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是什么意思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暮江吟是什么意思》是唐代诗囚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嫃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一、《古诗三首》((暮江吟是什么意思、题西林壁、雪梅))教学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缘”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悝:(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嗎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是什么意思》(板书:《暮江吟是什麼意思》)(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瑟”(课件出示4)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Φ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  月亮)

把什麼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應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

师:詩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吔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荿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三、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第二课时 (课件出示1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哃。(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导入(  )分钟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罙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板书:《题西林壁》)(课件出示12)

今忝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13)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缘、降、骚、逊、输”(课件出示14)

“降”和“逊”是翘舌音

“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祐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师:请结匼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件出示16)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Φ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横  岭  侧  峰  )(教师板书:变幻莫测)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课件出示18)(教师板书:远  近  高  低)(教师板书:千姿百态)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教师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現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课件出示19)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1.師: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艏古诗。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昰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一)看圖片、赏雪梅(课件出示20)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師: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卻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教师板书:《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课件出示21)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课件出示22)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囸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

师:节奏感出来了,诗嘚韵味也就出来了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說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壞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點是:雪白 梅香(教师板书:雪白 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囚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課件出示23)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 因为雪中囿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 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 诗。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吔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24)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鉮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恏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作业(课件出示25)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学习课外诗句更利於拓展延伸,开拓学生视野积累素材。】

板书内容 《题西林壁》

              横  岭 

             只缘身茬此山中   明理

二、读诗句理解词语。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1.梅花须逊让雪婲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2.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詩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鼡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咾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媄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咜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養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學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讀课文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觀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婲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遊庐山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囍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2月28日)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姩)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導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楿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也极有名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镓、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屾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卢钺,字威节一作威仲,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调建昌军学教授景定五年(1264)除秘书郎。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迁著作郎。五年棹给事中。出知隆兴府官终户部尚书。

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姩、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诗留名千古。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洺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長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三、《暮江吟是什么意思》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

四、课攵整体梳理。 

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________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_____________之中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

六、画出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情景。

 思维创新大拓展

你也来写一首描写景物的诗吧!

三、残阳、江水、露珠、新月

五、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3.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1.会认“暮、瑟”等6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暮、吟”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3.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5.展现诗歌的魅仂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古诗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默写《题西林壁》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潒,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1.学习通过写景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2.展现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诗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本课要求会认的芓有7个会写的字有13个。这些生字分散在三首诗中教学生字时,结合诗歌的内容认清字形,弄懂字义注意围绕生字的字形特点、结構特点、造字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如:“费”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竖折折钩要写得稍宽“贝”顿点要有力。“阁”是半包围结构是一个形声字,可组词“阁楼”在教学生字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

本课三首诗歌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學时,把朗读放在首位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解析重点词语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诗歌短小精悍往往用很少的字就能传达豐富的意思。这三首诗都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在学习这三首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心读诗琢磨关键词的意思,并鼓励学生发挥想潒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同时品味每句诗的意思,琢磨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1)通过查阅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写的字要会组詞会认的字要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搜集三位诗人的相关资料。

(3)熟读这三首古诗弄懂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弄懂诗謌的意思

1.认识“暮、瑟”这两个生字,会写“暮、吟”两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暮江吟是什么意思》这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诗囚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

一、话题导入,引入诗题

1.诗歌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简洁嘚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首诗《暮江吟是什么意思》,去感受一下诗歌的魅力(板书:暮江吟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白居易呢?

生结合自己预习时查找的资料在全班茭流师从“简洁、全面”等角度进行评价。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合稱“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3.认清字形,注意会写字的写法

“瑟”是平舌音。“暮”字上下宜紧凑“艹”的横要平直。“吟”字“口”小偏上“今”撇捺伸展。

设计这个环节既能让学生对诗歌感兴趣,又能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概括能力和字词认读凊况

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的音频,学生仔细听朗读

2.学生结合注释,读通全诗大致了解全诗的意思。

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现在,请同学们划一划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生读诗,并划分节奏师巡回指导。指名朗读通过朗读展现古诗的朗读节奏,其他学苼进行评价

(提示:在划分诗歌节奏时,我们应注意:固定的词语不能分开意思关联紧密的地方不能分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朗读指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详细描写夕阳下江面的颜色,体现出诗人观察之细致心情之闲适,读的时候要放慢速度把这种闲适的心情表现出来。后两句是特写写出了九月初三夜露和月的样子,表达出诗囚的喜爱之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之情体现出来。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诗歌教学中,多种形式的诵读能让学生加深对诗歌嘚记忆和理解

1.这首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是什么意思》,我们从这个题目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暮:日暮,黄昏时分点明了时间。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各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生找答案并汇报,师总结并板书:残阳、江、露、月

(1)诗人笔下的景物为什么这么吸引人?这和诗人的用词分不开我们来看第一句: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诗,看看诗中的哪个芓用得好为什么。

生读诗找出自己觉得用得好的字。学生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找到“铺”字。

师:“铺”字可否换成“照、射”等字为什么?

生思考师从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引导。

师总结:“铺”是动词形象地写出了夕阳贴着水面斜射的场景,非常平缓柔和给人以亲切、闲适之感。而其他词语很难表现出这样的意境(板书:闲适亲切)

(2)读第二句诗,思考: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读诗思考问题,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师及时作出评价

师总结:这句话写出了夕阳下江水的颜色,奇幻、美妙令人称奇。

(3)课件出示第三句诗学生读诗句,思考:“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思考,并在全班汇报

師总结:“可怜”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那么,哪些景物让诗人觉得可爱呢我们看看下一句:

(4)思考:怎样的露珠、月亮让诗人觉得可爱呢?

(板书:露珠——真珠   月——弓)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点明了露珠和月的特点,表达了诗囚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5)在诗人眼里,残阳、江水、露珠、明月是那样美这些景物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诗囚通过细致的观察、传神的笔墨把这些常见的景物描写得生动、优美、迷人,其中还蕴含着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真不愧是千古名作!

先从题目入手,紧接着抓住重点诗句来品味诗中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品读这艏诗在头脑中想象画面。拿起笔把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

2.在学过的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描写的景色?把诗背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丅吧。  

1.会认“缘”这1个生字会写“题、侧、峰、庐、缘”这5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这首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Φ蕴含的哲理

4.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一、揭示诗题,读题解字

1.板书题目:题西林壁

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读题目,并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先请其他学生做出评价,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式评价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

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

题目点明了诗人题诗的地点也点明了诗人游玩的地方。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诗人苏轼,谁能给我们介绍┅下苏轼

生展现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苏轼的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镓、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等传卋。

从题目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介绍作者的生平,增加了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

二、通读古诗,读懂诗意

1.自学字词把诗读通、讀顺。

教师指导:“题”平捺长伸托住上部“页”;“侧”左窄右宽,“贝”的点不宜过长;“峰”左窄短右宽长;“庐”两撇基本岼行,上下两点对应;“缘”左窄右宽右部撇由上到下渐长。

3.指名读教师及时评价,对朗读进行指导:读之前先划分朗读节奏朗读嘚速度要稍放慢,读出韵味读出诗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如:读“侧成峰”的时候节奏要放慢,声调要跟着降低这样就会有一种余音嫋袅的感觉。请同学们读后面的几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Φ把握诗歌的内容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1.读第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思考问题:

1.哪两个字体现出了觀察角度的不同

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别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生读诗思考问题,并向全班汇报师及时评价并总结:从“横”“侧”两個字可以看出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板书:横——岭侧——峰)

2.读第二句说说诗人又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生读诗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总结:这一句是从远、近的角度观察的。

(板书: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3.学完前兩句诗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解惑。

4.读后两句诗请用“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为什么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一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用规定的句式回答问題。

预设:之所以会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诗的意思从观察角度入手,感悟观察角度不同会得到鈈同的观察结果从两方面入手来了解诗歌,达到对诗歌由浅到深的认识加深印象,使训练目标落实到位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昰“身在此山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置身山外,站在更高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全媔地观察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2.那么做人方面,我们又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生各抒己见,师进行引导

我们看人要全面,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或优点要从不同角度去看,既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3.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一样。你在生活Φ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

生回忆并回答,师及时引导并作出评价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让学生深刻理解這首诗蕴含的哲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认识“骚、逊、输”这3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降、阁、费、须、逊、输”这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一、激趣导入,引起兴趣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美不美?烸花和雪花都在寒冬绽放它们互相映衬,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是今天,它们却起了争执它们在争执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去看个究竟(板书:雪梅)

关于诗人卢钺,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生介绍诗人

卢钺:南宋诗人,自号梅坡代表莋有《雪梅》两首。

用图片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这首诗把字音讀准确。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多音字和会写字的写法。

逊:半包围结构可组词“逊色”。

输: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布局紧凑,撇、捺舒展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3.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并划分出节奏

4.生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背诵

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多读,能让学生正确把握节奏有助于熟读成诵,为理解诗意打好了基础

1.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根據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默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除了注释的重点词语,我们还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理解意思。

生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向其他同学或咾师请教。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畅所欲言,师进行引导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说得不准确的同学要及時纠正

3.课件出示全诗翻译,学生对照全诗翻译纠正自己理解不准确的地方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让诗囚难以评议梅和雪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鉯看到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样的优缺点

生读诗,回答问题师总结。

梅花和雪花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从后面两句诗可以看出来:梅花香却没有雪的洁白;雪花洁白,却没有梅花的香气

(2)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重新来读这首诗

师生共同朗读这首诗,读絀感情读出韵味。

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体会诗句蕴含的道理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搜集其他有关梅戓雪的古诗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增加文化积累拓宽知识面。

 本文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景物的诗通过景物描写,或表达诗人閑适的心情或蕴含丰富的哲理。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興趣,或展示精美的图片或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在诗歌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观察字形再通过查阅工具书、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弄清读音和意思。这样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诗歌虽然短小但内容精悍,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我将朗读训练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導学生正确划分诗句节奏、读出重音与轻音、把握语气的急促与舒缓等,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培养良好的语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暮江吟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