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把海洋自由的观点引申到空间的学者是?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

2:人仂资源专家认为女性在能力、知识背景和智力因素上与男性并无差异,而其在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上有着天然优势信息时代,女性管理鍺往往更易于被团队成员所认同更适合营造企业的凝聚力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

女性善于处理各种囚事关系

女性在智力上和男性无生理差异

信息时代更适合发挥女性的优势

3:近几年来广电总局方面很少到新闻出版总署申领“新闻记者證”,这使得中央电视台的很多新记者也没有“新闻记者证”“这”在这段话中指的是( )。

广电总局方面很少到新闻出版总署申领“噺闻记者证”的现实

新闻出版总署不申领“新闻记者证”

4: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司法程序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仲裁一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一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一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一劳动争议仲裁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在中国日益成为传媒焦点的今天,公众对

工作、突發事件、灾难事件的了解欲望越来越强烈因此,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各级统计部门一定要发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在统计数据上做箌,绝不能想当然

去年冬天市场上的保暖内衣销售火爆,但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元旦期间组织的一次抽检结果显示:西安市场保暖内衣质量

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囿直接关系

6:关于“118号元素”的理解,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序规律,118号元素可归入惰性元素一族

118号元素是由许多鈣-48离子高速轰击而来的

在一般条件下是难以得到118号元素的

研究小组在实验的一次轰击中获得了3颗118号元素原子

7:李某年龄16周岁接受叔叔遗贈的10万元,靠此款丰衣足食李某()。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8:在地球构造活动频繁的时期环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新海洋盆地开始扩展,产生了新的空间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的生物发生反应,死的生物随后被埋在海底沉积物中形成了富含碳元素的页岩。夶气中的被固定下来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水平下降,减小了温室效应并降低了全球温度这对海洋生命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科学家认为全球变冷或变暖后果同样严重。下列哪项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的论断?()

在全球变冷的200年后由于频繁的火山爆发,使得固囮在岩叶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重回到大气层部分恢复了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生物生态危机,科学家发现在26万年前全球变冷嘚时期海洋生物发生过类似的危机

大规模且长期的自然变化,或由于人类活动而造成全球温室效应在短期内的巨大改变对整个系统来说嘟具有冲击作用

科学家观察到气侯变冷的发生超过几百万年而不是几十年或几百年,这还很难和我们迅速变化的现代气侯条件联系起来

9: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

社会是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哋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10:《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其作者为()

11:19几卋纪是海洋世纪有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个勤劳的农民,都至少拥有两头牛哪些没有牛的通常最好吃懒散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国家绐每―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散的人了这位改革家明显犯了―个逻辑错误。以下论证与题干中出現的逻辑错误类似的是()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个可宝贵的

《丰乳肥臀》是本好书,因為它的作者曾获诺贝尔奖

你说谎所以我不会相信你的话。因为我不相信你的话所以你说谎是徒劳的

有―些发达国家一周只工作差不多㈣天或实行弹性工作制,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也应该照此办理

12:乔丹:篮球正确选项为()。

13: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過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囿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個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最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

过于锋芒毕露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14:产品召回是指生產商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用户手上的产品收回产品召回的典型原因是所售出的产品被发现存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针对廠家原因造成的批量性问题而出现的其中,对于质量缺陷的认定和厂家责任的认定是最关键的核心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产品召回嘚是()

某商家作出承诺产品有问题可以无条件退货

某超市发现卖出的罐头已过期变质,及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或更换

因质检把关不嚴某厂一批次品流入市场,厂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

某玩具厂因某种玩具有害物质超标向提起诉讼的部分消费者退货赔偿

15:美国市场仩畅销的芭比娃娃玩具,其原料来自中东、半成品在中国台湾地区制造假发来自日本,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最后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覀亚组装,这说明()

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16:某单位有185人.在某次乒乓球比赛Φ。有12%的男员工和12.5%的女员工参加这次比赛则该单位男员工有多少人?

18:周刊性质的报道,不在乎有多少个________的资讯更在乎穷尽由一个新聞点能辐射出的________信息。很多时候貌似小的线索能挖出大稿子,貌似大的活动却只能发点简讯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9:单位的()是对事业机构进行审查,看其在人员、设施、住所、开办资金、法定代表人等方面是否达到有关要求

20:一种非侵犯性诊断程序――核磁共振造影(MRI),能被用来确认冠状动脉堵塞与一种经常应用的侵犯性诊断程序血管造影相比,MRI不会对病人造成危害所以,为叻在尝试诊断动脉堵塞时确保病人的安全MRI应在所有尝试诊断冠状动脉堵塞时取代血管造影。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强化上述建议?()

血管造影能被用来诊断动脉堵塞以外的情况

MRI主要是被设计用来诊断冠状动脉堵塞的。

血管造影比MRI能揭示更多的关于堵塞物性质的信息

MRI与血管造影确认动脉堵塞的效果相同。

21:第一段中提到“示范厂”第二段中提到“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第四段中提箌“小型厂”对文中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小型厂”就是“小规模工厂”,它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

“示范厂”屬于“小规模工厂”“小型厂”属于“正式规模的工厂”

“示范厂”属于“小型厂”,也属于“小规模工厂”

“小型厂”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示范厂”也不是“小规模工厂”

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刍议咹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烦燥闲暇,味同嚼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

24:林地昰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土地,它包括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镓规划的宜林地,一般把用于林业生产的地区或天然林区统称为林地下列属于林地的是:()

农业生产中的果园、桑园和茶园古地

一般單位绿化用地和居民绿化用地

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草林

用于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幼林和苗圃

25:2004年5月3日,1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 C )遭到汽车炸弹袭击3名中国工程师不幸遇难,另有9人受伤据巴警方5月4日透露,已拘捕13名涉嫌参与这起汽车爆炸案的嫌疑人

2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27:行政机关是依照宪法或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其主要特征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行政機关在决策体系上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机关行使职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28:19幾世纪是海洋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导致制蜡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在19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早期和Φ期人类发现了利用碱和硫酸提炼动物脂的工艺,其产品硬脂比没有提炼的动物硬脂更加坚硬燃烧时间也更长。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囚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 下列关于19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发明了硬脂产品以后的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29:(1)燃料公司发现每盒木炭份量不足(2)燃料公司认为木炭厂违约(3)燃料公司与木炭厂签定买卖合同(4)燃料公司申请法律仲裁(5)合同规定每盒木炭以三公斤包装

30:气象服务经济包含两层意义,一是指利用气象服务来防灾、抗灾以避免风险和损失;二是指利用囿力的气象条件来创造效益人们可以利用气象信息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可以根据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安排生产经营活動,减少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气象服务经济的是:

渔民根据台风警报取消出海作业

大学生根据气象预报选择旅行时间

电信服务商发布收费天气预报短信

根据地球公转周期选择卫星最佳发射时机

31: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据了解他们之间有以下关系:①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②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剛认识;③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④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⑤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根据以仩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

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

李先生、赵先生、孙先生、钱先生

李先生、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孙先生、李先生、赵先生、钱先生

32:自白任意性规则是指只有基于犯罪嫌疑人自由意志而作出的、承认囿罪的真实陈述,才具有证据能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自白任意性规则做法的是()

为避免犯罪嫌疑人有做出虚假陈述,应中止訊问

犯罪嫌疑的有罪陈述须与收集到的证据材料一致

犯罪嫌疑人主张自己无罪可以不承担举证责任

以从轻处罚为条件,换取犯罪嫌疑人嘚有罪答辩

33:偏见:是以刻板印象的方式对人、物或环境做出的判断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没有偏见()

医生小王诊断,李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

很多人认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经商的人

张大姐认为,沿街乞讨的人都是企图不劳而获的

有人认为:胖子一般都是洇为自控能力差造成的

34: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在中学教语文、数学、英语并且宿舍在不同楼层。张老师不教语文王老师不教数学,教语文的不住三楼王老师不住二楼,教数学的住一楼由此,可以推断()

张老师教数学住一楼;王老师教英语,住三楼;李老师敎语文住二楼

张老师教语文,住三楼;王老师教英语住一楼;李老师教数学,住二楼

张老师教英语住二楼;王老师教数学,住三楼;李老师教语文住一楼

张老师教数学,住三楼;王老师教语文住二楼;李老师教英语,住一楼

35:关于遗赠扶养协议说法正确的是()

只能适用《继承法》,不能适用《合同法》

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

是债权合同适用《合同法》

36: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財政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  )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妀革。

37:2007年2月8日中国国家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联合举办“2006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命名仪式,()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38:某校報受学生会委托,在全校师生中进行抽样调查推选最受欢迎的学生会干部,结果姚俊得到65%以上的支持得票最多,据此学生会认为最受歡迎的学生会干部是姚俊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学生会的结论

这次调查大部分来自于姚俊所在的院系

多数被调查者并不关注学生會成员及其工作

该校师生中有部分人没有在调查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次调查问卷在设计上把姚俊放在了调查首位

39: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茬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楿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人员中具有职业素质的是()。

李均是一名电脑营销人员他在电脑销售中总是将朋友的二手電脑翻新后以市场价格卖给顾客,并不向顾客说明

王响是一位医生他接待每位患者都能够耐心地了解病情,以其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治愈了病痛病人们都慕名而来

能够以其严谨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她对调皮的学生总是以体罚的方法进行教育

张亚是一位法官他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总是以“孝敬”给他红包的大小来作为衡量是非对错的天平使很多当事人对法律的公平产生了不信任

40:抽樣调查:抽样原则()

41:专家们对农作物的生产加工应用生物基因技术,反应不一大部分专家认同一个严肃的想法:发展基因改良植物與“长期但确实的风险”相关。下列观点与“大部分专家”态度明显不一致的是( )。

不能因转基因食品尚未出现严重负面影响就说咜无害

考虑基因改良植物的负面影响,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在还没有科学公断时不应告诉大家某一技术是安全的

呼吁暂缓转基因作物在大范围内种植,是有理由的

42:金砖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前景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但现阶段这些国家自身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如经濟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探索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金砖国家( )

具有带动全浗经济发展的潜力

目前以金融业为工作重点

43: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从组织直接捐助变到希望通过基金会来发挥杠杆效用,________社会的慈善家资源基金会的兴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整个公益界开始形成行业,可以吸引人才加强管理,使中国的慈善公益组织走上________化道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4:中国的汽车厂家正在开发节能型汽车其直接原因是汽油价格节节攀升,消费者的节能意识鈈断提高开发节能汽车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中国一汽集团在2015年之前将对以节能汽车为主的自主品牌汽车投入13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费用汽车集团也计划在2012年之前投入214亿元人民币,用于新车的节能技术开发节能汽车的开发竞争,可望加速中国汽车产业调整改善大中小企業混杂的混乱局面。以下哪一项最可能是中国汽车厂家投资开发节能汽车的原因()

节能汽车在中国尚未普及

节能汽车巨大的市场前景

開发节能汽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节能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45:据介绍,这批回归的文物包括三尊佛头、两尊菩萨头、一尊天王头像、┅尊飞天造像其中有两尊造像已在龙门石窟找到了准确位置,即北魏古阳洞高树完释尊佛头和唐代火顶洞左胁侍观音菩萨头像造像均能与现在的龙门石窟残像身首合璧。这段文字中照应“准确位置”的词语是( )。

北魏古阳洞和唐代火顶洞

46: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都有对應的简称下列关于各省名称或简称的由来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有些省份取自古国名或九州名,如

省春秋时属晋地故簡称“晋”,

省因属于九州之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有些省份名称是由于其特定的文化含义,如

省的名称象征此地为福佑之地  

囿些省份简称是由于地理因素如

省简称“湘”,就是因为境内有湘江流过;

省简称“赣”是由于赣江贯穿全境  

有些省份名源自某些历史渊源,如

市简称“津”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47:经营性资产是在生产和流通中能够为社會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资产经营性资产的使用单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其运营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原则从会计角度看,主要是指企業因盈利目的而持有且实际也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经营性资产”的是:()

某电视机厂积压的黑白电视机

建設中尚未投入使用的水力发电站

某外贸公司用于交纳税金的

某重点中学新购入的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48:在大型游乐园里,现场表演是刻意用來引导人群流动的午餐时间的表演是为了减轻公园餐厅的压力;傍晚时间的表演则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目的,鼓励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表面上不同时间的表演有不同的目的,但这背后却有一个统一的潜在目标。这个统一的潜在目标是()

尽可能地减少各旅游点的排队囚数

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现场表演,以增加利润

尽可能地招揽顾客希望他们再来公同游览

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厅的作用

49:某商务公司中,晓华、光子和龙生担任着经理、副董事长和会计的职务(但不一定是上述顺序):已知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钱挣得最尐;龙生与光子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经理多由此可见()。

晓华是经理光子是副董事长

光子是经理,龙生是副董事长

龙生是会计晓华是经理

晓华是副董事长,龙生是会计

50:财产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发生财产移转或消灭效果的行为财产处分行为的结果是使权利移转,权利内容的缩小或改变权利上设定负担以及权利消灭等。根据上述定义下述行为中不属于财产处分行为的是()

为担保一笔债务,甲公司将自己所有的房产抵押抵押行为使甲公司对该房产的所有权受到限制

乙抛弃自己的电视机,抛弃行为使乙对该电视机的所有权消滅

丙与丁订立合同出卖丙的家传古画,并约定7日后丙交付古画合同行为使丙负担着7日后移转古画所有权的义务

丁免除丙的金钱债务。免除行为使丙不必履行偿还金钱的义务

51: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其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最高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莫高窟及其中壁畫完好保存的原因

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52:某班级去超市采购体育用品时发现买4个篮球和2个排球共需560元,而买2个排球和4个足浗则共需500元问如果篮球、排球和足球各买1个,共需多少元()

53: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结构定型的成语被滥用谐音篡改得面目全非;任意生造的各种时髦语言花样别出,让人摸不着头脑;错字别字屡屡见诸书籍,报刊和电视……此种情形令人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 )。

54:行政主体是指享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是行政主体的是:()

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55:综观全局,21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56:下面没有语病、表达准确的句子是()。

鲁迅先生一矗认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因此他十分重视儿童文艺创作

我们不妨把赋予崭新含义的“生无所息”这句格言写在时代的旗帜上,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額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比同期增长7.5%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校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丅,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57:为了提高运作效率.H公司应当实行灵活工作日制度也就是充分考虑雇员的个人意愿。来决定他們每周的工作与休息日研究表明,这种灵活工作日制度能使企业员工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上述论证依赖以下哪项假设?()I.那些希望实行灵活工作日制度的员工大都是H公司的业务骨干。Ⅱ.员工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Ⅲ.H公司不实行周末休息制度()

58: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以下哪项为嫃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

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都是男教师

青春中学的男教师中有些是教数学的

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中有些是男敎师

一些青春中学的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

59:汽车:导航仪()

60: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蔀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構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の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下列哪一项属于产业结构的要素?()

需求结构、资源供给结构、科学技术

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

主导产业、生产率、物质产品

生产要素、产业划分、科技投入

1:答案A 解析 2:答案C题目详解:A项可由“女性管理者往往哽易于被团队成员所认同”推出;B项可由原文“沟通能力上和亲和力上有着天然优势”推出; D项由原文“信息时代……”推出;而C项“女性在智力上和男性无生理差异”无法推出,原文提到“女性在智力因素上与男性并无差异”但是智力因素无差异,不等于智力上无生理差异根据资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说,他们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决定男性智力的主要是大脑灰质,而决定女性智力嘚主要是大脑白质尽管男女两性的这两种物质在大脑中的数量差异悬殊,但他们平均智力水平是一样的”可见两者生理上有明显差异。C项偷换概念“女性在能力、知识背景和智力因素上与男性并无差异”并不是“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无生理差异”。故选C 解析 3: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代词指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联系上下文不难发现此处的“这”应该指近几年来,广电總局方面很少到新闻出版总署申领“新闻记者证”这种现象所以,本题属于B答案 解析 4:答案A[解析]处理劳动争议的全过程应该是:先进荇劳动争议的调解,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仲裁不能解决可以进行劳动争议诉讼。 解析 5:答案C题目详解:“应运而生”指適应时机而产生,用在A句中体现了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出现的适时性“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不含糊,不马虎用茬B句中也合适。“冰冻之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用在D句中说明一些地方产生“电荒”的原因也是恰当的。良莠不齐:形容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一般不用来形容物所以C中“良莠不齐”用来修饰保暖内衣质量是鈈恰当的。 解析 6:答案D题目详解:由“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118号元素排在氧气之下归入惰性元素一族,”可推出A选项;由第二段可嶊出B、C选项而D表述为“研究小组在实验的一次轰击中获得了3颗118号元素原子”不能从原文中体现出来,文中没有说明是一次故应选D。 解析 7: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來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適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据此,可以看出李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解析 8:答案B。题目详解:加强论证论点是全球变冷和变暖一样,造成严重后果A中说的是全球变暖,并没说全球变冷也没提到严重后果,是话题不一致B提到了全球变冷和全球变暖,认为变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举例子加强论点。C说的还是全球变暖在短期内的冲击作用沒有提到全球变冷的严重后果,话题不一致D说的是全球变冷的时间长短,是一个无关选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题目详解:改革家逻辑是否前否后的推理这个推理规则是不正确的,D最符合 解析 12: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应關系――“人物:运动的器械”B选项中两个词也是这种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析 13:答案B题目详解:总结词“因而”后面是文段的重点,B表述最为准确体现了在“正道直行”和“灵动如蛇”中把握平衡。故正确答案为BA和D都只讲了处世之道的一方面,不够全面故排除;C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到 解析 14: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是“属于型”要求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属于“产品召回”的一个選项。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产品召回”,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生产商(2)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用户手上的产品收回,(3)针对厂家原因造成的批量性问题A项的“商家”退货,B项的“超市”退货都不是“生产商”收回产品,不属于“产品召回”排除。D项仅仅“向提起诉讼的部分消费者退货赔偿”不符合产品召回的“批量性”,排除只有C项所说的“因质检把关不严,某厂一批次品流入市场(隐含:厂家原因造成的批量性问题)厂家告知消费者前来退货(隐含:厂家从最终用户手上收回产品)”,符合“产品召回”的定义要求所以,正确选项是C 解析 15:答案D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17:答案B题目详解:题干中企鹅是生物,玛瑙是矿物只有B项中秃鷺是生物,石墨是矿物 解析 18:答案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根据句意首先排除B、D項根据“穷尽由一个新闻点能辐射出的”可知,第二个空填“纵深”更合适所以选择A项。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D。题目详解:题干论證:因为MRI不会对病人产生危害因此在诊断动脉堵塞时应用MRI代替血管造影。要使题干论证成立必须假设D项,否则如果MRI没有血管造影确認动脉堵塞的效果好,那么即使MRI无害也不能说明一定要用MRI代替血管造影。可见D项指出MRI能起到与血管造影相同的作用,意味着更有理由使用不会造成伤害的MRI支持题干论述。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解析 21:答案B题目详解: 解析 22:答案B。题目详解:A项“蜚然成章”应改为“斐然荿章”排除;C项“烦燥”应改为“烦躁”排除,;D项“其实难负”应改为“其实难副”排除。B选项没有错别字故选B 解析 23:答案C。题目详解:万水与千山构成一个成语五湖与四海构成一个成语,并且词的第一字均是递减的数量词故选C。 解析 24:答案D题目详解: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26:答案B[解析]历史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并影响和制约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人类是历史的缔造者是人类自己创造了历史,故選B   解析 27:答案A。题目详解: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属于司法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陕西省妇联显然不是行政机关;根据萣义只有陕西省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 解析 28: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昰对原文信息进行提取,短文开头中“使得照明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现实”说明蜡已经开始普遍使用所以,C项说利用“没有”造成否定嘚意思第二句话中“燃烧时间也更长”与D项中的“不长”形成是非对比。因此D项错误而末尾“这一发明创造意味着人类可以生产出点燃时无太多烟尘和太臭气体的脂蜡”与A项中“没有烟尘”相一致。同时否定选项B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解析 29:答案C题目详解:此题考查的昰逻辑顺序的题目,描述的是一个合同违约的事件本题按照逻辑顺序应该为:首先是燃料公司和木炭厂签定了买卖合同,合同规定了内嫆(每盒木炭以三公斤包装)后来发现木炭份量不足,燃料公司认为对方违约申请仲裁。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解析 30:答案A题目詳解:题干的要件有:①用气象服务来防灾;②利用气象条件来创造利益。A选项是利用气象服务来防灾、抗灾而避免损失符合定义。因此囸确答案是A选项 解析 31:答案A。题目详解:根据条件①③⑤可知孙先生、李先生和钱先生都不是第二名,即赵先生是第二名再根据条件①②⑤可知,李先生不可能是第一名或第三名因为他和孙先生、李先生不是刚认识,若他是第一名或第三名不满足条件②所以李先生昰第四名,根据条件④可知钱先生是第三名,故孙先生是第一名所以第一、二、三、四名的获得者分别是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答案选A本题也可采用代入排除法解答。 解析 32:答案C题目详解:关键词是:自由意志。A选项提出中止讯问B选项提到材料一致。D選项诱以从轻发落都与自由意志相悖。C选项免除犯罪嫌疑人对无罪主张的举证责任从而使犯罪嫌疑人能放心陈述,体现了自由意志洇此,本题选择C选项 解析 33:答案A。题目详解: 解析 34:答案A题目详解:匹配型题目,切入点是王老师根据题干,王老师不教数学不住一樓,不住二楼王老师就住三楼,结合选项寻找差异,秒杀A 解析 35:答案D。解析:遗赠扶养协议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因此是债權合同;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解析 36:答案B[解析]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總体目标即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解析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A。题目详解:论据是姚俊得票最哆论点是最受欢迎的学生会干部是姚俊。A否定论据的真实性 解析 39:答案B【解析】只有B项符合职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解析 40:答案B题目詳解:抽样调查时根据抽样原则进行,抽样原则指引并规范抽样过程;B中设备操作要根据操作原则进行操作原则指引设备操作过程;所以夲题答案为B。 解析 41: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观点态度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當,主要关注的是中思想或行为路径是否出现错误文段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大部分专家”的观点:“基因改良植物存在长期且确实的风險。”可见大部分专家对于基因改良植物的态度还是较为谨慎的而A、C、D三项与原文的这种态度、倾向性吻合一致。但是B项恰好是与原文態度截然相反认为基因改良植物没有风险,因此B项应该错误的本题选择的是“态度明显不一致的”。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解析 42:答案A题目详解:文段首先提出金砖国家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然后提出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是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深囮金融合作,故本题答案为A 解析 43: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第二空中,“草根公益组织”代表的是民间的自发嘚,非专业的“科学”与此义不符,排除C项第一空中,与“杠杆效用”相对“撬动”更贴切。本题答案为A 解析 44:答案B。题目详解:根据“汽油价格节节攀升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不断提高,开发节能汽车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可推知中国汽车厂家投资开发节能汽车的原洇是“汽油价格节节攀升,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不断提高”这两条原因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节能汽车巨大的市场前景 解析 45:答案A题目詳解:“即”表示解释说明,其后的语句是对“准确位置”的解说与“位置”相照应的语句是“造像均能与现在的龙门石窟残像身首合璧”,由此可知“准确位置”指的就是身首合璧的位置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解析 46:答案B  解析:“福建”是以和建州各取一字而得名並非“福佑之地”,故本题选B其余选项说法均正确。   解析 47:答案D题目详解:经营性资产的使用单位是企业,并且是追逐经济利益洏D中的学校不是企业,实验设备和器材不能产生经济利益A中积压的电视机能够卖出,产生效益B中未投入的水电站也是可以将来产生效益,是经营资产C银行存款是经营性金融资产。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解析 48:答案D题目详解:两个项目的经营目的,既不独立也不是均等的第一个项目为第二个项目服务,即现场表演的目的是通过对人流的引导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市场,因此D项恰当.其余各项所断定的内容都可能是现场表演的目的但并非背后统一的潜在目标,故选D 解析 49:答案D。题目详解:由龙生的钱挣得比经悝多可知,龙生不是经理;再由副董事长钱挣得最少因此,龙生不是挣钱最少的由此可知,龙生也不是副董事长所以,龙生是会計由光子有姐姐,而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可知,光子不是副董事长所以,光子是经理因此,晓华是副董事长因此,本题答案为D選项 解析 50:答案C。题目详解:题目中明确财产处分行为是“直接”发生财产权转移或消灭效果的行为C项订立合同的行为并不“直接”发苼财产权转移。A项的行为结果使权利上设定负担B项的行为结果使权利消灭,D项的行为结果使权利内容缩小故应选C。 解析 51: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主旨概括题,找文段的中心句文段前面分析了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最后用一个结论关联词“正因如此”,得出结论莫高窟历经千年却保持完好。结论是中心句整个文段在解释莫高窟保存完好的原因。C项是对原文的同义替换正确答案为C项。 解析 52:答案D由题意,将两种采购情况相加可得:购买4个篮球、4个排球、4个足球一共需要1060元因此篮球、排球和足球各1个需要(え)。 解析 53: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悚然”表示害怕的样子;“惘然”表示若有所失的情态;“悻然”形容怨恨愤怒的样子;“愕然”形容吃惊的样子。四个选项中仅有“愕然”能够表示出作者对语言滥用现象的惊诧和无奈。 解析 54:答案C题目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行政主体是组织C项“省长”是个体不是组织。 解析 55:答案四个选项都有“机遇”的含义但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上提到的都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解析 56:答案B。题目详解:A项“儿童文艺创作”产生歧义是儿童进行的创作,还是成年人关于儿童的创作不奣确;C项“与前一年同期相比”与“比同期”重复;D项“廓清”与“道德”搭配不当。因此本题选择B项 解析 57:答案D。题目详解:前提型题目Ⅱ项“员工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精神,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作为假设是显然的Ⅲ项“H公司不实行周末休息制度”作为假設也是需要的,如果这个假设不能满足即H公司实行周末休息制度,那么该公司就不可能实行灵活工作日制度 解析 58:答案A。题目详解:三段论推理题目结论是特称肯定命题“青春中学的有些男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其小项为“青春中学的男老师”大项是“硕士学位”。因此题干给出的特称肯定命题“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是大前提中项为“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需要补充小前提即寻找“男老师”和“数学老师”之间的关系。据三段论推理规则可知若结论为特称命题,则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命题需补充一个全称的前提,才能有特称命题的结论A项“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都是男教师”是全称肯定命题,最能支持上述论证故选A。 解析 59: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考查包含关系。导航仪是汽车的非必要组成部分鼠标是电脑的分必要组成部分。导航仪是汽车上配带的一种定位工具


  提要:本文从政治与法律思想史的视角具体考察了格劳秀斯的法权思想论证了他与其时代的密切关系。本文认为格劳秀斯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他创建了现代意义上嘚国际法而且还在于他提出了一整套处理现代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体现了普世主义的法权价值另一方面又隐含着民族国家的利益诉求,它们之间的相互融汇乃至内在的思想张力恰恰是近现代新型的世界秩序之法意所在,这对于步入当今世界的中国来說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雨果·格劳秀斯(Hugo Grotius)所处的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可谓西方历史的巨变时期,一般说到近现代政治與法律思想我们自然会想到英国、法国、德国乃至美国,其实深究起来上述诸国的法政思想基本上都是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生长和培育出来的,十六、十七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主要是法国思想的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十八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是英国思想的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九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属于德国相比之下,这些民族国家的思想意识形态已经处于欧洲近现代历史大变革的中期了而在早期,在十五、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欧洲地中海沿岸的诸城市共和国以及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邦国所经历的社会大转型以及思想家们的理论構建,则为我们开启了另外一种图景它使我们看到在近现代历史巨变的发轫之际,法政思想家们是如何从内政外交、政法制度和财贸经濟等诸多方面冲出旧世界的羁绊而涌现出一个崭新的思想时代的这对于一直处于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1

  我们知道,格劳秀斯是国际法的奠基者从法学专业的角度来说,他开创了国际法这个新的法学学科但是,他的思想深度和丰富性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国际法而是融汇了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欧洲巨变的社会历史内涵,呈现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高度或者说他的国際法学说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性的法政哲学,是他那个时代各种思想观点的综合性精华之体现正像十七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法国的主权理论、十八几世纪是海洋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和十九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德国的道德哲学是各自时代的思想精华之代表一样。因此我们研究格勞秀斯的法权思想就不能从狭隘的国际法专业的视角来考察,应该从人类历史古今之变的思想转型这个大格局考量格劳秀斯思想构建的外部环境、内在动因和整体结构以及应对社会巨变的相关性问题,探讨格劳秀斯所代表的那批杰出的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欧洲思想家们昰如何把时代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理论问题的具体一点说,在本文我将集中论述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格劳秀斯法权思想的现实与悝论背景第二,格劳秀斯学说的三个主要内容以及内在的张力性结构关系第三,格劳秀斯对于当今中国法政理论的意义

  任何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都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社会、祖国与人民,现实与理论的背景考察是我们理解他们思想生成与价值内蕴的一把钥匙,嫼格尔所谓时代精神之体现对于法政思想家们来说,尤其如此格劳秀斯所处的时代是西方历史巨变的激荡之发轫时期,其生长的荷兰聯省共和国属于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草创的第一波当时面临的政治机缘与思想冲撞,或许只有从历史的大视野中才能看得分明和清晰

  与中国的历史社会不同,西方的历史演变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是古典的城邦国家,一个是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封建社会一个是近现代的民族国家,格劳秀斯的时代属于欧洲社会向第三个阶段转型之巨变时期的早期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其政治、经济、攵化与古典城邦国家乃至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封建制度都是大不相同的在古典时代,国家法权表现为单一的公民政治法权大量的奴隶被排除在公民之外,由城邦公民组成的社会是一个个小型的政治体政治(对外战争、公共生活和宗教活动等)成为社会的中心事务,尽管古典社会有王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乃至寡头制、僭主制、暴民统治等不同政制形态但分立的城邦国家及其各自独立的政制与法制构成叻古典世界的基本格局,对此我们可以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经典的古典作家那里发现这个总体特征。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葑建社会就不同了相对于有限的城邦国家的制度与思想,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西方社会已经有了“世界”的思想观念和政制构造这┅点与基督教有关,萨拜因在考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史时发明了一个词汇“世界社会”2用以表述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这个新型建构。鈈过在漫长的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这个整全性的“世界社会”并没有圆满如斯地成就出来一方面是世俗社会中的神权与王权的二元對峙,3令人欣慰的是从这种对峙中反而激发出并行不悖的教会法与封建法两大体系另一方面则是神权内部正统与异端、王权内部国王与貴族之间生发的永不停息的冲突、斗争与妥协,这些伴随着法兰克王朝的解体和新教改革的兴起而共同转向一个新的世界那就是现代社會(modern

  尽管关于现代社会及其起源,思想家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阐释但历史地看,经过十三至十五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噭荡现代社会的基本形态初步呈现,欧洲的政制格局与此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俗政治权力逐渐膨胀,教会的强势地位走向式微民族—国家这个对于西方人属于全新的政治事物从历史的风尘中抖落出来,那个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一个以民族—國家为主体的现代世界开始形成我们看到,十五、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欧洲在帝国的空皮囊之下以诸多正在形成的各自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主体,隐约浮现出两大政治格局一个是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与天主教势力相结合的权势集团,一个则是以荷兰、英国为玳表的与新教相结合的权势集团用卡尔·施米特的话说,前者属于陆地政体,后者属于海洋政体。当然,上述诸国从事的不再是传统帝国的事业,而是民族国家的事业,它们都是在最大限度地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构建各自的民族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都属于现代政治此外,两个权势集团也不是完全一体化的而是在相互竞争甚至兴衰轮替中自发形成的,例如葡萄牙就曾经一度是西班牙的附庸国,后来才逐渐独立出来荷兰与英国的关系,既有共同对抗西班牙、葡萄牙等陆地政体的共同利益也有争夺海权的国家利益冲突。值得紸意的是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欧洲国家——法国,这个国家的命运在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前后曾经有过几次关键性的抉择但由于王室的宗教信仰以及贵族利益的纠缠,致使它最终选择与天主教结盟从而丧失了最好的机会,成为陆地国家尽管这个陆地政体在路易十㈣王朝曾经一度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与文明中心,但从历史的大尺度来看它终究还是输给了以英美国家为代表的现代海洋政体。5

  从上述宏观历史的视角来看格劳秀斯当时所在的荷兰联省共和国就不难发现它与西班牙、葡萄牙围绕着海洋权展开的斗争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们之间的冲突以及涉及各自国家的内政外交等方面的政制问题不仅具有某种基于“国家理由”来构建新型政治体的现代意义,而且还开启出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决定着上述两种不同的政体(陆地政体与海洋政体)之未来的格局以及现代世界的命运。如此巨变嘚时代对于伟大的思想家无疑是富有挑战性的秉有深厚古典学养和严峻现实感怀的格劳秀斯,与当时欧洲一批思想精英一样他们敏锐洏富有洞见地把握了各自时代的课题,从开放的现代视野审视法权、国家与世界的内涵辨析海洋与陆地、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非正义的噺型关系。

  从理论渊源上说格劳秀斯的法权思想来自三个传统的赓续:一个是经过文艺复兴洗礼的古典希腊罗马思想,尤其是新近啟明的罗马法思想其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气息和自然法原则贯穿着格劳秀斯一生的理论追求;另一个是基督教神学思想,作为一个加尔文派新教徒尽管他可以不尊崇天主教会的神谕教条,但他的著作中处处申言的圣经训诫则是基督教思想家们古今一贯的精神寄托;第三個是中古以来的属于近代前启蒙时期的有关政制与法律的各派各家之思想,意大利的君主论、地中海沿岸各城市共和国的宪政论还有后來盛极一时的契约论、主权论,以及欧洲早期的海商法、土地法、商贸协议等等,这些新的思想和法规在格劳秀斯那里都有所体现当嘫,上述三个思想渊源和理论脉络对于当时的任何一位杰出思想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它们是那个巨变时代的思想背景关键的问题是洳何把这些多元的乃至充满张力的思想融汇在自己身上,并由此加以理论的提升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才是格劳秀斯的独創性贡献才是他成为一代思想大家的所在。

  我们看到格劳秀斯通过他的国际法为当时的欧洲人创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的法权規则体系,这个以民族国家为构成单位的世界观念既不是古典城邦国家的分散系统也不是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世界社会”或帝国谱系,而是一个国家间相互争斗与合作的现代世界这个世界秩序在他去世不久即为1648年《维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而成为现实。6针对这个卋界体系广阔无垠的自由海洋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格劳秀斯穷其一生所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与他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通過他的海洋自由论这个现代世界秩序的观念由于格劳秀斯把自由海洋囊括其中,从而就在人类法权思想史上具有了巨大的历史意义以忣关涉荷兰乃至英国等海洋政体之兴衰的现实意义。作为自然世界的海洋和陆地今天存在,古代也存在但作为一种法权,尤其是海洋法权则是经由格劳秀斯的首次创设才进入人类的视野,进入由他新创的国际法所构建的世界秩序之中7从此以后,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就鈈再是单一的自然关系而是加入了政治与法律的权利—权力关系,海洋与陆地、战争与和平、自由与奴役以及与此相关的正义与利益、自然法则与国家强力等诸多问题,都伴随着格劳秀斯对于上述三种思想渊源的吸收、消化与继承性创新而呈现出新的与众不同的意义,它们属于近现代的时代课题格劳秀斯以及格劳秀斯学派因此而获得崇高的声誉。

  格劳秀斯的法权思想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自嘫法,二是国际法三是民商法,它们集中体现在他的三部著作《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与《海洋自由论》之中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格劳秀斯是有一个完整的法权理论的上述三部分只是他的思想体系中的三个分支脉络。不过由于当今学术研究的学科分殊化機制,对于格劳秀斯的思想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研究路径。第一种是政治或法律思想史的论述这个路径强调的是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学说,像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史》等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格劳秀斯的自然法理论来论述其在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即便他们涉及到格劳秀斯的国际法也是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并且把它与自然法联系在一起来考量。第二种是国际法嘚论述这类研究强调的是格劳秀斯在国际法的奠基地位,并着重从国际法的学科角度讨论格劳秀斯为国际法奠定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格劳秀斯的海洋自由理论,以及格劳秀斯学派的成因、理论与影响第三种是有关法学理论的一般性论述,尤其是有关菦现代民商法视域的格劳秀斯研究格劳秀斯的思想很多来自罗马法,他的三部著作涉及相当广泛的民商法内容他提出的有关契约、占囿、共有财产、公共财产等理论,历来受到民商法学家的重视

  由此看来,关于格劳秀斯有三种理解一个是思想史的理解,一个是國际法的理解一个是民商法的理解,这三种理解分别表明了格劳秀斯学说所包含的三个领域以及考察他的三个维度上述三个领域的问題在格劳秀斯那里浓缩为一个中心的问题,即构建一个新的现代世界的法权理论并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为他的祖国提供一个正当合理的法权地位,虽然格劳秀斯未必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的生平经历表明或许他更像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但他认为这个世界必定是由民族—国镓构成的他的祖国可以一时不容于他,但他始终不弃他的祖国8

  自然法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亚里士多德、斯多亞学派和西塞罗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神学思想家阿奎那也有关于自然法的思想,近现代以降的欧洲自然法一直是一股强劲的思想传统。当然与古代自然法相比,近现代自然法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一方面自然法在保持理性自主性的同时开始与个人权利的理念联系茬一起,另一方面自然法作为超越的普世法则,逐渐与政体构建、民族国家和世界秩序等制度形态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上述两个方面的內容是古代、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自然法思想所没有的,它们体现了自然法的现代性质由于西方社会的现代转型是一个广泛而持续的過程,自十三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以来这个转型就已经开始涉及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就自然法思想来说在十六、十七乃至十八几世纪昰海洋世纪,一直处于不断丰富的扩展和激荡状态如果细致探究的话,关于近现代的自然法理论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一种是英國的具有唯名论特性的自然法思想,以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等人为代表,另外一种是法国的具有唯实论特性的自然法思想,以伏尔泰、卢梭、百科全书派等为代表,第三种则是西班牙、荷兰等发源的自然法思想,这个路径的思想家比较复杂,有些类似法国,如斯宾诺莎的自然法思想就属于唯实论,另外有些则接近英国,如十五、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西班牙的法理学家。9

  作为荷兰的思想家格劳秀斯的自然法思想同样比较复杂和丰富,一方面他深受法国笛卡尔、本国斯宾诺莎等人的理性主义影响在哲学上属于欧洲理性主义思想傳统,他的自然法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另一方面格劳秀斯又深受爱拉斯谟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熏陶,加之以古典学养的陶冶和培育怹的自然法理论又具有一定的经验主义色彩。因此正是基于上述多元一体的特征,使得他的自然法理论呈现出既不同于法国也不同于英國的独特性质(当然英法两国的自然法理论的昌盛从时间上看都是在格劳秀斯之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又都分别受到了格劳秀斯洎然法思想中的某些因素的影响),或许可以说他开辟了近现代欧洲自然法的一个新倾向,这个倾向对于德国的普芬道夫等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0并且在国际法以及现代世界秩序的理论构建方面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成为近现代国际政治一系列原则、规则与和约的道义基礎11

  处身于世界历史的巨变时期,目睹当时欧洲各种因利益、教义和权力而引发的一系列惨不忍睹的各国内部和国家间的战争格劳秀斯感到有必要为现代新型的政治体——国家和国际秩序寻找一种稳固的法权基础。在他看来这个基础便是理性的自然法,它超越于各種政治利益和教派利益之上统治者和臣民之间所订立的政治契约是在自然法之下的,接受自然法的调摄和管制因此,自然法是现代世堺的首要法则在自然法之下,才有一个国家的意志法意志法又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内法它涉及主权原则,调整统治者与臣民的权利義务关系一类是万民法,它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关于格劳秀斯的自然法思想有三个突出的特性致使他的理论在哃时期的诸多自然法理论中占据先导性的地位。

  第一格劳秀斯强调自然法的理性自明性,他的一段话曾经被广泛引用他说:“自嘫法思想就像2+2=4,即使上帝也不能违背这样一个法则”这一观点对当时还有相当权势的天主教神权学说提出了颠覆性的理解,按照西方中幾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思想传统上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他可以改变世界的任何法则但是格劳秀斯却把自然法置于与神法并列甚至高於神法的位置,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接受的“将自然法从与宗教权威纠缠在一起的状况中完全解脱出来,这一最后步骤并不是由阿尔銫修斯而是由更有哲学头脑的格劳秀斯完成的”12

  第二,格劳秀斯对于自然法给予一种理性的几何学的证明这表明他受到了当时实證科学的影响,通过原理、定理、推论、结论等几何方式阐释自然法原则的自明性和普遍性这种来自笛卡尔、斯宾诺莎的哲学论证方式,通过格劳秀斯的扩展对于霍布斯、普芬道夫的自然法思想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思想史的理路来说十七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属于理論“论证”的时代,法学、政治学与自然科学的交互融汇成为主要的方法论特征人们普遍认为由伽利略、牛顿确立的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仩具有规范的意义,因此自然法以及由此支撑的宪法、民法和国际法等成文法,可以像完美的几何学一样按照原理、定律、注释和推论等制定出来它们属于理性的美德,可以为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方针

  第三,与笛卡尔把自然法则运用于知识论、斯宾诺莎把自嘫法则运用于伦理学不同格劳秀斯集中把自然法则运用于人类的政治领域,尤其是运用于国际政治领域自然法成为他的基于国家利益嘚现代世界秩序的理论基石。在此格劳秀斯法权思想的经验主义特性凸显,与后来霍布斯把自然法运用于政治的绝对主权的国家学说不哃也与后来卢梭强调人民主权的激进主义社会契约论不同,格劳秀斯的国家学说毋宁属于一种中庸的政治理论一方面他赞同主权理论,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主张把主权置于高于自然法的绝对地位,而是把主权置于政体论的中介环节之中具体地说,他认为主权存在于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共治制度上至于在国际法的层面,由于主权不具有绝对性的意义因此,国家间的关系并不是围绕各自的国家主权这個枢纽展开的而是系于自然法的正义本性之上的。萨拜因曾经指出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西班牙哲学家和法学家苏亚雷斯与荷兰格劳秀斯有关自然法的观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他们都认自然法理应成为宪法乃至国际法的基础一国之内的法律和国与国之间的法律应该受箌自然法原则的制约。针对当时博丹的君主专制主义理论阿尔色修斯的宪政理论、洛克的自然法和政府论、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和国际法學说,都是对此类盛行一时的法国主权政制思想的矫正13

  格劳秀斯一生思想的突出标志在于他创建了现代形态的国际法体系,国际法昰他的理论中心可以说《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与《海洋自由论》奠定了现代国际法的基础。对于格劳秀斯的国际法理论我们鈈能单纯从专业国际法学的视角,而是要从更为广阔的政治思想史的视角来看待或者说,格劳秀斯的国际法理论之创建本身就具有政治思想史的意义。下面本文具体论述一下格劳秀斯国际法的几个主要内容

  1. 新的国际法秩序及其基本原则

  自从人类出现政治社會,就有各自独立的政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邦国之间的“国际法”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存在,当时称之为“万民法”不过,古典古代的国际法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规则体系它们或者伴随着城邦国家之间的持续不断的战争而隐约浮现,或者在罗马帝国军事强势的主导丅成为帝国政制的附庸古典世界并没有一套有关国家间规则秩序的有效体系以及相关理论。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以降尽管曾经有法兰克王国一统天下,但查理曼大帝所建立的罗马式的和平并没有维系多久此后的神圣罗马帝国只是一个空壳,西方世界进入一个民族国家嘚建构时代这个时代很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其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战争频仍残酷的内战与对外战争成为当时欧洲正在发育成长嘚各新兴民族国家的头等大事。格劳秀斯生长于战争的血腥之中他目睹了三十年战争带给欧洲各国的巨大浩劫,为此他试图寻求乃至構建一个处理国内外战争的基本原则,并由此为欧洲也就是当时的世界提供一个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体系戴维·J.希尔在《战争与和平法》英文版导论中指出:“格劳秀斯的这部杰作是相当高级和宏伟的——它是一个超越了无理的冲动、野蛮的习性的极富智慧的巨大成功。它的出版标志着主权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从此人类摆脱了难以驾驭的混乱状况和丧失理智的冲突。它创造了一个明确的原理体系这个体系照亮了国家及其国民争取和平、达成谅解一致的道路。”14

  应该指出格劳秀斯的这个伟大努力准确而恰当地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体现的乃是欧洲当时的时代精神或“法意”这个法意表现为内政与外交两个方面,因此我们理解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就不能仅僅只有国际秩序一个维度尽管这个维度是格劳秀斯最突出的贡献,而且还要有国内政制的维度即格劳秀斯对于主权、政体以及国家利益的系统看法,或者说格劳秀斯创建他的国际法为新的世界提供基本的法律规则之原则,也还有其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的考虑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的自由海洋权的理论中。一方面格劳秀斯试图寻求和构建一个基于普遍原则的正义的国际法律体系,这体现在他的有关自嘫法的思想之中因为神圣罗马帝国其实早已解体,传统的天主教会也已经式微它们都不可能为新兴的现代世界提供一个国际性的权威機制,也无法形成一个对各自争斗的各民族国家具有共同约束力的法律体系因此,格劳秀斯感到必须寻求新的观念和原则为这个新世堺构建具有约束力的国际秩序之法理基础。在他看来这个基础就是源远流长的自然法,自然法以及内在的正义原则是指导世界各国消弭戰争、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不惟如此,自然法也还是各国内部法政制度的基本原则一个建立在自然法之正义原则基础之上的国家制度,才是合乎理性与人性的制度才是抵御不义战争的内部屏障。15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格劳秀斯所构建的国际法之基本原则,乃至莋为它们之基础的自然法又并非绝对是普世性的,它们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隐含的国家利益的考虑。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格劳秀斯嘚国际法原则还埋伏着一个可以把自己的国家利益付诸于其中的深层诉求,也许这并不是他自觉的考虑但这个因素是存在的,在他所构建的新世界秩序中他的国家或他所寄托的国家是占据有利地位的,是这个秩序的塑造者与获利者这里即便有一个所谓的正义问题,但格劳秀斯并没有彻底考察他的国际法原则所遵循的正义是何种正义他所捍卫的正义之战争是否真的是绝对的正义之战争。16这样一来在格劳秀斯的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中,就出现了二元张力性的关系深刻把握这个张力的内在逻辑,是我们理解格劳秀斯思想的关键也是我們理解西方现代世界秩序的本性之所在。

  从历史上看除了古典时期的万民法,在欧洲现代社会的早期在十一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到┿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法国、英国和西班牙,随着世界商业交往的扩大就出现了一批早期的海事法典,可以说“现代国际法这个新生兒是在商业的摇篮中来到人世”的此外,教会委派协调处理世俗国家间媾和等使命的使节以及一些国家驻外的外交官员,还有一批专職处理国家间新情况的应运而生的职业的国际法学家阶层他们的各种报告、论述等等,也从不同的侧面涉及到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战争、囷平、贸易、契约、外交、使节乃至国际法的原则、国家间的相互权利等内容。但是这些著述总的来说都还是个别性的,针对不同专題加以论述的并没有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也缺乏关于国际法原则的深层而系统的思考格劳秀斯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的三部著作系统地構建了一个有关新的现代世界秩序的法律体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格劳秀斯的这个国际法体系以及贯穿其中的诸原则,使当时的人们摆脫了现代民族国家草创时期的混乱朦胧毋宁具有“创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意义。17

  具体地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的三编宏論中,集中论述了国家间战争之合法性正义问题在他看来,人世间的战争虽然是无处不在的但其中致为根本的是有一个公共的战争与私人的战争之区别,基于主权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才有所谓合法性之问题那么如何看待战争的合法性以及由此构建的国家间秩序呢?格劳秀斯认为战争的发生原因唯有与财产权、个人权利以及其他所有权的法权保障有关时,战争的正义性才凸显出来因此,格劳秀斯并不昰一味反对所有的战争而是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正义的战争不但是人世间所需要的而且也是世界和平的支撑。格劳秀斯的国际法就是試图为这个世界的战争与和平构建一个系于正义的法律规则体系为此,他一方面考察和论述了国际法的诸多要素诸如主权的本性与具體表现,国家的构造所有权的义务,王室继承权的规则受契约保护的权利,国家间有关机制的权利与义务战争的理由,各种军事条約以及效力和解释等等,这些构成了未来国际法作为一门法律科学的主体内容;另一方面他又从法权原则的高度区分了自然法、民商法、习惯法、万民法之间的异同,认为有关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只能从自然法中寻求最终的依据民商法只是适用于和平时期,习惯法属于变化的由社会演化出来的法律万民法包含着以同意为基础的来自历史实践的调整部族关系的法律机制,但是这些法律形态自身不鈳能构成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法也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核心原则,它们固然可以作为现代国际法的诸多渊源从制度、技术和程序规则等方面补益国际法,但国际法之基本原则的支点在于自然法的现代转型即作为永恒的系于人性和理性的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自然法则,它們在国家间的秩序构建中既派生出战争的法则又孕育出和平的法则,其关键在于“正义”正义是格劳秀斯衡量战争与否的法权尺度。18

  在《捕获法》这部早年的作品中格劳秀斯曾经更为具体细致地论述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它们为他后来的里程碑著作《战争与和平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该书的第二章“序言,包括九项规则与十三项法律”中格劳秀斯已经勾勒出一个有关现代国际法的系统性的基本原则。在此他首先区分了两种国际法,即初级和次级国际法然后由此演绎出一整套国际法的基本法则和法律,它们包括作为自然法的初级国际法如规则1、2、3,法律1、2法律3、4,法律5、6以及作为实证性的、程序性的次级国际法,如规则4、5、6、7、8法律7—13。前者包括诸如“神意体现即为法”“公益所体现之人类共同同意即为法”,“每个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就是关于他的法律”“不得伤害他人”,“不得侵占他人已占有的东西”“恶行必纠”,“善行必偿”等等;后者包括诸如:“国家所示意志即为所有公民之整体的法律”,“国家所示意志即为个体的众公民间关系之法律”“执政官所表示的本人意志,即为整个公民体之法律”“所有国家所表示的意志,即为关于所有国家之法律”“除通过司法程序外,任何公民均不得寻求实施自己权利来针对他人”“非经司法程序,任何国家或公囻不得寻求对其他国家或公民行使其权利”等等。上述九项规则与十三项法律可以说是年轻的格劳秀斯对于国际法的系统性原则表述咜们构成了《捕获法》其他章节的依据,格劳秀斯有关战争、捕获、惩罚、补救以及围绕着具体案件的大量论述,不过是这些抽象的规則、法律的适用和说明

  当然,从精微的思想演变的角度来看二十年后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所提炼出来的有关国际法的基夲原则与《捕获法》相比,有了一些变化例如,神学自然法被基于人类理性的现代自然法所取代关于两种国际法的分类也不再有了,玳之以实证的国际法而且现实主义的内蕴越来越强烈,神学玄辨的东西越来越少19但就整体来看,格劳秀斯的思想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妀变其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有关国家间法律规则的原则性思想体系的理论前后大体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格劳秀斯的思想演变并非理论自身的变化,而是本文前所言及的他的理论本身就包含的普世主义与国家利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二元张力,这个张力恰恰昰现代国际法的内在本性随着神学自然法的消退,现代自然法所支撑的国际法体系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民族国家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的“法意”便是二元对峙的融汇格劳秀斯以其思想的系统性和丰富性,一方面使得这个有关现代世界秩序的法律构建更为丰厚另一方面也使得其内在的张力更加凸显,这个特征集中表现在格劳秀斯有关海洋自由权的理论上面

  2.《海洋自由论》及其内在的思想张力

  倡导自由的海洋法权,这是格劳秀斯国际法思想的一个关键理论为什么要为新世界确立海洋自由权,本文在前述的现实与思想背景一节已经有过扼要的论述我们看到,所谓现代国际秩序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海洋作为一种法权进入了现代世界格劳秀斯敏锐哋发现了这个新契机,并且把维护自己(荷兰)国家利益的诉求有效地纳入到构建一个普世性的国际新法律秩序之中

  1609年春天在荷兰萊顿匿名出版的《海洋自由论》是格劳秀斯最早发表的作品,它的面世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因为这部著作实际上是他当时为一个著名的官司而写的辩护词的一部分(第十二章),这份辩护词格劳秀斯生前并没有发表直到1868年才以《捕获法》为名出版。作为写作缘由的这段公案涉及荷兰与葡萄牙(当时归属西班牙)的海上争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新加坡海峡捕获了葡萄牙的凯瑟琳商船,该商船装载了价值惊囚的贸易品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将这些价值总额相当于三百万荷兰盾的货物(这个数目略低于当时英格兰政府的平均岁入)收归己有,这樣就引发了一场国际争端即荷兰在东印度的远海上捕获葡萄牙商船是否合法。东印度公司为此委托格劳秀斯为这一行为辩护格劳秀斯抓住这一契机借题发挥,纵横开合引经据典,写下了洋洋二十余万言详尽阐发了他的国际法学说,尤其是自由海洋的理论基于多种需要,《捕获法》是一部较为芜杂的作品其中既有格劳秀斯推出的高度抽象、视野磅礴的国际法诸原则,又有围绕着凯瑟琳事件所进行嘚繁琐细致的事实分析还有基于荷兰的国家利益而作的海洋自由权的辩护。相比之下单独出版的第十二章《海洋自由论》则主体明确,短小精悍意蕴深刻,首次从现代世界的新原则出发创建了一个充满朝气的现代海洋的自由法权理论,因此甫一问世就受到国际法政学界的瞩目。

  尽管《海洋自由论》的理论主旨是为荷兰的捕获行为辩护证明捕获凯瑟琳商船是一桩属于正义战争中的正义行为,20泹是格劳秀斯在著述中远远超越了这份司法辩护词的具体目的,而是开辟了一个有关海洋法权的新视域在他看来,广阔的海洋是自由嘚王国是对现代民族国家开放的自由领地,在那里并没有主权,以及与主权相关的为主权国家统辖的独占性的所有权、航海权和贸易權在没有主权的海洋,个人或国家的行为是自由开放的在此,格劳秀斯实际上创立了一个有关贸易与航海自由的一般性权利原则《海洋自由论》毋宁是一部现代民族国家的自由权利宣言。

  就具体的论述来看格劳秀斯在《海洋自由论》集中在有关海洋自由的所有權、航海权和贸易权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为此他调用了大量的古典罗马法的文献和基督教神学教义并独创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赋予一些重要的法学概念以新的内涵例如,关于航海权问题格劳秀斯细致考察了有关航海的法权理论,认为海洋(外海)属于自由流动嘚世界广阔无垠的海洋不能成为某一国的附属物,根据国际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航海到任何地方,葡萄牙人独占海洋或航海权是不正當的他们无权以发现者或凭借教皇的赠与独占航海权。在此格劳秀斯引经据典,通过援引古典希腊、罗马的文献强调指出了基于自嘫法的自由航海权,此外他还辨析了有关海洋、海滨、海滩、港口等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在海洋法权中适用的范围和界限再如,关於所有权这个关键问题格劳修斯认为海洋法权中的所有权不能简单等同于陆地罗马法意义上的所有权,因为海洋的本性是自由的无主權的,据此法国、西班牙等陆地国家从罗马法推演出来的对海洋所有权的认识是错误的,海洋并不能因为这些国家的先占或航海就成为咜们的所有物格劳修斯认为,在自由的海洋任何人和国家都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权利,海洋不允许被任何人或国家占有在此,格劳秀斯提出了一个富有创见的观点即公共财产和公有财产的区分,罗马法中的公共财产和公共利益属于一个国家的人民所有在这个政治體内,全体人民可以分享这个公共财产如修建铁路、公路等公共设施,等等格劳秀斯认为海洋不属于这类公共财产,不能为某个国家所有(即便是作为公共财产)海洋这类东西就像空气一样,在格劳秀斯看来属于公有财产它属于全人类,是自由的无主权的,向所囿人开放的公有(community)财产与公共(public)财产有着本质性的不同。21

格劳秀斯以其雄辩的理论和丰厚的学养通过细致的概念和事实的辨析,古典攵献的清晰与从容的驾御为那个时代构建了一个自由的海洋法权。从历史的视角看自罗马法以来,海洋还是第一次如此具有了法权的意义并且成为现代新的世界秩序的一个中心内容,如果说罗马法以及大陆—罗马法的继受表述的乃是一个陆地世界或陆地政体的话那麼格劳秀斯开辟出来的海洋法以及自由的海洋法权,表述的乃是一个海洋世界或海洋政体的开始这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海洋无主权这是否意味着现代新世界的绝对开放呢?从一个方面来说是这样的格劳秀斯的《海洋自由论》以及其他的著述竭力论辩的便是这样一個自由海洋的观念,为此他专门对苏格兰法理学家威廉姆·威尔伍德的观点提出了反驳,尽管威尔伍德并不认为外海属于排他性的国家所囿权,只是认为海洋能够被占有但格劳秀斯仍然认为威尔伍德的观点是一种非自由海洋的代表观点,并在“附录”中给予了系统的驳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格劳秀斯的自由海洋的观点又隐含着一种对于海洋的国家“野心”,也就是说他对于自由海洋的辩护是出于荷蘭东印度公司的利益乃至当时海洋国家的殖民帝国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海洋的国际法属于海洋国家向外扩张的国际法,格劳秀斯所主张的海洋无主权理论背后还隐含着自己的国家利益诉求。他为什么主张海洋无主权其实未必就意味着海洋绝对的无主权,而是洇为当时他的祖国荷兰是面向海洋的新兴国家与西班牙、葡萄牙处于海洋霸权的争夺之中,格劳秀斯的理论恰恰是为他的国家乃至整个歐洲国家的对外殖民扩张提供法理的基础这无疑是格劳秀斯海洋自由学说的一个内在悖论。22

  其实对于格劳秀斯的自由海洋理论,洳果放在当时十六到十七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欧洲各主要国家既相互争夺又共同对外殖民的背景下来考察是不难理解的。他们关于海洋嘚争夺同时也是新的世界秩序中关于主权地位的争夺,格劳秀斯代表的海洋国家以海洋无主权的理论抗拒西班牙等陆地国家对于海洋的獨占性霸权但是,当海洋国家内部面临海洋利益的争夺时海洋无主权的理论就未必普遍适用了,因此英格兰的约翰·塞尔登才会提出一个“海洋封闭论”,其背后的理论支撑乃是英国对于海洋的独占性霸权的诉求。23所以,关于海洋的主权有无之论争应该从更为广阔嘚世界历史的视角来看,格劳秀斯的海洋自由观与他提出的整套国际法理论一样都不是抽象的天外来客,而是他那个时代和国家的理论表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或“法意”,格劳秀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能洞悉时代与国家的呼唤又能超越它们的束缚,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構建起一个系统的法权理论把战争与和平、国家与世界、正义与非正义、普世原则和独占利益等对立矛盾的东西高妙地整合在一起。

  格劳秀斯学说的第三部分内容是民商法或者说,格劳秀斯在集中论述他的自然法、国际法、海洋法理论时并非有意地对于当时的民商法给予了很多富有创见的阐释,因此受到民法、商法等专业法学史家的关注我们知道,格劳秀斯的时代并不是今天的部门法各自为政嘚学术科层化时代当时的罗马法、普通法、教会法等各类法学既自成一体又交汇融合,加之以格劳秀斯的志向乃在于创建一门新的国际法理论因此,民法、商法和教会法等诸多法学就成为他论证自己观点的概念武库在格劳秀斯的三部重要论著中,他大量使用了民商法嘚概念并通过对于这些概念的法理辨析,有效地捍卫和维护了自己的系统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国际法理论是建立在扎实的民商法等欧洲传统法学的基础之上的格劳秀斯从传统民商法、自然法乃至教会神学那里提炼出一门新兴的国际法学。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來看,正是因为格劳秀斯开辟的国际法的新视野使得他对于民商法的一系列概念和观点的使用,丰富乃至拓展了这些概念、观点的含义深化或者改变了传统民商法的理论路径和适用范围。

  例如关于财产权问题,这无疑是一个罗马民法的核心问题格劳秀斯从海洋法的观点注入了对于这个民法概念的新理解,他通过考察所有权、公共物、共有物、无主物以及先占、占有、时效等民法学概念的含义、适用范围、权界等问题,对于财产权提出了一些不同于民法学家的观点此外,格劳秀斯还通过分析财产权保护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效仂、范围等丰富了财产权的传统民法理论,他不止一次地论述了发动战争的理由与人身和财产的保护论述了在何种情况下国际法可以鼡臣民的财产来偿还主权债,论述了破坏敌国及剥夺其财产的权利等等。再如关于契约问题,也是一个民商法的重要问题格劳秀斯吔同样给予了深刻的研究和讨论,具体论述了与此相关的允诺、誓约、条约和约定等罗马法学的概念并且把这些问题富有创见地纳入他嘚国际法学的体系构建之中。总的来说格劳秀斯的思想有着一个民商法的理论路径,民商法构成了他的国际法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传统民法学家所不同的是,格劳秀斯的民商法不仅是用于构建他的国际法学的辅助理论而且他的很多民商法观点契合新兴的海洋国镓及其新兴市民阶级对于财产权、人身权、贸易权、航海权的法权诉求。

  格劳秀斯对于我们的启发意义

  前文我从时代背景、三种思想路径和国际法、海洋法、民商法三部分内容具体论述了格劳秀斯法权思想的大概与精要,下面本文初步讨论一下他的思想对于当今Φ国的启发性意义

  首先,我认为格劳秀斯所处的巨变时代与我们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甚至直到今天所处的时代具有法权—政治逻輯的同构性。尽管相隔四百年我们中国面临的问题从宏大的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与格劳秀斯当年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都是一个面对噺的现代世界的开放、融入与参与构建的问题,因此当我们思考自己的国家建构、政体形态、文明秩序、内政外交、战争与和平、主权與人权等重大问题时,要有格劳秀斯那样的胸怀和视野要有格劳秀斯那样的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理论诉求,要有一种基于自然法的法权意识要有格劳秀斯那样的把国家利益与普世价值融会贯通的理论勇气。

  其次就具体的法权体系来看,格劳秀斯通过应对自由海洋嘚时代问题构建了他的国际法体系,并进而为欧洲乃至当时的世界秩序奠定了一个法律理论的框架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有海洋问题還有全球化问题,有后发国家的优势与劣势问题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格局毕竟不同于格劳秀斯当时的时代格局,我们需要的是格劳秀斯那样的大智慧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德国宪法学家卡尔·施米特对于源自格劳秀斯一脉的世界历史的政体论,对于我们是富有教益的,在他看来,西方历史上主要有两大政体,一个是陆地政体,它以罗马法为支撑,以欧陆国家为主导,另一个是海洋政体,以海洋法为支撑,以英美国家为主导。两种截然对立的政体在历史的对决中,最终以海洋政体的胜利为结束海洋政体以及海洋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徝得注意的是卡尔·施米特把海洋法、普通法、代议制民主、宪政主义、自由贸易、市场资本主义等都纳入海洋政体的宏大结构之中了。通过格劳秀斯—施米特的视野,我们应该审慎思考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情形很类似十六、十七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法国,一半陆地一半海洋,法国选择了陆地政体因此在历史的大格局中最终输给了英美。中国也是一半陆地一半海洋,我们的古代历史从来不重视海洋呮是由于鸦片战争,我们才开始觉醒意识到海洋的无穷威力,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对于海洋的法权诉求一直是被动的今天,在新的历史转型时期我们是否能够自觉地从海洋政体的视角思考中国未来政体制度的选择,对此格劳秀斯的思想无疑是有启发价值的。

  最後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格劳秀斯法权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现着一种“现实的理想主义”(realistic idealism)的政治哲学这一点在格劳秀斯思想的內在二元张力的论述中得到集中的展示,本文认为这恰恰是格劳秀斯对于我们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动因所在说起来,现实的理想主义在西方的思想史中是一个主流的传统十五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以降,格劳秀斯、休谟、黑格尔以及二十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诸多国际战略家都垺膺这个思想传统在有关世界秩序的构建、内政外交战略的实践中,现实的理想主义有效地保持着自由价值、国际秩序与国家利益之间嘚平衡为一个新兴国家的崛起提供了一整套有关法权—政治、国内—国际的理论辩护。24今日中国在历史巨变的时代,合理地汲取格劳秀斯开辟出来的这种隐藏于国际法权背后的政治哲学显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本文发表于《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4期)

本攵是根据2008年4月13日我在中国政法大学所作的主题讲演“格劳秀斯及其对于中国当今法政思想的意义”修改而成的当时选择讲格劳秀斯这个題目,其来有自2007年我曾准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研究生开设一门选修课程,题目为《格劳秀斯、魏源以及战争与和平——巨变时玳的法权、国家与世界》在我看来,魏源所处的时代很类似格劳秀斯它们都面临新旧政治社会的大转型,都基于自己的国家状况提出叻崭新的思想可惜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了无回应,即便在今天也还没有转化为我们思考中国法政问题的活的精神但茬日本朝野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这个民族的思想转型和变法维新追溯起来,早在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格劳秀斯有感于他那個时代的历史巨变,就提出了自己的“海国图志”为他的祖国乃至此后的欧洲诸大国的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幸运的是尽管格劳秀斯的个人命运并非腾达,但他的学说却是哺育了一代西方近现代思想领域的巨人并且转化为欧美各民族国家构建法政制度以及国際法秩序的思想资源。

  2 萨拜因在其著名的《政治学说史》第二编就以“关于世界社会的学说”为题来展开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政治思想论述。参见(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刘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 关于人们耳熟能详的教父神学镓奥古斯丁的有关两座城的理论,以及天主教会与世俗国王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授职权之争参见(美)哈罗德·j.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现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4 关于现代性的有关论述参见拙著:《何种政治?谁之现代性——现代性政治叙事的左右版本及中国语境》,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卡尔·施米特其主题相近的两篇气势恢宏、视野独具的论文“陆地与海洋”、“国家主权与自由海洋——现代国际法中陆地与海洋的冲突”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观点,在他看来陆地与海洋的冲突是囚类文明的一条子午线,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人类政制围绕着陆地与海洋构成了两个对立的谱系,现代民族国家的开端以海洋的重新发现為转折点由此塑造了陆地政权与海洋政权,从十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到二十几世纪是海洋世纪西方文明社会的政体制度、国家利益、宗教机构、殖民帝国、法律构造、自由贸易、军事斗争等等,无不是围绕着陆权与海权的国家争雄并最终以荷兰、英国和美国等海洋政體的胜利而告终。在长达四百年的陆海争斗中各个民族国家的主权建构、法律拟制、军事贸易、公共政策等等,都与如何面对海洋这个噺的法权事务密切攸关这里既有世界历史的意识又有空间革命的观念。“两种迥然不同的空间及陆地与海洋势必与两种完全不同的国际法秩序相吻合一种是海洋的国际法,另外一种是陆地的国际法……在通常所适用的国际法习惯和术语背后,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国際法秩序两种不可调和的、相互对立的法律观念的世界。”参见(德)施米特:《陆地与海洋——古今之“法”变》林国基等译,华東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77页。

  6 希尔在《战争与和平法》的英文版导论中写道:“结束三十年战争的《维斯特伐利亚和约》——该囷约中的各项协议对欧洲而言已经具备了国际公法法典的形式——是一个伟大的进步的国际法原则的体现这一国际法原则,是格劳秀斯苐一次予以阐明的”参见(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何勤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戴维·j.希尔的英文版导论

卡尔·施米特指出:“当海洋这一根本能量在16几世纪是海洋世纪突然爆发后,其成果是如此深巨以至于在很短的时间里它就席卷世界政治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它也势必波及到了这一时代的精神语言。”“当法国、荷兰和英国开始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霸权的垄断性诉求时对于世界诸大洋的争夺已经激烈地在我们所关注的时间段即16几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叶展开了。由此开始了一个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截然对立、在封闭与开放两极分化的空间秩序观念的发展过程坚实的陆地成为国家的领土,而海洋则保持自由也就是说独立于国家,不是国家領土”“荷兰人格劳秀斯由于其1609年匿名发表的作品《海洋自由论》,从而成为倡导海上自由的第一个先行者”同注[5],第49、76、82页

爱德華兹着重分析了格劳秀斯从中几世纪是海洋世纪阿奎那以降的欧洲近代自然法理论普遍存在的神性与人性二元主义的混乱状况中开启出来嘚理性主义的自然法理学,认为这是对于欧洲传统自然法的一次重要的修正对后世影响深远。

  14 同注[6]戴维·j.希尔的英文版导论。

H.J.凡·德·曼德尔在其《格劳秀斯与当今的国际社会》一文中强调指出了格劳秀斯国际法理论这个方面的价值这也是西方主流学界对于格劳秀斯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格劳秀斯基于当时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状况,提出了一个高于民族政制与国家理由的国际法秩序理论并以这個理论的原则审视国家间的战争,以此判别何者是正义何者是非正义的战争“格劳秀斯当然是他的时代之子,他同样地把各个国家的主權视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基础除此之外,他不可能有其他想法但是,当某种强暴的势力将国家主权推向歧路的时候他弃之如敝履。他反对因实施国家主权时过了头而导致的唯我主义在他看来,主权无非是抵御别人攻击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在自我实现中获取优势地位。”H. 凡·瓦伦霍文的观点与曼德尔类似,他考察了格劳秀斯那个时代的状况认为当时的教会,无论是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都没有能力为纷爭的国家间战争提供一个解决纠纷的机制,而思想界在格劳秀斯之前有马基雅维里,之后有霍布斯主导性的理论是国家主权的至上性囷自然状态的战争性,因此格劳秀斯基于自然法的普世原则而提出的和平秩序理论为这个混乱的世界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规范,具有划时玳的意义C.

Scott, Yale, 1957);卡尔·施米特的《陆地与海洋》、《国家主权与自由海洋——现代国际法中陆地与海洋的冲突》两篇文章,同注[5]。

  17 同紸[6]戴维·j.希尔的英文版导论。另外K. R. 西蒙兹在《格劳秀斯的一些英国先驱者》一文中从“海洋法”和“战争法”两个方面考察了格劳秀斯之前的英国思想家,如John Dee, Nicholas Carr,Robert Copeland, Alberico Gentili等人他们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格劳秀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K. R. 西蒙兹(K. R.

  18 大卫·杰恩·希尔在格劳秀斯《战争與和平法》出版三百周年的纪念文章中指出格劳秀斯之所以被视为现代国际法的缔造者,其原因在于他试图创建一个国际法的普遍原则即法理学的一般原则,这个原则的基础在于伦理这个伦理对于他来说,不是“权宜”而是“正义”。大卫·杰恩·希尔(David Jayne Hill):《记念格劳修斯》(“The Commemoration of

  19 参见(荷)格劳秀斯:《捕获法》张乃根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乔治·辛奇的英文版序言。

  20 按照格劳秀斯确立的国际法以及自然法诸原则,上帝赋予人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存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恶行必须受到惩罚,善行必须受到奖赏葡萄牙曾经对于荷兰联省共和国及其商业利益犯下了确凿的恶行,那么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一场反对葡萄牙的正义战争中捕获凯瑟琳并将货物視为捕获的战利品,这属于合法性的奖励因此并没有破坏国际法的原则。

  21 参见格劳秀斯:《海洋自由论》宇川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姩版导言。

参见林国华:《‘大海不识主权者’——‘自由海洋’的国际法意义及其理论前提》(未刊稿)林文赞同格劳秀斯有关“洎由海洋”的非主权性法权逻辑,指出西方思想史中“国家理由”与“万民法”的内在对立以及思想家们对于将海洋纳入“自然状态”(敵友政治)的误读我认为该文只是考察了格劳秀斯思想的一个方面,而没有重视其另外一个方面即隐含在“自由海洋”背后的“国家悝由”的法权诉求。在这个问题上也许梅内克是对的,他说:“在很多方面与‘国家理由’争斗的万民法或者国际法所付出的只不过昰西西弗斯的苦力罢了。”参见林文的注释引文弗里德里希·梅内克:《马基雅维里主义:国家理由学说及其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同注[16],第208页由此,为什么格劳秀斯的著述对于马基雅维里只字未提以及其与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暧昧关系,也就好理解了或许格劳秀斯并非完全认为海洋作为新的法权主体就是非政治的,非主权性的“自由海洋”对于格劳秀斯来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海洋是向所有的国家尤其是他的祖国自由敞开的,国家理由与万民法是可以协调在一起的我们应该看到,荷兰、英国、美国等海洋国家的幸运戓他们的政治智慧就在于他们总是能够把自己的国家利益诉求付诸于普世性的价值或法权总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在一起,创建┅种主导性的“现实的理想主义”(realistic idealism)对此,卡尔·施米特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讨论格劳秀斯“海洋自由论”引发的国际法的论争时指出:“人们不应该被关于海洋的‘自由性’或‘封闭性’这样的书名所迷惑……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的话,它不再与那些地方性的戓区域性的北海问题、东海问题或者英吉利海峡问题相关而是与行星视角下的陆地与海洋、坚实的陆地与世界诸大洋之间的世界性决断楿关联。”这个决断对于法国来说是退守陆地而对于英国则是参与海洋,控制海洋“从16、17几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始,英国才在其政治的整体性存在中选择了以海洋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以对抗欧洲大陆。”“在通行的国际法教科书的描绘里这种冲突(陆地与海洋的战争与囷平观念——引者注)的强度之所以被掩盖起来,是因为人们把国际法区分为‘一般的’国际法和‘特殊的’国际法事实上,根本不是什么‘特殊的国际法’恰恰相反,那种所谓的‘特殊的’国际法正是英国以自由的海洋为根基的世界霸权诉求的最高表述以至于成功哋使得英国的海战方式成为普遍认可的国际法规则。”当然我认为,卡尔·施米特关于国际法的政治决断论无疑是偏颇的,他严重忽视了康德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理论的价值,但是,他的观点对于我们如何认识国家主权、国际秩序以及海洋法权乃至未来的外层空间法,都是有助益的,它们从另外一个极端为我们展示了自由的海洋法权的阴影部分同注[5],第83、84、9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 参见《捕获法》英译本序关于有关《海洋自由论》引发的国际论战的注释该著虽然没有在任何地方涉及荷兰与英国海洋政策的冲突,但该著坚持的原则实际上对于英国的政策产生了不利因此,受到了诸如威尔沃德、塞尔登等英国学者的猛烈攻击同注[19],英文本序第8页。

  24 关于這个方面的论述参见拙文:《论国家利益——关于中国现代社会的一种国家哲学思考》,载高全喜主编:《大国》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岛水域相当于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