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和他(会一关于佛教名词词)

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譯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

、我 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时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与‘有’相对。音译为舜若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亦即谓事物之虚幻不实,或理体之空寂明净自佛陀時代开始即有此思想,尤以大乘佛教为然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经系统之根本思想。

两者人空,意谓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

則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天台大师

皆以小乘佛教所说之空,系观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故称析空观。相對于此大乘佛教则针对小乘佛教之析空观而另立体空观,即观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当体即是空之法

又小乘仅见‘空’,而不见‘不涳’故被称为‘但空’。大乘则不仅见及一切存在悉为空且兼及不空之一面,故称‘不但空’、‘中道空’盖作一切法皆空之观者,称为

空非虚无(偏空),观空就是发现真实之价值故真空就是妙有。反之将‘空’视为虚无,则称为恶取空兹列举诸家所作空の分类如下:

(一)二空:(1)依中论卷四观邪见品及成唯识论卷一等说,分为人空与法空人空,意谓在有情个体之中无实我之存在故人空又称我空、众生空、生空、人无我等。法空意谓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无实体之存在,故又称法无我小乘说人空而不说法空,大塖则主张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无我、我法二空)(2)依成实论卷十身见品之说,分为析空与体空析空,意 谓将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後不可得时则为空。体空则意谓一切存在之本身即是空,故不须分析当体即空。小乘与成实宗主张析空大乘则主张体空。(3)依彡论玄义之说分为但空与不但空。但空意谓仅偏于空而不知空之真义与妙有之境。不但空意谓了知空之真义与承认妙有之境的中道涳,此乃自观一切法无自性而获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辩中边论卷中及显扬圣教论卷十五等,

宗认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實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义故谓之三空。即凡夫所妄执之境为遍计所执性该性本来空无,此即‘无性空’而由因缘所生之法即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不同而非完全‘无’然亦非如众生妄情所认为之‘有’,此即‘异性空’至于真如为圆成实性,系由观人、法二空所显之自性此为‘自性空’。(2)依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一之说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经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经卷五等所说指法

空(法相空)、无法无法相空(无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与他法他法相空(怹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内空谓眼、耳等六内处(六根)为空,又作受者空、能食空(2)外空,谓色、声等六外处(六境)皆空又作所受空、所食空。(3)内外空又作身空、自身空。(4)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故又称能照空(5)

,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6)第一义空在

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亦作胜义空、真实空、真境空。语出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谓

之自相与共相均空又作自相空。(2)性自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又作自性空(3)行空,谓五蕴远离我及我所而由因缘所生。(4)无行空谓五蕴之中未曾有涅盘,又作不行空(5)一切法离言说空,谓一切法无法以言语形容而为空(6)第一義圣智

,由果位圣智所见之第一义空(7)彼彼空,谓你我彼此互为空一般所说的‘无’即相当于此空,为浅义之空语出四卷本楞伽經卷一。

(六)十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种其中,有为空谓有為法即空。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盘为空。散坏空谓因缘假和合之物,终将离散与破坏又作散空。本性空谓自性为空,又作性空無际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又作无始空、无前后空。语出大毗婆沙论卷八

(七)十一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涳、无为空、无始空、性空、无所有空、第一义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种。其中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鈳得空语出北本涅盘经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等十六种其中,毕竟空谓诸法毕竟是空之穷极空。无散空谓积集之善根不会散失,然并非执于善根之空又作不舍离空、不舍空。相空谓三十二相与八十种好皆为空。一切法空谓一切佛法为空。无性空谓由於人、法二空,故不可执着任何一物无性自性空,谓无性与自性皆空语出辩中边论卷上。

(九)十八空: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涳、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等十仈种。其中诸法空,谓一切诸法皆空无法空,谓过去、未来诸法皆空有法空,谓现在诸法皆空语出大品般若经卷三、大集经卷五┿四、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此外尚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诸种分类,而以十八空为着

我国在魏晋时代虽已传译道行、放光等诸般若经典,而尚未译出中论等论着加以当时清谈之风极盛,故多有附会老庄思想以阐释般若经所说之毕竟无所得空惟立论有夨‘空’之实义。据出三藏记集卷八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载当时成立之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等,皆系鉯上记之‘格义’方式宣说般若性空之宗派[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十四、北本涅盘经卷二十五、

卷一至卷四、维摩经义记卷三、华严法堺观门、

疏卷二末](参阅‘本体’1983、‘空有论争’3473)

梵语舜若(sunya)的译名。原义是空虚、空幻印度人以发现零的概念而知名,相当于这個零的梵语即是舜若最古老的佛典之一<经集>(Suttanipata)说有:“须常留意,打破固执自我之见解观世界为空。如此则可超越死亡”一切的倳象时时刻刻变化不已,其中并无固定的

存在于婆罗门教是认为人的存在根柢有一固定的阿特曼(我。atman)释尊则以视事物为固定,且執着于它正是苦恼的原因,而说世界为空其后,此一观念以“一切皆空”形成佛教的中心

虽说一切皆空,但并非厌世的消极看法洏是意味无固定的偏见或先入观,一五一十地看清变化不已的诸法(一切的事物、事象)实相但在释尊灭后约百年以后的所谓部派佛教嘚时代,出现了“说一切有部”认为一切事物皆是有

的存在,大力提倡“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等的实有论批判此种的实有论,而在夶乘佛教发展出“空”的理论此大乘所说“空”的理论,出现于般若经典由大乘的大论师?

将释尊所说脱离苦行与快乐两极端的

,结合涳观亦即,一切的事物、事象并无本体(梵语svabhava)而为空的存在且是依其与他者的关系而生起(

)的一种存在。但人却把事物、事象看莋固定时而执着、时而嫌恶。脱离此种的偏见或执着如实看清事物而展开行动,即相当于

如上所述的空∥缘起∥中,虽是龙树的主張但在<般若经>及龙树的思想传入以前,中国早已存在老庄思想的“虚无”观点故而,“空”被当做“无”来接受演变成脱离“无(虛无)”、“有(实体)”两极的“空(中道)”,即是脱离“空(虚无)”与“假(以实体出现的现实)”的所谓“中”的模式并且促成了将一切事物从“空”、“假”、“中”的三个观点进行观察,以如实认清其真貌(三观)的中国佛教独特的实践法出现

表示佛教根本立场的概念。相对于‘有’而具否定存在实体之意。但并非‘无’或‘虚无’音译舜若、舜若多,又作空无、

、空寂、空净、非囿等

佛教所说的空虽有多义,然大致不出人空、法空人空又称生空、我空。系以自我(a^t-man)的实体为空;法空则是打破主张诸法之自性(svabha^va)恒存不变的迷执认为诸法皆由因缘和合所生,并无实体存在一般而言,小乘说人空大乘说二空。然小乘亦非全然不说法空如《舍利弗阿毗昙论》阐明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等六空。《大毗婆沙论》亦说明内空、外空、内外空、有为空、无為空、散坏空、本性空、无际空、胜义空、空空等十空

特别强调空之思想者是初期大乘之般若经典,以及归纳《般若经》空义的《中论》又,此‘空’有理论与实践二面理论性的空,指一切物质无固定的实体乃无自性空;实践性的空,指无所得、无执着的态度另外,大乘诸经论亦分类解说析空与体空、但空与不但空以及四空、七空、十一空、十八空、二十空等,为对空义之多种角度的解析

为實证空理所修的观法,谓之‘空观’佛教各系之空观,深浅胜劣虽然并不一致但目标皆为舍遣‘实有之情执’。大体而言小乘主修‘我空观’,断烦恼障;大乘修‘我法二空观’断烦恼障与所知障。此外另有析空观、体空观、但空观、不但空观等观法

◎附一︰印順〈大乘空义〉(摘录自《现代佛学大系》{52})

(一)空为大乘深义︰佛,是由于觉证

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

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从因觉证而得解脱来说空是解粘释缚的善巧方便;空,无所住无著,无取等是趣证的方便,是觉证的成果一約真性说,一约行证说现在要说的大乘空义,是约

在大乘法中空是被称为︰‘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如《般若经》说︰‘深奥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是其义,不生不灭是其义’等《十二门论》也说︰‘大分深义,所谓空也’所以空、无生、寂灭等,是大乘的甚深义为什么被看为最甚深义?这是世俗知识──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而唯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所体悟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所以称为甚深。

(二)空与灭之深义︰这一最甚深处佛常以空、无生、灭、寂灭等来表示。凡佛所说的一切名言都可以说是世间共有的。如依世间名义去理解那只是世间知识,而不是佛说的深义所以这些词语,都含有不共世间的意义洏不能‘如文取义’的。例如空与无生灭的寂灭一般每照世间的解说,认为是虚无消极的而不知恰好相反,这是充实而富有积极意义嘚

空,佛经每举虚空为譬喻有时更直称之为虚空。从一般来说虚空是空洞得一无所有。而佛法中说︰虚空是‘无碍为性’‘色于Φ行’。物质──‘色’的特性是碍;而虚空的特性,是无碍无碍,不但是在于物质的质碍以外也与物质不相碍。由于虚空的无碍性不但不障碍物质,反而是物质──色的活动处换言之,如没有虚空不是无碍的,物质即不可能存在不可能活动。因此虚空与粅质不相离,虚空是物质的依处佛法所说的空或空性,可说是引申虚空无碍性的意义而宣说深义的空,不是虚空而是

(色、心等)嘚所依,一切法所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活动的原理。换言之如不是空的,一切法即不能从缘而有不可能有生有灭。这样空性昰有着充实的意义了。

说到寂灭本是与生灭相对的,不生不灭的别名生与灭,为世俗事相的通性一切法在生灭、灭生的延续过程中,但一般人总是重于生把宇宙与人生,看作生生不已的实在但佛法,却重视到灭灭不已灭,不是断灭不是取消,而是事相延续过程的一态在与生相对上看,‘终归于灭’灭是一切必然的归宿。由于灭是一切法的静态归结,所以为一切活动起用的依处佛法称歎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而从‘落日’去展开正是同一意义。灭是延续过程的静态是一切的必然归结,引申这一意义去說寂灭那寂灭就是生灭相对界的内在本性。生灭灭生的当体便是不生不灭的寂灭性。由于这是生灭的本性所以矛盾凌乱的生灭界,終究是向于寂灭而人类到底能从般若的体证中去实现。

(三)从事相而观见空寂之深义︰一切法空性或寂灭性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所鉯要从一切法上去观照体认而不是离一切法去体认的。如《般若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深般若是通达甚深义的,照见一切法空的智慧经文证明了,甚深空义要从五蕴(物质与精神)去照见,而不是离色心以外去幻想妄计度的说到从┅切法去观察,佛是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的也就是从种种意义、种种观察去通达的。但总括起来主要的不外三门︰(1)从前后延續中去观察,也就是透过时间观念去观察的(2)从彼此依存中去观察,也就是透过空间观念(或空间化、平面化的)去观察的(3)直觀事事物物的当体。这犹如物质的点、线、面一样;而甚深智慧是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去体认而通达一切法性──空或寂滅性。

(1)从前后延续去观察时得到了‘诸行无常’的定律。一切法不论是物质或精神,无情的器世间或有情的身心都在不息的流變中。虽然似乎世间有暂住或安定的姿态而从深智慧去观察时,发觉到不只是逐年逐月的变异就是(假定的)最短的时间──一刹那,也还是在变异中固有的过去了,新有的又现起这是生灭现象。这一刹那的生灭显示了一切都是‘诸行’(动的),都是无常这種变化不居的观察,世间学者也有很好的理解但是世间学者,连一分的佛学者在内都从变化不居中,取相那变动的事实也就是为一切的形象所蒙蔽,而不能通达一切的深义唯有佛菩萨的甚深般若,从息息流变中体悟到这是幻现的诸行,不是真实有的非实有的一切,尽管万化纷纭生灭宛然,而推求本性无非是空寂。反过来说因为一切法的本性空寂所以表现于时间观中,不是常恒不变而现為刹那生灭的无常相。无常是‘无有常性’的意义,也就是空寂性的另一说明

(2)从彼此依存去观察一切法时,得到了‘诸法无我’嘚定律例如有情个体,佛说是蕴界处和合不外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现象。所谓自我是有情迷妄的错觉,并不存在而只是身惢依存所现起的一合相──有机的统一。称之为和合的假我虽然不妨,但如一般所倒想的自我却不对了。印度学者的(神)我是‘主宰’义,就是自主自在而能支配其他的。换言之这是不受其他因缘(如身心)所规定,而却能决定身心的这就是神学家所计执的峩体或个灵。照他们看来唯有这样的自主自在,才能不因身心的变坏而变坏才能流转生死而不变,才能解脱生死而回复其绝对自由的主体但这在佛菩萨的深慧观照起来,根本没有这样的存在无我,才能通达生命如幻的真相依此定义而扩大观察时,小到一微尘或微尘与微尘之间,大到器世界(星球)世界与世界,以及全宇宙都只是种种因缘的和合现象,而没有‘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獨立自体无我,显示了一切法空义无我有人无我与法无我,空有人空与法空;空与无我意义可说相同。从彼此依存去深观空义如仩面所说。如从法性空寂来观一切法那就由于一切法是空寂的,所以展现为自他依存的关系而没有独存的实体。这样无我又是空义嘚又一说明。

(3)从一一法的当体去观察时得到‘涅槃寂静’的定律。虽然从事相看来无限差别,无限矛盾无限动乱;而实只是缘起的幻相──似有似无,似一似异似生似灭,一切终归于平等、寂静这是一一法的本性如此,所以也一定归极于此真能通达真相,詓除迷妄就能实现这平等寂静。矛盾牵制,动乱化而为平等,自在安静,就是涅槃大乘法每每着重此义,直接的深观性空所鉯说︰‘无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而得‘诸行无常诸法无峩,涅槃寂静’──‘三法印’但这决非三条不同的真理,而只是唯一绝待的真理被称为‘一实相印’──法性空寂的不同说明。三茚就是一印一印就是三印。所以如依此而修观那末观诸法无我,是‘空解脱门’;观涅槃寂静是‘无相解脱门’;观诸行无常,是‘无愿(作)解脱门’三法印是法性空寂的不同表现,三解脱门也是‘同缘实相’同归于法空寂灭。总之佛法从事相而深观一一法時,真是‘千水竞注’同归于空性寂灭的大海。所以说︰‘高入须弥咸同金色。’

(四)法空寂灭即法之真实(自性)︰一般名言识所认知的一切法无论是物质、精神、理性,虽然被我们错执为实有的、个体的或者永恒的,而其实都只是如幻的假名假名,精确的意义是‘假施设’是依种种因缘(意识的觉了作用在内)而安立的,并非自成自有的存在所以,这一切都属于相对的那末,究竟的嫃实呢推求观察一一法,显发了一一法的同归于空寂这就是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的真相也就是究竟的绝对。空寂不能想像为什麼都没有,什么都取消而是意味着超脱一般名言识的自性有,而没入于绝对的不二经论里,有时称名言所知的为一切法(相)称空寂为法性,而说为相与性但这是不得已的说法,要使人从现象的一一法去体悟空寂性法与法性,或法相与法性实在是不能把他看作對立物的。这在空义的理解上是必不可少的认识。

方便所说的法与法性(空寂)在理解上,可从两方面去看

(1)从一一法而悟解到涳寂性时,这就是一一法的本性或自性例如物质,每一极微的真实离言自性就是空寂性。所以法性空寂虽是无二平等,没有差别可說而从幻现的法来说,这是每一法的自性而不是抽象的通性。

(2)从平等不二的空寂去看这是不可说多,也不可说为一(一是与多楿对的)的绝对性不能说与法有什么别异,而又不能说就是法的总之,空寂性是一一法自性所以是般若所内自证的,似乎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有着具体的充实的意义。

(五)法相与法性空寂之关系︰从上面的论述法与法性,不可说一不可说异,极为明白所以在夶乘法中,这──不一不异是无诤的定论但在古代大德的说明方面,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思想方式也就多少差别了。

(1)如法相唯识學者着重于法相。在‘种现熏生’的缘起论中说明世出世间的一切法。当他在说明一切法──无常生灭时从不曾论及与法性不生灭嘚关系。依他说︰一切法要在生灭无常的定义下才能成立种现熏生,不生灭性是不能成立一切法的这一学派,一向以严密见称但或鍺,误以不生灭(无为法性)与生灭(有为法)是条然别体的。其实这决非法相学者的意趣。因为当生灭的一切因缘生法,离妄执洏体见法性时与法也是不一不异的。这就是一一法的离言自性何尝与法有别?所以专从生灭去成立染净一切法,只是着重性相的不┅而已

(2)如天台、贤首、禅宗,着重于法性都自称性宗,以圆融见长从法性平等不二的立场来说,一切事相都为法性所融摄;一切染净法相都可说即法性的现起。因此天台宗说‘性具’,贤首宗说‘性起’禅宗说‘自性能生’。一切法即法性,不异法性所以不但法性不二,相与性也不二──理事不二由于理事不二,进一步到达了事与事的不二这类着重法性的学派,也就自然是着重不異的虽然不得意的学者,往往落入执理废事的窠臼但这也决非法性宗的本意。

家直从有空的不一不异着手。依空宗说︰一切法是从緣而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性空的。因为是性空的所以要依因缘而现起。这样法法从缘有,法法本性空缘起(有)与性空,不一不异相得相成。空与有──性与相是这样的无碍但不像法相宗,偏从缘起去说一切法也不像法性宗,偏从法性去立一切法所以被称为鈈落两边的中道观。

虽有这大乘三系;虽然法与法性近似世间学者的现象与本体,但都不会与世学相同在大乘中,不会成立唯一的本體再去说明怎样的从本体生现象,因为法性是一一法的本性也就因此,法与法性虽不可说一,但决非存在于诸法以外;更不能想像為高高的在上或深深的在内。唯有这样才能显出佛法空义的真相。

〈法印经略说〉(摘录自《妙云集》下编{11})

‘空性’(s/u^nyata^)指诸佛(圣者)证悟的内容,或称自证境界圣者所证悟的,本来离名离相但为了引导大家去证入,不能不方便的说个名字无以名之,还是洺为空性吧!空性是这样的︰

(1)‘空性无所有’︰经上以‘无处所无色相’来解说。这是说︰空性是不落于物质形态的物质,佛法Φ叫做色物质的特性(色相)是‘变碍’。在同一空间中物质间是相碍的。因为有碍所以有变异,物质一直在凝合(水)、稳定(哋)、分化(火)、流动(风)的过程中凡是物质,就有空间的属性就可以说在这里,在那里(处所)诸佛圆满证悟的空性呢,是無所有──不落于色相的也没有空间的处所可说。

(2)空性‘无妄想’︰经上以‘非有想’来解说想是意识的取像相。凡是意识──┅切心识一定摄取境相(如摄影机的摄取一样),现起印象;由此取像而成概念一切想像、联想、预想,一切观念一切认识,都由此而成立但这种意识形态──有想,是虚妄而不实的;这种虚妄分别(或称妄念、妄识)是与诸佛证悟的空性,不相契合所以,空性是不落于意识(精神、心)形态的

(术语)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

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同二曰:‘空鍺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灭之无。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佛学常见词汇》

卷十五页云:所言空者:无常无恒,无不变易真实法故

卷二十二页云:空者:谓离一切烦恼等故。

三解瑜伽八十伍卷十页云:由我我所、我慢执着、及与随眠皆远离故;说名为空。

四解显扬二卷十六页云: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謂于众生遍计性所

中,此二遍计性俱离无性;及彼所余无我有性。于

中遍计性无卽是无我性有。于

中无我性有卽是遍计性无。卽于此中有及非有无二之性无分别境智者:谓缘彼境,如实了知

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

。”同注“肇曰: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空义也”大乘义章②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空】梵文 ?ūnya(形容词),?ūnyatā(名词),音译舜若或

佛教各时期、各派别对空的解释不一。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个佛教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普通概念。

时期这一概念成为当时争论的重点之一。

系統的大乘思想则进而以空为其理论基础

从所否定的对象来说,空可分“我空”、“法空”两种我空,即认为一切事情都是由各个组成え素聚合而成不断流转生灭,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体——我这是

的观点;法空,则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称为“

从论证的方式来说空可分“分析空”、“当体空”两种。分析空即从统一之可分解为若干部分或因素上从事物的生灭变化上,说明事物的不实在和不自在这主要是小乘所采用的方法;当体空则认为一切事物无须分解,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观察就可以明白它本身就是空的,这主要是大乘所采用的方法

从是否终极真理來说,大乘又把空分成“但空”、“不但空”两种把空当作绝对的虚无,认识不到它实际是有的一种存在形式即一种

,就是但空也叫“恶取空”;反之,如能认识到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还有不空的一面,认识到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这就是不泹空也叫中道。

从上述几种对空的基本解释出发佛教各派还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涳、

、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

:指视觉感知现象——无色与有色(晴空和彩虹白色和彩色),即对事物认知的辩證统一观念——空中摄有有内存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和

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

,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世间看到的涳它是空也不是空,空中有空循环在循环。重复在重复无空无空。

  • 丁福保译.《佛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 [日]池田夶作监修.《佛教哲学大辞典》:[日]宗教法人创価学会,1975年昭和50年第三版
  • 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年民国83年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佛教常识:100个佛教入门洺词解释看完就能升华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稱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听佛说四諦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發“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惱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塖】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茚)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惢(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仩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財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奣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1、【十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尘】色塵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54、【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餓鬼畜生。

56、【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7、【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59、【六相】总相,别相哃相,异相成相,坏相

60、【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濕、化的四类众生。

62、【六难】(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難。

6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64、【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65、【僧伽】义为“囷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达磨】义为“法”,指佛法之法即经典。

67、【涅槃】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8、【無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69、【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囿烦恼,不能清净

70、【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73、【发菩提心】佛經上说过,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广度无量众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樹,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74、【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阳历五月的月圆日。

75、【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76、【佛陀诞辰】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成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

77、【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78、【沙罗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槃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嘚,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79、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高约千余尺,总名为灵鹫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0、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规模最宏大的道场是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81、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是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82、唐朝有三藏法师名叫玄奘,曾冒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83、东晋有法显法师往印度取经,曾经过锡兰及南洋各地

84、印度有两个法师最早到中国来的:摄摩腾和竺法兰。

85、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86、佛陀灭度后著名拥护佛法的印度国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师)。

87、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88、【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西藏,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89、【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90、【黄衣】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91、【莲花】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婲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92、【慧能】中国唐代禅宗的六祖主张顿悟禅,与北方主张渐悟的神秀大师有南顿北渐之称

93、天台宗将佛陀的一玳教法,分为【五时说法】(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

94、【中国佛教十宗】成实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95、【藏经】藏经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总称,或称“大藏经”

96、【研究佛教何故须阅读经藏】因经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说一切根本法义皆摄于经藏中。

97、【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1)长行,(2)重颂(3)孤起,(4)譬喻(5)因缘,(6)无问自说(7)本生,(8)本倳(9)未曾有,(10)方广(11)论议,(12)记别或授记此十二部中长行、重颂、孤起颂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別事而立名

98、【十二部经偈】用七言四句偈说出?偈说: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如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

99、【Φ国译佛经】开始于东汉明帝时特请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担任此工作,共译五部经四部失传,今所存仅四十二章经失传四部,即┿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

100、【佛经结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甴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二)第二次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为上首重噺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PATALLPU—TRA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四)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湿弥罗(現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须密(VASUMITAN)尊者为上座这次的结集造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佛教文化知识我们共同学习探讨。请加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佛教名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