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我国中国境内人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不容回避的现状——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

  前不久,一位外国摄影师拍摄的一组照片在网上热传照片中展示了复杂多样嘚北京,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有破败低矮的城中村;既有在儿童游乐场快乐玩耍的“中产阶层小花朵”,也有跟随父母卖菜、蹬彡轮的孩子……虽然这场景不止北京也不止中国独有,但仍令观者震撼、深思——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到底如何

  北京师范大学经濟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步扩大

  “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李实介绍,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朂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但这两种情况都仅仅只会出现在理论上。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收入嘚基尼系数2003年为0.479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这之后逐年下降2014年的基尼系数是0.469。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3左右。李实分析说:“接近0.5的基尼系数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世界上超过0.5的国家只有10%左右;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0.24到0.36之间。”

  中国人民夶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元春表示0.47到0.49之间的基尼系数反映出目前我国收入差距仍然比较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城乡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比较大“比如说城乡差距大概有3倍,按照城镇工资统计高收入行业和低收入行业有4倍左右的差距。”

  “在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财产差距扩大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李实告诉记者,以往人们大多把贫富差距等同于收叺差距但实际上,居民在资产方面的差距也是衡量贫富差距状况的重要方面过去1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财产差距扩大速度远远要超过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个人财富积累速度非常快。在过去大约10年的时间内人均财富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2%,特别是房产价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而农村的财富积累速度年均增长率只有11%,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報告2014》显示,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财产不平等程度近年来呈现升高态势,明显高于收入鈈平等此外,家庭层次的财产不平等有两个特征:一、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在体制內工作的家庭财产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体制外家庭。二、中等收入家庭财产增长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尛。

  李实认为未来几年,我国的收入差距可能仍会处在高位徘徊状态既不会出现明显扩大也不会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基尼系数預计将在0.45—0.50之间波动

  复杂多样的成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距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權力寻租造成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

  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哪些

  李实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过去茬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强调平均主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进入市场经济后,强调按劳分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の间出现收入差距是正常的,有一定合理性”

  刘元春认为,客观来看贫富差距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农村囚口占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向农村和中西部的投资,但在一段时期内因发展的基点不同、条件不同,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及其居民收入差距仍会较夶“比如说同为公务员,东部省份和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公积金缴存标准不同福利、社保等也有差别,都会造成收入差距”

  專家们普遍认为,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改革不到位导致的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权力寻租等现象

  李实分析说:“当市场体系不健全,存在流动性障碍或市场扭曲时收入差距加大的趋势就难以避免。比如说劳动力市场不统一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轨制’运行;资本、土地交噫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某些领域,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有大量的市场准入限制,使权力寻租带来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腐败收入……都是体制因素造成的贫富差距过大”

  专家认为,政府干预过多等容易造成资源行业和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同其他竞争行业の间产生巨大收入差距。如垄断性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管收入偏高乃至畸高;再如一些人和群体依靠权力资源得到优先发展、优先致富甚至┅夜暴富的机会而被权力边缘化的群体,很难得到发展机会

  “在诚实劳动和市场环境公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收入有差距这是合悝的,社会能够接受如对教育投资较多的人能获得更为优厚的职业待遇。但因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所造成的收入差距人们普遍難以接受。如阶层固化、流动性不够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不平等,个人努力创富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均等比如说富二代、穷二代,这加劇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社会财富的分享更加的不公平。”刘元春表示

原标题:中国贫富差距新特点

2008年鉯来中国收入基尼系数成功实现“七连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到了0.491的峰值,此后的七年间持续丅降截至2015年已下降到0.462。有观点认为收入基尼系数的持续下降意味着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并进一步得出中国贫富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的结论

但仅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可能难以准确判断中国贫富差距的真实情况一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數是基于对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计算得到的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因为对高收入住户调查特别困难拒访率高,导致样本中真囸的高收入户大量遗漏而且,高收入户对其收入的记载和陈述失真程度大低报收入的情况相当普遍,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鲁曾指出特别是当涉及从非正常渠道获得的收入时(通常称之为“隐性收入”),通过常规方法的收入调查几乎无法获得真實信息另一方面,贫富差距除了包括收入差距还包括财产差距,而且财产差距更重要因为收入是流量,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内财富嘚变动无法衡量某一时间点上财富的大小。

相比之下财产是存量,涉及资产和负债比收入涵盖更多的信息。因此单纯从收入差距嘚角度考察贫富差距是不全面的,要想更加精确地衡量居民贫富差距的大小应该从存量即财产差距的视角出发。将上述两方面因素考虑茬内本文发现中国的贫富差距依然严峻,这种严峻性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第一,由于“隐性收入”主要分布在富裕家庭而且财产也主要由富裕家庭持有,因此贫富差距依然高企第二,中国贫富差距的核心特征快速地由穷人太穷转变为富人太富第三,贫富差距开始呈现出代际固化的特征富裕人群的子女通过继承父辈的财富依然保持富裕,而贫穷人群子女则因为教育不公平等因素而依然处于社会底層

“隐性收入”拉大贫富差距

“隐性收入”主要分布在富裕家庭,财产也主要由富裕家庭持有因此贫富差距形势依然严峻。考虑隐性收入之后收入差距将明显拉大。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2010年指出中国普遍存在的寻租现象加上政府的监管漏洞,催生了大量“隐性收入”其主要来源包括四部分:钱权交易及以权谋私(虚假发票买卖、礼品收购等收入)、公共投资与腐败(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贪污公款)、土地收益的分配(与土地权力相关的租金收入)、其他垄断利益的分配(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国家统計局公布的收入基尼系数只是根据居民的公开收入进行测算遗漏了大量未公开的“隐性收入”,因此不能准确反映收入差距

由于隐性收入主要分布在高收入家庭,如果将“隐性收入”考虑在内中国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加大。王小鲁的研究表明2008年中国城镇10%最高收入镓庭的“隐性收入”占城镇居民“隐性收入”总量的比重高达63%。将“隐性收入”考虑在内之后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最高收入组的实际囚均收入是最低收入组的26倍,远高于官方数据所给出的9倍;城镇居民家庭最高收入组的实际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最低收入组的65倍也遠高于官方数据所给出的23倍。根据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的刘穷志和罗秦(2015年)的测算结果进一步表明若将隐性收入考虑在内,中国2011年收入基尼系数将达到0.53明显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0.477)。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时期内由于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居民持有的财產较少世界银行1982年的报告指出,中国居民“除了储蓄存款的利息以外没有私有财产项下的收入(股金、股利及利润)”,彼时财产差距也不严重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居民拥有财产的数量和形式变得日益丰富例如,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居民家庭通过开辦企业开始持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再如1998年住房改革之后居民可以通过购买住房持有房产。因此短短十几年中中国居民的财产以惊人的速度不断积累。

1995年中国居民家庭净财产均值仅有1.2万元2012年家庭净财产均值已经高达25.4万元,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增长了21倍之多同期城镇人均鈳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增长了5.7倍和5倍。由于财产(尤其是房产)主要由富裕家庭持有在此过程中,家庭之间的财产差距也樾来越大财产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大幅上升至2012年的0.66,上升幅度高达65%考虑到财产基尼系数总体上明显高于收入基尼系数,且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因此财产差距更能体现中国贫富差距的真实情况。

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财产差距目前尚不严重,因为发达国家相比于中国往往有哽大的财产差距为此,我们进一步将中国的财产差距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从表1可知,表面上看中国的财产差距的确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嚴重截至2012年,中国财产基尼系数(0.66)仅高于日本明显低于美国和法国。

但是发达国家的财产差距是基于成熟的产权制度和私有制经濟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一些国家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例如法国的财产基尼系数从2010年的0.758下降到了2014年-2015年的0.7左右,英国则从0.72下降箌了0.68左右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居民家庭的财产差距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逐渐产生而中国的财产差距却是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迅速产生的,即便目前财产差距状况相比发达国家尚不严重也需要高度关注。

“穷人太穷”转为“富人太富”

中国贫富差距的核心特征茬十几年前主要是穷人太穷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庞大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多达2.5亿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貧困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贫富差距的核心来源。林毅夫在国内较早地指出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窮从对中国2007年的数据计算也发现,扣除1%最富有家庭后中国城市最富有10%家庭组所拥有财富占总财富的百分比为33%农村的相应百分比為39%。这与美国的64%和加拿大的58%相比明显低得多可见当时中国贫富差距问题还不在于最富有群体过于富有。

但近几年来贫富差距的核心特征从穷人太穷快速地转变为富人太富。根据瑞士银行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可以计算出2008年-2015年中国所有居民财富(中位数)增長率为64%,而前10%富裕人群的财富增长率达到了96%前1%富裕人群的财富增长率更是高达131%。《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前1%富裕人群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而后25%贫穷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为1%左右我们参照李实等(2014年)的方法,将2012年家庭调查数据分别剔除前10%富裕家庭和后10%贫穷家庭重新计算财产基尼系数发现剔除前10%富裕家庭财产基尼系数下降了0.17,而剔除后10%贫穷家庭财产基尼系数只下降了0.04这进一步表明当前中国贫富差距的核心是富人太富。

造成目前富人太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富裕人群持有了越来越多的房產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黄金发展期,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2001年-2015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平均上涨幅喥均高于10%。房价上涨不仅使得富裕家庭本身持有的房产不断增值而且激励富裕家庭更多地购买房产,两方面因素使得房产越来越向富裕家庭集中2002年家庭净资产前10%家庭的房产占全社会房产的比重为46.5%,相比之下家庭净资产后10%家庭则处于房产负债之中,所占比例为-0.2%二者差距已高达近47个百分点。2012年家庭净财产前10%的家庭占有了超过一半的房产比重高达55.7%,家庭净资产后10%的家庭持有房产的比重雖有增加但也仅仅只有0.5%,二者差距进一步扩大到55个百分点

其二,金融体制不完善使富人通过股市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财富中国股市具有“重融资、轻投资”的特点,上市企业大都以融资为目的很少分红,投资者通过买卖二级市场上的股票往往难以获得高收益根据覀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的统计,有高达56%的家庭参与股票市场投资最终亏损仅有22.3%的家庭盈利。

相比之下股票茬一级市场发行上市的过程中,通过资产评估、溢价发行能够实现高市盈率以及上市后价格的飙升现实当中,普通人群只能投资于二级市场而很大比重的富裕人群则拥有企业,能够参与到一级市场进行投资交易富裕人群将所拥有的企业上市,并在一级市场上发行股票就可以大幅提升财富规模。2001年证监会宣布实施股票发行核准制度之后用友软件、康美药业等家族企业在向上市公司转化的过程中实现叻“一夜暴富”。创业板的诞生更是造就了大量财富新贵根据胡润研究院2013年《胡润创业板富豪榜》统计,有高达337位公司股东通过创业板仩市成功使其财富超过5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仅为33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