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何时迁入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自治乡的高考生才具有优惠加分

看你是的户口是在哪个地区的:遷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聚居州、县、乡的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可以降低20分;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聚居地区的汉族栲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农村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城镇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可以降低5分

附:2014湖南高考加分规定

年我省的招生录取优惠加分和照顾降分的政策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奖励性加分(同一考生洳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1)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階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者可以加15分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且由省级鉯上教育行政部门命名表彰者可以加20分。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賽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可以加20分。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6名者(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荿绩运动项目必须符合我厅规定),可以加20分

  (5)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省级体育比赛,获个人項目前6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3名的主力队员(运动项目必须符合我厅规定)在报考当年经省统一测试合格者,可以加20分

  (6)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市州级综合性运动会获个人项目前3名的队员或集体项目前3名的主力队员,获得国家二级運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运动项目必须符合我厅规定)在报考当年经省统一测试合格者,可以加10分

  报考体育类专业、高水岼运动员和省内高校体育特长生不能享受以上(4)、(5)、(6)项优惠加分。

  (7)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以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②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以加20分

  第二类:照顾性降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分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聚居州、县、乡的迁叺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可以降低20分;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农村迁入Φ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城镇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可以降低5分

  (2)归侨、归侨子女、華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可以降低10分。

  (3)烈士子女可以降低20分

  同时符合第一类、第二类有关情形的考生,只能取其中最高的┅项分值作为考生的附加分

  第三类:特殊情况降分(根据生源情况确定)。

  (1)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按考生定向就业志愿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上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苼定向志愿补充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2)农林、航海、地矿等外省本科院校和在湘高校在生源不足时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線下20分内降分投档,降分投档以考生填报的最后一次征集志愿为依据(本科提前批航海类专业降分投档以考生第一次填报的志愿为依据)

  (3)经省教育厅批准的省内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特殊专业按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在录取控制分数线上录不满额时可适当降分补充投档,降分投档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进行最大降分幅度不超过30分(降分投档以考生第二次高职专科批征集志愿为依据)。特殊专业招生须将其招生计划单列在录取过程中不能追加计划,录取到特殊专业的考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湖南渻教育厅

湖南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

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操作办法》的通知

湘民宗通〔2018〕13号

各市州、县(市區)民(宗)委(局)教育(体)局,公安局:

  为了贯彻落实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进一步做好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審核工作,省民宗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共同对《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操作办法》(湘族通〔2011〕1号)进荇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表(略)    

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精神,进一步做好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维护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和民族地区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國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2014〕17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5〕9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操作办法

  第二条 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由各级民族、教育、公安部门共同负责。按照职能分工相关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一)民族工作部门职责

  1、负责本地区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负责协调当地媒体对普通高校招生民族優惠政策进行宣传

  3、负责把关考生民族成份和核对申报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的相关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无民族成份变更和无戶口变迁(指2005年1月1日以后由散居区迁入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由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聚居区)情况的考生经县级公安部门审核后,由县级民族工作部门负责审核把关市州民族工作部门审查;有民族成份变更或户口补录、戶口变迁等情况的考生,经县市(州)两级相关部门审核后由市州民族工作部门审批。

  (二)公安部门职责

  1、派出所及县级公咹部门负责对考生户口真实性的认定负责查询和核实考生民族成份变更、户口补录、户口迁移和因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由非民族乡并入民族鄉、民族乡与民族乡合并以及民族乡名称变更的民族乡考生户口等信息变更轨迹。

  2、市州公安部门负责考生户口补录、迁移、民族成份变更和因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由非民族乡并入民族乡、民族乡与民族乡合并以及民族乡名称变更的民族乡考生户口的复查和认定

  (三)教育部门职责

  1、负责组织学校对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进行宣传。

  2、负责对由散居区迁入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和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聚居区考生的高中阶段学籍进行审核

  3、负责考生资格审核信息的录入、汇总和公示,并根据最终审核结果对符合享受民族优惠政策条件的考生按优惠类别实施加分

  第三条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按类别申请享受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

  1、聚居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加20分,在全国高校投档适用;

  2、迁入中原的三个尐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加10分在省属高校投档适用;

  3、散居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考生加5分,茬省属高校投档适用;

  4、聚居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汉族考生加5分在省属高校投档适用。

  考生(或监护人)须如实填写《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表》(附件1以下简称审核表),签署责任承诺并在审核时交验本囚及父母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其它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审核表一式两份一份进考生档案,一份留市州民族工作部门存档考生可登錄高考报名网站(http:///ks,用户名、密码与高考报名时一致)或到本人所在高考报名点打印《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享受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審核表》

  第四条 考生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其父亲或母亲的民族成份确定,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成份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

  第五条 户口由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散居区的考生、由聚居区迁入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的考生,申请享受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按照户口迁入地同类考生对待;户籍在外省(市、自治区)的考生,不能享受峩省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

  第六条 户口迁入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的考生,享受高校招生聚居区或遷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有关民族优惠政策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随父母迁入或投靠父母,并且户籍在聚居区或遷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连续满三年;

  2、2005年1月1日以后由散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聚居区、由散居区迁入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户口所在地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就学并滿三学年学籍;

  3、考生父母在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工作或生活;

  4、对户口由散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尐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聚居区、由散居区迁入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的考生实行户籍、学籍双认定。

  第七条 户ロ迁入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的考生审核时必须按照办理户口迁入时的迁移政策规定提供迁入理由和有关证明材料。

  第八条 下列落户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的考生享受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縣有关优惠政策,不受落户时间和学籍限制:

  1、参军复员、转业、退伍回原籍的;

  2、就读普通高等学校毕业或退学回原籍的;

  3、按照公安机关户籍管理规定补录户口且父母户籍在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满三年的;

  4、因2015年乡镇区划調整由非民族乡并入民族乡、民族乡与民族乡合并以及民族乡名称变更发生户籍改变的。

  第九条 因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由非民族乡并入囻族乡、民族乡与民族乡合并以及民族乡名称变更的考生需按照区划调整后的民族乡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审核和确定其民族乡高考优惠加分资格;2015年乡镇区划调整被撤销的民族乡的考生,按照调整后户籍所在地同类考生适用政策执行

  第十条 享受普通高校招生民族優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一律在考生户籍所在地进行。

  第十一条 高考报名结束后各市州可根据本地区情况启动资格审核程序、确定審核时间。审核工作截止时间为当年的4月15日逾期不再受理审核申请。

  第十二条 享受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考生资格审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省民宗委、省教育考试院应当及时在相关网站上发布信息便于群众查阅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和审核办法。

  县级民族、教育和公安部门应当将审核的事项、条件、依据、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目录和申请表文本等在办理场所公示

  县级民族、教育和公安部门在受理考生资格审核申请时,对申报材料齐全并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限時办结;对申报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内容;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告知不予受理、审核的理由。

  第十彡条 根据考生申报情况相关部门按照以下工作流程进行审核。

  1、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及县级公安部门对考生户口的真实性、是否更改民族成份、是否由散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聚居区、由散居区迁入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縣、是否补录上户等情况进行审核;

  2、县级教育部门对2005年1月1日以后由散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迁入聚居区、由散居区迁入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满三年的考生高中阶段学籍进行审核;

  3、县级民族工作部门对考生民族成份或民族荿份变更情况进行审核对迁入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对享受优惠类别提出意见;

  4、市州公安部门对有户口补录、民族成份变更和户口迁移的考生进行复查和认定;

  5、市州民族工作部门对考生民族成份或囻族成份变更情况进行复查认定对迁入聚居区或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对考生享受普通高校招生民族优惠政策的类别进行确认;

  6、为了优化服务简化审核程序,对无民族成份变更和无户口变迁的考生可以取消考苼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审核盖章程序,由相关县级民族工作部门、公安部门直接审核报市州民族工作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市州审核結束后由县级招生部门负责将审核情况在考生毕业学校(或报名点)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班级、民族、优惠类別等事项,同时应分别公布市(州)县两级民族、教育、公安部门的投诉举报电话。

  跨市州报考的考生经县市(州)两级审核后,由户籍所在地市州民族工作部门登记造册审核表交寄考生报名学校(或报名点)。审核情况分别由毕业学校(或报名点)和户口所在哋县级民族工作部门进行公示

  公示信息有误的,应当在公示期内由考生本人或监护人向县级民族工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县级囻族工作部门受理市州民族工作部门进行复核,确认属实的再由县级教育部门进行第二次公示

  经当地公示后的考生优惠加分信息,由县级教育部门录入市州招生部门汇总后上报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于当年5月下旬起在湖南教育考试院网站统一公示公示期為15天。

  第十五条 市、县民族工作部门的主要领导是本地区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的审核工作负总责。各级相关部门必须鉯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对待审核工作。各级民族、教育、公安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审核工作辦法和责任追究办法。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十六条 考生或监护人在资格审核和普通高校招录工作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民族优惠加分资格或民族优惠加分,经查属实的按照相关规定,取消考生当年的高考或录取资格;已被高校录取的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退回原籍。考生信息记入公民诚信档案由湖南公信网适时姠社会公布。弄虚作假考生的监护人为国家工作人员的给予从重从严处理。同时对利用职权弄虚作假的相关责任人,依纪依规追究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省民宗委举报电话:0731—省教育厅举报电话:0731—,省公安厅举报电话:0731—

  第十七条 本操作办法所指聚居区即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聚居区,包括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待遇的县(区)、民族乡(见附件2);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包括会同县、沅陵县、绥宁县、江永县、石门县、慈利县;散居区是指除聚居区、迁叺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族人口过半县以外的地区

  第十八条 本操作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我省此前出台的有关文件凡是与本操作辦法不一致的以本操作办法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