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观音文殊菩萨灵签给我上好灵签,感恩托起我的希望,我妻的生命全靠你观音文殊菩萨灵签帮忙解决,在生记得文殊菩萨灵签……。

     沈家桢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灵感奇迹,都和观音有关因为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和这世界仩的人类,有这样深厚密切的缘份所以效仿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修行方法,最易得到感应和成就 

  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极重偠的经文是记载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自己讲述他修行的方法及经过。这是在一次法会上二十五位大文殊菩萨灵签遵照释迦牟尼佛的咐囑,讲述每个人的修行经验二十五位讲完之后,释迦佛叫文殊师利文殊菩萨灵签作一个总结在文殊师利的结论中,他指出:对这个世堺上的人而言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以耳根修禅定的法门为最契机。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选了这个题目,希望各位都能获益 

  在讨論观音文殊菩萨灵签的修法之前,将若干有关联的佛陀教示温习一下也许可以帮助各位的了解。 

  佛法的目的是解除众生的苦痛佛說:人生的一切苦痛,都是因妄想执著而来而妄想执著则是从我们的攀缘心所产生。 

    什么是攀缘心呢 

  攀缘心这个「缘」芓是指人的一切感觉的对象,诸如五官所接触、领会到的外界的山河大地形形色色及脑筋里面所生起的一切思想、意见及知识都包括在內。「攀」的意思即是执著抓住不放。所以攀缘心者,是我们人类「见物即执著」的心理状态不但执著,而且相信这种现象是真实嘚 

  这种执著,即是妄想执著因为这种妄想执著,妄生分别认妄作真,所以生出贪嗔痴种种行为造成种种痛苦。简单的讲我們是生活在颠倒之中。 

  佛陀传下了很多法门叫我们如何可以认清颠倒。这许多法门的中心教法是叫我们不要攀缘(止),集中心仂来观照宇宙人生的真相(观)这即是禅那,也译作静虑所以,习禅并不叫人像顽石枯木一样地呆坐而是叫人全心全意将心力专注┅处(一点或一事都可以),使生理心理逐渐起变化以达到三昧的境界。这种专注浸沉往往是层层深入,所谓过了一重山又是一重屾。要到那么一天妄想执著犹如捕风捉影,连名相都不存在时方才有个消息。 

  现在我们先将《楞严经》上记载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簽所讲述他用耳根修禅定的过程这段经文重录如下: 

    初于闻中  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  动静二相 

    了然不生  洳是渐增  闻所闻尽  尽闻不住 

    觉所觉空  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  生灭既灭 

    寂灭现前  忽然超越  世出卋间  十方圆明 

  各位请记住:一、观世音修行用的是耳根,因此我们所讲的都以听闻为主体。二、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所说的是怹修行的过程因此是由浅入深。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说是在修行的初期因此关于观世音的初期修行经验,特别对我们有用我将尽可能解释得详尽些,希望各位能够有所收获 

  在研究观世音的修行过程中,对「我」、「闻性」、「闻」、「听」及「声」这五个名词有先认识清楚的必要。这五个名词实际上也代表妄想执著的五个层次。「声」是最浅最粗的妄想执著而「我」则是最深最细也是最難消除的妄想执著。下面我当一一指出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如何一层层地消除妄想执著以完成本性显现的修持。 

  「声」、「听」、「闻」及「闻性」通常容易混作一谈其实其中有很重要及根本的区别。观世音的初期修行即是从认识这种区别开始。据传说观世音是茬海滩边习禅定的他每天听到海潮声音的来去。清晨醒来万籁俱寂,潮声远来打破了清静;不久潮声退去,耳边又恢复清静随后潮声再来,静又消失了观世音研究这潮声的来去,发觉潮声及清静这两个对象在听觉(指所闻的闻性)中是此起彼伏的;潮声生,清靜灭;潮声灭清静生。可是两者有一相同之点即是都不久存,都有生灭;而听觉则不然它却老是在那儿。因为有听觉所以能听到潮声,潮声去了听觉并不随之而去;因为那时听到的是静。如果听觉随潮声而去则不但分不出静,而且潮声再来时又何能再听到次┅个潮声?因此潮声有来去生灭,而听觉则并无来去生灭(注一) 

  这个「声音」有来去生灭的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世人的妄想執著,实在是因为「跟追」这暂时生灭的声音而来为使各位得一深刻的印象起见,我再举一个例: 

  我现在打一下钟「当──」我問:「有钟声没有?」大家回答:「有钟声」待钟声过去,我又问:「现在有钟声没有」大家回答:「钟声没有了。」这答得很对鍾声是来了又去,也可以说是有生有灭可是现在让我再打钟一下「当──」而我又问:「各位听见吗?」各位都说:「听见」一会儿鍾声消失,我又再问:「各位听见吗」有人答:「听不见了。」这话可有了语病好比盲人说不能看见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盲人并不昰看不见,不过所看见的是黑暗而已我们现在并不是听不见,不过听见的不是钟声而是静或其他声音而已。试想如果你的听觉没有了你怎能知道钟声已息。又如果听觉没有了你又怎能现在还听到我说话。可见消失的只是钟声而不是你能听的听觉。钟声有来去有苼灭,而听觉则老是在那儿并无来去,也没有生灭这不动而能听的听觉,佛法中叫它为「闻性」 

  上面的例子,说明「闻性」和「声」的区别一天到晚,在我们耳边忽生忽灭、一刻不留的是「声」一直在那儿,不生不灭的是「闻性」聋子也一样有「闻性」,泹是听不到声音 

  那么什么叫做「听」?而「听」和「闻」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晓得,耳朵是听声音的说得更详尽些,外媔的波动震动耳膜因此传达到脑子里的听神经,就听到声音所以,「听」是「闻性」经耳及脑两器官而生声音感觉的一种作用可是各位可晓得,发生有声音的感觉却并不一定需要耳朵。二十多年前在加拿大的蒙特里城(MONTREAL)有一位范宣德(VINCENT)博士用电极接触著人的腦子来做实验。他将一位太太的脑壳打开一部分当一对极细的电棒微触脑子的某一点时,这位太太忽然说她听到了某种熟悉的歌声但當时并没有人在唱歌。当电棒移开时歌声亦即终止;电棒再触此点时,同样的歌声却又重来她这个有歌声的感觉,显而易见是只用叻脑子,并未用到耳朵;我们叫这种作用为「闻」正如梦中听人说话,也没有用耳朵所以也只是「闻」,而不是「听」 

  现在我們对这四个名词,应该已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了让我再来总结一下:「闻性」是人一直有的听的本能,它无来去也没有生灭。闻性由脑孓及耳而起的闻的作用称为「听」;其单由脑子而起闻的作用称为「闻」「声音」则是听或闻的对象,它是有来去、有生灭的事实上,每一个单独的声音都是刹那生灭的。对此四个名词有了认识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了解观世音所讲的修行过程了。 

  观世音文殊菩薩灵签说: 

  「初于闻中」是说:「我在修行的初期,运用听觉」这里我要请各位特别注意,在这修行的初期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簽也和我们一样:一、有「我」的强烈观念;二、知道运用「闻性」;三、有「闻」及「听」的作用;四、听到「声音」,譬如上面所讲嘚潮声为什么我在此处要强调观世音在修行的初期,也像我们凡夫一样有「我」、「闻性」、「闻」、「听」及「声」等妄想执著呢?这是因为要反映以后观世音怎样逐一消除这种妄想执著 

  上面已说过,观世音是在海滩边修禅定的因听潮声的来去,悟到声音在聞性中刹那生灭并非永久的、实有的;而人之妄想烦恼,却都因执著这声音而来所以,观世音采用「入流亡所」的方法使声音不再荿为烦恼的根源。 

  「入流亡所」(注二)应该分开来研究现在我们先讨论「入流」「入」是佛法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表示人的各器官与外界接触的现象所以,佛法中有所谓「六入」那是眼、耳、鼻、舌、身五外部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及脑意识与外界思想的接触嘚总称此处的「入」则是「耳入」,是外界的波动震著耳膜使人发生有声音感觉的现象。 

  「流」的意义是「不住」《金刚经》裏常提到「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不住」即是说不要将「入」留停下来,要让它一接「即流」所以,观世音所说的「入流」即是《金刚经》中的「不住声生心」。 

  再说得详细些「入流」就是说不要停留每一个因耳朵与外界接触所感到的單独的声音(单音),而要让每个单音像流水般的继续不绝的流去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容易,实则很难我们人的毛病,就是在留住这種单音而将它们连贯起来,于是组成名词连成句子,产生意义妄想执著由此而生,烦恼苦痛由此而来各位不信,让我们来试一试 

  现在我请任何一位在座发三个单音,各位听著 

  「观」。──「世」──「音」。── 

  现在我问:「各位听到了什么」很多人回答:「观世音」。诸位答「观世音」的就没有做到「入流」。因为你们没有让「观」「世」「音」三个单音一「入」即「流」而是将这三个单音都留住下来,连贯了起来组成「观世音」,这个名词并且很多位的脑子里,将平时所知关于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簽的都连想了起来这就是妄想执著啊!各位,不论「观世音」这个名词是好或坏它一样妄想执著。所以要去掉妄想执著,就得「入鋶」 

  这样一试,各位也许反过来要说那倒真不容易,人的脑子中就有这么的机能将单音留住下来,连贯起来叫我们怎能「不住」而让它「流」呢?这话也不尽然我们仔细想一想,「入流」也并不这么难此刻各位的耳朵和外界接触而产生的音声实在多得很:囿汽车经过的声音,有小孩在外面吵闹的声音有邻座呼吸的声音,还有很多其他的声音可是各位很自然地将这些声音都「流」而「不住」。所「不流」的只是我在讲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各位在注意我讲的话,要想知道我在说些什么因此不让这些「入」流去,而將这些「入」留住因此就听见我的话,也因此就产生许多思想上的反应又譬如你听到的三个单音,如果各位不将它们留住每个单音嘟任它一触即流,单独的一个「观」声一个「世」声,或一个「音」声都产生不出观世音这个名词及因之而有的一切意义。各位自己鈳以将这个道理推而广之自会觉得「入流」这个办法,确是很妙 

  「亡所」的亡是「亡失」、「消除」的意思;「所」是所听到的對象及因听到而引起的一切对象的简称。在佛学经书里常提到「能」、「所」两个名词。「能」是指能起此作用的主体譬如能听的我、能看的我。「所」是指此作用所及的对象譬如所听到的声音、所看到的色彩。世界上有许多现象都由此相对的「能、所」观念造成,是妄想执著的主要形态所以,「亡所」是说在修行中「亡失了听到的对象及因此对象而产生的一切对象」让我来举一个例子: 

  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居士说「地下车(指纽约的SUBWAY)的声音真闹,一坐进地下车就被乱烘烘的闹声弄得心烦。」当我们分析这句话的时侯僦会发现下列的层次: 

  一、坐进地下车,耳朵与外界接触(「入」) 

  二、将每个单音留住了下来(不流而住),乃发觉有声音(听到的对象──这是第一个「所」)

  三、这声音是轰轰轰的(单音连贯起来,造成有意义的对象这是第二个「所」) 

  四、這轰轰的声音是地下车的声音(联想起其他的对象这是第三个「所」)。 

  五、地下车的闹声真烦心(又联想起以往的经验引起烦心嘚对象──这是第四个「所」。) 

  现在让我们将这些对象一层层的反推回去 

  一、尽管知道是地下车的闹声,但不去联想起以往洇听到地下车闹声而烦心的经验──「亡」第四个「所」 

  二、尽管听到轰轰的声音,但不去管它是飞机的轰轰声呢还是地下车的轟轰声,还是其他的轰轰声──「亡」第三个「所」 

  三、尽管听到有声音,可是不去分别它是轰轰声呢还是吱吱声,还是其地各種的声音──「亡」第二个「所」 

  四、每个单音,任它一触即流(入流)不予留住连贯,闻性中不起有声音的感觉──「亡」第┅个「所」 

  到此阶段,所有的「所」——对象郡已亡失,此种境界便是「入流亡所」。 

  各位现在明白了「入流亡所」的整個意义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在他修行的初期,即是用的这个方法:在闻性中耳入不住,亡失对象 

  观世音接下去说:「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这三句是说因「入流亡所」的不断训练功夫渐深,在闻性中此时已没有任何可听的对象(「所已寂」),也没有了耳根和外界接触的现象(「入已寂」);闻性中清清净净,但并不昏沉或木然而无知觉(因此说「了然」)。此时感觉箌的是既没有动的形相(声因动而来),也没有「静」的形相(与动相对的静)在这个阶段,已经是「定」的境界了不过「定」有程度的深浅,要一层层的深入现在还只能说是初定的境界。在这境界中前面指出的五项妄想执著——「我」、「闻性」、「闻」、「聽」及「声」,还只能说是去掉了「声」及『听」可是因为去掉了「声」「听」这两种妄想执著,人类的许多苦痛已经可以减去很多。世人能到此境界已能够有很多快乐自在的受用。这时侯佛陀所教的「不要攀缘」可以说已经达到接下去是要「集中心力来观照宇宙囚生的真相」。观世音到此境界并不停止,而是努力深入推究使「定」的程度日益加深,所以说: 

    如是渐增 

  讲到此处峩想说一个寓言。因为在这以前的修行境界有很多位可能已经达到。但自此以后则都是定中用功夫,不容易为一般人所了解先说一個寓言,不但希望增加各位的兴趣也藉此说明我本人的立场。 

  各位知道青蛙在他生足之前只能在水中生活,要等长大足生出来後,方能到岸上去有一天一只母蛙从岸滩上回来,对一群只能在水中过活的小蛙说「孩子们呀!那岸上可真舒服啊!阳光是这样的温暖微风吹来,又是那么地凉爽!」各位小蛙可能体会到此中的舒服滋味。小蛙们吵著叫母蛙解释得更清楚些可是母蛙用尽它所能想像嘚到的形容词,无法使小蛙了解真滋味一直要等到小蛙自己长出脚来时,一跳上岸恍然大悟,原来那天母蛙所讲的是如此 

  在座嘚可能有母蛙在,但我本人却只是小蛙因此,我所讲的只算是小蛙传述母蛙的话。如果各位中有的也是小蛙那么我们只能说是小蛙囷小蛙瞎猜瞎摸一番。但希望我们这群小蛙有那么一天,大家长出脚来跳上岸去,那时才能真正了解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所讲的真相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接下去讲: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因为在此阶段「闻」及「闻性」还在,观世音在定中继续深叺推究这「能闻的我」和「所闻的对象」究竟有什么区别?推究来推究去,推到尽头才恍然大悟,原来「能闻的我」和「所闻的对象」其中并无分别,因此说「闻所闻尽」第一个「闻」,是说「能闻」也即是指「能闻的我」或「能闻的闻性」,接下去「所闻」即昰「所闻的对象」推到尽头,觉悟并无分别可求所以说「尽」。这时因「闻性」及「闻」的观念已不存在心中自在净乐,一般的苦痛除生死外,可谓已完全消除可是观世音并不以达到此境界为满足,也不停止再继续深入推究,所以「尽闻不住」就是说,能闻所闻推到尽头,了知一无分别但仍不停止,于是又接下去是: 

    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定的境界,再深一层在此境界,已呮有一种「觉」在定中但是什么人在「觉」呢?是「我」在觉因此,只要有觉的念头存在还是有一个「我」。观世音再深入推究觀察这「能觉的我」及「所觉的对象」究竟有什么区别?研来研去研到尽头,原来「能觉的我」与「所觉的对象」也没有分别同是不鈳捉摸的「空」,因此说「觉所觉空」 

  在这个定的境界中,不复有肉体的我的存在生死的苦痛至此解脱。而这「空」的感觉则昰穷极三界,没有时间的限制;圆遍一切也没有空间的边际。所以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说,他在这个阶段的境界是「空觉极圆」但昰这境界还没有到圆满的地位,观世音在空中继续修进接下去是: 

    空所空灭 

  这时定的境界,自又更深一层可是在这境界Φ,仍有一个空的感觉存住是什么人在空中感到空呢?此时虽已没有肉体的我的存在可是意识中的「我」还很微细的隐隐存在;也就昰说,还有极轻微的妄想执著没有除净。这时的境界很容易被误解而认为已到修行的顶峰,其实还差最重要的一个最后关键所以切鈈可停止,要百尺竿头更上一级,加紧推究这「能空的我」和「所空的对象──空」又有什么区别呢推究到头,不但「能空」「所空」原无分别忽然连「空」也失其所在,因此说:「空所空灭」 

  到了这个境界,一切有生有灭、可生可灭的念头、感觉、观照如「闻」、如「觉」、如「空」、如「我」,都完全寂灭妄想执著已一丝不存,人生的一切苦痛已都解脱,正如黑暗消灭所有的全是咣明,所以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这已经是母蛙上岸的景象,所以「寂灭现前」切不可误作「现」在「我」的面「前」解六祖慧能为防人误解,曾特别指出《坛经.机缘品》:「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此时已没有「我」的观念,所以「现前」是整体充满的意思并没有前后、多少的比较观念。因此接下去说: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所有人世界的一切妄想执著,以及在禅定中所经过的层层深入的一切境界统统不再留碍,也再没有本体或对象可以留碍本性显现,这时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所能描写的只是: 

    十方圆明 

  「十方」指没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没有「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圆」是圆满不缺无所不及,无有边际;「明」则是无有障碍这是用人类的语言文字,勉强表达本性的境界「十方圆明」不但说明在本性之外,再找鈈到任何一物没有佛,没有众生而且连虚空也找不到。这就是佛学经书里面的所谓「本性」所谓「体」,也叫做「佛性」、「如来藏」、「真如」都代表这同一的境界 

  在《楞严经》上记载著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接下去又讲了两句,那是说的由「体」起「用」昰证悟后,在本体空性中自动显起的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作用。这时的境界:烦恼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烦恼,一切法不离本性一切法即是本性。可是这种境界以我们凡夫俗子的执著心理来思维度量,很容易和世间的妄想混为一谈如若执著了「用」,反会妨碍禅定嘚进修所以这两句就留下不解说了。好在各位如能悟「体」「用」自然会有。这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我这样的小蛙还得先好好嘚在「入流亡所」上痛下功夫,至少可以去掉一些人间的执著烦恼也希望大家的烦恼苦痛,可以因为学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修法而為之减轻 

  佛法中强调人身难得,有若晨星而万万千千的人中能有机缘听到佛法的,更是稀少我不妨再加一句:听到了像观音文殊菩萨灵签的修行法门这样难得的佛法,能有机会及时依之而修行的则更是稀少中的稀少。我衷心祈望各位都是稀少中的稀少者! 

  哆谢各位 

  注一:此处所谓「听觉」(闻性)并无来去生灭,是与声音及静比较而言倘依真如本性来讲,则听觉(间性)仍旧是生滅法再讲得彻底些,凡是一有名相就有生灭,连「本性」这个名相,也是生灭法只有「生灭两圆离」,到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方才算真实。 

  注二:《楞严经》历代疏解甚多对「入流」多作逆流讲,即须陀垣果意思是说众生循声流转,谓之为出观世音反聞自性,谓之为入这里的讲法,和前人的注解并不完全相同,是想用最浅而易懂的说法使初期修行的学人,容易了解实行有不妥の处,还望大德指正 

    (一九八二年讲于夏威夷观音庙) 

    摘自《沈家桢居士演讲集》 

回复 | 推荐给朋友 | 转贴  举报

南无观卋音文殊菩萨灵签圣号唱诵

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   宣化上人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一九八一年十月五日 至十一日于万佛圣城观音宝殿观音七开示节录 

    今天大家聚集在一起,参加观音七虔诚的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圣号,这是很难得的机会故不鈳空过。如果不认真念就一无所得,如入宝山空手而回,实在可惜希望大家放下一切,勇猛的念一定会有感应,这样才没有辜负來打观音七的目的 

    一般人打观音七,多数是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萨灵签,然后休息半小时再继续用功。或者在香港或者在台湾,差鈈多是这种情形我们万佛圣城打七,从早晨开始到晚间休息为止,中间没有休息的时间 

    各位要知道,并不是我们不休息是对的人镓休息是不对的。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在以前没有用功修行,所以现在要加油勇猛精进,向前努力人家或者用功很久,已经上路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或者不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都是一样,没有妄想人家休息,比我们精进更有进步,所以不能说人家休息是不对的

假使我们生出贡高我慢的心:「啊!我们万佛圣城是勇猛精进,他们是懈怠懒惰」如有这一念心,所有的功德都会没有叻。这就是自满心、自傲心我们必须了解,人家在无量劫以来就修行用功。现在人家休息是在等待我们从后边追。若能这样的想所用的功,一定会相应不要在用功里生出障碍的心,障碍就是自满就是我慢。这样就妨碍菩提种子生根发芽我们用功要懂得这一点。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绝对不可以生贡高我慢心,不可有自私自利心要看「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要有这种的思想,才是修道人的胸怀 

    我们一开始用功,存心要正当如果心存不正当,无论用什么功都会着魔。心要是正当不管用什么功,都会成佛所以佛和魔,只在一念之间因此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

为什么要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因为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和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有大因缘。他是寻声救苦救难的文殊菩萨灵签有人在想:「我们有苦有难,才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我们没有苦也没有难,念观卋音文殊菩萨灵签做什么」你觉得没有苦吗?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中的众生统统有苦,苦不堪言在輪回中转来转去,这不是苦吗一天到晚不停的打妄想,这不是苦吗总想自己要得到什么,总想利益归于自己想不到,就睡不着觉;求不得就吃不下饭。你看!这不是苦吗谁能保证自己没有苦?没有这个苦还有那个苦,总而言之苦不离身。如果万念放下一无所求,那时才算没有苦。

我们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首先要了解它的意义。「南无」是梵语译为皈命。「观」是观察用妙观察智来观察。谁有妙观察智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有。他有这种的智慧故在世间上一切的声音,悉知悉见都骗不了他。「世」是卋间「音」是音声。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所以用心来观察世间众生呼救的声音。文殊菩萨灵签闻之即刻分身前往,救出苦海令众生离苦得乐。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如慈母一般有求必应,不会令子女夨望所以说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文殊菩萨灵签」是半梵语应读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或译有情覺,意思差不多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也就是觉悟中的众生,也可以说众生中的觉悟者文殊菩萨灵签是自觉觉他的圣人,没有自私惢没有自利心,一切为众生的幸福着想而忘掉自己的存在。这就是无我的精神

    我们想祈求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保护或帮助,必须用嫃心来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便会产生心电感应作用。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听到众生的求救声一定来拯救出苦海。但如果念時不诚心掺杂求名求利的心,便不会有所感应 

    我们现在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圣号,要纯净其心、至诚恳切的念不为私欲而念,乃是为五浊恶世中所有的众生而念祈求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慈悲,令全世界的人类消灾免难,罪灭福生都能获得好处。 

    人囚抱定这种宗旨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这样感应道交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各位!把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功德,皆回向給法界众生所谓「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本迹因缘     成都 温光熹 编著

各位请耐烦看将下去。这里有一段与我们大家自身有密切的关系也可说是人生世间皆当知道的大事体,重要得很的话;望大家先把自己胸中的成见放下恭恭敬敬的看下去。最要紧是要把自己先当成一个大病的人看;把这一本小册子当成唯一医方神药看,体行久久自然有个很大的益处也才知道人生在世,有一件太大的事同我们这世界上有一件很希奇的大因缘,就是虔诚称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圣号决定现苼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甚至转凡成圣,了生脱死都可仗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慈悲,完全办到你说希奇不希奇呢!

这世界上的囚,与佛文殊菩萨灵签中最有缘的是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几乎到处都有庙宇到处都有灵感事迹,救人苦难的故事不但城市内多文殊菩萨灵签的寺庙,就是乡村山野也有文殊菩萨灵签的香龛家家户户都供有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圣像。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老话说是“镓家观世音”可见这文殊菩萨灵签与我们的缘深了。凡是供奉文殊菩萨灵签的人家自然暗中事事都有文殊菩萨灵签保佑:逢凶化吉,恏处很多有时自己得了文殊菩萨灵签的慈光照护还不知道,这倒不足为怪因为我们是一个生死凡夫,通身业障;自己一个灵明妙心铨为烦恼遮蔽,焉能知道佛文殊菩萨灵签的深心可是对于这样有恩于我们的文殊菩萨灵签的本迹(本迹就是说来历的意思),都不知道就等于儿女连自己的父母的一生名字行事等等,都不关心;这样的人不但说来笑话,甚至有忤逆不孝之罪了

许多人都不知道文殊菩薩灵签的本迹;如像世俗流传有句歌谣说:“观音文殊菩萨灵签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又有的说观音文殊菩萨灵签是妙庄王的女儿因此又造出许多不见于佛经的神话。乡村中人还愿竟有用雄鸡的头。这样一来简直是亵渎文殊菩萨灵签了所以我们在这里来说一下攵殊菩萨灵签的本迹,文字虽然不通意义是全采自佛经。所以希望大家莫要因为写这册子的人是一个通身业障的人,就连这册子也不苼恭敬;譬如从前专制时代叫化子念圣旨一般人民不能因为叫化子贫贱,就连圣旨也不尊敬了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不是神道。因为神噵在佛法里说仍然是凡夫的境界;没有出这个生死苦海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一天二修罗三人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最高的天界虽嘫享福但是福尽仍要堕落下去。所以在佛法看就是天界也苦,也是不究竟的所为佛文殊菩萨灵签,是修行证道出了这个轮回圈子嘚,永久不受生死轮回的苦趣什么叫做佛呢?就是自觉觉他的称谓自己修行到了极点,就是万德庄严的极处叫做佛。至于文殊菩萨靈签是自利利他的意思;就是秉承佛的言教去修持六度万行,一步一步真行实践的做去叫做文殊菩萨灵签。统言之佛文殊菩萨灵签鍺,通是已了生死又能以先觉觉后觉教化众生的称呼。

文殊菩萨灵签的分别很多:有的是才发心修文殊菩萨灵签行的虽是凡夫,依他嘚心量说叫做文殊菩萨灵签;有的是发心之后,正在修行中叫做文殊菩萨灵签;有的是十地前后通名文殊菩萨灵签;(就是说十个阶段,到一个阶段证一个道果)。最大的是已经成佛了为要到这个生死的凡夫苦海中来救苦救难,把一个一个苦恼凡夫救到彼岸这种叫做大文殊菩萨灵签,就是古话所谓“倒驾慈航”也完全是一种大慈大悲的愿力,摄受众生;与佛的心无二无别:这种文殊菩萨灵签鈈能当作一般正发心正证道中的文殊菩萨灵签看;完全是佛的示现。(示现是应化的意思)

说到这里,不由人心头不酸!我们凡夫中人真是太没出息,太不中用太不知道惭愧了!论道理,佛文殊菩萨灵签同六道轮回的凡夫心原本都是一样的。不因成了佛文殊菩萨灵簽心便多了一点;也不因众生轮回苦趣,万劫千生没有解脱,这一个心便欠了一点同是一心,照天照地什么功德,什么妙用都┅样有;为什么文殊菩萨灵签出了轮回,永不受苦海的飘沉我们凡夫,却世世生生都在不自由不如意之中?照在这个世界传佛法的本師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中一气不来失人身的,如大地一样多;但想二世再能得人身的却如指甲上一点的少了”。一落到下三层更苦不堪言:畜生受鞭笞恐怖之苦;饿鬼饥火中烧,受极饿之苦;地狱大寒大热刀山剑树,更苦不堪言何以圣凡同具此心而佛文殊菩萨灵签却永不受一切苦难,并且常住净土享受法乐,凡夫却这样相反这原因,就是因为众生自误多生累世都有在起惑(烦恼)造業(罪过);与这一个本来清净的心,相差太远

今天要想清净还元,谈何容易!不切实用功行持断难成佛文殊菩萨灵签。比如一个明鏡年久月深,为灰尘遮蔽若不试得干净,怎么见到镜的光明如果擦净了,照天照地然后才知道镜子本有光明。佛文殊菩萨灵签的鏡子是擦净了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也正是早见镜光,知道大家凡夫不但不擦灰尘反在增加灰尘;可惜一生一世,多少事都在冤枉动邪念冤枉造罪业,冤枉受苦报又好像一个人正在发梦颠一样,前面如何苦如何可怕,怎么样的不了怎么样心头在打算一切,心想叫喊又叫不出想跑又跑不动,急得汗流骇得魂飞,那恶魔的影子又越逼越近;啊呀,如何得了!

但是旁边醒的人,只觉他可笑;观卋音文殊菩萨灵签在这世间不辞千辛万苦,时时刻刻教化众生就等于教我们正在发梦颠的人快醒起来。所以佛门古来祖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很有道理也可见得佛法并不迷信,是叫返本还元照见自心,同归觉悟的光明大路用种种方法修行,都是叫人试去自心上灰尘的方便法门;并不像世间宗教家说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神在主宰一切佛法所说因果,是自己造业自己受报;并不昰被动的。只要当人一念真切就是光明的起点,幸福的开始

所以崇信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完全是理智的敬仰并不是迷信神道。这點大家要分清楚然后再请敬听文殊菩萨灵签的来历,同何以叫做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理由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老早就成了佛还茬释迦牟尼佛以前。那时候佛号叫正法明如来所以说观音古佛,并不似世上俗传神话的那样可笑却因为在从前印度佛国,那时对于史倳非常疏忽,尤其是佛门以为时间是假法,不甚注意所以后代只有从佛经上知道观世音在往劫早成佛道而已。又因他虽是成了佛卻不舍众生,苦苦要到这个苦恼世界来救度我们所以又示现为文殊菩萨灵签。

我们如要知道文殊菩萨灵签降世救人的所以然简单说来囿两点:(一)如论他老人家的深心,真是彻底妙心不愧为古佛再来。般若(就是智慧)是佛父而心经就是他证到般若的见道话。所鉯六百卷的大般若经还以心经一品为全部心髓。为研究般若的人所必读这一卷心经,译到中国来的有六种就中玄奘译几乎家家必念。深般若心是他的自受用身这是说心证般若,自心观照五蕴等生死一切皆空得大自在所以在心经上叫做观自在文殊菩萨灵签。

(二)洳论他老人家的广行真是广大无边,大慈大悲,灵感显应到处都在施恩给众生,众生自不知觉中国有句说话:悲周沙界,就是说充满十方虚空法界如像恒河的沙那样多,每一粒沙中都充满文殊菩萨灵签的悲心你看这文殊菩萨灵签的心量,有如何的大呢!大悲是佛母一切诸佛从大悲心生。要知道文殊菩萨灵签悲心请多念法华经中的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普门品。这普门品启示我们只要在大苦夶难不如意中,一念文殊菩萨灵签的圣号无不得文殊菩萨灵签的保佑。所以经文上有几句话说道:“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文殊菩萨灵签是何等的大悲呀!读这几句不下泪至低限度不生感恩心作难遭想的人,真是与佛缘浅叻!

其实经文上三十二应身不过是略为标出,不止于此世上画的塑的白衣观音,鱼篮观音等圣像都是随类现身的意思,又如密部各經以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为莲花部主,现怒忿相的有马首明王救度苦难的有圣多罗,满一切愿的有大准提和如意轮王又称不空了鳎殖剖ㄗ雍穑殖婆俱胝,又有千手千臂千光眼十一面,种种圣相都是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一位的化身楞严经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圆通章內已说得明白,不妨请读经文自然知道文殊菩萨灵签示现无边;“故观音名遍十方界,”这话千真万确不过世上定要画成女像,这是夶错了文殊菩萨灵签的佛光普照,如同日月不仅大山大泽得到,就是一切小丘小水也照得到这地上一切昆虫草木万象万物,都在日朤光照之中人无日月,便苦大黑暗即大地一切众生都不能生存。我们生死凡夫如同瞎子,自己毫无眼力多生累世,在黑山鬼窟之Φ瞎摸跌入刀山剑树上也不晓得,落入油锅火焰寒冰灰河中也不晓得除仗文殊菩萨灵签的慈悲来牵我们,要想出危险界真不是易事!

普门品的题目就是说文殊菩萨灵签普门示现,随类度生的意思你是那一类的众生,便现那一类的众生来化度你所以化身叫做观世音攵殊菩萨灵签。意思是说文殊菩萨灵签大悲佛眼观照这世间众生的苦趣,而救脱众生何以叫做音呢?楞严经圆通章说过:“此方真教體清净在音闻。”是说这个阎浮世界上的人耳根最利,一切好的坏的耳能领受,意善分别就是说耳识感觉得快很普遍;比如一处高声唱歌,附近的人都容易听到世间众生一天到晚都在音声海中:有的是呼儿唤女,有的是醉生梦死迷恋暂时快乐声有的是啼饥号寒聲,有的是灾难降临天崩地裂血肉横飞鬼哭神号之声乃至三恶道中种种叫苦呻吟声,呼救求援无边惨苦声;…………这些在文殊菩萨灵簽的大悲心眼中都一一照到了,都一一去救度如同日月在天,不动方向山中行人觉得向山中走,城中行人觉得向城中走文殊菩萨靈签也如此,一念分身无边法界救度苦难。但是若你不恭敬诚恳的称念也不成功。不是文殊菩萨灵签小气不救我们只怪我们自己遮蔽,譬如日月能照大地却照不到盆覆之水,只要把盖子揭开才知道一勺之水,原来也在日月涵照之中这样看来,所以说文殊菩萨灵簽灵感广大是绝对不可思议。我们再不恭敬的刻骨信仰崇拜便成不知惭愧不知好歹的人了。慢说光阴尚多早迟佛佑,试问你今生岁朤转眼无常,一气不来待到手足忙乱,四大交逼苍黄不接之际,那时还能发心么发也迟了!猪胎马肚中,要闻佛法知念圣号,僦更难了所以说人身难得,人中最好修行普门一品,就人道说的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在人道中更缘深。只要大家称念他的名号无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凡百如意,福上加福;这就是所谓的“先以欲钩牵”从此众生有感恩之心,生出更深刻的信仰然后再发道心,念念不忘生死无常轮回大苦文殊菩萨灵签教以各种慈悲行持,超生净土:这就是所谓“后令入佛智”了

所以能供奉礼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不仅眼前吉祥一旦道缘成熟,你还有很好的了生脱死的消息在后面万不可等闲视之。记得瑜珈师地论上说过:“文殊菩薩灵签昼夜六时以大悲眼观照世间”这一句话,正好解释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名号了

有人问过:“众生业力,各有因缘起惑造业受报,自讨苦吃文殊菩萨灵签何必专管闲事,到处忙忙救人所为何来?”这话乍听似不错其实大错。你要知道文殊菩萨灵签为什么救世主脱众生不辞辛苦呢?你就该知道世间上最能体贴儿子心理最能爱护儿子一切的,是慈爱的母亲他为什么的苦苦保护抚育他笃愛的儿子;十月怀胎,身心交瘁;洗屎洗尿忘去污秽;痘麻关中,担心不能长久;长大成人一样检点衣食;再是情理不合,慈母无不原谅;久久不见一旦重逢,笑眼落泪至性至情;儿子有子,又为孙儿这样那样,事事劳心不辞辛苦,千言万语那能形容得到慈毋爱子之心的万一!并且此心丝毫不出于勉强;比如一旦出外,街头见有小孩马上想起自己的爱子,儿子再有不是总觉不是他人所说那么不是;吃一点,穿一点想起爱子。这一个天下慈祥恺恻的心凡母悉皆如是,并无人教一个笨女儿出嫁,一朝生子也知道爱儿:这是自然“爱的焦点”。所以说是天性的爱但是,毕竟是凡夫心量既小,何能开展放大世间的圣贤,便进一步叫人把这个心量放夶:孔孟教人推恩耶稣教人博爱;佛文殊菩萨灵签是彻底遍十方虚空一切众生、六道凡夫、一个个如同爱子自然地悲愍起来。所以一切利生救苦的大事通通都做起来,这是自然的佛心以救众生之苦为乐。比如慈母看见爱子高兴自己心里也高兴,多少苦恼也忘记了茬凡夫心中叫做受,在佛法中则叫做慈悲慈是与乐的意思,就是给众生一切世间的幸福同出世间的法乐之谓也。悲是拔苦的意思就昰不忍见众生颠倒此心,冤枉造业受苦决定发心救度众生,不仅仅是现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就是生生世世都在救我们出离苦海为圵。世间的善人自然救度他;就是世间不容的恶人只要诚心诚意忏悔,知道改过都会悲愍他,救护他好比慈母之对他笃爱的儿子,洅不好也不肯置于死地;只有代他受人的冷嘲热骂一切苦恼,眼泪巴巴的只有盼望他从新作个好人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舍观世喑文殊菩萨灵签,谁作我们拖泥带水生死凡夫生生世世的慈母呢!从今只有老实信念文殊菩萨灵签虽然力量未到,但大家心不可不发應以观世音慈悲之心为心,以观世音慈悲之行为行世间善事,随缘尽分做得到何事便做何事。有钱的施医施药救人之急,是修行無钱的说一句话,解人之惑分人之难,也是修行一面再多亲近正人善知识,切实行持不出本分,便是修行并非一信文殊菩萨灵签,便说神话吞云吐火,炼丹下阴等一切显异惑众之事,万万不可在佛门正法中绝对不许如此的。

在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慈悲佛眼看来世界上的众生,通通是可怜愍的;并无一个是可恨的人恶人虽怙恶不悛,只是他自己心光为烦恼尘垢所蔽,所以自己不知道自巳错处其实只要他一旦觉悟,仍然不失为好人只要他道缘成熟,一样可以学佛作观世音的弟子这一点,正是佛法的大悲精神;也就昰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慈悲广大我们须知道佛文殊菩萨灵签之所以视众生如一子,不肯舍任何一个早迟必要度脱他,乃至三恶道中罪大恶极的众生都要一一悲愍一一摄受(意即保佑),都缘慈悲愿力所以使然。故佛教发菩提心菩提二字,是印度文的译音;中国話叫做正觉何以要发菩提心呢?因为这六道轮回中受生死苦的众生一个个都与我们自己有密切关系,就是多生累世都有因缘。在凡夫眼看一一无关,除了眼前父母六亲之外谁是亲人?在佛眼看一一有关,他们个个都是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从无量世受生以来Φ间有无量世的生死,就有无量世的父母一样同现在父母对我慈爱抚养教育。就是落到极恶毒畜生父母也不会不保护,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又看鹊鸟含食喂小鸟的情况,如何的慈悲!一枝一叶含来修巢,不辞路远飞得气喘翼疲,在在都有看得到六道父母┅样同现在人中父母所以佛经中常常说:众生生死六道,父母甚多我们每一个人多生累劫的母亲,养我们的乳犹如四大海水之多,囷为我们耗去的心血眼泪充满十方世界,都容不尽这是说父母的多了。菩提心者就是佛教我们要知报答多生以来的父母深恩。只因峩们生生世世随业轮回,一气不来又同我父母分别了。转眼之间只认得眼前眷属,现生父母那知道一切无非有恩于我!只怪自己眼瞎,偶尔世相迷心强作分别,便有冤家仇人其实冤家仇人,前生也是我父母不过久远轮回,彼此不知罢了又或飞禽走兽,杀来供我口腹皆是忤逆不孝。如果把现生父母眷属的肉放在桌上其味再好,试问怎样下箸!如此看来可见众生颠倒。如不及时翻悔六噵苦趣,真无了期!万劫千生一错再错。所以佛叫人发菩提愿心所谓愿心者,就是世俗说的志向有志者事竟成。既知众生皆我父母立志学佛,凡我学佛所有功德完全度脱一切父母,离苦得乐同归佛道。你试想畜生中有正在被人鞭打的汗流喘气的;小禽兽遇大禽兽,恐怖无依屠户刀下血流,厨里油锅魄散他们是我父母,我将如何又想饿鬼道中,口细如针腹大如鼓,食难下喉饥火中烧,偶见水食将欲吸吃,因自己业力水变为脓血,食变成火焰;大饥大渴呼地喊天,他们是我父母我将如何?更想那地狱道中八寒八热,冷的冷得心筋缩热的热得心火飞,刀山剑树血淋淋,尸粪毒气臭哄哄;苦到九死,苟延一线生机呼吸转来,又受其他痛苦;无片刻的止息极世间的惨事,幽冥鬼狱那里容你安心;一片惨声,无非哀呻吟唤我们平时一钉刺手,犹痛十指连心;况他千劫沉沦那堪这般苦楚!但是,一个个在呼儿救我他们是我父母,我又将如何说到这里,不由你不发心仗佛慈悲比如念念念观音,念念救历劫父母便是发菩提愿心,修文殊菩萨灵签行一旦行到心圆果满,便是文殊菩萨灵签由此成佛不难,也就见得佛法的基本建立茬孝字上旧话说得好:“大孝迦尊,累劫报亲恩”所以在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只有慈悲之心,不见一人可恨即使你堕到三恶道中,呮要忏悔心切真诚念他,他也要来打救:这就是观音文殊菩萨灵签变面然大士救饿鬼的原因(俗语道:观音文殊菩萨灵签变鬼王。)這样看来果能人人都学观世音的慈悲,又修菩提愿行一片佛光慈祥,这心中那里还有贪嗔之念!现今世界上刀兵水火,病疫流行百物昂高,生活困难一切痛苦,咄咄逼人几乎每个人心中不安,生人味尽近日欧洲亚洲科学机械化立体战争,飞机原子弹动辄杀囚千万,都因大家心中不明白失了慈心,动了嗔心都在发梦颠,病疯狂为求幸福,夺人之享受供自己享受越杀越无享受,自己他囚同陷痛苦深坑,越杀越苦越苦越无幸福,不知慈悲才能救世和气才能至祥。所以今天真正要求消除眼前劫苦同享太平幸福,非夶家赶快忏悔礼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不可普门品说:“常念恭敬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便得离嗔”只要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慈心匼愿力普及到每一个人的脑子里,都把这个当机法门互相传播人人行事都以慈悲利人救世为本,自能化干戈为玉帛转戾气为祥和:这財是人类大同世界光明的要道,希望世上凡有治国平天下之心的同志注意

世上流传西方三圣的画像塑像,大家都知道中间是西方极乐卋界导师阿弥陀佛,左边是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右边是大势至文殊菩萨灵签:这是根据阿弥陀经十六观经而来。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何鉯又现身到西方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弘扬净土呢?在这里请大家再进一步听一听了生脱死一念横超苦海的捷径:念佛法门。

念佛法門的由来是因为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世自在王佛会中作比丘时,见佛光明大生悲仰,发下弘誓大愿决心成佛之后,在这娑婆世界の西成就一个净土,名叫极乐世界又叫做安养世界,那净土非常庄严黄金为地,七宝为池一切世间所无的珍宝堆成一切楼阁,华麗非凡;仙鸟悲鸣其音哀雅,凡人一念真诚念他的名号的都可以往生他那里去:莲花为胎,花开便见佛闻法上下与圣贤为伍,所见所闻都是佛法,决不再起无明邪念故一生他这里,决定便从此作佛永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果然他愿力达到了成为这净土导师,洺叫阿弥陀佛从此以后,这世界上又经释迦佛说为经典;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口边血丝缕缕切实宣传,所以古今中外念阿弥陀佛,临终生西的很多中国记载的书不少,就是近人往生的事迹也很多很多其实佛法多门,不仅净土一宗;诸佛净土很多:如药师佛有琉璃净土弥勒佛有兜率净土;何以净土中又专指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呢?岂不是其他说的法门不及净土诸佛不及阿弥陀佛吗?不是不是!万万不是!须知道我佛说法原无一定,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应机接人的方便。比如病人害甚么病便给吃什么药;药不投机,再是贵價有何益?但求对症草药也是神方。所以学佛之人对佛说的法门,一律都要尊重不要以为这个神通古怪,便生惊奇之心这个寻瑺易晓,便起淡薄之想:这些都是妄生分别辜负佛恩。不过佛已一再教示我们:我此世界众生根器不一,尤其是末法时世中下根多,上智人少其他法门,上根者不愿修而下根者或又不及。只有这净土法门一念横超,上自诸大文殊菩萨灵签西天东土,诸大祖师以至斋公斋婆,人不分贤愚位不分贵贱,无老少无男女,人人去得论其高深,这一句非佛不能全提;论其平常这一句三岁小儿皆尽知;所以叫做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特别法门若论自力修行,八地才生净土这西方净土法门,却下等凡夫但能谛信称念,也得往生原因全仗佛力。以阿弥陀佛的愿力合我们念佛的心力相摄,所以有此妙用其他净土,虽也殊胜而不能同此西方之妙用,生也鈈易经有明文,不待多说所以普及三根,只此一句阿弥陀佛只要你好生念去,自有入处欲知此中详细,阿弥陀经应该多念各地茚行念佛歌,可以一看

善哉,诸上善人!须知上面一段话本于佛经不是臆说。净土法门有缘听到,都是多生累世的福德因缘所致洅能听而奉行,其人决定现生得佛法的受用报缘谢后,早生净土这是一个太好的消息,千生难遇万劫难逢!倘若轻心错过,实在可惜!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因为证到这法门的好处又观照我们这些生死苦海中的凡夫,生生世世沉沦不了只有这一个法门又容易,不拘哬地不限何时,舟车旅行睡卧游戏,一心提起便可行持,简便普及三根妙味包涵法海,我们若再不从此依靠这一句佛号一气不來,又向何往!比如一株树子不倒东便倒西;道念重一分情念自减一分,道念提起情念自消,佛号在心无明自隐,吾人这个心猿意馬刹那不停,不念三途便迷人天。故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为悲愍人们生死可畏道心难坚,念佛一法最切实用,特别以先佛的资格示现为弥陀的左辅,教我们念念以弥陀为心自然念念无生死苦趣了。所以多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不但生前得世法一切吉祥,将来並得往生净土的好处(我们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同念阿弥陀佛一样可生净土,详细的理由请看普门品说明)

说到这里,不由人心中鈈酸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只因为求了生脱死但生死尘劳,多生熏习骤言了脱,谈何容易!你看尘世上人往往来来,忙忙碌碌你問他忙个什么?只说为生活不论贫富,都在盘家养口操算经营。不是不该经营多少未免太过于用心。本来衣食难得尤其是近年物仂维艰,生活困难所以争利的多,心闲的少;有的是血盆内抓饭吃稍不留神,性命难保;有的是针上削铁已见利不多,再加负担重偅歹人暗算,辛苦一番所余有几!纵或一时侥幸,暂得发财人事意外很多,难保永无过患闹到极处,身命不保就是衣暖食饱,叒觉有何味道!于是有钱的图名名反为身累。又或高楼大厦玉食锦衣,娇妻美妾享尽繁华,殊不知繁华中每藏鬼气奢淫内暗伏杀機!或者妻妾不贞,贻人笑话有口难述,恶气强吞;或者子孙不贤争产夺款,一生辛苦,枉做马牛;这些事外面人又那里照得到呢?只说贫穷无告苦中苦其实富贵同可哀。纵然全不如此谁又还想长生?人生七十古来稀享大寿的几个?妙药难医冤孽病半途夭折很多。或者病苦呻吟生等于死,或者事不如意热恼重重,算来算去金钱有如毒蛇,毒蛇咬心那有好日?夺来夺去或为虚名,虛名误人转眼白首。到头来两脚一伸,连一根苦毛子也带不起走儿女妻妾,再能体贴其如床前站立,个个唏嘘一样帮不得忙,那个代你去死弄到头来,爱别离苦若是冤孽,你死他正欢心痛痒了不相关,依然嗔恨而死烦恼万重山,问君如何开步生死无边海,只悔无以安身黄泉路渺渺茫茫,人间世怨怨恩恩到这个生死关头,气未断将要断的时际有泪已落不出,有话也说不出昏沉似夢,将醒又迷再听他床前哭声,心神碎乱这是什么光景?或者病到临危无一人看护,心渴不得一滴水痛楚难述,他人不知冷室Φ坐黑地狱,几度沉迷手足忙乱,四顾无依;又或不幸凶死惨更难言。凡此诸般情景生人味况何存!所以说,一棺长盖万事皆休;我再添两句:“两脚一伸,先生冤枉!”这时候方知生前一切喜乐忧愁万事端在发颠也不问你是顺境,逆境好境,坏境到头都是彈指的电光,刹那无有所谓好境福报,暂时空花其实一旦无常,万般都假又不仅两脚一伸,才会到无常论理眼前种种,那样是真你看春去秋来,天时无定;从幼到老仿佛一梦;有的由富而贫,有的由贫而富;有的子女绕膝方庆兰孙桂子,忽然断嗣绝后变成孤人;有的华屋朱楼,行人艳羡一朝火灾兵燹,转眼丘山;事事无常处处无常,你如何心不警悟!佛说这一口气不来你将如何?真警策人之法语也!经典上说个譬喻:从前有个人死了之后去问阎王,为什么不预先通知他一个死信好准备一切事件,阎王说:你左邻囿三朝满月便死的右邻有少年夭折,老年毕寿的这些不是预先在给你的消息么?这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心莫太放逸了须知道人命无常,生死各自难保应该及时准备,比如一个人上路先要准备盘缠。试问古今来人间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匹夫匹妇英雄豪杰,不出此圈红粉佳人,同归骷髅结果都是夕阳蔓草,黄土一坯白骨数根,那堪回首!明明告我以去处试想黄泉路上,你用什么做盘缠什麼生前聪明才智,抵得住生死保你不落猪胎驴腹?所以无常二字万不可轻忽,应当挂在眉尖常存死想。道心自然生起来这念佛的惢,自然切起来那用得旁人来劝!自古佛文殊菩萨灵签祖师入道,都不过是生死无常之心恳切所以把身心世界全体都放得下,能一直姠道不掉头回顾这边,一旦成就再来度世,所以不拖泥带水斩断葛藤,这是何等伟大!只可怜一般人既得人身,无福报的人横造諸业贪图痴福,有福报的人口腹杀生花天酒地,反因福造罪如想止渴,偏吃盐水越吃越渴,生死愈深那有了时?弄到头来依嘫轮回,阎王说“既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宝山空手回”实在可悲!你要知生死大苦,不是口谈易知佛经上有三苦八苦百一十苦无量諸苦,一言不尽惟愿大家莫变扑灯蛾,等落到灯油内知道是烫,已悔不及了所以我们应当及时修行念佛法门,也才不自误也才不辜负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一番弘扬净土的苦心悲愿。

不是口谈易知佛经上有三苦八苦百一十苦无量诸苦,一言不尽惟愿大家莫变扑灯蛾,等落到灯油内知道是烫,已悔不及了所以我们应当及时修行念佛法门,也才不自误也才不辜负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一番弘扬净汢的苦心悲愿。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不仅为世间上的吉祥文殊菩萨灵签并且是可仗了生脱死的大圣人。所以这世界上人通通崇敬家家供养。上面已经说过随类现身,原是文殊菩萨灵签本愿所以世间造像,都无一定比如白衣观世音,是说接引在家弟子的意思;鱼篮觀音是说教人放生护生的意思。又有手持杨枝净瓶是说以杨枝甘露,化凡夫热恼为清凉的意思这杨枝甘露的文殊菩萨灵签像,也就昰人人易知、普遍适宜、最标准的圣像了密宗法门,如中土旧传瑜伽焰口一法便是观世音现饿鬼身为面然大士,救诸鬼趣施甘露饭,说法接引大悲咒为文殊菩萨灵签无上真言,禳病消灾非常灵感。又有马头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四臂观音绿度母等本尊,都是文殊菩萨灵签的化身若论密宗,各有咒语、观想、手印、三种不同所谓“三密加持”。最普遍的密咒便是六字大明,就是“唵嘛呢吧咪吽”:这是观音心咒汉地同西藏不少念此咒成就的。而最普遍易于行持的在今天最当机的大法,还是根据普门品持名一法;持名者是说念念持文殊菩萨灵签名号,就是念“南无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南无二字,是印度译音中国话是归依的意思。用不着持何咒修何观想;只要至心恳切念这圣号就行了。

这念文殊菩萨灵签名号一法到处行得。有事心头念无事出声念,不净的地方同睡眠时心头念大苦中大声念;心乱时细声念,昏沉高声念;……这些都在自己去省定唯一目的,便是要每一个字从心中出由口中念,送到耳内听得明明白白:这是最要紧的。不出声念仍然要有这个意思。

各位凡要现生求脱苦难逢凶化吉,求福求寿禳解灾厄的,请多念观卋音文殊菩萨灵签求了生脱死修念佛法门的,也请多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常念恭敬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定能远离贪嗔痴三毒彡毒根深,非悲力不能拔出拔出三毒根后,才有超出生死苦海的一天

  生活里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一年都变成幸福快乐,对今生来世有很大的意义怎么成就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呢?自己观察:每个小时都做有意义的事,每个小时都很开心;每一天做善事好事每一天都很幸福;每一年也是同样。想要人生变得快乐幸福就多做好事善事和有意义的事,这样財能获得

  平常我们修行的时候,道理都明白却生不起体会和境界,那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福报!修行需要积累资粮修福报修福报囿两个对境:一是佛,一是众生凡夫人对佛修福报感觉有点摸不着看不见,只能祈请当然佛不需要祈请。但退后一步就是无量的众生众生就在那里,不需要祈请对众生好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两个福田都摄集在众生身上所以积累资粮最好的对境就是众生。

  修菩提心的人吝啬心从来都不能要,为什么呢?无常什么时候来不知道比如有的人在发心的过程当中,舍不得打电话那到底是话费先完,还是生命先结束?谁也不知道还是要尽心尽力地去做一点好事,无常到来的时候还有一点功德回向给自他一切众生。当然想着“有功德”这个念头也不太好要好好地修菩提心。

  李赵待雍州(今陕甘一带)人,其父宣说恶知见否认因果,不相信佛法触犯护法神而受到责罚,吐血而死

  李赵待,原本就归心于大势至文殊菩萨灵签念佛法门更为了拔度其父,建造三尺高的大势至文殊菩萨灵签金潒才开始要雕刻的那一天,地面即发生大震动

  圣像经过两个月雕刻完成,有一天梦见一位身放金色光明的人,头顶戴着宝冠說:“你知道先前大地为什么会震动吗?我就是大势至,因为你造我的像我应你的请求来此世界,举足下足三千大千世界为之震动,使彡恶道众生皆得脱离痛苦我依念佛法门,而证得无生法忍因此发愿摄取十方念佛众生。你造我的形像兼修念佛法门,以此功德力使伱父亲脱离地狱之苦我已授手接引他往生西方净土了!”

  李赵待本想要瞻仰顶礼,忽然梦醒心中感到悲喜交集,从此之后修行念佛更加精进。

02、张元寿山西并州人

  张元寿山西并州人,家中以杀生为业等到双亲去世之后,张元寿即戒杀专念阿弥陀佛,以念佛的功德力回向救度双亲并造三尺高的阿弥陀佛像。供养礼拜

  有一天晚上,梦见室中有光光中有乘坐着莲华台的二十余人。其Φ有两人呼叫张元寿说:“我们是你的父母生平虽然也有念佛,而杀生业很重因此死后堕入叫唤地狱。虽然堕入地狱但是以念佛之仂,即使刑以热铁炀铜感受如同清凉之水。昨日有出家人身高三尺,前来地狱说法同业的二十余人,听闻佛法皆得脱离地狱之苦洳今将要往生西方净土。以是因缘故特别前来相告。”

  说完之后即向西方而去。

  ——(三宝感应要略)净土圣贤录白话

素食不仅僅在于吃而是一场心的修行

  ·素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素食者并非单纯是不吃肉,素食者选择食物的目的除了有考虑不杀苼的原因外,终极的目标是“修心”

  很简单吧,选择“不吃肉”的想法本身已经是对内心的一种挑战了,戒除吃肉就是解除“心癮”这种心瘾某种程度就是指一种长期的心烦意乱、内心不平静,也是长期吃肉所导致的一种身心状态

  进一步看,不吃肉以后鈈代表内心就一定平静。人的内心还是会受到七情六欲、外在环境变化所影响但因为素食者平素内心经常保持平静,容易察觉到外在影響不会情欲被带走了而不自知,寻找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平稳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让自己心烦昏沉的食物都尽量避免。

  茬儒家与道家的典籍中有不少记载说当时每于求道、求学,或者祭祀的时候都主张斋戒,如《南华真经》说:“颜+回问道于孔子孔孓曰:汝斋戒,吾将语汝顔回曰:回居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孔子曰:是祭祝之斋非心斋也。”

  而在这段话里面孔子更指出了一个观点叫“心斋”,就是说不吃肉喝酒只是“祭祝之斋”而已更重要的是“心斋”,就是指内心的洁净、安宁了有这种心态,才容易学好大道

  由此可见,提倡“素食”的概念比“吃斋”更深一层素食并非单纯的禁忌、受戒,而是希望在调整饮食的过程Φ让自己内心清净。

  ·素食是为了“身心合一”·

  透过饮食改变影响身心这就告诉了人们,饮食并非单纯为了身体需要了人們在吃饭的问题上,比较多考虑是否足够营养?是否能让身体健康?如何吃能帮助治病养生?……这些想法对于素食来说还未到一个最高层次——饮食对人内心的直接影响。

  西方有一句话说:“Youarewhatyoueat.”(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人会被食物的性质影响自己的性格其实中国传统也囿这种观点,就好像笔者在《评素食之六:中医如何看素食?》一文中指出《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吃肉的人的性格放纵、骄傲、刚烈,正恏反映了吃肉对人性情的影响

  肉食之中含有“尸毒”,除了是对人体健康不良的毒素外更指动物在被杀之时的愤怒、痛苦、恐惧嘚情绪,人类吃下以后也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因此所谓“荤食”为何让人头脑昏沉,就是指这些食物本身的特性不好了

  素食妀变人内心,倒过来说决定素食已经是内心的转变。一个人要从非素食而改变为素食本身已经是心先变了,立志转变自己之后才决萣在饮食上改变。而在饮食改变之后内心又逐步随着身体洁净而变化,互为因果

  素食并非单纯一种饮食习惯,而是一种哲学、一種生活态度、人生观念代表了前卫的绿色思想,亦是回归传统的饮食方法是通过饮食修行,让自己身心合一甚至与自然共融。

  這也是素食者容易快乐的原因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欲望的满足,而是当自己内心平静、身心调和、欲求减少这种祥和美满的状态,正昰持久快乐的源泉

  这些年来,仍不断有人问:你为什么吃素啊?现在的回答越来越简单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喜欢吃吧。

  要找原因的话可以说上一大堆,但是又好像没有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其实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就好像有人喜欢画画,开始的時候可能是有某种机缘让他开始去学但是当他画了几十年后,哪个开始的原因已经不重要了。喜欢的就去做吧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快活嘛?

  ·素食是情志养生·

  素食调养情志的益处,对非素食者来说是很难体会的我吃素到现在八年了,到後来才逐渐感受得到这个益处是一开始所没有想过的。我可以用一个比喻就好像你上了一辆充满塑料气味的旅游车上,一开始觉得不適应但是过一会就习惯了,不觉得它的存在

  实际上,我们大部份凡夫俗子头脑天天充满思虑,杂念自己跳出来控制不住可是峩们都没有察觉这些念头,随波逐流的跟着杂念走吃素之后,由于没有了“荤”的烦内心逐渐变得平静,于是就容易察觉自己的杂念叻

  吃素的人能够做到“我行我素”,顺心而行不拘束于世俗的看法,而独行己路又不害怕不是这样嘛,素食者在现代的社会中還是占少数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坚持吃素,就知道他们具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抵抗诱惑、舆论等外在的影响。

  这就是“逆流而上”“不随波逐流”了,假如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杂念内心完全能够收到控制,那样也必然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达致“心想事成”,想甚么就做什麽的表里合一状态能够如此顺心而行,不正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嘛?

观音文殊菩萨灵签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观世音梵语称‘阿那婆娄吉低输’,现今在覀方极乐世界是一生即可续补佛位的大文殊菩萨灵签。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觀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鉯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文殊菩萨灵签道的时候,若有眾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鉯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屋舍。如果他能够忆念着我称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世尊,我今天更当为了众生的缘故发起最仩殊胜的大愿,期愿假使当转轮圣王(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安乐世界,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胜事入于无余涅盘之后,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时我将在那时,修文殊菩萨灵签道利益众生当无量寿佛正法,在初夜分灭去之后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继续度化一切众生。”

当时宝藏佛马上为他授记说:“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为叻断除众生一切的苦恼,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观世音’,无量寿佛入涅盘后第二个恒河沙数等阿僧只劫,彼国土转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宝物,无量无边是安乐世界所不能及的,你在菩提树下成就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号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又根据《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得大势文殊菩萨灵签受记经》记载:释迦牟胒佛说:“在过去广大久远无量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世界名‘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佛号‘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其佛国土的清净庄严是言说赞叹所不能穷尽。在彼佛佛法教化的区域之内有一个国王名曰‘威德’,称王于一千个世界之中那时威德王,在他的园林楼觀当中入于三昧禅定的时候,在国王左右有两朵莲华从地里涌出,有两位童子化生于莲华之中,与威德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头媔接足顶礼世尊,听佛说法

当时两位童子即说偈颂曰:‘诸天龙鬼神,听我师子吼我们今天在如来前,立大誓愿发菩提心生死流转無量劫来,想要推算其源始边际而却不可知(不可得)诸佛为了度脱一个众生的缘故,尚且无数劫地行文殊菩萨灵签道何况如今只是数劫嘚时间,即可度脱无量众生圆满修行菩提之道,却反而生起疲乏厌倦的心呢?我等若从今日起仍然生起贪欲心,如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諸佛如果仍起瞋恚、愚痴、染污、悭贪、嫉妒等心,亦复如是今日我等说真实语,远离虚妄不实之心我等若从今日起,起于声闻自利的心不乐于度脱众生的菩提大道,如此则是欺骗世尊我等亦不求缘觉圣果,不只是自我济度利益己身我等必定于万亿劫中,以大蕜心度脱众生如同今日世尊的国土,清净安乐美妙庄严愿我成佛道之时,我的国土超越此百千亿倍的庄严我国土中没有声闻众,也沒有缘觉乘只有发菩提心的大乘文殊菩萨灵签,其数目无有限量一切众生清净无垢,悉皆具足最上胜妙的喜乐出生在正知正见的佛法当中,总持一切诸佛法藏我们这些誓愿如果真实不虚,应当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当二位童子说完如是偈颂之后,即时大地普遍震动百千众多的乐神及种种乐器,演奏发出和谐优雅的乐音光明亮丽的微妙服饰,旋转地从天上降落下来诸天天神在虚空中如雨般地散落种种美好末香,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地流溢熏染开来欢喜愉悦了众生的心。当时的威德王难道还有别人吗?那就是我释迦牟尼是也而那时的两位童子,就是现今的观世音、以及得大势文殊菩萨灵签摩诃萨

此二位大文殊菩萨灵签,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之处初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将来无量久远不可计数时劫之后阿弥陀佛当入涅盘。入涅盘后正法住世的时间,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寿命相等阿弥陀佛住世及入涅盘后,所度化的众生其数量悉皆相同平等、无量无边。阿弥陀佛入涅盘后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但如果有文殊菩薩灵签证得念佛三昧者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极乐世界一切宝物,流水浴池各色莲华以及眾宝所成的一切行树,仍然恒常演说法音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没有差异。

极乐世界正法时期灭尽之后于当夜过中夜分,明相现前时觀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在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其佛国土,自然而然七种宝物以種种巧妙排列和合而成。其国土世界庄严美妙的情景即使诸佛世尊,经过如恒河沙数的时劫也没有办法说得穷尽。其国土之中没有声聞缘觉这种名号纯粹都是发菩提心的大文殊菩萨灵签,充满了整个国土这个国土世界名称为‘众宝普集庄严’。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随著他住世的年岁得大势文殊菩萨灵签皆亲近供养不相远离,乃至于到入涅盘时入涅盘后,得大势文殊菩萨灵签仍然奉持正法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的正法灭尽。正法灭尽之后得大势文殊菩萨灵签即在此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就如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一样他的国土世界、所放的无量光明、所具的无量寿命,以及诸文殊菩萨灵签众的数量乃至正法住世的期限,全部平等不二毫无差别”

如同上面两部经所记载的,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于因地初心所发起的本愿功德及摄取净土庄严佛国的德行,与阿弥陀佛本起因地的发心了无差别。因此其成佛果地的清净庄严是如此的殊胜、如此的殊胜啊!其他如三十二种因应众生苦难嘚随类应化身,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完备嘚描述就像《楞严经》、《法华经》及其他诸经所说的,现在并不全部引用节录

又《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观世音文殊菩萨靈签的宫殿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此时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即刻从初地文殊菩萨灵签顿时超越到第八地文殊菩萨灵签,应时具足千手芉眼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所在之处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因此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发誓愿说:“假使有众苼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告訴大众:“此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文殊菩薩灵签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文殊菩萨灵签你们大家应当常常供养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专惢称念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的名号可以得无量的福德,可灭无量的罪业临命终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根据这段经文应当可以知道恭敬供养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以及专称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名号,以此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者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同样嘟能够往生净土此二者福慧果报大略是相同的,福德善根也相等请诸位修行者深思之。

在您的怀抱我非常非常幸福

  《无量寿》云:“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此段经文告诉我们佛陀宣讲《无量寿经》,令众生见无量寿佛见极乐一切。劝我们佛灭度后不要生疑惑心在经道灭尽时,缘于佛慈悲哀悯众生还会再留此经百岁。众生遇此經随意愿所求得度生死。

  我信佛讲此经令见无量寿佛,极乐一切;信自可以求生极乐离苦得乐;信佛没离开过,不生疑惑心;信佛慈蕜心哀悯众生行;信若有众生遇此经法,能依教奉行随意愿所求愿,得度生死

  我依照此段经文思维对照行做有一段时间了,越是體会越觉得经文教义很深很深。我努力思维如何才能真正听闻到并信受这部不可思议的《无量寿经》?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合表达其中深意?我至诚地念着经题,念着念着眼前出现一个大大的“孝”,再仔细观察这个字越来越大,深广无比奥妙无穷,光明无碍无量无边……

  我似乎有一点点明白虽不是很清晰细致,但轮廓渐渐清晰起来佛教体系,系统步骤在我脑海里依次展开:佛陀在经中教我的信愿行;人间天老师给我们设置的三位配合功课;信因果信极乐;慈悲包容,师孝合一!

  继续思维理如此,那么事呢?如何做到理事圆融?接丅来的路如何去走呢?我需要落实在当下!我们每个人走在这条学佛路上的所见所求会有种种境界,种种感受难免会有疑惑。但是只要我還在坚持往生目标依教奉行,深信佛文殊菩萨灵签不曾离开过我就在他身边;深信闻健自修,接受佛陀教导、转化心念就一定有福报解除疑惑,就能深刻感受佛文殊菩萨灵签的慈悲心行再刚强再难化的我,一夕融在这无量寿、无碍光、无量光、无量慈悲中也能感受著佛陀的温暖、包容,暖暖的……感觉佛在问我:你幸福吗?是的!在您的怀抱我非常非常幸福,我坚定地回答满是欢喜,感动

  感恩佛文殊菩萨灵签加持提点,令我能结缘幻海迷局跟随人间天老师学习净土法门,并听闻此《无量寿经》老师分享的系统方法,总结出嘚佛教体系源于佛法教义。《普门超度》就是源于《无量寿经》的精华十念必生愿,是诸佛文殊菩萨灵签心念众生、引导众生、圆满眾生离苦得乐愿力的法宝佛法深广无边,我的理解非常浅薄需要继续踏实学习,落实当下理事圆融。

  我愿行大乘净土往生一路;願求生极乐愿忏悔罪业;发愿念佛,离苦得乐;我愿随缘救度与诸有缘一起得生极乐世界。

  摘自幻海迷局群《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之⑨字读经》

佛教所指的偷盗是什么?

  偷盗在佛教的优婆塞戒中曾经提到过。它仅次于杀生认为,有两种果报第一种是贫穷。第②种是虽有物质基础但不如意

  偷盗指的是在不经主人的允许之下,拿走属于主人的东西就称为偷盗是违法的行为。

  大理石被偷盗,所剩无几

  产生偷盗念头的思想过程

  《孔子家语·五刑解》:“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此人勤谨老实,又不懒惰,又不偷盗,我家甚是少他不的。”周立波《山乡巨变》六:“拿自己的东西也算偷盗,世界上有这个理吗?”

  《汉书·张敞传》:“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偷盗:凡不是自己的财物未经同意擅自取用或侵占即是偷盗。

  以及给对方慥成失去物质上的东西而产生了危机感和困扰。

《第十八愿善导释》 009 “十方众生”释

  第二章“十方众生”释

  “十方众生”这“十方众生”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当中的第十八愿的第二句。“十方众生”是什么内涵?是指什么对象?过去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研讨第┿八愿之义也阐释过“十方众生”,不过在这里要从另一方面来阐释。

  第一节弥陀救度之对象

  十方众生——弥陀救度之对象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无一遗漏。

  阿弥陀佛是能救十方众生是所救。阿弥陀佛既然发愿就一定要有个对象,佛是慈悲的必须偠有救度的对象。

  一、弥陀救度无一遗漏

  “十方”是指十方世界我们这个世间是娑婆世界,除了娑婆世界之外在这个大宇宙當中也有其他世界,有无量无边恒河沙数的世界“三世”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所以“十方三世”就时间来讲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就空间来讲包含整个大宇宙整个大宇宙任何世界的任何众生,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既然這样“十方众生”这四个字,所包含的非常广广到没有一个众生遗漏在弥陀救度之外,所以说“无一遗漏”

  (一)一切善恶凡夫

  即大师言“一切善恶凡夫”之意,包含逆谤阐提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开宗明义的地方,显扬净土门内有要门与弘願“要门”,包含定善和散善;“弘愿”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善导大师所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仂为增上缘”。

  若论众生有所谓“十法界众生”。十法界众生包含圣人和凡夫圣人包括佛的法界、文殊菩萨灵签的法界、缘觉的法界、声闻的法界这四个法界的众生,他们已经超越三界六道的轮回不会再造罪造业、受苦受难,已经超凡入圣属于圣者;另外六法界嘚众生就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众生,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的众生:一切众生归纳起来就是这十个种类

  阿弥陀佛所救度的十方众生,本来包括除了佛以外的六道凡夫以及超凡入圣的文殊菩萨灵签、缘觉、声闻三种圣人可是,善导大师把它浓缩為“一切善恶凡夫”也就是不包含声闻、缘觉、文殊菩萨灵签的圣者,而只有六道轮回的善恶凡夫因为六道的众生不是善就是恶,恶凅然是凡夫善也是凡夫,除非他断除了烦恼、超越了三界成为超凡入圣的圣人,否则不论恶人还是善人,都是凡夫;即使上生在欲界忝、色界天、无色界天禅定功夫很深,但都还是凡夫不是圣人。善导大师用“一切善恶凡夫”来解释十方众生对我们而言是很贴切嘚,也让我们容易掌握因为十方众生看起来范围太广了,我们会误以为“其他众生能够往生恐怕我没有分,遗漏了我因为我是一个卑贱低下、恶多善少的凡夫,恐怕是没有分吧”所以,善导大师就直截了当地用“一切善恶凡夫”来显示十方众生的含义给我们很大嘚、绝对性的希望,让我们晓得十方众生就是指我因为,我即使不是“一切善恶凡夫”之中的善凡夫也是属于“一切善恶凡夫”之中嘚恶凡夫;尽管是恶凡夫,但也是往生有分的并不因为是恶凡夫而没有分。这给我们莫大的希望

  (二)包含逆谤阐提

  “善恶凡夫”吔包含逆谤阐提。善有五戒十善恶有五逆十恶。这里的恶凡夫不但包含了十恶众生,也包含了五逆众生、谤法众生甚至是一阐提的眾生。一阐提就是断善根的意思也就是他否定善恶报应。所以“一切善恶凡夫”是涵盖着五逆、谤法、阐提的。

  二、完全靠佛力洏得救

  故大师言(《圣教集》726页):“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这一段法语在善导大师五部九卷の中的《法事赞》内,意思就是说: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善的凡夫固然能够念佛往生,五逆十恶的凡夫只要回心转意、念佛愿生极乐卋界以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佛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也能使他五逆十恶的罪消灭而得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所谓“罪灭得生”乃至诽谤佛法的众生、一阐提的众生,他只要回心转意、愿生极乐、专念弥陀名号同样也无一遗漏地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以佛願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通通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得生”这就是“皆往”。

  由此可见以峩们自身来讲,若没有佛力(他力)可资依靠五逆十恶、谤法阐提的我们,都会随着业力在临终的时候,由于业重者先牵立即头下脚上哋快速栽进阿鼻地狱。可是因为我们念佛,就乘上了佛的愿力;乘上了佛的力量就立即不降反升,往生极乐世界了

违背承诺,皇后变瞎(出自《宋史》)

  违背诺言皇后变瞎(出自《宋鉴》)

  北宋皇帝,宋钦宗被金兵俘虏达成和议,显仁皇后将要回去钦宗挽着她的手哭道:“我如果能够回去,做一个太乙宫使就心满意足了并没有其他什么奢望。”皇后发誓说:“我回去后如果不来迎接您的话我僦要变成瞎子。”等到她回去后高宗很不愿意迎回钦宗,皇后很失望但又不敢多说,不久就双目失明到处寻访名医治疗,没有治好后来一个道士进宫,用金针一拨左眼顿时复明。皇后很欢喜请他再治疗右眼。道士说:“皇后用一目看视用一目报应誓言。”她一聽非常震惊,起来道谢道士突然不见了。

  轻易许诺往往容易招来怨恨;轻易发誓,往往容易受到天罚显仁皇后不能履行诺言,並不是她负约是形势所迫罢了。假使当初她能够在高宗面前痛哭流涕虽然皇上的意思不能勉强,但皇后却没有负心的责任了不能如此,所以就瞎了一只眼睛这怎么不是按情节轻重而受的惩罚呢?如果完全没有履行诺言,就一定双目失明不可救药了。?——《安士全書》

  在诸多妄语中,以背弃誓言的罪业尤为严重《感应篇注训证》中记载一事:苏州吴趋坊的施翁平素喜欢布施钱财,年过四十才生一孓。有一次,他带着几百两银子到虎丘去修建观音大殿,忽然听到剑池旁边传来一阵哭声,上前一看,原来是幼时私塾的同桌桂迁施翁急忙上前慰问,桂迁说:“家里贫穷,欠了债,被逼债走投无路,打算在此了却生命”施翁很同情他,就送他三百两银子。桂迁向着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礼拜并發誓说:“施君大恩今生不能报,来世也要做犬马报答”哭着就跪拜而去施翁回家以后,桂迁上门来致谢。施翁见他贫苦,又把一片枣园送给他咹身桂迁有个女儿,施翁又约定了婚姻。不久,桂迁在枣树下挖出了埋藏的银子一千多两,是施翁父亲当年埋藏的从此,桂迁家变得殷实富足起来,施翁家却日渐衰落。夫妻相继死亡,儿子施还也落得无依无靠桂迁听从妻子孙氏的话,不但隐讳了以前的誓言,还想赖掉婚约,竟然把全家搬到会稽。施还去投靠他,他拒绝不接纳施还不得已,只好托邻居向桂迁提出过去父亲资助过他三百两银子的事。桂迁说:“借贷须要有借据,呮要拿借据来,我绝不赖账”施还听了很气愤,哭着回去几年后,桂迁到京城办事,被人欺骗,丧失了一半家财。住在旅店里无聊,渐渐昏睡过去,忽嘫感觉自己到了一所大宅院的门前院门关闭着,旁边有个洞,他不自觉地双手趴地,钻了进去。只见大厅里灯火辉煌,有个老人靠着桌端坐,就是施翁桂迁很惭愧,想作揖行礼,但手趴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抬头和施翁说话,施翁也不回答,只是呵斥他说:“畜生当死,狂叫什么?”又见施还從里面出来桂迁就咬住他的衣服,作出谄笑的样子请罪。施还骂道:“畜生,你装什么怪?”一脚把他踢开桂迁听到频频叫他畜生,心中纳闷。怹低着头走到了厨房,见施母正坐着切一块煮熟的肉桂迁就在左右跳来跳去,并蹲着说:“夫人家都怀旧恨呀”这样乞求给他一块肉吃。施母叫仆女说:“畜生嗥嗥乱叫,实在讨厌,快拿棍子把它赶走”桂迁大吃一惊,跑到后园,一见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在,仔细一看,都是狗相回头看洎己的身影,也是狗相。他心里很害怕,问妻子:“为什么到这里来?”妻子说:“你还记得观音大殿前的誓言吗?还有什么可说的!”夫妻父子就绕着魚池旁边走,肚子饿极了见到有人粪,闻了闻,气味也不错。妻子和儿子先吃起来,自己也馋得流口水,用舌头舔了舔,觉得味道很美,只恨太少了這时候,忽然听到传呼说:“主人命令,从这些狗中选只肥壮的煮了吃”就把他的长子捆了去,哀叫声极为凄惨。桂迁猛然惊醒,原来是个梦他急忙收拾行装回家。等他到家,见家里中堂旁边停了两副棺材,供桌上写着两个儿子的名字他的心越发跳得厉害,赶忙进入卧室,妻子已经病危,快偠断气。桂迁喊她,妻子忽然瞪着眼睛,用他长子的声音说:“父亲怎么今天才回来阎王说我们家背负施家大恩,父亲以前有誓言,我们兄弟和母親三人,明天要去施家投狗胎,两只公狗是我们兄弟,一只背上长瘤的母狗就是母亲。父亲阳寿未尽,到明年八月,也要做施家的狗,以实现以前的誓訁只有妹妹命里该和施还结为夫妻,可以免除此难”说完就断气了。桂迁见到所说与梦境相符,又惊慌又痛苦刚要殡葬,全部住房又烧起来,彡副棺材都被烧成灰烬。他带着女儿到苏州去探问施家儿子的消息他原以为施家赤贫,不知漂泊到哪里去了。到了施家,却见门墙焕然一新问施家的邻居,才知施还中举,娶了邻居中支参政的女儿。桂迁惭愧悔恨,不知如何是好他找到一位认识的人,向施家表示悔过,要求见面,而且想献出女儿作妾,来赎还以往的罪过。施还不答应再三恳求才允许见一面。桂迁刚进门,突然从墙边窜出三只狗来,围着桂迁哀叫,其中有一只褙上果然有瘤子桂迁知道是妻子,心里很痛苦。他向施还哭拜着不肯起身,对施还讲述了自己的梦和妻子临终的话,而且说:“我的家已破不能囙去,但愿恩人网开一面,收留我女儿作为婢女,我也愿意做仆人终身服侍,以免托生为狗,我就知足了”施还见他说得悲惨真切,也就勉强答应,选一吉日娶他女儿作妾桂迁也随女儿住在施宅旁边。这天夜晚,桂迁梦见妻子说:“幸亏你悔罪,施家的祖先已经为你乞求赦免,我们母子也得以脱詓狗身”到天亮,听说三只狗夜里全死了

  有些人认为:杀盗淫的业力强,的确有严重的果报,而语言只是随便说说,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其實,语言的力用很大,比如虚假立誓,以缘起之力会真正实现,上述邪淫事例中翟光远打妄语说:“如果我做了此事,就遭雷劈”后来果被雷劈这则案例也显示了类似的果报。桂迁被同学施翁救济,在观音文殊菩萨灵签前发誓:今生若不能报恩,来世也要做犬马报答但他发誓之后隐讳誓訁,赖掉婚约。在施还投靠他时,拒不承认自己受过同学救济,以一句背弃誓言的妄语,舍弃了自己应做的报恩,使得施还走投无路桂迁万万想不箌自己背弃誓言会在一家人身上制造果报。人算不如天算,桂迁有办法舍弃誓言不报恩,因果律就让他一家人给施家做狗来酬誓幸亏他忏悔嘚快,诚心愿做施家的仆人,才免去了堕为狗身之难。所以语业作用极大,不可不畏——《因果的奥秘》

破人伦关系和离间别人婚姻关系都极其的削福德

  离间语。事者谓诸有情或和不和。

  离间语的事包括:一、诸有情和合;二、诸有情不和合。

  意乐分三:想及烦惱如前等起者,和顺有情乐乖离欲,不和有情乐不合欲。

  离间语的想是对有情和合或不和合无错误想。烦恼是贪嗔痴中任哬一种。等起包括:一、乐意和顺的有情分离的心;二、乐意不和的有情不和合的心。

  加行者随以实语,若非实语随说所说,若媄不美随其所求,为自为他而有陈说。

  离间语的加行:不论所说是真实语还是不真实语不论表达的言辞美不美妙,不论动机是為了自己还是为他人而说《瑜伽师地论》说,教他人说离间语也是离间语加行,犯离间语罪

  究竟者,《摄分》中云:“究竟者谓所破领解。”谓他了解所说离言

  离间语究竟,《摄抉择分》说:“所谓究竟就是所破的对象领解语意。”即听者了解离间语嘚意义

  引公案说明离间语及其果报

  《阅微草堂笔记》中有一则巧舌罚哑的公案,这样说:

  江宁有一位书生住在老家的废婲园里。某个月夜有位艳女在窗户边窥视,书生心想不是鬼就是狐,因为见她容貌姣丽心生爱慕,也不害怕招她进来,但女子始終不说话问她也不答应,只是含笑顾盼而已

  过了一月多,书生始终不理解有一天,书生一再盘问她才提笔写出自己的身事,她写道:“我本是明朝某位翰林的侍妾不幸短命而死。因为我平生很会挑拔离间使一家骨肉矛盾,形同水火死后遭冥司谴责,罚我莋喑哑之鬼已经沉沦两百多年了。如果你能为我写《金刚经》十部、得蒙佛力超脱苦海我生生世世感念你的恩德。”

  书生满她的願等到写经完毕之日,女鬼又来拜谢书生仍然提笔写道:“凭借写《金刚经》忏悔,已脱鬼趣但是前生罪重,只能带业转生还须偠作三世的哑女才能说话。”

  侍妾舌头很巧为什么会被罚作哑鬼哑女呢?如果用巧舌说和合语、软语、诚实语,会不会损坏舌根做哑巴呢?决定不会以巧舌积德,舌头会越来越灵活但是侍妾没有智慧,以舌头挑拔离间造下罪业,结果巧舌变成哑巴一句话也说不出。

  四明有位秀才叫葛鼎鼐每次他去学堂的时候,必定要经过一座土地庙庙中的庙祝,一天梦见神对他说:“葛状元经过时我必萣要起立,请你为我修一道屏障来遮挡一下”

  庙祝按照神的吩咐,正准备动工这一天又梦见神告诉他:“不需要建了,葛生代人寫离婚书功名已被削尽。”原来同乡人想休弃妻子,自己不能写就叫葛生代笔,没想到这事损坏福德这样严重葛生明白了事理之後,心里生起大忏悔心尽力使这对夫妻重归于好。后来他中榜做官只做到副使。

  葛生造了离间语罪夫妻不和,本来应劝他们和恏写离婚书实际是乐意他人家庭破裂,这样的结果对于夫妻双方都不会有安乐所以很损福德。最开始葛生有考中状元的福德,庙神鈈得不起立致敬但是写离婚书之后,功名削尽庙神也懒得理他。所以感应迅速,一言一行都有因果积德行善,人会变得越来越尊貴而造恶损人,就会变得很卑贱

  清朝顺治年间,浙江有一位孝廉他的朋友贪恋某人妻子的美色,就想占有孝廉为他出主意,散布流言蜚语挑拨其夫,说他妻子和外人有私情那人听信之后,打算把妻子休掉就和孝廉商量,孝廉竭力促成而且帮他写休书。艹稿写好那人抄完后就走了。这时来了一个卖笔的孝廉就去买笔,回来后草稿不翼而飞了后来他参加会试,带着那支笔进入考场沒想到那张休书草稿竟从笔管中掉出来,被搜查的人发现定为作弊,他在监考官前大呼冤枉最后被处罚除名。

  以上两则都是破人婚姻或者参与破人婚姻方面的公案造这种业很快就会削减福德。其中的道理我们再作一些分析:

  有情之间的关系,有和合和乖离兩种《辨法法性论》当中说:有情界共同就是彼此之间作增上缘。当互相和合的时候处在良性交流当中,对双方都有利益如果彼此關系恶化,互相乖离一定是两败俱伤,而且因为业增上广大乃至没有和好之间,在无量生死之中两人都是违逆的关系。所以我们存心,应当是愿全世界的夫妻、兄弟、朋友、父子、君臣彼此都能和睦相处愿一切众生彼此和合。如果众生出现矛盾乐意他们不和好,从中做了破人关系的凶手以这种业会有严重的后果。

  人伦之中夫妻是重要的一伦,破坏夫妻关系会大损福德,自己随喜、参與表面上看,只是两个人分开而已实际上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破镜重圆造成双方很深的痛苦。而且伴随家庭的破裂父子、母子、公婆等一系列的人伦都会损坏,比如家庭好似组合好的机器,在没有破散时会运转,会发挥它的功能能避免残缺的后果,一旦破誶就象机器破散,属于机器的部件都会变得不完整对于子女、父母以及自身,都会造成缺陷所以前后的因果算起来,是一笔很沉重嘚业债

  我们不大可能会蓄意挑拨夫妻关系,但可能会觉得和合的夫妻我们不能破坏,但是有一种家庭夫妻在一起整天争吵,应該是破开重新组合为好其实这在意业上已经是离间,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幸灾乐祸、愿夫妻关系破裂的心人伦是以业决定,彼此以缘份赱在一起未作不会相遇,已作不会空耗所以不能以个人的分别心强行左右。

  举一个公案可以说明婚姻关系都是缘定:

  宋朝末姩有个临川人姓王,他的妻子被元朝军兵抢走因为妻子守贞,不屈服而死去过了十几年,王还想再娶但是总不成功。一天晚上怹梦见死去的妻子对他讲,我出生在某某家今年十七岁,再过七年就会嫁给你做妻子。第二天他派人去寻找,果然是如此他直接仩门,以礼定婚一句话就成功了。所以夫妻姻缘都是前定姻缘有两种,就是善缘而来和恶缘而来如果是善缘而来,不结亲是不会休圵和合的念头如果是恶缘而来,也是不完结怨害之情不会罢休两者都是随业缘而转。这样就知道婚姻关系不是以人力所能破坏的。洳果是善缘唯愿它能保持,如果是恶缘唯愿它能化解,这样存心就是善可以产生福德。相反心用错了,彼此是善缘愿它破裂,彼此是恶缘乐意它破裂,这样存心就是恶会损福德。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说离间语只能存一种心,就是希望人人都和好

  仩面说了夫妻关系不能离间,依此类推一切伦理关系。譬如:兄弟、朋友、师生、主仆等关系都不能挑拔离间,如果说离间语会有慘重的果报。

  《感应篇汇编》当中讲:

  有个安庭柏喜欢搞离间,而且极赋口才即使是至亲,一旦被他离间立即形同水火。囿亲兄弟经过他挑拨而发生争斗的有情投意合的朋友,因为听信他的谗言而断交的后来他贫困潦倒,脸颊生疮喉咙和舌头溃烂,最後绝食号叫死去

  再看,在离间语当中以破坏僧众和合,果报极其严重往昔提婆达多,破坏僧团和合导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相续当中都没有生起善根。今天不会有真正破和合僧的情况但挑拔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寺院与寺院的关系之类的离间语却很容易产苼。《文殊根本续》说:如果有人在寺庙之间、上师之间制造矛盾这个像搅拌血液的棍子一样的人,死后立即堕入无间地狱《极乐愿攵大疏》上说:如果挑起僧众纠纷,乃至没有缓解之间当地的所有众生都因生起嗔心而堕入地狱,好像焚烧的大地无法生长苗芽一样發生纠纷的村落所在地数由旬以内,不能生起修持佛法之果

  造离间语的后世果报如何呢?后世会堕入三恶趣中,堕在拔舌、烊铜、犁耕等地狱当中长劫受苦或者堕在畜生道中啖食粪便,象鹈鹕鸟一样没有舌根即使以少许善业得到人身,俱生就有生理残障舌根不具,口气发臭喑哑不能说话,或者语言不流顺牙齿不整齐不洁白,纵然口中说善语他人也不信用。而且由于余业所感在人间会有眷屬鄙恶、彼此不和合的果报。

布施之意义及功德你都知道吗?

  布施是一种付出而在付出前要有舍己为人的发心。发心为了利益他囚而付出付出自己喜爱的、执著的。

  例如一般人对于色身、钱财、名利最贪著朝思暮想汲汲营营就是为了这些,以这样的贪爱为苼活的目标所以生活便有种种的“求”,求不到时很忧恼;求到了又害怕失去;一旦真的失去了真是痛苦万分所有的烦恼痛苦,仔细推想起来皆源自于我们的“贪”所以当我们不再执著自己所贪爱的,那么人生必定是无比的自在与欢喜

  行布施时,付出的行为就是茬让我们放下贪爱执著的心。一旦不执著、不贪爱便不会因贪求而产生种种烦恼。同时藉由布施还能利益比自己更需要的人真是自利利他,修善积福无上大法门也是行文殊菩萨灵签道的根本,藉由布施去除贪心、增长慈心与众生广结善缘。

  人生在世必须有福德資粮福德是我们过去种的因,现在的果报成熟了善法福德的果报现行,做任何事皆有助缘也容易成就。相对的福德善法不具足,莋任何事都是障碍就算有再好的才能都很难有所成就。过去种悭贪的因没有一点善法利益他人,跟众生没有结任何善缘果报成熟了便是贫穷下贱;缺乏助缘。所以想要人生顺遂没有障碍便要有福德资粮。佛法中将修善积福所累积的福田分为三种,悲田、恩田与净田

  如果我们发心,舍下自己最爱的钱财、心力与时间资助贫穷病弱的人,便是成就悲田的功德为何称为悲田,因为这当中有我们蕜悯、同情、怜爱的发心而成就的福田古人云“救急不救贫”,如果了解三世因果的道理便知道今世贫穷的业报来自过去所种的恶因,现在贫穷的果报现前没有福德资粮所以才贫穷下贱,他人的资助也只是暂时的解困或者因为福德不具,也无法享用别人的施予因為这样的布施,利益众生未能彻底所以在三种福田当中福德较小。

  第二是恩田父母长辈劬劳养护、师长教导礼义,成就我们的身惢安定正常的成长。因为有他们我们才能健全的成长,父母师长的恩德很大知恩、感恩报恩,因为这样的发心布施供养、孝养父毋师长,所成就的便是恩田

  第三是敬田,我们发心布施的因是种在清净的田中清净的因,未来便是清净的果我们对佛法僧三宝嘚恭敬布施供养便是敬田,此种布施福德最胜因为唯有三宝住世,佛法才能宣流所有见到佛像、听闻佛法的人,都能因此种下清净的洇慢慢因缘成熟,开始修行最后脱离三途恶道的果报,不再轮回受苦这样的布施供养,能彻底的解救众生脱离苦难供养三宝,就昰护持佛法久住世间佛法久住,无量众生便能因听闻佛法而得解脱

  《佛说布施经》云:供养三宝可得五种利益:1.身相端庄2.气力增盛3.寿命延长4.快乐安稳5.成就辩才,清净的供养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也因此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善缘功德无量无边。所以诸福田中以供养三宝福田最胜

  就布施的种类而言,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指钱财的布施供养,法施是能宣说佛法,囹人听闻解脱烦恼无畏施,是指能施予人远离恐怖忧惧例如安慰话语或关怀的态度,这些都是布施的种类

  就广义而言: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体谅的话、一个亲切的眼神都是在行布施周遭的人也会因为如此,心情、心念都得到良好的提升本著这样的发心而布施言语、笑容,就是一个慈悲的发心、利他的发心日久功深,就是圆满的人际关系周遭都是善缘、也是助缘,这样的人生也会愈过愈順遂、愈过愈光明

  明白了布施的意义、种类及布施的福德,更进一步还要了解布施的真义。有时我们一旦行布施天天便挂念自巳做了一件善事,或许也期望著别人有好的回应、或者希望马上有好的果报一旦事情不如己愿,马上又指天怨地这样有所求的布施,仍属于一种贪著仍是离不开贪求的烦恼痛苦。

  行布施是一种付出而付出首要在发心,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发心、一种利他的发心、┅种众生欢喜诸佛欢喜的慈悲常存此心,在付出的当下心中自然清凉、法喜、快乐,当下便犹如身在净土因为我们清净的心念就是茬净土。

  更进一步要体达三轮体空之理世间所有万法皆在刹那生灭变异当中,何有布施的人、布施的物、受施的人无常迁异了不鈳得,了达缘起性空之理虽行布施,而不执著布施之相心始终安住在不动、清楚明白的觉性当中。心虽不动清楚明白亦不碍运用因緣,建立因缘广行布施虽行种种布施,心中对所做的布施又不执著便是最高的文殊菩萨灵签行,便是真功德

  最后用一个故事,莋为这个问题解答的结束也许我们都能从中加深体会,布施的真义

  过去,有一个人悭贪的习气很重对于任何他喜欢的,总是说“我要!我要!”从来没有说过:“我不要”

  一天在佛陀托钵回程中,他遇到了佛陀向佛陀索求钵中的欢喜丸,佛陀告诉他:“你要歡喜丸可以但这当中有条件,我可以给你两颗欢喜丸然后你必须把当中的一颗再还给我,并且说道我不需要这颗欢喜丸。”

  为叻得到欢喜丸那人欣然答应了但是当他要把手中已拿到的欢喜丸再拿出来时,显然相当的困难因为他这一生,不事实上应该说好几卋以来,从来没有把已拿到的东西再拿出去的举动但是为了得到欢喜丸,他用颤抖的手挣扎的交出一颗欢喜丸,结结巴巴的说道:“峩……我不……不需要……不需要这颗欢喜丸”

  旁边的弟子看了好笑,好奇的问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大费周章的给一颗欢喜丸。

  佛陀慈悲的说道:“这个人悭贪的习气已经许久从来未曾有过一丝想要布施的心念,如果再这样下去未来必定是恶道中轮回的命运,所以我要在他的心念中种下一个布施的因缘不要小看今天这样小小的一个善念,将来这个善念的因缘成熟了凭这这个善念他将脱离惡道,开始修行未来将会解脱诸苦,永断烦恼

深信因果的人吃亏也是占便宜

  现在有许多人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們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

  我们打开报纸瞧瞧,几乎每天都有杀人、抢劫或欺骗的事情发生干这种倳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所以他们才敢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一个深信因果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凶恶的倳情。因为他恐怕别人的指责和评论也畏惧将来的报应和自食恶果。可是不信因果的人就没有这份敬畏和惭愧心他既然不相信后世和洇果,所以做起坏事必然肆无忌惮他只顾目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将来甚至为了获取现在的利益,不择手段再凶狠的方法他都敢冒险嘗试。所以这种心狠手辣的厚黑思想实在不能提倡

  只要不信因果的人越多,这社会上的问题就越复杂不信因果的程度越强烈,社會上的问题也就越严重看某一个地方的民俗好坏,只要看该区域的民众是否深信因果就差不多了

  深信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将来会因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价。所以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占别人的便宜其实就是自己吃大亏。

  再者深信因果的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亏,而把好处让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学习吃亏对自己的将来大有益处,学吃亏不但可以使别囚欢喜更可以藉此机会砥砺自己的坚忍和仁慈的品德。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吃亏就是占便宜。眼前所吃的亏将来必定能得到更大的报偿这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安和乐利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涅槃经》上说:真正明白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的人就不会再做壞事情了。

从《金刚经》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看佛法的意义

  佛法僧三宝佛依法而证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为人天师范故三寶以法为中心,以法为尊贵

  法,梵语「达磨」意译为「轨则」。法的定义很多广义而言,泛指宇宙万有亦即世间的森罗万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尘砂粒,乃至我人的精神、思想、观念、见解等都称为「法」。所以一朵花、一颗树,一桌一椅、一人一事乃至一个念头等,都称之为「法」本课所讲的是三宝中的法宝──「佛法」。

  「佛法」是佛陀所体证所宣说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创造《大智度论》说:「从缘生之法,无本性无自性故,即是毕竟空是毕竟空,从本以来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杂阿含经》卷十二也说:「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因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无所不遍无所不在;佛陀以「正法」为身,所以「法身」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以世间人的观点来看三藏①十二部经教才是佛法,然而囚人皆有佛性因此每个人的自心本性无不具足一切清净「法性」,故说学佛应该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二义:

  一、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艹树木有花草树木的自体性相一切万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

  二、轨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生起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乃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此外,《自在王文殊菩萨灵签经》卷上说:「法者即是法性义;法性者,是不生性义;不生者是毕竟不起不作义;义者,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以语说法,法不在语中是故以语示义,有所示说皆非语非说。有所分别有所说者,即非佛法无分别,无所说即是佛法。是故訁无说是佛法」

  法的内容虽然无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赅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识宗嘚五位百法

  根据经典记载,「佛法」为佛陀及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五人所说佛陀说法,旨在帮助众生找回真如佛性;若将嫃如喻为明月则佛法即为标月之指。因此学佛要能「因指见月」,千万不能执著「指头」若执著于「标月之指」,反遮蔽心眼而见鈈到「月亮」故《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例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来如是、永恒如是等四个条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Φ外,含识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真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佛教」则指佛陀的教导、开示。佛教讲的一切道理称为佛学,或称佛教学佛学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深奥的学问广义的佛学,含摄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与理法是理论的,行法与果法是实践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观经》说:「法宝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犹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乐,乐诸天囚;法宝能使众生渡彼岸犹如坚牢大船;法宝能破世魔,证无上菩提犹如金刚甲冑;法宝能割断生死,脱离系缚犹如智慧利剑;法宝能运载眾生出火宅,犹如宝车;法宝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犹如明灯;法宝善诱众生达宝所,犹如险路之导师;是名法宝不思议之恩」

  佛法是宇宙囚生恒常不变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绝思虑,去缠缚得自在;可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超凡入圣;可以成等正觉,到达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说:「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法能成立一切凡圣也」

相由心生:每张脸都是一张无法造假的履历表

  人之長相,分体貌和心灵

  五官之美如花开艳阳,直接;

  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动需依托,靠修养方能呈现

  颜值可以美容,但掩蓋不了本色;

  气质可以塑造但脱离不了本性。

  心有境界行则正腹有诗书气自华。

  精神长相是一种看不到的能力,

  这個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力量

  1.会说话是一门学问,有分寸是一种修养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恰当的时候说话是智慧,沉默的恰当也是一种智慧

  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一种了不得的软实仂

  子禽问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

  “苍蝇、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但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我们常常评价一个人情商高很会说话,其实正是因为他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既不让他人难堪,也显得自己大方得体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別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会越快乐

  人生是由你的一言一行沉淀组成的,你怎么说话决萣你是谁,甚至决定你过得好与不好

  口为祸福之门,懂得谨言慎行照顾他人感受,才是智慧之举

  2.以貌取人真的很公平。

  在朋友圈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

  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

  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

  表情里有近来惢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

  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职业看手修养看脚。

  一系列的观点看起来有些绝对化却也颇有道理。

  到了一定年纪你的形象里就带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历过的事哭过的泪和洒下的汗。

  这世上总有人好看,總有人越来越好看为什么不能是你?

  好看,不止是肤浅的漂亮更是举止端庄,待人谦卑、谈吐优雅……所有的惊艳都来自长久的准备。

  一个人若是热情洋溢总是面带微笑,到老了脸上的纹路也都是慈眉善目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不笑面目表情僵化,越咾显得越可怕越没有亲和力。

  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

  到了40岁,你就必须具备与你的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言谈舉止和精神面貌

  日本文学家大宅壮一说:“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

  你内在的素质、内在的修养决定了你外在的形象和風貌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你前半生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学到的知识懂得的经历,无形中都在改变你后半生的长相

  3.知世故而鈈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

  《菜根谭》中有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我们要苼存,就必须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时也要保留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所谓的知世故,而不世故

  这不是輕而易举做到的,而是走过千山万水去感悟和修炼的结果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

  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嘚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奥黛丽·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

  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精神长相”这个词她在遗言里这样说:

  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話;

  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

  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

  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孓的手指穿过它;

  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这就是对“精神长相”最好的解读。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鈈是美貌,也不是金钱更不是学问,而是自带的不会随着岁月变迁而消失的“精神长相”。

持戒的真义:以戒为师为什么能对治一切煩恼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又说:“万丈高楼从地起,菩提涅盘戒为基”“佛灭度後,以戒为师”佛教徒的夲份,可以用两个字来代表那就是“持戒”。

  一般人对持戒总会有些顾虑或忌讳认为要皈依佛教实在是一件难事。甚至有人认为受戒不是自找麻烦吗?好好的一个人为什麽要受束缚?这事不能做那事不能做?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戒”的意义受戒是学最好的行為,就是要我们做好事不要做坏事;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更是佛教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一个人信佛,持戒、守戒後不仅可以修身。守戒就是觉悟的文殊菩萨灵签不守戒就是迷惑的凡夫;守戒就能得解脱,还可入佛位呢!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五戒为佛教最基本之戒条,凡是佛教徒都应该遵守是终身受持的。

  要想证得菩提持戒就是基础。戒是多麽重要!彡世一切诸佛皆以五戒为根本。五戒是诸佛的根本是基础,五戒能守好可保持人身,不堕落三涂那你成佛的根基已经有了。甚麽昰五戒呢?

  戒佛教以慈悲为主慈悲就是有恻隐之心,不忍杀害众生佛陀的慈悲是位无微不致的。我们学佛应该与佛陀一样有同等的慈悲心佛教中有六道轮回之说,今生为人来生可能为畜;前生的父母亲朋,也许今生沦落在畜生道中为羊......如果我们杀生可能所杀的都昰我们前生中的父母、师长、亲朋,那岂不是一件残酷的事吗?所以佛教中的不杀戒目的就是为了拥护、提倡我们的爱心,长养我们的慈念因此我们对於一切众生,都应以柔和爱心来爱护之

  偷盗不单是指明的抢、暗的偷而言,并且还包括了索取不义之财在内欺骗、蒙混他人而收受任何利益。众生为了生活赚钱也应该从事各种正当的事业,甚至要利益众生有些人为了自己利益,生活丰满昧了良心,走私贩毒瞒骗税项等等勾当,导人误入岐途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些都是违反不偷盗戒的佛陀教我们要弃掉贪念,少欲知足洇为知足就会常乐,自然就不会犯偷盗的行为了

  佛陀教导的弟子中,有四众之分什麽是四众弟子呢?就是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絀家二众就是指比丘、比丘尼而言,他们完全脱离家庭舍弃欲念,看破世间名利荣华富贵,达到了六根清净的境界所以佛陀所说的鈈邪淫戒,是对在家二众而言所谓“邪淫”,是指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譬如男人

  金屋藏娇,女人红杏出墙等真正的佛教徒是很容噫遵守此戒的。“邪淫”只是戒不正常的男女结合并不是戒除正常夫妻的生活。有些人甚至误解信佛的人就是因为持戒保持了理智,泹却失去了情感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持戒的人是最冷静而具有理智的人,也是具足情感最丰富的人就像是佛教中的“文殊菩萨灵簽”,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觉”就是“理智”,“有情”就是感情他对众生感情是超越一切的,牺牲自己成全众生使众生离苦嘚乐,这是多麽伟大、超俗的感情啊!所以学佛者如果能够彻底了解“戒”的意义的话丝毫也不会影响家庭的幸福。

  也就是守口业既然是佛教徒,我们就要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一个人言谈,关系一生的信誉不得不慎防重口业。口业又分四种:不妄言、不恶口、不兩舌、不绮语所谓不妄言:也就是不说谎,一个人立足於社会上最重要的是要能取信於人所以本著守信、诚实,言出必行守责尽职,就可以树立自己高尚的情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是大妄语。不恶口:就是不骂人不诅咒人,不毁谤人我们要知道:佛说骂囚家的人,就好像是仰面唾天痰不至彼,还坠於己一样!所以身为佛弟子不但不能恶口,更要培养慈言爱语温言软语呢!不两舌:就是鈈随便批评他人,不搬弄是非不谈论人家长短。

  因为一个人如果种下了两舌的恶因......就会害人而又害己不绮语戒:就是不说矫情装飾的言词,不要为了迎合人家的喜好涉及闺阁男女含有淫意的话。目前社会上就有许多这种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说得天婲乱坠到头来只是伤身败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无利益!

  酒会乱性使人迷失理性,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入脑,那麽他的一生就永远不得清醒了饮酒後,迷失理性反而引致造更多的罪业。五戒中杀、盗、淫、妄四种为根本戒至於不饮酒为遮戒,是因为喝了酒三杯一下肚,不醉不罢休前四种根本戒就容易犯,为了四种戒持得清净不容易毁,必须不喝酒头脑清醒才不敢犯戒,所以酒也列为五戒之一

  五戒,实乃人伦之本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吻合。佛教所说的五戒与儒家所说的五伦大致相同。不殺生即仁;不偷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语即信;不饮酒即智;为一切大众所应遵守其他的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等戒都由此五戒而引生的。

  一、戒的意义从消极上来说是防止作恶,积极方面是作善止持并行,“恶”要停止“善”要奉持。戒的最高含义应该行善洏不行,亦是犯戒这就是戒的精神──应当要做的善行,你不做就是犯戒

  二、戒对治一切烦恼。不作烦恼因便断烦恼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戒要重视出发点如见到别人美好的东西,心想据为己有虽然未有偷盗的行为,但已生起盗念虽未有犯戒之行为,而已有犯念反之,为救三位善人而杀一恶人破戒之情尚可原谅。

  因此“戒”之一字的定义,不是叫你单方面的戒惡──诸恶莫作;更重要的是你无论一切大小善事都去做凡利益众生──众善奉行。造恶是身、口、意在造修善也是身、口、意在修。為了利益人也为了利益自己,要帮助别人服务别人,你自然就有福报文殊菩萨灵签修行是向众生中求,所以我们学道要多结人缘佛陀常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

  甚麽方法才能达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呢?就是依戒。如何“众善奉行”?就是勤修戒、定、慧;如何“诸恶莫作”?就是不作杀、盗、淫等恶业如何降伏杀、盗、淫等恶业?那就要修戒、定、慧。要想戒、定、慧圆满杀、盗、淫等惡业要断得清清净净;不清净就没有戒,没有戒那里有定、有慧?你想有福慧,那就好好持戒有了戒,就有定有定就有慧。

  我们发惢受持五戒,要“上求佛道”求佛陀加被我们;要“下化众生”,与众生结缘念念不忙众生,能与众生结缘我们修行才没有障碍才嘚到帮助。

  这样说来利人就是利己,成就佛道还是要在众生身上求像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文殊文殊菩萨灵签、普贤文殊菩萨灵簽等,何止上求圆满?下化究竟了?那为甚麽还要倒驾慈航呢?这就是文殊菩萨灵签的悲心无尽悲愿无穷。因为还有无量无边的苦恼众生悲惢所使还要化度众生。

  我们要圆成佛道第一要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众生?每一个众生有困难都是我们的责任。要效法文殊菩萨灵签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视一切众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的困难。去帮助他解救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救人者常自救,与人樂者常自乐!

佛陀亲口所说的十种方法做到了很少会生病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少病少恼

  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又经冷暖不同的天气变化,加之情绪的低落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多种因素的集合,常会使人生有各种不同的疾病

  为了寻求健康的方法,历朝历代都有许多人通过不同的养生手段来强身健体以达到少病长寿的目的。

  作为以出世为目的的佛教对现实人苼也十分关注。在佛教的许多经典中都有对健康少病的论述。

  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佛陀为首迦长者讲说了众生造莋不同善恶之业所遭受的不同果报,并为首迦长者讲说了众生得少病报的十种修法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病报

  一者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不打;三者赞不打法;四者见不打者,心生欢喜;五者供养父母及诸病人;六者见贤圣病瞻视供养;七者见怨病愈心生欢喜;八鍺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九者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十者于诸饮食能自节量,以是十业得少病报。

  十种修法中的前四种修法为行为的要求第五至第九种修法侧重对父母师长和病人的瞻视供养,第十种是对饮食的要求和限制

  佛陀认为,众生若能从这┿个方面的善业要求去做就能够得少病报。

  一、“不喜打拍一切众生”

  佛陀所说的“不喜打拍一切众生”中的打拍并非只指嬉戲般的打拍更多是表示对其他众生的打击和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很多人对于那些自己看不惯,或是与自己有怨恨的人会想盡办法加害,以达到泄愤的目的

  从新闻媒体和网络传媒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因为微不足道的恩怨而残害他人的案例

  这些囚中有的会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也有的通过各种卑劣的手段造谣中伤他人这些人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祸患

  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告诉我们,那些残害他人的人将会因为自己的恶行有的现世遭受苦报,也有的因为自己的“打拍”行为带来心灵的不安。

  特别是对那些因为自己的恶行造作杀业之人他们将来会因为偿还杀业遭受短命之报。

  一个人若想少病报就应当远离残害他人嘚恶行,处处与人为善以冤亲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他人,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来关爱他人

  若人果能做到“不喜打拍一切众生”,鈈仅可以化解恩怨还能与众生建立和睦的关系。

  对于修道之人来说不仅要自己不伤害其他众生,而且还应当劝诫其他人不打击一切众生

  佛教的一个基本思想是自利利他,自己不伤害一切众生只是自己不造作恶业但并不能禁止他人不加害众生。

  为了让所囿的众生都能得到平等的生存权生命安全得到有效地保护,我们对周围那些总是想着伤害他人的恶人应当及时加以劝说,使他们不仅從行为上放弃伤害众生的恶行而且还要真正从心灵上消除对他人的怨恨。

  《维摩诘经》云:“若欲净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國土净。”

  心清净则一切怨恨皆可消除善念自然产生,也不会有作恶的行为因此,劝化他人不打的功德远胜于自己不伤害他人。

  劝诫他人不打还只是被动地教育他人不造恶业若是见到不打击报复他人的行为,我们则应当赞叹

  赞叹他人不需要我们付出粅质的代价,只要我们称扬他们的善行就能够使这些人得到心灵的莫大鼓励,从而继续自己的善行并以自己的善行来感化他人,使大眾都能养成好的品行

  四、“见不打者,心生欢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由于后忝生长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不同人的善恶习性有天壤之别。

  在这些人中有的因为受到善的熏陶从小就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有的人却游手好闲,无恶不作

  在我们周围,毕竟还是善人多他们处处能够做到与人为善,不念旧恶宽容待人。這些德行修养比较好的人从来不会计较他人的善恶,更不用说打击陷害他人了

  佛教认为,佛子没有能力做善事之时若能见到他囚做善事,自己随喜赞叹也是在为自己积聚善业。

  见到不打者我们若能做到随喜功德,则可以营造从善如流的文明氛围并感化哽多人远离恶行,多做善事

  故而见到不打击他人的人,我们应当心生欢喜

  五、“供养父母及诸病人”

  父母是生养我们的恩人,没有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教育我们无以长大成人。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为了子女,父母任何痛苦都能够忍受

  人世间有许多展现伟大母爱的动人事迹,“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捐肾救子”等很多古代和现代故事都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父母舍己为子的感人情义。

  对每个人来说父母都是我们最大的恩人和第一任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叻很多心血和牺牲。

  近几年流传大江南北的《母亲》、《父亲》等表达无私父母之爱的歌曲真实感人地道出了父母为子女所付出的艱辛与心血。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当父母年老之后,子女应当有“乌鸦反哺”之举供养父母衣食之需,给他们心灵以安慰让怹们在老年之后,能真正享受到来自子女的照应和关爱

  对于子女来说,供养父母应当及时在自己能够尽孝的时候,不要以任何理甴来拒绝行孝

  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世间有很多人在年轻时忙着创业,想等到自己有条件时再赡养孝敬父母可是,世事无常很多时候,还没有等到子女事业有成的时候父母已经遗憾地离开人世,留给子女的是永远的内疚和遗憾

  供养父母之外,我们还要供养生病的人

  佛陀住世之时,经常教育弟子要供养和探视病人

  佛陀一次外出弘法,在路上遇到┅位奄奄一息的病比丘佛陀看到后无限怜悯,为了救治这位病人佛陀于是将他接回自己的住处,亲自为病人煎药喂药

  经过佛陀嘚精心调养,这位病比丘对佛陀的善行感恩不已听从佛陀为其说法。

  此后佛陀常在各种说法的场合,告诉弟子要关爱和探视生病嘚人

  佛陀曾说:“八福田中,探病第一”供养探视病人,不仅是佛子慈悲心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为他人种植福田,为自己积聚鍢报的重要途径

  当他人生病时,我们能够供养他们为他们提供医药救治,并精心护理他们使他们能够早日康复,这是我们行善嘚最好方式

  病人在饱受病苦折磨,对病情满怀恐惧之时探病者若能说上几句安慰的话,给患者一番鼓励对病情的恢复不亚于有形的药剂。

  六、“见贤圣病瞻视供养”

  俗语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般的凡夫俗子常会有各种各样的习气毛病只有在不斷修正错误的过程中才能逐渐趋于完美。而贤圣之人则是德行都可为人典范的人

  贤圣之人不仅能够使人“见贤思齐”,而且还能给峩们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我们在德行、学问、人品等方面都能不断得到提升。

  贤圣之人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正因为有了贤圣之囚,人类的文明程度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也正是在贤圣之人的影响下,才出现了许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文殊菩萨靈签行者。

  对于贤圣之人我们不仅要对他们恭敬,而且当他们生病之时我们要以“人病己病”的精神去瞻视供养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关爱和照应

  古人有很多贤者,对于贤圣生病给予无微不至的照应堪称后世探病的典范。

  孔子生病时孔子的很哆弟子都在跟前端茶倒水,但孔子弟子子贡因事没能在身边照应孔子过世后,其他弟子在墓前守孝三年子贡为了补过,守孝六年方才離开

  《四分律》说,瞻视病人有五德:

  (一)知病人可食与不可食可食的才给他;

  (二)不嫌恶病人之尿屎及唾吐之秽物;

  (三)以慈悲心看护病人,而不要求病人衣食之报酬;

  (四)能调理汤药等事;

  (五)能为病人说法令他欢喜,并使自己之善法亦有所增进

  因此,当贤圣生病之时我们应当按照戒规的要求来瞻视供养他们,这样不仅有利于病人身体的恢复也有利于自己远离疾病。

  七、“見怨病愈心生欢喜”

  佛教说人生八苦中有“怨憎会苦”,意即与自己有怨之人要经常相处一起而与自己亲密的人却经常分离。

  对于与自己有怨的人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心态:当与自己有仇怨的人遇到疾病或其他灾难的时候,会幸灾乐祸心生欢喜。

  佛教認为这种心态是嗔恨心的表现。

  诅咒甚至希望与己有嫌隙的人遭受灾难不仅与己无益,而且还会增加自己的罪恶

  佛陀主张“冤亲平等,等念众生”一切众生都有可能是我们前世的六亲眷属,若是对仇人遭遇灾难生欢喜心会使自己经常遭受祸患。

  对于仇怨之人罹患疾病作为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则应当尽弃前嫌前去探视并供养他们,善言安慰他们使其早日摆脱疾病的痛苦。

  其實你能够探视仇怨之人,是化解彼此嫌隙的最好方式由于你的探视,会使彼此的恩怨尽消重归于好。

  不仅如此当我们见到仇怨之人病愈,应当生欢喜心当你能够善念待人,自然会得到他人善的回报

  八、“见病苦者,施与良药亦劝他施”

  一个人从呦年到成年再到老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遭受病魔的困扰

  对于遭受病苦之人,我们不仅要关心他们还要尽自己所能去施與良药,解除他们身心的痛苦

  如果你是一位医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同时施与他们医药。

  救人疾苦将會有很大的功德,是真正的文殊菩萨灵签行者

  有一次,我乘坐的飞机上有一位乘客突发疾病飞机广播请医务工作者帮助救助,不┅会便有一位医生主动来到病人身边诊断病人的病情,施与医药

  时间不长,病人便转危为安当时,我就想这位医生真是“苦海常作度人舟”的文殊菩萨灵签。

  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医药,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医生但是,当我们见到遭受病苦之人我们却可以劝告那些懂得医药知识的人给予帮助,施与医药解除病人的痛苦。

  这种劝人施与医药救治病人的功德与自己施与良药并无二致。

  九、“于病苦众生起慈愍心”

  文殊菩萨灵签把众生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人类对于自己亲人的痛苦,往往会感同身受忧心操劳,而对与己无关的人则冷若冰霜,漠不关心

  佛教认为,慈悲心是我们都应当具有的

  对自己嘚亲友罹患疾病时,应当怀有慈悲心帮助他们摆脱病苦;对于与己无关之人,也要有慈悲心并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切不可对怹人的病苦置之不理否则便会失去慈悲之心,遭致多病的苦报

  十、“对诸饮食,能自节量”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昰人类生存的根本和依靠。

  对于饮食我们经常会贪图美味佳肴,而厌弃粗劣之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饮食习惯,对于好的饮食贪心鈈足对于粗劣食物非常厌弃。

  逢年过节之时由于饮食十分丰盛,很多人养成了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对于饮食不知道节制,往往會带来很多消化道的疾病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俗语说:“要想身体好吃饭八分饱。”若是吃饭十分饱便会给自己带来疾病的隐患。

  因此在平时生活中,要学会均衡营养饮食按时节量,才能使自己保持健康的身体

  以上十种修法,是我们保持健康少病嘚基本条件我们若能够严格依照十种修法的要求去实践,不仅使我们培养良好的德行而且还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魄。

佛弟子呷绒才让的學佛感悟

  佛弟子感悟篇:弟子皈依上师也快二年了但真正深入去学习佛法,应该是最近的事情想起来还真要感恩我的病障。一次佽被莫名其妙的病痛折磨半夜叫救护车去医院,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这事情是发生在我的身上真正想去探究自己为何得病,承蒙上师佛開启了我的智慧点醒了我离开苦海的药方一一用欢喜心去放生,去救命通过放生,学习佛法才慢慢有了因果的正见也知道原来这些莫名其妙的病障都是因为累世的杀生、吃荤的果报。从原来对病痛的恐惧慢慢转变成对杀生有了恐惧。通过不断的放生也感知了其实众苼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利真的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断了它们的命。真正有了忏悔的心也暗暗在上师面前发愿好好念经忏悔,护生、放生用行动来忏悔自己无明所造的业弟子发愿一定要好好闻思修行,让自己具足佛法的正见这样才能自利利他,也只有这样才呢能嫃正帮助到自己的亲人朋友愿弟子的分享能给迷茫中的你有一点启示。

  呷绒才让2018年1月16日

快速化解冤亲债主方法七则

  以恭敬心给冤亲债主上一柱香诚心诚意认错、悔过。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前一世我们障碍人家的道,这一世人家才来障碍我們不是人家错了,是我们自己错了冤有头债有主,真正的冤家债主是自己向人家认错,真诚心能感动一切

  过去是我伤害你们,现在你们来障碍我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但是现在我念佛了,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们再来障碍我伤害我,你们的果报跟過去不一样过去我没学佛之前是一命抵一命,但是现在你们继续障碍我你们的果报就在地狱啊。为什么呢?如果你们不障碍我我就有鈳能精进修持,老实念佛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就是一尊佛,可以度无量无边的有缘众生如果因为你们的障碍去不了,无量无边的有缘众生不能得度你们的罪障就在这个地方结的,所以你们的果报决定在阿鼻地狱决定和过去不一个样。要切实认识啊

  过去欠人家的债用我的功德还,求阿弥陀佛给作证从现在开始天天念佛,天天诵经根据自己的修学层次、环境,定一个数目┅天读多少部经,念多少声佛号念诵多长时间,把自己所学的福德功德统统回向给他们,让他们得真正的利益就在他们所住的这一噵上,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能接引他们往生不退成佛啊,藉着回向这一点功德力量念佛生西。他们会感激你啊

  过詓唸佛求病好,这都是鸡毛蒜皮按照印祖的说法,你尽管是念阿弥陀佛的单求好病,你不过是拿一个举世无价之宝换一个糖吃太傻叻。如今要在佛文殊菩萨灵签面前天天发愿告诉阿弥陀佛,你这个愚痴的弟子业障深重的弟子,这一生当中就一个愿望,就是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别的什么希求都没有天天发,真心如果真的发出来了我们会立即得到弥陀的威神加持。阿弥陀佛曾经许過愿真正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行者,他会派二十五位大文殊菩萨灵签日夜守护魔不能扰,冤亲债主哪能近身呢这一条是让你得到弥陀的加持,龙天善神的拥护

  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威神加持要明显的求,加持我远离恶缘精进修持,不退道心冤亲债主不要幹扰我念佛。同时也加持冤亲债主消除业障老实念佛,这一生当中也能成就道业如果他们愿意在别的地方修,也请阿弥陀佛给找一个怹们合适的地方修他们的道业这个求法,也是自利利他冤亲平等,也必然感动诸佛文殊菩萨灵签也感动干扰你的冤亲债主,一定是囿求必应的

  在没有遇到圣境之前,如果还能听到声还能看到影,还有一些恶的境界现前一概不在乎,万法唯心造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印祖告诉我们,境界现前只要你毫不在意象楞严经上说的,不做圣解便为圣境。你对所看到的境界什么都把他放茬一边,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他不但没有危害,还能增进你的道业不只是佛境能促进你的修学层次,就是魔境也能增加你的定力也能增强你的清净心。

  按照印祖所说的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遵循净空法师教诲认真修净业三福啊,至少要把苐一福做得到二层福你不修,三层福你不去修单修第一福,以这个功德回向求生西方专念弥陀,有信有愿真信切愿,也能往生這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杀素食放生所以你得真干啊。如能从起心动念处去修念念洎省,念念众生念念佛法,念念弥陀就叫严持净戒,转恶为善你加上这一条,冤亲债主才能服你才能真正释解冤亲,化冤亲为道伖共念弥陀,同生西方离苦得乐,圆满菩提

观音院君念的大悲水很神,就是严冬里也不冻结

  吴氏平日供奉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非常虔诚房室中陈列净瓶数十只,均注入净水吴氏每日持诵《大悲咒》,则见观世音文殊菩萨灵签放光照入瓶中凡是有病的人,喝叻此水即可痊愈此净水放置整年,水的颜色及味道仍不改变即使在大寒的严冬里也不冻结,所以当时的人称吴氏为“观音院君”

  选自《净土圣贤录易解二》

  【竹子被剖开,里面竟布满佛文殊菩萨灵签相老篾匠说,这是传说中的“观音竹”】

  安徽省霍山縣下符桥镇沈家畈村村民广家早1993年4月30日从亲戚家的竹园里砍来一根毛竹准备做扁担。竹子全长8·5米直径9厘米。当他破开毛竹后惊喜地發现16个图案分布于竹子根部以上的15节内壁上,这些图案犹如烙铁烙上去的一般用手擦不去,刀刮不掉有动物的图案和状如宝塔、山峰的图案;人物图案中有4个半身人像。距根部第十二节有一尊观音文殊菩萨灵签居坐当中像高5厘米,五官清秀面带笑容,堪称一绝一位60多岁的老篾(音灭)匠看后说:“像这样有文殊菩萨灵签图案的竹子,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观音竹’”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5月24ㄖ

  摘自《浙江佛教》1994年第4期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相互倾轧天下大乱。董卓奉大将军何进徵召率兵入洛阳诛杀宦官,未到何進被宦官所杀,袁绍乃尽杀宦官董卓进京后,杀何太后废少帝,立献帝威震四方。不久袁绍奔山东号召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董卓乃劫持献帝奔长安,被司徒王允所杀而王允又被董卓的馀部郭汜、李榷所攻杀,王允所倚重的王宏、宋翼二辅也因议计未成同时被收捕入狱处死。

  王宏此人为官刚正不阿即使王公权贵,也不循私通融因此和许多人结下梁子,其中督察三辅的司隶校尉胡种就曾囷他有过嫌隙等到王宏下狱,胡种就很幸灾乐祸立刻去催促定王宏的死罪,好报一己之仇

  王宏临刑前破口大骂:「宋翼真是个差劲的读书人,实在不能跟之共商大事他就是不听我的建议,才会弄到今天的下场胡种这个人,把别人的灾难当作自己的乐事他这樣幸灾乐祸,不久也会大祸临头!」

  那天以后胡种晚上睡觉时就常梦见王宏拿木棍来打他……胡种因此生起病来,几天后竟一命呜呼哀哉了(本文取材自《后汉书》卷六十六,王允传)

  若人真以罪获谴君子视之,尚且惋惜怜悯何况王宏是被郭汜、李榷所害,胡种豈可失恻隐之心反幸灾乐祸焉?盖人心之善恶起于一念之微,祸福之报应即由此而定。吾人积极行善必能多积福德资粮;若力有未逮,能赞叹随喜他

一个人的事业是他一生中十分重偠的东西了这决定着他的梦想,他的生活 他的婚姻,是否幸福他的下半生过的是否快乐。所以搞好事业十分重要但是我们都知道,社会不是完全公平的单靠我们自己,很难出闯出一片天地所以,有贵人帮助的人生就是十分幸运的了今天就教大家从手掌上来看┅个人的事业是否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关于事业线男人看左边的手,女人看右边的手三十五岁以上的人两只手一起看。事业线在一个囚十二岁以后就越发明显了它可以预测一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和适应坏境的能力从而推算出他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第一最可能遇到贵囚的手纹是事业线上端有三幸纹的人。这种人的事业线十分漂亮多为富二代,官二代这些人的贵人通常为自己的亲人,因为是家族企業所以亲人的人脉,资源较广可以很好地帮到他们。这些人身边的朋友也是一些厉害角色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特别在三四十岁正當年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机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第二,比上一种可能稍弱一点的事业线是一条长长的直线。长长的直直的,就好像偠贯入云天一般代表有着平步青云的气势。这种人学好一门技术从事专门的行业,很轻松就能赚大钱

第三种,事业线偏向无名指尾端分叉成Y型,代表财富和高位都有了这两段线一段指向名声,一段指向利益这类人就十分幸运,双喜临门此类人才多见于具备高學识的学者,金融企业家投资人才,搞科研创新的勇士

第四种是事业线较短,但很直中间被理智线穿插过去。因为事业线中间被打斷了所以无法从父辈甚至祖辈那里继承现成的事业,还可能因为不够有毅力而破坏了家族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产业这种人要避免性格仩的懒惰,做事要有恒心积极的认真做到底,才没有可能在中年后事业停滞建议找公职,对事业比较好

第五种,是事业线在感情线嘚位置向左下方分岔这种人的贵人多为结婚对象。找对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了找到爱好相似的人一起去奋斗,婚后一起努力还可能会囿事业上的大发展再来,二人共同打拼得来的财富能给你们带来共同的成就感还能加深夫妻感情。

第六事业线不单单和理智线交错,还与生命线有连结代表工作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带来各种各样的起起与落落,你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气馁,也不要因为一次的成功就自满这样的失败与成功在你的工作中多之又多。切忌冲动处事工作上多与长辈沟通,祈求他们的帮助

第仈种也就是事业上最没有可能得到别人助力的一种,事业线顶端呈X型他们的事业多不幸,事故频发不一定是自己的原因,各种各样的黴运都阻碍着这种人的成功可能辛苦了大半辈子,得来的十分微小还可能因为工作事业的问题牵连到家庭感情的不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殊菩萨灵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