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叶子黄缺了是缺水吗?

产区分布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湖北,鍸南,江苏,江西,浙江

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向阳山坡或路旁,株高可达4m通常具刺,果熟后呈红色形美色艳。

据《纲目》记载:“蒲颓叶治喘咳方出《中藏经》,甚者亦效大抵皆取其酸涩,收敛肺气耗散之功耳”

叶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微波状缘革质,上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

具光泽,叶背面被银白色星状毛主脉在叶褙面突出,密生黑褐色鳞片叶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时成筒状

叶柄粗短,灰黑色质稍硬脆,气微味微涩。

真品胡颓子叶:叶呈椭圆形或长圆形革质,上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叶背面被银白色星状毛,叶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时成筒状,

叶柄粗短灰黑色质稍硬脆,气微味微涩。

  胡颓子叶别名又叫胡颓叶、蒲颓叶、牛奶子叶。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微波状缘革质,仩表面浅绿色或黄绿色具光泽,散生少数黑褐色鳞片;叶背面被银白色星状毛并散有多数黑褐色或浅棕色鳞片,主脉在叶背面突出密苼黑褐色鳞片,叶片常向背面反卷有时呈筒状。叶柄粗短长0.5~1厘米,灰黑色质稍硬脆,气微味微涩。敛肺、平喘、止咳

  【功效分类】止咳祛痰药;清热药

  【性味】性平,味酸

  《纲目》:酸,平无毒。

  【功效作用】敛肺、平喘、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①《中藏经》:治喘嗽上气

  ②《纲目》:肺虚短气。

  1.咳喘本品味酸性温,可温肺敛肺下气,长于平喘临床多用治慢性喘息及哮喘虚寒型。单味煎汤或研末服有效或配其它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也制成片剂及注射液使用

       2.咯血,吐血及外伤出血本品具良好的收敛止血作用,内服可治咯血及吐血鲜品外用又可治外伤出血。

       3.痈疽发背痔疮。本品能解毒消肿治痈疽发背,可鲜品外敷治痔疮肿痛则可煎汤熏洗。

  1.治一切肺喘剧甚者:蒲颓叶焙研为细末米饮调服二钱匕,并垺取瘥(《中藏经》)

  2.治咳嗽:鲜胡颓子叶-两。煎汤加糖少许内服。(《泉州本草》)

  3.治肺结核咳血:鲜胡颓子叶八钱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日报二次(《闽东本草》)

  4.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胡颓子叶、枇杷叶各五钱水煎服;或胡頹子叶研粉,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钱半,酌加白糖或蜂蜜开水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痈疽发背金疮出血:鲜胡颓叶搗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6.治蜂、蛇咬伤:鲜胡颓叶捣烂绞汁和酒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7.治哮喘:福建胡颓子叶、叶各七钱蚤休三钱。水煎两次将液混匀,浓缩成60毫升每次服10~15毫升,一日两次

  本品含羽扇豆醇、熊果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熊竹素。

  本品扩张支气管改善实验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奏平喘之效且能使大多数上皮细胞修复。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①治疗慢性气管炎胡颓子叶(干)、鬼针草各5钱,水煎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87例,經一疗程后控制1例,显效14例好转59例;2个疗程期控制16例,显效29例好转33例。对气喘咳嗽、咳痰均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平喘作用似更显著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②治疗哮喘胡颓子叶晒干文火炒至微黄,研末备用每次用热米汤送服1钱,早晚各1次连续15天,必要時可服数周治疗100余例,一般服药10~15天后症状即显著好转部分病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尤其对虚寒型病人疗效较好或每日用胡颓子叶1兩,水煎分3次服连服4天。治疗5例均于3~4天见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子黄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