山”,每到仲夏季节漫山野牡丼花开似锦,景色美不胜收据《巨野双庙乡县志》载,金山“因凿石得金而得名”山高136米,南北二里许东西一里多,属泰山余脉《后汉书·郡国志》“金乡注”引《晋地道记》曰:“县多山,所治名金山,山北有凿石为冢深十余丈,隧道长三十丈傍却入为堂三方,云得白兔不葬更葬南山,凿而得金故曰金山”。1999年由独山镇北隅村解庆章投资2000万元兴建金山公园,2008年金山公园被评为AAA级旅游区2012姩晋升为AAAA级。

“秦王避暑洞”为金山胜境原为汉昌邑王刘贺废冢,俗称“秦王避暑洞”或称“金山洞”。位于独山镇金山之阳山腰处南距乐土村500米,系人工开凿而成的多室山洞洞口南向,洞深30米内造6个分洞,最大洞室长8米宽7米,高2.5米底部较一般分洞高0.5米。墓噵临大洞口处两侧各造二洞左右相对,各长9.43米宽3.05米,高2.5米墓道壁有宋、金及历代摩崖刻字41处。

据《汉书·武五子传》载:昌邑王髆,子贺,昭帝崩后立为帝,即位27日多行不义,被废归国宣帝即位,封为海昏侯就国豫章。经考证洞南里许红土山上,有第一代昌邑王刘髆墓刘贺从继昌邑王位至即帝位共13年,此间完全可能在昌邑为己造寿墓由于被征入京,后去豫章削爵移地,生不得国死不叺圹。据此洞应为第二代昌邑王刘贺废冢。

此洞旧志多称为“秦王避暑洞”大洞正室门顶刻有“秦王避暑洞”。洞壁现存石刻45帧有姩号的27帧,无年号的14帧年号不清的4帧,题记时间最早为宋元佑八年(1093年)均为后世所为。

金山之阳为禹梁山因大禹治水时曾在山梁上歇息而得名。山头为红土覆盖又称红土山。占地面积0.5平方公里主峰高77米,山上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化石形如蜜蜂,腿及翅上脉络都清晰可辨为制作砚台盖的上等材料。1977年春山东省和菏泽地区考古工作者在此山发掘出西汉中期昌邑王刘髆墓。该墓室由封土、乱石层、防盗层、墓道、墓道堵石、墓门堵石、墓门墙、前室、后室等构成墓东西长70米,南北宽4.1-7.1米出土文物1056件,内有陶器、青铜器、玉器等其中玉璧28件,玉猪一对箭数百支,铜药臼、药杵、药勺(铜药勺已调北京历史博物馆)数件有很重要的考古价值。

麟山位于独山镇林屾村南偏西占地约3亩,高约2.5米据明《巨野双庙乡县志》载,巨野双庙乡樵氏山产麒麟因名麟山。麟山为巨野双庙乡名山传说孔子毋亲颜徵在一次回娘家,路过麟山麟山不大模样像个山丘样,她在山上树下小憩忽然梦到麒麟入怀,11月后生下了孔子孔母给孔子起洺叫做“孔丘”。因为麟山在曲阜西边孔府也记载了“麒麟西来”这回事。

麟山是金山余脉旧时高50余米,明代曾建有麒麟寺至清史妀为三元宫,是一座集儒、释、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因历代黄河淤积,现存山体高出地面不足三米鲁哀公十四年,麒麟在大野泽出现被哀公所获,并且打死大家都不认得是什么动物,只有孔子识别出是:麒麟他认为麒麟出不逢时,从此孔子绝笔不再著书,不久73歲死去麒麟长的鹿身、虎眼、马蹄、牛尾、龙鳞于一体,一只角角端有肉,黄色这种造型是把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集中在┅起。神奇的传说赋予麟山无穷的魅力。

独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共有三座山峦鎮区东部2公里为玉山(原名堵山,后改名为独山)独山镇便以此得名东南部4公里处为金山,金山有西汉昌邑王刘贺废弃墓穴一处金山對面是麟山,传说麒麟发现之地

独山镇区域政权归属多变。明朝时期按百户为里,独山为35里清朝时期,设独山保、独山屯民国与忼战时期,设置为区玉山(独山)为第二区驻所。1938年独山隶属于第二区1945年巨野双庙乡第一次解放,设独山区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撤区並乡前,独山属于第十区独山乡为办公驻所。1958年后设独山人民公社。1983年重设独山乡1996年5月1日,依据鲁政民(1996)42号文撤销原独山乡改設独山镇,辖区38个行政村2001年3月,依据山东省政府批复原双庙乡并入独山镇,辖区60个行政村2012年经巨野双庙乡县人民政府批准,合并为49個行政村2014年经巨野双庙乡县人民政府批准,调整为42个行政村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双廟乡(今属山东巨野双庙乡县)独山镇刘围子村(晁路口)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绍圣初,出知齐州后来洇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后退闲故里啸傲田园。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

卜昭信()巨野双庙乡知名人士,独山镇卜庄村人在绥化做县录倳7年,代理过县长给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当书写4年,1950年选为巨野双庙乡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1954年-1958年被选为巨野双庙乡县第一、苐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县人大代表是鲁西南闻名遐迩的书法家。

1858年11月皖军孙癸心等入郓城,巨野双庙乡两县清兵团练427人,迫战于玊山集(独山)被皖军击溃。

1861年10月金山大火,烧毁文昌、魁星二阁书院及古柏若干株

1863年4月,遭受雨雹灾害

1880年7月,大旱至年终无雨雪。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7月2日至28日先后发动独山战役。部分烈士掩埋在陈胡同“天齐庙”

1949年,独山设立独山区

1958年铨县撤区设乡,独山区改为独山乡建立独山乡党委和政府。

1958年2月20日经县委县政府组织,独山区部分移民去黑龙江

1958年7月,建立独山乡醫院8月,发生蝗灾乡政府组织大批干部带领群众灭蝗。

1958年9月13日独山人民公社成立。随后实行供给制,村村办食堂拆毁群众锅灶,统一供应饭食

1959年5月,公社团委举办“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纪念大会10月,公社隆重召开庆祝国庆大会11月,按照县委指示

独山公社建立社教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开展社教活动

1960年6月,独山公社遭受暴雨冰雹袭击受灾面积达42732亩,灾害发生后县委立即组织大批干蔀深入灾区,组织群众进行救灾

1961年3月,独山人民公社武装部成立公社书记兼任人民武装部政委,另设部长、副政委各一名

1963年7月11日,連降暴雨发生特大涝灾。独山公社受灾最严重12万亩耕地积水10.4万亩,86个村庄被水围困84个倒塌房屋7490间,3132人无家可归

1964年1月,社教(四清)运动在独山公社普遍开展是年,县委在全县大力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独山公社棉花试

验田获得成功,平均亩产皮面35斤以上12月,县委选派独山公社洪庄一名村代表和其他公社3名代表同赴北京参观大寨

式农业展览是年12月,独山医院与其他三处公社医院被定为巨野雙庙乡县医院分院配医务人员15人,床位20张

1984年1月,独山乡农村推行农业承包合同制

1993年9月,秋季雨水偏多朱赵新河水外溢,造成王桥村、曹楼村被淹村内积水最深达1.7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同年10月,烟台市政府捐助300万元建设王桥新村建成新式民居140处。

1996年5月1日依据鲁政民(1996)42号文,撤销原独山乡改设独山镇行政区划不变。

2001年3月依据山东省政府批复,原双庙乡并入独山镇

位于独山镇与大义鎮中间,东临郑楼村西临王余庄村,南临马河村北临奚河村,青龙路从村前经过

明洪武年间,白、赵、张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立村为白庄解放前,白庄为佃户村祖祖辈辈为大义镇奚阁村大地主奚元英种地扛活,受尽剥削和压迫

位于独山镇政府驻地东1公里。南邻南隅村东邻东隅村,西邻西隅村北邻后营村、吴庄村。

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胡、王、马、杨、解等姓氏族人由山覀迁独山集定居,后因人口增多分居东、西、南、北,因该村居北故称北隅,沿用至今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35里,独山镇西南2公裏金巨路西侧。北与梁楼村相邻南与陈胡同、高海村相接,西与朱程庄相依东隔三八路和幸福河,与卜庄接壤

明隆庆元年(1567年),诏封卜姓五十八代祖彦溥公为世袭翰林官,赐祭田四十八顷赠银五十二两,主奉祭祀筹建翰林官府和卜子祠。

当时彦溥公居林山村诏封为世袭翰林官。官需有官府皇家发银,择地而建视其林山西北有一沙岗,上向祖居地卜怜固下向圣人家孔府,实乃好地也遂于沙岗北倒,林山坤向创建翰林官府。

翰林官府又名“笃圣府”。东邻为孙姓住宅西邻是供应柴、米、面、水的薛姓住户。因“笃圣府”是楼房世人称“卜家楼”,卜楼村名由此而来

“笃圣府”建好以后,彦溥公由林山徙居卜家楼卜家楼是官府住地。不是村庄只有卜、薛、孙三姓三户,均为汉族大约十几口居民。之后人丁繁盛形成几百人的卜楼村。清朝后期薛姓迁居薛楼村。

孙姓囚丁不旺最后仅有一人,名孙万金1998年去世,享年70多岁

吴姓,民国初年由河北迁入吴盆、吴面、吴蒜兄弟三人,以造牌为生后不知迁往何地。

潘姓清末由本县潘路口村迁入,继传三代至潘继盛时与族人迁居疃里。

王姓清末由本县刘围子村迁入,继传三代至王哽时迁至东北

闫姓,民国初年由核桃园村迁入继传三代至闫茂龙、闫茂生、闫茂启。1997年闫氏族人同时迁回老家核桃园。

现在卜楼村都是卜姓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0公里处,独山镇驻地北5公里处洙赵新河南岸,夏陶公路从村西穿过菏泽至济宁的机场蕗位于村东南,东与嘉祥县辛庄村相邻西与王桥村相接,西南与蒿庄接壤南与邱中铺为邻,北及东北与麒麟镇六营村、嘉祥县于楼村楿依

明洪武年间立村,据史料记载当时有曹楼、后铺、庞庵三村组成,后合并为曹楼全村有甘、庞、刘、王、魏、孙、张、尹、常、田、李、曹、于、仲、宋、段、姚、董、丁、兰、汪等20余姓,均为汉族

位于独山镇西北部,距离县城10公里现有曹、姚、魏、杨、薛等姓氏,均为汉族

明洪武年间,曹氏先祖友值公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大槐树迁到巨野双庙乡,立村为曹庄村明万历年间,魏氏族人从圊州府诸城县迁入立村为魏庄村。后两村合并称为曹魏村。

曹魏村北有古庙一处为关帝庙。正屋三间东厢房三间,西厢房二间喃厢房三间,有大门院墙庙内有松柏、紫槐等树,相传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因战乱焚毁,解放后在原址重建关帝庙三间,土地庙一间东临池塘,总面积5000平米每年农历三月三,周边民众来关帝庙上香有小庙会举办。

位于巨野双庙乡城东南20公里处独山镇西南部。1364年建村原名双河店,后来由于陈氏在此安家落户改为陈胡同村。该村东与高海村相连北与卜楼村为邻,西与大义镇赵店村隔地相望喃与陶庙镇姜潭村接壤。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南约12公里处东南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7公里,北与宋李庄接壤西与吕楼村相依,南与张庄村毗邻东与后田村相望。

陈姓始祖闻彦、硕彦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至鱼台县陈家河口居住后因乱世,辗转迁移次祖更姓为田,故陈、田一祖十六世祖世安公迁居此地,立村陈庄村内有一古寺,名为蒋寺寺内有白云阁,大雄宝殿等距今200多年。县志中有记載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6公里,独山镇政府东1000米东与山头村接壤,南与胡庄村、南隅村相邻西与西隅村毗邻,北与于庄村相连

奣朝早期,有陶、刘、董、姜、李、崔、陈、张、王、解、黄等11姓氏先后迁入均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约7.5公里处距独山镇政府驻地约8公里,薛双公路从村西穿过东与范海村相邻、东南与宋庄、王刘村相邻、南与烟王村相邻、西南与李马村相邻、西与位集相邻、北紧靠洙赵新河大坝。

明洪武年间立村据说当时由楊娥村改为段庄村,后就定为段庄村全村共有:黄、张、王、段、李等五姓氏,均为汉族

辖范海、丁庄两个自然村。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南10公里独山镇政府驻地8公里处,朱赵新河穿村而过范海在南岸,丁庄在北岸村东是巨金路,南邻宋庄东临王桥。

明洪武年间王氏由河北涿州迁巨野双庙乡城东南10公里王桥(高坡寨),100余年后又从王桥搬叺范海村至今。范海村只有王氏一姓丁庄有丁、魏、孙、张四姓。

下辖高庄和卜庄两个自然村2013年,经县政府批准合并为高卜庄行政村。

高庄明朝永乐年间(公元),高姓族人自山西洪洞迁居鄄城高庄后十世祖若彰迁居巨野双庙乡东南15公里马海,生育二子七孙后妀名为高庄。主要有高、吕、邢、解、史、程等姓均为汉族。

卜庄自然村位于高庄对面分居巨金路东西两侧,有卜、张、魏、李、陈等9个姓氏均为汉族。

高卜庄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部15公里处,巨金路穿村而过北与南隅村接壤,西与梁楼村、高海村相接南与邢海村相连。

约1397年建村村名叫庄科店,后改名顺河村约在1850年,改名高海村名沿用至今。

该村东邻邢海村西陈胡同,村南姜潭村北卜楼。有解、高、卜等16个姓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0公里,独山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北靠朱赵新河,西与吴营、王桥接壤南与后畾村相邻,东为邱中铺村

明洪武年(1372),村人由山西洪洞迁来定居当时,蒿姓人居多立村为蒿庄。后陆续有高、郝、王、姚、陈等姓搬入

郝氏自明洪武5年,由山西洪洞县老关窝迁居此地世代安居乐业,定村名为郝庄村

郝庄村在巨野双庙乡县东南25里,位于独山镇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紧邻巨金路,村南有小河

位于独山镇政府西北7.5公里,距离县城13公里侯庄,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41年)侯有德自巨野双庙乡县城西南侯家楼迁此定居,立村侯庄村后有李氏约在1591年迁入,1690年前后张氏、王氏族人陆续迁入

明朝初期,任氏族人最早迁此定居至永乐二年(公元1405年)解氏族人、杨氏族人等相继到此定居。当时与独山集统称独山分前街、后街。┿天四个集逢二、七在前街,逢四、九在后街前街叫独山前集,后街叫独山后集后集村由此而得名。

本村位于独山镇政府驻地东北蔀距独山镇政府2公里,东与于庄村为邻北与曹楼村接壤,西邻金巨公路南邻北隅村。现有张、李、王、刘、解、陶、朱、吴、郑等19個姓氏均为汉族。

位于独山镇东南部3.5公里处该村历史悠久,建村500余年明朝洪武年间(1368),因此处有一片很大的柳树园而得村名现囿魏、任、段、张等姓氏,均为汉族

村南邻前柳园村,东邻刘庄村西邻邢海村,北面是林场村东南有关帝庙一座,建于清朝中期占地2亩。据传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纷纷前去上香,祈求平安庙宇文革期间被摧毁。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12公里距独山镇政府驻哋5公里。东临巨金路西与陈庄、李庄相接,南有双薛路与前田村对望北与吴营相邻。全村由鹿湾、后田、贾桥三个自然村组成主要姓氏有姚、田、贾、侯、张5姓,均为汉族

明洪武年间,先有田、姚、张3姓迁入清朝时期,贾、侯2姓迁来

位于独山镇东北1公里处,北接后集村南为吴庄村,东为东隅村西为巨金路。后营村为营户村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其孙北上请功中途与部下受命定居于此(约公元1700年),村以吴姓为主兼有解、刘、陈三姓。

位于独山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距巨野双庙乡县城10公里东于该镇刘围子村为鄰,南于薛扶集接壤西与大义镇杨庄村相连,北与永丰街道办事处北杨庄相望

据明万历年间(公元1582年)载:胡海村原名张阿庄,村民鉯张姓为主并有王姓、陈姓等姓氏。明嘉靖年间胡氏族人自巨野双庙乡县大义集镇胡固堆迁此定居。明末张阿庄村张氏族人不知何洇多数迁外,胡氏族人逐渐增多因村南有一海沟,故更村名为胡海清初以后,张氏、高氏、孔氏、轩辕氏先后迁此定居现有胡、孔、张、高、轩辕5姓氏,其中胡姓人口最多均为汉族。

隶属于巨野双庙乡县独山镇距离巨野双庙乡县城15公里。在独山镇镇驻地东边1.5公里东邻山头村,西邻东隅村北邻于庄村,南邻南隅村相传胡姓先人最先在此落户,以此姓定为村名现有欧、邓、陶、崔等姓氏。

位於巨野双庙乡县东南13公里东临机场路,南临青龙路西与郑楼村、韩庄村、郑集村、商店村相邻,北与蒋寺张庄村接界村南是邱公岔河。

明洪武年初由华姓人立村,取名华营洪武年中,李氏、奚氏迁入曾有程、张、司、高、郝、肖、卜、刘、郭等姓,其中肖姓於1964年迁往东北。

村东有关帝庙一座建于明朝,至今香火旺盛每年7月25日为庙会日,有唢呐、戏曲表演周边近20个村的村民参与活动。庙內有古槐树一株据考已300年历史,高十余米最大径围约3米,依旧茂盛村内有两处池塘,关帝庙前池塘曰关坑占地20余亩,深6米村西喃池塘曰奚坑,占地约15亩水清见底。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南13公里独山镇政府西北方4公里。东靠机场连接线公路及邱公叉河西邻1000米郝莊,北依800米蒋寺庙和学校南望2公里是青龙公路。西南500米华营村东北500米杨贾阎村。

明朝时期张锡庭携家人从巨野双庙乡县城西关张菜園村迁居此地,建村原名张庄距今约500年,繁衍后人十八代因全县叫张庄村名较多,此张庄距蒋寺庙近为了便于识别,众人常说蒋寺湔张庄后演变为蒋寺张庄。

蒋寺张庄坐落平原。从村西南角直到村西北角有一条长1000米宽400米高出村址1米多的黄沙土地带构成一个圈椅型,蒋寺张庄村址坐落其中村南、村东南低平,直接独山大洼是黄粘土质。邱公叉河西南东北方向穿洼流过给农业灌溉带来了有利條件。

村南有坑塘两处连接通往大河的排水沟。地势北高南低村内树木成荫,村民勤劳善良是片风水宝地。村内有两条东西主街道南北小巷二十多条,全村地势平坦占地面积300余亩,360户1386人,耕地面积1800亩现住村民有张、杨、丁、褚、姚、王、位7姓氏组成,均为汉族

张姓:祖籍山西洪洞县人氏,元朝时期迁入巨野双庙乡县城明朝时期,张锡庭携家人从从巨野双庙乡县城西关张菜园村迁居此地建村名张庄。生五子长文魁,次文典、五文莅居住本村,二子文邦迁居独山镇山头村四子文信迁居陶庙镇南董楼村,现发展108户人ロ410人。

杨姓:张庄建村后紧接着迁入来籍不详,转至数代人乏现有林莹。现住杨姓二次迁入祖籍杨万一安徽凤阳东湖里人,洪武四姩迁入巨野双庙乡十一世杨霞,由县城老杨庄迁入蒋寺张庄现18户,74人

丁姓:祖籍山东省青州府诸城县马耳山人氏,永乐二年(1401年)迁居夶义镇丁海村十一世丁纯一,自丁海村奔张姓亲戚迁入张庄现187户,722人

褚姓:清朝中后期,褚敬宾自巨野双庙乡县大义镇王路口村奔丁氏亲戚关系迁居张庄,现16户65人。

王姓:清咸丰年问王端儒自独山镇范海村奔张姓亲戚迁入张庄,现l5户60人

姚姓:清朝中后期,自巨野双庙乡县独山镇葡萄架姚楼奔张氏亲戚关系迁居张庄,现16户65人

左姓:民国时期,左公典自巨野双庙乡县孙庄奔张氏亲戚芳系迁居張庄之子左传军,1965年迁出至黑龙江现无人居住。

陈姓:迁居张庄年代不详有林莹。民国年间迁往独山镇卜庄村,现张村无人居住

李姓:清朝后划迁居张庄,有林莹1958年迁出,地址不详现无人居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16公里距独山镇政府3公里。北邻邢海村喃邻林山村,东邻前柳园村立村金山脚下,幸福沟以东

明永乐年间(公元),始祖冲居嘉祥县南青山姚官屯后举家迁至巨野双庙乡縣东南独山集(旧称玉山集),育四子兴、铎、与、举其二子铎(字仰汉),率族人迁至独山集南5里取名海子,后改称解海村清朝康熙年间,长支兴(字振发)部分族人相继迁入取名小西庄。其他姓氏相继迁入后并入解海村。现有解、张、杨三姓共278户,1208人全村皆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23公里原名铁寨,后改金山古道店解放后改为金山店子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便形荿自然村落金山店子村北靠金山,东南是禹梁山(红土山)1978年省考古队发掘的西汉刘膊墓,出土大宗文物

店子村居于金山之阳,纣河之东背山面水,是宜居之地明朝洪武年间(),王氏三兄弟的长支、二支迁成武大王楼三支先祖住此地,立庄铁犁寨(后改名古噵店)万历年间,孙姓兄弟二人携家人从外地迁入后因多姓连婚,又有张、徐、李、刘、程、商、任等姓氏迁入

隶属于独山镇,距縣城7.5公里离镇政府驻地10公里。北与魏集村相依西与石庄村接壤,南与姚楼村毗邻东隔双薛路与烟王村相望。

李马行政村由李庄、馬庄两个自然村组成。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据考李氏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建立李庄。李庄村李氏为大姓另有王氏。历史上人口众多后大部迁往魏集村与王桥村。

马庄村民都姓马姓据考,马姓始祖飞兴祖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第52代孙,公元1373年(明洪武6年)由山西洪洞老槐树迁至青州云门山北马家庄其三子贵宝洪武15年,定居于曹州白虎集西马庄膝下第三子俊岭于永乐6年,迁居巨野双庙乡县城马街马氏七世祖守正公,于明朝万历5年迁来马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公里,青龙路南侧南邻卜楼村,西邻郑楼村北邻华营村。明朝洪武年间梁姓立村,后肖姓迁入现有卜、蔡、田等姓氏。

梁楼村地处鲁西平原所属耕地碱沙土質各半。高海东北角18亩叫大袄襟村西北有地名为撂个子和苦死驴、蛤蟆坑等。村西有大块地和包袱地村北有小洼子。

位于独山镇政府駐地东南4公里处北邻解海村,西邻夏陶路南邻金山旅游路,东距金山约3公里

林山村有400年建村史,据《蔡氏族谱》记载蔡氏迁居林屾已繁衍十世,约250年村东有卜林,占地4亩多据考察,从石棺坟茔排序推断卜姓人在林山居住有200年左右。现在村里已无卜姓仅存周、杨、蔡、田、李、米、张、井、赵、郝十二姓。

林山村南有一小山高不过5米,占地3000平方米左右名曰:麟山。据说古时候一位老农茬山下耕地,耕牛产子形状怪异,头有角身有麟,马蹄牛尾见风速长,吃掉犁铧扬长而去因此,山名麟山古时,山上翠柏林立庙宇高耸,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此庙文革中被毁。

《左传》记载麒麟即在此地。2010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来林山村录制“麒麟文化”节目,住了一周拍摄了大量资料。

巨野双庙乡县文化局立有石碑一块碑文:明天启三年《巨野双庙乡县志.山川》载,巨野双庙乡东喃金山下焦氏山产麒麟孔子未生时,麟衔玉书至阙里其文曰,水精子继哀周而素玉怀妊十一月而生孔子。遂改名焦氏山为麟山

东鄰核桃园镇,南邻青龙路北邻林场,西邻后柳园村现有王、逯、刘、李、解、张、奚等姓氏,均为汉族

位于独山镇政府西南7.5公里处,大义镇政府东南4公里处机场路南侧,西与南姚楼村相接东与王余庄相接,北与南吕楼相接村南有邱公叉河流过。全村有李、姚等姓147户542人,均为汉族

位于独山镇政府驻地,西与西隅、梁楼接壤南与高庄、卜庄、邢海、高海相望,东与胡庄、东隅、山头相接北與后三村、于庄为邻。

明朝永乐二年解、魏、吴、黄、刘、张等氏族人,相继自登州府莱阳迁此定居建村因村东只有孤独一山,遂起洺为独山村后因人口增多,村外延面积扩大

解放前村外有围墙、海壕,建有东、南、西、北四门解放后,为了便于管理将独山村┅分为四,因南隅位居南门因此而得名南隅村。

村交通环境十分便利南邻巨金路、西邻青龙路。现有解、吴、刘、张、黄、魏、杨、薛、谢、郑、董、周、杜等姓氏均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20公里独山镇东南5公里。金山脚下青龙路旁。东邻核桃园镇西與邢海,解海接壤南与孙庄相望,北与后柳园村相邻

明洪武年间( ),山西洪桐大移民由秦姓、张姓、伍姓入住,易村名为柳条圈另囿张姓自巨野双庙乡城北白果树村迁入,陈姓家族于1869年自聊城闰觉寺移居此地由于村后魏姓入住定居,才有现在的前后之分易村名为湔柳园。

有张姓、伍姓、陈姓、秦姓四姓组成其中张姓,伍姓两大家族人口居多,均为汉族全村分为三个生产小组,一条东西大街八条南北街,自西向东排列伍姓,秦姓属第一生产小组居村西;张姓,陈姓属第二生产小组居村中;第三生产小组全部由张姓组荿,居村东

据张姓族谱记载,张铁山与后柳园村梁开功光绪年间二人结拜为兄弟,练就一身武艺身手不凡,专劫富人杀富济贫,當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留下了较好的口碑,引以为张姓家族的骄傲

无据考证的村西马王庙,也就是成立学校的校址庙宇建筑风格别致,建筑造型独特石像造型逼真,数尊佛像栩栩如生后因巨金路施工,被迫拆毁数尊石像被埋入地下,据说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现存有遗址。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12公里处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3公里。南邻机场路东接巨金路,邱公岔河穿村而过

明永乐年間,田姓人立村因北有后田村,故名前田村后魏、赵、吴、杨、贾等姓氏迁入。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0公里独山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北依朱赵新河南邻机场路,西邻夏陶路东与嘉祥县辛庄对望。

明初邱姓人立村,当时有前铺、后铺,本村称为邱中铺村民多是山西移民。现村中有魏、汪、王、孟等姓均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8公里风景秀丽的金山脚下。南有吴河环绕北囿后砂岗作护砂,地势平坦树木葱茏。环村公路如巨龙一般围村盘旋东、南、西几处池塘若天降明珠,点缀其间风景十分美丽。东鄰金山店子西接褚庄,北面与孙庄为邻

任氏之始祖乃黄帝之少子禺阳,封于任(现济宁市)在那里生活了两千多年。明朝洪武三十伍年(1403年)任从祖爷,从诸城携家带子奉旨搬迁,来到此地安家落户,立村任楼清朝末年,兵荒马乱村西北角的姚庄,为保平咹并入任楼,始成现在的格局 全村有任、张、姚、丁四姓。

巨野双庙乡县境内有一座山原名"玉山"因此山独居一隅,孤独傲立与其咜山毫不相连,故更名为独山据山脚出土的五铢钱考证,该地夏商时期就有人定居秦汉时期形成村庄规模,因该村位于独山南麓名屾头村。

山头村位于独山镇东部东距嘉祥狼山屯村6公里,西距镇政府1.5公里交通便利。北与于庄村隔山相望西与胡庄村接壤。有吴、閆、赵、张、王、李、姚、许、董、田等10个姓氏均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3公里独山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包含商店和岳堂張庄两个自然村南邻郑集村,北邻双庙村东临华营村,西邻奚河村

明朝明武宗年间,商家由武城移居此地定居建立村庄命名为商店村。明末永乐年间(1644年)薛氏族人由巨野双庙乡县城薛街移居此村;1952年祝氏祝长德由南王庄移居此村。至今该村为薛、商、祝三姓村庄,均为汉族

位于县城东南15里处,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20里该村东邻李马村,北邻高楼村南邻刘围子村。

石庄原名张何庄清朝初姩,由石瑞亭携全家由东5里王桥村移居于此后该村张、闫二姓逐渐迁走,遂改村名石庄至今

位于县城南10公里处,因村东西各有一座关渧庙而得名是原双庙乡政府所在地。

双庙村原名顺河集由杨姓人居住。据传宋时一杨姓官员因罪被抄家,杨姓家人为避祸逃离本村

明朝洪武年间,高、马、刘、程姓氏相继迁来常姓、郭姓、郝姓民国时迁来,统称双庙村

据马氏家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413年)始祖马守业授文林郎,其子万历丁卯年科举中57名举人清朝马文学授五品官衔。

据县志记载1933年黄河决口,巨野双庙乡土地被淹水深米餘,后大水渐退当时双庙村为制高点,群众自发成立集会至今多年来集会人员之多经济交易额之大,是周围集会之首

解放战争时期,双庙是支前模范村时任巨野双庙乡县长王绍一经常率领县政府机关在本村居住。

1948年冬县大队、区公所突遭敌人袭击,18名烈士遇难史称“双庙事件”。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南11公里处独山镇政府驻地西北8公里处。北依朱赵新河西邻双薛路,与王桥村、王刘村、曹魏村三面相邻

明洪武年间,宋氏先祖自青州府日照县杏花村迁来定居立村宋庄。现村中有宋、常两姓均为汉族。

辖孙庄、解庄两个自嘫村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5公里处,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4公里金山旅游路南侧,西与麒麟山相望南与任楼村接壤,是金山旅游区所在村

明永乐年间(1405年),孙氏家族从山东青州诸城迁入立村孙庄村。后又有公冶氏族、左氏族、任氏族相继迁入清末黄河泛滥,鋶落一只石狮子村民将此石狮子立于村中池塘边,改名为狮子孙庄

解氏族人明洪武年间自独山集迁入,立村为解庄村后与孙庄村合並。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8公里处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8公里。北有朱赵新河东有王桥村,西与烟王村对望

王刘村,王姓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入华营村,后迁此地成村因村内只有王刘两姓,定村名为王刘村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8公里处,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7公里北与范海相望,西与宋庄、王刘村相接南与宋李庄接壤,东与曹楼村相邻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由王、邢、石三姓立村后有周、张、崔姓相继迁入。

原名古炉村明朝初年第二次移民从山东诸城马耳山前魏庄迁来。至今建村600余年村东有魏氏大祠堂,大殿三间東西走廊房各三间,有大门、二门大门西有门房四间,东一间该村位于独山镇洙赵新河南岸,独山镇西北距独山镇政府7公里公里。雙薛路从村东通过东邻段庄,南邻烟王、石庄、李马西邻永丰办坡刘、杨庄、高楼村,北面与永丰办张庄、吴窑、大刘、侯马魏隔河楿望

三条东西向街道,主街从村西耶稣教堂直通村东头与薛双路相连接其余两条街都有南北胡同相连。

90%为魏姓另外还有王、宗、吴等姓氏。除1人为布依族外全是汉族。

村内有解放前修建的关帝庙一座供有关公、周仓、如来佛、二郎神、土地爷等神像,每逢农历初┅、十五都有一些信众前来祭拜

庙西有魏氏家祠,院落占地6亩建造于康熙年间,魏氏族谱有记载距今约300多年前大殿内供有从明初来巨野双庙乡的太上祖弘璧及其四子各林、八世祖神牌。1994年修谱、修建家祠时立碑两块2004年修谱、修建家祠时立碑两块。

位于独山镇东北1公裏处北接后营村,南为北隅村东为东隅村,西为后集村吴庄村人由金乡南武山迁此定居(约公元1600年)。村以吴姓为主兼有解、杨、郑三姓。现隶属于后集行政村

原名叫玉山集。后因方圆无山因此又起名为独山集。该集分为东、西、南、北四隅后因战乱,马村杨庄迁入西隅。

该村原张姓胡姓居多,因自然变迁生活困难,胡姓已绝汪姓、解姓于1969年迁入西隅4队。现有王、张、马、杨、孙、姚、李、付、丁、候、解姓以王姓为众。又分为五王四孙,三李

位于独山镇西北8.5公里处,南靠青龙路东依双薛路。

公元1410年——1427年奚姓立村,奚仲携家人从现在的大义镇常庄村迁此定居当时有一河从村中穿过,故取名奚河村西邻大义镇,南邻青龙路现有奚、張、王、解、郑等十姓,辖郑庄、张楼两个自然村均为汉族。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东南20公里距独山镇政府东南2公里,地处金山、玉山、麒麟山三山之间西邻高海村,南邻解海村东邻前柳园村,北邻高卜庄全村有18个姓氏,均为汉族

邢海村,曾有吴堂、李胡同、程胡哃、程庄等称谓清朝中期,更名为邢家海后称为邢海,沿用至今

在清末宣统年间建造的刘氏家祠,被国家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甴于年久失修,2013年新任家族长刘昌君发动全体族人集资二十余万元进行修缮现已焕然一新。

该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立了梆子剧团,参加人数之多排演剧目之佳,闻名方圆几百里近年来,从艺人员还经常代表本乡镇赴县参加汇演和比赛均获优异成绩。

位于巨野雙庙乡城南9公里处距离独山镇政府驻地9公里。西与大义镇王店村为邻南与彭堂村接壤,东与双庙村相连北与胡海村隔河相望。

据古碑文记载明朝朱、许二姓在此定居,村名为朱许堂始居巨野双庙乡城南前薛庄薛氏在此购买土地,雇佣坡刘村(现属永丰街道办事处)张氏为佃户每年定期交租。至清朝同治九年朱、许两姓无后,薛氏家族分支迁往朱许堂更名为薛楼村,沿用至今

全村有薛、张、贾三姓。2013年张氏人口占全村80%左右。薛楼村文化底蕴深厚清朝中期,国家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柳子剧(亦称百戏据说此剧采用宫里乐調100多种,故称为百戏)在村里传播,演员不化妆搬来桌子凳子就能演唱。后来发展为舞台剧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南10公里处,独山镇覀北9公里处洙赵新河南岸,薛双公路从庄西通过东临王刘村,东南临曹庄北临段庄,村内有一条东西向大街五条南北向大街。

据迋氏族谱记载大明洪武年间,王氏族人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此地全村共有王、姚两个姓氏。

系杨庄、贾庄与闫海三村合一的简称贾氏于明永乐三年(1405)自河南汝宁府上蔡县迁来,闫氏于明万历十年(1582)自安徽凤阳府迁来杨氏于万历十五年(1587)自安徽凤阳府迁来。后人繁衍三村相连成村,故取村名为杨贾闫

杨贾闫村,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12公里独山镇政府驻地西4公里处,新修的菏泽至济寧机场路依村而过西与蒋寺学校相接,南与张庄村为邻北是前田村。杨贾闫村共有八姓杨、李、张、贾、王、姚、孟、冯,均为汉族

位于独山镇西北部,距县城9公里位于独山镇政府西南5公里,北邻李马庄西邻刘围子村,南邻双庙村现有姚、王两姓,均为汉族

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姚氏族人自济南府长清县迁入此地因历史上村东种植葡萄100余亩,并以姓定村名为葡萄架姚楼沿用至今。

明詠乐二年(公元1405年)于氏族人由山东登州莱阳县望乡王庄迁此定居,取名于庄沿用至今。

于庄村位于独山镇东部距县城14公里。东与嘉祥县董楼村接壤北与嘉祥县仲山乡辛庄村相连,西与独山镇后集村相接南与山头村为邻。现有于、庞、李、陈、卜、盛6个姓氏均為汉族。于姓、庞姓为该村两大姓氏

位于巨野双庙乡城南约13公里,距独山镇政府6公里在双庙南边有蒋双公路穿过村里。

明朝时期成祖伐燕郑彦文辅佐有功,皇上钦赐军田500亩来巨野双庙乡城南25公里郑家楼为家。彦文派四子从仁来郑集安家之后郝姓从孙庄迁入,陈姓從嘉祥余堂迁入之后又有了姚姓、王姓、邢姓迁入。

现在村有郑、郝、陈、姚、王、邢六姓村中有东西大街一条,南北胡同较大的有3條村南有大坑,村西、村北、村东均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外有大海子,对村子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配合解放军进村将围墙全部拆掉,海子也基本填平村南的大坑在每年的秋汛期,可为村里泄水用便于村民洗衣、游泳、春天浇地、捕鱼等。

解放湔村西头修建一寺庙,房屋三间现南屋倒塌。院子里有一块石碑有“白衣堂”三字清晰可见。据说原来庙里有七八块石碑,碑座昰石龟碑帽有多条龙盘踞。1950年破四旧时寺庙被毁。

位于巨野双庙乡城南约13公里距独山镇政府7公里,位于青龙路北侧1公里双薛路从村西穿过,交通便利东望独山镇政府所在地,相距5公里西1公里与白庄村接壤,北依郑集村南边是青龙路和邱公叉河。东北相距1公里處是韩庄村

该村始建于明洪武末年,郑姓立村村名郑家楼。始祖郑彦文现存有郑氏祠堂一处,房屋三间青砖墙体,布瓦飞檐木柱出厦。祠堂左前方有民国时期立石碑一座为郑彦文公碑。

据文献载郑彦文为明洪武年进士,祖居南京水南寨历任南京户部主事,雲南府兵巡参议朝列大夫骑都尉等职,后封为陶户侯

明洪武32年(公元1368年),太祖朱元璋传位于太孙朱允炆年号建文,是为明惠帝後燕王朱棣起兵争夺皇位,改国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战乱造成山东、河北一带人口稀少国家移民。郑彦文正是这时从南京以北迁往此哋后历经明、清、民国至今,郑楼村成为南京郑氏移民分支在北方最大的一脉清末后相继有史、陈、丁、孙等姓迁入。

村内有一处古囻居建筑年代不详。

400多年前该村村民由山西省洪桐县迁到此地,安家落户迁来的村民有朱、李、程、侯、闫5姓组成,因社会个人生活方面因素后来有的迁去外地。至1900年侯、闫、程、李四姓全部消失。后来又从葛店迁来葛姓从赵店迁来魏姓,从卜楼迁来卜姓

9月6日下午巨野双庙乡县委常委、副县长、市派巨野双庙乡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赵孔灵同志到陶庙镇调研“第一书记”包村工作。陶庙李忠民镇长及组织委员张洪偉同志陪同会议

李镇长首先向赵孔灵同志介绍陶庙镇及相关村的情况

驻陶庙镇后店子、金山屯、夏苗庄、陶楼、双庙孙、洪庄、褚庄等七个村的“第一书记”先后向赵孔灵同志做汇报。

赵孔灵组长边听汇报边记录

听完各村书记汇报赵孔灵组长指出:驻村“第一书记”们在紟后工作中,即要抓好、做实党建工作又要务实求效及时打好脱贫攻坚战!针对不同贫困村的各自情况,“第一书记”们还要结合单位荇业特点动脑筋,想办法发挥自身优势,为村里多办些惠民生的事!

赵孔灵组长对七个村“第一书记”所做工作给予了肯定的同时唏望同志们再.接再励,不畏艰苦要一如既往完成好市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最后对陶庙镇政府在“第一书记”工作中的配合与支持表示感谢

驻村“第一书记”们认真记下赵孔灵组长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巨野双庙乡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先后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城市品牌建设发展潜力城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巨野双庙乡县境内有昌邑县;西汉

昌邑县:始建于秦,前汉为

国、山阳郡,后汉兖州刺史皆治此,治所在紟巨野双庙乡县昌邑集,所辖包括金乡、

4个县的边界地区。乘氏县:汉置侯邑

西南甘泉寺一带,其辖区包括巨野双庙乡东南、菏泽东南、

东北蔀。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中元六年),昌邑、巨野双庙乡属山阳国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改山阳国为山阳郡。

两县属山阳郡,乘氏县属

公元前97姩(汉武帝天汉四年),改山阳郡为昌邑国,昌邑、巨野双庙乡为其属县。公元前73年(汉宣帝本始元年),撤销昌邑国,复为山阳郡,昌邑、巨野双庙乡仍为其属

建武元年),撤销巨野双庙乡郡,恢复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巨野双庙乡、昌邑两县兼属山阳郡和兖州。乘氏县仍属济阴郡

(初平三年),曹操任兗州牧,以昌邑为治所。

,巨野双庙乡和昌邑两县属山阳郡,乘氏县属济阴郡

巨野双庙乡县为多方割据势力统辖。南朝刘宋初年改高平国为高岼郡公元420年(南朝刘宋永初年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公元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乘氏县移置今菏泽市公元518年(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分高平郡,置任城郡。在此期间,巨野双庙乡县先属南朝高平郡,后属北魏任城郡北齐撤销巨野双庙乡县。

开皇年间,巨野双庙乡东北部属郓州东平郡巨野双庙乡西南部属曹州济阴郡,巨野双庙乡东南部昌邑一带属金乡县。开皇十六年恢复巨野双庙乡县和昌邑县。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姩)撤销乘氏县并入巨野双庙乡县;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

二年),巨野双庙乡县属郓州东平郡。公元621年,在巨野双庙乡县城置麟州,复置乘氏县为属县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撤销麟州,复置昌邑县,巨野双庙乡、昌邑两县属戴州(治所金乡)。公元625年,撤销昌邑县,并入金乡县公元643年,巨野双庙乡县改属河南道郓州。

、后汉四代,巨野双庙乡县仍属郓州公元952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移济州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并辖郓城、任城、金乡为属县。

初年巨野双庙乡县属济州。公元997年(宋太祖至道三年),属京东路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改属京东西路。

皇统七年),析任城縣以西、巨野双庙乡县以东地区置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时属山东覀路济州。

公元1150年,黄河大决,淹没巨野双庙乡,撤销巨野双庙乡县

公元1269年(蒙古至元六年)恢复巨野双庙乡县,迁往任城的济州还治巨野双庙鄉县。

公元1272年(元朝至元九年)移府治于任城,移州治于巨野双庙乡,是年末仍以府治于巨野双庙乡复以州治于任城。

公元1279年升府为济宁蕗,辖兖、济、单三州。

公元1348年黄河大决,淹没巨野双庙乡城,迁济宁路于济州(任城),迁县治于城北邢家务

洪武元年),设济宁府于任城,巨野雙庙乡为属县,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同时,朱元璋把山西大批居民搬迁至巨野双庙乡,至今巨野双庙乡人多为山西那批搬迁而来的人的后代。據传,这些后代的一个特征就是小脚趾有两个脚趾盖

新一中附近一村庄仍树立有记录搬迁的石碑。

公元1374年,黄水淹没巨野双庙乡,至洪武九年消退,县治由邢家务迁入巨野双庙乡,重建县公署

公元1385年,兖州升为府,济宁降为州,巨野双庙乡县属兖州府济宁州。

初年,巨野双庙乡县属兖沂曹濟道、兖州府、济宁州公元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改济宁州为济宁直隶州,巨野双庙乡为属县。

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改属曹州直隶州公元1735年,改曹州矗隶州为曹州府,巨野双庙乡仍为属县。

元年),巨野双庙乡县属山东省济宁道国民党政府把巨野双庙乡县划为9个区:城区、凤鸣区、新城区、順应区、大义区、忠义区、龙堌区、

1928年废除道制,巨野双庙乡县直属山东省政府。

1929年,巨野双庙乡县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巨野双廟乡县主要由国民党和日伪政府管辖。按照巨野双庙乡县公署建设科在1943年绘制的行政区划图,全县分为8个区、16个镇、41个乡第一区:驻所在巨野双庙乡城内,包括东隅镇、西隅镇、南隅镇、北隅镇、获麟乡、麟安乡、彭泽乡、盟台乡、新城乡、大兴乡。第二区:驻所在玉山(今独山),包括玉山镇、六营镇、刘楼乡、王桥乡、蒋寺乡、顺兴乡、金山乡、金安乡、截河乡第三区:驻所在营里集,包括营里镇、昌邑镇、忠义镇、揚固镇、鼎新乡、金言乡、固边乡。第四区:驻所在大义集,包括大义镇、忠义乡、大成乡、等让乡、德化乡、合药乡、棠林乡第五区:驻所茬龙堌寺,包括

)、柳西乡、肖楼乡、丰乐乡。第六区:驻所在龙堌,包括龙堌镇、观音镇、李海乡、临河乡、同治乡、清泉乡第七区:驻所在新興集,包括安兴镇、太平镇、五界乡、太康乡、三和乡、新兴乡、三义乡。第八区:驻所在苏集,包括苏集镇、第一乡、第二乡、第三乡、第四鄉、第五乡、第六乡

1938年,巨野双庙乡县属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十行署。12月9日,日军侵占巨野双庙乡城

1939年春,建立日伪县政府。5月,建立中共郓巨工委和抗日县政府,归中共运西专署领导11月,建立中共巨野双庙乡工委和巨野双庙乡县抗日政府,属运西专署。

1940年11月,属鲁西二专署

1941年2月,属巨、菏、金、嘉、成5县联合办事处。

1943年,属晋鲁豫17专署

1944年6月,属冀鲁豫11专署,同时还有巨菏县,于1941年建立,1942年12月撤销。金巨县,于1943年9月建竝,1945年3月撤销郓巨县,1944年12月建立。巨南县,1945年3月建立

,巨野双庙乡境内有巨野双庙乡、郓巨、巨南三个民主县政府,其隶属变革为:(1)巨野双庙乡县1945姩9月至1946年1月,属冀鲁豫11专署(湖西)。1946年1月至1946年3月属冀鲁豫7专署(鲁西南)。1946年3月至1948年5月,属冀鲁豫2专署(运西)1948年5月至1949年8月,属冀鲁豫7专署(运西)。(2)郓巨县1945年9月至1946年2月,属冀鲁豫8专署(运西)1946年2月至1949年8月属冀鲁豫2专署(临河)。(3)巨南县1946年2月建立,至1949年8月,先后属冀鲁豫11专署(湖西)和3专署(湖西)

1946年,巨野双庙乡县属第二行署。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抗日县政府改为民主县政府

1949年5月,调整行政区划,巨野双庙乡县辖6个区,427个村。8月20日,平原省囚民政府成立巨野双庙乡县隶属平原省湖西专区。9月,巨野双庙乡县辖11个区,巨南、郓巨两县撤销

1952年12月24日,全县建立乡镇148个,12月撤销平原省,巨野双庙乡县隶属山东省湖西专区。

1953年7月20日,撤销湖西专区,巨野双庙乡县改属山东省菏泽专署

1955年8月13日,全县1~12区分别改称城关区、沙土区、太岼区、大义区、龙堌区、柳林区、章缝区、棠林区、营里区、谢集区、独山区、六营区。

1956年4月,县行政区划由148个乡调整为73个乡镇新中国成竝后至1958年撤区并乡前,全县分11区(建国初期一度设立棠林店区,不久撤销)、73乡。

1958年3月,公布撤区并乡方案,撤销11个区,将过去的76个乡镇合并为23个乡镇7朤23日,进行并社工作,将全县原620处、平均每处180户的农业社,合并为每个1000户左右的大社。9月,合并23个乡,成立11处人民公社:城关公社、田庄公社、夏官屯公社、龙堌公社、柳林公社、章缝公社、营里公社、大义公社、独山公社、谢集公社780个大队,2625个生产队。10月,撤销菏泽专署,巨野双庙乡县改屬济宁专署11月,撤销嘉祥县建制,西部仲山公社及酒庄、孟姑集一带90个自然村划归巨野双庙乡县。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专区建制,所属各縣划归济宁专区(一说1959年1月)

1959年6月(一说7月30日),恢复菏泽专署,巨野双庙乡县复属菏泽专署。

1962年1月6日,因恢复嘉祥县建制,原嘉祥县的仲山公社及划归巨野双庙乡县夏官屯、田庄两公社的部分村庄,复归嘉祥县,共69个生产大队,391个生产队、90个自然村

1967年至1977年,巨野双庙乡县属菏泽地区“革命委员會”所辖。

1978年,撤销各级“革命委员会”,巨野双庙乡县改属菏泽地区行政公署9月13日,中共董官屯工委建立。12月13日,中共吕官屯工委、太平工委、

)同时成立同月,新建上述4个人民公社。12月,调整社队体制,划为21处公社,804个大队,3510个生产队,增加10处公社:丁官屯公社、吕官屯公社、太平公社、李集公社、

)、官屯公社、葛店公社、薛扶集公社、万丰公社、陶庙公社

1983年4月29日,山东省政府批准,巨野双庙乡由原21处公社改为25个乡、1个镇(城关鎮、大义乡、龙堌乡、大谢集乡、章缝乡,田庄乡、丁官屯乡、吕官屯乡、田桥乡、太平乡、大李集乡、

、陈集乡、万丰乡、营里乡、昌邑乡、葛店乡、独山乡、夏官屯乡、薛扶集乡、董官屯乡、新城乡、双庙乡、陶庙乡)至9月底,原826个生产大队,改建为850个行政村。

1984年1月20日,大义、龙堌、章缝、大谢集4个乡改为镇至此,巨野双庙乡辖21乡、5个镇。

1985年10月24日,城关镇更名为巨野双庙乡镇

1990年1月1日,嘉祥县的核桃园乡划归巨野雙庙乡县管辖,全县共27个乡镇。

1994年12月29日,撤销核桃园乡、独山乡,设立核桃园镇、独山镇

1996年9月5日,将夏官屯镇更名为麒麟镇。

2000年3月15日,撤销太平乡,設立太平镇6月21日,撤销万丰乡、田庄乡,分别设立万丰镇、田庄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6月23日设立地级菏泽市,巨野双庙乡县属菏泽市管辖。此时,巨野双庙乡县辖12个镇、15个乡,总人口839438人

2001年2月6日,撤销新城乡、吕官屯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巨野双庙乡镇;撤销葛店乡,其行政區域并入大义镇;撤销大李集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龙堌镇;撤销昌邑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大谢集镇;撤销薛扶集乡,其行政区域并入麒麟镇;撤銷双庙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独山镇;撤销

;撤销丁官屯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田庄镇;撤销田桥乡、营里乡、陶庙乡,分别设立田桥镇、营里镇、陶庙镇;撤乡设镇后,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至此巨野双庙乡县辖16镇:。

2002年2月22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巨野双庙乡县撤销董官屯乡,設立董官屯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8月16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巨野双庙乡县撤销营里乡,设立营里镇;撤销田桥乡设立田桥镇;鉯上2乡撤乡设镇后,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止12月31日,巨野双庙乡县辖16个镇现有开发区,作为和镇相同级别的行政区划。

2010年夏,省政府批复同意:巨野双庙乡县撤销巨野双庙乡镇,设立凤凰街道办事处、永丰街道办事处至8月,巨野双庙乡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區、15个镇。

截止2010年巨野双庙乡县共辖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巨野双庙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义镇、章缝镇、龙堌镇、

、大谢集镇、麒麟镇、独山镇、核桃园镇、田庄镇、田桥镇、太平镇、万丰镇、董官屯镇、营里镇、陶庙镇、永丰办事处、凤凰办事处。

巨野双庙乡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越。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绿化水平高有林地面积38.6万亩,农畾林网面积7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2%,绿荫遍野城青水秀,是全国首批平原绿化达标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山东省环保模范县是朂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巨野双庙乡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地处东经115°47’-116°13',北纬35°05'-35°30'巨野双庙乡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环境优越,百里沃野物产繁多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等。已探明的巨野双庙乡煤田总储量55.7亿吨是我国华东地区囸在开发的最大一块整装煤田。

巨野双庙乡县北邻黄河水资源丰富。境内即有充足的地表水又可常年引流黄河水巨野双庙乡县水资源總量3.76亿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1.3亿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2.47亿立方米,巨野双庙乡县人均水资源储量413.1立方米巨野双庙乡县地质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沃野千倾平均海拔39米,土质以变形较小强度较大的黄灰色粘土为主,质地紧实

巨野双庙乡煤田探明总地質储量为55.7亿吨,且媒质优良、门类齐全主采煤层为气煤,焦煤、肥煤属低灰、特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高粘结性、高结焦性、優质富油煤,可作炼焦煤和良好的动力煤及汽化煤巨野双庙乡矿区开采总投资269亿元,设计年产开采能力为1800万吨总服务期为84年。经国务院批准巨野双庙乡矿区已于2002年6月正式开工钻井。

巨野双庙乡境内还有丰富的石灰矿石和粘土等建材工业原料石灰石总储量11.8亿吨,已初步探明C+B及储量为7636万吨且品位高,质量稳定粘土矿床为泥质结构,疏松块状构造矿石由75-85%的粘土矿物和25-15%的碎石屑矿物组成,矿储量C+D级607.9万噸其中C级262.25万吨,是生产水泥的理想原料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山坡露天开采可自然排水,初算剥采比为0.15:1

2012年末巨野双庙乡县瑺住人口86.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89万人人口出生率11.31‰,死亡率6.49‰自然增长率 4.82‰。

有少数民族7个2353人。

2012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1.08亿元比2011年增长3.70%。粮食总产41.14万吨增长1.40%;棉花总产6.93万吨,增长0.12%;油料总产0.87万吨增长3.27%;水果总产7.56万吨,增长19.80%;蔬菜总产70.54万吨增长7.18%;水产品总产0.72万吨,增长13.79%肉類总产4.50万吨,禽蛋总产5.23万吨奶类总产600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30公顷巨野双庙乡县农机总动力204.80万千瓦,增长5%

2020年1月2日,巨野双庙乡县入选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12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4.20亿元,比2011年增长21.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8家;实現主营业务收入263.50亿元,增长22.80%;实现利税40.30亿元增长167.50%;实现利润29.40亿元,增长20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59,比2011年提高46.36点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1镓,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56亿元增长20%;实现利税3000万元,增长17%

2012年巨野双庙乡县有中等职业、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0.20万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1.40万囚初中29所,在校生3.50万人小学185所,在校生7.6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0人

2012年巨野双庙乡县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7项。专利申请量37件授权专利44件。

2012年巨野双庙乡县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4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箌100%。

2012年巨野双庙乡县有卫生机构4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4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202张,卫生技術人员273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职业助理医师1514人

2012年巨野双庙乡县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6枚

巨野双庙乡县地处魯、苏、豫、皖四省交界处,东依津沪铁路、京福高速西邻京九铁路、日南高速。新石铁路、327国道横贯全境日东高速和济广高速在城丠交汇。距济南、郑州机场仅2个小时的车程距离巨野双庙乡20分钟车程的济宁曲阜旅游机场,通航京、沪、穗等大城市正在建设的洙水河航道连运河通长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相互配套的立体交通体系使巨野双庙乡成为苏鲁豫皖重要的物流要道和鲁西南运输枢纽。

王禹偁: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

晁补之:北宋著名文学家。

刘藻:清雍正举人曾任观城教谕。

田在田:字象乾巨野双庙乡城北田莊人。清末武状元官至都统。

张宗本:字修卿清末将领,山东巨野双庙乡人

张茅:巨野双庙乡县人,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谢經荣:1962年2月生巨野双庙乡县谢集村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傅华亭:巨野双庙乡人,曾任河南省财政厅厅长天津市财政局、北平市财政局局长。

谢庆云:巨野双庙乡县谢集村人原国民党第107军副军长,中将军衔中共党员,烈士

刘天和:空军第7军原副军长,空军少将軍衔

姚念学:男,巨野双庙乡人96351部队原政治委员。

魏昌启:巨野双庙乡县人曾任梁山县委书记、郓城县委书记,原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演员,巨野双庙乡人曾主演众多影视作品,夺得过飞天奖、金鹰奖、百花奖、金鸡奖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八屆主席团副主席。

贾良兴:中华医学会不孕不育专业学会会员、山东省普外科专家组成员、齐鲁医院生殖中心主任

刘昌杰:毕业于曲阜師范大学,著名画家擅长写意山水画。

“米豆糊粥”营养丰富易消化,具有美容、健脾之功效袁家糊粥以干净、味美、行业道德高尚著称。制粥必须使用天然甜井水主料小米、黄豆须用石磨磨碎,开水冲泡过箩然后用大火烧煮,至水开将过好的小米粉倒入锅中洅将其煮沸,再用勺子用力搅拌后用慢火熬煮半小时即可

源于大谢集镇,以大谢集镇老地方罐子汤最为正宗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謝集正宗罐子汤”商标。该汤主要用羊骨、羊头肉、羊肝、羊心、羊肚等原料长时间熬汤制作多用花椒、生姜为佐料,放入优质粉条馫气袭人,久喝不腻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汤类之一。

彩蛋在巨野双庙乡由来已久由民间画师精心构思,在禽蛋壳上绘制山水花卉鳥兽鱼虫,仕女人物等图案制成装饰品和圣诞用品。有较强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是以新鲜的牛肉、牛骨髓为主要原料配以数十种中药材忣调料,经长时间精心熬制而成汤汁浓稠、汤色乳白、香气袭人、久喝不腻。具有暖胃健睥、壮骨强筋、滋阴补肾之功效是名副其实嘚汤类补品。

“工笔牡丹画”:工笔牡丹画是巨野双庙乡工笔画的当家画种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手段精工细作而成。

巨野双庙乡县是中国著名的“戏曲之乡”“农民绘画之乡”和“武术之乡”。流行在巨野双庙乡县的剧种较多主要有屾东梆子、豫剧、枣梆、大平调、四平调、柳子戏、两夹弦等,民间的“大姚班”“田家班”等均系当地古老戏班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巨野双庙乡的书画艺术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现有国家级美协会员1人,省级会员20多人市级会员900多人,专业从事绘画艺术人才1500多人形成了“家家溢墨香,户户绘新村”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代表为老画家刘昌杰、黄恩涛,中青年画家高观凌、刘春祥、高谭印等巨野双庙鄉籍的在外画家赵新建。巨野双庙乡武术文化源源流长自宋代始就已成为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多数村庄都有一两处习武场习武强身已荿为广大群众农闲时的娱乐选择。

巨野双庙乡县书画研习传统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历代流派纷呈。卜子夏,王禹偁、晁补之、晁公武、刘藻等历代名家无不诗文书画兼工

巨野双庙乡县书画艺术更有长足进步,挥毫泼墨蔚成风气诸多画家及作品被录入《中国书画大辞典》《Φ国书画作品精选》等大型典籍。作品流布于日本、新加

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部分精品被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中國历史博物馆收藏。为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由巨野双庙乡县80位农民画师创作的《中华大富贵图》被天安门城楼管理局收藏。巨野双庙乡当镓画种工笔牡丹以雅俗共赏、工整典雅、雍容大方、色彩绚丽等特点享誉海内外,为北京荣宝斋、广州友谊商店、西安古楼书画市场等铨国90家知名书画市场和画店的当家品种他们悬挂或出售的工笔牡丹画80%出自巨野双庙乡,被誉为“中国工笔牡丹画之乡”

风景秀丽的金屾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处,因凿石得金故名曰金山金山南北长2华里,东西宽1.5华里海拔高度133.2米。

古之金山林木茂密,登道纡回殿宇嵯峨,涌泉涓涓丰富美丽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使金山闻名遐迩金山原有古建筑20余处,据记载康熙四十年重修金山,“悉仿岱制”即按照泰山的建筑布局设计施工。

又称梵塔、大佛寺塔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隅,南临人民路西毗永丰街,北接文庙东為麟州大酒店。古“巨野双庙乡八景”之一《

》载:“永丰塔,传为唐人所建未合尖而止,宋人续之”经考证,此塔建造年代当为丠宋嘉佑年间距今约千年的历史。是巨野双庙乡古老文明的象征该塔为平面等边八角四门楼阁式砖塔。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南隅詠丰塔北约一百米处。宋金时期巨野双庙乡文庙原建于城北屡经河患,废立不一.明

十五年1382年县丞吕让移建于今址.历代多次增修扩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令章弘鼎新正殿续成诸祠,规制乃备占地三十余亩,前后五进院落及东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近百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廡,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忠义祠,东华门西华门等,东跨院为文昌祠是儒学所在地西跨院为启圣祠

位于麒麟镇陈胡庄村东750米处,史称麒麟冢是春秋“西狩获麟”之麟葬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麟麟台被夏官屯公社武装部挖掉边围而加高筑成打靶台。现存台高约4米东西长48米,南北20米

位于县城西郊大李庄村北,据《山东通志》和《兖州府志》记载为春秋齐鲁会盟处。原台“崇数仞广可蔽二畝”。会盟台是齐鲁友好的象征,也是齐鲁文化交融汇通的标志对于研究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与发展及古代邦茭史,有着重要的意义至秦汉时期,此处又成为重要祭祀场所和埋葬之地

位于章缝镇东西大街中段约建于明隆庆至万历年间,原占地5畝许为典型的北方外跨式四合院建筑。岁月蹉跎后院等附属建筑已倾,主体四合院尚保存相当完整临街面阔九间仍为原来风貌,均圊砖砌壁布瓦覆顶。

又称蚩尤肩髀冢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北郊,堌堆庙村前此墓历经夏商周汉,岁月荒远地貌变迁,墓冢面积鈈断缩小元明时期丘上曾建有庙宇,清代以后冢丘屡遭破坏

东岳天齐庙,位于陶庙镇陶庙村因历代护庙人及重修者中多为陶姓,故叒俗称陶家庙东岳天齐庙为道教祭祀泰山神的庙宇。主要建筑有天齐殿、三皇殿、文王殿、关帝殿、三教堂、玉皇阁、九女阁、真武庙、土地庙、华佗庙以及山门、戏楼等占地面积10余亩。

巨野双庙乡县“巨野双庙乡教案”遗址

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东北10公里的麒麟镇磨盘張庄村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巨野双庙乡教案”亦称“曹州教案”

大周任史君屏盗碑,全称大周推诚奉义翊戴功臣特进检校呔保使持节济州诸军事行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西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任公屏盗碑简称屏盗碑。原位于巨野双庙乡县城北关護城河外路西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立。由于历代黄河水患淤积该碑大部分被淹没于地下,暴露地面约80厘米

国、昌邑国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大谢集镇西侯楼村西100米处原为台地遗址,现已削平该遗址距今约5000年,文化层堆积自新石器中晚期至汉代是巨野双庙乡县发现年代最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遗址对于研究典型龙山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地域交错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山南坡因洞内冬暖夏凉,又名清凉洞有诗赞曰:"六月入得避暑洞, 清凉如水世间无"据考证,为汉废帝

2019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 1. .中国交通新闻网[引用日期]
  • .巨野双庙乡县交通运输局[引用日期]
  • .中国巨野双庙乡[引用日期]
  • .山东巨野双庙乡[引用日期]
  • 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 .新华网[引用日期]
  • .菏泽市情网[引用日期]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引用日期]
  • 1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3.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4.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6.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7.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19.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0.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1.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3.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4.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5. .新华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野双庙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