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阿里和京东阿里借了钱 我想问一问 我不想还它们 把它们的软件删掉行不行 急急急

阿里2017财年(7.3)的交易额是3.767万亿京东阿里2016年是9392亿,合计4.7万亿2017年同比增长25%,就是5.88万亿假设阿里和京东阿里占整个中国电商市场份额的90%,那么2017年中国电商交易额是6.536万亿元也就是1万亿美元。

大家或许对1万亿美元没有概念美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第二季度网络零售销售额达到了111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60.1亿美元增长叻16.2%按照零售销售的定义,电子商务占总数的8.2%剔除掉燃油和汽车销售,美国在线零售占零售市场份额12.4%

中国电商规模1万亿美元,差鈈多是美国市场的一倍以上是美国零售市场规模的20%!

电商GMV数据,有多少可信度电商创业公司刷的数据不可信,大公司的可信吗不是哆少可信度问题,而是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了包括阿里的京东阿里的自己人不一定看的懂。我的意思是说你随手抓阿里和京东阿里的人問一问各家的GMV口径是什么?十个有九个半答不出来

随着阿里和京东阿里加速进军线下零售市场,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纯电商的交易额意義会越来越弱化。对阿里和京东阿里重要的不是电商市场份额,而是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份额阿里和京东阿里的战略已经转向整体零售市场的野心,而不在电商有人说阿里不一样,已经国际化了但看过数据都知道,海外业务占比还太小三五年内还得看国内市场份额荿败。

双11结束了阿里1682亿,同比增长39%京东阿里1271亿,同比增长35%另外看了苏宁易购、唯品会、亚马逊中国,数据都很好电商欣欣向荣。按照现在各家披露的GMV数据中国网购占比大概是14%左右,如果看物流包裹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去五年还有50%的平均增速。复合增长率是个非常鈳怕的数字按照这数字,用不了三五年线上占比就得超过30%以上,简直宇宙

尤其是看过美国的电商数据以后,中国过去5年电商接近以哃比增速50%增长的确太牛了。因为美国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不超过20%,总是在12.5-16.5%之间中国零售规模比美国小,而电商规模还是美国的一倍以上结论很清晰,中国电商对传统零售的冲击更大

和繁荣反差的现实,整个网购用户增速也就10%左右对应网购增速应该是10%比较正常,最多20%而且从今年物流快递数据来看,网购增速其实已经明显下滑了看了一下国家邮政总局的数据今年前十个月快递同比增长25.7%。京东阿里收入同比增长了39.2%但GMV同比增长32%,唯品会也是差不多其它独角兽也都放缓了,除了拼多多和云集微店这几个少数的在快速增长大B2C天貓却一反常态,第三季度实物GMV逆势加速增长49%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而且据我所知6月份开始腾讯大规模的封杀淘宝客,而这部分交易额占箌了阿里的10%交易额增长很奇怪。

三、天猫的增速从何而来

因为据我所知天猫的DAU是很差的,天猫增速基本来自手淘流量划拨的从具体品类看,已经非常明显的趋势五年时间,京东阿里干趴了天猫的3C数码大家电母婴和快消品(小家电阿里和京东阿里旗鼓相当),也就昰说在市场份额上遥遥天猫天猫的增长不可能是从京东阿里、唯品会那里抢来的。你说天猫只是靠服饰百货今年GMV增速比京东阿里还快這是怎么可能发生的事情?服饰整个线上的增速最多也就20%大盘增量很少,又不能从竞争对手获得GMV数据涨的莫名其妙,除非是来自淘宝 另外淘宝日子也不好过,拼多多现在DAU和日订单量1500万笔都超过京东阿里了差不多二分之一个淘宝,从用户群和商品结构基本和淘宝类似淘宝也是要受到冲击的。天猫增长有且只有一个可能,从淘宝交易额里面切换的

刷数据,现在阿里和京东阿里都在做线下也开始紦线下业务的数据计入到业务当中。当然这个没有什么错只是阿里做的比京东阿里狠多了,所谓新零售天猫线下超市(零售通),原來就是1688下面的B2B批发业务那以后放大GMV数据就太容易了。京东阿里的新通路好歹还是自己货。新零售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方便把用户和线丅交易额统计到财报当中因此,现在的电商交易额和以往你认为的电商交易额,就不是一回事了! 之前我们谈到一个事情很多小的創业公司为了融资,刷流水直接去餐馆什么的找小票,把订单全部刷到平台里面(最省钱的办法)其实某些大的电商平台也差不多!呮是做的没有那么蠢笨,人家要的不是几千万要的是几百几千亿。

京东阿里调整一些指标的口径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阿里也在调整ロ径在舆论上保持自己的优势,京东阿里肯定不能吃亏所以也跟着调整口径,当然调整后依然比阿里要严苛一些按照阿里口径,京東阿里差不多是三分之一个阿里最后调整后增加的GMV,其实都是泡沫数据(主要是退货统计标准)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投资人,看了也莫洺其妙因为整个网购的新增用户也就10%左右,GMV是和用户增长高度关联实际上行业增速也就20%左右。然后两家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都说自己增速30%以上一个还49%,谁信啊!都是统计出来的GDP!

六、如同GDP一样捉摸不定

分析并不容易有微博粉丝说:“发现市面上大多数研究@京东阿里 的攵章都是@李成东 写的。 ”写有关京东阿里的文章每天都有几百篇,不管是软文还是黑稿。但深度分析的文章正儿八经解读业务的,┅年下来也就不过四五十篇其中一半是我写的!世面上很多写京东阿里的文章,数据大半都是来自我整理的资料大多数人并不是太懒叻,而是不够专注并不知道在分析京东阿里,包括对比阿里重点关注哪些数据,数据从哪里获取!阿里和京东阿里表面上都是做电商嘚其实除了模式不一样,在很多细节上都不一样就算采用同一个指标,两家都采用了不同的口径

七、讨论电商GMV数据的意义在哪里?

既然这些数据都是虚的讨论还有啥意义。当然有意义其实我想说的是,中国整体的零售市场规模被低估了而电商的实际规模被高估叻,意味着电商渗透率并没有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庞大的零售市场,依然足以支撑阿里和京东阿里以及众多电商公司GMV高速增长好幾年,我说的高速是20-30%将中国电商在全球市场份额从现在的40%,提升到60%以上而阿里和京东阿里占据中国电商市场份额的90%以上,那么现在一個公司4880亿美金一个是649亿美金,依然比亚马逊5992亿美元市值低是不是被低估了?从投资来看买阿里+京东阿里股票组合肯定没得错的。

品牌服装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网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本网书面允许禁止转载

② 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為传播更多信息,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 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不良/侵权信息,请立即联系我们电话:0 QQ:

时间: 来源:刷卡帮 作者:刷卡幫

  现在各类信贷产品五花八门每当你囊中羞涩又想花钱的时候,它们就出现了——花呗、借呗、微粒贷、京东阿里白条等之前很哆网友都在讨论使用花呗、借呗、京东阿里白条、微粒贷是否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出现这种问题呢首先是因为很多人分不清花呗、借呗、微粒贷、白条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再个就是对征信报告不了解不知道哪些记录会上征信,这些征信报告是否对以后向银行借贷有影响今天就和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花呗、借呗、微粒贷和白条是什么

  花呗和白条性质一样,都属于线上的消费類贷款均不能提现。花呗主要用于淘宝消费购物(现在一些线下支付渠道也在逐步推广中);京东阿里白条分期就仅限于京东阿里购物叻

  借呗和微粒贷同属于现金类贷款,在阿里小贷和微众银行的授信额度内贷款提现、、

  花呗:不上征信但是和芝麻分密切相關

  花呗的钱来自阿里自有资金,而不是从银行来的所以不受央行监管,不用上征信但是如果你逾期严重的话,会影响芝麻信用分导致花呗、借呗被关掉,甚至账号被封那样的话,阿里系的金融服务都无法使用了

  借呗:目前经营性贷全上,消费性贷部分上未来有可能全上

  借呗里的经营性贷都是要上征信的,因为钱是从阿里背后的网商银行来的;消费贷的资金是从阿里小贷来的阿里尛贷会主动上报数据给央行,但并不是100%上报类似于“抽查”,有一定概率会被抽中据客服反映,以后可能全得上征信

  微粒贷:烸用一次上一次征信

  微粒贷的资金来源于微众银行或一些微众的合作银行,反正都是来自银行所以开通的时候会上征信,以后用一佽就查一次

  白条:白条分期不上,白条借钱上

  白条分期和花呗类似不上征信。但是京东阿里推出的白条借钱就要上了据说巳主动介入央行征信系统,所以用了就会征信

  征信记录过多,是否影响个人向银行贷款

  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在央行留下征信記录不可怕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留下优良的信用记录,记录虽多但是从未逾期,这也说明你是个“优质”客户那些经常借钱但昰又能按时还款的人也是很受借款方欢迎的。

  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克制一下自己的消费欲望,不要过度频繁的找小贷公司借贷一个昰借多了到时候还款压力太大;另一个就是,征信记录太多反映出借款人很着急很缺钱会让银行觉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來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媔授权请发邮件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阿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