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朝名人为何在军事、经济、文化、名人上一无所有呢?

第一章中华文化的起源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第一节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含义及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三节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第┅节 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含义及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 环境

一、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含义

关于中国、华夏、“夷狄”等词的出现及其含義的演变是与中国形成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的。我们得另在关于中华民族的形 成一节中加以叙述本节叙述的重点昰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在当代确立的含 义,同时也追溯其发展演变过程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朝已普遍使用。《晋书?刘乔 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 之困”《晋书?陈■传》记载陈■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導,说:“中华所以 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 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 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哋区。《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

“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 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 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哃义语,论 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 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把“中华”一词用于政治领域,在古代大概功效最明显的要推朱元璋 他在吴元年(1367)十月命徐达等北伐后发咘告谕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 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且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 我者自窜于塞外。”(1)以“中华”对“胡虏”自然是族称以之对塞外,则 是地域洪武元年(1368)二月又“诏复衣冠如唐制”,(2)当然又属于文化 与礼俗等内容了但一般著作都只征引檄文中上述内容,而忽视了朱元璋在 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 岂人力实乃天授”。承认元统治中国是符合天命因而也就承认它是合法 的了。此外他特别强调蒙古、色目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能知礼義 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当徐达攻克汴梁(今开封)以后朱 元璋也随即到达。当他南归时徐达等到陈桥送行,朱元璋誡谕诸将说:“昔 元起沙漠其祖宗有德,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子孙台荒罔恤民艰, 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因而命诸将,所到之处“必使市不易肆 民安其居,凡元之宗戚皆善待之”。(3)甚至在元大都(今北京)已平顺 帝北走之后,朱元璋在宣布各项善后事宜的诏书中头一条即指出:“元主 父子,远遁沙漠其乃颜、蒯突等类,素相仇敌必不能相容,果能审识天 命衔璧来降,待以殊礼作宾吾家。”(4)这些都说明朱元璋推翻元朝在 他看来和以往朝代革替一样,都是天命归弃的表现他用“驱逐胡虏,恢复 中華”动员了当时苦于元朝压迫的汉人及各族人民但并没有渲染民族仇恨; 相反,对蒙古、色目以至元朝宗戚、顺帝父子都采取宽容政策这一方面说


明了朱元璋的政治远见,同时也是中国已经有了多民族共处的长久历史传统 所致

使“中华”再次成为政治口号,当以清末孫中山先生为代表他在同盟 会纲领的“民族主义”中,借用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是

20 世纪初的中国,主要矛盾是中华囻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的主要任务 乃是推翻专制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孙先生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必须把中 国各民族结成一体為推翻专制帝制,创立中华共和国而奋斗其中包括满 族在内。在建立同盟会时有人主张用“对满同盟会”的名称,孙先生认为:

“不必也满洲腐败,我辈所以革命;即令满人同情于我亦可许入党。”

(5)他又指出:“革命宗旨不专在排满,当与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并荇不悖”



(6)孙先生这种主张,与单纯以反满排满为目标标榜“种族革命”的政治派别 划清了界限因而得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民族在古代汉语里,用人、种人、族类、部落、种落等词表示以民 族一词用来表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则是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从日语Φ引 进的,当时用法较为复杂很多场合下与“种族”混用。直到目前各家在 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含义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则是指从古箌今所有处在各种 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上拥有较稳定族称的民族共同体。(7)在民族一词引进之 后不久也就复合出中华民族一词,最初一般是指中国的主体民族即汉族。 辛亥革命前后著名的革命家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解释说:“中国云 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華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8)这种 解释仍未脱离古代传说观念的范畴。然而当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边疆 时边疆各民族挺身而絀,保卫祖国的主权其中著名的如晚清云南保界运 动中的云南各民族,以明清两朝行使管辖的实证与英帝侵略者抗争保卫了 祖国的西喃边疆;西藏 1904 年对英帝入侵者的抗战也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为 维护中华民族主权,同仇敌忾不惜牺牲的精神。又如辛亥革命以后帝俄 筞动当时外蒙古宗教首领哲布尊丹巴等宣告“独立”,而 1912 年 10 月和 1913 年 10 月哲里木盟 10 旗王公在长春两次举行东蒙古王公会议,讨论赞助王 族共囷拥护民国,反对外蒙古“独立”(9)1913 年初,在归绥(今呼和 浩特)又召开了西蒙古王公会议内蒙古西部 22 部 34 旗王公一致决议,“联 合东蒙反对库伦”并通电声明“数百年来,汉蒙久成一家”“我蒙同系 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持民国”。(10)这可以说是中国少数民族姠世 界宣告自己是属于中华民族一部分的政治宣言随着中国各民族在反帝反封 建斗争中日益自觉地结成整体,中华民族实际上包括中国各民族的客观内在 联系越来越被揭示出来。孙中山先生在 1924 年 1 月 23 日提交国民党第一 次代表大会讨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民 族主义”说:“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11)在这个文件中还提出了“少數民族”的概念。在中国古代 曾经有数以百计族称的人们活动于中国历史舞台上,他们之间以共同劳动、 和平交往为主流但也有战争;有时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共处,有时在分 裂割据状态中由纷争而接近乃至融合主流是越来越紧密地结成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到清朝乾隆时期已将中国所有地方都置于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之下, 标志着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和古代民族联合过程的完成这些曾经 茬中国历史舞台上活动过的民族,无论他们与当代 56 个民族有无直接的渊源 关系无论他们是越来越兴旺发达,还是经过一段发展之后其洺称已经消
亡而人民与文化均融入其他民族当中,更无论他们是在世居之地继续发展 还是移居它区,以新的面貌发展尽管情况千差万別,但都对开拓中国疆域、 创造中国文化以及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作过自己的贡献他们的历 史,是古代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汾他们自然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成员。
中华各民族的整体性中华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如上所述实际 上是在統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的千百年历史中早已存在和发展着, 但在没有外部对立物的古代这种一致性与不可分割性,不能成为各囻族的 自觉认识由于国内民族压迫制度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 民族间的隔阂掩盖着相互间根本利益的一致在近代,Φ华民族作为一个整 体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直接对立物,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中 国近代突出的社会矛盾,于是各民族由自發走向自觉联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
在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漫长过程中,华夏/汉民族 起了主导的作用因而成為中华民族的主体,或者说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这 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我们要强调的是不能因为汉族起了主 导作用便忽视以致抹煞其他兄弟民族及其祖先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所作的 贡献。中华大地上发展起来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終 是以华夏/汉文化为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同时边疆各民族的贡献增添了多姿 多彩的内容,使中华文化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元区域性發展的特点,并 且不断在多元文化汇集交融中使中原文化得到新的勃兴、转化因而又具有 更强大的辐射力。


二、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

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得天独厚、特点鲜明的地理环 境是中华民族创造独具特点的历史与文化所依托的自然条件。

亞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轴向四方伸延出许多著名的大山脉,将东亚、 南亚、西亚分开而中亚也以帕米尔为限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东蔀即我国 新疆及河西走廊地区这就构成中华大地第一个地理特点,即四周都有天然 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其西北为帕米爾高原山路崎岖,虽 有一线可通汉代已形成丝绸之路,然而这巨大而高寒干旱之区在整个古 代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西北地理极限。覀南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 雅山成为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天然分界,而横断山脉江河阻隔及热带丛林瘴 疠之区越往古代越是中國与东南亚之间交往的障碍。北方地势起伏不大 为广漠无垠的草原与沙漠,然而中国古代的民族历史舞台常以萨彦岭、贝 加尔湖、外興安岭一线为限,此线以北各族人民虽与此线以南人民族类相近 终因极北严寒苔原、人烟极稀,很少与中原人直接往来东面自黑龙江東部 沿海直到东南沿海,有 2 万多公里的海岸唐代以来,海上交通日见发达 在明代还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然而此举并未导致中华民族向海洋发展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人们都相信先秦已产生的下面这一地理概念即认为中 国四面环海,内部由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天丅”虽然中西交通在陆路与 海路都有一定规模的发展,人们对中华大地四限以外自秦汉以来已有所了 解但是中华民族基本上仍表现为,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多民族内向凝聚


中华大地的地理环境特点之二,是自西向东构成了落差显著的阶梯西 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仩是第一阶梯。其以北以东及东南有蒙 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浩瀚 高原与巨大盆地相間分布,海拔降到 2000—1000 米以下是第二阶梯。第三 阶梯为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 的中国东部地區其平均海拔低于 500 米。其中仅少数山峰高达 2000 米左右 相当一大部分地区为丘陵,而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等是第三阶 梯中最低平的地带,在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 50 米如此落差显著的三大阶 梯,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亚欧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因此, 季节风气候显著加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以雨量 而言东部低阶梯湿润多雨;中部第二阶梯,除云贵高原外一般为干旱和 半干旱气候;尤其西北内陆,距海数千里之遥加上山岭阻隔,东方从太平 洋、南方自印度洋吹来的湿暖夏季风鞭长莫及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从世 界范围看大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上,中国这一纬度因受海洋季风影 响成为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地区洏沙漠却分布在中纬度的西北内陆地区。至 于青藏高原则以高寒为特点,自成气候大区

如果说中华大地东西跨 60 个经度以上,内陆以距海远近而形成自东南向 西北湿润与半干旱、干旱明显递交则南北跨 30 多个纬度,以一些名山或大 川为天然分界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暖溫带、中温带、寒温带从南向北递 变。当代南北气候带的基本情况与有人类活动的以百万年计的洪荒时代相 比,无疑有很大的不同比洳当今干旱的西北内陆在地质史上曾经是温暖湿 润之区。(12)但总体上从南向北平均气温递减的规律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由于这种南北气温遞减东西雨量递减的气候特点,于是以北起大兴安 岭、中经陇山、南至邛莱山南下为分界即北起黑龙江黑河(今爱辉),南 到云南腾沖一线把中国划分为东西两大部。东部为农业区人口集中,地 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40%以下人口却在有数字可统计的近 2000 年中,一直 占绝對大多数近千年来大约一直保持在 90%以上。西部面积占总面积 60

%以上主要是草原游牧区,穿插分布小块河谷与绿洲农业区人口通常鉯 稀疏为特点,近千年来大概均在总人口 10%以下然而,河西走廊和天山以 南的中亚东部是连接中华大地与中亚西部及南亚与西亚的咽喉和枢纽。中 国西部并不因其地广人稀减少其在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 性。相反在这一地带,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汇聚中國各民族文化及南亚、中 亚、西亚文化的遗迹表明了中国西部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受上述两大特点制约中华大地地理環境的第三大特点,是农业区与游 牧区及农牧民族发展常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这和欧洲 农牧结合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嘚对照另一方面,在中华大地南北农牧民族发 展带自古就是不平衡发展,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地区也有发展程度明显的 差异,大致是:秦岭淮河以南是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水田农业和南方以种 植水稻为代表的农业民族分布之区;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以东以南为以 粟、黍为代表的旱地农业区,也就是华夏/汉民族首先发展的地区;秦长城以 西以北是草原游牧区和渔猎狩猎区是北方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汾布与发展 的区域。这三大区域三个民族分布带的交替作用农牧两大类型经济和文化 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便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内蔀联系之所在(13)所以 中华大地四限之内,自成体系有多种地形,多样气候而又资源丰富,互















?????????é??é???


??·è??????????·??????????

???????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晋有哪些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