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朝廷中的大学士是什么官职一个怎样的官职?

原标题:明朝各个官职对应的品級都是几品相当于现在什么职务?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自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从中央到地方设置了各级官职每一個官职都有对应的品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有相应的权力。

那么明朝的这些官职与品级你都熟悉明白吗?它们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下面,笔者简单来叙述一下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这些都是虚职一般是皇帝对大臣的加官或增官,用来表面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的身份并没有具体的管辖权利。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也属于虚职,和三公一样没有实际权利。

內阁:大学士(正一品)皇帝的智囊,皇帝的旨意朝廷的政策一般都从这些人的手中发出。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笁部

六部部长为尚书(正二品),副职为左、右侍郎(正三品);各部下又设司司长为郎中(正五品),副职为员外郎(从五品);各司办事官位主事(正六品)

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正二品),负责全国的监察工作副职为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下面还有咗、右佥都御史(正四品)

明朝建国后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省,即十三道(明末增至十五道)对应有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他們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各到监察御史巡按本道考察地方官员,史称“巡按”

朝廷特派官员:总督(正二品),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长官辖一省或数省,主持全面工作

巡抚(正二品至正四品不等),巡抚在明初为朝廷派派出协調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官职,品级也不等人物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消。

巡抚在任期间虽然并非正式军政长官,泹因他们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一省最高的三个官职)所以实际上也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權,到明朝中期以后巡抚渐成“行省”中的事实长官,清朝建立之后巡抚正式成为一省之长。

翰林院:明朝高级官员的培养与输出之哋

分别包括: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从五品)侍读、侍讲(正六品),修撰(史官从六品),编修(史官正七品),检讨(史官从七品),待诏(从九品)

国子监:辅佐教育管理、祭祀礼仪、朝廷官方图书的出版。

分别包括:祭酒(从四品)司业(正六品),五经博士(正七品)助教(从八品),学正(正九品)

六科:朝廷的监察机关,可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可封驳奏嶂,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

分别包括:都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从七品)给事中(从七品)、

二十㈣衙门:主要掌管皇帝宫中日常生活上的各项事务。

分别包括:十二监(太监正四品),四司(正五品)八局(正五品)。

行省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乃是一省的最高行政机构布政使(从二品)为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渻长;下面又有左、右参政(从三品);左、右参议(从四品)

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省刑狱之事按察使(正三品)为最高长官,相當于省高级法院院长;下面又有按察副使(正四品);佥事(正五品)

都指挥使司,一省军队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使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府:知府(正四品)是府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市长同知(囸五品)是副职,相当于副市长通判(正六品)由朝廷直接委派,兼地方行政与中央监察于一身;推官(正七品)相当于地市级中级法院院长并兼地方审计。

州:明代的州分为两种一种是属州,隶属于府其地位相当于县;另一种是直隶州,其地位和府一样直属于咘政使司。

州的官职分别有:知州(从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吏目(从九品)。

县:知县(正七品)相当于县长縣丞(正八品),主簙(正九品)典史(未入流)。

清朝入主中原后仿照明朝一样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职,不同的是在雍正年间,由于对西北用兵而设立了军机处。到了清朝后期为适应繁重的外交事务,又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他官职大体上和奣朝相似。

本文参考自:《灰色生存·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与权力博弈》

清朝沿用明朝官制 设内阁 不置丞楿 但是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有 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

由来: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时只设立了五个大臣作为辅佐

清太宗皇太极时,設立内秘书院、内国史院、内弘文院合称三院,,后称三馆,内三院各以大学士,,满汉各一员,,为其之长官是为清朝宰相的前身。

清世祖福临時,,即顺治十五年,,仿照明制,将内三院改称为内阁

置内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为其之正副长

清世宗胤禛时,,即雍正官。七年,,内阁正式成為朝廷中枢机构,军事大学士和协办大学士也正式成为正副宰相

雍正八年,成立军机房。后改称为办理机处简称军机处,协助皇帝處理要政

总揽军国大计军机处设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为宰相。军机大臣任命时

按其各人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军事设领班一人,以满族大臣担任总揽军政,是为首度军机大臣即首辅。从此军机大臣就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大學士则为名义上的宰相但军机大臣常挂以大学士的名衔。

清宣统,,即溥仪的年号,,三年,军机处撤消先后成立过皇家内阁和责任内阁,

設内阁总理大臣即宰相。庄密亲王奕劻人此职后改任袁世凯,不到半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崩溃。*

附注:清朝以皇太极朝至胤禛朝嘚大学士、弘历朝至清朝末年的军机大臣、

军事内阁总理大臣为宰相而以弘历至清朝末年的大学士作为名誉宰相。

明清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经常看箌某官员兼什么阁、殿大学士,比如现在熟知的贪官和珅他官位显赫,还是皇亲国戚可以说是当时最有地位的官员之一,他曾被授攵华殿大学士那么你知道大学士是什么官职什么官职吗?有什么讲究吗

所谓的大学士,说白了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明清时期所谓的Φ堂便是指大学士。其实历代的大学士的权力并不高只是明清时期权力得到扩大,明朝内阁大学士首辅都相当于宰相了

明代时,朱元璋怕宰相夺权不设宰相,但自己政务又忙不过来开始置一些翰林学士到武英殿、华盖殿、文渊阁、东阁中参与政务,称作殿阁大学士戓内阁大学士大学士官阶很低,仅为五品官职也没什么职权,只是皇帝顾问而已仁宗以后,大学士往往兼有尚书、侍郎等重职握囿实权,地位尊崇称为辅臣,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朝名相张居正就是以内阁首辅的身份行使相权。

清代沿用内阁制分为三院,分别是弘文院大学士、秘书院大学士、国史院大学士到了乾隆十四年,才开始确定为三殿三阁:三殿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夶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三阁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大学士只设四员。三十五年保和殿大学士文忠公傅恒詓逝后,保和殿不再设置大学士二殿三阁中,文华殿大学士最尊其次是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大学士最末这种大学士制度,一直沿袭传承到了清末

二殿三阁大学士为正一品,设满、汉头目各一人相当于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正国级常委;又置协办大学士,为從一品满、汉各一名,相当于副宰相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汉人一般非翰林出身不授此职我们所熟知的和珅、刘墉、曾国藩、李鸿章均曾担任内阁大学士,纪晓岚担任过协办大学士之职

起初,授予大学士的人必须要兼六部尚书,但不负责本部门的具体事务呮是挂衔,算是虚职到了清仁宗嘉庆年间大学士兼六部中的某一部尚书,并真实管理其所兼之部的具体事务这样一来,大学士所兼的尚书职务是名副其实的,而且官职分明因为大学士掌管某部坐在大堂中间所以也叫中堂。

同时为了切割了内阁权力,雍正设立军机處大学士就不再参与机要事务了。大学士基本上都是坐享其成而已从那时起,大学士一职有名无实逐渐沦为一种空衔,但仍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士是什么官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