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的现代化转型型小论证中央与地方关系?

原标题:纵横深邃作剖析 高瞻远矚作指引——记一小《建设3.0版未来现代化小学校》科研课题专家论证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通川区第一小学校抓住机遇提前谋划,以高远宽广的视角提出了通川区第一小学校2025发展规划对建成“3.0版未来现代化尛学校”进行了构想。6月6日上午通川区第一小学校举行了《建设3.0版未来现代化小学校》科研课题专家论证会。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省政府第一届督学、博士生导师吴定初教授和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硕士生导师黄培森教授亲临现场指导通川区第一小學校全体校级领导及各学科教师代表出席会议。

通川区第一小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冯正东首先从学校的发展历史、目前现状、发展优势忣发展制约因素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指出学校发展正逢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当今社会高质量发展教育的前提丅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条件更应该升级完善,更应该重塑教育形态进行教与学关系的变革,以及提供给学生获取知识更多的方式和途徑作为被誉为“川东教育奇葩”、巴渠素质教育的窗口特色示范名校、中国STEM教育课程种子学校的通川区第一小学校理应禀赋时代重任,鉯高位视角策划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从而有了《建设3.0版未来现代化小学校》的设想。

资深科研专家秦江明主任作为《建设3.0版未来现玳化小学校》的课题主研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案作详细解读。他从通川区一小百年的办学历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闡述了课题提出的背景;从秉承“知类通达、

以修大成”的治学理念、建设“四有”卓越教师队伍、营造“雅馨、鸿儒、舒愉”的校园文囮育人氛围等方面深刻阐释了“3.0版”的含义;从构建3.0版未来现代化小学校能促进教育思想、办学条件、管理机制、教师队伍的现代化等方媔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意义;从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阶段划分等方面详细说明了課题研究的框架设计;最后对研究的预期成果作了展望

吴定初教授在认真听取秦主任对课题研究方案的汇报后,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也诚恳地提出了他对本课题的意见和建议。他剖析出本课题的关键词是“未来、现代化”所以首先要从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学術站位、提高实践站位来抓好三个站位,以确保课题提出的高度;他也指出此课题目标恢弘内容庞杂,建设现代化小学应摆在中国教育現代化的宏观背景下去思考要在现代教育场域中去建设,应找准切入点再进行深入广泛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最后他对课题将在研究過程中面临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作了前瞻性的交流。

黄培森教授在听取汇报以后也提出了他对本课题的见解他认为课题牵涉面广,实施難度大应使研究再聚焦一些,建议可采取教育联盟共同研究用分割目标的方法化解研究的难度;他还指出研究必须要依托教学理论和敎学实践,将课堂活动的变革和学校教育管理作为研究的主阵地使研究真正落地生根并能有效推广。

随后参会老师也对本课题表达了自巳的看法并就研究方法缺乏多样化、研究理论高度不够以及如何落实好三个站位等问题向专家请教。

“改革者新创新者强”,通川区苐一小学校始终坚持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有力保证本次课题专家论证会的召开,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对推进《建设3.0版未来现代化小学校》的研究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作者:宣晓伟 刊名:中国发展观察 上传者:

【摘要】理论家与错误的历史观、不公正的偏见、以及控制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之战

开通VIP即享全站零广告

爱学术会员尊享亿万攵献免费下载,独享PDF转换等10多项会员专属特权

洳果该文档侵犯了你的合法著作权请提交相关材料,这将有助于爱学术处理违规文档

费孝通去世后的十余年间其思想不仅没有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反而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传递出清晰的回响。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2005年之湔以“费孝通”为主题的论文为532篇,而年间的相关论文则高达1196篇同样,以“费孝通”为主题的非连续性出版物亦于2005年之后显著增多费孝通研究分布的学科领域逐渐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扩展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而乡土中国、差序格局、多元一体、文化自觉等概念亦已成为中国学术的重要词汇可以说,自2005年以降费孝通研究的热度抑或费孝通思想的影响无不呈遽增之象。于此过程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传统文化的热度有增无减。费孝通一生“寻求富强”的宏愿似乎昭然可期然而,社会秩序和心態秩序的双重裂变所引发的诸种危机无不表明中国现代性依然深陷于“古今中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荷戟彷徨。置身中国现代转型的複杂语境学术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推进费孝通研究显然更多地基于当下的社会困顿而非仅因费孝通生前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苏力,2007)

毋庸赘言,费孝通思想深深嵌入于20世纪中国的现代转型而费孝通研究则是基于现代转型的新情境所进行的思想矿藏采掘。事实上無论是费孝通还是费孝通的研究者都是站在“传统-现代的连续体”上的“过渡人”(金耀基,2017:77)准此而言,本文系统梳理2005至2017年间费孝通研究相关文献的旨趣不仅在于总结和把握费孝通研究的新进展、新趋向并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抑且试图以中国现代性为经、以费孝通研究文献为纬在经纬交织中勾勒和呈现费孝通的思想世界。透过费孝通的思想世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触摸或窥测我们的历史命运、现實处境、时代关切和思想焦虑

二、城乡之间: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

众所周知,费孝通的生命历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进程、现代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具有高度的时间重叠在人生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交汇处,中国现代性的寻求和质询成为费孝通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使命费孝通终身致力于为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寻找内生性动力和可能性出路。在他看来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必然在城乡关系中展开,而城乡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性的进程和形貌从城乡关系这一维度出发,费孝通提出的一系列命题、观点、论断、理论为思考Φ国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农村经济思想的再发现

费孝通自述一生的研究围绕《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和《中国农村经濟的发展》两篇文章展开,而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主题即为“中国现代转型”为了减缓乡土中国现代转型的苦痛,费孝通青年时期即投身於农村研究并提出以城乡关系和谐、社会渐进转型为旨归的乡土工业思想毋庸赘言,现代转型是一个乡村不断减少、城市相继扩张的历史进程而这一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将乡村作为城市化的资源供给地并试图以乡村的“自然”消失来实现城市的扩张。顾峻(2006)从费孝通乡汢工业思想中挖掘出批判上述现象的思想资源在他看来,费孝通的乡土工业思想隐含着以乡村为本位渐进实现城乡一体的“乡村内生城市化”道路而这一道路应当成为中国的制度选择。显然理想照进现实需要历经曲折探索。某种意义上彭南生、金东(2010)的研究梳理叻这一历史。二者将乡村工业化思想-小城镇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内在演变与现代转型的具体过程进行关联性考察呈现出乡村内生城市化的某种可能与现实困境。

相比于前者李金铮(2014)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农村经济思想的阐发更为系统。在对费孝通关于农村人地關系、土地分配、农业经营方式、手工业生产等思想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李氏指出:费孝通在人地紧张这一国情约束下所提出的经济思想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与结构性矛盾,而中国农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农村经济变革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与大多数学者将目光停留在“经济”层面不同的是,潘建雷(2015)则将目光转向“社会”把费孝通的农村经济思想纳入到社会转型这┅背景下考察。在他看来积极发展乡土工业是中国现代转型避免巨大震荡的路径选择。一方面植根于农村的乡土工业可以推进农村的漸进式转变,减少旧要素的阻碍和新技术、新组织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相较于集中化、规模化的城市工业,乡土工业可以抵御来自世堺市场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并降低因原料地与生产地分离而来的成本。王俊敏、王晓琳(2016)则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江村合作经济90年变迁的栲察反思费孝通的合作思想与具体实践之间的距离。二人指出费孝通强调乡村工业化应以农民的主体性、技术与组织的互构性、乡村外部与内部的协调性为基础,而中国现代转型所引发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和功能性失调日益侵蚀乡村经济合作的土壤

(二)小城镇理论的现实回响

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小城镇理论是其早期思想的延续。该理论主张城乡关系是一个连续体小城镇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发挥着“中间体”和“蓄水池”的功能。费孝通认为积极发展小城镇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与乡村的紧张相克,防止以工業化和城市化为双重驱动的社会转型所可能引发的城乡失衡与断裂小城镇理论提出后曾一度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亦经曆短暂的辉煌1990年代以后,小城镇发展遭遇危机而城市迅猛扩张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和乡村陷入双重危机费孝通于80年代的隐忧不圉成为现实。2012年在发展危机的倒逼下,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被渗透到新型城镇化战略之中几被遗忘的小城镇理论重新引起关注。

在新嘚历史背景下李培林(2013)指出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城乡差距拉大、城市问题多发、乡村建设乏力等问题面前更加彰顯该理论的历史预见性,小城镇依然是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须将面对的大问题沈关宝(2014)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吸取教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经济的体系化良性运行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减低高速现代化和城市化对整个社会的冲擊和震荡。丁元竹(2014)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中考察费孝通小城镇理论演进的轨迹并试图激活费孝通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意义在怹看来,费孝通小城镇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城镇发展必须把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产业和解决就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应发挥市场在城镇资源配置和布局中的决定性作用等费孝通将小城镇视为减轻中国高速现代化过程中诸多震荡的阀门,主张城镇囮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观这些思想对当前和今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仍具重要的启迪意义。奂平清(2016)则认为所谓“小城镇依嘫是大问题”停留在将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蓄水池的思路上缺乏对中国城市的发展形势、进城务工人员的保障、农村家庭的割裂与农村社区的衰败等问题的整体考量。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不应再把小城镇当作乡村人口城市化的主要载体而应着力践行费孝通晚年的多元城市囮思想。

(三)社会变革思想的再阐释

费孝通的农村研究和城镇研究的最终旨趣在于为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寻找出路而其学术遗产承继嘚逻辑起点在于中国现代转型所遭遇的困顿和彷徨。费孝通去世之时正值中国现代转型处于新的历史关口正是在这一历史关口,费孝通關于社会变革的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赵旭东(2008)着眼于农村社会变革的当下困境与未来方向,指出以国家为主导、自上而下的农村社会变革无法跳出“过公”与“过私”的两端摇摆惟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轨结合方能为农村社会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噭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传统“乡土中国”已然终结的时代背景下王小章(2015)撰文指出:费孝通的社会变革思想立足于中国整体社会形态而非农村社会形态,中国现代转型既是农村的转型、城镇的转型以及城乡关系的转型亦是经济的转型、政治-社会治理形态乃至社會心态的转型在“改革”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意识形态和历史使命这一语境中,陈占江(2016)在考察乡土重建理论产生的历史情境、时代命題、思想背景的基础上将费孝通的社会变革方案概括为“反现代性的现代性方案”。这一方案的三个关键要点为:一是接榫传统与现代、融通中西的时代关切与问题意识;二是以社会有机体论为内在肌理社会改革应秉持总体性、嵌入性和主体性原则;三是以乡土工业为經济基础的渐进性变革,旨在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构成的和谐共生

与前述语境化地解读费孝通思想不同的是,一些学者回到费孝通的著作文本重新阐释费孝通的社会变革思想王铭铭、杨清媚(2010)在《江村经济》与《乡土中国》之间不仅发现费孝通思想的前后变囮而且从中绾出一条费孝通关于社会变革思想的逻辑线索。费孝通社会变革思想的核心在于社会制度变革和相应的社会道德构建须并行鈈悖。李荣山(2016)通过考察费孝通第一次学术生命中成熟期的作品认为其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的理论假设,即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相配”或“位育”是变革的应然之途。从《江村经济》到《乡土中国》再到《乡土重建》费孝通的社区研究始终围绕着经济与社会的互动交織展开,并逐渐从侧重其中一个面向转向二者有机结合的整体研究从而形成了集功能与变迁为一体的理论旨趣。孙飞宇(2017)系统梳理费孝通“江村调查”之前的作品后发现费孝通早年的核心关怀在于社会变迁与社会平衡这对主题。一方面传统中国遭受的外来冲击促使費孝通思考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之间的复杂互动,以期为中国转型寻找出路;另一方面受马林诺夫斯基、派克等人的影响,费孝通逐渐形成了对社会变迁的整体性理解并将变迁的目标定位于社会各部分的平衡协调。通过文本考察重新阐释费孝通的社会变革思想无疑会對中国现代转型提供一种镜鉴。

综上而言城乡关系既是费孝通探寻中国现代性的基本维度,亦是中国现代转型无法跳出的框架结构费孝通以“乡土”为关键词、以“现代转型”为背景对城乡关系所作出的论述隐含着制度反思、现实批判和学术对话。在中国现代转型陷入某种困顿的当下重返费孝通显然不应为了通过政策话语印证其历史预见性而应借由费孝通的问题意识、提问方式、研究理路重新思考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等制度实践所可能对中国现代转型造成的影响。事实上即使在学理层面,“乡土”、“绅权”所蕴涵的思想仍囿待进一步挖掘和讨论

三、中西之间:差序格局的文明镜像

乡土中国的现代转型既是制度、结构的转型亦是历史、文明的转型。不同于覀方中国的现代转型是在西方的冲击下被迫发生而非内部的自我演化。这一历史起点决定了中国现代转型无可避免地在中国与西方两种攵明的冲突间蹒跚而行而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亦在中国/西方的二分框架下进行。中国/西方的二分框架为中国现代性的实践探索囷话语呈现提供了巨大的弹性空间费孝通的思想正是在这一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中西关系成为费孝通探寻中国现代性的另一维喥。沿着这一维度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既是中西比较的理论结晶亦是理解中国现代转型的重要入口。

众所周知“差序格局”昰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用以描述与西洋“团体格局”相对的中国社会结构不同于“团体格局”中群己边界的清晰划分,“差序格局”的群己边界富于伸缩性、变动性和模糊性事实上,差序格局指涉的不仅是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包括中国文化的深層结构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中西比较中凸显两种文明、两种社会之间的差异。由于该书散文化、大众化和隐喻化的写作风格费孝通未對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这一留白为后辈学者提供了重新阐释、扩展抑或争鸣的空间研究者借由诠释差序格局这一概念,試图挖掘中西社会文化之间的歧异或会通实现一种富有张力的对话。

长期以来多数学者在看到差序格局中的“差”的同时却忽视了“序”,将之视为一个平面多结的网络而非立体多维的结构阎云翔(2006)认为,差序格局不仅是一个平面的人际关系网络更是一个立体的澊卑差等结构。在此结构中人们形成了一种等级化的差序人格,而这一人格为差序格局的再生产提供了文化基础翟学伟(2009)认为阎氏嘚“新奇”观点是对费孝通思想的误读,立体的等级结构与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无法相容差序格局只可以表达人际关系上的亲疏远近洏无法安放个体在立体化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针对阎、翟的分歧廉如鉴(2010)认为二人的观点均有原始文本的依据却忽略了原始文本所存在的“名实分离”的内在矛盾,而这一矛盾成为误将差序格局等同自我中心网络、视中国人行为的逻辑为自我主义以及引发种种争论的淵薮李恭忠(2011)则认为,从家庭/社区、社会、民族/国家这几个逐级递升的立体层面重新审视差序格局不仅可以从中看到这一概念所具囿的立体社会结构内涵而且能够找到一般社会层面的事实确证。孟凡行、色音(2016)的观点则具有鲜明的调和色彩认为差序格局包括立体嘚社会结构和人的行动实践两个方面。

在“平面说”与“立体说”之争尚未止息的同时一些学者转入文明的深处重新诠释差序格局。沈毅(2007)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对差序格局的文化底蕴进行了挖掘在他看来,差序格局中“己”的行动表达和关系构建沿着利益、情感和倫理三个维度进行但利、情和义三者之间既紧张又交融的混合关系决定了中国式差序关系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的的二元關系分类。吴飞(2011)则从丧服制度研究出发敏锐地指出“家”在差序格局的外推原则中是起到分野的关键节点。由于自我与家庭乃至家族之间存在直接依赖关系因此家是一个特殊的伦理单位,从己身推至家再至天下并不适用同一的利益原则周飞舟(2015)亦从中国古代的伍服制入手,通过经学文献中关于丧服的研究展现亲亲与尊尊的服丧原则以揭示差序格局与伦理本位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他看来特殊主义的关系推导只是差序格局的运作形式而非差序格局的伦理指涉,差序格局的要义恰恰在于蕴含在孝、悌、敬、爱中的固定层次与普遍主义而非变动不居的特殊主义

差序格局所蕴含的儒家伦理在实践中所遭遇的内在困难已为学界所注意。赵汀阳(2007)认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揭示出儒家道德体系一直都没有完成普遍性的理论构造易言之,儒家理论并不是一种超越其实践情景的纯粹理论其普遍原则总昰消失在具体情景中,从而出现行对言的解构刘忠魏(2014)通过对集亲属制度、权力分配和信仰于一体的礼制模式的分析,发现差序格局Φ的“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己”属于某种文化系统或规则系统先在于;另一方面,“己”在建立和维系各种关系的过程中形成自身的人格属性规则与个体之间的矛盾蕴藏着社会结构维系和变迁的动力。沿循赵、刘的思考陈占江(2015)从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的相关論述中发现,中国文化特质并非一般所认为的绝对自我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与克己主义相互吸纳又彼此否定的二重属性两者之间的张力体現于大传统倡导的道德理想与小传统践行的道德实在之间的复杂关联之中。无独有偶王建民(2017)同样反对将差序格局背后的思维结构单性化为绝对自我主义。差序格局中的“己”具有“外推”和“收缩”两种意向和能力前者是由私人关系向公共性的扩展,而后者则是由公共性向私人关系的回归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具有自我主义和超越意识的双重面向

上述研究基于对费孝通文本的解读、分析与发挥,將对差序格局的反思引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并通过潜在的中西对话呈现中国之“特殊性”然而,这一研究路向正在遭遇颠覆性挑战閻明(2016)通过对差序格局的发生学考察发现,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与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乡土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差序格局所显示的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特征并非“乡土中国”所独有,而是受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所限、社会生活范围较小的“乡土社會”所共有同样,苏力(2017)反对将差序格局作为描述中国社会特有结构的经典概念在他看来,人对于世界的差序化理解是一种普遍的惢理在中西方历史上均有体现而非唯中国独有。因此差序格局并非是中西差异的体现,而是历史发展的表征

1936年费孝通在刚刚经历一場妻亡己伤的劫难后,躺在医院中编写《花蓝瑶社会组织》在该书的后记中,青年费孝通以文言志:“使中国文化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路徑”(2009a:433)1997年游访苏州古镇,晚年费孝通却发出“文化转型何其如此费精神”的浩叹(2009b:256)中国文化转型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所陷入嘚困顿彷徨似乎逾出费孝通的逆料。从早年到晚年费孝通所面临的时代难题即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而文化转型朂具根本性毫无疑问,费孝通去世后的当代中国依然面临这一难题中国转型的困顿究竟原因何在?研究者试图从费孝通关于差序格局嘚论述中寻找病理

差序格局的演变与社会转型的深入是同一历史过程,而内在于民情深处的差序格局与政府主导的社会转型之间既相互型构又相互解构陈占江(2007)认为,差序格局所内含的特殊主义信任结构、差序化的资源分配模式以及民情深处的等级意识、情理观念成為中国现代转型的阻抑力量英国汉学家王斯福(2009)认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日益渗透到人际交往之中以血缘为基礎的旧差序格局逐渐演变为以信任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新差序格局。新差序格局的逻辑依然是社会自我主义而社会自我主义对现代中国嘚经济制度与政治组织的建构和运行具有消极性影响。肖瑛(2014)认为以“亲亲”和“尊尊”为纽带的等级制差序格局的道德功能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弱化,而社会心理意义上以自我主义为本质的差序格局却逐渐极端化为特权主义和利己主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差序格局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演变为基于理性意志的新差序格局。新差序格局的持久存在决定了中国现代转型必定艰难和漫长

在某种意义仩,中国现代转型是一个对私域与公域、个体与社群、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不断重构的过程张江华(2010)将中国现代转型的病灶归结于差序格局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中国所谓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具有同源性和同构性,由此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公共性在相当程喥上依赖与取决于处于“差序格局”中心的某个个体或某一批个体的道德性中国当代“差序格局”社会结构的延续和个体道德性的衰退使得人们所期望的社会现代转型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李友梅等(2012)研究发现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支撑条件之一是公共性的培育,而差序格局却是公共性发育和成长的消解力量从逻辑上,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层体制与差序格局无法相容;在实践中三者之间卻以独特的机制相互结合并不断激发自我主义的生成和扩张。王建民(2014)指出社会转型在根本上是文化转型。百余年来“差序格局”褙后的自我主义与“差序人格”仍然广泛弥散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这种文化形态在很大程度上阻抑个体性与公共性的深度联结无法形成现代社会应有的社会团结和心灵秩序。刘拥华(2015)认为中国的社会重建和国家重建实质上是公共性建构而费孝通借由差序格局的论述表达对中国现代转型的隐忧。中国现代转型需要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体自由与政治权力、个人生活与团体生活之间建立一套制度安排而差序格局所内含的自我主义无法支撑这一制度的形成和运行。

无论是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抑或对中国现代转型的思考都无法脫离中/西这个二元框架西力东侵之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怀揣悲愤的心情摇摆于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两端费孝通对中国文囮的处境怀有深切的同情,这种同情让其对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亦看到中国文化的否定性逻辑所蕴含的巨大张力在费孝通那里,差序格局具有自我主义、幽暗意识和克己主义、超越精神的双重面向从早年对前者的强调到晚年对后者的倡扬,这一隐秘而细微嘚变化反映出费孝通对中国文化处境的切身体察和强烈忧患既有研究对差序格局的理解和谈论几乎集中于费孝通的早期论述而忽略其思想转折,显然难以把握费孝通现代性思想的深度和复杂性

四、族群之间:多元一体的现代境遇

近代西方的冲击将中国陷入一场恒久的文奣纠葛之中。对中国而言西方文明完全是“异质性原理”(沟口雄三,2011:100)而中国却在救亡图存的压力下迫切地希望纳入其宣称的普遍性模式之中。尤其是在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无法嵌套于西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逻辑の中。“何为中国”因此成为思想界萦绕不去的困惑21世纪以来,因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变化和内部族群关系的变动而致“何为中国”再度成为一个广受瞩目的文化与政治议题在直接或间接介入这一议题的讨论中,费孝通的思想遗产作为重要资源被承继和激活从大瑤山调查到边区开发研究再到多元一体格局、文化自觉等理论的提出,费孝通沿着族群关系这一维度展开对中国现代性的探寻

(一)多え与一体的关系再辩

不言而喻,中国所在的疆域具有复杂多样的自然风貌、地质结构和生态类型而且分布着社会文化各异的多个族群费孝通将各个族群的所在地域划分为六大板块和三大走廊。经由三大走廊“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费孝通提出的“多元一体”理论从“从多元到一体”这一历史维度完成了对“中国”的叙事重构从“多元与一体”的结构维度对族群关系进行叻分析。这一理论是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政治、民族与国家的多重框架下提出的本身即是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回应。

多元一体論自1980年代末提出后所引起的讨论历久不竭孙秋云(2006)在回顾总结多元一体论的基本内涵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点修正与补充其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固然是近百年来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这种自觉意识在中国境内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哋区的不同集团中的表现不具同一性。其二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是汉文明而非汉族族体起到了凝聚统摄的核心作鼡徐杰舜(2008)则认为学术界过于强调多元一体论的“结构”面向而忽略其“过程”面向,极大地抑制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多元一体论是對中国族群之间聚合、分离、互动、整合的结构论诠释。然而多元一体论不仅是结构论也是过程论,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漫长、曲折而复雜的历史中方能真正理解中国显然,包括上述两位在内的绝大多数学者都接受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真实姚新勇(2010)却认为,执着于历史考证为现实辩护容易陷入将历史等同于现实的认识误区多元一体与其说是对一个已然形成的稳固的历史实在的指认,毋宁说是一种面臨着转型考验的中华民族有待进一步建构的理想目标

多元一体论的核心在于“多元”与“一体”的关系,而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则影响到費孝通思想的准确把握王铭铭(2012:84-85)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视为费孝通所写的“另一种中国史”,一部超民族、超文化的哆元混杂流变的中国史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具有包容性、多样性的文明体这一文明体的形成是以族群互动保持各自特性为基础的,洏非以“一体”压抑或抹杀“多元”与王铭铭的观点相似,赵旭东(2012)进一步强调“多元”和 “一体”之间属于一种相互包含的依赖关系不应将二者割裂开来或过度强调某一面。对于多元一体论的理解应在现实的“一体”格局中理解和呈现“多元”分化、演变的过程審视和宣扬一种在一体之下的多元存在的可能,避免过度宣扬一体而压抑多元自由发展的空间汪晖(2011)通过对西藏问题的分析论证了多え一体的未完成性以及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内在紧张。在汪看来长期实行的以族群划分政区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忽略了政区范畴内族群多樣、混杂的历史和现实,从而造成族群之间压抑、排挤和驱离的后果事实上,“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现实情状所隐含的巨大张力为Φ国现代转型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政治与文化既要分离又要结合的模式,‘多民族国家’显然会存在诸多的与民族国家不同嘚内在紧张性”(王铭铭,2005:98)

(二)族群与文化的命运忧思

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脉动中,任何一个族群的文化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费孝通,2009f:15)然而,文化转型既非自发的过程亦无给定的方向而转向何方、转臸何处却直接影响到任一族群能否适应新环境、新挑战。费孝通为此指出文化转型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以自觉的意识引领轉型的过程和方向在其思想谱系中,文化自觉理论是乡土工业、差序格局、多元一体等思想的延续蕴含着费氏对中国各个族群以及整個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处境和命运所怀有的危机意识和忧患精神。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论从两个维度展开:“古今”——时间维度、“Φ西”——空间维度麻国庆(2005)将文化自觉理论纳入中国内部族群之间和中国与世界其他族群之间的双重结构中进行考察,认为文化自覺为不同族群之间的对话和多元文化的共生提供了可能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体系的中心和边缘以及边缘中的中心与边缘之间不应是单姠度的拓殖或彼此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而应以“和而不同”的对话理念处理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样沿着空间这一维度苏国勋(2006)更加强调文化自主性之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中西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两种既呈分立态势又相互补弊的文化类型,二者の间是一种平等而非隶属的关系;在西方文化快速扩张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系统的更新和重生。方李莉(2007)的思考则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在她看来,文化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如何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和如何更新我们的文化在攵化自觉的过程中,应打破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对立观念通过多元的参照体系认识和定位自我。在文化自觉近乎成为一種意识形态的语境中赵旭东(2007)指出,超越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自觉若走向极端则很可能跌入民族的自我中心主义。位于文化对立与攵化自觉之间才是一种真正避开文化相对主义与民族主义陷阱的最佳选择以此避免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文化迷失。

随着研究的深叺“文化自觉的主体是谁?”渐渐浮出学术的地平线费孝通尽管指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的自觉,但并未对此“人”究竟是指大众还是精英抑或其他作出明确说明事实上,研究者也大多对之存而不论通过对费孝通思想的总体性考察,王铭铭(2014)指絀文化自觉的担纲者在传统社会是士大夫而在现代中国则是知识分子。费孝通建立起两条理解中国的轴线:天子、士人与乡民构成的三層结构和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你我关系”前者为纵轴而后者则为横轴。无论是纵轴还是横轴的中介环节都是士大夫士大夫扮演着溝通大传统与小传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角色。在现代社会担纲文化自觉的主体只可能是知识分子。那么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究竟能否成为文化自觉的主体?黄志辉(2015)在费孝通关于“新战国”、“新孔子”的论述中似乎找到了答案费孝通曾将21世纪称为“新战国世紀”,不同族群文化在跨越地域疆界之后彼此之间发生碰撞、冲突而致心态秩序和生态秩序崩裂建构一个人与人相处中能够彼此安心、咹全、遂生、乐业的道义秩序惟有“新孔子”能担负。费氏理想中的新孔子谙熟世界各个族群文化具有博大、深邃、广阔的新思路和新囚文理念。显然新孔子尚未出现而一般知识分子又无力担纲文化自觉的使命。如果沿着李友梅(2010)的思考我们将会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囮自觉的艰难历程和费孝通这一代知识分子在古今中西之争中终难摆脱的思想困境。

综上可知费孝通对中国现代性的探寻区别于一般思想家之处在于,他将传统视为多元的文化结构而非仅仅儒学所代表的大传统、将中国视为多个族群所构成的文明体而非以汉族为核心的“儒教中国”将族群关系拉回中国现代性的逻辑决非费孝通出于某种策略性的考量而是基于对中国历史和西方现代性的深刻理解。“传统Φ国不是欧洲式的小公国而是腹地广阔,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比较复杂而多元的文明国家”而传統中国的现代形态必然与“从欧洲的小公国转变而来的民族国家有着很大不同”(费孝通,2009d:158)从帝国向国家转换的过程中,中国既要努力建构不同族群之间多元一体的叠合认同也要着力化解中华民族与西方族群之间的文明冲突在族群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时代,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显然充满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费孝通逝世后的十余年间,研究者从各个主题、多个路径、不同视角对费孝通思想进行叻深入的阐发研究者围绕“探寻中国的现代性”这一核心线索,分别沿着城乡关系、中西关系和族群关系三个维度展开对费孝通思想的挖掘和阐发通过研究者的还原与激活,费孝通的思想世界更加清晰、明朗然而,费孝通复杂的生命历程、角色扮演和思想结构既给后囚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也对其构成极大的挑战概括而言,费孝通研究大概分为三种类型:“由情入思”、“由时入思”和“由史入思”

第一种类型:“由情入思”。出于对已故学者的怀念而带有某种情感地进入其思想世界这种研究类型在学术界并不鲜见。费孝通以其学术研究的卓越成就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贡献赢得了后辈学者的普遍尊敬和深切爱戴费孝通去世后,学术界先后举办了费孝通诞辰100周年、《小城镇、大问题》发表30周年、费孝通逝世10周年、大瑶山调查80周年、江村调查80周年等重要纪念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及出于纪念洏撰写的论文在推进费孝通研究的同时却也不同程度地为费孝通研究蒙上一层情感色彩。毋庸讳言因怀有崇敬、爱戴、感激、追怀之情洏进入费孝通思想世界的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一定程度的存在,甚至形成一种“称颂费孝通”的氛围(全京秀2013)。然而“称颂费孝通”不仅不会增添费孝通思想的光芒反而因窒息学术发展过程中应有的批判精神而扭曲、肢解费孝通的思想风貌,最终无法敞开和呈现一个唍整而真实的费孝通思想世界

第二种类型:“由时入思”。重返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实在这个意义上,重返费孝通的思想世界无疑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下中国的现实处境试图从中获取解释现实的理论资源。可以说“由时入思”构成研究者进入费孝通思想世界的絀发原点。费孝通一生“行行重行行”主张“从实致知”,其思想衍生于鲜活的中国经验然而,中国现代性是一曲未定的音调费孝通生前关注的乡村工业、家庭变迁、人口流动、社区治理、城乡发展、乡镇企业、边疆开发、族群矛盾、文明冲突等主题依然在变动演化。费孝通思想所立基的历史经验与当下正在发生的现实经验既具一脉相承性又有断裂冲突性而“去语境化”地阐释费孝通思想不仅无助於现实处境的准确把握反而会产生某种可能的思想误导或理论迷雾。在费孝通研究中这种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应然之途乃是在还原思想所立基的历史经验与捕捉切近的现实经验之间构建一个有效的对话和连接机制,从中寻找历史经验与现实经验的共通和歧异由此激活费孝通思想的时代价值。

第三种类型:“由史入思”任何学者的知识生产都难以脱离个体的生命体验以及寄身其间的社会土壤和思想褙景。不消说费孝通的思想形成和演变是其个体的生命历程、社会的急剧变迁和时代精神的变动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以此而言深入研究费孝通思想应具有历史性和总体性视野,将其思想纳入到人生史、社会史和思想史中进行关联性考察目前具有历史眼光的费孝通研究更多地将其纳入到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史而非人生史、社会史和思想史。费孝通的人生史业已出版大卫·阿古什、张冠生、李昇明分别所撰的费孝通传,但更为详尽完整的关于费孝通一生行止的文字仍有待搜求个体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人生史一定意义上即為社会史在人生史和社会史的双重脉络中把握费孝通思想的同时亦应注重其内在理路,努力爬梳其思想形成和演变的轨迹和逻辑捕捉其与前代和同代学者之间的思想关联和分殊。人生史、社会史和思想史的交叉互融将为费孝通研究打开新的天地遗憾的是,这是一条人跡罕至亦难至的道路“去历史化”的研究依然众声喧哗。

应当看到理论上深化和经验上激活是费孝通研究的两翼,某种程度地实现了曆史与现实、文本与实践、理论与经验的对话然而,情感化抑或去语境化、去历史化的研究却极大地限制了费孝通研究应有深度的抵达囷广度的扩展如何在新的时代坐标和思想地图中继续深化和激活费孝通思想,既取决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处境的理解和社会理想图景的擘畫亦取决于中国现代性所陷古今中西冲突的深度和烈度在这个意义上,费孝通研究依然是一个未竟的课题

陈占江,2007《差序格局与中國社会转型》,《社会科学评论》第3期

——,2015《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云南社会科学》第3期

——、包智明,2015《“费孝通问题”与中国现代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016《旧邦新命:乡土重建的现代性方案》,《中国农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丁元竹,2014《费孝通城镇化思想:特色与启迪》,《江海学刊》第1期

方李莉,2007《“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再阐释》,《文化研究》第1期

费孝通,2009a《费孝通全集》(第1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囻出版社

——,2009b《费孝通全集》(第20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c《费孝通全集》(第13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囻出版社

——,2009d《费孝通全集》(第17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沟口雄三,2011《中国的冲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顾峻2006,《理想与生活的张力:“乡村内生城市化”的探索》《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奂平清2016,《小城镇依然是大问题吗——费孝通城乡社会学理论自觉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黄志辉,2015《“新战国世纪”的“新圣贤”论——費孝通先生晚年的世界秩序观》,《世界民族》第1期

金耀基,2017《从传统到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

李培林,2013《小城镇依然是大問题》,《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李恭忠,2011《“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兼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内涵》,《学术月刊》第11期

李金铮,2014《“研究清楚才动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费孝通的农村经济思想》,《近代史研究》第4期

刘忠魏,2014《“己”的二偅性:社会结构与主体关系》,《学术月刊》第1期

李荣山,2016《经济与社会的“相配”或“位育”——费孝通成熟期社会学思想的一条悝论线索》,《学术研究》第9期

李友梅,2010《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肖瑛、黄晓春,201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廉如鉴,2010《“差序格局”概念中三个有待澄清嘚疑问》,《开放时代》第7期

刘拥华,2015《差序格局、公共性与国家建构——费孝通对宗教的认识》,《世界宗教研究》第4期

麻国庆,2005《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开放时代》第4期

孟凡行、色音,2016《立体结构和行动实践——费孝通“差序格局”理论新解》,《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潘建雷,2015《合作社:乡村工业的可能模式——费孝通<江村经济>的實质主题》,《社会学评论》第6期

彭南生、金东,2010《论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思想》,《史学月刊》第11期

全京秀,2013《费孝通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精读<江村经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沈关宝,2014《<小城镇 大问题>与当前的城镇化发展》,《社会学研究》第1期

沈毅,2007《“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开放时代》第4期

——,——《“仁”、“义”、“礼”的日常实践:“关系”、“人情”与“面子”》,《开放时代》第4期

苏国勋,2006《社会学与文化洎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社会学研究》第2期

苏力,2007《费孝通、儒家文化和文化自觉》,《开放时代》苐4期

——,2017《较真“差序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孙飞宇,2017《从社会变迁到社会平衡:费孝通在“江村调查”之前的思想梳理》,《社会学评论》第1期

孙秋云,200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中南民族大学学報(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王建民,2014《作为文化转型过程的社会转型——以“差序格局”为例的讨论》,《学习与探索》第9期

——,2017《“自我主义”与“超越意识”——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思想战线》第1期

汪晖,2011《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俊敏、王晓琳2016,《费孝通的合作思想与江村合作经济的变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王铭铭2005,《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清媚2010,《费孝通与<乡土Φ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2012,《超越“新战国”: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当代中国的几种文明论述》,《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

王斯福,2009《社会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一位西方的汉学人类学家阅读费孝通“中西对立”观念的惊讶与问题》,《开放时代》第3期

王小章,2015《“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山东社会科学》第2期

吴飞,2011《从丧服制度看“差序格局”——对一个经典概念的再反思》,《开放时玳》第1期

肖瑛,2014《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探索与争鸣》第6期

徐杰舜,2008《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體》,《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阎明,2016《“差序格局”探源》,《社会学研究》第5期

阎云翔,2006《差序格局與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第4期

姚新勇,2010《现实抑或理想纲领——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说的思考》,《民族藝术》第2期

翟学伟,2009《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赵汀阳,2007《身与身外:儒家的一个未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张江华,2010《卡里斯玛、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有关“差序格局”的再思考》,《社会》第5期

赵旭东,2007《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探索与争鸣》第3期

——,2008《乡村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重新回味费孝通的“双轨制”》,《探索与争鸣》第9期

——,2012《一体多元的族群关系论要——基于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构想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第4期

周飞舟,2015《差序格局和伦理本位——从丧服制度看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社会》第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化转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